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vIL6

[大盘交流] 教授炒股(2012年9月)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9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2-9-13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一个比较聪明的人,做了4-5年,大周期也许只经历一半,但小周期已经经历了1-2个,一直看着自己的帐户,对比指数,市值如何表现,大概就明白将来5年会如何表现。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改进,才不至于空中楼阁。如果无视自己的现状,依然沉浸在每天1%、每月20%的虚幻之中,就称不上聪明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结构深研究将上证指数拆解到底

发表于 2012-9-13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MARK,同比PE低于行业值算不算是行业低估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9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2-9-13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相对低估,但绝对不一定低估。

绝对低估就是我前面讲的最好的最稳定的公司动态自由现金流收益率大于10%。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12-9-14 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4 vIL6 的帖子

不明白为什么教授卖出宝洁? 杠杆去掉可以继续持有。#*31*#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2-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8 天

发表于 2012-9-14 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1-4-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9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2-9-14 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4 clstorm 的帖子

去杠杆有两种办法:1.向帐户里加钱,把钱还给券商;或者,2.卖掉一些股票。

我还是选择了卖出一些股票,低吸高抛。有杠杆心里总是不安,一旦行情逆转,挺难处理的,不如乘现在有利润时去掉杠杆。

宝洁长期依然看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4 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教授如何看美国的地产投资机会?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2-9-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9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2-9-14 02:4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买房,房价低,房贷利率低,未来保值一点问题都没有。

但是,如果其它方面投资(如股市债市)能得到10%以上的收益率,则买一个够住的房子就行了,因为从历史上看,房价每年的增长大约3.3%。
参与人数 1奖励 +2 时间 理由
am8188 + 2 2012-9-14 06:35 楼主就是我○像!!!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9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2-9-14 04:14 | 显示全部楼层
09/13/12

悲催!刚去掉杠杆,股市就大涨。

account.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3 天

发表于 2012-9-14 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占位学习!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94 天

结构深研究

发表于 2012-9-14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vIL6 于 2012-9-14 04:14 发表
09/13/12

悲催!刚去掉杠杆,股市就大涨。

2078395

qe3没有关注吗,世界都在期待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9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2-9-14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关注的,只是把杠杆去掉。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12-9-14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6 vIL6 的帖子

哦,去杠杆是对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2-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94 天

结构深研究

发表于 2012-9-14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世异时移,QE3和之前量化宽松政策最大的区别在于,前两轮QE的影响已沉淀,这实际上改变了第三轮QE产生作用的经济环境和物质基础。因此,QE3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短期内偏向中性,而长期恐将渐趋负面,尤其对市场的挤兑效应不容忽视。
  程 实
   近来坊间较为流行的言论是:QE3对中国经济利大于弊。所列原因大致可归为:有助于提振外需,有助于通过汇率变化刺激中国出口,有助于改变国际资本流出中国的窘境,有助于激励市场信心,可相对忽视由此带来的通胀压力,有助于全球宽松货币政策基调的全面确定等等。这些原因分析都有一定历史参考和事实依据,也符合大众和主流的审视逻辑,但值得强调的是,世异时移,QE3和之前量化宽松政策最大的区别正在于,前两轮QE的影响已沉淀,这实际上改变了第三轮QE产生作用的经济环境和物质基础。因此,在笔者看来,结合当前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QE3对中国的影响未必利大于弊。
  具体而言,可以列出六大原因:
  其一,QE3未必能带来明显的外需提振。前两轮QE主要通过降低长期国债收益率、提升市场流动性、降低折现率、提振股市、刺激消费来产生扩张性影响。但目前美国经济的情况是,前两轮QE已然通过上述渠道发挥了重要作用,前期作用的积累本身已让这些传导路径渐趋拥堵。在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处于历史低位,股指收复2007年末以来跌幅,居民消费倾向大幅提升的背景下,QE3能产生提振作用的空间较小。从某种意义上看,QE3更像是美国大选周期导致财政政策缺位状态下,货币政策被迫提前补位。国际投行经济学家对QE3刺激效果的预期中值仅为0.2个百分点,甚至不如IPHONE5可能带来的0.33个百分点的预期激励。
  其二,QE3对汇率的影响未必全然有利于中国出口反弹。随着近期QE3的不断升温,美元指数震荡下行,如果QE3正式出台,美元指数恐将进一步走弱。由此,QE3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影响偏向于升值方向,对人民币兑欧元汇率的影响偏向于贬值方向。但值得注意的是,从欧美经济复苏的状态和中国对美国、欧元区今年以来的出口情况看,具有出口提升潜力的美国,人民币汇率变化方向恰恰是不利的;对于当前出口汇率弹性较小且潜力不大的欧洲,人民币汇率变化方向可能是有利的。考虑到欧美季节性消费高峰即将到来,中国出口在未来数月可能会有一定提振,但这与QE3及其带来的汇率变化并无太大关联。
  其三,QE3借由全球资产配置效应带来的资本国际流动未必有利于中国经济。今年以来,危机演化的最大不同就是前期脱钩增长区域的“补跌”,德国和新兴市场经济由强转弱的速度和幅度一定程度上都超出了市场预期。在QE1和QE2期间还是亮点的新兴市场,如今已光芒不再。如此背景下,QE3引发的全球资本再配置未必会像前两次那样以新兴市场为主要流向。即便国际资本流入中国,可能也不会有太大激励流入实体经济,而更可能流入虚拟经济,这将使得中国楼市调控的博弈更趋复杂。而且,无论流入还是流出,QE3带来的国际资本大进大出,对于中国经济本身就是不容小视的波动性风险。
  其四,QE3可能带来的供给冲击将让滞胀风险加大的中国面临政策有所为但难作为的尴尬。从中国经济状态看,QE3的危险指数甚至比QE1和QE2都还要高。站在当下看未来,中国实体经济在“滞”方面的压力难以轻易化解,而“胀”方面的走向更可能是向上。在滞胀风险加大的背景下,QE3带来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可能更像是上世纪70、80年代的供给冲击,恐使政策应对陷入两难困境,即同一政策在不同方面的影响恰恰是正负相伴,通过政策搭配实现稳增长、控通胀、去泡沫、去杠杆等多重目标的难度大幅加大。而与此同时,在欧洲央行、美联储、甚至新兴市场央行都不断行动,全球宽松货币政策确立的背景下,中国政策的有所为又是顺应全球趋势、优化政策博弈需要的。
  其五,QE3对市场信心的影响可能先扬后抑。正如笔者此前多次指出的,在经济萎靡长期化、低速增长普遍化趋势日渐明朗的环境里,QE3更像是一种复苏的心理图腾,而并非切实的政策工具。事实上,从政策传导路径看,QE3的效果恐明显弱于预期;从政策影响范围看,QE3的实体经济激励溢出效应可能也并不显著;从政策实际力度看,资产负债表日趋臃肿的美联储不太可能出台超出预期规模的QE3。因此,市场信心可能先扬后抑,兴奋是暂时的,全球市场可能将在“预期实现”后重新进入失落感渐增、信心下行的轨道。
  其六,QE3中长期的市场挤兑效应不容忽视。全球市场对QE3的期待,很多市场人士认为QE3对中国经济利大于弊,伯南克成功的心理暗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在前不久的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会议上,伯南克在演讲中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QE显著成效的满意。截至2012年,1.7万亿美元的QE1和6000亿美元的QE2就带来了3%的GDP提振和200万个就业机会。但随着短期刺激边际效应的减弱,QE政策的中长期负面效应正悄然积累并加剧。这些负面效应主要集中在对市场机制的干扰和破坏上:央行的非正常购买挤兑了市场行为、扭曲了市场信息,弱化了市场作用,腐蚀了市场精神,加大了市场失灵的长期风险。而受QE政策潜移默化的风格影响和博弈激励,中国经济的非市场力量在经济加速下滑阶段悄然增强,这对于亟需发展模式转型、经济结构调整、市场要素培育的中国经济而言,未必是利于长远的好现象。
  总之,续集常常令人失望, QE3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短期内偏向中性,而长期内恐将渐趋负面。 (作者系金融学博士,宏观经济分析师)
  作者:程 实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参与人数 1金币 +3 时间 理由
vIL6 + 3 2012-9-14 20:18 感谢分享,收藏并加分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4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教授加油!

这周中间A股加仓做多,目前看来基本对了。放着看看能持续多久。
参与人数 1金币 +3 时间 理由
vIL6 + 3 2012-9-14 20:18 果然是高手!!!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7-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4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vIL6 于 2012-9-13 21:38 发表
这是相对低估,但绝对不一定低估。

绝对低估就是我前面讲的最好的最稳定的公司动态自由现金流收益率大于10%。



贝因美适合这样评估吗?

动态自由现金流收益率大约7%-8%
今年中报分红10股7元,年收益率约3.3%左右。

这样看来,现在的价格都可以接受。


300206 理邦仪器,请教授有空时帮忙分析下,
1亿盘子,流通股4300万,
医疗器械:包括产科,监护,超声
预计今年EPS 0.7-0.8。
国家政策支持。
可作为选择标的如何?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9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2-9-14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7 pubmed 的帖子

不能这么评估,贝因美的质量还没有达到那个水平,业绩波动可能比较大。从PE角度来说,20-21元附近可以买一些,组合占比不能很大。

300206我不了解。看医疗器械股,要着眼于公司生产的产品是不是具有粘性,也就是医生学习、使用公司的器械后就不愿意更换了。另外,公司产品在行业中市场份额是不是很大。300206这两点是不是具备?如果具备,接着看价格是不是便宜了。

这些都是从长期投资角度看。如果按我现在美股的标准,这两个都不是很理想,因为这两个的防守能力都不是很强,有利空袭来或大势调整时,股价肯定是挺不住的,总有个时候会对长期复利起负面作用的。

[ 本帖最后由 vIL6 于 2012-9-14 22:55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5 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股票好像都是14RSI到30买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2-2-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9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2-9-15 0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9 心动323205006 的帖子

我还真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5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vIL6 于 2012-9-14 22:42 发表
不能这么评估,贝因美的质量还没有达到那个水平,业绩波动可能比较大。从PE角度来说,20-21元附近可以买一些,组合占比不能很大。

300206我不了解。看医疗器械股,要着眼于公司生产的产品是不是具有粘性,也 ...



谢谢。

中国医疗器械股还很少有粘性,迈瑞做的很好,在纳斯达克上市。

更多的是市场的自然增长及渠道。

渠道做的好,产品更新快,就能跟上市场。

我主要是看好重要医疗市场的自然增长,包括医疗器械。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5 12:17 , Processed in 0.043994 second(s), 17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