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08-7-5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亚洲第一屏”的破产之路
对于郑州中原显示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中原显示”),很多人并不了解,但是在郑州生活的人都能够想起:在郑州火车站有一个巨大LED大屏幕,面积达213平方米,有“亚洲第一大屏”之称,这个屏幕,就是中原显示制造的。
但如今,这个辉煌的企业最终走到了破产的边缘。还原中原显示的破产之路,对于现在的很多企业,或许都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 没落之路
曾经“阔”过:承担大项目无数
“上个世纪90年代,郑州人没有不知道中原显示的。”一位知情人士说。
中原显示的核心产品是大型彩色显示屏和移动式车载大型彩色显示屏,我们平时在车站、公园里看到的显示屏就属此类。除了郑州火车站的巨大屏幕外,中原显示还有诸多在外的辉煌项目。
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中原显示就曾为亚运会、全国运动会提供显示服务,全国铁路的重要车站广场(郑州、北京、深圳、鞍山)等大型场所的显示屏很多出自中原显示之手。其产品被称为“中华第一屏”。更为轰动的是,1994年底和1998年5月,中原显示分别在天安门广场安装了160平方米中国政府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倒计时牌。“在澳门回归倒计时牌中,中显采用了GPS卫星检测系统,使得倒计时牌运行数十年也不会误差一秒。”一位中原显示的老职工说。
1997年6月30日,香港回归前夜,中显公司新型LED车载式巨型彩色显示屏进入天安门广场,为首都数十万观众现场转播了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的实况。一时间,中原显示名扬天下。
因为诸多轰动项目,中原显示获得了巨大的荣誉。江ZM、李P、朱RJ、刘华清、钱QC、吴BG、黄J、李CC、罗G等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过该公司,其公司名称为江ZM亲手所书。
如今“破”了:高科技厂区成活动板房车间
但如今,这家明星企业将迎来破产的命运。
今年3月中旬,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发布文书:在3月3日,立案受理了中原显示的破产申请。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将于7月8日在郑州高新区法院召开。“说白了,就是讨论如何向中原显示讨债。”一位知情人士说。
而位于西开发区银屏路上的这家企业,已是明日黄花,原来的中原显示有一片面积不小的厂房和院子,但记者发现,昔日中原显示的地盘已被几家单位瓜分:门口停着几辆卡车,车上挂着“抗震救灾”标志。“里面有一个样板房生产厂,我们是来拉样板房的。”一位司机说。
整整11年后,同样是6月30日,记者在中原显示看到,一台巨大的车载显示屏放在院子里,车头没有了,只有车身和黑黢黢的显示屏,车身标有“中原显示”的字样,一位在院子里工作的人介绍,就是这个屏幕,在1997年香港回归时为数十万群众转播过主权交接仪式,现在已在这里暴晒好几年了。
走向末路: 已严重资不抵债
中原显示始建于1988年,是集科、工、贸为一体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993年3月5日,中原显示与香港金微电子有限公司合作,组建了中外合资的“中原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此后,中原显示很快成为“国内最大的专业生产室内外大型显示屏的企业”。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制约因素也体现出来。由于当时不能大规模进行标准化生产,企业利润受限。为了脱困,2000年9月,中原显示成立郑州中显等离子显示技术有限公司,出资5720万元开始生产等离子彩电。
“5700多万对等离子生产线来说,是杯水车薪。”一位业内人士说。可以类比的是,2007年4月,国内彩电巨头长虹在绵阳投建等离子屏生产线,一期工程规划总投资为6.75亿美元。
2002年9月,公司宣布解散。
2006年4月上旬,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首批“老赖”名单,其中中原显示欠款700万元。同时,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郑州办事处发布资产处置公告,称中原显示欠该办事处贷款本息合计9730.65万元。
知情人介绍,当时中原显示总经理李超非常着急,亲自写了材料向各级领导呼吁,但终究没能挽回局面。2008年起, 50亩土地被强制过户,厂房、技术也被封存。
记者从相关渠道了解到,截至申请破产前,中原显示总负债超过2亿元,而工商部门资料表明,中原显示的注册资本是4039.2万元,目前该公司已严重资不抵债。
■ 败因探源
1
没理顺和政府的关系
一家高科技企业,承担过如此多的大型项目,为什么最后会走向末路?
据知情人士透露,受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好事,但企业不能妥善处理的话,也会产生负面效应。
据一位离开中原显示的员工介绍,在具体经营管理上,中原显示是完全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但是在重大项目上,中原显示又承担了很多政府部门的投入,与有关方面的责任和权益没有理顺。
这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中原显示没有资金,上级领导会建议公司先贷款,承诺项目结束后,由政府帮助找婆家,把屏卖出去,资金就回来了。“而实际上,项目结束后,领导要么调走,要么就不再提还贷的事了。”
例如转播香港回归的车载显示屏,中原显示用了1500多万元的贷款,转播后把屏幕拉回公司,就再也没用过。
2
企业家的素质
一位曾在中原显示做过法律咨询的律师告诉记者,其实中原显示走到现在,跟总经理李超的性格也有很大关系。
“他是个工作狂,但他在协调人际关系、管理上有缺陷,缺乏对人员的培训,缺乏企业文化建设。”一位曾在中显公司工作过的人士这样评价李超,他是“一个好的科学家”但不是“一个优秀的企业经营者”。
“中原显示原来有很多优秀的人才。”一位曾在此工作的人士说,“但后来很多人都走了,他们掌握核心技术后,自己出去创业了,现在河南做显示屏的企业家,很多都在中原显示干过。”
河南省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张立功认为,“一个企业的成败,70%取决于经营决策人的作用,企业领导人的素质对企业兴衰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张立功说。
---------------------------------------------------
无论是国家领导人的亲笔,还是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都不是一个企业基业长青的决定因素.是果而不是因.
做为一个当时技术领先,前途一片美好的企业,为何成为如此地步,其中的教训,值得投资者深思!
[ 本帖最后由 酣睡者 于 2008-7-5 11:21 编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