搜索
楼主: 均线多头

均线多头---我的价值投资策略学习与实践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3-6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股市轮回 于 2008-3-6 06:19 发表
不过有一点,在中国真正值得价值投资的股票确实很少很少。也确实如那位朋友说的不到1%.所以难怪有很多朋友觉得在中国不能价值投资。寻找真正值得持有5到10年的股票很难,难怪说:用364天研究和分析股票,只用1天 ...



推荐你看印度股神的书《投资致富》,我也没看过,只看过一点摘要。价值投资经过很多年的发展,有了很广阔的应用空间。巴式股票与大部分投资者无缘(现在如此,将来也可能如此)但可能与类巴式股票有缘。


市场先生经常打败投资者的原因就是他的耐心比投资者者的耐心要长一点。虽然市场先生情绪无常投资者可以用来利用。但耐心要对抗。我们的耐心必须要超越99%的投资者的耐心。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6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himinwang 于 2008-3-6 09:17 发表
“以好价格买入一般性的企业,不如以一般的价格买入好企业!”查理早就明白这点,而我用了好多年才明白。



我们明白晚点也很不错,有些人终生不明白。查理这样的人是天才,全球只能有几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6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ting 于 2008-3-6 10:31 发表
有没有人对600150提出些“风险分析”?
“价值投资”研究的贴中,看不到对自己投资的股票进行“质疑”,或者是“不利面分析”的,俺觉得是否:价值投资只存在于自己心中?

600150俺没有研究,不过曾经阅读过 ...


任何投资都有风险,中船也一样,具体的研究偶也是不连续的。过几天偶整理一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6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厉害

原帖由 <i>richwood</i> 于 2008-3-6 10:38 发表 <a href="http://bbs.macdcn.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4475511&ptid=1003745" target="_blank"><img src="http://bbs.macdcn.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a><br />
和股票轮回兄探讨一下价值投资。<br />
&nbsp; &nbsp; 我很欣赏您的耐心和定力,但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价值投资并不是一个完全固定的模式。比如,高安全边际,高壁垒,高毛利,集中持股,长期持有。这些全是要点,但都是原则性或 ...
<br />



小兄弟悟性高,也很勤奋。进步神速,前途不可限量。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6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ichwood 于 2008-3-6 10:42 发表

:*19*: MTING,我也有此疑问。我也看过一篇韩国造船的报告,韩国企业的竞争优势很强。而且如果它能利用南朝鲜的低成本人工呢?中国造船企业的优势还有那么大吗?如果低期无所谓,如果长期要看什么能打破我们的 ...


韩国几年前就利用中国青岛的便宜劳力和便宜的海岸线资源,最后组装回韩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8-3-6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ichwood 于 2008-3-6 10:42 发表

:*19*: MTING,我也有此疑问。我也看过一篇韩国造船的报告,韩国企业的竞争优势很强。而且如果它能利用南朝鲜的低成本人工呢?中国造船企业的优势还有那么大吗?如果低期无所谓,如果长期要看什么能打破我们的 ...


呵呵,越研究深入,你就会发现价值根本就是个理想。
为什么大多数公司的职员都不会买公司的股票?
为什么市场上会产生技术分析派?
就是因为大多数人不可能了解价值。
价值投资实际上就是利用了信息不对称。
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许多的证券定价模型都无法成功的原因。
如果等到某支证券能定出价来,那么它的股价一定是技术派的天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6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wayne 于 2008-3-6 16:59 发表


呵呵,越研究深入,你就会发现价值根本就是个理想。
为什么大多数公司的职员都不会买公司的股票?
为什么市场上会产生技术分析派?
就是因为大多数人不可能了解价值。
价值投资实际上就是利用了信息不对 ...


:*9*: 价值怎么会是理想的东西呢。
价值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首先回答你为什么大多数公司的职员都不会买公司的股票的问题?
听过“灯下黑”吗?因为你天天见它,有可能感觉不到它的好,或被情绪所困扰,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在银行工作,看着那么多人来买基金买产品,但我还是讨厌银行股,没有买银行股,可能是因为它的管理方式,它对员工福利和困难的不重视,也可能是我的水平还没有达到“视而能见”的程度。
大多数人不懂价值,那是肯定的。价值会对于仔细认真研究的人给予回报。
我们所说的价值不是估计股票值多少钱,因为我自己认为股票值多少钱是非常难估计的,我们需要的价值是理解企业的商业运行和商业价值。均线多头大哥,所说的“投资创富”,我看过几篇在投资者文摘中的段落,感觉是我最近看的最好的东西之一。
变化缓慢的行业,理解竞争优势,赔时小赔,赚时大赚的指导思想。

如果说,技术分析和信息不对称配合的话,能让波浪理论发挥相当大的作用,多因素分析的这点非常精妙,需要长期实践和对于波浪的感觉,这点本论坛上海小孩老师应该是首位。

信息不对称是有重大优势的,但这种优势正在变小,或者说并不是真正赚钱的机会。新产品新项目最终的成功与否,但不是肯定的。信息优势能否转变为获利不好说。
投资重要的思维方式,也是重视决策过程原因。技术分析的决策过程没有逻辑性,因为五日均线上串十日应该买入,但实际公司销售额正在下降,它可能第二天又跌破五日均线,是不是该止损了呢。
没有一个靠板块轮转的人最终成功的。
你认为的热门版块,热门牛股,还可能赔的很惨,肯定是的已经涨了很多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6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基本面定出价来,呵呵。这个是趋势的作用之一。正反馈的形成过程。
我喜欢技术面,没有他们,股涨的太慢了。多样化的市场其实效率是不错的,但一变为一致性了。就完了。
比尔,米乐的哥们,莫布森写的书魔鬼投资者,非常有意思。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6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波段操作的思考与认识

关于波段(资产转换)操作:

1:价值投资者到底做不做波段,我们把这个问题转换成:现金和其他资产的转换(股权政券,债券,固定资产)两者为什么要转换,就是因为一段时间内一类资产能跑赢另一类资产,提高资产的升值效力。
2:合时转换?
当你有足够的依据证明,这个转换机会成本非常高,才值得你做,比如放弃100%能有300%的收益。
3:转换几次合适?
如果人一生只能参与三次牛市,也就意味着你最多做三次波段操作。
利用熊市回挡期把证券转换为现金,投入其它生殖资产。前提是流动性非常强的资产,比如债券。证券资产熊市这时会缩水,而进行现金资产管理可以保证继续增殖。当然还有个前提就是你知道大熊来了,而不是小熊。
3:价值投资者很少用波段操作,并不代表他不会波段操作,不做小级别的波段操作是为了赢得是最大的机会成本,一生中能用三次这样的技术就足已。
4:新兴市场(中国)波动剧烈更容易让人们接受波段操作,但这种精确的游戏并不高明
其实这只是看到表面,我们仔细观察价值投资者喜欢的中国的长牛股的走势特征,波段在这些股票上显得那么的无效。
5:小波段的操作基本上都是基于投机,前面贴里有个人提出要跟我比赛,他提倡基于基本面的投机,现在他也没有贴上结果,不知道如何?
6:PEG>1,8才能代表出现波段操作的良机,因为它可能回落到PEG=1,而PEG<1.8时,股价不会大幅回落。出现
这样的机会很少。通俗一点说市赢率大于60才有操作的价值,而大于60时,基本上也就是牛市大顶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6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wayne 于 2008-3-6 16:37 发表
坐在办公室里抄几篇文章,就能看出企业的好坏?
中国的企业和政府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优秀的管理层?呵呵,也太提前进入子本主义了吧!
产品卖的好,就能持续经营10年?甚至100年?
好企业被行政拖挎的事还 ...



无论是如何分析基本面,还是认识市场,都是分级别的:

有的人只看到数据?比如很多现在券商的研究员,学步级
有的人看到的是管理层,比如。。。很多投资者,有点哲学观级别
有的人看到的是市场和竞争优势。。少部分投资者,有点入门级别
,,,
,,,,,,,,,,,,,,,,,,,优秀投资者,,成功级别
,,,看到了别人没有看到的东西,,,,独行狭投资者,,,大师级别
,,,看到了别人没看到的东西,作出了新的分析理论,,,巴非特


自己对照吧,看看我们都处在第几层。这个层的划分只是我的举例,表达一下我的意思而已。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6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投资者的优势

投资者基本上有三种优势可以转换为现实的利润
1:分析优势
2:信息优势
3:行为优势

在这三个优势面前,我们自己具体有那个优势呢?如果我们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你凭什么能赢到别的投资者的钱呢?


牛市赢到钱是件很正常的事情,但不见得的是成功的投资者,因为有个业绩标准,998点--6000点。你能跑赢大盘吗?也就是说,如果目前为止牛市你没有获利6倍以上,基本上属于不合格的投资者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7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价值投资学习中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7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贴有问题,看不页数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7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下,现在有什么行业股票可进行十年的投资,儿子每年的压岁钱,前几年的都用了,想从今年开始每年定投,请均线老师给点方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3-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8-3-7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均线多头 于 2008-3-6 23:27 发表
关于波段(资产转换)操作:

1:价值投资者到底做不做波段,我们把这个问题转换成:现金和其他资产的转换(股权政券,债券,固定资产)两者为什么要转换,就是因为一段时间内一类资产能跑赢另一类资产,提高 ...


呵呵,林园同志就是靠做波段发家的,别看他成天讲价值投资,其实他的波段是结合起来的,不是简单的传统的波段方法。
调仓换股这都属于波段的范畴,基金每天都这么干着,呵呵。
至于什么情况下做波段,当然属于独门秘技,不能公开,有兴趣的自己研究。

[ 本帖最后由 chwayne 于 2008-3-7 21:12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7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严格选股比精确估值重要得多


从紧的国内货币政策、居高不下的CPI、美国次贷风波、国际股市普遍下跌、大雪灾......一连串的事件,使国内股市寒流阵阵。现在正是股民、基金经理甚至经济学家们感到非常困惑、看多看空分岐甚为激烈的时候,也是投资者的阵容大争论和大分化的时候。

    是现金为王,还是持股坚守?即使是价值投资者,这也是他们目前心里嘀咕的首要问题。带着这个问题,记者对因撰写《如何在中国做价值投资》和《做好股收藏家》等文章而在国内投资界产生较大影响的资深价值投资家李剑先生进行了专访。

      

    记者:李先生,您和但斌等几位投资家都是长期投资者,在目前股市很不景气的情况下,比如说您,还是要坚持握住手中的好股票吗?

    李剑:当然,为什么不呢?股市起伏很正常,否则也就不成其为股市了。但有两点我们应该明确,一是中国的未来一定更为光明,中国经济的未来也一定会发展得更好;大国崛起,从葡萄牙开始不断转换,种种事实表明,也该轮到中国了。这是个大前提、大基础.二是我们手中握有的是极为优秀的公司股票,这些公司具有持续的竞争优势,而且周期性不太明显,它们良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顺便强调一下,长期持有没问题,但要和优秀公司相配套,就象红花必须紧随绿叶、美女必须相伴英雄才能产生强烈美感一样。如果一个人想要坚定持有,买的却不是顶尖的股票甚至是一些垃圾股,那就会给人一种感觉,他的上身穿的是西装,下身穿的是短裤。

    记者:很多人认为,上证指数在雪灾前估值太高。把股票卖掉,等过一段时间股票估值更为合理的时候再买回来,不是做得更好吗?

    李剑:我以前说过,我对顶和底从不研究,对高和低的判断也缺乏信心。事实上谁也不知道上证指数会涨到6120点才回落,也不知道下一步什么点位见底,更不会提前知道雪灾和次贷风波。说到市场估值,特别是做波段,我觉得这常常是一个大的迷局,很容易使人甚至一些优秀的投资者失去正确的方向。要么提早出局,要么无法买回。连续三年,不断有朋友提醒我说贵州茅台、张裕、云南白药、盐湖钾肥、港交所等股票的价格太高了,可以先把它们卖掉,再去等到估值合理时买回来,可是情况怎么样呢,真要那样做只有吃后悔药!这些问题一是很难看准,二是估值高和下跌没有必然的联系。我坚定地认为卖出好股票不是一个应该考虑的问题。特别是那种符合我从企业产品角度严格选股的四个标准,即"一、产品独一无二;二、产品供不应求;三、产品量价齐升;四、产品永不过时。"(朋友戏称为"李剑产品标准")的优秀公司股票。

    记者:"赤子之心"基金的经理赵丹阳去年年底清盘旗下系列基金的举动,现在被许多人认为很有先见之明。对比您和但斌基本不动的做法,哪种更好些呢?

    李剑:对于赵丹阳先生,我是非常欣赏的,我认为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前后如一的人。2005年年中市场一片低迷时他大胆地预言: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即将在中国诞生,事实证明他是正确的,精彩的。2007年初他认为市场在3000点时已经估值过高,不符合他的价值投资理念,过早卖出,然后在2007年底5000点以上时和年初保持一致,果断解散基金。也让人感到震动。不过,他的做法难度太高,一是股市不确定性太多,能不能卖到最好已经是个问题,能不能跌回到3000点以下让赵丹阳先生再回来又是个问题,二是即使跌回到3000点以下,一流公司的股票不一定就会象大盘一样有同样的跌幅,这就会让赵先生失去他以前精心选择的好股。比如这次已经从6120点跌到4200点,那些特别好的公司股票就没下跌,有些还创了新高。

    但斌先生比较浪漫,倡导乐观投资、长期投资。我也一样,认为股市没有征服不了的高峰,任何一次下跌形成的窟窿,最终都将被人类不断创造的滚滚财富所填平,因此不想在做波段上费脑筋。就我个人而言,还要笨一些,我不太擅长也不会对股市作预测,我只会看上市公司本身是否强势。

    我的看法可能没有什么说服力,但证券史上有个很有名的事例,说明估值过细给人带来的迷失。美国有个德州仪器公司,当年刚上市不久,投资大师费雪用他的基金购买了大量德州仪器的股票。买进之后在不长的时间内,这个股票的价格涨了好几倍,于是费雪的客户们开始要求卖掉这些股票,理由就是估值太高了。费雪在压力下终于将股票卖掉。卖掉之后,股价仍在上涨。3年之后,美国发生了大股灾,德州仪器的股票价格掉了80%,但就这样,还是远高于费雪当初卖出的价格。我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时至今日,德州仪器的股票至少涨了几百倍或更多。但是费雪的一些客户却没有能够分享到这个增长。

    由此可见,严格选股比精确估值要重要的多!在短时间内从股市赚到一、二倍的钱,当然不错,但比起几十倍,上百倍的涨幅来,我们更应该长期稳定地获取回报,要做持续发光的"恒星",不做小赚一点就被震荡出局的股市"流星"。

    记者:好象巴菲特也有过成功逃顶和抄底的经历。

    李剑:是的。1969年巴菲特解散了合伙人基金,休息了几年,刚好躲过一场大股灾。1973年,巴菲特在股市低迷时进入股市,又等于是抄了一个底。另外,巴菲特还在2003年和2007年分别买进和卖出过中石油。但我要强调的是,这种做法,决不是巴菲特的代表性做法。巴菲特年轻时还研究过K线图呢!那能代表他吗?1987年和2001年以及9.11还有过几次股灾,巴菲特都是纹丝不动。巴菲特的过人之处,在于他清楚这种做法有着巨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巴菲特在多次场合都提到:预测高低是神做的事情而不是人做的事情。更说过:他最喜欢的持股方式是永远。他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在以后的岁月里,他只是简单地将优秀公司的股票长期持有,无论风吹浪打都不动摇。数十年之后,成为全世界最成功的投资大师。试想,如果巴菲特整天都在想着股票是估值高了还是低了,整天都在想如何逃顶,如何抄底,整天想着做波段,还能有现在让世人景仰的"股神"巴菲特吗!我认为巴菲特就是股市上最为耀眼的巨大"恒星"。

    记者:为什么同样是价值投资者,相互之间也存在很大差别呢?

    李剑:是的,同样是学巴菲特,但各人的理解不同,因而做法不同。但无论有多少种差别,最终原因还是眼光不同。是把目光紧紧盯住价格,还是紧紧盯住好的公司;更重要的是,是把眼光收缩,还是把眼光放远。清代著名商人胡雪岩常说:"如果你有一县的眼光,你就能做一县的生意;如果你有一省的眼光,你就能做一省的生意;如果你有一国的眼光,你就能做天下的生意。"我喜欢把他的话改为投资语言:"如果你有一年的眼光,你就能赚取一年的金钱;如果你有十年的眼光,你就能赚取十年的金钱;如果你有百年的眼光,你就能轻松获得一辈子的巨大回报!"

    记者:股市现在这样动荡起伏,你真的心里从来没有过慌乱吗?

    李剑:我诚恳地告诉您,面对眼前股市这点风浪,我很轻松。大多数人经常想的是估值,而不太愿意寻找或拥有伟大或优秀的企业,这是最容易犯的"高级"错误。而且根据我的观察,这些年股民中越是喜欢精确估值的朋友,越是不敢持有象贵州茅台、香港交易所、万事达卡这样极其强势的股票。价值投资者的本质是投资目标公司的实体,只要公司的基本面不变,特别是公司的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不变,"万千宠爱在一身"的众多优点不变,我就实在找不到慌乱的理由。同时我主张轻松快乐地投资,而不是每天紧张兮兮地盯着电脑盘算。明天,我和朋友相约乘船出海,大海的波涛比眼前股市这点风浪有趣多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8-3-7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ichwood 于 2008-3-6 19:21 发表
投资重要的思维方式,也是重视决策过程原因。技术分析的决策过程没有逻辑性,因为五日均线上串十日应该买入,但实际公司销售额正在下降,它可能第二天又跌破五日均线,是不是该止损了呢。
没有一个靠板块轮转的人最终成功的。


这么个比较法本身就值得怀疑,因为是两个极端在比较,结果就显示出不做波段的“成功”了。
板块轮转有人这么干吗?我不知道,至少我没这么干过,也许还真有个模型,我没发现,呵呵。
我这个人不喜欢肯定了A,就去否定B,这是个很不好的习惯,除非我在拉客户,哈哈。
关于技术分析的目的,如果看过几个世界保险巨头旗下的基金操作模型,就清楚了。

现在大多数投资者都采取 Rational 分析,很少人单独使用 Pure Technical 或 fundamental,早就不是啥秘密了。
有些东西是不太有可比性的,比如把中国的造船业跟其他国家相比,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政治环境,
结果都会大不一样,从这个角度讲,并没有“确定性”可言,但会有一些相似性。
从这个角度讲,价值就是理想,它不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因为如果是实在的,大家都知道了。

有一个东东要提一下,我从来不用PE、PEG指标,没有什么深入的研究,我只用我自己的一套东东。
两年做下来,唯一感觉的就是,在信息方面很落后(穷人啊),在信息处理方面更落后(人多好办事啊)。
至于说看什么10年的公司,可以说我不具备这种能力,就算有人告诉我这东西能拿10年,我也不敢拿。
持有一支股票很容易,难的是持有多长时间,在什么价位上持有。


下面这个逻辑可以证明价值有时候不具有“确定性”:
一个专家一辈子只研究2-3家公司
一般投资者也许连1家公司都未必研究的懂
根据专家的建议,就意味着你要去相信这个专家,而不是相信公司

跑赢大盘这没啥难度,如果真的是一直拿着就能跑赢,那厉害,呵呵。
问题是行情这么好,又不知道该一直拿着啥,总不能干晾着吧……
大盘跌一样赚钱,至少我可以做到不赔钱,但太累了,我正在研究如何不用脑子赚大钱,哈哈。
虽然这是天方夜谭,但已经有初步的模型了,只是它不属于现在的任何分析范畴,呵呵。

最后,不要拿XX跟XX挑战说事儿,论坛这东西不是比赛场,真正赚大钱的有几个来这儿的?
权当个网络笔记而已,说着玩罢了,明天也就忘记了,说不定连网址都没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7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偶喜欢

谢轮回兄的转贴:

无数大师一再表示,短期的高估而放弃优秀的企业,事后看来都是很愚蠢的事情。

著名的案列有,米勒当年嘲笑google
                         基金经理嘲笑米勒持有戴尔电脑
  巴非特再多次的演讲中举过一个例子,可乐当年上市后就跌了50%,如果为了回避这个50%,就可能不会再买入可乐了,结果可能就是造成几百倍机会成本的损失。


实际上为什么国内的投资者看到短期的高估就喜欢卖出做波段,一是买的股票不好,二是买的价格过高,丧失了度过熊市的价格基础(安全边际),二是看到股价的回档就忘了买的不是市场和价格,是企业的这个道理,三是没有看到5年,10年,20年,30年的眼光。以相当长的眼光来看,50%的回档只是一个很小的浪花,研究一下云南白药股票的走势图就可以看出,2001-2005年的大熊根本没有回避的必要     四是喜欢买高增长的强趋势股,这恰恰是巴非特不喜欢的,太快增长的股票必然不能长久,股价大幅度回落时就容易做过山车,就开始怀疑长期持有,其实你只要愿意持有600438。002003这样增长缓慢的股票,你根本就不会做过山车。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8-3-7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股市轮回 于 2008-3-7 21:33 发表
李剑:我以前说过,我对顶和底从不研究,对高和低的判断也缺乏信心。事实上谁也不知道上证指数会涨到6120点才回落,也不知道下一步什么点位见底,更不会提前知道雪灾和次贷风波。说到市场估值,特别是做波段,我觉得这常常是一个大的迷局,很容易使人甚至一些优秀的投资者失去正确的方向。要么提早出局,要么无法买回。连续三年,不断有朋友提醒我说贵州茅台、张裕、云南白药、盐湖钾肥、港交所等股票的价格太高了,可以先把它们卖掉,再去等到估值合理时买回来,可是情况怎么样呢,真要那样做只有吃后悔药!这些问题一是很难看准,二是估值高和下跌没有必然的联系。我坚定地认为卖出好股票不是一个应该考虑的问题。特别是那种符合我从企业产品角度严格选股的四个标准,即"一、产品独一无二;二、产品供不应求;三、产品量价齐升;四、产品永不过时。"(朋友戏称为"李剑产品标准")的优秀公司股票。


这种东东听上去很美妙,我想大家都想这么干,问题是:
1、当然没有人知道6120才回落,那为什么基金要减仓?
2、奇怪的现象是,所有的基金经理都会说持有,但所有的非基金经理都会说减仓,包括指导VIP客户。
3、想想万科机构是如何推荐的?个个都说金股啊,结果呢?呵呵。

理想的东西是有前提条件的,一旦这些前提被破坏了,就不成立了。
而这些前提条件的信息,不是大多数投资者能获得的。
李剑举的例子也属于极端的,把农民跟大师比较,茅台的价格太高吗?只有农民才觉得高了,呵呵。
就象3000点看空一样,只要不变,我们都是看多的。

传统的技术指标的问题在哪?就是在周期上,价值投资也一样,周期很重要。
波动周期远比价格重要的多!

好股就应该把周期放大,差股就应该把周期放小。
研究技术分析的应该着重去研究周期,经济周期、行业周期、公司周期、政策周期、筹码周期、价格周期……
这难道不是波浪理论吗?难道不是技术分析吗?只是大家只关注图表中的周期罢了。
包括业绩预测本身就属于技术分析范畴,凭什么说2009年的EPS是1.9元?难道不是靠数学模型拟出来的吗?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7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wayne 于 2008-3-7 21:56 发表


这么个比较法本身就值得怀疑,因为是两个极端在比较,结果就显示出不做波段的“成功”了。
板块轮转有人这么干吗?我不知道,至少我没这么干过,也许还真有个模型,我没发现,呵呵。
我这个人不喜欢肯定了 ...



我们研究的对象就是一只(所谓集中投资)就这么拿着还能跑赢大盘,就这么个事情。非常清楚,如果靠轮换(分散组合)跑赢大盘那就是另一个范畴

[ 本帖最后由 均线多头 于 2008-3-7 22:55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2 16:28 , Processed in 0.033015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