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股市潜规则

中集集团(000039、200039)——相关资料 长期跟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3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611 qqdavid 的帖子

鞍钢股份——相信假以时日,鞍钢会超宝钢做回同行的龙头。

前两年,我也对钢铁很感兴趣,可是几个回合下来,我越来越发现,低价拿着钢铁股,然后等着分红,是不错的方法。每次钢铁股行情起来的时候,我总是忍不住的卖掉了。钢铁股很适合做波段。至于那家钢铁发展的好,我也没有看过。

晨鸣B——最近涨了不少啊,耐心等待它暴跌才购买。
没有关注过这个行业。好像还有个华泰什么的,也是造纸的。在我想象中,这个行业的企业可能多如牛毛?我家这边,就有一个规模中等的造纸厂和一个规模很小的纸箱厂。没有集中度,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中集的集装箱虽然也很低级的制造业(相对于高科技),但是他的集中度比较高。寒流来袭时,的确很难过,不过只要财务上不出大问题,寒流过后,中集集团依然过的很好。


格力电器——认识朋友在格力空调广州分公司里当会计,对她说格力财务技能和市场发展叹为观止。
格力的确不错,除了它的产品。(并不是指他的产品质量,而是指作为投资标的)他自建的销售渠道,他的财务,他的管理,还有他这么多年的专著于空调。格力是个好公司,不过要命的是,在他的后面,有美的,海尔,海信,还有大金,松下,三洋,三菱,LG,如果格力不小心打了个瞌睡,就怕会像春兰一样被群狼给撕了。(另,我家装修的时候,支持了格力3台空调)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也许比较狭隘,希望可以交流一下,欢迎拍砖指正,谢绝个人攻击。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3-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3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专题调研组来访中集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专题调研组来访中集



4月22日上午,由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张左己率领的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专题调研组一行12人莅临中集集团,就“扩大内需、调整结构、改善民生,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开展专题调研。中集集团总裁麦伯良,副总裁吴发沛,党委副书记于亚等与全国政协调研组进行了座谈。

会上,全国政协调研组领导听取了于亚副书记代表集团汇报的中集产业发展现状以及金融危机对经营业务的影响。麦伯良总裁在汇报集团应对金融危机的各项举措后,重点汇报了应对金融危机,加快产业调整和业务提升,通过购并重组与“强强联合”,进入重卡、能源化工食品装备和海洋工程行业情况,并结合集团当前发展所遇到的有关政策性问题提出建议。政协调研组领导认真听取了汇报,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交流。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9-4-23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安瑞科现在可都4块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9-4-23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qqdavid 于 2009-4-23 12:15 发表
我自己一直有长期关注的股票如下:

鞍钢股份——相信假以时日,鞍钢会超宝钢做回同行的龙头。

晨鸣B——最近涨了不少啊,耐心等待它暴跌才购买。

格力电器——认识朋友在格力空调广州分公司里当会计, ...



鞍钢和晨鸣好像都是纯粹的国企,不看好,毕竟国企里面出来个振华港机实在是不容易。
格力应该不错,但我没什么研究,而且家电行业好像竞争很激烈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3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集集团积极寻求全球并购机会
本文来源于《财经网》  2009年04月20日 21:43  共有1条点评

  【《财经网》深圳专稿/记者 符燕艳】中集集团总裁麦伯良在4月20日召开的股东大会上表示,公司旗下道路运输车辆、能源、化工、食品装备及服务业等七大业务板块均存在很好的全球并购机会。

  他说,“目前,在我们的案头上,已有50个项目正在研究。”

  作为全球集装箱制造业巨头,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交易所代码:000039,下称中集集团)对全球经济气候极具敏感性。麦伯良认为,目前还不是最艰难的时期,美国不少企业正在酝酿倒闭,这或许在2009年二季度和三季度显现出来,欧洲企业也许尾随其后。

  麦伯良指出,届时将有不少集装箱制造企业倒闭,并给中集集团带来更多的机会。“我们主要的任务是确保公司安全度过经济危机,并把握好机会,寻求更大的发展。”

  自2008年10月起,为中集集团贡献了主要收入的干货集装箱生产线停产已近半年。“什么时候恢复生产不清楚,但我们的集装箱工厂肯定是要保留的。”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一贯坚持专业化的中集集团,近年为分散盈利过于依赖集装箱的风险,正走向多元化。通过一系列的收购,该公司已进入道路运输车辆、海洋工程、能源、化工装备制造领域等八个业务板块。麦伯良说,“将来也可能扩展到10个、11个板块。”

  他在股东大会上透露,中集集团将对主流市场的车辆进行全覆盖。对于2009年1月联合其他两家公司进军重卡之举,麦伯良表示,中集集团对进军重卡是“蓄谋已久”的,并且对发展前景保持乐观态度。“我们肯定要做中国最高质量的重卡,做重卡中的奔驰。”

  此前,中金公司分析指出,中集集团竞争优势明显,市场地位稳固,在新业务领域将会有出色表现。

  2008年,受集装箱业务下降影响,中集集团营业收入473.27亿元,同比下降2.94%,但其能源、化工、食品装备及服务业务营业收入却获得迅猛增长,增幅高达71.30%,并且利润率贡献较高。

  尽管短期内业绩仍可能有不佳的表现,但对于长远发展,麦伯良有充分的信心。2006年中集集团曾预计,2012年将达到1000亿元的销售收入。这次股东大会上,麦伯良表示预定目标不变。

  为与公司共渡难关,麦伯良称公司上下早在半年前就开始减薪。据《财经》记者了解,麦伯良本人薪酬减幅达90%。■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3-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3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集装箱船市场不见一丝复苏征兆
2009/4/23/09:47 来源:国际船舶网
    集装箱船市场运力过剩问题一直不断,行业根本看不到恢复的迹象。Braemar公司在最新的报告中透露,虽然物流量的恢复是市场复苏的核心因素,但还看不到一丝恢复的征兆。

    集装箱船运费上周呈现下跌势头,部分重型船舶的运费跌至损益分界线以下。集装箱船东目前力求签订闲置停航或符合市场需求的租船合约。但据报告显示,2,000TEU级船舶市场一向活跃,部分船东以非常有竞争力的运费签订了12~24个月的长期租船合约。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3-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3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中集能从中获益多少

DHL在中国推出全新集装箱拼箱货直航服务  


www.sh.xinhuanet.com  2009-04-23 08:43:56         

[
    新华网上海频道记者贾远琨4月23日报道:全球知名物流和快递公司DHL日前宣布推出集装箱拼箱货(以下简称LCL)直航服务。该服务推出后,整个大中华区以及其它北亚国家如日本和韩国的出口商可以将货物从深圳直接运往欧洲和北美,而不用途经香港,从而减少转运时间,提高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DHL将集装箱拼箱货服务视作整个海运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集装箱拼箱货直航服务可将集装箱拼箱货从深圳直接运抵德国汉堡、意大利热那亚、英国南安普敦、荷兰鹿特丹、比利时安特卫普、法国勒阿弗尔和加拿大温哥华。

    此次推出的新服务进一步扩充了DHL全球货运物流在中国市场日益壮大的集装箱拼箱货直航服务。通过集装箱拼箱货直航服务系统,DHL还可将货物从上海直接运达韩国釜山、阿联酋迪拜、印度钦奈和那瓦西瓦、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瑞士巴塞尔、瑞典赫尔辛堡以及德国杜塞尔多夫。此外,在青岛、天津、宁波等其它中国港口,DHL也在拓展到欧洲的集装箱拼箱货直航服务。

    除了港到港服务之外,DHL集装箱拼箱货服务也提供完整的点对点供应链管理,包括起点提取货物、拼箱与拆箱、分拨和清关服务。所有集装箱拼箱货服务都可通过DHL一流的信息技术解决方案来监控,客户可使用DHLTrack & Trace和其它工具,对货物在整个供应链过程中的状况实现全程可视。(完)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3-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3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下降3.3%
2009年04月23日02:38  来源: 我有话说 查看评论(0) 好文我顶(0)  
  全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下降3.3%,国际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下降12.8%

  受金融风暴影响,一季度全国港口各项主要指标同比继续下滑。其中,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3.67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3.3%,国际集装箱吞吐量下降更多,同比下降12.8%至2547.80万标准箱。

  这已经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数月同比下滑。其中一季度沿海港口完成2377.72万标准箱,同比下降12.3%;内河港口完成170.08万标准箱,同比下降19.4%。 分地区来看,珠三角集装箱“受灾”严重,其中深圳港的集装箱跌幅高达20.86%。

  长期跟踪研究港口物流业的深圳市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杨乘新表示,珠三角产业升级也是箱量下降的原因之一。珠三角以往的出口加工为主的产业结构,往往产品生产周期短,容易形成集装箱量,而产业升级要发展高科技和高端服务业,后者的一些产品往往体积小,生产周期相对长,形成的集装箱货量也比以前少。

  货物方面,珠三角港口群吞吐量的跌幅也比较大,深圳港跌幅达20%,广州港跌幅也有12.7%,另外秦皇岛、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的货物吞吐量跌幅也均超过10%。全国主要沿海港口中,青岛、大连、日照和营口等北方港口实现了同比上涨,不过涨幅均没有超过10%。

  在惨淡的外贸形势之下,内贸成为了最大的亮点。一季度我国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6万吨,同比增长0.2%。青岛港集团副总裁田广文说,港口吞吐量的企稳反弹,表明国家出台的扩大内需政策产生的效果越来越明显。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3-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9-4-23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奇瑞汽车公司21日在上海宣布,和徽商银行共同投资组建的奇瑞徽银汽车金融有限公司正式开业。奇瑞表示,这不仅标志着公司成为国内首家拥有金融公司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而且是国家允许中资银行和自主品牌企业合资建立汽车金融公司后的重大突破。

  据了解,奇瑞徽银汽车金融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5亿元人民币,其中奇瑞公司出资4亿元,占80%股份,徽商银行出资1亿元,占20%股份。公司业务共分为12大板块,主要业务包括:提供购车消费贷款业务、提供汽车经销商采购车辆贷款和营运设备贷款,包括展示厅建设贷款和零配件贷款以及维修设备贷款等;提供汽车融资租赁业务(售后回租业务除外)等。

  此前,相关部门限定只有合资企业和境外资本可以从事汽车金融业务。2008年6月奇瑞金融公司获准筹建作为试点,根据银监会要求,经过6个月的准备,于2008年12月通过银监会的验收,2009年4月获准开业。在筹建期间奇瑞公司金融部和徽商银行按业务要求进行了模拟运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业内人士认为,汽车金融公司的成立,对于奇瑞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这不仅标志着奇瑞可以有更多的手段支持市场开发,同时也意味着奇瑞在汽车金融领域已享有与主要合资公司同等的待遇,此举必将提升奇瑞的综合竞争实力。

  已公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到,要“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内骨干汽车生产企业建立汽车金融公司”,以促进汽车消费信贷模式的多元化。除了奇瑞外,广汽集团总经理曾庆洪在上海车展上也透露,公司目前正在筹备汽车金融公司和汽车保险公司,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专业服务。(何欣荣、冀娴贤)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4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集装箱业务压力大 中国远洋放弃百艘购船计划

--------------------------------------------------------------------------------
2009年4月24日 阅读次数: 5  默认字体 9pt 10pt 11pt 12pt 13pt 14pt 15pt 16pt 17pt 18pt 20pt 25pt  

  2008年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导致航运业萎缩明显,以原油为首的大宗商品深跌,令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跌入谷底。2008年5月,BDI指数曾经达到11793点的历史高位,但此后一路重挫,去年12月份曾跌至663点,使得中国航运业也随即出现套期保值的巨额浮亏。
  2008年年报显示,中国远洋实现营业收入同比上升17.2%。毛利为284.2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9.5%。利润总额148.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1.8%。如果剔除远期运费协议(FFA)和亏损合同拨备等两项因素,2008年、2007年同口径比较,利润总额上升4.7%。公司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108.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3.3%。
  中国远洋内部人士表示,去年BDI指数和中国出口集装箱定价指数均出了很大程度的下滑,这主要是由于外部环境所致,与公司自身盈利能力没有太大关系。除此之外,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1.8%,主要是由于将远期运费协议(FFA)和亏损合同拨备计算在内所致。
  
  集装箱业务压力最大
  
  2008年,中国远洋所属集装箱航运及相关业务货运量达5,792,593标准箱,同比增加约1.5%。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390.8亿元,同比下降4.6%。
  中国远洋内部人士表示,“去年世界经济放缓,美国次贷危机扩展到全球性金融危机。公司集装箱航运主要与欧美航线联系紧密,但欧美经济形势严重恶化,导致这一业务严重受挫。不过,市场需求放缓之际,公司调整航线运力布局,原定投入欧美干线的运力转入次干线运营,适时缩减欧美干线和大西洋航线运力。”
  2008年,另一业务板块散货运输完成货运量29,310万吨,同比增长10.7%。货运周转量1.5万亿吨海里,与去年基本持平。其中,煤炭承运量为8,935万吨,同比下降1.5%;铁矿石承运量12,333万吨,同比增长8.3%,其它货物承运量为8,042万吨,同比增长33.8%。实现营业收入716亿元,同比增长34.1%。
  中国远洋内部人士表示,“干散货主要参照国内形势,这与集装箱业务不同。受欧美消费大幅下滑和全球贸易滞涨影响,内贸市场增长步伐放缓。虽然干散货业务不能达到去年前三季度的水平,但比起四季度来说,形势已经有所乐观。”
  他还说到,“对于中国远洋今年的各项业务来说,压力最大的仍是集装箱业务,公司对国外未来形势持悲观预期。相比之下,干散货业务今年可能出现好转,因为国内形势在逐步回暖。因此,公司会加大内贸航线运力投入,同比去年增加运力投入6.2%。”
  
  放弃购船计划减少运力
  
  据了解,在中国远洋出现FFA重大损失之后,已经采取了很多办法,以化解这场“危机”。中国远洋集团和银行签订了一个700多亿元的授信额度,其中有一部分将会提供给上市公司。此外,还包括和大客户紧密合作,严格控制成本,与供应商谈判,加强营销力量。
  从中国远洋的经营数据可以看出,购船是企业最大的支出。中国远洋内部人士曾表示,此时对新增购船订单,公司比较谨慎。投入使用的新船,大多是两三年前定制的。中国远洋新船订单已经排到2012年,就目前的航运市场来看,公司的需求已经基本满足,增加新订单的可能性不大。总体来说,如果市场仍然没有明显起色或回升的情况下,公司将继续采取谨慎购船的策略,保证公司健康的现金流状况。
  中远集团已经决定取消今年的购船计划。据了解,该购船计划包括120多艘船,其中四分之三是干散货船,其余四分之一是油轮和集装箱船。
  中国远洋相关人士强调,这部分订单只是下属单位上报的计划,并不是已经签订合约的订单。已经签署合约的船舶订单,中国远洋将全部按照合约取船,目前还没有取消订单的计划。他表示,“这样做主要是因为今年集装箱运箱量以及干散货的需求不足,我们因此需要调整运力,控制成本。”
  由于延迟交付和弃船,自去年三、四季度以来,新船的实际下水量减少。对全球运力相对过剩的航运市场来说,减少过多的运力,有利于航运市场健康发展。不过,船舶振兴规划如果能够增加造船企业的新订单,那么作为钢企的大客户之一的造船企业,能够提振部分钢铁的销量,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大铁矿石的需求,同时也带动了煤炭的需求。对于中国远洋来说,无疑也是利好。

  信息来源:证券日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3-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5 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04-24 17:19:12)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04-24 17:19:12)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物流业是融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促进物流业平稳较快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制定本规划,作为物流产业综合性应对措施的行动方案。规划期为2009-2011年。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
  (一)发展现状。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物流业规模快速增长。200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89.9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4.2倍,年均增长23%;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0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14%。2008年,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5%,占GDP的比重为6.6%。
  2.物流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一些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开始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实施流程再造和服务外包;传统运输、仓储、货代企业实行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一批新型的物流企业迅速成长,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多种服务模式、多层次的物流企业群体。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00年的19.4%下降到2008年的18.3%,物流费用成本呈下降趋势,促进了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物流业是融
  3.物流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完善。交通设施规模迅速扩大,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设施条件。截至2008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8.0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03万公里,港口泊位3.64万个,其中沿海万吨级以上泊位1167个,拥有民用机场160个。物流园区建设开始起步,仓储、配送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批区域性物流中心正在形成。物流技术设备加快更新换代,物流信息化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
  4.物流业发展环境明显好转。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建立了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出台了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物流统计核算和标准化工作,以及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等行业基础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但是,我国物流业的总体水平仍然偏低,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全社会物流运行效率偏低,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高出发达国家1倍左右;二是社会化物流需求不足和专业化物流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物流运作模式还相当普遍;三是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不足,尚未建立布局合理、衔接顺畅、能力充分、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物流园区、物流技术装备等能力有待加强;四是地方封锁和行业垄断对资源整合和一体化运作形成障碍,物流市场还不够规范;五是物流技术、人才培养和物流标准还不能完全满足需要,物流服务的组织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
  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逐步加深,物流业作为重要的服务产业也受到了严重冲击。物流市场需求急剧萎缩,运输和仓储等收费价格及利润大幅度下跌,一大批中小物流企业经营出现困难,提供运输、仓储等单一服务的传统物流企业受到严重冲击。整体来看,国际金融危机不但造成物流产业自身发展的剧烈波动,而且对其他产业的物流服务供给也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面临的形势。
  应该看到,实施物流业的调整和振兴、实现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变,不仅是物流业自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要,也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
  1.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迫切需要。一是要解决当前物流企业面临的困难,需要加快企业重组步伐,做强做大,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抗风险能力,保持产业的平稳发展;二是物流业自身需要转变发展模式,向以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现代物流业发展,通过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多样化、专业化的物流服务,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提高自身竞争力;三是物流业对其他产业的调整具有服务和支撑作用,发展第三方物流可以促进制造业和商贸业优化内部分工、专注核心业务、降低物流费用,提高这些产业的竞争力,增强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
  2.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客观要求。一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加快,全球采购、全球生产和全球销售的发展模式要求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响应速度和产品供给时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增强国民经济的竞争力。二是为了适应国际产业分工的变化,要求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完善物流服务体系,改善投资环境,抓住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的机遇,吸引国际投资,促进我国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三是随着全球服务贸易的迅猛发展,要求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国内现代物流服务企业,提高物流服务能力,应对日益激烈的全球物流企业竞争。
  3.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必要保证。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我国经济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水平将进一步提高,货物运输量、社会商品零售额、对外贸易额等将大幅度增长,农产品、工业品、能源、原材料和进出口商品的流通规模将显著增加,对全社会物流服务能力和物流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中西部地区要求改善物流条件,缩小与东部地区的物流成本差距,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促进区域间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
  4.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有利于加快商品流通和资金周转,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有利于提高服务业比重,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增加城乡就业岗位,扩大社会就业;有利于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缓解交通拥堵,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国内外、城乡和地区间商品流通,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高质量的物流服务需求,扩大居民消费;有利于国家救灾应急、处理突发性事件,保障经济稳定和社会安全。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部署,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为切入点,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物流一体化和信息化为主线,积极营造有利于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以物流服务促进其他产业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物流体系保障。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物流业是融
  (二)基本原则。
  1.立足应对危机,着眼长远发展。既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解决当前物流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保先进生产力,保重点骨干企业,促进企业平稳发展;又要从产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解决制约物流产业振兴的体制、政策和设施瓶颈,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
  2.市场配置资源,政府营造环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从满足物流需求的实际出发,注重投资的经济效益。政府要为物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扶持重要的物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物流业是融
  3.加强规划指导,注重协调联动。统筹国内与国际、全国与区域、城市与农村物流协调发展,做好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和部门之间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的协调和衔接,走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发展道路,合理布局重大项目。各地区要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科学引导物流业的发展,防止盲目攀比和重复建设。
  4.打破分割封锁,整合现有资源。改革现行物流业相关行业管理体制,打破部门间和地区间的分割和封锁,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物流服务的社会化和资源利用的市场化,优先整合和利用现有物流资源,提高物流设施的利用率。
  5.建立技术标准,推进一体化运作。按照现代物流理念,加快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综合集成仓储、运输、货代、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多种功能,推进物流一体化运作,提高物流效率。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
  6.创新服务方式,坚持科学发展。以满足生产者和消费者不断增长的物流需求为出发点,不断创新物流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积极推进物流服务的信息化、现代化、合理化和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注重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减少废气污染和交通拥堵,保证交通安全,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
  (三)规划目标。
  力争在2009年改善物流企业经营困难的状况,保持产业的稳定发展。到2011年,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综合物流企业集团,初步建立起布局合理、技术先进、节能环保、便捷高效、安全有序并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物流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第三方物流的比重有所增加,物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物流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0%以上;物流整体运行效率显著提高,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比目前的水平有所下降。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
  三、主要任务
  (一)积极扩大物流市场需求。
  进一步推广现代物流管理,努力扩大物流市场需求。运用供应链管理与现代物流理念、技术与方法,实施采购、生产、销售和物品回收物流的一体化运作。鼓励生产企业改造物流流程,提高对市场的响应速度,降低库存,加速周转。合理布局城乡商业设施,完善流通网络,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促进流通企业的现代化。在农村广泛应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发展农产品从产地到销地的直销和配送,以及农资和农村日用消费品的统一配送。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
  (二)大力推进物流服务的社会化和专业化。
  鼓励生产和商贸企业按照分工协作的原则,剥离或外包物流功能,整合物流资源,促进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推动物流企业与生产、商贸企业互动发展,促进供应链各环节有机结合。鼓励现有运输、仓储、货代、联运、快递企业的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积极发展多式联运、集装箱、特种货物、厢式货车运输以及重点物资的散装运输等现代运输方式,加强各种运输方式运输企业的相互协调,建立高效、安全、低成本的运输系统。加强运输与物流服务的融合,为物流一体化运作与管理提供条件。鼓励邮政企业深化改革,做大做强快递物流业务。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三)加快物流企业兼并重组。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
  鼓励中小物流企业加强信息沟通,创新物流服务模式,加强资源整合,满足多样性的物流需要。加大国家对物流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支持力度,缓解当前物流企业面临的困难,鼓励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培育一批服务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
  (四)推动重点领域物流发展。
  加强石油、煤炭、重要矿产品及相关产品物流设施建设,建立石油、煤炭、重要矿产品物流体系。加快发展粮食、棉花现代物流,推广散粮运输和棉花大包运输。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完善农资和农村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建立农村物流体系。发展城市统一配送,提高食品、食盐、烟草和出版物等的物流配送效率。实行医药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推动医药物流发展。加强对化学危险品物流的跟踪与监控,规范化学危险品物流的安全管理。推动汽车和零配件物流发展,建立科学合理的汽车综合物流服务体系。鼓励企业加快发展产品与包装物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促进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鼓励和支持物流业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物流。发挥邮政现有的网络优势,大力发展邮政物流,加快建立快递物流体系,方便生产生活。加强应急物流体系建设,提高应对战争、灾害、重大疫情等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
  (五)加快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发展。
  加强主要港口、国际海运陆运集装箱中转站、多功能国际货运站、国际机场等物流节点的多式联运物流设施建设,加快发展铁海联运,提高国际货物的中转能力,加快发展适应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国际转口贸易业务要求的国际物流,逐步建成一批适应国际贸易发展需要的大型国际物流港,并不断增强其配套功能。在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各有关部门要简化审批手续,优化口岸通关作业流程,实行申办手续电子化和"一站式"服务,提高通关效率。充分发挥口岸联络协调机制的作用,加快"电子口岸"建设,积极推进大通关信息资源整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积极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发展和保税监管场所建设,建立既适应跨国公司全球化运作又适应加工制造业多元化发展需求的新型保税物流监管体系。积极促进口岸物流向内地物流节点城市顺畅延伸,促进内地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六)优化物流业发展的区域布局。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
  根据市场需求、产业布局、商品流向、资源环境、交通条件、区域规划等因素,重点发展九大物流区域,建设十大物流通道和一批物流节点城市,优化物流业的区域布局。
  九大物流区域分布为: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华北物流区域,以沈阳、大连为中心的东北物流区域,以青岛为中心的山东半岛物流区域,以上海、南京、宁波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物流区域,以厦门为中心的东南沿海物流区域,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物流区域,以武汉、郑州为中心的中部物流区域,以西安、兰州、乌鲁木齐为中心的西北物流区域,以重庆、成都、南宁为中心的西南物流区域。十大物流通道为:东北地区与关内地区物流通道,东部地区南北物流通道,中部地区南北物流通道,东部沿海与西北地区物流通道,东部沿海与西南地区物流通道,西北与西南地区物流通道,西南地区出海物流通道,长江与运河物流通道,煤炭物流通道,进出口物流通道。
  要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按照经济区划和物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物流区域发展。积极推进和加深不同地区之间物流领域的合作,引导物流资源的跨区域整合,逐步形成区域一体化的物流服务格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物流区域和华北、山东半岛、东北、东南沿海物流区域,要加强技术自主创新,加快发展制造业物流、国际物流和商贸物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在全国率先做强。中部物流区域要充分发挥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加快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提升物流产业发展水平,形成与东部物流区域的有机衔接。西北、西南物流区域要加快改革步伐,进一步推广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和技术,按照本区域承接产业转移和发挥资源优势的需要,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区域物流环境,缩小与东中部地区差距。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物流业是融
  物流节点城市分为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和地区性物流节点城市。全国性和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由国家确定,地区性物流节点城市由地方确定。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包括:北京、天津、沈阳、大连、青岛、济南、上海、南京、宁波、杭州、厦门、广州、深圳、郑州、武汉、重庆、成都、南宁、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共21个城市。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包括:哈尔滨、长春、包头、呼和浩特、石家庄、唐山、太原、合肥、福州、南昌、长沙、昆明、贵阳、海口、西宁、银川、拉萨共17个城市。物流节点城市要根据本地的产业特点、发展水平、设施状况、市场需求、功能定位等,完善城市物流设施,加强物流园区规划布局,有针对性地建设货运服务型、生产服务型、商业服务型、国际贸易服务型和综合服务型的物流园区,优化城市交通、生态环境,促进产业集聚,努力提高城市的物流服务水平,带动周边所辐射区域物流业的发展,形成全国性、区域性和地区性物流中心和三级物流节点城市网络,促进大中小城市物流业的协调发展。
  (七)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衔接与协调。
  按照全国货物的主要流向及物流发展的需要,依据《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及《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加强交通运输设施建设,完善综合运输网络布局,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和配套,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物流运行效率。发展多式联运,加强集疏运体系建设,使铁路、港口码头、机场及公路实现"无缝对接",着力提高物流设施的系统性、兼容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整合现有运输、仓储等物流基础设施,加快盘活存量资产,通过资源的整合、功能的拓展和服务的提升,满足物流组织与管理服务的需要。加强新建铁路、港口、公路和机场转运设施的统一规划和建设,合理布局物流园区,完善中转联运设施,防止产生新的分割和不衔接。加强仓储设施建设,在大中城市周边和制造业基地附近合理规划、改造和建设一批现代化的配送中心。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
  (八)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
  积极推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尽快制订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和信息资源标准,建立物流信息采集、处理和服务的交换共享机制。加快行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全国性公路运输信息网络和航空货运公共信息系统,以及其他运输与服务方式的信息网络。推动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建设,鼓励城市间物流平台的信息共享。加快构建商务、金融、税务、海关、邮政、检验检疫、交通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和工商管理等政府部门的物流管理与服务公共信息平台,扶持一批物流信息服务企业成长。
  (九)完善物流标准化体系。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
  根据物流标准编制规划,加快制订、修订物流通用基础类、物流技术类、物流信息类、物流管理类、物流服务类等标准,完善物流标准化体系。密切关注国际发展趋势,加强重大基础标准研究。要对标准制订实施改革,加强物流标准工作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企业在制订物流标准中的主体作用。加快物流管理、技术和服务标准的推广,鼓励企业和有关方面采用标准化的物流计量、货物分类、物品标识、物流装备设施、工具器具、信息系统和作业流程等,提高物流的标准化程度。
  (十)加强物流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大力推广集装技术和单元化装载技术,推行托盘化单元装载运输方式,大力发展大吨位厢式货车和甩挂运输组织方式,推广网络化运输。完善并推广物品编码体系,广泛应用条形码、智能标签、无线射频识别(RFID)等自动识别、标识技术以及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发展可视化技术、货物跟踪技术和货物快速分拣技术,加大对RFID和移动物流信息服务技术、标准的研发和应用的投入。积极开发和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NSS)、地理信息系统(GIS)、道路交通信息通信系统(VICS)、不停车自动交费系统(ETC)、智能交通系统(ITS)等运输领域新技术,加强物流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研究。加强物流技术装备的研发与生产,鼓励企业采用仓储运输、装卸搬运、分拣包装、条码印刷等专用物流技术装备。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物流业是融
  四、重点工程
  (一)多式联运、转运设施工程。
  依托已有的港口、铁路和公路货站、机场等交通运输设施,选择重点地区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一批集装箱多式联运中转设施和连接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的转运设施,提高铁路集装箱运输能力,重点解决港口与铁路、铁路与公路、民用航空与地面交通等枢纽不衔接以及各种交通枢纽相互分离带来的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多次搬倒、拆装等问题,促进物流基础设施协调配套运行,实现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提高运输效率。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物流业是融
  (二)物流园区工程。
  在重要物流节点城市、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按照符合城市发展规划、城乡规划的要求,充分利用已有运输场站、仓储基地等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建设一批以布局集中、用地节约、产业集聚、功能集成、经营集约为特征的物流园区,完善专业化物流组织服务,实现长途运输与短途运输的合理衔接,优化城市配送,提高物流运作的规模效益,节约土地占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物流园区建设要严格按规划进行,充分发挥铁路运输优势,综合利用已有、规划和在建的物流基础设施,完善配套设施,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
  (三)城市配送工程。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
  鼓励企业应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适应电子商务和连锁经营发展的需要,在大中城市发展面向流通企业和消费者的社会化共同配送,促进流通的现代化,扩大居民消费。加快建设城市物流配送项目,鼓励专业运输企业开展城市配送,提高城市配送的专业化水平,解决城市快递、配送车辆进城通行、停靠和装卸作业问题,完善城市物流配送网络。
  (四)大宗商品和农村物流工程。
  加快煤炭物流通道建设,以山西、内蒙古、陕西煤炭外运为重点,形成若干个煤电路港一体化工程,完善煤炭物流系统。加强油气码头和运输管网建设,提高油气物流能力。加强重要矿产品港口物流设施建设,改善大型装备物流设施条件。加快粮食现代物流设施建设,建设跨省粮食物流通道和重要物流节点。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建设"北粮南运"和"西煤东运"工程。加强城乡统筹,推进农村物流工程。进一步加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完善鲜活农产品储藏、加工、运输和配送等冷链物流设施,提高鲜活农产品冷藏运输比例,支持发展农资和农村消费品物流配送中心。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物流业是融
  (五)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工程。
  加强对制造业物流分离外包的指导和促进,支持制造企业改造现有业务流程,促进物流业务分离外包,提高核心竞争力。培育一批适应现代制造业物流需求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提升物流业为制造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制定鼓励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相关政策,组织实施一批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示范工程和重点项目,促进现代制造业与物流业有机融合、联动发展。
  (六)物流标准和技术推广工程。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
  加快对现有仓储、转运设施和运输工具的标准化改造,鼓励企业采用标准化的物流设施和设备,实现物流设施、设备的标准化。推广实施托盘系列国家标准,鼓励企业采用标准化托盘,支持专业化企业在全国建设托盘共用系统,开展托盘的租赁回收业务,实现托盘标准化、社会化运作。鼓励企业采用集装单元、射频识别、货物跟踪、自动分拣、立体仓库、配送中心信息系统、冷链等物流新技术,提高物流运作管理水平。实施物流标准化服务示范工程,选择大型物流企业、物流园区开展物流标准化试点工作并逐步推广。
  (七)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工程。
  加快建设有利于信息资源共享的行业和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项目,重点建设电子口岸、综合运输信息平台、物流资源交易平台和大宗商品交易平台。鼓励企业开展信息发布和信息系统外包等服务业务,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
  (八)物流科技攻关工程。
  加强物流新技术的自主研发,重点支持货物跟踪定位、智能交通、物流管理软件、移动物流信息服务等关键技术攻关,提高物流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适应物流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趋势,启动物联网的前瞻性研究工作。加快先进物流设备的研制,提高物流装备的现代化水平。
  (九)应急物流工程。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
  建立应急生产、流通、运输和物流企业信息系统,以便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紧急调用。建立多层次的政府应急物资储备体系,保证应急调控的需要。加强应急物流设施设备建设,提高应急反应能力。选择和培育一批具有应急能力的物流企业,建立应急物流体系。五、政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和协调。
  现代物流业是新型服务业,涉及面广。要加强对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组织和协调,在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基础上,发挥由发展改革委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的作用,研究协调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有关重大问题和政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也要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加强对地方现代物流业发展有关问题的研究和协调。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物流业是融
  (二)改革物流管理体制。
  继续深化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货代等领域的体制改革,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建立政企分开、决策科学、权责对等、分工合理、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物流综合管理体系,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规范运输、货代等行业的管理,促进物流服务的规范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改革仓储企业经营体制,推进仓储设施和业务的社会化。打破行业垄断,消除地区封锁,依法制止和查处滥用行政权力阻碍或限制跨地区、跨行业物流服务的行为,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国物流服务市场,促进物流资源的规范、公平、有序和高效流动。加强监管,规范物流市场秩序,强化物流环节质量安全管理。进一步完善对物流企业的交通安全监管机制,督促企业定期对车辆技术状况、驾驶人资质进行检查,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三)完善物流政策法规体系。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
  在贯彻落实好现有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有关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制定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抓紧解决影响当前物流业发展的土地、税收、收费、融资和交通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引导和鼓励物流企业加强管理创新,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实施兼并重组,尽快做强做大。针对当前产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研究制定系统的物流产业政策。清理有关物流的行政法规,加强对物流领域的立法研究,完善物流的法律法规体系,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
  (四)制订落实专项规划。
  有关部门要制订专项规划,积极引导和推动重点领域和区域物流业的发展。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制订煤炭、粮食、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区、应急物流等专项规划,商务部会同供销总社等有关部门制订商贸物流专项规划,国家标准委会同有关部门制订物流标准专项规划。物流业发展的重点地区,各级地方政府也要制订本地区物流业规划,指导本地区物流业的发展。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
  (五)多渠道增加对物流业的投入。
  物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企业自身的投入。要加快发展民营物流企业,扩大对外开放步伐,多渠道增加对物流业的投入。对列入国家和地方规划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鼓励其通过银行贷款、股票上市、发行债券、增资扩股、企业兼并、中外合资等途径筹集建设资金。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给予信贷支持。对涉及全国性、区域性重大物流基础设施项目,中央和地方政府可根据项目情况和财力状况适当安排中央和地方预算内建设投资,以投资补助、资本金注入或贷款贴息等方式给予支持,由企业进行市场化运作。
  (六)完善物流统计指标体系。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
  进一步完善物流业统计调查制度和信息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物流业统计调查方法和指标体系。加强物流统计基础工作,开展物流统计理论和方法研究。认真贯彻实施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积极推动地方物流统计工作,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和力量,促进物流业统计信息交流,建立健全共享机制,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七)继续推进物流业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
  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自由贸易区和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等平台,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相互进一步开放与物流相关的分销、运输、仓储、货代等领域,特别是加强与日韩、东盟和中亚国家的双边和区域物流合作,开展物流方面的政策协调和技术合作,推动物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加强国内物流企业同国际先进物流企业的合资、合作与交流,引进和吸收国外促进现代物流发展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方法,提高物流业的全球化与区域化程度。加强国际物流"软环境"建设,包括鼓励运用国际惯例、推动与国际贸易规则及货代物流规则接轨、统一单证、加强风险控制和风险转移体系建设等。建立产业安全保障机制,完善物流业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制度。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
  (八)加快物流人才培养。
  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快物流人才的培养。加强物流人才需求预测和调查,制订科学的培养目标和规划,发展多层次教育体系和在职人员培训体系。利用社会资源,鼓励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合作,编写精品教材,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强化职业技能教育,开展物流领域的职业资质培训与认证工作。加强与国外物流教育与培训机构的联合与合作。
  (九)发挥行业社团组织的作用。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
  物流业社团组织应履行行业服务、自律、协调的职能,发挥在物流规划制订、政策建议、规范市场行为、统计与信息、技术合作、人才培训、咨询服务等方面的中介作用,成为政府与企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六、规划实施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规划》的工作分工,加强沟通协商,密切配合,尽快制定和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明确政策措施的实施范围和进度,并加强指导和监督,确保实现物流业调整和振兴目标。有关部门要适时开展《规划》的后评价工作,及时提出评价意见。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
  各地区要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结合当地实际抓紧制订具体工作方案,细化落实,确保取得实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将具体工作方案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报送发展改革委和交通运输、商务等有关部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9-4-25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肯定中集泵车创新能力  2009-04-24 10:55
分类:中集集团的情况分析
字号: 大  中  


4月18日,中国扬州科技创新成果展暨洽谈会在国展中心隆重开幕。100余国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齐聚,以12名两院院士为领军的400多名科技宾客会集一堂,2300多项最新科技成果参展,中集通华泵车亮相展会。

展会中,当各位领导莅临中集通华展位时,扬州市委书记季建业向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中科院副院长施尔畏介绍了泵车的自主研发性、通华产学研合作、中集概况等方面情况,杨博士、施院长听后肯定了中集的创新能力。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9-4-25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集集团成员企业又添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009-04-24 10:57
分类:中集集团的情况分析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4月20日,由扬州市政府主办的“聚精英人才,促传新发展”大型招才引智洽谈签约活动在扬州迎宾馆拉开帷幕,来自6个国家的外国专家组织及国内知名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近百名高级人才汇聚一堂,与市政府和企业展开合作。中集通华公司刘洪庆副总参加活动,与江苏大学等高校签订合作协议、与揭琳锋博士签订进站协议,并参加“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授牌仪式。(中集通华2008年6月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企业培养高层次、急需的科技和管理人才,加速产、学、研结合方面,推动企业人才交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打造精英团队提供了有力的平台,双方实现优势互补、分工合作,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创造1+1>2的效应。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9-4-25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会许小年答问实录
作者: 但斌
时间: [ 2009-04-25 14:46 ]

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会于4月17日-19日在海南博鳌举行,本届年会主题为“经济危机与亚洲:挑战与展望”,以下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答问实录。
  
  记者:许教授今年一季度的经济数据出来以后,可能会经济学家觉得中国的这个经济开始有复苏迹象了,您好像开始有一些悲观的,能不能具体的说一下?
  
  许小年:今年的数据好像比较令人鼓舞的就是投资,但是在我看来这种投资,恰恰是我们不想要的。因为中国的经济的结构就是投资过重,是吧。投资的比重太高,消费的比重太低,而我们的一季度又是投资的增长比消费要快得多,说明中国经济结构进一步扭曲。GDP6.1%,工业生产比GDP还低,用电量比工业生产更低,用电量的增长是负的。所以你说这个调整就结束了,我想远远没有结束。
  
  记者:您预期这个多久能够真正的复苏?
  
  许小年:真正多久能复苏,要看什么时候我们开始调整我们的经济结构,经济结构一天不调整,一天就没有复苏的希望。
  
  记者:许老师这个股市的反弹,它不是经济基本面的提前的预兆吗?
  
  许小年:股市上现在有两股力量,一股力量是资金推动,另一股力量是公司盈利。资金推动是把它往上顶的,而公司的盈利是把它往下拉的,所以这两种力量的综合作用,造成目前股市的状况。你不能够股市一上,你就说它就是对未来经济的预期,不是这样的,因为钱太多,因为资金太多。
  
  记者:这是证监会副主席前天晚上的一个观点?
  
  许小年:那我不知道,那你得问他。
  
  记者:许老师请教一下您,您觉得上海要打造2020年才能当金融中心,还是会更快一点呢?
  
  许小年:上海永远赶不上香港,你是香港来的吗?
  
  记者:我是香港来的。
  
  许小年:香港不要担心,国际金融中心的不是GDP,不是你的港口、机场,不是你的电脑系统有多发达,不是你的办公大楼有多少。造就国际金融中心的是什么?是软实力,是法律体系、是监管体系、是信用、国际化的信用,是和国际操作的接轨,是国际化的人才,是国际化的business process。
  
  OK,这些东西你数一数上海哪一项有?你数一数,上海哪一项有?所以上海想追上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是一个美好的梦想。但是,这个美好梦想的实现,首先要改革法律体系,要改革监管体系。OK,要改革所有不适于国际金融操作的这些规章制度等等,也就是要提高上海的软实力。造就金融中心的,不是硬件,是软件。
  
  记者:您从国际化角度来看,您怎么看人民币国际化?
  
  许小年:人民币国际化非常有必要。
  
  记者: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做?
  
  许小年:我们现在已经做了一些了,我们和世界各国的央行有货币互换,现在我们在五个城市开始做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的试点,这都是很好的这种实验性的步骤。你再往下推,就是要使更多的世界政府,和更多的双边贸易中接受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
  
  但是同时你要想世界各国接受人民作为储备货币,你必须保证人民币的币值稳定。你不能乱发货币,你不能够像美联储那样乱发货币。那就要求你的货币政策要非常的谨慎,非常的严格,人民币变成国际储备货币的话,还要求我们开放资本市场。
  
  否则我手里拿了一大堆你的人民币,对吧,我要投资,中国的外汇储备投在美国的债券市场上,将来外国拿了中国的人民币他投在哪里,他要投向人民币的债券市场上,这就要求你开放国内资本市场,这里边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但是这个方向是对的。否则我们老是受制于人,美联储滥发钞票,美元贬值我们就遭受损失,为了减少我们的损失,一定要不断地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记者:许老师对股市怎么看?现在?
  
  许小年:我刚才已经说过了,不说第二遍。
  
  记者:住建部的官员说4万亿里面有32%与房地产有直接的关系。
  
  许小年:我不知道,我没有数字,我不知道。
  
  记者:创业板呢?
  
  许小年:创业板我已经说过多少次了,我五年前就说创业板的事儿,创业板解决不了给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给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是需要大量的草根性、社区性、低成本的,在当地运作的这些中小型的信贷机构,这是给中小企业融资的根本。把这些地下钱庄合法化,这个是给中小企业融资,我可以看到的最便捷的办法。而创业板解决不了给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现在有多少企业排着队,等着上市,主板上有多少企业等着上市,你将来如果创业板它也控制发行节奏,也排队怎么办,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吗?
  
  记者:它的出台会不会进一步打击现在的主板市场?
  
  许小年:我不知道,我没做研究。
  
  记者:您觉得出口企业我们还需要去救吗?
  
  许小年:出口这个市场竞争的规律,就像人一样,人有生有死,企业有生有死。如果这个企业在新的环境中,它已经经营不下去了,要倒闭,就让他倒闭好了,为什么要救?美国的三大车厂救的活吗?救不活,你去救它干什么。而且这些企业倒闭,对整个国民经济来说,它有可能反而带动了产业的升级换代。
  
  记者:但是你在新的产业增长点没起来之前呢?
  
  许小年:我刚才已经说过了,只要政府解除管制,新的增长点马上就出来。之所以找不到新的增长点,是因为政府管的太死了,全给我们管死了。
  
  记者:许老师,GDP保持多少增速是最安全的底线,非要保八吗?
  
  许小年:不一定保八。
  
  记者:您觉得呢?
  
  许小年:我认为保增长的口号不妥当,我们现在提的口号应该是保就业,不是保增长。因为你保住了就业,才能够保住社会稳定,而保增长不一定能够保住就业。我们的增长,政府投资项目,投了那么多,雇多少工人,能创造多少就业。所以保增长,这个不是一个很合适的政策目标,我认为在目前阶段不宜再提保增长,应该提保就业。
  
  记者:那目前保就业最有效的办法是什么?
  
  许小年:最有效的办法是解除管制,让更多的资金来进入到市场上,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我刚才已经说过了,金融行业能创造多少就业机会。
  
  记者:举个例子,什么样的管制?
  
  许小年:什么样的管制,你比如说我们中小企业,现在非常需要的像孟加拉穷人银行那样的金融机构。那样的金融机构可以给中小企业服务,可以给穷人服务,可以给低收入人群服务。但是我们现在的管制把它掐住,要审批,而且要有数额的控制。有什么好控制的,民间有需求,有资金,就让他干。这样的金融机构起来以后,信贷能创造多少就业,能够帮助当地的中小企业发展,这些中小企业又能创造多少就业。
  
  医疗卫生现在也管制,你建一个医院能建吗?你让大家去盖医院,医院这么挤,这个医疗条件这么差,供给严重不足。把医疗卫生部门打开,民间资金自由的进入,它创造的什么就业,它创造的护士,它创造的是清洁工,它创造的是见习大夫。我们现在每年几百万的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我相信也包括医学院的,很多教育、文化教育这些服务行业,都可以打开,都可以创造就业。
  
  3G,跟3G有关的,为什么只有国有企业能做呢?民营企业为什么不能做3G呢?跟3G相关的投资为什么只对国有企业开放,不对民营企业开放呢?你开放以后,能创造多少投资机会,能创造多少就业机会。而且刚才樊纲先生也讲了,民间的投资比政府要有效。
  
  记者:但是十大产业规划当中,像钢铁产业,看似好像它的规划出台之后。
  
  许小年:钢铁业的产能已经过剩了,你还规划什么,你脑子进水了,你规划什么呀,钢铁行业要削减过剩产能,你扶持什么呀。
  
  记者:但是它是国进民退上一个大型的钢企。
  
  许小年:国进民退是健康的趋势吗?
  
  记者:不是。
  
  许小年:是非常不健康的趋势,规划什么呀规划,那些企业都是要收缩的,因为过剩产能,那些企业是升级换代的问题,不是规划的问题,规划什么呀,完全是计划经济的思路,整个规划全是多余的,根本就没必要做,瞎忽悠老百姓。
  
  记者:美国的通货膨胀年底会见到,还是会两三年以后才会出现?
  
  许小年:要密切观察,美国的通货膨胀要密切观察。
  
  记者:观察经济的拐点,是吧?
  
  许小年:经济一旦复苏以后,老百姓一旦恢复了对金融体系的健康的信心以后,货币周转的速度可能就要加快了,一加快就会通货膨胀。
  
  记者:许老师,通过这次的金融危机,中国的国有化会不会越来越严重?
  
  许小年:目前我们看到的是这个趋势,这次金融危机的前前后后,是国进民退,这个趋势是和我们过去30年的改革开放是背道而驰的,需要尽快的停止这个趋势。
  
  记者:您说放开医疗,现在民营的医院有很多这个问题,现在曝光很多问题。
  
  许小年:你以为公立医院问题就少啊?你以为公立医院的问题就少啊?
  
  记者:您在医改方案中,有没有看到希望?
  
  许小年:我没看到希望,医改方案还是政府主导,我没看到希望,凡是政府主导,资源配置不会有效率的。
  
  记者:中国现在的物价走势怎么样?
  
  记者:有没有通胀?
  
  许小年:通胀目前没有,短期没有通胀。
  
  记者:现在是通缩了嘛,CPI、PPI。
  
  许小年:说明什么啊,你想一想,说明什么?你们光问问题,不思考问题。
  
  记者:大家没钱花了。
  
  许小年:说明供给需求失衡,说明供大于求。
  
  记者:如果货币政策调整呢?
  
  许小年:货币政策调整。
  
  记者:会稍微再减一些吗?
  
  记者:现在央行放水这么多到市场。
  
  许小年:要我做话,我会紧一点,这个一季度的贷款的发放,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将来我们可能产生大量的银行坏帐,这种短期行为,不顾金融体系的长期健康,不顾国家经济的长期健康,追求短期业绩,这是非常糟糕的。
  
  记者:我觉得应该再看看刘明康的看法。
  
  许小年:非常糟糕的,我上午跟刘明康在一起。
  
  记者:他怎么说?
  
  许小年:他是官员,他能怎么说。
  
  记者:你就给大家一个标题嘛,股市会不会涨?
  
  许小年:好,我不能再预测它能涨,还是能跌了,我不能预测了,自己分析。
  
  记者:那您说的两股力量呢?
  
  许小年:两股力量随时都可以改变,如果资金供应的情况一下改变了,那结果是什么?
  
  记者:那您是说没有经济基本面的支撑了吗?
  
  许小年:经济基本面的支撑,你们去看数字,一季度工业企业的利润下降30%,你应该知道基本面在哪里了,你们应该知道在哪里。
  
  记者:暗示着它将跌下去了,是吧?暗示着继续往下走?
  
  许小年:企业盈利短期内不会好转,你看这个价格一直在跌嘛。
  
  记者:短期是多久?
  
  许小年:短期是两三季度。
  
  记者:好像用电量开始回暖了。
  
  许小年:用电量跌的不是那么狠了,但是一季度还是负增长,用电量还是负增长。
  
  记者:您觉得一季度是经济的底部吗?
  
  许小年:我不认为是底部。
  
  记者:那可能后面还会更低,就是那个季度的增速。
  
  许小年:有可能。
  
  记者:还有可能会更低?
  
  许小年:有可能。
  
  记者:那需要再进一步的经济刺激吗?
  
  许小年:我早已经说了,根本就没必要,根本没必要刺激经济。
  
  记者:因为没用是吗?
  
  许小年:凯恩斯主义,没用。因为1998年我们已经经历过了,我刚才没有时间讲,1998年我们靠什么走出这个低谷?1998年虽然政府有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但是根本的原因,1998年我们走出低谷,第一叫做房改,一个房改创造了多少投资机会,一个房改释放了多少民间需求,我们都有数字的。第二年房地产投资,马上就反弹,从前一年的负数一下反弹到15%,房改释放民间投资。
  
  第二件事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国外需求把中国经济拉起来了,而住房的需求,住房的投资的上升,对其他行业的带动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不需要政府发钱,民间有的是钱,政府需要放开,给市场一个机会,给老百姓一个机会,中国经济很有希望。

阅读全文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6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2007年中国海洋工程制造大事记

2007年中国海洋工程制造大事记

◆1月26日,世界首艘浮式钻井生产储油船(FI)P—
SO)船体建造项目在大连中远船务开工。
◆3月12日,中远船务与挪威船东签订GM4000半
潜可移动海洋平台建造合同。
◆4月30日,内地建造吨位最大、造价最高、技术最
新的30万吨FPSO“海洋石油1 17”号,在外高桥造船公司
命名交付。
◆5月31日,山海关船舶重工建造的“中油海3”号
坐底式钻井平台交工,这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坐底式平台。
◆6月5日,投资22.85亿元的中石油海工青岛基地
项目奠基。
◆8月3日,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自升式钻井平台
“中油海5”号在青岛北船重工交工。
◆8月,中海油与江苏熔盛船舶重工签订了深水铺管
起重船建造合同,该船作业水深可达3000米,海上最大
起重能力达4000吨。
◆8月,由韩国CN造船公司与国内企业共同投资137
亿元人民币成立的唐山德龙海洋工程基地在曹妃甸开工。
◆9月1日,大连船舶重工为美国诺贝尔公司建造的
400英尺自升式钻井平台交工。
◆9月,浙江金财海洋工程装备项目和中石油海洋工
程项目落户曹妃甸。
◆l0月12日,由新加坡遨拓船务公司投资的新加坡
启东遨拓海工项目正式签约。
◆l0月18日,外高桥造船公司与中海油签订3000
米水深钻井平台建造合同。
◆1O月30日,大连船舶重工为中海油建造的400英
尺自升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42”号下水。
◆11月6日,烟台莱佛士交付第三艘SSP (圆桶形
FPSO)。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6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展潜力巨大的海洋石油水下装备

发展潜力巨大的海洋石油水下装备
--------------------------------------------------------------------------------
2009-04-14 10:29:30 中油网


  海洋石油水下装备主要包括钻井隔水管系统、井口井控设备、采油树、水下管汇系统、水下基盘、控制系统、增压系统及水下处理系统等。海洋石油水下装备最早于1961年在北海油田开始应用,至今已经历了47 年的发展历程。

  目前世界上已有将近110个海洋工程项目投产,而且世界各大石油公司在深海领域的投资不断增加,各国对海洋石油水下装备的需求迅速上升。从技术现状来看, 欧美等发达国家经过50多年的发展, 技术比较成熟, 具有较明显的优势, 主要表现在各个企业拥有长期的研制经验和专利技术, 实现了专业化分工生产, 特别是控制技术远远领先于国内企业,而发展中国家只有巴西具备了一定的实力。


  我国油气勘探和开发起步较晚,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石油水下装备关键技术和设备,基本依赖进口。随着我国石油勘探开发向海洋的战略转移,对海洋石油装备的需求进一步加大,对国外的技术和装备依赖性更大,所以无论是从国家能源安全方面还是从装备制造业未来发展方面, 研制适合我国油气勘探和开发的钻采装备都迫在眉睫。去年年底,国内部分企业已经就海洋石油水下装备专项技术及产品展开了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已成立了专门的海洋装备研究机构,研究涉猎海洋平台锚机、吊机、海洋铺管系统、海洋隔水管、水下防喷器及水下井口采油树等多个设备技术范围。“海洋深水钻井隔水管系统研究”项目已经通过了国家863 项目申请答辩。中海油研究中心、华北荣盛等单位同样申请了国家863项目“深水立管设计安装关键技术研究”、“3000米深水防喷器组及控制系统”等研究课题。随着水深的增加,对海洋石油水下装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越紧密,设计及加工制造难度明显加大,而且新技术也层出不穷。


  未来5年至10年将是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快速成长的关键时期。我国三大石油集团均对开发我国海洋油气资源提出了中长期规划,中国海油计划在2010年建成我国第一座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中国石油计划在2011年建造3000米水深钻井平台,中国石化也将在2012年建造3000米水深钻井平台。三大石油集团的宏伟规划为海洋石油水上装备及水下装备的发展提供了庞大的市场支持。 (崔茉摘自《海洋石油水下装备现状及发展趋势》)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6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烟台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原烟台莱佛士船业)拥有目前国内最大的30万吨级干船坞,亚洲起重能力最大的2000吨全回转岸吊,在建的世界上最大的10000吨*2 巨型吊机将用于大型钻井平台的吊装,预计在2007年7月完工,此项目的竣工将会对传统的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建造产生深远影响,同时大大缩短整个建造周期。
发展历程及发展前景:自1986年开发建造全回转拖轮以来,产品遍及国内各大港口,同时出口美国,英国,挪威、日本,新加坡,沙特,巴西等国家和地区。合资以来,公司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经验,先后投资建成了30万吨级大型干船坞(400M*120M*14M)、起重能力为2000吨吊机、水下等离子切割机、自动化钢材预处理线、自动化仓库等大型设备。购置了600多台微机,广泛应用于船舶设计、生产经营、采购供应、人力资源、财务成本等方面,实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生产微机化。引进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设计软件,采用微机套料和数控切割,钢材利用率达到90%以上。使公司在设计、加工、起重、切割、检测、防腐等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为了让公司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公司,公司专门成立了IT部,并投资1000多万元建立起信息网络系统,现在只要通过网络摄像机就可以在世界各地了解我公司的现场施工情况。公司在2002年引进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IFS ERP管理系统,经过几个月以来的实施运作,已经于2002年5月24日顺利实施。在设计上采用世界领先的Catia 软件和ENOVIA文件管理系统,同时与著名的法国达索公司合作引进目前最先进的PLM管理系统对设计效率和质量都产生了较大的改进。
公司主要产品:致力于特殊船舶和海洋工程的建造。例如:半潜式驳船,钻井平台,海底勘油船,铺管船,浮标,海上供应船,海上钢结构,全回转拖轮,豪华游艇等。

我们的声音:未来的世界是海洋的世界,目前中国造船业在世界列第三位。在未来十年,中国将成为世界造船业的霸主。作为我们莱佛士船业主要致力于特种船舶和海洋工程的建造,并且我们在海洋工程项目处于领先地位。去年,我们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半潜式钻井平台项目定单约30%的分额。

公司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芝罘东路70号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6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来福士的帖子

http://www.shipfriends.net/bbs/read.php?tid=51424&fpage=5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9-4-27 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海发展1亿元收购LNG公司
本文来源于《财经网》  2009年04月26日 22:59  共有 0 条点评

    * 打印
    * 推荐
    * 收藏
    * RSS
    * 单页阅读

字号:
认为LNG运输业务发展空间广阔,收益稳定,将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财经网》/北京】中海发展以1亿元的价格,向关联公司收购了中海集团液化天然气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中海LNG公司)100%股权。
相关新闻:

    * 中石油与中海发展合资组建LNG运输公司
    * 中海发展报废两艘散货船
    * 中海发展一季度净利润下降八成
    * 中海发展2008年净利润增长16.90%

  中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易所代码:600026,香港交易所代码:01138;下称中海发展)4月26日晚间公告了这一事项。

  中海LNG公司成立于2005年3月9日,注册资本为1亿元。分别由中海发展控股股东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下称中海集团)、广州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海运(集团)公司以及大连海运(集团)公司分别持有35%、25%、25%、15%股权。后三家公司均系中海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据中海发展此前公告,中海LNG公司主要从事液化天然气项目的投资、管理及相关项目的咨询服务,目前尚未正式开展海运业务。

  中海发展称,LNG运输业务发展空间广阔,收益稳定,且与油品运输业务相近,符合公司以能源运输为主业的发展战略,也将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今年3月,中海发展曾表示,将与中石油合资组建LNG运输公司。■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9-4-27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Making a Difference - Vessel built at Yantai Raffles saved lives

According to a source from Vector Offshore, The Caledonian Victory was working at the Humming Bird platform (built at YRS) when she received a call that a helicopter had entered the water 36 miles away.
She launched both ARRCs which do 30+ Knots and they sped to the helicopter with ARRC 02 collecting 16 survivors before returning to Victory where the ARRC complete with survivors was lifted onboard after which the Victory brought them back to Aberdeen.

A big success. For a detailed news story, see below attached article.
By CHARLIE GALL | Associated Press February 20, 2009

THE survivors of the miracle North Sea helicopter rescue DIDN’T KNOW they had ditched in the sea, it emerged last night.

The pilot of the Super Puma did such a superb job of bringing the aircraft down that his passengers believed at first that they had arrived on their rig.

One of the 16 oilmen told colleagues after the rescue: “I thought it was just a ‘hard landing’. Then the water started coming in.”

Another source told the Record: "From what the guys were saying, they thought they were going to land on the platform rather than in the sea.

"Things happened so quickly. They wouldn’t have had much time to react.”
 “They all thought the pilot did a fantastic job in keeping the chopper upright.”

All the men were rescued within two hours. Three survivors were winched to safety by a helicopter and the other 15 were picked up by boat and taken to the supply ship Caledonian Victory.

The workers, and the copter’s pilot and co-pilot, were all safely back on dry land last night. And one of the rescued men, dad of two Alasdair McLean, 36, paid tribute to everyone who helped save them.

He said: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thanks to the Coastguard crew, the helicopter crew and the Caledonian Victory crew. They did a fantastic job.”

The Bond Helicopters Puma was on its way to a drilling rig, the Global Santa Fe, on Wednesday night when it came down 500 yards from the BP ETAP platform125 miles east of Aberdeen.

The pilot managed to land level on the water despite 10ft waves, and air bags designed to keep the aircraft afloat inflated automatically.

The survivors climbed into two liferafts, lashed the rafts together, fired distress flares and waited to be picked up.
A source said the men were “just a little shaken” in the seconds after the ditching. He added: "Once they realized what had happened, they started to get worried but then their survival training kicked in.
"They were incredibly lucky. There was the potential for it to be really bad.

“I dare say there are 18 families thanking God for a miracle.”
The alarm was raised within seconds after workers on the ETAP platform saw the helicopter go down.

A Coastguard spokesman said: "The witnesses reported seeing lifejacket lights, and also three flares that had been fired from a direction south and east of the platform.

“The helicopter fuselage was also seen on the surface.”

Four rescue helicopters sped to the scene. But their crews had to battle pitch darkness, as well as the thick fog which had forced the cancellation of several offshore flights on Wednesday.

The conditions made the survivors almost invisible. The rescuers had to rely on emergency homing beacons, fitted to the rafts and the men’s survival suits, to track them down.

There was also a real danger that the helicopters would crash into each other as they worked at close quarters.
Squadron Leader Barry Neilson, of RAF Kinloss, said a Nimrod providing “top cover” for the rescue kept the copters apart.

He added: “The last thing we wanted was to have two search and rescue helicopters collide over the one in the water.”
Despite the dangers, one of the copters reached the liferafts and winched three of the survivors, who were suffering from seasickness, to safety.

The navigator on board the Nimrod, Flight Lieutenant Kevin Ross, 30, said the rescue pilot did “an amazing job”.

He explained: "The weather was very bad. The fog and cloud level was extremely low.

“And when he landed the survivors on the ETAP platform, he had to climb into the cloud to get to the helideck and drop them off. It was a very dangerous manoeuvre – and a very brave one.”

The three survivors were flown straight from the platform to Aberdeen Royal Infirmary for checks. Staff in Accident and Emergency cheered and applauded as they arrived, and they were discharged within an hour.

The Caledonian Victory brought the other 15 rescued men into Albert Quay at Aberdeen harbour just before 6am yesterday.

They looked healthy and in good spirits as they walked down the gangplank carrying their belongings. One of them gave the thumbs-up sign to onlookers.

The men boarded a bus and were driven away to be debriefed about their ordeal. Most of them are employed by drlling contractors Transocean, who told them not to talk to waiting reporters.

Jake Molloy, of offshore workers’ union OILC, called for the men to be offered counselling to help them cope with their “near-death experience”.

Alasdair McLean was back home in Thurso, Caithness, with wife Louise and their two children last night.
A spokesman for his employers, Norwegian firm Aker Solutions, told the Record: “Like anyone would be, he is still a bit shaken up. But he’s at home relaxing.”

Nine Government investigators from the Air Accidents Investigation Branch have been sent to Aberdeen to begin an inquiry into the crash.

An official from the French makers of the Super Puma will also travel to the city.

BP and Bond have grounded two other EC225 Super Pumas “as a precaution”.

Bernard Looney, managing director of BP North Sea, said: "It in no way presupposes that 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with the aircraft.

“I have no idea why that aircraft landed on the water. That is for the investigators.”

Looney said the success of the rescue was “a testament to the industry in the North Sea”.

The ditched helicopter overturned in the water yesterday and was tethered to a supply ship. Attempts to recover it were suspended last night.

The aircraft’s tail boom is missing but experts think it may have come off when the copter hit the water.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16 21:20 , Processed in 0.207426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