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andar

[大盘交流] 边走边看了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544 天

发表于 2014-4-15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DAXIAO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7-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4-18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

日本中国韩国相继进入劳动力人口净减少阶段,日本的经验与韩国的考量,除了提高女性劳动力参与率外,对中国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出路在于:加快传统服务业以及中、高生产率服务业的均衡发展。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4-18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ndar 于 2014-4-18 22:26 编辑

当年,泰坦尼克号沉没前,人们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儿童、妇女,但一个名叫细野正文的日本铁道院副参事,却男扮女装,爬上了载满妇女和儿童的10号救生船逃生,受到举世唾弃。

现在,世界又记住了韩国岁月号69岁的船长李俊锡。这个可耻的人,白活了69年,在发出求救信号40分钟后,于前天上午9时30分径自先逃。好些乘客证实,看到船长在甲板上伺机逃命。这名船长仅受一点擦伤,他在接受医院治疗被问及身份时还说:“我只是船员,什么也不知道。” 客轮下沉时,一船之长不但不设法稳定人心,疏导乘客尤其是那些不熟悉船体结构和逃生通道的中学生们逃生,反而第一个跳上救生艇逃命。其行径在韩国和世界普遍引起愤怒。有目击者称,该船长在获救后还忙着将浸湿的钱弄干......

必须反思,东亚式的教育与教养在如何做人方面存在重大缺失。人是有尊严的,人毕竟不是畜生,总不能畜生不如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4-19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extranerd 发表于 2014-4-15 14:06
我对的是

春暖花开日

又一个好对!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4-21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余永定:驳中国崩溃论
                                       
                                                                                                                                                                                       
                                                                                                                                        余永定                                                                                                                       
                                                                                                                                                                                                                                               
                                                2014年04月21日
                                       
                                                                               
  •                                                 |
  •                                                                                                                                                                                                                                                                                                                                                                                                                                                 更多                                               

                                       
                                                                                                                                                                                                                                                                                                                                                                                                                                                                                                                                                        市场总是在寻找故事,而投资者似乎认为,今年在中国找到了一个新故事。中国增长减速和金融风险积累,让越来越多人感到悲观,全球经济学家警告,可能马上发生崩溃。
对中国的悲观预测,在过去30年来早已见怪不怪,没有一个成为现实。今天的预测真的会不同吗?
简单的答案是否定的。和过去的预测一样,今天的警告,基于不利于中国的历史先例和普通指标;但中国的经济特征是独一无二的,因此这样的预测不可能准确。
说到底,中国经济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意味着评估当前状况和表现,需要以细节为导向的分析,尽可能多考虑抵消性因素。预测大部分毫无意义,因为基本假设总是在变化。
以中国的高杠杆率为例,许多人认为,这将成为引发危机的重大因素。他们指出,毕竟曾经历过大规模信用繁荣的发展中国家,最终都出现了信用危机和经济硬着陆。
不过,在评估中国是否会蹈此覆辙时,必须考虑一些具体因素。中国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率固然很高,但其他许多成功的东亚经济体也是如此,比如台湾、新加坡、韩国、泰国和马来西亚。并且中国的储蓄率要高得多。给定其他条件不变,储蓄率越高,高债务占GDP比触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越小。
事实上,中国的高债务在很大程度上,是储蓄率和投资率同时高企的结果。此外,尽管无法偿还的贷款让债务负担加重,但中国主要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仍低于1%。
基于这些考虑,如果认为中国的债务占GDP比,确实构成了金融稳定的巨大威胁,还存在一个问题:危机是否可能发生。只有所有高债务负担和金融危机爆发之间的具体联系都存在,才可以做出假设性的论断。
中国的房地产泡沫,经常被认为是危机的一大可能催化因素。但危机会如何展开,谁也说不清。
不妨假设房地产泡沫已经破裂。中国不存在次贷,要获得按揭,首付比例可能超过50%。给定房地产价格难以出现如此大幅的下跌,则泡沫的破裂拖不垮中资银行。即使房地产价格下跌超过50%,商业银行也可以存活下来——次贷仅占银行总资产的20%左右。
与此同时,价格剧降会吸引大城市的新买家,让市场企稳。中国最近宣布的城市化战略,应能确保城市人口结构支持内在需求。如果这还不足以防止灾难,政府还可以收购未出售住房用于社会保障房。
此外,如有必要,银行可以拍卖抵押品回收资金。最后,政府也可以介入,如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那样,将不良贷款从银行账上剥离。事实上,中国有巨大的外汇储备,向商业银行注入资本根本不需要犹豫。
这样的情景可能性很低。中国银行(行情 消息 资金)系统确实面临存贷款期限不匹配问题所产生的风险。不过,这一不匹配的程度,比一些观察者认为的轻。事实上,中资银行平均存款期限是九个月左右,中长期贷款只是刚刚超出总未偿还信用的一半。
如果政府的资本账户自由化步子迈得太大太快,就会产生更大的风险。如果中国放松跨境资本流限制,意外冲击就可能引发大规模资本外逃,拖垮整个金融体系。因此,中国在可预见的未来,应该保持对短期跨境资本流的管制。
同样的,中国政府必须纠正一个基本矛盾。由于监管套利肆虐(银行借此寻找漏洞规避不利规则)和信用市场分裂,货币利率稳步上升;与此同时,产能过剩却让资本回报快速下降。
如果中国政府不能扭转这一趋势,金融危机——不管以何种形式——就将难以避免。但是,考虑到当局有很大的政策干预余地,即使不能完全排除崩溃的可能,短期也不太可能发生崩溃。
作者是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前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前所长、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前委员。
Copyright: Project Syndicate, 2014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4-21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薛理泰:三大劫难与中国擦肩而过
                                       
                                                                                                                                                                                       
                                                                                                                                        薛理泰                                                                                                                       
                                                                                                                                                                                                                                               
                                                2014年04月21日
                                       
                                                                               
  •                                                 |
  •                                                                                                                                                                                                                                                                                                                                                                                                                                                 更多                                               

                                       
                                                                                                                                                                                                                                                                                                                                                                                                                                                                                                                                                                          薛理泰专栏
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跃居世界第二,直逼世界龙头老大美国,同时中国军力也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2010年1月2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发表国情咨文时指出:“我无法接受美国成为二等国家。”这可能是奥巴马对美国可能退居世界第二的前景产生抗拒心理的缘由,也正是中国民众乃至官员中的浅薄者沾沾自喜的由来。
对奥巴马这番表态想深一层,不难悟出一番道理。对内说来,他是在激励美国民众加紧从金融海啸的余波中脱身而出,永远高居第一;对外而言,更贴切地说,他的潜台词则是“我们绝不能让中国当世界老大”。不旋踵,历史魔咒再次应验,“老大、老二”之间的结构性矛盾终于成为美中关系的主旋律。
今后中国是否可能成为超级大国?中国官方的答复是中国既无意愿也无能力追求霸权。然而,历史发展趋势是不依人的主观意愿为转移的。毛泽东曾经指出:“如果中国成为超级大国,全世界人民就要一起打倒它!” 1974年3月31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主持修订他出席联大特别会议的讲话时表示,应该加上几句话,即如果中国有朝一日变了颜色,变成一个超级大国,也在世界上称霸,那么“全世界人民同中国人民一道,打倒它”。
大浪淘沙,挽尽千古诉英雄。毛泽东、邓小平均是人中豪杰的顶尖人物。他们作为军政巨擘,首先是现实主义者,预测未来趋势时前瞻性之强,非常人所能企及。然而,正是他们认为日后中国成为称霸一方的超级大国,这个可能性确实是存在的。否则,他们也不会提出这个问题以警醒中国人。
举世滔滔。环顾今日世界,仿佛战国七雄时代的放大版。中国要崛起,首先要打破“老大、老二争斗势难避免”的历史魔咒,否则,甫出国门即被严密堵截,岂能伸展手脚?睽诸严酷的历史经验,大国要崛起,只能顺守,不能逆取。
古人说“大位不以智取”,亦即指至尊地位决非仅靠人力所能争得,半由天意半由人。春秋时,楚庄王陈兵于洛水,问周使者九鼎之大小轻重,答道虽然周室衰微,天命未改,鼎的大小不可问。以彼况此,则世界龙头老大的地位,并非觊觎者所能问津。“尽人事而听天命”,或许可以阐释这层道理。
天道无常,天意不可知
天道无常,天意不可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前后有三次,劫难即将降临,却与中国擦肩而过,最终幸而有惊无险。一一道来,足资谈助。
1989年,中国发生一场“政治风波”。其后,世界各大国竞相对中国实施制裁,中国在国际上处于空前孤立的状态。改革开放才开始,这一严重事态不啻一场劫难。1991年初,海湾战争爆发,给中国带来了转机。邓小平抓住契机,次年初南巡,推动深化改革,中国经济旋即上了一个台阶。
2001年1月,小布什就任美国总统以后,按照当时形势分析,美国军政力量新发于硎,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对中国施压。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在当年爆发后,美国开始在全球部署反恐怖战争,将海空军打击力量从西太平洋(行情 消息 资金)调往中东地区。2003年,美、英对伊拉克发动战争,这场战争对美国造成的严重后果,几乎等同于越战。至此,中国又逃过一场劫难。中国经济在本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又上了几个台阶。至此,中国综合国力之强大,远非当年吴下阿蒙可比矣。
2009年7月,美国国务卿希拉莉在泰国访问时对媒体宣布美国“重返亚洲”的政策。美国为了应对中国即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能带来的挑战,以此作为外交政策调整的重头戏,成为近年美国外交姿态最高调、宣称次数最频繁的大战略。2011年,美国外交、军事和经济三管齐下,加紧落实这一战略。美国加强与日本、韩国、菲律宾、泰国、澳大利亚的盟友关系;拓展与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的新伙伴关系;在南中国海争端上调整“不介入”的政策,以抓住此战略的新支点。华府改称此战略为“亚太再平衡”,究其实质,则异曲同工。
                                                               

2012年、2013年,美国原防长帕内塔、现防长哈格尔先后在新加坡出席香格里拉对话时,强调美国海、陆、空、海军陆战队四大军种都将在亚太地区增兵,海军、空军将在亚洲保持60%的打击力量,还将在亚洲优先部署包括定向能激光武器在内的最先进的武器系统。
至此,中国周边罡风阵阵,烽火迭起,才出国门,即在黄海、东海、南中国海和台海面临挑战。一时间,危机彼伏此起,搅得周天寒彻。况且,美、中战略博弈是高手过招,点到为止。就中国而言,对方并不直接出手,而是隔山打牛,借力使力,已经对中国造成不能承受之重。
如上所述,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遇到了三次严重的挑战。相对说来,以这次遇到的挑战最为严重,而且带有浓重的军事性质,一触即发。倘若没有意外的突发事件,很可能双方见真章,要闹到“你以迷踪拳过来,我以无影腿过去”的凶终隙末的严重地步。
上月俄罗斯采取武力胁迫的手段,将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国土,一举肢解了乌克兰。这成为冷战结束以来首宗以武力改变世界各国版图的恶性事例。事态还在进一步恶化。在乌克兰东部和南部地区,亲俄分离主义分子气焰高涨,频频以武力夺占当地城市的警察局和国家安全局。基辅当局正在对这些亲俄分子采取军事行动。倘若俄罗斯不甘袖手旁观,再次出兵乌克兰,则难免牵动美欧的军事反制行动。
不论俄、乌军事对峙的局面是否激化,也不论美欧是否会对俄罗斯的冒险行动采取有力的军事反制行动,对美欧说来,“西线无战事”已经成为明日黄花,此情不再矣。对此,美欧在战略上采取的因应手段,必然会牵制美国执行“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力度。如此,中国又逃过了一场劫难。
作者是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和合作中心研究员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4-22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些目前在2000点左右还在大肆喧空的人们,在我看来,和2006年中大盘在 1000点仍然大肆喧空的人们一样,他们当大盘到达6000点时会大肆唱多的。

       他们心心相通,其实是一伙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544 天

发表于 2014-4-22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的9点54分到11点03分,分时图走出终结。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7-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4-22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吗?我得去看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4-22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没错,顶一下宇宙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4-22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ndar 于 2014-4-22 11:29 编辑

北京这两天空气天气尚可,得抓紧游泳爬山。
否则,天灰了,人软了,悔不昨日(日亦名亦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544 天

发表于 2014-4-22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乍暖还寒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7-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4-22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亦名亦动
乍暖还寒

春天真到了,随处是对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544 天

发表于 2014-4-22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DAXIAO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7-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544 天

发表于 2014-4-22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宇宙与分子 发表于 2014-4-22 11:19
今天的9点54分到11点03分,分时图走出终结。

有点着急了,又出来一腿才是终结:#DAXIAO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7-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4-24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坛子里有些神仙弟弟口气大得很,在两千点附近依然惊恐万分大肆喧空,振振有辞,在我看来,这种恐惧与当年大盘到6000点时依然贪婪唱多的人们是一样一样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4-24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2550的盐铁专卖何时终结?
国人吃盐成本:像烧油一样居全球前列
                          

2014年04月24日00:25  信息时报   我有话说(24,014人参与)               [url=]收藏本文[/url]                                                                          
  
                                                                                                                                                                               自动播放[url=http://video.sina.com.cn/p/news/v/2014-04-23/0002637(行情 消息 资金)75085.html]食盐专卖未废止[/url]
                                      
                                                                                                                                                                                [url=]                                        play                                        食盐专卖未废止[/url]                               
                                                        [url=]                                        play                                        发改委废除食盐专营[/url]                               
                                                        [url=]                                        play                                        食盐加碘拉锯战[/url]                               
                                                        [url=]                                        play                                        食盐过量有何危害[/url]                               
                                                        [url=]                                        play                                        民众谈抢购食盐心理[/url]                               
                                          



                                          [url=]向前[/url]                                          [url=]向后[/url]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徐岚
  “现在都买不到几毛钱一包的平价盐了,超市里最便宜的盐也要1块5一袋!”在我国,食盐实行专营,也就是垄断经营。食盐的价格,从出厂、批发,到零售,全部属于政府定价。如今在市内各大超市,玉砂盐、低钠碘盐、贡晶盐一个比一个贵,平价盐的身影却越来越少,不少市民感叹,盐价都贵过米价了!
  国家发改委网站周一发布消息,宣布废止《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此消息在网上一经出现,便引得无数网民狂欢,改革正从各种角度被积极解读。盐价能否降下来?买盐能否像买菜一样讲价?这也是大多数消费者最为关注的话题。
  国人吃盐成本:像烧油一样居全球前列
  中国一度是世界上缺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曾占到世界碘缺乏病人群的40%。为推行食盐加碘,国务院相继颁布多项条例,明确实行食盐的国家专营制度,食盐由中盐和各省盐业公司统一加碘销售,各制盐企业所产食盐必须由盐业公司统购统销。
  食盐和烟草是目前我国仅剩的两个保持专营体制、按计划统购统销的行业。在食盐体系内,盐业公司是唯一的经销商,而食盐生产亦由政府特许的生产企业按计划进行,这一性质也造成了行业垄断现状。
  食盐的利润究竟有多高?据国家发改委和各省物价局规定,食盐出厂价为每吨300到500元。记者查阅了2009年出台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提高食盐出厂(场)价格的通知》后发现,每吨碘盐批发价格(含税)没有超过700元的。然而在广州市内的超市货架上,500g一包的平价食盐普遍标价为1.5元左右,换算后即每吨3000元。也就是说,从出厂价到销售价,食盐的价格飙涨了6到10倍。《食盐价格管理办法》规定,食盐零售价和批发价差率应控制在20%以内,小包装成本费用利润率控制在15%以内。如今这个差价,显然不止。
  这还是以最便宜的平价盐计算,广州华润万家的一位售货员告诉记者,超市内再没有比售价1.5元的广东盐业“加碘精制盐”更便宜的食盐了。而最贵的则是中盐集团进口的“荒波钙强化营养盐”,350g售价就近20元。数据统计显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食盐零售价格明显偏高,美国、法国、澳大利亚、中国这四个国家的人均食盐消费额与人均国民收入之比分别为:0.06、0.04、0.04、0.12。横向比较,中国人吃盐的成本,已然像烧油成本一样位居全球前列。
  而且近年来盐价一直在涨又是不争的事实,也难怪市场上有关盐业公司被指专营暴利的声音一直存在。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春晓撰文称,中国盐业体制政企不分,专营权和监管权合二为一,导致许多地方专营扩大化,监管弱化。然而在2007年,国家审计署对全国盐行业进行了8个月的审计,结论是“食盐并不存在暴利”。
  废止食盐专营许可证:并不意味取消食盐专营专卖
  此前的2013年12月,国务院对《食盐专营办法》做出修改,将食盐定点生产企业的审批权下放至省级。据媒体报道,发改委表示原来规范中央部门审批食盐专营许可证的管理办法——《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已无存在必要。
  食盐专卖2500年的历史就此终结了吗?在业内人士看来,上述变化是顺应简政放权的思路,也是推动中国食盐业改革的重要一步,但废止《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并不意味着食盐专营向社会资本放开。如申银万国认为,在我国现行的盐业管理政策下,主要有国务院《食盐专营办法》和《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两个框架性文件。发改委废止了《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但《食盐专营办法》应仍然有效,此次许可证废止对现有食盐销售制度没有实质改变。
  中国经济法学研究会理事、武汉大学竞争法与竞争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孙晋教授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取消食盐专营涉及的环节、部门众多,现在可能是将审批环节作为一个突破口,带有改革探路的性质。“废止《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并不意味着取消食盐专营专卖,只是在审批这个环节取消了。严格来讲,只有将《盐业管理条例》以及《食盐专营办法》废止了之后,才能从根本上废止食盐专营制度”。
  市场化定价是盐业改革主要方向
  虽然食盐市场化的前路仍然漫漫,但在众多盐企的希望中,仍然认为此举是打破食盐专营束缚的信号。“虽然只是第一步,但审批下放本身就是国家对其管控的一定放松,完成下放并进一步专营放开将是大势所趋。”广东省一家盐化公司的负责人陆先生告诉记者,发改委此举应该是打破垄断解放束缚的一个信号,后续或许可以拉开盐业管理由垄断到竞争的序幕。
  如果真如盐企期望的那般,盐业改革有望削弱盐业公司的垄断力量,食盐行业利润将重新分配后,是否可以极大降低用盐企业的成本,从而让超市里的盐价降下来?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梁铭宣认为,新政策只是降低了审批要求,简政放权、权力下放,但是依然对其有严格的管控,食盐市场短期内不可能实现完全的市场化,在此情况下,食盐价格短期内也不会有较大的起伏波动,毕竟食盐关系到民生。因此,短期内废除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对我国食盐价格影响不大。
  不过申万研究员周小波进一步认为,废止食盐专营许可证象征着专营制度改革拉开序幕,目前业内预期年内将有进一步政策出台。如果盐业专营制度放开,最大的变化在于,食盐将从管制商品回归其调味品和快速消费品的本质,按市场化方式建立渠道和制定价格,可能是盐业市场化改革的主要方向。
  买盐就像买菜一样,盐的种类像副食一样品牌种类繁多——公众的这些期盼,或许已在不远处。
  春秋时期
  食盐专卖更是可以追溯至春秋时期。当时管仲向齐桓公提出“官山海”,即专营山海资源,主要对盐实行国营,利出一孔。据管仲粗算,齐国据此一年可获6000万钱。
  汉朝
  汉武帝时在“理财家”桑弘羊的建议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从富商豪强手中夺回盐铁等重要经济事业,扭转国家的财政困难局面,也曾推行了盐铁官营和酒类专卖。汉武之后举行了著名的盐铁会议,废除铁酒专营,部分放松盐业专营。这种松弛状态一直维持到唐朝安史之乱,此后食盐专卖再度强化。
  唐朝
  有“官盐”就有私盐,凡有管制的地方必然存在走私和黑市。而一些著名私盐贩子也写入了章回演义,最著名的私盐贩子就是“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的黄巢,唐朝末期一度攻破长安,打破了唐末军阀割据混战的黑暗社会的僵死局面。
  清初
  清代最富的盐商,拥有资金千万两,少的也有一二百万两。以乾隆三十七年为例,扬州盐引销售量153万引,一引等于200到400斤,一引盐在海滨是0.64两白银,运到扬州来以后加上运费、盐税,达到1.82两左右,从扬州运到东南六省零售价10两左右,价钱翻了十倍不止。扬州盐商每年赚银1500万两以上,上交盐税600万两以上,占全国盐课60%左右。这一年,中国的经济总量是全世界的32%,扬州盐商提供的盐税占了全世界8%的经济总量。
(原标题:食盐专卖2500年何时终结?)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4-24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2000多年过去了,国人智力严重退化,不仅延续了盐业国家垄断经营的野蛮强盗传统,而且变本加厉:1949年后国家办企业几乎涉及所有行业,直至WEN革后期把国民搞得穷如如乞丐,国民经济濒临崩溃。今日,国家办企业的愚蠢行径虽有收敛,但依然臭气汹汹,野蛮猖狂得狠哪!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4-24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办企业的逻辑愚蠢透顶!国家办企业的教训更有苏东与中国的前车之鉴!如今,国家办企业过程中的贪腐、浪费与质次价高问题凸显,代价惨重!
为什么依然乐此不疲办国企,非要在一个深坑里摔两次哪?!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06 天

发表于 2014-4-24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WX::WX: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4 09:10 , Processed in 0.123493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