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600320 发表于 2008-7-3 19:30

原帖由 shanmin 于 2008-7-3 00:39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振华港机目前在手订单50 亿美金。订单中80%为港口机械,港口机械订单中,集装箱起重机占90%,散货机械占10%。传统业务依然对公司业绩有决定性作用。

在海上重型浮吊业务方面,目前订单6 艘。订单总金额6.5 亿 ...

风电钢结构我记得是3.5亿美元,美国大桥是2亿多,何来2.85亿美元钢结构之说,中金报告故意发错,混淆视听,耐人寻味。

遥远600320 发表于 2008-7-3 21:02

蛇口集装箱码头新添四台岸边起重机

2008年5月31日 ,随着 上海振华港机“ 振华24号”专用船的顺利挂靠, 蛇口集装箱码头( SCT )又喜添四台新 岸边起重机。这批设备 额定负载为吊具下双箱 65 吨、外伸距 65 米 ,可装卸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
  他们将 配备于计划年底投产的8号新泊位, 另由于其比预期提前:loveliness: 运抵,8号泊位也有望提前::P 投产。
  为纪念新设备的顺利运抵,蛇口集装箱码头在码头现场特别举行了卸载交接仪式。加上这批新设备, SCT 岸边起重机的 数量已达到30 台,作业效率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提前 ,希望是个好信号::19:: 。

酣睡者 发表于 2008-7-3 22:31

巴菲特笑谈天价午餐:赵丹阳“让我大吃一惊”

  与“股神”沃伦·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慈善竞拍活动拍出211万美元最高纪录,让这位世界首富颇感意外。
  美国慈善机构格莱德基金会发言人上月27日宣布,下次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慈善竞拍活动以创纪录的211万美元画上句号,赢家是来自中国一家投资基金的总经理赵丹阳。
  这一数额是去年与“股神”共餐机会成交价的3倍多,同时创下电子港湾(eBay)成交价最高的慈善竞拍活动纪录。
  “这(金额)让我大吃一惊,”巴菲特1日告诉美联社记者。不过,巴菲特说,虽然赵丹阳花了200多万美元,但这不意味着自己与他共进午餐时间会超过常规的3小时。


  去年竞得这一机会的美国Aquamarine资本管理公司首席执行官盖伊·施皮尔上月如愿与巴菲特共进午餐。他以亲身感受解释说,能倾听投资大师的心声,这样近距离的“朝圣”之旅“值”。
  “我向他(巴菲特)提到,希望降低对我旗下基金持有人收取的佣金,但发现做这种正确的事情总是面临阻力,”施皮尔说,“他同情地点了点头说:‘人们总是会试图阻止你做正确的事,只要这件事脱离了传统。’当我问他情况会不会好起来时,他回答:‘只会好一点点’。”
  巴菲特午餐过程中经常提及自己的生活以及处事理念,如父亲从小就教他,要依靠自己的是非判断,而不是看别人如何判断。
  “以自己内心的准绳过自己的生活,这一点非常重要,”施皮尔援引巴菲特的话说,想弄清自己是否按这一原则行事,只要问自己一个简单问题:你是愿意被全世界看作最好的情人,而被自己看作最糟?还是愿意被自己看作最好情人,而被世界看作最糟?当上述理念运用于投资时,巴菲特做得异常出色:完全信赖自己,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投资,与具备相同价值观的人合作。上世纪90年代末期网络经济迅猛发展时,巴菲特因始终不愿投资这一领域而饱受诟病,但却没有丝毫动摇;当泡沫破裂后,从投资狂热中恢复冷静的人们才理解巴菲特。
  “你还能追寻哪些更好的榜样?”施皮尔在《时代》周刊撰文说,“我们共进午餐两天后,电子港湾报出了明年午餐的机会成交价,210万美元。事实证明:我们的65万美元,绝对是个便宜价钱。”
  就慈善午餐发表看法当天,巴菲特参观了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拥有的餐饮品牌D&Q,品尝最新款冰淇淋的同时与当地6名女童子军成员聊天。巴菲特告诉这些正在中学或大学就读的女孩子,进入投资领域以前,最好多读一些书。“如果你们还能就投资有一些思考和研究,”巴菲特说,“那就更好了。”
  当孩子们问这位世界首富,大学期间应如何理财,巴菲特回答,应该尽量少用信用卡,因为当前利率较高,学生容易陷入信用债务之中。“如果18岁或者20岁时就借了钱,那我可能已经破产,”巴菲特说。每天收到一大堆面临财务麻烦者的来信,他把这些人分为3类:一是失业者,二是患有严重疾病者,三是因信用卡透支而欠下重债者。

[ 本帖最后由 酣睡者 于 2008-7-3 23:37 编辑 ]

leonzhang1974 发表于 2008-7-4 13:02

“今年企业确实感觉到压力,原因一是钢材涨价,二是人民币升值。像我们这样的出口型企业,人民币升值一毛钱,利润就要损失3个亿。”李泽对记者如是说。

    李泽是上海振华港口机械公司南通分公司的总经理。作为世界知名的重型装备制造企业,上海振华年产值达250亿元,其生产的大型集装箱机械占据着世界市场70—80%的份额。这样的龙头地位保证了“振华”在世界市场的发言权,让它可以化解压力,平稳面对市场的波澜。钢材大幅涨价,振华生产的港口机械也适当提价;美元贬值,他们就把部分出口产品的结算币种改为欧元……

    “这是因为我们在市场上有议价能力。”李泽解释说,“客户要订某种产品,可能除了我们,在世界上找不到第二家企业可以生产;或者即使别的企业能生产,但质量、进度难以保证,我们只需一年的生产周期,别的企业可能需要两三年。”

    上海振华于2006年3月正式进入南通,短短两年时间,他们已在南通形成了三大基地,包括已建成的面积1000亩、拥有4600名员工的小南通基地,面积500亩、拥有1000名员工的重型齿轮箱厂,还有面积2700亩的大南通基地正在围填中,明年将全面开工建设。2007年,南通振华的产值是2亿元,今年预计要达到10亿元,预计再经过2—3年的发展,就将形成超百亿的企业规模。

    上海振华港机手上持有40多亿美元的订单,作为其第二大生产基地,南通振华目前唯一发愁的是场地紧张、来不及生产。“我们的产品构件很大,必须要有大的拼装场地,场地不够就无法周转。”李泽说。从今年春节后开始建设,他们用3个月时间就建成了16万平方米场地和钢构车间主框架,极大地缓解了产品拼装和总装场地的不足。

    自主创新、技术领先、强大的软件实力、快速的产品更新换代……多种因素造就了“振华”领先国际同行的核心竞争力。李泽还特别提到一点:“我们企业能留住人,把农民工逐步培养成产业工人是我们的长远战略,给工人发津贴,组织他们每年体检和旅游,给优秀的工人授予技术能手称号……这些以人为本的措施,是保证企业生产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leonzhang1974 发表于 2008-7-4 13:11

http://i1.sinaimg.cn/dy/o/2008-07-04/d76a845b933fb644c5610bafe3fe8b53.jpg
昨天9时20分,在上海董家渡海事处3艘网格艇的护航下,“巨无霸”浮吊“振浮5号”安全通过南浦大桥,按既定计划在江南船厂码头前安全抛锚。

  隶属于上海振华港机厂的“振浮5号”昨日通过南浦大桥,停靠上海江南船厂码头吊装大件,以配合世博工程建设。“振浮5号”长94米,宽40米,总吨位10579吨,净吨位3173吨,经过压载后的水面最大高度为47.135米。而南浦大桥的安全通航高度仅为48米,上海海事局邀请资深专家进行反复论证,以确保“振浮5号”安全通航。

  上午8时38分,“振浮5号”在3艘网格艇的护航下离开老白渡码头,9时20分过南浦大桥,11时45分“振浮5号”顺利在江南码头抛锚并开始吊大件作业。

tge123 发表于 2008-7-4 16:24

振华的在手订单对于小投资者而言,永远是个谜。

前两天中金公司的报告称在手订单50亿美元。今天南通振华的高管称,在手订单40多亿美元。
这些信息如果是机密,就不应该公开报道。如果是机密,就没有理由不让小投资者们知道。

小嗓子 发表于 2008-7-4 21:48

:*9*: :*9*: :*9*:

酣睡者 发表于 2008-7-4 23:54

原帖由 leonzhang1974 于 2008-7-3 12:41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丰田呢?------去年全年,丰田汽车的股价上涨了27%,市值达到2300亿美元,几乎是通用汽车市值的14倍。别忘了丰田还经历了日本股市泡沫的破灭。
请各位不要犯大众的通病---在悲观的时候更悲观!
难道各位现在 ...


周一分红到帐就准备动手了.

酣睡者 发表于 2008-7-5 11:14

“亚洲第一屏”的破产之路

 
对于郑州中原显示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中原显示”),很多人并不了解,但是在郑州生活的人都能够想起:在郑州火车站有一个巨大LED大屏幕,面积达213平方米,有“亚洲第一大屏”之称,这个屏幕,就是中原显示制造的。

  但如今,这个辉煌的企业最终走到了破产的边缘。还原中原显示的破产之路,对于现在的很多企业,或许都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 没落之路

  曾经“阔”过:承担大项目无数

  “上个世纪90年代,郑州人没有不知道中原显示的。”一位知情人士说。

  中原显示的核心产品是大型彩色显示屏和移动式车载大型彩色显示屏,我们平时在车站、公园里看到的显示屏就属此类。除了郑州火车站的巨大屏幕外,中原显示还有诸多在外的辉煌项目。

  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中原显示就曾为亚运会、全国运动会提供显示服务,全国铁路的重要车站广场(郑州、北京、深圳、鞍山)等大型场所的显示屏很多出自中原显示之手。其产品被称为“中华第一屏”。更为轰动的是,1994年底和1998年5月,中原显示分别在天安门广场安装了160平方米中国政府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倒计时牌。“在澳门回归倒计时牌中,中显采用了GPS卫星检测系统,使得倒计时牌运行数十年也不会误差一秒。”一位中原显示的老职工说。

  1997年6月30日,香港回归前夜,中显公司新型LED车载式巨型彩色显示屏进入天安门广场,为首都数十万观众现场转播了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的实况。一时间,中原显示名扬天下。

  因为诸多轰动项目,中原显示获得了巨大的荣誉。江ZM、李P、朱RJ、刘华清、钱QC、吴BG、黄J、李CC、罗G等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过该公司,其公司名称为江ZM亲手所书。

  如今“破”了:高科技厂区成活动板房车间

  但如今,这家明星企业将迎来破产的命运。

  今年3月中旬,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发布文书:在3月3日,立案受理了中原显示的破产申请。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将于7月8日在郑州高新区法院召开。“说白了,就是讨论如何向中原显示讨债。”一位知情人士说。

  而位于西开发区银屏路上的这家企业,已是明日黄花,原来的中原显示有一片面积不小的厂房和院子,但记者发现,昔日中原显示的地盘已被几家单位瓜分:门口停着几辆卡车,车上挂着“抗震救灾”标志。“里面有一个样板房生产厂,我们是来拉样板房的。”一位司机说。

  整整11年后,同样是6月30日,记者在中原显示看到,一台巨大的车载显示屏放在院子里,车头没有了,只有车身和黑黢黢的显示屏,车身标有“中原显示”的字样,一位在院子里工作的人介绍,就是这个屏幕,在1997年香港回归时为数十万群众转播过主权交接仪式,现在已在这里暴晒好几年了。

  走向末路: 已严重资不抵债

  中原显示始建于1988年,是集科、工、贸为一体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993年3月5日,中原显示与香港金微电子有限公司合作,组建了中外合资的“中原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此后,中原显示很快成为“国内最大的专业生产室内外大型显示屏的企业”。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制约因素也体现出来。由于当时不能大规模进行标准化生产,企业利润受限。为了脱困,2000年9月,中原显示成立郑州中显等离子显示技术有限公司,出资5720万元开始生产等离子彩电。

  “5700多万对等离子生产线来说,是杯水车薪。”一位业内人士说。可以类比的是,2007年4月,国内彩电巨头长虹在绵阳投建等离子屏生产线,一期工程规划总投资为6.75亿美元。

  2002年9月,公司宣布解散。

  2006年4月上旬,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首批“老赖”名单,其中中原显示欠款700万元。同时,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郑州办事处发布资产处置公告,称中原显示欠该办事处贷款本息合计9730.65万元。

  知情人介绍,当时中原显示总经理李超非常着急,亲自写了材料向各级领导呼吁,但终究没能挽回局面。2008年起, 50亩土地被强制过户,厂房、技术也被封存。

  记者从相关渠道了解到,截至申请破产前,中原显示总负债超过2亿元,而工商部门资料表明,中原显示的注册资本是4039.2万元,目前该公司已严重资不抵债。

  ■ 败因探源

  1

  没理顺和政府的关系

  一家高科技企业,承担过如此多的大型项目,为什么最后会走向末路?

  据知情人士透露,受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好事,但企业不能妥善处理的话,也会产生负面效应。

  据一位离开中原显示的员工介绍,在具体经营管理上,中原显示是完全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但是在重大项目上,中原显示又承担了很多政府部门的投入,与有关方面的责任和权益没有理顺。

  这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中原显示没有资金,上级领导会建议公司先贷款,承诺项目结束后,由政府帮助找婆家,把屏卖出去,资金就回来了。“而实际上,项目结束后,领导要么调走,要么就不再提还贷的事了。”

  例如转播香港回归的车载显示屏,中原显示用了1500多万元的贷款,转播后把屏幕拉回公司,就再也没用过。

  2

  企业家的素质

  一位曾在中原显示做过法律咨询的律师告诉记者,其实中原显示走到现在,跟总经理李超的性格也有很大关系。

  “他是个工作狂,但他在协调人际关系、管理上有缺陷,缺乏对人员的培训,缺乏企业文化建设。”一位曾在中显公司工作过的人士这样评价李超,他是“一个好的科学家”但不是“一个优秀的企业经营者”。

  “中原显示原来有很多优秀的人才。”一位曾在此工作的人士说,“但后来很多人都走了,他们掌握核心技术后,自己出去创业了,现在河南做显示屏的企业家,很多都在中原显示干过。”

  河南省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张立功认为,“一个企业的成败,70%取决于经营决策人的作用,企业领导人的素质对企业兴衰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张立功说。


---------------------------------------------------
无论是国家领导人的亲笔,还是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都不是一个企业基业长青的决定因素.是果而不是因.
做为一个当时技术领先,前途一片美好的企业,为何成为如此地步,其中的教训,值得投资者深思!

[ 本帖最后由 酣睡者 于 2008-7-5 11:21 编辑 ]

shanmin 发表于 2008-7-6 01:25

呵呵,关于人才和管理,转一趣文

二流人才,才是未来之星
2008年07月04日 价值中国 黃力泓

  学习二流人才的谦卑、踏实、努力,否则不免聪明反被聪明误。

  一位退役的上校军官对他友人说:『你看那些将军,他们都是二流人才!』
  友人诧异地问:『那么一流人才那里去了?』
  『一流人才都没当上将军,有的早就退役,生活潦倒,愤世嫉俗!』
  『那......你是几流人才?』
  『我吗?』退役的上校笑着说:『我是三流人才!』

  这位退役上校的话看起来有故弄玄虚的味道,事实上,他的话,正好说出了人性丛林里的若干真相。他所谓的一流人才是智慧高、反应快,样样优秀的人,这种人的表现让人不敢逼视,所提见解也非一般人所能了解,更能见人所未见,言人所不敢言!然而这种人因为太优秀,对自己太有信心,因而『忘记』身边有一大群『平庸』的人,他的亮眼表现,无形中带给这些平庸的人压力,因此,他的优秀反而成为人际关系上的阻碍;他再优秀,总不可能斗得过平庸之辈的连手抵制吧!更何况,在位者、掌权者也有人为了安全感而容不下他哩!一个年轻的、在人际关系上处处障碍的人,怎么有可能出头呢?另外,优秀的一流人才因为了解自己的优秀,当他不为周遭的人接纳时,不是产生很重的挫折感,丧失企图心,便是为了智慧上的倨傲,而不屑与那些『庸才』共事;总是过犹不及,因此不是在原地愤世嫉俗,做个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怪物』,便是急流勇退,做个不管世事的凡夫,虽然未必穷途潦倒,但总是『怀才不遇』!

  至于二流人才,若以上中下来分,二流人才算是有中上资质的人,比一流人才就是差一点,因为他看到的、想到的没那么远、那么多,反而能为一般人理解、接受;同时因为这种人光芒有限,不致于造成别人太大的生存压力,加上这种人也有才华有限的自知之明,因此在人际关系上比较不会出现障碍,上位者也不会对他产生戒心,而可以给予充分的信任和支持,因此这种『二流人才』反而可以慢慢地发展,终于掌握权力。另外,这种『二流人才』因对自己怀有『才华有限』的危机感,会保持谦卑及不断的学习,这一点也是『二流人才』经过踏实的努力而超越『一流人才』的原因之一。

  『二流胜过一流』就是这么回事,而这是合乎人性丛林法则的。那么,『一流差过三流』是怎么回事?难道『一流』还比不过『三流』?『一流差过三流』并非绝对,但却常是事实。『一流人才』一旦落魄,有时会比『三流人才』境遇还惨,因为『一流人才』不屑做『三流人才』所做的事,而『三流人才』有『一流人才』所不能理解的愚痴的踏实,反而能拥有一片自己的天空,所以,在某些情况之下,『一流差过三流』是存在的。

  你是第几流的人才?

  如果你是第二流或第三流,那么你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如果你是第一流人才,那么必须小心,你的智慧有可能成为你的负担!

  因此,把自己当成『二流人才』吧,学习他们的谦卑、踏实、努力,否则不免『聪明反被聪明误』,因为人性丛林里是『二流人才』的世界哩!

感想:作者眼中的一流人才,的确太烂了些。不过,一流、二流、三流只是个名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愚以为此文,形式次要,文意可取。

tuiger 发表于 2008-7-7 09:37

原帖由 shanmin 于 2008-7-6 01:25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二流人才,才是未来之星
2008年07月04日 价值中国 黃力泓

  学习二流人才的谦卑、踏实、努力,否则不免聪明反被聪明误。

  一位退役的上校军官对他友人说:『你看那些将军,他们都是二流人才!』 ...


精辟!

leonzhang1974 发表于 2008-7-7 10:47

 振华港机总裁管彤贤日前在长兴岛基地接待数十家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时称,与上海港机整合后的振华港机将形成一个拥有岸线最长、全球产销规模最大的码头重型装备制造商,在国内外港口机械市场的占有率将接近80%。

  根据振华港机股权分置方案中所做的承诺,控股股东中交集团拟将旗下上海港机的资产注入振华港机。此事于今年3月下旬正式公告后,在方案报批的同时,振华港机与上海港机启动了两公司整合一体的前期准备工作。机构投资人此行在长兴岛实地看到,上海港机年前动迁至长兴岛的占地700多亩新厂区,与振华港机基地仅一墙相隔,各类标注着上海港机品牌的大小集装箱起重机沿岸整装待发。据了解,上海港机目前在国内港口机械市场拥有最大的市场份额,自今年3月份以来,它已先后拿下了包括营口、烟台、连云港(6.40,0.15,2.40%,吧)、南通、宁波、泉州和厦门等七个港口的港机产品招标项目。

  据介绍,上海港机今后的发展方向将统一列入振华港机的总体发展战略与布局。如振华港机着力开拓的海上重工市场领域,根据上海港机擅长建造水域工程用的挖泥船(在建的已有5艘)的优势,将进一步规划由其实施平地造船,这与常规的船坞造船相比具有船期缩短、成本减低等优点,由此为振华港机拓展海上重型装备市场过程中介入海上工程船舶市场打下根基。另据振华港机执行董事刘启中介绍,公司今年上半年顺利完成了半年度经营指标,在同比增长约三成的产值中,集装箱机械产量几乎与去年同期持平,而变化主要来自于海上重工等相关产品的增量。据称,振华港机拟定的明年度达到50亿美元产值目标中,除了港口机械等传统产品外,其中的20亿美元将由海上重工产品贡献。

  对于投资者有关公司何以做到今后数年依然保持不断增长的询问,管彤贤自豪地宣称,这是因为此次实施的资产整合一旦全面完成,公司将形成业内无可比拟的十大竞争优势,其中包括将拥有地处上海和江苏两地共计占地1万亩的十大生产基地(含上海港机原有3个基地)、包括3.7公里长承重码头在内的长达10公里驳岸线、约40万平方米的近水作业场地、27艘专业远洋运输船队、1500人组成的专业科研设计队伍和7500名专业焊工等等。

  在解答如何化解公司面临的汇率变化和钢材涨价等带来的不利因素时,管彤贤表示公司方面已经采取了多种措施加以应对,特别是钢材方面在去年提前打出预付款而基本锁定下年度所需95万吨钢材价格后,今年又通过全额预付款采购、自购钢坯再让钢厂铸造、采购卷钢再加工等办法逐步备货,争取在第三季度之前敲定明年度所需的150吨钢材。此外,管彤贤表示,目前振华港机因在港口机械行业具备竞争优势而具有一定的议价权,可以一定幅度地上调产品价格,这些都可以使客观不利因素对公司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tuiger 发表于 2008-7-7 15:37

...据称,振华港机拟定的明年度达到50亿美元产值目标中,除了港口机械等传统产品外,其中的20亿美元将由海上重工产品贡献。

初见成效:)

tge123 发表于 2008-7-7 19:38

原定今年计划300亿,明天计划400亿,怎么出来一个50亿美元即350亿人民币呢?

是不是打算今年底美元就升值到6.0元兑换1美元?

有点搞不清楚。

leonzhang1974 发表于 2008-7-7 20:46

原定今年计划300亿,明天计划400亿,怎么出来一个50亿美元即350亿人民币呢?
原话可是:拟定的明年度达到50亿美元
管总股东大会上说每年50-100亿增长,至少50亿,今年300亿是因为订单有保证,而明年还要看下半年的订单,所以50亿美元不是很正常吗!
股价的波动也正是在反映这种不确定性。

tge123 发表于 2008-7-8 00:11

原帖由 leonzhang1974 于 2008-7-7 20:46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原定今年计划300亿,明天计划400亿,怎么出来一个50亿美元即350亿人民币呢?
原话可是:拟定的明年度达到50亿美元
管总股东大会上说每年50-100亿增长,至少50亿,今年300亿是因为订单有保证,而明年还要看下半 ...

股东大会没有参加,所以管总具体的讲话没有听到。

我参考的资料是:600320_20080426_1.pdf, 你可以从上交所的网站上下载到的。这是官方发布的文档。

具体的是在这个报告的第18页,第12行。并为2009年实现400亿,2010年500亿创造条件。

你讲的那个至少50亿,不知道振华有没有公开在上交所发布过预测的公告。我是没有印象的。


所以讲,振华的投资者关系还是有问题的,这些数据动辄就相差50亿,两年相差100亿,差距真的太大了。

leonzhang1974 发表于 2008-7-8 12:03

股东大会内容去振华88那里有的:http://blog.sina.com.cn/blueincreasing,
还是那句话-股价的波动也正是在反映这种不确定性。
像港机这种靠订单吃饭的,不确定还是比较大的,还有一个主要的不确定因素是spmp的注入,如果不成功,别说400亿,今年的300亿达不到都是肯定的。50亿可能就差在spmp上了。
50亿多出入从绝对值看确实大,单对于300亿的基数连20%都不到。
我现在持有320的信心可不是300亿400亿,而是管总在股东大会上说的未来1000亿远大宏远目标。如果在未来10年能够做到,那10年复合增长率在16%~17%之间,当然这种不确定性太大了。10年,有多少人能够坚持,包括320.

leonzhang1974 发表于 2008-7-8 20:13

@主导产品集装箱起重机价格上调幅度约10-20%,岸桥出口价格已经从800多万美元上涨到近900万(含运费),部分消化原材料上涨因素, 08年集装箱起重机平均毛利率可维持在14-15%。
@公司2007年1-6月的订单金额同比增长32%,公司在手订单约70亿美元,跟踪项目金额约70亿美元,为今明两年的业绩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09年计划完成销售收入50亿美元,其中海上重型约20亿美元,预计占到销售收入的40%,海上重型包括浮吊、工程船(5艘挖泥船在建造中)、锚绞机等。考虑到下半年还有一些订单陆续签订,公司09年的业绩增长有坚实基础。

leonzhang1974 发表于 2008-7-8 20:16

1+1大于2,协同效应初步显现
 公司与上海港机的协同效应已经开始初步显现,在国内7个港机项目连续中标:营口、烟台、连云港、宁波、泉州、厦门(2个)。二家企业以一个港机对外接单,集装箱起重机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已经是100%。上海港机的岸桥也从每台500万美元涨到600万美元,以前的相互竞争不复存在。
 港口散货机械方面,矿砂每小时2000吨以上、煤炭1500吨以上的机型,公司市场占有率基本上达到80%,散货机械的价格平均也上涨20%。

leonzhang1974 发表于 2008-7-8 20:19

看来spmp注入是实质性利好,中交做事果断
页: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查看完整版本: 振华重工(600320,900947)长期跟踪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