酣睡者 发表于 2008-11-26 11:16

中国与希腊签署协议建造集装箱码头
发布时间: 2008年11月26日 08:30 来源:FT中文网  【字体:大 中 小】
01919
601919
  英国《金融时报》克林•霍普(Kerin Hope)雅典报道 2008-11-26

  中国与希腊签署了一项价值43亿欧元的协议,在希腊比雷埃夫斯(Piraeus)港口建造一个码头,以促进与环黑海地区新兴市场的贸易往来。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了昨日在雅典举行的协议签署仪式,这凸显出控制一个东地中海地区转运港对中国政府的重要性。该协议是希腊迄今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对希腊中右翼政府来说,这也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因港口吞吐能力有限,同时劳工关系紧张,希腊国有运营商比雷埃夫斯港务局(Piraeus Port Authority)一直难以吸引到国际集装箱公司。

  中国国有集装箱运营商——中国中远集团太平洋运输有限公司(Cosco Pacific)承诺,将投资6.2亿欧元(合7.87亿美元)对比雷埃夫斯港现有的一个码头进行升级改造,并建造一个新的码头,以处理运输能力为1万标准箱(TEUs,20英尺换算单位)的较大型船只。中远将根据与比雷埃夫斯港务局签署的、期限为35年的特许使用权协议,运营上述两个码头,比雷埃夫斯港的吞吐量将增加两倍至每年逾300万标准箱,并创造多达1000个就业机会。

  中远集团总裁魏家福表示,预定于2014年完成的该项目,不会受集团因全球经济危机削减投资计划的影响,“我们希望长期在希腊发展”。

  为进入比雷埃夫斯港口,中国进行了大量公关活动。普遍认为,比雷埃夫斯港口具有战略地位,可以将集装箱转运至较小型船只,从而穿过博斯普鲁斯海峡(Bosphorus strait),为罗马尼亚、乌克兰和保加利亚的港口提供服务。

  比雷埃夫斯港务局的一位官员表示:“过去四年中,黑海地区的货运一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这是地中海港口吞吐需求增加的主要原因。”

  中远太平洋未能说服希腊政府在中希双边协定下签署一份建造-运营-移交协议(BOT)。在去年1月举行的国际招标中,中国远洋以6.2亿欧元的投资承诺胜出,远远超过香港和记黄埔港口集团(Hutchison Ports)的3.54亿欧元出价。预计码头的主要使用者将是中国远洋的姊妹公司——中远航运(Cosco Shipping),该公司没有地中海地区的转运中心。

  译者/君悦

酣睡者 发表于 2008-11-26 11:18

1

酣睡者 发表于 2008-11-26 11:34

1

酣睡者 发表于 2008-11-26 16:19

ZPMC USA is engaged with ZPMC's aftersales service and spare parts in North America.

Addr: 1410 Spence St.
   Los Angeles CA 90054
   USA
Contact: Mr. Jieyi Yang
Tel: +1 510 812 1661
E-Mail: jieyiyang1@yahoo.com

酣睡者 发表于 2008-11-26 16:44

ZPMC Korea

聘请J.T.YANG为我司韩国代理,有业务需要请致电0082-11-844152

ZPMC韩国代表处工作范围:


- 问讯
- 零部件
- 保用
- 售后服务
- 海运。

酣睡者 发表于 2008-11-27 16:09

1

一腔热情 发表于 2008-11-28 10:21

11月25日,记者从交通运输部召开的“改革开放30年公路交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全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规模有可能达到8000亿元,明年力争实现一万亿元的投资规模。其中水运方面,交通运输部制定了相应的发展规划,明年着重考虑沿海港口中大型化、专业化深水泊位码头的建设。

据介绍,这个规模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指建设规模。包含公路(包括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农村公路)和沿海港口、内河港口航道以及交通运输枢纽等附属设施的建设;二是投资规模。除了是国家或者政府的投资外,也包括社会资金、金融部门的信贷,引进民间资本甚至外资,是全社会用于交通基本建设的投资。

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兴华介绍,除了进一步加大公路建设规模以外,在水运方面,国家制定了五年规划,明年交通运输部将着重考虑沿海港口中大型化、专业化深水泊位码头,以及具有基础性、公益性作用的一些重要港口、主要港口出海航道的建设。除了港口以外,对需求量比较大、运输比较繁忙航道的扩充也是重点关注领域,其中最突出、最重要的是长江航道的整治和提升,还有京杭运河、珠三角、长三角公益性基础性较强航道的建设。

酣睡者 发表于 2008-11-28 17:23

1

一腔热情 发表于 2008-11-30 14:52

谢谢酣睡兄,振华的海工在网站上也已经开始推出,等待着钻井平台上的突破。

冰川一角 发表于 2008-12-2 12:41

如果人民币进入贬值周期那么对振华的外汇套期有什么影响,是好还是坏啊,影响大不大啊!

酣睡者 发表于 2008-12-2 15:56

为什么我发的帖子都上不去呀?发了N次了!!!

shanmin 发表于 2008-12-5 00:14

港口 航运业危机中回望:从断臂自救到伺机抄底

2008年12月04日01:52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12月1日,BDI指数持续颓势,报收于700点,距今年5月20日创下的11793点历史高点,跌幅已达94%。
  下半年以来,各航运公司频出断臂之举,通过合并航线、削减运力、取消新船订单、关闭分支机构、裁员等方式,以期最大程度减少损失、度过寒冬。
  危机中不乏机遇。中远集团总裁魏家福认为,更有实力的公司会进一步壮大;而对港口企业来说,合纵发展成了共识。
  对于中国来说,中国航运企业迎来的却是一个机遇。大连海事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刘斌认为,此次金融危机带给航运业一个调整期,国内油运、液化气运输等专业运力偏弱,在危机中可趁机低价并购,增强运力以实施“国油国运”战略。

  据美林投资集团亚太董事总经理黄桂林推测,明年宏观经济会逐渐恢复,而全球对包括铁矿砂、煤炭、油品等产品的需求从中长期来看还是良性的。

  现状:航运预期悲观
  无论是港口还是航运业,都未能幸免于此次金融风暴。
  美国大港纽约新泽西港战略分析与产业关系部门总经理Peter J. Zantal告诉记者,今年前10个月,新泽西港吞吐量下降不足1%,“但还是有风险在,影响持续下去,货量少了,码头运营商可能会破产。”
  作为欧洲门户大港的德国汉堡港港口营销协会主席Jürgen Sorgenfrei也表示,和去年同期相比,今年1-8月汉堡港发展的增速约在百分之七八,但9-11月受到影响,到10月增速只有1.2%。
  而波罗的海最大的欧盟港口爱沙尼亚的塔林港高级商务顾问Raivo Vare告诉记者,已经预测到港口的业务量会有所下降,比如进口到俄罗斯的建筑材料、消费品、金属产品等;一些投资项目可能会被延后或撤销。
  中国港口亦受到很大影响,港口吞吐量增幅继续放缓。据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10月我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4.7亿吨,同比增长6%,增幅比上月减少2.1个百分点,已连续3个月下降,为今年最低水平。
  危机之下,大型航运公司尚能应对,小型航运公司则比较惨。刘斌认为,影响首先是由运价惨烈下跌造成的,一个集装箱从深圳到欧洲,以前运费是1500美元,现在只需400美元,“这种运价对行业的伤害很大。”

  应对:多种生存之道
  对逆境尤为敏感的国际大型航运企业都已经频频出招,“断臂”求生者众。
  近日,由美国总统轮船、现代商船和商船叁井组成的新世界联盟合并航线、将亚欧线运力削减两成;马士基也表示,将从11月10日起削减相当于公司10%的航线运力,并有可能在明年上半年将一部分集装箱船“封存”;由中远、川崎、阳明、韩进组成的CKYH联盟宣布将停开旗下部分线路较长的航线,等等。
  而中国的一些大型航运公司则乐观一些。魏家福表示,“面对风险,我有准备我不怕,但是众多的中小航运企业如果储备不足、战略失误,可能很难面对这次危机。”中外运集团总裁助理李甄则向记者表示,中外运目前来看还是非常健康的,现金较为充足,各种业务互补性也很强。
  李甄也向记者表达了他的担忧。“(经济危机)可能会引发出应收账款的数量增加;一些长期合同等可能会取消,因此产生法律官司;而一些船舶的出租,会因为客户或其他原因,造成毁约。”
  港口相对情况稍好。Peter J. Zantal表示,纽约新泽西港有一个100亿美元的长期投资计划,该计划并非从银行贷款,而是通过发行债券融资。塔林港的Raivo Vare也表示,尽管他们的一些投资延后或撤销,但这并不意味着不投资。

  机遇:有抄底机会
  尽管市场预期悲观,但仍有希望之声。
  中远集团总裁魏家福认为,现在已经看到了很多有利因素,包括美国、欧盟等提出的救市计划,以及中国宣布4万亿的拉动内需的计划。未来随着航运市场的复苏,中远集团会伺机抄底发展船队。
  从货种来看,在油轮运输领域有“抄底”机会。刘斌表示,比如LNG或油轮,国内航运公司应趁这个低谷的时期打造我国的油轮运输实力。据悉,2007年我国进口的原油大约是2亿吨,95%通过海运运输,但国内航运企业运输的量只占10%左右。
  对于港口业来说,同样面临着机遇。大连港集团总经理孙宏告诉记者,辽宁省将在未来五年向大连港投入100亿的资金,支持大连港进行港口设施建设、辽宁省港口的整合以及物流系统的建设等。
  国外港口希望多从中国揽货以应对港口业务量可能的下滑。塔林港的Raivo Vare表示,他们已经和宁波港进行合作,双方投资至少5亿美元,进行码头基础设施建设;还和连云港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此次危机将持续多久,是港航业人士心中的疑惑。
  美林投资集团亚太董事总经理黄桂林向记者表示,全世界对包括铁矿砂、煤炭、油品等产品的需求从中长期来看还是看好的。至于多久能恢复,黄桂林表示一般一次经济衰退持续18-24个月,如果从去年年底开始计算,明年就可能会恢复。
  面对航运寒冬,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BIMCO)总裁Philip Embiricos称,中国的角色“非常非常重要”。刘斌却认为,如果美国经济不发展,世界经济将依然低迷,航运市场也将如此。因为美国GDP占了全世界总量的28%,而中国只占了5%。“我们还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

酣睡者 发表于 2008-12-11 20:45

2008最具全球竞争力中国公司20强揭晓http://i0.cnfolimg.com/uploads/page/126.gif查看评论www.cnfol.com 2008年10月10日 14:47 中金在线 
公司名称 所属行业 联想集团 IT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 物流(船舶)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通讯设备制造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设备制造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 汽车 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 汽车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啤酒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能源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能源 招商银行 金融 海尔集团公司 家电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家电 上海振华港机 ( 集团 ) 股份有限公司 机械制造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 机械制造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化工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航空服务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钢铁 东软集团 软件 四川新希望农业股份公司 农业   中国公司全球竞争力指数首次发布
  10月10日,由国际知名战略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和《环球企业家》杂志联合举办的2008年“最具全球竞争力中国公司”评选活动结果今日在北京揭晓。罗兰·贝格大中华区总裁及执行合作人常博逸先生、《环球企业家》杂志董事总经理陈婷与中外媒体记者共同见证了本年度这一最具殊荣的中国公司榜单的发布。
  “2008最具全球竞争力中国公司20强”谜底揭晓:
  联想集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及招商银行等二十家中国企业荣膺2008年“最具全球竞争力中国公司”称号,而万向(美国)公司、华为(欧洲)公司、海尔电器(泰国)公司分别获得“北美之星”、“欧洲之星”、“新兴市场之星”殊荣。
  “最具全球竞争力中国公司”评选今年为第三届,这是国内第一份反映中国公司在全球化时代生存和竞争能力的榜单,主要考察中国公司的海外业绩表现、国际化持续竞争能力和跨文化管理能力,见证和纪录中国企业从“本土公司”向“跨国公司”蜕变的艰难过程。本届评选于今年4月启动,历时6个月,罗兰·贝格与《环球企业家》杂志组成的研究团队在第一阶段,从数千家中国企业中经数据比对和能力评价,于今年6月推出50家入围中国企业名单;在第二阶段,经过高级评委们的认真评价和投票,以此产生2008年“最具全球竞争力中国公司20强”。
  榜单的评价标准主要依据经营业绩表现、持续竞争能力、国际企业文化等三个维度,以及包括整体经营业绩、海外拓展表现、生产采购能力、全球营销能力、国际人力资源、创新研发能力、品牌塑造能力、当地文化融合在内的8项具体标准进行评选。
  高级评委会的成员组成反映了这一评选的权威性。其中既有中国一流经济学者参与—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稻葵、经济学家汤敏;也有来自中国企业的竞争者跨国公司的代表—中国美国商会会长柏迈高、微软中国研发集团总裁/大中华区代总裁张亚勤;以及中国活跃的投资人—红杉资本中国创始合伙人沈南鹏、瑞银投资银行部亚洲区副主席蔡洪平。此外,强大的海外评委阵营也特别引人瞩目—法国高等商学院院长Bernard Ramanantsoa、圣加仑大学教授/瑞士银行金融协会会长Klaus Spremann、哈佛商学院教授Felix Oberholzer-Gee等。
  同时,为了从整体上反映和跟踪中国企业全球化的表现及进步,罗兰·贝格公司与《环球企业家》杂志首次编制和推出“中国公司全球竞争力指数”。以“2008年最具全球竞争力中国公司”入围50强为指标企业,以年度企业总销售收入、最近4年企业销售收入复合增长率、年度企业海外销售收入、最近4年企业海外销售收入复合增长率和年度企业海外销售收入与总收入之比组成五大指标,从而编制出中国公司全球竞争力总指数。
  我们把基于上一届“最具全球竞争力中国公司”入围50强而形成的指数基准定为100,由此测算,本年度中国公司全球竞争力总指数为110。这一增长反映了在过去一年来,中国企业在全球化方面的成熟和卓有成效的努力。

酣睡者 发表于 2008-12-13 20:20

标题: 我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全面启动

我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全面启动



我公司于今年7月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这是中交集团内首批被批准的两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之一。目前,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招聘和进站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该工作站的工作重心是“出人才,兴学术,促成果”,形成技术创新和学术交流的平台,建起一个“兴学术的绿州”。我们相信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培养人才的同时,也将大大推动企业的科硏工作,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酣睡者 发表于 2008-12-13 20:22

标题: ZPMC成功使用又一船厂大型龙门吊发运和安装新技术

ZPMC成功使用又一船厂大型龙门吊发运和安装新技术



    10月份,我公司在巴西Rio grande船厂成功将一台船厂大型龙门吊整机上岸,这台起重量达600t、轨距为133m、自重达3000t的龙门吊是我公司自行设计制造的出口产品,从振华20号轮上被牵引上岸,是世界首创。为今后,向世界各船厂提供整机运输和上岸开辟了道路。



    我公司采用降低重心高度,整体发运靠码头后在船上进行提升,然后整机牵引上岸。在船上提升克服了岸上场地的限制,节约了码头的基建成本。这一创新技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酣睡者 发表于 2008-12-13 20:23

标题: 我公司相继成功取得ISO14001及OHSAS18001证书

我公司相继成功取得ISO14001及OHSAS18001证书

    我公司已于今年9月和10月相继成功取得了由英国劳氏质量认证(上海)有限公司所颁发的ISO14001:2004版(环境管理体系)和OHSAS 18001:2007(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证书。这两份含金量极高的证书的取得,不仅标志着我公司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以及环境管理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更将成为公司向海工工程进军的强有力的助推器。

酣睡者 发表于 2008-12-13 20:24

标题: 公司产品首次进入希腊

2008年11月11日,公司经营办陈凯副主任代表公司赴希腊签订了3+1台桥吊项目,这是公司产品首次进入希腊,至此公司产品已进入73个国家和地区。

酣睡者 发表于 2008-12-13 20:29

标题: 今后5年全球海洋设备订造量将达130套

美国海洋工程市场调研咨询机构(IMA)日前发表的一项市场调查报告称,随着大型跨国石油公司的油气开发向海洋特别是向深海延伸,今后海洋工程订单将激增。IMA预计,今后5年全球海洋工程设备订造量将达130套

酣睡者 发表于 2008-12-16 16:58

管彤贤让世界抬头看“中国制造”

管彤贤让世界抬头看“中国制造”

http://whb.news365.com.cn/jjl/200812/t20081215_2128850.htm

酣睡者 发表于 2008-12-16 23:02

金领朋友提供

船舶配套工业集中区生机勃勃

今年新开工项目10个,预计全年新增销售15亿元

  南通日报2008-12-15 10:59:52 [发表评论]
移动用户发88到10658500800订阅“新华日报手机报”;发YZWB到10658000订阅“扬子晚报手机报”,3元/月。



       新华报业网讯上月底,由中国交通建设股份公司和南通亚华船舶制造公司共同承接的美国TBS公司10艘大型船舶中的首制船——34000吨多用途散货轮顺利下水。随着该船的交付,亚华船舶一跃成为南通船舶配套工业集中区内首家年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的企业。今年全球金融危机给造船业带来较大冲击,但在九圩港、陈桥、天生港沿岸,船舶配套工业集中区显现勃勃生机,今年新开工项目10个,固定资产投入17.5亿元,预计全年新增销售15亿元,成为市区工业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港闸船舶制造有限公司在长江边占地仅80亩,随着业务量不断扩大,生产场地偏小的矛盾愈发突出。今年港闸船舶果断投入2.5亿元,在船舶配套工业集中区征地206亩,预计明年3月投产后企业产能将得以大幅提升。集中区还积极引导沿江造船企业和区内配套企业“对接”,从而扩大产能、降低成本。地处长江沿线的亚华船厂和日本中西机械工业所,在集中区设立日华船舶制造有限公司后,形成了“船舶分段在集中区制造,长江边进行总装”的运作模式,极大提高了造船效率。今年已分别向日本、美国公司交付2条3万吨以上散货轮。目前,南通船舶配套工业集中区绝大部分企业都在为振华港机、中远船务、韩通船厂等骨干造船企业提供配套服务。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船舶配套工业集中区管委会在土地、资金等要素方面,向掌握高端技术、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倾斜。去年6月开工、当年投产的虹波重机,通过多家船级社焊接工艺认可,以前产品全部出口到西北欧,今年瞄准国内市场,成立杰马事业部,从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起重设备的研发制造。为了给企业腾出更广阔的施展空间,集中区千方百计为企业一次性解决用地指标170亩,助力企业“两条腿走路”。

  为了推动船舶配套集中区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管委会今年启动了第2轮规划制订工作,委托专家对区内15.2平方公里进行科学规划,并提出打造国际品牌示范区的设想。集中区与日本贸易振兴机构、荷兰驻中国海事事务所等国外驻华机构签订合作协议,设立船舶配套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为入区企业和来通发展的境外企业提供投资和贸易方面的公共服务,目前已有挪威、芬兰的2家企业入驻。 (记者朱蓓宁)
页: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查看完整版本: 振华重工(600320,900947)长期跟踪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