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e123 发表于 2008-7-14 23:15

谢谢leon兄的解答。

leon兄的意思是说,振华的平地造船使用的是20000吨的全回转起重机,并且它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

我觉得股价不重要,但是每次我们都是从报纸或其它渠道,断断续续的知道一些企业经营状况。振华通讯还好多期没有更新,就象振华88兄所说,振华进入信息黑洞时代。

酣睡者 发表于 2008-7-14 23:48

现在没有2万吨的全回转浮吊,振华平地造船可能采用别的起重设备,其实莱福士的做法可能借鉴.2万吨陆地起重吊机,对振华不存在技术难题.

一腔热情 发表于 2008-7-15 10:21

信息如此发达的年代,如果小股东们只能从媒体断断续续的报道中来知道振华的发展情况那真是我们的悲哀了,也是振华的悲哀了。如果我们相信媒体,但过几天振华又来个澄清呢?看看海油工程的网站吧,连7500吨交付步骤都在报道,无语

遥远600320 发表于 2008-7-15 20:28

一腔热情,顶你!
有空也来东财网来见见老朋友吧。

一腔热情 发表于 2008-7-15 21:22

回复 #705 遥远600320 的帖子

谢谢!遥远,有时候也去东财网看看。但那里的环境变的很乱,没有一点点探讨企业的学术氛围了。不过也在关注遥远的发言

酣睡者 发表于 2008-7-15 21:36

看来大家都感觉到振华网站更新的问题了,有必要打电话跟振华证券部联系一下了.

tge123 发表于 2008-7-15 21:40

原帖由 一腔热情 于 2008-7-15 10:21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信息如此发达的年代,如果小股东们只能从媒体断断续续的报道中来知道振华的发展情况那真是我们的悲哀了,也是振华的悲哀了。如果我们相信媒体,但过几天振华又来个澄清呢?看看海油工程的网站吧,连7500吨交付步 ...

的确如此。既是振华的悲哀,也是所有振华小股东的悲哀。

遥远600320 发表于 2008-7-15 22:34

酣睡者,“打电话跟振华证券部联系一下”,,好像很多人都生了一肚子气。
现在就是这样。

ddyfz 发表于 2008-7-16 08:41

打电话也没有用,说是为了商业机密不公布近几期的振华通讯,可信吗?

tge123 发表于 2008-7-16 10:30

原帖由 ddyfz 于 2008-7-16 08:41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打电话也没有用,说是为了商业机密不公布近几期的振华通讯,可信吗?

看来振华通讯已经是做好了的,内部人都知道,只有小投资者不知道。

肯定是等到8月份收购的时候出公告。

可是企业经营状况,在新闻中也能象海油工程那样,写一写啊。何况上半年拿到新订单20亿美元,追踪订单70亿美元的事情,在媒体上已经公布了,已经不是秘密了,为什么网站的新闻里就不能有呢?

我觉得振华的管理层极端藐视小投资者,已经到了一种极致的地步了。这样的企业,没有平等心,不可能成为伟大的企业,有机会会抛售,而不是终身持有了。

tge123 发表于 2008-7-16 10:51

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未来的振华通讯中,到底有什么不能让中小投资者知道的“商业机密”吧。

酣睡者 发表于 2008-7-16 13:09

当初选择振华,估计没有一个人是因为振华的通讯更新及时吧? 那么,现在就不应该因为更新不及时而对振华马上产生怀疑,否则哪一个伟大企业会不出现问题,哪一个伟大企业又能放心呢?就像我们交往朋友一样,如果两人联系不方便,是不是因此就产生怀疑,从而完全否定对方.有句古话:"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既然把银子给了老管,再不相信老管,那等于不相信自己的判断,最后可能在外面打战的被猜疑,在家当领导的因为无人肯在外用命,而失去家园,大家一拍两散,一无所得. 这是投资者大忌! 所以, 我想应该在调查的基础上再做判断,是最稳妥最可靠的办法.
我想振华如果藐视小投资者,不可能那么大的进行分红送股,所以我相信振华是为中小股民考虑的.在此只是表明自己的想法,错误请大家指正.

leonzhang1974 发表于 2008-7-16 20:19

进入21世纪,全球船舶订造出现历史性高峰。为了更快、更多地造船,韩国船厂开始应用巨型总段建造法。这种造船方法能进一步缩短船舶坞内建造周期(例如由3个月缩短到1.5个月),大大提高造船产量。目前该方法已经在我国和日本的一些船厂得到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预示着巨型总段造船法正成为造船业的新宠,并有望在世界范围内推广。

    在现代世界造船工业发展过程中,钢质大型海船的建造方法曾经出现两次重大的变革。这一次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为了快速、大批量建造舰船,推广应用焊接技术替代铆接方法,并广泛采用分段建造法。新的焊接和分段建造法实际应用于造船生产,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了产量。在二战后欧洲造船业快速恢复和发展过程中,焊接和分段建造法得到普遍应用。斜船台和起吊能力数十吨的高架吊车成为当时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船厂中典型的造船设施。第二次造船方法的变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前期,一些欧洲国家的船厂(主要是丹麦、瑞典等北欧国家的船厂),为了快速建造大型油船和散货船,建设了大型干船坞,添置大型门式吊车,制造出重达数百吨的大型分段。这种大型分段建造法在大型船舶建造中显示出了明显的优势,并在随后日本老船厂改造和大批新船厂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大型干船坞和数百吨起吊能力的巨型门式吊车成为世界现代化大型船厂的标志性设施。

    现在,韩国船厂采用的巨型总段造船法,可以使吊进船坞进行大合拢的分段(已完成大部分舾装工作)的重量提高到2000~3000吨,甚至更重。在采用常规大分段建造法的情况下,一艘VLCC的分段数量超过100个,一艘10万载重吨阿芙拉型油船的分段数量为60~100个;在采用巨型总段建造法情况下,分段重量加大到3000吨左右,一艘阿芙拉型油船的分段数量仅11个,巴拿马型油船的分段数量只有5个。

    相对于大型分段造船法,巨型总段造船法有以下3个重要变革:一是巨型总段吊入船坞,通常由巨型浮吊完成。为此多数韩国大船厂添置了起吊能力为3000吨以上的浮吊;二是巨型总段既可以在船厂内制造,也可以由厂外专业分段厂甚至国外分段厂制造,分段制造完成后,通过海上拖航到船坞边,直接吊入坞内;三是巨型总段建造法可以方便地与“平地造船法”、“浮坞造船法”、“驳船造船法”结合使用,进一步提高了造船效率和产量,并具有减少投资费用、较快形成产能等优点。

    这种由韩国三星巨济船厂率先开发应用的巨型总段造船法,在日本的常石造船公司也已开始使用。常石造船公司把在中国舟山制造的3个巨型总段(船艏到5号货舱的前段、包括机舱的后段和上层居住处),从海上拖航到日本的总厂,在修船坞内合拢。2004年以来,常石造船公司应用该方法已建造完成5艘5.2万载重吨散货船和3艘8.2万载重吨散货船。我国山海关船厂在建造3万载重吨散货船时也采用了巨型总段造船法。该厂将前后两个总段在平地上建造后,利用气囊移到浮式平台连接成整船后下水。

三星的8000吨浮吊。

酣睡者 发表于 2008-7-17 08:39

巨型总段造船法需要巨型浮吊,这方面莱福士的技术看来有点落伍.振华倒是正合适.

酣睡者 发表于 2008-7-17 09:05

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自主创新企业项目受理公示
2008-07-10 10:15:54作者:来源:科学网浏览次数:27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现将受理的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自主创新企业项目17项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网站”上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60日内,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本次公布项目的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及推荐材料真实性和项目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及排序持有异议的,可以书面向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为便于核实、查证,保证实事求是、公正地处理异议,提出异议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表明真实身份,提供联系方式。个人提出异议的,应当在书面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以单位名义提出异议的,应当加盖本单位公章。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将按有关规定对其身份予以保护。凡匿名异议和超出期限的异议不予受理。

附: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自主创新企业项目受理目录
序 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单位
1 国家电网公司超/特高压技术创新工程 国家电网公司
2 ZPMC新一代港口集装箱起重机关键技术研制平台建设 上海振华港口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 华为开放合作的全球WDM光纤传送平台建设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4 吉利汽车BMBS主动安全技术体系创新工程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5 登海种业玉米科技创新技术平台建设 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6 仁创硅砂资源利用自主创新工程 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7 法尔胜集团公司金属线材制品和光纤通信技术创新平台建设 法尔胜集团公司
8 面向下一代的电信运营商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平台 南京联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 中兴通讯“新一代无线技术平台”建设工程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10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基于系统工程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11 科技资源整合模式下的煤炭开发利用技术创新工程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2 奇瑞节能环保汽车技术平台建设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13 海信数字多媒体技术平台建设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14 伺服节能塑料注射成型工艺装备技术创新平台建设 宁波海天塑机集团有限公司
15 汉王产学研结合的OCR技术平台建设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6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创新工程及金属锻压重大装备技术研发平台建设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
17 “星网锐捷”高端企业级网络设备技术创新平台建设 福建星网锐捷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酣睡者 发表于 2008-7-17 09:16

海油工程签订首个国外吊机制造项目合同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 2008-07-16 09:45 ]
      中国石油网消息: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为荷兰Gusto公司建造起重能力达5000吨的吊机的建造合同,于7月3日在天津塘沽签订。这是海油工程公司承揽的首个国外吊机制造项目,也是海油工程公司首次进入海洋工程大型起重装备制造领域。
    这一海上大型起重装备,计划在海工塘沽场地建造,其中5000吨吊机的底座环、旋转平台两大关键部分的焊接涉及高强度特种钢材焊接,是国际焊接行业里的尖端技术之一。为此,海油工程公司将专门聘请国外焊接专家进行现场培训。
    据了解,海洋工程大型装备制造领域的国际市场前景广阔,预计每年将有250亿~300亿美元的市场空间。海油工程公司要以此项目为依托,抓住世界重型装备制造业向中国市场转移的契机,努力掌握先进的海上大型起重装备制造技术,打造自己的尖端焊接等专业的人才队伍,加快形成深海重型装备制造优势,提升国际综合竞争能力。

--海工拿自己的弱项拼别人的强项,并不明智呀:)

一腔热情 发表于 2008-7-17 20:21

原帖由 酣睡者 于 2008-7-16 13:09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当初选择振华,估计没有一个人是因为振华的通讯更新及时吧? 那么,现在就不应该因为更新不及时而对振华马上产生怀疑,否则哪一个伟大企业会不出现问题,哪一个伟大企业又能放心呢?就像我们交往朋友一样,如果两人联系 ...

酣睡兄,首先谢谢你代振华的解答,不过自己还有不同的看法:
1,当初选择振华,自己就是从看了几十期的振华通讯开始的,了解振华、看到振华的朝气和创新以及振华良好的企业氛围,所以振华通讯在投资者和公司之间起到了桥梁作用。如果没有振华通讯,可能自己还不会选择振华。
   2,小小的通讯可能并不会阻止一个优秀企业成为伟大企业。但很少有伟大企业不注意影响自己企业形象的行为,都尽可能的做到完美,特别是在这些细节方面、企业力所能及方面,因为细节注定成败。
   3,或许振华通讯的更新真的是有“商业机密”,那么我们就拭目以待。自己喜欢振华,但也不能包容他的明显缺点,希望振华能在企业创新做好“硬功”的同时,也多多注意自己企业形象的“软功”,能真正从优秀的企业成长 到伟大的企业。到那时,每月一期的振华通讯也成了我们小股东的精神食粮,共同见证振华的成长。

leonzhang1974 发表于 2008-7-17 20:36

7月14日,美国总统布什在首都华盛顿的白宫发表讲话。布什当日称,作为应对高油价的一项举措,他已经解除在美国近海开采石油的行政禁令,同时敦促国会采取类似措施废除相关开采法律禁令。
市场令人无限遐想,就看振华的真本领了。

酣睡者 发表于 2008-7-17 20:53

热情,我和你不同,在选择振华前,别说看通讯了,连网站也没有上过.
桥梁有许多种方式,互联网这么发达,不必担心的.而且振华的业务非常简单.
话说回来,振华并不是靠通讯做大的,办通讯不错可倒闭的公司也多了去了,比如牟其中的"南德视界",所以千万别对通讯太认真,对老管认真就行了:)
通讯不出来,我还没打电话给证券部,因为我一直感觉挺好笑的,也许是做通讯的人有什么别的活,或者做通讯的人根本不得力.要不这么点事不可能做不好..
一个公司应该注意自己的企业形象,这一点我认同.

酣睡者 发表于 2008-7-17 21:05

原帖由 leonzhang1974 于 2008-7-17 20:36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7月14日,美国总统布什在首都华盛顿的白宫发表讲话。布什当日称,作为应对高油价的一项举措,他已经解除在美国近海开采石油的行政禁令,同时敦促国会采取类似措施废除相关开采法律禁令。
市场令人无限遐想,就 ...


美国的禁令解除需要两方都通过才能执行,而且美国近海石油量并不大,如果想解决危机更迅速,美国为什么不采取动用战略储备?所以这个姿态是不是下台前的做戏,或者是作战前给伊朗下的**,都还很难说.
页: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查看完整版本: 振华重工(600320,900947)长期跟踪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