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币:
-
- 奖励:
-
- 热心:
-
- 注册时间:
- 2006-7-3
|
|

楼主 |
发表于 2007-8-8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扬老师的好文章
在博庭论坛看到清扬老师的好文章,为了方便阅读删除了一些中间的跟帖回复,图也未能转贴。未经老师同意,请谅!
DLL文件在下面
由 清扬 于 01-18-2005 12:39 AM发布:
2005
新年到了,过去保存的公式好多,准备将之全部删除。
前几天中毒,重装系统,把硬盘格了,一不小心,大量的统计数据也被格掉了。基于此惨痛教训,准备把一些好玩的公式发到论坛上,发完之后再删光那些不好玩的。
就发一个帖子,内容有点多,断断续续可能要发好几天,最好不要跟帖:)
昨天早上,儿子醒得早(就不上学的日子他醒得早),问:
“成语是不是都是成龙发明的?”
我说:“不是的,成语一般都是古代的,多数是四个字的。”
我老婆说:“儿子,现在你知道了吧,成语都是成吉思汗发明的。”
我说:“老婆,你真的是入错行了。”
所有的技术分析方法也都是这样牵强附会的。
不要求跟帖是为了方便读帖。后面我的观点很多也很牵强,具争议性,欢迎开新帖抛砖。
江恩角度线。
江恩角度线中,最关键的一根是45度线。所以常有人问,45度线怎么画?在以前手工作图的年代,图表是固定在纸上的,45度线自然非常容易画出。可在电脑时代,K线可以随意伸缩,画图可以随意改变,这45度线是无法固定的。
但是,当画面不变,当前的K线不动的情况下,45度线还是可以近似画出来的。
如图
参数N1+N2/10+N3/100的意义,是可见水平轴距离,除以可见垂直轴的距离,默认为1.5倍。将参数细分,是为了方便微调。
现在我可以说了,45度线是可以画出来的。如果你画得不准,那么是因为距离没有调好的关系,或者光标没有激活。(厚黑学中说,推拖是当官的两个不二法门,想不到这里也能用上,呵呵)
INPUT:N(0,0,1),N1(1,0,9),N2(5,0,9),N3(0,0,9);
A:=BARSLAST(SYSPARAM(4)=H); B:=BARSLAST(SYSPARAM(5)=L);
E:=(SYSPARAM(4)-SYSPARAM(5))/(SYSPARAM(3)-SYSPARAM(2))*(N1+N2/10+N3/100)*B;
F:=(SYSPARAM(4)-SYSPARAM(5))/(SYSPARAM(3)-SYSPARAM(2))*(N1+N2/10+N3/100)*A;
G:=REF(H,A); D:=REF(L,B); G11:IF(N,G-F,D+E),LINETHICK3,COLORMAGENTA,POINTDOT;
G21:IF(N,G-F/2,D+E/2),COLORRED; G12:IF(N,G-F*2,D+E*2),COLORRED;
G31:IF(N,G-F/3,D+E/3),COLORFFCC99; G13:IF(N,G-F*3,D+E*3),COLORFFCC99;
G41:IF(N,G-F/4,D+E/4),COLORYELLOW; G14:IF(N,G-F*4,D+E*4),COLORYELLOW;
G81:IF(N,G-F/8,D+E/8),COLORGREEN; G18:IF(N,G-F*8,D+E*8),COLORGREEN;
{
Param#1角度线0为向上,1向下;
Param#2调整数位;
Param#3调小数后一位;
Param#4调小数后二位;
江恩线的原理,在很多书中提到。<期货市场技术分析>P501,<江恩理论-金融走势分析>P117,<解读江恩理论>P17。反而在江恩自己写的<华尔街四十五年>中没有提到,提到更多的是3日图与9点图。
江恩线的原理,实际上也很容易理解,比如说G11线是45度线,是说一个单位的时间内,价格波动了一个对应单位,那么G21线就是说在一个时间单位内,价格只波动了0.5个对应单位,其它线均可类推得到。
有些人喜欢画很多条角度线,以便有更多的可能触及到峰状点,以显现角度线的神秘力量。这样做似无必要,修改江恩角度线,或者随意画出一根直线或曲线,都有可能触及到峰状点,或与某段价格走势吻合。
将江恩角度线公式进行适度修改,好象也不失去功能。
INPUT:N(0,0,1),N1(1,0,9),N2(5,0,9),N3(0,0,9);
A:=BARSLAST(SYSPARAM(4)=H); B:=BARSLAST(SYSPARAM(5)=L);
E:=(SYSPARAM(4)-SYSPARAM(5))/(SYSPARAM(3)-SYSPARAM(2))*(N1+N2/10+N3/100)*B;
F:=(SYSPARAM(4)-SYSPARAM(5))/(SYSPARAM(3)-SYSPARAM(2))*(N1+N2/10+N3/100)*A;
G:=REF(H,A); D:=REF(L,B); G11:IF(N,G-F,D+E),LINETHICK3,COLORMAGENTA,POINTDOT;
G21:IF(N,G-F/2,D+E/2),COLORRED; G12:IF(N,G-F*2,D+E*2),COLORRED;
G43:IF(N,G-F*3/4,D+E*3/4),COLORFFCC99; G34:IF(N,G-F*4/3,D+E*4/3),COLORFFCC99;
G41:IF(N,G-F/4,D+E/4),COLORGREEN; G14:IF(N,G-F*4,D+E*4),COLORGREEN;
IF(N,G,D),COLORWHITE; VERTLINE(IF(N,SYSPARAM(4)=H,SYSPARAM(5)=L)),COLORWHITE;
如图
如果想找角度线的功能,那么只要多运行公式,多调整参数,总能够找到一些的。<日本蜡烛图技术>的作者尼森就坦言,他书中的K线图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这就是为了说明问题而找例子,均非科学的方法。
再看一个曲线拟合的例子。
INPUT:N(0,0,1),N1(1,0,9),N2(5,0,9),N3(0,0,9);
A:=BARSLAST(SYSPARAM(4)=H); B:=BARSLAST(SYSPARAM(5)=L);
E:=(SYSPARAM(4)-SYSPARAM(5))/(SYSPARAM(3)-SYSPARAM(2))*(N1+N2/10+N3/100)*B;
F:=(SYSPARAM(4)-SYSPARAM(5))/(SYSPARAM(3)-SYSPARAM(2))*(N1+N2/10+N3/100)*A;
G:=REF(H,A); D:=REF(L,B); G11:IF(N,G-F,D+E)+BARPOS*SIN(BARPOS/19);
是不是04年3、4月份的行情拟合的较好?
直线、曲线或者更为复杂的方法都是可以用的,但一般越单纯的方法越有效。单纯到什么程度?要单纯到多数人不屑用的最好。
线性回归线可能是争议最少的一条直线了,因为是基于统计学的。就连对所有技术分析方法均嗤之以鼻的何之先生(<大师的命门>的作者),最后还是认为只有统计学的方法才是科学的。可是索罗斯先生认为,统计学在投机中也没有什么大的用处。
线性回归线是这样一条直线:所有的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最小。所以这条回归线能够代表一段时间内价格的趋势。
INPUT:N(10,0,9999);
A:=C;
REG:"GAM@REG"(A,N);
{
取最近Param#1个数据,0代表取全部;
这个公式能够画出最近N根K线的收盘价(或者其它指标)的线性回归线,输出是数值型的,所以可以用于选股排序什么的。
GAM.DLL在这里:
在任意两根K线之间画回归线,用以下公式:
INPUT:M1(10,2,9999),M2(5,1,9999);
A:=C; B:=DATACOUNT-BARPOS+1;
REG:"GAM@REG2"(A,M1,M2),COLORMAGENTA;
VERTLINE(B=M1 OR B=M2),COLORMAGENTA;
{
取倒数第Param#1根K线为起点;
取倒数第Param#2根K线为终点;
这个画线工具也可以画出。与公式运行的线对比一下,就知道画得对不对啦。
再谈趋势线。趋势线始终是半客观的,所以用公式实现就从来没有统一的标准。<专业投机原理>中介绍得比较详细,可还达不到百分百的客观。
我曾经作过多方面的观察,最后发现,趋势线并非唯一的。
通过调整时间段,输出不同的趋势线,希望你能找到一条你满意的,这好象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以下降趋势线为例,在一个时间段内,趋势线只能刚好搁放在两个最高价上。有时可能刚好碰巧,也搁放在第三、四个最高价上,但是不能有一个以上的最高价在趋势线之上。在符合这些条件的线之中,选择一条最陡的作为唯一的输出。
INPUT:M1(10,2,9999),M2(2,1,9999);
B:DATACOUNT-BARPOS+1,LINETHICK0;
REG:"GAM@TREND"(M1,M2),COLORMAGENTA;
DRAWICON(B=M1 OR B=M2,L,11),ALIGN3;
{
取倒数第Param#1根K线为起点;
倒数第Param#2根K线为终点;
自动趋势线。是指上升还是下降是自动判断的,可时间段不能自动,只能调整参数来实现。
双趋势线:
INPUT:M1(10,2,9999),M2(2,1,9999),M3(10,2,9999),M4(2,1,9999);
B:DATACOUNT-BARPOS+1,LINETHICK0;
TREH:"GAM@TREH"(M1,M2),COLORMAGENTA;
TREL:"GAM@TREL"(M3,M4),COLORGREEN;
DRAWICON(B=M1 OR B=M2,H,10),ALIGN4;
DRAWICON(B=M3 OR B=M4,L,11),ALIGN5;
{
取倒数第Param#1根K线为起点(H);
取倒数第Param#2根K线为终点(H);
取倒数第Param#3根K线为起点(L);
取倒数第Param#4根K线为终点(L);
趋势就是价格波动的方向,基于市场数据对趋势进行分析预测就叫技术分析。技术分析不是科学,因为它的灵活性非常大,所以好多人美其名曰艺术。技术分析有非常主观的,也有非常客观的,也有半客观的,所以做起公式来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最简单的判断趋势的指标就是均线了,有时还可以看看成交量(期货还有未平仓合约量),其它的性线指标纯属多余。这句话说得有点偏激,可有的人说:均线也是多余,看看K线就可以了。真的这样就好了,大家凭感觉交易,做直觉交易商。
我在这里提出一个趋势三段论,与老道的长期、中期、短期三段论是不同的,大家看看是不是很简单?
比如拿到一幅K线图,短期就看一至三根K线,中期看数根K线,相当于形态中的一段线,长期看波段组合,相当于OX图。
说起来是不是很简单?理解起来可能较复杂,稍微细说一下。
一、短期。K线理论。K线是固定时间段内价格波动的总结。可以想像,如果我们每天看分笔成交来分析,必然被众多的数据所淹没,所以说标明开高低收的K线的发明,是技术分析领域第一次重大的革命。分析K线的原理:从一根或两根或三根K线中,猜测K线内部的波动。然后如何分析内部的波动?近期的波动重要性要大于远期的,比如锤线,长长的下影线说明先有一波下降,再有一波上涨,那么是看涨的;第二就要看所处的位置,比如锤线,只有在相对低位才是,如果在高位就成了吊线,是看跌的。K线理论就象其它技术分析理论一样,极具灵活性。具体可看<日本蜡烛图技术>,作者是尼森、译者是丁圣元,三者均上乘。关于K线理论,除了这本,还有一本<股票K线战法>,其它的就没必要看了。<股票K线战法>也是尼森写的,已向分析众多K线的方向发展,三线反转图、砖形图、折线图的公式在后面。
二、中期。在数根K线中构成一段线。基本上有两种方法:波动幅度、波动时间。幅度的方法就是ZIG,江恩的九点转向图就是这个思路,而实际上几百年前日本人的折线图就在用这个思路了;时间的方法就是江恩的三日图的思路,据说江恩在临终前还念叨着两日图可能比三日图更合理--如果真是这样,我就不太相信江先生真能留下五千多万美元的遗产。
三、长期。将中期的线段连成连续的波浪形线,或者将浪线压缩,形成类似于OX图的柱线。波浪?很容易令人想到艾略特波浪。艾造出最简单的波动模式,确实是他的伟大之处,比老祖宗查尔斯道说的一峰高过一峰为上涨趋势更进了一步。但波动模式过于古板了,一次上涨就只能分五波?为什么不能七波、九波、甚至更多?上涨五波走完就到顶了么?这可未必,大牛市会涨到令人不敢相信的程度。艾是用套套理论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所谓的套套理论就是说太阳为什么从东方升起?因为太阳升起的方向就是东方啊。当上涨波不止五波时,艾就把数波压缩成一波,以构成五波。所以波浪测市,也有出大错的时候,波浪专家也会如此。OX图的原理看墨菲的<期货市场技术分析>里的内容就可以了,其它书也没必要看。把浪线压缩成柱线,就可以象研究K线一样研究柱线,形态不就可以量化了么?反过来说,形态理论也可以直接以研究K线来代替,比如说形态上的突破有效性,看看K线突破就知道大概了。
三线反转图。是完全按照<股票K线战法>中的思路编写的,不同之处是参数做成可以调整的。
INPUT:N(3,2,99); 反转参数:N,LINETHICK0;
O="GAM@SXO"(N); CC:="GAM@SXC"(N);
开:OO,LINETHICK0; 收:CC,LINETHICK0;
STICKLINE(CC>OO,OO,CC,9.93,1),COLORRED;
STICKLINE(CC<OO,OO,CC,9.93,0),COLORCYAN;
砖形图。也完全按照原著的思路。
INPUT:N(3,0,9999); 砖形图参数(元):N/10,LINETHICK0;
O="GAM@ZXO"(N/10); CC:="GAM@ZXC"(N/10);
开:OO,LINETHICK0; 收:CC,LINETHICK0;
STICKLINE(CC>OO,OO,CC,9.93,1),COLORRED;
STICKLINE(CC<OO,OO,CC,9.93,0),COLORCYAN;
折线图。也完全按照原著的思路。唯一一点不同的是,原著中用的粗线显示,我改成彩色显示。
INPUT:N(3,0,999); A:="GAM@ZZC"(N/10); 转折价参数(元):N/10,LINETHICK0;
AD:=A>REF(A,1); AX:=A<REF(A,1); B:=AD AND A>REF(A,2); //超前高
D:=(AX AND A<REF(A,2)) OR BARPOS=1; E:=BARSLAST(B)<BARSLAST(D);
HH:=IF(AD,A,REF(A,1)); LL:=IF(AX,A,REF(A,1)); 高点:HH,LINETHICK0,colorred; 低点:LL,LINETHICK0,colorgreen;
STICKLINE(AD,REF(A,1),A,0.1,0),COLORGREEN; STICKLINE(AX,REF(A,1),A,0.1,0),COLORGREEN;
DRAWLINE(AD,HH,A<REF(A,1),HH,0),COLORGREEN; DRAWLINE(AX,LL,AD,LL,0),COLORGREEN;
//以上画全部折线,以下画红线。
F:=E>REF(E,1) OR BARSSINCE(B)=0; G:=E AND NOT(F);
STICKLINE(F,REF(A,2),A,0.1,0),COLORRED; //超前高时的红柱线。
STICKLINE(D AND REF(E,1),REF(A,2),REF(A,1),0.1,0),COLORRED; //破前低时的红柱线。
STICKLINE(G,REF(A,1),A,0.1,0),COLORRED; //中间过程的红柱线。
DRAWLINE(E AND AD,HH,(E OR REF(E,1)) AND AX,HH,0),COLORRED;
DRAWLINE(E AND AX,LL,E AND AD,LL,0),COLORRED; //画中间连接线
STICKLINE(BARSCOUNT(A)=2,REF(A,1),REF(A,1),0.5,1),COLORMAGENTA,LINETHICK5;
STICKLINE(ISLASTBAR,C,C,0.5,1),COLORMAGENTA,LINETHICK5;
现收盘价:C*ISLASTBAR,LINETHICK0,COLORMAGENTA;
帖张折线图
ZIG绝对数值转向。ZIG其它方面的基本函数中都有了。
INPUT:N(1,0,99999);
ZIG4:"GAM@ZIGWAVE"(N);{双线(H,L)绝对数值转向}
时间浪。对应于江恩N日图的思路,参数是可以调整的。
INPUT:N(2,1,99999);
TI:"GAM@TIMEWAVE"(N);
{
时间浪参数是Param#1默认为2;
ZIG经压缩,类似于OX图,百分比参数。就是以前说的OKBAR,没有分时限制。
INPUT:N1(4,0,999),N2(0,0,9);
A:="GAM@OKBAR"(N1+N2/10);
B:=A>REF(A,1); D:=A<REF(A,1);
HH:IF(B,A,REF(A,1)),LINETHICK0; LL:IF(D,A,REF(A,1)),LINETHICK0;
STICKLINE(A>REF(A,1),REF(A,1),A,3,0),COLORred;
STICKLINE(A<REF(A,1),REF(A,1),A,3,0),COLORGREEN;
STICKLINE(BARSCOUNT(A)=2,REF(C,BARSCOUNT(C)-1),REF(C,BARSCOUNT(C)-1),0.5,1),COLORYELLOW,LINETHICK5;
STICKLINE(ISLASTBAR,C,C,0.5,1),COLORMAGENTA,LINETHICK5;
这样,趋势就很简单明显。当前价格超出了前一根K线的最高价,说明短期趋势是向上了。当前价格超出了前一峰点,说明中期趋势向上。趋势是现在进行时。如果没有趋势,就是盘整市。
我们真正关心的是趋势的将来时。多数人买股票,是因为现在股票在涨,希望继续涨下去。那么趋势的延续性到底有多大呢?是不是多数情况下,涨了还会再涨?为此,我收集了四个市场的日线数据,这四个市场为:中国A股、香港证券交易所、纽约证券交易所、NASDAQ。还有二十个商品的长期综指数据。全面统计前两根K线是上涨的情况下,第三根K线是否继续上涨,只统计次数,幅度不论。结果是非常令人失望的,50%左右,并无明显的偏向。再加了一个条件,第二根K线的成交量大于第一根,进行全面统计,结果同样令人失望,还是50%左右,没有明显的偏向。下跌的情况怎样呢?又统计了一下,结果同样。
(由于把数据搞丢了,所以不能罗列出数据。我只记住了总的结果。数据庞大,统计运算很费时间,暂时不想再来一次。)
这就给“顺势而为”打上了大大的问号,同时也给量促进价打上了问号。
<重塑证券交易心理>中说到,尼德霍夫(<投机生涯>的作者)用数据证明了,顺势而为并非一定是好办法。难怪索罗斯说尼德霍夫较擅长于盘整市,而不太擅长于趋势市。
既然趋势的延续性概率徘徊在50%左右,那么价格的运行在很大的程度上是随机的结论应该可以接受。
接下来就是:完全随机的么?
如果价格运行的轨迹是完全随机的,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就同时中枪倒地,我们也可以省好多事,买个大一点的飞镖盘,掷掷飞镖,按按鼠标就万事大吉,听天由命了。
指出人家的谬误总是令人不快,也令自己不快,我在生活中绝少犯这种低级错误。可是本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态度,试着指出两本颇为经典书中的两个错误:
<短线交易秘诀>P36。“市场非随机的铁证”这段证明在方法上犯的是套套理论的错误,不足为凭。
<专业投机原理>P243中的正态分布图不知道怎么做出来的,一般情况下对真实市场价格数据的统计不能形成近似的正态分布。
我发现的三个弱规律。之所以说是弱规律,要么是概率上的偏向较弱,要么是很难量化,就象把相关系数转化为明确的概率统计学界目前也无明确的思路。这三个弱规律,较大程度上证明了价格的运行并非完全随机的。
一、盘整的日子多于有趋势的日子。
INPUT:N(1,1,9999),M(30,0,9999);
A:=H-L; //其它任何指标,可在这行改变。
S:="GAM@DIS"(A,N,M);
频数:S,LINETHICK0;
STICKLINE(1,0,S,7,1),COLORGREEN;
{
取最近Param#1个数据,1代表取全部;
将数据分成Param#2组;
对K线波动幅度的分布,无论是周、日K线,还是N分钟K线,总是倾向于波幅小的K线根数较多,波幅大的K线根数较少。
对所统计的K线幅度取平均数,然后统计小于平均数的总次数的百分比。对四大市场的所有股票日K线,和一组商品综指的日K线,进行全部统计,得出的总结果是62%左右。相当于五天之中,三天是盘整市,两天是趋势市--也相当于三天补网,两天捕鱼。
(这个详细统计数据也搞丢了,只记得总的结果很靠近黄金数618。)
波幅的分布,一般是向左偏的。标准的正态分布,如下图。
INPUT:U(80,0,9999),Q(20,0,9999),Z(1,0,99999);
X:=DATACOUNT-BARPOS; W:=2.71828;
Y:=POW(W,-0.5*POW((X-U)/Q,2))/Q/POW(2*3.1416,0.5);
STICKLINE(1,0,Z*Y,3,0),COLORGREEN;
{
水平移动参数Param#1;
Param#2标准差用于调整宽窄;
垂直高度参数Param#3;
二、波动大的日子成交量较大。
幅图一运行以下排序公式:
INPUT:N(1,1,9999);
A:=H-L;
S:"GAM@SO"(A,N),STICK,COLORGREEN;
{
取最近Param#1个数据,1代表取全部;
幅图二运行以下跟随排序公式:
INPUT:N(1,1,9999);
A:=H-L; B:=V;
FS:"GAM@FOSO"(A,B,N),COLORGREEN,STICK; //对序列A排序,但输出的是对应的B序列
{
取最近Param#1个数据,1代表取全部;
这个规律有时很弱,但面相当大,绝大多数个股或商品均如此。
三、波动幅度与成交量有延续(记忆)性,量的记忆性大于价的记忆性。
幅图一运行以下公式:
INPUT:N1(0,0,9999),N2(1,0,9999);
RA:"GAM@RANDOM"(N1,N2),VOLSTICK;
//在0和1之间产生随机数
幅图二运行以下公式:
V,VOLSTICK;
//近日上指的成交量
从图中可以观察到,真实的成交量的记忆性要比随机数的要好。这样说可能有点想当然,用更容易理解的公式来说话。
幅图一运行以下公式:
INPUT:N(1,1,9999);
A:=V;
S:"GAM@SO"(A,N),STICK,COLORGREEN;
幅图二运行以下公式:
INPUT:N(1,1,9999);
A:=V; B:=REF(V,1);
FS:"GAM@FOSO"(A,B,N),COLORGREEN,STICK;
这样就可以观察到当天的成交量与前一天的成交量的关系,是一种正相关的关系。
量的记忆性大于价的记忆性,是用相关系数对四大市场的全部个股进行统计得出的结论。
投机市场中的规律一般都较弱,市场有自我修正的功能,因为多数的投机市场不是零和博弈的市场,而是负和博弈的市场。用“幽灵”的话来说,是“失败者的游戏”。这也是广大的投机者很难从市场中赚到钱的原因之一。
我说的三个弱规律,规律是很弱,但普适性相当强,想想背后的成因又将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买入信号的成功率。
比如对某一个股,在出现相同信号时进行买入操作,信号出现十次,操作成功了七次,那么这个信号的成功率就是百分之七十。
近年来,随着公式的普及,高成功率的公式在各论坛上越来越多,随便一抓就可以抓到几百个。特别是新手,把寻找高成功率的公式作为投机成功的必要手段,似乎高成功率的公式找到了,投机成功就近在眼前了。就算有多年投机经验的老手,有这个倾向的也不乏其人。
但这可能并不是正确的方向,象李阳说的,不是你们学英语不用功,是你们用劲用错了地方。
测试成功率的原理。
如何判断单个信号是否成功?比如说目标周期20日线,目标利润10%,多头,介入点本周期收盘价,交收方式T+1。为了便于说明,我们假设信号出现时的收盘价为10元。那么软件就先去找出信号出现之后的20根日K线(如果不足20根,就取最后几根)中的最高价,如果达到或者超过了11元(10*10%+10),就判为成功信号,如果小于11元,就判为失败信号。
基于这个原理,我做了个公式,用于过滤失败信号,看看我理解的原理对不对。
对两市A股的04年所有日K线,用过滤前的信号与过滤后的信号分别测试。
INPUT:N(20,1,999),M(10,0,999);
CON:CLOSE>0;
CG:"GAM@reli"(CON*C,N,M);
{
目标周期为买入后Param#1根K线(20,1,999);
目标利润为百分之Param#2(10,0,999);
失败信号完全过滤,成功信号全部保留,说明我理解的测试成功率原理正确。
通过这样的理解,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成功率测试器只测试到了硬币的一面,而忽略了可能更重要的一面--失败的一面。在投机过程中,对自身的保护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而止损是对自身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怎么能只可以看到成功的一面而忽略了失败的一面呢?比如10元买进之后,价格在随后的几天中跌到9元、7元,止不止损?随后几天之中,价格反弹到了11元,成功率测试器测试你是成功的,但完全可能你早就止损离场了。
所以我想有必要设计一个有止损保护的成功率测试。
INPUT:N(20,1,999),M(10,0,999),S(10,0,999);
CON:CROSS(MA(C,5),MA(C,10)); //也可以是其它指标
JCG:"GAM@STOPRELI"(CON*C,N,M,S);
{
目标周期为买入后Param#1根K线(20,1,999);
目标利润为百分之Param#2(10,0,999);
到利润前价格降百分之Param#3止损(5.0.999);
用法。分两步,第一步,测试原信号。如图,原信号共发出指示:16998次,成功指示:4575次。未完成指示:1766次。那么不经止损保护的平均成功率为:4575/(16998-1766)*100%=30.04%。
第二步,测试过滤信号。如图,设置止损也是10%,只要记下成功指示:4404次。那么经止损保护的平均成功率为:4404/(16998-1766)*100%=28.91%。注意分母不变。其中4575-4404=171次在成功之前已经止损离场。如果止损设置得更小,经止损成功率还会更低,因为有更多的成功信号在成功之前就被止损过滤掉了。
高成功率的公式往往有两个代价:信号少、缺止损保护。如果对成功率测试缺少理解,就用高成功率公式来操作,是非常危险的。就算高成功率公式真的提供了好的买点,如果没有好的离市策略和资金管理等一系列计划就来操作,还是非常危险的。
统计学中有个大数定律,说的是实验次数非常多的话,实验结果所得出的概率趋向于理论值。比如说随机掷硬币,正面向上的概率理论值是50%。实验次数只有十次的话,正面向上的可能是2,也可能是7,不一定在5次左右。可掷上一百万次的话,正面向上的概率一定在50%左右。那么对成功率,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当信号足够多时,信号的成功率趋向于随机信号的成功率?随机信号的成功率相当于整体信号的成功率,整体信号的成功率就是信号出现在所有K线上:CLOSE>0时的成功率。
范撒普在<通向金融王国的自由之路>中说,多数指标并未能表现得比随机的更好。我想这是事实。可他又说买入信号一点也不重要,我想这并非事实。尤其是对短线交易者、即日交易者,买入信号的重要性是相当大的。有些短线交易者要经过非常长的时间,甚至数年的时间,来寻找适合于自身的较为可靠的买入点。
成功信号显示公式。最典型的未来数据公式,只有得到事后验证才显示成功信号,以便观察合适的历史开仓点。绿点为成功的做多点,紫色点为成功的做空点。利润风险比的意思是,冒一元的风险,赚两元的利润,利润风险比为2--这样就设好了止损。
INPUT:P(4,0,5),N(10,0,9999),R(2,0,99),J(0,0,1),M(10,0,999);
Q:=C; //这里也可以是其它指标所得出的序列价格。
X:=IF(P=1,O,IF(P=2,H,IF(P=3,L,IF(P=4,C,Q))));
A:="GAM@RD"(X,N,R,J)=1; B:="GAM@RK"(X,N,R,J)=1;
STICKLINE(A,L*(1-M/1000),L*(1-M/1000),0.1,0),LINETHICK3,COLORGREEN;
STICKLINE(B,H*(1+M/1000),H*(1+M/1000),0.1,0),LINETHICK3,COLORMAGENTA;
{
Param#1调开仓价,1~4分别为开高低收,5为其它;
调利润Param#2(10,0,9999),绝对数或百分比;
Param#3调利润风险比(2,0,99);
选择利润形式:0为绝对数字,1为百分比Param#4;
Param#5调标记显示位置(1,0,99);
倒画双线。以观察合适的开仓点与加码点。
HH:"GAM@HH"; LL:"GAM@LL";
以下两个公式专供即日交易者参考。因为即日交易者是仓不隔夜的,所以只提供即日成功信号。
INPUT:P(4,0,5),N(10,0,9999),R(2,0,99),J(0,0,1),M(2,0,99);
Q:=C; //这里也可以是其它指标所得出的序列价格。
X:=IF(P=1,O,IF(P=2,H,IF(P=3,L,IF(P=4,C,Q))));
A:="GAM@DAYRD"(X,N,R,J)=1; B:="GAM@DAYRK"(X,N,R,J)=1;
STICKLINE(A,L*(1-M/1000),L*(1-M/1000),0.1,0),LINETHICK3,COLORGREEN;
STICKLINE(B,H*(1+M/1000),H*(1+M/1000),0.1,0),LINETHICK3,COLORMAGENTA;
{
Param#1调开仓价,1~4分别为开高低收,5为其它;
调利润Param#2(10,0,9999),绝对数或百分比;
Param#3调利润风险比(2,0,99);
选择利润形式:0为绝对数字,1为百分比Param#4;
Param#5调标记显示位置(2,0,99);
即日双线。
INPUT:N(30,0,9999);
HH:"GAM@RAYH"(N),COLORMAGENTA;
LL:"GAM@RAYL"(N),COLORGREEN;
{
取一天之中最初Param#1根K线,0代表取全部;
追求成功率的心理可能是这样的:不能让资金陷于风险中。立意是对的,问题在于风险来了时怎么办?
投机市场中,赚钱的方法基本上分为两种:一种是营利率较小,比如在一到二之间,成功率较高,比较适合于短线;还有一种是营利率打得很高,成功率可以较低,比较适合长线。营利率与成功率都很高是不可能的,根本漠视投机市场的随机性。不管长线短线,还是其它什么方法,凡是营利率小于1的方法都是违反投机核心原则的。投机的核心原则是小心翼翼保护自己,疯狂大胆地压榨利润。说得更简单一点,就是以小博大。对这点说得最明白透彻的是<幽灵的礼物>。对这本网络书网上最通常的误解有两点,一点是认为这本书无非是说小止损,还有一点认为是关于资金管理的一本书--不是的,这本书讲的是操作,讲的是投机的核心原则,之前没有任何一本书是以投机的核心原则为中心来详细讲解的。
文章有点长,张志浩先生的个人网页进不去,给一个另外的链接吧:
http:///lt/viewthread.php?tid=8577&sid=fyAyWnnT
英文好的朋友可直接看英文:
http://www.futuresmag.com/futurescl...om/phantom.html
关于资金管理,好文章有很多,难于理解的更多,真正管用的很少。最现实的办法,是拿少许闲钱进赌场赌几次自然就明白。这个难以做到的话,玩赌博游戏是个好办法,弄上五万虚拟的银子,玩玩21点啊,suoha啊什么的都可以,等你从不久就输了大部分到可以赌很长时间,再到可以赢时,资金管理的妙处自然就体会到了。
对了,对于做长线的朋友,有篇网络文章值得一看。这篇文章很有意思,是一长篇网络小说中的一章,我浏览了其它的章节,都不是讲投机的,只有这一章是的,很难想象怎么会写得如此精彩。文章不是很长,就帖在这里吧。
维奥莱塔的第一次求职就这样结束了。她不但遭到拒绝,还受到羞辱。现实给她狠狠地上了一课。回到住处后,她第一次开始吸烟,这烟是她在上楼前在楼下的小卖店里买的。她头一回感觉这种长长的白色圆棒能够为她解脱烦恼,能让她感觉舒服一些。
“我该怎么办?”她问自己,“难道就这样认输吗?”
维奥莱塔在房间里来回度着步子,眯着眼思考问题。是否该给埃德打个电话呢?她想,是否该同埃德商量一下,让他出个主意呢?维奥莱塔几次欲要把电话拿起来,但都在拨号的时候中止了这种行为。“我要靠自己解决问题,”她对自己说,“我不能永远依靠别人。否则我永远也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她整个下午就一直盘算着,直到天黑。
埃德在晚上八点给她来了个电话,问询求职面试的情况。维奥莱塔此时已经做了最后的决定,她平静地对埃德说:“我不准备求职了。”
“那你准备做什么?”
“我想去参加期货交易方面的培训。”
“你完全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埃德高声提醒维奥莱塔。
“不!我认为既然我要在这方面发展,那我就要先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我不想慢慢积累经验,我要迅速进入这个领域。”
“就我所知期货、证券这种东西理论知识是靠不住的。”
“我不知道,但我想首先学会了本领再考虑求职的问题。”
“那--,好吧,”埃德叹了口气说,“你准备如何开始?找到这样的培训中心了吗?”
“还没有,我等会就去买报纸,看哪里有这样的培训。”
“维奥娜,看来你对纽约还了解太少了,假如这样一门专业知识能从课堂上学到,那么全纽约的人都成富翁了。”
“埃德,我主意已经定了。我要去尝试一下。”
“好吧!你去吧。”埃德沉默了片刻,然后说:“今晚想和我约会吗?”
“不!我想好好理一下头绪,我得好好想一想。”
“哦!维奥娜,你需要钱吗?我知道你已经弹尽粮绝了。”
“不!埃德,我还有一点。谢谢!我会照顾好自己的。”维奥莱塔温柔地向埃德道谢,她为埃德能说出这种话而感动。
维奥莱塔放下电话就下楼找报纸去了。她卖了五六种报纸,然后挨个查找有关金融培训方面的广告。她把这些广告的地址和电话记下来,挨个打过去。当维奥莱塔把所有的电话都打完后,她迷惑了,因为几乎每家培训中心对她的问询都异常热情,介绍都很详尽,并且都信誓旦旦地说他们完全能让学员在最短时间里获得进入这个领域并且制胜的法宝,似乎赚钱就是指日可待,探囊取物一般容易。但只有一家除外,这家培训广告在报纸的一个很小的角落,而且不是什么中心,从广告看似乎是某个个人的招生行为。维奥莱塔打电话过去的时候对方是一个声音粗重的老年男人,从他不不是很连贯的语句中可以听出他似乎刚才睡醒。
“你是想成为期货专家,还是想成为赢家?”对方劈头就维奥莱塔问。
维奥莱塔没明白对方的意思,于是问:“这两者有区别吗?”
“当然有!区别就在于前一个是羊,而后一个是狼。”
“不懂!我还是不明白。”
“假如你是想在这个行当混口饭吃,成为一名年薪二十万的专业人士,那么就做前者。而如果你不是为了找工作,不想挣踢不倒的钱那么就是后者。”
“什么叫踢不倒的钱?”
“就是说那种不稳定的钱,今天可能有,明天或许就没有。也就是说这钱不是薪水或者佣金,而完全是靠冒险和赌博而得来的钱。”
“哦!是这个意思。”维奥莱塔这次明白了对方话中的含义了。她想了想,感觉这个人是一种另类的、完全不同与其他那些培训中心的人的口气。她喜欢这种口气,“蓝点”教会她一种能力,就是对异类的嗅觉。
“你现在有多少学生?”维奥莱塔问。
“一个也没有!”
维奥莱塔听了对方这话吸一口凉气,她惊讶对方的坦诚相告。
“你真没一个学生吗?”
“是的!”
“那你能介绍某个你曾培训过的学生,让我了解一下你的能力吗?”
“没有,我从来我招到过一个学生。”
“哦!这样--”维奥莱塔开始对这个人的能力打了个大大的折扣。“我能冒昧地问一句!你在期货市场做得成功吗?”
“我是个失败者!”
“既然如此你如何能让我信服你能让我学到真本领呢?”
“这个我不保证!”
“哦!是这样,那我还是考虑一下吧!”
“好吧!你考虑吧,拜拜!” 说完对方就挂断了电话。
维奥莱塔放下电话后继续给其他中心拨电话,但却都没有这个人那么让她心神不定。他太直白了,维奥莱塔心里想,他完全不是一个生意人的样子来诱惑我让我去他那里学习。维奥莱塔在这个人的电话上画了个圈。然后点燃一支烟又开始在房间里度步。
“如何选择?”维奥莱塔问自己,“是按照常规去那些大中心去学习呢,还是冒险去一个从来不曾带过学生,而且是个失败者的那里去学习。这真是一个很难决定的事情。”
整个晚上维奥莱塔都在思索。最后她决定先去大中心看一看,了解了情况后再做决定。
第二天,维奥莱塔按照地址去了三家大的培训中心。她在那里受到热情的接待,同时给了她很多宣传小册子。维奥莱塔回到家后把这些小册子研究了一番,她画定了一家,然后心满意足。她认为自己已经把问题解决了,于是开始动手做晚餐。她吃完饭后看了一会电视。可逐渐她又被另一个声音呼唤,那声音在她脑子里不断萦绕,好像总是在督促她去回忆昨天那个与她通电话的人说得话似的。
“难道我的选择是错的吗?”维奥莱塔问自己,“我是否应该用一种非常规的方式来看待事物呢?”
维奥莱塔很烦恼,她一方面被那人捉摸不定的回答所吸引,另一方面又因为强大的世俗的惯性所拉扯。她犹豫了很久后决定再打个电话给那个人。
“又是你!”对方听到她的电话后懒洋洋地说。
“是!我说实话吧,我现在拿不定主意是否该跟随你还是按照正常人的逻辑去听那些正规中心的课。”维奥莱塔说。
“如果我是你的话,我就去正规中心听课。”
“为什么?难道你就一点不不想给我信心来成为你的学生吗?”
“我相信命运,我不会刻意去做别人本不愿意或者不是心甘情愿做的事情。”
“假如--,”维奥莱塔喘口气说,“假如我做你的学生,你将如何安排对我的授课呢?”
“这我没想好!”
“哦!你难道就没有一个授课大纲或者讲稿什么的?”
“坦诚地说我没有。”
“那么你将以什么方式给我讲课呢?”
“这个我说不清。”
维奥莱塔眉头越皱越紧,她简直无法相信这个人在报上登广告的目的到底是不是为了招学生挣钱。
“你的授课费是多少?”
“我不知道,你随便给吧。”
“这样!我坦白地说,我现在只有700美元,我必须用这些钱在纽约坚持三个星期。”
“哦!看来你是个交不起学费的学生。”
“你的意思是说即便我要去也无法付起你的授课费?”
“我想是这样。”
“假如我帮你做家务什么的,你能答应用这种方式交换吗?”
“做家务?”对方沉默了片刻,“我似乎还没奢侈到请钟点工的地步,但也不是不能接受。你能做什么?”
“我可以为你打扫房间,为你做午餐或者晚餐。”
“我冒昧你问一句,你有工作吗?”对方突然向维奥莱塔提了个令她意外的问题。
“没有!” 维奥莱塔迅速地回答。
“你收入从哪来?你如何支付在纽约的开支?”
“父母每月给我一千美金。”
“哦!是这样--,好吧!反正我看样子也招不到学生。与其就手作罢还不如收你这个免费的学生。但我每星期只能有三天时间给你讲课,而且只能是晚上。”
“为什么?白天不行吗?”
“白天我有其他的事情做。”
“这样!”维奥莱塔想了想,然后用咨询的口气问:“你真如你说得那样在期货这行当很失败吗?”
“是的,千真万确。”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就很怀疑你是否能让我有所收获。”
“这个你请自便,我不强求你来听我讲课。”
“你叫什么?”
“杰西·克罗尔。”
“我叫维奥莱塔·蒙蒂利亚。”
“哦!你好,蒙蒂利亚小姐。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要睡觉了。”对方打着呵欠用冷淡的口气说。
“哦!那好吧!再见!”维奥莱塔放下电话,凝神静气想了一阵,她逆反心理越来越重,尤其是对方对她这种冷淡态度更加加重了她的逆反心理。假如对方很热情,那也许会让维奥莱塔立刻打消去拜师学艺的念头,可就因为对方这么冷淡傲慢反而让维奥莱塔有一种冲动。
她又把电话拿起来打了过去。
“请问你明天晚上在家吗?”维奥莱塔问。
“在!”
“我如何找你呢?你的地址是哪里?”
“皇后区某街某号。”
维奥莱塔用笔把地址记下来。她放下电话后看着地址想了想,然后摇摇头。心里说:“皇后区,这个人一定住在贫民窟里。”维奥莱塔越来越觉得自己热衷于拜这个人为师有点荒唐。
第二天早晨,维奥莱塔又去了另外几家培训中心。之后她在街上早早吃了晚饭,坐地铁前往皇后区。皇后区是纽约穷人住的地方,黑人和有色人种很多,而且治安非常不好。
维奥莱塔找这个人住宅花了一番心思。在天还没黑以前终于找到了那所住宅。这是一个只有五层高的老公寓楼,墙壁都已经残破斑驳。门前大街上到处垃圾和被偷掉轮子的汽车残骸。维奥莱塔推开公寓楼门,上了三楼。她巡视了一遍,找到要找的房间,然后按动门铃。一阵,她听到里面有人缓慢走动的声音,接着门被打开。在门口出现一个乱蓬蓬花白头发,脸上到处都是皱纹的老头。
“是克罗尔先生吗?”维奥莱塔问。
老头上下打量了一下维奥莱塔,然后点点头,他把门开大,让维奥莱塔进来。
“你随便坐吧!”克罗尔先生此时还穿着睡袍,似乎刚起来。
维奥莱塔在客厅一个破旧的沙发上坐下来,环顾四周。她此时有点后悔了,对自己做出这种鲁莽的决定后悔了。
“东西都在冰箱里,晚饭按照你的心思去做吧!我还要去躺一会。你做好了叫我。”克罗尔先生吩咐完立刻进了卧室。
维奥莱塔先是听到克罗尔先生上床的声音,之后没多久就是老头的呼噜声了。
“不可思议。”维奥莱塔心里说,“这是个什么人?连最起码的一点对客人的礼貌都没有,而且还不怕她是个贼。唉--,也许他根本就没把我当学生,而是他不花钱雇来的佣人。”维奥莱塔有点奈何。她把包放在沙发上,走到厨房,打开冰箱。冰箱里东西塞得满满的,看来老头很少出门,一次的采购就足以应付两个星期的生活了。
维奥莱塔卷起袖子,按照最快的速度,最简单的方式做了一顿晚餐。她耐着性子干完,她觉得既然来了不见识一下克罗尔先生的本事就离开太失败了。
晚餐做好后,维奥莱塔敲卧室的门喊克罗尔先生起来。过了一阵,老头揉着稀松的眼睛出来。这次他没有再穿睡衣,而是换了裤子和衬衣。老头坐到餐桌前,示意维奥莱塔也和他一起享用。维奥莱塔摇摇头,说:“我来之间吃过晚饭了。”
“哦!”克罗尔先生点点头,然后一个人吃了起来。他一直默默地吃着,并不理会一旁坐着的维奥莱塔。似乎维奥莱塔不存在一样。老头对维奥莱塔的晚餐做得如此简单并不在意。他似乎对生活的要求并不高。
克罗尔先生花了半个小时结束了晚餐。之后餐具被维奥莱塔收到厨房里。维奥莱塔懒得去再理会那些餐具,她洗了手走了出来。此时克罗尔先生已经回到客厅。他点了支雪茄,呛人的烟雾在客厅里飘散开来。
“坐吧!”克罗尔先生见维奥莱塔来到客厅,于是示意维奥莱塔坐在沙发上。
维奥莱塔坐下来,然后盯着克罗尔先生,她在等对面这个老头给她的第一堂课。
老头望着天花板,嘴里的雪茄抽个不停。两个人谁都不说话,空气中飘荡着寂静。过了大约有五六分钟,克罗尔先生终于开口了。
“在我开始教授你这种魔鬼的技能以前,你必须了解到以下一些事情。” 克罗尔先生语音缓慢地说,“在整个人类历史中,最复杂,最不可预测的事物就是期货趋势。任何一门职业都比不上这个行当来的疯狂……” 克罗尔先生盯着一面墙,那目光似乎延伸到无穷远处。
“我这里不会给你讲期货到底是什么,它做什么用,它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这些没用的东西。我要告诉你的事你应该永远不会从其他人嘴里听到,也许是你一辈子都不可能领悟到的东西。”克罗尔先生抽了口烟,停顿了片刻,继续说“期货,它就像一种有生命形态,像生物孢子一样细微而又有活力的东西。人和它的关系就如同你用显微镜看载玻片上的溶剂一样,你是在用一个高级的世界的目光来看待低级世界。那些低级世界的生命在你眼里就像是一个被与外界隔离的花园,你似乎能看清他们一切活动。”克罗尔先生此时像是给自己说话,而不远处沙发上的维奥莱塔则像不存在一样。
维奥莱塔静静地听,当克罗尔先生开始专注于自己的独白后,维奥莱塔就被对方类似神话般的叙述所吸引,她不再去想其他事情了,来时的烦躁情绪消失无踪了。
“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东西是永恒不变的,那就是死亡。” 克罗尔先生说,“任何一个生命都逃脱不了,而那些有魔力的孢子也一样逃脱不了。作为一个观察者一定要清醒地知道那些孢子是另一个世界的生命,是脱离开观察者生命的自由存在。所以观察者只能去认识和发现它,却无法干预和左右这些孢子。也就是说,人永远不能左右那些孢子的活动。当我刚开始步入这个领域的时候,当我最开始作为观察者认识这些孢子的时候,我自信地认为自己能左右大局。但经过与这些孢子四十年的交锋后,我才明白我左右不了它们。我永远只能是个观察者,而不是个控制者。”
克罗尔先生喘了口气,低下头冥想了一阵。然后继续说:“你可能对我这种叙述感觉费解,从而理不出头绪。实际上我的叙述是一种自我意识的表露,很多时候需要你去把握我思想中的火花,那些真知灼见。有些东西我是叙述不准确的,需要你有智慧去破解它。现在我们继续谈孢子吧--”
“一个观察者必须了解自己和孢子之间的相互地位,绝不要去试图做控制者,永远把自己当作观察者。在这个过程中有三点原则需要注意:第一,孢子是有生命的,是活的。它是能够躲避,并具有能力随着环境的改变和时间的推移而变态的。也就是说孢子不具有稳定的形态,对孢子过去的认识不能预测将来。当观察者了解到孢子的新形态后,孢子同样也了解到它被观察者所认识,于是变异就发生了。孢子一定会趋向于向观察者未知的方向去变异。它具有足够的智慧防止观察者捕捉到它的变态规律。所以,对孢子的第一个认识就是它的永恒变异性。第二,孢子不可捕捉性。这是什么意思呢?它的意思通俗的讲就是不可掌控性。观察者不能单独把一个孢子从众多孢子中分离出来,当你把一个孢子从群体分离开后,你会发现其他所有的孢子也都消失了。也就是说,孢子的群体和个体是统一的。孢子无所谓单个,也无所谓多个,孢子是一种即存在又虚无的生命。第三,孢子的单纯性。孢子就是孢子,它不代表任何事物,任何事物也不代表它。孢子单纯到只遵循一种规律,除这个规律外任何的表象都是虚假的镜像。也就是说孢子反映的是整个世界的本原。不要用复杂的理论去表述孢子,越精细的表述越背离孢子的本质。”
克罗尔先生不去管维奥莱塔这个虽然天资聪颖,但却知识量并不多的女孩是否能听懂,他继续用几乎魔怪搬的语言讲课。这种场景假如被一个不了解真相的人看到真以为是在做某种宗教传道。
“能告诉我孢子遵循的规律是什么吗?”维奥莱塔轻声问。
克罗尔先生转过脸,定定地看着维奥莱塔。片刻,问:“你知道期货市场有名的汉克·卡费罗、贝托·斯坦、迈克·豪斯吗?”
维奥莱塔摇摇头。
“汉克·卡费罗是美国证券史上最有名的资深分析师,曾创下连续22月盈利不亏损的纪录;贝托·斯坦曾是华尔街创下一单赚取十亿美金的人;而迈克·豪斯则七年雄居华尔街富豪榜第一。”
“哦!” 维奥莱塔点点头。
“但你知道他的结局吗?”
维奥莱塔又摇摇头。
“汉克·卡费罗死时身上只有五美元,贝托·斯坦被几百名愤怒的客户控告诈骗而入狱十年,出来时一文不名,而迈克·豪斯更惨,他在四十五岁就破产自杀了。”
“为什么会这样?”
“原因很简单,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操作成功的概率总是远远高于众人。但奇怪的是他们九十九次成功积累的金钱却没能经受住一次失败打击造成的损失。”
“为什么会这样?”
“你要问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因为他们试图去控制孢子。他们都认为自己找到一条一劳永逸的预测孢子变异的方案。有时间的话你可以去看看汉克·卡费罗曾经写过的一本有关期货理论的书籍,叫《期货市场黄金技术分析》,书很有名,至今都是期货界人士的必读书。到现在为止很多期货精英依然推崇那种最终只能是失败而绝不会成功的东西。”
“你的意思是说,他们这些人的失败是源于他们的理论,是这样吗?”
“对!当他们把经验上升到理论的时候,失败就注定了。我曾说过,孢子是一种智能生命,它具有向观察者未知的方向变异的趋势,而且它总是向观察者未知的方向变异。当它意识到观察者看透了它的真相后,它一定会发生变异,从而让观察者总结的理论失败。”
“你的意思是说,如果观察者不把经验上升到理论,那么孢子就不会发生变异,对吗?”
“你说的对!当观察者不试图用规律去解释孢子的时候,那么孢子同样也无法预知自己被观察者认识。也就是说,道在不长高的同时,魔也不会长高;但是道如何试图要超过魔的时候,魔必然要长高。”
“那么该如何应对这种状况呢?如果道不能战胜魔,那么如何在这个游戏中成为赢家呢?”
“是啊!如果道不能战胜魔,如何成为赢家呢?你问了一个很好的问题,本质的问题。要我说任何一个从事这个职业的人都有一件事是一致的。你知道是什么吗?”
“什么?”
“贪婪!”
“贪婪?这个我想是人的本性。”
“对!是人的本性。就是因为这是人的本性,所以人总是要想试图用战胜魔的方式来成为赢家。但实际上成为赢家的简单、有效和唯一的方式只有一种。”
“是什么?”
“失败!”
“不明白!”
“道理很简单,魔不可战胜,但却可以战而失败。要想成为赢家就要从失败中找,而不是从胜利中找。”
“我还是不明白。”
“你读过历史吗?”
“读过,很少!”
“你应该知道,历史中很多例证都能证明胜利者往往会很快丧命,而失败者却最终成赢家。”
“这为什么?”
“因为失败者会选择变异,而胜利者却仰仗胜利而拒绝改变。这就是本质原因。”
“变异因失败而产生,而非胜利而产生。是这个意思吗?” 维奥莱塔问。
“是!就是这个意思。大到民族、国家,小到单细胞的生命都是如此。”
“有因失败而最终成不了赢家的吗?”
“当然有,但从概率上来说,赢家一定只能从失败者中诞生而非胜利者。”
“那么这种观点如何运用到期货上呢?”
“只要你用最简单的方式去运作就行了。”
“最简单的运作是什么呢?”
“就是用众多小的失败来赢得大的胜利。”
“不明白!”
“我来告诉你吧!这个道理就是用小损失积攒大胜利。用九十九次损失一百美金的方式来换取一次盈利一万美金去运作。”
“这样,那我操作一百次才赚了一百美金呀!”
“是啊!看起来一百美金很少,但你要知道当你用九十九次失败来换取一次成功的时候,你几乎不可超越的。这种方式可以永远持续,直到你成为最终的赢家。当然一百次仅仅是一个比喻,在实际中这个数字是不定的,不要拘泥于我表述的形式。”
“我能问个问题吗?” 维奥莱塔问。
“问吧!随便问。”
“你说过你不是个赢家。既然你知道赢家秘诀为什么不是赢家呢?”
“是!我为什么不是呢?原因就在于我的性格中总想走捷径,不愿意用那么多次失败来换取最后的胜利。我曾坚持过两年,我一直是小赔积攒大胜,可当我每一次大胜利后,我总是想快速地度过小赔难熬的阶段,后来在我赚了很多钱后,我就天真地以为不通过这种笨拙的方式,而用那些眼花缭乱的分析图表也可以达到目的,其结果是我把以前所有的辛劳全部葬送掉了。”
“我想问你个问题,假如你现在有一百万美金,你会成为赢家吗?”
“我想我不可能了,我老了。我不想再去做这种无聊的游戏了。”
“那么假如我有一百万美金,你可以指导我如何做吗?”
“我想我也不可能。”
“为什么?”
“因为贪婪和欲望,这种两个东西会让我送命。”
“哦!明白了。但你作为我的老师是可以的,对吗?”
“是!”
维奥莱塔把克罗尔先生的话在内心又重新思考了一遍,感觉克罗尔先生的话的确值得她回去好好研究一番。一阵一个令她疑惑的问题浮现在脑海里,她问:“克罗尔先生,你为什么在电话里回答我咨询时并不热情,似乎并不在乎我做你的学生?”
“我并不缺钱,其实我还有一点存款,足够我养老的。我招学生仅仅是想知道世界上是否还有人忍受我这个老头子的偏执和傲慢。”
“哦!这样,我就是你那个能忍受你偏执和傲慢的学生,对吗?”
“是啊!能选择我而不去选择那些有名的培训中心的人一定在思维方式上与众不同,这是做我学生的首要条件。”
维奥莱塔低头笑笑,她此时对对面这个老头有了好感了。
从开帖开始,中途有好几次想终止掉吧,因为细节太多,而且有的问题我也说不清楚。后来想既然开头了,就继续吧。内容散乱,有好些细节也没有详细说明,只是点到为止,看起来可能更难以理解。如果对您有稍许启发,我就心满意足,希望没有浪费您的宝贵时间。谬误必然不少,请不吝指出。
真诚希望博庭大家庭中产生几个专业交易员。
全文完。
2005.2.20
GAM.dll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