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goodluck333888

中集的研究报告和分析文章(希望大家多多补充)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26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三中 于 2006-9-25 20:26 发表

牛呀,你什么都有呀。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6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经济放缓;
人民币升值;
出口退税降低;
内外资所得税并轨;
宏观调控和重大事件对地方官员的震撼。

近来利空不断,注定是39的多事之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6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G中集出口退税率的变更对中集集团的影响如何?

作者:我爱中集 2006-09-20 23:13:54


[问题]: 国家财政部最近公布了调整出口退税率,请问中集的集装箱和车辆及其它主要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是否有变化?
    有何正面或负面影响?
    谢谢!!!
[答复]: 尊敬的股东/投资者:
   
    你好。
   
    日前国家财政部等多个部委联合下发文件,对出口退税率进行调整。其目的是改善贸易出口结构。其中集装箱产品出口退税率维持不变,仍然为13%。涉及公司车辆的产品只有一个税号的产品——挂车、半挂车及非机动车用零件,出口退税率调整由17%下调为13%。粗略估计,这将使挂车、半挂车用零件(即车架及散件出口)的成本有轻微上升。这部分产品收入占车辆业务的比重3%左右。因此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对公司业务影响十分微小。
   
   
    谢谢。
   
    中集集团
   
    2006-09-22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000039  2006-09-23 02:43:25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6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经济寒意凉过秋

2006年09月26日 05:27
  
   
  众机构预计美联储明年初将减息
  证券时报记者李昌鸿
  编者按:在高油价和利率趋高的滞后效应打压下,美国房地产市场自年初以来出现持续下滑态势,从而导致美国经济不断出现降温,这对美联储的未来利率政策、美股、美元、商品市场、全球资金流动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经济将产生较大影响。本报今起推出系列文章,对此作出深入分析。
  在美联储20日再度维持利率水平不变和油价大幅下滑之际,道指继今年5月初逼近2000年的11722.98点历史高位之后,当天又一次突破11600点大关并冲击历史高位。然而,道指似乎成了强弩之末,随后在上周最后两个交易日中跌落下来,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原因是美国房地产市场下滑导致美国经济出现连续降温,并呈现加速的态势。不少分析师认为,美国经济将在明年中期以后陷入衰退。全球许多知名机构更预测,美联储最早可能在明年第一季度作出减息之举。
  住房市场跌势急
  自从2003年进入复苏并经历几年的强劲增长后,美国经济呈现一派繁荣景象,并带动全球经济快速增长。然而,在高油价和利率逐步高企的双重压力影响下,其滞后效应逐步显现出来。最为典型就是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持续降温,从而带动消费开支的下滑,而消费活动为美国经济增长贡献了2/3的动力。
  自今年初,美国房地产市场就出现持续降温迹象,2月份,美国已完工房屋中位价的售价涨幅较2005年同期下跌了5%,与此同时,截至2月底时,待售房屋存量大增。之后,美国房地产市场节节下滑,在今年7月份,美国二手房销售按年率下跌 4.1%至633万套,是2004年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而且也是连续第四个月的下跌,当月新房销售为107万套,跌幅创出12年来新高;8月份新房开工量比前一个月猛降6%,创出3年多以来的新低。美国9月份房屋建造商信心指数下跌至31,创15年来新低。
  美国经济寒风劲吹
  在房地产市场持续降温的拖累下,美国经济正面临许多寒风吹袭。美国二季度GDP增长仅有2.5%,不及第一季度的一半,修订后也只有2.9%,低于许多分析师的预期。前几年购买了房屋的消费者因房价高涨而认为自己富有,他们将房屋作抵押进行大肆消费,就像自动取款机一样支持其消费,在房地产市场出现持续下滑后,消费者只得捂紧自己的钱包,这无疑打击了占美国经济比重达七成的消费开支。
  与此对应的是,企业开支、企业盈利预期和企业高管信心均因美国经济下滑和消费者开支减少而纷纷出现下降。美国著名经济研究机构会议委员会(The Conference Board)发表报告说,8月份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至99.6,创出今年以来的新低。另有分析师估计,本周即将公布的美国8月份消费开支将只是轻微上升0.2%,升幅为去年11月以来的新低。摩根士丹利最近认为,美国公司下调收益预期的数量将会持续增加。
  美联储下属的费城联邦储备银行21日公布的报告显示,该行所在地区9月份制造业活动指数从前一个月的18.5锐降到负0.4,从而印证了投资者对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导致美国经济出现过快降温的担忧,并导致21日美股和全球股市普遍下挫。报告显示,会议委员会预测美国未来3—6个月经济走势的先行经济指数8月份下降了0.2%。这是该指数在过去5个月中第四次下降,从而加重了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可能降温过快的担心。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也指出,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美国,因增长速度持续放缓,过去4个月其就业增速比前年初以来的平均值低出35%,房地产市场的降温使美国过去3年间GDP增长趋势至少下跌了1%。
  美联储最快明年初减息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认为,房地产市场持续降温,将拖累美国下半年和明年的经济增长,预测美国今年第三和第四季度的GDP增长将分别仅为1.5%和1.9%,明年的GDP增长为2.5%。汇丰银行中国经济学家曲宏宾日前预测,美国GDP增长率将由2006年的3.6%降至2007年的1.9%,跌幅接近五成,并称美国经济将出现衰退。
  马骏认为,为了应对经济下滑,美联储将会在明年第一季度开始减息行动,以刺激经济的增长。曲宏宾认为,美联储的基准利率将由目前的5.25%降至2007年底的4%。
  高盛和美林日前也都认为,美国房地产的降温将会打击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拖累经济增长,因而提议美联储降低现今5.25%的隔夜拆借基准利率。高盛认为,美联储将会在明年第二季度减息至4.75%,而美林更直言,4.75%的水平将会在明年第一季度出现。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6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我们要寻找下一个中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5-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6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优秀企业犹如凤毛麟角,不容易找啊,还是把

发现的把握得好点算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6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象中集这样优秀的公司,其发展是按照市场规律有序发展的,也许在成长过程中会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但在度过困难时期后,优秀的企业仍将按其原有的步伐稳妥的经营和发展,我们期待中集的明天会更加优秀,会给他的股东以更为优厚的回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6-9-26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到今天长达50页的伯希尔股东大会纪要,全部刊登完,祝大家阅读愉快!收获多多!

·伯克希尔·哈萨维2006年股东大会纪要(五)

blogbuffett 转载

来源:深圳市东方港湾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伯克希尔之行

周期性行业中的管理者薪酬

巴菲特:这是个很棒的问题。如果你经营一个铜业公司,铜价是每磅3.5美元,就算你是个无知的乡巴佬也能赚大钱,但如果铜价只有80-90美分一磅-我这一生大部分时间中铜所处的价位-那经营起来就很艰难了。

我们Berkshire有很多各种各样的业务,有些经营起来容易些,有些就不容易。我们也有各种各样的薪酬制度。对多数人,我们让他们自己选择薪酬制度(都会选择有最大保证的方式)

如果我们整体拥有一个铜矿公司,我们的薪酬安排会以制造成本为基础,这一点是管理层能控制的。而不会以市场价格为基础,因为那是管理者自己无法控制的。成本的变动是不大的。薪酬应该和管理层能够控制的因素相挂钩,试着去想管理层能够影响的方面。

在GEICO公司,我们对管理层和员工的考核和奖励建立在两个因素上:单位增长率和成熟业务的盈利水平。(新业务开始是要花钱的,我们又想要,所以我们不会责怪管理层和员工)

如果石油价格在70美元一桶,我不认为这和管理层有什么关系。实际上他们在国会听证会上否认是他们造成的。我会考察他们长期找到新石油储备的成本,也就是以低的单位成本发现和取得石油的能力。有些公司在这方面要远远强过其他公司。

管理层薪酬的一般性原则

芒格:有一个像我们在Berkshire一样的公平薪酬制度是容易的。很多上市公司都有公平的薪酬制度,但大约有一半公司的薪酬制度大体上是不公平的,付给高管层的报酬太多了。但我们目前为止对这个问题的影响几乎没有。

巴菲特:我们有68个公司在运作,我负责对40个经理的薪酬安排(有些经理管理着不止一项业务)。我想不起过去40年有谁因为对薪酬有什么意见而离开了我们。我们也从来没有薪酬顾问(也许下属机构有,但他们很聪明的不告诉我(笑声))。薪酬制度不像火箭技术那样复杂。过于复杂、容易引起歧异的薪酬制度只会对能控制它的人有利。

我曾经被聘为薪酬委员会的一员,查理能告诉你们发生了什么…

芒格:我们是所罗门公司的最大股东,我和沃伦是董事成员,同时沃伦还是薪酬委员会成员。在讨论花红时,总是会(有人)嫉妒。沃伦推出了一个稍稍更为合理的薪酬方案-我也强调了一下,还是被否决了。

巴菲特:查理用到“嫉妒”这个词,而不是“贪婪”。我们的经验是人常被“嫉妒”所驱使。你可以给某人两百万的花红,他会很高兴,但当他看到另外的人拿了两百一十万,就会倍感不爽。

查理曾指出人的七种原罪中,嫉妒是最没用的,因为会让你觉得自己没用、晚上睡不着。贪吃也是有好处的,我就时常吃的很过瘾。但我们不会沉迷女色。(笑声)

顺便提一句,证券交易委员会要求薪酬制度更透明,是一个好的想法,但也会引发CEO之间的互相攀比,比如当一个CEO看到别的公司为他们的CEO付理发费时,他也会要求这样。

破产程序的改革

我们把Fruit of the Loom(内衣生产商)从破产中买下了,也曾投资于很多破产公司的垃圾债券。我们介入Fruit of the Loom就是从买它的债券开始的。

芒格:我觉得破产的处置在很多方面是很可怕的。在这种情况下,法庭本身也变成招揽业务的,他们发现如果他们使得破产的处理能给一些人(如律师)过度的报酬,他们就能吸引很多(破产)的案子。这很令人沮丧,所以我不是很遵循他们的要求。我老了,可不想被(他们)倒了胃口 (笑声)

巴菲特:我们买了很多安然公司的Ospreys债券,这个债券是个很复杂的投资个案,我们的投资获得了超过三倍的回报。在其他的一些个案里面,我们出价高了,比如Bulington和Sitel的情况。我们把Sitel的企业债全买下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安然脱身了。

不管什么时候如果有规模很大很复杂的(破产)个案,就有可能出现定价不对的情况。但最近,这个定价不对的情况总是定的偏高。现在有很多人在这个领域找机会,因此目前有潜力的机会不多,但将来一定会再有的。

在未来的10-15年的时间里,我们在破产清算这个领域很可能会再有大手笔。

芒格:我记得Eastern Airlines公司破产的情景。法庭为保障公司员工和社区的利益,而对公司优先债的持有人利益根本不管。根据法律本应该做出的决定,法庭往往会作出相反的判决。

牵涉到这一类的个案时,常常会有些很有趣的灵活和机动性在里面。

巴菲特:在Penn Central(宾州中央铁路)这个例子里,一个法官说太麻烦了,就采取了一个快刀斩乱麻的办法。很有效,但根据条条框框的规定是不应该那么做的。法官有时候能随心所欲的做决定。

我记得一个在辛辛纳提时的案子,我在前面和你们提到过。我们在去那里的路上,我问查理:你觉得一个法官有多大的权利?

芒格:我当时回答:他们觉得有多大就有多大!

收入分配和富人的减税

巴菲特:现在的公司利润水平接近了它们的历史高位,除了不如二战后的那几年。但税收水平却远没有达到高位,所以这里存在脱节的情况。

在过去的5到10年,收入差距无疑是显著扩大了,同时对富人们的税收优惠也很大。我过去总是说福布斯400富豪名单的大部分成员,也包括我本人,税收占收入的比例比他们的前台小姐还要低。这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都不是这样,在一个富裕的社会里这是不对的。

在2004年,我的税负水平在我的办公室里的15个人中是最低的--我还没有采取任何避税的手段,在2005年了,甚至更低了。这太离谱了!我觉得美国的老百姓不知道这一点,如果他们知道了,会很不开心的。我觉得美国的普通老百姓在过去十年国家财富的增长中并没有分享到好处。

芒格:人均GDP数字确实很好,我对收入中位数不是很感兴趣,上下波动非常大。重要的一点是饼在不断的变大。

还是那样说,我同意沃伦关于富人税务优惠太大的观点,但我觉得这并不重要。

对人生和其他事务的观点

慈善事业

巴菲特:你必须选择去做对你意义重大的事情(意指慈善活动)。对很多人来说,教堂和学校是普遍的选择。从某种程度来说,你应该付出到能给你带来最大满足感的事情上。对我来说,

我(选择)那些重要的而又缺乏自然就会有资金支持的事情,对大多数人来说,投入到能带给他们最大满足的事情就好了。至于如何选择慈善对象,你们不必像选择股票那样保持客观,我是随性所致的。

对于大笔的(慈善)金额,我会考虑那些金钱能起到作用而又未得到足够重视的重大社会问题。

在美国(受到)核攻击的危险

巴菲特:我非常认同人类要面对的终极问题是:由一个国家策动使用核武器。这迟早有一天会发生的。

几千年前,当你诅咒你的邻居时,你只会往他们家扔石头。但自从1945年后,这种对众多人口造成重大杀伤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

对那些相信解决了贫穷问题这种危险就能得到解决的人,我提醒你们: 唯一对别人使用核武器的国家是我们。

能够使这种危险得到控制的因素是:缺乏(制造核武器的)知识、原料、和发射手段。但现在这种知识已经广为传播,材料也是如此。

我不知道怎么用金钱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我觉得这是个要最优先考虑的问题,至少对我的(慈善)基金是这样。

地球上有60亿人口,有少数人是很疯狂的,他们会对众多人口造成伤害。有一个人已经成功了。我不知道我们已经制止了多少这样的疯子。(这种危险)是可能会由一个国家或一个恐怖分子造成的。

至于我们的公司和股票会怎么做?我想Berkshire比其他任何一家公司要处于一个更有利的位置,但这不会有什么分别。

芒格:我想在未来50-60年的时间里我们不遭受核攻击的可能性为零,但对此我们什么也做不了。

巴菲特:你们可以选出那些意识到这个问题又愿意努力去缓解的领导人。魔鬼已经从瓶子里出来了,希望有领导人关注这个问题。2004年的两位总统候选人都同意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

对社会保障和如何处置捐赠支出的评论

巴菲特:每个社会都要决定如何分配财富。从1935年开始,我们正式接受了政府要照顾老年人的思想。政府总是通过学校(机制)对孩子们有所照顾。也许认为65岁不再是合适的退休年龄的想法是正确的,但有必要做出更多改变。

我们国家的人均GDP是40000美元。有些人像查理和我在我们这个社会里注定要赚的多一些,而另外很多人做不到(所以要有人照顾他们的退休生活)。我们国家是不难处理这个问题的。政府每年运行3000-4000亿的财政赤字,却对几十年后1000亿的(养老金)赤字而担心,这让我很吃惊。我们一路下去能创造更多的财富。“怎么分一块饼”总是会有争论,但这块饼很大并不断在变大,所以我们能照顾好老年人。

芒格:当然如果我们不做任何改变,社会保障会缺乏资金的。但只要我们增长,处理这个问题简直就是小儿科。那种认为我们应该把付给老人们的福利冻结不增长的想法是荒谬的。社会保障是一个低花费、高效率的保障计划。我希望我所在政党能在这个问题上聪明起来。

巴菲特:这就是你们问两个老家伙关于应该给老年人多少福利所能得到的答案(笑声)。

政客们非常乐于谈论和吹嘘社会保障出现盈余。但当未来的几十年都会有赤字时,他们就有点惊慌了。这里有太多的伪善了。

非法移民

巴菲特:我觉得非法移民是一个问题,应该得到尽快解决。我不认为1100万非法移民都应该遣送回去。我还认为应该执行更多赦免他们的法案。

我不认为这些非法移民一旦合法了会对经济有什么大的影响。(记录者注:我没听清楚这个问题,但我想大体是雇佣非法劳工的这部分费用会上升并会转嫁走,但这个影响是轻微的)。

这些非法移民无法选择他们的出生地,他们迫不得已,所以我很同情他们。

芒格:如果你不喜欢这个结果,就努力习惯吧。我们从来不觉得应该(严格)执行移民法。你们现在看到的,将来还会看到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6-9-26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财务报告分析样本ZT
作者: ann
时间: [ 2006-09-26 02:15 ]

Never explain--your friends do not need it and your enemies will not believe it anyhow.
   永远不要解释 – 你的朋友不需要解释,而你的敌人则根本不相信解释
  
   Elbert Hubbard 美国作家和出版家(1865-1915)
  
   上市公司每个季度披露的财务报告是投资者了解公司运营最直接、透明,也是最客观的信息来源。很难想象一套操作上可持续的股票投资方法可以忽视对财务报告的仔细研读和分析,像巴菲特这样市场信息灵通的投资者过去大多数工作时间也是用在读大量公司财报上,我们在其传记中可以经常看到这样的描述(《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财务报告分析是选股的第一步,一家公司具体从事的业务和生产的产品、销售额和利润率、营运资金状况和资产质量都可以从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中获得了解。在此基础上,结合公司业务及行业成长性前景判断,以及公司股票当前估值与合理估值水平,才能做出适合的投资决定。如果仅重视后两项工作,而忽视了对公司财务状况的把握,很容易产生脱离公司实际能力的乐观判断,导致预期难以实现。所以,读财务报告和进行财务分析是投资者的基本功,是合格投资者必须掌握的技能。
  
   财务报告分析的重点或称目的有三,首先是了解公司的营收和获利情况,公司的销售额是否增长及增长幅度、毛利率的变动、管理和销售等费用是否合理,这些因素决定了在正常情况下公司运营总成绩单的最后得分,既业绩;其次,也是容易被忽视的,是对资产负债表的分析,目的是判断公司资产质量和财务状况如何,这是支持公司业绩扩张和业绩可信度的基础,如果一家公司过去的业绩成长性和利润率都很好,但有大量可疑的应收账款,或负债率过高,这样的公司最好也别碰;最后,也是比较简单的,是查看公司现金流量是否正常,最重要的是经营性现金流(CFFO),如果CFFO长期低于净利润,甚至为负数,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说明公司只产生了账面利润而没有收回真金白银。财务分析不只是看三张报表,财务附注里的数据和文字说明有时至关重要,经常可以揭示有用的信息。此外,仅分析单个公司的报表还不够,还需看同行业可比公司的情况,对比得出哪家公司盈利能力最高、资产质量最好,这就是所谓选股的第一步骤。
  
   结合目前正在进行的上市公司06年2季度业绩披露,挑选出一家公司-格力电器(000651.SZ)的财务报告作一些分析示范。之所以挑这家公司一是目前A股80%以上公司为制造业,因此分析一家制造业公司的财报可以总结一些有代表性的分析要点;二是因为格力电器是行业龙头,可以有助于投资者参考判断其他家电及消费类电子行业公司的财务和运营状况;三是格力电器产品和业务单一,几乎100%的收入来自于空调销售,是理想的分析样本。
  
   首先看损益表。国内公开发布公司研究报告的券商分析员几乎人没有对公司业绩按季度来进行分析,这种只分析半年度和年度业绩总额的做法容易忽视一些重要信息和趋势变化,也不是国际通行做法。如格力电器,把该公司过去几年销售额按季度划分后,可以发现每年2季度和4季度为销售旺季,在通常情况下,股价在旺季应该有更好的表现。此外,一些比率指标的季度变化也更有意义。如格力06上半年毛利率较05年同期减少了1.7个百分点,看似不多,但按季度来看,过去连续4个季度公司毛利率下滑达4.54个百分点,且呈持续滑坡趋势,到06年2季度时毛利率仅有15.86%,显示出严峻的成本上涨和产品价格下滑压力,如果这一势头不得以遏制,即便公司市场份额和销售额可以继续扩大,最终也很难为投资者提供满意的利润增长。
  
   格力损益表揭示的另一个深层次的经营性信息来自于营业和管理费用(SG&A),虽然SG&A占销售收入比率在06年2季度时降到过去6个季度以来的最低值,为13.45%,但并没有实质性改变。如果剔除靠自产零部件外销和处理残废品带来的其它业务收入(财务报表附注中有详细数据),SG&A和主营业务成本占销售收入比重在98%以上,也就是说销售空调产生的营业利润率不足2%,这是非常微薄的利润率,会让投资者失去兴趣。导致格力SG&A费用高企的重要原因是其众所周知的自建营销体系打来的巨大费用支出,这一销售模式虽然可以很好地控制回款并有效扩展市场份额,但成本巨大。过去波导股份(600130.SH)就是因为不堪自建营销体系的重负,在市场增长放缓后被拖入亏损境地。
  
   再看资产负债表。格力的自建营销体系和市场龙头地位给公司带来很健康的资产负债表,06年2季度应收帐款周转率达到7.6(全年应该在15以上),在制造业中十分突出,账龄分析显示91%以上的应收账款在1年以内,坏账风险很低,而且公司还没有让人讨厌的大额其他应收账款。但是公司存货周转并不理想,06年2季度存货周转率进一步下降到3.28,这是一块需要改进的地方。由于格力凭借其巨大采购能力可以大量依赖供应商融资,表现为巨额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使公司并不依靠银行贷款,有很强的财务扩张能力。
  
   现金流方面,格力表现依旧优秀,长期保持经营性现金流(CFFO)与利润匹配的状态,反映销售回款通畅。06年2季度CFFO更是较1季度猛增3.4倍,主要是受加大供应商应付账款影响减少现金支出所致。
  
   对格力财务报表分析的结论是,我们不必担心公司会有来自资产负债表的风险,也不必担心公司销售额的快速增长,因为不论是开拓海外市场还是国内市场集中度提升都会推动公司销售收入的增长。但是格力微薄的盈利能力很难让投资者提起兴趣,而且净利润增长也不会很突出。像格力这样的公司,已经取得第一的市场地位,而且很专注,就生产空调,其业绩和股价若想有良好表现必须要在内部运营和管理效率上下功夫,以上财务分析显示出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和空间。其中最重要的是改变销售模式,与国美苏宁这样的专业连锁零售渠道重归于好,有效降低运营费用,这是大势所趋。公司的改变可能会来自于内部,也可能来自于股东和投资者。像巴菲特这样的积极股东参与策略投资者如果看上格力,会施以影响来改善其运营效率,来提升股东价值和回报。希望在国内也能涌现出这样的机构投资者,创造多赢局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6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ck5919 于 2006-9-25 11:17 发表
怎么搞的?难道39被市场"边缘化"了吗?指数涨跌与我无关,

坚持就是胜利.


大盘大跌时才能显示绩优股的成色!
他NND, 如果中集还不涨,就让大盘大跌吧, 也好隔岸观火一把,满足一下自己的“阴暗”心理。
大盘大跌而中集独涨就是双重享受了,历史证明这种机会很大,中集的老股民享受过了,我也想享受一次。:P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6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
ha ha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8-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6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meng-h,格力财务分析那篇很不错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0-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6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泛太协议旺季附加费延至明年2月
《大公报》9月26日消息,泛太平洋运费协议组织(TSA)在三藩市开会后达成共识,决定将今年的旺季附加费收费时间延长至明年2月底。并期望在明年6 月15日至10月15日航线上,向每个大柜加收至少400美元旺季附加费。同时TSA提议由今年12月起,对美国所有口岸的附加费一律调整至400美元。

由亚洲出口至美国的货柜按年递增13.2%,今年上半年录得逾600万标箱。同时,美国出口至亚洲的货柜录得220万标箱,同比上升6.5%。数据反映美国与亚洲的货贸运输前景向好。

因此,TSA计划在2007至2008年全面提高所有主要东向航线的运费。建议向美国东岸港口的大柜每个加收300美元,内陆港口及多式装运的大柜每个加收 650美元,而经由巴拿马运河及苏伊士运河向美国东岸及墨西哥湾海岸港口的大柜每个加收500美元。不过,TSA大部分成员公司拒绝披露2006至 2007年与客户谈判合约的结果,但外界揣测双方谈判未如理想。而货主方面则表示,希望TSA可缩减收费。

另方面,TSA重申会依据燃油价格波动,每月对船用燃油浮动附加费及内陆燃油的收费进行调整。鉴于入口货量持续上升及特种货物,但无相应设备措施应付货量,TSA强调必须加收费。

TSA 总干事皮雅士向货主表示,以目前需求而论,业界分析家预计2006至2007年出现的运量过剩问题未必会发生,因此建造更新式及大型的货柜船已是不争的事实。他称运力与运量缺口可能超过2-3%,即使如此,他认为这是健康的表现。他指出,船只装卸效率受制于设备体积,稳定周期及其它因素,但以目前大部分美国港口的设备,却无力处理现时的海贸货量,令船只装卸量受限。


来源: 大公报   |   发布时间:2006-9-26 14:11:41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6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币升值 B股理当升值(市场点睛)

■ 桂浩明

     《国际金融报》 ( 2006-09-26 第07版 ) 【字号 大 小】【打印】【关闭】

  人民币汇率改革已经进行了一年多,期间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不断升值,最近更是有加快的趋势。人民币升值,对经济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人们评价境内A股的上涨,其理由之一就是人民币升值及由此带来的价值重估。
  那么B股呢?一直以来,人民币升值被认为对B股来说是个利空。其逻辑推理是这样的:人民币升值,使得持有B股的投资者不愿意继续持有B股,以免在随后的下一步升值中蒙受损失,这就导致了B股抛压加大,买盘不足。于是,行情自然看淡。

  应该说,这种观点不是没有道理的,客观而言,如果在一定时期内某股票的A股与B股的价格都不变,但由于人民币与美元的比值发生了变化,人民币升值多少,实际上就是A股价值提升多少,也意味着B股价值跌掉多少。这时,卖掉B股换成A股,就是很明智的选择。

  不过,问题又不是那么简单。因为无论是A股还是B股,其价格是动态的。当人民币升值的时候,实际上也是人民币标价的资产价值出现上涨。B股是以美元等外币标价的资产,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这些资产的实际价值是上涨的,这就在理论上会驱使代表其价值的资产价格要与之相对应,如果是美元等,股价就应该上涨。举例来说,某公司的每股净资产是5元,原先折算成美元是0.6046元,按照2倍的市净率推算,其B股的股价应该是1.2092元。现在,同样是5元净资产,折算成美元是0.6321美元,如果市净率不变的话,B股价格应该是1.2642元。要是股价仍然不变,那么也就是使得市净率下降为1.9130倍。无论是股价上涨,还是市净率下降,都是股票价值得到提高的表现形式。在过去,人们在操作上更多是让B股的市净率降下来,这导致了B股股价的下跌,从某个角度来说也就是人民币升值对B股产生了利空作用。但是,换个角度来说,升值确实是导致了B股价值的提高。当人们充分意识到这份价值时,那么B股价格的回升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当然,如果人民币长期不能实现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或者B股问题一直解决无望,那么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背景下,考虑到市场走势并不简单地取决于市净率的因素,人们确实会对B股逐渐失去兴趣,升值就会成为B股不断被看淡的一个理由。但是,如果有了解决B股问题的预期,这种状况就会改变,人们对B股的认识也会发生改变。

  最近,B股出现比较强烈的上涨行情,而且其中领涨的并非那些绩优股,而是与A股价格差距比较大的股票。这表明,B股的这轮上涨行情,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着眼于B股可能进行的改革。而在这方面,人民币的升值题材自然也就发挥出相应的利多作用来了。

  9月18日,B股出现了很大的上涨行情,当时不少人预测如果没有消息的话,这不过是一场闹剧而已。但是,B股仅仅是调整了一天多,就继续走高。到了9月25日,更是再度大涨,沪市B股的涨幅一度达到7.36%。即便后来A股市场出现震荡,它也仍然有4.06%的涨幅。显然,B股行情正方兴未艾。随着人民币继续升值,B股投资者对其意义也进一步深入,那么B股的再度升值应该是完全可以预期的。

  
     《国际金融报》 ( 2006-09-26 第07版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6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1000亿美元跨国采购今天开始  


2006年9月25日 10:28
    今天(25日)下午,令人瞩目的2006中国(上海)国际跨国采购大会将在上海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隆重的开幕典礼。联合国分管采购事务的助理秘书长麦守信先生亲自率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难民署、联合国项目事务厅、联合国机构间采购服务办公室、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联合国原子能机构的高级官员来沪采购部分货物和服务,并向中国企业透露进入联合国采购流程的方式方法。
    据了解,开幕典礼以后将接着举行“首届中国国际跨国采购高峰论坛”、系列主题演讲和专题报告。本次高峰论坛将同时发布“跨国采购前景预测报告”,发布“中国跨国采购优质供应商入围企业200家”名单,发布“在华跨国采购商10强”和“中国跨国采购优质供应商50强”名单。
    从今天起到28日,来自世界各地的200多位国际买家将云集上海世贸商城,设专门摊位寻找心仪的中国供应商。在已经提交的16大类4000多条的采购清单中,大致可以分为消费品和工业品两大类。消费品方面重点是:纺织服装及服饰、礼品工艺品及饰品、家居用品、运动休闲及玩具、包装印刷及纸业、办公文教、食品饮料、建筑建材、家用电器;工业品重点是包括:汽摩及配件、IT及通讯产品、化工及橡塑产品、冶金及矿产品、机械及行业设备、五金工具、能源及环保产品。
    到目前为止,联合国在我国境内共设16个办事机构。去年,联合国机构的直接采购金额为65亿美元,间接采购金额约250亿美元,且仍呈上升趋势。同以往在中国采购的商品结构相比,本次联合国采购商明确表示希望采购机电产品和高科技产品,汽车就是其中一项。同时联合国等机构还将采购航空运输、服务、通讯和法律等服务项目。
    美国新奥尔良灾后重建采购团带来大量的房地产项目以及建材采购清单,目前该城市正经历着自美国南北战争以来最严重的房屋短缺。采购团除了新奥尔良的高层官员,还有50到100家采购商。目前整个新奥尔良用于重建的预算大约为600亿美元。
    上海跨国采购中心总经理解震先生介绍,本次跨国买家带来的采购清单的总金额大约为100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采购内容均为2007年所需。根据以往采购洽谈会的经验,大约有600亿美元可以最终落到供应商的腰包中。预计大会召开后,大约吸引8000家中国供应商前来洽谈。(每日经济新闻)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6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度制造要赶超中国  


2006年9月22日 10:53
    相比中国,印度的许多产品离市场更近,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口,供应商虽不比中国好,但也差不多,劳动力价格却比中国要低
    当全球制造商正在为寻找新的生产基地发愁时,印度这个他们极少涉及的国家却开始了制造
    业复苏的骚动,从汽车到内衣的国际商品来源或将易地,从而为印度带来了强大的驱动力:印度制造要赶超中国。
    纺织出口增速超中国
    就在中国纺织企业备受欧美配额限制困扰时,印度纺织品出口却迎来一片大好局面。印度联邦纺织部长瓦格拉6月5日在新德里表示,今年1至3月,印度纺织品对欧美地区的出口增速为13%,已经超过了中国9%的增长率。中国纺织行业面临的出口配额限制一直要持续到2008年,这将给印度确立自己的出口市场提供千载难逢的大好良机。
    出口数字大幅攀升。印度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05—2006年度,印度纺织品出口总额为170亿美元,远远超出原定的135亿美元目标,其中在对欧洲及美国市场的出口方面,增长速度分别为26%和18%。而印度一些大型纺织品公司接到的订单已经排到了2008年,许多工厂都在日夜加班,以便如期完成生产合同。印度纺织品委员会主席拉姆·辛格此前曾充满信心地表示,西方国家“现在已经不愿意将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中国的篮子里,而印度恰恰是他们的最好替代选择”。
    着力打造纺织工业园。良好的发展前景让印度政府坚定了打造纺织工业的决心。政府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再审批建立25个纺织工业园,每个工业园的员工都将达到1.5万人。在建立纺织园所需的10亿卢比(1美元约合45卢比)投资中,4亿卢比由联邦政府以财政补贴的形式承担,同时针对棉纱和纺织机械的进口关税也将大幅降低。
    政策优惠倾向纺织行业。为了鼓励纺织企业发展并完成2010年500亿美元的出口目标,印度联邦纺织部去年出台了包括为企业提供10%资金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除此之外,政府还特别推出了一个“纺织业增长基金项目”,任何想要增加投资的纺织企业,政府都将根据其增加的投资额,为企业提供高达8%的财政补贴,并在产品出口方面享受一系列优惠。此外,印度政府还在全国批准成立了26个服装业培训中心,向农村从业人员提供免费技能培训,以满足印度纺织业快速发展所急需的劳动力资源。
    开始在海外设厂。为防止可能出现的贸易摩擦,印度纺织企业开始尝试在非洲、南亚等地区设厂,以便在享受这些地区特别关税减让的同时,避免重蹈中国纺织品出口中的覆辙。不久前,印度JCT纺织公司收购了塞内加尔的一家服装公司,而雷蒙德服装有限公司则前往孟加拉国设立分厂,以实现对欧盟地区的零关税出口。
    效仿中国办经济特区
    曾引领中国出口制造业起飞的经济特区现在印度落地开花。特区不仅享受税收优惠,还可自主建设水电等基础设施,政府控制也较少。至少75个经济特区已在审批路上,开始运转的超过10个。
    在步伐最快的泰米尔纳德邦州,国际企业已悄然入驻,享受此地改革的好处,而全世界尚浑然不觉。美国最大内衣品牌维多利亚的母公司在该市拥有一间“秘密工厂”,每年从此间“购入”内衣近全球采购量的1/10。诺基亚公司也刚刚建起一间厂房,年产手机3000万台,占其全球总产量至少1/10。现代汽车公司在泰米尔纳德邦州的车间每分钟就有一台新车下线,印度已成为该公司微型轿车SANTRO的全球生产基地,公司计划今年向60个国家输送10万辆产自印度的汽车,两年内这一数字达到30万辆。
    当中国制造业掀起全球投资淘金热时,宝马、通用汽车和英特尔等跨国公司与许多来自韩国、意大利等国不为人知的企业一道在泰米尔纳德邦州购置地产。在马德拉斯港,市郊的地皮20年前价格为每英亩1000美元,或每公顷2500美元,现在的价格是那时的65倍。
    政府近期发布的数据表明,单是汽车及相关产业雇佣的员工就超过1000万,这一数字大于上世纪90年代印度全国工人总数。现代汽车公司印度地区业务负责人在解释为什么他的公司会选择投资印度时说:“从地理角度来讲,这里离市场更近,其次是这里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口,再则是这里的供应商虽不比中国好,但也差不多,劳动力价值也比中国要低。”专业人才短缺造成中国工资上扬,导致中国制造成本上升,抵消中国相对印度的一大主要优势:世界一流的基础设施。
    政府更像啦啦队长
    在中国,一手推动制造业勃兴的是政府,而在印度,政府更像啦啦队长,而非驱动力。泰米尔纳德邦州政府领导人的贡献是早在印度人注意到基础设施问题前几年就意识到了这一不足。马德拉斯海港前不久实行了私有化,加速向良性轨道的转变,电力供应也十分稳定。州政府主抓宏观政策,以转移政治因素的阻碍,促进贸易:他们批设经济特区,允许企业自行计算关税。
    由于印度的另一不足在于频繁的罢工。许多跨国企业表示,在更严格的劳动法出台之前不会考虑在印度投资生产。但有些企业却巧妙地规避法律,雇佣不参加工会的员工,并对其施加影响。他们专门找鲜有机会一见世面且经验贫乏的村民,通常为女性。他们在村庄建起庙宇,邀请各家各户加入公司一起祷告。
    在维多利亚的秘密的厂子里,2600多妇女占主体的员工每天由78辆公司班车接到公司,而不用住在宿舍或是步行上班。她们还能享受到其他奢侈福利:托幼所,晨间能量饮料,装空调的厂房,和工厂老板也能接受的美味工作餐。工人们还能以折扣价格购买内衣。
    印度联邦纺织部已将劳工制度改革列为未来的工作重点。瓦格拉表示,为满足庞大的市场需求,印度绝大多数企业目前都需要超负荷运转。印度政府日前已经成立了由商工部长、纺织部长和劳工部长等组成的联合小组,共同研究劳工法案在纺织业遇到的困难和局限,希望法律能够将工人的工作时间从每周48小时增加到60小时。同时,希望工人的作息时间可以由企业根据订单情况自主决定。(经济)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7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股市潜规则 于 2006-9-26 23:54 发表
印度制造要赶超中国  


2006年9月22日 10:53
    相比中国,印度的许多产品离市场更近,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口,供应商虽不比中国好,但也差不多,劳动力价格却比中国要低
    当全球制造商正在为寻找新的 ...

强大而又可怕的对手
当印度自己想学中国模式时,尤其可怕.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7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打压,再用力打!

还有2万元零花钱也全部掏空奉献给你, 中集的好庄!
中午去存钱.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7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跌跌不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7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精彩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0-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11 08:31 , Processed in 0.279221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