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币:
-
- 奖励:
-
- 热心:
-
- 注册时间:
- 2004-6-15
|
|

楼主 |
发表于 2006-11-2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後進地區科技產業的苦笑曲線
後進地區科技產業的苦笑曲線
1991年美國學者Rappaport & Halevi在哈佛管理評論發表一篇Computerless Computer Company的論文【1】,主張美國電腦公司不必在製造功能上與東亞後進地區廠商競爭,而應專注在發展電腦的應用領域與主導市場規格的建立,至於製造功能可以代工方式委託其他地區廠商。這篇文章出刊當時,雖引發美國電腦資訊界業者諸多的爭論【2】,但以後數年資訊產業發展趨勢,大致符合這篇文章的主張。
由於個人電腦產業硬體技術發展漸趨成熟, 開放性的系統規格架構早已普及業界,因此系統組裝的附加價值日趨低落。 台灣雖為資訊終端產品出口大國, 但主要貢獻大都為終端產品的系統組裝,所得利潤更是微薄的代工服務。因此具有遠見的宏碁電腦創辦人施振榮先生【3】提出代表資訊產品附加價值的微笑曲線概念, 並主張台灣廠商應轉向發展微笑曲線兩端具有高附加價值的活動,例如強化通路與品牌行銷、從事產品創新與研發等。
施先生的觀點與美國主流思想基本上是一致的, 只不過先進地區的微笑曲線對應後進地區而言,呈現卻是相反的苦笑曲線(如圖一)。先進地區資訊廠商在系統組裝的製造功能上不具有競爭優勢, 因此趨向發展微笑曲線兩端的行銷與研發功能。進地區資訊廠商由於在行銷與研發不具有競爭優勢,因此曲線兩端的附加價值反而不如居中的製造功能為高, 而此呈現一種與微笑相反的苦笑曲線。
圖一 後進地區科技產商的苦笑曲線
仔細觀察先進地區科技產業發展的歷程,可以看到其產品發展是歷經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創新、建立規格標準、製程創新、服務體系、品牌形象等一系列資源能力長期累積的結果。在產業發展初期,研發、製造、行銷的附加價值相當,呈現的是一條平行直線。但當產業形成全球競爭態勢,由於系統組裝製造功能的進入障礙較低,因此附加價值降幅也相對較大,形成所謂的微笑曲線;而先進地區基於比較利益觀點, 自然轉進微笑曲線兩端具有高附加價值的功能活動。(如圖二)
圖二 個人電腦產業的價值練曲線
如此看來, 後進地區除非能徹底轉換經營體質, 發展出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整體資源能力,否則貿然投入微笑曲線兩端功能活動的競爭, 其結果當可由苦笑曲線來形容。宏碁公司曾以無比的遠見投入自創品牌的國際行銷, 其勇氣雖然可嘉, 但由於宏碁並未能先發展出具有國際水準的整體資源能力, 因此當然只能落得苦笑的下場。而台灣大部份的電腦廠商未敢貿然投入微笑曲線兩端的競爭, 也是體認自身屬於後進地區的苦笑曲線群族, 而安分扮演製造代工的角色。
在全球科技產業競爭市場中, 每一家廠商都有一條價值鍊曲線, 至於該曲線是上彎的微笑或下彎的苦笑, 就端看該企業的整體資源競爭能力。而由苦笑轉向微笑, 絕非一夕可成, 亦非一念之間,經常需要長期的努力耕耘以及前瞻性的策略規劃。 對於後進地區科技企業而言,轉化苦笑曲線經營困境的策略概念有三(如圖三):
策略一:強化苦笑曲線中製造功能的專屬優勢
製造功能附加價值的高低端看其所發揮專屬優勢的程度,過去日本汽車業在製程品質控制與及時生產系統上發揮卓越的專屬優勢,因此可以憑藉製造功能創造高度的附加價值。後進地區科技產業也應在製造技術與作業管理模式上力求創新,並以製造能力專屬優勢與規模程度,來形成進入障礙,提昇製造功能的附加價值,則微笑曲線的弧度將可大幅趨平,而科技製造業也可因此分享合理的利潤。
策略二:逐步漸進抬拉曲線兩端的競爭能力
由於微笑與苦笑代表全球科技產業兩個極不平等的社會階級,因此後進地區廠商唯有奮發圖強, 一則扮演好社會下層服務代工的角色, 再則提昇製造與研發以及製造與行銷介面功能上的競爭力,積極學習先進技術, 努力投入研發,強化整體資源能力, 以逐步漸進的方式將苦笑曲線轉換為微笑曲線。
策略三:採取另起爐灶的技術創新
在現有技術產品市場中,先進地區科技大廠已佔盡市場優勢,後進地區廠商將很難再取代領先者的地位。但由於科技產業具有技術變遷快速的特質,新技術的早期市場充滿大量機會,因此後進地區科技企業可以前瞻未來,選擇性的進入這些新技術產品早期市場,採取另起爐灶的技術創新策略,跳躍式的提昇技術能力,開闢新戰場,形成另一條由自己創新的微笑曲線。
但是無論採取上述何項策略,後進地區企業都必須要先行積累相當規模的資源能力,並以技術創新做為整體資源能力的核心。台灣主機板大廠華碩電腦,一向以發展優異的產品設計與製造能力為經營核心,因此無論在製造代工或自有品牌銷售,均能維持30%以上的毛利,充分顯示價值鍊曲線的型狀是可以由科技企業的經營策略與技術能力來決定。
圖三 轉化苦笑曲線的三種策略
參考文獻
1. Rappaport, A..S. and S. Halevi, The Computerless Computer Compan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uly-August, 1991, pp.69-80.
2. Burton, D.E. etc, Should the U.S. Abandon Computer Manufacturing?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Sept-Oct, 1991, pp.140-161.
3. 施振榮, 再造宏碁, 天下文化出版, 1996年5月。
http://www.arch.net.tw/modern/month/285/285-1.ht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