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魏公子

[讨论] 正名!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10-7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是《冷眼:三十年股票投资心得》摘要
有些东西或许真的放诸四海而皆准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 天

发表于 2013-10-7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得不佩服犹太人的商业头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3-5-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10-7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假设投资组合中的各家企业的价值是稳定的
那么价格、价值、安全系数便可以近似的看成一个函数关系
安全系数随着价格的上升而下降
假设价值可以随着时间不断增长而价格不变
那么安全系数则随着价值的增加而增加
这两点假设及对应推论应该没人反对吧?

所以呢
我的换股逻辑便来源于此

假如在一个“单位时间”里
企业的内在价值增加了20%
而与此同时二级市场的价格也恰好上涨了20%
那么安全系数便保持不变
而如果某股票价格上升的速度远大于内在价值增加的速度
那么对应企业的投资安全系数便是下降的
如果其它企业的安全系数都没变
反映在投资组合中的仓位便应该下降
反之亦然

事实上
二级市场的价格变化速率通常是远大于企业价值变化的
所以如果资金体量比较大
并且可以把整个交易流程交给计算机
甚至可以开发出一个“高频交易"模式
而这个模式虽然会有较高的交易成本
但是调仓的价差完全可以把它包含在其中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10-7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譬如说吧
假如通过对历史PE的记录观察
我们认为上证50倍PE便是上限
对应仓位为0
而10倍PE则是下限
对应仓位为100%
那么中间的某个时点
对应的仓位应该是多少呢?

我推导了这么一个公式
仅供大家参考
至于具体的数学推演就不在这里展示了
毕竟不是给大家上数学课
哈哈

对应数据和公式输入EXCEL中
=(LN(当前PE)-LN(上限))/(LN(下限)-LN(上限))
当然这里的PE也可以换成PB、ROE又或者其它估值手段
求出的可以是整个组合的仓位又或者其它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10-7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微积分对于整个自然科学来说都是个伟大的发明
每个人受到的教育都会影响到他的投资方式
因此我推崇“量变”逐步到“质变”
无论整个组合的仓位还是某只股票的仓位
我都是逐步变化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10-7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便站在了很多伟人的肩膀上
格雷厄姆、巴菲特、老子、庄子、耶稣、毛泽东、孙子、牛顿、玻尔……
很多事情做起来还是那样的艰难
格雷厄姆的低PE策略从第一次见到至今已有一年多了
期间对该策略的优化都不知道修改了多少次
也不知道啥时候才是个头
或许永远都没有个头
或许很久以后发现又走回了原点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10-7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顺行成.人
逆行成仙
这是咱老祖宗N年前提到过的
用在搞投资
这句话也大有深意
价值投资
很多时候都是“逆”流而上啊
如果“顺”大溜
结果往往是极糟糕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10-7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lixusy8 发表于 2013-10-3 18:33
有些疑问想请教一下。

关键词:市盈率,多少年回本,像做生意一样。

分红再投资.xls (35.5 KB, 下载次数: 24)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10-7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个帖子里的一些思考
我都做了一些假设
而这些假设通常几乎不可能成立

譬如价格永远不上涨
价值始终稳定不变或稳定增长之类

没办法
投资中碰到的变量太多
为了简化分析
只好做这样的一个假设
才能接着往下推导

就像
过直线外一点,没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过直线外一点,有两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虽然推导出的结果有可能和实际生活经验很不靠谱
因为我们习惯了曲率为零的平面
但是只要假设和推导没问题
那么从数学上来说就没问题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10-7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开始做的是“指数化”
但是搞着搞着就一肚子气
为什么要把一些很烂的企业放在指数中而不剔除?
为什么要给一些不咋地的企业非常高的权重?
诸如此类


对了
有兴趣的可以去京东买本“大数投资”

因为不满
所以要建立一个自己理想中的“完美指数”
能够全部都是优质企业
全部都是低估企业
配以合适的权重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10-7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魏公子 于 2013-10-7 21:08 编辑

大数投资借助于统计学的概率抽样方法,构建投资组合,长期持有,从而实现高于整体股市水平的一个收益。从书中可以看出,作者风险意识很强,不愿将所有赌注押在个别股票上(将赌注押在一只股票上,就象独权统治一样,要么最好,要么最差。而分散化的民主决策,则试图在相互妥协之后寻找一个相对最优方案(往往是次优方案),可以保证持续的、平稳的、较优的发展)。因此,这本书恐怕不适合于那些拥有内幕消息,或者资金大到可以操纵某只股票的投资者。而对于那些试图依靠投资个别自认为或者听信他人认为必将大涨的股票,依此获得巨大收益的投资者(这些投资者多以以失败而告终),是一个忠告,也是一个改邪归正的思想引导。

抛却对于个别股票的依赖,作者将视野定位在整个上市公司。他认为只要社会在发展,人民还要生活,就会产生GDP(GDP是三次产业的增加值之和),由此投资国民经济就会获利。而上市公司代表了国民经济中的优良资产,投资上市公司,能够获得高于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收益。因此,投资上市公司可以获得持续的、稳定的、较高收益。

如何模拟上市公司整体构建投资组合,从而实现持续、稳定、较高收益是本书的核心。于无序之中寻找规律,这是统计存在的意义。也是大自然界的暗含法则。由此,作者试图借助于大数定律进行股市投资。大数定律已经被个别基金作为投资的法则。但如何将大数定律的法则应用到一般投资人的投资理念中,本书提出了自己的思路。

首先,将全部上市公司分为30个行业(大数定律要求样本量至少为30个)。可以防止个别行业的偶然事件发生,从而造成大幅度的损失或利得。于每个行业中配备相应的资金,如果按照100%来计算,每个行业可以配备3%的资金。

其次,按照市盈率或市净率在每个行业中挑选相应的股票(还有更多的选股标准,根据作者的提示,对于我这样的普通投资者,能够采用这两个指标就足够了)。根据作者提出的绝对胜算投资策略,对于每个行业选出的股票,可以根据X=2P-1这个公式,投入不同比例的资金。另外,根据2/3上限法则,每个行业可以配备的资金应该只有2%,当然对于估计极低的行业,可以配备到3%,因为很难有所有行业同时都可以配备到2%。这就可以相互弥补。

再次,长期持有,并在此过程中,利用逆向投资策略,以及永续投资法则和降低成本法则,在短期进行操作。一方面是为了借助短期的波动,降低投资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满足投资人天生的交易倾向。

最后,作者在最后一章介绍了心法,没有心法的配合,一切的操作都很难具有现实和操作性。

归根结底,投资的最终是视野和心胸。

在书的自序中,齐教授对大数投资的基本逻辑进行了总结:

1、               投资一国的所有企业是没有投资风险的,而投资上市公司可以实现投资全部企业的目标,所以投资全部上市公司也是没有风险的。

2、               投资全部上市公司不仅可以像投资全部企业一样没有投资风险,而且可以有较高的投资收益。

3、               用概率抽样方法可以构建与全部上市公司资产以及盈利状况相当的部分上市公司的投资组合,达到与投资全部上市公司一样的必有收益的结果。

4、               证券市场具有后期投资人向先期投资人无偿转移净资产的机制。

5、               投资组合要在估值合理水平下构建。

6、               长期持有投资组合有复利收益效应。

7、               投资策略和交易法则能够优化投资收益。[1]

有很多人不敢或不屑投资股票市场,他们或多或少地对股市存在一些偏见,这些人应该好好地读一读这本书。

米花在线已经有了电子版
不舍得花钱看实体书的
这个不错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7 天

发表于 2013-10-8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观点不错,但实盘操作却不能这么简单。
而且楼主基本上是在用的过去式数据,这就完全不是那回事儿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3-1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10-8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假期间的阅读、思考
让备选股票的选择方式发生了些改变
从而带动持仓股的选择上产生了些连锁反应
应该说这些调仓成本的支出是比较无谓的
但这也算是成长的代价吧

上午集合竞价期间
卖出所有非银行类股票
重新持有100%比例的银行股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10-8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季报就要拉开帷幕
银行股的增长没有悬念
悬念只是增长多少或者说增速有没有下滑而已

银行股当前的估值
即便个位数的增长都太委屈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09 天

发表于 2013-10-8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魏公子 发表于 2013-10-8 10:11
三季报就要拉开帷幕
银行股的增长没有悬念
悬念只是增长多少或者说增速有没有下滑而已

不知道魏公子对银行的地方债务是怎么看的?感觉都没听你提起这块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11-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92 天

发表于 2013-10-8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魏公子 发表于 2013-10-7 20:44
我把这个分红再投资的EXCEL计算表格给你看看
或许你对价格不涨咋赚钱就明白了

这是个伪命题,很具误导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2-2-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92 天

发表于 2013-10-8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魏公子 发表于 2013-10-8 09:56
假期间的阅读、思考
让备选股票的选择方式发生了些改变
从而带动持仓股的选择上产生了些连锁反应

要增持银行,就只能增持净资产附近或低于净资产的银行。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2-2-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10-9 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类别 : 投资杂谈   作者: 昆明投资客  2013-10-08 20:19:34

一、对分红率、市盈率与企业成长之间关系的讨论

   如果某只股票,股价永远不变,分红永远不变,那么购买这股票的人依然可以获得一个成长——将分红再投资后获得的股份增长。分红率3%,就增长3%。分红率6%,就增长6%。(此处不讨论税收问题)。
  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东西吗?有,例如国债。在资本世界来说,增长的根本动力来自资本积累——将利润再投资。但是差别也在这里,不同的积累方向效率有很大差别。而分红即是对积累的一种中性分配。投资者将分红投到哪里,取决于投资者而不是企业。但,不论如何,分红还是一种积累,一种成长,只不过效率待定。(如,如果把它消费了,效率为0)
   假设,某公司盈利永远不变,分红率为股价的3%,市盈率永远为8倍,那对对投资者来说,收益就是3%,或者说增长就是3%(不考虑税)。把上市条件中的市盈率改成5倍,情况不会有任何变化。这对投资者来说,情况当然很不好。可见除非投资者获得的分红率高于债券的利率或者市场平均利率;否则,投资者仍然必须通过企业的利润增长来获得弥补收益差,无论企业的市盈率有多低。可见,单纯的说低市盈率股票不需要企业盈利成长是错误的,除非公司的长期股票分红高于债券。为此,我们可知在不考虑市盈率变化的情况下,投资者的收益率=成长率+分红率。此处我们可以把分红率看成是对成长的一种补偿。换一个角度看,只要投资者获得的分红率低于债券的利率或者市场平均利率,无论企业的市盈率有多低,投资者的出价中,依然需要为企业成长的埋单。
  从上述讨论可以看出,如果,市场中企业的市盈率不会变化,那些高成长的企业所获得的收益,可以很轻松的击败企业的分红。在现实情况下,每年都会有一段时间,有时甚至持续数年,高成长企业凭借其稳定或者持续上升的市盈率,表现出很高的资本收益水平。
    如果,市场中企业的市盈率不会变化,那么企业的价值可以简单的表述成为企业的成长率(根本不必理会那点分红)即使企业的成长速度下降,投资者也无需多虑,因为,只要利润依然增长,收益就会存在。也不存在企业的价格是否会高于内在价值的可能。因为,只要企业成长,哪怕成长率不稳,投资者多多少少都会有收益。如果,情况真那么简单,也许根本就不会出现市盈率此类概念,当然,也用不着出现内在价值之类的概念。对投资者来说,有本事的买成长最快的那只,没本事的买个平均组合求个平均成长。多多少少,都可以嘛。
   问题在于,股票市场一个最简单的现象就是,股价会出现剧烈波动,相应的在任何一年内,任何特定股票的市盈率都会波动。而且,从长期看,虽然变化不规则,任何股票的市盈率都会向均值回归。因此在某个特定时间段内,股票投资收益率=企业盈利增长率*市盈率的变动率。
   购买高收益率高成长公司的行为其实暗含了一个前提:即希望企业的高成长能弥补市盈率均值回归时带来的亏损。这个以林奇的增长市盈率比公式最为出名。相应的,任何低市盈率公司无需多考虑成长的观点的暗含前提也在于市盈率的波动。如果一个股票的市盈率从10倍上升到15倍,企业的盈利亏损三分之一,股价仍能维持。
   没有任何企业能保证其成长率为匀速直线运动。能够10年以上利润连续成长的,凤毛麟角。能够10年以上不亏损的企业都相当优秀了。如果,企业的盈利能够普遍比较稳定,那么债券、贷款之类的要求固定收益、偿还担保、清偿优先的东西根本不会出现,更不会搞得规模比股票市场大的多。
   企业的盈利能力不稳定,它的市盈率也同样的不稳定。对于那些有一定盈利能力的企业,其市盈率可以看做是市场对其外来的评价,或者说市场对企业给出的债息。(1、放债的人在放债时,当然希望企业是盈利的,他给出的利息都是针对企业能盈利的情况下说的,不能盈利的情况,则属于清算的范畴,就如同,微利的企业的市盈率标高一样,性质不同。2、债券的利息需要企业用自身的现金流偿还,而股票市场的债息,除了一部分由企业的红利偿还外,一部分将由企业增长的利润再市场变为价格进行兑换)。这种债息的变化视市场对企业未来盈利预期的变化而变化。换句话说,类似在行进的车里开枪打移动靶。
   市盈率的不稳定和企业盈利的不稳定性是一样的。如果两者叠加,那么就根本稳定。即所谓双杀。很显然,任何忽视这种双杀效应的做法,都会遭遇极大的困难,哪怕这种困难可能是暂时的。相应的,任何利用双杀,也是投资的一个巨大魅力所在。
  小结:
  如果,企业基本不成长,除非其分红机制很特别,否则,投资人不如选择债券。
  如果,企业基本不分红,那它必须保证其成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如果,投资者忽视市盈率,一旦企业盈利出现问题,投资者会很快发现,股价的杀手不止一位。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10-9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此番更改之后
便可以实时的能够在“通达信”上看出各股票的评分及排名情况
其实类似的工作去年也做过
算是一个轮回吧
如果有一个计算机编程高手配合
其实一个自动化交易模型也就差不多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10-9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谁能一直对
所以得考虑如果错了咋办
如果错了但是不会造成重大损失
那自然是极好的

集中投资就像是独裁
要么极好要么极差
可参考毛太祖统治下的几十年
分散投资则像是民主
不会太好也不会太差
通常都是一个次优的结果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8-6 15:23 , Processed in 0.045108 second(s), 14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