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均线多头

均线多头---我的价值投资策略学习与实践贴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7-11-26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三秋树 于 2007-11-26 16:29 发表
在网上的论坛当中,洋洋万言,旁征博引,巴非特、格雷厄姆之经典论述挥洒如意者,大有人在。但观其通篇文章,都是他人云,无半句自家语。学到如此渊博,可谓中毒已深。很多人都有一种错觉,觉得股道不精是学的不 ...


兄台提醒,自当用心记下。只是心中所想所感,若一定要表达出来,还是不如大家所描述的那样准确。修行不深,言语之中已经表现,所以入坛很久一直不敢写下只言片语。今天初一发言,被兄批评,愿从其善意。只是,我等拙劣之辈,不把自己的浅薄表达出来,又如何得到兄台这样的高人指点呢?烦请不吝赐教。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6-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7-11-26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碧玉刀 于 2007-11-26 17:51 发表
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你《复杂性、风险与金融市场》,对市场的不确定性有较好的描述


谢谢!觉得刚入投资之行,多看多想,做好基本功课是非常必要的。浅薄之处,多多批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6-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7 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三秋树 于 2007-11-26 16:29 发表
在网上的论坛当中,洋洋万言,旁征博引,巴非特、格雷厄姆之经典论述挥洒如意者,大有人在。但观其通篇文章,都是他人云,无半句自家语。学到如此渊博,可谓中毒已深。很多人都有一种错觉,觉得股道不精是学的不 ...



兄台,你的道理很深奥哦。愿闻其长。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7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严格地说,做价值投资自当不言不语。你看巴菲特写过几本书?既然巴菲特都不说话,你们叽叽喳喳又当如何。可惜学习中总有一吐为快之感,一说又成了浅薄之辈。是说也非,不说也非,可见做人之难了。呵呵,还是做个聪明人好,指指点点又绝轮不到别人评议自己,爽否?!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7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843 leonard0914 的帖子

这本书我没有看过,不好评论。但是单从你所引用的2点来看,其结论是值得商榷的:

1.“我们面对的是“未然历史”,一项决策的质量不能够仅凭它的结果来衡量,中间的随机事件很可能才是成功的关键,而不是决策所引发的必然导向。”
     社会系统、金融市场都是复杂系统,其最大的规律是结果的确定性和过程的不确定性(或者说是所说的随机性)。其过程是不确定的,我们只能知道它的结果。比如说,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但是这之间的过程必然是复杂曲折的,谁也不能知道其中间的进步变化,甚至有时候会出现一些倒退现象。我们能把握、能衡量的只是它的结果。要去利用中间的随机事件获取成功,本身的概率就很小,而只按结果进行决策虽然可能会有短暂的失利,但是最终一定也会成功的。即所谓的看大势。
     你所列出的2个故事恰恰说明了要忽略中间过程的变化,不要受到过程不确定性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目的地。而不是说明把握中间随机过程的成功。
     联系到股票市场,更应该只关注结果而不是过程。比如说,我们知道一只股票被低估,将来必然会恢复或者超过其真实价值。但是中间回归过程是不确定的,只要在低估的时候买入,完全应该象俄底修斯一样塞住自己的耳朵或者捆住自己的手脚,不要被随机的涨跌所迷惑。就像你总结的那样“否则难以到达投资获利的彼岸”。

2. 我知道自己在这个问题上非常非常脆弱,我的人性总想要挫败我。我必须保持警惕,我生来就是要被随机性愚弄的。”
     随机性或者不确定性的确容易愚弄人,但是不确定性并不是我们的敌人,相反可能是我们的朋友。市场之所以会出现低估或者说无效,正是因为随机性的存在。而价值投资者可以利用随机性或者市场先生的错误找到合适的入场时机。夸大一点说,市场的随机性是价值投资者能够生存的根本。
     更进一步,可以利用不确定性增加获胜的机会。比如在赌场中的诈叫,其实本质上就是一种利用随机性改变自己叫牌规律从而迷惑对手的一种方法,增加自己获胜的机会。你所提到的寄信和抛硬币的案例也基本上是同一原理。正如你所说的“如果你就是那个成功者,往往会因为归因理论的作用,更容易忘记随机性的存在,开始认真地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并对这些“法则”坚信不已。”,只不过在这些案例中获胜的是那些骗子或者股评家。:*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7-11-27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高兴能够听到碧玉刀的商榷观点。针对两个问题我提出我的观点:

一是复杂系统不但过程是不确定性的,结果也很难是确定性的。就像我在文中所举例说的少女以成为医生为职业目标,结果不幸意外因病或者其他灾害而残疾,不能从事医生职业。这也是结果的不确定性。巴林银行的倒掉也充分说明,我们在企业的长期结果问题上,也要保持足够的清醒,它们不一定就是必然的。企业不是历史,历史有必然性不能够证明每一个企业都有必然性。我们可以选择企业而不能够选择历史,必然的东西,根本不给我们选择的机会。

二是那本书恰恰也谈到了随机性的为我所用之处,比如艺术就是广泛建立在随机性的基础之上的。音乐和绘画的创作过程,很大程度上是随机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所欣赏的也就是随机性给我们带来的愉悦。你说得很对,我们应该利用随机性在愚弄大多数投资者的时候从中获利,但是前提是自己不被随机性所愚弄。作者很清醒,人性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东西,战胜它是妄想,我们能够做到的,只是不服输地持续战斗下去而已。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6-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7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两个朋友的磋商很有意义,这样的争论才有益于我们的进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7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847 leonard0914 的帖子

我觉得这里有2个概念不能混淆:系统与个体,局部与整体。

系统或者说整体是复杂的,是确定的,个体或者局部(过程)是随机的。

     比如说医生这个案例,我们知道社会系统需要医生是确定的,但是需要的人数是随机的。整体的确定性:社会需要5000个医生。局部的随机性:实际医生的数量不一定会是5000个,或者说围绕着5000起伏变化,由供需关系和其它相关因素来调节。
     对于个体或者局部来说,不知道谁会成为医生。即使这个少女完全正常,如果竞争激烈,那么她也可能不能成为医生,更不用说出现其他意外情况。这是个体的不确定性。

     个体或者局部之间的关系是竞争和协作的关系,正是有了局部的这种竞争与协作,整体才能稳定与发展。

      企业(个体)的发展也是类似的,离不开行业或者大的经济环境(整体)。即使一个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是确定的,但是对于企业个体来说其发展也是不确定的,因为存在着个体间竞争与协作的关系。这也是常说的好行业中有坏企业,“坏行业”中有好企业。巴林银行的倒闭我不是很了解,但是根据这种分析,即使是银行业,个别企业倒闭也是很正常的。
       很同意“我们在企业的长期结果问题上,也要保持足够的清醒,它们不一定就是必然的。”这个观点。对于我们所投资的企业必须保持足够的清醒,不断跟踪观察。:*22*:


  很高兴我们对于利用随机性的认识是一致的。:*19*:

[ 本帖最后由 碧玉刀 于 2007-11-27 16:08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7-11-27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体与局部的关系,是否可以理解成为企业与行业的关系?某些行业的赢利是必然性的,比如存在了N年的银行业。但是银行业中的每个具体企业,却不一定是必然是稳定可期的。我们可以看好某个行业,却不能看多其中每一个企业。同样,可能不看好某个行业,但其中某些企业去值得期许。

巴菲特(请原谅我又开始提到他了,因为我不得不说他)说价值投资是寻找大概率事件,避开小概率事件。大概率事件还是或然性事件,不是必然性事件,仍然存在有一定的随机性。

    我想,空说这样多的想法,或者说放弃看盘来这里讨论问题,本意应该是坚定信念,以蜡封耳,努力理性思考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6-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7-11-27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我刚刚写完,就看到碧玉刀补充了发言,很高兴能有共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6-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7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847 leonard0914 的帖子

你所说的这本书:《成事在天:机遇在市场及人生中的隐蔽角色》 此书名字是《Fooled by Randomness: The Hidden Role of Chance in the Markets and in Life》(作者:Nassim Nicholas Taleb)

原来是这本:《随机漫步的傻瓜-机遇在市场及人生中的隐蔽角色》(Fooled by Randomness: The Hidden Role of Change in the Markets and in Life),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Nassim Nicholas Taleb)著,2001 年出版。身为对冲基金经理的塔勒布对华尔街人士和自称了解市场的学者同样嗤之以鼻。他们预测的模式根本就不存在。塔勒布认为,几乎一切都是机遇使然。

久闻大名,有时间一定好好读一遍。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7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大商股份的安全边际怎么算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1-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7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商股份到底怎么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1-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 天

发表于 2007-11-27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石油是老巴抛了才在A股上市的,还有这么多人追,为什么不相信世界第1投资大师的眼光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2-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7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金风科技---担心盛名之下其实难符
开在100左右不会有太大疑问.
连续6年的100%增长很容易让人觉得未来3年再来个每年翻番是理所当然的.可是根据估计到2010年的3年国内风机市场大概每年100亿左右,那金风明年得占6成新增风机才能收入实现翻番,所以金风自己对明年40亿收入的估计并不特别保守.30%的增长是大家要的吗,支撑得了100块吗,(短炒另论)
6年连续翻番是在大象睡觉取得的,现在华锐兆瓦级风机销售早超过金风了

还有金风20%的净利润率太恐怖了,Vestas 2007 EBIT margin 7-9%

[ 本帖最后由 sloth98 于 2007-11-27 23:51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7-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8 0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oeme_gmat 于 2007-11-27 22:57 发表
中石油是老巴抛了才在A股上市的,还有这么多人追,为什么不相信世界第1投资大师的眼光呢?

没有看到CCTV--2在采访完巴菲特后,冷嘲热讽、指手画脚的样子。人人都以为自己比大师要聪明得多,这就是人性。

[ 本帖最后由 股市轮回 于 2007-11-28 05:37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8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关注 巴菲特在通胀时期的投资策略 [转贴 ]

巴菲特对预测股市走势与买卖时机缺乏信心,他也不认为有任何资料能用于判断宏观经济形势。巴菲特不关注失业数字、利率和汇率,也不让政治因素干扰其投资决策的过程。巴菲特认为,宏观经济就像跑道上的赛马一样,有时跑得快有时跑得慢。巴菲特将兴趣更为集中在企业的基本情况上,但巴菲特非常关注通货膨胀,因为通胀会影响企业的收益水平。
  巴菲特眼中的通胀是什么呢?巴菲特始终认为通胀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现象,钞票的不断印刷推动通胀率越来越高。巴菲特承认,他不能预知高通胀何时会出现,但他认为赤字财政不可避免地会导致通胀。巴菲特对预算赤字的恐惧程度小于对贸易赤字的恐惧程度,因为美国经济实力强大,巴菲特相信政府能处理好预算赤字。但巴菲特非常担忧贸易逆差,贸易逆差是形成他对通货膨胀"偏见"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上世纪80年代,美国人的消费超过其自身的生产力,美国人不仅消费了本国生产的产品,他们的胃口还消化掉不少外国商品。在交换这些商品时,美国发行了各式各样的"提货单",包括美国政府债券、公司债券和美国银行存款。这些"提货单"一直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但由于美国是一个富国,这些贸易逆差在一段时间内还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最终这些"提货单"会交换美国的财产和美国的生产设施。
  一个国家处理贸易逆差最简单的方法是通过国内的高通胀来减少这些"提货单"的价值。但巴菲特认为,外国投资者对美国未来偿还能力的信任被误导了,当外国人持有的"提货单"达到一个不可处理的水平时,通胀的诱惑就不可抵御了。基于这个原因,债务国极少被允许以本币偿付债务,但因为美国经济的完整性,外国人愿意购买美国的债券。
  如果美国用通胀来逃避对外国的债务,因此而蒙受损失的将不仅仅是外国的债权人。高通胀加重了公司对股东收益的负担,为了使投资者获得真正的收益,公司必须获得比投资者的痛苦指数(指税收与通胀的总和)更高的净资产收益率。
  所得税从来不会将公司正收益变为股东的负收益,如果通胀率为0的话,即使所得税税率为90%,仍会有股东收益。但正如巴菲特在上世纪70年代亲眼目睹的那样,随着通胀率的上升,公司必须为股东提供更高的净资产收益率。对于净资产收益率达到20%的公司(很少有公司能达到这个水平)来说,处在12%的通胀率之下,只能给股东留下很少的东西。当所得税税率为50%时,一个净资产收益率为20%、全部利润用于分红的公司,其实际净收益率只有10%。在12%的通胀率之下,股东获得的购买力仅仅为年初的98%。当所得税税率为33%时,如果通胀率为8%,则净资产收益率为12%的公司对股东的回报便降为0。
  多年来,传统观念一直认为股票是与通胀相对冲的工具,投资者也往往相信,公司自然会把通胀的代价转嫁给消费者,从而保护公司股东的投资价值。但巴菲特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认为通胀并不能保证公司获得更高的净资产收益率。
  一般来说,企业可以通过以下5种方法提高净资产收益率:
  1、提高资产周转率;2、增加经营利润;3、减少纳税;4、提高财务杠杆比例;5、使用更便宜的财务杠杆。
  在第一种方法中,通过对应收账款、存货和固定资产(厂房与设备)进行分析,巴菲特发现,应收账款通常与销售收入同比例增长,而不论这种增长是由于销售量增加或是价格提高的结果。因此,从这个角度看,不能通过提高应收账款周转率来改善净资产收益率。但存货就不是如此简单了,增加销售收入会相应增加存货周转率。短期内,存货会由于供应关系的瓦解、采购成本的变化等因素而变化,那些使用后进先出法核算存货的公司在通胀时期能改善净资产收益率。但巴菲特认为,通胀从1975年开始持续上升,但在1975年的前10年内,《财富》前500家大公司的存货周转率仅从1.18%上升至1.29%。由于销售收入比资本支出增加得更快,通胀还有增加固定资产周转率的趋势。但如果这些固定资产被重置,资产周转率就会下降,直到通胀的上升与销售收入及固定资产价值上升一致。
  大多数企业经理人认为通胀时期有增加经营利润的可能,从而能相应增加净资产收益率。但巴菲特指出,通胀对经理们控制成本的帮助极小,公司面对的非利息、非税收成本是原材料、能源和劳动成本。在通胀期间,这些成本通常是上升的。从统计角度看,美国大多数制造业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取得了8.6%的税前销售利润率,处于通胀上升时期的1975年,这个比率是8%,呈现出通胀率上升、经营利润率下降的态势。
  在考虑较低的所得税时,巴菲特提请人们设想投资者持有D类股票,而A、B、C类股票被联邦、州和地方政府持有并代表它们各自的独立税收权。虽然A、B、C类股票的股东不拥有公司的资产,但它们占有公司收入的很大份额。A、B、C类股票的股东可以投票决定增加它们在公司收入中的份额。但A、B、C类股票的股东这样做的时候,D类股票股东的收入就减少了,净资产收益率相应下降。在通胀上升时期,投资者能设想A、B、C类股票的股东会减少它们在公司收入中的份额吗?
  公司可以通过提高财务杠杆或使用更便宜的财务杠杆提高净资产收益率,然而,通胀不会导致借款利率下降,相反,在通胀时期,资本需要升值,迫使借款人提高利率。另外,当通胀率上升时,由于借款人对未来的不信任,需要将借款利率予以上浮,即使实际利率不增加,以利率略高的贷款替代到期的低利率贷款也会增加公司的财务费用。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那些能够偿还债务的公司往往只有很少的贷款需求,而那些拼命挣扎以求保持盈利的公司总是站在银行窗口的最前面。那些因通胀而预计有更高的资本需求的公司不得不大举借债。在公司运营速度减慢和资本需求增加的情况下,公司因持续经营而需要在资本市场寻求更多的资金,或者在更戏剧性的情况下削减红利的支付。如果管理得当,增加财务杠杆能增加净资产收益率。然而,在通胀率上升时,更高的财务杠杆带来的好处会被更高的利率所抵消。
  巴菲特考察了战后美国净资产收益率的历史记录,并由此总结出收益水平波动性很小。巴菲特注意到,道·琼斯工业指数对应的公司在1945年至1955年的10年间,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为12.8%;1945年至1965年期间,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为10.1%;1945年至1975年期间,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为10.7%。而《财富》500家最大公司中,1945年至1955年10年间,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为11.2%;1945年至1965年期间,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为11%;1945年至1975年期间,大多数美国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在10%至12%之间。净资产收益率的历史记录显示出与通胀率的上升与下降毫无关系。至此,巴菲特令人信服地证实了高通胀对公司谋求更高的净资产收益率毫无帮助。
  巴菲特深知不能从通胀中获利,转而寻找其他方法规避那些会被通胀伤害的公司。巴菲特认为,需要大量固定资产支出来维持经营的企业往往会受到通胀的伤害;需要较少的固定资产支出的企业也会受到通胀的伤害,但伤害程度要小得多;经济商誉高的企业受到的伤害最小。(饶元元)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2-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8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罗杰斯的七条投资法则 [转贴 ]

1.勤奋

  “我并不觉得自己聪明,但我确实非常、非常、非常勤奋地工作。如果你能非常努力地工作,也很热爱自己的工作,就有成功的可能”。这一点,索罗斯也加以证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索罗斯说,“罗杰斯是杰出的分析师,而且特别勤劳,一个人做六个人的工作”。

  评价: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但也要注意看“场所”。勤奋首先是一种精神状态:每次行动之先,是慎密的思考和研究:是“精打细算之后准确地出击”!

  2.独立思考。

  “我总是发现自己埋头苦读很有用处。我发现,如果我只按照自己所理解的行事,既容易又有利可图,而不是要别人告诉我该怎么做。”罗杰斯从来都不重视华尔街 的证券分析家。他认为,这些人随大流,而事实上没有人能靠随大流而发财。“我可以保证,市场永远是错的。必须独立思考,必须抛开羊群心理。”

  评价:“每个人都必须找到自己成功的方式,这种方式不是政府所引导的,也不是任何咨询机构所能提供的,必须自己去寻找。”-吉姆-罗杰斯

  3.别进商学院

  “学习历史和哲学吧,干什么都比进商学院好;当服务员,去远东旅行。”罗杰斯在哥伦比亚经济学院教书时,总是对所有的学生说,不应该来读经济学院,这是浪 费时间,因为算上机会成本,读书期间要花掉大约10万美元,这笔钱与其用来上学,还不如用来投资做生意,虽然可能赚也可能赔,但无论赚赔都比坐在教室里两 三年,听那些从来没有做过生意的“资深教授”对此大放厥词地空谈要学到的东西多。

  评价:成功并不完全取决于专业知识,更主要的是一种思维方法和行为能力。哲学能使人聪明,而历史使人温故而知新,更加明智。

  4.绝不赔钱法则

  “除非你真的了解自己在干什么,否则什么也别做。假如你在两年内靠投资赚了50%的利润,然而在第三年却亏了50%,那么,你还不如把资金投入国债市场。 你应该耐心等待好时机,赚了钱获利了结,然后等待下一次的机会。如此,你才可以战胜别人。”“所以,我的忠告就是绝不赔钱,做自己熟悉的事,等到发现大好 机会才投钱下去。”

  评价: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不打无准备之仗!

  5.价值投资法则

  如果你是因为商品具有实际价值而买进,即使买进的时机不对,你也不至于遭到重大亏损。“平常时间,最好静坐,愈少买卖愈好,永远耐心地等候投资机会的来 临。”“我不认为我是一个炒家,我只是一位机会主义者,等候机会出现,在十足信心的情形下才出击”罗杰斯如是说。

  评价:“错过时机”胜于“搞错对象”:不会全军覆没!当然,最好是恰到好处契准目标!

  6.等待催化因素的出现

  市场走势时常会呈现长期的低迷不振。为了避免使资金陷入如一潭死水的市场中,你就应该等待能够改变市场走势的催化因素出现。

  评价:“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耐心等待时机和契机!

  7.静若处子法则

  “投资的法则之一是袖手不管,除非真有重大事情发生。大部分的投资人总喜欢进进出出,找些事情做。他们可能会说‘看看我有多高明,又赚了3倍。’然后他们 又去做别的事情,他们就是没有办法坐下来等待大势的自然发展。”罗杰斯对“试试手气”的说法很不以为然。“这实际上是导致投资者倾家荡产的绝路。若干在股 市遭到亏损的人会说:‘赔了一笔,我一定要设法把它赚回来。’越是遭遇这种情况,就越应该平心静气,等到市场有新状况发生时才采取行动。”

  评价:一旦出击,就静待佳音,放手不管;遭遇不顺,马上休息。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2-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8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均头说说啊:*1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9-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8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twjs 于 2007-11-28 13:10 发表
1.勤奋

  “我并不觉得自己聪明,但我确实非常、非常、非常勤奋地工作。如果你能非常努力地工作,也很热爱自己的工作,就有成功的可能”。这一点,索罗斯也加以证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索罗斯说,“罗杰斯 ...


这七条非常经典........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12 19:32 , Processed in 0.034812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