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tdoor
发表于 2013-8-20 21:02
【 · 原创:寂寞守望者 2007-11-22 14:56 】
我发现包括楼主在内的好多网友把成功率与确定性混为一谈。高成功率与高R是不可兼得的,而你能找到高R也意味着你已经能够从偏随机分布的市场中排除噪音干扰,把确定性分离出来,而成功率只是代表你为了捕捉到这个确定性的机会所付出的代价(止损),当然最后这个代价必须小于你所得到的利益,这样才能有正的期望值。关于确定性这个问题也可以用另外一个问题来解答:投机到底要不要预测?我转一下我在另一论坛的观点,其实这里面提到了偏随机分布市场的确定性的问题,从里面找出确定性确实不容易,但一旦找到,你会发现竟是如此简单。于是你会渐渐理解陈景润所说读书必须“由厚变薄”,以及克罗的“简以致胜”的道理。这条路必须由你自己来走,查了一下你的旧贴,发现你看过SUHUI的文章,里面也有你的想要的答案,但没有直接说出来,真正的答案需要你自己去寻找,别人只能给你指出方向。
......................................
其实这个问题好象没有争论的必要,金融悖论兄倾向于1R的系统,这个一般是较短线的系统。而我与LQ1698前辈发现的一个规律其实很简单,就是周期越长,越具确定性,这样做成的系统必然是高R低成功率的系统,这其实也是趋势跟踪的精髓。
还是那句话,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适合你个性的系统就是最好的系统。
pitdoor
发表于 2013-8-20 21:03
我并不事先倾向于1R的系统,或是什么别的R系统。
我的观点是,先学会有效的入市、离市的存活方法(当然是高P),从利润中加仓并“守候”——“大R”。
我没有事先坚持非“先验的大R”就不屑于操作,与您相反,实战中越短的时间架构,其确定性的可能越大,也使操作者能“安心”“守候”——“大R”。
pitdoor
发表于 2013-8-20 21:04
温故知新,只是交易的时间构架不同。并无只是区别。
pitdoor
发表于 2013-8-20 21:05
以较低的成功率和大R的获利取得成功的事实真相
作者: leson2006-07-28 09:20分类:默认分类标签:
以较低的成功率和大R的获利取得成功的事实真相
金融悖论
《通向金融王国的自由之路》的作者Tharp先生陈述了一个被人们广为称道的“事实”,一个忽略了其过程让参与者极其无奈的事实-----有些名家是以较低的成功率和大R的获利取得成功的。
就是这样的一个不完整的忽略了过程的事实,在故纸堆里被传颂成了“真理”。一条充满荆棘和陷阱的投资之路,被铺上了鲜花,在走上这条不归之路且百受挫折的人们的心里“忽悠”起了重生的希望。
忽悠,还是忽悠!混淆事实、过程与结果的关系,以借此在“理论”上标新立异。(注意:关注大R,不在乎成功率-----这是该书中唯一突出的“新奇”之点。)
市场里本无“长线”,那只是从“短线”获利累积的结果。
做不到较高成功率,只是多数投资过程中一个很无奈的结果,不是真理,更不是可操作性强的投资方法。这是残存的成功者的无奈结果。追求大R,只是我们在获利的时候,处理头寸的一种明智的思路。同时,不要为了刻意提高成功率,而去提高成功率,忘记利润累积的目的。
大R可遇而不可求,应在“初期较高成功率”起点上,一颗红心两种准备。
投资者在“初期较高成功率”起点上,可以对市场标的未来发展,在价格空间和时间上有不同的期待,从而分化出“短线”和“长线”。
在当今市场节奏日益加快,市场生态已全非昔日而语的今天,从故纸堆里找真理,看不到“初期较高成功率”的市场优势,不明了所谓“长线”或“大R”只是不可强求的顺其自然的结果,一味“只做长线、捕捉大R”,无异于“灯蛾扑火”、“守株待兔”、“刻舟求剑”了。一句话,最好远离今天的市场,这才是上策。
有些名家是以较低的成功率和大R的获利取得成功的----这是一个有趣而无奈的事实。原本发现较高成功率的投资方法就是一个难度极高的课题,而且即使是好的方法也受金融悖论规律的制约。的的确确是那些偶遇的大R机会,救了大多数残存的成功者的命,很像《成事在天》描述的那样,碰上大R的运气使得这些幸运者还有资格陈述他们痛苦的投资历程(多败而少赢)----Thanks for 大R !
所以,如果投资者还没有找到比较稳定的“初期较高成功率”,最好慎重入市,当然为了学习而大胆实践交学费另当别论。因为此时你的前面并没有老Tharp给你忽悠的海市蜃楼,也没有鼓噪者(特别是经纪人)信誓旦旦的鲜花之路,只有陷阱和不知什么时候光临你的运气,有幸的话,您也有机会再陈述一遍那个并不古老的传说。很显然,对于那些有幸残存的成功者中的大多数来说,那的的确确是条必由之路,要么偶尔有幸存活下来,要么.................
注:大多数残存的成功者不是指尊敬的Jack Schwage先生介绍的像Ed Seykota、Marty Schwartz等一群杰出的实践家。
pitdoor
发表于 2013-8-20 21:15
许多人,特别是“机械式交易系统”操作者,希望用“系统”规避内心剧烈的情绪波动。这想法虽不错,却是典型的制作假肢式的西医疗法。
与盈利操作方法相适应的正确的资金管理策略,不但在本质上更接近市场的脉动,在风险与收益之间取得平衡,同时还可以更有利于管理人类心理本能的缺陷。
Tharp说:入市方法不重要。害了不少人。“入市方法”重要不重要,要看整体交易策略。
《通向金融王国的自由之路》作者最大的问题是,书中引用了大量别人的成功经验和结论,但却没有清楚介绍使这些结论正确的前提,误导新人。
pitdoor
发表于 2013-8-20 21:20
幽灵规则的对比分析
摘录:头寸调整引论 Introduction to Position Sizing: The Secrets of the Masters Trading Game(金融悖论 译),Van K. Tharp, Ph.D.Author 《通往金融王国的自由之路》
人们总是在寻找成功交易的真正秘密,但其心理偏差总使他们关注错误的地方和错误的事情。
…………
实际上,所有市场奇才们都会认同,使交易成功的关键因素是:
(1)黄金交易规则——“减小亏损并使盈利扩大”;
(2)调整头寸(position sizing,或持仓调整)或者按你交易系统的头寸调整功能的指令去做;
(3)把遵守前两条作为交易纪律。
你何时可曾想过,上述黄金交易规则基本就是讲述离市——如何放弃亏损和驾驭盈利增长。
//////////////////////////////////////////////////
比较来说,幽灵的智慧与众不同更多的体现在:
如何通过头寸调整来实现两个规则——
1、规则一:如何减少损失——不恃强,尽早主动撤退投降。这有点不符合“美国精神”,更符合《孙子》,我猜这个幽灵可能是个东方“移民”,至少深受东方哲学影响。
2、规则二:扩大赢利的时机和方式——正确地加倍仓,而不是简单地“持长”。
----------------------------
幽灵深谙中庸和胜负之道,不偏激,不故作聪明,交易之道大而话之不讲满。只讲智慧,不讲“精术”。这恰恰是深谙交易之道的体现。那些热衷于三个指头几条线,什么交易系统语言之类的话题,其实都与别人无关,那都是自己内化的事情。
截至目前所读到的内容,段段摘来都可见其经验老道,风格更显睿智。不好评啊!因为评论很可能就是:规则很好,但自己能做好吗?
于是就通过对比分析来加深理解,提高自己的无脑悟性。无脑啦!
幽灵为了使这两个规则深入读者的潜意识,不厌其烦地从不同角度阐述这两个“简单的”规则,也是一个特点。
总而言之,这是部充满交易智慧和经验的好书!
----------------------------
直觉就是潜意识,无脑而通心。顺应正确的直觉行动是一种效率行为,是一种不受人性干扰的执行力。如果把“直觉”用在对市场的时机判断上,有些“用而不当”,效率上根本比不上具有优势的交易系统。
作者和我所说的“直觉”,是用在对规则的运用上,对市场的反应上----使之成为“第二天性”。
--------------
幽灵是一个非常睿智和诚实的人。在这方面比起幽灵来,Bill Willianms、Van Tharp、波涛之流要逊色许多,几乎可以作为笑谈。
pitdoor
发表于 2013-8-20 21:21
直觉就是潜意识,无脑而通心。顺应正确的直觉行动是一种效率行为,是一种不受人性干扰的执行力。
幽灵深谙中庸之道,不偏激,不故作聪明,交易之道大而话之不讲满。只讲智慧,不讲“精术”。这恰恰是深谙交易之道的体现。那些热衷于三个指头几条线,什么交易系统语言之类的话题,其实都与别人无关,那都是自己内化的事情。
截至目前所读到的内容,段段摘来都可见其经验老道,风格更显睿智。不好评啊!
于是就通过对比分析来加深理解,提高自己的无脑悟性。深感自己无脑啦!
如果把“直觉”用在对市场的时机判断上,有些“用而不当”,效率上根本比不上具有优势的交易系统。
作者和我所说的“直觉”,是用在对规则的运用上,对市场的反应上----使之成为“第二天性”。
--------------
幽灵是一个非常睿智和诚实的人。在这方面比起幽灵来,Bill Willianms、Van Tharp、波涛之流要逊色许多,几乎可以作为笑谈。
摘录:头寸调整引论 Introduction to Position Sizing: The Secrets of the Masters Trading Game(金融悖论 译),Van K. Tharp, Ph.D.Author 《通往金融王国的自由之路》
人们总是在寻找成功交易的真正秘密,但其心理偏差总使他们关注错误的地方和错误的事情。
…………
实际上,所有市场奇才们都会认同,使交易成功的关键因素是:
(1)黄金交易规则——“减小亏损并使盈利扩大”;
(2)调整头寸(position sizing,或持仓调整)或者按你交易系统的头寸调整功能的指令去做;
(3)把遵守前两条作为交易纪律。
你何时可曾想过,上述黄金交易规则基本就是讲述离市——如何放弃亏损和驾驭盈利增长。
//////////////////////////////////////////////////
比较来说,幽灵的智慧与众不同更多的体现在:
如何通过头寸调整来实现两个规则——
1、规则一:如何减少损失——不恃强,尽早主动撤退投降。这有点不符合“美国精神”,更符合《孙子》,我猜这个幽灵可能是个东方移民。
2、规则二:扩大赢利的时机和方式——正确地加倍仓,而不是简单地“持长”。
----------------------------
图省事,跟着无脑兄贴子发点体会,无脑力再另发贴子了。
总而言之,这是部充满交易智慧和经验的好书
pitdoor
发表于 2013-8-20 21:22
以下是引用长阳在2005-10-12 17:24:04的发言:
哈哈,问道解惑,各有不同的关节。希望能在纵向的角度上多出些好帖,让长阳逐步由特色席发展为名牌正餐
“纵向角度”是交易员自己内化的事情,与别人无关,乱讲出来反倒误导别人。
爱讲“纵向角度”的其实是自己“拎不清”,为了给自己释惑,把别人给讲糊涂----因为真到交易的时候没用!
诸君不见《幽灵的礼物》中那幽灵讲了甚“纵向角度”的东西?那幽灵不是一个劲讲,这部分可以告诉别人,但是对别人来说没有用,需要别人自己总结出具有优势的东西来。这与我一直以来所持的观点完全一致。
如果那幽灵大讲“纵向角度”的东西,那肯定是本垃圾书籍,基本上毫无价值。那幽灵也不过是一个“僵尸”、“鬼魂”而已。
相反,那幽灵展现了其最有价值的睿智的交易经验和交易智慧的一面。
pitdoor
发表于 2013-8-20 21:23
以下是引用猎庄潜艇群在2005-10-12 19:34:53的发言:
“纵向角度”是交易员自己内化的事情,与别人无关,乱讲出来反倒误导别人。
爱讲“纵向角度”的其实是自己“令不清”,为了给自己释惑,把别人给讲糊涂----因为真到交易的时候没用!
诸君不见《幽灵的礼物》中那幽灵讲了甚“纵向角度”的东西?那幽灵不是一个劲讲,这部分可以告诉你,但是对你来说没有用,需要自己总结出具有优势的东西来。这与我一直以来所持的观点完全一致。
如果那幽灵大讲“纵向角度”的东西,那肯定是本垃圾书籍,毫无价值。那幽灵也不过是一个“僵尸”、“鬼魂”而已。
相反,那幽灵展现了其最有价值的经验和睿智的一面。
没意见,不指望幽灵弄一本《股票操作学》出来。幽灵给我们他的经验与睿智,这些应该是交易的核心思维,也正是长阳论坛所关注的重点。所以得到许多的认同也不意外。
不过相对于交易的过程来讲,我所指纵向,指的是更多的细节,毕竟交易的环节不少,也希望这些环节能够在论坛形成讨论的热点,以共同提高。
pitdoor
发表于 2013-8-20 21:23
诸君不见《幽灵的礼物》中那幽灵讲了甚“纵向角度”的东西?
何谓纵横的内容?从《幽灵的礼物》中找答案吧。
那幽灵展现了其最有价值的睿智的交易经验和交易智慧的一面。
而不是众多同步且雷同、最后挤死在同一个“窗口”的什么这法那法。
pitdoor
发表于 2013-8-20 21:24
共财国际美利坚合众国期货交易支部档案 N0.54160
The 幽灵 C.Y. WSNP:出生年月不详,卒年不详,一个游荡在美利坚合众国期货交易圈上空的共财主义信徒。早年间曾受尽经纪人的盘剥和庄家、机构大户的压榨、凌辱,对庄家、机构大户做主的黑暗的交易圈,充满着刻骨的阶级仇恨,政治觉悟高,党性强,原则性强,是赴苏俄、欧洲留学深造共财哲学的海龟人士。
早年间,为了给组织筹措经费,曾深入虎穴,私自以支部活动经费作本金,在最腐朽的金融寡头的舞台上操单博弈刀尖舔血,不料屡战屡败,亦屡败屡战,数次穿仓,遭受重重迫害,身心受到残酷打击,至今无脑疾痛未愈,一遇阴天下雨刮风下雪便无法辨明市场方向,且失去控制过量交易。后因无颜面对组织,遂自行脱党,回头一看顿觉百业毫无兴趣,像吸毒者一样断不了毒瘾,至此该同志在立场上完全被腐朽的资本主义俘虏,并一心投靠金融垄断资本的大机构做职业操盘手。
虽从业三、四十年来,但该同志共财的革命理想矢志不变,殚精竭虑,苦苦修炼,终成圈内精灵。几十年来,离群索居,特立独行,亲疏朋寡,妻离子散,倍儿缺人间之真情热感,痛苦不堪。忽一日在论坛上发表一苦熬多年的真知灼见,却引来众多置身于火热之中的小交易员们的感激泠涕,热烈追捧,顿觉百感万千,当晚辗转反侧,彻夜未眠,回想起几十年来作为机构大户的鹰犬狗腿子,在交易中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设置无数陷阱,专以猎杀中、小交易员掠其钱财为乐事,眼见无数小交易员破产、回家跳楼,而今他们却拿我做福音和救星,呜乎哀哉!不觉中眼睁睁迎来黎明曙光,自曰:吾新生来矣!
那幽灵苦于有合约在身,不得外泄机构之机密,不得著书立说,只能一心一意为机构作牛做马。一天幽灵与唯一的密友阿瑟倾诉衷肠时,密友阿瑟建议,何不在网上作为一番,来无踪去无影,那鸟机构奈你如何,既报仇雪耻又赢得人间温情,更舒展早年“共财”的宏图大愿,可谓一石三鸟,何乐而不为!二人一拍即合,便设计《幽灵的礼物》一书,作为宣传发动挣扎在水深火热的小交易员们的启蒙读物和行动纲领,提高受压迫、受盘剥的小交易员们的思想觉悟,通过“忆苦思甜”大大激发了美利坚合众国交易业界的劳苦大众的斗志,揭露了一切庄家、机构大户都是纸老虎的虚弱本质,准备瞅准9.11或10.19之类的日子在交易市场起义暴动,以雪压抑多年的奇耻大辱,以报深仇大恨。
正在紧锣密鼓的鼓动宣传运作中,近来却有一事始料未及,此项鼓动宣传工作在中国大陆卓有成效,拜赐因特网经张姓雄性海龟引进,在白面书生商人长阳的运作下,以论坛形式建立起长阳支部,发动中国交易圈劳苦大众,痛定思痛,苦苦切磋,勤兵励秣,蠢蠢欲动,皆以为获得来自西方的革命利器,可谓革命形势一片大好,中国长阳坛子救了国际共财主义。
共财国际特任命白面书生商人长阳为共财国际中国长阳坛支部书记长。
至此,共财国际号召挣扎在水深火热的中国小交易员们,紧密地团结在以白面书生商人长阳为核心的坛中央周围,为实现长阳论坛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坚决斗倒中国市场上的庄家、机构老财!一切庄家、机构老财都是纸老虎!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播撒“福音”,慰籍心灵。
全世界无财者联合起来!
饭前运动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30 6:22:17编辑过]
pitdoor
发表于 2013-8-20 21:25
幽灵规则的对比分析
摘录:头寸调整引论 Introduction to Position Sizing: The Secrets of the Masters Trading Game(金融悖论 译),Van K. Tharp, Ph.D.Author 《通往金融王国的自由之路》
人们总是在寻找成功交易的真正秘密,但其心理偏差总使他们关注错误的地方和错误的事情。
…………
实际上,所有市场奇才们都会认同,使交易成功的关键因素是:
(1)黄金交易规则——“减小亏损并使盈利扩大”;
(2)调整头寸(position sizing,或持仓调整)或者按你交易系统的头寸调整功能的指令去做;
(3)把遵守前两条作为交易纪律。
你何时可曾想过,上述黄金交易规则基本就是讲述离市——如何放弃亏损和驾驭盈利增长。
//////////////////////////////////////////////////
比较来说,幽灵的智慧与众不同更多的体现在:
如何通过头寸调整来实现两个规则——
1、规则一:如何减少损失——不恃强,尽早主动撤退投降。这有点不符合“美国精神”,更符合《孙子》,我猜这个幽灵可能是个东方“移民”,至少深受东方哲学影响。
2、规则二:扩大赢利的时机和方式——正确地加倍仓,而不是简单地“持长”。
----------------------------
幽灵深谙中庸和胜负之道,不偏激,不故作聪明,交易之道大而话之不讲满。只讲智慧,不讲“精术”。这恰恰是深谙交易之道的体现。那些热衷于三个指头几条线,什么交易系统语言之类的话题,其实都与别人无关,那都是自己内化的事情。
截至目前所读到的内容,段段摘来都可见其经验老道,风格更显睿智。不好评啊!因为评论很可能就是:规则很好,但自己能做好吗?
于是就通过对比分析来加深理解,提高自己的无脑悟性。无脑啦!
幽灵为了使这两个规则深入读者的潜意识,不厌其烦地从不同角度阐述这两个“简单的”规则,也是一个特点。
总而言之,这是部充满交易智慧和经验的好书!
----------------------------
直觉就是潜意识,无脑而通心。顺应正确的直觉行动是一种效率行为,是一种不受人性干扰的执行力。如果把“直觉”用在对市场的时机判断上,有些“用而不当”,效率上根本比不上具有优势的交易系统。
作者和我所说的“直觉”,是用在对规则的运用上,对市场的反应上----使之成为“第二天性”。
--------------
幽灵是一个非常睿智和诚实的人。在这方面比起幽灵来,Bill Willianms、Van Tharp、波涛之流要逊色许多,几乎可以作为笑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14 10:16:43编辑过]
pitdoor
发表于 2013-8-20 21:28
实际上,所有市场奇才们都会认同,使交易成功的关键因素是:
(1)黄金交易规则——“减小亏损并使盈利扩大”;
(2)调整头寸(position sizing,或持仓调整)或者按你交易系统的头寸调整功能的指令去做;
(3)把遵守前两条作为交易纪律。
你何时可曾想过,上述黄金交易规则基本就是讲述离市——如何放弃亏损和驾驭盈利增长。
……………………………………………………………………
刚有所悟。调整头寸(position sizing,或持仓调整)或者按你交易系统的头寸调整功能的指令去做;
这部分最难,最重要。窃以为就是讲策略,配合刀疤老二的文章,更清楚
pitdoor
发表于 2013-8-20 21:42
自己不从实战中体会得来的东西,一般都是耳旁风,屡错屡犯。这是千真万确的实话。
Van K. Tharp先生最后那句话,还不错:人们是根据其观念系统来对事物进行过滤的。
的确,你的知识系统、实战经验和悟性,决定了你的观念系统,在交易这一行很特殊。
你可以宽容,代价是让自己或者其他上当的人,用自己的真金白银为这些“挂羊头,卖狗肉”的高级混混交学费。
pitdoor
发表于 2013-8-20 21:43
说实话没看出来,请金融悖论指教一下。
我能看出的最大问题就是撒普的思维逻辑很成问题,比如例子2中撒普声称问了15位交易员他们的交易方法都不同,因此得出结论交易方法不重要,但其实从逻辑上讲“15位交易员的方法都不同”这个事实只能证明“成功的交易方法不止一种”而已。
pitdoor
发表于 2013-8-20 21:45
我在这本书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书名 <以你自己的方式获得财务自由>就道出了本书的核心.
作者在书中认为只要你自己觉得有正的期望值和较低的风险就可以随机入市.后面只要跟踪止损或止盈就行了.
作为交易者使用的系统和方法都是由我们自己的心理偏好决定的.
交易只是一个心理的游戏.每种交易风格都对应着不同的心理思维模式.
为了成功的交易必须经过心理方面的转换.对金钱和损失的恐惧的妥协就是就是心理转换的一部分.必须找到自己的交易倾向,圣杯就来源于内心的挣扎.
pitdoor
发表于 2013-8-20 22:47
比较Van K. Tharp先生和Bill Wiliams先生的不同之处,Van K. Tharp先生忽悠的方法是混淆视听、以偏概全,迷惑的对象是非常渴望进阶的“业内人士”。书中心理学部分还不错,可功用被无限夸大,以此来勾人去培训。
Bill Wiliams先生干脆是移花接木、偷换概念蒙人,糊弄的对象是数学门外汉。那个什么羊崇拜的澳大利亚洋和尚(技术分析大师),更不用提了。
我觉得这种现象非常可乐。就像那个“超级海龟”Faith先生一针见血指出的,这些培训和分析大师根本不懂得他们自己讲授的东西,实质上是怎么一回事。
pitdoor
发表于 2013-8-20 22:48
“很有意思的是,卡尔·波普(Karl Popper)指出:认知的进步更多地来自于我们对理论进行的挑剔,而不是对它进行的证明。如果这一理论正确,那么我们越是能认识到自己的看法和臆断(尤其是对市场的臆断),并加以推翻,就越有可能在市场上成功地赚钱。”P15
Van K. Tharp先生的信众网友稍安勿躁,大可按照大师的谆谆教诲,对大师的“理论”进行挑剔,如果小百科能称其为理论的话。
pitdoor
发表于 2013-8-20 22:50
楼上卡农、炒客、无脑(羡慕中)几位朋友,我们都是从当年的讨论中受益的,随着时间推移,老萨的2nd都出来了。老萨宣大R的那层纸一捅破,不禁让人哑然失笑——整个一个“混淆”。
老萨的2nd里在大R方面“更上一层楼”成了“R乘数分布”,还用在交易系统开发阶段 。P62-64
这不正是老萨自己告诫人们的“事后错误倾向”吗?P28
其实,老萨在书中引用的这个“R乘数分布”,早在将近十年前就出现了,与老萨无关,详见《技术分析精解》(日)林 康史
(日)林 康史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定价:18元大32开 223页, 长阳有售,存货有限,预购从速。
不多说啦,再说长阳老板的书该卖得少了:face25 。
感触最深的,还是这几个“大师级”学者的表现,折射出交易这一行的无奈,也从反面给予我们自信和力量。
不说啦,各位好自为之,再见!
[ 本帖最后由 金融悖论 于 2008-3-27 09:52 编辑 ]
pitdoor
发表于 2013-8-20 22:51
如果深入理解“R”才明白交易需要小亏大赢,就不好讨论了。
基于小亏大赢这个道理层面以上,R是很好的事后统计工具。哈
不过Van K. Tharp的书是真的不错。其它都对我帮助很大。哈
[ 本帖最后由 炒客 于 2008-3-26 17:17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