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goodluck333888

中集的研究报告和分析文章(希望大家多多补充)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18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超级牛贴,顶,留名……
再多盖一层楼,尽一份力:)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8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持有b股的兄弟们表示祝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8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留平头 于 2006-9-18 14:40 发表
为持有b股的兄弟们表示祝贺!!


持有A股的兄弟们同乐!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8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集集团宣布今年完成70亿元目标基本没问题
来源:中国商用车网   发布时间 :2006-9-18

2006上半年我国 集装箱吞吐量4212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2.4%。加上旧箱更新淘汰的内在需求日益迫切,集装箱销售大幅 增长的同时,价格也出现回升。中集集装箱业务继续保持积极稳定的发展,二季度销量创51万箱的历史新高,其 中特种集装箱持续增长的情况值得关注。同时,预计公司集装箱业务盈利水平下半年会好于上半年,全年可完成1 50万箱的销售量。2006上半年公司业务结构出现重要变化,道路运输车辆业务比重已接近四分之一,这种变 化非常有利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而且,目前道路运输车辆业务发展势头良好,2006全年完成70亿元的目标 基本没有问题。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6-9-18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公司持有没问题的,利好利空都会有.这才是展示管理层实力的机遇.
还好B股还是买了点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0-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9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集集团6亿元投资西安经开区

【来源:陕西日报】  
  本报讯(记者苏嵘)占地500亩,总投资6亿元,年产专用车3万辆,年产值60亿元——全球规模最大的集装箱制造集团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入古城的第一个工业项目就显示出不凡气魄。9月16日,中集集团旗下企业中集陕汽重卡(西安)有限公司与经开区正式签约,将在经开区泾渭工业园建设新的专用车生产基地。
  始建于1980年的中集集团,主要业务涉及集装箱生产和运输、专用车辆生产、机场设备制造和销售服务。自1996年以来,该集团集装箱产销量一直保持世界第一,国际市场份额超过50%。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是中集集团的下属子公司,通过收购兼并和投资建设的方式,整合行业资源,目前已形成了覆盖北美及中国大陆主要区域的十多个专用车生产基地,达到了年产10万辆各类专用车的生产规模。

  此次中集进入古城,与我省重型汽车产业龙头陕汽集团强强联手,共同成立中集陕汽重卡(西安)有限公司。公司将依托陕汽商用车产业园国内领先的技术、管理水准和产业配套能力,以经开区泾渭工业园装备制造业基地为强大平台,进行各种专用车辆的改装和生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8-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9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谁并不重要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9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郁闷!

工作烦,股票又下跌,虽然中、长期看好,但老是不涨总是令人郁闷。

哪位兄弟有没有好办法能让我摆脱出来,改每分钟看行情为1天或1个礼拜才看

一次行情?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6-9-19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进入高原期的海尔与张瑞敏

——《21世纪经济报道》
 
 

     海尔"平静"的地壳下面有地火在奔突。1998年是海尔的转折之年,这一年张瑞敏提出了市场链再造;在他的强力推动下,海尔经由组织流程的再造而达致人的再造,形成了可能是中国企业历史上规模最大、内涵最深的组织再造活动。2005年,张瑞敏进一步提出"海尔模式即人单合一",强调人和市场的统一,速度和准确度的统一。与此同时,海尔把自己的企业精神和工作作风改为"创造资源,美誉全球"和"人单合一,速决速胜",志在把企业的目标和个人的行动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抗战八年",张瑞敏对企业再造的答卷并不满意。他在内部干部座谈会上说:"海尔现在进入到一种高原期,从高度上来看挺高的,但就我们自己来讲,现在到达的高原地段可能只有四千米、五千米,而要攀登的珠峰顶却是八千米,我们还有很大的距离。没有上到这个高度的人,呼吸还是蛮顺畅的,但我们现在呼吸很困难, 因为压力太大了。"

    张瑞敏感受到的压力来自两方面。一方面,原来的发展模式不管用了。过去20年海尔发展很快,和别的企业比较起来,优势可以归纳为两条:机遇加速度。而随着微利时代的到来,这种好时光一去不复返了。机遇逐渐消失的同时,海尔一直引以为傲的"海尔速度"也遇到了挑战。张瑞敏把这种挑战形象地描述为"打飞靶" ——既要快又要准,不光要速度还要准确度,这对于企业来讲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需要有超前性,有提前量,必须不断地创新才能获得生命力。

    另一方面,企业面临的世界越来越变幻莫测。旧有的商业常识,包括顾客、市场、竞争等因素,都不再具有固定的意义。例如,从市场角度讲,你已不可能在全世界找到一块不是国际市场的市场。日本管理大师大前研一对此有一句振聋发聩的话:"20世纪充满常识,而21世纪是一个无常识可言,而且会突然发生变化的时代。"

破除"成功悖论"

    海尔思维方式的突破,首先体现在张瑞敏要破除"成功悖论"。所谓"成功悖论",简单地表述就是:让你到达今天位置的东西和方式,很少可能是令你继续到达明天位置的东西和方式。

    企业界存在一种已被广泛认知的现象,可以称为"成功之后的衰败"。彼得斯和沃特曼合著的<追求卓越>(中译本又译<成功之路>) 十分有名,但书中很多得到"卓越公司"称号的企业却似乎受到了诅咒。在该书出版发行后的10年里,灾难降临到了这些"明星企业"头上。这种情形在高科技领域里尤其明显,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王安电脑公司、数字设备公司等一系列被评定为业绩优良的企业一个个栽了跟头。

    法国Insead学院的保罗·埃文斯教授认为,原因在于公司的一种强大惯性,管理者不断完善自己赖以成功的那些做法,直到走向危险的极端。领导力顾问约翰 ·奥尼尔则把"成功的悖论"归咎于成功者无法忘记过去的心态。如果一个人在情感上和过去存在太多的联系,就很难在任何方面和过去有所不同,也就会太久地坚持过去的东西。

    张瑞敏说:"中国企业失败只在自己,包括海尔遇到的问题都是源于一点,就是过去的成功阻碍了自己的发展,过去的成功束缚了自己的思维。"他先于大多数人认识到,无论是称雄全球的老牌企业,还是风靡一时的新兴霸主,都可能会在变化面前瞬间倒下,原因之一便是它们简单地认为自己摸索出的成功法则会持久有效—— 这些企业曾经通过发展自己的核心事业摸索出一套成功的法则,而如今,它们依然依靠这些法则去赚取利润。

全球化中的独唱

    人单合一,关键在人。人单合一的"人"指的是每一个员工,也就是每一个自主创新的主体;"单"是有竞争力的市场目标;人单合一就是每一个自主创新的主体在市场空间里以最快的速度捕获商机,产生快于对手的竞争力。

    人单合一把"人"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上来。人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推动未来世界运转的,是个体之间的竞争,而不再是国家之间或企业之间的竞争。工业时代,在以大量生产、大量销售为动力的商业模式中,只要成为一个"定位准确的棋子",便能在企业中安然无恙地运转。而如今,即便是蓝领,只会做流水线上的螺丝钉都不够了,对白领而言,随遇而安、随波逐流的时代更是早已结束。

    前一阶段,张瑞敏曾号召海尔干部阅读托马斯·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在这部新著中,弗里德曼将全球化分为三个阶段,并利用网络术语分别称之为1.0、2.0和3.0版本的全球化。1.0版的全球化主要是国家的全球化。

    达·伽玛和哥伦布代表他们的国家利益探索世界,从而使他们的国家参与全球化,这时1.0版的全球化就开始了,直到最后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结束。这一段时间决定性的因素是国力的强弱,包括武力、马力、风力和后来的蒸汽动力,它将世界从"大号"缩小到"中号"。这之后,开始了2.0版的全球化,即公司的全球化,该阶段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直延续到2000年,它真正目睹了全球化经济的诞生,跨国公司为了市场和劳力开始进行全球性的议价套利,使世界继续从"中号"缩小为"小号"。全球化的最新阶段则从2000年开始,3.0版的全球化将世界从"小号"缩为"极小号",同时夷平了全球的经济舞台。

    但这一时代真正独特的地方在于,它不是国家全球化,不是公司全球化,而是个人持续的全球化。个人必须越来越以全球化的角度思考,将自己置于全球化的浪潮之中。如果说,前两个阶段全球化的驱动力是蒸汽船、铁路、电话、电报和电脑等硬件,那么最新阶段全球化的驱动力则是软件和网络,它们将全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果说,前两个阶段的全球化主要由欧美发动,那么最新阶段的全球化则向全球各种肤色的人都敞开了大门。

    弗里德曼说,在个人全球化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将我们自己"水平化"。我们必须改变自身的工作习惯、学习习惯,必须有创意地修正这些习惯去适应崭新的平台。这是因为,我们正在离开一个以垂直控制与指挥来创造价值的世界,而走入一个与他人连结、与他人合作来创造价值的世界。

    在海尔刚刚宣布全面启动自己的全球化战略之时,张瑞敏推崇弗里德曼的"个人的全球化"的说法,显然别有深意。弗里德曼的认识为海尔的战略提供了绝佳的诠释。海尔的新的企业精神和工作作风,其实质是要每个员工都能够找到自己在全球的位置和全球的目标,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去实现目标。

    张瑞敏说:"过去我们抓住机遇,相当于大部队在行动,方向抓对了,就像一部大合唱一样。但是现在需要你独唱。要有合唱,但是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独唱,并且有独唱的能力。每个人的全球化就是每个人都可以分享全球的资源,但每个人又必须具备全球的竞争力。搞人单合一,就是要把每个人的竞争力都提高起来,而且还给他非常明确的市场目标。"

暴风雨来临之前

    张瑞敏对国内家电业面临的前景绝不乐观。他认为,美国惠而浦公司收购美泰克公司是一个信号,表明美国对家电行业并不执行"反垄断法",因为惠而普收购梅泰克之后肯定超过了家电垄断的底线。这可能意味着,在今后这方面还会出现大的并购。如果将来全球的家电业像钢铁业和汽车业一样,只剩下四五家巨头的话,那么中国企业的生存将会非常困难。这些巨头会到中国来很快把家电厂商尽收囊中。如果你拒绝被它们收购,那么你的前景就完全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上:你能不能和并购成功的巨无霸们拥有同样的竞争力?

    在张瑞敏看来,这是一个危险然而并不遥远的现实。海尔必须尽速长壮,确保自己成为全球剩下的几家家电巨头之一。他给自己留下的期限是最多五年。他在说这些话的时候,语气是沉重的:"海尔目前的平静可能是外界的感觉,在内部我觉得可能比原来更加紧张激烈了。过去大量在外边说的话现在都在内部说了,总有一种暴风雨就要来临的感觉。打一个比方说,你预感到台风就要来了,海啸就要来了,这时更多的不是出去到外边喊,而是要全面地做好自己的准备。"

    进入高原期的海尔与张瑞敏,把自我变革当作一场永无止境的运动。"实际上当你成功那天开始,你可能就已经不成功了。因为你原来设定的那个目标肯定不是终极目标,达到了那个目标之后,你下一步必然要树立一个新的目标,可是新的目标却不一定是你走原来的路就可以实现的。"

    对海尔而言,"如今需要的不是程度与规模,而是方向,是克服眼前困难的思路与勇气,是在没有道路的地方找到道路的能力,是能看到别人看不见的东西的预见能力(大前研一语)。"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9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ohn深蓝 于 2006-9-19 16:19 发表
工作烦,股票又下跌,虽然中、长期看好,但老是不涨总是令人郁闷。

哪位兄弟有没有好办法能让我摆脱出来,改每分钟看行情为1天或1个礼拜才看

一次行情?

把股票软件删了,或者把显示器倒过来。
:P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6-9-19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巴菲特系列之三 幼年期的巴菲特

2006-09-19 16:25:15

大 中 小
巴菲特说,我是在股市崩盘时受孕的,他指的是1929年的秋天,当时他父亲是一名证券交易员,如果当时要是他父亲工作很忙,必须正常上班,那么就无法预测发生什么事了

巴菲特小时候最喜爱的玩具之一,是一个金属制的换钱机,他喜欢四处游走帮人换钱,他对换钱的过程与记录金钱迷的不得了,特别是滚雪球般快速增加的金钱运算,是小时候最吸引他的消遣

他小时候非常小心谨慎,连走路都屈着膝盖,以免跌倒时摔的太重,但是长大之后,他却能做出夸大的手势,那真是大手笔,所指的是巴菲特花十亿美元买下可口可乐的股票

巴菲特第一次真正的商业活动,就是卖饮料,早在六岁时,巴菲特就沿街贩卖可口可乐,花二十五美分买半打的可乐,然后以每瓶五美分卖出,当时他的获利率约为20%,随后他整个事业生涯也都能维持在这样的获利水平

与生俱来的数字天分

巴菲特对数字有超强的记忆力,这对所有的商人来说不啻为一利器,这可能是得自父母亲的遗传,大部分的年轻人能从贩卖机买进汽水就很满足了,但巴菲特却从自贩卖机捡起被丢弃的瓶盖,加以统计分析,然后找出最受欢迎的饮料,巴菲特耳闻强记的本能,能够正确记住听来的数字,而非只是概略数字的能力,一直是他的注册商标,而他并依赖所谓的传统智能,毕竟如他所言,传统智能可能是传统多于智能,

而他总能与人相处融洽,正因为如此,他才能身兼可口可乐,吉列与华盛顿邮报的董事会成员,巴菲特总是维持一贯独处,独立的习性

巴菲特的父亲曾经鼓励他和姐姐,到附近的农场,渡过暑假时光,这段期间可以看出巴菲特好静独立的倾向,他父亲的用意是要让农场的价值在孩子的心里生根,但巴菲特虽然深知辛勤工作与独立的重要性,但他绝对不是借着从早到晚辛勤耕种的经验得来的,有人说巴菲特对汗流浃背的粗活向来不感兴趣,他姐姐说我从来没看过他拿着犁工作,大部分的时间他都在看书

他姐姐曾透露过巴菲特小时候的一则往事,巴菲特喜欢和男孩子玩在一起,和他们一块打篮球,打了一会儿后,他会先退场阅读华尔街日报,然后再回来打球

尽管年轻的巴菲特是个数学天才,但是对他父亲而言,儿子对金融着迷的程度仍然教他吃惊,豪尔相当节俭,而且一向对于赚钱没多大兴趣,他原本希望儿子将来能担任神职人员,却发现他的儿子着迷于至高无上的金钱游戏

长久以来,巴菲特家族一直是死硬派的共和党员,但所有的家族成员都各有独立的政治主张,大体而言,巴菲特认为民主党对于民权事务的政策比较合乎理想,当他和太太加入民主党时,整个家族受到了莫大的震撼,巴菲特的表姊回忆他们家族共进午餐时,餐桌上尽是连珠炮似的政治话题,巴菲特说基本上,我之所以加入民主党,是因为在1960年代初期,我觉得民主党的民权政策和我的观念比较接近,我不是依党派作为投票的标准,但是我投给民主党的票可能比共和党的多

巴菲特就读玫瑰山小学时,曾出版名为马厩男孩的抉择的赛马秘诀刊物,内容包括预测赛马赢家和如何下赌注,他在家里的地下室进行印刷工作,每份售价二十五美分

十一岁开始买股票

巴菲特八岁时,开始阅读他父亲放在家里的股票相关书籍,他对股市一直保有浓厚的兴趣,甚至制作表格追踪股价的涨跌,他在接受访问时表示,我对一切与数字和钱有关的东西都非常着迷,1942年,十一岁的巴菲特,开始买进小额股票,巴菲特当时已开始观察股市动向,他渐渐意识到自己对股市的了解似乎比一般人敏锐,他在父亲的证券经纪公司充当记录员,从那时起,他就对股票产生了兴趣,他什么都做,研读股票投资秘诀,后来等我拾起了葛拉汉的证券分析Security Analysis,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觉得好象找到了光明。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9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cywyy 于 2006-9-19 17:02 发表

把股票软件删了,或者把显示器倒过来。
:P


显然不符合1天或1个星期看一次的前提, 呵呵。

其实,股票软件还是今年安装的,原来怕影响工作一直没装,但用新浪网的网页看一样很浪费时间,还很

不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6-9-19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eng-h 于 2006-9-19 16:55 发表
进入高原期的海尔与张瑞敏

——《21世纪经济报道》
 
 

     海尔"平静"的地壳下面有地火在奔突。1998年是海尔的转折之年,这一年张瑞敏提出了市场链再造;在他的强力推动下,海尔经由组织流程的 ...



个人以为这真是一篇极好的文章,其实做证券投资和搞企业的道理应该是一样的.另外做为一个成功的企业的确是永无休止的,(从这个方面来说,600690或许也是值得来关注一下的.哈哈!)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9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ohn深蓝 于 2006-9-19 16:19 发表
工作烦,股票又下跌,虽然中、长期看好,但老是不涨总是令人郁闷。

哪位兄弟有没有好办法能让我摆脱出来,改每分钟看行情为1天或1个礼拜才看

一次行情?



我也出个主意,帮你想一个办法:

忘记我们买中集的目的是为了赚钱,比如说:比一比看谁拿中集的时间长(咱们说好了的),不考虑卖股票的任何可能性。只是拿着,涨啊跌啊与你无关了,自然就不会为此郁闷了。行情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想多长时间看一次就多长时间,该来论坛灌水还照灌。你觉得怎么样?

不过这个办法有可能会耽误你玩波段挣大钱,不过,我觉得对中集这种股票,买了之后把它忘了,你也不一定会少赚。记得这个贴子前面有一篇文章好象就是说:忘记自己赚钱的目的才能赚大钱!也许对中集适用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1-12-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6-9-19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招商局国际:本港码头盈利微跌,料中集下半年订单及利润均会回升
        时间:2006年09月19日18:01         我来说两句         机构:经济通           


财经博客         杨耕身:医改不允许公开讨论了么         潘石屹:爱人民就给他们自由与开放
       
       
【来源:搜狐证券】

《经济通专讯》招商局国际(0144)主席傅育宁于业绩记者会上表示,今年上半年非港口业务营业额下跌,主要由于旗下中集集团中期业绩倒退所致,但由于目前钢材价格已反弹,加上未来将有大量新集装箱散货船落水,因此预期客户不会再延迟落单。
招商局国际副总经理黄倩如表示,预期中集集团下半年订单及利润会较上半年有所上升,并指虽然中集集团上半年实现净利润下跌32﹒2%至1﹒68亿美元,而核心业务集装箱生产之销量同比亦下跌7﹒3%至77﹒03万个标准箱,惟中集集团新专用车业务持续快速增长,上半年销售增63﹒3%至约4﹒2万台。另外,黄氏续称,本港码头业务于期内吞吐量上升6%至320万个标准箱,但由于利息开支上升,令盈利轻微下跌。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0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hanmin 于 2006-9-19 22:54 发表



我也出个主意,帮你想一个办法:

忘记我们买中集的目的是为了赚钱,比如说:比一比看谁拿中集的时间长(咱们说好了的),不考虑卖股票的任何可能性。只是拿着,涨啊跌啊与你无关了,自然就不会为此郁闷了 ...


好主意! 可操作性强, 谢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0 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散户马上要尸横遍野!

内地市场首个股指期货合约昨日浮出水面。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公布的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主要内容显示,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的乘数为每点300元,交易所保证金水平为合约价值的8%,合约的最小波动单位为0.1点。中金所同时明确,中小投资者完全可以参与股指期货。
------------------------------------------------------------------------------------------------------------------------------------
意味着一天之内8%的涨跌幅即可将敌人全歼!当然,死得肯定是散户。

个人认为股指期货的推出将以火箭速度促进股票价值回归。

估计自己是不敢参与,不如拿着优质筹码搭搭顺风车,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0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集走势与干货箱价格走势基本一致

从较长时间观察,中集走势一直与干货箱价格走势基本一致,目前仍然如此.基金的买卖操作基本按照箱价走势来做,这次中集从17元调整的下跌毫无疑问是基金再次集体抛售.以次判断,今后半年股价走势有可能弱于大盘,但不会象去年那么弱,因为今年箱价稳定性明显高于去年四季度.
基金这种操作方式决定了他们抬轿的本色.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0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留平头 于 2006-9-18 14:40 发表
为持有b股的兄弟们表示祝贺!!


What's happen to B share?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6-9-20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集集团与浙大共建研究中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9月20日 09:42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中集集团与浙大共建研究中心

  证券时报记者 方 元

  本报讯  为进一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G中集(000039)昨日与浙江大学正式建立“创新管理与持续竞争力联合研究中心”,该研究中心将以中集集团的创新管理为主题,致力于搭建双方更广泛的合作载体和交流平台。
       
上地新写字楼开盘        典藏别墅金碧湖畔
主流力量·新天地        环保家装完全攻略
       

  中集集团副总裁吴发沛表示,中集将更加注重集团化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中集已拥有850多项自主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40多项,国外申请80多项,中集不光要做产品层面的全球领先者,也要在专利和标准两个层面奠定交通运输装备的全球领先地位。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11 13:53 , Processed in 0.036666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