酣睡者 发表于 2008-8-12 09:33

美机构称中国明年有望超美成世界第一制造国

这是美国权威研究机构Global Insight预测的。该机构预计,明年全球制造业的增加值将达11.783万亿美元,中国将占据17%,美国的比例将退居第二,为16%。而去年,美国名列榜首,占五分之一;中国占13.2%,位居第二。

就在去年,该机构的经济学家还坚持认为,美国制造业的领先地位有望维持到2013年。但是,随着美国经济增长减速,他们大幅下调了对美国今明两年制造业产值的预期。

过去20年,以制造业为主导的中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在1990年,中国的制造业产值只占世界的3%。

tge123 发表于 2008-8-13 07:57

重吊船——近年来,重吊船市场需求强劲,新型重吊船的功能不断增加。德国SAL公司去年完成了新型重吊船的设计工作,这些新船具有1500吨的起重能力,将于2008年面市。
  近期,国内船厂也频频接到重吊船建造订单。据悉,德国Rickmers集团正与国内某船厂商谈订造8+4艘24000载重吨重吊船,预计这批新船将于2009年开始交付。此外,挪威油船船东Frontline日前委托中远南通船厂,将一艘1990年建造的单壳苏伊士型油船,改造成一艘重吊船。此外,中外合资企业中波轮船股份公司近日也宣布将投资23亿元建造6艘3万吨级重吊新船。

http://www.csic.com.cn/csic_cslt/22605.htm

================================================
这个重吊船,不知道是不是指大型浮吊?似乎广船国际也在这个市场之中。

tge123 发表于 2008-8-13 08:11

韩国一项研究表明其造船技术还有很多不足

   (2008-05-12)    来源:    阅读次数:15次

  韩国产业研究院日前对其11个制造业的608家企业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如果将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水平设为100分基准,那么目前韩国制造业企业平均技术水平仅相当于先进水平的81.3%,而2002年和2004年的水平还只相当于79.7%和80%。其中,钢铁业为先进水平的83.7%,造船业为78.2%,精密仪器为85.6%,电子业为84.1%,半导体为82.2%。
  该研究院认为,韩国造船业虽然在新船接单量、完工量、手持订单量以及年船舶出口金额方面均居世界第一,但在主要制造业行业中,造船平均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最大的。


================================================
不知道中国的情况是怎么样?振华的情况是怎么样?

一腔热情 发表于 2008-8-13 09:11

回复 #803 tge123 的帖子

应该这不是和振华造的浮吊一样,它更多的是指栽重能力较强的吊船.但也有相似之处,说不定这也是个很好的市场,振华有空的时候也可以接点定单

酣睡者 发表于 2008-8-15 12:33

冠军苦中生 网友热议“穷人孩子早当家”(图)http://news.QQ.com  2008年08月15日04:18   南方报业网—南方日报    我要评论(2203)

冠军苦中生

多位冠军家境贫寒,网友热言“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体育也能改变命运”

如果不是获得一枚奥运金牌,他们可能仍在默默无闻,继续饱尝艰辛。

然而这一切,在金牌到手的一刹那,变了。因为冠军,他们人生的历史也从此翻过沉重的一页,迎来辉煌。凤凰涅槃的背后,他们艰辛的成长经历也经媒体的报道开始为人熟知。网友纷纷发表评论,热议“冠军背后的故事”。


冠军多是苦孩子

几乎可以肯定,在她夺冠前,王鑫这个名字很少有人知道,即便在她的家乡湖北武汉。

北京时间8月12日,下午2时30分,水立方,女子双人十米台的决赛正在进行。千里之外的武汉,汉口黄石路辅义里,24平米的王家小屋里,很多老邻居挤成一团一边观看比赛,一边在问:“哪个是王鑫?”。


经过五轮争夺,王鑫和搭档陈若琳最终夺冠。夺冠的喜悦,让王鑫的父母泪流满面。为了支持女儿跳水,王鑫父母在下岗后只能在夜市摆地摊,而小王鑫每次从少儿体校放假回家,都会跟着父母一起摆摊。


时间回流两天,8月10日,北京奥运的第二个比赛日。陈燮霞夺金后,中国举重队再次向金牌发起冲击,担当重任的是湖南小将龙清泉。远在安徽宣城打工的父母,千里返乡观看了儿子的比赛。


龙清泉所在举重队的师姐:陈燮霞、陈燕青、刘春红,在他前后也纷纷拿到了金牌。三位师姐夺金故事背后,同样写满困苦与艰辛。


家在广州番禺农村的陈燮霞,父母都是农民。1992年,9岁的陈燮霞被番禺业余体校选中,为省2块钱路费,其父从大坳村骑20公里单车,把女儿送到体校,其后又瞒着家人借钱供女儿训练,前后举债上万元。


……


类似的经历,同样可以在其他几位奥运冠军身上找到影子。女子射击10米气手枪冠军郭文珺、男子10米双人跳台冠军林跃、女团冠军程菲、女子双人三米板冠军吴敏霞、女子柔道52公斤级冠军冼东妹……


这些冠军,或出自农村,或来于困难的工人家庭,窘迫的家庭环境,赋予他们特殊的成长经历。艰难困苦,磨练出他们超强的韧性,成就了他们攀登高峰的动力。早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时,媒体对中国金牌得主的家境进行调查时就发现:冠军多是苦孩子。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冠军多是苦孩子”,这也许不是一种简单的巧合。竞技体育的残酷性和对意志品质的要求,超出了人类从事的很多职业。“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冠军们在逆境中成长,像江钰源7岁离家、龙清泉捡矿泉水瓶谋生、陈艳青三年不知西瓜味,对他们而言,艰辛在某种程度上是“播种机”,播下的是冠军的种子。

“金牌不是一天练成的!”在各大门户网站上,网友对几位冠军赞誉连连,在表达感动的同时,冠军坎坷的成长经历、非凡的韧性也让他们钦佩不已。

很多网友都用“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困难磨练意志”的留言表明自己的心迹,更有网友用“阳光总在风雨后,每一块金牌都有故事”的精辟言论一语作结。见习记者徐剑桥

酣睡者 发表于 2008-8-18 10:45

振华港机围绕“以钢为纲”发展战略,业务向海上重型装备、大型钢结构领域延伸。

  振华港机(600320)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起重机制造商,产品连续8年居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

  近年来,振华港机的业务快速增长,营运资本的增加和资本支出对资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主要通过定向增发和银行借款、短期融资券等方式筹集资金。在此情况下,振华港机却坚持每年向股东现金分红。

  振华港机证券事务处李敏对《证券市场周刊》表示,“作为A+B股上市公司,鉴于B股股东非常重视分红,公司多年来一直现金分红,每年维持在净利润的四分之一左右。”振华港机以制造、销售大型港口设备为主要业务,目前市场份额已达到80%。但近几年来,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减少,需求下降,导致公司港机业务增速有所下滑。

  从2006年开始,振华港机开始试探性地进入海上重型产品领域。2007年,该业务收入已达到了14亿元。

  李敏表示,“振华港机所有新的经济增长点,都是围绕‘以钢为纲’的发展战略展开的。公司以做钢起家,包括海上重型装备、大型钢结构等都在公司的能力范围之内。”

  2007年年报中,振华港机提出“改变过去港口机械以销定产的思路,逐渐实现产品多样化、以市场预测定产,扩大客户群。”从以销定产到以市场预测定产,公司的经营策略发生重大转变。

  李敏表示,振华港机一直坚持“专业化基础上的多元化”的发展思路。但海上重型装备与港口装备在生产上有很大的不同,后者需要按照每个港口不同的情况,单独设计,定制生产;而前者则主要考虑起重量指标,产品的通用性很强。此外,海上重型设备的买方在下订单之前的决策过程比较漫长,同时生产周期也相对较长,订单从接收、设计到最终完成,需要2到3年的时间。

  “如果产品在生产后找不到合适的买家,公司可将其投入租赁市场,化解风险。”李敏说,“目前租赁市场的行情非常火爆,以7000吨的浮吊为例,日租金达到200万元,5年内即可收回成本。”

  李敏透露,振华港机希望2008年的产值达到250亿元,明年350亿元,每年保持约50至100亿元的增长。 (本文发表在8月16日出版的《证券市场周刊》)

tge123 发表于 2008-8-19 19:43

2008年8月,广州市正泰商业数据有限公司再度牵手上海振华港机(集团)公司,将其设备管理系统升级为中设设备资产管理系统EAM2003(2006升级版)。


  上海振华港机(集团)公司是世界知名的起重机和大型钢结构制造商,主要生产岸边集装箱起重机、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散货装、卸船机、斗轮堆取料机、门座起重机、浮吊和工程船舶以及大型钢桥构件等。2001年,上海振华港机(集团)公司开始使用正泰公司中设设备管理信息系统PMIS4.0管理其设备资产,随着上海振华港机(集团)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公司对设备资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与正泰公司的良好合作关系,上海振华港机(集团)公司决定由正泰公司负责其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升级与完善。

  升级后的中设EAM2003(2006升级版)按设备综合工程学理论,以设备全过程综合管理为指导思想,建立了符合中国企业设备管理普遍模式的、全过程综合管理的计算机工作体系。 EAM2003(2006升级版)具有一个标准的信息结构,在这个标准的信息结构的支持下,可对设备全生命周期进行规范化管理。自动集成有关一台设备的各种数据信息记录,高效地建立设备整个寿命周期的、完整的基础管理档案和技术档案。系统以预防性维护和预防性维修作为软件的基本管理模式,突出对工作任务的管理,建立了一个任务管理中心,系统中所有的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都直接指向工作任务的处理。

  上海振华港机(集团)公司的基建设施、设备资产、备件等全部纳入系统管理,集团公司下属的江阴、常州、长兴、张江、工业园区、南通等生产基地和机电配套件专业公司的所有设备也将纳入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升级后系统以先进的B/S体系和JAVA技术,支持远程工作和移动服务,为上海振华港机(集团)公司设备管资产管理提供全面的数据共享、资源共享,实现了全企业维修资源、备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统一标准的高水平管理。

酣睡者 发表于 2008-8-21 23:44

等待半年报了

tge123 发表于 2008-8-23 10:03

感觉振华港机的消息,处于缄默期。

酣睡者 发表于 2008-8-25 10:06

巴菲特5亿美元投中国公司遭拒 不知美国经济何时向好

http://www.jrj.com    2008年08月25日 02:20   第一财经日报

  丛玫

  在浓烈的北京奥运氛围中,“股神”沃伦·巴菲特22日在接受美国CNBC电视台采访时,再三谈到对中国行情的看好。

  巴菲特透露,不久前他曾报价5亿美元想购买一只中国股票,但是遭到拒绝。巴菲特没有透露这只股票的名称和行业,但肯定地说,“这是一笔非常棒的交易,在环境适合的时候,你会看到我们在那里大规模投资。”

  他特别提到因为目前中国的外资政策限制,还不能在中国内地随意购买股票。此前,巴菲特也是5亿美元入股中石油,获利35亿美元后,潇洒抽身。

  这次采访是CNBC的“SQUAWK BOX”栏目8月22日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的总部所在地奥马哈进行的,采访持续了3个小时。

  不担心中国前景

  谈到在中国的投资前景,巴菲特提到,他的Iscar大连公司开业差不多一年了,工程进展迅速。“但我更喜欢购买证券,及购买我喜欢的公司,两件事情我都可能做。如果我们在未来几年在那里无所作为,我会很惊讶。”巴菲特说。

  2007年,巴菲特带领他所投资的以色列切割刀具公司Iscar在大连投资了2785万美元,用以开设大连公司,目标是成为亚洲最大的宇航及汽车工业专用刀具生产基地。

  很多经济学家担心,中国随着全球经济增长减慢,发展速度也会放缓。但巴菲特丝毫没有这样的担忧,认为中国的经济会发展得不错。

  巴菲特认为未来10年、20年内,中国和印度将在现在的基础上取得长足的发展。“所以,我真的不是非常担心它们未来的发展是否将会遇到突然的干扰或其他,我也无法预测。如果我能预测,我仍然希望能以适当的价格,在适当的时候收购一些好的企业。”

  “谁知道中国经济是否会过热、通胀严重或其他什么问题?”巴菲特强调他不担心不重要和不可知的事情。中国和美国一样,未来半年或一年发生什么真的并不重要,关键是未来10年会发生什么。

  “我们要让事情变好,而事实是,中国会做得更好。因为他们起步较低,但是在过去的20年学到了大量的商业智慧,以及如何释放人的潜能。后面这一点美国较早前就学会了,但中国正在非常非常快速地掌握。”他说。

  奥运期间,他并没有来到中国,而是守在电视机前,听别人解说赛况。谈到奥运,巴菲特说:“在奥运会之前我就相信中国,而且他们也的确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奥运盛会。他们有一群非常非常聪明的人,他们十分认真地要办一届精彩盛会,他们必将完成任务。”

  记者问他,既然如此看好中国的情景,是否也在考虑现阶段有必要尝试学习普通话了。巴菲特幽默地说:“不,不,我甚至不会去尝试吃中国菜。如果我不能在中国找到个麦当劳解决问题,我就很麻烦了。”

华尔街成“裸泳者的海滩”

  在这场对巴菲特的采访前夜,一部名为《I.O.U.S.A.》的纪录片在全美公映。影片提醒美国人,如果美国联邦政府背负的53万亿美元债务继续“滚雪球”,一场经济灾难将会降临美国。

  这部纪录片由黑石创始人皮特·彼得森投资拍摄,巴菲特在其中接受了访谈。纪录片片名由I.O.U.和U.S.A.两节叠加而成,前一节I.O.U.系英文“我欠你”发音简写,意为“借据”;后一节U.S.A.系“美利坚合众国”缩写,特指美国联邦政府。

  在接受CNBC采访时,巴菲特说,他并不同意影片中的很多结论,但他赞同在大选之前来考虑这些问题。

  “我曾说过只有当潮水退去,你才知道谁在裸泳。”巴菲特说,“好了,现在我们看到华尔街简直成了各式各样裸泳者的海滩。”

  美国的次贷危机随着今年6月、7月的房屋抵押贷款重构越来越深,并且有进一步蔓延到信用卡领域的可能。巴菲特认为,这场危机正在变得更长和更深,但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好转。“从现在起未来5年美国经济可能会好一些,但最近5个月不一定。”

  次贷危机的余波将继续给金融业和整个经济带来困难。他说,他本人领导的投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房产开发业务也因面临融资问题而进程放缓。

  谈及“两房”时,巴菲特表示,房利美和房地美两家住房抵押贷款融资大户因为太大而不会轻易破产,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两家公司的股票持有者能保住收益。他预言,鉴于房利美和房地美存在的问题正在不断加剧,联邦政府最终将不得不出手援助。

  “房地美曾宣称是稳定的,房利美曾说他们每年利润将增加15%。”巴菲特说,“任何大型金融机构如果这样告诉你们,那他们一定是想欺骗你(giving you a line of baloney)。”

  巴菲特还抨击了政府对于房利美和房地美的监管。“1992年国会专门成立了OFHEO,用来监管房利美和房地美。这个拥有200名员工和每年8000万美元预算的机构,每年写100页的报告来说这两个公司是如何的好。但当事情爆发后,他们写了340~350页的报告来检查哪里出了问题,他们抱怨管理层,抱怨主管、审计机构,但他们就是不说自己的问题。”

  另外,巴菲特还认为,未来将会有更多的银行破产,尤其是那些深陷房地产领域的银行。不过,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可为银行储户提供存款保险将防止银行出现挤兑。

  在谈到投资方面时,巴菲特指出,从另一个角度看,美国经济目前的困境为投资者创造了更好的投资机会,因为美国公司和企业的股票比一年前“更具吸引力”。

  巴菲特在访谈中还称,已有人邀请伯克希尔·哈撒韦做大规模交易。还有更多人恳请伯克希尔·哈撒韦收购困境中的企业。巴菲特称其最近数月增持了美国运通或富国银行股份,但未指明是哪一家。

酣睡者 发表于 2008-8-25 10:09

巴菲特想购买哪个公司的股票呢? 五亿美元遭拒,或者是因为国家控股?如果是是家族控股,老巴应该会想出两全的办法的.
国有企业里让老巴入眼的公司能有几个呢,而且还要有外币股的,呵呵.

[ 本帖最后由 酣睡者 于 2008-8-25 10:29 编辑 ]

一腔热情 发表于 2008-8-25 10:45

上海振华与日本横滨港日前签订了12台集装箱轮胎吊供货合同,这是我国大型港机产品首次进入日本市场。

该集装箱轮胎吊单台起重量为40.6吨,吊具下起身高度18.1米,跨距23.47米。经过多轮艰苦谈判,上海振华以其产品的高质量、高可靠性和优质服务,最终打开了日本市场。至此,上海振华产品已进入全球71个国家和地区。

tge123 发表于 2008-8-26 10:34

原帖由 酣睡者 于 2008-8-25 10:09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巴菲特想购买哪个公司的股票呢? 五亿美元遭拒,或者是因为国家控股?如果是是家族控股,老巴应该会想出两全的办法的.
国有企业里让老巴入眼的公司能有几个呢,而且还要有外币股的,呵呵.

如果是B股市场的话,巴菲特或许可以直接买入?

tge123 发表于 2008-8-26 10:35

原帖由 一腔热情 于 2008-8-25 10:45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上海振华与日本横滨港日前签订了12台集装箱轮胎吊供货合同,这是我国大型港机产品首次进入日本市场。

该集装箱轮胎吊单台起重量为40.6吨,吊具下起身高度18.1米,跨距23.47米。经过多轮艰苦谈判,上海振华以其产品的高质量、高可靠性和优质服务,最终打开了日本市场。至此,上海振华产品已进入全球71个国家和地区。

不知道相关的竞争对手是哪些公司。这是很好的消息。

tge123 发表于 2008-8-26 20:01

中报呢?还没出来?

遥远600320 发表于 2008-8-26 21:27

中报出来了,请说说吧

好像没有什么可说的。

tge123 发表于 2008-8-26 22:32

我谈中报

从财务上看,非常不好。

首先,销售收入并没有同比增加25%--振华原计划本年度增加25%的销售收入。
其次,营业利润大幅下降。净利润能够勉强打平,是因为收到两笔补贴款:张江基地拆迁费1亿元,以及7500吨浮吊项目政府补助3000万元。
再次,资产负债率大幅上升--目前已经高达72%。越来越高的利息支出,与越来越低的毛利率,从财务上看,不是一幅好的图画。

从业务上来看,海工项目仅有2.4亿销售收入。按照道理说,仅仅蓝疆号就有15亿的销售收入,这部分非常奇怪。

在经营方面,提到签订了多份大额供货合同,在手订单数额创历史新高。但是根本没有具体数据。而他们在媒体上却屡屡公布相关具体数据。小投资者在他们眼中没有一点重要性。

今年上半年出口产品竟然占到92.8%,没想到国内项目现在这样少。

上半年在建工程增加了17亿,但是转入固定资产的只有6个亿。觉得有点少。

此外,今年上半年卖废钢材,卖掉了近2亿。按照现在废钢材的价格,产生了1亿吨的废钢材。隐约记得振华上半年查出一个贪污的,就是倒卖废钢材的。

具体看这份中报,只是看到了一些财务数据恶化的状况,但是从经营上看,似乎并没有过于不好的地方。能够感觉的经营利润越来越薄。政府对于公司的补贴和税收优惠也很到位,但是公司明显越来越不赚钱。




对比三一重工,振华在增长率和业绩上都有不少差距。难道这就是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的区别吗?

tge123 发表于 2008-8-26 22:34

感觉如果再这样下去,振华的利润会被银行和汇率吞食干干净净。这样高的负债,要多少利息才够啊。

振华上半年的海工业务,简直是一塌糊涂。才2.4亿啊。还不够一台浮吊的钱。扯蛋啊。

振华通讯现在还是第69期。看来这些旧闻,真真正正的是公司的机密啊。寒心中。

[ 本帖最后由 tge123 于 2008-8-26 22:48 编辑 ]

tge123 发表于 2008-8-26 22:36

无怪乎振华B股自8月以来,如自由落水般划落。太狠了。

tge123 发表于 2008-8-26 23:21

去年底或今年初曾经打电话给振华证券部,当时询问海工业务的情况,回答是“不怎么样”。非常坦率。或者我忽视了这样的风险。

实际上振华上半年的报表也未见大的异常,无非是对它的期望太高了而已。这种不要命的扩张,在过去的年报中已经体现。如果说这种个人的美好愿望是受到了管理层的误导,那么纯粹也是我自己的问题。
页: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查看完整版本: 振华重工(600320,900947)长期跟踪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