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币:
-
- 奖励:
-
- 热心:
-
- 注册时间:
- 2005-3-19
|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6f4b4a0100sm7z.html
转:2010年中集集团股东大会纪实(2011-04-14 12:59:23)转载标签: 中集集团股东大会集装箱海工车辆重卡房地产能化安瑞科来福士杂谈
会议要点总结:
-集团2011年的营业收入在700-800亿(麦总会后个人预测)
-考虑到业务的再投入,中集正在筹划再融资事宜,具体麦总说不能多谈,只是说有资金需要,也很久没有再融资,但因为中集有一部分的房地产业务,再融资审批可能会有一点问题.(融资形式和规模没有透露,大家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
2.集装箱业务:
到目前单价在2800-2900$,未来的价格应该会稳定,长期趋势肯定是往上走! 定单已经排到5月底,开始接6月定单,目前生产线1周现在开工5.5天,每天22小时左右(1季度最满的时候曾经到到1周6.5天,每天24小时,基本满负荷).现在主要是人工费用增长问题,环保问题和土地问题成为中集产能的限制.中集重点会放在把原来生产线升级,提高效率. 个人理解:中集目前的产能不能满足未来几年生产的需要,迫切需要增大产能.
中集梦工厂将在今年5月正式量产,另外准备在中山再建总部基地(应该又建集装箱厂).新工厂效率提高1倍,同样的产量,工人减少1半(手上握有其中的专利,另外和设备提供商有协议,提供给其他箱厂,需要中集同意).麦总强调,集装箱是中集的今天,明天,后天,预测2020年左右,全球年需求量在700万TEU左右,中集目标400万TEY,中集将保持50-60%的市场份额,
总而言子,今年集装箱的情况应该很不错,从1季度业绩预报就可以看出,麦总的说法这个数字还有所保留:)
3.海工业务:
重要消息: 麦总这周刚刚从烟台回来,成为海工CEO,亲自披挂上阵! 海工2010年亏损严重,原因之一是按照会计统计,要把08年,09年的赢利要重新抵扣,这部分有6000万$左右,2011年目标是大幅度减亏,麦总说不亏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海工目前在谈一些项目,11年已经有5亿定单在手,肯定还会再接,主要是考虑能力和交货问题, 麦总强调: 海工是中集的明天和后天,集团非常重视,会持续投入!
4.车辆业务:
主要谈了联合重卡,1季度销售300台左右,2011年7000-8000台应该可以达到.车辆业务还是比较稳定,成为中集的另一个重要业务,是中集的今天,明天和后天.
5.能源\化工业务:
今年能化业务增长很快,销售目标80亿左右,利润也相应增长.目标是提高协同合作,尽快达到100亿的规模,然后再考虑再加大投资.针对安瑞科问题,目前中集持有80%多的股份,因为08年经济危机,影响很大,但今年和未来发展会很快,
6.前海土地问题:
前海的正式规划政府要到6月才会公布,目前没有动作,具体参与形式也没有确定. 麦总说现在中集有7,8块土地都面临重新规划用途的问题,包括上海的. 有2种解决方式:1种,政府补贴一点钱,中集搬迁(中集肯定不愿意),另1种,中集给政府钱,把土地用途改成商用,然后自己或者合作开发,但很多都没有谈确定.(个人观点:要看和政府谈的如何,政府也想挣钱啊)
房地产业务,截止到目前中集投入6亿左右,未来会增强自己集团房地产业务部门的实力,也会加大投入和重视力度.
7.董事长最后强调:很满意麦总领导的中集团队,会保持目前的持股结构,招商局和中远相互平衡,共同监督,共同发展.
个人感受:麦总很愿意和中小股东交流,会议结束后,麦总又留下来耐心解答各种问题,说的也很直接,很平易近人,中集有他管理,放心!!
中集股东会交流记录
Q:去年来福士两个项目未完工交付,后面是怎么安排?今年能扭亏吗?
A:第一个是双钻塔的平台,公司有信心交付,但客户不太放心能否调好。第二个是全球最大的铺管船,客户也是担心,所以就提前结束了。刚从来福士回来,调整了班子麦总刚兼任那边CEO;于亚副总裁也兼集团副董事,原来的董事长做执行副董事长。
去年出现亏损,是因为订单太多,超过公司能力范围,加上大量的都是首制船。经验不足、挑战太大,能力不足。船东那边也有更改。
因为经验不成熟,所以做的按完工进度计入财务报表。07-09年的利润又掏回来的,这个大概有7-8千万美元,所以10年总计起来就很大。对于前期的亏损,2011年还会有一定的反映。今年的目标是财务上实现扭亏。今年最重要的还是把经营管理搞好。今年油价上涨,海工市场回暖。
Q:2011年资本性开支104多亿,其分布如何?
A:集装箱现在需求很好,未来十年可能还会翻番。现在问题很多,包括土地、劳动力、环保问题。公司研发的同样的土地实现产量翻番的技术已经有了,在深圳有一条新的升级的生产线最近要投产。这一块要投资,占了全部的一半左右。投资完成后,对于集装箱的单位成本是不增加的,反而会有减少。
能源化工那边有个上市公司,今年没有大的投资计划。海洋工程肯定是要投产的。
Q:对股价怎么看?前海规划能不能细细讲?
A:从中集业务看,有四大板块,另外还有融资租赁。有了这么多板块,其波动性减小了。集装箱未来需求还会创新高。车辆我们占中国的不到20%,占全球不到6%,未来空间很大。能化装备,LNG在中国每年有30-50%的增长。公司未来三五年的增长是可期的。
前期现在深圳市政府在做规划,公司在前海有55万平米的土地,基本上处于中心位置。估计6月份左右出来。至于政府如何合作什么的不太清楚,但土地是公司的。这一块土地价值肯定是有很大的增幅。
Q:2012年1000亿的规划,包括分项的,现在会哪些修正?有没有更长的规划?战略升级的进展如何?重卡业务的进展状况?
A:2012年那个不是规划,是公司的希望。去年股东大会说因为金融危机,所以这个规划要到2013年才能实现。现在在制定2015年规划。重卡去年12月份投产,到今年3月份生产出400台左右。目前与中集车辆的营销整合正在做。原来定的1万辆的目标可能有难度,可能7-8千辆更现实一点。先把质量、服务、队伍等完善起来。战略升级是2012年底基本完成,因为幅度调整比较大。
Q:集装箱未来会翻番,能否详细讲讲?价格趋势?
A:从20国会议等来看,全球贸易会继续发展。基于这个背景,公司认为8-10年,会翻一倍,达到700万TEU左右。现在看不到哪个国家,能在十年之内,承接中国成为集装箱制造中心的可能性。因此,未来中国的比重还会稳固,百分之九十几以上。现在中国的问题是劳工问题、人民币升值。公司现在是在找方案,占地、人工不变的情况下,达到产能翻番,环保达标,劳动状况改善。目前做的改造,可以使未来5年内,单位成本不怎么增加。未来公司可能达到300万、400万标箱。
整个集装箱产业向中国转移已完成,而且趋于稳定。而价格现在还没有创多高,是受益于前期的转移。但现在钢材、油漆、人工等都在上升,未来价格创新高是可预期的。
Q:安瑞科现在作为能化板块的平台,有三四年了,而在港股一直是在2~3块钱;公司现在还没有涉足通用航空领域,未来有考虑吗?
A:安瑞科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全球金融危机,更外还有内部的衔接。未来不用太长时间,现在行业也在恢复,未来两三年应处于不错的状况。(麦总)升级的主要目的是有些事情不用直接管,可以放下去,而且管得更好。现在放下去,确实发现很多人干得比自己好。空港设备做了很多年了,以后有消息再告诉你。
Q:公司年末衍生品投资有72亿,翻了一倍,这一块公司怎么看?车辆的融资租赁?
A:衍生品的目的是对冲一些风险,比如远期合约,像海洋工程的。车辆的融资租赁那一块已经卖给集团了(在上市公司),叫中集租赁。现在就是提供财务支持。过去做了三年多,控制得比较好。包括重卡,有融资租赁的产品。这一块空间比较大,客户需求多。
Q:中集收购安瑞科后,买了安瑞科,套了40%。,现在能不能补仓?
A:现在中集占80%c以上,未来中集也会进行配售,使成交活跃。
Q:1季度预增,0.49~0.56元,超预期了?
A:1季度靠谱。1季度去年缺箱,所以今年大家提前备货,怕缺箱。一季度是传统淡季,今年不淡,二季度也不错。
Q:今年资本支出,会不会再融资?上海那边有房地产,会不会因此受限。
A:再融资正在研究计划中。中集也好多年也没融过资了,现在也有这个需要。
Q:今年的利润目标?中集以前有送股,现在只派现金,不知道这方面有没有送股考虑?
A:因为有再融资的考虑,所以今年没有送股。如果今年融资成功了,明年说不定会送股。有些老股东跟我们财务总监的测算差不多(前面提问的时候,有个人说是40亿的净利润),你可以听听他们的。
Q:能化业务还有两部分,大连重化、南通未注入安瑞科,未来会注入吗?未来如果要做成两三千亿,还有什么部分?海洋工程,集团那块以前有要求麦总有一半时间用于那边?
A:能化那一块还有整合空间。但这个要考虑时间问题,除了那两部分,还有很广泛的东西你还没有看到。今年对那些亏损的子公司,有非常清晰的扭亏计划。现在还是围绕着四大板块、五个小板块的发展,未来不排除其他领域的发展。现在只能说海工业务,只能说是中集的后天,不是今天明天。
Q:来福士那一边能讲讲怎么做?能化设备市场很好,资本支出好像不太大?重卡市场竞争激励,1万台能否做到不亏损。
A:海工怎么做,不宜讨论太具体。能化那一块,差不多50亿,今年70-80亿,在做到100亿以上都不需要怎么资本支出。重卡那一块中国是缺少高端品牌,MAN什么的都是80-90万,国产的都是30多万,中间段的产品市场没有。公司是想做世界一流的重卡品牌,从性能、服务上,但价格是可以是80-90万的一半。现在环保要求提高快,好车有需求。现在好车是性能好、运行成本低、出车率高,这种需求随着国家的发展而提高,公司是看好这一块市场。中集重卡现在开一百多个店,是自己的营销体系。搭进去卖个重卡,不增加多少成本,但可以产生很强的协同效应。公司是有车头、有挂车、有装箱、有金融服务,啥都有,客户来这个,就可以完成一站式、全生命周期的服务。
Q:LNG重卡明年就要上市了,这方面情况?
A:这是一个清洁能源的方向,现在刚刚起步。也许前景无限光明,但现在还在研究。现在重点在推柴油机的,但也不拒绝LNG,这里面还有很多问题。
Q:集装箱那块,听说新华昌准备融资扩张,会不会造成大家都扩产?以前旺季度是二三季度,今年提前了,后面能持续吗?
A:集装箱现在有快三十年的历史了,人们也越来越理智了。从4月份,从每周6天半减到6天,现在又减到了5天。中集这样做,其他企业只隔一天就这样做了。这说明大家都很理智。如果大家都是恶性竞争,只会是小的死。都打了七八轮了,大家都很明白了。集装箱是一个网络化的东西,单是一个地方扩没用的。如果要布很多点,这里面太多问题要解决了。再比如还要有冷箱,比如还有一千多个专利,这些都要突破。比如新华昌,如果中集说一声,他们律师就乖乖过来了,专利问题。如果中集没有这两三下子,怎么当行业老大。
Q:问董事长,怎么看自己作为大股东的比例,是否会减少或增加?
A:董事长李建红回答,看好中集,有充分信心。
1.海洋工程:这个也是本次股东大会最为关注的,对于亏损的事情麦总一开始就进行了解释,主要原因还是订单太多,当时同时建造了6个平台,能力不足,设计不成熟,目前也把麦总调到莱佛士当CEO了。还谈到其中有一个是2011年提前交付,亏损也划到2010年度中了。客户的信心和时间也是问题。对于亏损的量,这里麦总说07年08年的报表海工这一块是“假”的,去年把07和08的利润倒出来了。对于海工今年,麦总说还会有亏损,但是会尽全力减亏。总的来说,中集对海工依然是充满信心,麦总也反复强调要有耐心,空间很大当然挑战也很大。这一块以后上来了可能会考虑融资。
2.集装箱:这是个老话题了,麦总判断集装箱未来8年10年的需求还会翻番,达到700或800万TEU,目前的问题还是产能。不过中集的扩张已经早已布局,麦总谈到目前劳工成本上升很快,不过他有信心5年内通过升级行动单位成本可以保持不变。对于集装箱的价格,麦总在会后私下谈到,预计肯定是上升,1990年在韩国当时就卖到3200美元,到现在都还没有达到20年前的价格。所以对集装箱的价格充满信心,价格向上走是改变不了的。并且目前还看不到10年内有哪里国家可以替代中国来承接生产集装箱的任务,越南印度10年内斗不可能。一季度预增已经出来了,二季度也不错,短期内肯定不会再出现停产的情况。中集集装箱的布局是全国性的,优势无可比拟,没有谁短期内可以撼动中集的优势地位。集装箱的销售很快可以突破500亿。
3.能源化工:会上有人提问安瑞科的股价问题,麦总避开此问题,谈到了中集持有安瑞科80%的股份,流通性不好,以后会想办法把中集的股份配售出去。今年营收是50亿,希望明年70-80亿,后年上100亿。上了规模后会考虑增资。
4.道路运输车辆:重卡今年下线,不过10000台的目标实现很难度,不过达到7,8000台应该可以,刚推出来,麦总说也不用太急,要厚积薄发。这一块的出发点还是跟以前说的差不多,找进口高级车和国内低价车中间价位的市场。目前中集的重卡价格在30-50万。
5.房地产:麦总说政府的规划很快,他跟不上节奏,刚规划好,政府的规划又变了。在前海确实有55万平米土地,这是实实在在中集的地,股东不用担心,目前前海也处于中间地带,已经增值了很多。开发这一块中集想了几个方案,一个是卖给房地产开发公司做(麦总说找过王石,王石的价格太低),二是自己培养团队做,中集目前选择的是后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完全把土地的价值体现出来。
对于1000/50亿的目标,麦总说1000亿可能要2013年实现了,今年估计销售能到700-800亿,40亿净利润。升级基本在2012年底完成,目前在做2015年的规划。概念上是向3000亿出发,100亿的净利润也终究会实现。最后,麦总把集装箱比喻为中集的今天和明天,车辆业务是中集的明天和后天,海洋工程是中集的后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