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币:
-
- 奖励:
-
- 热心:
-
- 注册时间:
- 2007-1-9
|
|
昨天晚上中集年报出来了, 因为关注振华的朋友大部分也关注中集,所以也谈谈我对中集07年年报的看法:
这里的分析谨就此年报提出, 抛砖引玉, 希望和大家一起探讨, 并不是推荐买入和卖出.
以下是年报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净利润 投资收益 应收帐款虚增 真实净利润 总股本 每股价格
3,400,000 1,400,000 279,300 1,720,700 2,662,396 10.13
以下来自年报数据:
业务类别 营业收入 毛利率 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百分比 净利润 市盈率 市值
集装箱 34,048,901 9.31% 3,169,953 56.17% 966,478 20.00 19,329,552
道路运输车辆 9,724,054 11.98% 1,164,942 20.64% 355,176 10.00 3,551,757
能源化工装备 4,536,303 15.12% 685,889 12.15% 209,119 15.00 3,136,780
空港设备 473,230 33.08% 156,544 2.77% 47,728 20.00 954,568
其他 618,487 75.41% 466,401 8.26% 142,200 合并抵消
合并抵消 -640,151
合计 48,760,824 10.05% 5,643,729 26,972,657
注: 07年中集净利润34亿,投资收益14亿,应收帐款较主营业务增长比率多增30亿, 按照9.31%的毛利润, 利润多增2.8亿;
此外,中集的房地产业务还贡献1.66亿利润, 不考虑房地产业务因素,计算得出真实利润约为 17.2亿元。
中集集团经营分析:
一. 经济商誉
1. 尽管中集集团每年都要注册重多专利,但是难以看到这些专利在市场上产生任何壁垒。
2. 在冷藏箱方面,马士基已经全面领先。马士基的环保型集装箱相对传统型集装箱在能耗方面具备明显优势。
而中集在冷藏箱方面的进展,仅限于能够使用新的制冷剂来代替传统的氟利昴。而这项工作在欧洲是强制性的,而不是企业自发行为。
在罐箱方面,具体的发展规划需要到2008年年中才能制定出来。目前博格在欧洲具有40%的毛利率,但是仅有4%的净利润
仅仅从利润方面来看,收购博格并不合算。那么中集能够将博格的多少技术转移到中国来呢?
从历史上看,中集在技术,在专利方面,竞争力是相当平庸的。中集罐箱的发展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
二. 管理层
1. 中集07年经营现金流为负数,应收帐款增长率为70%,远高于主营业务增长率45%; 而扣除投资收益后的净利润比06年有大幅下降。
在2007年主营业务利润(扣除投资收益)下降近50%的情况下,中集总裁仍然获得40万股的股权激励,这实在是令人无法接受。
2. 中集的管理层对于扩张企业非常激进,07年的每股经营现金流首次表现为负数,且高达-10亿元,但是在07年底仍然花费5.66亿美元收购青岛莱佛士。
中集从来没有经营过海上工程业务,在主营业务方面仍然需要努力的情况下,大规模扩张并不谨慎.
小结:中集在集装箱行业已经经营了二十年,并且已经成为产能最大的厂商。遗憾的是,中集并没有形成竞争优势,这的确令人惊讶。
可以认为,中集击败日,韩厂商,是依赖于中国的廉价劳动力。过去的中集是幸运中集,但是未来的企业,需要的是“能干”的中集.
三. 估值分析:
1. 集装箱业务属于周期性行业,给予平均市盈率为 10倍。
因为目前毛利率可能处于低谷,那么较乐观的做法是,假设今后平均毛利润为当前毛利润的2倍。即给予20倍的市盈率
2. 道路运输车辆行业
此行业属于充分竞争行业,中集并无壁垒,因此给予10倍市盈率
3. 能源化工装备
此行业未来前景具备优势,给予15倍市盈率
4. 空港设备
此行业毛利率较高,给予20倍市盈率
综上所述,假设将周期性熨平,中集B的合理估值不高于10.13元。
特别事项:
1 因为目前集装箱行业处于严重供大于求,而在未来3年没有改善的迹象,因此中集的合理估值不应超过10.13元
2 中集07年录得巨额投资收益,而08年一季度股票市场价格大幅下跌,也意味着在08年一季度中集集团可能录得巨额亏损
3 倘若中集08年录得巨额投资亏损,且集装箱行业未见改善,则中集集团在08年度可能微利乃至亏损
[ 本帖最后由 tge123 于 2008-4-2 19:56 编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