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均线多头

均线多头---我的价值投资策略学习与实践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8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loth98 于 2007-11-27 23:23 发表
金风科技---担心盛名之下其实难符
开在100左右不会有太大疑问.
连续6年的100%增长很容易让人觉得未来3年再来个每年翻番是理所当然的.可是根据估计到2010年的3年国内风机市场大概每年100亿左右,那金风明年得占 ...



确实要对他未来的确定性做个数量化的分析,具体数值等招股说明书后在推算.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8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现在遍地黄金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8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eochou 于 2007-11-28 18:01 发表
呵呵,现在遍地黄金啊~~~~~

言之过早,现在仍有相当多的股票价值严重高估。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8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原帖由 neochou 于 2007-11-28 18:01 发表
呵呵,现在遍地黄金啊~~~~~
言之过早,现在仍有相当多的股票价值严重高估。


严重同意,现在市场上有值得投资的,但很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2-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9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twjs 于 2007-11-28 13:10 发表
1.勤奋

  “我并不觉得自己聪明,但我确实非常、非常、非常勤奋地工作。如果你能非常努力地工作,也很热爱自己的工作,就有成功的可能”。这一点,索罗斯也加以证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索罗斯说,“罗杰斯 ...



这七条,条条都需要背会呀,直到融入到自己的操作中去.大师就是总结的好,文字不多,但清晰达意.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9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股市轮回 于 2007-11-28 18:38 发表

言之过早,现在仍有相当多的股票价值严重高估。



同意,很多股票的价格早已经是牛市大顶的价格了,就算大盘走到8000点,有些股票已经无力在创新高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9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机构眼中的600150

中国船舶合理价位
中银国际松预计其2007、2008和2009年按新的总股本计算的每股收益分别为4.38元、9.01元和12.06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60%。2008年目标市盈率35倍,给出目标价格是316.05元人民币。

  在中信证券郭亚凌的研究报告中称,对中国船舶的市场地位和竞争优势给予2008年30至35倍市盈率计算,对应合理股价为222至259元。考虑到公司未来收购集团优质资产的预期,公司合理股价应当为320元。

  招商证券刘荣预计2007、2008年中国船舶的每股收益分别为5.6和8.3元,动态市盈率为44倍和31倍,在中船集团仍会继续注入优质民品资产的预期下,按2008年40-50倍的市盈率估值,将中国船舶目标价从250元提高到400元。

  申银万国丽梅预测中国船舶的业绩2007年到2010年的EPS依次为5.19元、8.03元、10.55元、13.29元。从现有中国船舶的资产情况和股价对比国外的造船企业,按2008年31倍PE计算中国船舶的价格高于国外同业50%,但考虑到中国造船行业相对于韩国和日本造船行业的比较优势,船舶制造向中国转移的趋势很明显。中国船舶成为全球最大造船企业只是时间的问题,中国船舶估值理应获得一定的溢价,2008年31倍PE的估值虽然略高,但是考虑到未来资产注入业绩增厚,估计2009年之后EPS将增厚1倍以上,股价还有上升空间。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9 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船舶要好好研究一下了.送您一个东西短信发给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9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司资料检索
按代码检索:
按简称检索:
新闻检索
请 输 入:
24小时新闻排行
巴菲特大幅加仓银行股 金手指远胜标普500
2007-11-29 08:52:52 字体:
刘小庆   每日经济新闻

  股神总是逆潮流而动。就当人们因次贷余波而对银行股心存戒心之时,美国亿万富翁巴菲特旗下(BerkshireHathawayInc.)却在大幅加码银行股和医疗保险股,并透露入股美国最大的二手车经纪商CarMax。另有调查显示,过去的30年中,跟着巴菲特投资所获的收益率达到标准普尔500指数回报率的两倍。
  大举增仓银行、医疗股
  据BerkshireHathawayInc.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止,该公司已经成为美国第六大银行合众银行(USBankNationalAssociation)的最大股东,也是美国第二大房贷银行富国银行(WellsFargo&Co)的最大股东。
  三季度,巴菲特增持合众银行2840.5万股,持股数增至6549万股;对富国银行的持股量则大幅增加8%,至2.797亿股。此外,被誉为“奥马哈的圣贤”的巴菲特还将美国银行的持股从870万股增至910万股。
  三季度,巴菲特对医疗保健股的热情丝毫未减。BerkshireHathawayInc.增持了强生(Johnson&Johnson)和两大医疗保健公司——联合保健集团(UnitedHealth)及WellPointInc.。其中,对联合保健集团的持股由6月30日的480万股增为600万股,对WellPointInc.持股由420万股增为450万股。
  第三季度,巴菲特大幅加仓道琼斯公司股票,持股量从第二季度的280万增加至630万股。业内人士认为,巴菲特此举可能意在赚取道琼斯目前市价和新闻集团收购价之间的价差。新闻集团对道琼斯公司的收购案预计在下月完成。
  这是巴菲特控股的这家公司该季度多笔交易中的一笔。这位亿万富豪还抛掉了所持FirstDataCorp.、中国石油、ServicemasterCo.、泰科国际公司(TycoInternationalLtd.)和西联汇款(WesternUnionCo.)的股份。二季度,巴菲特共持有630万股的泰科国际和320万西联汇款。
  跟着股神投资战胜标普500
  作为国际投资大师,巴菲特的“金手指”效应也让不少股票身价飞涨。BerkshireHathawayInc.首度公开披露,该公司在第三季度买入了CarMax近1398万股,涉及资金约2.843亿美元。受巴菲特入股消息刺激,CarMax在上周四一度飙升超过9%,而在此之前,CarMax今年以来在纽约证交所交易股价下跌了20%。除了CarMax外,BerkshireHathawayInc.还新购入WabcoHoldingsInc.270万股股份,该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新泽西的卡车零部件公司。
  另外一只受股神“眷顾”的股票便是亚洲第三大钢铁公司——韩国浦项钢铁。自三月份,巴菲特宣布持有浦项钢铁4%股权之后,该股已经累计上扬了77%。
  分析人士指出,简单复制股神投资短线来说可能难以“立杆见影”,因为巴菲特披露持股之时往往也是股价被提前炒作之后。不过,相信巴菲特投资眼光的中长线投资人倒是可以加以借鉴。
  根据美国大学GeraldMartin和内华达大学的研究报告,过去的30年中,哪怕在巴菲特投资数月后买进他所买的股票,所获的收益率也能达到标准普尔500指数回报率的两倍。报告指出,若投资人在巴菲特向SEC披露其持仓变动后(有时是他买进4个月后),买进相同的股票将获得24.6%的年回报率,同期标普500指数的年涨幅为12.8%。事实上,巴菲特个人持有的股票表现也在2002年至2006年超越了BerkshireHathaway,后者的股票年均上涨7.8%,而BerkshireHathaway持有的USGCorp.却在同期上涨了1140%,中石油更是飙升了7倍。
  40年前,BerkshireHathaway还是一家濒临破产的公司,自从巴菲特接手后,公司不但很快起死回生,还成长未资产近2000亿美元的“巨无霸”。如今,BerkshireHathaway旗下拥有过去40年间巴菲特将柏克夏打造成了一个2000亿美元的公司,业务范围从冰激凌到砖瓦到保险,再到企业飞机租赁。据该公司提交给美国SEC的档案,截至今年9月BerkshireHathaway在股市中投资额高达779亿美元。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9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均线多头 于 2007-11-29 00:15 发表
中国船舶合理价位
中银国际松预计其2007、2008和2009年按新的总股本计算的每股收益分别为4.38元、9.01元和12.06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60%。2008年目标市盈率35倍,给出目标价格是316.05元人民币。

  在中信 ...

船企大跃进:把握现在不管未来2007年11月27日
近期,中国内地第一高价股中国船舶(600150)仅用了26个交易日,股价就从300元跌至11月19日的200元。 然而,资本市场的受挫并未影响到中船集团对未来的笃信。记者从可靠渠道获知,该集团于10月底召开的一个内部战略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在2010年完成造船产量1800万载重吨的发展目标,下一步则是:到2015年成为世界第一造船集团。仅在去年年初,该集团的“十一五”规划中该指标还是900万吨。一年不到这一目标竟然翻了一番。 中国船舶的“大跃进”并非个案。另一船舶央企中船重工的资本大戏也即将开演。地方船企的“大干快上”也如火如荼。 大举扩大造船能力 据悉,去年中船集团造船完工602万吨,而在四年之后达到1800万吨的产量,是否冒进令人心生疑惑。集团内的知情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这一目标不难实现。中船集团手持订单越来越多,原计划今年接单1000万载重吨,可刚到10月份就已经接了2000多万载重吨。” 上述消息人士指出,中船集团顺利实现目标的关键在于一批重大工程的建设。上海长兴岛和广州龙穴岛将建成投资额超过200亿元的世界级造船基地。 中国另一家造船央企——中船重工集团也不甘落后。在大连、青岛、山海关等地,该集团也在大规模兴建造船基地,希望2010年时造船能力将达年产1000万吨,总产值超1200亿元。 在近期的“2007国际海运年会”上,中船重工有关负责人透露,中船重工拟将旗下16家与造船配套的企业整合为一家股份公司,并安排这家公司首发16亿股于明年3月或4月登陆A股,集资60亿元至70亿元人民币。有消息称,中船重工上市计划已初步得到国资委、财政部和证监会的支持。 热情似火的同样包括地方军团。前三季度,地方造船企业承接新船订单占全国总量的50.3%,创造的利润也比去年有所提高。 “现在船厂是造船越多越快就越赚钱,所以会抓紧把订单变成现金,变成利润,当然会选择扩大产能。”上述中船集团消息人士如是表达。 江苏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科长卢载贵说:“今年前三季度,江苏省新接订单为2204万载重吨,占全国的34%,位居第一。手持订单为4254万载重吨,同样是全国第一。其中,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扬州大洋造船有限公司等产量排名全国前十。” 三大因素制造“高烧”不退 船企要利润、地方政府要政绩、资本的推波助澜等因素使得中国的船舶行业热火朝天,有条件的地方甚至“一哄而上”。以江苏省为例,2010年预计全省造船量达到1000万载重吨,而各地预计数额的总数为此数额的三倍之多。如南通市自定目标就有1000万载重吨,靖江为700万、扬州为500万载重吨、南京为300万载重吨。 中信建投证券有限公司分析师高晓春认为,中船集团前后预测产量相差近一倍的原因在于,该集团最初设定这一发展规划时,认定从整个市场行情而言,2007年船市可能会回调。但事实上,前三季度,国际造船市场却出乎意料的持续火爆,景气度远远超过年初各国专家和企业的预期,至今未看到景气度会下降的前兆。 根据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的统计数据,中国承接新船订单和手持船舶订单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38.7%和29.5%。这使中船集团这样的船舶国家队订单非常饱满,甚至排到2011年后。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一部分段管理科副科长刘博指出,为了抢到散货船源源不断的订单,央企和地方船企都在拼命加紧缩短造船周期。“我们生产7万吨和7.5万吨的散货船,从进船台到交船平均生产周期只要130天左右。工期压缩得很厉害,而民营船企一般都会选择在船坞里造船,效率更高。” 事实上,船舶投资如此“高烧”不退,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流动性过剩。现在造船业的利润据说高达20%甚至更多,远远超过了一般工业行业的利润率,导致大量资金涌入造船业。 一位中船集团的内部人员告诉记者:“船舶利润率高是因为其是一种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在一般船型(以散货船为主)上劳动力等成本低很多,更有竞争力。目前船价又居高不下,船厂根本不愁没有船东买船。” 今年前三季度,船市出现的最大特点就是,技术含量无须太高的散货船成交量大幅增加,占新船成交的57.4%。这正是中国大多数船企擅长的。 从产业链整合的角度看,钢铁企业和航运企业很热衷于投资船舶。这些企业并不担心投资回报的问题。据悉,在目前市场好的情况下,只要3~4年就可以收回投资。 中国船舶工业市场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新龙指出,房地产公司和石油公司也开始投资船舶行业。它们希望为资金找到更广的出路,而不是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船企:不怕死有理由 热捧之中,相关主管部门和协会开始反思,一旦船市行情下降,这些投资上亿、“大干快上”的船舶产能将如何释放? “产能过剩是将来的事,至少目前订单多的都接不完,当然要加大造船力度。即使将来有了风险,央企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上述中船集团内部人员如是说。 民营企业的想法则是,现在先狠赚一笔,将来船市不好的时候,再转做钢结构或其他业务。另外一层考虑则是:先占住宝贵的不可再生的岸线资源。就算行情不好时退出,地价也比买时翻了几倍,卖地也赚钱。 高晓春表示,造船行业从景气度高点往下走的时候,产能过剩肯定就会表现出来。只是现在的订单大都排到2011年后,因此即使明年新船成交有下滑,产能危机不会马上出现。 10月24~26日在美国举行的第16届JECKU造船高峰会上,各国代表对2010年前的世界船市,仍持乐观看法,但强调必须做好应对造船能力过剩的准备。而中国造船能力发展受到各方高度关注。 张新龙指出,尽管短期形势乐观,但从长期来看,船舶行业将出现严重过剩。而一旦发生,就将是全球性的过剩。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9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晚上我考虑一个问题.中国船舶的安全边际是多少.
如果按照营利预测来看.
08年9块
09年12块
市盈率能给到多少.我只能给它机械制造行业好公司溢价的15%.
中集三一的市盈率也就是二十二三倍的样子.中国船舶给到25倍.
那么
07年6块  150  打折20%  120
.08年225元  打折20%  180
       09年300元  打折20%  240
这个行业需要巨大的资本性支出.高通胀带来较大的伤害.订单一下降,投资者将损失惨重
不了解这个行业变化是真不好做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9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造船的这种大干特干的大跃进,会不会造成整个行业的供需关系的改变,在这方面中国有不少的教训,为拉利润一拥而上,结果大家都没利润了。而且海运的高位运行能维持多久,如果海运景气度下降反作用造船,加上原材料成本的高涨,对整个造船行业的景气度影响会不会导致低迷,那样即使产量达到目标也没有多少意义。这些只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担心,我觉得现在的中船仍不具备安全边际买入。现在我终于有点明白老巴的逆向操作了,好的买入是等待市场犯错或者在大的周期的低位买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5-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30 0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tonertm 于 2007-11-29 20:35 发表
中国造船的这种大干特干的大跃进,会不会造成整个行业的供需关系的改变,在这方面中国有不少的教训,为拉利润一拥而上,结果大家都没利润了。而且海运的高位运行能维持多久,如果海运景气度下降反作用造船,加上 ...

真正智慧的人就是等待市场犯错误。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30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7-11-29 14:32  
机构博弈价值投资时代,想看基金持仓与盈亏吗?
baidu

昨天晚上我考虑一个问题.中国船舶的安全边际是多少.
如果按照营利预测来看.
08年9块
09年12块
市盈率能给到多少.我只能给它机械制造行业好公司溢价的15%.
中集三一的市盈率也就是二十二三倍的样子.中国船舶给到25倍.
那么
07年6块  150  打折20%  120
.08年225元  打折20%  180
       09年300元  打折20%  240
这个行业需要巨大的资本性支出.高通胀带来较大的伤害.订单一下降,投资者将损失惨重
不了解这个行业变化是真不好做啊.


打折20%太低,目标值算的不一定准确,再加上末来也具有不确定的风险,至少打折30%才行,安全的位置应该是五折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2-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全边际不是让人买便宜货的方法!
个股估值的问题是巴菲特避而不谈的话题.这方面巴菲特只认为自己对某些行业有一定的认识能给一个相对的估值.
安全边际是一种理性投资的思路,企业未来到底能收入多少钱,安全边际多少适合没有标准.

前提,必须是好的企业,好的管理层!
核心问题投资预测的是市场预期与企业实际的表现的差异.
价值投资注定不是一个去"热闹地"的方法.
林奇喜欢在低增长行业的高成长个股(其含义甚深)
巴菲特则是利空寻宝的专家.
第二个很难做到的.反人性反大众,自己走黑路是会恐惧的.
林奇的方法相对容易一些.但林奇最大的优势就是实地调研.对企业的了解颇深.
成功人士的方法思想可以学,完全照搬永远是不可能的.
要运用易经,不易,变易,简易的三原则.
找到他们的思想精髓在哪里.
给个股估值本来就是一种游戏,即使到那个位置就敢于买吗?
多做些定性分析,找到好公司.没人理它们时,可能就是低估时.给投资弄的简单点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个很难做到的.反人性反大众,自己走黑路是会恐惧的.“
可不是, 所以就把投资规模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嘛。

我觉得估值还是基于过去的财务状况。 如果看好行业,管理层和增长, 就把市盈率定高点。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ichwood 于 2007-12-1 00:15 发表
安全边际不是让人买便宜货的方法!
个股估值的问题是巴菲特避而不谈的话题.这方面巴菲特只认为自己对某些行业有一定的认识能给一个相对的估值.
安全边际是一种理性投资的思路,企业未来到底能收入多少钱,安全边 ...

老兄深入到了价值投资深层次的东西,我要好好思索。谢谢你思想的火花。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彼得林奇投资法则之一 寻找沙漠之花
⊙姜韧   
     大牛盛市更需理性投资,真正成功投资者都是坚持独立的买卖标准,不被所谓热点所惑。巴菲特是这样,彼得林奇亦如此。   彼得林奇在选择投资行业的时候,总喜欢低迷行业而不是热门行业,原因在于低迷行业成长缓慢,经营不善的弱者一个接一个被淘汰出局,幸存者的市场份额就会随之逐步扩大。一个公司能够在一个陷入停滞的市场上不断争取到更大的市场份额,远远胜过另一个公司在一个增长迅速的市场    中费尽气力才能保住日渐萎缩的市场份额,这就是彼得林奇的投资法则之寻找沙漠之花。   彼得林奇对于这些低迷行业中的优秀公司总结了几个共同特征:公司以低成本著称;管理层节约得像个吝啬鬼;公司尽量避免借债;拒绝将公司内部划分成白领和蓝领的等级制度;公司员工待遇相当不错,持有公司股份,能够分享公司成长创造的财富。他们从大公司忽略的市场中找到利基市场,形成独占性的垄断优势,因此这些企业虽处在低迷的行业中,却能快速增长,增长速度比许多热门的快速增长行业中的公司还要快。   寻找沙漠之花需要投资者独具慧眼,彼得林奇投资的班达格公司就是经典案例,班达格公司从事旧轮胎翻新业务,而且公司地处穷乡僻壤,所以华尔街的股票分析师很少去调研,在他投资之前的15年里只有三个分析师追踪过这家公司。班达格公司管理风格非常朴实,专注于成本节约,它在其他人认为无利可图的行业中寻找到了与众不同的利基市场,形成独占的竞争优势。当时美国每年卡车和客车轮胎翻新的需求约为1200万个,其中班达格的市场份额达到500万个。班达格公司自1975年以来,股息持续提高,盈利每年增长17%,尽管收益持续增长,班达格公司的股价在1987年股市大崩盘和海湾战争期间也曾两次暴跌,华尔街的这种过度反应,为彼得林奇创造了逢低买入的好机会。两次暴跌之后,股价不但全部收回失地,而且后来涨幅巨大。   用沙漠之花来形容上述这类公司非常贴切,由于低迷的行业环境使得幸存下来的公司具备顽强的生命力,而且由于市场份额的扩大而具备了一定的垄断性。这样的公司同样也符合巴菲特的核心竞争力和成长性原理。所以从美国这么长时间的证券历史来看,不管多少次的崩盘和暴跌,只要按照价值理念来选股,从长期来看,其投资收益将远远大于其他投资方式。   境内股市虽然已有泡沫,但在中国经济既快又好的背景下,建立在成长性基础之上的价值投资,仍较成熟市场大有潜力可掘。这既需要投资者勤于挖掘,更需要耐得住寂寞,坚持价值成长。



彼得林奇投资法则之二 逛街选股2007年10月24日05:37 [我来说两句
] [字号:大 中 小]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姜韧
  零售业是基金的宠爱之一,虽然机构投资者善于用非常精密的财务分析来选择成长性的零售业公司,但彼得林奇却告诉普通投资者逛街同样能够很准确地选到成长性优异的零售业品种,而且在彼得林奇的实践性投资中,通过逛街选股的方法确实寻觅到了大牛股。


  彼得林奇通过研究发现许多股价涨幅最大的大牛股,往往就来自数以百万消费者经常光顾的商场,包括家得宝、盖普服饰和沃尔玛。只要在1986年投资上述的公司,持有5年到1991年底就会上升5倍的市值。中国正在处于一个由外需向内需转变的过程中,不仅现在境内股市已有的零售业公司,今后在境内上市的零售业公司中也非常可能出现具备高成长性的公司,因为这一阶段的中国零售业公司正处在发展到加速发展的过程,再度产生类似苏宁、大商等零售业大牛股概率仍然很高。
  彼得林奇提到过一家公司叫做玩具反斗城,这只股票曾经从25美分上涨到36美元,上涨了144倍。而如今我们在中国的很多商场中也能看到玩具反斗城。本人也曾遵循彼得林奇的办法,在某商场闲逛,恰遇一家玩具反斗城,里面很多人,基本上都是父母带着孩子。其中一幕让我滞留了很久,一个小孩在门口跺脚哭闹,父母明显不想给小孩买玩具就假装离开,小孩子还是放声大哭,之后围了好多人,最后父母还是没有办法抱着小孩重新回到了反斗城。的确从反斗城商店的外观设计上已经大大吸引了小孩子注意力,而进了反斗城的小孩子也许再也逃不过其产品的诱惑而让家长掏钱了。
  另一个案例是Lebitz家具公司,彼得林奇从头到尾看到其股票上涨100倍的全过程。这样的零售连锁公司让人知道虽然并不是所有的零售公司都能取得成功,但至少我们都可以很容易地在购物的同时观察它们的发展进程。当你耐心观察一家零售连锁店,看它首先在某一个地区获得成功后,然后开始向全国扩张,并且用事实证明在其他地区同样能够复制原来的成功,这时候投资也不迟。苏宁上市之初就是像Lebitz家具公司那样,即使我们普通投资者在其刚上市的时候无法看清其未来的发展状况,但只要发现它之后在全国的扩张成功就应该可以肯定它的模式成功。
  上述公司都是逛街选股的成功案例,普通投资者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去寻找未来的金矿,毕竟中国股市黄金十年,机会将很多,关键是掌握方法不要让机遇从您的指间溜走。天上虽然不会掉馅饼,但机遇向来会青睐勤奋者。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彼得林奇投资法则之三:利空寻宝
[size=+0]2007年10月31日07:24  来源: 上海证券报    作者:姜韧

发表评论(6)支持(6)反对(0)

  境内大盘自冲过6100点之后经历了一个相对之前比较剧烈的调整,其中有流动性短暂不足的影响,也有境外股市动荡的影响。但投资者不必过多地担心,如果一个股市平静如水又如何能在其中获利呢?如果股市一直上涨,从价值理论上讲就无法很容易地买到被低估的股票。
  很多投资大师每逢遇到调整和股市大跌都会特别的亢奋,因为这时候他们就可以像秃鹫一样俯瞰满地的尸体寻找食物。彼得林奇说过,要想在股市中超越别人,就得有胆量为人所不能为,要善于从利空中寻宝。
  当然利空中寻宝同样需要投资者用价值理念来分析,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研究上市公司。彼得林奇的麦哲伦基金曾经买过Pier1公司。这家公司主要经营房屋装饰品销售的,在20世纪70年代就是牛气冲天的超级大牛股,但到了1987年大崩盘的时候,股价从原来的14美元惨跌到只有4美元,后来股价又回到12美元,海湾战争时期股价又一次暴跌,跌到只有3美元。但彼得林奇再次关注这支股票的时候,它的股价已经反弹到10美元,后又调整到7美元。而此时市场对于房地产市场的悲观情绪一度泛滥,使得本来就处于低位的房地产指数再次遭遇下跌。Pier1公司因此进入调整。彼得林奇此时两度去该公司调研发现,这家公司在外部环境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仍然盈利,而且每年新开25—40家分店。虽然在经济衰退打击最严重的地区单店收入有所减少,但全美其他地区实现了增长;虽然存货有所增加,但是为新开店铺备货所用。所有的表面不利现象通过这样的研究分析已经无法掩盖这家公司的高成长性,而所有的一切就只等房地产行业的复苏,果然这支股票在经济复苏的环境下牛气冲天。
  从彼得林奇的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由于经济周期的变化,股市的大部分股票都会随着上涨或下跌,其中很多股票还会被退市,这些在境内股市这短短的时间中已经屡见不鲜了。那么怎样通过价值分析来低风险获利呢?就要通过反经济周期的操作方式,在利空的环境下寻宝,而寻宝就要靠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的认真研究。如果一家公司在经济环境不好的情况还能够增长,那么在经济复苏的周期中必然会成为大牛股。
  目前全球十大市值公司,境内大盘蓝筹股已占了半壁江山,此时再度深挖蓝筹股的价值,已不合时宜,蓝筹股需要的是通过产业购并来夯实估值;借鉴彼得林奇利空寻宝经验,应该在股价经历充分调整的中小市值成长股中进行价值挖掘。






彼得林奇投资法则之四:跟着嘴投资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8日 07:26 中国证券网
  ⊙姜韧
  受益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两次婴儿潮,80年代美国曾迎来快餐业的蓬勃发展。在彼得林奇研究的餐饮股中很多股票能和当时的“漂亮50”一争高下,其中Shoney的股票上涨了168倍,Bob Evans Farms上涨了83倍,而我们非常熟悉的麦当劳上涨了400倍。
  彼得林奇非常幽默地说过,只要你在上述的股票上投资1万美元,即把钱投到你的嘴巴所到之处,那么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你的身价就至少为200万美元以上了。这就是我这里所说的彼得林奇餐饮业投资法则——跟着你的嘴投资。
  为什么餐饮业的投资最本质的是要看消费者的嘴呢?不容置疑的是跟
零售业一样,消费终端在你的嘴上,而消费者的口味和习惯一直在变化,如果一家餐饮企业能够树立消费者永久的口味和习惯并且能够不断推陈出新,那么这家企业就能够长时间的增长,就如麦当劳和肯德基。   如果一家餐饮企业无法满足顾客的口味要求,而且无法配合消费者的饮食习惯,那么这家餐饮企业可能面临困境。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的是快餐业的黄金时期,因为70年代婴儿潮出生的人群在那个时候开始获得驾照,并逐步习惯开车驶向购买外卖的午餐店。这种习惯的改变使很多传统的餐厅陷入了困境。
  Chili's和Fuddrucker's是两家专营汉堡包的公司,他们都是在德克萨斯开始营业的,都以美味的碎肉夹饼而闻名,然而这两家公司中一家获得了财富,一家却没有。问题就在于当汉堡已经不再流行的时候,Chili's开始不断丰富自己的产品;而Fuddrucker's却仍然坚持以汉堡为主,并且过快的扩张,最终陷入了困境。所以迎合口味的变化也是餐饮企业的制胜法宝。餐饮业的变化也是非常快的,根本的原因还是在消费者的嘴上。
看过美国餐饮业的发展路径,我不禁想到中国经历了70年代到80年代生育高峰期后,餐饮业必将迎来很快的发展。原因在于那个时代出生的独生子女的饮食习惯开始跟之前的人群发生很大的变化,在这个时期只要有一家中国餐饮企业迎领了他们消费口味和习惯,他就很容易成功。在未来的10年中中国资本市场也会有更多的餐饮上市公司,让我们拭目以待,抓住中国的“麦当劳”和“肯德基”。
  同时借鉴彼得林奇深入挖掘细分行业成长企业的经验,在未来大盘蓝筹股波幅将减少的背景下,价值挖掘机遇将更多存在于曾被冷遇的餐饮、零售、传媒、家电、新经济等消费终端是投资者日常生活能触及领域的成长型企业,而且中小市值 股票更胜一筹。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彼得林奇投资法则之五 次级债危机前世

www.cnfol.com 2007年11月15日 18:14 上海证券报 
  受益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两次婴儿潮,80年代美国曾迎来快餐业的蓬勃发展。在彼得林奇研究的餐饮股中很多股票能和当时的“漂亮50”一争高下,其中Shoney的股票上涨了168倍,Bob Evans Farms上涨了83倍,而我们非常熟悉的麦当劳上涨了400倍。

  彼得林奇非常幽默地说过,只要你在上述的股票上投资1万美元,即把钱投到你的嘴巴所到之处,那么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你的身价就至少为200万美元以上了。这就是我这里所说的彼得林奇餐饮业投资法则——跟着你的嘴投资。

  为什么餐饮业的投资最本质的是要看消费者的嘴呢?不容置疑的是跟零售业一样,消费终端在你的嘴上,而消费者的口味和习惯一直在变化,如果一家餐饮企业能够树立消费者永久的口味和习惯并且能够不断推陈出新,那么这家企业就能够长时间的增长,就如麦当劳和肯德基。

  如果一家餐饮企业无法满足顾客的口味要求,而且无法配合消费者的饮食习惯,那么这家餐饮企业可能面临困境。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的是快餐业的黄金时期,因为70年代婴儿潮出生的人群在那个时候开始获得驾照,并逐步习惯开车驶向购买外卖的午餐店。这种习惯的改变使很多传统的餐厅陷入了困境。





彼得林奇投资法则之六——周期性行业的冬耕夏收 [原创 2007-11-20 11:39:41 ] 发表者: 姜韧


                                      费尔普斯——道奇



周期性股票是价值分析中比较特殊的品种,其特殊性在于:对于大多数股票而言低市盈率是好事,但周期性股票并非如此,当周期性股票业绩极佳市盈率锐减时,这可能暗示着公司业绩已进入景气度高潮,此时糊涂的投资者可能还在选择买入并持有,但聪明的投资者却选择卖出;反之,对于大多数股票而言,高市盈率股票是坏事,但对周期性股票而言却是好事,当周期性股票业绩连续数年极差时,将是极佳的买入良机。最典型的周期性股票是资源股。

彼得林奇投资铜矿股“费尔普斯—道奇”一役即为经典,投资周期性股票并不是产业景气度低迷,就能买入。很多情况下,周期性股票很难抗御产业寒冬的考验,在产业景气复苏前就已死去了。因此彼得林奇在考虑介入“费尔普斯—道奇”时,首先研究股价,1991年时股价已从每股39美元高点回落到每股26美元,同期每股利润也下降了50%;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价值研判依据,是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是否稳健到足以抵御产业寒冬,当时“费尔普斯—道奇”拥有净资产16.8亿美元,但只有3.18亿美元总负债。显然,无论铜价如何波动,公司也不会破产。随后,彼得林奇又对公司的隐藏的客观资产、资本支出、技术改造等各项成本因素进行计算。最终,果断决定在业绩滑坡之际投资“费尔普斯—道奇”。在1992年之后铜价逐步回升时,彼得林奇所做的便是耐心地持有。

对照彼得林奇的经典案例,境内股市这轮牛市中很多资源类股票也是相当成功的经典范例,如:铝业股、铜矿股、黄金股等。另外券商股挂钩牛市也是经典的周期性股票,熊市时不少券商倒下了,令投资者唯恐避之不及,但牛市来临后,券商股权无论上市与否,都成了投资者追捧的香饽饽。

不过,现阶段牛市走了一大截的背景下,投资者借鉴彼得林奇投资周期性股票的成功经验则需要考虑的更多。首先,对于景气度极佳的强周期性股票,短期虽难言周期性拐点已现,但明年春季的优异年报可能并非买入佳机,而且当未来股价下跌市盈率锐降之初,周期性股票的低市盈率将更加吸引缺乏经验的投资者,这时对周期性股票缺乏了解的投资者可能会付出昂贵的代价。其次,当牛市拐点尚未出现之前,现在投资者仍能关注的应该是弱周期性股票和景气度处于谷底或上升周期的行业,前者集中在医药、软件、传媒产业,后者则集中在家电和消费零售领域。
     发表于07年11月21日《上证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12 02:51 , Processed in 0.049827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