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g-h 发表于 2008-2-5 21:31

新会计准则提升财务报表含金量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5日 19:53 上海国资

  新会计准则提升财务报表含金量

  葛希群/文

  2007年,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已经在1400多家上市公司执行。央企和地方国有企业也将从2008年起逐步予以执行。由于新会计准则与原会计制度(准则)相比有较大的变化,企业的决策者及经营者应该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要求,重新审视本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资产负债表观更有利于评价企业价值

  新准则体现了资产负债表观,适度弱化了利润表观理念。所谓的资产负债表观,从企业资产增长的角度看,实质上体现了一种综合收益观,即判断企业经营状况如何,要看净资产是否增长,利润或亏损仅是一个指标,不是事物的本质和全部,净资产的增长才是企业价值的增加、股东财富的增加。

  因此,新准则不仅在利润表中体现了利得和损失的内容,在所有者权益中也包括了利得和损失,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就是一例。

  所得税准则规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是较为完全体现资产负债表观的一个典型。根据原制度规定,企业可以选择应付税款法或以利润表为基础的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所得税,后者比较强调利润的配比原则,并以此为依据来计算递延税款。新准则从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从而使所得税费用的计算更加准确、合理,相关要素(如净利润、资本公积等)数据更真实、更可靠。

  资产负债表观有助于报表使用者更全面、清晰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特别是国有企业在考量保值增值率时有一个较为正确的评估,以不断优化资产质量、改善负债管理。

  影响财务报表信息的新变化

  新会计准则的变革之处首先是引入了公允价值的概念,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衍生工具交易、套期保值等资产以及负债,要求以公允价值列报,以提升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但公允价值运用的前提是计量应该是可靠的,而不是滥用所谓的公允价值。如投资性房地产,由于房地产缺乏像股票、基金那样的定价平台,也未必所有的房地产都能有公允价值。准则规定,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只能采用一种计量模式且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不能转换为成本模式,假如某企业先购置的投资性房地产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而后购置的投资性房地产却很难找到公允价值,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将陷入两难的尴尬境地,故而建议对投资性房地产还是宜选用成本计量模式。

  根据规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资产价值变动一般都计入当期损益,在利润表中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项目反映,但这一部分属于浮动盈亏,报表使用者在分析企业利润构成时应加以注意。对于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资本公积(即计入所有者权益),直接形成净资产的增减。但对于已经实现的公允价值,准则规定全部转入投资收益(投资性房地产为其他业务收入)。这样有助于报表阅读者更明了企业净资产增值的属性和含金量,对企业整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判断。

  其次,放宽了研发费用和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对研究开发费用,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分别进行费用化和资本化处理,这将对研究开发费用较大的企业(如高新技术企业)产生较大影响。

  借款费用的资本化条件明显放宽,不仅包括专门借款,还包括占用的一般借款。还有利息资本化的金额有所扩大,专门借款的实际利息减去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后的金额在所购建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全部予以资本化,而一般借款利息费用则要与支出占用的借款挂钩计算资本化金额。另外,借款的溢折价摊销只能按照实际利率法。

  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范围和借款范围扩大将会减少当期财务费用,增加企业的资产价值,有利于效益好的企业负债经营,同时,报表使用者对借款购建的相关资产价值内涵将有一个重新认识。

  另外,还要其他一些影响财务报表信息的新变化,如:对子公司的投资由原权益法核算改为成本法核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允许确认收益对利润表有影响;分期收款交易收入的特别处理使报表信息与经营相一致;长期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可转回防止操纵利润。

  财务报表格式内容的新变化

  首先,个别财务报表信息更相关更有用。专门对财务报表的列报作了规范,主要内容是4表1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会计报表附注,取消了利润分配表。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要求详细列示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延和内涵的变动情况(包括对年初数的调整),该表除了反映净利润对所有者权益的影响外,还包括直接计入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体现了综合收益的构成情况,也增进了信息的完整性、有用性和相关性。

  利润表不再区分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而是以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列示,反映了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总体成果;表中增加了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等项目。资产减值损失和营业外收支中的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损失,可以使报表使用者清楚地看出企业资产的质量与利润的相关性以及处置效果;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可以使报表使用者区分企业正常经营和由于资产价值变动对企业损益的影响。利润表对收入、费用、利得或损失项目做了清晰的划分,报表使用者可以正确判断企业创造核心业务的能力。

  其次,合并财务报表信息更完整更全面。合并报表的范围发生变化,强调的是实际意义上的控制而不仅仅是法律形式的控制。不仅看现有表决权,还要考虑可转换债券、当期可执行的认股权证等潜在表决权因素,母公司控制的特殊目的主体也应纳入合并范围。此外,准则规定所有子公司都应纳入合并报表的范围。

  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在合并报表时,子公司资产要以合并时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调整,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中母公司拥有份额之间的差额,作为合并商誉处理。

  取消未确认投资损失项目。对有资不抵债子公司的集团来说,会减少当年合并净利润以及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但当该子公司处置后,结果会相反。

[上一页]    [下一页]

meng-h 发表于 2008-2-5 21:38

集团合并财务报表新看点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5日 19:53 上海国资

  p42 财务监管

  【编者的话】

  2007年,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已经在上市公司执行,央企和地方国有企业也将从2008年起逐步执行。

  本期财务监管专栏的主题即关注新会计准则下的财务报表,分析了会计报表的新变化,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的关键点,以及报表附注的阅读方法,以对国企实施新准则有所启示。

  集团合并财务报表新看点

  顾华晔/文

  新企业会计准则在财务报表的格式和内容上体现了许多新理念、新变化,尤其在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和披露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由于新企业会计准则是在各类企业中分步实施的,2007年是新老会计准则共存过渡期的第一年。对于企业集团来说,合并财务报表是兼容着各种不同会计政策的,这就要求广大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掌握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主要特点。

  为正确阅读和理解2007年的集团合并财务报表,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才能吃好集团合并财务报表这一“拼盆”。

  正确理解新规定对财务指标含义的影响

  老准则下采用母公司理论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仅站在母公司股东立场设计合并财务报表。而新准则下采用实体理论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是站在集团公司全部股东的立场上设计合并财务报表。“少数股东权益”在资产负债表上作为一项所有者权益列示,也就是说合并财务报表净资产中将包含少数股东权益。如果少数股东权益为正,公司净资产将增加,如果少数股东权益为负,公司净资产将减少。利润表中子公司当期净损益中属于少数股东权益的份额,在合并利润表中“净利润” 项目下以“少数股东损益”项目列示。为了方便母公司股东,在资产负债表上单列“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在利润表上单列“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新合并财务报表准则与老准则相比,一些财务指标所代表的含义己发生变化。如“净资产”、“净利润”,老准则所反映的是母公司拥有和所得部分,而新合并财务报表准则下表示集团所能控制的全部。拥有和控制是二者的最大区别。

  由于新老准则下集团合并财务报表中财务指标(净资产、净利润)的含义不同,因此要求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在阅读和理解时要注意,要从新的视角来更加深入分析这些财务指标,并在企业价值分析中确定新的合理的市盈率、市净率。有必要对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反映的盈利进行再次确认。

  若公司合并报表为盈利,但主要是由于依靠少数股东权益的贡献实现盈利,即实际上“净利润”项目中在扣除“少数股东损益”后为负数,这种情况下,若认定公司当期是盈利的,那么就会出现一类很奇特的公司,即当期实现盈利却无法实施分红。因为“净利润”在扣除“少数股东损益”项目后当期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为负数。在这种情况下实现盈利的公司,报表所反映出来的信息,对投资者有一定误导作用。

  掌握集团内企业执行的新旧会计政策及其差异

  通常集团公司下属有各类单位,有的执行新准则,有的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老准则,甚至有的执行行业会计制度。在我国新老准则共存的现阶段,为降低合并报表编制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规定企业集团无需进行会计政策调整,直接依据不同会计政策形成的母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汇总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所以,集团合并财务报表是兼容着各种不同会计政策的“大杂烩”。

  国资管理部门为兼顾新旧准则过渡时期执行不同会计核算制度企业的填报需要,特意在集团合并财务报表下加注:“表中带*科目为合并会计报表专用;加△仿宋体项目为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专用;加#楷体项目仅由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专用。”2007年度财务报表格式兼容了新准则和原有企业会计制度的内容,由企业根据实际执行的会计核算制度分别选择相关项目、口径和内容填列。

  因此,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的使用者要仔细阅读合并会计报表附注,看清纳入合并报表的各类企业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了解各类执行的新旧会计政策企业的家数,找出新旧会计政策产生的差异。

  特别关注相同业务在不同会计政策下处理对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

  在新旧会计准则共存的情况下,常常会针对同一经济业务作截然不同的会计处理,集团合并财务报表中所反映的结果也会大相径庭。

  即使是都采用新准则的情况下,因选用了不同的具体会计政策,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有时这类差异同样会很大。如对于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处理可以采用成本模式计量,也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若选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一方面因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与账面价之间的巨大差额会大幅增加或减少公司资产负债表所列示的净资产,同时也增加或减少公司利润。集团内拥有投资性房地产的企业,部分采用成本模式计量,部分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最终导致集团合并财务报表中归并形成的“投资性房地产”项目是一个由两种计量模式混合而成的“混血儿”。

  把握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新规定对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

  我国新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比,在企业合并方面有很大的区别。我国新准则把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并不一定是合并方和被合并方双方完全出于自愿的交易行为,合并对价也不是双方讨价还价的结果,不代表公允价值,因此以账面价值作为会计处理的基础,以避免利润操纵。

  这一做法对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非常大,有时因在同一控制下合并了一家公允价大大高于账面价的子公司,导致合并方合并日的净资产大幅下降;有时期末因在同一控制下合并了一家盈利很好的子公司,导致合并方合并当期的净利润大幅增加。

  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的使用者一定要了解当期是否存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若有,需关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这一行为对集团合并财务报表列示的净资产和净利润的影响额。

  另外,对于已执行新准则的集团公司母公司而言,与旧准则相比其母公司的财务报表会显得非常“单薄”。主要是因为按新准则规定,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成本法下只要子公司不分配现金股利,其实现的利润无法反映到母公司财务报表上。

meng-h 发表于 2008-2-5 21:38

教你使用“附注”这一阅读理解财务报表的工具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5日 19:53 上海国资

  教你使用“附注”

  这一阅读理解财务报表的工具

  李文祥/文

  财务报表是公司最主要的财务信息,人们通过对财务报表的阅读和理解来了解一个公司的偿债能力和经营情况。但由于大部分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是非财务专业人士,目前面临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而导致公司财务报表的重大变化,迫切需要找到好的方法去看懂财务报表。财务报表附注是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财务报表使用者阅读理解财务报表的重要工具。

  开启阅读财务报表之门的钥匙

  财务报表附注大致分为3大部分,第1部分主要包括公司基本情况、财务报表编制基础、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等内容。当人们拿到某个公司的一套财务报表准备阅读前,首先可翻阅找到财务报表附注的第1部分。实践证明,这是一把能开启财务报表正确阅读和理解之门的“钥匙”。

  从“公司基本情况”中了解公司历史沿革、所处行业、经营范围、主要产品或提供的劳务等;从“财务报表编制基础”中掌握公司是否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财务报表,如果财务报表的编制同时还遵循了其他基础的,也会在此处说明;关键是要通过对“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有关内容的浏览,搞清楚公司在新企业会计准则大原则下所执行的各项具体会计政策,了解公司所选用的会计估计方法。

  就某一项重大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的不同选择,有时会对公司财务报表所反映的财务信息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如在目前房地产市场非常活跃且价格趋涨的情况下,对于一个拥有大量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司来说,若选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一方面因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超出账面价数额巨大而大幅增加公司资产负债表所列示的净资产;另一方面因当期房地产价格上涨幅度较大而增加公司利润表所反映的利润额。另外,提醒广大财务报表使用者要关注公司当期是否存在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若有变更,就要看清楚这类变更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程度有多大。

  对集团型公司来说,在财务报表附注的第1部分会披露全部控股子公司的名称、注册资本、经营范围、集团投资额及所占权益比例等基本情况,同时,告诉财务报表使用者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等。在阅读财务报表前掌握这些财务信息非常重要,能为看懂财务报表打下扎实的基础。

  理解财务报表的助读器

  财务报表附注的第2部分是“主要财务报表项目注释”,该部分是针对财务报表主要项目列示的金额所作的一一对应的解释。财务报表使用者在阅读财务报表过程中可根据各个项目旁的“注释号”在财务报表附注相应的地方找到解释该项目的详细内容。

  可以说,报表使用者要真正看懂财务报表,就必须在阅读过程中使用财务报表附注这一个“助读器”。如果报表使用者只看报表项目不看报表附注中的项目注释,仅凭经验估计或瞎猜,就会得到偏离实际甚至错误的财务信息。

  对于资产负债表项目,在注释中会披露期初余额的构成明细、本期增加及减少发生额情况、期末余额的构成明细等基本内容。例如一些从事制造业的公司,报表中“存货”项目往往占用大量资金。报表使用者若要了解“存货”的具体内容、判断其合理性,只有在“存货”项目的注释中找到答案。在那里会详细列示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各类存货的资金分布及其变动情况、披露是否存在呆滞积压及所计提的跌价准备等重要信息,帮助报表使用者作出正确的判断。

  对于利润表项目,在注释中会披露上期发生额的构成明细、本期发生额的构成明细等基本内容。例如对于投资型公司来说,利润表中所列示的“投资收益”往往金额较大。报表使用者如果要进一步了解投资收益的具体内容、哪些方面的收益对公司利润的贡献最大,必须到“投资收益”项目的注释中寻找。在那里会单独列示股票投资收益、债权投资收益、委贷利息收入,以及转让股权投资损益、以成本法核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确认占联营及合营企业净损益等各项收益构成。到底形成公司主要利润来源的是哪部分投资所产生的收益,就让报表使用者看得明明白白。

  值得一提的是,按我国现在的要求,对增减幅度达到或超过30%的项目金额,在注释中需对其说明变动的主要内容和原因。对于特殊报表项目,在注释中还需要披露其具体内容和发生的事由。这些注释将帮助报表使用者正确了解财务报表所反映的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正确理解财务报表的矫正仪

  除了上述两部分内容外,财务报表附注的第3部分内容也是非常重要的。主要包括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或有事项、承诺事项等其他重要事项的披露。这部分内容所披露的属于表外重要信息,是报表使用者必须掌握的财务信息,能对已获取的财务报表信息起到修正作用。报表使用者在看完财务报表后千万不要忘记使用这台“矫正仪”。

  “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能详尽地列示出公司按新企业会计准则认定的关联方的基本信息和当期公司与关联方之间发生的交易种类、定价政策、交易额等重要信息,这方面对于阅读理解大型集团下属公司的财务报表而言尤为关键。

  实务中常有公司利用集团这个同一控制人的作用,与集团下属其他公司发生大额关联交易,达到粉饰财务报表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公司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或说明的有利或不利事项。这里所披露的是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有利事项能给报表使用者传递有利于公司形象的“锦上添花”之信息,如大额销货合同的签订、税收优惠政策的获得等;不利事项会传递给报表使用者要特别小心的“地雷”式信息,如主要客户的丢失、不利于公司发展的新经济政策的出台等。“或有事项”或“承诺事项”对于一个持续经营的公司来说,往往特别重要。有的公司尽管就财务报表数据而言不错,但就其披露的某些“或有事项”或“承诺事项”的内容来看,如对外巨额担保、主要经营资产抵押、重大诉讼等,对公司持续经营的风险非常大。

  总之,广大财务报表使用者要改变只看报表不看附注、重报表轻附注的传统财务观念,掌握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主要特点,重视财务报表附注。在阅读财务报表前拿好财务报表附注这把开启阅读之门的“钥匙”,在阅读财务报表过程中随时使用财务报表附注这个“助读器”,在阅读财务报表之后充分利用财务报表附注这台“矫正仪”。确保正确理解财务报表,合理分析判断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获取决策所需有用的财务信息。

  作者单位:上海众华沪银会计师事务所

meng-h 发表于 2008-2-5 21:49

你准备好编制新会计准则下第一份年报了吗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5日 19:45 上海国资

  p40 德勤视点

  【编者的话】

  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及实施是我国会计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一系列全新概念增加了准则执行的复杂性与难度。

  本期德勤视点的主题即为国企在新会计准则下编制年报应注意的问题。德勤专家着眼于长期股权投资及合并报表领域,就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对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损益的确认、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等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给已经执行和即将执行新会计准则的国有企业提供一些借鉴。

  国企,你准备好了吗

  ——编制新会计准则下第一份年报

  王立娟/文

  日前,在中国证监会召开的上市公司财务工作视频会议上,首席会计师周忠惠指出,上市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中存在的会计问题主要体现在会计计量、会计估计、资产负债的分类以及合并报表相关问题等4个方面。各企业的2007年年报编制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本文便是着眼于长期股权投资及合并报表领域,就一些重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

  新会计准则颁布后,财政部随后又出台了准则应用指南、专家意见及解释公告等系列规章。根据这些规章,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由权益法变为成本法核算,并进行追溯调整。这一会计政策变更,从母公司角度来看,主要带来以下两个问题:

  首先,追溯调整后对母公司留存收益的影响。

  在进行成本法核算追溯调整时,对于母公司利润分配金额超过子公司的现金分配的超分配的投资收益部分,无法追溯调整,因此,调整后母公司首次执行日留存收益可能出现负数。为了向现有股东清晰传达这一会计事项,企业应当在其2007年年报中充分披露该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

  其次,母公司对利润分配政策的调整。

  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子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母公司才能确认当期投资收益,进而影响母公司当期利润分配方案。由于子公司利润分配方案需要经过股东会(股东大会)审批,而股东会通常在年后举行。根据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子公司利润分配方案中拟分配的以及经审议批准宣告发放的股利或利润,不作为日后调整事项入账。因此,母公司在制定利润分配政策时,必须考虑上述时间及程序问题。

  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损益确认

  企业在确认投资损益时,应当重点关注以下3个问题:

  首先,以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净损益进行调整。

  新会计准则要求,被投资单位采用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与投资单位不一致的,应当按照投资企业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并据以确认投资损益。做上述净损益调整,投资企业应当建立取得投资日时对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值备查账簿,在调整过程中应当把握好重要性原则,并充分考虑到该调整事项的工作量。

  其次,与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发生的内部交易损益的抵销。

  解释公告要求,投资企业与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损益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归属于投资企业的部分,应当予以抵销,在此基础上确认投资损益;投资企业对于纳入其合并范围的子公司与其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损益,也应当按照上述原则进行抵销,在此基础上确认投资损益。解释公告没有对如何进行内部抵销做进一步的说明,可参考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做法。

  第三,首次执行日前已持有的对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借差的摊销。

  解释公告要求,投资企业对于首次执行日之前已经持有的对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如存在与该投资相关的股权投资差额借方差额,应扣除按原剩余期限直线摊销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确认投资损益。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新会计准则将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大集团涉及更多的可能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从而引发了以下两个问题:

  首先是同一控制的认定问题。

  根据企业合并准则应用指南的相关规定,适用同一控制企业合并的一个条件是“控制并非暂时性”,即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较长的时间内受同一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其中“较长的时间”通常指1年以上(含1年),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判断,应当遵循实质重于形式要求。

  其次是股权买卖交易定价问题。

  企业合并准则规定,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应当按照合并日在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计量,合并方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或发行股份面值总额)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集团公司在进行战略调整,尤其是将其下属非上市公司股权注入上市公司时,应当充分考虑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政策,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定股权买卖交易价格。

  合并财务报表

  新会计准则在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及对合营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理等方面,与现行会计准则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首先是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确定问题。

  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合并范围需要对是否能够控制被投资企业进行判断。根据合并财务报表准则的要求,母公司在2007年处置的一些子公司,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应当将其纳入合并范围,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并且将该子公司期初至处置日的收入、费用、利润及现金流量分别纳入合并利润表及合并现金流量表,同时,对比较报表进行重述。

  其次是对合营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理问题。

  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对某些共同控制众多合营企业的国企产生了极大影响。比例合并法变更为权益法核算,虽然合并财务报表的净资产没有变化,但是收入规模、利润总额等指标与上年同期相比可能会大幅下降,为了正确解释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企业应当做好比较合并财务报表的重述工作,在2007年年报中充分披露该会计政策变化给企业带来的影响。

  各企业的2007年年报编制工作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除了本文涉及的长期股权投资及合并报表领域中的若干会计问题外,企业在执行新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的过程中,可能还会遇到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分类等诸多难题,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解决所有这些问题,对企业来说无疑是一项浩大工程。

  我们相信,在国资主管部门的关怀下、在企业主管领导及全体财会人员的努力下,我们的国企一定能够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实现新旧会计准则的转换。

shanmin 发表于 2008-2-12 00:13

各位集友2008鼠年大吉

身体健康,平安顺利,万事如意!

冬季风暴 发表于 2008-2-12 10:06

谢谢楼上

谢谢楼上~~~~:*18*:

meng-h 发表于 2008-2-13 00:07

奇瑞向创造型嬗变的水晶鞋
               
http://www.jrj.com  2008年01月02日 15:18   上海证券报
【字体:大 中 小】         【页面调色版       
                                                       
        】
       

  《奇瑞创造》

  樽 粮 著

  中信出版社2007年11月出版

  ⊙木 子

  字典上对嬗变的解释有两条:

  ⑴蜕变,指昆虫脱皮变成可以飞翔的成体;⑵ 一种元素通过核反应转化为另一种元素。可见,无论是动物或者是元素,嬗变都是指根本性的转变。

  中国企业从屈居价值链低端的简单制造型企业,上升到自主创新的、把控价值链关键环节的创造型企业,是根本性的进步。奇瑞就是成功完成了这个嬗变的伟大企业之一。

  奇瑞行事低调,名气远远低于成绩。奇瑞的国内市场份额已连续几年名列前茅。奇瑞汽车远销俄罗斯等国,是国内汽车出口第一的企业。最难能可贵的是,奇瑞已经掌握了整车设计制造、变速器、发动机这三项汽车生产核心技术。

  当奇瑞以远低于市场价推出他们的第一款车时,人们除了感叹汽车的价格泡沫太大之外,并没有对奇瑞有太多的关注。因为中国从来不缺乏价格战,也不缺昙花一现的流星式企业。当奇瑞的QQ汽车震撼面世的时候,国人似乎一夜间认识了奇瑞。当奇瑞推出东方之子和瑞虎等新车型时,特别是奇瑞掌握了核心技术后,在大多数国人心目中,奇瑞已经是汽车制造业的巨人了。

  童话里,衣衫褴褛的灰姑娘,因为得到了神奇的水晶鞋,在舞会上变成美丽动人的高贵公主,赢得了王子的爱情。那么,奇瑞嬗变的水晶鞋是什么?本书作者认为,后发优势是奇瑞成功实现自主创新的一个根本外部条件。

  产业竞争大师麦克尔·波特在其《竞争优势》一书中说,在技术的原创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推广的整个过程中,企业都有机会利用技术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日本汽车就是通过对新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技术革新来强化自己的技术优势的。本书作者研究了后进入企业的后发优势,并阐述了后发优势在奇瑞发展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并结合奇瑞的发展,深入探讨了自主创新的各阶段策略,这一点对诸多徘徊在创造大门之外的本土企业无疑有强烈的启发。

  后发优势不是奇瑞私有财产,中国几乎所有的企业都面临着同样的机遇。面对同样的外部条件,最大的赢家为什么是奇瑞?这显然要从企业的内部来寻找答案。

  据作者考察,奇瑞在充分利用先天的后发优势的同时,还幸运地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竞争战略,这使得企业可以在低阻力的状态下快速度过生存期,迅速成为可以和世界巨头比肩的民族汽车巨子。

  2007年,一家世界级企业惊呼:以前,我们忽视了丰田,丰田成功了;后来,我们忽视了现代,现代成功了;现在,我们正在犯着同样的错误,在我们忽视奇瑞时,奇瑞在我们的眼皮底下走向了成功。

  竞争策略别人可以模仿,但要持续保持优势,企业必须具有独特的核心能力。以往我们经常谈核心能力,却往往把核心竞争优势混同于核心能力,考察奇瑞的实践,本书提出了“系统集成”能力是最高核心能力的观点,并具体归纳了这种核心能力的特点,令人耳目一新。

  奇瑞的低成本优势一直是外界关注的又一热点。然而奇瑞的低成本优势不是来自诸如低工资等途径,而是来自于其炉火纯青的成本控制艺术,他们对成本控制的娴熟已经远远超过管理大师们讲述的范围。中国企业迫切需要奇瑞这样科学的、环保的,可持续的成本控制理念。

  本书作者是独立管理思想研究者,资深商业评论作家。他原本在完成《中国式营销圣经》后,想写一部竞争学专著。但当他在看到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奇瑞之路》后,萌发了研究奇瑞的想法。而当《奇瑞创造》完成后,他已经失去了再写竞争学专著的冲动。不知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脱离了产业竞争的系统考量来谈管理、营销和产品研发,最终只能是空中楼阁和盲人摸象。本书的可贵之处在于,作者把企业个案研究和他的产业竞争理论研究结合起来,说他的灵感来自奇瑞,但是他的思想高度已经不局限于此。本书的很多观点是目前主流管理学关注、但还都没有具体涉及的。

  作者在完成对奇瑞的研究后说,奇瑞的成功是中国崛起的最具标志性的符号。奇瑞董事长尹同耀说,如果中国有一百个华为这样的企业,中国就会十分了不起;我们有理由说,中国有一百个奇瑞这样的企业,中国将会十分伟大。

wxgdemo1 发表于 2008-2-13 11:13

感谢各位的发帖,但无关的帖子就不要在此发了

shanmin 发表于 2008-2-17 21:50

中集圣达因和施才兴总经理双双荣膺燃气行业“2007年十大焦点评选”

      2008年1月31日,由博燃网主办的“博燃2007年度十大焦点评选活动”之“十大雇主企业”和“十大焦点人物”结果揭晓,张家港中集圣达因低温装备有限公司获2007年度“十大雇主企业”称号,同时中集圣达因总经理施才兴被评选为年度“十大焦点人物”。
  备受业内人士关注的博燃风云榜已成功举办四届,发展至今,荣登“博燃风云榜十大”已经成为燃气行业的最高荣耀。博燃风云榜旨在通过对燃气代表人物、优秀企业的褒奖,树立行业楷模,打造优秀品牌,推动了中国燃气事业的发展。而本次活动引起了燃气专家、燃气企业乃至普通燃气用户的广泛关注和参与,评选结果是由数十万人通过网络和杂志进行投票而产生的。
  经过为期一个月的推选、投票选举,结果最终产生。中集圣达因荣获年度“十大雇主企业”称号,施才兴总经理被评选为年度“十大焦点人物”。
       这充分说明了中集圣达因在中国燃气装备事业里所取得的成绩得到了社会的肯定,我们也将一如既往秉承博燃网“全心全意为燃气服务”的宗旨,为全国燃气行业提供优质的低温贮运装备,打造低温贮运装备行业的优质品牌,推动中国燃气事业的快速发展,并把中集圣达因打造成中国最优秀的低温装备供应商和全球主要低温装备供应商。

[ 本帖最后由 shanmin 于 2008-2-17 23:40 编辑 ]

meng-h 发表于 2008-2-18 15:15

                           
                            比利时国王参观CIMC-BURG旗下的LAG公司

                  


                                                                                    

2月14日, CIMC-BURG旗下的LAG公司,得到了比利时国王的参观。
本次活动是Bree市建市1000周年系列活动的一部分。CIMC-BURG旗下的LAG公司,是Bree市最为优秀的企业之一。

http://www.cimc.com/UpFiles/News/2008-2/UpImages2008_2_18_10_45_10.jpg

留平头 发表于 2008-2-18 20:08

守候中集的人越来越少,这可能也正是说明公司可能冬天已过,春天即将到来

tamtian 发表于 2008-2-19 20:25

发个报告,旧了一点.还是让我们关注ROE的表现

meng-h 发表于 2008-2-19 22:31

铁矿石大涨,钢价大涨,波纹板大涨,看着不眼熟吗?好像又回到了05年,又该睡不着觉了。唉。

meng-h 发表于 2008-2-19 23:14

全球因素推高中国通胀的隆隆战鼓已经擂响——安邦咨询评论(转载)
作者: 但斌
时间: [ 2008-02-19 09:00 ]

安邦咨询评论

全球因素推高中国通胀的隆隆战鼓已经擂响

中国官员日前对宏观调控方向不变的表态,澄清了近期萦绕在市场上的政策迷雾。我们注意到,随着全球经济环境以及雪灾冲击等两大不确定因素逐渐变得清晰,中国的宏观政策正在迅速回到既定的轨道上来。

在我们看来,这种政策的“复归”是很有必要的,它不仅向市场清晰地传达出了未来政策的重点所在,还再次明确了对中国经济所面临主要矛盾的判断——不能因为短期突发因素的干扰,而改变既定的“双防”(防经济过热、防通货膨胀)的政策。

中国经济今年面临的最大问题,仍然是通货膨胀。从最新形势看,国际国内的一系列因素,正在擂响中国通货膨胀的战鼓。

据国内外多家媒体报道,消息人士日前透露,2008年度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已经由国外钢厂率先达成一致:国际铁矿石基准价格将在2007年的基础上上涨65%。消息人士未透露率先定价的谈判双方,但市场人士分析,矿山方可能为巴西淡水河谷,钢厂方可能为日本新日铁。按照谈判惯例,这一价格随后将为参与谈判的各供需方所接受。这意味着,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中国在2008年度的铁矿石基准定价中再度失手,再次重复了过去的“宿命”——我们拥有市场,却远离游戏规则。

从2005年至2007年,国际铁矿石基准价格涨幅分别为71.5%、19%和9.5%。如果按65%的涨幅,中国进口铁矿石的成本将大幅上升,这将推动钢铁行业以及下游一系列产业的成本上升。这对于中国持续加大的通胀压力,无疑是雪上加霜。

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涨,只是推高国内通胀压力的一方面因素。今年更大的影响,则来自国际资金继续汹涌流入中国。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币继续升值的背景下,各种资金纷纷进入中国进行套利。消息人士表示,中国1月份实际外商直接投资(FDI)达到11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109.78%。如此惊人的增速,显然不完全是“传统”的FDI,而是显示国际游资继续大规模借道投资流入中国。

有学者根据官方数据计算了中国的“外汇储备-贸易顺差-FDI”的数据,发现这部分“疑似热钱”的数据虽然有很大波动,但基本势头是在大幅增加:2003年该数据为378亿美元,2004年是1141亿美元,2005年是466亿美元,2006年是6亿美元,2007年是1170亿美元。在对2006年和2007年数据进行调整之后,2006和2007年分别是764亿美元和2051亿美元。这个简单的计算显示出,热钱流入中国的形势在不断加剧。

在2008年,国际资金流入中国的基本动因未变。美国经济将会放缓,美联储很可能会继续降息,美元仍将持续贬值。说白了,美国将继续开动印钞机,向全球市场输出流动性。正如我们过去所分析的那样:如果其他各国坚持不减息,全球的美元数量将继续增加,美元在全球交易中的占比将进一步增加,美国人可以用印刷出来的“绿纸”,去换回来更多货真价实的商品或服务。而如果其他各国央行跟随减息,那么全球货币供应量将因此而暴增,全球货币一起贬值,全球商品一起涨价。在这种背景下,经济仍将高速增长、人民币升幅不够的中国,只能扮演美元“蓄水池”的角色,资产泡沫和物价上涨的势头依然不减。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在关注外部经济不确定性风险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过去经历了一年失误才得出的对中国形势的基本判断。今年国内的政策重点,仍要坚持面对日益加剧的通胀压力,尤其是国际因素擂响的通胀战鼓。(AHJ)

tamtian 发表于 2008-2-20 14:43

原料涨价影响大,但相信中集今年收益能够维持在1元以上,ROE18%。

meng-h 发表于 2008-2-20 15:38

是高兴的睡不着。

meng-h 发表于 2008-2-20 15:38

日德5家钢企接受铁矿石涨价65%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0日 01:40 新京报

  本报讯 (记者 姚笛)日本新日铁与巴西淡水河谷已于18日达成了铁矿石涨价65%的协议,记者昨日从淡水河谷公司获悉,日本4家钢企和德国最大钢铁公司蒂森克虏伯迅速跟进与淡水河谷达成矿价协议。
钢企面临成本重压 钢企面临成本重压

  日、德钢企达成协议

  根据日方协议,巴西南部粉矿FOB价每干公吨度基价1.1898美元,比2007年度上涨65%;基于卡拉加斯粉矿优质优价原则,FOB价每干公吨度基价1.2517美元,比2007年度上涨71%。此价格涨幅与之前同新日铁和浦项达成的价格涨幅一致。淡水河谷与蒂森克虏伯达成的协议为南部粉矿 FOB价上涨65%,每干公吨度基价1.3441美元;卡拉加斯粉矿FOB价上涨66%,每干公吨度基价1.4060美元。

  “之所以卡拉加斯粉矿的价格涨幅不一样,主要是由于在2007年欧洲价格中,卡拉加斯粉矿原来比南部粉矿高3.2美分,而亚洲只高1.1美分。2008年之后,亚洲和欧洲的卡粉比南部粉都高出6.19美分。”联合金属网分析师胡凯表示。

  中国钢铁业目前仍未明确表态。记者昨日获悉,目前宝钢与淡水河谷正在海南三亚继续展开谈判。

  力拓未放弃海运补偿

  根据谈判规则,谈判任何一方先达成协议,其他各方都应遵循谈判结果,但力拓还在谋求更高的价格。记者昨日从力拓集团获悉,力拓将对出售给亚洲钢铁制造商的铁矿石征收超额运费。力拓矿业亚洲及中国区总裁路久成昨日对记者表示,力拓还未放弃海运差价,目前首席谈判官正在日本和客户协调。

  力拓方面还认为今年出现新情况需要澄清研究。力拓矿业亚洲及中国区总裁路久成表示,由于今年新日铁和淡水河谷达成了65%和71%两个价格,这是没有先例的,所以力拓已派人前往日本向客户澄清这个事实。钢铁专家徐向春表示,“力拓这种额外要求肯定是不能得到钢厂的同意,力拓最终还是会接受这个价格。”

  随着中国对铁矿石需求的增加以及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力拓获利颇丰。力拓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宋秀丽介绍,去年力拓在中国的销售额增长18%,其当前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达到139.2亿美元,同比增长11%,创历史新高。

meng-h 发表于 2008-2-20 15:44

宝钢为抵御成本上升二季度出厂价领衔补涨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9日 15:39 大众证券报

宝钢为抵御成本上升二季度出厂价领衔补涨

  晓路

  “虽然今年铁矿石协议价格可能比去年上涨65%,但我相信,对于具备成本优势的大钢企来说,完全可以靠涨价来化解压力。”2007年钢铁行业分析师第一名、中信证券分析师周希增这样对记者表示。

  据悉,2008年国际铁矿石基准价格将在2007年基础上上涨65%,谈判详细结果将在近日公布。这超出了市场原先预计的35%-50%的涨幅预期。

  奇怪的是,钢铁股昨日似乎并没受到这个“利空”的影响,钢铁指数上涨2.13%跑赢大盘;而整个2月份,钢铁指数上涨9.68%,远远超过沪综指4.21%的涨幅。

  事实上,春节之后,国内主要钢材品种价格上涨“动力”趋强。其中螺纹钢每吨涨幅超过100元的有9个城市;热轧板卷从南到北市场价格均出现了每吨50元至100元不等的涨幅。

  周希增认为,铁矿石价格上涨65%相当于吨钢成本上涨30美元,而08年铁矿石海运费每吨预计下降10美元左右,这就意味着吨钢综合成本上升20美元。打个最简单的比方,宝钢只要平均钢价上涨200元人民币(4%左右)就能消化铁矿石的涨价压力。

  消息人士对记者透露,在20日也就是本周三之前,宝钢将公布其2季度钢铁出厂价格。上涨是主基调。宝钢证券部人士对此表示确认,但涨幅不愿透露。

  “宝钢涨价幅度将超过市场预期。”周希增分析,一季度宝钢提价幅度只有5%,而武钢和鞍钢的提价幅度均在10%以上,宝钢的钢价目前是大钢企中最低的。今年钢材价格持续上涨,宝钢的2季度定价不仅要拉平和其它厂家的差距,更会为即将迎来的2季度钢铁消费高峰预留下一定空间。“现在宝钢产品均价 5000元,上涨300-500元是非常正常的。也就是说,涨价空间在6%-10%,铁矿石上涨的压力不足为惧。宝钢涨价对钢铁股是个利好,很可能带动起最近已经蠢蠢欲动的钢铁股整体行情。”

  中金公司同样看好钢铁股,分析师罗炜指出,宝钢一季度价格相对目前市场价已有150-350元每吨的差距,二季度涨价至少在7%以上。

quarkyy 发表于 2008-2-20 19:21

钢铁提价有利中集

钢铁价格上涨其实对中集是有好处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原因是因为钢铁是集装箱的主要的成本构成部分。钢铁价格上涨那么中集的集装箱一样是会涨价的。由于中集去年打价格战去打击对手,集装箱的价格上涨的速度没有钢铁的快。但今年中集的战略可能会缓和点。那么集装箱的价格应该会同步的上涨那么中集每个集装箱其实赚到的钱会比以前更多。打个毕业,中集的集装箱在1700美金时赚到10%的毛利那么就是170美元。那么当集装箱上涨到2200美元的时候毛利如果是一样那么就是赚220美元。就算是赚9%的毛利也有198美元。中集在集装箱行业是龙头老大。2007年中集的干箱的毛利是比较低的了。下降的空间已经不大了。如果中集的毛利2008年可以提高那么今年的利润就会可观好多了。

quarkyy 发表于 2008-2-20 19:31

钢铁提价有利中集

钢铁价格上涨其实对中集是有好处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原因是因为钢铁是集装箱的主要的成本构成部分。钢铁价格上涨那么中集的集装箱一样是会涨价的。由于中集去年打价格战去打击对手,集装箱的价格上涨的速度没有钢铁的快。但今年中集的战略可能会缓和点。那么集装箱的价格应该会同步的上涨那么中集每个集装箱其实赚到的钱会比以前更多。打个比喻,中集的集装箱在1700美金时赚到10%的毛利那么就是170美元的利润。那么当集装箱上涨到2200美元的时候毛利如果是一样那么就是赚220美元。就算是赚9%的毛利也有198美元。中集在集装箱行业是龙头老大。2007年中集的干箱的毛利是比较低的了,好多厂家都叫苦连天了,毛利下降的空间已经不大了。如果中集的毛利2008年可以提高那么今年的利润就会可观好多了。由于集装箱的主要成本构成部分是钢铁和木材。这2种物质价格都在上涨,那么中集的集装箱的价格其实也是在稳中有升的。价格越高那么每箱得到的利润就会越大。中集2007年生产的集装箱就超过了200万标准箱。2008年估计生产的量不会少过这个数多少。因为08、09年是集装箱船下水的集中期。集装箱的更新量保有量也是越来越大。所以中集的2008年是可以期待的。
页: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查看完整版本: 中集集团(000039、200039)——相关资料 长期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