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均线多头

均线多头---我的价值投资策略学习与实践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17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牛,重点配置机械制造行业.和一个地产股.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2 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组合:

原帖由 richwood 于 2006-10-9 17:42 发表
顶起来,老哥是不是该公布投资组合了.
持有到二00八年的票是什么.
哈哈,兄弟们都想看呢.
把握大趋势,精研基本面.改变才能支持.
赞!!!



我的组合:600150 600036 002031,配置思路看我的新贴.http://bbs.macd.cn/viewthread.php?tid=1026611&extra=page%3D1

[ 本帖最后由 均线多头 于 2006-10-23 12:26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2 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建议你在网上查一下

原帖由 gamestart 于 2006-10-13 13:56 发表
1、西方所用的股东报酬率是用年度净利润除以净资产,还是股本还是股本加上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啊,(因为只有股本是股东原始投入,资本公积可能还有其他来源),到底如何来辨别?
2、西方所谓5年盈余复合增长率是 ...



如果你在网上查一下,你会学到更多.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2 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探讨:

原帖由 狩猎的狼 于 2006-10-17 16:55 发表


地产剔除,机械超配,中小板还有比它好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2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听课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2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均线多头 于 2006-10-22 06:50 发表



我的组合:600150 600036 002031,配置思路看我的新贴.


老兄是早就介入了,还是刚介入不久?是准备长期持有吗?另外看不出你的操盘策略(仓位控制、资金分配)。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3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策略:

原帖由 股潮 于 2006-10-22 17:19 发表


老兄是早就介入了,还是刚介入不久?是准备长期持有吗?另外看不出你的操盘策略(仓位控制、资金分配)。


买入时间:创新高时买的,都有半年以上时间了.这些股票只要回调,还可以买入,理论上在现在的价位上三年翻两翻不成问题.
仓位:600150 50% 600036 30% 002003 20%
拟放到2008年在说.
理由:600150财务确定性最高,景气度可达20015年
        600360财务确定性较高,景气度可达2008年
       002003财务确定性可以,景气度可达20年以上
持有时间是根据景气度和利润时间变化来调节,具体思路可以参考我的新贴:
企业价值线http://bbs.macd.cn/viewthread.php?tid=1026611&extra=page%3D1

[ 本帖最后由 均线多头 于 2006-10-23 12:24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3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最看重的是那部分统计资料,我做不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7-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4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均线多头 于 2006-10-23 12:20 发表


买入时间:创新高时买的,都有半年以上时间了.这些股票只要回调,还可以买入,理论上在现在的价位上三年翻两翻不成问题.
仓位:600150 50% 600036 30% 002003 20%
拟放到2008年在说.
理由:600150财务确定性最高 ...



:*9*:.只能用:好,佩服  来评价。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4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投资理财,稳健收益,23号专家建议空英镑,24号专家建议多美加,准确率高达80%,另外每周推荐黑马,利润相当可观,强烈建议投资者参考的网站www.fxin.com.cn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4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投资理财,稳健收益,23号专家建议空英镑,24号专家建议多美加,准确率高达80%,另外每周推荐黑马,利润相当可观,强烈建议投资者参考的网站www.fxin.com.cn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30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一个模型BASM选股模型。不错,贴出来

作者:程海泳】

  ——F.R.Kobrick新书《The Big Money》读后记

  弗雷德里克.科布里克(Frederick R. Kobrick )是美国著名的成长股基金经理,他管理的道富研究资本基金被《今日美国》评为15年来最优秀的5只基金之一;科布里克资本增值基金则被评为整轮牛市中最优秀的5只基金之一。


  科布里克在新书《赚大钱:7个步骤挑选伟大的股票和寻找财务安全》里,系统总结了其成长型投资理念和BASM选股模型。科布里克的投资理念强调以远见卓识来挑选出伟大的企业,并以足够的耐心长期持有,与其共同成长,从而获得丰厚回报。

  科布里克的选股模型

  科布里克创立了BASM选股模型。BASM是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关键假设(Assumptions)、战略(Strategy)和管理层(Management)四词第一个字母的缩写。“商业模式”大致包括企业如何实现增长,获取利润,并在激烈竞争中保护自己等;“关键假设”是指企业在经营决策中做的重要假设和判断;“战略”指企业发展战略;“管理层”主要强调公司要有优秀的管理层。BASM模型的买入原则是:估值具有吸引力;盈利高速增长;执行力强的管理层。三个标准同时符合一般才能买入。卖出原则是:达到目标价;管理层或战略发生变化;缺乏执行力。符合其中一项就可以卖出。

  管理层或战略发生变化并不意味着这种变化一定会导向失败,科布里克只是先退出来观察,确信变化会带来正面效果后再买回。以HP为例,1971年CEO的更换带来了改进,而1999年的更换则带来了灾难。对于伟大的企业,有时候达到目标价格、短期估值显得略高估,科布里克这时候会网开一面,仍然将这些股票保留在组合里面,至多只是少量卖出。他认为对于伟大的企业的估值应给予一定溢价。即使在遇到困境的时候,伟大的企业修正错误的能力也比一般企业强,缺乏耐心投资者的卖出会使得股价对长期投资者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由于有这种“买不回来”的再投资风险,耐心持有伟大的企业会比普通企业带来更多的回报。

  以思科为例,其上市初期就略显高估,股价翻倍后,很多投资者获利了结。但科布里克经过深入分析,发现这些卖出的投资者对思科没有认识到其伟大的潜质。科布里克发现思科的管理层很好地执行了正确的战略,客户满意度很高并形成忠诚度,市场份额不断提升,于是继续持有,最终比IPO时上涨了超过200倍。

  为了克服人性的缺点,在使用BASM模型时要遵循7个步骤:知识、耐心、原则、情绪、看得长远、时机抉择、基准。在投资实践中,科布里克身体力行,运用这一模型发掘了麦当劳、联邦快递、耐克、微软、戴尔、思科、Google等一系列大牛股。

  成长型投资理念适用中国

  科布里克的成长型投资理念在中国市场有没有用武之地?我们认为答案是肯定的。中国经济持续高速成长,增速在全球处于前列,最终会成为类似于美国那样的大国经济体。这为成长股投资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从历史统计数据来看,1994年以来A股长期投资回报率最高的股票,也多数是长期持续成长的优质股,如云南白药、中集集团、万科等。

  而且,科布里克的投资模型,更适合在竞争行业中选择优秀的成长股。巴菲特及与其类似的理念多强调企业的“特许经营权”,注重企业的自然垄断、收费桥梁、高进入壁垒、品牌等特征。但很多给投资者带来高回报的个股,如科布里克成功投资的麦当劳、联邦快递、耐克、戴尔、思科等,多是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在其成长的过程中特别是初期,谈不上垄断、收费桥梁、进入壁垒等。我们注意到,BASM模型更强调企业在竞争中采取的商业模式、假设、战略,而不是“特许经营权”。借鉴BASM的方向,有助于拓展我们的选股视野。

  此外,科布里克强调对于伟大的企业应给予估值溢价,轻易不卖出,有助于我们深化对估值的理解。一般的选股模型多数包括估值,但BASM中并不包括估值。伟大的企业能够以自身的持续快速增长,迅速降低动态估值;如果我们仅仅因为短期估值略高而轻易卖出,很可能买不回来。A股市场从2005年6月以来已经上涨60%,一些优质的持续成长股2006年市盈率已经上升至30倍,投资人对此普遍面临着估值方面的困惑。在这一背景下,科布里克的有关观点尤其具有借鉴意义。股票频道有奖征集您的宝贵意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 天

发表于 2006-10-30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分感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 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顶不行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进行产业分析

要想做好股票的基本面分析,第一是要看企业是处在经济环境的哪个周期,也就是说夕阳行业永远没有朝阳行业好,那么如何进行产业分析,看到了一个不错的理论,贴上来参考。http://www.arch.net.tw/modern/month/285/285-1.htm


一、前言

         近年來,產業因科技的進步,技術的改進,觀念的改變,時尚的趨勢、市場的變化、政策的導引、快速的國際化等因素的影響,變化很快也很大。產業及個別企業如能順應以上諸因素,作適當的策略性規畫及確定正確的發展方向,則能愈發茁壯;否則,稍有不慎,企業很容易就陷入經營危機,連帶整個產業也陷入經營危機,甚至消失的命運。例如:過去台灣曾經是香蕉王國、製鞋業是台灣第一、養殖業是台灣第一、拆船業是台灣第一、個人電腦製造是台灣第一……...許多「台灣第一」消失了。當然,也出現了許多新的台灣第一。
         因此,無論是高科技產業或是傳統產業,在追求永續經營的過程中,如何度過層層危機,如何通過重重考驗,企業的長期策略與方向之規劃,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建立,是企業經營階層的重責大任與智慧毅力的表現。否則,昧於趨勢的發展而不思應變改善或自滿於現有的一些成就而不思如何鞏固核心競爭力或建立新的競爭力,則就像台灣曾經擁有的一些「台灣第一」產業,現在不知淪落到第幾了,甚至已經被時代所淘汰而消失殆盡了。
         國內重要科技業者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先生,為了調整企業內部結構、塑造新的願景、解決企業可能面臨的危機,在1992年以「再造宏碁」為目標,推出「微笑曲線」之理論(註一),以說服他數千員工,建立企業轉型的方向目標與心理準備。經過了十年,宏碁集團也克服了許多經營的困難與危機,不斷地茁壯,已成為國內外最具有指標意義的台灣科技產業之一。近年來,施先生以他自己的經驗,在許多公開的演講中,非常熱心地為台灣的企業把脈開藥方,一再推廣以追求高附加價值為企業永續經營的命脈的「微笑曲線」理論,以作為企業轉型的策略與目標,其適用性並從高科技產業衍伸到傳統產業。且其微笑曲線的兩端也逐步修正為目前所強調的專利、知識經濟與綜合(卓越)服務、品牌兩大方向。而這兩大方向也是未來台灣所有產業所應特別注意與值得重視與發展的方向。
         營建業(含不動產業及公私部門工程產業)在性質上是一種民生產業,在人生的食、衣、住、行、育、樂中,除了食、衣外,都有直接與間接的關係。因此,除非已經沒有人的活動存在,它在屬性上是永不會消失的產業。但是如果它的景氣循環成為「L」字型曲線,即從高峰期下降後,一直在景氣低迷狀況,而不知何時回升,則對於號稱是火車頭產業的營建業,真是情何以堪?對於從事這個行業相關的廣大人員又是何去何從?而台灣的營建業此波高峰從1991年以降,迄今也已經歷了十年以上的低迷走勢,未來如何走下去?願景何在?本文將以施先生「微笑曲線」孕育的背景、附加價值的內涵、發展經過、全球產業之趨勢、營建業之發展趨勢,以確定營建業的微笑曲線,期望能為營建業之未來發展找到一個新的方向與願景。

二、微笑曲線的孕育

         施先生的微笑曲線,固然是因為「再造宏碁」的目標而推出的策略方向。但背後必然有一些孕育的因素存在,筆者特別揣測一些背後可能存在的孕育因素如下:
(一)全球化的競爭壓力
         在高科技產品市場的全球化趨勢下,業界的競爭壓力,可以用「追、趕、跑、跳、碰」五個字來形容。有競爭力的企業不斷往上追,準備隨時趕上領先之企業,已領先的企業不斷往前跑,以保持領先距離,碰到障礙或技術瓶頸就要想方法跳躍過去,投入相同產品的企業太多了,市場趨於飽和了就只有硬碰硬,做殺價競爭,甚至流血競爭。這是全球化競爭的宿命,只有適者能生存。
(二)產品生命週期的壓力
         高科技產品,除非掌握關鍵之技術(Know-how)或零組件,在成品的市場,因為技術開發的速度極快,時尚的變化也很快,產品壽命週期也變化的很快,所謂「利基」產品,有時數年間就變成毛利率只剩幾個﹪之「微利」產品,而對企業經營產生極大之壓力。
(三)企業生存的壓力
         在前述的壓力下,如果技術不能一直提升,策略不能領先,則在「微利」的狀況下,可能轉變成虧損,嚴重的話,甚至逐漸影響到企業的生存。
(四)附加價值的壓力
         附加價值可以說是一種企業獲利的潛力。技術成熟、進入門檻低,普遍化的技術都很容易成為所謂的「微利」企業,也就是所謂的低附加價值產業。一般的製造、組裝的企業就是所謂的低附加價值產業,為了維持生存,只能不斷地擴充產能,維持獲利。但是只要市場萎縮、產品價格下降、產品銷售不再成長,企業馬上面臨經營危機。
(五)產業發展的趨勢
         為了克服低附加價值的壓力,企業只有思考往產業發展趨勢中之高附加價值之區塊來移動。在產業中掌握了關鍵技術及關鍵零組件是高附加價值;一般製造或代工是低附加價值;產品整合性的服務,因為結合了許多的附加價值而變成另一高附加價值的區塊。
(六)產業發展環境的需要
         在高附加價值的區塊中,關鍵技術及關鍵零組件,也許可以銷售到世界各需要之市場;但是整合性的服務,卻是要有一個恰當的區域,而整個產業發展在此區域內也已達到相當的發展,適合作為整合性卓越服務的區塊。
         結論:綜觀以上的論點,可以對微笑曲線的孕育因素作兩點小結論:
         1.企業之產品與服務要有持續性的附加價值(盈餘),才能夠生存下去。
         2.高附加價值的產品方向與服務,才能有高獲利的潛力,方能確保企業的永續經營。

三、附加價值(Added Value)概論

(一)何謂附加價值
         有關附加價值的意義,學者有一些說法,以下作者引述日本管理學者竹山正憲(註二)的看法:
         乃指自己公司加於原料或採購商品所附加之價值。換言之,係指在公司工作之員工所賺得之「淨賺額」。
(二)生產價值(Production Value)(註三)
         美國經營顧問專家拉卡(A.W.Rucker)有系統分析研究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五四年間美國製造工業之附加價值與薪資關係,發表了拉卡係數(附加價值中薪資所佔之比率),為世人所矚目,他稱此為生產價值。可說是有系統地研究附加價值的先驅。拉卡係數又稱為薪資分配率、勞務費分配率等,可以下列公式表示之:
         
         此年度薪資分配率再與長期拉卡係數比較,可決定在何種經濟狀況下之適當產業薪資分配率。
         拉卡對生產價值即附加價值的定義如下:「決定工廠勞工一年所得的因素,係由於生產活動所附加於原料費之價值,而被稱為生產價值」。故係指製造業之附加價值,不適用於第三次產業或第四次產業之領域。
(三)創造價值(Created Value)(註四)
         德國之列曼(M.R.Lehman,1886~1966年)是追求以人為中心之經營管理的學者。由從事於經營之人與資本兩方面,探討並導出新經營成果之附加價值的計算方法:
         
         列曼認為價值生產力比物的生產力重要,物的生產力係以銷售額或生產額為基準之生產力,然而價值生產力係以創造價值為基準之生產力。列曼與拉卡皆為研究附加價值之創始人。
(四)貢獻價值(Contribution Value)(註五)
         近代知名之經營學者彼德.杜拉克(Peter F.Drucker)認為附加價值就是貢獻價值也就是「企業銷售產品或服務所得之總銷售額,與由外面買進之原料或服務之採購額間之差額」。或者說是「貢獻價值乃包括企業所付出一切努力之成本與其報酬」而將其意思定義如下:「貢獻價值明白地表示企業將多大之資源加在最終產品中,同時也明確地表示市場將企業之努力的評價為多少」。
         杜拉克不愧是第一個預見了知識(經濟)社會的來臨的經濟學家,並且亦想到服務來定附加價值之定義。施先生之微笑曲線之高附加價值區塊之一些觀念與杜氏之觀念不謀而合。
(五)簡易定義
         竹山正憲先生從實務觀點,為附加價值做簡易定義如下:
         「所謂附加價值乃對由外部所購進之價值,重新加上自己公司創造之價值者」或者「附加價值,係由銷售額(生產額或完成之工程金額)減去外部購進之價值(非附加價值)所剩之價值」。更簡單地說「附加價值就是淨賺的金額」。

四、微笑曲線的發展

(一)80年代以前電腦產業的附加價值曲線
         施振榮先生指出在1980年代以前的電腦產業,是一種賣方市場——即市場規則以成本與產量為主時,製造能力為關鍵因素。可以下列的附加價值曲線表示之(圖一):
  (二)90年代以後電腦產業的微笑曲線
         施先生指出在90年代初期,電腦產業已逐漸成為買方市場——即從顧客觀點而言,專利技術和有附加價值的服務愈來愈重要。因此在一九九二年為了「再造宏碁」,提出「微笑曲線」的概念,即在產業的價值鏈裡面,包含了研究、發展、零組件、組裝、配銷及服務。那裏才有高附加價值呢?以下就是施先生初期所提出的微笑曲線(Ⅰ)(圖二)及微笑曲線(Ⅱ)(圖三):
(三)新世紀的產業微笑曲線
         十年來,施氏在各種公開演講的場合,從全球產業趨勢的觀點  
,不斷地強調,台灣各種產業未來要有競爭力,必須注意到產業的微笑曲線。簡單地說施氏強調各種產業的高附加價值,一是在上游的智慧權(專利權)、知識經濟,一是在下游的綜合服務(含e-channel service)、品牌,而中游的製造是附加價值最低之區域,競爭力相對最低。茲以下圖表示之(圖四):

個人電腦業的附加價值曲線

圖二 施先生的微笑曲線(Ⅰ) 個人電腦產業的附加價值曲線

圖三 施氏的微笑曲線(Ⅱ)

產業微笑曲線

圖四 施氏產業微笑曲線


五、全球產業之趨勢

         施振榮先生在他的大作「未來6大趨勢」(2000年9月)中指出,據他的觀察和歸納,全球的產業發展,出現了六大趨勢:

1.市場愈來愈大,愈來愈自由。
2.無國界的市場。
3.超分工整合的發展。
4.由產品導向變成顧客導向。
5.價值創造來源的轉移。
6.e時代的數位革命。
         且在上述的六大趨勢裡面,施先生覺得台灣產業能夠有效掌握的,是第三項「超分工整合」及第六項「數位革命」。

六、營建業的趨勢

         上述全球產業的趨勢,施先生是站在科技產業為主的立場來看。但是對於一般傳統產業而言,亦無法避免這種趨勢的影響,茲就營建產業的觀點來看它的影響:
         1.對於營建工程而言,市場是愈來愈自由,但是否愈來愈大呢?很少聽聞國內的工程公司拿到國外的重大工程標案,反倒是國內的一些重大工程經常引發國外大公司的興趣與競標。而國內之一般公共工程,近年來因政府財政困難等諸多因素之影響,成長緩慢。至於不動產業因自有房屋率高達85﹪~90﹪,名列世界前茅,新屋開工率自然長期趨緩。可以說營建業已經是一種非常成熟的行業,因此在工程製造的領域進入門檻低,且又粥少僧多之狀況下,其附加價值勢必長期看低。
         2.營建業是一種地方性色彩十分濃厚的產業,但理論上而言,它也是擁有無國界的市場,只是通常要介入他國市場時,無論是在技術、資金、人才等各種條件上要有相當的條件,而國內營建業者多數在這方面是不俱足的。
         3.在高科技產業中,例如在美國開發的軟體,委由台灣的晶圓廠代工,然後在大陸組裝這種超越國度,競爭而又合作的超分工整合的發展是非常明顯的。在營建業的發展中也會產生,例如設在美國的跨國企業拿到一個在大陸的建廠規劃設計案,委託台灣的工程顧問公司規劃,台灣再把其中某些軟體設計委由印度或中國的軟體設計公司設計(因為費用較低),整合後,再派台灣的中高階營建管理人才在現場管理、監督、控制時程與成本等(因為同是華人),而現場施工製造者,則委託大陸本身的工程公司承包(因為價格較低,管理方便等)。這樣就形成了營建業的「超分工整合」。當然整合的過程就產生了高附加價值。
         4.由產品導向變成顧客導向的趨勢,在營建業來說,多年來已經是這樣在進行了。但未來只會更朝上下垂直整合的服務與水平關連性整合的服務進行,變成一種從規劃、設計、施工、裝修、e化設備、商業服務、資產規劃、防災、保險甚至維修、保養、景觀、陽宅、換屋、搬家等等全方位之「綜合性管理服務」。
         5.營建業的價值創造,即附加價值的提昇,在中游的一般性施工製造是只有愈來愈低,只能被動式的加強營建管理以確保已經很低的附加價值;而上游的規劃、設計、顧問、特殊工法與關鍵性建材等偏向智慧財產權、知識經濟方面及下游之防災、生態工法、綜合性管理服務等偏向管理服務方面則享有較高的附加價值,也是應該考慮的創造價值的來源。
         6.科技產業的數位化革命,必然會營響整個營建業,無論是工程規劃、設計、施工、管理、e化設備生態、防災、行銷、服務等勢必也因數位化應用而更加方便、更加快速、更加經濟。而形成產業之資訊透明化、服務一元化、多元服務化、水平垂直整合之「e-channel綜合性服務」,當然因為創造了多面的商機,自然能享有較高的附加價值。
         除了以上六大趨勢以外,筆者認為以下兩個趨勢也非常重要,而且影響深遠茲分析如下:
1.產業大整合的趨勢:
         過去工業革命前,人類的產業種類有限,大約都是屬於「樸素型整合型態」,及多數產業並未有很細的分類分工。而在工業革命後,因為技術應用的突飛猛進,產業分工愈來愈細。但近年來,因為網際網路、數位化的科技、基因科學、奈米科技等之突破,除了提供人類更精緻的服務外,更打破了一些距離、時空、舊思維之模式,提供了更完整性、快速性、完美性、效率性、即時性等之服務,形成產業間的大整合,並需要更多的專業管理人才。諸如:
(1)金融資產之整合,形成許多金融控股公司或資產管理公司等。
(2)高科技產業之整合,形成許多新興的消費性產品。例如:手機、數位照相、網路多媒體等相結合。
(3)生物科技醫藥保健產業之整合,形成新興的生命科學產業。
(4)奈米科技大量應用後,勢必也會形成新的奈米化產業。
(5)航空、旅館、景點等之整合或結盟。
(6)其他在人類的生、老、病、死、食、衣、住、行、育、樂及其相關之產業都可能形成不同型態與大小之各種整合。
         因此,也是火車頭產業之一的營建業也會形成一個類似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所謂「營建資產經營管理公司」的產業整合。最近立法院通過的不動產証券化政策,則更可能加速新的營建資產經營管理公司之出現,即所謂「綜合性整合服務」的時代來臨。
2.大陸成為世界的製造工廠:
         彼岸大陸在未來十年到三十年間可能成為全世界的最大製造中心,已是多數產業觀察家的共識,可預知未來全世界的產業及國家都會產生一定之變化與影響。除了相關代工產業外,國家基礎建設及營建業也快速的發展。而在營建產業鏈上工程施工製造附加價值較低,是外人很難介入的領域。但上游之工程顧問、規劃設計、關鍵材料(如水泥、預拌混凝土、磁磚、電梯、電線、電纜等)及下游綜合性服務都有較高的附加價值,未來有很大的商機與市場。而實際上,在關鍵材料方面台灣已經有許多的廠商在大陸耕耘多年,且有些公司已有很好的成績表現。

七、營建業的微笑曲線

         綜合以上所述及施先生微笑曲線的精神,則從民國六十年以後開始興起的台灣營建產業附加價值曲線亦可模擬如下:

1.90年代以前的營建業附加價值曲線(圖五)
2.90年代以後的營建業微笑曲線(圖六)
3.未來的營建業微笑曲線(圖七)
          說明:在1990年代以前因為房屋自有率不高,國內公共建設不斷興建,國民所得逐年升高,形成賣方市場,故工程施工製造享有較高的附加價值。

圖五 90年代以前的營建業附加價值曲線
          說明:因為房屋自有率達85~90﹪居世界前茅,施工技術進入門檻低,公共工程數量減少,故形成買方市場。工程施工製造附加價值低,上游:開發、規劃設計、工程顧問、異業結盟,關鍵材料,新工法;下游:品牌、資產經營管理、防災管理、生態管理、行銷等享有較高附加價值。

圖六 90年代以後的營建業微笑曲線
          說明:1.營建產業工程施工製造因為是一種成熟的技術,進入門檻低,競爭力弱,附加價值低因此未來營建管理在工程施工製造中為了確保獲利更形重要。
         2.上游的智慧財產權及知識經濟領域,例如:專利的特殊施工法、特殊建材、特殊設計、工程顧問等享有較高的附加價值。
         3.下游的企業品牌、綜合性服務、資產經營與管理等因為提供了更好的品質、信任感、人性化的卓越服務、完備迅速且多元化的服務與管理也能享有較高的附加價值。

圖七 未來的營建業微笑曲線

八、結論

         施振榮先生的「微笑曲線」理論雖然很間單,卻很務實的指出台灣產業未來的策略方向,在「附加價值」觀念的指導下,企業體只有不斷往附加價值高的區塊移動與定位,才能持續發展與永續經營。
         營建產業雖然是火車頭產業之一,但在台灣已是成熟的產業也已經歷了十多年的低潮卻也是不爭的事實。只是營建產業是一種必要的民生產業,不像某些產業到了成熟期以後,很容易步入衰退甚至淘汰、滅亡的命運。可是營建產業成了「老兵不死,只是凋零」那又情何以堪?只是營建產業如何再定位,再重新出發呢?正好施先生的「微笑曲線」理論提供了很好的策略方向。近日來施先生在多次的公開演講場合,表示宏碁公司未來要往科技業的綜合服務公司之性質發展,除了某些關鍵性技術外,著重在管理與服務及品牌之建立。 那麼營建業是不是也可拋棄只有重視工程施工製造,而不著重其他方面的發展的傳統觀念呢?
         有鑑於此,作者深入了解施先生的「微笑曲線」理論,說明附加價值的概念,並從產業發展趨勢,推衍出以知識經濟、管理服務等為新的發展趨勢的「營建業微笑曲線」理論,以供業界學界以及有志於營建產業大展身手的人們的參考。在本文的營建業微笑曲線中,不管是高附加價值的知識經濟、智慧財產、品牌、綜合服務、資產經營與管理及低附加價值的工程施工技術都隱含了管理與服務的本質與精神在內,值得我們三思。作者才疏學漏,匆匆為文或有疏漏,尚請先進學者不吝指教,至為感激。■

图没贴上去,请看原文http://www.arch.net.tw/modern/month/285/285-1.htm

[ 本帖最后由 均线多头 于 2006-11-2 17:21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中华占星结构深研究将上证指数拆解到底股市捉妖记根据大盘学缠论

发表于 2006-11-2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狂顶!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後進地區科技產業的苦笑曲線

後進地區科技產業的苦笑曲線

1991年美國學者Rappaport & Halevi在哈佛管理評論發表一篇Computerless Computer Company的論文【1】,主張美國電腦公司不必在製造功能上與東亞後進地區廠商競爭,而應專注在發展電腦的應用領域與主導市場規格的建立,至於製造功能可以代工方式委託其他地區廠商。這篇文章出刊當時,雖引發美國電腦資訊界業者諸多的爭論【2】,但以後數年資訊產業發展趨勢,大致符合這篇文章的主張。
由於個人電腦產業硬體技術發展漸趨成熟, 開放性的系統規格架構早已普及業界,因此系統組裝的附加價值日趨低落。 台灣雖為資訊終端產品出口大國, 但主要貢獻大都為終端產品的系統組裝,所得利潤更是微薄的代工服務。因此具有遠見的宏碁電腦創辦人施振榮先生【3】提出代表資訊產品附加價值的微笑曲線概念, 並主張台灣廠商應轉向發展微笑曲線兩端具有高附加價值的活動,例如強化通路與品牌行銷、從事產品創新與研發等。
施先生的觀點與美國主流思想基本上是一致的, 只不過先進地區的微笑曲線對應後進地區而言,呈現卻是相反的苦笑曲線(如圖一)。先進地區資訊廠商在系統組裝的製造功能上不具有競爭優勢, 因此趨向發展微笑曲線兩端的行銷與研發功能。進地區資訊廠商由於在行銷與研發不具有競爭優勢,因此曲線兩端的附加價值反而不如居中的製造功能為高, 而此呈現一種與微笑相反的苦笑曲線。
圖一  後進地區科技產商的苦笑曲線

仔細觀察先進地區科技產業發展的歷程,可以看到其產品發展是歷經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創新、建立規格標準、製程創新、服務體系、品牌形象等一系列資源能力長期累積的結果。在產業發展初期,研發、製造、行銷的附加價值相當,呈現的是一條平行直線。但當產業形成全球競爭態勢,由於系統組裝製造功能的進入障礙較低,因此附加價值降幅也相對較大,形成所謂的微笑曲線;而先進地區基於比較利益觀點, 自然轉進微笑曲線兩端具有高附加價值的功能活動。(如圖二)

圖二  個人電腦產業的價值練曲線


如此看來, 後進地區除非能徹底轉換經營體質, 發展出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整體資源能力,否則貿然投入微笑曲線兩端功能活動的競爭, 其結果當可由苦笑曲線來形容。宏碁公司曾以無比的遠見投入自創品牌的國際行銷, 其勇氣雖然可嘉, 但由於宏碁並未能先發展出具有國際水準的整體資源能力, 因此當然只能落得苦笑的下場。而台灣大部份的電腦廠商未敢貿然投入微笑曲線兩端的競爭, 也是體認自身屬於後進地區的苦笑曲線群族, 而安分扮演製造代工的角色。
在全球科技產業競爭市場中, 每一家廠商都有一條價值鍊曲線, 至於該曲線是上彎的微笑或下彎的苦笑, 就端看該企業的整體資源競爭能力。而由苦笑轉向微笑, 絕非一夕可成, 亦非一念之間,經常需要長期的努力耕耘以及前瞻性的策略規劃。 對於後進地區科技企業而言,轉化苦笑曲線經營困境的策略概念有三(如圖三):
策略一:強化苦笑曲線中製造功能的專屬優勢
    製造功能附加價值的高低端看其所發揮專屬優勢的程度,過去日本汽車業在製程品質控制與及時生產系統上發揮卓越的專屬優勢,因此可以憑藉製造功能創造高度的附加價值。後進地區科技產業也應在製造技術與作業管理模式上力求創新,並以製造能力專屬優勢與規模程度,來形成進入障礙,提昇製造功能的附加價值,則微笑曲線的弧度將可大幅趨平,而科技製造業也可因此分享合理的利潤。
策略二:逐步漸進抬拉曲線兩端的競爭能力
由於微笑與苦笑代表全球科技產業兩個極不平等的社會階級,因此後進地區廠商唯有奮發圖強, 一則扮演好社會下層服務代工的角色, 再則提昇製造與研發以及製造與行銷介面功能上的競爭力,積極學習先進技術, 努力投入研發,強化整體資源能力, 以逐步漸進的方式將苦笑曲線轉換為微笑曲線。
策略三:採取另起爐灶的技術創新
在現有技術產品市場中,先進地區科技大廠已佔盡市場優勢,後進地區廠商將很難再取代領先者的地位。但由於科技產業具有技術變遷快速的特質,新技術的早期市場充滿大量機會,因此後進地區科技企業可以前瞻未來,選擇性的進入這些新技術產品早期市場,採取另起爐灶的技術創新策略,跳躍式的提昇技術能力,開闢新戰場,形成另一條由自己創新的微笑曲線。
但是無論採取上述何項策略,後進地區企業都必須要先行積累相當規模的資源能力,並以技術創新做為整體資源能力的核心。台灣主機板大廠華碩電腦,一向以發展優異的產品設計與製造能力為經營核心,因此無論在製造代工或自有品牌銷售,均能維持30%以上的毛利,充分顯示價值鍊曲線的型狀是可以由科技企業的經營策略與技術能力來決定。


圖三  轉化苦笑曲線的三種策略


參考文獻
1.        Rappaport, A..S. and S. Halevi, The Computerless Computer Compan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uly-August, 1991, pp.69-80.
2.        Burton, D.E. etc, Should the U.S. Abandon Computer Manufacturing?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Sept-Oct, 1991, pp.140-161.
3.        施振榮, 再造宏碁, 天下文化出版, 1996年5月。
http://www.arch.net.tw/modern/month/285/285-1.htm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产业演进曲线

产业演进曲线.ppt

281.5 KB, 下载次数: 260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3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手的财务指标

林园:我选股票的财务指标

日期:2006-4-11   

利润总额——先看绝对数  

  它能直接反映企业的“赚钱能力”,它和企业的“每股收益”同样重要,我要求我买入的企业年利润总额至少都要赚1个亿,若一家上市公司1年只赚几百万元,那这种公司是不值得我去投资的,还不如一个个体户赚得多呢。比如武钢、宝钢每年都能赚上百亿元,招商银行也能每年赚数十亿元,这样的企业和那些“干吆喝不赚钱”的企业不是一个级别的。它们才是真正的好公司。

  通过这个指标,我选的重仓股就是从利润总额绝对数量大的公司去选的。

  每股净资产——不关心  

  我认为能够赚钱的净资产才是有效净资产,否则可以说就是无效资产。比如说有人对一些上海商业股净资产进行重新估值,理由是上海地价大涨了,重估后它的净资产应该大幅升值,问题是这种升值不能带来实际的效益,可以说是无意义的,最多也只是“纸上富贵”。

  每股净资产高低不是我判断公司“好坏”的重要财务指标,我对它不关心。

  净资产收益率——10%以下免谈  

  净资产收益率高,说明企业盈利能力强。比如2003年我买入贵州茅台时,若除去贵州茅台账上的现金资产,其净资产收益率应该为80%以上,实际上就是投资100元,每年能赚80元。我对招商银行北京分行的调研也发现其净资产收益率也达53%。

  这个指标能直接反映企业的效益,我选择的公司一般要求净资产收益率应该大于20%。净资产收益率小于10%的企业我是不会选择的。

  产品毛利率——要高、稳定而且趋升  

  此项指标能够反映企业产品的定价权。我选择的公司的产品毛利率要高、稳定而且趋升,若产品毛利率下降,那就要小心了——可能是行业竞争加剧,使得产品价格下降,如彩电行业,近10年来产品毛利率一直在逐年下降;而白酒行业产品毛利率却一直都比较稳定。

  我的标准是选择产品毛利率在20%的企业,而且毛利率要稳定,这样我就好给企业未来的收益“算账”,增加投资的“确定性”。

  应收账款——回避  

  应收账款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可以收回的应收账款,比如G铸管,其应收账款都是各地的自来水公司的延期付款,这么多年都能够顺利收;比如云天化的应收账款也是由于和用户的货到付款形成的,都是能收回的。另一种情况就是产品销售不畅,这样就先贷后款,这就要小心了。

  我会尽量回避应收账款多的企业。

  预收款——越多越好  

  预收款多,说明产品是供不应求,产品是“香饽饽”或者其销售政策为先款后货。预收款越多越好,如贵州茅台长期都有十几亿元的预收款,这个指标能反映企业产品的“硬朗度”。


林园:股票买入时机的选择
  在过去几年熊市中,很多优质公司的股票,经过持续下跌,其价值被低估,而股改对价使这样一批股票的价格更加“便宜”。但是由于目前市场并不算很好,主流资金只会关注部分股票。如何选择每只股票的介入点、介入时机直接影响投资收益。
  我是通过以下指标来作出综合判断的,我想以我对G招行的判断和操作来说明。
  行业的景气度是否在上升
  以银行股为例。我最近对银行股的调研发现,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等上市公司2005年的经营情况都非常好,盈利增长都在加速,而坏账率在下降,各项财务指标都是历年最好的。今年1、2月,它们的经营情况又超预期,如招商银行北京分行1月、2月新增储存款同比每月增加30亿元,而成都分行也比去年同期每月增加5亿元。银行业经营景气度在快速上升,直接的结果是会使其盈利加速,业绩出现拐点。
  各路“诸侯”的想法是否趋同
  股票的上涨要靠资金买入推动,市场中的主流资金对公司的认同度也很重要。
  我发现招商银行这样的公司从2005年开始,已经被许多机构及个人关注和跟踪。我和我周围的人都在不断持续增仓买入招商银行股票,我买入时已经做好长期持有的准备,不会轻易卖出。
  而招商银行是中国最良好的上市银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能感觉到它的优质、便捷的服务,本身都能体会到其管理水平,它也拥有全中国2500万持有“一卡通”的优质客户群。
  几乎我周围的人都一致认为招商银行是当之无愧的银行第一好股。目前这种对一只股票高度的认同,也是很少有的。好品牌都知道好,过去无大表现,目前,大家都关注它,可能带来它的股价慢慢上升,因为许多人心里都有它。一旦股价上升,这时会有更多的人去买入,逐步形成良性循环,大家想法趋同的时候,就是我介入的最好时机。我决定仍然现价“增持”招商银行股票。
  我的判断经验
  我过去的经历是:每次我选的龙头股都会在未来数年内持续上涨数倍,甚至十倍,如1996年的深发展,1997年的四川长虹。我大量参与的绩优股当时都是领头羊,都是在牛市中最能够表现的品种,也是能让多数股民赚到钱的公司,是明明白白的“白马股”。这次我选中的招商银行,我坚信未来的“明星”就是它,我想时间能够检验我的判断

[ 本帖最后由 均线多头 于 2006-11-3 18:56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 天

发表于 2006-11-3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这么多的好东东.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0 14:51 , Processed in 0.049932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