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feiddd 发表于 2007-11-12 07:12

《说佛》 一天理解一句

1.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2. 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3. 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4. 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5. 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6. 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7. 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8. 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9. 修行是点滴的工夫。

10. 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11. 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12. 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13. 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14.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15. 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16. 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17. 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18. 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19. 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20. 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21. 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22. 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23. 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

24. 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

25. 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26. 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 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27. 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28. 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29. 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30. 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你烦恼什么? 

31. 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当你学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顺。

32. 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33. 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

34. 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35. 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36. 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37. 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38. 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39. 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40. 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41. 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42. 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43. 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44. 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一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

45. 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的。感情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们至死都还在执著与追求。

46. 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47. 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48. 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49. 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50. 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51. 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52. 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

53. 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54. 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55. 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56. 眼睛不要老是睁得那么大,我且问你,百年以后,那一样是你的。

57. 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不要光埋怨自己多病,灾祸横生,多看看横死在你刀下的众生又有多少?

58. 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59. 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60. 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61. 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62. 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63. 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64. 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65. 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66. 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67. 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68. 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69. 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70. 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71. 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

72. 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73. 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74. 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75. 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76. 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77. 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78. 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79. 你要感谢告诉你缺点的人。

80. 能为别人设想的人,永远不寂寞。

81. 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82. 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83. 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84. 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85. 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86. 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

87. 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88. 其实爱美的人,只是与自己谈恋爱罢了。

89. 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沈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不被批评的。

90. 夸奖我们,赞叹我们的,这都不是名师。会讲我们,指示我们的,这才是善知识,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

91. 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92. 为了赞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践踏的香花美草。

93. 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94. 能够把自己压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

95. 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96. 沈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97. 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98. 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99. 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100. 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101. 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102. 别人讲我们不好,不用生气、难过。说我们好也不用高兴,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坏,就看你会不会用?

103. 如果你自己明明对,别人硬说你不对,你也要向人忏悔,修行就是修这些。你什么事都能忍下来,才会进步。就是明明是你对,你也要向他人求忏悔,那就是修行了。

104. 当你的错误显露时,可不要发脾气,别以为任性或吵闹,可以隐藏或克服你的缺点。

105. 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要多。

106. 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107. 别人永远对,我永远错,这样子比较没烦恼。

108. 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109. 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110. 只要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111. 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112. 不懂得自爱的人,是没有能力去爱别人的。

113. 学佛就是在学做人而已。

114. 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115. 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问自已,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116. 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117. 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正好可以调整自己的缺点。

118. 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119. 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

120. 学佛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而是当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121. 佛陀从不勉强别人去做他不喜欢的事情,佛陀只是告诉众生,何者是善?何者是恶?善恶还是要自己去选择,生命还是要自己去掌握。

122. 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著心。

123. 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124. 一个常常看别人缺点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够好,因为他没有时间检讨他自己。

125. 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么办?

126. 真正的布施,就是把你的烦恼、忧虑、分别和执著心通通放下。

127. 如果你真的爱他,那么你必须容忍他部份的缺点。 

128. 要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你必须要接受世上所有的人,都会死去的观念。

129. 所有的病患,医生最难治,所有的众生,自以为是的人最难渡。

130. 一匹驴,吃再好的草,也不会成为一匹俊马。用执著和分别心去修行,再大的精进,也不会成佛。

131. 了解永恒真理的人,就不会为任何的生离死别而哀伤悲泣,因为生离死别是必然的。

132. 虽然你讨厌一个人,但却又能发觉他的优点好处,像这样子有修养的人,天下真是太少了。

133. 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

134. 希望你常对自己说,闻到了佛法,我是最幸福的人,除了这幸福外,再没有别的了。

135. 如果你能每天呐喊二十一遍“我用不着为这一点小事而烦恼”,你会发现,你心里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试试看,很管用的。

136. 诚实的面对你内心的矛盾和污点,不要欺骗你自己。

137. 因果不曾亏欠过我们什么,所以请不要抱怨。

138. 我们确实有如是的优点,但也要隐藏几分,这个叫做涵养。

139. 无事莫把闲话聊,是非往往闲话生。

140. 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141. 太过于欣赏自己的人,不会去欣赏别人的优点。

142. 活在别人的掌声中,是禁不起考验的人。

143. 心是最大的骗子,别人能骗你一时,而它却会骗你一辈子。

144. 坏孩子,父母总是比较*心。所以对于罪业愈深重的众生,我们更应该特别宽恕他怜愍他,而不应该远离他舍弃他。

145. 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146. 用平常心来生活,用惭愧心来待人,心来处事,用菩提心契佛心。

147. 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这件东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机会选择别的。人的心若死执自己的观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慧也只能达到某种程度而已。

148. 人家怕你,并不是一种福,人家欺你,并不是一种辱。

149. 不是某人使我烦恼,而是我拿某人的言行来烦恼自己。

150. 不要刻意去曲解别人的善意,你应当往好的地方想。

151. 世上的事,不如己意者,那是当然的。

152. 我的财富并不是因为我拥有很多,而是我要求的很少。

153. 吃了就一定要拉,人一定要学会随缘放下,否则就会?便秘。

154. 常以为别人在注意你,或希望别人注意你的人,会生活的比较烦恼。

155. 我能为你煮东西,但我不能为你吃东西。各人吃饭是各人饱,各人生死是个人了。

156. 看轻别人很容易,要摆平自己却很困难。

157. 人类最大的错误,在于不敢承担圣人的心。

158. 你只管活你自己的,不必去介意别人的扭曲与是非。

159. 如果你准备结婚的话,告诉你一句非常重要的哲学名言“你一定要忍耐包容对方的缺点,世界上没有绝对幸福圆满的婚姻,幸福只是来自于无限的容忍与互相尊重。”

160. 如果你能够平平安安的渡过一天,那就是一种福气了。多少人在今天已经见不到明天的太阳,多少人在今天已经成了残废,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失去了自由,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家破人亡。

161. 是非和得失,要到最后的结果,才能评定。

161. 不必和因果争吵,因果从来就不会误人。也不必和命运争吵,命运它是最公平的审判官。

162. 你有你的生命观,我有我的生命观,我不干涉你。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认命。

163. 你希望掌握永恒,那你必须控制现在。

164. 恶口永远不要出自于我们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坏,有多恶。你愈骂他,你的心就被污染了,你要想,他就是你的善知识。

165. 当你明天开始生活的时候,有人跟你争执,你就让他赢,这个赢跟输,都只是文字的观念罢了。当你让对方赢,你并没有损失什么。所谓的赢,他有赢到什么?得到什么?所谓的输,你又输到什么?失去什么?

166. 我们大部份的生命都浪费在文字语言的捉摸上。

167. 你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委曲,你应该要想,他对我这样已经很好了,这就是修行的功夫。

168. 别人可以违背因果,别人可以害我们,打我们,毁谤我们。可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憎恨别人,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保有一颗完整的本性和一颗清净的心。  

169. 与任何人接触时,要常常问自己,我有什么对他有用?使他得益。如果我不能以个人的道德、学问和修持的力量,来使人受益,就等于欠了一份债。

170. 出家是一生一世的事,修行是多生多劫的事。

171. 信佛,学佛,不是为自己,乃是为一切苦海中的众生。

172. 佛不渡无缘的人,不能渡的人,我们就把他当做菩萨来看。

173. 如果一个人没有苦难的感受,就不容易对他人给予同情。你要学救苦救难的精神,就得先受苦受难。

174. 一般人在遇到对方的权势大,财富大,气力大,在无可奈何的情形之下而忍,这算什么忍耐呢?真正的忍是,就算他欺负了你,对不住你,但他什么都不及你,你有足够的力量对付他,而你却能容忍他,认为他的本性和我一样,只是一时糊涂,或在恶劣的环境中受到熏染罢了,你不必与他计较,能在这样的情况及心境之下容忍那才是真正的忍耐。  

175. 如果我们放眼从累生历劫去看,那么一切的众生,谁不曾做过我的父母、兄弟姊妹、亲戚眷属?谁不曾做过我的仇敌冤家?如果说有恩,个个与我有恩;如果说有冤,个个与我有冤。这样子我们还有什么恩怨亲疏之别呢?再就智慧愚笨来说,人人有聪明的时候,也有愚痴的时候,聪明的人可能变愚痴,愚痴的人也可能变聪明。最坏的人,也曾做过许多好事,而且不会永远坏;好人也曾做过许多坏事,将来也不一定会好。如此我们反覆思索,所谓的冤亲、贤愚,这许多差别的概念,自然就会渐渐淡了。这绝对不是混沌,也不是不知好坏,而是要将我们无始以来的偏私差别之见,以一视同仁的平等观念罢了!

176. 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著。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177. 宁可自己去原谅别人,莫让别人来原谅你。

178. 当你用烦恼心来面对事物时,你会觉得一切都是业障,世界也会变得丑陋可恨。

179. 欲为诸佛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180. 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周遭的世界,我们就只好改变自己,用慈悲心和智慧心来面对这一切。

hefeiddd 发表于 2007-11-12 07:13

聪明理财50招

 怎样更多地赚钱,更多地积蓄钱财,更好地投资,更灵活地消费和怎样更好地保障你的家庭,下面是美国《money》杂志的忠告。

  对于金钱,你最聪明的投资选择是哪件事?是买房还是换工作?或许是你购买股票,或许是你选择了市场中盈利的共同基金。你现在知道它是明智的选择,因为它使你赚钱,或节约了金钱,或使你免受财政困扰。必须指出的是,我们很多处理金钱的行为仅仅是猜测行为,比如我们无法知道下一年哪只股票的表现会更好,我们只是用运气来打赌。其实,我们不必总用运气打赌,本文会告诉你50种聪明的理财方法,这些都是在生活中可以具体把握的事情。有些你可能尝试过,比如投资401(k)计划,有些关于消费、职业规划、财政计划的建议,可能你从未想到过。当然,50件事中的单独一件不可能增大你变得富有,但每一件都可以让你获得成功的可能性与减小失败风险。聪明的定义就是——高回报率低风险率。

  作为习惯,这些财政行为必须成为你的第二天性:

1.为你的家庭开设账户

  应该做的:开设家庭增值信贷账户并有效利用,为你自己或者孩子准备大学教育费,或者还清信用卡的债务。
  不应该做的:滥用你的家庭账户,为假期准备专款,购买等离子电视或你无力支付的物品。

2.思考

  使你的财务生活自动化。应该把你在银行中的部分储蓄让你的共同基金公司或经纪人进行每月投资。同样,要合理管理你的移动电话费用,你将会发现,预算比以前简单,你再也不用支付滞纳金。

3.追求利益最大化

  尽可能多地投资在你的401(k)上。根据401k计划,假设有7%的回报率与50%的抵兑,保持每年的持续投资,30年后,你将会得到153110美元(绝对没有印错)。在你50岁或者岁数更大时,你可以储存14000美元或者18000美元。

4.你的应征税收入

  减少应征税收入,也就是说在工作中建立灵活的消费账户。老板会从你的薪水里扣除税前所得,你用这些钱去支付医疗费用,包括保险费、药物费、手术费等等。每1000美元的投入大概就可以使你的税单减少300美元。别错过每年的这个机会,尤其是在秋天。

5.有计划的节约

  每个月固定地投资共同基金。这样可以保证你在股票低价时候买得多,而在股票高价时候买得少。T·Rowe 公司的自动资产建立计划认为,对于个人来说,最初投资股票大约在2500美元,然后每个月只要投资50美元。

6.做个守财奴

  共同基金中的股票式基金有1.33%的管理费,债券式基金有0.89%的管理费。研究表明,保持投资的低支出费用是可以使你的投资获得高回报率的最佳方法。美国先锋基金公司与富达基金公司认为最合算的投资是指数基金。

7.午餐

  和以前的同事一个月偶尔出去吃一次饭。如果你总是花上30美元在外面就餐,你在求职简历里的照片会越来越肥胖。

8.迷,但不疯狂

  即使你确实想在将来的投资中赚得更多,最好也要为将来可能变化的事情留出5%—10%的资产。如果股票并没有如预想的那样理想,你可能会吓一跳,但是你也不会损失很大。

9.在世界范围内赚钱

  对你的证券多样性投资,在本土外的地区投资会减少风险,提高回报率,至少要把你资产的20%放在海外。

10.确立资产再平衡日

  每年的8月1日(你也可以自由选择一天),减持价格上涨的证券,增持价格下跌的证券,把你的资产重新优化配置。研究表明,每年如此,你就会自动地在股价低时买进,股价高时卖出,最终可以得到高收益。或者你可以把你的资金放在专业的资本配置管理公司中。

11.懂得何时收回资金

  出售表现糟糕的股票或亏损基金。在应征税账单中,你的损失会抵消一部分资产所得,因此,它可以减少你应缴纳的所得税,无效投资可以灵活转化成税赋的减免。如果你改变观念,在30天后你可以收回资本。

12.不浪费一分钱

  绝对不要浪费一分一毫。在六个月的时间里,你可以把硬币存入银行或者把零钱放入储蓄账户(《钱》杂志的一位员工家庭去年存了1000美元零钱)。

了解这些消费的秘密,你将受益匪浅

13.普通消费

  不要去购买特级汽油。高品质的汽油并不会提高你的生活水平,也不会提高燃料的效率,而且这并非是你的必需品,相反,它只会让你每年多交120美元的费用。

14.选择固定的航空公司

  在你购买商务座位时选择一家固定的航空公司,在同一航空公司乘坐飞机,英里数越长越合算。好好利用乘坐飞机的英里数,美国国内海岸线飞机航班的座位价格就会变得很便宜。如果你乘坐了25000英里,你就可以免费得到价值150美元的海岸到海岸的飞机票;而如果你乘坐了100000英里,你可以得到价值3000美元去欧洲的商务机票,包括部分酒店费用。

15.信用卡年费

  要求信用卡发行方放弃30到70美元的年费。比如,发行方认为去另外地方经营商业是很具能力的表现,他们会因为你出门经商而不考虑年费。是否只能免交一次?你也可以用现在良好的信用记录勾销上次的费用。

16.支付房屋重建费

  当你为房屋保险时,你的投保计划里应该包括重建费,而不仅仅是房屋损坏补偿费,这才是实际的现金成本。这样可能会增加你10%的费用,但是这个价格包括了你房屋的重建以及装修费用。

17.与医生讨价还价

  对于日常程序的医疗,比如看牙医或者为治疗疾病开的药物等等,你都可以找保险方,寻出他们应该合理负担你的治疗费用的理由。这样,你不仅可以少支付很多费用,还可以节约一半的时间,获得更便宜的治疗服务。

18.开桑塔纳2002

  买二手车,让别人来替你付折旧费。一辆新车第一年的价值折旧率高达30%,这就意味着,大约25000美元的折旧费就可以买一辆丰田Camry或者Lexus IS300。

19.尽量清贫

  至少加入大学财务资助。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具备资助的条件,你应该有选择性地支出财产以便你的孩子将来拥有得到帮助的机会。在你孩子进入高中的头一两年,利用一切额外的现金还清信用卡。如果你的孩子有UGMA 或UTMA监护卡,可以把它用于消费教育费用,例如 SAT教育或者电脑教育。

20.让人分享你的股票

  用股票而非现金为慈善事业捐款。你不仅可以为困难的人提供帮助,还可以从此之后规避所得税以及股票税。你的热心不仅能使自己快乐,而且能使你受益。

21.不要扔弃安全装置

  在你将来的车上装置电子稳定控制器,安全装置可以避免汽车打滑或者自动旋转。一份政府研究表明,安全设备可以使交通工具碰撞减少67%。这种装置用途范围相当广泛,从奥迪A3到宝马Z4都可以安装。

22.入住concierge楼层

  在酒店定concierge楼层的房间。这样会比你在同一酒店的其他楼层费用高20到40美元,但是你在那里可以享受到很多免费的享受——饮料,清洁干燥器,鞋子增亮以及为你预留位置。

23.对奢侈的酒说不

  绝不要花20美元买一瓶酒(特殊情况除外)。酒迷们知道对于酒的最高的享受其实可以在便宜的酒单上寻找到。当你和朋友经过标价过高的白兰地酒店,你朋友请求你购买它时,你就需要离开这样的朋友了。

不要寻找借口,这些简单的办法可以让你马上得到红利

24.选择长期的固定抵押率

  用30年固定利率的抵押代替可调整利率的抵押。短期利率很容易变化而且会越来越高,长期抵押利率从历史上看是便宜的(最近是5.8%)。现在你选择长期固定利率,以后就不用担心房子成本的费用会越来越超出自己的掌握。

25.对自己的账目心里有数

  在Myfico.com上支付45美元寻找三家信用卡大公司为你信用卡核对数目。虽然你可以免费得到一年的信用卡账目,但是这个账目里不包括具体的数字,比如贷方以及保险公司利用你信用卡所获得巨大数目的利益。

26.丰富文化生活

  订阅出版物——商业周刊、贸易时报,或者杂志,你订阅的书籍要确保你办公室的人都不阅读。用这些书籍里的观点和你的老板交流,你将得到意想不到的好处。

27.安装温度调节器

  在你家附近的五金商店或者家庭仓库店花不多于100美元的钱购买一个温度调节器。当你在睡觉或者工作时,它可以自动调节温度,下降10度就可以使你的缴费单减少15%。

28.准备好备份

  为你个人电脑里的重要文件购买硬盘驱动器以及拷贝盘。如果你丧失了家庭照片、财政状况记录以及音乐文档,损失会有多惨重?不要等电脑死机时才想起备份。你可以在compusa.com购买一个简单易用的外部硬盘驱动器,价格在160美元到300美元不等。

29.让孩子现在就感激你

  现在就把你的钱给你的孩子,而不要等待留遗嘱时才给他们。你即使给你孩子11000美元一年的礼物也不用纳税。你的儿女或者孙儿女们现在感激你要比你死后感激有意义得多。

30.现在就为孩子准备

  为你的孩子开IRA账户。孩子在课余或假期打工所得可以放入这个账户,一年后可能高达4000美元。五年后,你的孩子的大学教育费就可以在这里支取了。

31.纸张切碎机(以便不被人阅读)

  购买纸张切碎机。当你的资料被居心不良的人窃取后,这个像饥饿的浣熊一样盯着你的小偷比电脑黑客更可怕。纸张切碎机让你的财政文件变成纸屑,你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个人碎纸机价格一般在90美元左右,在亚马逊网站,你只需要花50美元就可以得到一台横切型碎纸机。

32.选择固定的通讯服务公司

  保持通讯费账单的稳定性。如果你选择两家不同的电讯服务公司,每个月要花销50美元的电话费,或者选择不同的公司,花销110美元的电话费、电线费以及网络费的话,那么,你最好选择一家固定的服务公司以节省你的费用。

33.使用现金回馈卡

  把你的旅行卡以及各种商业卡换成一张你经常使用的有回馈的卡,比如可以得到现金回报的卡。你可以在cardweb.com 或bankrate.com上搜寻到适合你的卡。

34.使用良好的润滑剂

  改变你的汽车用油。你需要改进汽车制造商建议你在里程表上配置的汽油。不要贪图便宜,用劣质石油,那样只会让你付出更多,你应使用盖有美国石油公司印章的合格汽油。

35.使用快速宽带

  更新你的宽带网络接口。网络接入口就像你翻开下一页杂志的过程一样,想象一下,每次你需要花17秒钟才能翻开下一页杂志。高速电线或者DSL服务可能会让你的开支多一点点,电话拨号上网每月大概10到24美元,宽带大概30到40美元。但是你可以节约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更快捷地掌握投资机会。

36.找出卖点

  在你把房屋投到市场上出售之前,为你的房屋设计一两个一流的卖点。一个简单好看的布景花销不到500美元,但可以给你带来成倍的回报。其他低投入高收益的举措有:在底楼挂一幅崭新的画,增加你家照明灯的瓦数,或者雇人把房屋彻底地扫除一番。

37.如何面对数据化处理的苦差事

  购买quicken或微软理财软件。追踪消费,审查资产配置以及估算你下一年的税单,所有这些你觉得应该做但又不知道怎么简单操作的苦差事,软件都会帮你解决问题。

38.利用你的卧室赚钱

  在家里开始你的商业贸易,虽然地方小,而且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但从网络接入到房间装修,你至少可以节约一笔不菲的费用。当然,有个规则:你只能把这个房间用于工作。你可以从irs.gov上得到详细的说明。

39.买一双跑鞋

  花120美元买一双跑鞋绝对是一个明智的举动。让我们来看看它的好处:跑步可以减少心脏病、中风的发病率,可以使你的血压降低,还能比任何其他运动消耗更多的卡路里。120美元比你每个月花50美元去健身房合算得多。

40.巧用信用卡利率

  如果你把钱放在货币市场基金或者浮动利率1%的银行账户以及平均利率为13%的平衡信用卡中,马上写一张支票兑换平衡信用卡,把它投入货币市场基金或者银行账户中。只要按时支付,你就可以毫无风险地得到13%的利率。

41.送孩子上大学

  不管你从哪些地方节省,从哪里借钱,也不管你在哪里消费,教育都是最明智的投资。教育是对你孩子最有价值的投资,它可以让你的孩子获得能力。大学毕业的人比高中毕业生的收入多80%,一生收入相差高达一百万。

43.有自信地说话

  局外人不会得到升迁机会。花几百美元去语言学校上公共交际课程,或者去toastmaster.org获得一些语言培训与锻炼,可以让你的职业生涯更加顺利。这样的课程每年的费用大概是50美元。

44.做万一没有工作的打算

  在工作生涯的关键几个月,你有30%的可能丧失工作能力。伤残保险可能使你现金收入减少,但却是必要的投入。如果你在工作生涯中并没有遇到这种情况,当你65岁时,你仍然可以得到所缴纳的60%到70%。

45.做到有规划

  雇佣财务规划公司为你检查退休或学校教育计划。在garrettplanningnetwork.com或myfinancialadvice.com上,你可以找到以小时计酬的财务规划人,通常的费用是150到200美元一小时。从头到尾的追踪大约需要8到10小时,外加年度检查1至2小时。

专业人士对于股票投资的建议

46.买入成长型大盘股票

  汤姆·麦西格是美国两家一流的大盘基金公司的投资者,他说:“自1981年来,与债券相比,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便宜的基金。”他喜欢并选择了通用公司和宝洁公司,这些公司现在已经成为市场的主导者。

47.买伯顿·哈撒韦股票

  资深价值投资者威廉·威芝指出,你所买入的每一股伯顿·哈撒韦公司的股票(现在价格是2840美元),沃伦·巴菲特都会很好地利用。威芝说:“不管市场上升或下降,利息上升或下降,也不管机会来了还是走了,沃伦总是为持股人每一天的日常生活利益着想。”

48.买入高质量的股票

  Oakmark基金——拥有沃尔玛公司股票的管理者比尔·尼尔根说:“五年前,日用品市场远远落后于奢侈品市场。但今天,日常用品的市场变得越来越大。”

49.不要妄想长生不老

  雇佣律师为你起草遗嘱以及委托律师为你代理医疗保险,这样做的费用是1500到2000美元。复杂一些的代理需要更多的金钱,但是,它可以替你的继承者节省高额的税费。最关键的是,你不可能长生不老。

50.改进翻新

  一般来说,安装一个厨房的费用是42660美元,这部分改进可以为你的房子增值80%。创造性地改进房屋,你既可以从中享受快乐,还可以增加房屋的价值。

hefeiddd 发表于 2007-11-12 07:14

每一位投资者购买股票前要问的10个问题

在上个世纪 90 年代末股市狂热时期所做的调查表明,一般投资者会用很大的工夫研究去哪儿度假,但却吝于花时间去研究要买的股票。听上去真草率,是不是?但这确实是人们熟悉的常见做法。说实话,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翻一翻旅游指南,找一找安提瓜岛上的海滨酒店,要比理解诸如上市公司这种复杂的事情轻松多了。大家宁肯掷骰子来决定买哪只股票。

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只要稍微花点时间和精力,投资者就能避免投资时“纯粹撞大运”的怪圈。为便于理解,我们列出了一份有 10 个基本问题的清单,每位投资者在将自己的血汗钱投入某只股票前,都应该先问一问这些问题。这种做法的灵感来自于拉姆 查兰(Ram Charan)这样的公司咨询师,它不需要你费尽周折地进行财务证券分析。实际上,有些问题听起来都是些浅显的东西。但我们可以保证:只要你在买股票前确实问过这些问题,你就是踏踏实实根据一个公司的长期前景来下赌注,而不仅仅是碰运气。

1 这家公司如何赚钱?

如果你不知道你买的是什么,你就很难判断该付多少钱。因此,买股票前,你应该了解一下这个公司是怎么赚钱的。这个问题听上去简单,但答案却不总是那么一目了然。比如说,通用汽车每年销售上千万辆汽车,但不幸的是公司在这上面几乎不赚钱。实际上,目前通用汽车几乎所有的利润都来自通过公司的财务子公司通用汽车金融服务公司(General Motors Acceptance Corp.)向消费者发放的贷款。而且你可能也猜得到,来自汽车贷款的利润只占总利润的一半,其余的则来自通过 ditech.com 这样的通用汽车子公司发放的住房按揭贷款(就是有关电视广告无处不在的那家企业)。这并不一定说明通用汽车的股票就不好。但很明显,这使你对这家公司的风险和潜在的利润有了更好的了解。

扫一眼《财富》500 强公司的资料,你就能看到几十个这种例子。这就是为什么每一位投资者都必须看公司最新的年报。你可以从年报中详细了解公司 的业务构成,以及每一项业务的销售和收益数据明细。你还可以找到另外一个关键问题的答案:这些收益是否可能转成投资者手中的现金?虽然“净收益”和“每股收益”这些东西会成为商业媒体的头条新闻,但这些仅仅是会计学概念。对股东而言,最重要的是实实在在、铁板钉钉的现金,无论这些现金是以分红的形式分给股东,还是以再投资的形式投入公司运营,从而推动公司股价上涨。翻开年报中的现金流报表,看一看公司“经营带来的现金流”是正还是负,以及现金流是在增长还是在减少。找找看有没 有这样的危险信号:(收益表中显示的)净利润在增长,而现金流在减少。如果是这样,可能就是一种迹象,表明公司使用了“创造性的”会计手法来夸大了账面利润,而这对股东毫无益处。安然公司就是一个例子。

2 销售额是实实在在的吗?

说到现金,大家要明白的要点之一是:根据会计方面的规定,在某笔现金确确实实到帐之前很长时间,公司就可以将其计入销售收入(最糟糕的情况是,这笔现金永远也到不了帐)。这可能会大大影响你打算购买的股票目前的价格。那你怎么知道公司是否有这样的事情?通常可以从公司递交的收益报告中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以技术公司 RSA Security 为例。在 2001 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的注释中,该公司披露了它已经转而采取更激进(不过也是合法的)的会计方法,在把软件发给经销商的同时就将其计入销售收入──为什么非要等到终端用户真正买走产品后再入帐呢?

有时候,这种具有警告意义的操纵收入迹象比较隐蔽。比如说,对于那些销售收入增长的速度大大高于竞争对手的公司要提高警惕。法庭会计师杰克&S226;西谢尔斯基(Jack Ciesielski)说,“如果你看不到导致公司销售增长的具体原因,比如说公司有一种产品特别畅销,那你就要多个心眼 了”,他是权威的《分析师会计观察》(Analyst"s Accounting Observer)的出版人。此外,还要当心那些实现销售增长的唯一途径就是吞并其他公司的公司。如果某家公司每年平均都要收购好几家公司,那么其动机可能就是管理层希望满足华尔街短期的预期。而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将数个各自独立的公司整合在一起,可能会搞得一团糟并付出沉重代价。

3 与竞争对手相比,公司经营得怎么样?

买一家公司的股票前,要了解它怎么积聚起竞争实力,这一点至关重要。最容易入手的是分析公司的销售数据。共同基金经理罗恩&S226;米伦坎普(Ron Muhlenkamp)说,“想要知道一家公司是否比竞争对手强,最好的线索就是看这家公司每年的收入”。过去 10 年中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基金表现一直强于标准普尔 500 指数。如果这家公司处于高增长行业(比如电子游戏),那么,他的销售增长幅度与竞争对手相比如何?如果公司处于成熟的行业(比如零售),过去几年中销售是否持平或者有所增长?尤其要注意新竞争对手的销售业绩,特别是在那些已经停止增长的行业。米伦坎普说,“沃尔玛进军零售业让所有业内人士很沮丧。过去,人们觉得 Kroger 和 Safeway 就够便宜的了,可是那时候没有沃尔玛与它们竞争。”

在对比该公司及其竞争对手时,别忘了比较成本。以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和福特为例,它们都背负著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和医疗保险这样的沉重负担,这些开支使得它们在与丰田和本田等外国对手竞争时处于非常不利的位置。

4 经济大环境对公司有什么影响?

一些股票的周期性很强──换言之,公司业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体经济状况。周期性波动股票有时貌似价廉物美,实则不一定。比如说,在经济下滑的时候,纸业公司股票价格可能会变得非常便宜。但这是大有原因的:经济不景气,许多公司减少广告开支,报纸和杂志页码变少,所以造纸公 司的销售量就减少。当然,经济走出低谷时,事情又会朝另外一个方向发展。

投资者应该密切关注利率的走势,因为利率的变动会对很多行业产生巨大影响。比如说,过去两年里利率大幅降低,从而导致房屋再贷款和消费者支出急剧增加。这对住宅建筑商、电器制造商和零售商等行业是极大的利好。但是,利率不大可能继续降低,且大部分经济学家也预计 2004 年利率可能会上调。所以那些受益于利率下调的公司的增长可能会大幅放慢。

买股票前需要考虑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可能是公司所处行业的价格竞争程度。价格战也许对消费者大大有利,但会使公司的利润迅速减少。咨询 公司麦肯锡对《财富》1,000 家最大公司的分析表明,对于一家公司而言,产品销售价格每下降 5%,销售量必须增加 18%,公司才能维持原来的利润。麦肯锡公司合伙人、定价专家克雷格&S226;扎瓦达(Craig Zawada)警告说,“大部分行业无法把销售量提高这么多”。多数情况下,发动价格战的公司想要保证盈利,就必须有比竞争对手强很多的成本优势。看看所谓的“汉堡大战”给麦当劳和汉堡王(Burger King)持续造成的利润灾难,就明白这一点了。

5 哪些因素可能在未来几年损害甚至毁灭公司?

投资一家公司之前,你必须考虑一下这家公司在未来可能遇到的最糟糕情 况。比如说,如果一家公司的销售额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某一个客户,那么如果该公司失去这个客户,销售就可能大幅减少。看一看公司的首次募股说明书(如果这家公司刚刚上市)或者公司向美国证监会(SEC)提交的最新 10-K 年报,你就能对这些风险有所了解(你可以在美国证监会网站 www.freeedgar.com 上下载这些文件)。看看 1999 年底上市的光纤制造商Sycamore Networks,看过公司募股说明书的人都能发现公司只有一个客户──Williams Communications。两年半后,Williams Communications 破产了,现在 Sycamore(公司后来又找到了其他一些客户)股价较其 2000 年高点已经下跌了 97%。

有一些公司的风险天生就比别的公司大。看看那些毫无盈利的生物技术公司吧,这些公司在其神奇药物没有通过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的审批后,公司股价一下子就从天上摔倒了地下。这还使我们认识到了很重要的另外一点:如果某个公司的业绩大大依赖于某个人的行为和名望,那么这时你就要警觉了:这支股票的风险很自然就会较一般股票高出数个等级。确实,2002 年 6 月份马莎&S226;斯图尔特 (Martha Stewart)陷入官司后,根据“马莎 斯图尔特”命名的公司 Martha Stewart Living Omnimedia 的股价下跌了差不多一半。

6 管理层是否隐瞒了开支?

纵观一家公司的历史,冲销和重组支出通常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如果一家公司年复一年都有计入“一次性”支出的习惯,大家就要提高警惕了:这实际上使得投资者无法了解到底公司利润如何。比如说,零售商凯马特(Kmart)在 2002 年倒闭之前不断将什么开支都计入一次性支出,从关闭经营不善商店、冲销过时的库存到“重新定位”互联网业务的开支都包括在内。纽约投资管理公司 New Amsterdam Partners 首席投资官米歇尔&S226;克莱曼(Michelle Clayman)对系列支出现象有所研究,她说,“这种情况太典型了。他们一直在将所有这些计入支出,而竞争对手就没有。”

克莱曼建议,如果你发现一家公司过去五年的收益报表中,至少有三年出现了一次性支出,那就要对这支股票提高警惕。实际上,她的研究发现,70% 的情况下,这类公司的股票的表现始终弱于标准普尔 500 指数。要查看财务报表后面的注释对一次性支出的解释;有时候这种支出来源于那些实际上对公司有利的举措,比如说通过更低利率的再融资提前偿还债务。但通常而言,这种支出对于有意投资的人是坏消息。

7 公司是否量力而为?

即使目前公司的利润看上去很不错,但如果公司积累了一大堆长期债务,这种好时光就难以长久。买任何一支股票前,你得先看看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有多少债务──债务过高是很有风险的,因为销售减少或者利率上调可能会危及该公司偿还债务利息的能力。而且高负债率还大大降低了业务的利润率。Financial Alert 基金的创始人鲍勃&S226;欧斯坦(Bob Olstein)说,“如果你欠了一屁股的债,你不仅必须走对路,而且还得知道什么时候走对路,否则你就死定了”。此外,债权人拥有优先获得赔偿的权利:公司必须首先偿还债务的利息,但没有义务必须向股东分发红利。要判断一家公司是 否负债过多,可以用长期债务除以资本总量(债务加上股东权益──这两个数据都可以在资产负债表上找到)。如果结果大于 50%,很有可能公司的负债超过了其偿还能力。

但让公司栽跟头的不仅仅是债务。期权──通常意义上的高管薪酬之外的一笔额外之财──对于股东而言是一笔代价高昂的付出。在公司年报的注释中,必须披露计入期权后的公司收益。一定要看这部分注释:期权能够让已公布的盈利转眼之间变为亏损,就好像在 2002 年,如果苹果电脑(Apple Computer)、应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和嘉信理财(Charles Schwab)在成本中计入期权,其收益结果就完全不同。

8 谁掌管大局?

对于一般的局外人而言,评估一家公司管理团队的质量通常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专家认为,投资者购买股票前仍然应该考虑一些传统的指标。快人快语的保德信金融集团(Prudential Financial)银行分析师麦克&S226;马约(Mike Mayo)建议,投资者可以读一读历年来首席执行官在年报中致股东的信。看看公司的管理层传达的信息是否始终如一,还是经常变换策略,或是将公司经营不善归咎于外因。如果是后者,就要避开这支股票。

哈佛商学院研究首席执行官及组织行为学的助理教授唐纳德&S226;萨尔(Donald Sull)认为,就算公司总部对管理团队的工作重点能娓娓道来,但“如果我看见这家公司总部是一个庞大、崭新的大楼,我会卖出这支股票。股东的钱这么被乱花的情况很多。”萨尔警告说,投资者应该避开在新总部大楼里布置了以下东西的公司:挂著建筑设计奖,大堂里有瀑布,或者楼顶有直升机停机坪。虽然这种警告听上去有点搞笑,但萨尔坚持说他是很认真的:“管理层说,`我们胜利了,现在应该竖一个丰碑来庆祝庆祝'。但他们没有想,`我们赢了,但等一等:这也许并不能保证将来我们也一定能赢'。”

9 公司真正的价值是多少?

如果你买进时股价过高,那么就算是买了全世界最好的公司的股票,也会变成最糟糕的投资。同理,如果你低价买进一支股票,哪怕这家公司基本面平平,也可能会成为你投资组合中的明星。但正如巴菲特在《财富》“2001 年投资指南”中指出的那样,投资者往往什么便宜买什么,但就是不这样买股票。事实上,投资者总是更愿意等到股票价格上涨后再买进。

不要落入这种陷阱。如果你想买的股票最近成交量巨大,而且创出一年来的新高,要找出背后的原因:这支股票受到众人追捧,并不能成为你买进 的理由。华盛顿州立大学的金融学教授约翰&S226;诺夫辛格(John Nofsinger)说,“散户投资者总是愿意随大流”。他著有《疯狂投资:心理因素如何影响投资》(Investment Madness: How Psychology Affects Your Investing)一书。他写道:“可是,如果因为其他人都在买进某支股票,你也打算买,那你不就成为最后一个买进的了?难道你不愿意先于众人买进吗?”

所以,股票的市盈率(股票价格除以每股收益)仍然是衡量公司价值的最好、最快捷办法。通常的规则是,大部分追求增值的投资组合经理不会碰那些市盈利高于 30 倍的公司,哪怕这家公司处于增长型行业(原因何在?如果投资者想要从投资这种公司中获利,公司的回报就必须较整体




市场价值高出 50%)。记住,如果你是用来年或者后年的收益预期来计算市盈率,那么你就是在猜测,而不是计算。下一个关键步骤就是审查现金流表,看看经营是否带来正现金流(最好是不断增长的现金流)。如果一家公司的现金流一直都是负值,那么其股价的上涨多半是大家的一厢情愿,而不是经济的真相。

10 我确实需要拥有这支股票吗?

在美国各交易所公开交易的股票大约有 15,000 支,因此没有那支股票是你必须投资的。但通常我们一相情愿地认为,如果不买进世通(WorldCom)或者 eToys 股票,我们就会错过发财的好机会。诺夫辛格说,“多数情况下,我们根据道听途说投资,这通常没有好结果”。所以在这里你要对自己保证,至少在你回答完第一至第九个问题之后,才会买进股票。如果你在此基础上投资,那么无论市场是沉是浮,你都会坚定地持有自己的股票。你也会知道自己是为长远经济利益进行投资,而不是赌博,这会让你倍感欣慰。

hefeiddd 发表于 2007-11-12 07:15

不要睡觉太晚,看看身体器官的工作时间

不要睡觉太晚,看看身体器官的工作时间

晚上9-11点为免疫系统(淋巴)排毒时间,此段时间应安静或听音乐

晚间11-凌晨1点,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进行。

凌晨1-3点,胆的排毒,亦同。

凌晨3-5点,肺的排毒。此即为何咳嗽的人在这段时间咳得最剧烈,

因排毒动作已走到肺;不应用止咳药,以免抑制废积物的排除。

凌晨5-7点,大肠的排毒,应上厕所排便。

凌晨7-9点,小肠大量吸收营养的时段,应吃早餐。

疗病者最好早吃,在6点半前,养生者在7点半前,

不吃早餐者应改变习惯,即使拖到9、10点吃都比不吃好。

半夜至凌晨4点为脊椎造血时段,必须熟睡,不宜熬夜。

hefeiddd 发表于 2007-11-12 07:15

交易师与交易系统

“认识你自己”是铭刻在古希腊廊柱上的铭文,同时也是每一个交易师铭刻于心的交易名言。交易系统是交易师的工具,拥有交易系统是股票市场持续稳定获利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要条件。这说明拥有一个好的交易系统是取得投资成功的良好开端,但最终能否取得成功还必须交易执行者即交易师的配合。在交易过程中最难的还是人的心态,有句话说得好,"性格决定命运”,在交易中则是性格决定了交易工具的选择和交易的最终成败。

短线交易者不适合用趋势系统进行交易,短线交易者需要仔细盯盘,并洞察其中的蛛丝马迹,在交易中精力必须高度集中,不能受到丝毫的影响。而对于趋势交易者来说则不用盯盘,不为盘面的涟漪所干扰,甚至仔细看盘成了趋势交易者之大忌讳。这种截然不同的方法,来自于两种不同交易者的交易性格使然,不同的性格决定了不同的关注点和不同的交易方法以及不同的交易工具。

短线交易系统更强调的是系统的成功率,即要求赢利次数要明显大于亏损次数,其奉行的投资哲学是“薄利多销,积少成多”;趋势交易系统则更注重的是小亏大赢,用止损做为成本和代价去换取大的趋势利润,趋势交易者对成功率并不敏感,有些趋势交易系统的赢利次数甚至小于亏损次数,但其最终却是赢利系统,这充分说明了趋势系统所奉行的投资哲学是“厚利薄销,小亏大赢”。对于短线交易和趋势交易这两种交易方法而言没有孰是孰非,孰优孰劣之分,关键看其能否适合交易者的性格。因此短线交易者选择短线交易系统作为其交易工具,中线交易者选择趋势交易系统作为其交易工具,是交易师与交易系统的良好搭配。当然有经验的交易师会在短线系统和趋势系统之间找到较佳的结合点。

交易系统和交易师的无缝连接才构成真正意义上的盈利系统。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深刻涵义:

1、正确认识你自己,认清自己适合短线交易还是趋势交易。如果你对盘面波动非常敏感,建议你使用短线系统,如果你认为短线的波动并不能让你体会到交易所带来的快乐,你应该属于趋势交易者,建议你使用趋势系统进行交易。
2、交易系统是否具有明确、量化、唯一的交易信号。
3、交易系统是否通过历史检验,即检验该系统在过去的盈利分布情况是否符合标准。
4、交易系统是否通过历史外推检验,即检验该系统在历史分区的盈利分布是否符合标准。
5、交易系统是否通过实战检验,实战检验是交易系统检验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很多模拟交易比赛的佼佼者为什么会在实际交易中一塌糊涂?很多历史检验完美无缺的交易系统投入实战为什么总不能让人得心应手?个中关键相信你读了本文后应该豁然开朗。
6、在执行系统信号时应不折不扣,不要心存犹豫。对系统的犹豫主要来自于系统亏损时期的信心衰竭,“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正是由于瑕疵的存在,才构成了真正的完美。首先我们应认识到交易系统的亏损期属于正常现象,此时期才是真正考验和提高交易师交易水平的时期,是考验交易师应对困难、处理困难能力的时期,是培养交易员稳健交易风格和耐心交易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

实践证明:能在系统亏损时期,并尚能一如既往地执行交易信号的投资者才是真正的、少数的赢




利者。因为未来是不可预测的,在事前我们并不知道这是系统的困难时期,而这个时期往往是已经在其成为历史之后才能被发现,因此这个时期的交易信号如果你没有去执行,很可能就会漏掉行情。谈到这里,我想强调一点就是交易系统并不试图去预测价格的空间和时间,系统唯一做的就是把握现在,活在当下,是处理正在发生事情的反应式交易,而不是处理尚未发生事情的预测式交易。很多人毕其一生心血研究股票预测技术,而忽略了正在发生的现实,导致其交易操作严重缺乏现实基础。因此交易师不愿再听到所谓的“你认为明天是不是要涨?”的低水平提问,因为交易师根本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交易系统是交易师的工具,拥有交易系统是股票市场持续稳定获利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要条件。这说明拥有一个好的交易系统是取得投资成功的良好开端,但最终能否取得成功还必须交易执行者即交易师的配合。在交易过程中最难的还是人的心态,有句话说得好,"性格决定命运”,在交易中则是性格决定了交易工具的选择和交易的最终成败。

hefeiddd 发表于 2007-11-12 08:05

十句应当牢记的股训

一、投机像山岳一样古老。

这句话我是从《股票作手回忆录》上看到的,每次读到这句我内心都为之一震,,虽然短短的一句话却道尽投机市场的百态,我仿佛看到在漫长投机长河中挣扎的人们,也包括作者投机失败后的饮弹自尽,投机游戏的本质不会变,人的本性也不会变,贪婪、恐惧、绝望、狂喜,而结局常常在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注定。

二、人弃我取,人取我予。

这句话好象来自来自中国《史记·货殖列传》,《货殖列传》蕴含着丰富的中国古代私人理财思想,“人弃我取,人取我予。”被司马迁列为出奇制胜的重要策略,在证券市场里,我认为应该把“人弃我取,人取我予。”作为自己一种最基本思维方式来运用,多用这种方式去思考问题,保持对各种预言的警惕,并努力在别人贪婪的时候谨慎一些,而在别人恐惧的时候大胆一些。

三、买入靠信心,持有靠耐心,卖出靠决心。

这句话是我早期看的一本大众投资手册上看到的,那本书收集了不少格言,而经过时间的洗礼,我现在牢记的就是这句,三句话把投资中具体的投资行为的原则讲的简明、彻底、透彻,回顾自己的投资经历,几乎所有的错误也囊括在这三句话里。

四、只有持股才能赚大钱。

想在股票市场赚大钱,持有股票的本领要下苦功去学,不管你是否有水平研究指数,是否有水平选择股票,真正能使你赚到钱的真功夫就是如何持股,如何持股的道理可不像研究指数、推荐股票那样,几句话就说的明白的,短期内容易提高的,它需要长期的投资经验积累,心理素质的不断提高,使用控制风险的有效方法。

五、企业价值决定股票长期价格。

这句话是我研究价值投资理论之后的一句简单概括,经过这近十年的投资实践,我觉得要想既保持研究股票又要保持一颗平常心,自己必须要有一套对股票价格高低的判断标准,即使使用的是一些简单的判断标准也没关系,重要的是你一定要有,你对市场的价格高低的看法不能依靠是否在大资金的成本之上下,否则一味迷信大资金的力量,如果你交易的主要理由来自大资金的痕迹,你不能一边关注价格,却又不交易,你很容易陷入频繁的买入之中,因为你没有自己的股票贵贱的标准,这样会使你常常去跟随那些其实跟许多散户同样愚蠢的大资金,在股票市场一般那些以价值发现价值挖掘为出发炒作的大资金才容易成功,才容易实现利润,单凭资金优势企图控制市场脱离了价值大肆炒作,最后结局不会乐观,证券市场越成熟,这点越明显。供给与需求创造价格短期波动,企业内在价值决定长期波动方向。

六、不要轻易预测市场。

判断股价到达什么水准,比预测多久才会到达某种水准容易,.不管如何精研预测技巧,准确预测短期走势的机率很难超过60%,如果你每次都去尝试,错了就止损退出市场,不仅会损失你的金钱,更会不断损害你的信心,我觉得应该从基本面入手寻找一些有长期价格潜力的股票,结合一些技术方法适当控制风险尽量长期持住股票,而对于长期的市场走势给予一个轮廓式的评估。

七,股市的下跌如一月份的暴风雪是正常现象。

这句话是彼得林奇的《战胜华尔街》里的一句,“其实股市的下跌如一月份的暴风雪是正常现象,如果有所准备,它就不会伤害你。每次下跌都是大好机会,你可以挑选被风暴吓走的投资者放弃的廉价股票。”我觉得这句话很形象的说明了股票市场的周期性,人们在春、夏、秋、冬的轮回中不知不觉,而对股票市场的涨跌却经常感到惊讶,其实股票市场的涨跌起伏是多么的正常,只是我们的市场有时它的春天太短,冬天太长,我想这对在东北呆惯的人理解起来倒不会太难。

八、尽量简单

这句话是美国技术分析专家约翰墨菲的《股价(期货)技术分析预测学》一书中在引言中反复强调的一句话,他的意思是使用技术分析的时候“尽量简单”,我理解所谓的尽量简单就是掌握核心思想而运用之,如趋势一旦形成短期不可逆转。选股要选领涨股等。在我的实践中也常常提醒自己,尽量使自己的投资理念、投资原则简单,事情简单了也会就变得清晰了,对自己的投资行为约束也就变的有力了,不符合自己原则的事情也就容易抵制了,如阿甘一般,质朴简单的生活蕴涵着乐趣与真正的智慧。

九、不断的减少交易

这是从我的无数次错误中无数次损失的金钱中理解的一句话,巴菲特曾讲过:“钱在这里从活




跃的投资者流向有耐心的投资者。许多精力旺盛的有进取心投资人财富渐渐消失。”其实不管你的理念怎样,是投机者或投资者,这句话都适用。减少你的错误就先从减少交易开始吧。

十、远离市场,远离人群。

《乌合之众》一书讲:人群中积聚的是愚蠢,不是天生的智慧。炒股的心态与你与人群的距离成反比,不要推荐股票,少去谈论股票,与市场的人群保持距离,与每日的价格波动也要尽量远点,不要让行情机搅混你本已清澈的交易理念。大学时代看过一本日本人的小册子讲如何体会孤独的快乐,我很喜欢书里观点,孤独是一种特殊的力量,如果你体会到了孤独感并且是快乐的,那么恭喜你,你的心灵是强大的。在股市这个嘈杂的市场里,是最应该自守孤独的地方。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hefeiddd 发表于 2007-11-12 08:06

【炒股的智慧】精华

别让利润变成亏损
   这条规矩的意思是这样的:你10元一股进了1000股,现股票升到12元了,在纸面上,你已有2000元的利润。这时要定好止损价,价格应在10元之上,比如说不10.5元或11元,不要再让股票跌回9元才止损。你如果炒过股,就会明白当股票从10元升到12元,却让它跌回9元,最后割肉止损,其感觉是多么令人懊恼。你会觉得自己太愚蠢了!任何时候你如果有自己蠢的感觉,你一定做错了什么!把止损点定在11元,卖掉时算算还赚到钱,这和在9元时不得不割肉的感觉肯定是不一样的。这还牵涉到炒股的第一要务:保本!在任何情况下,尽量保住你的本金。
   有些读者会问:股价是12元,把止损点定在11.9元,这样不就能保证赚得更多,数钱时更开心吗?说得是不错,但实际上不能这么做。股票波动一毛钱的时间有时不用两分钟,一旦你出场了,股票可能一路冲到15元,你就失去赚大钱的机会了。把止损点定在10.5元或11元,你给股票10%左右的喘息空间,一只正常上升的股票,不会轻易跌10%的。
  
   跟着股市走,别跟朋友走!
   这条规矩的简单解释就是:别跟朋友买或卖,要按市场情况来买卖。我在交易大厅常常听到:“你今天进了什么股票?我想跟你进点”。每次听完我都觉得好笑,因为它总让我想起三个瞎子在前探路,随后一列跟着两位瞎子,三人排成一列。第一位瞎子就不管了,反正大家都看不见。而三位眼睛好的行人往往是排成一行走,你走你的,我走我的,还方便聊天,碰到石头水沟时大家各自知道怎么避开。他们也有一列走的时候,那时他们走的路一定是最通畅的。
   一位真正懂炒股的人通常不愿别人跟着买,因为你可以跟我买,但我要卖的时候你不知道,结果可能害了你。如果卖股票时还要记着通知你,心理负担多大。亏的话怎么办?
   朋友,下点功夫,研究股票的过动规律,学着选择买点和卖点。想跟朋友买卖不要紧,掂掂他是什么材料。喜欢你跟着的通常本身是瞎子,瞎子喜欢带路。
  
   该卖股票的时候,要当机立断,千万别迟疑!
   我在1994年11月2日的炒股日记上有这样一句话:xinc(股票交易符号),股数2千,进价17.25,升到23.50,没有在21.50卖出,今跌到16.25,蠢啊蠢!!!痛啊痛!!!
   这是四年前的记录,我已记不清当时的具体情况,从上面的几句话,我知道自己新加坡将卖点定在21.50,当股票以23.50跌到21.50的时候,不知什么鬼原因使我迟疑,没有即时采取行动。在11月2日的时候,股票跌到16.25。我原保证8000美元的利润,现倒亏2000美元。我痛呼蠢啊蠢。
   股票波动从来花样百出,它在跌的时候,总会不时给你个小反弹,给你一线希望,让你觉得跌势已开始转头。股票重新下跌,你原来的希望破灭,准备割肉放弃时,它又来个小反弹,重新把你拴住。开始小小的损失,经过几个这样的来回,变成了大损失。这就是已学会“止损”的股友还会亏大钱的原因。
   止损的概念不要只体现在你的本金上,也要包括利在内。10元买进1000股,花了10000元的本,升到15,你手头就有15000元了。别把5000元仅当成纸面利润,不信的话就把股票卖掉,存入银行,看看多出的5000元是真钱还是假钱。定好了出场价,当股票跌到这点时,不要幻想,不要期待,不要讲理由,即刻卖掉再说。
  
   别将“股价很低了”当成买的理由,也别将“股价很高了”当成卖的理由!
   我今天手里还有只股票,交易符号是ihni,公司开养老院。五年前它从15美元跌到5美元,我觉得股价很低了,花了5000美元进了1000股。现在的牌价是0.25美元。我的5000美元只剩下250美元。这只股票我一直没有止损,当年是“不肯”,今天我用它来提醒自己:“你永远不知股票会跌到多低!”因为人是很健忘的。
   我发觉新手们特别喜欢买低价股,来请教我某只股票是否可买的朋友,他们选的股票大多是低价股。这低价是指股票从高价跌下来,如40美元跌到20美元。这样的想法或许是源自日常生活,衣服从40美元降价到20美元,那一定是偏宜了。把这样的习惯引伸到股票,自然而然地找“减价股票”。很不幸,你用选衣服的方法选股票,在这行就死定了。股票从40美元跌到20美元,通常都有它的内在原因,你用什么断定它不会继续往下跌呢?英文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别试着去接往下掉的刀子,它会把你的手扎得血淋淋的!所谓炒手,最重要的是跟势,股票从40美元跌到20美元,明显是跌势,你不能逆势而行。当然要是股票从40美元跌到10美元,现在又从10美元升到20美元,那就是两码事了。
   一位新手在发现他买进的股票升了时,会很兴奋,也惴惴不安,生怕市场把好不容易借给的利润又收回去。成日脑海里盘旋的就是“股票是不是升到顶了”,“还是别贪了,快快卖吧”。这里要提醒读者的就是:别将“股价很高了”当成卖的理由,你永远不知股票会升多高。只要股票的升势正常,别离开这只股票。记住前面提到过的华尔街格言:截短亏损,让利润奔跑!
  
   定好计划,按既定方针办
   入股时,认清你的风险和回报各是什么。若市场未按你预定的轨道运行时怎样应变?最好写下应变的策略。特别对新手而言,入市几天后,自己都记不起入股时是怎样想的。如果你的止损是10%,10元进货,升到15元,止损点就定在13.50元,没什么价钱好讲的,股票跌到13.50元就说再见。如果你的原计划是10元入股,15元卖出获利,那么股票升到15元时就坚决卖出,不要犹豫,虽然我强调在这行最好不要预定获利点,但你如果有这样的计划,就照做。股票行的方法实际上没有什么对或错,关键是你需要找到适合自己风险承受力的方法,且坚决按照这个方法去做。随着经验的增加,你会不断改变自己的方法,这就如螺旋一样,转了一圈,你似乎还在原位,但其实你已经高了一层。方法可以修改,也必须随着经验的积累而修改,重要的是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有个方法且用它来指导你的行动。
   新手们最易犯的错误之一就是缺少计划。觉得这只股票跌了很低了或某人说这只股票好就买进。买进后怎么跟踪就茫无头绪了。什么情况下止损,什么情况下获利,一问三不知。你若也是其中一员,赶快学着定好自己的计划。股票学校的学费是很贵的。
  
   市场从来不会错,你自己的想法常常是错的
   多少次,你拍着脑瓜子叫:“见鬼,无论从什么角度分析,这只股票都没有理由会跌的,它很快就会反弹。”我朋友来问股票,都会一条条列出他们的分析,最后认定这只股票升到顶了,那只股票跌到底了。我无法证明其对错,通常我只建议你若想买那就买吧,但若股票又跌了10%,即刻脱手。如果你想卖,那就卖吧,反正不卖你也睡不着。
   华尔街很多著名的专家,在这条上都翻了跟斗。人一旦出了点名,名声就重于一切,他们认为股票要升,不升怎么办?结论自然是市场错了,市场还未体验到这只股票的价值。结果是专家们一个个从宝座上跌下来。这样的故事非常之多。越聪明的人,越容易自以为是。他们在生活中的决定通常正确的居多,有些是开始不对劲,但最终证明他们正确。但在股票行,或许最终他们确实是正确的,但在市场证明之前,他们可以早已剃光头回家了。不要自以为是,不要有虚荣心,按市场给你的信息来决定行动计划,一有不对即刻认错,这才是股市的长存之道。   
炒股的智慧之四:炒股成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训练
  
   在掌握了一定的股票基本知识和炒股经验之后,要想在股票行长期生存,炒股者最不应该忽视的就是自己的心理建设。人性中根深蒂固的恐惧、贪婪、希望影响着我们所做的每一个决定,使我们常常做不到自己知道应该做的事。要完全克服人性中的弱点是很困难的,但我们首先必须知道这些弱点是什么及什么是正确的做法。
  
   炒股成功的心理障碍
  
   成为一位成功的股票投资人,你必须做到下述三点:
   第一, 获得炒股的基本知识;
   第二, 制定切实可行的炒股计划;
   第三, 第三严格按照这个计划实行。
   到现在为止,你已具备足够的基本知识来判断股票的走势和股市大市,知道应该怎么选股,怎么决定买入点和卖出点。你已经有足够的知识架构来制定作战计划。
   股票的基本知识是死的,学会它相对容易,制定作战计划也并不困难。困难在于怎样从心理上自然地执行这些计划及在必要的时候修改这些计划。业余和专业炒手的区别就划分在这里。
   怎样规划作战方案,决定于个人对风险的承受力,也决定于你预计的持股时间。你如果决定入股后就二十年不动,那有一套做法,你可以只选五只股票,每只股票投入你资本的20%,其后就不再看它。二十年是很长的时间,五只股票只可以有一只翻了十倍,两只破产没有了,两只不动,但如果这就是你的计划,照做。
   对一般中短期的炒手而言,如果你觉得自己对风险的承受力大,可以把鸡蛋放入两三个篮子里,且给较大的止损程度,如25%。如果自己觉得对风险承受力小,可以选五至十只股票来分散风险,把止损点定在10%或更小。这类选择因人而异,也没有哪种对哪种错的讲法。重要的是你觉得舒服,觉得你自己控制着情况。有些人可能喜欢将所有的资金只投资一只股票,这也没有问题,但如果因此紧张得睡不着觉,则这方式便不对。
   现在我们谈谈为什么一般人总是不能严格执行原定的计划。如果我们对自己和对市场都有完美的了解,要做到第三点即严格按照计划其实也很容易。问题是我们通常并不完全了解自己,也不完全了解市场,我们只能“尽力而为”。这就使得我们总是会想办法,找借口来不按这些规则办。因为严格执行这些规则常常刺激我们最软弱的部位——“自我”。它包括对亏钱的恐惧,对认错的抗拒,对不劳而获的期望,一夕致富的梦想。
   炒股是人类这种动物争夺生存资源的斗争,一切人性都变成赤裸裸的。先谈谈人的情感。人是有情感的,人的情感是心理上对外部条件对自身的受益或损害的反应。这基于我们在生活中的实践,基于我们的价值观念。
  
   恐惧
   我们有恐惧,就如同孩童害怕受到火的伤害,恐惧使孩童不敢再去玩火。这就是对身体伤害的恐惧。我们害怕战争,因为战争摧毁生命和财产。我们从小教导小孩要“听大人话”,“听话”逐渐成为价值观念的一部分,我们认为这是“正确”的价值观。待我们长大后,自己成了大人,我们自然地将“听大人话”升格成“听领导的话”,“听专家的话”,“听权威的话”。小时“不听话”时所受的责罚使我们恐惧日后不听“上一级”的话会导致的后果。
   我们恐惧亏钱,小时我们用金钱交换糖果,交换衣服,我们知道失去金钱就失去交换这些令人愉快物质的媒介。所以我们在股市也不愿亏钱,恐惧使我们不能止损。
   恐惧是有传染性的。听到战争的时候,人人都充满恐惧,虽然远离战场的普通百姓,受到身体伤害的可能性其实很小,但因大家都恐惧,所以我们也恐惧。在股市上,熊市来了,股民们开始恐惧,我们也随其他股民的恐惧而恐惧。事实是当普通股民感到恐惧的时候,熊市通常已接近尾声。但我们绝没有胆量在这个时候逆大众心理而动,恐惧使我们在应该进场的时候反而出场了。
   恐惧有很强的记忆能力。你如果在股市经历了一个可怕的亏损,你将恐惧同样的经历会重新出现。在下次投资的时候,你的判断力就会受到这个经历的影响,任何可能有麻烦的迹象,无论这迹象是多么小,多么的基于想像,你都将作出离场的决定,以避免再次受到伤害。这就是炒手们常常过早离场的原因。应该获利五万元的机会,你可能只得到五千。上次你有了赚钱股票以亏钱收场的惨痛经历,你这次要避免同样的伤痛,什么走势、大市、分析等等你都顾不得了。
   一般的人同样恐惧不随大流。我们这代人都经历了“文革”,回头想想,可能觉得自己当年很愚蠢。但身在其中,当时有多少人怀疑批判刘邓的正确性?股市出了热门股,人人都在追捧,你有能力抵抗诱惑吗?你对“未随大流”的恐惧和失去“赚大钱”机会的贪婪常使你在股票的最高点入股。
  
   贪婪
   贪婪是情绪反应的另一极端,它在股市上的表现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赚很多的钱。
   钱哪里有够的?在日常生活中,你听说过有人嫌工资太高、福利太好的吗?无论得到什么,得到多少,你总会编出理由来证明你应该得到更多。这一方面出自人这种动物对争夺生存资源的自然反应,另一方面源自对自己的无知,对外界的无知,所谓缺乏自知之明。在股票投资上,这种情绪是极其有害的。
   首先,它会使你失去理性判断的能力,不管股市的具体环境,你无法让钱闲着,你勉强入市。不错,资金不入市不可能赚钱,但贪婪使你忘记了入市的资金也可能亏掉。不顾外在条件,不停地在股市跳进跳出是还未能控制自己情绪的股市新手的典型表现之一。
   贪婪也使你忘记了分散风险。“老子这注搏大的!”肚子里美滋滋地想像着如果这只股票翻两倍的话你能赚多少钱,忽略了股票跌的话怎么办?新手的另外一个典型表现是在加股的选择上。你买了300股10元的股票,如果升到15元,你开始在肚子里嘀咕:如果当时我买1000股该多好!同时你开始想像股票会升到20元,你即刻多买3000股,把你的绝大部分本金都投入到这只股票上。假设这时股票跌了1元,你一下子从原先的1500元利润变成倒亏1800元。这时你失去思考能力,希望开始取代贪婪,你希望这是暂时的反调,它很快就会回到上升之途,直升至20元。你可能看到亏损一天天地加大,你每天都睡不好。
   我不是说加股就是不对的,我是说情绪性地加股是不对的,特别在贪婪控制你的情绪之时。你是否被贪婪控制,自己最知道。我是过来人,我知道那个感觉的味道。不要编故事来掩饰自己的贪婪。
   话又说回来。如果你原先的计划就是先用300股来试市场,你很清楚何时加股,应加我少,情况不对的时候何时退场,你将不会有焦虑失眠等问题。因为部分胜利而引发贪婪,情绪化地用贪婪引导行动,它将引致灾难。
  
   希望
   股票不断爬升,你终于等不及了,你进场了,希望股票会继续升。不幸的是,一旦你进场,股票开始下跌,你的账面损失一天天在增加。自然地,你希望股价能回升到你入市的价格,让你全身而退。这种希望是阻止你进行理性思考的障碍之一。
   一旦怀抱“希望”,你每天都在寻找对你有利的信息,忽略对你不利的信息。就如同一般人对表扬常记于心,把批评当耳边风一样。你每天都在希望股票做对你有利的运动,而不是客观地判断市场。
   希望可以定义成“对某种事物的期待”。成功的投资必须基于对今天和未来所发生的事件对股价的可能影响做理性判断,“希望”在这个判断过程中不应占有任何地位。股票的运动决不以你的希望为转移,它会走自己的路。别忘了你买的股票都是其他人卖给你的。你有一定的期望,至少有相同的人持有相反的期望。没有理由认为股市对你特别偏爱。每次进的股票开始亏钱,你必须很严肃地问自己:我原先买这只股票的理由对吗?再进一步问自己:如果我今天没有这只股票,手上有余钱,我还会买这只股票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没有卖出的必要;如果是,那么你在用希望取代理性判断,赶快卖股走人。这样做有两个明显的结果:一是防止小的亏损慢慢累进成致命的大亏;二是你失掉了包袱,容易开始新的市场观察,寻找下一个机会。
   以上我们讨论了三个影响我们做决定的三个心理因素,是不是就完全了呢?当然不是!
   人的情绪是千变万化的。我不是研究心理学的,更深一步的研究我们留给心理学家。但我可以这么说:这三个心理因素影响炒股犯错的99%以上。了解了这些心理因素,我们就有了借鉴的根据,为什么我们定好的计划,在执行中总是会出偏差?为什么我们会犯那些事后回想起来觉得不可思议的错误?这些错误如果严格执行原定计划的话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摔了跤,我们首先要明白为什么摔跤?是踏到香蕉皮还是踩到西瓜皮?其后我们才知道该采取什么措施来防止再摔同样的跤。
  
  
   心理训练
  
   可以说,这本书所讲的一切规则都是要帮助你克服这些影响炒股成功的心理障碍。你如果将自己训练到完全克服这些心理障碍了,你就根本不再需要这些规则,它们应自然地、随心所欲地发自内心。此时,你便从有招的业余选手进步到无招的炒股高手。但这条路是艰苦漫长的,你不仅需要战胜自然——学习炒股的知识,你还要战胜自己——克服根深蒂固的恐惧、希望和贪婪这些先天性的心理障碍,并逐渐养成正确的心态。
  
   什么是正确的心态?
   要成为炒股专家,真正直接有用的专业知识并不多,它比成为一位普通工程师的要求少多了。但要真正地应用这些知识,却是严酷的挑战。因为这些知识并没有严格的对错之分,其对错因人而异。人作为有智慧的动物,它的特性之一就是学习的能力。无论是炒股知识还是怎样应用这些知识,都是可以学习的。对易者,它们很容易,对难者,它们很难。你需要具备一定的素质,要有正确的心态。这些素质和心态是一般人或多或少都具备的,但具备并不够,要完美。具备只能让你有时赚到钱,只有完美了,你才会有信心不断赚到钱。这些正确的心态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
   1、 你要相信自己
   自信是在任何行业成功的首要条件。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在困难面前你会马上打退堂鼓。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够学习所需的技能且在实践上获得成果。
   2、 诚实地面对自己,评价自己
   无知的狂妄自大是做人失败的主要原因,失败的投资者大多认为股市欠他们什么!他们太相信自己的判断,事实和想像往往有段距离。
   3、 独立的判断能力
   不要人云亦云,不要大家都追捧热门股,你也追捧热门股。要用自己的经验和直觉评价一下热门股后面的理由是否站得住脚。当面对不同意见的时候,静心地思考一下对方的理由。
   4、 自我督促
   这行业也是多劳多得的行业,但多劳多得是长期而言,短期来说,你的努力不见得能得到和努力相匹配的结果。当成果和努力不直接挂钩的时候,一般人总是会松懈下来,这是要不得的。要想在任何行业成为专家,你都必须锲而不舍地努力。
   5、 改变的能力
   股票的特性在于它没有恒定的运动规律。你定好炒股计划后,必须随时观察你的计划的实施效果及这个计划是否符合你本身的风险承受力。必要时,修改你的计划。比如你原先决定只买两只最有潜力的股票,但你发现资本太过集中,晚上睡不好,这时佻就必须摊开风险,买四只或五只股票,直到晚上睡得好为止。
   6、 热爱你选择的行业
   你如果把炒股当成成名致富的捷径,你就犯了极大的错误。你必须热爱炒股所提供的挑战,享受你的第一个进步,在工作中得到乐趣。金钱仅仅是副产品。否则,你会失望的。
  
   以上六点是针对炒股写的。其实,想在任何行业成为专家,你都必须具备类似的素质,
   你养猪种菜也不例外。否则你就是庸庸碌碌混日子。
   在炒股这行,由于金融市场的快速多变,对这些素质的要求便显得特别突出。没有自信,你对犯错的恐惧迟早将使你失去思考和做决定的能力。不使独立的判断力,随大流人云亦云,你迟早会发现自己是股票投资的失败者。不诚实地面对自己,你的决定将基于希望而不是事实。最后,你如果不是热爱这个行业,只是追求金钱,你很快就是发现炒股是多么的单调无趣,钱来得也远不如你想像的容易。你很快就会举手投降。
  
   怎样养成正确的心态?
   一位成功的炒手,必须具有正确的心态。你已明白必须建立规则,按照规则执行你的炒股计划。你知道必须相信自己,要独立思考,要自我督促,这些都是要努力控制自己的东西,要强迫自己去做的东西。只有在实践中不断重复,直到这些要求成为你的自然反应,成为你的直觉,你才有了正确的心态,这时你才真正学会了炒股。
   你必须学习体会按规则行动是愉快的,不按规则行动是痛苦的。刚学止损的时候,亏钱总是痛苦的,不然何为割肉?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经历了小损成为大损的过程,其间的焦虑、怀疑、失眠,一次又一次,你就逐渐形成快速止损的心态。开始时定下的止损规则显得难以执行,慢慢地成为下意识的行动,一旦股票运动不对,不采取行动就寝食难安。这个过程,就是你学股的成长过程。
   炒股需要很多和人性逆向而行的心态,这种心态首先你必须明白它!比如不愿止损、喜欢不顾外在条件在股市跳进跳出、好获小利等等。明白了问题之所在以后,你必须下意识地训练自己不犯这些错误。就算犯了,告诫自己下次别犯同样的错误。为做到这些,你要观察,要反省。
   观察市场,用你的知识及经验判断市场的行动及发展,做到这点的基础当然是你必须有一定的市场知识和经验。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地,你会“感觉”到市场下一步的“方向”何在。潜意识中,你会听到一个声音:“现在是买进的时候”,或者是“现在是卖出的时候”。这时你开始将这个声音和你的规则相比较。你若想买进某只股票,你开始问:这只股票处在升势吗?这家公司有没有新产品?股票的大市是牛市还是熊市?这只股票的价格变化和交易量的互动是否正常?你问自己内心中“买”的声音是源自“自以为是”还是客观的判断?
   每次犯错,好好地分析自己为什么犯错,违反了什么规则?人犯了错,自然的情绪就是寻找替罪羊:如股票大户操纵、报纸登假新闻、公司做假账等等。这些其实在股票的运动和交易量上都有迹可循。请清楚地提醒自己:自己,也只有自己,才能对结果负全部责任!犯错不可怕,可怕的在于不承认自己犯了错,炒股是这样,做人何尝不是这样?
   炒股的正确心态还必须包括专心。你要专心研究股市的规律,这需要实践。只看几本书是不够的。就如同游泳,无论你读了多少游泳的书,不下水是不成的。专心地观察股市,它是公众参与的行业,是有迹可循的。特别留意自己熟悉的股票,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心里“买”或“卖”的声音越来越精确。
   给自己这样的信心:只要我全力以赴,专心致志,我什么都能学会。你对这行了解得越多,从中得到的乐趣也越多。俗话说知识是享受,股票的知识也不例外。而且这些知识除了精神享受之外,还能提供财务上的收益。
   专心是在任何行业成功的基本要求。股票是极其普通的行业,用不着很大的资本,也没有很多专门的知识。千千万万人都在这行打滚,你要做得比他们更好,凭什么?普通人每天工作八小时,你也工作八小时的话,你也只会是普通人中的一员。想比普通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只有依靠八小时以外的努力。
   享受你所做的一切。这或许听来很奇怪,但这是事实。你一旦把炒股当成工作,它是单调辛苦的。看看你的周围,有多少人能说享受自己的工作?大多是为五斗米折腰,一天天混日子罢了。你如果每天都告诉自己:”我从炒股中得到很多乐趣”,你的心态就会不一苏。这不是阿Q精神,试试就知道区别了。把工作当中享受,你会更专心。我所见到的大多是玩股的,把炒股当成业余消遣,这些人永远都达不到专业的层次。
   读了这么多,不去做的话,什么用都没有。这个世界充斥着满肚子幻想,但从不实践的人。也有很多埋头做事,却从不幻想的人。那些满怀理想,又努力用实践来实现这些理想的人少之又少,而只有这些人才会是生活中真正的成功者。他们第天都充满活力,为实现理想而努力,不计报酬,因为工作的乐趣已是最大的报酬,他们把每个失败和挫折都当成前进路上不可避免的障碍。从这一点来说,在股票行成功的条件与其他行毫无区别。
   再看看你周围那些空虚的眼神,那些埋怨”我还没有碰到机遇”,”我这匹千里马未遇到伯乐”的”怀才不遇”者,几乎毫无例外地成日怨天尤人,搬弄是非。这些人要么从来就没有理想,要么从未想过通过努力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所有的理想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他们充满着对自己的不信任和深深的不安全感。
   要成为哪种人?选择是很清楚的。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给自己定个可行的计划,定个实现这个目标的计划,坚定不移地按计划做。只要锲而不舍,你迟早能达到这个目标。锲而不舍很容易宇,也很容易教别人怎样做,自己做起来可不一样。但它所能获得的结果将是惊人的。
   还要提醒你,在你成功之前,你会碰到很多嘲笑你的人。嘲笑别人很容易,要自己做出些小的成就就非常困难。我发现那些喜欢嘲讽人的人几乎没有例外是生活的失败者,碌碌无为的混日子者。对这些人的嘲笑,你必须能一笑置之。
   最后我要告诉你,从有招到无招的变化过程需要时间,这个时间比你希望的要长很多。你如果有不错的悟性,要五至六年。
   我在美国就读的商学院叫巴鲁克商学院。巴鲁克便是本世纪30年代著名的炒家。从华尔街赚够钱后成为罗斯福总统的财经顾问。他自传的前部分讲的便是他的华尔街生涯。他父亲是位著名的医生。他刚进华尔街,父亲给了他10万美元,那时这可是一笔巨款。可这10万美元只撑了三




年。他告诉父亲已亏光10万美金的时候,期待父亲的狂怒。但他父亲没有狂怒,只给了他信任的目光,又给了10万美元,告诉他这是家里最后的资产了。在第六年的时候,他第一次一笔赚到6万美元。在自传中,他说他明白自己从此完成了炒股的初期教育,他不再是”妄想”在华尔街生存,而是”知道”能在华尔街生存。他在自传中充满着对父亲的崇敬。在本书”华尔街的家训”那一章,我摘录了他对炒股的十点建议。
   本世纪初的另一位著名炒家利物莫也宇他用了五年时间才学会怎样理智地玩股票游戏。在本书的最后一章”和炒手们谈谈天”里我会较为详细地谈谈学股经历的几个过程。从什么都不懂到有信心不断地从股市赚到钱,我也用了近六年的时间,那还不算我业余炒股的经验及金融硕士的知识背景。所以,你要准备”长期抗战”。

hefeiddd 发表于 2007-11-12 08:09

【欧奈尔:证券投资二十四堂课】全本

作者小传 投资大师威廉 欧奈尔

中国的投资者多半都知道沃伦 巴菲特,但未必都知道威廉 欧奈尔。如果把巴菲特称之为“股王”,那么这位白手起家、而立之年便在纽约证交所给自己买下一个席位的欧奈尔,显然更像是一位谆谆教导并且身体力行的老师,从选股、选择买卖点以及散户通过购买基金赚大钱,到如何在茫茫股海中抓黑马等投资策略,他都考虑到了。
他本身的经历是他理论最为生动的证明。他的成功就像一部小说或一场电影,充满了美国式的传奇。他不仅成为了在股市中获取超额利润的投资大师,而且还是一名非常成功的企业家。

从500美元到20万美元

欧奈尔出生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正值美国经济濒l临崩溃的大萧条时期。在德克萨斯州,他度过了少年和青年时期。
21岁那年,刚刚告别校周的欧奈尔以500美元作为资本,开始了生平第一次投资——买了5股宝洁公司的股票。l958年,他在海顿一家股票经纪公司担任股票经纪人,开始了他的金融事业生涯。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开始了对股票的研究工作,这就为他后来形成--整套独特的选股方法奠定了基础。
1962年-1963年,他通过克莱斯勒、Syntex等两三只股票的交易,把投入的原始本金——500美元,增加到了20万美元。60年代初,正当而立之年的欧奈尔用在股市中的收益为自己在纽约证券交易所购买了一个席位,并成立了一家以他名字命名的专门从事机构投资的股票经纪公司——欧奈尔公司。该公司在市场上率先推出了跟踪股市走势的计算机数据库,后来才有其他公司仿效。1973年,欧奈尔创建了“欧奈尔数据系统公司".建立了庞大的数据图表中心,为普通投资者服务。此外,他们还出版“每日图线”,每周向投资者提供日K线图。目前,该公司不仅为600多家大机构投资者服务,而且向30000多位个人用户提供每日股市分析图表及大量的基本面和技术面的分析指标。

挑战《华尔街日报》

1984年,欧奈尔向权威的百年老报——《华尔街日报)发起挑战,创办了《投资者商报》,这是美国报界中全新的模式。该报为每日刊,力争给投资者提供最可靠也最急需的信息。
1984年.报纸每日的发行量还不到3万份,而<华尔街日报》却已经超过200万份。相比之下,年轻的《投资者商报》显得势单力薄。但到了1988年中期,《投资者商报)的订户已经超过了11万,而且发行量还不断加速增加。从1990年至l995年,该报纸的发行量就上升了93%。欧奈尔始终认为,《投资者商报》的发行量最终能够达到80万份。他毫不动摇的信心源于《投资者商报》的“拳头产品"——该报所提供的金融统计数据是独此一家,如有关每种股票的市盈率、相对强度指标、成交量变化百分比等等。目前,该报在全美各地均有销售,也足美国报业中成长最快的报纸之一。
1988年,欧奈尔将他的投资理念写了一本书——《如何在股市中赚钱》。该书第一版销售量就超过了40万册,后来还进行了几次再版。该书被著名的网上书店——亚马逊书店评为“五星级”。
此外,欧奈尔还创办了新美洲基金,该基金的资产目前已经超过20亿美元。
尽管欧奈尔又开公司又办报,但这些丝毫不影响他作为投资大师的出色表现。追随他的投资者每年的平均收益均超过40%。他最出名的是两次在<华尔街日报》上刊登整版广告,预告大牛市即将来临。这两次广告预告时间非常准确:一次是1978年3月,另一次是1982年2月。
欧奈尔是一位毫无保留的乐观主义者,他自信,执著,对美国经济前景极为乐观。他说到:“有勇气,有信心,不要轻言放弃。股市中每年都有机会。让自己时刻准备着,随时去抓住。你会发现一粒小小的种子会长成参天大树。只要持之以恒,并付之以辛勤的劳动,梦想就会实现。自我的决心是走向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目    录


作者小传 投资大师威廉&S226;欧奈尔      
前言      
第一课      投资者入市须知
第二课      开始投资:现在就是最佳时机!      
第三课      遵从一定之规,勿被情绪左右      
第四课      基本面分析与技术分析      
第五课      基本面分析的第一步:销售和盈利      
第六课      相对价格强度:一个关键的技术分析工具      
第七课      通过行业板块来分析股票      
第八课      成交量和庄家的相关性      
第九课      如何在有利时机买进      
第十课      如何利用形态分析获取巨额利润      
第十一课    图表分析是最难掌握的技巧之一      
第十二课    如何把握大盘趋势      
第十三课    如何判断大盘是否见顶      
第十四课    如何判断大盘已经见底      
第十五课    选股原则的综合运用      
第十六课    如何在证券媒体上寻找投资机会      
第十七课    成长型投资和价值型投资      
第十八课    不要试图成为万能的投资者      
第十九课    什么是正确的投资组合      
第二十课    每个投资者都应掌握的卖出原则(一)      
第二十一课每个投资者都应掌握的卖出原则(二)      
第二十二课如何在共同基金上赚得百万      
第二十三课如何快速获取证券媒体的有效信息      
第二十四课如何利用信息时代的证券媒体      
附录A       如何从成功的模式中汲取经验      
附录B       投资者成功和失败的故事      





前   言

这些年确实可被称为投资者的黄金时代。牛市几乎从未持续过如此之长并且指数上升到如此之高。但是仍有成百万的人还停留在道路旁边,眼睁睁地看着不断增加着财富的队伍从他们身边走过。
这是一种耻辱。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社会保险并不能满足我们退休后的需要。如今为了维持舒适的生活水准,我们日益需要额外的收人来源。除此之外,对我们每一个人而言,仍存在着经济上的安全和自由的潜在空间。那么为什么没有更多的人来利用这个国家存在的众多投资良机呢?
缺乏信息已经不是一个能站得住脚的好借口。互联网已经有效地拓宽了个人投资者获取信息的渠道。但这对投资者也提出了新的挑战:那就是如何从数不清的观点、个人偏见和促销言论中分辨出有用的信息。
本书二十四课的内容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们是建立在对过去四十五年的股票市场的广泛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之上所得出的结论。该研究发现了市场运作的真实规律和原则,无论市场条件和流行的的投资观念如何变化,这些规律都被一再证实。
本书找出了那些自1953年以来市场中每年表现最优的大牛股的模式——这些股票的价格都番了一倍或两倍甚至十到二十倍。本书分析了有关这些股票的每一点已知的信息以找出其股价大幅上扬之前所存在的共同之处。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可总结为七个共同点,其中一些会令人惊奇,但它们确实存在,无论时间和股市的周期如何变化。在这里,你将读到和学到的,跟你以前所闻所信的不一定一致。
本书的章节安排将使你能逐步领略这七个共同特征,同时学会怎样以及何时买卖股票,如何阅读图表,以及如何运用《投资者商报》来形成投资策略和管理你的投资组合。
就我个人的经验来看,恐惧和不确定的心理是通向任何成功的最大阻碍。如果你还投有开始投资,我希望本书能给你“下海”的必要基础知识和勇气。如果你已经是一个理性的投资者,本书将会使你更加成功。本书亦将使你认识到,为什么你过去错过了那些获利甚丰的股票,以及为何在持有这类股票时却未能赢得巨大利润。
祝各位在股市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第一课投资者入市须知

在出版《投资者商报》之前,我在股票市场中已经磨炼了25年。我既是个人投资者,也是股票经纪人、投资顾问,同时拥有一家证券经纪和研究公司。该公司在今天已成为每个主要的机构投资者的重要客户。我的职业生涯始于22岁,当时我刚刚从南美塞迪斯特大学(SouthernMethodistUniversity)毕业,结了婚,参加了空军并开始对我将来的经济状况产生了兴趣。我倾我所有的500美元买了我的第一只股票并同时开始阅读有关股票市场的书籍。对我而言,其中最好的应推葛纳德&S226;内伯(Geraldloeb)的《投资生存之道》。我们的对话就从他开始。

股市投资的第一要则
内伯是一个极力主张止损的非常成功的投资者。对我而言,这是股市投资的头号规则。你必须时刻保护你的投资账户。特别当你融资炒股的时候,止损是绝对重要的。
不论你是新手还是老手,最难学会的一点就是你不可能每次都判断准确。如果你不能快速止损,迟早你会遭到非常重大的损失。我就认识七个非常聪明、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他们因为融资炒股而又投有任何卖出的规则,在他们40多岁的时候已变得一无所有。以智力、教育、顽固、骄傲以及自我主义来代替理智的卖出规则有时侯是足以致命的。
问题在于,当你买入股票的时候,你所想的总是赚钱。当你必须卖出并蒙受损失的时候,你会觉得不情愿并且难以承认自己错了。你宁愿持股等待并希望股价回升。
更糟的是,当你开始止损时,有半数的可能是,你才卖出的股票又开始涨了,这时你会更难受。于是你得出结论说卖出是错误的,止损原则也很糟糕。
你如何看待亏损是很关键的。从过去的经验来看,这往往是投资者犯错误以及感到困惑的地方。
请你自问:你去年为你的住宅购买了火险吗?你的住宅失火了吗?如果投有,那么你对于浪费钱投保感到难过吗?你明年将不再买火险了吗?你为什么还是会买火险,难道你知道你的住宅会失火吗?
当然不是!你之所以买火险,是为了保护你自己免遭失火所带来的巨大损失,虽然这种可能性很小,但一发生将使人大伤元气。而你止损的目的也正在于此。

如何定义止损
对内伯而言,止损意味着在亏损达到10%的时候卖出,这对大多数新手来说都是适用的。如果你使用图表分析来决定买人时机,我建议你在股价跌去7%或8%的时候就止损。这样做将会使你免于巨大的损失。
如果你在一只股票跌去50%的时候才卖出,那么你在下一只股票上要获得100%的赢利才能弥补亏损。而你能够买到价格翻番的股票的机会又是多少呢?

成功投资需要时间
我花了两三年的时间才找到感觉。这种感觉不是在一夜之间产生的。对大多数人,学习的过程是差不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越来越精于选股,7%或8%的损失也会大量减少。而且这些小的损失也会被你那些获利甚丰的股票赢利所抵消。
把你有限的损失当作向华尔街交的学费吧。大多数人认为投资于大学教育是明智的决定。他们不认为这是浪费金钱,因为他们希望将来的成功能抵消他们为获得学历所付出的。那么在股市中的成功与此又有什么不同呢?
任何成功都需要时间。职业球员不是在三个月之内造就的,成功的投资者也是一样。成功者与他人的区别仅仅在于决断和坚持。

关键时刻你必须坚定
我曾经一次止损了十只股票。但紧接着我在市场开始底
部反转的时候买进的一只股票,它的价格涨了三倍。我常常想:“如果当时因为前十只股票都不成功,我就灰心并且放弃,事情会变成怎样?”
投资最难的一点在于,如何在作出诸如止损决定时防止感情用事。卖出你可能刚刚在几个星期前才买进,而现在已跌去了8%的股票并不好受。感情往往容易占上风。这时候我们就会努力维持原有决定而继续持有这只股票,哪怕现在我们已经亏损了。
世上没有后悔药。如果你老是想这“如果当时怎样”、“当时应该如何”的话,你将会陷入无尽的烦恼之中。
过去是过去,今天是今天。情况已经变了,你必须保护自己免受严重的损失——这对任何人都是有可能发生的——只有这样,你以后才仍然有能力从事投资。

为什么你应以8%作为止损点?
如果你在亏损8%的时候进行止损,你将总是能再次进行投资。我曾经见过一些人因为执迷于某只股票,不能而对和承认错误并作出卖出决定而导致破产或者健康受损。当断不断迟早会导致重大损失,而重大损失将使人失去信心,这是你应该绝对避免的。
如果你为卖出感到焦虑,那么最好的办法是只卖出一些以使你晚上能够睡得着觉。
但如果你在亏损7%或8%的时候全部卖出,而在赢利25%至30%的时候只卖出一些股票,你仍然不至于给自已带来太大烦恼。
对于你所持有的表现最好的股票,你应增加持股时间以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总是首先卖出你手中表现最差的股票,而不是表现最好的那只。

任何股票部存在的风险是什么?
在我所应用的方法下,任何股票的风险都仅限于8%的亏损,不管你买的是AT&T的股票还是网络股。既然如此,为什么不选择这样的公司股票呢:它们既处于朝阳行业,又是行业中的领导者,同时拥有高股本收益率、高边际利润以及强劲的销售和赢利增长。
本课要点
●作为新投资者,准备承受少量的损失。
●总是在亏损达到8%的时候止损。
●学习投资时坚持不懈是很关键的,不要灰心。
●成功投资不可能一夜之间学会.这需要时间和努力。

点评
在足球比赛中,只会进攻不会防守的队伍很少能打赢对手。股票市场也是如此,如果你不会保护自己,以避免更大的损失,那么也很难在这个市场上赢钱。作为一个投资者,从一入市开始就处于一个随时随地都可能在选股和入市时机等方面犯错误而遭受损失的境地。无论你自认为多么聪明,或者你的分析或信息如何正确,你都无法避免不犯错误。实际上,你正确的概率只有50%。
华尔街著名的市场高手,也曾是颇得几位总统信任的高参——伯纳德&S226;巴伦奇说过,“如果投机家有50%的选择是正确的,那他就已经很幸运了。假如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及时止损的话,即使只有30%-40%的选择是正确的,他也有机会给自己创造财富”。1962年,美国股市突然下跌了29%,当时,欧奈尔及其公司的投资只有33%是正确的,然而那一年结束的时候,他们的业绩仍然超过了大盘,而且还有较大盈利,原因就在于那33%的正确选择给他们带来的盈利颇丰,而另外那67%错误的选择(是正确选择的两倍多)由于及时出局,造成的损失并不大。
欧奈尔将自己几十年的投资心得概括为二十四个法则,其中第一法则讲的就是止损法则,由此可见,止损对投资者而言是多么重要。
根据我们的经验和研究,一个投资者如果学会了止损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而成功的投资者几乎都是止损高手。从这一点来讲,欧奈尔将止损法则作为股市投资的“头号规则”是有其道理的。
在我们进一步讲述如何选择最佳卖出点之前,我们先来分辨一下投机者和投资者的区别。伯纳德&S226;巴伦奇给投机者下了一个定义:投机者“speculator”这个词源于拉丁文“speculai”,本意是观察和做间谍。投机者,也就是一个时刻注意观察情况变化,并在事件发生前果断采取行动的人。
杰西-利物姆,一位华尔街的传奇人物,他这样描述投资者:投资者是一群大赌徒,他们下了一个赌注,并且关注着,假如他们赌输了,他们就失去一切。
看了他们的定义,你肯定大吃一惊,团为这与你在字典上看到的截然不同。我们知道伯纳德&S226;巴伦奇和杰西-利物姆在华尔街给自己创造了数亿美元的财富。
我们还听过许多身边投资人士的故事,讲述他们如何如何从很少的钱起家变成了百万富翁,然而,一次偶然的判断失误,又使他们从大户室搬进了中户室,最后进了散户厅。这些故事让我们认识到,如果他们稍微懂得一点止损知识,他们又何至于输得那么惨。同时,这从另一个方面也反复告诫我们,止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不是人人都能轻松把握的,毕竟割去的是自己辛苦赚来的血汗钱。
说了这些,无非想告诉投资者,应该打破陈规,并勇于对自己原来接受的一套观念、观点提出挑战。
假如你是一个典型的投资者,买进了这么5只股票,
那么你会如何操作呢?5只股票的交易情况如下:
买进      买入价      现价
100股中关村      30元      25.8元
100股中兴通讯      30元      39.2元
200股ST京天龙      10元      16.85元
500股巴士股份      10元      9元
200股哈药集团      13元      13.33元

当你想要卖出一只股票时,也许你会查阅记录,看看当时自己买入的成本价是多少,如果你已经有了盈利,或许你就会卖了它;但如果你还没有赚钱,甚至已经套牢了,那么很有可能你会继续观望,直到不得已才止损了结。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你简直就是为了亏钱才投资干股市的。
在上面的例子中,你也许会将已经产生盈利的中兴通讯和ST京天龙卖了,因为他们已经赚钱了。实际上,这两只股票才是你应该留着的股票,而不是其他几只开始让你亏钱的股票。所以,碰到这种情况你应该卖出其他股票,如中关村和巴士股份。假如你更倾向于先把盈利的股票卖了,其实这并不是明智的选择。但这也就是95%的投资者都有的“尽快获利了结”的心态。
有位投资者以18元的价格买进某股票后,一路下跌,跌到了l6元。此时,他的一位朋友建议他卖出股票,他说:“我现在套了2元,如果现在卖出,不是明摆着亏了吗?如果我坚持持有,说不定哪一天我还能解套。“
在这里,这位投资者至少犯了两个错误:
一、卖出股票并不是造成亏损的原因。如果你觉得卖了这只股票就亏钱了,那你肯定进入了一个误区。实际上,损失在卖出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假如,你觉得只有当你卖出股票的时候,损失才真正成为损失。那么你尽管这样自欺欺人好了。中关村就是中关村,不管你以40元的价格买进还是以30元的价格买进,也不管变不变现,它现在就值25元。如果你坚决持有这只股票,那么随着股价的下跌,你的损失还会一点点扩大。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最好还是把亏损的股票卖了,让自己持币备战。当你把现金放在账户上的时候,考虑问题的客观性远比为账户上一只亏损的股票担心来得强。
还有一个建议,或许能够帮助你决定应该继续持有还是卖出股票。假如你目前有2580元现金,而你的账户上没有中关村这只股票,那么你可以问问自己:“我真的现在想买进中关村吗?”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你为什么还要持有这只股票呢?
二、继续持有就一定能解套吗?四川长虹、湖北兴化等一些股票在大盘不断走牛的情况下持续下跌了好几年,一旦遇上这样的股票,你亏得起吗?你等得起吗?你的愿望也许是美好的,但股票并不知道你是谁,更不会在乎你。所以,死捂股票就如龙卷风将你卷上了天空——听天由命。这对理性投资者来说,是非常不可取的。从另一方面来考虑,股票一旦开始下跌,下跌的周期少则几个月,长则几年,如果你能及时止损,再投资别的好股票,那么你不仅可以将原来的亏损补回来,而且还会获得比较好的回报。
做股票如同做生意。假定你现在拥有一家小小的服装店,你进了三种颜色的裙子:黄、绿、红。红裙子最热销,很快就卖完了。绿裙子卖掉一半,而黄裙子一条也卖不出去。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如何处理呢?你会对络绎不绝前来的顾客这样说吗——“对不起,红裙子已经卖完了。黄裙子看起来没人问津,但我始终认为它们很漂亮,而且黄色是我最喜欢的颜色,难道你不想买一条吗?"——当然不会。
聪明的商人之所以能够在激烈的商战中生存下来,是因为当他们面临这种窘境的时候,能够客观地看待这件事,“我们进货的时候有失误。现在我们最好赶紧把黄裙子销出去,先打9折,如果这个价格还没有人买,就打8折,把我们的钱从这些‘鸡肋’中套现,再进最热销的红裙子”。这是零售业中最常见的一种操作方法,那么你在处理投资组合时,为什么不那样做呢?
每个人都会买进一些让自己以后后悔的东西。投资者也不可能让自己每一只股票都成为“无悔的选择”。每次买进股票,你应该粗略估计一下盈利和损失的概率。假如那只股票盈利的可能性只有20%,而亏钱的可能性是80%的话,你肯定就不会买进这只股票。然而,能够准确估计的股票毕竟不会太多,绝大多数的股票难以作出具体的盈亏估计,那么在这个时候,你是否也有一定的选股原则呢?
欧奈尔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建议:在买入股票的时候,给自己设定两个价位,一是止损出局的价位,二是获利了结的价位。
股市总是在天价和地价之间来回波动,由强转弱,由弱变强。有了波动就有了赢利机会,但股市波动所提供的利润并不在投资者中进行平均分配,通常是由不善于止损者流向善于止损者。知道了这个道理,我们就可以抢占股市先机,在股价有一定涨幅后要回头之际卖出,再在股价掉下来已跌不动之时买进,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波段操作"、“低吸高抛”。掌握了“波段操作”的技巧,实际上就等于掌握了许许多多的赢利机会,因为一年中的牛市机会毕竟有限,但一年中的波段行情可以说有无穷之多。也就是,投资者如果只从牛市行情来考虑的话,机会非常有限,而从波段行情来考虑,就会有无穷多的投资机会。
此外,投资者的增量资金是有限的,股市下跌必须及时止损,否则就会失去下一次机会,止损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留得青山在”,在下跌行情中,留住宝贵的资金,以图东山再起。正如老子所说:“知止可以不殆”。
知道了止损道理,并不等于就能做好止损操作,所以止损法则的关键就在于对止损位的判断。
按照道氏理论,股价走势有三种趋势:主要趋势、次要趋势和短暂趋势,次要趋势和短暂趋势服从于主要趋势。问题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才能判断股价目前的走势是次要趋势还是短暂趋势?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原来以为价格即将上扬的股票,买进后没想到股价不涨反跌。很多投资者误以为这是次要趋势或短暂趋势,错失了止损良机。对于初入市者,要准确判断止损位确实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欧奈尔根据他的选股方法,将止损位确定为8%,认为股价跌去8%,就应该立即止损。
那么,为什么将止损位确定为8%呢?股票在上升过程中进行调整是必要的,如果是强势调整,那调整幅度一般在8%-10%左右,将止损位确定为8%,投资者就不客易被震出去;如果深幅调整,那调整幅度就会远远超过8%,投资者在8%止损,自然就可以保存实力。
我们将近几年股价回调情况进行归类后发现,最常见、最典型的情况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情况:股价大涨后的回调。股价大幅飙升之后,积蓄了大量的空方能量,股价一旦出现回调,投资者就应立即止损。这种股票的顶都信号也非常明显,就是单日跌幅超过5%,投资者一旦遇上这种情况,应立即出局。由于这种情况的回调一般调整幅度比较深,调整时间也比较长,所以投资者出局以后不要轻易介入。如四川长虹1997年5月7日创出了62.88元的新高后,次曰出现了6.9%的跌幅,考虑到四川长虹前期近三倍的涨幅,我们就应该果断止损,尽管以后它经过一周调整后又出现了反弹,并且创出了66.18元的新高,但涨幅并不大。从此后至今的三年多时间,四川长虹一路调整,再也没有超过这个价位,一直到2000年5月12日的12.88元,所以,我们在1997年5月8日当四川长虹出现5%以上跌幅时作出止损决定,无疑是正确的。(见四川长虹周K线图)我们再来看一看综艺股份,综艺股份从1999年“5.19"行情的11元左右启动,经过近一年的炒作,到2000年2月21日股价达到了64.27元,累计涨幅8倍多,该股票在2月21日出现了6.8%的跌幅后,一路下跌,到5月12日,跌幅近50%,股价仍无止跌迹象(见综艺股份日K线图)。对于这类股票,投资者一般越果断止损出局越好。

四川长虹(600839)用K线图

综艺股份(600770)日K线图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基金持有的股票,一旦出货,跌幅是比较大的,一般都在30%---50%,如中兴通讯、综艺股份等,调整时问也比较长,中兴通讯自1999年6月30日下调之后至今没有行情。所以,对这类股票,投资者要特别当心。
第二种情况:股价上升途中震仓。任何股票从启动到拉升到出货,不可能一气呵成,最常见的情况是,需要经过多次反复震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洗盘"。(见川投控股日K线图)这种股票震荡,是一种次要趋势,不会影响它的主要趋势,其震荡幅度通常不会超过20%(但也有例外),对于这种情况,投资者也直该进行及时止损,因为如果股票调整幅度比较大,那么在低价位再补仓就可以赚取一定的差价。当然,这种情况也最容易出现止损错误,如果投资者一旦发现止损失误,就应该马上补回来,而不是放任自流。

川投控股(600674)日K线图
第三种情况:庄家刻意打压吸筹。庄家为了吸足底部筹码,通常采取的手法就是,在行情大涨时刻意打压股票,使之与大盘形成背离走势,形成“空头陷阱”,骗取筹码。有的为了快速吸筹,呆取快速拉升快速打压的手法。
如电器股份1999年6月初的走势,6月1日和2日,电器股份两天连拉涨停,6月3曰和4日接着快速下跌,几乎跌回了6月1日启动前的位置,但股价没有进一步下跌,而是缓慢爬升,一直翻番。再如运盛实业,在1999年“5.19”行情猛烈发动之际,并没有很好的表现,相反,在大盘大涨时,于5月28日出现一周左右的调整,调整结束,股价一路上扬,到2000年3月22日,除权后股价达到了24.95元,累计涨幅近五倍。(见电器股份日K线图)所以,这种调整,一般来讲,幅度不会很大,并且通常出现在底部,投资者完全可以不去理会。

电器股份(600627)日K线图
以上三种情况,只是股市中经常出现的一般情况,由于每只股票的走势都不尽相同,面临的问题也不一样,所以需要投资者在实践中不断揣摩。总之一点,投资者对每次调整都要慎重,需要评估下调的空间有多大,时间有多长,如果下调空间比较大,或时间比较长,就应该立即止损。“该出手时就出手"。
实际上,止损的最大障碍是投资者的思维定势和侥幸心理。
有些投资者认为,股票刚买进就吃套,割肉划不来,股价越下跌,他们越不卖出。这样,他们的身份也由短线投机者慢慢变成长发投资者。
有些投资者侥幸心理非常严重,当股价下跌10%时认为,最高价时都没卖,现在卖出不是明显不划算?下跌20%时认为,等等反弹再说吧,如果真的反弹了-他们立即又给予新的期望,一定要接近下跌10%的位置时再卖出,这样就可以稍微赚一点。但下跌中的反弹总是昙花一现,稍纵即失,结果左等右等,下跌30%、40%……。于是,他们只好捧着股票苦熬,一个月、二个月、三个月……不知何处是尽头。如果投资者所持的股票还能成为下一阶段热点的话,也许还有解套的机会,但经验告诉我们,这种机率并不大,因为一只股票经过一轮炒作后要用相当长的时间进行恢复,而许多股票甚至从此一蹶不振,在底部一躺就是二三年。这个时间,你能等得起吗?
还有些投资者,尤其是新入市的投资者对止损不甚理解,他们认为买股票就是为了赚钱,不赚钱如何能卖?
其实,止损是许多炒股高手在股市中总结出的最沉重的教训和经验。欧奈尔创立了8%的止损位,看似呆板,但它可以排除投资者不正常的心理幻想,其经验是可以借鉴的。
经过上述详细的分析,也许投资者已经接受了止损的道理。但问题在于,他们害怕越止越损。有一种短线客,不断地买股票,不断地套牢,不断地止损,再不断地买进,……,如此循环往复,陷入了止损怪圈。为了避免这种反复套牢,反复止损的情况发生,投资者在选股时一定要慎重,反复研究。但千万不要抵制止损。
切记:股市没有永远正确的赢家,只有及时纠正错误的赢家。


第二课开始投资:现在就是最佳时机!

本课探讨了关于投资的首要步骤,例如如何挑选经纪人,有关投资的成本,以及作为新手应当专注于哪类投资等等。

何时是入市的最佳时机?
任何时候都是好时候。大多数人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真正理解和学习如何成功投资。因此马上开始投资以便开始学习是很重要的。你不应等到你获得了一个好工作或到了一定的年龄才开始投资。你会发现,带上一点勇气、准备和决心踏入股市是非常值得做的一件事。

你首先要做什么?
你要在一家经纪公司开个账户。这非常简单——就象在银行开个账户一样,填一些表格即可,不要羞于提问。
首先,你要决定选择提供全面服务的经纪公司还是折扣公司。如果你是新手,提供全面服务的经纪公司对你投资股票可能会有所帮助,因为它能回答你所提出的问题。
但你必须知道,不是所有的经纪公司在市场上都有良好的表现,因此选择一个好的经纪公司是很关键的。我建议你和相应的管理者谈一谈,表达你有兴趣开立股票账户,但是要选择那些赢利同时也为大多数客户赚了钱的经纪公司。
对于你考虑范围内的经纪人你可以了解如下情况:他们都读些什么书,他们都提供哪些服务,他们从哪里获得信息以及他们投资的一般哲学是什幺。应当确定他们有高质量的数据源。他们是否订阅《投资者商报》?还有,他们是在向你推销他们新的服务产品,还是真的关心什么样的产品适合于你?你必须确定你看到的是你所能得到的最好的投资报告。
如果你选择折扣公司,我不认为应选择绝对佣金最低的公司。你需要的是能够提供长期的优质服务。

账户之间有什么不同吗?
我建议你首先开立现金账户,有了一些年的经验之后再开可向你的经纪人融资的信用账户。

接下来做什么?
作出计划每周至少花几个小时来跟踪你所投资的股票以及市场情况。对于其他人的意见要非常谨慎,它们大多数是个人之见并极有可能是错误的。
你应当订阅图表服务并学会使用图表。它们向你提供的仅仅是事实,而不是观点:(在以后的第9、10、11课,我将教授您如何使用图表)

应当避免哪些不当的投资?
作为新手,应该避开那些最富投机性的领域,例如低价股.期货和期权以及外国的股票。它们的风险和价格波动性都很大。
对于低价股,你付出多少,就得到多少。我宁愿买50股60美元一股的股票也不买300股10美元一股的股票。机构投资者会把上百万的美元投人60元的股票,而他们大多会将低价股拒之门外。我们在后面还要讨论到,大机构——如投资基金、养老基金和银行——是市场上最活跃的交易者并推动着股票的价格运动。
你在用货币投资,你所买的股数并不重要。你希望把钱投资于最好的公司,而不是最便宜的公司。大多数你应选择的杰出公司的股价应当在15美元和150美元之间。

有多少钱才能开始投资?
只要有500到1000美元就可以了,你还可以将你的薪资节省下来一部分用于增加投资。重要的是你从现在就开始并获得了经验。
纸上谈兵和真正投身于股票战场是很不相同的。一位资深的经纪人曾告诉过我一个关于决斗者的故事:这个决斗者夸口说他很有准头,能用手枪击中百码之外的葡萄酒杯柄。他的同伴说:“是啊,但当一只上了膛的手枪对着你的心脏的时候,你还能做到吗?”当你用你辛辛苦苦挣来的钱进行投资时,你才会体验到真实的压力,才会在作出投资决定时体味希望、恐惧、激动和贪婪的各种情绪,而这是纸上模拟交易所无法办到的。

持股多少种为宜?
如果你只有5000美元或更少的资金,你不应持有超过两种股票。如果你有10000美元,两到三只股票是比较适宜的。如果有25000美元,则三到四只比较适宜;如果有50000美元,则四或五只为宜;如果有100000美元或更多,则应持有五到六只股票。
持有二十只以上的股票是不合理的。这样你无法获知你需要了解的全面信息,并容易稀释你的最终收益。
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最好首先集中投资于有限的行业中最优公司的股票并用心关注其动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赚钱。我不太相信广泛分散投资的理论,即通过将资金分散到许多不同的股票或不同类型的投资以降低风险的做法。(资产分配将在第19课中进行讨论)

什么投资书籍值得购买?
如果你是新手,《投资者商报市场指南》应是首选。我个人拥有2000多册证券市场藏书,但其中只有少量是真正好的著作。
早期对我有帮助的书包括:内伯的《投资生存之道》,爱德文&S226;拉斐尔(EdwinLefevre)的《一个股票操盘手的回忆》以及伯纳德-巴鲁赫(BemardBaruch)的自传《我自己的故事》。
在我所著的《如何在股市中赚钱》一书中,我巳将我多年来的投资心得进行了总结。
本课要点
●开始投资时,选好经纪公司很重要,应选择有良好记录的经纪人。
●新手应开立现金账户而不是信用账户。
●只要500到1000美元就可以开始投资了。经验是最好的老师。
●避免投资于波动性较大的证券,如期货、期权和外国股票。
●集中投资于少量质地优良的股票。没有必要持有20只以上的股票。

点评
1.关于“入市时机”。
许多人总是站在股市之外犹犹豫豫,希望股票能进一步下跌以便找到一个最佳的入市时机,实际上完全没有必要。根据我们的从业经验,任何时候都是入市的好时机。我们也完全同意欧奈尔的观点——“现在就是最佳时机”。这是因为:
其一,从股市运行长期趋势来看,股市总是上升的。美国股市尽管经历了1929年股灾,股市差点崩盘,投资者凄惨度日,其风险不能说不大,但回过头看,1929年的风险根本算不上什么,1929年股灾时的指数只有几百点,而现在——2000年道&S226;琼斯指数已达11000多点,如果1929年的投资者能挺过来,坚持持股到现在,那么他不仅可以解套,而且可以获得上百倍的赢利。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香港股市从16000多点趺到了7000多点,投资者损失惨重,但在一年不到的时闻内,香港股市又从7000多点涨到了18000多点。我国沪市1996年12月受《人民日报》社论的影响,股指在一周内从1200多点跌到800多点,不少投资者的资产大幅缩水,但现在上证综指已创出了2110点的新高,许多个股近两年翻了几倍乃至几十倍。因此,从股市的长期趋势来看,股票任何时刻都孕育着投资机会,以至于一些投资者提倡:“股市无风险.入市要果断"。
其二,从股市运行情况来看,几乎每天都有股票上涨,除非大盘出现惨跌。实际上,大盘惨跌的情况是很少发生的,是股市中的小概率事件,所以,在一般情况下,股市每天都有上涨的股票。从这一点而言,每天都有赚钱的机会,每天都是入市的好时机。
其三,大盘下跌是主要股票下跌所致,而不是所有股票下跌所致,有些股票常常逆市而动。如亿安科技从1999年6月30日30.51元上涨到12月30日42.30元,上涨了38+6%,而同期深圳成份指数从4702.77点跌到3369.61点,下跌了28%。所以,不管大盘是涨还是跌,总是存在投资机会。如果你找到了确切的投资机会,就不要再犹豫,不必等大盘回落给你带来更好的入市机会。
第四,大盘下跌或盘整的时候,是发现黑马的最佳时机,因为,对于大资金而言,在牛市是很难建仓的,只有当大盘下跌时才会有大量的抛盘涌现,一些大机构便趁机吸纳,导致一些股票走势明显强干大盘,此时,投资者一眼就可看出股票的好坏,逮到真正的好股票。所以,投资者完全没有必要为入市而犹豫。
当然,从理智的角度来考虑,股指总是波动的,选择一个相对低点入市也是比较合理的。对于着重技术方面的投资者,等待技术图表上出现明显的买入信号时入市比较合适;对于注重基本而分析的投资者,则要根据宏观经济形势来决定。

2.关于“应该避免什么样的投资”
以欧奈尔之见,宁可买价高的绩优股,也不要去碰低价股。实际上,这种情况并不完全适合我国股市。
老子日:“不善者,吾亦善之”。对大众追捧的股票,我们要善待之;对大众厌弃的股票,我们也要善待之。这样才是好的投资理念。
有些投资者在投资股票时,总是将目光盯在市场公认的优质股票,如绩优股、蓝筹股、高成长股上面。当然,这并不是说这种投资理念有什么不好。投资这类股票比较稳健,在股市下跌时,通常这类股票也较抗跌,可以为投资者免遭更大的损失。
然而,一切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对股票投资而言也是一样。优质股尽管可靠而保险,但由于其大多经过了市场的充分挖掘和炒作,其股价大多高企,未来的上涨空间也相对有限,投资者通常要经过很长时间捂股.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另外,也不排除它们中的一些,其成长性逐渐衰退,最终被市场主力抛弃,进而优质股有可能变成垃圾股。所以,投资优质股,也不意味着能绝对没有风险,百分之百地获利。从我们的实践经验来看,一只股票从挖掘到充分炒作,一般要经历三年时间。炒作就意味着对公司未来业绩的透支,一只股票经过连续三年的透支,其业绩必然会出现问题,沪市中表现最典型的就是领涨股的不断替换,“93、94看陆家嘴,96、97看长虹,98、99看同方"。另一方面,一只股票经过连续三年的炒作,股价应已基本到位,因为庄家总是要出货的。在庄家出货的压力下,以后必定跌多涨少,陆家嘴、四川长虹就是典型的例子。(见下页陆家嘴周K线图)
相反,低价股由于价位比较低,炒作空间比较大,常常容易被庄家相中,目前,沪深两市的高价股80%以上都是由10元以下的低价股炒上去的,而统计结果也表明,低价股的平均涨幅远远超过高价股。低价股遇到资产重组、经济环境和行业经营的改善,其业绩一般容易大幅度提高,它的爆发力是可想而知的。(见上页ST深安达日K线图)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高价股序列中,有80%的股票来自于低价重组股,所以投资者千万不要忽视低价股。股谚云:只要有耐心,垃圾变黄金。

3.一个人应当持有多少种股票?
自从马柯维兹创立现代证券组合投资理论以后,没有一种投资原则比分散投资或多样化更受人推崇。但很少有人充分想到其过犹不及的坏处。把鸡蛋放到太多篮子里,一定会有很多鸡蛋没放进好篮子,而且我们不可能在鸡蛋放进去之后,时时盯着所有的篮子。在此,我们完全同意欧奈尔的观点,投资应该相对集中,持有二十只以上的股票是不合理的,但可以根据自己的资金量进行适当的分散。
有些投资者被过分灌输了分散投资的重要性,总是害怕一个篮子里有太多鸡蛋,以致于自己彻底了解的公司股票买进不多,相反自己根本不了解的股票买进了不少。他们恰恰忘记了,买进一家公司的股票时,如果对那家公司没有充分的了解,分散投资远比集中投资还危险。
那么,分散到什么程度比较合适呢?分散投资的效果与股票的特质有很大关系。由于股票内部多样化程度不一,我们很难制订一套一成不变的铁则,但投资者选股时应以自己了解的股票为原则,同时充分兼顾行业、板块问的关系。根据我们的经验,100万元以下的资金不宜太分散,选两到三只自己非常了解的股票就足够了。
一般而言,分散投资分散了风险,同时也分散了收益。有些投资者喜欢买许许多多的股票进行分仓操作,这样做表面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不好之处,但实际情况往往是这些股票不可能同时上涨,投资者经常抱怨的事情是,他手上的股票有的涨了,有的跌了,跌去的损失需要涨的股票来补偿,因而实际利润并不高。如果投资者能集中持有两到三只自己非常了解的股票,那么股票的上涨将是全部资金的赢利,收益率肯定要比分散投资高。
行为理论告诉我们,股票越少,越容易管理,在行情不好时,容易清仓,而在谷底时,则容易抓住获利机会。
证券投资清单很长,通常不是聪明投资人该有的做法,反面透露出他对自己的看法很没把握。如果投资者持有的股票太多,无法直接或间接掌握相关公司管理阶层的动态,我们可以相当肯定,他的下场会比集中持有股票的人要惨。投资者应了解,投资难免犯错,所以应适当分散投资,不过,俗话说:“过犹不及”,多不见得就好。就普通投资者来说,不应只顾着尽量持有很多股票,而是应该做到只有最好的股票才买。
为了追求最高的投资回报,投资者还应在相对集中的前提下,进一步集中资金。这就是说,当投资者持有的股票中,有一只表现非常出色时,应将手中其他的股票卖出,集中持有这只股票。这也是骑“黑马”的很好方法。


第三课遵从一定之规,勿被情绪左右

杰瑟&S226;李维摩(JesseLivermore)是一个有名的资深交易商,他在股票市场中赢亏了数以百万计的金钱。他有一次说:“股票市场中只存在着两种情绪——希望或者是恐惧。问题在于,人们在应当恐惧的时候却满怀希望,在应当充满希望时却心慌意乱。"在本课中,我将深入分析如何在作出投资决定时排除情绪的干扰。

李维摩的话意味着什么?
当你的股票跌去了8%的时候,你希望它会涨回来,但此时你实际上应当担心你可能会损失更多的钱,并且应当卖出股票以便止损。
当你的股票价格开始上涨时,你会担心可能因价格回落而失去到手的利润,于是你匆匆忙忙地将其卖出。实际上这支股票正在上涨表明其正处于强势,你继续持有该股票可能是对的。

这是否有违人的天性?
当涉及到你自己的钱的时候,人总是情绪化的,股市也不例外。但市场并不知道你是谁。而且坦白地讲,它根本不在乎你的想法或是你希望发生什么。
人的天性深深地植根于市场之中,过去市场中曾存在的自我主义、自欺欺人、恐惧和贪婪今天依然存在。

历史是笔财富
就我的个人经验,依据历史经验建立一套买卖规则是唯一的办法。这些规则必须建立在市场运作的真正规律上,而不是建立在个人的观点乃至偏见上。
律师分析历史并援引已有的判例,你何不也如法炮制呢?你对过去了解得越多,你就越能把握将来的机会。

过去的经验有帮助吗?
自1953年以来,我们每年都为那些表现突出的股票建立
模型或档案。我确切地知道过去那些在市场上胜出的股票的特征,它们成功的表现可以指引我去挖掘那些潜力股,而无需听从那些所谓的专家以及个人偏见、小道消息和流言等等往往是错误的信息。
分析过去亦能使你对市场有全面的了解。面对市场每时每刻的波动,即使是最有经验的投资者也无法平心静气。但对过去的分析将会告诉你市场潜在的大趋势,这种大趋势的有规律的变化为善于思考的投资者创造了把掘市场巨大上升空间的机会。

了解事实和分析历史是不是问题的关键呢?
这些很重要。但是养成良好的投资习惯并坚持某种投资原则同样重要,而且要做到这点更困难。对于那些已经养成了不好的投资习惯的投资者而言,要改掉更是难上加难。改变这些不良习惯是个挑战,并需付出相当的努力。

最不好的投资习惯是什么?
对低价股的莫大兴趣。买一大堆2美元、5美元或者是10美元的股票,然后看着它们股价翻番,听起来是个很棒的主意,但问题在于:你在bocai中中奖的机会可能还更大些。
实际情况是,投资股票与购买打折衣物和汽车是不同的。股票市场是一个竞价市场,股票按其内在价值交易。当你买了廉价股时,你所得也不会多。
过去45年来,表现最好的股票在其股价翻番或是涨了三倍或更多之前,其乎均股价为28美元一股。这就是历史的事实。廉价股蕴含了大得多的市场风险。

绝不买廉价股
我从不买15元以下的股票。多年来使我赚大钱的股票,我都是在16元到100元的价格区间内买进的。
听起来很令人吃惊吗?别忙发笑,我以100元一股买进的股票后来涨到了550元一股。那些在行业中身为佼佼者的公司从不以5元、10元的价格来发行股票。如果有例外也是极其少见的。
许多人梦想一夜暴富,这是不可能的。成功需要时间,需要你客观诚实地分析你的错误。这是在生活中变得聪明起来的关键。

承认错误不容易,对不对?
没有人喜欢犯错。但在股票市场上,如果因此而让自我表现主义阻碍了事前的正确分析,或者执着于某支股票并且难以对其作出客观评价,这些都是不明智的。
我发现一个极其有用的做法就是对你过去所作的股票交易均作出事后分析。每年我都在以天为单位的图表上记下我所拥的每支股票的买卖点以及买卖的原因。然后我把赚钱的股票和亏损的股票分开,找出哪些决定是正确的,哪些决定是错误的。然后制定出避免将来犯同样错误的新规则。如果你不检查你犯了什么错误,你将永远不会成为一个更好的投资者。
本课要点
●买卖股票切勿感情用事,应遵循一定的买卖规则,别让情绪左右你的决定。
●不要投资于15元以下的股票,最好的公司不会低价发行其股票。
●分析过去的绩优股可指导你挖掘到将来的丰厚收获。
●经常对自己的交易作出分析以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点评
在股票投资中,对市场的认知力求客观是十分重要的。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却十分困难。通常,一旦把一笔钱变成一份金融资产,在心理上,我们就会变得十分感情用事。在金钱面前,任何偏见都可能表现出来,而且一旦开始一项真正的投资,就会产生更多的偏见。因此,欧奈尔反复告诚我们:“买卖股票切勿感情用事,应遵循一定的买卖规则,别让情绪左右了你的决定"。
就一般投资者而言,容易影响投资情绪的典型心理主要有三种:恐惧心理、贪婪心理和希望心理。
恐惧心理是初入市者最容易犯的毛病,他们常常想象自己被杀得很惨,惟恐自己的利润和本金在一夜之间亏空。在恐惧心理的驱使下,芝麻大的利空会被放大成西瓜那么大,而西瓜那么大的利好,却会视而不见。因为恐惧,市场越跌越抛,越抛越跌,越跌越惧,陷入恶性循环。心理上的弱点导致股票市值惨跌而亏损累累。一有风吹草动急忙斩仓出局,导致一心态越做越坏。因此说:真正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恐惧。
从我国股市运行来看,十年来,无论是投资者,还是一部分管理者,对股市始终都表现出了极端的恐惧。一是对股指上涨的恐惧。一旦股指出现了一些小幅的持续上涨,市场中立刻就会出现空头思维,划出强阻力位、断言是小反弹等等。例如,1999年5月下旬股指上升时,许多报刊上立刻就出现了1300点是不可逾越的强阻力位的空头言论,市场也就此作出了表现,在1300点进行了蓄势整理,但很快一举冲上1700点。很多投资者都是因为恐惧,在1300点附近很快就清仓出逃了。二是对下跌的恐惧。一旦股指下行,并出现了较低点位,那么肯定会有极端的空头思维出现。例如1999年初,当股指跌破1100点时,市场上立即就出现了股指要继续跌破1000点、900点、甚至800点的言论,加上当时投资者对周边金融局势恶化的恐惧,许多投资者都在1100点附近割肉清仓溃逃。后来股指经过两次探底后,迅速向上,一去不回头。(见上页1999年上证指数日K线图)

1999年上证指数日K线图
恐惧使投资者在股市面前表现得裹足不前,使投资者眼看到手的利润赚不到;而贪婪却常常会使一项本来成功的投资导致失败,因而,贪婪比恐惧更可怕。“祸莫大于不知足”。在股市滚爬过几年的投资者,几乎都有过“乘电梯”的惨痛经历,由于贪婪,许多投资者放弃了“到手”的利润,“煮熟的鸭子也能飞"。在经典投资理论中,有一个“信心随价格波动”的信任心理论,认为投资者的信心会随着股票价格的上涨而增强,随着股票价格的下降而减弱。在一个上升市道中,当投资者购买了一只待涨的股票后果然一涨再涨时,我们内心的贪欲也会随之膨胀,总是希望在下一次更高的价位再脱手。在下跌市况里,伴随着价格的下跌,投资者的信心也遭受打击,打算购买的欲望大为降低,常常会期望出现更低的价格,结果却是屡屡错失良机。
投资者在经历了成功的交易之后,必然会体验着一种心理愉悦感和不可战胜之感,在这种心理支配下,投资者常常会进行更多的冒险,作出不谨慎的决策,而市场总是会不断地寻找我们本身所固有的种种弱点,于是,这些草率的决策自然就为播种灾难的种子准备了适宜的土壤。对此,牢记这一句话是非常重要的:在股市中,即使是天才,也不可能无往而不胜。
希望是最精致的陷阱。希望的牺牲者在心理上总是力求让市场符合其欲望,而不是根据对市场的正确评价来制定客观的计划。股价经过大幅上扬之后,接下来自然会出现疯狂的抛售,粗心的投资者会在美好的希望中不知不觉地招致了大量损失,然而,这些充满希望的投资者总是希望股价回升到先前的水平,但很快他们会发现,市场机会不断从身边溜走。所以,希望可能使清晰的判断受到歪曲或含糊不清,最终招致更大的损失。
恐惧、贪婪、希望是人之本性,也是我们进行股票投资时的大敌。要做到投资客观,不受情绪左右,绝非一日之功,需要投资者不断摸索,总结经验。我们认为,投资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1.确定投资目标,制定行动步骤,确立投资策略,形成理性的投资计划。投资计划的制定可以使投资者免受股市“噪音”的影响,坚定投资信心,另一方面,可以使投资方案避免固个体情绪的波动而变化。从华尔街投资家的投资心得和我们的投资经验来看,有纪律地遵守自己制定的投资计划;是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免受情绪影响的一个有效方法。当然,科学的投资计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市场运行的变化进行合理的调整,但每一次调整都应该是有根据的。
2.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对投资对象进行合理定价。对股票进行合理定价,是保证投资者避免盲目投资的重要手段。根据市场情况,采用合理的估价方法,某股票的合理定价应在10—12元,如果它的市价只有8元,那么投资者一旦发觉这只股票有启动迹象,就应果断买进;如果这只股票涨到12元,那么就应该卖出,除非这只股票没有任何回头迹象,否则,一旦回头,就立即卖出。
3.与市场保持一定的距离。整天泡在股市的人,上海人称之为“打桩模子",这些人由于经常盯着行情,心态很容易受股价波动的影响,涨一点,害怕到手的利润损失而匆匆卖出;跌一点,害怕被套就匆匆出逃。也正是这些人,常常套多赚少,成为庄家渔利的对象。有的人喜欢听信别人的“高见",整天泡在“扎堆”里,而失去自己的主见,以致于常常下错了“黑马”骑上了“驴”。所以,要保持良好的投资心态,做到宠辱不惊,赢不失态,首要一点就是要与市场保持一定距离。
4.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股市中,经验是最好的老师,一次亲身体会胜过一万个教条,任何一个投资者都不能形而上学地看待投资理论。我们的经验是,成功的投资一半取决于投资理论,一半取决于丰富的投资经验。欧奈尔告诫我们:对自己过去所作的股票交易均作出事后分析,总结正确投资的经验,找出错误投资的原因,避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是投资成功的关键一步。从我们身边投资者的投资回报情况来看,经常做交易日记的投资者,其投资收益要远远好于什么都不做的投资者。欧奈尔指出:“如果你不检查曾犯过什么错误,你将永远不会成为一个更好的投资者”。
证券投资,表面看来是金钱问题,实质上是对投资者心态的考验,所谓斗智斗勇斗心态,正是如此。


第四课基本面分析与技术分析

股票投资分析方法通常可以分为两大类: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投资者经常争论哪一种方法更好。本课中将讨论为什么两种方法对成功投资都至关重要。

如何看待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之争?
就我个人的经验,这并小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在分析的时候,你必须对这两个方面都作出考虑。一方而,要运用基本面分析的方法考虑公司的竞争力、经营情况、产品和技术情况,另一方面,也要运用技术分析的方法来判断该股票当前的市场表现。
基本面分析是你购买每支股票的基础,它是你区分良莠的保证。

基本面分析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们可以发现,公司的赢利能力是影响该公司股价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这意味着你应当只买这样的股票:持续的赢利增长、销售增长、高利润率和高股东权益收益率。每股收益可作为衡量公司成长性和赢利能力的指标之一。
根据对过去最成功的股票的分析和我们多年的投资经验,我们发现它们大多数是成长型公司的股票,在其股价达到峰值之前,其平均每股收益的过去三年年增长率在30%以上。因此,应当集中投资于这种类型的股票。这是我选择股票的一条最重要的原则。

如果某个公司没有三年的赢利记录呢?
过去十年内某些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并没有公开的连续三年的盈利增长记录,但实际上它们大多数是有盈利的。相关资料可以在公司的公告信息中找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家公司过去六年来每个第四季度的盈利增长都保持在50%
以上,这种投资对象应该是理想的。
我对那种亏损或是一般的盈利情况在将来会得到改善的许诺不感兴趣,因为大量的历史经验表明那些成功的公司在其股价出现大幅增长之前都有极高的利润增长率。

其他重要的基本因素是什么?
比如,销售额在过去几个季度中应当有加速增长或比上年同期有超过25%的增长,这些因素也同等重要。在相同条件下,我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在近期的销售量、利润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等方面始终在行业内位于领头羊的公司。

什么是“股东权益收益率”?
股东权益收益率是一项财务指标,它可以衡量某一公司运用资金的效率。
我们分析发现,股价表现优异的公司,绝大部分的股东权益收益率在20%以上,并有管理者持股,亦即管理层持有公司股权的一定份额——这种做法有利于实现绩效挂钩。
一家公司必须有比别人独特的产品或服务,这一点也很重要。作为投资者,你应当了解你所投资的公司生产什么或从事哪些业务。
该公司应该有实力强的机构投资并处于支柱行业。你可以利用操作良好的共同基金、银行和其它机构投资者的研究成果,顶尖的机构通常会在买进大量股票时对该公司作彻底的基本面分析。

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有何不同?
技术分析主要是通过图表对市场运动作分析、研究和判断的。图表分析师以股票交易的价量作为重要指标并以此来反映股票的供求情况。
你应当学会使用那些同时反映了股票价格和交易量的日表或周表。通过使用图表,你可以形象地看到某支股票的市场运行是否正常,是否有机构正在建仓,买卖时机是否适宜。
技术分析的过程也是学习与鉴别有效的价格渡动模式的过程。

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缺一不可
在基本面发生变化之前,量价图表将会提示我们潜在的问题或投资机会。
交易量是使你能正确判断某支股票的供求关系的重要指标之一。你必须了解你的股票价格上涨或下跌时,其交易量与通常情况相比是萎缩还是放大。这一点很重要,也是我们为什么在《投资者商报》上提供“交易量比例”的原因。
交易量是大机构可能正在买卖你所持有的股票的信号,这会给该支股票的价格带来冲击。重视它等于重视你的身家性命。
最好的机构投资者总是同时使用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以作出投资决定的。

本课要点
●同时运用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的投资风格是发现胜出股票的法宝。
●基本面分析关注的是公司的盈利及增长、销售额、利润率和股东权益收益率。它帮助你缩小选股范围并选出那些质地良好的股票。
●技术分析包括学会阅读量价图表并择机买卖。

点评
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证券投资分析方法已经形成了个性鲜明的两种流派:基本面派和技术派。基本面派根据经济学、金融学、财务管理学、投资学的基本原理,对决定证券价值及价格的基本因素,如宏观经济与政策形势、行业发展状况、产品市场状况、公司销售和财务状况等进行分析,评估证券的投资价值,判断证券的合理价位,提出相应的投资建议。技术派则是通过对市场过去和现在的行为,应用数学和统计方法,归纳总结一些典型的规律,从而预测证券价格未来变化的趋势。尽管这两种分析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谁也征服不了谁,但实践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自身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基本面分析的缺陷
1.预测的时间跨度较长,对短线投资者的指导作用较弱。基本面分析是一种理论上的预测,并不代表股票当前的运行情况。当我们发现一只极具投资价值的股票时,或者说当我们运用基本面分析肯定某股票有投资价值对,常常难以判断其上涨的准确时间。
2.对于资产重组板块,基本面分析难以发挥它的怍用。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况:某股票被炒到了30元,而公司基本面非常差,甚至亏损,在基本面来看,这种股价上涨是无法理解的,只能认为这是人为炒作的结果,这种不合理股价迟早会跌下来的。而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市场主力通过对公司脱胎换骨式的改造,使其基本面逐步好转,基本面慢慢实现了与股价的一致。有了基本面的改善,慢慢地,市场也会认同它的高股价,从而它的价格也就不再会跌下来。比如,中远发展(原名众城实业)1997年1月刚启动时,谁也不曾料到它能在三年之内翻十倍,因为从当时公司的基本面来看,经营情况并不好,业绩已经亏损,无论是公司所处的房地产行业还是公司的管理水平,都不可能给投资者带来太大的想象空间。对于其股价的扶摇直上,注重基本面分析的投资者很难接受。1997年4月中远集团作为第一大股东开始介入众城实业的管理,此时公司股价已从7元附近涨到了19元,行情并没有因此结束,随着中远发展的一系列资本运营,中远发展的基本面得到根本性改变,从原来名不见经传的一只小盘股改造成了一只地地道道的房地产类股票的领头羊,在此基础上,2000年上半年中远发展又走出了一波非常大的行情,给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见中远发展周K线图)。

中远发展(600641)周K线图
3.在投机成风、以庄家炒作为主的市场中,很多股票的基本面被透支,以透支后的基本面去分析股价,其准确性会大打折扣。从目前庄家的炒作手法来看,首要的一点就是跟企业进行谈判,与企业达成某种默契。然后,企业根据市场需要披露利好题材或做高业绩,诱导投资者认同其高成长,庄家从中渔利。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包装”。“包装”实质上就是对未来业绩的透支,时间一长,其成长的虚假性必然会暴露出来。股谚云:“再好的企业也好不过三年",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4.预测的精确度相对较低。基本面分析只能对当时市况下的股价进行初步定位,是从公司的内在因素对股票进行定价,这种定价是一种纯粹的理论价格,只能代表股票价格未来运动的整体趋势,但这种定价能否被市场所接受,很大程度还取决于市场主力的运作。如果该股票没有庄家,那么这种股票就可能会随市场的调整而失去它的价值。例如,我们感觉某股票基本面不错,当大盘指数从1500点涨到2000点时,我们觉得其价值被低估了,因为大盘涨了500点,而它的股价没动。但好景不长,大盘开始下趺,随着大盘的下跌,市场的平均价格会逐步向该股票的价格靠拢,从而又失去了上涨的空间。从这一点而言,如果一只股票没有庄家参与,那么其股价可能是基本不动的,市场平均价格不断围绕其价格波动,而不是价格围绕价值波动。而如果有市场主力关注,其股价表现就会完全不一样,有时会超过其理论定价,有时一些热门股,甚至会远远超出其理论价格,如中关村、上海梅林2000年年初的走势就是这样。

技术分析的缺陷
1.技术分析的基础是建立在已往历史的数据上,并假定它会在未来重复。然而事实上,股市是永远不会重复的,股市某一天的走势与任何一天都不同,股市的未来,也不是套用历史数据就可以简单预测的。
2.技术分析无法判定股票的供求关系。股票供求关系的变化是股市运行的直接动因,股票供求取决于资金面的供给、新股发行速度、入市意愿等因素,而这些因素在来来都具有不确定性,这是技术分析无法判定的。
3.技术分析无法改变宏观经济与政策面、公司行业基本面、消息面上的不确定性。
4.在以庄家为主力的市场中,由于股价由庄家决定,所“存在许多的骗线问题。如渡浪骗线、均线骗线、指数骗线、尾盘骗线、K线骗线、指标骗线等,投资者如果只简单以技术分析作入市参考的话,就很容易掉入庄家的陷阱。
实际上,在一个人人都懂技术分析的市场上,技术分析自然就失去了它的可靠性。试想,如果谁都认为某一天技术上发出了买入信号,那么,这个技术上的信号还会准确吗?这是技术分析自身存在的悖论。
综上所述,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都难以独立解决投资者的所面临问题,因此,在股票投资时,最好是将基本面分析与技术分析综合起来运用,以基本面分析解决投资者的投资方向问题,即买什么;以技术分析解决投资者的买进时机问题,即什么时候买进最佳。欧奈尔总结出,股票投资60%取决于基本面,40%取决于技术面。我们认为是有一定道理的。
基本面分析属于一种规范化分析。一般来讲,比较理性的投资者和那些受传统教育影响比较深的投资者更注重公司基本面的研究。从整体来看,我国股市投资风格重心开始向基本分面析倾斜,一些有实力的券商研究机构和基金管理公司对其关注的股票,都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它的基本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以此作为决策参考。
在基本面分析中,我们应该重点关注那些东西呢?
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经过上百年的发展,信息披露比较规范,市场投资比较理性。所以,在发达国家市场中,投资者从公开信息中基本上就可以了解公司的全部,然后,投资者根据所掌握的这些信息进行择优选择,这样,市场就处于一种完全的理性状态。欧奈尔的高成长股票取决于公司的赢利能力、而公司的赢利能力常常反映在每股收益上的观点,就是基于这么一种市场状况。
我国证券市场虽然发展速度比较快,但在信息披露、投资理念等许多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所以,投资者如果照搬欧奈尔的做法,有可能陷入投资误区。
第一,绩优股误区。绩优股在股市中俗称白马股,绩差股则有可能成为所谓黑马股。目前,我国股市上白马股常常涨不过黑马股,有些白马股甚至任凭指数狂飙,我自岿然不动。如蓝田股份1999年每股收益1.15元,在大盘涨幅达30%的情况下,它一直在l7.50元左右盘整(见蓝田股份日K线圈);而五粮液尽管每股收益达到1.35元,在1999年年报公布以后不涨反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这些企业不行,而因为庄家没有看中这些企业。一般而言,庄家容易看中那些不容易引起投资者注意的股票,在低价位偷偷吸筹,建仓后不断拉升,同时通过业绩配合,将绩差股培育成绩优股,将黑马变成白马,从中赚取差价。而绩优股由于业绩已经明朗,普遍被投资者看好,庄家吸筹成本高,吸筹非常困难,所以庄家一般不选择绩优股做庄。这就是绩优股市场表现反而不如绩差股的重要原因。
第二,报表误区。一只股票一旦经过疯狂炒作,报表包装是常常避免不了的,投资者以这样的报表为选股依据,就很容易掉入庄家的陷阱。如湖北兴化上市以后一直以绩优股自居,1995年至1997年每股收益都在1元以上,但到1998年公司每股收益突然下降到O.25元,1999年公司开始出现亏损,相应地,其股价也从1997年7月的57.73元跌到了2000年2月18日的7.70元,使投资者深套其中。(见上页湖北兴化周K线图)
第三,每股收益误区。企业收益主要来源于主营收入、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等,其中营业外收入和投资收益大多为一次性收入,它对每股收益的贡献是一次性的,所以,投资者不能简单地将每股收益高等同于高成长,而应该看它的主营业务增长情况。厦新电子的周线走势就是典型的一例,在1999年中报信息公布以后,因其每股收益大幅下滑,造成其股价一路下跌。(见厦新电子周K线图)

厦新电子(600057)周K线图
根据这些情况,我们总结出基本面分析的四点经验,即“四看":一看公司的技术实力,因为技术是公司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公司获取超额利润的基础;二看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从中了解公司发展的稳定程度;三看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否突出,从中了解公司管理层是否一心一意在做主业;四看公司的股本结构是否合理,一般而言,小盘股易于炒作,也利于今后股本扩张,黑马股通常产生于小盘股。
在一个投机市场,仅看公司的基本面是很难取得好的投资收益的。一方面是因为市场不理性,股价并不按公司的基本面排序;另一方面是因为业绩好的公司实在太少,很难找到有价值的股票。因此,技术分析往往是不可缺少的。

技术分析应该关注哪些要点
第一,关注成交量的变化。量价配合理想是股票运行的最好形态,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在股价上升过程中。随着股价的逐步拈高,筹码的逐步集中,这种情况会被另一种情形所取代,股票开始进入无量空涨阶段,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强庄股”。股票一旦进入无量上涨阶段,任何技术分析都已失去作用,股票投资成为一种典型的博傻行为,胆大者赢。股票既然可以无量上涨,自然就可
以无量下跌,当股价涨到一定阶段,庄家发现跟风者甚少时,股价可能无量下跌。所以,投资者一旦碰上无量上涨股,最好的方式就是观望。一般而言,股票怎么上就会怎么下。
第二,关注股票运行形态。股票形态是我们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基本面再好的股票,如果技术形态不行,也是涨不上去的,投资者千万不要去碰。通过股票形态分析,我们通常可以获得三点有价值的信息:1.股票是否已经见底,或是否见顶;2.判断股票的运行趋势;3.根据形态的不同,判断股价的上涨空间,寻找最佳买入点。
第三,关注技术指标。技术指标是股价运行情况的反映。当股票走势比较强时,技术指标也比较强;当股票走势比较弱时,技术指标就会偏弱。一般来讲,技术指标由弱转强,或由强转弱,都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个量的积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股票总是在强弱之间相互转化,反映在技术指标上,则意味着技术指标强到一定程度就会转弱,而弱到一定程度就会转强。这种强弱转化可以通过一系列指标反映出来,如RSI、KDJ等,这些指标在许多书上都有详细介绍,在此不再赘述。在这里我们需要提醒投资者一点的是,弱市中的强势股,当其技术指标处于超买状态时不要盲目追涨,因为它不久就可能回调;强市中的弱势股,当其技术指标处于超卖状态时也不要盲目买进,因为这种股票一般很难上涨,即使能上涨,其技术指标的修正也需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


第五课基本面分析的第一步:销售和盈利

在我所写的“对股票市场上的最大赢家的45年研究”报告中,我指出销售和盈利增长是公司基本面分析最重要的两个基本因素。本课将给出那些具备这两个因素的成功公司的真实例子。

是什么产生差距?
也许你一直搞不懂,为什么自己只能获得市场的平均投资收益.而那些成功的投资者却可以获得数倍于自己的投资收益?为什么自己总犯错?其实,你的目标不是要任何时候都不犯错误。你所需要的是在判断正确的时候能够赚大钱,并在判断看起来出错的时候及早退出。要赚大钱,你必须买最好的股票。行业中的头号公司是真正的市场领导者。

如何挖掘那些使你赚大钱的股票?
我们发现良好的销售和盈利表现是那些成功股票最重要的特征。看看那些优秀的公司在其发行价上涨了200%甚至于1000%之前,其销售、盈利和利润率的表现,这一点就很清楚了。
你要找的是那些与上年同期相比,销售和盈利都有显著增长的公司的股票,并且与前几个季度相比,本季度的盈利以加速度增长。
举几个实例
1986年1O月,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前六个月,微软公司最近一个季度的销售增加了68%,盈利增长了75%,并且这样高速的增长已经持续了七个季度。1982年3月,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后的六个月,HomeDepot的盈利在最近一个季度增长了140%,而其最近三个季度的销售以104%、158%、191%的加速度增长,其最近九个季度的平均销售增长率为177%。1990年,思科(Cisco)的盈利增长率在此前的九个季度从150%增长为1100%,其平均值为443%。
1981年4月当我购买Price公司的股票时,其销售和盈利已经大规模并且持续增长了十四个季度。
这就是我所说的能使人赚大钱的股票背后的基本销售和盈利因素。所有这类股票在公布其销售和盈利数字之后,其股价都上涨了许多倍。

除每季销售和盈利外还要注意哪些基本因素?
你还应关注每年的盈利增长,这是一个较为长期的因素。
微软公司在其上市之前,年盈利增长率为99%,思科公司为57%,Price公司则为90%。
这些市场领导者的股东权益收益率和税前利润率也很高。微软公司、HomeDepot公司和思科公司的股东权益收益率分别为40%、28%和36%,而微软公司和思科公司的税前利润率均为33%。
所有这些都发生在这些公司于90年代上市之前。我的首要原则是:寻求那些年盈利增长率在30%以上,股东权益收益率在17%以上的公司。

从哪里获取这些资料?
研究机构和经纪公司多年以来已经发展出了一套基于数据库的专用评级系统,以便利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的长期盈利状况和现状作出评估。
《投资者商报》为个人投资者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每股收益率评价体系。该体系将每个公司最近两个季度的每股收益增长率及其三到五年内的年每股收益增长率列出,然后将该公司与其他上市公司进行比较,以得出对其每股收益增长的客观评价。
该体系将每股收益按1到99打分,99代表根据盈利增长纪录,该公叫处于顶尖的1%之列。
而微软公司和思科公司在其股价大幅增长之前,每股收益增长率得分均为99。

这些公司的股价增长了多少?
微软公司在上市后三周内股价增长为发行价的266%,HomeDepot公司在一年半之内涨了912%,思科公司和Price公司分别增长了2000%和750%。

还有别的因素吗?
我最后的这个建议是最重要的。如果你领会了这一点并勇于在实践中执行,你将会发现下一个“微软”并发大财。
所有这些股票在大涨之前都经过了价格调整和筑底的时期。它们的底部往往是在大盘下跌或调整期间出现的,当市场最终出现反转并确定了新的上升趋势后,这些股票是市场中最先创出新高的。
例如在1990年10月,大盘刚刚反转,思科公司就率先从底部启动并在一个星期内从22美元涨到了29美元,显示出其领先于市场的领导地位。
在熊市或盘整时应具有同大多数人不同的眼光。
我认为熊市和盘整是大好时机。因为所有未来的领涨股票此时都在筑底并将迅速反弹,不管大盘究竟是在明天或是三个月后走出盘整。这绝对是你不容错过的时期。

本课要点
●要赚大钱,必须选择在合适的时机购买最好的公司的股票。
●使人赚大钱的股票最重要的特征是有良好的销售和盈利。
●寻求那些每季盈利持续有力增长的股票。年盈利增长率在30%以上也是必要的。每股收益评价体系综合了这些指标从而能告诉你同其它公司相比,你所投资的公司表现如何。
●寻求那些股东权益收益率在17%以上的股票。
●要赚大钱,必须在股票从底部启动时投资。

点评:
销售和盈利是能够反映公司基本面的最直观、最重要的两个指标。由此可见,欧奈尔将销售和盈利增长作为选择高成长肢票的最重要的两个基本因素,是有一定道理的。
销售和盈利指标尽管直观,但要利用它们来直接指导投资,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股市中的内幕交易太严重。按规定,我国上市公司一年要两次公开披露经营情况和财务报表,中期报告披露时间为6月--8月,年度报告披露时间为第二年的1月~4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企业经营结果出来之后到公开披露之前,还有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谁也无法保证企业的经营业绩会深藏不露。如果企业与庄家之间存在内幕交易,那就更加难以说清楚。所以,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企业在良好的报表出来前,股价已经有了相应的表现,等报表一出来,股价已无上涨空间,大多都是“利好"出尽,庄家出货。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见光死"。投资者遇到这种情况不仅赚不到钱,反而很可能被套。
二是我国高成长性的股票太少,欧奈尔所讲的微软公司、HomeDepot公司、思科公司、Prioe公司的高成长性压根儿就找不到。即使偶尔一两年年盈利增长达到了30%以上,那也大多是庄家“包装”的结果。所以,如果严格按欧奈尔的投资法则选股票,要么是选不到,要么就可能被套。
三是利润调节太随意。尽管我国的财务制度在逐步完善,但我国上市公司的利润调节行为仍然非常普遍,一家真实业绩每股只有O.3元的公司,它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将每股利润做到O.5元。投资者如果以此作为选股依据,自然只能缘木求鱼。
四是公司的成长性大多很难长期维持。能维持一两年的成长性,在我国股市中,就基本属于珍稀品种了。那些重组类公司,尽管重组后第一年业绩非常好,但大多是一次性的,难以为继,因此很难作为选股的依据。
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该如何去了解一家公司的真实情况呢?目前,一些有实力的券商都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其中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公司调研上,他们定期走访上市公司,并形成研究报告。投资者可以充分利用这部分资源,从这些专业研究报告中,了解公司的产品状况、技术优势、市场地位以及行业前景;另一方面,认真辨识隐藏在财务报告中的陷阱。一般来讲,对业绩好的报表要留一份警惕,因为,业绩好有可能是庄家包装的结果,这种情况往往从财务指标上难以甄别,需要从公司现金流量角度,结合公司的经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剔除营业外收入和投资收益等一次性收益,深入了解公司主业状况和主营业务利润率的高低。只有公司主业保持高速增长,公司的成长性才有可能长期维持。而对于业绩不好的报表,我们也应该清醒,因为业绩不好有可能是故意为庄家吸筹制造机会。由此可见,要真正了解一家上市公司绝不是件简单的事。
尽管如此,财务报表仍然是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最有价值的信息之一,学会如何从财务报表中淘金是我们每个投资者走向成功的捷径。从财务报表中淘金的方法很多,下面,我们着重介绍一种比较简单的财务分析方法——杜邦财务比率分析法(详见1999年9月29日《中国证券报》)。
杜邦财务比率分析法的原理是,将净资产收益率分解为多个不同的财务比率,这些财务比率反映企业经营业绩的各个不同方面,同时,它们之问又有一个分子分母相互交又、约除的关系。这样,通过对每个财务比率跨年度变化的比较,我们就可以找出影响净资产收益率变化(上升或下降)的业绩要素。由于各个要素每年的变化幅度不同,因此,用要素分析法可以考察利润的结构性变化。在众多的要素变化形态中,可能会有此消彼长的关系,即一些要素的效应会被另一些要素的效应所抵消。同时,这些要素涵盖了成本控制、资产管理和融资荣略等诸多方面,因而,它可以综合分析企业的经营业绩。

对应要素:[财务负担][财务成本][销售利润率][资产周转率][债务倍数]
我国财务制度下的报表结构与欧美的制度有所不同,因此,杜邦分析法的原始形式无法直接用来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业绩。为了根据杜邦分析法的原理进行多要素分析,需要对原有公式根据我国的财务报表进行相应的调整。
第一,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中直接给出的销售收入是主营业务收入,而不是销售总收入,这样资产周转率考察的也应该是总资产相对于主营业务销售额的周转速度。由于主营业务变动反映的是企业的核心竞争水平的变化,目此,使用主营业务收入进行分析比杜邦公式原来的用总销售额进行分析更为准确、合理。
第二,在国外尤其是美国的会计制度中,利息支出是营业利润之后的一个单项成本,列于税前利润之前。而在我国的报表制度中,营业利润中已经减除了财务费用,在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即税前利润)之间的差项是投资收益以及营业外收入与支出。通常这几项净额不大,为简便起见,企业的利息成本前的利润可用营业利润加上财务费用表示,而财务成本之后、征税之前的利润则用利润总额代替。显然,这是假定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可忽略不计。用营业利润加财务费用除以利润总额可以反映出企业支付利息成本前后的利润变化情况,考察财务成本对总利润水平的影响。
第三,由于我国上市企业的财务报表突出主营业务,因此公式二的对应要素栏中的销售利润率应是对主营业务的考察,所以,我们将其调整为主营业务利润除以主营业务收入,再在右面邻项中过渡到由主营业务收入除以总资产,左面邻项为企业剔除财务成本之前的利润除以主营业务利润,该项可反映企业经营的间接成本(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以及其它业务利润)的情况,有利于考察企业固定成本管理的效益。这样,在我国实际情况下使用的杜邦分析法就成了六要素分析法,多出了主营业务利润率一项,反映了我国财务报表的特点。


对应要素:[财务负担][财务成本][管理成本][主营业务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债务倍数]
根据以上杜邦公式的改进模型,我们用生物类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例分析。表1中的数字是根据7家公司1998年和1999年度财务报告计算得出的要素比率。根据每个比率两年度的变化情况,可以对每个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变化的原因进行综合性分析。需要说明的是,当要素变化率上升时,表明公司业绩改善,净资产收益率上升。这样,成本下降将表现为成本比率上升,成本上升将导致比率下降,净资产收益率亦下降。
海王生物(0078):1999年净资产收益率与1998年相比略有提高,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的短期债务大幅度增加引起公司债务倍数大幅度上升所致。1998年公司的短期债务为5047.9万元,1999年增加到43350.2万元,更进一步,我们通过公司年度报表了解到公司增加的短期债务主要被应收账款和存货所占用。同时,我们还可以了解到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下降了50.7%,说明公司经营情况不容乐观。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尽管公司1999年净资产收益率略有上升,但负债增加过快,公司已经面临一定的偿债压力,如果公司不加大其营销力度,公司的基本面就难以得到彻底改善,公司将难以看好。(见下页海王生物曰K线图)

海王生物(0078】日K线图
钱江生化(600796):1999年净资产收益率比1998年有所下降,从表1可以看出,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公司两项主要费用上升得比较快;二是总资产周转率有所减慢,说明企业的生产状况并不是很好。另外,从公司1999年中报和年报的对比来看,公司上半年净资产收益率实现了12.22%,比去年同期增长近120%,而全年仅实现14.38%,这意味着下半年只实现了2%,在下半年公司基本上没干活。由此,我们完全可以断定钱江生化报表存在包装成分,而从几项要素比率变动情况来看,公司在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上作了大量文章,公司明显将大量的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挪到了下半年。在我国证券市场尚不规范的现阶段,这种做法并不少见,从这种报表本身难以判断一个公司的好坏,因为报表的数据不是公司经营情况的真实反映,而是庄家刻意包装的结果。所以,对待这种业绩突然大幅度增长的公司,投资者要特别多长一个心眼。(见钱江生化日K线图)

钱江生化(600796)日K线图
金花股份(600080):1999年资产收益率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从几个要素的数值来看,变化最大的是总资产周转率和债务倍数,即总资产周转率下降20.2%,债务倍数上升了16.3%。从公司报表可以看出,公司1999年流动负债比1998年增加了217%,致使公司总资产增加了40%,而销售收入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更进一步,我们了解到1999年增加的流动负债几乎全被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所占用。由于公司其它要素比率变动不大,所以,公司整体盈利能力未受影响,未来业绩的政善关键取决于现金管理的效率。(见金花股份日K线图)

金花股份(600080)日K线图
哈高科(600095):1999年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比1998年降低了3.22个百分点,一是由于公司的管理成本增加了14.9%,二是由于公司产品的毛利率降低了14.6%。所以,尽管它的财务成本有所降低(降低了12.7%).但资产经营形势仍不客乐观。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公司上半年净资产收益率实现了8.79%,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80%,而全年却只实现了7.92%,全年净资产收益率反而比上半年少,这有可能是公司下半年亏损所致,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包装痕迹昭然若揭。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公司前景并不乐观,且包装也不太容易。(见哈高科日K线圈)

哈高科(600095)日K线
天坛生物(600161):1999年净资产收益率比t998年提高了2_83个百分点,最主要的原因是主业收入的提高,反映为总资产周转率的提高毒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998年为1.06亿元,1999年实现1.37亿元,增幅29%。公司处于增长态势,属健康增长,与其股价是基本相配的。(见天坛生物日K线图)
复星实业(600196):1999年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比1998年略有提高,主要是得益于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加和债务倍数的上升。公司1999年主营业务收入实现了4.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0%,在这种情况下,公司总资产周转率没有得到相应提高,相反还略有下降。同时我们看到,由于规模的扩大,公司的存货和应收账款增长很快。整体来看,复星实业处于稳定增长阶段,如果不出意外,每年可随大盘获得一个平均收益。(见复星实业日K线图)
桂林集琦(0750):1999年公司财务成本、管理和销售费用增幅较大(财务成本提高了44.7%,管理成本提高了34.5%),主业收入和总资产周转率也同时下降。这几项要素的共同作用,使得净资产收益率跌了7.84个百分点。从各要素的变化情况看,几乎所有指标都不稳定,公司的情况是多发性综台病症,未来的发展前景不明朗,趋势难以把握。(见桂林集琦日K线图)
从对以上7家公司的业绩分析中看出,净资产收益率上升的普遍原因是销售收入上升,而导致收益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则是成本上升和过快的资本、股本扩张。杜邦分析模型的便利之处在于,它能较快地分辨出造成净资产收益率变动的主要原因,指明改善业绩的方向。在此,我们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在改进杜邦公式方面作了初步探讨,证明它是一种简便的分析方法。虽然它不能完垒取代财务报表分析,但它可以大大提高分析的效率。

表1:7家主要生物制药公司6要素比率变动情况

公司名称      年度      税务负担减轻      财务成本减轻      管理成本降低      主营业务利润率上升      总资产周转率上升      债务倍数上升      净资产收益率
海王生物      1998      0.847      1.16      0.564      O.731      0.28      1.3      14.83%
      1999      0.868      1.143      0.463      0.766      O.138      3,137      15.17%
变动率      0.025      -0.015      -0.179      0.035      -0.507      1.413      
钱江生化      1998      0.858      1.472      0.566      O.22      0.856      1.264      16.94%
      1999      0.872      1.123      0.062      0.301      0.589      l.345      14.38%
变动率      0.016      -0.237      -0.89      0.368      -0.312      0.064      
金花股份      1998      0.876      0.951      0.858      0.792      0.312      1.175      21%
      1999      0.849      0.954      0.87      0.753      0.249      1.366      18.05%
变动率      -0.031      0.003      O.014      -0.049      -0.202      0.163      
哈高科      1998      08835      0.891      0.817      0.302      0.331      1.833      1.14%
      l999      0.799      1.004      0.695      0.258      0.319      1.721      7.92%
变动率      -0.043      0.127      -0.149      -0.146      -0.036      -0.061      
天坛生物      1998      0.814      1.0033      0.762      0.509      0.28      1.423      12.63%
      1999      0.849      0.968      0.676      0.565      0.313      1.574      15.46%
变动率      0.043      -0.035      -0.113      0.11      0.118      0.106      
复星实业      1998      0.802      1.07      0.584      0.373      0.526      1.247      12.28%
      1999      0.831      l.133      0.525      0.421      0.515      l.42      15.25%
变动率      0.036      O.059      -0.101      0.129      -0.021      0.139      
桂林集琦      1998      0.833      1.352      0.655      0.367      0.3      1.392      11%
      1999      0.78      0.748      0.429      0.363      0.198      1.757      3.16%
变动率      -0.064      -0.447      -0.345      -0.011      -0.34      0.262      


第六课相对价格强度:一个关键的技术分析工具

相对价格强度是很容易使投资者感到困惑的一个指标,但它十分有用。在本课中我将详细解释这一指标及其应用,同时澄清有关该指标的许多错误观念。

什么是相对价格强度?
作为一个关键的技术分析工具,相对价格强度指标能告诉你市场本身是如何为某只股票定价的。相对价格强度的计算方法如下:将某只股票当前的价格与其一年前价格相比,得出变化的百分比。然后,再将其与同期的所有股票价格的变化百分比相比较,给出.一个介于1到99之间的分数,99分为最高。
根据我们对1953年以来所有表现突出的股票的分析,在股价成几倍或几十倍增长之前,这些股票的相对价格强度平均为87,这表明这些股票比其它股票在上一年的市场表现要好87%。只有《投资者商报》才提供所有股票每个交易日及时更新的相对价格强度信息。

如何运用该指标来选股?
我建议选择那些相对价格强度在80以上的公司,也就是那些市场表现居于前面的20%之列的公司。真正的市场领导者的价格相对强度可能在85以上。运用该指标能使你剔除大量表现平平、价格变化迟缓的股票,从而使你的投资操作能有更好的表现。
我从来不和市场过不去而去购买或持有那些该指标在70以下的股票。
除了运用该指标,你还应习惯运用股票的相对价格强度曲线(大多数图表服务商都提供),也就是股票价格曲线下的那条线。
当你要挑选两到三只股票进行投资时,我建议你买相对价格强度曲线呈最佳角度上行的股票,而不应买那些相对价格强度曲线在过去6到12个月内呈下降趋势的股票。在9到11课内,我还将就如何阅读图表做详细的说明。
就像判断一个人一样,根据该股票公司所在的行业,你也能得出许多有用的信息。在该股票所属的行业里,至少还应有另一只股票的相对价格强度也很高。《投资者商报》也提供分行业的相对价格强度评估,由此,投资者可以判断某支股票所处的行业与其它196个行业相比整体价格表现如何。如果你在某行业中再也找不到一只强势股,或是作为整个行业,该行业的表现低于平均水平,那么你就有必要考虑重新选股。通常来讲,投资于领先行业的股票更划算。

价格相对强度指标能用于作出卖出决策吗?
该指标可以告诉你,在你所持有的5到6只股票中,哪一只才是真正的领导者。每个月或每个季度,根据价格变化的百分比给你所持有的股票打分。如果你要卖出股票,正确的决定通常是首先卖出表现最差的那只股票。同时还应当特别关注在整个大势下跌时,哪只股票逆市上扬且有不寻常的价格升幅。

何时不该再买进?
如果某只价格相对强度高的股票在你买进之后即下跌,你不应再买进。如第一课所指出的,你应当在达到8%的止损点时卖出任何一只股票。当股票价格下跌时补仓是很危险的。你有时可能会碰上好运气,但从长期来看,个人投资者这么做总是有很大风险的。
如果你在某只股票下跌的时候以50元买进,在其跌到45元时买进更多,那么当它跌到40乃至30元的时候你该怎么办呢?如果它再也涨不回来呢?在股票呈升势的时候谨慎补仓更明智。
如果某股票的相对价格强度几个月来都是在80到90之间,当其第一次下降到70的区间时,你就有必要重新考虑你的持仓果断卖出了。
本课要点
●相对价格强度是告诉投资者市场自身是如何为某股票定价的关键性技术指标。
●选股时,剔除那些相对价格强度在80以下的股票。
●如果某股票的相对价格强度下降,不要再买进;如果其价格已跌去8%,则全部卖出。这样做能使你免于遭受重大损失。

点评
每个投资者都有自己的选股策略和方法,有的侧重于打探市场消息;有的侧重于基本面分析;有的侧重于公司股本结构,凡是小盘股坚决买进。而欧奈尔则根据自己多年的投资经验,从技术分析角度,总结出了一套有效的选股方法——相对价格强度法。
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股票数量越来越多,市场上各种各样的消息满天飞,基本面分析也常常难以把握公司的真面目,而技术形态更是错练复杂,即使勤于此道的人也不免掉入庄家的陷阱。所以,相对价格强度法从多方面为投资者解决了投资难题。第一,它有效地缩小投资范围,将相对价格强度进行排序,只有相对价格强度值高于80时才能投资,使投资者一目了然;第二,股票的价格相对强度已包含了股票的各种信息,使投资者可以从虚假的信息和技术形态中摆脱出来,即相对价格强度高于80时继续持有;低于80时卖出。第三,通过价格相对强度,投资者每天都可以侦察到强势股,使投资者可以轻轻松松跟上市场热点。所以,我们认为,欧奈尔此书的最大贡献就是给投资者带来一种很好的技术分析工具——股票价格相对强度。
但遗憾的是,我国证券市场目前还没有股票价格相对强度的计算,当然我们就不能随意评判该指标的准确性。但是,我们还是呼吁有关媒体和软件开发商能引进这个指标,目为它毕竟比日前充斥于各种证券分析媒介的个股推荐要强。
不可否认,从指标的设计原理看,相对价格强度还存在一定的缺陷:第一,根据欧奈尔的统计,股票在涨几倍甚至几十倍之前,价格相对强度平均为87,但并不意味着相对价格强度在80以上的股票都能成为黑马,也不意味着相对价格强度在80以下就绝对没戏,这就增加了相对价格强度的不确定性;第二,相对价格强度对长期走牛的股票比较适用,而对那种慢牛股或波浪式前进的股票,可能就显得无能为力了;第三,由于相对价格强度的计算是根据股票当前的价格与其一年前价格相比,得出变化的百分比,然后再将其与同期的所有股票价格的变化百分比相比较得出来的,所以,当一只股票经过大调整后再往上涨时,它也可能失效。也就是说,当股票的当前价格低于其一年前价格时,相对价格强度会显示它比较弱,尽管它当前的走势可能相当不错。所以,在应用相对价格强度进行投资决策时,仍然需要与其他方法结合起来。


第七课通过行业板块来分析股票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股票的价格运动也呈现出板块效应。本课将分析行业和部门因素的重要性,并指出如何判断哪个行业是引领市场的。

为什么要重视龙头行业股票?
首先,部门的概念要比行业广泛。例如,消费部门包括了零售、汽车和家庭用品在内的一系列行业。自1953年以来,大部分处于市场领导者地位的股票都是处于当时的领导性行业或部门中的。
例如近年来,当微软公司在市场上表现上佳的时候,人民软件公司(电脑软件行业)也表现出色;当戴尔公司表现不凡时,康柏公司(电脑硬件行业)也表现不俗;当HomeDepot公司在1997年的第二个季度开始有良好表现时,沃尔玛公司和Gap公司也一样,而这三家公司都是零售行业的。当时Schering-Plough公司、Bristol-MyersSquibb公司、WarnerLambert公司和Pfizer公司的股价也都开始引领大盘,而它们都是制药业的公司。很明显,股票的价格运动是呈群体变化的。当我要买某只股票时,我总是要看到该行业中至少还有另一只股票也表现出价格强势。
除了行业以外,还有一类重要的群体价格运动趋势也是投资者应学会把握的:大的机构投资者是投资于盘子大的成长型蓝筹股还是投资于价格波动大的小盘股?
1997年末,市场的重心由小盘股转向了高流通性的大盘股。原因在于投资管理人手中持有大量的大盘绩优股时,其资金在该只股票上的进出变得相对容易。那些对大资金的动向保持敏感并随之而动的投资者,通常会获得较好的投资回报。在《投资者商报》的行业版面中,投资者可根据名为“大盘股增持资金及小盘股增持资金”的图表追踪到这种市场变化。

如何抓住市场热点的变化?
一旦发现某只股票满足基本面和技术面的要求,投资者应当分析其行业表现。《投资者商报》列出了197个行业的相对价格强度,每个行业都包括了所有股票在过去六个月中的价格表现。该表涵盖面十分广泛,不仅显示某个行业的整体状况,还显示了该行业中所有子行业的情况。如软件业就被分为:桌面软件、金融软件和医药软件等子行业。在此你可以得到关于某一特定行业的更为详细和集中的描述。

这样做为什么很有价值?
因为你想投资于某行业中最好的子行业。例如在电脑行业中,电脑服务就比电脑制图要好。197个行业中居于前20%的行业通常是最好的,我建议要避免投资于后20%的行业。《投资者商报》的主要股票列表中包括了这些股票的行业价格相对强度,由A到E的字母表示,A表示最高。级别为A或B的股票值得考虑。面这种详尽的分类信息在别的公开出版物上是找不到的。
在《投资者商报》上还有一处可以找到有关市场上的领导性行业的信息,也就是“五十二周以来的高价股和低价股”这个栏日。
该栏目分为几个部分,基本上包括了所有创新高的股票。当市场行情处于上升阶段时,栏日列表中的前5到6位的股票即为市场领导者。我每天都阅读该栏目以了解哪些行业处于市场的领先地位或哪些行业正处于上升地位。通过使用该栏目列表,人多数投资者的投资操作水平能提高至少10%到20%。
1998年零售业在近几年来首次跃居该栏目榜首。根据我的经验,任何时候如果某个部门中有30到40只股票都创出了新高,这绝对是你不容忽视的投资线索。
《投资者商报》中的另一个名为“股票创新高比例最大的行业”的列表同样也能给出有价值的线索。该列表位于“五十二周以来的高价股和低价股"的栏目下方。
从历史资料来看,医药、计算机、通信技术、软件、专业零售、休闲娱乐行业一般要比其他的行业所涌现的大热门股票都要多。考虑以下宏观环境也许是有益的:美国是一个消费大国,并在信息、高科技和互联网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现已成年,对他们来说,投资、休闲和医疗都是很重要的。
还有重要的一点是:汽车、钢铁、铝业、机械、航空、道路、铜业和建筑业都是周期性行业。它们的上升周期一般较短。同时,高科技行业的股票价格波动是大多数消费品行业股票价格波动的两倍,其风险和收益相对也较高。

本课要点
●总是选择那些处于领导性行业中的股票,这是已被市场所证实的。
●许多大热门股票都产生于医药、计算机、通信技术、软件、专业零售、休闲娱乐行业中。
●行业相对价格强度指标能帮助你鉴别股票是否处于领导性行业中。

点评
股票,像人类社会一样,经常有“集体活动”。每一轮行情几乎都由一两个特定的板块所带动。比如,上一次大盘上升是由网络和计算机领域的股票发动的,而下一次大盘上升则可能由通讯股带动。根据计算机分析,指数上升的37%是由其所属的小行业所带动,12%是由其所属的大行业所带动。
一般来讲,假如这个行业已经担当了本轮大盘上升的原动力,那么下次大盘的热点则会发生转化。一个新的题材常常可以炒作两年时间,如网络股继1999年领涨“5.19”行情之后,2000年初再次领涨大盘。而在牛市后期才崛起的板块由于没有足够时间充分发挥,在下一轮牛市中则仍有可能保持较好表现。
在研究中,欧奈尔把诸多股票分成200组,并根据其最近6个月的相对价格强度指标进行排名,把表现最强劲的称为I类,表现次之的称为Ⅱ类。不幸的是,大多数投资者本着寻找价值被低估股票的原则,都喜欢买入Ⅱ类股票。
然而,欧奈尔通过跟踪分析显示,那些处于前50位或100位的组,也就是超过平均线的组,后来的表现也超过后100位的组。团此,在选择股票的时候要花主要精力关注I类股票。从1970年~1980年,美国市场上表现出色的股票在这个排名上无一处于平均线以下。而我国的情况与欧奈尔的研究结果稍微有点差别,尤其是近几年,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资产重组类上市公司成为我国股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许多重组股票都有过非常好的表现。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从1996年---2000年,每年涨幅最大的前十位的股票中,有60%以上的股票源自于重组股票。由此来看,欧奈尔的行业相对强度判断法更适合于绩优类股票的分析,当然对重组后的股票分析也是有适用的。
根据欧奈尔的行业研究方法,钢铁、铜业、铝业、金业、银业、石油、纺织、化工、纸业、铁路、铁路设备、公用事业、烟草、航空和老式百货商店等15个行业已经过了其黄金时期,而计算机及其相关的服务和软件业、激光、电子、通讯、新概念零售业、太空开发和研究、医药、特殊服务业等8个行业正处在朝阳阶段。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我国的上市公司为什么总是希望从旧产业向新产业转型的原因。
需要说明的是,对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不同类型国家的经济,以及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同一类型国家的经济而言,同一行业可能会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比如,在20世纪60、70年代,我国纺织行业发展最快,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逐步提高,纺织行业逐步让位给家电行业,而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家电行业很快进入了成熟期,而此时家电行业在越南才刚刚兴起。从这一点而言,欧奈尔有关行业研究的结果就不一定与我国的行业情况完全一致。当然,他的研究方法是很值得借鉴的。
根据行业增长变动与国民经济总体的周期变动的密切程度不同,行业一般可分为三大类:增长型行业、周期型行业和防御型行业。增长型行业的运动状态与经济活动总水平的周期及其振幅无关,能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如过去几十年的计算机、微电子和通讯行业;周期型行业的运动状态则与经济周期相关,如消费品业、耐用消费品制造业及其他因收入的关系需求弹性较高的行业,就属于典型的周期型行业;而防御型行业则包括食品业和公用事业等,因其产品需求相对稳定,其运动形态受经济周期波动影响不大,这种稳定性使得投资者对该行业的投资成了一种收入投资。
而从行业的产生发展过程看,每个行业都要经历一个由成长到衰退的发展演变过程,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行业的生命周期。一般地,行业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初创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初创阶段风险高、收益高,对投资者的要求比较高,主要适宜于风险投资;成长阶段收益高、风险低,许多潜力股常常产生于这个阶段;成熟阶段收益稳定、成长性差;适合于稳健型投资者;衰退阶段利润停滞或不断下降,投资者应尽量回避。
所以,从投资决策来讲,投资者应选择增长型的行业和在行业生命周期中处于成长和稳定期的行业。这种行业选择方法与欧奈尔的行业相对强度法是基本一致的。
下面,以目前分别处于我国产业发展不同阶段的几个行业为案例,逐一剖析。

行业生命周期图示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作出如下分析:
1.遗传工程行业正处于该行业生命周期的初创阶段,如果打算投资该行业,那么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企业可供选择,并且只有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才能回避你的投资风险。
2.个人用计算机行业处于成长阶段的初期,医疗服务行业处于成长阶段的中期,大规模计算机和快餐服务行业处于成长阶段的后期。由此我们知道,个人用计算机行业增长速度要快干医疗服务、大规模计算机和快餐服务行业,是投资者的首选行业。
3.石油冶炼、超市和公用电力等行业已进入成熟阶段,这些行业的增长速度正在放慢,盈利机会相对较少。
4.纺织和采矿业已进人衰退期。这些行业投资收益较少,投资风险已明显大干收益。
从行业的生命周期来看,最有价值的行业是正处于行业成长阶段初期和中期的行业,这些行业扩张潜力大,增长速度快,投资风险小,是产生大牛股最集中的行业。这些行业与欧奈尔用相对强度法测出的行业,如医药、计算机、通信技术、软件等,是完全一致的。
在这里,投资者还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经济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原有的领头羊产业会被新的产业所替代。一个新的领头羊产业刚产生之际,正是投资的最佳时机。
2.处于衰退期的行业并不意味着没有任何投资机会,尤其是投机气氛比较浓的我国股市,往往一个小小的利好就可能带来一波大行情,今年年初国家的“限产压锭"计划,给钢铁股和纺织股带来了一波意想不到的行情。所以,投资者在选择行业时,应该与政策面结合起来。
3.成熟行业大多已形成寡头垄断格局,如我国的家电业,投资者应尽量投资行业龙头股。
4.一只股票走弱会拖累整个行业。因此,对个股所属行业的表现进行总体跟踪,能够帮助投资者及早把一些即将或者正在走弱的股票清理出去。因为经过一段时间的上涨后,如果该行业中有一两只比较重要的股票带头下跌的话,那么这种弱势迟早会波及整个行业。1996年,我国家电行业迅速发展,成为继纺织业后的主导产业,在此背景下,四川长虹迅速崛起,很快成为行业的龙头老大,产品市场占有率一度达到40%多。与此相对应,四川长虹的股价也扶摇直上,从1996年的8元涨到1998年除权后的43元,累计涨幅这1300%。就在四川长虹公布1997年年报之际,许多研究机构还在预测四川长虹的盈利将以50%的速度增长,所以,他们认为即使同行业其他的股票已经走弱,这只股票也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事实证明他们错了,四川长虹从1998年。1月份开始就一跌不回头,一直跌了两年多仍没止跌,股价从43元一路跌到12.7元。在它的带领下,整个家电行业两年多时间内几乎没有行情。
在对股市多年的追踪分析中,欧奈尔还发现了两种有价值的模式。一是跟随式集体效应;二是“表亲”上涨效应,即一个行业整体效益的上升会带来相关行业的上升。相信,只要你好好把握这种“板块联动”效应,可以带来无数的投资机会。


第八课成交量和庄家的相关性

市场上最大的玩家是共同基金和大机构。本课将讨论这些机构投资者对市场的影响以及个人投资者如何与庄共舞。

什么是成交量?它为什么很重要?
供求法则在股票市场上也是适用的。股票价格上升并不是偶然的——其背后必然有大量的购买需求。这种需求大部分来自于机构投资者,75%的绩优股由他们买入。当你选择股票时,日或周交易量可以作为衡量需求大小的重要指标。
交易量是股票实际交易的股数,大多数日报都提供这种信息。但是,除非你每天跟踪这种信息以发现巨量,否则,这些出版物所提供的一般性信息并不是太有用。
只有《投资者商报》每天为你提供每只股票的“交易量变化百分比”。该栏目追踪每支股票过去五十天的平均交易量并标示其前日交易量与该平均值的比较结果。例如,某股票如果其“交易量变化百分比”为+365,则表示其前日交易量与其过去五十天的交易量平均值相比要多365%。《投资者商报》还特别列示出那些成交量放大得最多的股票,名称为“大资金流向”的栏目,即是每天纽约证交所和纳斯达克市场图表的头项列表。
如果机构购买,哪只股票,这不可能不在《投资者商报》的“交易量变化百分比”栏目和上述两个交易市场的“大资金流向"列表中反映出来。举例而言,某基金的资产为十亿美元,仅仅以其资产的2%购买某只股票,那么其必须投资两千万美元。那就是以40美元的价格购买五十万股了!基金就像跳进浴盆的大象,他们如此庞大,使得水流四溢。《投资者商报》能使你很容易地发现这些大象。
那么,在交易量告诉我一只股票正被大量交易后,我如何判断它是在被买还是被卖呢?
《投资者商报》的建仓/减仓指标对于判定某支股票正被买入或卖出是很有帮助的。运用该指标可以对每只股票过去十三周的交易量进行追踪并且能判断机构是在买入还是在卖出。该指标分为A到E的五个等级,A或B表示该股票正被买进,D或E表示该股票正被卖出,此时最好不要介入。C则表示买卖力道持平。

什么是庄家?
庄家是买入某只股票的大机构。如果你希望买到价格有巨大上升空间的股票,你就必须选择那些有一到两个操作表现良好的机构投资者最近买入的股票。我的研究发现机构过去一个季度内的建仓是最重要的,而对于已有头寸的大量补仓则次之。
如何找到实力机构及其正在交易的股票?
在《投资告商报》的共同基金版面上可以找到这些信息。该版面涵盖了过去三年来操作上佳的所有基金的信息。而“36月中操作表现"指标对各种类型的每只基金进行了比较。得分为A+的基金是在所有基金中处于前5%之列的。A表示处于前10%,A-表示处于前15%,B+表示处于前20%,等等。
该版面巾还包括了大量表现较好的基金的其他信息,如按市值衡量的基金十大重仓股、新购入股票(在股票名称旁以“N”列示)、基金正在补仓或减仓的股票(在股票名称旁以“+”或“-”列示)。通常基金的重仓股之间都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
该版面还提供按金额排序的基金新购入十大股票的信息。我对于前三到四名特别关注。通过每天的跟踪阅读,你就能发现那些机构正在大量交易的股票。
例如,1998年8月24日,我住《投资者商报》中读到被评为A+的中等成长型基金MAS大量卖出了。下列股票:完全商业解决方案(CompleteBusinessSolutions)、高级光纤通讯(AdVAncedFibetrCommunications)、Ciena、富兰克林资源(FranklinResoures)、人民软什、美元树(DollarTree).如果你在那时持有那些股票,这对你来说就是值得注意的重要信息。你在其它的报纸和网上都不可能找到如此有用的信息。

为什么基金两个月前的购买对现在仍有影响?
大多数基金每个季度或每半年要公布其持有的股票。由于公告是在其会计期间后的五到六周内才发布,许多人认为这种信息因时滞而没有太大价值,而实际情况并不足这样。

如何把握介入时机?
经常关注那些被列示为顶尖机构最近买入的股票。这些股票是位于合理的底部或是买入区,还是价格已经走得太远从而在此时买入有很大风险?第九课将进一步分析这个问题。时机是很重要的,我们将告诉你如何抓住最有利的时机买入那些最近被顶尖机构买入的股票。
有些人认为应当在机构介入前就买入某只股票,并期待以后机构也发现这只股票并将其价格推高。这是一种短视的做法。今天市场上有上千的机构投资者,许多拥有数十亿的资产。如果某只股票没有表现良好的基金介入,我也不会介入。问问你自己:为什么他们没有买入这只股票?而事实上无论错还是对,他们还是只会将其重仓持有的股票价格不断推高。所以,你应当只买那些已有一些比较好的机构买入的股票。
经常阅读《投资者商报》的共同基金版面,你将能总结出那些专业投资者买卖的股票的某些共同特征,例如他们从不买廉价股而只买质优公司的股票。通过研究总结,你可能较容易发现那些他们大量投资或是退出资金的行业。关注基金们持有的股票在过去几个季度内是否有持续的补仓足一种不失为明智的做法。

如何判定我所持有的股票正被机构建仓?
《投资者商报》的庄家指标每周二公布。每只股票的庄家用A到E来打分。A或B表示表现较好的机构持有该只股票,或过去几个季度来正在增持该股票。
本课要点
●成交量是实际被交易的股份数。
●股票价格的上升不是偶然的。价格上升的背后一定有大量的买入,买单典型地来自于例如公共基金和养老基金这样的大型机构投资者。
●《投资者商报》的“交易量变化百分比”栏目对每只股票过去五十个交易日内的平均日交易量进行追踪,并告诉你其当日交易量对其平均交易量的偏离程度。
●运用建仓/减仓指标来找出某只被大型机构投资者交易的股票。
●知道最好的共同基金正在买卖哪些股票是很重要的。庄家指标可以帮助你进行判断。

点评
没有庄家的股票就不成为一只好股票,因为股票没有庄家就涨不起来。庄家的一举一动常常通过股票的成交量表现出来。从这一点而言,庄家介入是股票上涨的动因,成交量是股票上涨的表象,通过成交量的分析就可以捕捉到庄家的动向。
技术分析可分为成交量分析、技术形态分析、技术指标分析。如果说技术形态和技术指标通过一定手法可以产生骗线假象的话,那么成交量总是实实在在的。正因为成交量这种真实性,技术分析才将它作为一个核心因素来分析。通过成交量分析,一方面我们可以了解到这只股票有无庄家,并估计出庄家持仓成本,作出正确的盈亏计划;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了解这只股票庄家的动向,从而决定买进还是卖出。
分析成交量,主要是分析股票成交股数的变化量,而不是绝对量,只有成交股数的变化量才能反映出股票的市场情况。所以,成交量重点体现在两个方面:成交量的变化情况和股票的换手情况。通常股票换手率只有达到一定程度,股价才会上涨,因为只有股票换手充分,新庄家才可能获得足够多的筹码;另一方面,成交量出现异常变化之时,也常是股票出现拐点之际。

打开K线图,我们可以发现,股票上涨时,成交量就大;而股票下跌时成交量就小。没有成交量的配合,任何一只股票都不可能上涨,所以,投资者千万不要自作聪明买进没有成交量的底部股票。俗话说:不怕股票不涨,就怕股票不响(即没有成交量)。
一般来讲,维持一只股票上涨的正常日换手率应在5%~10%左右(在大盘低迷的情况下,换手率会相应降低),大幅度超过10%,或远远低于5%,都是不正常的。日换手率远远低于5%的上涨是一种虚假上涨,这种上涨很难维持很长时间,投资者不要盲目跟进。如ST深华源,(见ST深华源顶部形态日K线图)当其股价从7元附近涨到19元附近时(时间为2000年10月l0日),庄家基本上控制了其全部筹码,从10月11日开始,该股进入无量空涨阶段,在日换手率只有或不到0.5%的情况下,连续出现了三个涨停板,到了第四天该股就放量跌停,说明该股可能已达顶部。

金健米业日K线图
日换手率大幅度超过10%的上涨常常是股票转势的一种信号。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股票的底部和顶部,也有可能出现在股票上升中的拐点部位,但出现在顶部的机会比较多。当股票在底部出现大换手时,说明有主力在大举建仓,此时,投资者可以大胆跟进;当股票在顶部出现大换手时,说明庄家正在对倒放大成交量企图诱导投资者跟进,此时投资者应特别当心,因为股票离转势已经不远了;当股票在上升途中出现大换手时,通常是一种换庄的表现,说明有新的主力杀入,此时投资者可以大胆跟进,因为新主力进场后,后面还会有一波更大的行情(见金健米业日K线图)。

ST深华源顶部形态日K线图
成交量是股市的灵魂。通过分析成交量的变化可以捕捉到庄家的蛛丝马迹,下面,我们着重介绍几种常见的庄股异动情况:
1.股票处在底部阶段,在成交量较少的情况下,偶尔出现比较大的主动买单,或盘面挂出大笔单子。这种情况说明有主力在建仓;
2.当主力吃进了一定筹码后,股价也逐步爬出了底部,股票开始进入拉升阶段,当股票第一天出现5%的涨幅,且日换手率在5%以上时,说明庄家已完成初步建仓,投资者可以果断跟进(见ST深华源底部形态日K线图);
3.当股票一直没有放出巨量,而股价却在逐步盘升时,说明该股票没有大的主力,投资者可以不予考虑,因为这种股票升势很难维持很久(见南风化工日K线图);

南风化工日K线图
4.当股票放出巨量收阴时,说明庄家开始出逃,此时投资者应坚决离场(见江南重工日K线图);
5.当股票稳步放量时,股价也稳步攀升。这是股票上涨的上佳形态;
6.股票经过放量盘升后,接着缩量调整,然后继续放量攀升,是股票起飞的前兆(见中关村日K线图);

中关村日K线图
7.股票的放量常常与股票的上涨相联系,当股票上涨到一定程度后,成交量难以继续放大,随着成交量的缩小,股价开始回落。这种情况说明股票开始进入调整阶段,且调幅一般较深,投资者应果断离场(见申能股份日K线图);

申能股份日K线图
8.平时成交量不多,忽然放量时,有可能有主力吃进
9.有突然的大笔转敲,从一个账户转向另一个账户,通常这种情况以低价突然暴跌为特征,说明有主力在收集筹码。
10.尾市常放量收低,或放量收高:这是庄股运作的典型情况。
主力开始拉抬时,常常有以下特征:
1.成交量持续活跃,买盘集中。
2.股价先砸后拉,出乎投资者的意料。
3.临牧做价,拉至涨停,作为拉高逼空的手段。
4.低档挂进支托数量较大。
以上种种,并不是每一次主力庄家做庄时都会如法炮制。随着股市智慧的发展,庄家会采取更出入意料的手法,盘面亦将变得更为惊心动魄,变化更层出不穷。但有一点是不会变的,就是随着股价的上涨,成交量必然持续放大。
总之,股票在吸筹、拉升和派发阶段,成交量表现是不一样的。主力庄家有意吃进时,不可能四处张扬,消息面可能处于真空状态,否则一旦在市场上被散户知道了动机,主力就无法吃到足够多的筹码。此时主力动向不易察觉。主力在吃进足够的筹码并希望拉抬股价获利时,会放大成交量主动设法让中小散户跟进抬价。此时跟进仍不失为一个好对机,早跟进早获利。主力出货也是一个隐蔽的较难判断的阶段,因为主力在出货时不可能大张旗鼓地出货,除非筹码已快卖光。所以,判断主力是否介入,只能从盘面分析。一般来讲,股票从吸筹、拉升、上涨到出货,必须或至少要经历一个放量-缩量-放量过程。股票在底部放量,说明主力开始介入;股票在顶部放量,就有出货的嫌疑,投资者应高度重视。


第九课如何在有利时机买进

当分析一支股票时,通过图表来对其技术面进行判定是很重要的。本课将对图表分析进行基本解释并介绍一种关键的图形,有柄的杯子。

有把的杯子
技术面的重要性
我们都听过这样一句俗语:“时问就是金钱”。在g三活中是这样,在股票市场上也是这样,了解何时是买卖某点股票的最佳时机是任何一个投资者能够也应该学会的技巧。下面的三课中,我将告诉大家如何阅读股票的日线图或周线图,这将使你对某支股票在一段时期内的价格和交易量的变化有直观的认识,并能从中得到该股票今后表现的线索。
图表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们能给出一支股票在市场上是如何表现的信息——那是些如果你只是专注于基本面分析就有可能漏掉的重要信息。图表对股票过去的价格和交易量变化进行了直观的描述,使你能够在过去中预知未来。
在图表的价格轴上,每一条垂直的线段都代表了某一天(或某一周)的价格运动。每条线段顶部的端点代表该股票当日的最高价,底部的端点代表该股票当日的最低价,线段上的水平小横线代表当日的开盘价与收盘价。在图表的底部是以图形表示的当期交易量。

如何运用这些技术曲线?
我们已经讨论过交易量的重要性。现在我们来分析价量之间的关系。交易量的持续放大从图表上很容易看到。如果这种情况出现在股票价格开始上升时,表明机构正在建仓;如果这种情况出现在股票价格下跌时,则指示出潜在的危机或是机构出货。
在短期内,如果价格下跌,而成交量迅速萎缩,则不必过于担心,因为减少的成交量表明该股票没有被大量卖出。但事情往往并不如此简单。下一课我将作出进一步的分析。在量价分析的同时,我还会运用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指标,因为技术指标发出的信号有时先于公告的基本面变化,尤其是在那些指标股价格见顶时更是这样。有些股票即使现在的盈利和预期盈利都很不错也会见顶。
在对过去45年来市场上表现出色的股票的研究中,除了基本面,我们也对其价、量运动的技术指标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了股票价格运动的几种特殊底部形态。这些底部形成于股票价格创出新高后大幅上扬之前,而通常是由于整个市场的调整所引起的。

连创新高之前的股票图形会怎样?
有三种基本的形态。我们将其中最常见的一种称之为“有柄的杯子"。之所以这样命名是因为该形态看起来像一个咖啡杯的外轮廓线。(见下页图)A到B点是杯子的左边缘;B点是杯子的底部,此时价格在几个星期内来回波动;从B到C,股价回升到前期高点的下方。C到D到E则形成杯柄。从A到E点的整个区域称之为“有柄的杯子”。
同时,通过对这些股票大赢家的研究,我发现了一个最佳买入点。该点通常出现在一个有效的底部形成,股票价格开始从底部启动之时,而且该点的价格运动阻力最小。也就是说在这一点,该支股票最有可能在其历史和现有的价量变化基础上创出新高。
在“有柄的杯子”这种形态中,正确的买入时机是在股票价格上升到比柄形区域(C、D、E点)的最高价格还高1/8处。虽然我们称该点为新高点,它实际上是突破柄形交易区域的新高点,通常比过去的实际高点(A点)略低。

为什么不能在杯形区域的底部买入呢?
对于要等到某个特定的买入点才介入,投资者通常感到不痛快,尤其是这个买入点的价格通常比底部区域的价格要高。他们会问:“为什么不在价格较低的时候早一点买进,这样不是能获利更丰吗?”但实际情况是,我们并不希望用最低的价格买进一支上升空间可能不怎么样的股票,而是希望在最有利的时机买入一支价格会大幅上涨的股票,而这种可能性需要时问来验证。通过对过去股票的分析,我发现在基本面和技术面配合良好的情况下,在最佳买入点买入的股票不会跌去8%,并且最有可能充分展开价格上升运动,同时风险最小。
在股票价格突破上升的当天,其交易量比日平均交易量至少应有50%的增长。在此关键点应当有机构大量买入。只有从《投资者商报》上你才能获取每支股票日交易量变化的信息。
在上图中,从X点到A点的虚线叫做先期上升趋势。强势股票在其先期上升趋势中价格至少应当上涨过30%。一个有效的“有柄的杯子”形态至少应有七到八周的时间来形成。不然这个形态有可能是无效的,在其价格突破后有可能破坏。有时候该形态需要三到六个月甚至是十五个月来形成。大多数在形成底部的过程中价格从其相对高点下跌了20%到30%(从A点到B点)。柄形区域形成的时间相对较短(一到两周),并且在该区域内价格有一个下调的过程或是呈现震荡走势。
有效的柄形形成过程中股票的价格很少回升10%或15%以上。通常在该区域内的低价位处成交量极度萎缩,表明再也没有什么卖单;或者在几个相当密集的区域内股票价格进行极小幅的波动,而且在数周内股票基本收盘于同一个价格。这是一个建仓信号。

现实中股票是这样运动的吗?
在此,我们给出一个经典的“有柄的杯子”的形态的典型范例:1991年1月的微软公司股票,一周后该股票创出新高,股价随后翻番。当时该股票的EPS指标为99,相对价格强度指标为96。该股票筑底用了二十五周的时间。从A点起,其价格持续滑落了六周,在杯子底部价格小幅波动,然后,价格在九月份回升到C点,此后的五到六周内形成了一个非常紧凑的柄(D、E点)。
图上有六个箭头标示出价升量增的六个交易周。其中交易量最大的两周股票价格收在一周内的较高价位。12月份之后股票交易量极度萎缩,而在12月月尾到1月月初股票价格在极窄的幅度内运动。
而对这支股票的精确的买点在柄形区域的最高价位。这并不是最低的价格,但是最佳的买入点。你必须等到股票价格上摸到此价位才买入。
除非你习惯了这样操作,否则在股票价格接近其前期高点时才介入会显得奇怪和难以接受。实际上,98%的个人投资者从不如此操作,这就是为什么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持有那些年复一年在美国股票市场上涌现的股票新贵,并从中斩获丰厚利润的原因。
本课要点
●在对过去四十五年股票市场的研究中,我发现了一些特别的底部形态。这些底部形成于股票价格创新高并大幅上扬之前。
●最常见的形态是“有柄的杯子”,因为其从形状上来看类似一个咖啡杯。
●任何股票的最佳买入点均位于其底部运动结束,股票价格创出新高之际。
●在股票价格有效突破的当天,其成交量应较以往放大50%以上。
●98%的个人投资者从不在最佳买入点买入,这就是为什么只有极少数人能拥有股票大赢家的原因。
●价升量增是上升趋势确立的信号。
●价升量减通常是趋势反转的信号。
●价跌量减表示卖压不重。

点评
做股票的最基本原则就是“高抛底吸”。问题的关键在于,寻找合适的低点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欧奈尔通过对过去四十五年大牛股的研究,发现这些股票在大幅上扬之前,底部大多呈现“有柄的杯子”形态,并由此总结出在杯柄部位买进是最佳的买进时机。从股票的运行规律来看.一般有两个大买点:一个是在大盘即将启动时;另一个是在个股形态初成时。具体而言,主要细分为以下十二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在确定大盘已经探底成功之际(关于如何判断大盘已经探底成功,在第十四课的点评中我们会进行详细讨论)。简单地讲,当我们看到上证指教周K线的KD值已经进入起卖区,且KD值出现金叉时,我们可以大胆买进。一般而言,大盘启动后一、二周内,就会有许多潜力股涌现出来,在大盘刚启动的时候买进股票,显然是最佳时机,而最早启动的股票往往是很有潜力的。根据我们的经验,带动大盘启动的市场热点一般可以维持三到四周。所以,在大盘刚启动时,买进热门股肯定可以获取高盈利。当然,当行情来得比较迅猛时,许多个股都会有比较好的表现,此时,孰优孰劣很难分出,投资者很容易迷惑,但两、三天后,优劣之间的差异就会非常明显,潜力股就浮出了水面。
第二种情况,当一只股票的底部形态初成时。大盘启动的次数是很有限的,而买股票的次数是经常性的,因而不能总是等大盘跌下来后快启动时买股票。根据我们对个股的研究,当个股上涨形态初成时跟进,也是很好的时机。不管它是“有柄的杯子”,还是“平台整理”形态,或“W”底,或“V”形反转,或“平底”形态,或“旗杆’’形态,只要它的形态基本成型,且伴随成交量的有效放大,我们就可以大胆买进。
第三种情况,当一只股票创历史新高时。一只股票创出历史新高时,大多已有相当大的涨幅,许多投资者往往会认为这种股票已无太多潜力而错先良机。经验告诉我们,一只股票能创出历史新高,说明它的潜力和庄家的实力是相当大的。从理论上讲,大盘的不断上涨必然是许许多多个股不断创出新高的结果,否则,大盘只能做箱形整理。实际上,我们所见到的大牛股,都是在不断创新的走势中被市场认识的。所以,当我们看到股票创出新高时,尤其是长期被市场忽略的老股票创出历史新高时,我们千万不可错过买进良机。如浙江中汇。
第四种情况,当一只股票走势形态非常理想,且启动后涨幅不太高时,我们可以大胆买进。
第五种情况,当我们判断庄家已经介入,且目前价位离庄家的持仓成本不远时,可以大胆买进。
第六种情况,当市场热点刚出现时。市场热点刚出现,龙头股必定先行,此时买进龙头股,至少可以获得20-30%的收益。
第七种情况,当股票的阳线多于阴线,启动后涨幅不高,且伴随成交量的有效放大时,是买进的好时机。
第八种情况,当确定一只股票的基本面比较好时,其技术指标,如KD值在20以下出现金叉、SAR指标出现红点时,也是很好的买进时机,如果再加上成交量的有效放大,那么这只股票一定非常理想。
第九种情况,当股票进行再次探底,开始走稳时,成交量一旦放大,可以立即跟进。
第十种情况,投资者掌握了股票的某种内幕信息,或资产重组,或重大投资项目,或庄家要炒作,在市场尚未了解之前,成交量一旦放大,应立即跟进。
第十一种情况,当股票出现爆跌,且远离均线系统时,投资者可以抢反弹。
第十二种情况,当股票36目均线止跌回升时,投资者可以买进。
投资者投资股票时,最害怕经过自己精心挑选的股票不涨,尤其是在大盘表现非常强劲时不涨,反而下跌。投资者一旦遇上这种情况,首先不要急于卖出股票,应该冷静地反思自己的选股思路有无问题,然后从各方面分析该股票有无问题,如有,则立即卖出;如无,则继续持有。如果你判断能够立即上涨的股票,在两个星期后仍不能上涨,就应该换换手了。
为了帮助投资者识别庄家陷阱,我们建议在以下几种情况不要买股票或少买股票:
第一,在大盘处于弱势或跌势时,尽量不买或少买股票,炒股票就像炒菜,火大时要快炒,火小时要慢炒。
第二,当股票的成交量不大时,不要买进。
第三,当股票在顶部放出巨量时,不要买进。
第四,当股票处于关键点位,如支撑位、阻力位、均线以及时间之窗等时,不要买进。
第五,自己不能明确判断时,不要买进。
第六,当股票形态不好时,不要买进。


第十课如何利用形态分析获取巨额利润

进行技术分析时有几种不同的形态值得注意。本课对这些形态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了在利用图表进行分析时应避免的一些错误。

树立“逢高买入,更高卖出”新理念
我意识到这一点是在1959年我成为股票经纪人一年之后,当时,有一个共同基金比其他所有的基金表现都要好,我利用图表研究了该基金此前两年买入的所有股票的价位,从中得到了一个重大发现。
这个使我震惊的重大发现完全改变了我对于如何选择股票的观念。该基金前后买入了约1OO支股票,而每支股票都是在其创出新高后买入的。例如,如果一支股票在40元到50元的价格区域内波动了三到六个月,该基金只会在其创出51元的新高时才买入。
让我们再来审视一下这种投资理念。在一支股票经过充分筑底,股价恢复到其历史最高价位时才买入的做法看起来似乎很可笑,因为我们以前所接受的都是折价购买股票的理念。我却要将这种普遍的错误的习惯想法纠正过来。
在证券市场上买股票和在百货商店买打折的商品是完全不同的。你想要那些价格最具上升空间的股票吗?那么,你必须以“逢高买入,更高卖出”的理念来代替“逢低买入,逢高卖出"的理念。
这需要远见和经验。让我们回头看看思科公司。1990年其股价创出30元的新高,到1998年,其股价已经令人难以置信地增长丁15650%。相比之下,1990年的新高是很低的价位。当你面对真正的好公司时,其暂时的高价绝不是最终真正的高价。

股票启动前出现的形态还有哪些?
除了常见的“有柄的杯子“的形态之外,还有下页图示的“双底形态”。
美国动力转换公司(AmericanPowerConversion)的股票在1990年的39周内的图形看起来像一个很大的“W”。该“W”的中间点C点应当比图形的起始高点A点低。A到B是第一个底部,B到C点股价回升,C到D点股价再次下落,形成“W”的第二个底。
一般而言,第二个底部要比第一个底部稍低,这是由于震仓而形成的,那些不坚定的持股人通常在这个阶段顶不住而出局。D到E点股价再次上升。E、F和G点形成一个短柄,
正确的买入点是在G点股价略高于22美元的地方,此时股价突破了柄形区域的峰值(E点)。在该点股票的周成交量火幅增加。
在该买入点,根据《投资者商报》的评分,该股的每股收益分为99,相对价格强度分为95,所有者权益收益率为53.8%,年税前利润率为25%。当时G点的股价看起来已经很高而令大多数投资者退避三舍,但在接下来的22个月内,该股的股价上升了800%。在C点.当股价从18元上升到22元时,也出现了巨大的周成交量。
还有最后一点,在十二月的最后三周和一月的头一周。该股票的收盘价十分接近,均在17元左右,同时,成交量极度萎缩至整个底部形态的最低值。大多数人都不会抓住这个股价向好的信号,而成交量的枯竭正意味着市场上已经没有卖盘。

双底形态
列举其他的价格形态:
另一个比较常见的形态是“平底”。它可能会出现在某支股票形成“有柄的杯子"的形态并且已经实现了价格的向上突破之后。通常在该形态下,股价会呈水平方向持续极小幅运动至少五周,价格一般只回调8%到12%。该形态的末期,会出现一个新的买入点,使投资者有机会买进或补仓。
你应当在某股票突破了某种有效的形态后的正确买点介入,在股价超过了该点的5%时就不应再追高,因为这样成本偏高,从而会使你在正常的股价回调时被震出局的风险大大增加。

阅读图表时会发生哪些错误?是否存在错误的底部形态?
1,在一到四周这样短的时间内形成的底部风险很大,通常会失效,应当避开;
2.那些整体上过宽或松散的形态风险较高。介入那些形态紧凑、完整,价格波动小是十分剧烈的股票更为安全;
3.那些没有经过价格调整就直接从底部冲高的股票风险较大,经常股价会急剧同落;
4.没有成交量的实质性增长配合的底部突破形态应当回避;
5.在同行业中最后从底部突破的股票通常势头较弱,应当放弃;
6.柄形区域过宽或过散(价格回调20%到30%),柄形呈上升状而不是向下倾斜是错误的形态并且通常会失效;
7.某支股票的价格上升了相当空间后,第四次形成的底部通常会失效(这在第十一课有进一步的解释)。
一旦你学会正确阅读图表,能够恰当地选出那些正处于建仓过程之中、基本面良好而又具备有效形态的股票之后,你的操作水平将会显著提高。

本课要点
●常见的可供选择的形态有:“有柄的杯子”、“双底”、“平底”。
●以下的形态是错误的:
1)过宽或过散的柄;
2)向上倾斜的柄;
3)整体形态过宽或松散;
4)在同行业中最后突破形态的股票;
5)突破时无成交量配合;
6)笫四个阶段性底部;
7)短时间内形成的底部
●抛弃旧的“高抛低吸"观念,代之以“高买,然后在高得更多时卖出”。
●当股票价格超过其正确买点的5%时不应再追高。

马钢股份日K线图
点评
要通过分析股票形态赚钱是件很难的事情,这不仅仅是因为股票有多种运行方向,其形态具有易变性,如“N”型可能演变成“M”型,“M"型可能演变成矩形,而且是因为许多股票底部形态并不规则,其运行空间很难准确把握,且常常会因大盘的变化而改变。欧奈尔根据自己多年的投资经验,总结出了典型的股票形态及形态特征,对我们投资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
从我国几年来的股市情况看,有几种股票形态是我们必须关注的.

平台整理形态的爆发力
当一只股票出现平台整理形态走势时,后市可看高一线。股票在快速拉升之后,一般会出现平台整理形态。这种形态实质上是整理形态的一种特殊情况。
“平台整理”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形态,这种形态具有相当大爆发力,也容易获利。马钢股份(600808)从1999年3月15日启动,中间经过平台整理,到4月25日行情结束,历时只有1个月10天,股价涨了130%(见马钢股份日K线图),上海梅林(600073)从1999年12月30日启动,中间经过平台整理,到2000年2月17日行情结束,历时只有24个交易日,股价涨了300%(见下页上海梅林日K线图)。

上海梅林日K线图
这种形态有三点需要投资者注意:
1.平台整理形态多为拉高建仓型,庄家成本不会太低,且多为强庄股,上升空间很大。
2.在吸筹拉升阶段常常伴随成交量的急剧放大,在平台整理阶段成交量迅速萎缩,在后拉升阶段成交量又继续放大,这种形态的平台整理基本上为强势整理,波动幅度一般在10%以内,整理时间也不会太长,一般在两周左右。

宏盛科技K线图
3.平台整理阶段结束后的拉升是买进的好时机。这里,投资者需要克服一个误区:这种股票经过前期吸筹拉升阶段,己经有了50%左右的涨幅,股价已进入历史最高,许多投资者害怕风险而不敢跟进,实际上,这类股票真正上升空间还在后头。只要“平台整理”形态能确认,在平台附近跟进是没有多少风险的。“能创新高的股票往往是最有潜力的股票”。
平底形态的最佳买人点
这种形态是股票长期没有引起投资者注意造成的。由于这种股票长期缺乏主力关注,使得其底部非常扎实,一旦启动,潜力无穷。股谚运:“躺倒有多长,站起来就有多高"。一般,这种平底形态持续时间比较长,成交量稀少,而且股价振幅不大,最大跌幅不超过10%或15%,放量实破平台时,是最佳买入点。(见宏盛科技K线图)
从以上一些典型的股票形态来看,成交量是形态突破的最有效标志,不放量的突破很可能是假突破,投资者要高度警惕。
股票形态千变万化,我们只有把握住了股票形态的三个要素,就可以掌握所有的股票形态。
成交量是判断股票形态的第一要素
不管是“有柄的杯子”还是“平台整理”形态,它的完成都需要成交量来支撑,并且每种形态的成交量各有特点。
“平台整理”形态在吸筹阶段放量拉升,在平台整理阶段缩量整理,在主升阶段再次放量,但后面的放量要小于吸筹拉升阶段的放量。
旗杆形态是我国股市中最具威力的一种形态,股票从启动开始通常以连续涨停、一气呵成完成整个拉升过程,庄家的凶悍使许多投资者常常叹为观止。由于这种形态常常以涨停出现,所以投资者买进的机会很少。中关村的走势形态就比较典型。(见中关村日K线图)
在“V”形反转中,一般“V”形的左边没有量,而“V”形的右边则急剧放量,且买盘坚决。如ST振新就很典型(见ST振新日K线图)。

ST振新日K线图
从以上一些典型的股票形态来看,成交量是形态突破的最有效标志,不放量的突破很可能是假突破,投资者要高度警惕。
股票形态千变万化,我们只有把握住了股票形态的三个要素,就可以掌握所有的股票形态。
在“W”形态中,市场出现第一新低点A时,成交量增大,以后反弹到B点成交量减少,接着又下跌至A水准的C点,然后反弹突破B点形成双重底(见石油济柴日K线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W”形态在A点放量后,B、C点缩量整理,在突破时再次放量,且大于A点的量。
时间是股票形态的第二要素
除“V"形反转外,其他形态的形成一般都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时间越长,底部越扎实,短时间内形成的底部大多是无效的。在“W”形态中,A点与C点间的距离越长,图形的高度越大,那么反转的可能性也越大。大部分有效的“W”底两个底点间至少要有一个月的时间之隔,有时相隔两三个月。“平底”形态通常需要三个月至半年以上的时间。
选择良好的买点是成功的关键
欧奈尔建议投资者在形态初成的时候买进是最合理的。在形态初成时买进,对投资者来说,风险最小,且获利速度最快。有些投资者喜欢在形态形成之前买进股票,以为这样能获取比较高的投资收益,实际上,在形态成立之前买进股票,相对来讲所冒的风险要大,并且需要等待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获利,有的常常由于耐不住这段时间的寂寞而被震仓出局。

石油济柴日K线图


第十一课图表分析是最难掌握的技巧之一

本课将就此给出特别的例子并讨论图表分析的进一步方法,同时分析那些一般规则的例外。

如何判断一个底部形态是有效呢?
图表的真正价值在于分析股票时,将其同该股票最近所处的市场环境相联系。联邦储备局的政策、利率、国际市场和政治状况等影响股票市场的各种因素和反映某支股票价量变化的图表一起,代表了股票在市场上的真正表现。
下页所示人民软件的股价走势图,它很好地反映了细微的因素是如何造成以下三种不同的形态:无效的底部形态、倾向于失效的形态、极具获利潜力的有效形态。
该图中,1993年的A、B、C三点看起来像是“有柄的杯子”的杯形部分。但是由C到D点所组成的柄形沿着D、E、F、G四个依此略有抬高的低点呈上升状。大多数这样的形态在突破后都会失败,就像图中H点所示的那样。同时,在突破点H这一周的成交量比上一周要小,这又是一个不好的信号。正常的情况应当是同前一周相比,价格突破的当周成交量应当放大。
从H点到L点,人民软件的股价进行了第二次筑底。这次柄形由J点到K点呈下降趋势,该图形比上一个图形要好一些,因为通过几周内连续低收的股价,那些不坚定的持股者已经被迫退出。但在该形态中,柄形位于整个图形的下半部分,从而使得该图形也不是一个有效的底部形态。

如何衡量柄形是位于底部形态的上半部分还是下半部分?
在上图的第二个底部形态中,其相对最高价为19.675美元(H点),其相对最低价为13美元(I点)。柄形区域的最高价为17美元(J点),最低价为14美元(K点)。柄形区域的中点价位为15.5美元。那么,15.5美元是离19.675美元的高点(H点)近还是离13美元的低点(I点)近呢?该中点距低点只相差2.5美元,但距高点相差4.475美元。
柄形的中点离底部形态的下半部分更近表明了该形态的无效,因此,当股票在L点试图突破时不应买入。同时还应注意到在X点.人民软件股价跌破了两个月前形成的15美元的支撑价位,并且在该点有大量的卖盘。
学会这种错综复杂的分析需要时间,即使是老练的图表分析师有时也会在H和L点掉入陷阱。

“人民软件”筑底阶段趋势图
人民软件股票真正的筑底在何处?
该股票最终在L到P点形成了第三个“有柄的杯子”,该形态是有效的。在该图形中,从N到O的柄位于整个图形的上半部分。周时该图形比第一个图形更为紧凑。从L点下跌四周之后,股价跌破了两周前形成的16美元的支撑价位,但相对第二个图形中的X点而言,此处的成交量很小。
注意在Y点,出现了大幅的价升量增,而在Z点出现了巨大的成交量。乍一看你可能会将Z点的巨量误认为卖出信号,但它实际上是大量支持性买盘的表现。其原因在于:
在Z点之前的两周,股价每周分别低收了1.25和1.5美元,接下来的这一周成交量放大,但股价仅仅低收了0.125美元,也就是说在下跌趋势中虽然股票有巨大的交易量,但其价格已经没有进一步下滑的趋向。这是由于机构投资者大量买入形成的支持阻止了股价进一步下滑,并使其收盘价相比上周而言波动很小。
在该底部图形中,正确的买点足18.5美元。在突破前一周,成交量极度萎缩,然后在P点成交量大幅增长。
正是在P点代表的这一周,专业的研究机构威廉姆&S226;欧奈尔(WilliamO’Ncil)公司向其机构客户建议买入人民软件的股票。当时.该股票的每股收益得分为99,相对价格强度得分为87。人民软件公司的税前利润率为23.5%,前五年的盈利增长率为163%。此外,公司管理层持有50%的公司股票,股票当时的市盈率为45(此后其市盈率上升到100以上)日平均交易量为142000股。

还有哪些方法可用于发现有效的底部形态?
大多数成功的股票在其价格的上升运动中会多次阶段性筑底,当第一个阶段性底部形成时,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这时候该股票通常是不为人多数投资者所了解的,因此很少人买入。有些人会注意到第二个底部,但在该股票长期.上升过程中所形成的第二、第四个底部已经十分明显从而每个人都会注意到。接下来的股票运动往往会令大众失望,因为大多数底部太明显的股票往往不会成功。如果你在第四个底部才买入,80%的时候你这样做是错误的。当第四次筑底失败时,股价将会跌破前期低点。通常第四次筑底的失效和大势的重要反转联系在一起。如果该股票之后反弹并重新开始筑底,你必须重新开始计算筑底的次数。
通过分析图表上的价、量常常有助于认识到某支股票是否已经见顶并应卖出——这比其盈利下降所给出的信号要快得多。例如,当石油服务类股票在1980年10月见顶时,它们大多数盈利增长率在100%以上,分析家估计。其下季度盈利仍有可观增长。但其股票的价量运动显示出机构正在大量卖出该类股票。这表明无论基本面如何都是卖出的时候了。
一个有效的底部应当具备如下的条件:高于平均交易量所对应的价格上升的时间要长于高于平均交易量所对应的价格下降时间;筑底过程中连续几周股票价格没有什么波动;过去一年中有一到二次股票价格上升时成交量大幅增长。
大多数在市场上领先的股票在其从有效底部首次突破后,会在八周内上涨20%,因此,我绝不会在一到四周内就卖出那些具有成为市场领导者潜力的股票。在60%的情况下,这种股票的价格不会回落到启动价格处,但有些时候你可以在其股价回落到五十日均线的时候进行补仓。
我建议你学会使用图表,这样你才能认识形态,并发现你过去从来没有意识到的股票运动规律。将那些表现出色的股票的形态记录并保存下来有助于你今后挑选股票,因为历史总是会重演的。那些五到十五年以前出现过的形态今天仍有意义。
切记大盘调整是很正常的,不必因此而恐慌或失去信心,这是重新筑底的需要。如果没有大盘的调整,类似于“有柄的杯子”这种形态就不会经常出现了。通过严格的卖出原则和对大盘的正确把握,你能够在股市见顶的时候卖出股票并等待新一轮的形态的形成。股市经常有这样的机会,所以不要因为其一时的调整而放弃。
本课要点
●人多数成功的股票在其价格上升期间都经历过数次筑底的过程,每一个底部均是阶段性底部。第三尤其是第四个底部常常会失效。
●图表上所显示的价量运动通常可以帮助你判断某股票是否已经见顶并应将其卖出。
●通过研究过去那些成功股票的形态,你能学会将来应如何挑选股票,股市上历史总会重演。
●寻求那些柄部位于整个形态上半部分的底部形态。
●一个有效的底部应当具备如下的条件:高于平均交易量所对应的价格上升的时间要长于高于平均交易量所对应的价格下降时间。
●大多数在市场上领先的股票在其从有效底部首次突破后,会在八周内上涨20%,因此我绝不会在一到四周内就卖山那些具有成为市场领导者潜力的股票。

点评
X光和心脑电图等是医生为诊断病人病情所要看的“图表"。地图告诉人们身处何处,目的地在哪儿。地震波的有关数据告诉地理学家们该地区的地理结构,该地层是否含有石油。通过图表表现的经济数据显然更加清楚直观,而以图形形式表现股价以及成交量的变化更能帮助投资者分析该股票的走势,以及该股票强弱程度,其相对大盘的表现等。
假如一个医生未对病人进行检测,对X光的结果看也不看,那么,他显然是个不负责任的医生。同样,投资者如果对表现股价和成交量变化的图形看也不看,是对自己不负责任,是非常愚蠢的。特别是那些集结成册的图表,使投资者可以同时研究多个股票走势,而且方便简单。很多财经媒体每周都会更新一次这样的图表。这些图表包含许多有用的信息,可以帮助投资者坐下来仔细思考最近一段时间该股票的变化。这就是为什么医生总会仔仔细细地看X光,或者心脑电图的结果,职业投资者对K线图也非常重视,而且总是孜孜不倦地分析和研究。
K线图记录的是股票的日常数据。股价及市值变化是市场供求关系的结果,股票在市场上自身表现出的可信度,远远超过各类人士的个人观点以及根据学术理论的计算结果。欧奈尔肯定地说,那些花时间来分析价格波动背后隐藏的信息,将比那些懒于研读这些看似无用的数据的人,在投资上占据更大的优势。在市场中,一些看似非常职业和高深的投资者,最后,他们被挤出了这个市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忽视对图表的研究,也就是说他们忽视股票的市场表现。
图表分析是最难掌握的投资技巧之一,但也是每个成功投资者的一门必修课。图表分析的难点,一是在于它存在一定的骗线。任何一只有主力关注的股票,其图形都会根据主力的意愿进行修整。在吸筹阶段,主力为了吸到足够的低价位筹码,常常会将图形故意做坏,造成股价向下破位的假象,诱使散户投资者抛出股票;在出货阶段,主力为了顺利抛出手中的筹码,常常会将图形做的很漂亮,无论在价量配合上,还是在技术形态上,都会给投资者一种即将向上突破的感觉,从而诱使投资者跟风,达到出货目的。由于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图形骗线,或指标骗线几乎存在于每只庄股中,这样,给我们进行正确的图表分析带来了不少的难度,同时,正由于这种骗线的普遍性,使得我们平时所看到的图形常常难以作为唯一的投资决策依据的。二是在于它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有些股票从图形上看已经筑底,甚至在低部已经运行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但无法判断它什么时候会起来,有些股票从图形上看非常不错,但因为其他原因,庄家已无法继续作下去,只得半途而废,导致图形变坏。这种图形变坏的真实原因,投资者常常难以及时、准确知悉,误以为洗盘而错过卖出时机。
所以,对于投资者而言,图表分析不仅要分析股票是否已经筑底,更重要的是要分析股票什么时候能上涨。
根据我们的经验,分析一只股票是否筑底,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一是结合大盘进行判断。在大盘的下跌过程中,许多股票会跟着下跌,直到大盘止跌为止,所以,在大盘仍将继续探底的过程中,认为个股已经筑底成功是不明智的;二是结合市场热点判断。大盘的下跌并不意味市场热点的消失,从近两年的沪深股市来看,在大盘走弱之际,常常是绩差股、ST股尽情表现之时,这时,我们如果能结合当时的市场热点挑选个股.也同样可以做出一波很大的行情;三是分析图形。一般而言,股票在大幅上升之前,需要反复筑底,这是庄家吸筹的必要手段。同样,股票在下跌阶段也需要反复探底,按照波浪理论,股票的调整需要经过A、B、C三浪才能结束.但许多股票需要经过5浪,甚至7浪锯齿型调整才能真正完成筑底过程。记住,股票的最后一跌常常以双底形态出现。在大盘分析中,我们可以经常找到这样的股票,如南风化工就是比较典型的一例。(见南风化工日K线图)
判断一只股票已经筑底,是否就可以马上买进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我们还不能断定这只股票即将上涨,长期持有一只股票待涨常常比不上不买,投资高手只在股票发出买进信号,即股票即将上涨时,买进股票。欧奈尔主张在形态初成时买进股票,比如,在“有形的杯子”形态中,买进的最佳时机是在柄部,而非底部。实际上,根据我们的经验,一只股票在探底成功后,如果其它技术面和基本面都比较理想,只要单日涨幅超过5%,或日换手率高于5%,就可以立即跟进。
庄家的一举一动,一般会在盘面上反映出来。一只正常股票的即时行情K线一般是比较光滑的,且走势随大盘变化。而有主力关注的股票,盘面表现一般比较怪异,有时股价呈水平运动,有时股价突然拉起,有时股价呈固定的角度运动,有时与大盘走势背离,该涨时不涨、诸如此类现象,都是有主力介入的典型表现.因此,投资者应密切关注。


第十二课如何把握大盘趋势

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者,正确把握大盘的运动方向是很重要的。本课将对此作出分析。

成功投资的必要步骤
如果你是个人投资者,无论你是新手还是老手,如果你想成功地投资于普通股,如下三个关键步骤你不可不学:
●首先,你必须形成一套挑选股票的方法,并运用图表来决定在什么时候买入;
●其次,你必须形成一套卖出股票的原则以及时获利和减少损失;
●最后,你需要一个特别的方法来告诉你,大盘何时见顶或见底。

什么是大盘?它为什么很重要?你为什么不能买入一只好股票然后把它放在一边不再过问?
大盘由市场指数代表,如标准普尔500指数,道&S226;琼斯工业指数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你必须关注大盘的理由是:当大盘见顶并大幅下滑,十支股票中有九支(不管你认为它们是好股票还是坏股票)会跟随大盘下跌。
许多成长型的股票,某些行业中次优的公司股票,甚至些高科技股票会像大盘那样跌个两到三次。更糟的是,它们中有些价格再也涨不回来或是要等几年后才能涨回来。如果在熊市中大盘下滑了20%到25%(这种调整很平常),那么,你所持有的一些股票有可能会下跌40%到75%。
如果你在牛市中几年所获的利润在熊市中化为乌有,这对一个投资者来说是毫无意义的。
更好的做法是中途退出休整,然后在市场进入底部后再重新入市。许多投资者要花至少三到四年学到这一教训。你必须同时学会在适当的时候买进和卖出股票。

为什么熊市有时候只持续几个月,而有时侯则达数年之久?
自我开始投资之日起,我已终亲历了十二次熊市并且对自本世纪以来的十八次熊市都做过研究。美国和世界上的基本面因素决定了熊市的长短和深度。
当美国真正遇到麻烦时,道&S226;琼斯上业指数通常会下滑30%到50%,这种情况发在在以下时期:1937年(大萧条时期),1940~1942年(二战开始),1966年,l969—1970年,1973~1974和1977年(越战期间,黄金流失,OPEC的油价上涨,苏联对外扩张,恶性通货膨胀和。卡特时期高达20%的利率)。
当基本面情况不那么糟糕时,如1948—1949年,1953年,1957年,1960年,1980年,1982年,1990和1998年,市场的下跌幅度则较小,为17%到27%。
奇怪的是,很多时候在每年的第四季度股市就停止下滑了。熊市是一种正常的股市表现,它为某些股票在将来脱颖而出创造了机会,所以不必因熊市而沮丧,更不要错过了未来的牛市。
专家们对于市场的意见似乎从不一致,如何判断谁是对的?
我从不听别人的意见,而是自己逐日研究指数的变化。我并不想预测未来,只是要了解市场每天的状况。市场究竟是处于上升趋势还是下降趋势?市场的反映是正常还是不正常?在《投资者商报》中,我们把所有重要的市场指数放在称为“市场一般状况”的版面上。
一个重要的指数被纵向排列以方便读者比较。例如,当某个指数创出新低而另一个指数位于其前期低点之上时,这表明两个市场的走势一强一弱。《投资肯商报》还将共同基金指数也放在这个版面上,因为,这也是一个很不错的判断大盘的指标。
我个人认为,那些技术工具远不如每日关注大盘和个股的变化有用。

本课要点
●大盘由市场指数代表。大多数股票是随大盘方向运动的,因此把握好大盘走势很重要;
●不要理会别人的意见,而应花时间每日研究指数的价量变化;
●《投资肯商报》的“市场一般状况”版面有助于你了解大盘的情况;
●一次典型的熊市其指数将下跌20%到25%。经济和政治环境的负面影响能导致更深程度的下跌。

点评
即使你依照前面所讲的原则来选股,并且判断正确,但假如你错误判断了大盘的走势,那么很可能前功尽弃,因为至少有3/4的股票会随着大盘的下滑而下滑。因此,投资者必须掌握一种简单而又可靠的判断大盘运行方向的方法,以确认自己是处于牛市还是处于熊市中。
假如你正处于牛市中,那么你是在“牛头”还是“牛尾“?大盘目前的态势强劲吗?目前的弱市仅仅是个开端还只是正常的小幅盘整?股市目前的走势与国家经济形势一致吗,有无背离?如果有,大盘是过于走弱还是过于走强?
如果你想对大盘作出正确判断,那么,你必须从最符合逻辑的第一步着手。判断大盘走势的最好方法,是每天跟踪和了解市场的平均表现。通常,成分股指数是了解市场平均表现的好方法,如美国市场的道&S226;琼斯平均工业指数,代表美国30家基础行业中的大公司股票的平均走势。这样代表大盘总体表现的指数,就是投资者应该每天留心观察和研究的东西。在市场转折点,那些不易察觉然而又非常有价值的市场变化,是最好的指示市场情况的信号。
作为一个投资者,每天都应该研究大盘的走势,因为每天大盘都有可能出现反方向运行。所以,我们应该做一些比较实际的工作,而不是每天听一些投资顾问、证券分析师、技术专家或者是财经媒体的撰稿人分析大盘。这种市场分析文章常常让投资者产生疑问,因为大盘总是在人们心存疑虑的时候向上走。

为了准确把握大盘运动趋势,投资者可以从五个方面结合每天的盘面进行分析:
一、从基本面判断大盘的长期运行趋势。基本面包括宏观经济面和政策面。宏观经济情况是股市运行的重要基础并直接决定股市的运行趋势。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能提前反映宏观经济情况,理性的股市周期与国民经济周期基本一致。美国经济从九十年代初开始连续增长了十年,相应地,美国股市也走出了十年的大牛市。由此来看,国民经济一旦出现走出低谷的迹象,就意味着一轮牛市的即将来临,此时是投资者入市的最佳时机。中国国民经济从1993年开始调整,1999年底,开始出现复苏迹象,消费指数、经济增长、货币供应量等重要经济指标都开始好转,许多专家预言,我国经济开始进入新一轮增长。与此相应,我国股市也节节攀高。
政策面是影响我国股市走势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是决定性因素。股谚云:炒股要听党的话。通过政策调控,可以使牛市变熊市,也可以使熊市变牛市,此类案例在我国不胜枚举。由于我国股市当前肩负国企改革重任,所以,对股市进行适当调控有其合理性。由此我们也应该理性看待我国股市,对大势不必过于悲观,也不必过于乐观,当大势非常低迷时,我们要乐观一点;当大势比较疯狂时,我们要理智一点。
二、从供求关系把握大盘的短期运行趋势。股票价格直接由供求关系决定,供求关系的改变以及投资者供求关系的预期都有可能影响大势。对当前的我国股市而言,改变供求关系仍是调控股市的一个重要手段。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股市高涨时,管理层频繁发新股;股市低迷时,管理层不断采取措施增加资金供给,如增加证券投资基金、允许保险资金入市等,其目的就是为了调控股市的供求关系。所以,从管理层这种股市调控思路,我们也可以探寻到一定的规律:当股市进入高位,管理层大幅度增加股市供绐时,我们就要保持一份清醒;当股市持续低迷,管理层开始增加股市资金供给时,我们的入市良机就要来了。
三、把握市场热点,寻找最值得投资的股票。随着股票数量的增多,股票齐涨齐跌的时代已不复存在,今年大盘涨了40%,趴在原地不动的股票也不在少数,尤其是在大盘休整时期,股指尽管变化不大,但个股却异常活跃,投资者赚了指数不赚钱的现象比比皆是,所以,紧跟市场热点非常重要。市场上有一种短线客,专门寻找热点板块、热门股做差价,他们尽管个段上的获利并不高,但由于炒作比较频繁,其收益也是很可观的。市场热点的准确把握,绝非一日之功,投资者不仅需具备一定的胆识,而且要有相当的市场敏感度,一个基本素质良好的投资者至少需要三到五年实战经验,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不断学习,总结经验教训,每天认真分析盘面特征是达到这种境界的捷径。
四、准确判断市场强弱。判断市场强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考虑:1.成交量是否有效放大,交投是否活跃?2.当天涨停的股票有多少?一般而言,涨停的股票越多,说明市场越强。3.大盘走势是高开高走,还是震荡盘上?如果是高开高走,就说明大盘走势比转强;如果大盘能走出一根光头光脚的大阳线,说明大盘极强。
五、测算大盘的上涨空间。测算大盘上涨幅度的最好方法是波浪理论。波浪理论认为,一个完整的股市周期可分为8个小浪,第一、第三和第五浪为主上升浪,第二和第四浪为第一和第三浪的调整浪,上进五浪完成以后,紧接着会出现一个下跌3浪。从每一浪的特性来看,第一浪通常属于打地基形态,涨幅较小;第二浪调整幅度通常很大;第三浪涨势最大,成交量大幅度上升,经常出现延伸浪;第四浪的低点常高于第一浪的高点;第五浪的涨势通常小于第三浪。按照波浪理论对大盘进行测算,从理论上讲,我们既可以知道大盘目前所处的位置,还可以知道大盘今后的涨幅还有多大。但可惜的是,由于数浪非常复杂,迄今能准确把握大盘者还几乎没有。所以,在分析大盘涨幅的时候,投资者还需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感觉去判断大盘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一般而言,无论是牛市还是调整市,沪市从最底点到最高点每年的涨幅都在30%以上,且遵循以下规律:
1.沪指遵循250点的运行区间。沪市自1990年开设以来,其重要的指数点位大都在1000点、1250点、1500点、1750点附近,其规律是这些重要点位均相差250点,那么我们现在可以预计,2250点附近也必然会构成一个重要的指数位。
2、沪指自1996年以来遵循涨700点跌400点的规律。其实七分之四本身就是一个接近0.618的数值。我国股市一向有:一涨就涨过头、一跌就跌过头的特点,因此每次回调都超过了涨幅的一半。1998年似乎是连接第一波牛市(1996年,1997年)与第二波牛市(1999年,2000年)的驿站,当年上升400点又下跌400点是一个平衡市。如果2000年牛市依然恪守这一规律的话,那么高点应在2100点附近,未来的调整低点在1750点附近。
对大势的研判,有的人偏好基本分析,有的人偏好技术分析,但我们认为,把它们综合起来更能把握大势的运行趋势,而且也比较合理。在这里,我们要提醒大家的是:有时股评家就是最好的反向指标。


第十三课如何判断大盘是否见顶

大盘状况对于投资的判断是十分重要的参考因素,但向来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本课将详细分析市场指数和用于判断大盘见顶的指标。
掌握好股票买卖的时机很重要。本书的第一课已经详细解释了为什么个人投资者必须止损。
因为十支股票中有九支无论其质地好坏都会随大盘运动,因此,学会判断大盘何时见顶是很重要的。
出货性卖盘出现四到五天后,大盘通常都会开始下滑。通过这种方法,很容易判断1998年的牛市顶部。(见下图)
如果四个出货日分布在两到三周之内,大盘通常会掉头向下。有时在大盘试图上攻以创出新高时,出货日会分布在六到七周内。当我发现四个明显的出货口时,我将开始寻找那些发出卖出信号的股票(在第20和21课将对个股的卖出原则作出详细分析)

如何正确判断出货日?
我每天都研究《投贷者商报》的“市场一般状况”专栏。每个人都能学会判别出货日。那么要多久才能精于此道呢?问问你自己:你要多久才能学会开车、打高尔夫和弹钢琴呢?任何技艺都需要练习,而你的技能将会随着时间稳定提高。
从上图可以看出,第五个出货口出现在一周之后的5月15日。一旦你看到这些出货信号,你就应当停止买入甚至斩仓。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市场会试图反弹。当你已经看到四到五个出货日时,不要在反弹的第一或第二天轻易介入,因为该反弹可能会失效。市场正处于下滑阶段,在其没有给出明确的买入信号之前(该信号通常出现在反弹的第四到七天,这在第14课中会有进一步的分析)。
请注意1998年7月的点位1。当日股市成交量放大,但道指收低,这是第一个出货日。两天后在点位2出货日再次出现。随着放量,市场走低,四天后,道指放量而略低收于点位3;而在点位4,道指放量大幅走低。
现在第四个出货日再次出现,卖出的时候到了。如果你是融资进行股票投资,那幺你的风险已相当高,因此应尽快卖出手中的股票。
一般来说,指数放量收低或指数放量收平均为出货的标志。1998年4月22日,道&S226;琼斯指数比前日略为低收,而成交量比前日放大,该日便是第一个出货日。三天后,道指大幅收低,而成交量再次比前日放大,该日为第二个出货日。六天后连续两天,道指连续放量收低,这便是第三和第四个出货日。
如果掌握了上述的规律,那么个人投资者应当不会在顶部被套牢。市场的运动绝不是偶然的,它总是会给出相应的信号。但不幸的是,粗心大意、自我主义和一厢情愿常常妨碍了投资者对市场作出客观的判断和正确的卖出决定。

这些顶部形态会—再出现?
是的。这儿还有一个例子(见下图)。它将使你更进一步地了解如何判断大盘的走向。
1990年6月的点位1是前一个月的上升趋势中的第一个出货日。点位2显示出道指几乎收平,同时交易量略增,但它仍然代表了另一个出货日。在点位3道指放量急挫,11天后在点位4道指进一步放量下跌。
牛市见顶1990年市场见顶图示在点位5,道指略有收高,但其成交量变化很小,而且当日收盘价更接近于当日最低价。(这里的关键是:在出现了较大的成交量的情况下,道指上升的幅度很小)
点位6、7和8是1990年市场位于顶部时剩下的几个出货日。之后道指下滑了20%,股市走熊。任何人只要发现了这八个出货日,就应当卖出一些股票了;当随后的一到两次反弹失败,他就应该卖出更多。1990年8月1日,我就完全从市场中退出,从而避免了重大的损失。
直到10月份,市场上的反弹都相继失败了。在1O月份出现的反弹中的第五天是第一个重新入市的时机。
本课要点
●掌握好买卖股票的时机是很关键的;
●因为大多数股票都会随大盘运动,所以学会判断大盘何时见顶很重要;
●在两到三周内如果出现了四到五个出货日,大盘通常会走软;
●指数放量收低或指数放量收、平均为出货的标志,在此情况下,你应审视你的投资组合以决定卖出哪些股票或将哪些股票减仓。
点评
在欧奈尔看来,当市场达到头部,开始反方向往下运行的时候,投资者应该马上采取措施,当机立断以市场价格抛出部分股票(这种时候最好不要限价卖出),把至少25%的股票变现,假如你还有透支的话,情况可能要更严重一些,因为假如你有100%的透支,股票跌去20%,就意味着你自己的钱少了40%,所以,大盘一旦出现下跌迹象,应该当机立断,不能坐以待毙,等着行情一点点恶化。拿破仑曾经说过,他在战场上从来不会迟疑,这样就从心理上战胜了敌人。许多年以来,拿破仑的确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股市如战场,虽无刀光剑影,但处处见血,有人大获全胜,有人则输得不名一文。
大盘从头部回调并不是下跌的第一个迹象。大盘步入熊市,甚至崩溃之前的几天或几个星期,一些领涨股会先行下调,也就是说领涨股的走势领先于大盘,给出第一个下跌信号。大盘从头部下滑之后,常常出现一度止跌回稳,然后又继续破位下行的走势。所以,当大盘略有反弹或跌势已经确认的时候,应该继续卖出股票。
假如你没有分清大盘的头部信号,那么你就会对大盘运动方向判断错误,随之而来的投资决策也会犯根本性错误。认清大盘是否达到头部或者是否达到底部,就意味着投资者已经成功了一半。但这也正是很多职业和非职业投资者所缺乏的投资技巧。
判断大盘见顶的方法很多。目前市场比较流行的方法、有波浪理论、时空理论、量价理论、形态理论等,但哪一种方法都难以对大盘作出准确的判断。这也是证券分析师为什幺在关键点位总是争论不休的原因。
欧奈尔从量价角度给出了一套大盘是否见顶的判断方法,但这套方法毕竟比较简单,尤其是在我国股市充满非理性投资行为的情况下,其有效性就显得更加有限,许多情况往往是:大盘在放量收阴后,调整几天又能继续走高。所以,用欧奈尔的量价方法来判断我国股市是否见顶就不一定有效。
我国股市有自身的运行特点,从顶部出现的情况来看,多为外部因素所致,即所谓的“政策顶”如1996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使上证综指从1247点跌到864点;1997年5月管理层出台一系列釜底抽薪的措施——处罚券商,取消其自营资格,禁止“三类”企业入市,禁止银行资金流入股市,给股市带来了9个月的熊市;1999年6月30日《证券法》出台结束了“5.19"行情。从这些顶部出现的情况来看,我们认为,现阶段判断我国股市顶部是否出现,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考察:
一是外部因素。外部因素是我国股市出现拐点的重要原因,无论是政策因素还是经济因素,都可能导政股指改变原有的上升轨道而下行,因此,在股指运行的关键时刻,对任何一个重大利空因素,投资者都要严加注意。
二是恐慌性抛盘的出现。一般而言,在利空因素影响下,股指刚出现拐点时,必定会有恐慌性抛盘出现,主要表现为成交量迅速放大,股指持续下跌而无反弹,一些领涨股盘中纷纷跳水。这时,大盘已经走坏,投资者应果断出局。
三是看领涨股的表现。大盘运行的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市场热点,市场热点的轮番替换不断推动股指上行。当市场无热点时,股指就会走软。当大盘出现恐慌性抛盘时,热点板块会出现跳水行情,大盘已经出现危险,如果第二天、第三天…一周内,热点板块仍不能有效反弹,或新的热点不能出现,那么,大盘已经见顶,投资者就不要心存侥幸了。
四是看技术面是否走坏。如果以上三个因素都不利大盘,再加上技术面也要求大盘下调,那么大盘必跌无疑。在牛市行情中,大盘一般不容易走坏,这样,分析短线技术指标就容易失真,例如在2000年大牛市的上升过程中,日K线的许多技术曾经多次走坏,日kdj、RSI等指标多次出现死叉,但大盘经过几天修整后又继续稳步攀高(见大盘日K线图)。碰到这种情况,用月K线图分析大盘一般比较有效。从上海证券综合指数月K线图(见上证综指月K线RSI图),我们可以看出,大盘每次见顶,6RSI值都在80以上。从这一点而言,如果大盘月K线的6RSI值到了80以上,大盘一旦走软,我们就可以考虑卖出。
上证综台指数月K线6RSI值对比
见顶时间      1996.12      1997.5      1998.6      1999.6      2000.8
6RSI值      85.03      87.10      77.23      82.17      83.90
注:1998年为调整市,6RSI值有所例外,但并不妨碍我们分析大盘。

当然用月K线来判断大盘见顶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月K线的技术指标反映比较迟钝,缺乏敏感性,只有当下跌趋势确立以后,才能在月K线上反映出来,不利于股票的及时卖出。所以最好还是每天跟踪市场,以确定大盘的实际走势。
从盘面上,哪些迹象能表明市场已经出现头部呢?在上升市场,如果成交量继续保持前几天的巨量,而指数不涨反跌,或者涨幅明显小于前几天,同时市场主要参考指数——日最高点和日最低点差距明显比前几天放大。尽管那一天指数不一定收阴,但很多情况下指数是回落的,这样可以认为巨额成交量是由于职业投资者卖出股票造成的。
一般来讲,机构出货会持续一两天,而这几天,大盘仍然继续上扬,也就是说,在机构出货的同时,股价还在往上走!这种情况麻痹了大多数散户投资者,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机构主力正在出逃。从今年的行情来看,庄家的出货是通过板块的轮炒实现的,在指数震荡盘上的过程中,新板块的上涨换来的必然是前期庄股的下跌,有些大主力常常通过一些股票来掩护另一些股票的出货,这样,当指数达到高点的时候,他手中的筹码实际上已所剩无几。
对于一般投资者而言,第一次出逃的最佳机会是在大盘达到最高点左右。大盘下跌后的几天市场会出现相对平静的“真空”时期,伴随着成交量的缩小,大约在三四天的时间里,股价继续下跌。第二次,或许也是最后一次,在大盘大幅度回落前出逃的机会,是在大盘从最高点回落后的第一次反弹。
第一次反弹开始后的三五天时问里,假如股价略有上涨,但是每天的涨幅递减,而且成交量也一天比一天萎缩,或者这三五天的反弹力度甚小,连一半失地也没有收复,表明反弹力度不够,反弹行将结束。
在开始朝下运行的市场中,第一次反弹常常匆匆结束。反弹开始的第一天,市场仿佛苏醒了似的,表现出较大的活力。次日,大盘前市走势强劲,然而到了即将收市的时候,大盘突然下挫。若出现这种反弹突然结束的情况,应该考虑继续卖出股票。


第十四课如何判断大盘已经见底

我一再强调最佳的入市时机是在大盘调整或走出熊市后。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能够判断大盘何时见底。本课将就此作出分析。

准确判断大盘何时走出底部很重要
熊市使人害怕、犹豫和丧失信心,当股市见底并开始向另一轮牛市演进的时候——此时股市中充满了机会——大多数人就是不敢相信。他们因害怕而驻足不前。为什么?因为大多数刚刚涉足股市的投资者,甚至包括一些职业老手,此时尚在舔伤口。因为缺乏一套止损和判断大盘走势的方法,太多数人在市场调整时劳神伤财。
那么,你怎样才能意识到太盘已经见底并为即将到来的激动人心的新一轮牛市做好准备呢?这里,我将对过去二十年的主要市场底部作出总结,仔细研究这些结论,你将会重拾信心并操作得更好。

如何判断大盘确实开始上升了?
犬盘在下滑的过程中,指数会试图反弹。熊市通常有两到三浪,其间会有数次无效的反弹。这种反弹会在一到两三个星期内失败,偶然也会维持五到六周的较长时间。
最后,当所有的股票都大跌而以平价卖出,利空出尽,市场此时已获得了真正的支撑。这时再出现的价升量增的反弹才是真正有力的。
反弹的头一两天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此时最好不要介入,应等待时间来验证此次反弹是否有效。市场有时会在支撑线上出现反复。反弹的支撑线是出现反弹的第一天的交易价格。如果反弹以大成交量继续,那么该天即为反弹趋势有效确立日。该日通常出现在反弹开始后的第四到七天,第十天后才出现的趋势确立也可接受,但这会是一个较弱的趋势。
我每天都跟踪道指、标准普尔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趋势确立会在这三个指数中的任何一个中首先出现,几天后,其它指数也会响应。通过这种方法,我从未错过新牛市刚刚形成的时机。
在20%的情况下市场会发出虚假的买入信号,如果你略为等待几天,将会很容易作出判断,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会迅速放量跌落。
为什么会出现虚假的买入信号呢?因为大的机构投资者知道通过这种方法能将部分股票拉高,从而造成上升趋势确立的假象,尤其是在股市因某些利多消息而走高的时候。因此你必须对多头的力量进行验证。
市场对于消息的反应通常会打折扣,它应当是经济状况的提前反映——一般是六个月内的经济状况的提前反映。不要根据听到的消息怍出决定,而应在对大盘进行客观判断的基础上进行投资。市场是极少犯错误的。

市场交投平淡时,关注什么?
首先应当关注三大指数,同时还包括共同基金指数。共同基金指数对那些市场上表现最好的资金管理人的操作进行跟踪,它显示了他们对市场的判断。
继这四个指数之后,你还应关注市场上领先的股票的表现。它们表现得正常吗?它们中的大多数见顶了吗?这就是你应当了解的全部,但要对此作出准确的判断需要一定的钻研和经验。
此外.还应关注联邦储备局的贴现利率的变化,因为它决定了会员银行的借款成本。顺理成章地,利率的削减鼓励借贷并增加了资金供应,利率上升的影响正好相反。
降息通常是新牛市到来的信号。但是该指标并不像大盘指数变化那样可靠。例如,有两次牛市出现时联储并没有降息,而有三次(1957年、1960年和1981年)联储降息,而市场仍然持续走低。

如何看待心理指标?它们有用吗?
目前,有许多用于判断大众意向的心理指标,它们相对次要。这些指标显示了市场上的看空和看多的比例,它们通常和实际情况正好相反。
以期权市场上的多空指标为例,期权投资者因判断股票将走高而买人看涨期权,因判断股票将走低而买人看跌期权,但他们在市场出现关键性转折时总是判断错误,当多空指标显示人气极度低迷时,大盘恰好开始从底部反转了。
如何从市场中获取信息?
在熊市的反掸中,在反映指数的反弹无效方面,上升/下降线(每日纽约交易所所有上升的股票数减去下跌的股票数所得连线)有时会有用。
《投资者商报》的共同基金指数能够起到同样的作用。例如在1998年,该指数在低位徘徊了三天,当时道指正试图反弹,结果随后道指急剧下滑。
目前有许多流行的用于判断大盘的技术指标,它们的作用都有限。我发现这些指标经常出错并使人困惑。
我坚持只用上述的几个指标。就我个人经验而言,超买/超卖指标、买卖力道指标、移动平均和趋势线分析纯属浪费时间和精力。它们常会误导你而使你损失不少钱。
在新一轮牛市开始后,新的潜力股将在头十到十五个星期内产生:1990年,思科从前期熊市形成的市场底部启动后股价上升了15650%。1984年熊市过后,富兰克林资源公司股票上涨了14900%。1982年以前,HomeDepot还寂寂无名,但在该年九月份其股价以58倍的市盈率从20美元启动.随后上涨了37900%。
股市在1980年。下调了20%后,沃尔玛公司的股票重新启动上涨了13300%。我在1976年底开始买Pic'n'Save公司的股票并持仓七年半,该股在1978年熊市场结束后启动,最后翻了20倍。Price公司在1982年股市走出熊市后,一年半内股价翻了十倍。
1998年10月市场见底后,我买入了美国在线(AOL)和CharlesSchwab公司的股票.此后,它们分别从启动价位上涨了456%和313%。因此在市场最终从底部反转并发出了有效的买入信号之后,你绝不应错过众多的新投资机会。
美国永远充满了创业机会,因此永远不要灰心。如果你在市场上受挫,这并不是件坏事。从你的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个牛市做好准备,机会就在你眼前。

本课要点
●熊市造成恐慌和犹豫,、当股市已经见底,充满了机会的新一轮牛市即将到来时,大多数人仍然不敢相信。
●股市在下滑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反弹;
●熊市通常由两到三浪组成,其间的反弹一般持续两到三个星期,偶尔也会持续五到六个星期;
●最终会有一个反弹会确立上升趋势。当股指较前一交易日放量收高1%或更多,上升趋势得以确立。趋势确立日一般出现在反弹的第四到十天。
●道指、标准普尔、纳斯达克指数和共同基金指数是分析大盘的最好的信息来源。观察领先股票的运动也有助于判断股指是否已经见顶:
●大多数技术指标根本没用。

点评
一旦你意识到大盘已经进入熊市,而且你已经调整了投资组合和仓位,接下来最大的问题就是你什么时候结束观望,勇敢入市。如果你心太急,提前入市,那么想必又要承受“套牢”的煎熬。假如你一直犹豫不决,那么很可能错过抄底的好时机。
大盘第一次反弹开始,并且持续了一段时间,投资者就要格外留意了。即使第一天和第二天的反弹力度很大,也不能真正说明大盘已经出现反转,假如在其后的几天里,成交量持续放大,并且大盘指数涨幅在1%以上(沪市综指涨幅在20点以上就可以确定),那么,基本上可以断定大盘已经改变了跌势,出现反转。
有一点要提醒投资者,股市充满了陷阱,即使出现了前面所描述的正面迹象,也不排除这可能是个虚假反弹,是多家机构联手制造的骗局。假如是这样的话,反弹往往会突然结柬,伴随的是次日放量下跌,而且跌幅加剧,情况更加不妙。
但是,如果大盘企稳后几天又出现下探走势,也不能就此断定这是个虚假反弹。因为大盘在上扬之前,往往会反复确认底部,随之而来的是大盘在底部连续几个星期反复震荡。如果在此期间,大盘日最低点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上升,说明底部扎实,大盘已经见底了。
具体落实到我国股市,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一、从基本面判断。政策面对判断大盘是否见底显得非常重要。我国大量的国有企业改制和筹资必须依赖证券市场的繁荣,市场长期低迷必然会影响国企的改制上市,从这一点来看,管理层必然会对股市进行调控,以配合国企的改制上市。所以,当股市长期处于低迷状态时,管理层总是要出台一些利好政策,或发行证券投资基金,或允许券商用股票融资,或允许保险资金入市。加上报刊媒介再配以多头言论,此时,完全可以判断大盘离底部不远了。实际上,我国股市是一个典型的政策市,每次行情的发动都是政策诱导的结果,尽管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市场化,政府对股市干预手段日益市场化,但我国股市的政策情结依然存在。从这一点而言,判断股市是否见底必须从基本面判断。如果宏观经济形势向好,政府不断推出股市利好政策,那么,股市有可能要涨了。
二、从个股来看。大盘经过一段时间的下跌,许多股票已经深幅调整,如果绝大多数股票出现滞跌情况,那就表明大盘已基本见底。当一些股票开始在弱势中走强时,大盘转势信号已经出现。
三、从盘面分析。大盘在下跌过程中,通常成交量稀少,抛单比较多,如果连续几天成交量开始持续放大,且买单比较踊跃,那么说明大盘业已走稳。如果大盘能高开高走走出一根大阳线的话,那么大盘转势就基本确立。此外,大盘见底对,还有多种信号,如市场人气涣散、新股上市后成交价跌破发行价、成交量在地量上已维持了一段相当长时间且不能再进一步缩小、许多散户投资者对后市失去信心已割肉纷纷出逃、机构投资者开始悄悄建仓等等,都是我们判断大盘是否见底的重要信息
四、从技术指标分析。通过总结我国股市运行的特点,在这里,我们介绍一种判断大盘是否见底有效方法:KDJ指标判断法。
我们通过对前几年牛市启动前的技术特征分析,我们发现,用周K线的K、D值来判断大盘是否见底非常有效。
沪市启动前指数与周K、D值对照表
时间      上海综合指数      周K值      周D值
1996.1.26      525.57      7.03      6.65
1999.2.9      1090.08      16.80      21.25
1999.12.30      1366.58      9.71      10.40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上海综合指数周K线进入了超卖区,周K、D值在20左右或以下,那么,我们完全可以作出这样的判断,大盘不仅将走出熊市,即将迎来大牛市。
当周K、D值处于超卖状态,且在底部发生金叉时,那么,我们可以肯定大盘即将反转,是投资者买进的好时机。1996年1月26日这一周,上证综指周K、D值不仅严重超卖,而且出现了金叉,从这一周开始,大盘不断向上,行情一直延续到1997年5月份,走了一年半的牛市。1999年12月30日这一周,上证综指周K、D值也同样处于严重超卖状态,且出现了金叉,从这一周开始,大盘开始走牛,行情一直延续到2000年8月份,累计涨幅达770点(见上证综指周K线图)

上证综指周K线图
在运用KDJ指标判断法时,最好是将它与其他因素综合起来进行判断,如此,我们就可以做到万无一失了。
大盘底部一般有再次确认的情况,投资者在大盘第二次探底时大量建仓一般是比较安全的。大盘在大幅度下跌后第一次力度较大的上涨,通常可以被认为是市场筑成功的第一个信号。如果这种上涨保持了一段时间,而且指数每天都有不俗的涨幅,并且在止跌后的四五天,成交量一天比一天放大,这应该是大盘筑底成功的第二个信号,也是比较好的买入时机。
我国股市爆发力比较大,行情来得都比较快,在大盘见底之时,如何选择领涨股也非常重要。一般来讲,领涨产生于牛市来临之前,或者说,在大牛市来临之前,领涨股已经初具雏形。它们在大盘下跌时通常表现为不跌反涨,或者横盘整理、跌少涨多,如上海梅林在大盘下跌时,它已开始上涨,在1999年2月30日大盘启动时,它已有15%左右的涨幅,在大盘走牛时,它的股价涨了300%。海虹控股在1999年6月30日--1999午12月29日大盘半年的下跌过程中,其股价基本上没怎么下跌,大盘一旦走牛,其股价马上开始拉升,涨幅达360%(见上页海虹控股日K线图)。

海虹控股日K线图
当然,领涨股的选择要结台当时的市场热点进行综合研判,投资者绝不要以为其股价偏高而不敢介入,实际上,其行情才刚刚开始,后面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第十五课选股原则的综合运用

本课对在进行购买前如何全面评估一只股票进行了深入分析。对于选股,我有许多原则.这些原则全部建立在我对自1953年我的方法有60%是基础分析法。因为我只想投资于那些拥有独特的新产品或真正服务得好的公司。我寻找那些真正的市场领导者,那些在本行业中处于第一位,拥有竞争优势或根本就没有竞争对于的公司。一旦你确认大盘处于上升趋势中,你就应当考虑如下因素:
1.该公司当季每股盈利增长是否在25%以上?该公司的利润最近几个季度是否以加速度增长?该公司近六到十二个季度以来盈利增长是否在50%、100%甚至200%以上?其下季度盈利增长估计是否可观?其过去几个季度的盈利增长是否超出了预期?如果该公司为成长型公司,其过去三年每年盈利增长平均是否有25%或更多?该公司的市盈率是否已达80或更高?
2.如果某股票重拾升势,在过去两个季度中,它的盈利是否已有强劲增长?或其过去有无一个季度的增长十分强劲,使得其一年内的每股收益达到了其过去的峰值?其未来两年内的盈利估计是多少?
3.该公司过去六到十二个季度的销售增长是否强劲?这种增长是否以加速度进行?
4.该公司当季的税后利润率是否达到了其过去的峰值?多个季度以来其税后利润率是否呈增长趋势?该公司的利润率在同行业中是否最高?
5.该公司的年税前利润率是否在18%以上?(如果该公司处于零售行业,税前利润率可略低)
6.该公司的股本收益率是否在20%到50%之间或更多?其股本收益率是否在行业中最高?
7.该公司的销售情况、利润率和股本收益率是否可以被以来成功的股票分析的基础之上。
评为A或B级?如果是这样,该公司将是位居于股市前40%的公司。
8.该公司的管理层持有本公司的股票吗?
9,该股票位于合理的价格区间内吗?对于纳斯达克股票来说,合理的价格区间在16到150美元,纽约交易所为20美元以上。切记,真正的市场领导者,如思科、沃尔玛、微软、人民软件和Amgen,都是在底部价格为30到50美元间启动的。价格是股票质地的基本反映,好股票不会是廉价的股票。
10.该股票属于股市中曾经处于领导地位的行业吗?如零售业、计算机和技术业、制药和保健业或体闲娱乐业。其所属行业现在在市场中处于前五名吗?
11.市场目前热衷于大盘股还是小盘股?你必须顺应市场潮流而不足同其作对。
12.市场目前看好哪一个板块?消费品还是高科技?成长型、周期型(其股价跟随经济周期的波动而变动)还是防卫型(食品、日常用品等所有人每天都要消耗的物品)股票?新公司还是老公司?
13.该公司的产品是否因应用了新科技而能使人省钱、解决某些问题或节省时间?该公司是否有一项新的医药技术?该公司的产品是否有很大的需求或被广泛地喜爱?该产品是否为需要重复消费的?
14.该公司的订单是否上升?公司的开工率为多少?该公司未来成长率预计为多少?
15.最近是否有操作较好的基金买入该公司股票?因为较好的机构投资者在买入前都会做大量研究。
16.你对该公司的业务确实了解吗?你见过或用过该公司的产品或服务吗?你对一个公司了解的越多,你购买其股票的胜算就越大。
如果以上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你面对的确为一家好公司,剩下的40%就是技术和时机分析了。一个好的联赛垒球手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快球,他同时也需要一段漂亮的弧线和一个上升角度,更重要的是,良好的控球能力。成功的投资者同样需要不止一件工具。
1.通过阅读每日图表来找寻你的目标股票中哪些正在形成有效的底部,并正在建仓以及临近买入点。
同时分析每周价量运动。写下你要买人的价格。首次买入后.确定如果该股票表现良好,你将少量补仓的价格区间。我通常在首次买入的股票价格上涨2.5%到3%的区间内补仓。
如果在你首次买入后,某股票下跌了8%,你应当以月前市场价格卖出以避免更大的损失。
2.当某只股票从底部启动时,其当日交易量应增加50%。
3.股票的底部形态是“有柄的杯子"、“双底”还是“平底"?如果任何一个都不是,该形态有可能无效。
4.该股票的相对价格强度得分在80以上吗?其图表上的相对趋势线尾否呈上升趋势?
5.投资组合管理:尽量持有你的组合中表现良好的股票及售出那些表现不佳的股票。那些位于有效底部和价格接近新高的股票优于价格接近新低的股票。
6.分析股票的月走势图,判断其是否在走出数年内的长期底部。
本课要点
●一旦你确认市场处于上升趋势之中,你所需要的就是选择质地较好的股票;
●潜力股应当是那些销售和盈利都有强劲增长的公司,并有增长的利润率和较高的股东权益收益率(17%以上);
●《投资者商报》能在选择股票方面助你一臂之力。

点评
从目前我国股市情况来看,股票上涨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类为主业上升型。这类公司致力于公司的主业,潜心做好主业,使公司的产业的业绩能够得到提升,从而带动股价的上涨。这类股票的上涨,不是炒它的成长性,就是炒它的业绩。第二类为题材型。这类股票的上涨主要是依赖其独特的题材,如买壳上市、资产重组、主业变更以及投资重大项目,等等。这些题材一般都经过主力精心策划,选择适当的时机推出,使不明真相的投资者误以为市场造就了股票的上涨,实际上,每只股票的上涨都是主力精心策划的结果。第三类小盘股型。由于历史原因,沪深股市有许多的袖珍股,他们的流通股在3000万股以下。这些股票由于流通盘小,流通市值不大,因而很容易被庄家相中,即使它们没有独特的题材,也没有良好的业绩,但常常具有良好的市场表现,涨幅总是超过绩优股,因为它们很客易被调控。
回顾多年来的市场情况,第一种类型的股票在我国股市中仅占很少部分,一般在10%左右,因为我国上市公司的业绩实在太过平凡,主力也不想轻易介入,由于绩优股难形成主流热点,以致于一些业绩确实比较好的股票也常常难以得到正常表现。给投资者的感觉总是:绩优股比不上题材股。第二类股票是我国市场的主流,一般在80%左右。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平平,绩优股太少,市场主力不得不倾心于股票的题材包装。这样,我们平时所接触的股票基本上都是题材股,投资者看到一只股票上涨总是要猜测其背后的题材。由于题材股在我国市场中的普遍性,所以,对题材服的把握常常成为投资者成功的关键。实际上,也正因为股票题材的多样性和隐蔽性,使得股票投资变得异常复杂,增加了许多的不确定性。
对绩优股的投资,主要是看公司的基本面,按欧奈尔的选股原则去把握是完全适用的,在此不再赘述。关于题材股的选股原则,既无规律可寻,也难以把握。在此,仅根据我们的经验作一点简单的介绍。
一、从历年市场的大黑马情况看,黑马产生的首要条件就是股本结构要适中,在今年以前,黑马大多出现在流通盘6000万股以下,总股本1.5亿股的股票中,今年以来,黑马范围以扩大到流通股1.2亿以下,总股本2亿以下的股票,以此推算,下一渡行情黑马的股本规模可能适当扩大。
二、大黑马的股价不能太高,如果你去查看历年大黑马的股价走势图,你就会发现,这些股票大多是从8-15元的股价开始起步的,亿安科技、中科创业、南开戈德、通化金马,等等。
三、行业前景转好,有被市场挖掘的题材,或者是行业前景不明,面临重组机遇。科利华、全兴股份等。
四、公司主营不突出,跨行业经营,资产容易处置的股票容易出黑马。如果再加上股本结构比较小,那绝对就是一只上佳的股票。
五、该公司的管理层是否持有服票,公司的性质是民营还是国有。一般来讲,民营企业的老板比国有企业的要活络,尤其是当管理层持有大量的股票时更是如此。
当然,题材股的炒作也有一定技巧,投资者应该综合分析判断。
第一,对题材股的炒作,不能看公司的基本面,要避免进入绩优股的选服误区。许多投资者将F10的有关资料作为选股参考,实际上这是不正确的,炒题材股更是如此,因为F10上的资料反映的仅仅是公司的历史,而股价则是反映公司的未来,以历史资料判断未来,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再说,庄家也没有这么傻,会让你这样轻易赚钱。
第二,炒题材股,要注意题材与价、量之间的吻合,任何题材都会反映在股票的价量上,没有价量的题材不可能成为好题材。选股时,最好以题材确定股票,然后通过技术分析确定最佳买点。
第三,炒题材股要注意快进快出,以短线炒作为主。
第四,要结合市场热点选择题材,再好的题材,如果不能迎合市场热点,也难有很好的表现。
第五,要与外界保持广泛的联系,从多方面映印证
题材准确性,尽量了解题材的深度。


第十六课如何在证券媒体上寻找投资机会

《投资者商报》不仅仅是份报纸,它也是重要的研究工具。本课将告诉你如何在媒体中发现成功的投资机会。

教你读证券报刊
首先你应该浏览关于大市的简短评述,前日标准普尔和道&S226;掠斯工业指数的收盘价,纳斯达克和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交易量——这些都出现在每天的头版上。这将有助于你迅速把握大势。头版和二版的“十大新闻”和“每日焦点”是为那些工作繁忙的读者设计的,以使他们能迅速地了解每日的重大新闻。这些都是值得一看的,尤其是你没有时间阅读晨报以及因为太累而不想看晚间新闻的时候。
接下来,你应该跳到“新美国”版面。这里介绍那些新兴企业的激动人心的故事,你将来可能会用得着。在这里可以找到许多未来成功股票的原始资料。当市场看好科技股时,“计算机和高科技”版面能让你了解该行业中最好的公司。
“如何运用《投资者商报》的公司评级系统”一栏位于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股票列表之前,这是你绝对应当研究的。这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投资者商报》上所有的去芜存菁的挑选股票的方法。

该系统由五个评级体系构成。
第一个是每股收益(EPS)评级。
第二是相对价格强度(RS)评级。这两个评级都是从1到99,99为最好。一支好股票,这两项得分都应在80分以上。一高一低是不行的。
第三项是行业相对强势评级,该指标评估某股票所处行业过去六个月来的价格表现。如果你买的股票处于市场领涨板块中,那么,你成功的可能性会更大。
第四项是销售、利润率和股东权益收益率(SMR)评级。
第五项是建仓/出货评级。该指标判断过去13周内某股票是在建仓还是在出货。
最后二项的打分由A到E。如果某股票在第二和第四项上的得分为A,则其在市场上位于前20%,如果得分为B,则位于前40%,以此类推。第五项的指标含义略有不同:A和B意味着大量或中等程度的建仓,C意味着买卖力量持平,D、E则意味着大量或中等程度的出货。

投资者应当如何运用证券媒体上的评级体系和图表?
应当避免投资于EPS和RS得分在70以下的公司。如果某股票的得分中有几个D或F,也不应投资。最好的公司的得分至少都应该是B。
我每天都关往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股票列表,寻找那些价格上涨了一美元以上或是创了新高的股票,留意其公司名称、收盘价、价格变动和交易量变动率,然后,圈出将来可能会做进一步研究的我所感兴趣的股票。这使我能够了解和把握新的股票动向。
“52周以来的高价股和低价股”也是值得一看的。在“行业"专版上,该栏目使你了解市场上领先的五个板块内最强的股票。此外,“盈利”版面上的“最多上升”一栏是你寻找报告有大量盈利增长的公司的好地方。
每日你还应当研究“大资金流向”一栏,不寻常的交易造变化表明了大资金的流进和流出情况。如要进一步了解领先的基金可能会增加那些股票的头寸,还应研究“共同基金”专版。

如何利用整版的股票走势图?
我也浏览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行情版面的“新闻股票”的小图表。这些图表反映的是那些正在创新高、接近新高或交易量有大幅增长的股票的一周价格走势。我圈出那些价格形态看来不错的股票,然后,对其中一些作进一步研究。我使用图表服务来帮助自己判断买入时机是否成熟。我们的图表服务来源是很广泛的,例如“每日图表”,其网址为www.dailygraphs.com
每周五的“一周概览”你也不应错过。该处按行业表现列出了所有EPS和RS得分在85以卜的股票,它能使你快速地确认领先行业中的顶尖股票。每周五还将列出28家这样的股票的股价走势图。

本课要点
●应当避免投资于EPS和RS得分在70以下的公司。如果某股票的得分中有几个D或E,也不应投资。
●留意那砦价格上涨了一美元以上或是创了新高的股票,这有可能是将来进一步研究的好起点。
●利用图表服务可以帮助你判断股票的买入时机是否合适。

点评
由于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现代人的生活可以说是处于各种各样媒体的包围之中,终日淹没于信息的海洋里。在证券市场,传媒的影响更加不容忽视。对于大多数中小投资者来说,每天收听广播、观看电视、阅读报刊是获取证券信息的主要途径,传媒中得到的信息往往成为他们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每当市场风云变幻,涨跌难以预测之际,投资者对传媒的依赖性和敏感性都会大大提高。在社会心理学说中,有所谓寻求支援的认同排斥的说法,这反映了大众对传媒的基本态度。当我们倾向于某种态度时,就会试图在传媒提供的信息中寻求支援,对那些与自己的立场相同或相似的观点,我们会更乐于接受;对那些与自己的立场对立的观点,我们会试图加以排斥,甚至予以有意无意的忽视。在我国的证券报刊中,每天都有连篇累牍的市场文章,既有看多的,也有看空的,还有中立的,其观点的正确与否需要投资者自己去辨别,这对投资者而言实际上是没有多大用处的。
根据我们的经验,投资者在阅读报刊时,主要应看两个地方:一是新闻版,了解当日发生的重大事情;二是看公司版,了解公司的有关生产经营情况。当然,这些新闻中有些是价值的,有些可能成为黑色陷阱,这需要投资者结合其他方面进行综合研判。
整体来讲,我国传媒大多带有比较强的主观性,对传媒的投资建议始终应该保持一份冷静。
《投资者商报》能从公司业绩、行业相对强度、相对价格强度、主力动向等层面对股票进行了客观系统的研究,为投资者解决了选股、买卖时机等一系列问题,不愧为一份好报纸。反观我国证券媒体情况,不仅风格内容上大多雷同,而且层次比较低,大多把精力花在股评上,加上主观臆断的文章比较多,不加辨析,一味轻信,难免会让投资者吃套。
为客户着想,为投资者服务,应成为证券媒体行业的最终落脚点。看来,我国的证券媒体在专业性、投资功能等方面还亟待进一步强化。


第十七课成长型投资和价值型投资

粗略地划分,投资者可以分为两种:成长型股票投资者和价值型股票投资者。通常这两种投资方法是针锋相对的。

成长型投资和价值型投资不同在哪?
成长型的投资者寻求的是那些销售和盈利持续增长的公司,通常过去三到五年的增长率在20%以上。Scbering—Plough.Paychex,思科和微软在90年代被视为成长型的公司。成长型股票的市盈率通常比市场一般水准要高,因为它们的盈利增长高于一般水准。
成长型公司的典型特征是具有能带来超额利润的高质量、标准化的产品或服务,其股东权益收益率最少在17%到50%。此外,市场对其未来一到两年的高盈利增长估计具有一致性。
价值型投资者寻求的则是被市场低估的股票。他们研究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寻找潜藏价值——例如非寻常数目的大量现金,以成本记账从而其账面价值低于市价的财产。他们寻找的是便宜货,喜欢买低市盈率和低价股,等待市场发班这些股票的价值。这通常需要更长的时间,而有时候根本就不会实现。,

难道便宜货不好吗?
一般而言,股票市场就象一个自由拍卖市场,大多数股票都是按其真正价值出售的。换句话说,市盈率为10的股票就值10倍于其收益的价钱。当其市盈率或价格上下变动时,就是因为其收益发生了变化。
据此我认为,因为买入了低市盈率股票就以为是捡了便宜的想法是不对的,而认为高市盈率的股票是被过高估价也不对。你不可能用买到切诺基(Chevrolet)轿车的价钱买到奔驰(Mereedes—Benz)轿车。还是那句老话:你所得的取决于你所付出的行业内最好的公司其股票的市盈率,几乎总是比那些表现平平的公司的市盈率要高得多。
我们为90年代以来表现突出的股票都建立了模型——例如Arisen(美国一家生物工程公司)、Aseend(美同一家工业自动化公司)、EMC(美同一家计算机设备公司)、美国在线、思科、微软和人民软件。当它们的价格在开始成百上千倍地增长之前,它们的市盈率的平均值就已经达到了31倍。
价值型投资者将会错过这些绝对杰出的公司股票。在我看来,市盈率这个指标往往被误解、错用和过份强调了。盈利和销售的增长几乎总是引致价格上升的最基本原因。
如果你是个人投资者而不是投资专家,我绝对认为你不应采用价值型投资法而应投资于那些最具成长性的公司,那些在它们各自的行业中无论是销售、盈利、利润还是股东权益收益率都领先的公司,那些从其竞争对手中夺得市场份额的公司。

为什么要投资于成长型股票?
从我多年的从业经验和所了解的众多投资者来看,我还尚未发现一个非专业的投资者运用价值型投资方法获得过真正不凡的投资结果。我想这样的人必然存在,但我确实从未遇见过。但我却认识许多成功的成长型的投资者,其年投资收益率达到了25%到50%,甚至更多。
我公司的一位资金管理人LeeFreestone在1998年,使其管理的资金增值了271%,1999年上半年,其管理的资金增值率为100%。在1991年他还只有25岁的时候,他带着他的个人资金来到美国冠军投资公司后,一年内就使资金增值率达到了279%。当然,只有潜心研究股票的人才能达到这种境界。但只要明白真正投入时间和精力于股票中,就有可能获得这种成果,这还是挺振奋人心的。
举出个别的价值型投资成功的例子还是容易的,但大多数人毕竟不是巴菲特。因为大多数人不可能拥有像他那样的资源以透彻剖析某个公司的财务状况,以及正确估价其业务特许权的含金量。

共同基金怎么样?
如果你投资于共同基金,那么,你既可以投资于成长型基金,也可以投资于价值型基金。
从长期来看,投资基金的表现都差不多。我对投资基金进行了三十多年的分析,发现这一点是千真万确的。
根据自1973年以来的基金净值记录,价值型基金宣称其投资表现较优。它们之所以看起来表现得更好一些,是因为价值型投投资基金的变动性较小,从而在熊市中跌得较少。从1973~1974年开始的熊市起进行比较,价值型投资基金的表现自然看起来较好。但如果以牛市为比较起点,如1975年,成长型基金的表现就比价值型基金要好了。在向上的市场中,成长型基金的表现更优。
有些人喜欢同时投资于价值型基金和成长型基金以获得安全感。实际上我认为素质好的成长型基金的操作还是更好一点。如果投资于成长型投资基金的话,考虑好究竟投资于大盘股成长型投资基金还是小盘股成长型投资基金,也是很重要的。
真正的关键在于持有一支质地良好的属于本地成长股的投资基金(而不是工业投资基金或国际投资基金),并永久性持有,让你投资的钱小断自我增值,而不要在基金之间跳进跳出以期望抓住市场情况的变化。

本课要点
●投资者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成长股投资者和价值型投资者。
●成长型投资者寻求的是有强劲销售和盈利增长,有超额利润和股东权益收益率在17%以上的公司。
●价值型投资者寻求的是那些价值被低估的、低市盈率的公司。
●我们通过研究发现市场潜力股在其大涨之前的平均市盈率就已经高于市场平均市盈率了。
●共同基金也是很好的投资工具。而共同基金投资成功的关键是买入后永久持有。

点评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未来,买公司的成长性,这是妇孺皆知的道理,似乎每个投资者都能如此操作。实则不然。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情况,目前我国80%的投资者为价值型投资者,他们总是希望通过一些公开资料,寻找被市场低估的股票,等待市场发现它的价值。
那么,股票真被低估了吗?
我们知道,股票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任何一个成交价格都是市场均衡价格,都是买卖双方真实意愿的反映,不存在非意愿的价格行为。也就是说,只要有成交价,说明买卖双方达到了暂时的均衡,这时的成交价就是当时市况下股票价值的真实反映。所以,只要市场信息充分,市场就不可能存在被低估的股票,只存在没有被挖掘的股票。随着市场热点的不断转换,一些股票逐步被市场认同,股价节节攀升,而另一些已涨高的股票则逐步盘落。由此可见,市场信息充分是股票价格是否被低估的充分条件,股票价格被低估是市场信息不充分造成的。从这一点而言,投资者要想找到被市场低估的股票,就必须掌握没有被市场充分了解的信息,而要做到这一点,绝非一般的投资者所能实现的,这不仅需要比较强的专业知识,而且需要与上市公司保持良好的关系。
在这里,有一个问题是值得探讨的,就是股票的估价问题。我们认为,股票的价值不仅仅是业绩的反映,而是市场态势即市场热点、公司基本面、股本结构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函数。同一只股票在不同市况下其价值是不一样的,不同股票由于股本结构不同,其价值就存在差异,小盘股通常比大盘股定价要高,ST股票比绩优股定价要高也并不奇怪。同时,需要指出的是,股票价值的衡量标准应该是一个动态标准,随股票市场的变化而不断修整,所以,将一个不变的标准,如现金流量估价模型、未来收益贴现模型等,去衡量一个不断变化的市场和股价,显然有点不科学。
许多投资者都有过这样的投资经历:在买卖股票前总要看看它的业绩情况如何,市盈率是否偏高,股价下跌空间有多大,将此作为入市的标准,实际上,这是明显错误的,这种方式也决非价值型投资。因为电脑上的所有资料都是公开的,公开的信息必然早已反映在它的股价上,也就是说,过去的信息已被市场消化,如果再将它作为未来的评判标准,必然会差之千里。有些投资者甚至自欺欺人,提出什么“投资眼光进,投机眼光出”,他这里所讲“投资眼光进”就是根据股票的基本面、市盈率作出一个基本判断,认为目前股价低于他的估价就买进,由于他的估价标准是一种静态标准,用这种静态标准去判定动态股价,就不可能得出合理的股票价值,所以他也不可能买到真正的便宜货。即使他买到的股票涨了也只能是一种偶然的巧合,而通常情况是,买了之后瘟着不动的情况比较多。
巴菲特可以说价值型投资的鼻祖,他的投资经验可用三句话概括:眼光要准、下手要狠、要有耐心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价值型股票的投资价值是靠等待的时间来换取的。从我国股市的实际情况看,价值型股票的表现机会相对比较少,这要求这种类型的投资必须具备良好的耐心,长期持有,等待几年中偶尔出现的一二次机会,否则就难以获得理想的投资收益。
在价值型投资中,我们需要指出一个典型的错误,即把市盈率作为选股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年来,无论是证券分析师,还是投资者都一直认为,当一只股票市盈率低时,就考虑买入;当市盈率高时就考虑卖出。市盈率真的那么重要吗?然而事实是,那些有杰出表现的股票,其行情的开始并不因为市盈率低,而后来其高不可攀的市盈率也并没有让其股价下落。对于这些股票,其行情的发动并非与市盈率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欧奈尔通过对美国历史上众多明星股的分析,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即股票的买入点和卖出点与其市盈率关系甚微,低市盈率不能成为股价发动的主要动力。我国股市的表现也存在类似之处。
对成长型股票而言,盈利增长率对股价上涨的促进作用远远超过市盈率。在1953年至1985年的30多年间,美国市场上表现出色的股票,其在股价上涨之前的平均市盈率为20倍,都高于市场平均市盈率。我国股市比较典型的高成长股,如清华同方、东大阿派、中兴通讯等股票,其启动前的市盈率一般在40~50倍,远远高于市场平均市盈率,但他们的涨幅从来没有因为高市盈率而受到限制,相反,每次牛市都是它们率先冲在前而。
好货不便宜,便宜无好货。正如欧奈尔所说:市盈率为10倍的股票就值10倍于其收益的价钱。实际上,任何便宜的股票都自有它的道理,市盈率只有20倍的股票它同样也可以跌到10倍,不要因为它市盈率低而买入它。
在牛市中,应以盈利性为第一原则,首选跑得快的股票,而不是选低市盈率股票,相对而言,高市盈率股票比低市盈率股票跑得快。投资者应买高市盈率股票。在熊市中,应以安全性为第一原则,买低市盈率股票比买高市盈率股票要好,因为低市盈率股票往往抗跌性比较强。


第十八课不要试图成为万能的投资者

许多投资者希望一夜暴富,从而进行多种类型的投机性投资。本课将讨论为什么应当坚持一种有效的投资战略,并从中使投资收益最大化。

为什么要把你的投资范围限于优质的美国股票?大量来自其它市场的投资工具似乎也有不凡的表现。
当你刚开始投资的时候.你会听到各种各样令人感兴趣的发大财的投资机会。这里面包括外国证券、封闭型基金、低价股、垃圾股、期权、期货、黄金、可转债、免税证券、不动产参与计划等。而每天的电视节目上也有各种各样的投资推荐。
而我的个人原则是:总是使自己的投资活动保持简单、基本和容易的性质。不要试图成为万能的投资者。没有人能够在期权、期货或外国股票投资上取得高度成功。投资成功的关键是专注和集中——生活成功也是这样。投资新手和相对不是那么老练的投资者应当避开上述投资工具的原因是,它们具有更大的风险。尽量让你的投资简单易行。
美国有世界上最完善的股票市场。这里有1O000多家美日公司的普通股可供你选择。如果你不能在投资美国股票上获利,那么你在商品期货和外国股票市场上也同样不能获利。
对于外国政府的经济和政治政策你能有多少真正的了解呢?对于其货币的稳定性和财政运转你又能有多少了解?只有傻瓜才冲向那些智者唯避之不及的地方。
许多国家都有动荡的历史。BernardBatuch是华尔街上有名的投机家,他在墨西哥的投资上损失了不少。现在在墨两哥和南美洲的投资依然有很大风险。
俄罗斯总是看起来会是下一个新兴的市场国家。但是其不稳定的政府体系给投资者增加了很大风险。同时,许多外国政府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程度的腐败现象,这些都不为许多美国投资者所知。我总是建议避免投资于外国证券。大部分投资者都不了解国外的情况。
封闭型投资基金的风险在于其价格经常跌破首次公开发行价,并折价交易。因为其价格纯粹由供求决定,所以无法保证它们的价格最终会向资产价值回归。折价交易的情况可能会持续好几年。

为什么不买低价股?
低价股——每股价格在15美元以下的股票——卖得便宜通常都是有原因的。在低价位买入大量股票看起来很有诱惑力,但发行这类股票的公司人多财务状况不佳。
你想把你辛辛苦苦挣来的钱投在差劲的公司上吗?大多数机构投资者都不会买这类股票。低价股的成交通常很清淡,其发行的股数也往往不足以使大机构进行大量购买。而在本书中我们已经讨论过,是大机构推动着股票价格的上升。最好的股票是不会以2、4或6美元这样的价格出售的。投资于基本面糟糕的公司的便宜股票是把钱往水里扔。
价格低于一或两美元的“美分”股(美分为美国货币单位,1美元=100美分)有可能含有欺诈的成份。

怎样看期货和期权市场?
股票期权给下投资者以特定的价格在将来特定的时间买入或卖出一定数量股票的权力。例如,如果股票XYZ现在的交易价格为50美元,而你认为其价格确实有上升的潜力,你就可能会买入看涨期权,在将来的六个月后以55美元每股的价格买入100股XYZ股票。如果其价格上升到70美元,那么你在付出很少的期权费的基础上就获得了可观的利润。
期权的风险较高,因为投资者对股票价格的运动方向和时间都必须作出准确的判断。如果你的期权投资只占你总投资额的10%是没问题的,但即使是这样,期权的风险和投机性还是很强的。
与股票期权类似,期货交易的是在将来以特定价格在特定时间买入或卖出特定商品的合同或协议。商品可以是有形的,如谷物、金属、能源产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如利率、外汇、股票指数等。
由于期货的高度投机性,因此只有具备了数年成功的投资经验的投资者才应当涉足这个领域。那些企图一夜暴富从而将大部分资金投入期权和期货市场的人可以说是在自找麻烦。他们极有可能因为这两种投资工具的高波动性、高借贷比例和平仓时间限制而遭受重大损失。这两种投资工具的风险比普通股要高出许多。
对于我来说,黄金是一种多年来都被过高估价的金属。购买黄金从来得不到分红。它之所以具有吸引力是因为人们害怕货币贬值。我则宁愿选择杰出公司的股票,或在市道不好的时候选择货币市场基金。

怎样看债券?
可转换债券的流动性较差,如果你融资买入可转债的话,风险就更高。
只要垃圾债券还存在,它们就永远都是那些最劣质的、风险最高的债券。由于债券的定价是于利率相联系的,你必须问问你自己:我在购买债券和评估利率方而受过多少训练,具备多少经验呢?

怎样看免税证券?
无论如何它们都不是投资的首选,因其投资报酬率很低。
如果你没有时间用于分析股票,我建议你购买国内成长型股票投资基金并长期持有。
只要你不像赌徒那样头脑发热或试图一夜暴富,美国就真的是世界上最好的投资场所。成功的关键在于:钻研、专注。你办得到的!

本课要点
●刚开始投资的时候,尽量进行简单的投资,只投资于国内股票或共同基金。你投资的类型越多,越难以对其进行跟踪。
●你在市场上所得的就是你所付出的。低价证券的低价格往往都是有原因的。
●期权的风险较高,因为投资者对股票价格的运动方向和时间都必须作出准确的判断。
●由于期货的高度投机性,因此只有具备了数年成功的投资经验的投资者才应当涉足这个领域。

点评
一个人的精力和能力总是有限的。一个医生不可能治疗百病,许多著名医生都是专业性很强的医生,如果他刻意追求成为一名万能大夫,那么他在医术上就只能成为一个大众化的家庭医生;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专业,要想取得比较突出的成就就必须专业化,而不是什么都学。同样道理,投资者也需要专业化。许多成功的投资经验告诉我们,成功建立在专业化基础之上,什么都投资的人不可能成为成功的投资者。所以,投资者千万不要企求成为万能的投资者,什么都想投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可供人们选择的投资渠道和投资品种会日益增多,将来既有国外的,也有国内的;有股票,有基金,有外汇,有国债,还有古董和邮票;在证券市场上,还有现货和期货之分,凡此种种,人们哪有那么多的精力和时间去研究和管理。正因为如此,许多投资基金有了严格的分工,比如证券投资基金就专门投资证券,国债投资基金就专门投资国债等等。纵使在一家投资基金内部,也是有严格分工的,如证券投资基金会根据行业不同进一步分工细化,使每个基金经理或研究人员关注各自的行业或板块。
目前,尽管我们的投资渠道主要以股票投资为主,但在股票市场上全方位出击也是有问题的。因为从管理理论来讲,一个人的管理跨度是有限度的。如果手中的股票太多,就可能因管理不过来而给投资者带来相应的损失,或股票下跌时没有及时抛出,或选股不好而摊薄平均收益。我们经常遇到这么一种投资者,手中的资金并不多,但手中的股票却不少,他将手中的资金平均分配在几十只股票上,每只股票持有几百股,哪只股票上涨了,就抛出哪只,美其名曰组合投资,只只赚钱。实际上,在这里他犯了两个错误:其一,能上涨的股票一般都是比较好的股票,如果他将好的股票卖出,那么剩下的将全部是不涨的股票。这样,他违反了在调整仓位时应优先卖出不涨的股票的原则。其二,他持有几十只股票,一方面不可能进行非常好的管理,另一方面不可能保证所选股票都是好股票,其中必定有许多自己不了解的烂股票,这样,他平均收益率就会被这些烂股票摊薄。在这里,他违反了股票投资宁精勿多的原则。
有一种投资者一直坚持投资某个固定的行业,或生物制药,或通讯行业,或公用事业,这样,他可以集中精力深入研究该行业的所有上市公司,熟悉掌握其经营动态。这类投资者通常受到了比较好的投资效果。还有这么一种投资者,他们喜欢固定投资于某几只股票,进行反复操作。由于他们长期跟踪研究观察,所以,对这个股票的习性和买卖点位都了如指掌,一旦到了买入点就毫不犹豫买进,到了卖出点就果断卖出。这样,他们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投资收益。
这两种投资者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不管我们投资什么股票都应该是自己熟悉的股票。如果投资者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就不会为各种各样的信息所左右,也自然就迈上了成功之路。


第十九课什么是正确的投资组合

本课我将进一步讨论如何构造投资组合以获得巨额投资回报。

如何通过投资组合来分散风险?
大多数投资业中的人都会告诉你要通过广泛投资,将资产分配在不同类型的投资工具上来分散风险。但你不应因循守旧,哪怕这样会让你在开始感到有点不舒服。照搬股票市场上人人都认可的理论可能使你感到安全,但不会使你获得最多收益。
你的目标不仅仅是要对市场有正确的看法,而是要在你正确的时候能够赚到大钱。最好的做法是把你的鸡蛋放在较少的篮子里,然后,对它们进行小心的照看。

分散投资难道没有成功的例子吗?
我是信奉分散投资的——简单而基本的分散投资。把你的资金部分放在最好的股票上,当股市不好的时候,则部分放在货币市场基金上。
过度分散投资会让你难以透彻了解和专注于你的投资。如果某人认为你应当将45%的资金放在股票上,30%的资金放在债券上,10%的资金放在外国股票上,10%的资金放在货币市场基金上,5%的资金放在黄金上,这对我来说就不算正确地分配资金。也许这样更安全,但这样降低了整体的收益率。你也许根本无需投资于任何债券、外国股票或黄金,在萧条的时候,投资于债券的资金往往遭到损失,任何债券在通货膨胀保值方而都表现很差。

持股多少种为宜?
确定你要为将来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留下多少现金储备
后,如果你只剩下5000美元或更少的资金,那么,你应持有不超过两只股票;如果你还有10000美元,两到二只股票是比较合适的;如果有25000美元,也许可持有四到五只股票;如果有50000美元,五到六支;如果有100000美元,则五到六支。
在任何情况都不要持有20支以上的股票。你根本无法逐一弄清这么多股票的情况,而且投资成功也没必要持有这么多股票。

如果看到其他你中意的股票该怎么办?
你必须首先确定持有多少股票对你来说是比较合适的。如果你的数量限制是六支,那么就不要买进第七支,即使这只股票很有诱惑力。
如果某支新股票实在是太棒了,那么,强迫你自己卖出目前对你吸引力最小的股票,用变现的钱来买这支新股票,而不要在投资数目限制之外追加资金,根据这样的原则,你会赚得更多。

有没有构造集中的投资组合的正确方法?
让我们简单地打个比方:如果你要在五只股票上投100000美元。那么每只股票上要投入20000美元。每次你所需要计算的不是一定的股份数,而是一定的金额。
但注意要分期购买,不要一次买入所有股票。一步步地来,在用完资金满仓之前,要看到你所选择的股票已经有所上涨。

买个股有无策略?
当初次买入时,最好是半仓。(例如你打算在一只股票上投入20000美元,就先买10000美元该只股票)如果这只股票下跌了,就不要再买进了。如果它继续下跌了8%,你应当立即卖光这只股票以止损。
如果股票价格上涨了2%到3%,并且看起来走得不错,你可以跟进,再买6500美元或更多金额的该只股票。此时,你已经将20000美元中的16500美元投人该只股票了。如果该股票再上涨2%到3%,你可以把剩下的3500美元也投人进去完成你的预算,然后,就别再买了。在该股票最初上涨的5%的幅度内,你已经得到了基本的头寸,接下来你应该做的就是给其一定的时问和空间,等待其上涨。
这种在股票向上运动时在5%的上涨幅度内逐步小量增加持有头寸的做法,被称之为“垒金字塔”。向上平均成本,而不要向下。在你最初的买入见效之前,绝不要再追加资金。

在买入和管理投资组合内的股票时还应做什么?
你应当借助图表来确认买入时机。不要买入在有效底部基础上已展开充分上升的股票。
当股票在你初次买入后下跌了8%,别忘了斩仓止损。
当然,你所买入的股票还必须符合我们已讨论过的所有基本面的条件。

当你已经持有了一些股票之后,你应当做什么?
当你已经持有了三到四只股票之后,你应当仔细计算从绝对量和相对量上哪只股票涨得最多,这有可能就是你最好的股票。
然后,你要等待一段时间在你最好的股票上补仓。你可以在该股票的价格回落到十五日均线附近时这么做。或者在该股票通过七到八周形成了新的底部并即将从这个新底部突破的时候。
这里我所谈到的是关于如何识别你所持有的股票中哪一支表现最好,然后在该股票上多投入一些,而在其它股票上减少一些投资。
当你选择市场领导者股票的技巧逐步提高之后,总有一天你会遇上下一个“微软”。你会学会怎样将更多的资金投入该只股票并使其成为你的重仓股。
当你融资或以垒金字塔的方式进行投资时,买领先的成长型股票就更为关键了:

找到了真正的领涨股后又该怎么办?
要正确地管理一个投资组合,你必须有一套买卖的规则。买入一支好股票是一回事,而如何坚持持有,如何在适当的时机补仓.如何在股票见顶时全身而退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在我的方法里,你应该持有你表现最好的股票一到两年,其它次优的股票在出现表现不好或滞后的信号时就应当被较早地卖出,。
你不会选对所有股票,也不必都选对,但在你犯错误的时候,你要意识到错误,对此负责并有所行动。当你持有了一支好股票的时候,你要知道如何应对其波动并避免被洗出局。

选好股真的好难
许多人在过去也曾持有过微软、思科等公司的股票,但在利空消息的影响或大盘调整的时候却被洗出了市场。为了避免发生这种情况,你应当总结出一套持有真正的市场领导者股票的方法。
除了本书外,你还可以在《如何在股票中赚钱》一书中找到有关如何持有和卖出股票的相关内容。正确投资是在不断的学习和实战中学会的,你能在这个过程中变得越来越聪明。
本课要点
●过度分散投资是没有必要的。把你的鸡蛋放在较少的篮子里,然后对它们进行小心的照看。
●如果你只有5000美元或更少的资金,那么你应持有不超过两只股票;如果你还有10000美元,两到三只股票是比较合适的;如果有25000美元,也许可持有四到五只股票;如果有50000美元,五到六支;如果有100000美元,持有五到六支也是适合的。
●如果你的预算内资金已经投入在股市里,而你又想买入一支新的股票,那么,强迫你自己卖出目前对你吸引力最小的股票,用变现的钱来买这支新股票。
●当初次买入时,最好是半仓。如果股票价格上涨了2%到3%,可以小量跟进。向上平均成本,而不要向下平均成本。

点评
很多年以来,投资者们被告之:“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然而,经验却证明,很少有人能够同时成功做两三件事情,广种往往薄收。
前几年,在上市公司中掀起了一股多元化经营之风,许许多多的传统企业纷纷宣布打算退出原有的老行业,进入具有“时髦”概念的新行业,百货公司上生物制药项目,出租车公司搞宽带网,纺织公司投资基因芯片,电子商务遍地开花。然而,真正成功的却寥寥无几。这些新项目由于跨度大,经营管理难度加大,反而降低了公司的效率,盈利自然也就很难如设想的那样有大幅度增长。假如有个牙医,他把大部分时间用于钻研工程技术或者写诗谱曲,时不时还会扮演管道工的角色,周末还绐别人当当会计,这样的牙医你会放心找他看牙吗?蜻蜒点水,广而不精。投资越多样,对各项投资的精通程度就越低。
在我们身边,有两类最常见的投资者。一类是资金并不大,但买了很多股票。曾经有一位资金约二百万的投资者找笔者研讨投资策略,笔者问他买了多少股票,他说有30多只。笔者请他把买的股票一一列出,他写了很久,才列出了八只。笔者进一步点了几只他列出的股票,问他对这些股票的情况知道不知道,他说不知道。我又问他买卖股票的依据是什么,他说他完全靠报纸电台的推荐,并且不断地换股,笔者最后问他盈利如何,他说两年来,基本上是为证券公司打工。另一类投资者往往有较大的资金,而且在证券界有一批朋友。这类投资人的操作手段是根据朋友的建议,然后把所有的资金都买了一只股票。笔者身边有一位资金超过千万的投资者,就是这样操作的。笔者常问他盈利如何。他有时回答赚了很多钱,有时又回答亏了很多钱。特别是他亏了钱的时候,必找笔者,说这次听某某的,亏了多少,要笔者赶快为他推荐一只股票。其实,这两类投资者都充当了替证券公司打工的角色。
投资者要在股市中取得胜利,追求的不是仅仅带来微利的一打股票,而是能够带来巨额利润的一两只股票。许多成功的投资者都有这样的体会:一年利润的80%往往是20%的股票赚来的,80%的投资都是在浪费时间。在市场中,一堆微微赚钱的股票加上一两只巨额亏损的股票,远远比不上许多只微微亏损的股票和一两只赚大钱的股票。
行为理论认为,股票持有越多,人的反映速度就越慢。当熊市来临时,会因股票太多而影响处理速度;在牛市来临时,会因一时难以选出很多好股票而将资金投资了不好的股票。由于股票不可能齐步同涨,所以,从理论上讲,不管在何种情况下,只要投资者所持股票没有同时同比例上涨,那么投资者的收益就可能降低。从这一点来看,最好的情况是把鸡蛋放在少数几个你比较了解的篮子里,并小心看护。那些喜欢持有很多股票的投资者该醒醒了。
那么,一个投资者究竟持有多少股票比较合适呢?一只股票显然是不行的,因为你无法确保一只股票的准确性。这也就是说,当你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时,集中持有一只股票是可行的。如果你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最好还是多买几只。从华尔街一些著名投资家的投资情况来看,选股的准确性一般在30%-40%,因此,投资者持有三只股票是必要的。
当然,持股数量还要根据投资者的资金量来决定。欧奈尔认为,资金量在5000美元以下,持有股票数最好不要超过两只;5000--10000美元,持有两到三只股票比较合适;10000~25000美元,可以持有四到五只股票;25000~50000美元,可以持有五到六只.最多不要超过二十只股票,无论你的资金量有多大。根据我们的投资经验,我们认为,1000万以下的资金,持有三到五只股票是比较合适的。作为投资组合,即使资金规模再大,也不要超过15只股票。
分散投资的目的,一是为了增加选股的把握性;二是便于有效管理,除此以外,就是为了分散风险。从分散风险的角度来考虑,仅有数量是不够的。科学的投资组合,应是在精选个股的基础上,对股票的行业、板块进行合理布局。在一个行业持有多只股票与持有一只股票相比,其抗风险能力是没有本质区别的。因此,投资者在进行组合投资时.最好在高科技与公用事业、高价股与低价股、蓝筹股与重组股,以及其他不同的行业板块之间进行合理搭配。
如果你是一个炒股高手,或者是一个能赚钱的好手,那么,将你所有的闲置资金全部投入股市也是不过份的。如果你的理财能力不怎么样,十只股票九只亏,或者经常赢少亏多,那么,我们建议你最好还是将资金的40%投资于基金、我国的投资基金刚起步,未来几年有着比较大的发展空间,从最近两年的分红情况来看,还不算太差,最好的每基金单位可以分0.3元多,按投资收益来算,大致在30%左右。如果每年都有30%的稳定回报,那么,基金是完全值得长期投资的。实际上,长期来看,基金的投资回报率是不低的。再说,我们有几个投资者每年的股票投资收益都能稳定在30%左右呢?
此外,在进行组合投资时,还应该分段操作,分散建仓,发现好的股票应及时调整仓位集中持有,等等。欧奈尔在文中都进行详细的阐述,好好读读全文,投资者必定深受教益。


第二十课每个投资者都应掌握的卖出原则(一)

投资者把大多数时间都花在确定应当买入哪只股票上。他们只花极少的时问考虑什么时候以及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应该卖出股票。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在卖出决策上,投资者应当花同样多的时间。如果你买得好又卖得好,你会成为一个相当成功的投资者。没有一个专业的运动队会只有好的进攻而没没有好的防守。本堂课我们将讨论最重要的卖出原则。

最重要的卖出原则是什么?
原则一,当然是适时止损。我用8%作为我的标准。如果这么做,总体上你的损失水平不会达到这个底线,因为在一些股票还没有跌去8%的时候,你就可能已经意识到它的表现会不佳了。
我学到的又一样东西是:一日我所持有的股票的价格已经上升了相当一段空间,不要让到手的利润溜走。例如,我以50美元每股的成本买入了某只股票,该股票的价格上涨到了58或59美元,如果其价格回落到了50l/2美元,这时候我就会毫不犹豫地地将其卖出。
然而,最重要的卖出原则是利用图表在合适的时机买入真正的市场领导者。如果你总是在股票从底部启动的时候买入,那么你遭受8%的损失的可能性就很小。实际上,这样做你不仅是抢先了一步,同时也会获得有利的底部支撑。

如何避免住投资于真正有潜力的优质股时被震仓出局?
你所买的股票中大约有40%其价格会回落到你最初买人的价位,这种情况会维持一到两大,有时还伴随着巨大的成交量。不要被这种急剧然而又是很正常的价格回落给吓倒了只要你的止损点还末被触及到,你就要耐心地等待。有时候一只股票要花好几周的时间从发射台慢慢起飞。只有善于等待才能赚到大钱。
有时候,在一到两天内,你持有的股票的价格可能会回落到五十日均线附近,或者略低于五十日均线。这通常是一个潜在的买入机会,所以不要上当而在此时卖出。
此外,如果你手里的市场领先股票在两到三周内就上涨了20%,也不要急于在这时卖出以获利了结。,如果你持有的是一支真正的优质股票,那么,其在短时间内上涨20%的事实则正表明了其强势和潜力。
你必须有耐心,多给你的股票一点时间,大幅度的价格上升需要时间来展开,所以从你买入之日起,最少等待八到十周,然后再判断。在有些情况下,股票这时已涨了40%。
到这个时候,你所持有的股票才算最后从发射台上起飞了,然后,你就可以在其价格继续上升的途中关注其是否发出了一些卖出信号,以决定何时获利了结。

还有哪些卖出原则?
有30%领导市场的股票在经历了数月的价格上升后会迎来其价格顶峰。此时股价上升速度较以前加快,通常在一到两周内就上升25%到50%;十天中有八天其价格都在上升,而且日交易量持续放大。
在股价即将见顶的前几天,可能会有一天出现自股价上升以来的最大涨幅,这是一个卖出信号。如果你按照本书中的原则来挑选股票,在你买入股票的时候大多数人可能还对其裹足不前甚至全然不知。现在,当每个人都为这只股票而疯狂的时候,就是你卖出的时机了。在股市上,成功的投资决定通常与大众的意见是相左的。
当某只股票的市盈率较其从底部启动的时算起已经增加了130%或者更多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卖出该只股票了。
当你持有的股票价格向下穿越其上升通道达到2%或3%的时候,也应当考虑卖出。用直线连接股票价格的三个峰值,然后,再通过其三个价格最低点作出平行线即得到该股票的上升通道。
这些平行线应当在长期趋势中作出,在过短的时间内得出的通道线是不成熟的,所以你应当确定你所选择的是数个月内的三个价格高点。
大多数市场领导者能够持续上涨一年以上。因此,如果你因为市场传闻或受到别人意见的影响,在该类股票上涨了仅仅四到五、六周后就获利了结,你就出局得太早了。最终你会与接踵而来的巨大利润失之交臂。
我建议你重温第十三课,该课举例说明了如何判断市场顶部的到来。这可以作为卖出的信号。在接下来的一课中,我们将继续讨论更多的卖出原则。通过遵循这些简单的原则,你能像学会成为一个好的买手那样成为一个好的卖手。

本课要点
●头号的原则是要及时止损以避免更大的损失G如果某只股票价格在你的买入价格的基础上跌去了8%,则应卖出。
●不要卖出在两到三周内就上涨了20%的领导市场的股票“获利了结。这是真正强势的信号,你有可能持有的是一个大黑马。
●不要让已经到手的利润溜走。
●股票中大约有40%其价格会回落到你最初买入的价位,这种情况会维持一到两天,有时还伴随着巨大的成交量。不要因此而被震仓出局。
●有30%领导市场的股票在经历了数月的价格上升后会迎来其价格顶峰。此时股价上升速度较以前加快。注意自股价上升以来的最大涨幅日,这通常意味着每个人都为这只股票而疯狂从而使其股价急剧上升。由于市场运动通常与大众的看法相左,所以此时最好卖出股票。
点评
只会买股票而不会卖股票的投资者,是不可能从市场上盈利的。花大量的时间去研究如何卖股票,与花大量时间研究如何买股票一样,都是会为投资者带来高额报酬的。在市场上,我们常见到这样的情况。投资者往往买了一只好股票,其价格涨了一倍甚至几倍,但由于没有抓住有利的卖出时机,最终把利润退回了市场。
普通股就像是一件特殊的商品,其买卖过程同样也是为了赚取利润。而一个投资者,就好比是商人,必须把商品卖出才能实现利润。你应该学会当股价还在上升通道中,当别人看上去还比较有吸引力的时候卖出股票。这样,投资者就可以避免当市场的龙头股调整幅度20%—_40%,带动大盘下跌的时候,而引起自己投资组合价值的下跌。所以,晚卖不如早卖。如果你不能早点卖出股票.那么你就晚了;谁也不能恰好在最高位卖出股票,也不必因为卖出之后股价继续上扬而懊悔不已。投资者应该赚取恰当的利润,而不是一味看着股价上扬而兴奋不已,并且越来越贪心。
伯纳德&S226;布伦奇,这位在股市中为自己创造了巨额财富的高手曾经说过,“一次又一次,我把还在上涨的股票卖了——这也是为什么我能够积累财富的原因。很多时候,我有可能赚得更多,然而,我同样也会有可能在股价下跌的时候遭受打击。”
“只有傻瓜才会等着股价达到最高位”,乔&S226;肯尼迪,这位名噪一时的华尔街投机家,美国前总统约翰&S226;肯尼迪的父亲如是说。他指出,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股价还在上升,还未出现下跌迹象之前抛出股票。
就像乘电梯,你应该在其上升途中的某一层下电梯。而不是到达最高点,否则就是往下走了。在股市中,一个落袋为安远比两个账面盈利来得重要。
股票卖出不仅仅是指股票的获利了结,通常还包括另外两层意思,即止损和换筹。当股票达到一定涨幅见顶时需要卖出股票;当股票被套8%时,为了保存实力,为了争取下一步的主动,也需要卖出股票;当我们找到了一只更好的股票时,需要将手中表现一般的股票卖出。凡此种种,都需要投资者及时作出决断。由于投资者资金的多少、持仓成本的高低、个人掌握的信息和知识结构的不同以及投资偏好差异,使得投资者在股票卖出的心态上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有的喜欢短线操作,股票涨不动就买掉;有的喜欢死捂,就是套牢也不卖出,直到每只股票都赚钱;有的总是充满希望,希望手中的股票能不断创新高,而套牢的股票在第二天就能反弹;有的优柔寡断,有的贪心不足,等等。过于冲动,往往容易放掉手中的黑马;而过于贪婪,会将获得的利润退回去。
既然股票卖出时机不好把握,那么,股票卖出有没有一定的原则呢?欧奈尔为我们总结出了两条非常重要的原则:第一条是止损原则;第二条是不要让已经到手的利润溜走。
根据我们的投资经验,欧奈尔的这些卖出原则无疑是非常正确的。但投资者的心态非常复杂,需要从多方面进行修炼,才能准确把握和应用这些原则。
第一,客观性原则。要求投资者在卖出股票之前,对其进行客观性评价,客观地判断出这只股票是见顶,是震仓.还是要深幅下跌,然后,决定是继续持有还是必须卖出。对于这一点,一般投资者很难做得很好。在股票上涨时,容易被眼前的繁荣和盈利所迷惑,变得忘乎所以;在股票下跌被套牢时,总是期待有一天股票反弹使自己解套,陷入希望的怪圈。所以,当投资者打算继续持有某只股票时,不妨这样问问自己:这只股票真的值得继续投资吗?如果手中现在有现金是否打算继续增仓买进?
第二,灵活运用止损原则。8%是欧奈尔根据美国股市总结出的投资经验,这个原则是否完全适合我国股市,我们应该具体分析,灵活掌握。止损是必要的,但生搬硬套客易把黑马放掉。所以,投资者在止损的时候一定要粗略地估计一下这只股票的下跌空问有多大,如果下跌空间并不大,投资者可以不急于卖出。同时判断股票的下跌属于震仓行为,如果属于正常的震仓行为,下跌空间一般不大,投资者可以继续持有。当然,有的股票震仓幅度比较大,此时投资者很容易被震出去,如果一旦发现自己卖错了股票,应该立即补仓。一般而言,只有在投资者买进股票的理由已经不存在,且股票形态非常差的情况下,才考虑立即止损,无论套牢的幅度有没有8%。
第三,锁定盈利目标,克服贪婪心理。做多的人总是希望股价越高越好;做空的人总是希望股价越低越好。人的贪欲就这样随着股价的上升而膨胀,当股价涨到30元时,他会给它描绘出40元蓝图;当股价达到40元时,他会给它描绘50元的蓝图。最后股票下跌了,他还处在盲目乐观中,还以为是一种正常回头,不得不把到手的利润吐出来。为了克服这种贪婪心理,我们建议投资者在买进股票时确定一个盈利目标,当股价达到目标价位时,就考虑卖出,除非这只股票走势非常强劲,否则,股票一旦走软就应该立即卖出。当股价达不到目标价位而走较时,就应该修正原来确定的目标价位,重新审视股票的卖出点。
第四,耐心比什么都重要。我们经常听见投资者抱怨:“我买了一只多么好多么好的股票,股价在一年内翻了好几番,只可惜我没有耐心持有,没赚多少前就卖掉了。"从我国目前股票运作的情况来看,一只股票从建仓到拉升到派发,一般需要两到三年左右的时间。从拉升的形态来看,有快速拉升形态和慢牛形态之分。对于快速拉升的股票,一般上升时间比较短,运行节奏相对容易把握;而对于慢牛股,总是反反复复,震仓幅度比较大,此时需要投资者有比较好的耐心。有位朋友在1995年底选中了一只股票,当时的价格很低。买入不久之后,股市进入大牛市阶段。可以说,在那样的大牛市中,短线机会多得很,而且那时还没有涨跌停板限制。很多人建议他放弃那只股票去买热门股票。但那位朋友不为所动,一直坚持持有该股票。到1997午5月卖出股票时,仅股价就翻了8倍,其中还有一次送股,折算一下,竟然有十多倍的盈利。
由此可见,耐性持股非常重要。但持股耐性过强也并非都有作用,那么,何时需要耐心持有股票呢?或者说怎样将好股票进行到底呢?
1.买入一只股票后,应该在其走势图上明确标出两个价位:一是预定的盈利位置;二是预定的止损位置。在牛市的头两年,你可以把止损位设得稍微低一点,在股价未达到止损点之前,应该持有股票。有时,你也可以根据情况提高止损点位置,但应该把它设立在买入后第一次调整的最低点之下。另外,不要把止损点调整到与目前价位非常接近的地方,否则正常的微调也会把你震出去。例如,某只股票在调整后又上升了15%或更多,那么,你可以把卖出点提高到这次转折点以下5%的地方。
2.既然你的目标是在恰当的时候买入公司经营业绩不错的好股票,那么,在你未证实自己对错与否之前,应该持有股票。在你买入后的13周内,你基本上能够根据该股票的表现推断出其是否是真黑马,抑或是让人失望的破股票。当然,持有13周应在该股票还未达到设定的止损点位置的前提下进行。
3.假如一只股票你已经赚了20%,决不允许其成为你的亏损股。举个例子说,假如你以每股15元的价格买入某只股票,后来该股票涨到了18元,然而你没有及时获利了结,股价又跌回了15元,那么你没有理由看着它跌破15元。
4.任何时候都应该密切关注大盘走势。.如果你在大盘做头的时候买入,而后来大盘开始调整,那么死捂股票不放显然会让自己越来越麻烦。
5.大幅度上涨需要一定时间,不要在买入后的8个星期内迫不及待地获利了结,除非该股票已经出现下跌,或者这8周的急速上涨仅仅是由于利好刺激所带来的短期行情。如果某只股票在8周内涨幅已经达到20%,你就应该耐心持有到8周,除非该股票质地比较差,并且没有庄家。在很多情况下,假如一只股票在短短4--5周内就上升了20%之多,这通常是强势般的表现,上涨100%,甚至200%的股票就是这样起步的。如果你账面已经有盈利,并且本年收益己经超过大盘涨幅的话,这样的股票不妨长期持有。
6.假如你有一只股票表现特别出色,是市场上的龙头股,那么在它周收盘价没有低于10周均线,也没有放出巨量下跌之前,可以一直持有。
7.如果可能,在你已经有盈利的情况下,可以等到该股票经过第一次调整后才卖出。
8.在大盘刚刚启动新一轮行情的时候,可以持有时间长一点。记住:你的目标不是证明自己对错与否,而是看自己正确的判断能否给自己带来盈利。
股价的攀升需要一定时间。牛市的头两年,是投资者最佳、最安全地培养自己持有股票勇气和耐心的时机,也是最容易给投资者带来财富的时间。如果你非常了解某公司及其产品情况,你持有该股票的耐心和信心应该比别人大一点,在股票几次回调中都应该坚决持有。通常,在某只股票上赚取巨额利润需要很好的耐心,持有的时间或许会长达两三年。


第二十一课每个投资者都应掌握的卖出原则(二)

本课我将进一步探讨重要的卖出原则。

对于现在才想起投资的人有何建议?
在作为世界经济领导力量的美国,每个人都能够也应该学会投资。读过本书后,你会学到成功投资的基本原则。有了这个基础之后,你所需要的就是通过实际操作来积累经验和技巧。
只要你愿意对你的投资操作作出事后分析,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你的投资操作就会变得越来越好。不要因暂时的挫折而灰心丧气。一旦当你懂得了何时买卖何种股票之后,在好的市道里,你绝对有可能取得50%到100%甚至更高的收益率。

还有哪些卖出原则?
以下是更多的助你斩获利润的卖出原则:
1.如果某只股票的每股收益连续两个季度有明显的下降,应考虑卖出。(如收益增长率几个季度以来一直为100%,但在最近两个季度却骤降为30%然后到20%)
2.如果你所持有的股票从底部形态突破时,其交易量较前只为少,则表明在关键点位对该股票的需求不足,则应考虑卖出。有效的突破中,交易量较以前的平均交易量应当上升至少40%到50%。
3.某只股票突破底部形态的当天有相当的成交量配合,但紧接着价格回落,此后的数天内又放量下跌4%到5%左右,这表明此形态可能无效。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则应减仓或空仓。
4.如果你手中的股票已经在好几个月中涨了可观的一段,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几次底部,那么当该股票第四次从底部突破时,你应当考虑卖出。因为此时人人都在关注这只股票,而股市上过于显眼的股票基本上就没什么戏了。
5.如果某个行业中领头的股票价格下跌,并被大量变出,而此后价格同升无力,则该行业中其它的股票也应当考虑卖出。
6.如果你持有的股票价格持续上涨了一到两个月以上,在其股价跳空高开后,就应当考虑卖出了,因为这常意味着其价格的最后一跃。该跳空缺口被称之为耗尽缺口。但是,接近有效底部的跳空缺口是不必担心的,所以不要把耗尽缺口和上升途中的缺口混淆了。
7.如果某只股票在长期上涨后以单日最大成交量收盘,这将是一个卖出信号。
8.有时候我会因为某只股票的价格上升幅度不及我持有的另一只股票高而将其卖出,然后用变现所得投人表现更好的股票。
1990年的下半年,我卖出了我在正确的时机买入的HomeDepot公司的股票。HomeDepot公司是一家很棒的公司,并且我确信其股价会翻番。但是我想用在HomeDepot上变现的钱来买入更多Amgen公司的股票,因为该公司走势更好,投资的项目利润率更高,而其价格有增长三倍的潜力。这种股票切换一般是比较少见的,但这作为一个例子可以说明,你必须通过一段时间来学会敏锐地辨别出你所持有的股票,哪一支是市场上真正的领导者。
什么是提高你卖出股票技巧的最好方法?养成分析你每年所有买卖决定的习惯,利用图表记下你每次买卖股票的价位和时机。
将使你获利的决定同那些结果不太好的分开。花几周的时间来对此作出分析。在那些使你获利的决定中你有无发现什么共同规律?而那些结果不太好的决定中,是否存在着什么共同问题?
我保证这么做你会发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来帮助你在今后避免重蹈覆辙。但你一定要客观和正视你的错误。
大多数人都不愿花时间这么做,但这正是你提高的方法——无论是在股市里还是在生活中。个人偏见、骄傲、爱面子在股市中都是要不得的并会使你付出沉重代价,所以你最好学会客观地分析你的错误,什么时候开始学习都不会为晚。

本课要点
●如果某只股票的每股收益连续两个季度有明显的下降,应考虑卖出。
●如果你手中的股票已经在好几个月中涨了可观的一段,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几次底部,那么当该股票第四次从底部突破时,你应当考虑卖出。
●有时候某只股票的价格上升幅度不及你持有的另一只股票高,则你应将其卖出,然后用变现所得投入表现更好的股票。

点评
以上讲了许多股票卖出原则,只要投资者仔细揣摩,认真总结,肯定会收到一个比较好的效果。
卖出的股票,再重新买回来,是许多投资者不愿意做的事,总是认为好马不吃回头草。实际上,在股票投资中,吃回头草是非常有效的,因为股票总是波浪式前进,如果相应地进行波浪式操作,将使你的个股收益成倍地增加。尤其是一些长期在底部盘整而你又没赚钱的股票,一旦发现它走出底部,就应该立即买回来。
对于短线炒家,其目的是为了获得较高的短线利润,通常只吃股票拉升中的一段,以快进快出为主,这需要投资者具备比较强的市场敏感性和判断力。一般投资者比较难以达到这种境界,千万不要刻意模仿。
资金多的大投资者比较注重资金的安全性,一只股票能获利20%就非常满足了,为了保证资金能全部安全出局,一般都在股票上升过程中匆匆卖出。而一般投资者则可以等到股票见顶时卖出。
那么,如何判断一只股票见顶呢?欧奈尔在本课已经总结了一些股票的见顶信号。下面我们再从技术角度扑充一些看盘技巧:
1.假如某只股票达到一定涨幅后,单日跌幅超过了5%,且伴随成交量的放大,就基本上可以作出股票已见顶的信号,应该果断卖出。
2.股票出现在跌幅榜上时,应该考虑卖出。一般来讲,如果某只股票出现在跌幅榜,那么就可以断定这只股票已经走软,即使不立即下跌,可以初步判定它以后也不会有很好的表现。
3.假如某只股票在突破价格平台后出现上涨,有一天其涨幅超过以往任何一天,那么投资者应该当心了。这经常是股票见顶的信号。
4.股票在经过一定涨幅后,放出天量,是股价见顶的信号。
5.假如股价在两三周内急速拉升,成交活跃,通常称为“高潮活动期”。这时,应考虑卖出股票。
6.假如某只股票在除权后的一两个星期里大幅度上涨(通常涨幅在25%~30%之间,个别涨幅达到50%),应考虑卖出股票。多数情况下,股票如果在拆股消息公布前或除权前快速拉升,那么,在拆股消息公布时或除权时应卖出股票。
7.在有接盘的情况下,大投资者必须卖出股票。
8.当股价上涨,并且有利好消息,或者一些主要媒体对公司进行详细报道,应考虑卖出股票。
9.股价创新高,然而成交萎缩,说明在该价位买盘清淡,大量抛盘可能近在眼前,考虑卖出股票。
10.经过一段时间上涨后,成交量放大,然而股价却没有上升,股票出现滞涨,这也是卖出信号。
11.股价连续几天收于当天最低点,也就是说当天涨幅已经被抵消,说明向上趋势已经被改变,应该卖出。
12.从盘面上看,如果股票抛压沉重,买盘较软,连续几天出现很长的下影线,应该考虑卖出。
13.如果股票的上升通道被打破,而此时60分钟K线的SAR指标出现绿点,应该考虑卖出。
14.假如股价上涨非常迅速,并且留下一个跳空缺口,常常说明此番上涨已经接近尾声。
15.假如股价连续几天下跌,并且没有反弹,此时应该坚决卖出。
16.假如一只股票连续几周在上涨,而后却把这些涨幅抹平,此时应该卖出股票。
17.当股票从高位下跌8%的时候,有时候是正常回调以积蓄上攻能量,而有时候是股价走下坡路的开始。一般来讲,假如股价下调幅度超过12%或15%,表明头部已经形成。
18.股价启动后持续上涨,突然有一天大幅度下跌,此时,如果还有其他卖出信号,应考虑卖出。
19.当阳线少于阴线时,经常是上升趋势发生逆转的开始。
20.在少数情况下,如果股价超出其上升通道区间的上限,应该卖出股票。
21.如果股价一直飘忽不定,并且振幅较大,在这种情况下,股价创新高,就应该马上走人。
22.假如底部不坚实,比如大部分成交是在200天均线下,此时,股价一旦创新高,也应该立即卖出。
23.在有些情况下,假如股价下跌,并且周成交量超过以往五年的平均周成交量,应该卖出股票,
24.当股价超过其200天均线的70%或100%时,应卖出股票。
股票运行形态千变万化,见顶信号也各不相同,以上讲的这些判断方法只是一般情况的总结,并没有包含全部卖出情况,希望投资者根据自己的经验不断总结。
记住:在决定卖出股票时,应像买进股票一样,从多方面对股票进行综合研判。


第二十二课如何在共同基金上赚得百万

对于共同基金.本课有与对个股完全不同的看法。

怎么看待共同基金?
对于许多个人投资者来说,共同基金是最好的投资方向。共同基金的买卖十分方便.可以通过向经纪人购买和通过公司和政府的退休计划等多种方式得到。
共同基金受欢迎的原因之一是其成本较低。通过聚集大众的资产,基金可以达到规模经济,从而降低投资成本,并能给予投资者足够的长期回报。
分散投资于美国股票的基金对我来说总是首选。我不看好债券基金、收入基金、平衡基金、工业投资基金或是外国基金。因为,你不可能对所有类型的基金都深人了解。
同时,股市上主要的增长都来源于在美国交易所交易的股票,为什么不集中精力于那些投资于你所熟悉的公司股票的基金呢?我相信,在大多数情况下,同投资于私人企业、贷款、艺术品、钱币、储蓄和贷款账户、信托和不动产相比,共同基金是更好、更安全和更具流动性的投资工具。

你喜欢哪一类的投资基金?
股票投资基金有价值型和成长型,有大盘股型和小盘股型,并且其管理的资产规模也有大有小。
但在任何时候,挑选的原则只有一条:保持投资的简单化。你所选择的基金不一定非得是本年度的大热门,只要该基金在《投资者商报》中的等级为A+或A就行了。《投资者商报》根据三年的操作表现记录对所有的基金都给出由A到E的评分。你应当避免投资于哪些变动太快的基金,因为它们有可能投资于劣质和交投不活跃的股票。当熊市来『临时,这类股票就没有什么好势头了。

什么时候你应卖出?
投资于共同基金的成功秘决只有一个,但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和有耐心去实行的。其实很简单:永远不要卖出一支分散投资于国内成长型股票的基金,你可以一直持有到你不在人世的那一天。
为什么?美国股市200年的图表显示,随着人口、经济和生活水准的持续增长,美国股市也持续增长。
二战后,这种增长是以加速度进行的,我们已经经历过了战争和萧条。我们国家充满自由和机会的体制已经被证明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发明和革新不断地推动着美国的进步。许多人,出于无知和恐惧,经常低估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和力量,低估了其经济和人民。
就像其他任何事情一样,你在共同基金上的投资也会有低谷。但这是无关紧要的,因为由职业投资人管理的分散的投资组合,会随着经济的复苏而及时走好。
由于不断地再投资。一个经过精心挑选的基金的价值可能每隔五到六年就翻番。
如果你以5000美元起步,那么在头五到六年后,你的资产就可能变为10000美元。下一个五到六年,你的基金将不会5000美元的金额增加,而是增长10000美元。接下来你可以看到20000变成40000,然后变成80000,以此类推。
这里的关键就是再投资。这就是我让你不要卖出优质的成长型基金的原因。只要你愿意永久投资,它就能使你得到意想不到的财富。所以,牢牢持有,停止焦虑,享受生活去吧。

美国股市200年走势图
几个循环下来,你5000美元的本金就会像吹气球似的膨日到到几十万。如果你每月或每年固定增加投入,你得到的会更多。今天,在美国,每个人都有可能通过投资于共同基金成为百万富翁。
直到你到65岁或70岁,你都不必卖出基金.如果你需要收入来源,只要作出每年提取资产总额7%或8%的计划就可以了。

投资于共同基金需要分散投资吗?
假以时开.买入第二、第三只基金是没有问题的。你可能希望同时拥有成长型基金、价值型基金和指数摹金。但你没必要同时投资于八到十支基金,这通常会使你的年收益下降3%到4%。过度分散投资反而没有效率。
大多数投资基金管理公可旗下都有庞大的基金家族,通常包括20到50支基金,甚至更多。这样,他们才_能应对不同的市场形势和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既然有这么多基金可供选择,在不同的基金上分散投资现在就成为一件很自然和流行的事。
但我并不十分提倡分散投资,因为虽然如此可能会加强投资的安全性,但也会降低整体的投资收益。而且过度分散投资还会使你付出较高的佣金成本。
不仅如此,随着分散投资,必然有在不同基金品种之间的转换推荐。从长期来看,这种转换并不太起作用。从历史来看,那些行业内的推荐人对市场的预测并不是专家。
并且.我在选择基金的时候,并不在于其管理费的高低或具体的操作手法。良好的操作表现纪录就是标准。试想,如果你要作心脏手术,你会选择开刀费最低的外科医生吗?
我也不会因为基金的规模扩张就卖出该基金。当流行投资大盘股的时候.大规模正是一种优点。那些仍然持有Fi-delityMagellan或Janus基金的人,他们的财富还在增加,并且在90年代后期都跑赢了标准-普尔指数。

本课要点
●分散投资于美国股票的基金,无论是成长型的还是价值型的,都是你最好的选择。
●选择那些在《投资者商报》中等级为A+或A的基金,它们足过去36个月来表现最好的。
●永远不要卖出一支分散投资于国内一些成长型股票的基金。
●不要买太多种基金,过度分散投资只会降低你的总体收益。
●不断地再投资于共同基金是令你成为百万富翁的关键。
点评
如果懂得合理利用的话,共同基金是非常好的投资选择。然而,现在国内大多数投资者对共同基金并没有全面合理的认识。
买股票主要是通过股票升值来获取收益,很少有人指望它的现金红利。而买基金则不同,买基金主要是为了获取分红收益。所以,购买投资基金,首先要认识一点:通过投资基金赚大钱,必须经过比较长的时间。换句话说,为了从基金中获取比较多的回报,你必须对基金充满信心,并且有耐心等上1O年、15年甚至更久。就像投资于不动产一样,需要很大的耐心。如果你一开始信心还比较充足,然而三四年后,终于没有耐心了,把它卖了,那么你依然两手空空。心急的人不适合做基金持有人。
投资基金,在我国是一个刚起步的投资新品种,多数投资者对它的投资功能了解得并不多。许多人认为我国大多数投资基金跑不赢大势,加上二级市场波幅又非常小,因而总觉得没有太多投资价值。实际上,这里存在一个很大的认识误区。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在几年股票投资的生涯中,我们有几年的投资收益超过了大盘的涨幅呢?恐怕绝大多数人都是亏着回家的,有的甚至血本无归。用一种自己都很难做到的标准来衡量投资基金,本身就存在一定问题。更进一步,有的人喜欢买保险,买不动产,认为它们能赚大钱。实际上,它们与投资基金相比,还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而从基金的安全性讲,一点都不会输给保险。
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基金安信上市日期是1998年6月26日,发行价为1.O1元,当年每100份基金单位派发现金收益4.20元,即0.042元/份;1999年每份派发现金红利O.32元,到2000年的第三季度,基金安信的每份基金净值为1.854元。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两年多的时间,投资者的资金由1.01元增值到了2.216元,增长了120%,这里还没有包括红利的再投资部分。
尽管目前我国最好的证券投资基金投资回报率只有30%左右,但基金投资回报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放大基金投资的收益,千万不要忽视基金投资回报的叠加效应。如果你买了价值上万元的基金安信,且每年将所得红利继续购买,那么,按照基金安信的这种成长性.不断积累的结果会产生令人置信的叠加效应。第一个三年l万元变成2万元第二个三年2万元变成4万元第三个三年4万元变成8万元第四个三年8万元变成16万元第五个三年16万元变成32万元第六个三年32万元变成64万元
现在再想象一下,假如你每年追加5000元投入投资基金,并且让其不断积累,而且当该基金的价格因为大盘下跌,而从其顶都下降25%的时候继续增持。你能想象得出10年、20年后,你手中的财富有多少吗?
钻石恒久远——基金也是如此。选择一家比较好的基金,一生持有。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基金越来越多,那么,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投资基金买入呢?下面,我们介绍一下最精明的基金投资者该如何替自已打算和行动的方法。寻找最近的三五年时间里,业绩拔尖的几家成长型基金,比如年收益率在20%以上,而且,该基金必须在最近12个月内,业绩超过成长型基金的平均水平。
尽量避免那种单纯投资于一个行业或者一种领域的基金,比如能源、电气、黄金等。其实,并非一定要把选择范围局限在每年排名前三四名的基金,因为期待的是10年、15午的长期收益。进行多样投资的基金,其价格的起落不同于个股。比如,很多股票在跌破支撑位后,再也没能回升,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买卖股票时一定要严格遵循止损原则。而精心挑选过的基金则不然,在大多数情况下,基金价格随着大盘的下跌而大幅度下跌后,通常还有机会回到原来的价位。这是因为基金持有的股票数量比较多,并且由于市场经济周期的关系,整体经济好了,基金的价格通常会上升。
基于以上因素,投资者在购买基金单位时应采取与买股票完全不同的方法:当股市相对萧条的时候,即使你持有的基金从其最高价下跌了20%,甚至25%,也不应该抛出,而是继续买入,增加持有量。如果可能的话,你甚至可以稍微借点钱来购买基金单位。假如你有足移的耐心,一段时间后,该基金的价格很可能就大幅度回升。
记住:选择一家或两三家(最好不要太多)规模比较小的成长型基金耐心长期持有,是投资者成为百万富翁的捷径。


第二十三课如何快速获取证券媒体的有效信息

如果你是一个忙碌的经理、专业人士或是个人投资者,又想跟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那么接着读下去吧。《投资者商报》经过特别设计,能够有效地提供每日重大财经新闻,并大大减少了你需要用于研究的时间。

快速了解最新动态应当读什么版面?
快速浏览头版的头两条的“十大新闻”和第三条的“市场概要”,阅读那些你感兴趣的内容。然后再快速浏览二版的头条“每日焦点”,阅读那些你认为重要的内容。
《投资者商报》的头两版都是分类组织为各种概要,让你了解每天的重大新闻,同时又节省你宝贵的时间。因为在今天,已经很少有人有时间去详读两、三份报纸并看电视的财经新闻了。
如果你是一个经理或在事业上已是有所作为,你还可以多花点时间读一读《投资者商报》的前几个版面的如下内容:
●新美国:跟踪那些具有新概念、新创意和新产品的充满活力的公司,这些公可中可能会产生未来行业的领导者;
●领导者和成功故事:了解各行业中世界一流的公司和成功人上背后的故事,吸取他们的经验;
●商业和经济:管理者必读;
●计算机和技术:关注高科技事物,由硅谷富有经验的记者撰写,标出你今后有时间想进一步阅读的故事。

读者应当在哪里寻找市场信息?
首先介绍我们是如何组织股市信息的有关内容的。
通过多年来对自1953年以来成功的股票的分析,《投资者商报》的姊妹公司建成了美国首个股市信息历史数据库。今天,它对公开交易的近10000只股票的3000多条信息项目和9600支共同基金进行跟踪。该数据库被大多数大型机构投资者所采用。
《投资者商报》是一份真正由计算机自动生成的对整个市场的评估报告。在对股市和股票成功的最有关的因素进行广泛的研究基础上,该报提供了一系列的分数、级别指标和特殊的筛选方法。经研究证实的不太相关的指标都被剔除掉了。这是分红、市盈率等指标在本报中未见广泛使用的原因。

如何发现潜在的市场领导者?
该报独特的股祟列表为你做了80%的研究工作。我建议你阅读和学习“如何使用本报的‘聪明选股’公司评级",该栏位于NYSE列表的上方。
大多数人只用股票列表来关注其持有的股票的价格,他们还没有学会利用该报的其他信息。该报与你当地报纸的财经版和《华尔街几报》是不同的。它是一个用途广泛的研究工具,其有力的分析和精心设计的评级体系能帮助你得出不凡的投资新概念。阅读的时候你手里应该总是拿着笔以圈出你将来想进一步研究的股票。

有了上面的基础,再如何利用该报发现绝佳的投资机会和获得对市场的良好感觉呢?
我要看的第一个地方是“大资金动向”。该表列出了交易量较日常平均有显著变化的股票(这意味着有职业投资人买进或卖出)。我看那些股价上涨的公司的股票名称,然后,快速浏览以黑体字标出的公司情况。
该报将那些股价上涨了1美元以上或股价创出了新高的公司股票用黑体字标出。我在其中圈出一些在公司评级中得分较高的公司,这通常是我所熟悉的公司,今后,,可能进行进一步研究以帮助我进行新的投资。
然后,我浏览盈利新闻中的“涨幅最大”项目。该部分对一季度中盈利增长最快的公司给予了特别关注。
除此之外,共同基金板块也是发现那些受到顶尖基金和基金经理关注的潜在的市场领导者的好地方。
我会特别注意“十大美国重仓股”、“最多卖盘”和在“最大新增头寸”上的前两到三名基金所新购人的前两到三只股票。
这些信息在“通过共同基金赚钱”版面上。
通常“黑体标出的股票每十五到二十支中只有一支同时拥有较高的公司评级得分和受到较好基金的关照。经过这种严格的挑选程序,最后剩下的可供进一步分析和作为投资备选的股票就少得多了。
利用图表服务可进一步节省你的研究时间。并且你学得越多,你挑选股票和掌握时机的本事会越来越高。

如何判断市场和行业的趋势?
我强烈推荐你阅读“市场和行业”版面。辅以图表,该版面对主要指标逐步给出定量分析,从而对市场上发生的重大变化给出专业概括。我每天还注意纳斯达克、标准-普尔和道指的价量表以及变化的百分比。
接下来,你还应当关注在行业版面上列出的行业内多数股票都创出了新高的领先五大行业。这是判断市场上领先行业的好地方。而“大盘股基金还是小盘股基金”则能够让你了解市场上目前是流行大盘股还是小盘股,这样你就能集中投资于市场上需求较大的股票。
该报不仅仅是一份新闻报纸。它是建立在历史模型上的超级研究工具,能帮助你有效地发掘最好行业中最好的股票。每天只要花20到30分钟在该报上,你就有可能走上投资成功之路。

本课要点
●《投资者商报》的专门设计可以节省你的时间和帮助你了解每日重大新闻;
●“新美国”、“计算机和科技"、“投资者一角”等栏目中有许多投资的新点子;
●《投资者商报》有独特的股票列表,其易读易用的分析数据,能帮助你找到潜在的市场领导者;
●在选股之前,你必须对大市作出判断。“市场和行业”专版能告诉你目前市场走势如何。
点评
充分利用各种媒介的信息是有必要的。但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要想通过媒介获得最有价值的信息,决非易事。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信息对投资者是无效的。证券市场有自身特有的信息规律,这规律就是,信息一旦公开,该信息就丧失了价值。如果投资者根据非专业的证券媒介所提供的信息去操作,可以说很难成功。在中国,不但有专业报纸,其他的报纸也登载证券市场的各种信息,而且电台、电视台都有专门的证券市场节目。对于这些非专业的证券媒介提供的投资建议,我们的经验是,完全没有必要相信。比较世界各国的媒介,中国媒介有一个“特色",这是股评充斥各种媒介,而这正是中国当前误导投资者最常见的也是最普遍媒介形式。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往往利用这一工具欺骗投资者,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中国的媒介还有另一个“特色”就是,它们总是重复同样的信息。当然,不能说中国的证券媒介对投资者毫无用处。我们认为,以当前中国的证券媒介而言,它们唯一有用的地方是有可能提供某种发现和追踪某种投资的信息,比如对某个上市公司的介绍等。所以,对于中国的各种证券媒介,投资者可从这样的角度来加以利用。但是.投资者在这样做时,并不是利用的媒介越多就越好.实际上,投资者使用专业证券媒介就可以了,我们在这里还想向投资者提供一个也许大家都觉得无用的建议,这就是,投资者与其花大量时间在查阅和分析媒介的信息上,不如把时间花在寻找和阅读在专业证券媒体上刊发的那些信誉卓越的专业机构提供的有关行业与公司价值的分析报告上。


第二十四课如何利用信息时代的证券媒体

英特里斯特(Intelliquest)是一家独立研究机构,它把《投资者商报》与《华尔街日报》、《财富》、《福布斯》、《商业周刊》、《巴伦》杂志进行了比较,并将《投资者商报》评为在高端计算机的使用和购买者这一类的读者中的最佳财经咨询。《投资者商报》的读者精于计算机的使用,许多人都同时使用该报和网上资源以节省用于判断和研究潜在投资机会的时间。

如何将网页作为研究媒介来阅览?
现在很少有什么东西是你在网上所找不到的了。问题不是信息太少了,而是信息过多,使得我们每个人都头痛。
网页具有两面性。如果你知道你要找什么并知道到哪里去找,网络是很方便的并能节省时间。但如果你只是想寻找投资“金矿”并试图对大量信息作出评价,你可能会很容易就在网络空间中迷失了方向。

你能同时使用《投资者商报》和网络资源吗?
我认为《投资者商报)和网络结合在一起是非常有力的工具。网络能够告诉你从公司财务报表、股票图表到股票经纪人目前的最新推荐的一切内容。但在这些噪音当中,你有时间和专业能力对所有这些信息作出评价吗?你知道该信任谁吗?’
而《投资者商报》则力图做到清晰和真实,你可以将其当作过滤器。它为你从近10000只股票中筛选潜在的市场领导者。它提供的是目前市场上覆盖面最为广泛的股票数据库。
该数据库被400多个大型机构,如Fidelity、JPMorgan和Putnarn用于作研究。这是美国唯一从多年的市场研究中发展出来的有关成功股票投资准则的数据库。
《投资者商报》为你作了大量的工作。如果你自己来追踪上万只股票,每天对每个公司的几百个指标进行比较来选出潜力股,这要花你多少时间和精力?浏览网页,在不同的网站中搜寻片断的信息,是不能让你看到股市全貌的。

你在运用互联网的时候遇见了什么麻烦吗?
对于网络的安全性人们有一种错误的感觉。由于唾手可得的大量信息的存在,人们往往忽略了信息提供者可能存在的偏见。不管他们是否对其所提供的服务收费,互联网上的大多数人并不是都心怀善意的。每一个站点都是为了盈利。许多网站是正当的,但有许多网站仅是用于推销股票的。
对于相对年轻的网络,伴随着网络信息的自由传播,也可能出现其对这种新兴传播权的滥用。许多人在网络上都遇到过麻烦。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目前正在对那些有可能利用了网上投资者的团体进行调查。
《投资者商报》是一个全国性的经营企业和金融性报纸,是一个独立的、客观的市场有关事实和数据的提供者。因为客观地提供数据,就减少了感情用事的判断。而在聊天室和信息公告板上则常常有关于股票的偏颇意见。
盲目信任网上信息往往会导致从众和在骗局上作出的仓促决定。每天我们都会遇到许多运用互联网得出投资机会,然后,再使用《投资者商报》作为客观检验的订户。
在分清事实与骗局方面,我推荐人们浏览公司的网站、存有公司档案的Edgar数据库(www.sec.gov/edgarhp.htm)和交易所站点(www.nasdaq.comwww.nyse.comwww.amex.com)。在网上也可以浏览《投资者商报》的站点(www.in-vestors.com)来得到新闻、研究资料和教育指导。
每日图表在线(DailyGraphsOnline)也提供有关10000多只股票的70多个基本面和技术面分析指标的精细的图表和数据。如果想免费试用,可以访问www.dailygraphs.com
本课要点
●如今在互联网上可以获得如此多的信息,人们很容易被淹没其中。在访问网站寻求进一步的信息之前,先使用《投资者商报》以找出最好的股票。
●《投资者商报》能够通过在一个地方就让你找到最相关的信息而节省的时间。
●考虑互联网上的信息提供者潜在的偏见。

点评
对于这一法则,以我们十年的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不得不赞叹一句:棒极了,因为这些和我们的经验得出的认识是一致的。网络正在中国蓬勃兴起,然而,网络在给投资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可能给投资者带来灾难。这个灾难,在我们看来,可称之为信息灾难。网络虽然可以使投资者更快捷地得到更多的信息,然而正如上文所指出,这些信息大多是无价值的。不仅如此,因为网络所能接受的信息更多,更芜杂,投资者要筛出更有用的信息,也就更难,或者说,投资者根本就没有时间从中捕捉到有用的信息。我们前不久去了澳大利亚专门考察该国的证券市场。该国利用网络进行证券投资的投资者比例,已超过总投资者人数的15%,这在当前世界上,该比例也是较高的。然而,一个突出的问题是,面对网上的信息海洋,投资者完全无所适从。我们认为,这在中国证券市场,也是必然的。还有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是.网络为别有用心的人编造和发送虚假信息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由此引出我们的一个忠告式建议,那就是,在证券市场上,没有真正的朋友,投资者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可以说,我们在证券界有很多很好的朋友,但近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朋友的信息是不可信的。即使你认为是最忠心的朋友通过电子邮件告诉,你的信息,你也决不可轻信。无论信息的传播进入何种时代,投资者始终需要牢记的是,朋友永远代替不了你自己的分析。


附录A如何从成功的模式中汲取经验

我花了多年的时间来研究什么会起作用——既在股市里,也在生活中。本课讨论为什么从成功的模式中汲取经验很重要,并给出了一些我个人的发现。

为什么研究成功的模式很重要?
如果不是建立在研究最成功的股票和个人投资者的模式的基础上,就不会有现在的《投资者商报》。
多年以前,我对顶尖的共同基金在两年内的每一次新的股票投资模式都进行了研究。从这种分析中,我了解到了最好的股票的关键特征和正确买入的时机。
正是通过从他人的成功和我自己的投资失误的分析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使我得以从一无所有开始,而在几年后能够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买入一个席位。
从那时起.我们就坚持为自1953年以来的突出的公开交易的股票建立模型。从这些成功的模型中得出的信息和原则指导了一系列成功的投资,从而使我们得以出版《投资者商报》。
《投资者商报》所有的极具价值的数据、图表和统计资料背后的坚实基础,都建立在多年的研究、模型建立和真正起作用的股市数据库的构造之上。这也是为什么有许多人通过《投资者商报》取得了成功的原因。一旦他们学会如何运用《投资者商报》独特的评级、图表和筛选系统,他们的投资水平可能会得到显著的提高。

对于判断真正成功的人上的特征而言,这种研究最成功的股票的模式的方法起作用吗?
我们曾经这样问自己,并发现这种方法确实起作用。当我们十年之前,开始报道成功人士的时候,有些人质疑这种报道是否适合于《投资者商报》。事实是,订阅该报的人,正是那些寻求提高自我的方法而最终得到成长的人。这是另外一种
了解什么因素起作用和向成功人士学习的方式。
《投资者商报》对各行各业的上百个领导者进行了研究:商业家、运动员、艺术家、医生、宗教人士和社会活动家,等等。我们发现他们大多数都有十个重要的共同特征导致他们巨大的成功。
由此我们形成了《投资者商报》的“领导者和成功故事”专版和“《投资者商报》的十大成功秘诀”栏目。它们对于公司管理者和未来的领导者都是很好的培训工具,甚至可以被父母用来教育子女。
每个人都能从这些成功的故事和例子中得到教益和鼓舞。同一般的传记所不同的是,《投资者商报》的“领导者和成功故事”的专版突破了由某人来陈述其走向成功所采取的步骤和行动的框框。你能从中看到他们是如何达到成功以及这过程中要克服的障碍。
所有这些我们都能马上学会,并能用其帮助自己开阔思路、创出新意乃至达到新的高度。

成功人士的十大特征什么?
我们的研究发现了以下的共同特征:
1.正面的想法。几乎毫无例外,成功人士均正面看待事物。他们想到的是成功,而不是失败。无论处境如何困难,他们都能维持正面的看法,从而他们能够从艰难困苦中崛起。他们的态度决定了他们的命运。
领导洛杉矶湖人队在八十年代夺得了4次冠军的NBA教练PatRiley说,他父亲教给他的一样事情他永远也不会忘记:“在你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应对。”成功人士不会让不利的人事和环境把他们扔出轨道。研究那些能够克服真正困难的成功人士,找出他们是如何办到的,反问如果是你又该怎么办。
2.领导者对于他们追求的是什么有清醒的认识。然后,他们会作出特别的计划来达到目标。当拳王阿里只有十三岁和115磅重的时候.他已经确定了他唯一的目标就是成为重量级的世界冠军。
3.如果没有切实的行动,目标就等于零。我们发现领导者和成功的个人是很善于行动的。他们总在行动。
沃尔玛公司的创始人SamWalton在圣地亚哥(SamDiego)参观了SolPrice公司的首个Price俱乐部仓库,他回到阿肯色州的当晚就让其手下的建筑师整晚为新的山姆俱乐部(Sam'sClub)起草方案。决定和行动能够也应该立即协同一致。
4.成功人士从不停止学习。他们坚持阅读,寻求导师,参加额外的培训以获得更多技能。
在研究中我们惊奇地发现,你总是能在成功人士童年时所做的两件十分特别的事情上,预见到他们将来的成功。他们在中学三年级的时候就承担了许多不同的工作和责任,并且他们从小就是贪婪的读者。因为大多数人不怎么读书,读书人成为领导者的可能性更大。JohnWooden,作为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篮球教练,领导其校队取得了10次大学比赛冠军。他说:“你在懂得之后学到的东西是最重要的。"
5.毫无疑问,成功是坚持不懈和勤奋工作的结果。领导者将成功看作马拉松,而不是全速跑。他们永远不会泄气,也不会放弃。
披头士在其成功之前遭到了英国每个唱片公司的拒绝。迈克尔&S226;乔丹在高中时曾经从校队中被刷下来。爱国斯坦读书时数学得过F。在得到全国冠军之前,JohnWooden已经在UCLA当了三十年教练。爱迪生曾经说过:“生活中的许多失败者是那些在他们放弃时没有意识到他们离成功已经多么接近的人。”
6.成功人士懂得分析小节和寻求所有真相。在注重小节和研究上,许多成功人士可以说是完美主义者,他们所要求的远远超出了通常的范围。他们也对自己进行分析。成功人士会把自我放到一边,认真分析其错误以求提高。
7.集中时间和财力是成功人士的又一特征。成功人士懂得不断地积蓄财力和集中时间干事。他们从不让其他的人和事干扰其目标。对于任何目标,亨利&S226;福特曾经说过一个人“应当对其日思夜想”。
8.成功常常意味着与众不同,具有革新精神。大多数成功人士都找到了更好的和与众不同的做事的方式——而在其过程中常常受到指责。当电话的发明人贝尔向西方联盟(WesternUnion)的领导人建议购买自己的新发明的部分权益时,该公司本来是有进行创新的机会的,但其领导人以如下的评论拒绝了这个提议:“我们要这个有趣的玩具来于什么呢?”SamWalton鼓励他人“逆流而上,走不同的路,不要在乎传统的想法。”
9.成功人士能够和其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很好地相处。他们常常是别人的教练、激励者。卡耐基写的《如何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圣经。
1O.长期的成功来自自尊自爱。成功人士诚实、可靠、勇于承担责任。他们为周围的人树立了榜样,从不违反原则。没有这最后一条.前面的一到九条都不管用。
行行出状元。就像买卖股票一样,如果你研究和应用从伟人的领导人物成功的模式中总结出来的特征,你也可以取得巨大的成功。


附录B投资者成功和失败的故事

要成为一个更好的投资者,你必将在市场上经历成功和失败,这是整个过程的一部分。但重要的是你要从自己和他人的失败中吸取教训,能够由此得到成长并将未来的错误最小化。本附录将与你共享投资者失败和成功的故事。

一些失败者的故事
我最近在健身房运动时碰到两个40多岁的人与我攀谈。他们告诉我,他们在80年代时参加过我们举办的投资讲座。我于是问他们此后的投资情况如何。第一个人告诉我他持有不少石油类股票,1998年其股票下跌了20%。
由于他们都选择了相对价格强度和每股收益评级得分均不高的股票,于是我追问他们这样选择的原因。他的回答是:.“我是一个长期投资者,我准备持有我的股票几年。”可见,这位先生没有遵循一套经过验证的原则,而只是根据其个人观点和感情来买卖股票。
另外一个人的故事比较有趣。他是一个注册会计师,受过五年的大学金融和会计专业训练。他不停地对我说他感到市场是多么的疯狂,什么原则都没有用,市盈率是荒谬而过时的,等等。
当我问及他的投资成果时,他告诉我,在1987年他全额融资投资于一支30美元的劣质般票,结果其股价一头栽到3美元,他从而被扫出了股市。我提醒他应该把止损当作头号原则,因为只有这样做你才能减少损失,避免耗伤元气。
当他提到他拥有我们发行的所有教学磁带、书籍和读物时.他对于没能把这些他读过的东西应用到实践中而失败感到有些难堪。

自我主义和过于自信对投资决定有何影响?
很奇怪,许多有高智商的聪明人能够将其在学校和职业训练中学到的东西很好地运用到工作中去,但却不能在股市中同样运用他们所学到的东西来取得很大的成功。
在股市中,高智商绝对不算什么。有时候它还会起反作用,因为高智商通常伴随着自我主义和过度自信。多年来我逐渐认识到自我主义在股市中是致命的。当人们。试图证明他们比市场聪明时,他们停止了学习并变得保守,不愿以不符合他们习惯的不同方式来看问题。

一些遵循了投资原则的例子
不久以前,一个40多岁的女士为她所参加的投资课程而感谢我。她提到她操作水平的提高大大超出了她的预期。她买入了英特尔、思科和微软等股票,其根据是她所学到的:只投资于EPS和RS得分都高,利润率也高,是行业中真正的领导者的股票,等等。
在一次投资课程学期开始之前,一位女士向我介绍了她的两个年轻的儿子。她带他们来学习投资。两个男孩刚走开,她就悄悄地告诉我说,根据学到的投资原则,她已经赚了一百多万美元。
还有一个年轻的男子,他参加了三十次免费的讲座。一年内其收益率达到了150%,数年后其收益又增加了1000%。我奇怪他为什么一再回来参加讲座,他告诉我他重复参加讲座是为了能够专注于所有关键的原则而不受到外界的干扰。
几年前一个较为年长的男子在讲座时站起身,他告诉听众他曾经参加过我们在80年代举办的一个提到HomeDepot公司的讲座。回去做过研究之后,他当时买入了1000股。他这次回来是要问我他现在应该如何对待他仍然持有的这只股票(这期间。该股票已经进行了八次拆股),我告诉他去买一辆凯迪拉克车,好好地享受。
我还遇到过一位女士,她用她在般市上赚来的钱支付了她弟弟高昂的医学院学费。

其他的故事
回到1998年的健身房。我记得当时有两个年轻人在谈论雅虎被过于高估。我正好有一些雅虎的般票,听完所有对其负而的置评,了解其市场使人多数人失望之后,我意识到这只股票可能被人为抬高了。接下来他们的话题转为一个人告诉另一个人他前几天买入的1.5美元一股的股票。
有两次我在健身房中听到别人对其听众说:“如果你买的股票跌了,就再多买一点,它会涨同来的。”而我学到的却是不是所有的股票价格下跌后还能涨回来的。

最后还有些什么?
像那位带她的儿子来参加讲座的女士一样,许多父母和教师都用《投资者商报》来教导孩子们,让他们懂得金融的力量。马萨诸塞州的一群七年级生运用《投资者商报》,在一次选股比赛中超过了职业的资金管理人。
《投资者商报》不仅仅能给人投资训练,它还能对人进行生活培圳。看到那些教




导他们的子女阅读“领导者和成功故事"专版的父母绐我们的来信和电子邮件,我感到十分欣慰。
不光是孩子,最近我还收到了一个年轻人从狱中写来的一封感人的信。他说“领导者和成功故事”专版帮助他和其狱友找到了不同的方式,来思考生活和他们回到社会后等待他们的是什么。
我希望本书能帮助你在投资、事业和个人生活中都取得成功。我们感谢那些愿意与我们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的人。我们希望你在生活中的所有领域都能继续取得成功。祝大家好运!

hefeiddd 发表于 2007-11-12 08:14

【江恩论述六边形的手稿】(中英对照)

江恩论述六边形的手稿

Since everything moves in a circle and nothing moves in straight lines, this chart is to show you how the angles influence stocks at very low levels and very high levels and why stocks move faster the higher they get, because they have moved out to w假牙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angles of 45 are so far apart that t假牙 is nothing to stop them and their moves are naturally rapid up and down.


因为任何事物都是循环运动,没有什么东西是直线运动的,所以这个图是想展示给你角度是怎么在比较高和比较低的价格水平时影响股票价格变化的,以及为什么当股票达到比较高的价格时会出现比较快速的运动。 原因是他们已经移动到距离45度角足够远的分离位置,没有什么能使他们停下来,她们的运动自然而然的就是飞速的上或者下。

We begin with a circle of “1” , yet the circle is 360* just the same . We then place a circle of circles around this circle and six circles complete the second circle , making a gain of 6 over the first one , ending the second circle at 7, making 7 on this angle ,a very important month, year , and week as well as days , the seventh day being sacred and a day of rest .


在六边形里最开始的位置是 1 ,也正好是360度的循环位置。然后我们放置一个循环中的循环在这循环中,6个循环后结束第二个循环,距离初始位置增加了6。第二循环的结束位置是7,7在这里可以代表重要的月.年.周.日 ,而7日就正好是上帝安排的安息日。


The third circle is completed at 19 . The fourth circle around is completed at 37 – a gain of 18 over the previous circle . The fifth circle is completed at 61 , a gain of 24 over the previous circle . The sixth circle is completed at 91 , a gain of 30 over the previous circle ,and the seventh circle at 127 , a gain of 36 over the last circle .


第三个循环结束在19, 第四个循环结束在37 ,比上一个循环增加了18 ,第5个循环结束于61,距离上一个循环增加了24 ,第6个循环结束在91,距离上一个循环是30 ,第7个循环结束于127,距离上一个循环是36。

Note that from the first the gain is 6 each time we go around . In other words, when we have traveled six times around we have gained 36 .


注意到了吧,从第一个循环开始,每次循环之间我们增加6。也就是说,当这种循环进行6次后,我们可以得到“36” 。


Note that this completes the first Hexagon and as this equals 127 months , shows why some campaigns will run 10 years and seven months , or until they reach a square of the Hexagon ,or the important last angle of 45* .


如上所讲的那样,这样就结束了第一个六边形的循环,这可以等价于127个月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一段大行情会运行10年零7个月 ,或者直到价格达到了6边形的方形,或者重要的最近的45度角才结束。


The eighth circle around is completed at 169 , a gain of 42 over the first .This is a very important angle and an important time factor for more reasons than one . It is 14 years and one month , or double our cycle of 7 years . Important tops and bottoms culminate at this angle as you will see by going over your charts .


第八个循环结束在169,距离先前的循环得到42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度,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循环成因 ,他等价于14年零一个月,或者两个7年的循环,重要的顶低的极端点都落在这个角度上,你全都可以在这个六边形图上找到 。(我的注释:169为13的平方 )


The ninth circle is completed at 217 , a gain of 48 over the previous circle . The tenth circle is completed at 271 , a gain of 54 . Note that 271 is the ninth circle from the first , or is the third 90* angle or 270* , three fourths of a circle , a strong point .. All ,this is confirmed by the Master Twelve Chart , by the four seasons and by the Square of Nine Chart , and also confirmed by the Hexagon chart ., showing that mathematical proof is always exact no matter how many ways or from what directions you figure it .


第9个循环结束在217,距离先前的循环得到48的距离,第10个循环结束在271,获得距离54 ,如上所说,271是从1开始的第9个循环,是第三个90度,或者270度角,一个圆的四分之三,一个非常强大的点!所有的这些都被主12图,被四季的季节循环和9方图证实了,这一点也被六边形图证实了,无论你用多少途径或者从什么方向去演算,这些数字所展示的数学证据总是那么精确。(注释:这些数字无庸质疑的证明了,任何条件下,数学都可以作为指引我们操作方向的一种强大工具之一 )


The eleventh circle is completed at 331 , a gain of 60 over the last circle . The twelfth circle is completed at 397 , which completes the Hexagon ., making a gain in 11 circles of 66 from the beginning .


第11个循环结束于331,距离前一个是60的距离,第12个循环结束于397,结束了全部的六边形,获得从1开始的11个循环,和66的距离。


66 months , or 5 years and six months , marks the culmination of major campaigns in stocks . Note how often they culminate on the 60th month , then have a reaction , and make a second top or bottom in the 66th month . Note the number 66 on the Master Twelve Chart . Note it on the Square of Nine and note that 66 occurs on an angle of 180* on the Hexagon chart , all of which confirms the strong angle at this point . We have an angle of 66* , one of 67.5* and one at 68 , confirming this point to be doubly strong for tops and bottoms or space movements up or down .


66个月,或者5年零6个月,标定了一个主要的大级别行情的顶点位置。但是要注意到,市场经常是在60个月达到顶点,然后出现反方向运动,而头部或底部的第二个顶底位置落在第66个月,一定要注意在主12图上66这个数字的位置!!注意他在9方图上的位置是180度角上,所有的这些都证明了这个强大的角度位置。我么可以选择一个66度的角度,一个在67.5度,一个在68度 ,确认了这个点对于顶和底或者价格空间的上下移动具有双倍强大的作用。


Note the number 360* on the Hexagon Chart . It completes a circle of 360* . From our beginning point this occurs at an angle of 180 * on the Hexagon Chart going around , but measuring from the center , it would equal an angle of 90* or 180* , making this a strong point , hard and difficult to pass, and the ending of one campaign and the beginning of another .

注意在六边形上360度的数字,它代表一个360度的循环终结的位置 。从开始点出发这个点出现在图形周围180度的位置上,但从中心点测量,它可以等于一个90度或者180度角,使其成为强大的位置点,非常难以通过,这通常是一个行情的结束或者一个行情的起点。


Again with the center of the Hexagon Chart at “1” notice that 7,19,37,61,91,127,169,217,271,331, and 397 are all on this direct angle and are important points in time measurement . Beginning with “1” and following the other angle , note that 2,9,22,41,66,97,134,177,226,281, and 342 are all on a same angle of 90*, or an angle of 60* and 240* as measured by the Hexagon Chart .


再次通过中心点就是六边型图的1这个位置,注意7,19,37,61,91,127,169,217,271,331,和397都在这个方向的角度上,这些点是测量时间循环的重要位置!!从1开始,跟随着其他的角度,标定2,9,22,41,66,97,134,177,226,281,和342,都是同样规则的落在90度角上,或者60度和240角上 。


Go over this Chart and the important angles each way and you will see why the resistance is met either on days, weeks, months or years, and why stocks stop and make tops and bottoms at these strong important points according to time.

仔细检查这些图和这些图上的每一个重要角度,你会发现为什么在日,周,月和年上出现价格抵抗,为什么股票会依照时间在这些强大和重要的点上停下来并出现顶底


When any stock has passed out above 120* or especially above 127* or 127 points and gone out of the square of the first Hexagon , its fluctuations will be more rapid and it will move faster up and down . Notice near the center that in traveling from 66 to 7 you strike the angle of 180* or 90* , but when the stock gets out to 162,it can travel up to 169 before striking another strong angle . That is why fast moves occur up and down as stocks get higher and as they move from a center of time.


当一些股票的价格通过并超越了120度,特别是超越了127度和127点并且跳出了第一个六边形中的方形 ,它的波动将变的更快速疯狂,更加快速的涨跌!!注意在中心附近从66滑到7,你将撞击180度或90度,但是当股票跳过162去,在撞上另外一个强的角度之前他们可以达到169 ,这就是股票从时间的中心开始运动并为什么在比较高的价格上发生快速上下运动的原因。 (注释:这段可能翻译不够准确,但大致意思基本可以肯定)


Remember that everything seeks the center of gravity and important tops and bottoms are formed according to centers and measurements of time from a center , base or beginning point , either top or bottom .The angles formed going straight up and across ,may form just the same going across as the stock travels over for days, weeks, months or years .Thus , a stock going up to 22.5 would strike an angle of 22.5 * .and the higher it is when those angles are struck and the angle it hits going up , the greater the resistance to be met . Reverse that rule going down.

记住,任何事情都是要寻找一个引力中心,重要的顶和底的形成都是遵照一个价格中心和一个可测量的时间中心点,一个基准或起点,或者某个顶部和底部,一个角度形成直接的向上或者穿越交叉, 可能形成一个同样的在股票运行的日,周,月,和年的穿越和交叉。因而当一个股票越过22.5,将打穿一个22.5的角度,而当那些角度被打破股票就会涨的更高,那么就会碰到更大的阻力,下跌过程的法则刚好相反。


Market movements are made just the same as any other thing which is constructed . It is just the same as constructing a building .First the foundation has to be laid down and then the four walls have to be completed and last , but not least of all , the top has to be put on . The cube or hexagon proves exactly the law which works because of time and space in the market . When a building is put up it is built according to a square or hexagon. It has four walls or four sides,a bottom and a top ; t假牙fore , it is a cube .


市场的运行模式类似其他普通事物的增长模式,这就如果你要建筑一栋大楼!你先要打好地基,然后最后才能在地基上面盖四面墙,不过还没有完,最低限度,你还在这四面墙上盖上房顶,四方形和六边形可以完全证明市场时间和空间的运行原因和规律,你可以想象在市场里建造一个建筑物,你需要根据四边形或者六边形来建造四面墙。四面墙有四个面向(理解指中途的顶底),有地基(底部)和房顶(顶部),这不是市场中的一个立方体吗。


In working out the 20- year Cycle in the stock market , the first 60* or 5 years , from the beginning forms the bottom of the cube . The second 60* , running to 120* , completes the first angle or the first side and runs out the 10 year Cycle . The third 60 * or the second side , ends15 years or 180 *. It is very important because we have the building half completed and must meet the strongest resistance at this point . The fourth 60 * , or at the end of 20 yrs or 240 months , completes the third side . We are now two thirds around the building , a very strong pointwhich culminates and completes our 20 – year Cycle .The fifth 60 * , or 300 * point , days,weeks,or months completes 25 years , a repetition of the first five years , but it completes the fourth side of our building and is a very important angle . The sixth 60 * , or 360 * , completing the circle and ending 30 years as measured by our Time Factor , which runs 1* per month on an angle of45 * , completes the top .This is a complete cube and we begin over again . Study this in connection with the Hexagon Chart . It will help you .

Jan 1931 WD Gann.

假设一个超过20年的市场循环 ,第一个60度或者说5年时间,是立方体的基础构筑部分 。第二个60度运行到120度, 将结束第一个角度循环,或者第一个循环超过了而形成10年的循环,第三




个60度,是第二个循环结束的位置,它将结束于15年或者180度角的位置 ,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位置。好象我们房子盖到了一半,而碰到资金困难,而这种困难阻止你继续下去。第四个60度,或者是说240个月,或者说是20年循环的结束位置。它是第三个循环的结束位置,这就好象我们已经完成建筑工程的2/3一样,这将是一个几乎无法超越的位置,足以结束20年的循环而形成顶点第5个60度 ,或者是说300度角,300点,300日,或者300月,完成了25年 。重复第一个5年循环!这个5年将彻底结束我们所建筑的四面墙,是一个重要的角度。第6个60度 ,或者说360度,是时间因素规则中30年循环的终点。在一个45度角的位置上每个月运行1度的时候,市场完成顶部,这时一个立方体完成了,而一个新的又重复开始了。把我上述的观点和六边形图结合起来学习,将对你的理解非常有帮助。

1931年1月,威廉.戴伯特.江恩

这是江恩给其学生回信中对六边形的亲笔论述,希望能给大家有意义的启发。

hefeiddd 发表于 2007-11-12 08:15

一个没有观点的交易员是优秀的交易员

交易员的两个天生特征:

  一,贪婪

  所有投机者的本质特征:贪婪!! 没有人会承认自己贪婪,过贪的总是别人!

   然而在交易的背景中,贪婪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字眼.不论交易员如何成功,他们永远不会满足!!这也是他们每天辛勤工作的原动力。

   虽然贪婪是交易员寻求可获利交易系统的主要因素,但也是使他无法追随系统的主要原因!!在一个真空的环境下从事交易是很困难的,杰出的交易员往往将自己完全隔绝于对其交易产生不当影响的因素之外.纯技术派不看报纸或新闻,因为他们害怕在潜意识中会被影响。

   贪婪造成欺骗的第二种方式是过份确定我们的系统信号会大赚特赚.这点很危险!!因为我们对于好信号和坏信号的认知本能往往是错的.系统最近表现良好,交易员往往会提升该系统的交易水平.这是一条自败之路!!拥有机械化交易系统的目的就是要排除所有的情绪性的决策.因此,当你追随交易系统时,不要向你所希望排除的毒药屈服!!!

  二,恐惧--对失败和输钱的恐惧!

  所有投机者的人性特征:恐惧--对失败和输钱的恐惧!!每个人都渴望自己能赢,同时更恐惧自己会输。

   系统交易员会因为相同的情绪和暂时放弃系统而丢掉他们的猎物。永远不变的是,你错过的交易信号都是获利的!

  不要受情绪的干扰.你需要偶然的大利润去抵消许多小笔的损失!

   做系统交易时,最致命的恐惧是害怕系统最后会亏损而非获利.这种恐惧经常发生在系统连续亏损期间!

  中国有这样的古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中国还有这么一句谚语:早知三天事, 富贵一万年。这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斗争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它充分说明了预测或预期的 重要性以及预测或预期正确后会有丰厚的回报。

   古代人们为了争夺财富、女人、土地,各部落、种族、国家间总是战争频仍,为了回避被消灭的风险,人们在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预测的习惯。研究表明,经过长期进化,人的大脑神经系统已经形成了一个具有“预测瘾"的结构,这种结构同心脏要跳动、肺部要张合一 样,是人们生理需求的一部分。到现代社会,战争少了,却有了股票、期货、外汇市场,在这些遍布风险与机遇的市场中,人们往往会忽视风险,为了获取巨大的潜在利润,人们的预测瘾被狠狠地放大了。

   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很多事物的变化是可以预测的,如天文学家可以计算出下一次日食月 食出现的准确时间,上下班的人们知道每天大体上什么时间路上堵塞最厉害,行贿老手知道 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巧遇"官家等等,这些可以被预测的事都被人们利用来为自己服务了 。也就是说,人们可以利用某些可被预测的事来为自己谋取利益。这样一来,人们会想当然地希望能够预测股市的变化,轻轻松松地获取大量的财富。

   有这样的愿望没有错,所有的人都会梦想着拥有财富以及财富带给人的自由和尊严,可以说预测是人类的梦想!可惜,对于股市是混沌系统,也就是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的认定彻底地粉碎了这种梦想。

   混沌系统具有三个关键要素:一是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二是临界水平,这里是非线性事件的发生点;三是分形维,它表明有序和无序的统一。混沌系统经常是自反馈系统, 出来的东西会回去经过变换再出来,循环往复,没完没了,任何初始值的微小差别都会按指数放大,因此导致系统内在地不可长期预测。

   著名的诺贝尔奖得主、耗散理论创始人普里高津(学派)认为:一个足够复杂的不稳定系统的确定性演化可等效于不可预测的概率过程,这就是所谓的马尔可夫过程。这个说法通俗易懂,对于足够复杂的从来都不稳定的股市来说,其确定性演化就是不可预测的概率过程。

   混沌系统的规律是普适的,对于与股市联系最紧密的莫过于宏观经济了 ,宏观经济系统是一个比股市更加复杂的混沌系统,根据同样的道理,对于宏观经济,同样不可做长期预测。

   每年年底各路所谓的经济学家、投资银行纷纷在媒体抛头露面,发表他们对来年经济的预测结果。不明就里的人们还以为这些人有多大的学问,殊不知这些人可能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预测经济的,反正说错了既不需要上税,也没有人来追究责任。

   即便如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这样掌握大量信息的人在经济的转折关头都不能作出有效的预测,华尔街和作为公司性国家的美国已经开始解散它们的经济学部门,而我们国家的一些所谓的著名的经济学家却特别热衷于预测,更可悲的是我们纳税人竟然还要掏腰包养活一个叫做“某某经济预测部"的国家机关部门。

   经济学家可能是所有学者中获得经济利益和公众关注最多的群体之一,经济学家应该多为社会的整体进步着想,而不应该像电视明星一样

热衷于抛头露面,哗众取宠。所以,我建议经济学家们别再闹笑话了,现在全世界都知道经济预测往往会成为笑柄,“被证明有娱乐作用——但没有什么用",一种更精辟的说法是“经济学家一预测,上帝就发笑"。

   对股市的预测笑话更多。投资者可以回忆一下2001年牛市尚未结束时是哪些人和机构在 喊2600点、3100点,又是哪些人和机构在2002年股市疯狂下跌时喊叫1000点、700点?那些还躺在书店里的印刷精美的机构研究报告里白纸黑字地写着他们对来年股市波动点位的预测 ,如果你现在仔细看看,相信你再也不会相信那些鬼话了!

   科学证明,股市是不可能被长期预测的。很多人孜孜不倦地钻研股市,希望能够对股市 作出准确的预测,在自己没有成功时还以为是自己工作不够努力,水平不够高,还以为世上 真有高人能够准确地预测股市,这种人是典型的“在大海中航行而行错了方向的人",除了精神可佳,实无可取之处。现在好了,科学的结论有了,任何人都没有必要再去为股市未来会到哪里费心了。如果硬是有人要去搞什么预测,我只能引用古人 说的话来说一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为不智"。

   所以,华尔街有句名言说:“一个好的操盘手是一个没有观点的操盘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真正成功的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不事先假定股市应该朝哪个方向走,也就是不做预测,而是让股市告诉他股市会走到何处,他只是对股市的走势做出反应而已,他不必设法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更有聪明如索罗斯的,认识到证券市场是不可预测的,干脆借鉴量子理论的“量子测不准原理",将自己创立的基金取名为量子基金。

   投资者不必去解释股市,不必去寻找股市涨跌的动因,不要对股市做长期预测,这些结论




都来自于混沌理论。

   看来混沌理论正在无情地颠覆我们关于世界如何运作的舒适假定,混沌理论看起来似乎并不友善,它要将我们带向何方?

   您以前可能百分之九十九的时间都用在解释股市、寻找动因、预测股市上。现在,混沌理论告诉您不必做这些无用功了,您应该花大量的时间去寻找股市内在的秩序或曰规律,如果您找到了哪怕是一点点的规律,都要恭喜您了。

  我们的结论是,你不必去解释市场过去的为什么,也不必要预测市场将来会是什么,但是你必须知道你现在该干什么!

hefeiddd 发表于 2007-11-12 08:16

金融词典

A      
Accounts payable      应付帐款
Accounts receivable      应收帐款
Accrued interest      应计利息
Accredited Investors      合资格投资者;受信投资人
      指符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SEC)条例,可参与一般美国非公开(私募)发行的部份机构和高净值个人投资者
Accredit value      自然增长值
ACE      美国商品交易所
ADB      亚洲开发银行
ADR      美国存股证;美国预托收据; 美国存托凭证
      [股市] 指由负责保管所存托外国股票的存托银行所发行一种表明持有人拥有多少外国股票(即存托股份)的收据。ADR一般以美元计价和进行交易,及被视为美国证券。对很多美国投资者而言,买卖ADR比买卖ADR所代表的股票更加方便、更流动、成本较低和容易。
      大部份预托收据为ADR;但也可以指全球预托收(GDR) ,欧洲预托收据(EDR) 或国际预托收据(IDR) 。从法律和行政立场而言,所有预托收据具有同样的意义。
ADS      美国存托股份
Affiliated company      关联公司;联营公司
After-market      后市
      [股市] 指某只新发行股票在定价和配置后的交易市场。市场参与者关注的是紧随的后市情况,即头几个交易日。有人把后市定义为股价稳定期,即发行结束后的30天。也有人认为后市应指稳定期过后的交易市况。然而,较为普遍的是把这段时期视为二级市场
AGM      周年大会
Agreement      协议;协定
All-or-none order      整批委托
Allocation      分配;配置
Allotment      配股
Alpha (Market Alpha)      阿尔法;预期市场可得收益水平
Alternative investment      另类投资
American Commodities Exchange      美国商品交易所
American Depository Receipt      美国存股证;美国预托收据;美国存托凭证 (简称“ADR ”参见ADR栏目)
American Depository Share      美国存托股份
Amercian Stock Exchange      美国证券交易所
American style option      美式期权
Amex      美国证券交易所
Amortization      摊销
Amsterdam Stock Exchange      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
Annual General Meeting      周年大会
Annualized      年度化;按年计
Antitrust      反垄断
APEC      亚太区经济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
Arbitrage      套利;套汇;套戥
Arbitration      仲裁
Arm's length transaction      公平交易
Articles of Association      公司章程;组织细则
At-the-money option      平价期权;等价期权
ASEAN      东南亚国家联盟 (东盟)
Asian bank syndication market      亚洲银团市场
Asian dollar bonds      亚洲美元债券
Asset Allocation      资产配置
Asset Management      资产管理
Asset swap      资产掉期
Assignment method      转让方法;指定分配方法
ASX      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
Auckland Stock Exchange      奥克兰证券交易所
Auction market      竞价市场
Authorized capital      法定股本;核准资本
Authorized fund      认可基金
Authorized representative      授权代表
Australian Options Market      澳大利亚期权交易所
Australian Stock Exchange      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
      
B      
Back-door listing      借壳上市
Back-end load      撤离费;后收费用
Back office      后勤办公室
Back to back FX agreement      背靠背外汇协议
Balance of trade      贸易平衡
Balance sheet      资产负债表
Balloon maturity      期末放气式偿还
Balloon payment      最末期大笔还清
Bank, Banker, Banking      银行;银行家;银行业
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国际结算银行
Bankruptcy      破产
Base day      基准日
Base rate      基准利率
Basis point      基点;点子
Basis swap      基准掉期
Bear market      熊市;股市行情看淡
Bearer      持票人
Bearer stock      不记名股票
Behind-the-scene      未开拓市场
Below par      低于平值
Benchmark      比较基准
Beneficiary      受益人
Beta (Market beta)      贝他(系数);市场风险指数
Best practice      最佳做法;典范做法
Bills department      押汇部
BIS      国际结算银行
Blackout period      封锁期
Block trade      大额交易;大宗买卖
Blue chips      蓝筹股
Board of directors      董事会
Bona fide buyer      真诚买家
Bond market      债券市场,债市
Bonds      债券,债票
Bonus issue      派送红股
Bonus share      红股
Book value      帐面值
Bookbuilding      建立投资者购股意愿档案
      [股市] 包销商用以定价一笔发行的方法。包销商在促销活动结束后把所收集的初步购股订单一一记下,然后根据投资者愿意支付的价格水平订定最终发行价。
Bookrunner      投资意愿建档人;帐簿管理人
      [股市] 指负责为发行建立投资者购股意愿档案的银行,亦即负责为一笔发行组织承销、拟定不同市场的发行规模、执行促销活动、定价、配置和后市稳定工作的银行。
BOOT      建造;拥有;经营;转让
BOT      建造;经营;转让
Bottom line      底线;最低限度
Bottom-up      由下而上(方法)
Bounced cheque      空头支票
Bourse      股票交易所(法文)
BP (Basis Point)      基点
Brand management      品牌管理
Break-up fees      破除协议费用
Break-up valuation      破产清理价值评估
Breakeven point      收支平衡点
Bridging loan      临时贷款/过渡贷款
Broad money      广义货币
Broker, Broking,      经纪;证券买卖;证券交易;证券行;经纪行
Brokerage House      
Brussels Stock Exchange      布鲁塞尔证券交易所
BSSM      建造/设备供应-服务/维修
Bubble economy      泡沫经济
Build, Operate and Transfer      建造、经营、转让
Build, Own, Operate and Transfer      建造;拥有;经营;转让
Build/Supply-Service/Maintain      建造/设备供应-服务/维修
Bull market      牛市;股市行情看涨
Bullets      不得赎回直至到期(债券结构之一)
Bullish      看涨; 看好行情
Bundesbank      德国联邦银行;德国央行
Business day      营业日
Business management      业务管理;商务管理;工商管理
Business studies      业务研究;商业研究
Buy-back      回购
Buy-side analyst      买方分析员
      [股市]为机构投资者服务的股票研究分析员。
Buyer's credit      买方信贷(进口)
Buyout      收购;买入
By-law      细则;组织章程
      
C      
CAC      巴黎CAC指数
CAGR      复合年增长率
Call-spread warrant      欧洲式跨价认股权证
Call option      认购期权
Call protection/provision      赎回保障/条款
Call warrant      认购认股权证
Callable bond      可赎回债券
Cap      上限
Capacity      生产能力;产能
CAPEX      资本支出
Capital Adequacy Ratio      资本充足比率
Capital base      资本金;资本基楚
Capital expenditure      资本支出
Capitalization      >资本值
Capital markets      资本市场;资金市场
Capital raising      融资;筹集资金
Cash-settled warrant      现金认股权证
Cash earnings per share      每股现金盈利
Cash flow      现金流量
CCASS      中央结算及交收系统
CD      存款证
CDS      参见Credit Default Swap栏目
CEDEL      世达国际结算系统(即欧洲货币市场结算系统)
Ceiling      上限
Ceiling-floor agreement      上下限协议
Central Clearing & Settlement System      中央结算及交收系统
CEO      行政总栽;行政总监;首席执行官
Certificate of deposit      存款证
Certificate of incumbency      公司授权/委任书
CFO      财务总监;首席财务官
Chaebol      韩国财阀;韩国大企业
Change of domicile      迁册(公司更改注册地址)
Chicago Board of Trade      芝加哥交易所
Chicago Board Options Exchange      芝加哥期权交易所
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China banking      中国银行业
China Capital Markets      中国资本市场;中国资金市场
China Development Bank      (中国) 国家开发银行
China International Capital Corporation, CICC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中金公司
China privatization      中国民营化;中国私有化;中国私营化
China restructuring      中国重组;中国改组
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      中国证监会
China Stock Markets      中国股票市场;中国股市
Chinese Wall       中国墙
      指投资银行部与销售部或交易人员之间的隔离,以防范敏感消息外泄,从而构成内幕交易
Claim      索偿
Clawback notification      回拨/增加本地公开发行份额通知
Clean price      洁净价
      [债市] 指债券包含应计利息的现值
Closed-end fund      封闭式基金
Co-lead manager      副主承销;联席主承销
Collars      利率上下限
Co-manager      副承销商
Comfort letter       安慰函;告慰信(由会计师发出)
Commercial loan      商业贷款
Commercial paper      商业票据
Commission rebate      佣金回扣
Commodity Exchange, Inc.      商品交易所有限公司 (纽约)
Company finance      公司融资公司财务
Complex cash flow      复合现金流
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      复合年增长率
Confidential pre-filing review      呈报前机密性审核
Confidential submission      机密呈交
Confidentiality agreement      保密协议
Conglomerate      集团/联合大企业/多业公司
Connected transaction      关联交易
Consideration      约定金额;代价;考虑因素
Constituent stock      成分股
Construction in progress      在建工程
Consumer Price Index      消费物价指数
Consumption      消费
Contingent liability      或有负债
Contractual joint venture      合约性合作/合资经营
Controlling stake/interest      控股权/权益
Conventional cap      传统上限
Conversion of state assets into state shares      国家资产作价入股
Conversion premium      转换溢价
Conversion price      转换价
Converted net collections      转换后净收入
Convertible bonds      可转换债券;可换股债券
Convexity      债券凸性
      [债市]用以量度某只债券的价格与收益关系的方法。存续期间变化比率。
COO      营运总监;首席营运官
Copenhagen Stock Exchange      哥本哈根证券交易所
Corporate finance      企业融资
Corporate governance      企业管治;公司治理
Corporate vision      企业视野
Corporatization      公司化
Cost      成本
Cost overrun loans      成本垫支贷款
Counsel's opinion      法律顾问意见书
Counterparty credit exposure      对手的信贷风险
Coupon      票息;券息
      [债市]发行人承诺会按面值年率计算,向债券持有人支付直至到期日的债券利息。举例:假如债券的票息为10%,每年便按面值100元支付10元的利息,一般是分期每6个月(半年) 或3个月(每季) 派息一次。
Coupon rate      孳息率;票息
Coupon frequency      派息频率
      [债市] 指债券每年派发利息的次(比如每月、每季、每半年或每年一次)
Covenant      契约
Covered warrant      备兑认股权证
CPI      消费物价指数
Credit Default Swap      信用违约交换;信用违约互换
Credit facilities      信贷措施
Credit foncia amortization      抵押式摊还法
Credit line      备用信贷;信用额度
Credit-linked notes      信用风险连结证券;信贷关联证券
Credit rating      信用评级;信贷评级
Credit spread      债券息差
Creditwatch      债信观察
Cross currency interest rate swap      交叉货币利率掉期
CSRC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Currency option      货币期权
Currency swap      货币掉期
Current account deficit      收支往来帐户赤字;经常帐(目)赤字
Current asset/liability      流动资产/负债
Current/liquid ratio      流动比率
Customs & usages      惯例和用法
Custodian      保管机构;托管人
Cyclicality      周期
      
D      
DAX      德国综合指数
Day count      日算
      [债市] 用以计算债券到期前部份期间的应计利息和折现率的协议日数。
Day order      当日指令
Debt equity ratio      债资比率;股本负债率
Debt issuing vehicles      债务发行工具
Debt service coverage ratio      债务偿还比率
Default fine      违约罚金
Defaulting      违约;不履行义务
Deferred asset      递延资产
Deferred charges      递延费用;待摊费用
Deferred tax      递延税项
Deflation      通货紧缩;通缩
Deleveraged      削减头寸
Depreciation      折旧
Derivatives      派生产品;衍生产品;衍生金融投资工具
Deutsche Borse AG      德国证券及衍生工具交易所
Deutsche Terminborse      德国期货交易所
Dilution      摊薄
Direct labor cost      直接劳动成本
Directors' undertakings      董事承诺
Dirty price      脏价
      [债市] 指债券不包括应计利息的现值。
Disclosure      信息披露
Discount rate      折扣率;贴现率
Dishonoured cheque      空头支票
Dividend      股息
DJIA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
Domesitc Qualified Institutional Investor      国内合资格机构投资者
Double bottom/double dip      双底 (金融图表)
Dow Jones Industries Average Index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
DQII      国内合资格机构投资者
Dragon bonds      小龙债券
Drawing expense in advance      预提费用
Dual currency bonds      双货币债券
Due diligence      尽职调查
      指为了达成承销一笔证券发行的目的,针对某公司或企业的业务、财务状况和前景(包括其面对的主要风险) 而进行的一个全面的调查。尽职调查一般可分为业务尽职调查和法律尽职调查两类。
Duration      存续期间
      [债市] 测量某只债券由于收益变动而产生价格变动的方法。一种测算债券价格波幅相等于债券加权平均到期年期现金流的敏感性测量方法。
      
E      
E-commerce      电子商务
E-tailers      网上零售商
EAFE      欧洲、澳大利亚和远东地区的英文简称 (Europe, Australia & Far East)
Earning per share      每股盈利
EBITDA      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
EEC      欧洲经济共同体 (欧共体)
Emerging market      新兴市场
EMU      欧洲货币联盟
Engagement letter      委托书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环(境) 保(护)
Environmental waste      环境废物
EPS      每股盈利
Equity, Equities      股本,股权,股票
Equity cushion      股本作垫
EU      欧洲联盟(欧盟)
Eurodollar bonds      欧洲美元债券
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      欧洲经济共同体(欧共体)
European Monetary Union      欧洲货币联盟
European Options Exchange      欧洲期权交易所 (阿姆斯特丹)
European style option      欧式期权
European Union      欧洲联盟(欧盟)
Ex-coupon      不附息票
Exotic option      第二代期权组合(设回报上或下限)
Exploitation license      采矿许可证
Exploitation right      采矿权
Exploration right      探矿权
Extendible bonds      可延期债券
Extraordinary item      非经常项目
      
F      
Face value      面值
FEC      外汇券
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      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
Fee-Based Content      收费信息 (互联网)
Fiduciary       信托人/信托机构
Fiduciary duty       受信责任;诚信义务
Financial Advisor      财务顾问;融资顾问
Financial Business Operation Permit      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
Financial forecast      财务预测
Financial Management      财务管理
Financial Markets, Financial Products      金融市场;金融产品
Financial Services      金融服务
Fixed asset losses in suspense      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
Fixed income      固定收益;定息债券
Floating Rate Note      浮息票据
Floor      下限
Floor broker      出市经纪
Follow-on offering      后续发行
FOMC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
Foreign-funded enterprise      外商投资企业
Foreign Exchange      外汇
Foreign Exchange Business Operation Permit      经营外汇业务许可证
Foreign Exchange Certificate      外汇券
Foreign exchange mortgage loan      外汇抵押贷款
Foreign exchange swap center      外汇调剂中心
Formulae Based Amortization      按公式计算的摊还方法
Forward Rate Agreement      远期利率协议
FRA      远期利率协议
Franchiser      项目招商人
Franchisor      特许专营受权公司
Frankfurt Stock Exchange      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
Free float      公众持股量
      [股市] 指由机构投资者及公众投资者所持有的股份总数占公司已发行股票总数的百分比
FRN      浮息票据
FTSE Index      伦敦金融时报指数 (又称富时指数)
Fund Management      基金管理
Futures      期货
FX      外汇
      
G      
G&A      一般费用及行政费用
G7      七大工业国
GAAP      一般公认会计原则
Gateway      网关/国际关口局
GATT      关税及贸易从协定
GDP      国内生产总值;本地生产总值
GDR      全球预托收据;全球存股证
Gearing ratio      运用倍数
General Acceptable Accounting Principle      一般公认会计原则
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关税及贸易从协定
& Trade      
General & Administrative Expenses      一般费用及行政费用
General management      一般管理;综合管理
Global bearer warrant      全球不记名认股权证
Global coordinator      全球协调人
Global Depository Receipt      全球预托证券;全球存股证
Global finance      全球金融;全球财务
Global financial firm/institution      全球金融公司/机构;世界性金融公司/机构
Global offering      全球发行
GNP      国民生产总值
Going public      上市;公开上市
Goodwill amortization      商誉价值摊销
Government Concessionary      政府特许及软性贷款
& Soft Loan      
Greenshoe      绿鞋;超额配售选择权
      [股市] 超额配售是所有股票发行的一个重要元素,特别是对采用Bookbuilding销售方法的发行而言。包销发行成功主要归功于能争取到高于发行量的投资者需求。在这情况下,未能满足的需求会向后市寻求买入,从而有助实现强劲的价格表现和提高发行在二级市场的流动性。为了让包销商能超额配售然后具有灵活度可从市场买回股份以有助稳定后市的交易价,发行人授予包销商greenshoe,一般相当于发行量的15%,让包销商有选择权可于定价日后30天 (稳定期) 内以发行价向发行人买入额外股份。额外股份只能用于配售给未获满足的超出发行量的投资者订单。超额配售选择权通常是股价在二级市场上升才被行使,不然的话,一般会通过从二级市场买回股票以填补超额销售的数量。
Gross domestic product      国内生产总值;本地生产总值
Gross national product      国民生产总值
Gross profit      毛利润
Gross spread       总差额
      [股市]也称为总佣金或总费用。发行总差额包含三个部份:承销费、经办费和销售特许佣金。
Group of Seven      七大工业国
Gun jumping      偷步
      
H      
Hang Seng China Enterprise Index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 (香港)
Hang Seng Index      恒生指数 (香港)
Hedge Fund      对冲基金;套保基金
Hedging      对冲; 套保
HIBOR      香港银行同业拆借利率
HKFE      香港期货交易所有限公司
HKMA      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
HKSAR      香港特别行政区
HKSCC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HKSE      香港证券交易所
Holding Company      控股公司
Homepage      首页(互联网)
Hong Kong Futures Exchange Ltd.      香港期货交易所有限公司
Hong Kong Interbank Offer Rate      香港银行同业拆放利率
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      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
Hong Kong Securities Clearing Co. Ltd.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香港特别行政区
Hong Kong Stock Exchange      香港证券交易所
HSCEI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 (香港)
HSI      恒生指数(恒指) (香港)
Hybrid cap      混合上限
      
I      
IAS      国际会计准则
ICP      互联网内容供货商
Idle funds      闲置资金
IMF      国际货币基金
IMM      国际货币市场
Implicit deflator      隐性通货紧缩指数
Import quota      进口配额
Import tariff      进口关税
In-the-money      价内(期权)
Incentive site      鱼饵网点(互联网)
Income tax      所得税;入息税;薪俸税
Indemnification      赔偿
Indexed performance      指数表现
Indicative price      指示性价格
Industrail and Commercial Consolidated Tax      工商统一税
Inflation      通货膨胀;通胀
Information memorandum      资料备忘录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信息科技
Initial Conversion Premium      初次转换溢价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首次公开招股发行
Insider trading      内幕交易
Institutional investor      机构投资者
Intangible asset      无形资产
Intellectual property (IP)      知识产权
Interest Rate Swap      利率掉期
Intergovernmental loan      政府间贷款
Interim report      中期报告
Intermediary      中介机构; 中介人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国际会计准则
International Finance      国际融资
International Market      国际市场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国际货币基金
International Monetary Market      国际货币市场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国际标准化组织
International Trust & Investment Corp.      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国投公司)
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      互联网内容供货商
Internet presence      网上广告
Intrinsic value      内在价值
Inventory      存货;库存
Investment, Investing      投资
Investment advice, Investment advisor      投资咨询;投资顾问
Investment bank, Investment banking      投资银行;投资银行服务
Investment grade      投资级
Investment research      投资研究
Investor Relations      投资者关系
IPO      初次公开发行;首次公开招股
Investor Relations      投资者关系
Irrevocable letter of credit      不可撤消信用状
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sued (and outstanding) shares      已发行股票
Issuer      发行人
IT      信息科技
ITIC      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国投公司)
      
J      
Joint account      联名帐户;共同帐户
Joint and several liabilities      共同及连带责任
Joint global coordinator      联席全球协调人
Joint stock company      股份有限公司
Joint venture      合营企业;合资企业
Jointly operated mines      联办矿
Junior mortgage      次级按揭
Junk bond      垃圾债券
      
K      
Korea Composite Index      韩国综合指数
Korea Stock Exchange      韩国证券交易所
Kuala Lumpur Stock Exchange      吉隆坡证券交易所
      
L      
L/C      信用状
LBO      杠杆买断交易;借贷融资收购
Lead manager      主承销;牵头经办人
Legal persons shares      法人股
Lender      贷款人
Letter of credit      信用状
Leverage = level of debt/equity      债务水平/比重
Leveraged Buy Out      杠杆买断交易;借贷融资收购
Leveraged rate      杠杆比率
LIBOR      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
Lien      扣押;扣押权;留置权
LIFFE      伦敦国际金融期货及期权交易所
Limited recourse      有限追索权
Limited partnership      有限责任合伙
Linked Exchange Rate System      联系汇率制度
Liquid investment      短期投资
Liquid Yield Option Note      流动收息权利票据
Liquidity      流动性;流动资金;变现能力
Liquidity ratio      速动比率
Listed company      上市公司
Litigation      诉讼
Local toll collecting highway infrastructure index      地方收费公路基楚设施指数
Lock-in      自然出现(条件)
Lock-out      自然消失(条件)
Lock-up      锁定;封锁
      [股市]由发行公司或第三者供应方(如适用)作出承诺,在事先未取得承销商(包销商) 的同意前,不得进一步出售股份。封锁期一般是180天,但也可视乎情况而较长。
Lock-Up Agreement      锁定协议
London Commodity Exchange      伦敦商品交易所
London Interbank Offer Rate      伦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
Londo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Futures and Options Exchange      伦敦国际金融期货及期权交易所
London Metal Exchange      伦敦金属交易所
London Stock Exchange      伦敦证券交易所
London Traded Options Market      伦敦期权市场
Long (position)      长仓;好仓;看涨
Long call      买入认购权;认购长仓
Long forward      买远期
Long put      买入认沽权;认购短仓
Long-term shareholding (loyalty) incentive      长期持股优惠
Long-term supply agreement      长期供应协议
Loose bond      短期买卖债券
Low-Budget Operation      小本经营
Loyalties      特许费
LSE      伦敦证券交易所
LTOM      伦敦期权市场
LYON      流动收息权利票据
      
M      
M&A      合并与收购
Macroeconomic      宏观经济;总体经济
Madrid Stock Exchange      马德里证券交易所
Makati Stock Exchange      马卡地证券交易所
Make-Whole Call      以支付溢价为成本的提前还款权利
Make-Whole Provision      >提前赎回补偿
Management Best Practice      管理最佳做法
Management Buy-Out, MBO      管理层买断交易;管理层收购
Management fee      经办费
      [股市]经办费是支付给银行作为它们处理为准备和执行一笔发行所涉及的工作的报酬,包括设计发行结、组织承销团、准备文件和促销材料等。经办费的基本拆帐方法是按所承担的包销数量计算,认同了有较大包销承担的个别机构一般也承担较多的工作量。此外,设有支付予发行高级参与方的称之“praecipium” 的额外酬金。
Management Seminar, Management Tools      管理人员研讨会;管理工具
Manila Stock Exchange      马尼拉证券交易所
Marche a Terme International      法国国际期货及期权市场
de France      
Marche des Options Negociables      巴黎证券交易所期货市场
de la Bourse de Paris      
Margin      [期货交易] 保证金;按金
Margin call      要求增补按金
Mark-to-market      按市值计价
Market Capitalization      市场资本值;市值
Market maker      报价商;市场庄家
Market order      市价委托
Market share      市场占有率;市场份额
Marketable securities      有价证券
Marketing      促销;推介;营销
      [股市] 首次公开招股(IPO) 的促销期包括有公司管理层参与向投资者宣传其投资故事的公司路演、和帐簿管理人向投资者收集订单的Bookbuilding销售活动。期内,经办银行和投资者双方间的销售和研究人员会定期进行对话。紧接发行前促销活动,促销期经过Bookbuilding程序和发行定价的完成而结束。
Material misstatement      重大失实陈述
MATIF      法国国际期货及期权市场
Mature market      成熟市场
Maturity      到期
      [债市] 指债券或其它债务工具已到期并须支付总本金金额的日期
Medium and long term loans      中长期贷款
Medium Term Note      中期票据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谅解备忘录
Mergers & Acquisitions, M&A      合并和收购;并购
MFN      最惠国待遇
Milan Stock Exchange      米兰证券交易所
Minority interest      少数股东权益
Monetarism      货币主义
Monetize      货币化
Monopoly Enterprise      垄断/独占企业
Montreal Stock Exchange      蒙特利尔证券交易所
Moratorium      冻结;宣布停止还款;延期付款命令
Mortgage-backed security      有抵押证券
Most Favored Nation      最惠国待遇
MOU      谅解备忘录
MSCI (Morgan 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      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
MTN      中期票据
Multi-Lateral Netting      多边净额
Multi-Tranche Offering      分期或分多个份额发行
Mutual Funds      共同基金;互惠基金
      
N      
Nagoya Stock Exchange      名古屋证券交易所
NAPS      国家自动支付系统 (中国)
NASDAQ      纳斯达克
      (全国证券交易商自动传报协会)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 Automated Quotations      全国证券交易商自动报价协会
      (美国)
National Automated Payment System      国家自动支付系统 (中国)
Natural resources      自然资源
NAV      资产净值
Net asset value      资产净值
Net book value      帐面净值
Net income      净收入
New York Cotton Exchange, Inc.      纽约棉花交易所有限公司
New York Futures Exchange      纽约期货交易所
New York Mercantile Exchange      纽约商品交易所
New York Produce Exchange      纽约农产品交易所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纽约证券交易所
Nominal      表面;名义上
Non-callable      不可赎回
Non-deliverable      不交收
Non-farm payroll data      非农业人员收入数据
Non-operating income      非经营收入
Non-performing Loans      不良贷款;逾放款;到期未能偿还贷款
Notes receivable      应收票据
Notional size      票面规模
NPLs      不良贷款;逾放款;到期未能偿还贷款
      
O      
Obligatory right      强制性权利;债权
OD      帐户透支
OECD      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经合组织)
OEM      参见Original Engineering Manufacturing栏目
Off-balance sheet      资产负债表外
Off-budgetary      财务预算外
One-on-one      一对一会议
      [股市]发行人与单一机构投资者进行的会议。一对一会议一般只会安排给很有可能会买入相当大量股票和表示有兴趣与管理层会面的大型机构。
One-time mandatory call/put option      一次性强制转换的认购/认沽期权
OPEC      石油出口国组织
Open-end funds      无限额基金
Operating concessions      特许经营权
Operating profit/margin      经营利润
Option      期权;选择权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经合组织)
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石油出口国组织
Original Engineering Manufacturing      原厂委托制造(加工)
Osaka Securities Exchange      大板证券交易所
Oslo Stock Exchange      奥斯陆证券交易所
OTC      场外交易
Out-of-the-money      价外;失值(期权)
Outsourcing      外包;外判
Over-allotment option      超额配售选择权(参见Greenshoe栏目)
Over-subscription      超额认购
      [股市] 一笔发行,当投资者需求(以股份数目计算)高于所发行的股份数目时,便称为超额认购。超额认购的程度往往被用作为衡量一笔发行成功的指
Over-The-Counter      场外交易
Over Draft      帐户透支
Overhead cost      间接成本
Owned fund/own funds      自有资金
      
P      
P/E multiple      市盈倍数
P/E ratio      市盈率;本益比
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Council      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
Pacific Stock Exchange      太平洋证券交易所
Pageview      页视;浏览页数(互联网)
Paid-up capital      实收资本;已缴足资本
Pan-European Stock Exchange      泛欧证券交易所
Par      票面值
Par bonds      有面值债券
Paris Bourse      巴黎证券交易所
Parity      平价
Patent      专利
Payoff profile      盈利分析
PECC      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
Penalty provision      惩罚/罚金条款
Per capita income      人均收入
Performance bond      履约保证
Performance buydowns      履约不足赔偿金
Performing loan      良好贷款
Philadelphia Stock Exchange      费城证券交易所
Physical assets reserve specifically authorized      特准储备物资
Physical warrant      实股认股权证
Plant      厂房
Pollutant      污染物
Pollutant charge      排污费
Portfolio Management      资产组合管理
Post-dated cheque      期票
Pot names      法人优惠名单/保留户
Potential obligation      潜在义务/负债
Power of attorney      授权书
PR      公共关系(公关)
Praecipium      额外酬金
      [股市] 从发行经办费(本身为总佣金、总费用或总差额的其中一部份)分割出来的若干份额部份给全球协调人的酬金。
PRC -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Pre-emptive right      优先权;先买权
Preference shares      优先股
Preferential treatment      优惠待遇
Premium      期权金;权利金;溢价
Premium put      溢价赎回
Premium put structure      含沽出期权式结构
Present value      现值
Press release      新闻(发布) 稿
Price      价格;定价
Price range      定价区间(发行)
Price talk      定价谈判
Primary debt      一级发行债券
Prime rate      最优惠利率
Principal      本金
Private Banking      私人银行;个人银行
Private Equity      私募股本;非上市股本;非上市股票;直接投资
Private placement      私募配售;非公开配售
Privately operated mines      民采矿
Privately negotiated options      私下洽商期权
Private Wealth Management      私人财富管理
Privatization      民营化;私有化;私营化
Proforma      备考报表;预计报表 项目/贷款安
Program arranger      排人
Project approval      立项
Project finance      项目融资
Promissory note      本票
Prospectus      招股书;发售说明书
PSE      太平洋证券交易所
Public filing      公开呈报
Public Listing      公开上市,挂牌上市
Public Relations      公共关系(公关)
Public welfare fund      福利基金; 公益金
Publicity restriction      宣传限制
Pure play      单一业务公司
Put option      出售/认沽期权
Putable bond      可退回债券
      
Q      
Q&A      提问与回答;答问大会
QDII      合格本地机构投资者
QFII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
QIB      合资格机构买家/投资者
      [股市] 指一家总体拥有和具有酌情权在证券市场投资最1亿美元的机构。就银行机构而言,必须符合最低净值不少于2,500万美元的要求
Qualified Institutional Buyer      合资格机构买家/投资者
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      合格本地机构投资者
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
Quasi-credit fiancings      类似信用融资
Questionnaire      问卷
Quoted company (= listed company)      上市公司
      
R      
Random assignment      随机分配
Rating      评级
Raw materials      原材料
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      不动产投资信托公司
Realized interest rate      实现利率
Recapitalization      资本重组;再资本化
Recourse      追索权
Recognition of income      收入列帐
Recycling      循环再用
Redeem/redemption      赎回
Refinery      提炼
Registration statement      登记声明
REITS       不动产投资信托公司
Relative strength index      相对强弱指数
Repackaged asset vehicles      重新包装的资产工具
Representations and warranties      声明与保证
Residual asset      剩余资产
Residual value      残值;剩余价值
Restricted securities      受限制证券
Restructuring      改组;重组
Retail players (= retail investors)      散户/个人投资者
Return on asset      资产回报(率)
Return on capital employed      已投资资本回报(率)
Return on equity      股本回报(率)
Revenue-sharing      收入分成
Revolving credit      循还贷款
Right issue      供股(集资)
Rights to the priority distributions      优先分派权
Ring-fencing      绝缘防范
Risk factor      风险因素
Risk rated ratio      风险权重
ROA      资产回报(率)
Roadshow      路演;巡回推介说明会
      [股市] 发售股票公司的管理层启程上路向投资者推介公司的一个活动程序。路演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会议,比如最受重视的主要投资者说明会和一对一投资者会议,以及间中也会进行的小组投资者会议。
ROCE      已投资资本回报(率)
ROE      股本回报(率)
RSI      相对强弱指数
Rule 144A      144A条例
      美国(1933) 证券法第144A条容许发行人向合资格机构投资者(QIB)再发售某些证券而无需注册。通过豁免注册手续,144A条例显著提高了美国机构投资者买入外国公司证券的机会。目前美国有超过3,500家QIB。与已在美国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证券同属一级别的证券并不符合144A条例的再发售资格。机构投资者买入根据144A条例而发行的美国预托证券(ADR) 有颇多限制,因此,在多数情况下,显著倾向买入已取得上市资格的ADR。
      
S      
S&P      标准普尔
S&P 500 Index      标准普尔500种股份指数
Samurai bonds      武士债券
SEAQ      证券交易所自动报价系统 (英国)
SEATS      证券交易所另项交易系统 (英国)
SEC      证券交易委员会( 美国)
Second junior subordinated debenture      更次一级公司债
Secondary offering      二级发行;次级发行
Secular      长期性;非周期性
Securities      证券
Securities and Futures Commission      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
      (证监会)( 香港)
Securities Exchange Commission      证券交易委员会( 美国)
Securities Exchange of Thailand      泰国证券交易所
Sell-side analyst      卖方分析员
      [股市] 受雇于投资银行或经纪行的股票研究分析员。
Selling concession      销售特许佣金
      [股市] 在售出股票或投资者指派基准上,支付给承销团成员的总差额的其中一部份。销售特许佣金是激励销售的方法之一。
Senior debt      优先债务
Settlement      交割;结算
SFC      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
      (证监会)( 香港)
Shanghai Stock Exchange      上海证券交易所
Shareholder value      股东价值
Shares      股票;股份
Shell company      空壳公司
Shenzhen Foreign Exchange Trading Centre      深圳外汇交易中心
Shenzhen Stock Exchange      深圳证券交易所
Short-term revolving letter      短期循环信用状
Short (position)      沽空;短仓;淡仓;看跌
Short and medium term loans      中短期贷款
Short forward      卖远期
Sidelined investors      抱观望态度投资者
Sight draft      即期汇票
SIMEX      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
Singapor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Exchange      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
Singapore Stock Exchange      新加坡证券交易所
Singapore Straits Times Index      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
Sinking fund      偿债基金
SOEs      国有企业
Sovereign rate      国家信用评级
Special stock      特种股票
Spot price      现货价格
Spread      差额; 差价
Sprint period      冲刺期
Stall speed      失速
Standard & Poor      标准普尔
State-owned enterprise      国有企业
State shares      国家股
Stock Broker      股票经纪
Stock Exchange Alternative Trading System      证券交易所另项交易系统 (英国)
Stock Exchange Automated      证券交易所自动报价系统 (英国)
Quotations System      
Stockholm Options Market      斯德哥尔摩期权市场
Stock Market      股票市场;股市
Stock Trader, Stock Trading      股票交易商;股票买卖
Stocks      股票;股份
Stop loss limit      止蚀限额
Strangle      勒束式期权组合
Strategic Investment, Strategic Investor      策略投资;战略投资;策略投资者;战略投资者
Strategic sale      战略出售
Stressed securities      债务危机证券
Strike price      执行价;行使价
Stripped securities      拆开证券
Structured bond      结构债券
Structured financing      结构融资
Subordinated debt      次级债务
Subordinated debt w/ revenue participation rights      附收益参与权利的次级债务
Subpar      次平值;低于预期水平
Supply and marketing cooperatives      供销合作社
Swap      掉期
Swaption      掉期期权
Syndicated loan      银团贷款
Synergy      增效作用; 协同效益
Synthetic securities      组合证券;合成证券
      
T      
T/T      电汇
Taiwan Weighted Stock Index      台湾加权股价指数
Take position      坐盘
Tax benefits      税务优惠
Tax haven jurisdiction      税务优惠的司法权区
Taxable munis      课税的州政府债券
Telegraphic Transfer      电汇
Tender bond      投标担保/保证金
Term sheet      条款说明书
Tick size      价格变动单位
Tokyo Grain Exchange      东京谷物交易所
Tokyo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Futures Exchange      东京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
Tokyo Stock Exchange      东京证券交易所
Tokyo Sugar Exchange      东京原糖交易所
Toll revenue bond      通行税收入债券
Toronto Futures Exchange      多伦多期货交易所
Toronto Stock Exchange      多伦多证券交易所
Tranche      发行份额/部分
Treasury      国库债券;国库券
Treasury strips      国库债券条子
Trustee deed      托管人契约
Turnover ratio      周转率
      
U      
Unconditional and irrevocable letter of credit      无条件及不可撤销信用状
Underlying      所代表或相关的
Underwriter      包销商;承销商
Underwriting      包销
      [股市] 传统的做法是一或多家银行保证在某个数目日子里,按某固定价格担保购买若干数目的股份。此类包销目前普遍被称为硬包销,相对于建立投资者购股意愿档案(Bookbuilding) 的做法,后者是一个要求投入最大努力的结构而非仅在Bookbuilding程序结束时。包销商承诺将买入发行没有售出的所有股票。
Underwriting syndicate      承销银团
Undistributed profit      未分配利润
Unilateral/bilateral agreement      单方面/双边协议
Unit trust      单位信托
Unlisted security      未上市证券
Unsecured debt      无担保债务
Upfront premium payment      一次清偿权利金
Upfront payment/fee      首笔支付费用
Upfront premium payment      一次清偿权利金
Upside risk      上调风险
US Financial Firm/Institution      美国金融公司/机构
US Investment Bank      美国投资银行
US GAAP      美国一般公认会计原则
US Treasury      美国国库债券
Use of proceeds      所得款项用途
Utilization rate      利用率;使用率
      
V      
Valuation      估值
Value-at-risk      风险值
Value added tax      增值税
Value fund      价值基金
Vanilla bonds      纯债券
Variable equity return      浮动股本回报 (率)
Venture capital      创业资金;创业投资
Vertical merger      垂直式合并
Volatility      波动;波幅
Volume      成交量
      
W      
WACC      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Wages payable      >应付工资
Weighted Average Cost of Capital      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Wellington Stock Exchange      威灵顿证券交易所
Winnipeg Commodities Exchange      温尼伯商品交易所
Witholding tax      预扣税
Working capital      周转资金;营运资金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世界贸易组织
WTO      世界贸易组织






X      
X/B (Ex-bonus)      无红利的简写

X/D (Ex-dividend)      除息;无股利的简写
X/R (Ex-rights)      除权;不带新股认股权
X/W (Ex-warrants)      除证;不附认股权
Xerox      复印本;影印副本
      
Y      
Yankee bonds      扬基债券 (美国)
Yield      收益 (率)
Yield curve      收益曲线
Yield To Maturity      到期收益 (率)
Yield to put      沽出实收利息
YoY      按年(度)计
YTM      到期收益 (率)
      
Z      
Zero-sum game      零和游戏
Zero coupon bonds      零券息债券
Zurich Stock Exchange      苏黎世证券交易所

hefeiddd 发表于 2007-11-12 08:16

外汇交易常用术语(英汉对照)

外汇术语中文版

A

Accrual 累积 - 在每一次交易期间内,远期外汇交易所分配的升水或折扣直接关系至利益套汇交易。

Adjustment 调整 - 官方行动,用于调整内部经济政策来修正国际收支或货币利率。

Appreciation 增值 - 当物价应市场需求抬升时,一种货币即被称作增值, 资产价值因而增加。

Arbitrage 套汇 - 利用不同市场的对冲价格,通过买入或卖出信用工具,同时在相应市场中买入相同金额但方向相反的头寸,以便从细微价格差额中获利。

Ask (Offer) Price 卖出( 买入)价 - 在一外汇交易合同或交叉货币交易合同中一指定货币的卖出价格。以此价格, 交易者可以买进基础货币。在报价中,它通常为报价的右部价格。例: USD/CHF 1.4527/32,卖出价为1.4532,意为您可以1.4532 瑞士法郎买入1 美元。

At Best 最佳价格 - 一指示告诉交易者最好的买进/ 卖出价格。

现价或更好 - 一交易以一特定或更理想汇率执行。

B

Balance of Trade 国际收支 - 指一国承认的,在一定时期内对外交易的记录,包括商品、服务和资本流动。

Bar Chart 棒形图表 - 一种由4 个突点组成的图表: 最高和最低价格组成垂直棒状,被一小水平线标志于棒形的左端为开市价格, 右端的小水平线则为关市价格。

Base Currency 基础通 - 其它货币均比照其进行报价的货 币。 它表示基础货币相对第二种货币的价值。例, USD/CHF 报 价为1.6215,即是1美元价值1.6215 瑞士法郎。在外汇交易市场中,美元通常被认为是用作报价的 “基础”通货,意即:报价表达式为1美元的1个单位等于不同单位的其他货币。 主要的例外货币为英镑, 欧元及澳元。

Bear Market 熊市 - 以长时期下跌的价格为特徵的市场。

Bid Price 买入价 - 该价格是市场在一外汇交易合同或交叉货币交易合同中准备买入一货币的价格。以此价格,交易者可卖出基础货币。它为报价中的左部,例: USD/CHF 1.4527/32, 买入价为1.4527; 意为您能卖出1 美元买进1.4527 瑞士法郎。

Bid/Ask Spread 差价 - 买入与卖出价格的差额。

Big Figure Quote 大数 - 交易员术语,指汇率的头几位数字。这些数字在正常的市场波动中很少发生变化,因此通常在交易员的报价中被省略,特别是在市场活动频繁的时候。比如,美元/日元汇率是 107.30/107.35,但是在被口头报价时没有前三位数字,只报"30/35"。

Book 帐本 - 在专业交易环境中,帐本是交易商或者交易柜台全部头寸的总览。

经纪人 - 充当中介的个人或者公司,出於收取手续费或佣金目的,为买方和卖方牵线搭桥。与此相比,“交易员”经营资本并且购入头寸的一边,希望在接下来的交易中通过向另一方抛售头寸赚取差价(利润)。

1944年布雷顿森林协定 - 此协定确立了主要货币的固定外汇汇率,规定中央银行对货币市场进行干预,并将黄金的价格固定成 35 美元每盎司。此协定沿用至 1971年。

Bull Market 牛市 - 以长时期上涨价格为特徵的市场。

Bundesbank 联邦银行 - 德国中央银行。

C

Cable 电缆 - 交易商针对英国英磅的行话,指英磅对美元的汇率。从 18 世纪中期起,汇率信息开始通过跨大西洋电缆传递,此术语因此流传开来。 .

Candlestick Chart 烛台图表 - 表示当日成交价格幅度以及开盘及收盘价格的图表。如果收盘价格低於开盘价格,此矩形会被变暗或填满。如果开盘价高於收盘价,此矩形将不被填充。 .

Cash Market 现金市场 - 是以期货或期权为实际操作的金融工具的市场。

Central Bank 中央银行 - 管理一国货币政策并印制一国货币的政府或准政府机构,比如美国中央银行是联邦储备署, 德国中央银行是联邦银行。

Chartist 图表专家 - 使用图表和图形,解释历史数据,以便能找到趋势,预测未来走势,并协助技术分析的人。 也可称为技术交易员。

Cleared Funds 清算资金 - 能立即使用的现金,被用于支付一交易。

Closed Position 关单价位 - 外汇的交易已不再存在。一关单过程为卖出或买进一货币来抵消同等数量的现有交易。此为持平帐目。

Clearing 清算 - 完成 一交易的过程。

Contagion 金融风暴 - 经济危机从一个市场蔓延至 另一个市场的趋势。1997 年泰国的金融震荡导致其本国货币-泰铢- 极 其 不稳定。此局面引发金融风暴席卷其它东亚新兴货币,并最终影响到了拉丁美洲。这就是现在所说的亚洲金融风暴。

Collateral 抵押 - 被用来作为贷款担保或执行保证的有价值的东西。

Commission 佣金 - 由经纪人收取的交易费用。

Confirmation 确认书 - 由交易双方交换、确认交易的各项条款的的交易文件。

Contract 合约或单位 - 外汇交易的标准单位。

Counter Currency 相对货币 - 成对货币中的第二个货币。

Counterparty 交易对方 - 外汇交易中的其一参与者。

Country Risk 国家风险 - 与政府干预相关的风险(不包括中央银行干预)。典型事例包括法律和政治事件,如战争,或者国内骚乱。

Cross Currency Pairs or Cross Rate 交叉配对货币/ 交叉货率 - 在外汇交易中一外汇与另一外汇之交易。例: EUR/GBP。

Currency symbols 外汇符号
AUD - Australian Dollar 澳元
CAD - Canadian Dollar 加拿大元
EUR - Euro 欧元
JPY - Japanese Yen 日元
GBP - British Pound 英镑
CHF - Swiss Franc 瑞士法郎

Currency 货币 - 由一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发行的该国交易单位,作为法定货币及交易之基本使用。

Currency Pair 对货币 - 由两种货币组成的外汇交易汇率。 例: EUR/USD。

Currency Risk 货币风险 - 由於汇率的反向变化而导致蒙受损失的风险。

D

Day Trader 日间交易员 - 投机者在商品交易中的同一交易日内先于最后交易时限清算价位。

Dealer 交易员 - 在交易中充当委托人或者交易对方角色的人。投放买入或卖出定单, 希望能从中赚取差价( 利 润)。与之不同的是,经纪人是一个人或公司作为中间人为买卖双方牵线搭桥而收取佣金。

Deficit 赤字 - 贸易(或者收支)的负结余,支出大於收入/收益。

Delivery 交割 - 交易双方过户交易货币的所有权的实际交付行为。

Depreciation 贬值 - 由於市场供需作用,货币价值下跌。

Derivative 衍生工具 - 由另一种证券( 股票, 债券, 货币或者商品) 构成或衍生而来的交易。 期权是一最典型的衍生具。

Devaluation 贬值 - 通常因官方公告引起的一种货币币值对另一种货币币值的刻意下调。

E

Economic Indicator 经济指标 - 由政府或者非政府机构发布的,显示当前经济增长率以及稳定性的统计数字。 一般的指标包括: 国内生产总值(GDP)、就业率、贸易逆差、工业产值、以及商业目录等等。

End Of Day Order (EOD) 结束日定单 - 以一个指定的价格买入或卖出定单。这定单将持续有效直至当日交易结束,一般而言是下午五点。

European Monetary Union (EMU) 欧洲货币联盟 - 欧洲货币联盟的主要目标是要建立名为欧元的单一欧洲货币。欧元於2002年正式取代欧洲联盟成员国的国家货币。 于1999 年1 月1 日, 欧 元 的 初 步使 用 过 渡 阶 段 开 始.目前,欧元仅以银行业务货币的形式存在,用於帐面金融交易和外汇交易。 这 个过 渡 阶 段 为 期3 年, 之 后 欧 元 将 以 纸 币 与 硬 币 形 式 全 面 流 通.欧洲货币联盟的成员国目前包括:德国、法国、比利时、卢森堡、奥地利、芬兰、爱尔兰、荷兰、意大利、西班牙,以及葡萄牙。

EURO 欧元 - 欧洲货币联盟(EMU)的货币,其取代了欧洲货币单位(ECU 埃居)的地位。

European Central Bank (ECB) 欧洲中央银行 - 欧洲货币联盟的中央银行。

F

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 (FDIC)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 美国负责管理银行存款保险的管理机构。

Federal Reserve (Fed) 联邦储备署 - 美国中央银行。

First In First Out (FIFO) - 就根据FIFO 会计法则,所有货币对交易头寸必须清算。

Flat/square 持平/ 或者轧平 - 如既没有多头也没有空头,即相当於持平或者轧平。如果交易商没有任何头寸,或者其所持全部头寸都互相抵销了,那么他的帐目持平。

Foreign Exchange 外汇 - (Forex, FX) 在 外汇交易场中同时买入一种货币并卖出另一种货币。

Forward 远期交易 - 将在未来约定日期开始的交易。外汇市场中的远期交易通常被表达为高於(升水)或低於(贴水)即期汇率的差价。如要获得实际远期外汇价格,只需将差价与即期汇率相加即可。

Forward Points 远期点数 - 为计算远期价格,加入当前汇率或从当前汇率中减去的点数。

Fundamental Analysis 基本面分析 - 以判断金融市场未来走势为目标,对经济和政治数据的透彻分析。

Futures Contract 期货 - 一 种在将来某个日期以特定价格交易金融工具、货币或者商品的方式。 与 远 期 交 易 最 主 要 的 不 同 处 是 期 货 在 柜 台 市 场 上 交 易。 一 柜 台 式 交 易 为 任 一 不 在 交 易 所 交 易 的 合 同。

FX - 外汇交易。

G

G7 - 7 个领先工业国 家: 美国, 德国, 日本, 法国, 英国, 加拿大, 意大利。

Going Long 买涨 - 对股票, 商品和货币作为投资或投机的购买。

Going Short 卖空 - 卖出不属于卖方的货币或金融工具。

Gross Domestic Product 国内生产总值 - 一国的总生产量, 收入及支出。

Gross National Product 国民生产总值 - 国内生产总值加上国际投资, 交易收入。

Good 'Til Cancelled Order (GTC) - 撤销前有效定单 - 撤销前有效。委托交易员决定,以固定价格买入或卖出的定单。在被执行或撤销前,GTC 一直有效。

H

Hedge 对冲 - 用於减少投资组合价 值 易变性的投资头寸或者头寸组合。可在相关证券中购入一 份 抵销头寸。

"Hit the bid" 达到买价 - 在 一 买价价位上交易被执行。

I

Inflation 通货膨胀 - 一种经济状态,其中消费品物价上涨,进而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

Initial Margin 原始保证金 - 为进入头寸所需的期初抵押存款,用於担保将来业绩。

Interbank Rates 银行同业买卖汇率 - 大型国际银行向其它大型国际银行报价时所按照的外汇汇率。

Intervention 干 预 - 由中央银行所采取的行动,以此调整该货币的价值。协定干预是指由不同的中央银行一起干预来控制货币汇率。

K

Kiwi - 纽西兰货币的另一名称。

L
Leading Indicators 领先指标 - 被认为可预测未来经济活动的经济变量。

Leverage 杠杆 - 也称为保证金,为实际交易的金额与要求保证金的比例。

LIBOR 伦敦银行间拆放款利率 - 表示伦敦银行间拆放款利率。最大型国际银行间互相借贷的利率。

Limit order 限价定单 - 以指定价格或低於指定价格买入,或者以指定价格或高於指定价格卖出的定单。 例 如, USD/YEN 为 117.00/05。

Liquidation 清算 - 通过执行一笔抵销交易,以结清一份未结头寸。

Liquidity 流动性与非流动性市场 - 市场能够轻松买入或卖出而不会影响价格稳定的能力。在买卖差价较小的情况下,此市场被描述为具有流动性。另一种测量流动性的方法是卖方和买方的存在数量,越多的参与者能产生越小的价差。非流动性市场的参与者较少,交易价差较大。.

Long position 多头 - 购入的工具数量多於卖出数量的头寸。依此,如果市场价格上涨,那么头寸增值。

Lot 单 - 一 用来衡量外汇交易数量的单位。交易的价值总是相对于一整数“单”而言。

M

Margin 保证金 - 客户必须存入 的抵押资金,以便承担由反向价格运动引起的任何可能损失。

Margin Call 追加保证 - 经纪人或者交易员发出的,对额外资金或者其它抵押的要求,使保证金额到达必要数量,以便能保证向不利於客户方向移动的头寸的业绩。

Market Maker 运营者 - -提供价格,并准备以这些所述的买卖价格买入或者卖出的交易员。

Market Risk 市场风险 - 与整体市场相关的风险,并且不能以对冲或者持有多种证券等方式加以分散。

Mark-to-Market 调至市价 - 交易商以下列两种方式计算各自持有头寸:自然增长或者调至市价。自然增长系只计算已出现的资金流,因此它只表示已经实现的利得或者损失。调至市价方法在每个交易日结束之际利用收盘汇率或者再估价汇率,测算交易商的帐面资产价 值. 所 有 利 润 或损失都被记录在帐,交易商将持有净头寸开始第二天交易。

Maturity 到期日 - 一金融工具的交易日或到期日。

N

Net Position 价位 - 还未由相反交易抵消的买/ 卖的货币数量。

O

Offer (ask) 卖出价 - 在卖出时,卖方愿意依照的价格或汇率。 参看买入价。

Offsetting transaction 抵销交易 - 用於撤销或者抵销未结头寸的部分或全部市场风险的交易。

One Cancels the Other Order (OCO) 选择性委托单 - 一 种 突 发 性定单,执行定单的一部分将自动撤销定单的另一部分。

Open order 开放定单 - 在市场价格向指定价位移动时买入或卖出的定单。通常与撤销前有效 定单相关。

Open position 未结头寸 - 尚未撤销或者清算的交易,此时投资者利益将受外汇汇率走势的影响。

Over the Counter (OTC) 柜台市场 - 用於描述任何不在交易所进行的交易。

Overnight Position 隔夜交易 - 直到第二个交易日仍保持开放的交易。

Order 指令 - 一给以交易在特定日期执行的指示。

P

Pips 点 - 在货币市场中运用的术语,表示汇率可进行的最小增幅移动。根据市场环境,正常情况下是一个基点。每 一 基点由小数点的第4 位开始计算。例, 0.0001。

Political Risk 政治风险 - 一国政府政策的变化, 此种变化可能会对投资者的头寸产生负面效果。

Position 头寸 - 头寸是一 种 以买入或卖出表达的交易意向。头寸可指投资者拥有或借用的资金数量。

Premium 升水 - 在货币市场中,升水指为判断远期或期货价格而向即期价格中添加的点数。

Price Transparency 价格透明度 - 每 一 位 市场参与者都对报价说明有平等的访问权。

Profit /Loss or "P/L" or Gain/Loss 利 润/ 损 失 - 实际操作时,完结交易的兑现利润或损失,再加上被调至市价的理论“未兑现”利润或损失。

Q

Quote 报价 - 一种指示性市场价格,显示在任何特定时间,某一证券最高买入和/或最低卖出的有效价格。

R
Rally 上升幅度 - 从一阶段的价位下降开始回升。

Range 波动范围 - 在将来的交易纪录中, 一指定阶段的最高价与最低价的差别。

Rate 汇率 - 以别种货币计的一种货币价格。

Resistance 阻力位 - 技术分析术语,表示货币无力超越的某一具体价位。货币价格多次冲击此价格点失败会产生一个通常可由一条直线构成的图案。

Revaluation 再估价汇率 - 再估价汇率是交易商在进行 每 日结算时,为确定当日利润和亏损而使用的市场汇率。 与贬 值 相 反。

Risk 风险 - 风险暴露在不 确 定变化中,收益的多变性;更重要的是,少於预期收益的可能性。

Risk Management 风险管理 - 利用金融分析与交易技术来减少和/ 或控制不同种类的风险。

Roll-Over 回购 - 一交易日期放至另一远期交易日期。这 一过程的成本为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利率差。

Round trip 双向交易 - 买和卖一指定数量之货币。

S

Settlement 清算结算 - 一笔交易并进入纪 录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不需实际货币的有形交换。

Short Position 空头头寸 - 由卖出空头而产生的投资头寸。由於此头寸尚未被冲销,因此可从市场价格下跌中获利。

Spot Price 即期价格 - 当前市场价格。即期交易结算通常在两个交易日内发生。

Spread 价差 - 买卖价格之间的差价。

Square 轧平 - 没有多头也没有空头,即相当於持平或者轧平。

Sterling 英磅 - 英国英镑的另一名称。

Stop Loss Order 停止损失定单 - 以协议价格买入/卖出的定单。交易商还可以预设一 份 停 止损失定单,并可凭此在到达或超过指定价格时,自动清算未结头寸。 例: 如 一 投 资 者 以156.27买 入USD,他会希望下一停止损失定单为155.49,以止损于当美元跌穿155.49。

Support Levels 支撑位 - 一技术性分析中的术语,表示一货率在指定最高与最低价位间能自动调整自身走势,与阻力位相反。

Swap 掉期 - 一货币掉期为同时以远期货币汇率卖/ 买一相同数量货币。

Swissy - 瑞士法郎的另一名称。

T

Technical Analysis 技术分析 - 通过分析诸如图表、价格趋势、和交易量等市场数据,试图预报未来市场活动的作法。

Tick 替克 - 货币价格的最小单位变化。

Tomorrow Next (Tom/Next) 明日次日 - 为下一日交割同时买入和卖出一种货币。

Transaction Cost 交易成本 - 与买入或卖出一款金融工具相关的成本。

Transaction Date 交易日 - 交易发生的日期。

Turnover 交易额 - 指定时期内的交易量或交易规模。

Two-Way Price 双向报价 - 同时提供一项外汇交易的买入和卖出报价。

U

Unrealized Gain/Loss 未兑现盈利/ 损失 - 现价的为开市价位的理论上的盈利/ 损失,由经纪人单独对其做决定。未兑现盈 利/ 损失在关仓时变为实际盈利/ 损失。

Uptick 证券提价交易 - 高於同种货币较前报价的最新报价。

Uptick Rule 证券提价交易规则 - 美国法律规定证券不能被卖空,除非在卖空交易前的交易价格低於卖空交易被执行的价格。

US Prime Rate 美国基本利率 - 美国银行向其主要企业客户贷款所依照的利率。

V

Value Date 交割日 - 交割日 -交易双方同意交换款项的日期。

Variation Margin 变动保证金 - 由於市场波动,经纪人向客户提出的附加保证金要求。

Volatility (Vol) 易变性 - 在特定时期内市场价格变动的统计计量。

W
Whipsaw 锯齿 - 此词条用於说明一 种 高 速变动的市场状态,即在剧烈价格变动周期之后又紧接著出现一个反向的剧烈价格变动周期。

Y

Yard 十亿 - 十亿的另 一种说法。。

hefeiddd 发表于 2007-11-12 08:17

期货交易常用术语(英汉对照)- - 另一个角度学期货

期货交易常用术语(英汉对照)

Abandon 放弃:确认期权失效
Actuals 现货(LME普遍使用physical)
Arbitrage 市场间套利
Assay 检验分析
Ask 要价,喊价
At-the-Money 相等价值:期权履约价与当前期权期货合约的现价完全相同

Back pricing 有效时间定价:生产者常用LME 结算价作为报价基准, 每天公布的结算价到次日中午有效。又称“公认定价”(Pricing on the Known)
Backwardation 现货升水:现货价高于期货价(又称Back),是为逆向市场、倒价市场
Base Metal 贱金属,基金属:除金、银、铂族以外的金属
Bar Chart 条形图
Basis 基差:同一种商品现货价与期货价之差
Basis Price 基本价格,履约价格:期权交易中买卖双方商定,并按此进行交易的价格。又称敲定价格(Strike Price),通常为当前市场价
Bear 卖空者,看跌者:与Bull正相反
Bear Covering 结束空头部位
Bear Market 空头市场,熊市:价格普遍下跌的市场
Bear Position 空头部位:已卖出期货,期望以后能以较低价买进,利润为现在卖出与以后补进价之差额
Best Orders 最佳买卖订单(Buying/Selling “at Best”)
Bid 买方出价
Bond 债券
Bottom 底价:某时间段内的最低价
Borrowing 借入(Borrowing metal from the market):买进近期货的同时,卖出远期货
Break 暴跌,暴升,突破:价格出现较大波动
Broker 经纪行,经纪人
Bull 买空者,看涨者:与Bear相反
Bull Market 多头市场,牛市:价格普遍上涨的市场
Bull Position 多头部位:已买进期货,期望以后能以较高价卖出,其利润为现在买进与以后卖出价之差额
Business Day 交易日
Buying Hedge (Long Hedge)买进套期保值
Buy In 补进:平仓、对冲或关闭一个空头部位
Buy on Close 收市买进:在收市时按收市价买进
Buy on Opening 开市买进:在开市时按开市价买进

Call Option 看涨期权,延买期权:允许购买者按一特定的基价购买一种指定期货合约的权力。预期市价看涨时买“看涨期权”,如购买者判断失误,可以放弃这一购买权力,风险损失只是购买期权的保险费
Call Price 接算价
Canceling Order 撤消指令:撤消前一个指令的指令
Carrying 借入借出:LEM 对借入借出的总称,也表示一种导致借入者将其持有的金属现货存入LEM 注册仓库的借入作业
Carrying Charge 仓储费用:持有现货商品期间所支付的保管费、保险费、损耗、利息等
Cash 现付,现货:LEM 意为按结算价现货交易成交后第二天的现金交付;其他交易所则常指现货交易
Cash&Carry 贷款借入:期货升水时,远期货溢价常对该期间的仓储、保险、资金成本造成影响。金属过剩时,期货升水趋势扩大,由于交易者买近期货卖远期货所需融资成本低,使银行借贷有吸引力
Cash Commodity 现货商品
Cash Today 次日交割:合约的交割日期为下一个交易日时
CFTC 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美国的)期货交易由农业部商品交易所办公室负责管理
Clear,Clearance 清算,结算:对期货合约进行的资金结算
Clearing House 结算所
Clearing Member 结算会员:结算所的会员公司,结算会员必须是交易所成员
Clerk 场内经纪助理:经授权可代理场内经纪人之职
Client Contract 委托合同:结算会员与非结算会员、非结算会员与其他交易者之间的合同
Client Option 委托期权:期权买卖的任一方均非结算会员的交易
Close 收市
Closing Range 收市价幅
COMEX (The New York Commodity Exchange) 纽约商品交易所
Commission 佣金
Commitment 承诺(或未结清权益)
Commodities Exchange Center (CEC) 纽约商品交易中心:纽约商品交易所、纽约商业交易所 (NYMEX)、纽约棉花交易所、咖啡糖可可交易所的所在地
Commission House (Futures Commission House 或 Wire House)经纪商行 代办行
Contango 期货升水:金属近期供货充足时, 远期价高于现货价。是为正向市场,顺价市场
Contract 合约
Contract Month 合约月份:期货合约进行实物交割的月份
Corner 囤积居奇
Cost of Carry 置存成本:期货商品交割之前,所发生的利息、仓储和装卸搬运费用
Counterparty 合约对方
Cover 平仓,补进:在市场上通过补进(如原有部位在空头)或回抛(如原有部位是多头)结清空盘部位
Cross(Close hedge)买空卖空:同一个结算会员的套购套售,交叉保值
Current Yield 当期收益:债券利息与当时的债券市价之比

Day Order(G.F.D)当日有效订单:当日未执行则自动失效。如要在当日全部时间(含正式交易、场外交易、场前交易、午餐时间与傍晚),应注明“全部市场时间”(All Market)
Day Trading 当日交易:当天交易中买进和卖出相同部位
Daily Limit 每日价格波动幅度的限制
Dealer 交易代表
Declaration Date 宣告期(履约期或有效期):期权购买者必须宣告其权力是否履行的最后日期,否则,期权将失效。LEM 的宣告期是每月的第一个星期三
Default Notice 违约通告
Defaulter 违约者
Deferred Futures 远期:离交割期相对最远的期货合约月份
Delivery 交割:期货合约买、卖双方到期以仓单形式体现的商品实物所有权的转移
Delivery Date or Prompt Date 交割日期
Delivery Month 交割月份(与合约月份相同)
Delivery Notice 交割通知:一方提交通知,表示同意在指定日期交割以结束其未平仓的空头期货部位
Delivery Point 交割地点
Deposit 初始保证金(见Initial Margin)
Differentials 差价(与Basis同义)
Discretionary Account 委托帐户
Double Option 双向期权:期权拥有者同时拥有按基本价卖出或买进权利的期权

Equity 资金净值:按当时市价清算后,期货交易帐户剩余的资金净值
Evening Up 对冲:通过买或卖对冲掉现有的市场部位
Event of Default 违约事件
Exchange Contract 交易所合约:交易双方都是结算会员的合约
Exchange Option 交易所期权:期权买卖方都是结算会员的期权交易
Exercise 执行,履约:期权有效期内,期权购买者宣布将实行其权力按履约价买进或卖出期货合约
Expiration Date 到期日:期权买方可能执行期权权利的日期或最后一日
Exchanger 交易所

Fill 执行价
Fill-or-Kill Order 成交或取消指令:一般指出价三次后未成交则立即取消
First Notice Day 第一通知日:同意以现货商品交割履行期货合约,发出通知的第一天
Floor Broker 场内经纪人
Floor Trader (又叫Local)场内交易人:通常只为自己的账户(或由其控制的)进行交易的人
Force Majeure 不可抗力:LME 的合约中没有此条款,遇不可抗力时,LME缓冲
Forward 远期货,期货
FSA 英国金融管理法案:1986年通过,随时修正
Fundamental Analysis 基本分析法:用商品供需理论与信息进行价格分析与预测
Futures 期货
Futures Contract 期货合约:经批准在交易所交易大厅内签定的,商品质量、交割地、交割期等均已标准化的交易契约
Futures Commission Merchant 期货代理商

G.O.B.(Good Ordinary Brand)优质级:LME 用,现改用“高级”(High Grade)代替
Good Till Cancelled Order(G.T.C.)除非客户撤消,否则一直有效的订单
Granter 转让者:期权的卖方

Hedge,Hedging 套期保值:通过在期货市场取得一个与现货交易相反部位期货合约的方法,来回避因价格波动对现货买、卖造成的损失,起到经济保险的作用
Hedger 套期保值者
Horizontal Spread 水平套期图利:在买进看涨或看跌期权的同时,按相同的履约价但不同的到期日,卖出同一商品种类的期权

Initial Margin 初始保证金:取得一个期货部位所交纳的初始费用。通常为合约价值的5~10%
Inverted Market 倒转市场:近期月份的价格高于远期月份价格的期货市场
In Warehouse 交割仓库:LME合约中的出售地点
Inter-commodity Spread 跨商品套期图利:买进(或卖出)某种商品的期货合约,同时又卖出(或买进)相同交割月份的与买进(或卖出)商品相关的另一种商品的期货合约,日后分别进行对冲,以期获利
Inter-delivery Spread 跨月套期图利:买进(或卖出)某种商品某月的期货合约,同时又卖出(或买进)同种商品但不同月份的期货合约,日后分别进行对冲,以期获利
Inter-market Spread 跨市套期图利:在某一个交易所买进(或卖出)某种商品的期货合约,同时又在另一个交易所卖出(或买进)相同商品相同月份的期货合约,日后分别进行对冲,以期获利
International Commodities Clearing House(I.C.C.H.)国际商品结算所:LME委托的结算所
Inter-Market 跨交易所:LME上下午间的闭市之间,会员们用电话进行办公室间的交易
In-the-Money 有利价值,内在价值:按当时市价如执行期权可以实现的增加价值。看跌期权,履约价高于当前公布价;看涨期权,履约价低于当前公布的结
算价
In-the-Money Option 实值期权:具有有利价值(内在价值)的期权
Intrinsic value 内含价值:基本同“有利价值”。实值期权所含内在价值的金额,是权利金的构成成分
Inverted Market 逆向市场,倒挂市场:同一商品的现货或近期期货价格高于远期期货价格的市况

Kerb Trading 场外交易:每场正式交易结束后,有15至25分钟,所有的金属同时在交易圈进行交易

Last Trading Day 最后交易日:期货合约交割月份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最后交易日后尚未清算的期货合约,须通过相关现货商品或现金结算方式平仓
Late Night Trading (Lates)晚场交易:自下午场场外交易结束到相关美国市场闭市,LME 非正式交易时间
Lending 借出:通过卖出近期货同时补进远期货来扩展多头部位
Limit 停板限额
Limit Up 涨停板
Limit Down 跌停板
Limit Order 限价指令
Liquid 流动性:期货买、卖与对冲交易的活跃程度与成交量的大小。交易量大而又不引起价格剧烈波动,即是流动性大
Liquid Market 流动性市场:买卖均能较易实现的市场
Liquidate 平仓,对冲:通过买进(或卖出)相同交割月份的同样商品期货合约来了结先前已卖出(或买进)的期货合约,或到期收、交现货商品
LME 伦敦金属交易所
Long 多头,买空:“做多头”即为通过买进期货合约开始一个交易;或是买进多于卖出
Long Position 多头头寸,多头部位:未结算的买进期货部位
Lot 批:“一批”在LME常叫“一张仓单”、“一张合约”

Major Currency 做价货币
Margin 保证金
Margin Call 追加保证金要求,追加保证金通知
Mark to the Market 空盘评估:以当前市场价(当日结算价)为基础对尚未结算的空盘部位评估,计算其账面盈亏,以确定是否要追加保证金
Market Order 市价订单:按市场当时最优价或市价立即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期货合约的指令
Market if Touched(M.I.T.)触价成市价订单:价格达到高于(低于)当前市价的一定水平即卖出(买进)的指令
Matching Period 对应结算时间段
Matching System 对应结算系统
Maximum Price Fluctuation 最大价格波幅:在一场交易中合约价格可以上下波动的最大值
Merchant 贸易商
Minimum Price Fluctuation 最小价格波幅

Nominal Price 名义价格:对一个期货月份日期的估计价,当该日期有行无市时指定该价为收盘价。当现货交易处于类似情况时,也用该价作为当前价指标
Notice Day 通知日:易所规定的、对本月到期要准备交割期货合约的持有者发出交割书面通知的日期

Offer 卖方出价
Official Prices 正式价格:由LME报价委员会(Quotations Committee)提出,每交易日13:10公布现货、三月和十五月期货的正式价
Omnibus Account 综合账户:在国外,一期货经纪公司与另外的经纪公司共同使用的账户,交易以原经纪人的名义混合使用
One Cancels Other(O.C.O.)非此即彼订单:由两个订单结合的交易指令,其中含一附加指令,当一个订单执行后即取消另一个订单
Open Contracts 未平仓合约:已买卖期货合约但未进行对冲处理或实物交割
Open Interest(op int)空盘量,未平仓量,未结清权益:期货市场上交易的某种商品尚未结清(对冲或交割)的全部期货合约数量
Open Order 开口定单(同Good Till Cancelled Order)
Open Outcry 公开喊价
Open Position 空盘部位:尚未结清的期货合约市场部位
Opening, The 开市
Opening Price 开市价,开盘价
Opening Range 开市价幅:开市后第一个交易完成时的买卖价波动范围
Option 期权,期货合约选择权:赋予购买者在协议规定的有效期内按协定价(基本价或敲定价、履约价)购买或卖出一定量商品的选择权力
Options Committee 期权委员会
Out-of-the-Money 无利价值:当一期权当前没有内含价值,例如当看涨期权的履约价高于当前公布的结算价或当看跌期权的履约价低于当前结算价时,称无利价
Out-of-the-money Option 虚值期权:不具有内涵价值的期权,相对应的是实值期权 P&S(Purchase and Sale Statement)交易清单:经纪行为客户对冲掉原建立的市场部位后,提交客户的分类账目净盈亏额变化清单

Physical 现货
Position 交易部位,头寸:对市场的承诺,即未进行对冲处理的买或卖期货合约数量。对于买进者,称处于多头部位(Long);对于卖出者,称处于空头部位(Short)
Position Limit 头寸限制:交易所限定的交易者可以持有某种期货合约的最大数量
Pre-Market 场前交易:LME正式交易前经纪行之间的交易,场前交易可以是非常活跃和具有影响力的
Premium (1)权利金:期权买主向卖主即时支付不再退回的费用,此为期权购买者可能的最大损失;(2)溢价,升水:期货价高过现货价的差额;(3)加价:对高于期货合约交割标准的商品应支付的额外费用
Price(及物动词)定价:通常按正式结算价确定有关金属的价格
Pricing-In 按预定收盘价买进
Pricing-Out 按预定收盘价卖出
Primary Market 初级市场:主要的现货商品初级市场
Principal 委托人,本人货主:能够并必须履行合约上所有条件的个人或机构
Principals' Market 货主间交易:期货市场上,交易成员以货主身份在交易圈内和他们的客户一起完成交易
Profit Taking 获利回吐
Prompt 即付:在两天内即交割
Prompt Date 交割日期
Put Option 看跌期权,延卖期权

Quotations Committee 报价委员会

Rally 回升
Range 波幅
Reaction 反弹:价格在较长时间下跌后的回升
Recovery 复苏
Registered Representative 登记代表:应本人要求,期货经纪行雇用的经纪人
Ring 节:LME对每一种金属的五分钟交易时间
Ring Committee 场内交易委员会
Ring Dealing Broker 交易会员:期货交易所全权会员组织成员
Rings(Pits)交易场,交易池
Round-Turn 交易回合:通过对冲或实物交割结束在市场上的多头或空头部位的完全交易过程

Scalp 小投机:为微小利润而交易,通常在同一天内频繁买卖对冲
Security Deposit 保证金
Session 场:LME每天分上下场,每场分两轮,每轮中每种金属交易五分钟。每场后有15至25分钟的场外交易
Settlement Business Day 结算营业日:指在纽约可用美元进行国际结算处理的商业银行营业的交易日
Settlement Price 结算价格:由收市价幅决定的价格,用于计算期货市场账户的收益和亏损、追加保证金和交割的发票价格
Short 空头:一个未结算的卖出期货部位。“做空头”即通过卖出期货合约开始一个交易。与之相对应的词是Long
Short Hedge 卖出套期保值
Short Selling 卖空:通过卖出期货合约确立一个市场部位
Short Squeeze 轧空头,逼空:由于市场供应不足迫使价格上升的情形
Speculate 投机:甘愿承担价格波动风险以谋取风险利润的炒买炒卖行为
Speculator 投机者
Spot 现货
Spot Month 现货月:对当前期货报价的最早可以交割的月份
Spread 价差:两个相关市场之间或相关商品之间的价格差异
Spreading 套期图利:同时买进与卖出相关期货合约以获取价差利润的各种套利方式
Squeeze 价格挤压:迫使某特定交割日期的价格高于其它日期的压力
Stockist 存有货物准备出售的商人
Stop-Loss Order 止损指令:一种当市场价格达到某一特定水平时买进或卖出的指令




Straddle 套期图利
Strike Price (Exercise Price)敲定格(履约价):期权合约中双方协定的相关期货商品的价格
Switching(1)换库:LME,一个仓库的金属换成另一个仓库的;(2)转月:由一个期货合约转为另一个期货合约

Taker 购买者
Technical Analysis 技术分析法:利用期货商品价格、交易量、未平仓量等的历史数据,采用各种指标和分析方法来分析和预测未来价格趋势的价格分析方法
Tender 偿付:期货合约的实物商品交割
Tick 最小价位:期货交易中允许的最小价格变动量
Time value 时间价值:反映期权有效时间的权利金数量
Trade House 贸易行:进行现货交易的公司
Trend 趋势
Turnover 交易量

Underlying Futures Contract 期权期货合约
Unofficial Price 非正式价格:LME下午场交易结束时报出的各种金属的收盘价

value 价值:在当前所有买方和卖方都满意的价格上的足够成交量
Variation Margin 价格变动保证金:根据每天的评估决定并发出用以因价格变动而补偿损失的追加要求
Volatility 易变性(年度潜在易变性):反映期权期货合约价格变动程度的指标。由相等价值、保险费、到失效期的剩余时间、期权期货合约价格和当前利率等参数组成的公式计算
Volume 交易量

Warrants 仓单:储存在交易所所指定的(注册)仓库签发的可用于期货合约商品交割的商品所有权证明书,系不记名票

hefeiddd 发表于 2007-11-12 08:18

从1100万到10亿——安迪·凯斯勒

好的分析师如同你身边好的操盘手一样,都是极少数的。。。

1100万到10亿——安迪·凯斯勒

什么是财富?功成名就后的安迪·凯斯勒有时这样问自己,而答案的首选竟然是:逃脱。

资本市场上有勇气且有能力做出如此回答的人,永远只是少数。事实上,无论是在物欲横流的华尔街,还是在冷酷无情的对冲基金丛林,凯斯勒都是一个异数。他不愿做利益的附庸,所以连摩根士丹利首席分析师的高位也弃之如履;他不想做股票的奴隶,所以在2000年网络股股灾发生前,抽身而退。

攻成不易,守成更难。从优秀的华尔街分析师到成功的对冲基金经理,恰是数次在巨大诱惑前罕见的“逃脱”勇气,使凯斯勒得以守持来之不易的声誉与财富,成就英名。

华尔街上的“圣杯”分析师

多年以后,凯斯勒仍为当初做出从摩根士丹利辞职的决定感到轻松。“我实在不是适合在公司里工作的人。”在踏入华尔街的第一天,他就对美国较大的证券经纪公司——潘恩韦伯证券公司研究部主管这么说。“我连套西装都没有,对财务一窍不通,只懂技术。”

那是1985年,凯斯勒穿着褐紫红衬衫、宽松长裤前去潘恩韦伯面试。这是当时他最好的行头,也是当年刚流行的“科技怪胎时尚”装束。显然,他还没有做好从一名贝尔实验室的电机工程师摇身而为华尔街半导体行业分析师的心理准备,这身与华尔街格格不入的打扮使在路上碰见他的熟人大为吃惊。

不过,在研究部主管的力挽以及3倍薪水的诱惑下,他开始给“了解华尔街的朋友的朋友”打电话进行咨询,并遭到其中一位的怒斥:“你是个白痴吗?接受这份工作!”

就这样,26岁的凯斯勒撞进了华尔街的大门。

新的同事们祝凯斯勒好运,然而他的运气似乎糟透了。看上去华尔街的要求并不高——51%的时候做出正确预测即可,但在分析师生涯的头6个月里,凯斯勒似乎全错了。

凯斯勒错了什么?他在撰写的第一份研究报告里,对芯片股给出了“持股观望”的建议,并在一周后修正为“卖出”。时逢1985年10月,行情火热,这个建议让上司大吃一惊。凯斯勒却认为芯片行业的复苏只是表象,由于此前两年产业过度扩张,加之日本厂商的低价倾销,其前景不容乐观。
这个大胆的建议得到公司一位以苛刻著称的重要客户的赞赏,却遭到股票经纪人愤怒的质疑。那些被建议卖出的股票还在涨,但凯斯勒不打算改变观点。他坚信,身为分析师,你必须比别人更早做出预测,而不是报道已发生的事实。

1986年春,芯片股开始下跌,并且跌到5年来最低水平。在过去半年里,一直忍受着嘲笑的凯斯勒终于得到了回报。曾经激烈指责过他的同事开始祝贺他;客户惊惶失措地询问他股价何时才能到底;《华尔街日报》、《巴伦周刊》、《商业周刊》纷纷采访他对产业的看法——入行不到1年的凯斯勒成了“当红炸子鸡”。

到了1986年7月,凯斯勒认为“芯片股大屠杀”已基本结束,对英特尔和摩托罗拉提出了“买入”建议。然而,仿佛故事重演,就在当天,两家公司的股票双双下跌。一周后,英特尔公布了盈利数字:亏损1亿美元!这是该公司有史以来最大的亏损。

真糟糕!市场看到了巨亏、关厂、裁员……于是英特尔的股价快速下挫,一直跌到16美元一线。但凯斯勒从这些现象中看到的是公司营运成本的陡降。1987年1月,芯片业整体复苏。英特尔股价一路走高,直到60美元。

一个星期一的清晨,正在家里蒙头大睡的凯斯勒被电话吵醒。“赶快过来,你进入‘I.I.排名’了,电子业入选者。”

“I.I.排名”是上世纪70年代《机构投资人》杂志推出的“全美研究分析师排名”。杂志社每年5月将选票寄给机构投资人和券商,由他们选出每个产业的前3名分析师,结果于同年10月公布。这项排名被华尔街分析师视为“圣杯”,一旦入选,身价立即上涨。

凯斯勒开始接到挖角电话,但那些以投资银行业务为主的公司不入他的法眼。认为分析师一旦成为投行业务的附庸,则会丧失独立客观的分析立场,也就失去了诚实的品性和投资人的信任。

1989年,新婚蜜月旅行返回纽约后不久,凯斯勒接到了全球顶级投资集团摩根士丹利研究部主任的电话。

飞跃摩根士丹利

为了得到凯斯勒,摩根士丹利可谓下了“血本”。凯斯勒第一天参加公司晨间会议时才吃惊地得知,原来他的薪资水准相当于公司半导体股交易佣金收入的110%!而让其他同事更吃惊的是,凯斯勒既不是哈佛毕业,也没有MBA学历,学历只是“康乃尔大学学士”及“伊利诺大学硕士”,摩根士丹利以前可从未雇佣过这种背景的人!

让凯斯勒略感失望的是,大名鼎鼎的摩根士丹利的研究部门并不像他期望的那样出色。不过,这样的境况对凯斯勒反而有利,因为经纪人渴望从分析师那里得到尽可能多的中肯建议,所以,只要凯斯勒提出要求,他们都很乐意带他去拜见客户,走访公司。这可是凯斯勒最愿意做的事情!
他已经习惯了总是先知先觉地提出对产业前景的看法,然后忍受股价反方向运动的煎熬。在观点得到证实以前,在一片怀疑的眼光中,他坚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不停地走访公司和机构投资人。有时他得面对投资人的怒斥,但他并不以为意,甚至他还偏好咄咄逼人的客户,认为这样会使自己保持机警,逼自己做好功课。

那时垃圾债券的炒作如火如荼,凯斯勒负责研究的半导体领域并不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在垃圾债券的躁动中,他连续几个月推荐买进迈入景气周期的英特尔,公司里却无人理睬,业务部主管甚至在他做完分析后,走过他身旁咕哝道:“景气?蠢驴!”然而没多久,垃圾债券突然崩盘。人们把目光转回到成长类科技股上来,凯斯勒的建议开始受到关注。1990年2月,在一次造访一家芯片批发商,获知2月份的订单比1月份增加了10%后,凯斯勒在第二天的晨间会议上一再强调:“景气复苏了!”

经纪人奔走相告,当天,他建议的股票全部上涨10%~15%。《华尔街日报》记者打来电话,称他为英特尔和摩托罗拉的“斧头”(华尔街把那些做出评论后会对股票走势产生明显影响的权威分析师称为“斧头”)。那位咕哝“蠢驴”的业务部主管依然在叨唠,不过这次他说的是:“好建议!”
1990年夏天,凯斯勒预言的科技股的牛市到来了。他的“I.I.排名”继续上升,达到第2名,他被晋升为摩根士丹利首席分析师。当然,这也意味着他从此很难得到一个不受干扰的休假。因为无论他和太太在哪里,只要英特尔或摩托罗拉的股价有点风吹草动,公司的电话就会打过来,紧急询问他的看法。

尽管如此,凯斯勒还是产生了“继续留在摩根士丹利也许是浪费时间”的想法。在他看来,华尔街正在改变,由于投行业务取代经纪业务,成为券商收入的主要来源,负责为投资人提供建议的研究部门的地位也在下降。

研究部门以往被视为华尔街里的“文明世界”,现在却堕落为投行部门的附庸。许多分析师行尸走肉,不再坚守为投资人提供客观建议的道德,而是致力于如何招徕股票承销业务,从而争取公司巨额的承销收入以及个人优厚的利益分配。

在一片不亦乐乎的生意声中,凯斯勒在做什么?他在做Z先生给他布置的“作业”。Z先生是凯斯勒在一次出差途中偶遇的一位极其低调的瑞士亿万富豪。他们相谈甚欢,Z先生建议他去思考工业化时代之后的盈利模式,一种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新模式。

通过研究,凯斯勒首先看到了网络、多媒体以及影像产业的巨大前景。他与当时还是一家小公司的“美国在线”的CEO一起讨论,与微软负责多媒体业务的主管交流,他写的研究报告引起了业界的关注和讨论,但在其顶头上司奎特隆看来,凯斯勒将精力投入在研究这些“没有一家能让我们赚半毛钱”的公司身上,就是在“浪费时间”。

多年后,在回忆录《一个投资分析师的告白:华尔街牛肉场》中,凯斯勒写道:

我是‘I.I.排名’分析师,但还没变成投行业务人员玩弄的小狗。我真的那么清高吗?不,我也很爱钱,愿意为五斗米折腰,而且很久以前我就想清楚了,在华尔街工作不就是为了赚钱吗?只不过,我的客户是机构投资人,我觉得自己对他们有责任做好研究工作,向他们推荐好股票,在华尔街靠的是声誉,没了声誉,你什么都别玩了。

1993年,凯斯勒向公司递交了辞呈。讽刺的是,5分钟后,奎特隆打来电话,告诉了他摩根士丹利刚刚获得一笔庞大的英特尔认股权证的承销生意,“恭喜!你的研究工作终于获得了回报!”

奎特隆试图挽留他,“至少得做完这件案子才能走”,许诺开出优厚的条件……可惜,凯斯勒去意已决。如果可以成为华尔街上空驾驭金钱的雄鹰,为什么要做“牛肉场”中任人宰割的肉呢?

从1100万到10亿

1996年,凯斯勒与原在JP摩根任职的朋友弗雷德一道,开始运作一笔小型对冲基金。Z先生毫不犹豫地投入了500万美元,这几乎占了他们基金初始规模的一半。

凯斯勒主要投资小型公司,他自认“太懒”。当大多数对冲基金沉迷于追随热点挣上30%时,他考虑的却是那些技术很好、管理优秀,但总有某种障碍导致它们受到投资者冷落的公司。他关注这些障碍的变化,因为一旦障碍消失,就意味着5倍甚至10倍的价值上涨空间。这种长期投资理念在热衷于快速流动操作的对冲基金丛林里等同于异端,因为寻找璞玉实在太难,谁有那耐心!

但凯斯勒与弗雷德乐此不疲。当初坚持不懈的研究现在派上了用场。只要听上几分钟,凯斯勒就能了解一家公司的技术内核,判断它是否具备投资前景;而弗雷德只要和公司CEO呆上一会儿,就能确定这个人是否值得信赖。

1997年春,在走访了当时的大热门Red Brick System公司后,他们决定抛掉手上这家公司的股票。给他们发出“卖出”信号的是公司的CFO,他在会面时关上了门。

“每次都是这样,CFO关上了门,然后股票一落千丈。我不知道他是不想让别人听到公司的经营情况,还是他正在对我们撒谎,而且不想让同事知道他是个说谎的人。谁知道呢,但是CFO关上大门的信号几乎屡试不爽。”

还有的时候,当他们发现公司的接待者在给你写一份材料用豪华纸张,写错时一张一张撕掉,丝毫不觉得可惜,他们就会对这家公司的成本控制感到忧虑。

不过,有些忧虑超出了他们的控制范围,比如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以及1998年全球金融动荡。这场动荡使对冲基金陷入重灾,老虎基金、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元气大伤,人称华尔街“梦幻组合”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被迫关闭。

然而凯斯勒却很快迎来了收获季节。在度过市场动荡期后,他当初耐心的播种开始结果,手头的股票几乎全部升值,买进时每股价格不超过1.5美元的General Magic,最高的抛售价格是14美元;6美元/股买进的Real Network涨到了30美元;同样是6美元/股投资的Inktomi,涨到了36美元;连表现最差的伊兰科技公司的股票也从3美元涨到4.5美元。1998年,他们基金资产规模达到1亿美元,年平均综合增长率为45%。

1999年是一个丰收年。那家在1998年表现最差的伊兰科技公司,凯斯勒在低位继续加仓,后来在100~200美元的高位逐步抛出;当初18美元/股投资的Alteon、从韩国双龙公司那里以2.5美元/股接手的股票,价格都超过了100美元……

1999年一季度,他们的盈利上涨了32%;二季度,又上涨了52%;三季度,继续上涨20%,最终以377%的年收益率,名列对冲基金排行榜第四。这家1996年以1100万美元初始规模起步的基金,在运作了3年后,资产规模已近10亿美元。

让凯斯勒骄傲的不仅于此,“我敢打赌,一只5000万美元对冲基金,1个月的交易量比我们1年的还多。”弗雷德说,“我们正在为我们的投资者服务,而不是为华尔街服务。”

1999年7月的某一天,凯斯勒应邀与一位神秘的客户共进早餐。客户自称来自巴林,“我们听说了你们和你们的绩效,很感兴趣,我明天早上先汇5亿美元给你们。”

一周后,同样的场景在同一家餐厅里上演。这次的客户来自沙特,也是5亿美元。

从天而降10亿美元,但凯斯勒和弗雷德拒绝了!他们认为,不仅不该再接受任何钱,还应该开始把资金归还给投资人。因为市场正在疯狂地飞翔,而他们得提前考虑安全着陆。

2000年一季度,他们的盈利又上升了40%。此后18个月里,他们按照预定计划,坚决逐步卖出持股,强制投资人收回他们的投资。到了年底,华尔街网络股泡沫在癫狂中爆破,许多弄潮儿被吞噬,凯斯勒则奇迹般地“逃脱”,全身而退。

谈及创造这一奇迹的原因,凯斯勒说,华尔街有句名言“高峰和谷底都不会有铃响”,但那些“撒在我们身上的钞票是救了我们的小铃铛”。
1年后,凯斯勒再次因为“逃脱”——当年从摩根士丹利的辞职——而感到幸运。

2002年,纽约检察长斯皮策着手清理华尔街,凯斯勒曾经的同事,潘恩韦伯时期的格鲁曼、摩根士丹利时期的奎特隆以及玛丽·米克,全部落马,他们都是网络热潮中的超级明星。调查表明,为了给自己的客户公司带来好处,他们给出的股市建议与事实有出入。格鲁曼被罚1500万美元,永久性市场禁入;奎特隆被罚30万美元,吊销一年执业资格;米克虽侥幸避免了惩罚,但声誉尽丧。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而凯斯勒,时间见证了他的成功。如今,他不仅以未受玷污的声誉自豪,并坚持独立思考,继续寻觅知识经济财富新路线,此外,还享受着自我隔离于冷酷的对冲基金世界外的财富与温情。

在其作品《操纵金钱》的扉页上,是凯斯勒对家人温情的致辞:献给南茜,以及我的四个孩子。

在产业升级中赚大钱

上个世纪60-80年代美国出了不少投资大师,包括巴菲特、索罗斯、彼得·林奇、罗杰斯、列维和戴维斯等。但是在90年代后期以后,鲜有高水平的投资高手出现。也许这是因为美国新经济的出现以及互联网泡沫的破碎,淘汰掉了很多投资人物,也许是因为传统的投资方式越来越不流行,而很多对冲基金采取了数量化的非传统投资风格,这些数量操作目前还没有经过市场长期检验。

在喧嚣的新经济和新世纪,安迪·凯斯勒算是一位非常值得一提的投资高手。他具有丰富的华尔街工作与投资经验,在华尔街做过炙手可热的研究分析师,还做过投资银行家和风险投资家,以及以传统方式投资的对冲基金合伙人,在华尔街有20年的投资经验,并且有4本关于投资方面的书籍出版。

凯斯勒先生今年11月底将要应《红周刊》之邀访问中国,而我们要与投资高手切磋和交流甚至学习其经验,就要知道他能贡献给我们什么。我认为他在三方面值得国内投资人关注和学习。

贡献一:如何对高科技行业投资并选股

第一个在投资方面的主要贡献是凯斯勒阐述了高科技行业中的投资与选股策略。

与其他投资大师不同,由于凯斯勒有独特的研究分析师经历,他撰写了一本非常出名的《华尔街之肉》。这本书目前是作为华尔街卖方研究分析师必读的一本书,将来也会和《说谎者的扑克牌》、《查理D》等一样成为经典书籍。

在这本书里,他以非常轻松的文笔讲述了他在摩根斯坦利作为高科技行业研究分析师的工作经历(当时是美国IT和网络最流行的时代,而当时摩根斯坦利的高科技研究团队也是该领域的金牌研究团队,他的同事夸冲、米克等也都是非常著名的人物,米克还被称为“网络女皇”),讲述了他做研究推荐股票时的困惑与感受,以及如何不成为投资银行业务的“妓女”。相信其研究方法和和思路都非常值得当前国内证券公司的研究人员学习借鉴。

而凯斯勒在投资方面的主要贡献是阐述了在高科技行业中的投资与选股策略。这主要体现其经营自己的对冲基金和在其后所著的三本书中。一本是《操纵金钱》,其他两本是分别关于研究技术进步与金融市场的关系和研究生物医学方面的。

说实话,在国内证券市场中,现在讲的最多的是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我也觉得非常有必要研究一下如何在科技行业投资和选股这一课题,但是我觉得国内仍然缺少这方面的分析方法。一方面是这个行业的公司鱼龙混杂,有很多公司只是徒有概念,区分起来很困难;另一方面是高科技行业产品的价格下降很快,让人难以捉摸。但是实际上,凯斯勒的到来将解决这个问题。他会让投资者觉得科技行业并不是复杂的行业,也并不难于分析。

贡献二:如何对科技股选时

在科技行业投资,选股的同时也必须选时,因为科技行业是个发展和变化迅速的行业。凯斯勒的分析方法很好地解决了科技行业中如何选股和选时问题。而即使在互联网泡沫时代,他也坚持自己的选股原则,并没有碰那些只是概念炒作的股票。

  凯斯勒的选股原则概括起来很简单,就是选择有庞大的市场、超凡的竞争优势以及运作这个优势的商业模式的企业。用凯斯勒的原话说就是:“如果核心技术成为新的发展趋势中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如果这个趋势足够大的话,如果我们可以找到受保护的IP、代码、技术或者设计,或者所有人都不得不大规模购买的东西,我们就掌握了十垒打。”

  他的瀑布理论也解决了股票的选时问题。“你不能在选时的时候做到非常准确,但是如果你能够找到能形成规模的技术,又认为相关障碍会被一一攻克,那么你真正需要做的是站在相同的位置上。当它开始起作用的时候,你就可以坐回椅子里,慢慢地数,你就会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并享受这场自由下落。”

  这句话说起来非常抽象,但是在《操纵金钱》这本书里,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投资案例来说明了他的选股与选时思路——投资伊兰公司股票的过程。这个公司生产激光二极管驱动器,也就是DVD读写光驱的驱动器。当时电脑里使用的是普通光驱,DVD读写光驱价格非常贵,尚没有普及。因此这个公司的投资时机没有到来。后来DVD读写光驱价格变得非常便宜,市场对它的需求就可以几何级数地放大(即出现庞大的市场)。你想要销售DVD读写光驱,就必须要购买伊兰公司的激光驱动器(即很好的竞争优势和商业模式)。这时候就是买入时机。最终这个股票的股价从凯斯勒他们买入时的几美元涨到了200多美元。

  可能会有很多投资者说中国是落后的市场,没有高科技,但实际上每个时代和国家都有自己阶段性的高科技。就如凯斯勒所说,铁路行业在当时的工业革命社会背景中也曾经是高科技行业呢。而在中国,投资于科技企业反而更容易,因为我们的新能源和新技术都可以从美国过去的历史阶段中学习。

  凯斯勒把工业革命以来的技术进步和证券市场表现都研究了个底朝天,并提供了一种分析行业的新思路。他认为,每次技术进步本身的发展步伐并没有区别,比如新能源泡沫和互联网泡沫在本质上就没区别。比如在1840年,铁路股票的卖出价格按照乘客公里数的数量来计算,这和150年后互联网泡沫年代,网络公司按照点击率定价并没什么两样。

而且按照凯斯勒的思路,他认为在亚洲国家进行投资并不困难。“在这里,我仅仅看到美国30年以前或者80年以前的发展前景,我只能找和美国当年相似的产业和公司进行投资。这就像生活在18和19世纪的英格兰,想提前知道整个工业革命的结果如何太困难了,但是现在,在这里,我已经看了整场电影。我知道如何收场。”

  贡献三:提供了全新的选股思路

  凯斯勒的第三个贡献是对目前我们所处的全球化技术进步的新时代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和选股思路。实际上,目前多数传统的经济理论对新形势下证券市场投资策略的指导越来越有局限性,很多投资者开始思考新时代全球投资格局和投资策略,凯斯勒也加入到这个思考的行列。
但是,在短短的篇幅里,很难说清楚凯斯勒对投资界的全部贡献,还是让我们共同期待安迪·凯斯勒的到来,期待他给中国的证券市场带来更多的新鲜空气!

  关于投资交易

  ■弗雷德和我特别喜欢螺旋式上升的公司—小路货—或者说是有潜力的公司。技术很好、管理优秀,但是产品流通或其他一些因素导致这家公司无人理睬。而我们则坐在那里,戴着接球手的棒球手套等待接球。

  ■只要你能找到一个障碍进行逆向投资,那么当这个障碍消失的时候,当变化加速前进的时候,你就会赚钱。我不仅仅是在飓风之后期待建筑业股票价值上浮30%,而是会努力预测在一个壁垒消失后,会有500%到1000%的巨大价值上涨空间。

  ■最优秀的投资人不会被股价波动图或走势牵着鼻子走,而是要赶在这些曲线的前面,根据自己的观点预测未来的走向。

  ■当你考虑长期投资的时候,真正进行投资的就是你的优势,因为别人不可能知道。

  ■你可以成为一个长期投资者,但是必须不断地调整你的眼光,以适应眼下即将发生的事。我们也许正处在一个漫长的循环周期之中,就像英国长达100年的工业崛起一样漫长。但那并不是说你可以买进、持有,然后到高尔夫球场去呆到中午。

hefeiddd 发表于 2007-11-12 08:18

柏拉图的启示与投资

 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老师就让他先到到麦田里去,摘一棵全麦田里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来,期间只能摘一次,并且只可向前走,不能回头。

  柏拉图于是按照老师说的去做了。结果他两手空空的走出了田地。老师问他为什么摘不到?

  他说:因为只能摘一次,又不能走回头路,期间即使见到最大最金黄的,因为不知前面是否有更好的,所以没有摘;走到前面时,又发决总不及之前见到的好,原来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早已错过了;于是我什么也没摘。

  老师说:这就是“爱情”。
  
  之后又有一天,柏拉图问他的老师什么是婚姻,他的老师就叫他先到树林里,砍下一棵全树林最大最茂盛、最适合放在家作圣诞树的树。其间同样只能砍一次,以及同样只可以向前走,不能回头。

  柏拉图于是照着老师的说话做。今次,他带了一棵普普通通,不是很茂盛,亦不算太差的树回来。老师问他,怎么带这棵普普通通的树回来,他说:“有了上一次经验,当我走到大半路程还两手空空时,看到这棵树也不太差,便砍下来,免得错过了后,最后又什么也带不出来。”

  老师说:“这就是婚姻!”
  
  我看到这篇短文的时候,我第一个反映这故事在股市投资何其相似。
  
  人生就正如穿越麦田和树林,只走一次,不能回头。要找到属于自己最好的麦穗和大树,你必须要有莫大的勇气和付出相当的努力。投资也是如此,我们每次的交易不管是盈利还是亏损都只能等待下一次的机会,昨天失去的机会成本失去了就永不再回来。

  为了摘到“最大最金黄的麦穗”,中短线投资者们每天都把两市的股票翻个底朝天,不停的根据自己的“选美”标准换来换去,生怕错过股市中那颗“最大最金黄的麦穗”,到最后往往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或者是长线投资者,在一轮行情展开的时候,总是想着前面有“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期间即使见到很好的股票,因为不知前面是否有更好的,所以没有买。行情越发展,看的股票越发不如之前的股票好,可惜前面的股票已经涨了老高。等到最后只有两手空空。
  
  投资还是应该象柏拉图砍树,看到还不差的投资机会就先砍下来,免得错过了两手空空。




投资是为了赢利而非为了超越市场或他人,获利了才是根本,而不要管是获利多少、获利的快慢。
  
  现实生活中你十万元开了个餐馆,每个月都有盈利,你的邻居十万元开个了服装店,每个月也都有盈利,难道你会因为邻居的服装店每个月比你赚的钱多就把餐馆卖了去开个服装店吗,我想十之八九在生活中人们是不会这么做的。可能是在餐馆钱赚多了后,看服装确实赚钱会把餐馆交给老婆打理,自己再开一家服装店。可是在股市中我们就经常干这种事,总想把一个盈利慢的股票换成一个盈利快的股票,生怕错过了发财的机会,到最后很有可能是两手空空。
  
  好好研究一下,你手的里股票或许就是那棵“看起来也不差的树”。。。

hefeiddd 发表于 2007-11-12 08:19

历年万科董事长王石 致股东信(1993-至今)

 1993
  中国运用经济紧缩等多种手段压抑通货膨胀,对税收和汇率制度进行重大改革, 这将有助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然而宏观经济政策和发展形势的剧烈变化,对正迈向市场经济的企业却是严峻的挑战.
  
  本集团将根据宏观经济发展态势,在一九九四年继续以培养长远实力为目标,调整业务架构,提高企业素质,为本集团长期稳定增长奠定基础. 房地产业务将在重点发展 上海、北京、天津、青岛、石家庄的城市居民住宅项目,同时自留部分商业及办公物业以谋取较为稳定的租金收入.股权投资业务将同参股及控股经营等领域探索,寻求新的投资机会,以期壮大公司的实业基础,增辟稳定的盈利来源,贸易业务在集团营业收入中的比重虽趋下降,但仍将占相当比重. 工业项目将试图在合作加工的基础上加强自有产品的开发.娱乐和广告业务将为未来发展积蓄力量.
  
  互为补充的房地产和投资业务使本集团在多变的经济环境中仍能取得理想业绩, 这正是本集团的优势之一.本集团其他业务占用公司资源较少,随着自身业务的发展和市场成熟,将会独立发展,并成为公司较为稳定的盈利来源之一. 本集团将本着为股东创造最大利益的宗旨,稳妥地调整业务组合,积极地寻求投资机会, 以其最大限度地满足股东的利益.本集团现任董事会和管理层对万科的前景深具信心.
  
  为适应业务发展和提高企业素质,本集团将加强与国际资本市场的联系,引进国际资本和管理经验,共同开发中国市场.
  
  借此机会,本人谨代表董事会向全体股东的真诚信赖、 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及全体员工的尽心服务深表谢意.
  

  1994
  本集团的发展策略仍将致力于开拓中国大陆市场。以合理的地域和业务组合来降低经营风险,这是本集团在多变复杂的市场形势下能保持不断稳健发展的重要原因。面对未来一年严峻的市场挑战,本集团董事会对公司前景充满信心。
  房地产业务仍为集团核心业务,重点在北京、上海、天津、青岛、沈阳、成都等中国区域经济中心发展城市居民住宅项目及适量的商业楼宇。
  进出口贸易将继续通过专业化经营保持稳健发展。同时引进国际上成熟的零售业经营管理经验,积极培养连锁零售业务,使之在数年内成为本集团业务新的增长点。零售业务将侧重在深圳拓展,以便取得规模经济和管理经验,为跨地域连锁经营作准备。
  投资业务将继续选择有长远潜力或能配合集团业务拓展的企业,以间接投资和直接投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略性投资。
  工业、影视及广告业务仍将是集团盈利来源的有力补充。
  本集团将继续加强规范化管理,降低经营成本,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也将继续本着人才是万科资本的理念,勤奋创业,以期最大程度地满足股东的利益。
  借此机会,本人谨代表董事会对股东的信赖、社会各界的支持及万科员工的尽心服务深表谢意!
  
  1995
  中国宏观调控政策已进入第四年,期间,本集团形成以房地产为核心的业务架构, 确立城市居民住宅开发为重点开发方向并使其稳步发展,此乃本集团在持续严峻的市 场环境下保持稳健发展的原因.在未来一年,本集团董事会对公司的整体业绩及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展,各项法规逐步完善,个人购房比例逐年增加,本人认 为房地产市场调整已基本进入健康发展状态.基于深圳先于其他城市进入房地产领域,也将最先完成市场调整的判断,以及经济稳步发展对住宅需求的稳定增长,在未来一年,深圳将成为本集团房地产投资重点.
  在北京、上海、天津及沈阳开发的城市居民住宅将在未来一年进入第二期规模开发,深圳、成都城市花园上半年将相继奠基开工.该等项目将为集团带来重要溢利.此 外,根据业务发展需要,本集团亦将适量增加土地储备.
  集团零售业已初具规模.本集团管理及控股之万佳百货股份有限公司将于下半年 增开新商场,其营业面积达1.25万平方米,约为现有商场的3倍.进出口贸易将以品牌代理为发展目标,保持稳健经营.策略性投资业务仍将配合集团业务展开,通过兼并、收 购与转让达到资源优化组合目的.工业项目、广告代理及影视制作继续继续为本集团 带来溢利.
  本集团已形成规范的集团管理模式,在未来一年,将更致力于加强人才的合理组合和全员的培训工作以及专业经理阶层的培养,以适应集团发展的需要,为股东创造更好的业绩.
  借此机会,本人谨代表董事会向万科管理层及全体职员之忠诚服务及贡献深表谢意, 并与董事会同寅保证竭尽所能及所长,以答谢各股东对本集团之信心.
  
  1996
  随着市场的再度活跃及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新政策出台,房地产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一观点已形成政府及经济界的共识,这种对房地产行业的乐观判断为本集团的核心业务提供了稳定的增长前景。本集团将凭借已确立的专业优势及万科城市花园品牌效应,加快现有地产项目的消化进程。未来一年内,本集团将完成地产项目的调整,为再度进入发展上升期奠定坚实基础。
  在已开发的十二个城市的房地产项目中,本集团将集中资源在深圳、上海、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开发居民住宅。鉴于深圳居民住宅市场的潜力及九七香港回归的良好时机,本集团将继续贯彻加大在深圳投资的经营方针,增加在深圳的土地储备。集团在深圳新开的居民住宅项目深圳城市花园和万科花园──桂苑将在未来一年为集团提供重要利润来源。此外,年内集团在上海、北京、天津、成都、沈阳的城市居民住宅增开部分。将为集团带来良好溢利回报,根据市场作出调整的深圳福景大厦与海神广场高层商业住宅项目亦将进入利润回报期。
  本集团零售业务面对激烈市场竞争,将不断提高连锁经营规模及经营水准,坚持平价销售策略,扩大市场占有份额。进出口贸易将加快外贸代理向品牌代理的转化。证券投资业务配合集团业务调整及资源整合,进一步盘活存量,并开展理财业务的尝试。工业制作项目将通过规模生产增强市场开拓能力。影视制作及广告业务继续实行专业化发展并创造社会效益。
  未来一年内为适应集团业务发展将通过各项专业及综合培训,提高全员专业水准及市场意识。借助于集团资金结算中心及即将全面推行的信息传输电脑网络,本集团将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创造理想业绩,以回报股东的期望及信心。
  借此机会,本人谨代表董事会向万科管理层及全体职员的尽心尽责和忠诚奉献深表谢意。
  

  1999
  
  在过去的一年,本集团整体经营业绩令人鼓舞,实现利润总额25,043万元,税后利润18,712万元,别较上年增长25.7%和25%;房地产 在本集团的盈利份额稳定上升至67.5%,前景乐
  观。
  年内,为了实施加大在深投资比例的战略决策,本集团实施了配股计划,募集资金主要投资于深圳住宅项目和住宅土地储备,该项计划的顺利进行为提高集团在深圳城市居民住宅市场的占有率,保持房地产的稳定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
  期内,本集团之核心业务房地产业务取得理想经营业绩,全年结算楼宇面积24.7万平方米,其营业额与盈利分别较上年增长71.5%和61.6%,占集团总额的64.5%和67.5%。深圳景田城市花园一期2.8万平方 米及万科花园—桂苑一期1.1万平方米年内顺利竣工入住,为集团提供 重要溢利,上海城市花园和北京城市花园年内分别售出7.24万平方米和4.4万平方米,为集团盈利作出贡献。期内,本集团在深圳、上海、北 京、天津和沈阳等地增开住宅面积达35万平方米。
  本集团继续按照专业化的发展战略对非核心业务进行调整,年内, 深圳万科工业扬声器制造厂及深圳万科供电公司股权的转让使集团资源进一步集中。
  本集团零售业务连锁经营规模优势显示成效,全年零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5,021万元,盈利2,590万元,分别较上年增长88.1%和56.6% 。鉴于对万佳百货发展前景的良好判断,本集团董事会决议增持万佳股份至68%。本年度集团投资业务创造4,432万元盈利;贸易积极拓展品 牌代理业务,实现利润564万元;广告业务推出全程策划服务方式,受 到市场欢迎,全年实现利润589万元;精密礼品制作业务为集团带来回 报;影视业务继续以电视剧的制作为主。
  业务展望
  随着深圳、上海、广州等全国各大城市住宅需求的明显转旺,城市居民住宅开发已显示良好发展前景,该趋势吻合了本集团开发城市居民住宅的一贯策略,亦为本集团规模扩张的战略提供了发展空间。在未来一年,为适应集团集中资源、规模开发的策略,本集团将从地域上调整房地产投资布局,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除保持深圳地区房地产市场的重点投资外,还将在上海、北京、天津、沈阳四大城市增加土地储备量并增开新项目。随着业务架构的完善,资源优势的集中,本集团董事会
  预计在未来一年集团整体业务将稳健发展。
  在未来一年,深圳仍将是本集团利润中心。深圳景田城市花园、万科花园—桂苑2期、福景花园计划于年度内全面竣工入住,该等项目将 为集团1998年带来良好溢利。深圳金景苑项目、晒步路高层住宅项目以及深圳网球花园项目将在1998年破土动工,俊园高档住宅项目将推出预售,预期该等项目将为集团带来稳定回报。在上海和北京,本集团将在原有城市花园项目上增开新面积;在沈阳,本集团董事会已决议新项目的开发;在天津,本集团控股之天津万科兴业集团亦将为集团提供回报。
  1998年,本集团零售业务致力于进一步扩大连锁经营规模优势并提高连锁经营的管理水平,计划下半年在深圳增开万佳第三分店。精密礼品制作、贸易、广告及影视业务将继续保持稳定发展并提供稳定回报。 在投资业务方面,本集团将配合住宅产业的发展,尝试通过资产重组整合资源,稳健扩张。
  在未来一年,本集团将借助信息网络的不断完善,随时把握市场动态,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提高竞争能力;在业务拓展的过程中,本集团将继续加强对新项目的选定、策划和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提高经营效率,以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
  借此机会, 本人仅代表董事会全体成员对于投资者的真诚信赖、 全体职员的辛勤工作以及公司管理人员的不懈进取深表谢意。
  
  2000
  
  在过去的一年,本集团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91,239万元,净利润人民币22,914万元,分别较上年增长 28.4%及15.8%。本年度每股盈利0.42元。
  年内,集团继续实施在深圳、上海、北京、 天津和沈阳五大城市重点投资开发住宅的策略, 实现楼盘竣工面积45.2万平方米,结算销售面积38.6万平方米, 分别较上年增长44%和39.9%,其中深圳、 上海和北京项目继续成为集团主要利润来源。集团年内开工面积57.4 万平方米,截止1999年12月31日, 集团住宅土地储备之规划建筑面积达131.2万平方米。
  自1997 年国家确定房地产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以来,政府通过取消福利分房、降低贷款利率、 发展个人购房按揭、降低税费等一系列政策, 进一步激活并培育了住宅市场。目前,住宅市场成交活跃,楼价趋于稳定,个人购房率上升,房地产金融进一步发展, 市场经营环境良好。
  本集团运用成熟的品牌形象、 善于创新的专业能力和相对充足的资金实力,集中发展大、 中型住宅项目,并加强新技术的运用。 年内成立的万科建筑技术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及有关设施已逐步应用于集团住宅项目,提高了住宅的环保及科技含量。 深圳万科四季花城项目获得国家建设部“国家康居示范小区”称号, 各项技术指标均居参选企业第一名; 上海万科城市花园紫薇苑获1999年度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
  集团继续致力于提升楼宇的整体素质, 在规划设计方面保持一贯的创新风格, 并为客户提供“全心全意全为您”的优质物业管理。 集团在国内首创的“万客会”获得了消费者的热烈响应,集团五大开发城市“万客会”会员人数达9,700人,该会通过为客户提供免费资讯、优惠商家等增值服务,充分加强了公司与客户的沟通, 使集团能为客户提供更适合的产品、更悉心的服务。
  本集团零售业务已形成规模优势, 继续保持良好业绩并取得市场竞争优势。年内, 集团追加对深圳市万佳百货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持股比例由68%增加至72 %。根据集团零售业务发展战略,年内, 万佳百货在深圳宝安区开设第四分店,并于2000年元旦正式开业, 成为万佳百货连锁零售经营的又一成功之作。与此同时, 为进一步降低营运成本,实现规模优势, 万佳百货配送中心正在积极筹建中。
  年内,集团精密礼品业务发展稳定。 集团属下文化传播公司策划、 拍摄的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对万科企业形象的宣传和建设起到良好作用。
  年内,集团顺利完成配股的报送、审批工作, 并于2000年元月顺利募集资金人民币6.25 亿元,该等资金用于集团在深圳、北京和上海的住宅项目、 增加对深圳市万佳百货股份有限公司的投资及补充流动资金。 本次配股为集团住宅业务发展及改善集团财务状况提供了良好条件。
  展望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国家对房地产业的高度重视,住宅产业前景令人乐观。 房地产市场主体将呈现集约化发展趋势,
  在未来数年,集团住宅开发量将持续增加, 大规模的开发配合专业化经营水平的提升, 集团综合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 董事会对公司核心业务的长远发展充满信心。在未来一年,集团将继续扩大开发规模, 全年开发和销售项目14个。 在项目开发上将进一步加强对科技成果的应用。集团将加快在深圳、上海、北京、天津、 沈阳及成都的土地储备,重点选择城乡结合部的大宗土地,保障集团住宅开发不断增长的发展需求。 在零售业务方面, 万佳百货将加快新店的开设节奏和配送中心的筹建速度。
  网络经济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在新的一年, 集团将结合主业的发展,推出“住宅联盟”网站, 全力拓展以建材贸易为主的B2B电子商务,该网站所形成的规模采购优势将进一步降低集团营运成本,提高效率, 提升集团核心竞争力;集团零售业务也将在2000年推出B2B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提供了广泛交流与协作的平台, 将促进集团更大规模的发展。
  集团一直致力于职业经理队伍和专业人才的培养,未来将进一步强化人力资源的建设及培训工作的开展。继98年“职业经理年”及 99 年“团队精神年”, 集团2000年确定为“职业精神年”,提倡以职业精神为平台,积极创新进取。 集团将在业已建立的网络传输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加强资源共享和业务管理, 并运用新的资讯科技,加强万科产品品牌和优质服务的推广。
  本年度姚牧民先生接任集团总经理职务, 黄铁鹰先生作为独立董事加入董事会, 他们凭借在业界的丰富经验,为集团业务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本人谨藉此机会,对董事会同仁的正确决策、 投资者的真诚信任、客户的热情支持、 全体职员的不懈努力以及管理层的锐意进取,致以万分感谢。
  
  2001
  
  在过去的一年,本集团经营业绩的增长令人鼓舞,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387,330万元,净利润人民币30,123万元,分别较上年增长32.99%和31.46%, 每股盈利0.48元,较上年增长14%。
  住宅业务
  本年度,房地产行业进入新一轮上升期,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市场的活跃为房地产行业创造了良好的经营环境。在个人住房消费实质性启动的支持下,住宅的开发、施工和销售均呈现大幅增长的态势,市场需求增长显著。
  年内,集团房地产业务取得快速增长,各地住宅项目均呈现销售畅旺的局面,项目拓展取得前所未有的良好成绩,楼盘竣工面积达53.6万平方米,结算销售面积54万平方米,分别较上年增长18.6%和39.9%。
  年内,集团继续积极地以多种方式增加土地储备。集团在品牌和资金上展现的实力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与政府的合作关系进一步密切。年内,集团重点通过与政府协议的方式,在城乡结合部购买大宗地块,使集团土地储备有大幅增长。截至2000年底,集团在深圳、上海、沈阳、北京、天津、成都的土地储备达450万平方米,较上年增长243%,为集团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零售业务
  集团连锁零售业务规模快速增长,深圳市万佳百货股份有限公司年内增开第四、第五分店,销售额达到人民币13.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0.7%,继续保持广东省同业销售总额第一名的领先地位。
  集团管理
  为适应大规模开发和跨地域扩张,集团管理总部完成了管理架构的调整,形成了以房地产业务为核心的管理总部,新设立了设计工程部、物业管理部,直接对各地业务进行指导和监控,使项目开发的每一个环节得到有效控制。新设立的信息中心使集团内外的信息资源进入全面整合和共享阶段。
  伴随业务的拓展和地域的扩张,集团职业经理队伍亦经受了市场的磨练和挑战,一批职业经理人在成长和成熟,保障了集团在地域扩张中对经理人员的不断需求。集团还加强了从外部引进专业管理人才的力度,大量从主要高等院校招聘应届毕业生加以培养,为集团的扩张,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
  在财务管理上,集团继续执行稳健的财务政策,加强资金的整合运用。期内集团经营规模和资产规模大幅增长,集团的财务状况十分良好。
  2000年1月,配股资金6.25亿元到位,并于报告期内,根据承诺投放于集团的住宅项目和零售业务,收益情况良好。
  客户服务及其它
  集团继续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集团物业管理提供的优质的、值得信赖的服务依然广为客户认同。为适应新经济发展的需求,集团已与专业公司签定合作协议,为住户提供宽带上网服务。
  为适应互联网所带来的新的经济模式,集团组建了电子商务公司, www.A-housing.com已正式运营。集团所辖地产公司的建材采购已通过该网站进行交易,以期提高建材采购的效率并降低采购成本。
  年内集团股东发生重大变化,华润集团及其关联公司成为集团第一大股东,持股占集团总股本的15.08%。华润集团的入主及可能提供的支持将为万科的长远发展提供新的空间。
  展望
  住宅产业因受惠于宏观经济形势和政府政策而繁荣,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将使该产业进入高速增长期。随着政府政策的不断支持,法规的逐步完善,消费者群体的日益成熟,住宅市场将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董事会对住宅市场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对集团的发展战略目标充满信心。
  在新的一年,集团将充分把握机遇,实施快速扩张的发展计划。董事会相信,2001年将是集团发展历程上一个新的起点,集团将开始实施新的扩张发展战略。预计,集团将于年内先后进入4~5个新的城市进行住宅开发,并进一步扩大土地储备。
  为适应业务规模的快速增长,集团将努力树立以客户为中心和以员工为中心的互联网时代的管理模式,制定并完善一套适应快速增长需求的规范指引和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要求,规范业务流程,保证公司迅速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在人力资源方面,集团将在加强对现有人员培养力度的同时,大量引进新动力和业务骨干。集团还将根据管理顾问的建议,改进绩效评估体系和薪酬福利制度,探讨新的激励政策,保有和吸纳更优秀的人才。
  集团将对万科的品牌精神及万科的品牌管理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同时聘请专业机构,协助对万科品牌的内涵、品牌形象和品牌管理提出改善计划并积极推行。
  随着跨地域的大规模扩张,集团将继续探讨与华润合作的合适方案,在打通海外融资渠道、扩大开发规模方面寻求大股东的支持。
  本人谨藉此机会,对投资者给予公司的真诚信赖、对公司数以百万计客户的热情支持、对全体职员的锐意进取和勤勉工作,致以深深谢意。
  
  2002
  董事长致辞
  2001 年,本集团业绩稳步增长,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445,506 万元,净利润人民币37,375 万元,分别较上年增长17.74%和25.99% , 每股盈利0.59 元,较上年增长25.99%。
  回顾
  本年度,房地产行业持续增长,其带动国民经济发展、扩大内需的行业地位得到充分肯定。随着城市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住房货币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购房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住宅市场呈现出良好走势。国家房地产规范政策的相继出台、消费者品牌意识的不断强化,更为行业内的领先企业提供了发展空间。
  基于对房地产行业发展的良好预期,为集中资源优势,集团在2001 年实现对万佳股权的成功转让,退出零售行业,至此集团的专业化战略调整得以顺利完成。
  年内,集团房地产业务实施了稳健而有成效的扩张。期间成功进入武汉、南京、长春、南昌四个城市,在原有的深圳、上海、北京、沈阳、成都、天津等城市也加大了投资力度。各地业务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在过去的一年,集团在项目资源的获得方面付出了努力,截至2001 年底,集团待开发项目占地面积980 万平方米;在资金方面,集团建立了良好的融资渠道。融资优势和开发项目等资源优势的取得,为集团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不断壮大和跨地域经营的深入实施,集团依托互联网技术,构建扁平化的内部管理平台,并通过完善规范指引和管理制度,加强对下属公司的管理以及专业开发能力的指导,保障了在扩张中公司开发模式和品牌的延伸。
  公司还通过与SAP、翰威特等专业机构的合作,引进切合企业需求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同时,还聘请了精信公司对公司品牌的内涵和延伸进行整合,以配合集团专业化战略的实施以及城市扩展策略的展开。
  年内,集团管理团队稳定,公司良好的发展前景和不断完善的激励政策吸引了优秀人才,专业化和管理技能的训练使集团职业经理人队伍不断壮大,满足了发展和扩张的需求。
  在财务管理上,集团继续执行稳健的财务政策,并加强资金的整合运用。期内集团经营规模和资产规模稳定增长,财务状况良好。
  展望
  基于潜力巨大的市场需求,2002 年地产行业仍将保持向上势头。随着相关法规的逐步完善,消费者品牌意识、权益意识的不断成长,集约化调整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成熟企业的优势地位将日趋明显。董事会选择地产行业、选择专业化经营的决心坚定不移,对实现集团的发展战略目标充满信心。
  在新的一年里,集团将在实现持续增长的同时,着力于全面提升企业专业能力,进一步巩固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集团将继续实施稳健的扩张策略,加强深圳、上海、北京、沈阳等区域中心的投入,同时加大在现有的武汉、成都、天津、南京、长春和南昌等腹地中心城市的投资,在合适的条件下,审慎地寻求进入其它市场开发的机会。
  集团将实施内部流程的优化、加强成本管理、强化客户意识、推广品牌形象等多项举措,并借助信息技术,使业务发展平台更趋专业、成熟和高效。
  集团致力于提供让客户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使之成为万科得以长期保有的核心竞争力。集团品牌整合和推广工作将在新的一年全面展开,万科专业化地产商的形象,和关爱客户的理念将得到呈现。
  关注市场变化,保持灵活应变和前瞻性,是我们获得发展的重要因素,结合中国加入WTO 的深远影响,和中国成为国际投资优选地带的有利态势,集团将继续积极探索与国际投资伙伴展开合作的机会。
  本人谨藉此机会,对投资者给予公司的真诚信赖、对公司数以百万计客户的热情支持、对全体职员的锐意进取和勤勉工作,致以深深谢意。
  董事长
  王石
  深圳,二○○二年三月十五日
  

  2003
  
  回顾
  2003年,是房地产市场全面增长和向好的一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知》的出台为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行业的逐步规范和约,市场供需的日趋均衡,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前景令人鼓舞。2003年,集团房地产业务进入高速增长期,并取得理想回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63.80亿元,净利润人民币5.42亿元,分别较去年增长39.47%和41.80%,每股盈利0.39元。以深圳和上海为核心的重点投资以及过去三年不断推进的二线城市扩张是保障集团业绩获得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在过去的一年,集团在深圳和上海的业务继续提供理想回报,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深圳市场继续提供稳定增长的盈利来源的同时,上海市场在集团的盈利贡献比例大幅提升并与深圳市场的贡献旗鼓相当,上海、深圳市场的盈利贡献分别占集团净利润的38.38% 和 37.43%,这一变化基于过去三年集团对上海市场的成功投资策略。不可忽视的是,作为一家全国品牌的房地产开发商,集团在二线城市的投资亦成为集团重要的利润来源,这些城市主要包括南京、成都、沈阳、南昌、武汉和长春。年内,集团积极开拓以深圳为核心的珠江三角洲市场、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市场以及以沈阳为核心的东北市场,并形成深圳、上海和沈阳区域管理中心。在深圳区域,集团先后进入中山和广州市场;在沈阳区域,集团进入大连和鞍山市场;在上海区域,集团积极寻求在苏南区域的合作机会。截至年末,公司已在15个城市拥有项目资源,待开发项目资源建筑面积744万平方米,为未来三年的稳定增长奠定了基础。2003年是行业政策不断完善的一年。国土资源部2002年7月1日颁布的《关于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的政策在各地相继实施,使土地交易公开化的同时,加强了对地价支付方式和支付期限的管理,而与之相配合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禁止了商业银行对房地产开发商购买土地给予贷款,这一限制对开发商的资金状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长远看,有实力、有资信、有品牌的发展上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为此,董事会对集团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2003年还是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的一年,我们看到,随着行业的日益规范、市场需求的持续旺盛以及市场对长远增长的看好,大量新的资金通过公开土地交易的方式进入这一行业,与此同时,一批相当成熟的区域开发商开始走向全国市场,集团在土地、资金、客户、人力资源等方面面临更激烈的竞争环境。因此,过去的一年也是集团持续探索产品创新、客户价值提升、品牌价值体现、资金高效运作、人才开发和保有以及成本控制管理的一年;集团还积极倡导和推进合作文化,尝试新的经营模式。年内,集团管理层稳定,随着业务的扩张,公司职业经理人团队受到更多考验并获得更多发展空间,员工满意度状况理想。为实现公司业绩的持续增长并以期更好地回报股东,董事会在充分均衡市场和各方利益的前提下,提出了发行19.9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议案并获得股东大会对议案的顺利通过以及中小股东的认同,公司与投资者关系更趋成熟。我们相信,该等准备都将为集团更长远的发展奠定基础,为集团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保持行业领
  先地位以及持续快速增长创造条件。
  
  展望2004年,董事会继续看好并预期住宅行业的稳定增长。我们依然对长江三角洲区域市场的增长潜力持乐观态度,并对珠江三角洲市场的平稳增长抱有信心,而其他城市,将不同程度地表现良好的增长势头。2003年集团在珠江三角洲的区域布局已初具规模,2004年,集团将重点出击上海区域周边城市的扩张,这些市场将包括但不限于苏南地区;同时,集团还将继续推进在珠江三角洲以及京津地区的投资。集团将认真研究具备相当潜力的二线城市机会。
  
  在新的一年,面对集团业已具备的竞争优势以及确保三年可持续增长的条件,集团将根据未来竞争环境的变化态势,开始制定集团未来5~10年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探索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未来,集团将以股东利益为导向,提升公司盈利能力,致力于树立集团可持续增长的、为股东带来稳定盈利增长的蓝筹形象。集团将始终将客户作为我们永远的伙伴,使客户价值得到提升,同时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最后,我们需要通过不断提升我们员工的满意度以及他们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使他们为客户和投资者价值的提升而努力。
  
  本人谨籍此机会,对投资者给予我们的支持和鼓励、客户的忠诚和信赖、员工的进取和勤勉,致以深深的谢意。
  董事长 王石
  深圳,二○○四年三月九日
  
  2004
  致股东
  2004年公司业绩保持稳步成长,效益更获得长足进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6.67亿元,同比增长20.2%;净利润8.78亿元,同比增长62%;净资产收益率提升到14.16%,为近年来最高点。2004年也是万科成立20周年。对万科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时间刻度上的整数,更是一个重新开始的起点。年内公司从战略的层面,对过去20年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提出了未来十年的中长期规划。
  过去二十年:价值观的坚守
  自1984至2004年,万科营业收入从5800万元到76.67亿元,增长了132倍;净利润从500万元到8.78亿元,增长了176倍。20年对一个人来说,还在青春年华;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未来也才刚刚开始。面对享有全球盛誉的诸多百年老店,20年的阅历更谈不上悠远。但就上世纪80年代方才起步的中国现代商业经济而言,20年已经足称见证其肇始以来的全过程。时光考验犹如大浪淘沙,与万科同期创业的公司,硕果仅存者已历历可数。
  
  万科也是中国最早的上市公司之一。自1991年至2004年,万科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25%,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31%;同期上市的企业,像万科这样持续十三年盈利增长的已堪称绝无仅有。市场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在过去20年间,中国的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迁,万科自身业务也作出了剧烈的调整,最终选择的行业——房地产,更是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巨变。万科在这20年间曾经面对的机会与风险,曾经做出的判断与选择,曾经感受的困惑与喜悦,对于同在发展过程中的其他中国企业,当不失其可供借鉴的价值。万科亦乐于与社会分享20年来沉淀的经验与教训。正如《基业常青》这本书中提到的那样,要成为高瞻远瞩、可以面对巨变数十年繁荣发展的持久公司,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明确核心理念,树立在任何情况下坚持不渝的坚定价值观。
  
  回顾20载发展历程,万科最引以为自豪的,就是在行业还有待成熟的时候,守住了职业化的底线,在任何利益诱惑的面前,万科一直坚持着自己的价值观。万科的价值观包括:对人永远尊重、追求公平回报和牢记社会责任。体现对人的尊重是万科创建的初衷。20年来,万科对客户、股东、员工和其他社会成员的尊重始终不渝。万科坚信,市场的奥秘就是双赢,而只有尊重才能带来和谐,只有和谐才能创造双赢。万科认为,市场最终是公平的,任何暴利都不可持久。只有持续提供令客户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才能赢得市场的信赖;只有不断为客户创造价值,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万科亦坚信,只有在一个规范、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商业社会和市场环境中,才可能诞生真正基业常青的百年老店。万科不敢或忘自身对社会和行业所应承担的责任。过去二十年:方法论的选择基于这样的价值观,万科通过20年的实践,在方法论上也做出了明确的选择。那就是:简单、透明、规范与均好。与国内众多企业一样,万科在起步阶段也曾走过一段多元化的弯路。但万科最终意识到,国际上虽不乏多元化经营而获得成功的企业,但它们的成功离不开成熟的商业环境、完善的社会信用和较低的社会交易成本。而万科置身于刚刚起步的市场中,依靠自身积累而成长,专业化是唯一可行的道路。为此,万科用了长达十年的时间来完成专业化进程。从2001年开始,万科已经明确将自身定位为专业的城市住宅开发商。
  
  万科也认识到,现代商业社会的一切成功,源自与他人的合作。合作必须以信任为基础;而信任的第一步是相互了解。越透明、越没有秘密,就越容易获得合作与成功的机会。基于这种认识,万科一惯以最大的诚意,促进内外部的沟通与了解。自深圳交易所推出信息披露评级以来,万科也是少数几家每年都获得“优秀”评级的公司之一。
  
  在商业经济的萌芽阶段,面对种种利益诱惑,机会主义和权谋文化都可能成为部分企业的一时之选。但现代商业社会离开诚信、公正的基本制度框架将难以维系。万科一贯坚持,首先在自身行为上恪守市场的游戏规则,同时也致力于促成行业规则的不断完善。这一努力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在2004年“中国最受尊敬企业”评选中,万科名列第二位;在“中国首届企业公民行为”评选中,万科凭借公司治理和道德准则上的表现,得票数居境内企业第一位。
  
  在中国短暂的市场发展史上,有不少企业在短期内实现了迅猛的发展,甚至在行业内一时独占鳌头。遗憾的是,它们没有能经历时光的考验。万科同样渴望高速的成长,但我们绝不以股东的利益为赌注,来博取一时的辉煌。万科相信企业的竞争不是短跑而是长跑,均好性才是长期制胜的根本。为此,万科在国内企业中率先建立了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评估与考核体系。
  
  此后十年:机遇挑战同在
  2004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9.5%的GDP高速成长,但也出现了一些结构性的投资过热。为此,国家开始了第五轮宏观调控,土地政策、金融政策不断收紧,并在10月底进行了9年来第一次加息。而以上海为代表的部分城市,出现了房价增长过快、投资性购房比例过高的迹象。这都使得,社会对房地产行业能否获得可持续的高速增长表现出了关注甚至担忧。对此,万科的看法是,消费者的有效需求才是一个市场存在的理由。政策是市场环境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它的出发点,只会是防范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而不可能是凭空创造或者消除一个自我演进的真实市场。住宅是人类生存必须的基本物资,也是社会成员改善生活品质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之一。决定住宅市场基本走势的,是经济的成长性、人口结构和居住形态的变迁。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在世界经济尤其进出口贸易中获得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保持着全球最快的增长速度。未来十年中国人口仍将继续增长,并伴随家庭规模的不断小型化。而随着工商社会的全面成型,中国也正处于全球最快的城市化进程中。研究结果表明,未来十年全国城镇人口将由2005年的5.37亿增长到2015年的6.60亿,城镇平均家庭规模将从2005年的3.53人缩小到2015年的3.25人。由于人口增长、家庭规模小型化和人口老龄化,在2005至2010年间产生的新增住宅需求,每年分别为3.69亿、1.62亿、0.04亿平方米,合计每年5.35亿平方米;在2010至2015年间,每年分别为3.02亿、1.44亿、0.07亿平米,合计每年4.53亿平方米。对比目前每年3.38亿平方米的商品住宅供应量,未来需求的旺盛是不言而喻的。
  
  而对于目前商品住宅的主要市场,另一组数字值得关注。2005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将达338万人。根据中国人才热线的调查,其中91%的毕业生选择到深圳、江苏、浙江、广州、上海、北京求职。此外,中国目前尚有52万出国留学者,其中80%表示希望学成后回国发展。单是这部分人员,将导致每年超过200万的新增高学历家庭和超过1.5亿平米的住宅需求,其中大部分需要通过商品住宅市场来满足。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商品住宅市场在未来十年仍将是中国最具潜力和发展空间的行业之一。而从金融市场和消费者偏好两个角度来看,行业的集中化也是必然的趋势。高速发展的商品住宅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持,而要全面解决资金需求的难题,必须依靠金融产品创新和多元化融资渠道,其关键在于金融企业与地产企业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而目前公司治理和风险控制能力已经得到金融界普遍认同的房地产企业只是少数。
  
  住宅是一种特殊的产品,消费者和地产企业之间需要建立长达数十年的信任关系。购置住房又是大多数市民一生中最大的一笔支出,在选择供应商时他们必然保持高度的慎重,因而对品牌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以万科近三年来客户满意度调查的结果为例,品牌和口碑已经取代地段等传统因素,成为消费者选择楼盘时最重要的考量指标。而在同一个市场中,能够被消费者广泛认同的品牌同样只是少数。
  
  行业发展的广阔前景和集中化的必然趋势,为包括万科在内的领先企业提供了近乎无限的遐想空间,但在看到巨大机会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我们面临的挑战。挑战之一在于境外同行的进入。尽管世界房地产发展史已经呈现这样的事实:商品住宅市场可能是所有行业中,全球化倾向最不显著的一个,即使美国最强大的发展商,其跨国经营范围也限于周边国家。但我们同样应该注意到近期已经发生的另一组事实:以香港发展商为代表,大陆以外的同行已经大举进入中国内地市场,他们的资金实力、国际融资能力都远在国内企业平均水平之上。更重要的是,行业竞争最终将是核心技术的竞争,目前日本最优秀的住宅开发商,拥有数千项专利;而在中国大陆,走在最前端的万科,已经获得和正在申请的专利合计只有几十件。
  
  挑战之二在于,目前国内住宅开发的粗放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行业现有的生产和运作模式,必须进行颠覆。房地产是一个高资源消耗行业,不仅房屋的建造本身要消耗大量钢材、水泥、运力,建筑的居住过程也要消耗大量资源。而中国的人均资源是比较贫乏的,人均能源的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值的一半。另一方面,国内住宅生产的工厂化比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产品建造精度比世界先进水平低出一个数量级,产品缺陷率降低到一定水平后已经难以为继。如果不补上精细制造这一课,为未来消费者提供优质住宅的理想,将只是空中楼阁。
  
  此后十年:战略领跑未来
  面对未来十年巨大的机会与挑战,万科作为行业的领跑者,必须具有归零的心态和凤凰涅磐的勇气。而要成功实现自我的超越,首先需要在战略上作出重大调整。基于这一考虑,万科经过将近一年的反复研究,提出了未来十年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万科将在“专业化”的基础上走向“精细化”,以“有质量增长”作为未来十年的战略目标。在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的同时,我们更加追求增长的质量。有质量增长对我们意味着,要提高资本与人力资源回报率,提升客户忠诚度,加强产品与服务创新。为实现有质量增长,万科提出了三大策略。
  第一是客户细分策略。
  万科将完成运营机制的重大变革,从目前以项目为核心的运营方式,转向以客户价值为中心的运营方式。在一个竞争与开放的市场中,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只有一个来源,就是客户价值。没有对客户价值的精确理解与把握,就不可能真正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客户细分策略下,万科将不局限于以职业、收入、年龄等“物理”方式去把握客户,而将从客户的内在价值出发,按客户的不同生命周期,建立梯度产品体系,通过为客户创造价值,实现客户的终身锁定。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从粗放走向精细,走到市场前面去把握客户价值,建立自己的核心能力,这是万科第二次专业化的关键。
  
  第二是城市圈聚焦策略。
  目前,中国城市经济圈正在形成,这些城市圈构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增长极。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区域,这三大城市圈的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4.1%,但GDP却占到了40%,居民储蓄余额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人均消费支出是全国平均的两倍。万科在未来十年,将把业务聚焦在城市经济圈,特别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区域三大城市圈。万科将集中资源,在这些地区实现集约型的扩张,在这三大区域成为市场领导者。
  
  第三是产品创新策略
  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环保、适于居住和交流的优质住宅,对中国房地产行业来说,既是机会,也是挑战。万科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走产业化的道路。我们将在细分客户价值的基础上,形成住宅产品体系,建立万科住宅标准;通过工厂化生产,提高住宅的品质和性价比;以和谐、自然、生态的标准进行未来可能住宅的研发,为住宅产业贡献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依托于这一战略,万科将继续保持“中国住宅行业领跑者”的自身定位。我们对这一定位的理解,简单地说就是引领行业发展的方向,走在行业发展的前沿。我们认为,“领跑者”的标准,具体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在客户和品牌层面,应该提供满足客户需求和持续创新的产品和服务,具有良好的客户忠诚度和口碑。
  在业务规模层面,应该具有稳定增长的业务规模,并处于行业前列。
  在股东回报层面,应该保持业绩的持续增长,为投资者提供满意的回报。
  在行业责任层面,应该为行业提供一个可供学习的全面标杆。
  在社会责任层面,应该维护所有相关主体的利益,为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做出广义贡献。
  
  目前,一个题为“你认为谁是中国地产行业未来领袖”的网络调查正在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上进行,这个单选题的调查结果显示,75%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万科。没有股东的支持,就不会有万科的过去、现在,也不会有万科的未来。万科也怀有充足的信心,与全体股东一起,分享美好灿烂的明天。
  
  2005
  致股东
  2005年是万科诞生后的第21年,也是万科实施新十年中长期规划的第一年。弱冠年华,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值得铭记的。这是成年岁月的肇始,是新篇章的开端。这个阶段的人们,需要直面更复杂的生活局面,需要践行更成熟的人生理想,需要基于对未来更清晰的判断,重新定位自身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重新思考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
  
  而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也是如此。尤其在中国,现代商业社会的兴起,也不过20多年的时间。具有20年以上历史而且能够始终保持盈利增长的新兴企业,其实屈指可数。对于这批企业,此后的每一年,都将是自身道路与梦想的全新一页。2005年对于万科来说,自然也是不平凡的一年,是难忘的一年。这一年,我们经历了行业风雨的洗礼,也看到了憧憬中彩虹的绚烂。这一年,投资者与公司风雨同舟,给予了公司持久不渝的信任与支持;而公司亦幸不辱命,得以在回顾一年辛勤耕耘之际,与投资者共同分享丰收的喜悦。
  
  2005年万科业绩保持了持续增长势头。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39.5亿元,同比增长52.3%。实现营业收入105.6亿元,同比增长37.7%。净利润达13.5亿元,同比增长53.8%。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提升到16.3%,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一年里,万科也对一些事关未来走向的重要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有了一些新的认识,而公司亦乐于与广大股东沟通、分享这些体会。
  
  房价过快上涨无人受益平稳发展才是行业之福,自2004年以来,社会各界就房价以及房地产泡沫问题展开的激烈争论,充分暴露了在这些问题上的分歧。这场争论,不仅凸现了外界对地产行业的实际运作存在的诸多误解,而行业自身,尤其作为行业主体的开发商,也有必要进行更为深刻的反思。在这场争论中,开发商作为一个整体遭受了前所未有的严厉质疑。这种质疑来自社会各界,包括购房者和投资者。从社会舆论包括购房者的角度看,对开发商的质疑主要表现在,认为开发商是房价上涨的主要受益者,认为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开发商更有通过诸如囤积土地及待售资源、制造虚假成交、价格串谋等手段哄抬房价的动机和嫌疑。从投资者的角度看,其质疑则主要体现为,在房价上涨过快之后,随之而来的会否是泡沫的破灭和房价的全线下跌,从而导致开发商业绩显著滑坡。以上两种质疑从表面上看,是硬币的两面,不可能同时成立。如果房价持续上升,后一种担忧就成为多余;而如果房价在短期上涨之后出现大幅度回调,那么前一种质疑
  在逻辑上就不能成立。但是,这两种质疑在深层的逻辑基础上具有同一性,那就是认为房价上升越快,对开发商就越加有利,而房价上升势头的变缓,则对开发商不利。面对这种观点,如果房地产企业也存在类似的思维方式,在房价快速上涨时心存侥幸或者推波助澜,在房价上升势头可能趋缓时不敢直面或者闪烁其词,将是非常危险的。这种缺乏自省的表现,只能强化舆论对行业和开发商整体的误解。
  
  所以,在讨论房价问题时,需要澄清的第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房价的过快上涨,对于房地产行业和开发商——尤其是立足于长远发展的开发商——不仅不值得欢欣鼓舞,反而需要高度警惕。而反过来,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以抑制,对于行业和有远见的开发商来说,不仅不是利空,反而是利好的消息。对地产行业来说,房价的过快增长将导致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是,房价过快增长将导致行业不正常的短期“繁荣”,由此产生的“没有卖不出去的房子,没有不赚钱的发展商”这种局面,对于房地产行业非常不利。温室里只能长出娇艳一时的花朵,却长不出百年长青的大树。没有优胜劣汰,行业不可能获得进步;没有竞争和风险,优秀企业不可能脱颖而出。一个没有利好因素的行业,必然是一个江河日下的夕阳行业;但是一个“利好”因素太多的行业,在娇惯中也无法获得健康的成长。
  第二是,房价过快增长会导致地价同步上扬,世界房地产发展史早已证明,过高的地价和因此导致的资金占用将降低房地产企业的资本回报率,阻碍企业的高速增长。在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生产链条中,土地是唯一具备价格刚性而且不可替代的资源,土地成本是房地产开发综合成本中最大的一个部分。而中国房地产是一个没有任何准入限制的竞争性行业,房价的上涨将立即引发开发商对土地资源的竞买,由于地价上升导致的更多资金占用,将延长开发商的开发周期,降低资本回报率。
  第三是,房价过快增长将导致市场波动,影响企业的准确预期。在没有外来干预的前提下,长期来看市场价格有一条基本的趋势线,这条趋势线是由真实需求关系所决定的。市场价格长期偏离这一趋势是不可能的,但在短期内却不可避免地将围绕这一基本面上下波动。企业安排投资是基于预期的,就是说,企业今天的产品是为了满足明天的市场需要。如果市场价格出现过于激烈的波动,将给行业带来诸多不确定性,降低市场各方对未来预期的准确性。由此可见,房价的过快上涨无人可以从中受益,即使开发商也不例外。而过于亢奋的市场也绝非对房地产的真正利好,平稳发展才是行业之福。
  
  调控政策有利行业健康理性成长
  伴随房价的持续上涨,2005年内,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手段亦逐渐加大力度。甚至可以说,2005年是房地产行业的“调控年”。有许多观点将宏观调控视为房地产行业的利空消息,但万科对此并不认同。作为在行业内经营多年的专业地产企业,万科一直认识到,房地产是一个特殊的行业。住房是生活必需品,房价波动牵动着千家万户,在住房供应上体现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必要条件。而在中国,房地产也是一个非常年轻的行业,市场化还并不彻底,需要一个过程才能通向全面成熟,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政府在特定的时刻对市场进行调控是必然的结果。而只要坚持市场化的导向,政府的介入对行业的成长就是有利的。调控将使行业降温,这是勿庸置疑的常识,但关键在于,既然长期来看房价过快上涨对行业有害无益,那么适度降温恰好有助于使行业回归理性渠道,并降低周期性波动的风险。房地产行业之所以成为宏观调控的重点,是因为行业对宏观经济影响深远。但也正因为房地产行业对宏观经济影响深远,行业过于剧烈的波动,自然也不会是调控的意图所在。房地产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并稳步发展,价格保持平稳,市场秩序良好,才是政府对行业进行调控的最终目的。
  
  200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七部委《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作为总体性原则,它设定了进一步引导和调控房地产市场方向。随着各项实施细则的出台,关于房地产未来前景的各种悬念也逐步揭晓。《意见》甫一出台,万科即进行了详细的研读。我们认为,《意见》的出台,有利于消除社会、行业、市场和投资者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迷惑和忧虑。而《意见》中体现的对公平和市场化原则的兼顾,也有利于行业走向理性、和谐,走一条更健康的长期发展道路。《意见》再次明确了房地产行业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地位,将调控的目标锁定为“住房价格的基本稳定”和“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给出了“普通住房”的明确标准:省地、小户型和平价,也明确提出引入市场机制进行土地开发整理,提高普通住房用地供应能力。由此可以看出,《意见》体现了对公平和市场化原则的兼顾。因此,在《意见》出台并逐步得到落实之后,投机炒做之风将受到抑制,房价将逐步回归理性,低收入家庭的基本住房需要将得到更好的满足。而房地产行业,也将获得一个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当然,对于部分发展商,尤其是那些实力还比较单薄、适应能力比较弱的地产企业来说,难免要经历一场阵痛。但我们不必完全照搬上一轮宏观调控的经验,当时的结果是行业全面洗牌,大批企业退出了市场,只有少数优秀企业经受住了考验,并变得更为强大。与上一轮宏观调控相比较,今天的政府经验更趋丰富,调控手段更趋成熟,而整个市场的坚实程度、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带来的真实需求更非十年前所能比拟。所以,本轮调控带来的振荡,将远小于上一轮。但本轮调控也将恢复行业优胜劣汰的正常机制,行业整合加速是必然结果,优秀企业将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
  
  颠覆惯性模式 拥抱变革时代
  自然界中,恐龙曾经最强大,但终因不能适应气候的变化而灭绝。在自然界中能够长久生存的绝非体形、力量最庞大的物种,而是适应能力最强的。对于企业而言,很多企业失败不是因为不努力,而是被快速变化的生存环境所淘汰。经过万科人过去二十年的不懈努力,万科已成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优秀企业。但这一成就已成过去,如今,我们已站在第三个十年的起跑线上。在新起点上,必须要有归零的心态。在全球化时代,我们不能满足于在一个刚刚起步的市场中小有成绩。在新的十年,我们的目标是使万科成为世界级的优秀房地产公司。只有把视角放到未来,放到与世界级优秀企业的对比上,我们才能真正懂得公司持续增长的内在逻辑。从国际化的全新视角出发,以优秀的企业为标杆,审视自身存在的种种问题,万科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我们最大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只有超越今天的成功,我们才能拥有未来的辉煌。
  
  诚然,房地产行业拥有广阔的前景,但同时,房地产也是资源消耗最庞大的行业,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中国,现在处于全球有史以来最迅猛的城市化过程中。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土地、资源的节约和集约利用已经刻不容缓,并日益成为政府的政策导向。粗放的经营模式是无法持久的,行业必须作出根本性的变革。而从市场环境来看,人口高峰、家庭小型化及老龄化问题,都将深刻影响房地产行业的产品及市场状况,与此同时,国际巨人也跃跃欲试开始“过河”,中国地产企业与世界强手同场竞技已经只是时间问题。为了抓住未来十年的黄金发展机遇,在竞争中强化领跑地位;也为了实现我们的理想和诺言,对社会承担责任;万科必须颠覆自身,并在此基础上引领行业变革,与志同道合的同行、伙伴一起,缔造共生、和谐的未来。
  
  正是基于这种考虑,万科在2005年提出了“颠覆 引领 共生”的主题词。未来十年是一个较为宽广的时间概念,在当前我们最需要关注的是未来三到五年内行业变化的趋势,而把握趋势变化的关键,是抓住变化发生的临界点。从2005到2006,是行业的一个临界点。调控的风雨只是吹开了冰山尖角的面纱,更为重要的是行业全面颠覆之后的未来图景——国际化、金融化、央企强势介入、买方市场、全流通资本市场、基于社会资源整合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随着这一图景的不断凸现,未来的经营环境将与过去、现在存在显著的不同。万科需要打造一个新的平台,以此为支撑,在3-5年后依然能保持健康的发展,并获得比目前更为有利的行业地位。为此,万科新一轮的变革已经开始,它决定着我们未来的成败。我们为这场变革设立了明确的目标,并将围绕这些目标展开努力。重点目标之一,是建立客户导向的经营体系。我们需要对客户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更准确的细分,找到重点客户,并围绕他们各生命周期的需要,有的放矢地充实品牌内涵、获取项目资源、提供产品和服务,获得客户更坚实的信任和支持,实现客户的终身锁定。
  
  重点目标之二,是转向基于资源整合的操作方式。我们应该转向规模效应更显著的产品结构和效率更高的经营方式,获得行业内最强大的经营创利能力,体现出最成熟的合作意识,成为各种资源拥有者和掌控者首选的合作对象,并且能够驾驭最灵活的合作方式。
  
  重点目标之三,是打造全新的组织架构。为支撑未来的持续高速发展,需要建立以“战略总部、专业区域、执行一线”为主线的全新组织架构,以实现深谋远虑与灵活应变的并重、充分授权与规范管理的统一。
  
  重点目标之四,是提升员工能力,营造优秀的组织氛围。我们必须针对快速增长、国际化、金融化和更广泛合作等未来需求,加强现有人才的素质培养,并加大关键人才的吸纳和保有力度;必须用好工作环境评测与员工敬业度管理工具,营造充分发挥个人才能的组织氛围。
  
  重点目标之五,是建立与业务快速发展相匹配的风险管理体系。这包括三方面的工作:第一是加强对外部环境变化趋势的研究和把握,做到及时应变;第二是秉持“现金为王”原则,完善现金流管理体系;第三是强化职员职务行为准则宣导,完善内部监控机制。
  
  重点目标之六,是扮演引领行业进步的企业公民角色。我们需要对行业发挥更大的影响力,促进行业朝向规范、公平、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不断进步;率先垂范并倡导行业成员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广泛的贡献,使行业获得社会的信任和尊重,赢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为了达成这些目标,万科总部和一线公司都将制订新的三年战略发展规划。这一规划将突破以财务指标为主的传统模式,转向基于未来发展的全面思考。
  
  打造企业公民 与社会和谐共处
  在2005年的公众舆论中,“地产商”是一个形象并不乐观的焦点主角。这体现出当前社会对房地产行业存在的普遍不信任心理。对于这种心理,企业不必抱怨,而应该自我反省。房地产是一个年轻的行业,必须承认,在行业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中,曾经出现过各种不规范的现象。这些现象导致社会对行业产生了不佳的印象和不信任的情绪。而这种情绪一旦形成,将不加区别地施加于行业内所有企业,包括规范经营的企业。目前,行业正在不断走向成熟,不规范的现象正在减少。但是房地产企业必须认识到社会印象的转变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必须采取更实际的行动,加强自律、建立行业秩序、弘扬社会责任,以树立自身良好的社会形象,实现与社会的和谐相处。从当前来看,开发商应该深刻意识到,房价过快上涨对行业绝无益处,只有房价尽快稳定,行业才能获得稳定的发展空间和制度环境。
  
  从长期来看,开发商应该意识到获得社会的理解与信任是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必要前提。开发商应该在政府的引导下,加强自律、建立行业秩序,共同抵制各种不规范行为;并致力于提高行业透明度、消除信息不对称,让理性声音成为舆论主流。同时,开发商也应该更多体现社会责任,保护所有相关者利益,并为社会发展做出广义贡献,以此而获得社会的尊敬和信赖。
  
  成为行业领跑者是万科不变的追求。领跑者不仅意味着业绩和能力的领先,也意味着更广泛的社会责任和引领行业健康发展的使命。我们一方面必须注意到自身变革对行业转型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必须意识到,行业的进步、行业与社会的和谐相处,也与公司未来发展的环境和空间休戚相关。因此,我们需要尽自身的力量,在行业内倡导企业的公民责任,为行业赢得社会信
  任、赢得更广阔发展空间做出贡献。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万科的企业公民整体规划,并逐步提升我们在公益事业中发挥的作用。我们将继续倡导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理性思考,推出适宜中国城市低收入人口的住宅原型,尽我们的能力将其付诸实施,并向整个社会推广。我们将继续推动住宅行业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为实现居住质量改善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我们的研发部门,将在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技术上谋求突破;我们的产品实施,将在节能、省地、环保标准上始终走在行业的前列。
  
  我们将继续致力于促进行业规则的建设、推动行业规范化程度的提高。这也是为我们自己的发展创造条件,因为只有行业的整体规范程度越高,一贯坚持规范经营的企业才能体现更明显的优势,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将与公众舆论进行更有效的互动,引导理性思考与对话沟通,促进公众对行业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让我们的努力能够得到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成为卓越公司和成为企业公民,是并行不悖的追求。尤其在当前,整个社会对行业的评价不容乐观,尽管万科连续数年被评为“中国最受尊敬企业”和“最佳企业公民”,但我们不可能超然于行业与社会的整体关系而独善其身。因此,未来几年,既是万科通往行业变革先锋的历程,也是万科践行企业公民使命的历程。
  正因为如此,万科2006年的主题词,将是“变革先锋 企业公民”。在过去的21年中,万科不断颠覆自身;但万科新的变革才刚刚揭幕。在过去的21年中,万科保持了持续的盈利与增长;但万科新的发展期也才刚刚到来。在已经过去的岁月中,对于股东选择万科,万科人深存感激。在即将到来的年代里,万科人将加倍努力,让股东为自己的选择更增自豪。
  
  2006
  致股东
  2006 年,对万科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万科销售金额、主营收入、净利润、开工面积、竣工 面积同比增长都超过 50%,为既定计划中的 2006 到 2008 三年快速发展谱写了一个良好的开篇。这一年, 万科成为第一家进入全国纳税百强榜的地产企业。这一年,也是万科的“企业公民元年”。
  
  这是狂飙突进的一年,这是激情澎湃的一年。我非常荣幸能与各位股东,一同回顾万科这一年走过的 历程,一同分享万科这一年思考的所得。
  
  繁荣的奥秘
  2006 年,中国大部分房地产上市公司都取得了不俗的业绩,而在资本市场上,其股价也普遍被重新估 值。是什么造就了行业的繁荣,这种繁荣是否可以持续?是什么使得资本市场对这个行业判断乐观,这种 乐观的基础是否坚实?这或许是每一个关注住宅行业的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对这种繁荣与乐观,存在不同的判断和解读。而在万科看来,一切关于住宅行业长期前景的问题,其 答案都包含在人口变迁之中。
  
  如果深入剖析世界近现代经济的缔造与发展历史,就会发现,对于任何一个基本具备市场经济制度框 架的经济体,只要是资源可以基本自由流动,其人口变迁就几乎是经济成长的缩影。近现代工商业的发展 过程,其实也就是人们逐渐聚集到城市居住的过程。当人们开始密集居住的时候,工商业的交易费用才能 有效降低,更复杂的社会分工、合作才成为可能。而现代经济的每一步成长,莫不源自三个方面:生产技 术的更新、交易费用的降低以及分工的细化与合作的深化。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生产技术本身就是一种 自由流动的资源,而后两个因素,则都与城市化的进程息息相关。
  
  因此某种程度上说,经济史就是人口史,而房地产史更是人口史。 而中国当前的人口结构,还有一个特殊的因素,那就是人口红利使得中国经济 20 多年来维持着全球 最为强劲的增长。上世纪 80 年代之后,我国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抚养比不断下降。 20-60 岁人口为财富创造期,目前我国该阶段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仍超过 60%,这种特殊人口结构至少 10 年
  内不会发生骤变。而自上世纪以来持续的以年轻人口为主、朝向沿海地区迁徙的趋势,将使得沿海城市带 的人口红利延续得更为持久。
  
  1981 年至 2005 年,仅仅 25 年的时间,我国城市化率由 20%迅速跃升至 43%;而与发达国家 80%以 上的城市化率相比,仍有大幅度的提升空间。未来 10 多年中,预计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仍将保持年均 1%左 右的增长速度。不言而喻,这将带来大量新增的住房需要。这也是城市化对住宅行业的直接影响。
  
  但是,仅有这种需要是不够的。只有当人们的需要得到购买能力支撑的时候,这种需要才能转化为市 场的有效需求。而购买力的来源,正是经济发展和大众财富的增长。城市化促进经济成长,进而提升人们 的购买能力,这是它对住宅行业的间接影响。某种程度上说,这个间接影响比前述的直接影响更为重要。 在 2006 年,有两个重要的信号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是,大部分企业在 2006 年的收益水平都明显上升, 而研究表明,推动这一进步的主要原因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另一个是,收入分配的公平性被提到前所未 有的高度。
  
  是这样,不管我们是否察觉到,我们正处在一个非凡的年代。我们或许已经看到了过往的奇迹,但是 历史的恢宏其实才刚刚开篇。在以三大经济圈为中心的中国沿海,正在诞生着全球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城 市带。数以亿计的个人和数以千万计的家庭来到这些地方,当他们到来的时候,他们可能只拥有自己的双 手和智慧,但终有一天,他们将成为城市的主人。而只要具备对他们足够的尊重和珍惜,以及为他们服务 的足够技能,住宅企业就能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近乎无限的发展空间。而这一点,才是住宅行业持续繁 荣的真正奥秘。
  
  因此,房地产尤其住宅市场在我国未来至少十年、沿海城市带在未来至少二十年,仍将是最具潜力和 发展空间的行业之一。
  
  转折的关头
  中国的住宅行业,从诞生到现在,不过短短的二十年历史,但已经经历了两个显著的转折点。1998 年 中国取消了福利房分配政策,开始了以商品房为主的全面市场化过程,这是第一个转折点。在这之前,中 国的住宅行业只能说是在萌芽阶段,而在这之后,行业进入了近乎神速的增长。
  然而,在这个高速增长的过程中,住宅行业也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1998 年之后中国住宅行业的发展, 既是高速的增长,但也是粗放的增长。面对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爆炸式的城市化速度,当这个年轻的行 业骤然承担起为数以亿计的城市家庭包括数千万新增家庭提供住所的重任时,传统的经营方式、生产手段 和发展模式,很快就遇上了难以为继的瓶颈环节。
  
  如何在经济转轨期间和高速城市化过程中,满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基本居住需求?如何保证投资与 消费、以及各类消费之间的均衡发展与良性互动?如何在充分运用金融工具的同时保证金融安全?如何实 现住宅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促进与环境的和谐?如何使市场成为真正的双赢,并 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充分保护各相关主体的权益?这些问题在发达国家的成长历程中,都曾一一遭遇, 但是从未像在中国这样,来得如此密集而急促。正是这一系列的问题,催生了 2005 年到 2006 年的宏观调 控,也使得行业进入了第二个转折点。
  
  在第一个转折点之后,行业实现的是量的突破,而在第二个转折点之后,行业将要跨越的是质的升华。 经过第一个转折点,我们看到的是大地回春之后的百花齐放,而经过第二个转折点,即将上演的是大浪淘 沙之后的王者归来。
  
  是的,在第一个转折点之后更醒目的是机会,而在第二个转折点之后更凸显的是挑战。然而,当我们 处在繁荣的前夜时,我们不仅需要看到机遇,也要看到挑战;而当我们站在转折的路口时,我们不仅需要 看到挑战,也要看到机遇。
  
  如果一个时代的所有问题是人人都可解决,那么这个时代将无所谓英雄。如果哥伦布的船队面对的不 是从来无人敢于穿越的未知海域,那么新大陆也不会留待他们来发现。 只有在充满挑战的转折关头,我们才能获得创造奇迹的可能。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的是信念和智慧。
  
  成长的诀窍
  2006 年,不仅对于万科,不仅对于中国住宅行业,甚至从世界住宅产业史的高度来看,都是划时代的一年。 对世界住宅产业来说,一直存在着一个有些尴尬的怪圈。众所周知,在任何一个市场国家,住宅基本 上都属于最昂贵的单件商品,也是大部分人一生中最大的一笔支出。但是这个行业中却似乎从来没有诞生 过伟大的公司,从来没有诞生过像在能源、汽车、家电、金融、it 甚至零售、饮料、日化行业曾经出现过 的那些庞大的商业帝国。甚至有人断言,因为房地产特殊的地域性和非同质性,这个行业没有其他行业那种显著的规模效应;也就是说,房地产公司是无法做大的。
  
  确实,直到 2005 年,财富 500 强的名单中,虽然出现过建筑公司、出现过不动产经营公司,但是纯 粹的住宅开发企业,却始终与这一排行榜无缘。在 2006 年,历史终于被改写,美国的前四大住宅企业, 联袂进入了这个名单。 其中之一的帕尔迪住宅公司,是万科在新十年的标杆企业。在过去的十年中,它的市场占有率上升了 一倍以上。然而,它的雄心才刚刚开始,它现在的目标已经定到了全美国市场的 20%。如果这个目标能够实现,我们看到的将是一个年销售千亿美元级别的企业。
  
  未来十年,中国城市将新增七千万户家庭,这接近一个美国,接近英国、法国和德国的总和,超过整 个日本。未来全球最大的住宅市场很可能在中国,这已经没有太大的悬念。那么,中国的优秀住宅企业, 又该有怎样的雄心和愿景呢? 企业的边界取决于规模效应和管理成本的消长。越大的企业,规模效应越显著,但是管理和经营的难 度也越高。当一个企业的规模效应已经不能抵消克服管理难度上升的成本时,这个企业就到了增长的极限。 确实,住宅作为一种最终产品,具有不可移动性,无法在一个地方生产而销售到很远的范围;客户需 求和地段的千差万别,也使得住宅的生产具有小批量甚至单件生产的特征。但是,企业的规模效应不仅仅 源自大规模流水线生产带来的成本下降,而是来自三个方面。另外两个方面,一个是客户口碑带来的品牌 号召力,一个是资本市场信用支撑的融资能力。
  
  在美国四大住宅企业晋身财富 500 强的过程中,美国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至少可以看到三件事情。 第一件是住宅产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虽然住宅整体需要进行现场装配,但是住宅的部件却可以实现规模 化的工厂生产。第二件是随着客户对品质和性价比的要求不断趋于精细,住宅品牌日渐为人们所关注。第 三件是 1980 年代之后,美国的房地产融资不断创新,并形成了大企业主要通过债券等低成本渠道融资, 而小企业却仍然依赖高利率贷款的格局。这三件事情,刚好对应着规模效应的三个方面。
  
  而与此同时,美国的优秀住宅企业也逐渐变得成熟,在大规模经营时克服管理难度的能力不断上升。 以帕尔迪为例,我们可以发现它拥有一整套住宅企业非常成熟的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工具。在学习帕尔迪 的过程中,这些管理工具也逐渐融入到了万科的经营管理当中。 与美国相比,中国在住宅产业化和融资渠道创新上,还有着不小的差距;中国住宅企业,暂时也还并 不具备美国优秀同行那样驾驭大规模经营的能力。然而,在第二个转折点之后,这些都是行业发展的必然
  趋势。
  
  万科在 2005 年提出,2006 到 2008 年万科将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这绝非简单地出自企业做大的冲动, 否则的话,在行业上一个阶段的巅峰 2004 年,万科不会坚持稳健的发展策略。一直以来,万科谋求的是 有质量的增长,这一点过去没有、现在没有、以后也不会改变。
  
  万科做出这个决定,是基于以下的几个判断。首先,经过 2001 到 2005 年的不断调整,万科在规模经 营能力方面已经上了一个台阶。其次,相当数量的忠诚客户,是万科经营住宅业十多年来积累的最重要的 财富之一,而购房者对于产品和服务的要求,最近几年明显趋于全面化。第三,尽管中国的住宅产业化还 刚刚起步,但是万科已经率先基本实现了设计的标准化。第四,尽管中国房地产直接融资的大门还在开启 的前夜,但是万科在资本市场的信用,不仅在行业内、而且在跨行业对比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优势。最后,宏观调控将促进行业的规范化,提高行业的集中度,优秀企业将获得更大的成长空间。
  
  而正如本报告将要揭示的那样,按照这一既定计划,2006 年万科取得了一个良好的开局。
  变革的年代 中国住宅行业已经跨过了第二个转折点,接踵而至的将是一个全新的年代。在这个激越的年代中,行 业将实现全面的重构,未来的格局将与过去和现在,存在显著的不同。 从制度框架来看,这个行业曾经并存的是,高度行政管制的土地出让和高度自由放任的开发市场。而
  在未来,土地出让、流转甚至开发将全面市场化;而针对行业的准入、供给、需求、交易行为各环节,将 建立包括立法、行政、货币、税收各种手段的整套制度体系。
  
  从居住模式来看,这个行业曾经经历的是,实物分配嘎然而止与商品房骤然兴起的截然转向,曾经面 临的是住房状态的两极分化。而随着分配机制与保障体系的重构,未来将呈现的是各种保障用房和商品房 多元并存;出租市场、二手市场、新房市场三足鼎立的格局。 从供求关系来看,这个行业曾经上演的是,消费者对居住面积的偏爱与开发商对高档产品的热衷,曾
  经困扰的是套数需求与套数供给能力的矛盾。而随着小型化趋势的彰显和差异化税收政策的落实,未来购 房者将由单一追逐居住面积转向主要关注居住品质和性价比,精品中小户型将成为市场决胜的关键。
  
  从竞争态势来看,这个行业曾经高度分散,数万家开发商各自拓荒。而随着消费者选择能力和选择偏 好的显现、直接融资渠道的开拓,行业的集中度将不断上升,重点市场的主流开发商将进入品牌主导下的 精细化竞争态势。
  
  从生产方式来看,一次性设计、作坊式生产曾经是这个行业的常规。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带来了难 以克服的质量通病和企业资产的慢速周转,也催生了优秀企业成熟产品复制的努力。而随着品质导向、规 模效应和周转要求等一系列生存法则的变迁,未来我们看到的,将主要是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的住宅产品。
  
  从商业模式来看,这个行业曾经是开发商无论大小,都是从获取土地到物业管理一条龙的经营。而随 着对效率和专业能力的要求不断上升,合作开发、并购重组与业务外包的帷幕已经拉开,未来我们看到的, 将是“小而全”转向精细分工,企业内部整合转向社会化整合;大型综合开发商、专业制造企业、金融企 业、配套服务企业并存的全新格局。
  
  早在 2004 年,万科就提出行业已经处于颠覆的前夜。而经过 2005、2006 两年,行业变革的趋势日渐 明朗。基于这一判断,万科最近三年的主题词,都与变革有关。2005 年是“颠覆&S226;引领&S226;共生”,2006 年是“变革先锋&S226;企业公民”,而 2007 年是“大道当然&S226;精细致远”。





  
  万科是一个由鲜明的理想主义和坚定价值观奠基的企业。在这样一个激越的变革年代,万科将义不容 辞地担当起先行者的责任。这一责任,不仅包括率先实现商业模式和生产方式的变迁,而且包含引领行业 承担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促进与社会的和谐、赢得社会的尊重。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脚踏实地 的精耕细作,才能造就百年老店的基业长青。万科也深信,我们的一切努力,最终都能从市场中获得公平 的回报。
  
  最后,要再次感谢每一位投资万科的股东。是你们的信任与支持,造就了万科过去的辉煌;而在现在 和未来,也正是你们的信任与支持,给了万科在这激越年代里大步前行的勇气。
  

hefeiddd 发表于 2007-11-12 08:20

股市不需要勤奋

涨涨跌跌指数、犹犹豫豫头绪、进进出出操作、亏亏赢赢财富、忙忙碌碌何苦。

这也许对很多现在市场上的投资者来说,这个说法会觉得可笑或者不解,难道这个股市真的不需要勤奋吗?如果你是一个价值投资者,那么笔者所说的不需要勤奋你会深有感触,因为在充满博弈的资本市场上,需要的是对价值的发现,并且分享它的成长就可以,如果你认为可以战胜市场或者所谓的庄家,那么你就落进了一个圈套。

今天笔者在QQ群里跟投资者交流中,有朋友发给我一个很启发的一段话:“作为一个散户,你不必急于求成赚钱,到这个市场来的人都是想赚钱的,没有一个人是为了亏钱而来的。但为何亏钱的总是你,那是因为庄家的一举一动都是冲着让散户来的,只是你不知道罢了。其实庄家才不会怕你哭闹呢,这里原本就是一个合法的财富再分配市场”。

“那么庄家最怕什么呢?是不是知道了庄家最怕什么就能战胜它? 散户就是我们的对手,散户最大的弱点就是贪婪和恐惧,老师说,只要你操盘的股票中有散户,他们就会时时刻刻地盯着它……好多事让我莫名其妙,每个交易日,我都在电脑前下单,我操盘的股票交易十分清淡,大多数都是我挂上去的,做做差价。明明是要买进的价位,我会挂上大量卖单;明明是要卖出的价位,我会挂上黑压压一片买单,老师教我这样做,我就这样做。每天早上我会收到一份自己操盘的股票流通股股东排名,被画了叉的就是老师让我洗盘出局的对象,20日清单上不见该股东,我就会拿到奖金”。   

“庄家最怕你不看他!因为庄家深知你的贪婪与恐惧,庄家的阴谋通过操盘手传递给你,他让盘口别有洞天风起云涌,他让k线图青面獠牙天花乱坠,只要你睁开眼睛看,你就会患得患失,你就会神魂颠倒,你就会惶惶不可终日……”

“庄家就这样征服了你,因为他把这个交易市场当作戏院,将自己看成是卖座的大明星,而你心甘情愿做个忠实的观众,他就没天没日地尽情表演。当你不看他的时候,当他没有观众的时候,当他对牛弹琴的时候,他真的好怕,因为他的钱是贷款,他要付操盘手的工资,面对一个不看不闻不问不急的人,面对一个无知无欲无畏无惧的人,他的一切表演都是徒劳的,这就是庄家的死穴,这样的股民就是庄家永远不可战胜的散户”。   


其实从这段话里面我们是否已经感受到什么呢?尤其是在目前这种市场环境整体向好下,去选择你值得投资的品种好好地放着,如果你实在害怕被套,可以不要满仓做,留点钱在外面,在遭遇到这种突然的利空时,就顺便在自己持有的股票上补仓摊低成本,多关心一下市场宏观面和趋势,少顶盯着自己手里的股票,如果需要每天看牢的股票值得投资吗?这从另外一个角度告诉我们价值投资的重要性和可靠的投资回报。

在任何地方需要努力,唯独在股市就怕你勤奋,因为在一个牛市操作越多越容易失误。

hefeiddd 发表于 2007-11-12 08:21

坚定的良好习惯的系统交易者

 早上起来穿衣吃饭,然后出门去上班,如果下雨了,就带把雨伞。这对于一般的人来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几乎就是与生俱来的一种生活习惯。人在一生中会有很多习惯相伴随,有生活习惯、工作习惯、饮食习惯等等。习惯就成了人的风格。生活习惯就是生活风格,工作习惯就是工作风格。它们是人在工作或生活中的一种流程、一种计划。

  对于精神正常的人来说,在生活或工作中近乎成为条件反射的习惯,能让他们始终有条不紊地保持良好的生活工作状态。对其形成的原因,同1+1=2的算术问题一样简单,没有必要问为什么。习惯是由人的性格决定的。有道是“性格决定命运”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但是不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去改变自己的性格呢?我认为大可不必。性格是一种个性,有其优点和缺点,我们没有必要去改变自己的性格,只需要调整你性格中的优点去适应你的目标并更好的去为之服务就行了。

  从事期货交易要想获得成功,除了具备对行情的研判能力、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以外,更为重要的是自我控制能力。“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有效地实施自我控制能力,就需要在交易前有明确的交易计划。有效的计划能帮助你实现成功的目标。如果没有计划,目标的实现就是天方夜谈。对于期货交易者来说,也许困难并不在于交易计划的制定上,而在于计划的贯彻实施上。很多交易者在临盘交易的时候,就会把事前制定好的计划抛到九霄云外,让恐惧和贪婪去主宰交易,焉能取胜?

  其实冷静的想想,如果我们在交易中将计划的实施转化为一种习惯多好啊。对于系统交易者来说,系统信号就构成了你的交易计划,因为它是一套规则,能使你始终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去对待和进行交易。但为什么只有5%的赢家才能真正去实施自己的交易计划呢?因为只有这少得可怜的人将交易计划变成了自己的交易习惯,所以他们胜出了,成为市场上少有的能够持续稳定赚钱的人。

  将交易计划转化为交易习惯,是成功实施自我控制的有效手段。将你的交易行为由被动执行变成主动执行,是习惯形成的过程。对于习惯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深入的过程,需要在交易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去强化。当内心即将萌发违背交易计划的念头时,你应大声地说“你这个懦夫,又在背叛自己!!”。在不断强化、不断自我批评、不断否定自己的习惯形成过程中,你就会逐渐体会到沉浸在交易过程中而不是沉浸在结果中的愉快和成就感。

  交易要长期取得成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能够认清市场的结构;2、能够认清交易者自身的结构(贪婪恐惧);3、能够将市场结构与自身结构无缝连接(做到“知行合一”)。这三个要件。

  假如,你吃了两碗饭未饱,第三碗后就饱了。这时你是否会想如果我一开始就吃那第三碗不是更好吗?前面那两碗是否有充饥的功能?这个问题问小孩,小孩也会发笑。在交易时,交易者一定要按照系统信号去进行交易。如果连续遭受挫折,也不应对系统的有效性产生任何怀疑,并且应坚定不移地执行新的交易信号。比如:当你按照系统信号进行交易而连续两次作错,这时系统产生了第三次交易信号,由于你已经根据系统进行交易而连续错了两次,你开始对系统产生怀疑,因此没有去执行第三次交易信号,但此时却产生了一轮轰轰烈烈的行情,由于你对系统的怀疑,使你错失了行情。任何系统都不是绝对完美的,交易系统不是神,没有失败交易的交易系统是不可信的,没有任何噪音的交易系统是不可信的,因此前两次错误交易看成是捕捉第三次大行情信号的成本和代价,你就不难理解了。在盘整时期出现亏损是无可厚非的,但错过行情却是不可原谅的致命错误!成功的交易者就是那个连续失败后,还对后续信号充满信心,并果断执行从不错过大行情的交易者。不要相信直觉,要相信现实,一旦交易亏损,不管是市场出了问题,还是系统出了问题,始终需要你止损。

  要养成赢时就守,不转向不走。输到止损位就即走的良好习惯!抛弃一切欲望,做一个坚定的系统交易者!

hefeiddd 发表于 2007-11-12 08:21

时间的价值

想知道"一整年"的价值,就去问留级的学生。
     To Realize The Value Of One Year.Ask A Student Who Has Failed His Final Exam.

  想知道"一个月"的价值,就去问曾经早产的母亲。
  To Realize The Value Of One Month.Ask A Mother Who Has Given Birth To A Premature Baby.

  想知道"一周"的价值,就去问周报的编辑。
  To Realize The Value Of One Week.Ask An Editor Of A Weekly Newspaper.

  想知道"一天"的价值,就去问有十个孩子待哺的领日薪工人。
  To Realize The Value Of One Day.Ask A Daily Wage Laborer Who Has Ten Kids To Feed.

  想知道"一小时"的价值,就去问在等待见面的情侣。
  To Realize The Value Of One Hour.Ask The Lovers Who Are Waiting To Meet.

  想知道"一分钟"的价值,就去问刚错过火车的人。
  To Realize The Value Of One Minuteask A Person Who Has Missed The Train.

  想知道"一秒钟"的价值,就去问刚闪过一场车祸的人。
  To Realize The Value Of One Second.Ask A Person Who Has Survived An Accident.

  想知道"千分之一秒"的价值,就去问奥运的银牌得主。
  To Realize The Value Of One Millisecond.Ask The Person Who Has Won A Silver Medal In Olympics.

  珍惜你所拥有的每一刻时间。昨日已成历史,而明日仍是个谜。
  Treasure Every Moment That You Have!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Is Mystery.

  今天则是珍贵的礼物,那是它为何被称做『礼物』的原因。
  Today is a gift. That's why it's called the present!!?

hefeiddd 发表于 2007-11-12 08:22

论交易策略

投资者也好,投机客也罢,似乎都更关心预测。预测,几乎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情结。她包含着人类对未来的渴知、对命运的膜拜、对不可知的恐惧。如果真正能预测未来,在多数人眼中,那一定是接近“神”的境界了。但很多年来,所谓“极为精准的预测”,总是以传奇、故事、或者极其隐秘晦涩的方式在我们之间传播。

  预测,也总是因为她伴随而来的各种神秘技术而披上神秘外衣。古时有龟甲占、草卜、奇门、术数,现代有仿真、混沌、模糊和超级计算机。中国有易经紫葳斗术,西方也不乏星占之法。从李天罡的《推背图》、刘伯温的《烧饼歌》到现在的混沌预测、全息预测等专业科学预测体系,无不体现了人类那源自基因深处的对未来的孜孜渴求。

  哲学上的探讨不想谈的太多。因为这涉及所谓宇宙终极真理的争论。是否存在一个真正终极的真理,或者说“道”,在支配、繁衍着一切的衍变?被预测的对象,是否具备可预测性?预测是否也被“测不准”支配?
  
  这些问题的探讨不能说无意义。但对于我等境界低浅、学识粗鄙之徒,显得颇有些蚍蜉撼树的自不量力。

  我这里想探讨的是,对于我们投资者,或者说白点,想从市场中持续性赚点钱的人,预测真的是否就是赢利制胜的关键?面对几乎是“随机”或者是“混沌”的市场,我们能否不通过预测来盈利?如何持久的、一致的战胜概率?

  这似乎是个更功利、更实用的话题。但其实现实的说,对于我们99。999%的人,其实穷其一生,能“发明”、“创造”一个可以精确预测混沌系统的预测系统,几乎等同于白日造梦。对于各种声称自己拥有何种强大“系统”能超精确预测市场的人,就和多年前那些声称自己能造出永动机的人一样。如果说是一种探索、一种摸索,我们必须钦佩他们的勇气。
  
  但人生苦短。与其像一了百了的解决终极难题,不如狡猾而折中的采取一种策略。毕竟,如能取得阶段性、局部性的胜利,亦是相当不错的事情

  我想先在逻辑上澄清一些环节。
  
  所谓难以预测,我指的是长期一致的高胜率提前预知。某位朋友,能依仗其指标,或系统,能一次、两次,甚至连续多次,譬如说,十次,均能提前预知市场未来运行的趋势、方向,这在现实中都是可能发生的事件。但这一切,真的不太值得炫耀和骄傲。那不过是,他们在这个市场里生存的时间还太短。多少“高人”,甚至从未亲身用自己的保证金去参与他们所“预测”的市场。只能嗟叹他们本可以赚到、但很可惜没赚到、其实他们永不可能赚到的,纸上富贵了。

  当你拥有在各类杠杆市场,至少5年以上成功或惨败的经历后,我想,只要你还不太笨,都会有这个类似的感觉:
  
  你参与市场的时间愈长,你获利的机率、赢利的大小真的是关系不大。其实于我说来,即使说“毫无关系”也不为过。你当然可以完全仰仗一门技术、系统,或者其他手段,“完全精确”的预测了未来趋势;然后,下了重注;然后,一路持有,直到趋势反转;然后,你取走翻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保证金,从此离开市场。我只可以说,你是命运的造化,是令人眼羡的幸运儿。
  
  但我这里想探讨的是,作为试图以此谋生的人群,能否如“卖油翁”一般,不以“大师”为目标,只把自己修炼为一个熟练的匠人、手工作业者,能长期一致的从市场波动中,稳定取走财富?从而最终由财务自由再去获得更多自由?
  
  这究竟是否可行?

  我看到许许多多的人,多少年来,经历亏损与盈利,一直热中于预测。判断各市场走向、点位。等等。多少人都错过了,一个很容易被错过的盲点:
  
  交易策略。
  
  如果你的职业不是研究员、分析师的话,我觉得还是远离预测吧。当然股票基本分析除外。我也认为,投资股票,得投资那些基本面良好、质地、成长性优良的公司。但坦率的说,这并非我的长项。但投机,也未必就是难登大雅之堂的鸡毛之术。

  投机和投资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有层次的不同,投机是投资的基础,可以想象,一个散户,一味追求投资,永远也无法达到需要投资的规模。

  对于研究员、分析师,我一点兴趣都没有,因为他们没有“头寸”,我只对交易感兴趣。

  至于交易策略,喜欢李费佛的试探、加仓,实际上,试探和加仓是二个不同的层次,可惜,李费佛没能达到格雷厄姆所要求的“安全”境界,而死于非命,老巴达到了,所以他成为一棵长青树。

声明:

  ======
  
  一。以下论点仅仅是我个人的理解。源自自己的交易实践,因观察角度所限,必定会有偏颇、疏漏之处,欢迎指正。

  二。所有论点只适用于交易者。即试图通过长期的市场投机活动---对价格波动进行对冲、买卖、套利等专业操作,冀望能长期生存、持续盈利的专业投机者。对于研究者(包涵宏观研究、微观研究者),无任何参考价值;对于希望能通过杠杆市场在短期之内达到财富高倍数增殖的投机者,亦完全不适用。

  三。任何论点,均无绝对的属性,即所谓绝对适用、必然正确的规律,不存在。下面提供的一切条件、规律或者手段,均以“长期一致、控制风险、稳定下注、远离暴利”为前提。任何规律,均有其适用的场合,交易者须根据自身的性格特点,加以融合、修正,成为自己能驾驭控制的交易系统。
  
  在谈到交易策略之前,想先聊聊交易本身。我理解的交易,如下:
  
  交易,犹如一台航天器。

  粗线条的分,她大致由启动点火系、推进增速系、自动控制系(核心)三大系统,以均衡之则,谐调运行。
  
  一。启动点火系

  寓意交易中的交易系统。请注意,我指的并非预测系统。当然,有人要说,你试图交易,怎能对市场没有最基本的判断?你怎可能在心中没有你倾向主观的蓝图?我不太想陷入到逻辑上的一些争论。
  
  该体系每人均可根据自己的性格、经验及知识背景设计。坦率的讲,我并不太重视这个体系。我只讲讲应该注意的一些事项:

  1。简单,是第一要义。永远记着,我是来交易的。屏弃所有花哨、冗长、繁复的东西。加强系统的轻便性、灵活性、可操作性、易操作性。KISS,奥卡姆剃刀,讲的都是这个意思。

  2。适合自己。就和电脑配置一样,并非最高级、昂贵的配置就是最好的,适合自己才是最佳。唯适合,方能长期坚持。或者这样说,你得选择一个阻力最小、让你最能无碍跟从的交易系统。
  
  交易系统,由每个交易者从自身大量交易实践、经验中总结而来,具体是什么倒不必太在意。交流的意义也不大。适合我的,不一定适合你。简单如一个根据格蓝韦法则设计的平均线系统、四天高低点突破系统,复杂如根据混沌模型在TRADE STATION 上设计实现的混沌系统,在我看来差别并不大。
  
  原因在于,市场在变。即使如道氏所说,长期趋势是可以预测的。但难以被预测的中短期趋势,由于天气、各类突发事件的存在,充斥着市场。在一个杠杆市场中,一个足够大的次级波动,完全可以消灭任何一个资金雄厚、装备先进、而且长期趋势看对的机构投资者。
  
  LTCM,就是个例证。
  
  因此,真的不必过于在意交易系统。她不过是你交易经验的一些萃取、浓缩的一组交易规则而已。
  
  她不过是点火,触发了交易活动的开始。离我们的最终目标---盈利,尚存遥远距离。
  
  该系统,在我的交易体系中,我给她10%的权重。

  上面已经展开讨论了一个完整交易策略中的第一个自系统。忽然想起该补充以下内容,顺序应该在交易系统的定义之前。
  
  1。何谓策略?
  
  我的理解,策略,即博弈之道,之术。
  
  限于篇幅,无法展开论述。古有唐人王积薪,著有《围棋十诀》:
  一.不得贪胜。 二.入界宜缓。 三.攻彼顾我。 四.弃子争先。 五.舍小就大。 六.逢危须弃。 七.慎勿轻速。 八.动须相应。 九.彼强自保。 十.势孤取和。

  聊聊数语,几乎涵盖博弈策略之精华。
  
  借花献佛,诸位自行玩味。

  2。何谓交易策略?
  
  这也是本文的要旨所在。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解构的方法,尽量详细描述一套完整交易策略的体系、架构。以期能通过一套体系化、程式化、甚至是工业化的方式、方法,设计出能在足够长的投资生命期内,一致性的、可再现、可重复的从市场随机波动中获取、积累利润的手段。
  
  既然是系统,从数学上讲,就得有公理、原理性的东西做最基本的约束条件。下面提出的,只不过是就我目前的认识来说,我认为的“公理”或者“原理”,即我认为不需要证明的东西。因此,相信也有局限所在。
  
  公理一。

  时间复利,乃交易之第一要义。此虽借自长期投资者之成功理念,但对于投机客,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没有暴利,稳定增殖。时间,将显影一切。成功,都需要做时间的长期积分。投资、投机,都是个累淄铢、积龟步的过程。
  
  坚忍者,胜。
  
  这也是《围棋十诀》第一诀:不得贪胜的精义。

  公理二。
  
  利润,乃交易唯一追求之目标;自我,乃交易唯一超越之标靶。
  
  投机,既非田径竞赛,亦非学问测试。没有高手、低人一说,亦不存在分数、指标之考量。对于投机客来讲,他不过和财务、文员、秘书一样,一种职业、谋生手段而已,仅此无他。我们来到这里、选择这里,标榜、攀比、竞技都不是初衷,我们无意和任何人一较高下,华山论剑。说到底,只希望自己的物质生活能更富有,更禀实。
  
  不用羡慕任何人那“超常”、“卓越”、“令人叹为观止”的收益率,不必菲薄自己帐面上“和别人相比,颇为羞涩”的成绩单。
  
  投机场所不是擂台赛,更多的切磋其实毫无意义。这里其实是最残酷、最现实之地:没有付出,永不可能有回报;有了付出,仍然可能颗粒无收。
  
  别再去做无谓的攀比。自我,才是你在交易、乃至生命里,唯一要超越的目标。唯其如此,我们方能用更专业、更冷竣、也更快乐的心态,面对我们的职业---
  
  交易。

  公理二,引自《围棋十诀》之:攻彼顾我

  公理三:
  
  如果说交易者自身也喻为一个系统的话,那么我们该努力将自身修炼为一个“低通滤波器”。这里借用自动控制领域的一个专业术语,并非卖弄,实在是觉得她非常之贴切。
  
  交易者身处市场之中,时刻接收着各类信息、图表。我们该过滤掉那些无用的高频噪声,让自己专注于更大周期、更高级别的波动。
  
  道氏,是我很钦佩的人。他在一百年前就提出,长期趋势是可以被观察到的,而次级或者更小级别的波动,则更倾向于随机。现代成功的长期投资者也提出,远离市场,远离报价机。LIVERMORE在《股票大作手操盘术》中例举的“山里的投机客”的例子,讲的都是这个道理。
  
  身专此职,我们很多时候得把自己修炼为一个偏执、乃至有些固执的人。很多时候,你需要把别人的意见、判断当作是“高频噪声”过滤掉。因为,这里实在不是一个需要参照别人意见来行动的场所。你自己的,正确的也好,错误的也罢。都需要坚持。你只对你自己负责。
  
  公理三,源自《围棋十诀》之:舍小就大。

  公理四:
  
  选择适合自己的交易对象(或者说目标市场),有时比如何交易,更为重要。
  
  这条和前三条相比,似乎更为具体务实。公理本该是些哲学性的宽泛表述,之所以将这条也列为我所认为的公理之一,实在是因为我觉得她太过重要。而且,这是个更具体、更技术化的东西,对很多人来说,或许会有更多的启发和助益。
  
  有条件可以看到商品外盘报价的朋友,不妨打开软件,看看CBOT麦子的交易数据。月线一眼望去,几乎在能看到的有历史记录的范围内,就是个大箱体的震荡。绵延不绝的来回上落,相信任何技术、手段到了这里,都将无功而返。很多农产品,由于季节性的原因,都有这个现象。但某些市场,如果在局部放大去看,也会有类似单边的趋势市场。
  
  上落市是难以操作、难以获利并且需要规避的,而单边则是我们努力追求的东西。但难的是,上落、单边往往交相混杂,并非泾渭分明。单边没走出前,谁能预先知道呢?
  
  但是,长期历史数据的概率统计,毕竟是个值得信赖的东西。很多时候,我更倾向于包括长期趋势、市场属性一类的本原性的东西,有着更大惯性沿袭着原轨迹去运动。
  
  因此,在你花心思构思着自己的交易计划之前,别忘了,先认真研究一下自己试图参与的市场,是否是一个流动性足够好、参与者足够多、信息足够透明、制度足够完整的效率市场?否则,你即使花了再多的心思,都收效甚微。

  先到这里。留个记号。后面我将陆续写出交易策略系统的另两个子系统:推进加速系和自动控制系。
页: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查看完整版本: 一个笨蛋的股指交易记录-------地狱级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