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17-1-2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让学者们对明史的研究有柳暗花明之感,而近年《明朝那些事》的大热又带起了大众的明朝热,那么明朝究竞是一个什么样的朝代?其亡缘由何在?在历史上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明朝是最后一个汉人王朝,由太祖朱元璋建立,成祖朱棣定型,前后16帝历276年,于1644年被流民所灭.一个历史悠久,文华灿烂的亿万民众之煌煌大国,竞然短短几十年就被崛起于白山黑水间的仅六十万人的满族轻松扫灭,四百年来,无数史家为之瞠目,多少学者为之惊叹.
明亡之由,历代史家多有论述。传统史认为"明亡于崇祯,实缘于万历";近代马列史家认为:残酷的阶级压迫,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推翻了腐朽的地主阶级统治;近来更有学者认为:是小冰河期天气摧毁了本就危累卵的中国北方的农业经济;而笔者认为,明朝的灭亡,咎由自取!是从君主到士大夫的懒惰、愚蠢,、停滞!是社会精英全面彻底的僵化停滞与得过且过、肤衍搪塞,葬送了大明社稷,断送了华夏国运!
导致明亡的流民暴动,其实是贯穿中国2000年皇权社会的最根本的矛盾---人口与土地矛盾的一个层面,两汉亡于此,唐亡于此,几百年的明仍亡于此,实在是太蠢了!所以某种程度上讲:朱明王朝是蠢死的!
西汉灭亡后,东汉与唐代对人口与土地矛值有所警觉,应对之策有二:抑兼并、拓边移民(只是向西北扩张,方向错了),由于历史局限(那个时代,长江以南的地形地貌与今日差异极大,近千年来汉民族持续的改造才使原本是水乡泽国瘴疠之地的江南,成了鱼米之乡,文华之邦.)汉与唐均失败了.站在千年历史发展的高度看,这是一种深深的遗憾!
赵氏兄弟建立北宋后后,取以文御武之国策,言者无罪成为基本治国理念之一.因此,宋代士大夫富有人文精神,他们身上闪耀着人性的光芒,而这是现代文明得以诞生并发展的前提之一.宋代解决人口矛盾的对策突破了前朝认识,不抑兼并,发展贸易,农工商并重,这是中国古代对人口土地矛盾解决得最完美的时代!乃何天不与时,受条件所限,主要科学技术水平尚欠一筹,赵宋最终二次亡于胡骑!否则宋代是很有可能发展出一种新型的文明,在全人类率先进入现代文明社会的.
而明代,解决传统矛盾,发展新型社会的诸多历史条件基本成熟了,可以说,明朝是历史上,各种条件最好的时代,明朝也是世界上同时期最有发展条件的国家.可是,明朝,自其建立起,便有基本缺陷:其一,缺乏基本的人文精神;其二,没有完善的政治运作机制;其三,历代君主,几无称职者;其四,士大夫们,文恬武嬉,学术与思想僵滞,几无远见者.
为什么这么说呢?其一,蒙古铁骑纵横欧亚大陆.将世界岛上各种势力一扫而空(以汉唐之盛之强,仍远不能为之,)在蒙元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明朝,其面临的北方的国防压力与前代相比极小;更重要的是,此时的欧洲殖民者尚在大航海时代的门槛上还未出发或脚跟未稳,整个东南亚、南北美洲处于"真空"与"无主"的状态.其二,明代的中国,拥有以前历代无法相比的,令人无比羡慕的各种条件.火药武器到明代己基本成熟地应用于战场;航海技术己足以支撑远洋航行;造纸术与印刷术者的进步己可让知识与文明流畅传播;汉、唐、宋三朝的历史实践己经清楚地表明了最基本的历史规律:抑兼并解决不了人口土地矛盾。
人口与土地矛盾的解决之道有二:其一:殖民拓边,这是欧洲的近代历程;其二:不抑兼并,农工商并重.很遗憾,汉唐完全不具备技术条件与历史经验;宋代找到了一半答案,却由于时代所限,(主要是火药武器尚不成熟而冷兵器骑兵战术正在巅峰.)倒在了新时代的门槛上,唯有明朝坐拥各种成熟的条件而碌碌无为,最终坐失中国发展最好的历史条件,最佳的历史机遇,这是400年来,中华民族屡遭挫折的历史源头!
呜乎!
亡明之政者,明也,非奸阉也!
亡明之民者,明也,非流民也!
亡明之国者,明也,非满洲也!
秦虽亡,其制汉承,人亡而政未息也!
唐虽亡,宋承衣冠,华夏极于赵宋也!
明之亡也,国运尽绝,遗患及于后世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