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这11点才能投资成功
你相信这11点才能投资成功人头攒动的市场当中,人们时常情绪激动,那么,什么是投资呢?
我所理解的投资,是在价格跌入低谷的时候,去扶持那些能够诚信做事情的企业和管理者,不与民争利,不坑害伙伴的人,他们讲究诚信,大胆的投资他们,必然会给你不菲的回报,这些人将在时间的长河里受到更多的尊重。他们的公司,将获得更多的溢价。
投资是一种综合智力的较量,在股市里有黑幕、有庄家,有不明就里的散户。有的人对你张着嘴说谎,但是偶尔也有真心的建议出现,大多数人在非理性的冲动当中失去智力,这样会造成投资失败。
投资的失败,会给人们带来许多痛苦,比如争吵,比如责怪,不要这样。人们常常悔恨,说当初如果不这样就好了,但是,在市场里,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思考。
投资是对生活的理解,好的投资者,从来不失去对生活的信心。无论牛市还是熊市,他都会耐心而仔细的观察世界,因为他知道,只有经过时间的淘洗,那些真正的价值才会显现出来。
什么是贵的,什么是便宜的?如果你有两个朋友,一个西装革履,却满怀心思,满心算计;一个穿着朴素,待人敦厚,刚直不阿,那么你会选择哪一个做为你的好朋友?同样的道理,在企业本身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我的经验是从生活里感悟来的,因为我知道,我们会碰到许多人,许多事情,有的是贵的,有的是便宜的,关键你是否在便宜时将他们拾起。如果追溯再远一些的长辈,那么,他们的投资经历更让我感觉到惊叹,往往是一些小的细节,决定了一些转机。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你是否做出正确的决定,这很关键,保持谨慎,不要畏惧那风暴的来临,也不必去过分追捧一些事情,理性会给人带来许多机会。市场下跌时,不要气馁,因为价值在逐渐的出现,只要你相信并且关注和坚持,那么,价值在时间之河里会重新发出光彩。不必理会那些不理解你的人的看法,你选择你认为对的事情,坚持下去,就会赢。中国有句古话:好人有好报,恶人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就是因果的循环。一件事物,在看起来好的时候,一定会有看不见的问题出现;但是在糟糕的时候,也会出现转机。经济也是这个道理。
你一定要相信以下事情:
一定要相信,社会文明始终在发展,人们在历次教训中开始懂得遵守规矩,所以事物始终在发展,也许你碰到的只是一个小小的挫折。
一定要相信,谨慎和谦虚是有必要的,对那些虚心请教你的人,告诉他们更多的,是关于投资的精髓和人生的要义,而不是赚多少钱。
一定要相信,不要给那些居心叵测的坏家伙们以机会,冷眼看着一些坏的事物在时间的长河里陨落,一些人消失。
一定要相信,投资可以使人发财致富,但绝对不是一夜之间,只有经过了漫长的时间,你才能得到。
一定要相信,我们这个世界上,有懂得贵与便宜的人,也有一些蠢人,他们始终不懂得,最后在市场里输掉裤子。
一定要相信,投资不需要你花费太多的精力,你只需要多关心身边发生的事物,便可以明白许多道理。
一定要相信,没有天上掉下来的馅饼,陷阱常常伪装成机会,而机会也常常伪装成陷阱。
一定要相信,如果把投资所获得的感悟当成你人生的信条,你的一生将充满快乐。
一定要相信,给你身边的人,一个笑容,一点宽容,一些小小的帮助,你一定会获得更多的来自内心的尊重和帮助。
一定要相信,保持信心,无论牛熊。投资不是生活的全部,去更多关心你的生活和周围的人,不要让自己失去信心,在不曾结束前,不要言放弃。
一定要相信,时间是金。
如果你做到以上几点,那么,我相信你一定能够投资成功。
交易的真象(ZT)
交易的真象(ZT)我在入市前看了很多书,尽管对技术和这个市场仍然一知半解,但我却从前人的告戒中知道了两个基本的生存原则:严格止损、顺势交易,并暗下决心一定要牢记这两个原则。
顺势交易 知易行难
一晃三个月就过去了,再回头看看自己的所作所为,止损做得还行,可是顺势交易却是做得一塌糊涂。开始时还记得要顺势,头几笔都是顺势仓,可是从那笔重仓亏损之后,我就像中了邪一样顽固地认为行情“一定会跌”,顺势交易的原则早被抛到了脑后,所有的“分析”结果都一边倒似的认为大跌一定还在后面。我不断地放空,又不断地止损,数笔亏损后终于发现我在一轮明显的上升行情中做空。我突然想到了三个月前自己还一次又一次地告戒自己:一定要顺势而为。看来,我早被行情和自己的“一厢情愿”搞晕了。问题清楚了,一定要再次牢记“顺势交易”。
一晃又是三个月过去了,的确我尝到了顺势的甜头,可是我却同时发现,我仍然有逆势操作,而且有些时候很难分清究竟是上升趋势还是下降趋势。问题解决起来很容易,我使用了一支均线来作为多空的分界线,价格处在均线上方则只做多仓,价格处在均线下方则只做空仓。相信吗,逆势交易的问题就因为这一简单的规则解决了,从此之后,再没有一笔逆势交易出现,问题彻底解决。
止损要有明确的点位
还有止损的问题,在入市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只知道止损,却不知道止损必须是一个明确的点。为此,我有几次在发现自己可能错了时却由于犹豫而使本来应该很小的亏损扩大,付出了无谓的损失。我的性格是非常果断的那种,可是为什么会犹豫以致延误了最好的止损时机呢?总结教训,发现是因为我只知道止损,但却没有明确的止损点,发生浮亏时还在考虑自己错了没有,是该等等看还是该认亏平仓,最终造成亏损的无谓扩大。
问题明确了,解决起来也很容易,当每一次进场时就设好止损点,不管这个止损是怎么设置,但必须是一个明确的点,点到就必须离场,不要去想“是不是我出来之后行情又会继续,让我错误止损”这样的问题。由于拖延而造成亏损扩大的问题也就这样轻易的解决了。
外汇交易的真相——规则
类似的问题有很多,但解决起来也并不难,为什么呢,是因为“规则”的制定贯穿参与了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没错,我所要说的交易的真相正是——规则。
与“规则”相反的是“分析”。“分析”本是个中性词,并无褒贬之意,但在期市中则有些不同。分析市场规律、分析自己的错误操作、分析优秀交易员的特点等等都是应用分析的正确方法。而我们几乎所有人都犯了一个相同的错误,将“分析行情”作为自己的基本交易方法,可以这样说,在进入期市的第一天起,我们就开始接受错误的交易习惯,我们所接触的大部分传统的技术分析手段都有其共同的缺陷就是“主观性”太强,使用这种主观性很强的分析工具和人性的情绪化特点结合起来最终造成了完全主观化的判断,判断的结果被自己当时的情绪所左右,同时会带有强烈的主观意愿偏向。这种错误的交易方法将绝大多数人挡在了成功交易的大门外,更遗憾的是,我们在分析自己错误时很难想到问题竟会出在这里,以“分析行情”来作为交易手段无疑是最大的交易误区。人性的情绪化特征是交易的大敌,而制定并严格遵守规则恰恰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分析规则和使用规则
与分析师经常所做的行情预测相反的是,优秀的交易员只遵守规则而从不做任何行情预测。优秀的交易员不会是一个优秀的分析师,优秀的分析师同样不会是一个优秀的交易员,二者由于所处位置的不同,在应对市场时所采用的方法也具有本质上的区别,使用分析和使用规则在这两类人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所谓“会说的不会做、会做的不会说”大概就是在说这个道理了,从前还是个新人时就注意到这样的一个现象:在公司里大谈“主力”,大谈“行情走向”,能够发表“精辟分析”的人通常操作是很糟糕的,而公司里经常赢利的一个客户却总是很沉默,问其怎么看行情,总回答:不知道会怎么走。和我聊起来也总是在说一些诸如顺势之类的理念性话题,与其他人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时还以为他是不愿意透露自己的想法,呵呵,后来自己经验渐丰才明白他没有撒谎,完全在说大实话。
大多数的散户交易者都介于分析师和优秀交易员之间,操作中既存在一些规则但同时又充斥着大量的主观化分析和毫无正确逻辑可言的“预测”,还有对所谓“主力”动向的臆想,而主观特征极其明显的“分析”正是导致逆势操作的主要根源,抄底、摸顶的恶劣操作习惯无一不是来自“分析”的结果。错误的操作方法导致的结果必然是持续的亏损,对大多数散户而言,资金是经不起折腾的,屡战屡败、亏多赢少,最终信心丧尽后出局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能够理解一些基本生存原则的老散户尽管可以相对长时间的留在市场,但根本上错误的交易方式仍然将其排除在赢家之列。
产业巴菲特
产业巴菲特“无成本”保险资金支撑的产融价值链
——杜丽红 转载自《新财富》2007年 12月
“无成本”保险资金
支撑的产融价值链
从可口可乐到吉列,再到中国的中石油,巴菲特一次次演绎了世人津津乐道的“股神”传奇。巴菲特在股票投资上的辉煌业绩掩盖了伯克希尔公司的其他业务,以至于很少有人注意到巴菲特早已从一个“股票投资人”转变为一个“股权投资人”了。
数据显示,实业投资早已是伯克希尔主要的扩张方向。2006年,伯克希尔的股票投资净现金流出为54亿美元,而收购业务的净现金流出额达101亿美元,此外旗下子公司还花费46亿美元用于购买固定资产。在伯克希尔的实业投资中,最重要的、最核心的是保险业务。2006年伯克希尔保险集团的浮存金高达509亿美元。实际上,巴菲特那些著名的股票投资大多是放在保险集团旗下的,是保险集团的浮存额支撑着这些投资,且整个保险集团及其持有的证券资产占到伯克希尔集团总资产的60%,贡献了总利润的60~70%。
不仅如此,“股神”传奇的背后,是巴菲特精心打造的以“零成本”保险资金为核心的产融价值链:保险业务的浮存金为股票投资提供了零成本资金,而股票投资的收益又转化为实业投资的资本金,实业投资的利润成为保险业务扩张的流动性后盾。这条产融价值链条看上去近乎完美,而且到目前为止运作都很成功。但是,这一战略背后 仍然隐藏着巨大风险,它要求产融链条上的每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保险业务必须要严格控制风险,以保证股票投资的零成本资金运作;股票投资在长期中必须保持正收益;而实业投资则必须要保持正现金流,以巩固保险业务的流动性后盾。一旦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问题,整个价值链将由此崩溃。?杜丽红/文
世界上最牛的股票是哪只?你可能会想到很多伟大的名字,但其中最耀眼的无疑是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Berkshire Hathaway,以下简称“伯克希尔”)。从1964~2006年的42年间,伯克希尔每股资产净值从19美元涨到70281美元,增加了3600倍,年均增长21.4%,较标普500年均10.4%的收益率高出一倍多,其股价更是从几美元一路上涨到127000美元(图1)。
巴菲特的投资神话使他获得了“股神”的美誉,但其实推动伯克希尔增长的不仅是股票。巴菲特在股票投资上的辉煌业绩掩盖了伯克希尔公司的其他业务,以至于很少有人注意到巴菲特已经从一个“股票投资人”悄然转变为一个“股权投资人”了。
仅2006年一年,巴菲特完成了对媒体公司Business Wire、养老保险公司Alpplied(85%股权)、运动产品生产商Russell的收购,并斥资51亿美元收购了电力公司PacifiCorp。此外,公司还创纪录地以50亿美元收购了一家生产小型刀具的以色列公司ISCAR80%的股权,从而开启了伯克希尔的国际收购之路。而其规划中的收购还有TTI(一家电子元件分销商)80%的股权。迄今,伯克希尔旗下绝对控股的公司已达40多家(其中不少公司是伯克希尔100%控股的),涵盖了保险、能源与公用事业、金融、制造、服务、零售等多个领域。就像巴菲特说的,在他一个人的“薪酬委员会”里,他每年要决定40位CEO的薪酬。
“最近几年,我们发现越来越难以找到被低估的股票了,而我们庞大的资金规模进一步缩小了我们选择的空间。今天,我们可以大规模购买并持有的股票远少于十年前;但这并没有让我们担忧,因为我们可以购买那些被低估的公司,那些拥有持续竞争力和精干且忠诚管理团队的公司。”巴菲特在给股东的信中宣称。
保险业务能为巴菲特提供零成本资金
保险集团是整个伯克希尔架构的核心
早期巴菲特把更多的钱投到了证券市场上。在1965-1995年的30年间,公司每股投资的价值年均增长33%,而每股经营收益的年均增长仅为13.4%。但在1995-2006年的十多年间,公司把更多资产投资在收购上,结果每股投资价值的增长减缓至12.6%;与之相对,税后收益增长加速了,实现了年均31.7%的增长。2006年,公司的股票投资净现金流出为54亿美元,而收购业务的净现金流出额已高达101亿美元,此外旗下子公司还花费46亿美元用于固定资产购买。这些数据显示,实业投资已成为伯克希尔目前主要的扩张方向(表1)。
http://www.p5w.net/newfortune/texie/200712/W020071217585081404001.jpg
其实,早在上世纪60年代并购时起,巴菲特就已经进入了实业投资领域,而其中最成功的业务就是保险。1967年巴菲特以860万美元收购NICO保险公司,当时该公司账面的浮存金(Float,由收到保费与支付赔偿额之间的时间差所形成的准备金)仅为1700万美元。40年过去了,2006年伯克希尔保险集团的浮存金高达509亿美元,旗下全资子公司GEICO是全美第四大汽车保险公司,而General Re和伯克希尔·哈撒韦再保险集团则是全球最大的再保险公司之一。实际上,巴菲特那些著名的股票投资大多是放在保险集团旗下的,是保险集团的浮存额支撑着这些投资,而整个保险集团及其持有的证券资产占到伯克希尔集团总资产的60%,贡献了总利润的60~70%(表2)。
http://www.p5w.net/newfortune/texie/200712/W020071217585081567667.jpg
巴菲特常说保险业务是他绝对不会出售的业务,因为这一业务为他提供了十多年的零成本资金。其实这还不是故事的全部—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保险集团都是整个伯克希尔架构的核心,它为证券投资提供了低成本的资金,而证券投资赚到的钱又成为巴菲特实业投资(公司收购)的资本金,最后实业投资的利润为保险业务扩张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在这个后盾的推动下,保费收入与浮存额进一步扩张,证券投资业务有了更充足的资金,然后是更大规模的实业投资。在这个产融价值链条的循环中,伯克希尔的资产和收益都在快速增长着。
巴菲特如何使保险资金成本趋于“零”
要理解巴菲特的产融链条,必须先理解这一链条的核心—保险业务。研究表明,尽管保险业务通常可以产生庞大的现金流,但对于多数公司而言,这个资金并非是无成本的,实际上,随着保险行业竞争的加剧,保险资金的使用成本也在上升,在某些时候甚至高于市场平均的资金成本(在美国,财险行业平均的资金成本为6%)。既然保险资金并不便宜,为什么巴菲特还如此偏爱保险业务?他又是如何使得保险资金成本趋于“零”的?
巴菲特主要经营的是财险业务,包括汽车保险、家财保险和再保险,通常投保人有一个错觉,即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总体上要高于其实际的赔付额,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由于保单是一种相对标准化的产品,因此,如果剔除牌照因素,保险,尤其是财险是一个高度竞争的行业,美国保险行业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到今天市场集中度依然不高,价格战仍是主要的竞争手段。在这种情况下,保险费率被不断压低,并最终使保费收入低于赔偿额,从而形成了保险资金的使用成本:
保险资金使用成本=实际赔付额+保险公司运营成本(主要是销售成本)-保费收入。
在美国,长期看财险公司平均的资金使用成本为6%,即实际赔偿额与运营成本之和要比保费收入高出6%。在中国,尽管有保监会的牌照控制,但截至2007年上半年,25家财险公司有13家亏损,车险市场更是陷入了全面亏损的窘境。不过,赔付额高于保费收入并不意味着保险公司的真实亏损,因为平均来看,从投保人开始缴费到真实的赔付发生通常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而在此期间,保险公司可以无偿使用这笔保费资金(巴菲特称之为浮存额),随着保费规模的扩张,累积的浮存额也在扩张,而只要保险公司使用这些浮存额的投资收益能够超过保险成本,保险公司就是盈利的。
而且,只要保险资金的使用成本低于市场平均的资金成本,保险公司就是盈利的。但在低息时代和价格战中,很多保险公司陷入了持续的亏损中,只是由于新保单的进入,使公司的亏损在短期内不会转变为流动性危机。
注意,我们比较的是保险成本与市场平均的资金成本,为什么不是每家保险公司自己的投资收益?换句话说,巴菲特的保险公司拥有更高的投资收益(在过去40年中,其税后年均价值增长比标普500高出11%),这是否意味着他可以忍受更高的保险成本?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巴菲特的保险公司是否应该主动展开更加激烈的价格战以攫取更多的保费收入,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毕竟,相对于伯克希尔年均20%多的净值增长,只要保险资金的使用成本低于20%,就意味着上述策略是有利可图的。
但是,深入研究伯克希尔的保险业务,我们发现,巴菲特的保险业务非但不是更加激进的,反而是更加保守的。实际上,由于不愿卷入价格战,巴菲特旗下专注于一级零售市场(相对于再保险市场,发放保险的市场被称为一级市场)的保险公司NICO自1986年以来市场份额持续下降。正像巴菲特自己说的:“你能想象一个公开上市的公司坚持持有一个连续14年市场份额下滑的业务吗?而且,更重要的是,这种下滑并不是由于无法拓展业务而造成的,只要我们愿意降价,数十亿美元的保费收入在那儿等着我们,但我们却坚持把我们的价格定在一个能够保证盈利的水平上,而不去效仿我们那些过于乐观的同行。”
因此,对巴菲特来说,“保费收入是好东西,只要它不太贵”。巴菲特坚持把保单价格定在盈利或至少盈亏平衡的水平上,即使这种坚持将以市场份额的牺牲为代价。实际上,为了更好地贯彻这一理念,在NICO公司中甚至有一条规定,就是没有人会因为市场份额的下降而被开除,只要他认真对待每份合约。
巴菲特不仅在一级市场上坚持这一原则,在再保险市场上更加谨慎。2001年的“911事件”让巴菲特旗下新收购的再保险公司Gen Re遭受了巨额亏损,此前该公司低估了恐怖袭击等人为风险。事件发生后,巴菲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这家公司进行自上而下的洗脑,以贯彻其“不能以亏损为代价来扩张市场份额”的原则,并要求对此前签下的、低估了恐怖威胁的保单进行全面清理—尽管这些保单中涉及的某些风险(如核袭击等)还没有爆发,而且也没有迹象显示将要爆发,但巴菲特认为这些风险根本无法度量,因此也无从确定合理价格。2006年,美国保险行业经历了一个没有被特大飓风光顾的好年景,再保险市场开始从卡特里娜飓风的阴影中走出来,大量资本重新涌入这一市场,飓风保单价格开始下降,但就在行业开始繁荣的时候,巴菲特却决定减少他在飓风上的风险承担,“无论别人做什么,我们不会在一个错误的定价下签订任何保单”。
有人说巴菲特“胆小”了,但他的回答是,“我们做好了为单一一项灾害事件就损失60亿美元的准备,但前提是必须有人给我们合理的价格来承担这项风险,在价格没有反映我们可能承担的损失情况下,我们不会承担任何风险,哪怕是很小的风险—合理的定价并不能够保证每年都盈利,但是不合理的定价却一定会导致最终的亏损”。
正是由于对这些原则的坚持,在40年的保险生涯中,巴菲特的保险业务有一半年份是零成本的,即保费收入大于赔偿额和运营成本;还有约1/4年份的保险资金成本低于长期国债收益率。显然其保险资金成本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用巴菲特自己的话说,他不但没有因为使用别人的资金而支付成本,反而收到了别人给他的钱。
为什么巴菲特要坚持保险资金的零成本?既然他的投资收益高达20%以上,而只需支付6%或10%的资金成本就可以得到源源不断的保费资金,为什么不降低保单价格来获取更多的资金呢?
答案就在于巴菲特并不“缺钱”。在美国发达的资本市场上,他可以以市场平均的资金成本从其他保险公司、养老基金那里获得足够多的资金。巴菲特缺的是“低成本”的“长期”资金,而这两点都有赖于自有保险公司相对保守的定价策略。
很多人误以为保险公司的资金总是很“长期”的,因为实际赔付的发生可能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以后,但问题是一旦定价错误,低估了发生概率,事件很可能会“提前”发生,而保险公司可能在短时间内被要求全额支付,如果准备不足公司就将被迫以低价出售那些很赚钱的股票,而这是巴菲特最不愿意看到的。显然,正确的估价风险是保证资金长期的前提。
另一方面,既然巴菲特可以在市场上以平均的资金成本获得充足的资金,那么,自有保险资金的意义就在于它的低成本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控制保险成本不仅是保险业务稳健运营的需要,更是巴菲特产融战略的要求。
巴菲特说:“一个公司的盈利能力取决于三点:(1)资产的盈利能力;(2)债务融资的成本;(3)财务杠杆的使用(负债水平)。众所周知,我们在第一点上做得很好,资产盈利能力很强,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低债务成本也使我们受益匪浅,而低成本资金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合理定价的保险收入。但是同样的原则并不适用于其他财险公司,他们可能拥有巨额的保险浮存金,但为获取这些资金所支付的成本却已超过了它们的实际价值,在那种情况下,巨额保费所撬动的高杠杆就不是什么好事了。”显然,关注保险资金成本也是巴菲特与那些一心只想从保险业务上拿走更多现金流的经营者的不同之处。
在零成本保险资金的支持下,巴菲特演绎了他的股票神话,从可口可乐到吉列,再到中国的中石油,“股神”的故事广为传诵,而巴菲特也从中赚取了丰厚的收益。但随着资产规模的扩大,巴菲特已经很难从证券市场上找到能长期大量持有的股票了,于是他的钱开始大量涌入实业领域,就像他在每年致股东信中所说的:“如果你有或者你知道哪里有符合我六个要求的公司,请Call我,24小时随时恭候。”
以现金流为核心组织实业投资
显然,在外界目光聚焦的股票投资背后,巴菲特投资王国的真正支撑是实业投资。在实业领域,巴菲特延续了其股票投资的风格,把经营决策交给子公司的管理团队来决策,而他自己只做那些他最擅长的事,即资本配置、投资决策和CEO的选择与激励—巴菲特给予了旗下公司CEO们丰厚的报酬和充分的信任,以至于在过去42年间从来没有一位CEO离开伯克希尔去另谋高就。
如果说巴菲特擅长用人的话,那么他更擅长用钱,他曾坦承能够给予属下子公司最大的支持就是资金上的支持。2001年巴菲特以4.2亿美元收购了生产屋顶连接装置的Mitek公司,然后以9%的利率向其贷款2亿美元,并注资1.98亿美元(55名雇员也注资了2200万美元),这些资金支撑Mitek公司完成了14次并购扩张,并使其销售额翻了两倍,每股价值也从10000美元上涨到71699美元。目前该公司已还清了伯克希尔的借债。除此之外,2006年伯克希尔还帮助旗下子公司Fruit、CTB、Shaw、Clayton、MidAmerican等进行了一系列扩张性收购,并承诺在未来5年内向MidAmerican再注资35亿美元。
在直接投资的基础上,巴菲特也凭借自身庞大的资产规模和良好的资信评级为子公司提供外部融资支持。公开资料显示,伯克希尔保险和生产服务部门1/4的债务是由母公司出面融资的,43%的债务是由母公司担保的,仅有1/3的债务是子公司独立融资的;而在金融产品部门,3/4的债务都是由全资子公司BH金融公司发行并由母公司担保的;只有公用事业部门,凭借良好的资产抵押能力独立承担了全部债务(表3)。
http://www.p5w.net/newfortune/texie/200712/W020071217585081564454.jpg
上述资金支持对于周期性行业的企业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2006年MidAmerican旗下的房地产经纪业务遭遇了行业低谷,不过巴菲特认为这只是周期性的波动,所以仍助其完成了两笔收购,并在策划进一步的收购行动。同样遭遇低谷的还有房地产开发和抵押贷款公司Clayton,2006年经历了其1962年以来的最低销售额,为了帮助该公司缓解资金压力,伯克希尔收购了其100亿美元的分期房贷。
集团层面统一融资和统一配置金融资源的模式显示,伯克希尔实质上是产融结合的综合性企业,而不是股票投资人,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PE(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实际上,巴菲特从来都不承认伯克希尔是一家PE,因为他从来不考虑如何退出他的实业投资:“有一点我必须提醒你们注意,那就是:无论价格如何,我和查理(伯克希尔公司的副主席)都没有兴趣出售伯克希尔旗下的任何公司。我们既不会因为昂贵的价格而出售好的业务,也不会像倒垃圾一样出售表现不佳的业务—只要这些业务还能够产生一点现金,只要它们的管理团队还不错—在每个转折点丢弃掉最差业务,这并不是我们的风格—当然,我们的这种态度可能会损害公司的财务表现。”
伯克希尔旗下的报纸业务面临网络等新媒体的冲击,陷入亏损之中,私人飞机租赁业务在2006年6月以前都是亏损的,在这些业务上巴菲特仍在坚持着,有些改善了(如私人飞机租赁),有些还没有。但幸运的是,巴菲特比任何人都更清楚流动性的重要性,所以,即使是在“不轻易抛弃任何业务”的原则下,他仍然谨慎地使投资不至于失控。事实上,伯克希尔各子业务在长期中都保持正的自由现金流,而实业投资的利润贡献更成为保险资金之外最重要的资金来源。2006年,伯克希尔的净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为102亿美元,而出售股票收到的现金为37亿美元(表4)。“为了避免重复错配我们的资金,我们总是很谨慎地对待那些‘只要再追加投资就可以使不好的业务恢复盈利能力’的建议(在一个糟糕行业里追加投资,结果很可能是落入流沙的陷阱)。”巴菲特认为。
http://www.p5w.net/newfortune/texie/200712/W020071217585081718751.jpg
实际上,巴菲特的整个实业投资都是以现金流为核心进行组织的。在巴菲特控股公司的名录中除了多家保险公司、金融企业外,还包含了形形色色的企业。尽管行业迥异,但这些企业大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均处于竞争不太激烈的传统行业,这些行业没有暴利的收益,也没有惊人的成长(这一点和他股票投资的企业不同),但却能够产生相对稳定的正现金流—而这也正是巴菲特并购企业的核心标准之一。
不过,一些投资人对于巴菲特的实业战略产生了置疑。在巴菲特的几大业务板块中,尽管制造业的总资产回报率是最高的(6%左右),但由于巴菲特坚持其制造服务部门必须采取低负债率(35%)的保守运营策略,结果,在净资产回报率方面金融产品部门最高,其次是保险及其投资收益,而制造服务部门和公用事业部门最低,制造服务业的ROE只有10%,公用事业更低,仅为7%(表5、表6)。
http://www.p5w.net/newfortune/texie/200712/W020071217585081717995.jpghttp://www.p5w.net/newfortune/texie/200712/W020071217585081873291.jpg
既然实业投资的回报率并不高,甚至低于保险+证券的投资模式,为什么巴菲特还要进入这些产业?为什么他不提高其制造部门的负债率水平,以更好利用财务杠杆?
答案就在于:巴菲特需要制造服务部门和公用事业的稳定现金流来支持保险业务的扩张和整个产融链条的完整。
产业是保险规模扩张的后盾
如果不是规模足够庞大的实业投资,巴菲特的战略链条可能早就断了。
零成本战略的困境
巴菲特对零成本保险资金的执著为其投资业务提供了低成本资金,但对零成本战略的坚持却也给巴菲特的保险业务带来了困境,就像前文所分析的,在一级保险市场上,巴菲特曾经历了长达14年的市场份额萎缩。为了扭转局面,其旗下保险集团开始了大规模的广告投入,试图通过打造保险品牌来改变这个行业无差异价格战的游戏规则。1995年巴菲特收购旗下最大汽车保险公司GEICO时,它每年的广告支出仅为3100万美元,但完成并购后的第二年,即1997年,GEICO的广告支出就上升到1.43亿美元,2003年进一步上升到2.38亿美元,2006年上升到6.31亿美元,远高于其他所有大型保险集团。让人们像点名要喝可口可乐、要用吉列刀片一样,点名要买NICO或GEICO的保险,这一直是巴菲特的梦想。而广告战略确实给公司带来了好处,电话营销的成功率提高了,市场份额也从收购时的不到3%上升到6.1%,增加的保单则摊销了广告支出的成本,使公司整体业绩向好。
但问题是,如果广告战略真的有效的话,那么GEICO的做法很可能会把整个财险行业由价格战引向广告战。从这个行业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史看,它在不断进行营销模式的创新,尽管每次创新都会给领头的企业带来丰厚的回报,但这种超额收益很快就会由于其他企业的效仿而消失。
除了广告投入外,为了抵御市场份额下降的威胁,巴菲特在保险行业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的并购:在1976~1980年间,巴菲特不断增持了GEICO的股票,使其持股比例达到33%,此后由于GEICO的回购行为使巴菲特的持股比例进一步上升到50%,1995年巴菲特最终与GEICO达成协议,以23亿美元全面收购了GEICO公司,使集团保费收入从此前的34亿美元增加到64亿美元,翻了一倍;1998年,巴菲特又溢价收购了全美最大的再保险公司Gen Re,它贡献了公司当年保费收入的2/3。其他被收购的保险公司还包括Medical Protective Company, Applied Underwriters, U.S. Liability Insurance Company, Central States Indemnity Company, Kansas Bankers Surety, Cypress Insurance Company 以及几家被并入Homestate Companies的保险公司。这些并购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公司保费收入的快速增长。
并购成长似乎成为巴菲特保险业务增长的一条捷径,但问题是,由于巴菲特并不相信“青蛙变王子”的故事(巴菲特曾经把好公司并购坏公司比喻为“公主亲吻了青蛙”,但他并不相信“青蛙”(坏公司)会从此变为“王子”(好公司)),因此,他购买的公司都是价格不菲的优势企业,并为此支付了高昂的溢价。在巴菲特的保险集团中,并购溢价所形成的商誉累计达到154亿美元,占保险集团总资产的10%。所以,并购能否成功取决于巴菲特能否使被并购公司增值。
鏖战再保险
为了更好利用自身的流动性优势,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巴菲特的保险集团开始大举进军再保险领域。不同于一级市场,在再保险市场上,保单并不是标准化的,由于保额巨大,通常是逐笔讨论定价的;而且,与一般投保人并不十分担心保险公司的破产风险不同,在再保险市场上,承保人的资金实力是投保公司重点考虑的因素,因为在重大灾害发生时,如果再保险人违约的话,一级保险公司将由于无法支付客户赔偿额而面临破产危机。因此,在这个市场上,尽管价格仍是交易达成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最重要的因素。便宜的再保险保单是一个愚蠢的保单,因为一旦灾害真的发生,错误估价的再保险人将由于储备不足而注定违约,从而使保险合约变得没有任何意义,并拖累试图转嫁风险的一级保险公司。
在再保险领域,资本实力和流动性是评价再保险公司的最重要因素,而在这方面,巴菲特的实业投资无疑为其再保险业务提供了坚实的流动性后盾。深谙资本市场游戏规则的巴菲特在评价其实业投资与保险业务的协同效应时,曾明确指出:“高波动会损伤一个公司的债券信用评级和股票市盈率水平,即使这个公司从长期看是很盈利的(这也是财险公司的市盈率水平通常低于寿险公司的原因),这就迫使许多再保险公司为了熨平波动而转让部分风险业务或拒绝一些好的业务。但伯克希尔不同,我们乐于接受任何被合理定价的波动,我们有雄厚的资本实力和充足的流动资金来对抗短期的业绩波动和评价降低。”实际上,在“911事件”后,尽管巴菲特旗下Gen Re公司也遭遇了惨重损失,但它却是四大再保险公司中唯一一家没被降级的公司(此前四家公司的信用评级都是AAA),并在“911事件”后成为最抢手的再保险公司。恐怖袭击的威胁使全球再保险需求大幅上升,但刚刚经受打击的许多再保险公司都还没有从厄运中恢复过来,无力或者不愿在短期内继续扩大其风险头寸,只有巴菲特的再保险公司在忙碌地接单。
正应了巴菲特的那句话,“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
以产业资本殷实的盈利能力为后盾,巴菲特在过去20年中在再保险领域里攫取了大量的保费收入,公司再保险业务的浮存金从7亿美元上升到近400亿美元,成为全球顶级的再保险集团。目前,其再保险浮存金已占到公司总浮存金的80%。
对于未来,巴菲特认为他的保险业务已经做好了迎接千亿美元规模行业性巨灾的准备—尽管这一数量级的损失额是许多保险公司想都没想过的。如果巨灾真的发生了,伯克希尔将承担其中3~5%的份额,即30~50亿美元,而公司在投资和其他产业上赚的钱完全可以覆盖这一成本(2006年公司的净利润是110亿美元,其中约37.5亿来自保险以外的产业,48.3亿来自证券投资收益,而账面现金达到400多亿美元)。
综上,庞大的实业投资推动了伯克希尔在更具规模效应的再保险领域拼抢市场,而合理定价的再保险保单又为股票投资的发展提供了低成本的资金,扩大了其投资收益的成果,然后是实业投资的规模扩张和整个集团更好的流动性。
这就是巴菲特式的产融协同。
产业+保险:
长在悬崖上的花
保险业务的浮存金为股票投资提供了零成本资金,而股票投资的收益又转化为实业投资的资本金,实业投资的利润成为保险业务扩张的流动性后盾。巴菲特这一以保险为主的产融价值链条看上去近乎完美,而且这一链条到目前为止都很成功(图2)。
http://www.p5w.net/newfortune/texie/200712/W020071217585081879539.jpg
但客观地说,这一战略背后仍然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它要求产融链条上的每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保险业务必须要严格控制风险,以保证股票投资的零成本资金运作;股票投资在长期中必须要保持正收益;而实业投资则必须要保持正现金流贡献,以巩固保险业务的流动性后盾。一旦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问题,整个价值链将由此崩溃。
实际上,尽管巴菲特的保险团队已经非常谨慎地估价每项风险,力图做到使保费收入能够覆盖所有赔偿额和运营成本,但巴菲特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在财险领域,尤其是再保险领域,再有经验的专家也很难确切地估价每笔交易的风险,尤其是那些期限长、风险具有隐秘性的保单,从签订第一张保单到隐藏的风险被揭示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有时甚至长达50年),而在此期间依据错误估价签订的大量新保单才是公司的真实隐患。巴菲特的保险旗舰GEICO公司就曾因其在上世纪70年代初的错误估价而导致1976年的巨额亏损,一度面临破产危机,而Gen Re在2001年暴露的危机也让公司花了5年时间来处理。由此可见,保险业务的估价错误,其后果绝不仅仅是资金成本的上升,它有可能迫使投资部门为了满足保险部门的流动性需求,而在不利价格下出售那些准备长期持有的股票。另一方面,实业部门的业绩不佳或持续的负现金流也将削弱整个集团的流动性,进而削弱保险业务的抗风险能力。
在保险业务上正确的风险定价、实业投资领域严格的行业选择和审慎的追加投资决策,这些都是巴菲特产融战略成功的基本要素,只有那些真正的“高手”在最谨慎的行动下,才能够触摸到这朵“长在悬崖上的花”,才能够使得“产业+保险”的模式良性运转。而对于那些资本实力不够雄厚、流动性不够充足、风险控制不够严格的企业来说,同时经营保险和其他产业,不仅不能给它带来意想中的低成本资金,还可能使整个集团遭受灭顶之灾。■
李嘉诚:57年不败秘诀 90%时间先想失败(ZT)
李嘉诚:57年不败秘诀 90%时间先想失败(ZT)十一月二十一日,《商业周刊》编辑团队一行六人,抵达位于香港中环的长江集团中心。在警卫团的森严戒备下,我们踏入直抵顶层的电梯。
这栋以蓝绿色玻璃帷幕包裹的七十层大楼,与中国银行新、旧大楼,丰银行等地标大楼比邻。这里,是香港的钻石地段。
长江大厦七十楼,居高临下俯瞰「世界三大天然良港」维多利亚港,除非警卫用特殊磁卡解碼,否则任凭外人怎么按电梯钮,都无法抵达。它,正是长江实业主席李嘉诚遥控五十五国企业的跨国指挥总部。十一月二十一日,《商业周刊》第一○四七期编辑会议在此召开,由李嘉诚担任客座总编辑,主持会议。
为安排这次会议,我们与李嘉诚幕僚邮件往来,超过一百五十封,越洋电话更难以计数。其幕僚作业高度缜密,因为极度重视风险控管的李嘉诚,不喜欢意外。
李嘉诚在一九五○年创业,五十七年来,他从未遇过一年亏损,历经两次石油危机、文化大革命、亚洲金融风暴,他的企业却能横跨五十五个国家,走向日不落。由「塑料花大王」李嘉诚走向「地产大王」李嘉诚,未来更可能变成「石油巨擘」李嘉诚,每跨入新产业,他虽不一定是产业的先行者,却总能先驰得点。
十二月,《商业周刊》邀请李嘉诚担任客座总编辑,谈成功四讲。
谈风险,他花了九○%的时间在想坏情况下会出现的问题;他说「审慎」是一种艺术,必须拿捏风险和投资的脚步;谈投资,五十多年来,他的个人资产每年都成长;谈管理,他指出要当领袖而不是老板。
最后,他总结谈到留给孙子一句很重要的资产:「做人如果可以做到『仁慈的狮子』,就成功了。」一个有能力的森林之王,却能心存慈悲。
请就坐,五十七年的日不落经营哲学,即将开始……。
《商业周刊》问(以下简称问):大家都很好奇,你从二十二岁开始创业做生意,超过五十年,从来没有一年亏损,而且还一步步成为华人首富。如何在大胆扩张中,不翻船?
李嘉诚答(以下简称答):想想你在风和日丽的时候,假设你驾驶着以风推动的远洋船,在离开港口时,你要先想到万一悬挂十号风球(编按:香港以风球代表台风强烈程度,十号相当于强烈台风),你怎么应付。虽然天气满好,但是你还是要估计,若有台风来袭,在风暴还没有离开之前,你怎么办?
我会不停研究每个项目要面对可能发生的坏情况下出现的问题,所以往往花九○%考虑失败。就是因为这样,这么多年来,自从一九五○年到今天,长江(实业)并没有碰到贷款紧张,从来没有。长江(实业)上市到今天,假设股东拿了股息再买长实,(现在)赚钱两千多倍。就是拿了(股息),不再买入长实,股票也超越一千倍。
问:九○%考虑失败?很有趣,一般人满脑子都想怎么成功,为何你花这么多时间想失败?
答:你一定要先想到失败,从前我们中国人有句做生意的话:「未买先想卖」,你还没有买进来,你就先想怎么卖出去,你应该先想失败会怎么样。因为成功的效果是一○○%或五○%之差别根本不是太重要,但是如果一小漏洞不及早修补,可能带给企业极大损害,所以当一个项目发生亏蚀问题时,即使所涉金额不大,我也会和有关部门商量解决问题,所付出的时间和以倍数计的精神都是远远超乎比例的。
我常常讲,一个机械手表,只要其中一个齿轮有一点毛病,你这个表就会停顿。一家公司也是,一个机构只要有一个弱点,就可能失败。了解细节,经常能在事前防御危机的发生。
问:哪些细节你一定会紧盯观察?
答:现金流、公司负债的百分比是我一贯最注重的环节,是任何公司的重要健康指标。任何发展中的业务,一定要让业绩达致正数的现金流。
问:九○%考虑失败,可以说是,全方位预测风险的能力吗?为什么这件事比思考成功关键来得重要?
答:可以这样说,就像是军队的「统帅」必须考虑退路。例如一个小国的统帅,本身拥有两万精兵,当计划攻占其他城池时,他必须多准备两倍的精兵,就是六万,因战争启动后,可能会出现很多意料不到的变化;一旦战败退守,国家也有超过正常时期一倍以上的兵力防御外敌。
任何事业均要考虑自己的能力才能平衡风险,一帆风顺是不可能的,过去我在经营事业上曾遇到不少政治、经济方面的起伏。我常常记着世上并无常胜将军,所以在风平浪静之时,好好计划未来,仔细研究可能出现的意外及解决办法。
问:你相当强调风险,不过外人注意到的却是长江集团五十年来,屡屡在危机入市,包含一九六○年代后期掌握时机从塑料跨到地产,后投资上海、深圳港口生意,甚至在印度尼西亚排华运动时投资印度尼西亚港口等,你的大胆之举为何都未招来致命风险?
答:这其实是掌握市场周期起伏的时机,并还有顾及与国际经济、政治、民生一些有关的各种因素,如地产的兴旺供求周期已达到顶峰时,几乎无可避免可能会下跌;又因为工业的基地转移、必须思考要增加的投资、对什么技术需求最大等等的决定,因应不同的项目找出最快达到商业目标的途径,事前都需要经过精细严谨的研究调查。
能在不景气的时候大力发展,就是在市场旺盛的时候要看到潜伏的危机,以及当它来临时如何应对,这是需要具备若干条件的。
问:你所谓的具备若干条件……?
答:关键在于要做足准备工夫、量力而为、平衡风险。我常说「审慎」也是一门艺术,是能够把握适当的时间做出迅速的决定,但是这不是议而不决、停滞不前的借口。
经营一间较大的企业,一定要意识到很多民生条件都与其业务息息相关,因此审慎经营的态度非常重要,比如说当有个收购案,所需的全部现金要预先准备。
我是比较小心,曾经经过贫穷,怎么样会去冒险?你看到很多人一时春风得意,一下子就变为穷光蛋,我绝对不会这样做事,都是步步为营。
有一句话,我牢牢记住:「穷人易过,穷生意难过」,你再穷,你不能吃好的白米,你可以买最便宜的米,还是可以过,人家吃肉,你可以吃菜,最便宜的菜;但是穷生意很难,非常难。所以小心翼翼,可以讲,如履薄冰。
问:你刚才提到,在不景气时候能大力发展,关键在于要「做足准备工夫、量力而为、平衡风险」。机会来临时,能够把握适当的时间做出迅速的决定。一九七七年,你迅雷不及掩耳的收购香港希尔顿酒店就很经典……(编按:长实以港币二亿三千万元收购希尔顿酒店所属的永高公司,整项交易用不到一周。这是长实上市第一次重大收购案)。
答:最重要是事前要吸取经营行业最新、最准确的技术、知识和一切与行业有关的市场动态及讯息,才有深思熟虑的计划,让自己能轻而易举在竞争市场上处于有利位置。你掌握了消息,机会来的时候,你就可以马上有动作。
能买下希尔顿是因为有一天我去酒会,后面有两个外国人在讲,一个说中区有一个酒店要卖,对方就问他卖家在哪里?他们知道酒会太多人知道不好,他就说,在Texas(德州),我听到后立即便知道他们所说的是希尔顿酒店。酒会还没结束,我已经跑到那个卖家的会计师行(卖方代表)那里,找他的auditor(稽核)马上讲,我要买这个酒店。他说奇怪,我们两个小时之前才决定要卖的,你怎么知道?当然我笑而不答心自闲,我只说:如果你有这件事,我就要买。
我当时估计,全香港的酒店,在两、三年内租金会直线上扬。(卖家)是一间上市公司,在香港拥有希尔顿,在峇里岛是Hyatt Hotel(凯悦饭店),但是我只算它香港希尔顿的资产,就已经值得我跟它买。这就是决定性的数据,让这间公司在我手里。
问:这起生意难道没有别的竞争者?
答:一、因为没有人知道,二、我出手非常快。其他人没这么快。因为我在酒会听到了,就马上打电话给我一个董事,他是稽核那一行的,我一问,他和卖家的稽核是好朋友,马上到他办公室谈。
你今天坐的地方(手指地上),就是希尔顿一部分地址。那笔交易我买过来后,公司的资产一年增值一倍。
问:你最近看哪些新的产业?
答:今天啊?很多新的东西,我昨天开会,讲到facebook(编按:由两位哈佛生创立,较特别的是使用者大多会留下真实姓名和数据,供交友或寻人之用)。
从最初的几家大学开始,有人说二○一一年还是二○一二年才达到四千八百万名用户,其实这公司上个月已达四千五百多万用户,但是如果你没有这个information的话,要分析facebook,你的数据就不足够。
所以呢,做哪一行都是,最要紧的就是要追求最新的information(信息),做哪行都是一样(强调语气)。
问:在事业上追求最新的信息,在个人理财上呢?
答:这么多年来,一九五○年到今天,个人(资产)来讲,从来没有一年比去年少。要做到这样,第一原则就是不要有负债。我在一九五六、五七年以后,个人没有欠过一个债,我的负债是这个(边桌上有两只金属做大、小北极熊雕像,指着小北极熊说),我的现金是这样大(指着大北极熊),这个是我今天才运用的(比喻)啊(笑)!
问:个人理财第一个原则不能负债,那投资呢?
答:投资时我就是先设想,投资失败可以到什么程度?成功的多几倍都没关系,我也曾有投资赚十多倍都有,有的生意也做得非常好,亏本的非常少,因为我不贪心。公司是从来没亏过,个人的赚钱、财产,也是一直增加。但我并没有赚快钱的机会,因为我比较小心。
问:个人投资有没有哪个时间碰到的挑战最大?
答:没有,因为我不是只投资一种行业,我是分散投资的,所以无论如何都有回报,我比较小心。而且我个人(资产),很多是一个礼拜便可以拿得到现金。
问:一周能拿到现金占你的投资比例有多少?
答:不少于三分之一。例如政府债券、股票,一个礼拜都能拿到。我当然还有其他的投资,例如地产,这不是马上可以兑换为现金。
问:李先生你说成功没有方程式,但如果一定要你说成功的三项原则,会是什么?
答:第一个,你做那个行业,一定要追求那个行业最好的知识、information,最好的技术是什么,且必须处于最佳的状态。这是第一。第二,努力、毅力(幕僚补充:李先生说努力、毅力的意思不是传统字面上那个意思,是best effort,做到极致)。不过,很重要的是,如果一个机构,没有掌握跟这个行业有关的知识,如果你判断错误,就算你再努力、再有毅力,你失败的代价太大。第三就是建立好的制度与人才。
问:你刚刚提过必须有最新的信息,除此之外还要有制度,但是你管的事业从零售业、港口运输一直到石油产业,种类包罗万象,如何用制度管理?
答:现在是一个多元的年代,四方八面的挑战很多。我们业务遍布五十五个国家,公司的架构及企业文化,必须兼顾来自不同地方同事的期望与顾虑。
所以灵活的架构可以为集团输送生命动力,还可以给不同业务的管理层自我发展的生命力,甚至让他们互相竞争,不断寻找最佳发展机会,带给公司最大利益。公司一定要有完善的治理守则和清晰的指引,才可以确保创意空间。例如长实,长实在过去十年有很多不同的创意组织和管理人员,他们的表现都很出色,所有项目不分大小,全部都是很有潜力和有不俗的利润。
大家一定要知道,企业越大,单一的指令与行为是不可行的,因为这会限制不同的管理阶层,发挥他的专业和经验。
我举一个例子。一九九九年我决定把Orange(编按:指原本和记黄埔集团旗下的一家英国电讯业务公司,后高价卖出)出售,卖出前两个月,管理层建议我不要卖,甚至去收购另一家公司。我给他们列了四个条件:如果他们办得到,便按他们的方法去做。
一、收购对象必须有足够流动现金;二、完成收购后,负债比率不能增高;三、Orange发行新股去进行收购之后,和黄仍然要保持三五%的股权,我跟他们说,三五%股权不但保护和黄利益,更重要是保护Orange全体股东的利益;四、对收购的公司有绝对控制权。
他们听完后很高兴,而且也同意这四点原则,认为守在这四点范围内,他们就可以去进行收购。结果他们办不到,这个提议当然就无法实行。
我建立了四个坐标给Orange管理人员,让他们清楚知道这个坐标,这是公司的原则,然后他到那边发展时,在这四个原则发挥才干。但是不能超越我这个四个coordinates(在空中比出四个坐标)。
这只是众多例子中的一个,其实在长实、和黄集团里面,我们有很多子公司,我都会因应每家公司经营的业务、商业环境、财政状况、市场前景等,给他们订出不同的坐标,让管理层在坐标范围内灵活发挥。
问:你提到经营企业成功的第三的原则是人才,威尔许说他花六成到七成时间在人才身上,你如何定义优秀人才的准则是什么?
答:成功的管理者都应是伯乐,不断在甄选、延揽比他更聪明的人才,不过有些人却一定要避免。绝对不能挑选名气大却妄自标榜的「企业明星」。企业也无法负担那些滥竽充数、唯唯诺诺或者灰心丧志的员工,更无法容忍以自我表演为一切出发点的企业明星。
我的经验是,挑选团队,忠诚心是基本,但更重要的是要谨记,光有忠诚但能力低的人或道德水平低下的人迟早累垮团队、拖垮企业,是最不可靠的人。
因此,要建立同心协力的团队。第一条法则就是能聆听得到沉默的声音,你要问自己团队和你相处有无乐趣可言,你可不可以做到开明公平、宽宏大量,而且承认每一个人的尊严和创造的能力,不过我要提醒,有原则和坐标,而不是要你当个费时矫枉过正的执着的人。
可能是我少年忧患的背景,可以让我在短时间内较易判断一个人才的优点和短处,从旁引导,发挥其所长。
问:当了五十多年的老板,对于管理、领导,你有很深切的体悟,也曾经以「管理的艺术」发表演说,能否分析老板与领袖的差异?
答:我不敢和那些管理学大师相比,我没有上学的机会,一辈子都努力自修,苦苦追求新知识和学问,管理有没有艺术可言?我有自己的心得和经验。
我常常问我自己,你是想当团队的老板,还是一个团队的领袖?一般而言,做老板简单得多,你的权力主要来自你地位,这可能是上天的缘分或凭着你的努力和专业的知识。做领袖就比较复杂,你的力量源自人性的魅力和号召力。做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态度与能力一样重要。领袖领导众人,促动别人自觉甘心卖力;老板只懂支配众人,让别人感到渺小。
问:今天的对谈,你谈到许多从经商之道,是否呼应你在一次演讲中所说的「好谋而成、分段治事、不疾而速、无为而治」,你说若能「拈出这四句话的精髓,生命是可以如此的好」。尤其,「不疾而速」这句话特别有意思,不快而快……?
答:对于我来说,一场最漂亮的仗,其实是一场事前清楚计算得失的仗。以上四句话是环环相扣、互为因果的。
「好谋而成」是凡事深思熟虑,谋定而后动。「分段治事」是洞悉事物的条理,按部就班的进行。「不疾而速」,你靠着老早有这个很多数据,很多困难你老早已经知道,就是你没做这个事之前,你老早想到假如碰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你怎么办?由于已有充足的准备,故能胸有成竹,当机会来临时自能迅速把握,一击即中。如果你没有主意,怎么样「不疾而速」?
「无为而治」则要有好的制度、好的管治系统来管理。我们现在大概有二十五万个员工,分布在五十五个国家,而我们员工大部分在西方国家,如果你没有良好制度,你没有足够时间去管理。
兼具以上四种因素(好谋而成、分段治事、不疾而速、无为而治),成功的蓝图自然展现。
问:所以你能做到「不疾而速」,其实是在风险管理、信息收集、财务准备齐备了,遇到机会,才能「一击即中」。你如何把这样的成功心法,传授给你的后代?
答:我告诉我的孙儿,做人如果可以做到「仁慈的狮子」,你就成功了!仁慈是本性,你平常仁慈,但单单仁慈,业务不能成功,你除了在合法之外,更要合理去赚钱。但如果人家不好,狮子是有能力去反抗的,我自己想做人应该是这样。very kind,非常好的一个人,但如果人家欺负到你头上,你不能畏缩,要有能力反抗。
*给年轻人:让你的敌人都相信你
有人问我做人成功的要诀为何?我认为做人成功重要条件:让你的敌人都相信你。要做到这样,第一是诚信。我答应的事,明明吃亏都会做,这样一来,很多商业的事,人家说我答应的事,比签合约还有用。
曾经,我有个对手,人家问他,李嘉诚可靠吗?他说:他讲过的话,就算对自己不利,他还是按诺言照做,这点是他的优点。答应人家的事,错的还是照做。让敌人都相信你,你就成功了。
举个例子,有次,我们和一家拥有大幅土地的公司将进行合作,他们公司有个董事跟其他的同业是好朋友,有利益的关系,就说为什么要跟长江集团合作,不考虑其他的公司?他们主席(指董事长)说,跟李嘉诚合作,合约签好以后你就高枕无忧,麻烦就没有,跟其他的人,合约签好后,麻烦才开始。
这是家大公司,公司全部的人包含高级主管都知道,结果没有人敢讲话,所以一次会议就通过。这个案子,长江集团赚了很多钱,对方也赚了很多钱,是双赢。
敌人相信你不单只是诚信,敌人相信你是因为相信你不会伤害他。例如我是他的竞争者,但他相信我不会伤害他,不会用不恰当的手段来得到任何东西,或是伤害任何一个人。除了诚信,第二是自强不息,第三是真的要追求知识、准确的讯息。(口述●李嘉诚 整理●曾如莹)
台湾股坛教父胡立阳谈炒股
台湾股坛教父胡立阳谈炒股假如你把这个股票投资的目的设在赚钱上的话,我觉得是很难过的。因为这是你们踏入了错误的第一步,绝对是。请你们真的要相信胡老师这翻话。我们投资股票的第一目的一定要摆在增加生活的情趣上,真的是很好的一件事情。如果真的想要赚钱,我可以和你们讲句内心话,有人说胡老师是股市教父也好,股市神童也好,长期投资股票也许会输给房地产投资率,这是真心话。可是不可否认,投资股票是最好的。
很少的人去投资房地产会很兴奋的,不会的。投资股票,不管怎么样每天都可以快快乐乐的,真的是增进生活的情趣。这是投资股票的第一目的。当然我们也希望赚钱。谁不希望赚钱呢?但是要把这个观念搞对了,如果大家认为投资股票的目的只是为了赚钱,我告诉大家你患得患失的心态很重。投资股票你一旦担心害怕会赔钱难过,赚钱手也会抖。赚钱手在抖的时候你还有乐趣吗?你千万要谨慎。我不希望看到发生中风和心脏病的。
第二,我有太多的朋友问我。这几个礼拜我都在各国演讲,很多人问我这波牛市已经涨了两三年了,他还没有赚到钱。每天都说指数创新高了,但是到现在还没有赚到钱。怎么回事?是他有问题呢?还是八字不合呢。他很诚恳的回答了我的问题,我问他,“你是不是正常人?”他说,胡老师,你讲什么东西,我当然是正常人了。明明自己不正常,说自己是正常人。我说你笑一个给我看看,他就哈哈哈的笑了。我拿着锤子敲他的膝盖弹了两下,一切反映很正常,表示他真的很正常。我在股市30年,对什么人适合买股票,什么人不适合买股票真的很清楚。在股市中能够赚钱的人都不是很正常的。
胡老师今天想尽办法教你们变成一个不正常的人,这样你才可能在股市中有出人头地的机会,一定能赚钱。在故事中要做到不正常还不容易。因为正常的人是不会赚钱的。为什么正常的人在股市中不能赚钱,在投资股票的过程中要做到四个字才能赚钱,就是“低买高卖”。在股市崩盘的时候,在经济最不景气的时候,在你可能失业的时候,在你的口袋里面可能一毛钱没有的时候,这个时候股票跌到最低点你才会买进。
SARS的时候多可怕?没有人敢上街,没有人敢买股票。当时我在美国去演讲,建议大家把握机会,一有机会好好的买进股票。但是我座飞机,前半段只有我一个人,整个飞机上只有9个乘客。服务员有5、6个,一个人服务一个人。他们拿给我毛巾的时候都离得我很远的,害怕我传染给他们。他们害怕我,我也害怕他们,我都戴着两层的口罩。服务生问我要吃什么,我什么也不想吃,我害怕。这样的情况造成了股票大跌,航空公司的股票大跌了,这个时候最好就是要买航空公司的股票。所以,你们能做到低买呢?没有低买怎么高卖呢?我告诉你,99%的人都是高买的。有的人越涨越高就害怕,当全部的人都想上升的时候股票慢慢的就崩盘了。
所以你们知道吗?大家买股票都是在高买,你们都是高买低卖。怎么可能做到低买高卖呢?要做到低卖高买,所以正常的人是绝对不可能在股市中赚钱的。我每次演讲的时候都和大家讲你们一定要和正常的人有不一样的喜怒哀乐的感觉。也就是说正常的人在股市兴奋得时候一定要小心了,当大家兴奋得时候是不是要出现一个回档。不是说牛市要结束了,至少你要担心一下是不是高档的来临,前一阵子我们看到上证指数达到了4300点,当时报纸上,媒体上,电视上每天在报道股指的消息,开户数已经破了1亿人了,开户数疯狂的时候你们要稍微提醒一下自己,有可能短线会出现回档,这个是正常的回档。所以你要和正常人的想法背道而驰。在高档的时候人家在买,你要卖。在低档的时候人家在卖,你在买。
我教大家几个方法,教你们用机械式的操作在股市中获利。我教大家四个字,叫大赚小赔。如果在股市中没有低买了,以后的日子做不到大赚小赔,我劝你现在赶快离开股市。大家觉得在股市中男人占便宜还是女人占便宜?有人说女人。实际上我每次问大家都是一半对一半的。我依次把答案告诉大家,因为胡老师在美国的客户从阿拉伯的国王一直到硅谷,几乎80%的电脑界的前辈、董事长、总经理,我都不讲名字了,太多太多了。一直到各种的人种,从非洲来的,从全世界各国来的,不管是什么样肤色的人种都来开户过,因为我们公司是全美国最大的证券公司,所以我最有资格告诉大家,所有人的反映都是一样的。
我告诉你们,男生和女生是有差距的,在整个股票市场我认为是为女生设计发明的。女生在这个股市中会占便宜的。假如一个股票,我建议男生和女生一起用20块买近,假设这个股票20块买进,涨到22块的时候,我可以告诉你男生一定说胡老师我想卖掉了,已经涨到10%了,已经很满意了,这已经比银行的存款高两三倍了,于是他就卖掉了。我真的是要发自内心的说,因为男生有着人格上的缺陷,就是两个字:猴急。
在股市中你一猴急就麻烦了,这个股票涨到60块、100块的时候你都不知道了。可是女生就比较沉稳一点,女生通常会比较耐得住性子,所以女生占了点便宜,她们不会那么冲动。不急嘛,听听胡老师的话做个长期投1资,所以女生会比较占便宜。可是股票一旦赔到18块的时候,几乎一半以上的女生都会问我一个问题,胡老师我们是不是该卖这只股票,换一只好的股票了,女生就会这样问我。我会和男生这样说,“张先生,这个股票跌到2块了,你当时的看法是不是有错误,是不是要卖了?”这样说他也不会卖,他会给你一百个理由,就是不卖。这也是男生的缺陷,女生比较务实,比较实际一点。女生如果是跌了18块她很心痛。所以说男生这样的话在股市上怎么能够赚到钱,男性个性的弱点真的是很麻烦。
曾经有一只股票刚上市的时候是14块,我非常喜欢这只股票,我觉得很这只股票很有前途,经过非常仔细的研究我觉得它会涨得很高,我的客户通常都买了这只股票,刚上市的第一天我就非常后悔了,因为我不应该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上了,这非常危险。明明是好的公司,所以我咬紧牙关度过了一个晚上,第二天马上涨到了15块,第三天一下涨到了17块,我真的是兴奋不已。我的男客户都开始卖了,他们说胡老师谢谢你,我请你吃牛排,你已经让我两天赚了3块钱了,胡老师还有没有更好的股票再介绍我一只。这就是男生的性子太急了。我还记得快到三个月的时候这个股票终于涨到了28块钱,涨了一倍。因为股票还不到3个月的时间从14块涨到了28块,还有四五十人都没有卖掉这个股票,我叫我的秘书提醒他们一下,经过我这么一提醒,他们说谢谢胡老师,没有注意这只股票涨到了1 倍,帮我们卖掉吧。14块买,28块钱卖,我的任务达成了。于是我开始找另外一只好股票,美国的股票比我们的股票多了10倍以上,看的你眼花缭乱。
有一天我的秘书来找我,说这只股票有一个人还没有卖这只股票。当时每个人都是28块钱卖的,都是喜剧收场,我不希望有一个客户是悲剧收场。当时他有500 股,问一下我的秘书这个股票现在多少钱了。怎么办?我当时真的是慌了,我是记忆犹新的。我秘书跟我讲说,“立阳,糟了,这支股票现在是387块。”怎么跟人家解释。所有的人都是 28块钱卖的,还有的客人是15、16块就卖了。两年的时间这只股票从14块涨到了387块,我真的是忍不住了。我问了这个人为什么没有卖这支股票?他就说,“胡老师,难道我做错了吗?”当时是您和我说的好股票要放一两年。他当时问我你们其他的客人卖了没有,我说当时都卖了。我说360、370卖的。这才是大赚小赔呢。
当时我在台湾演讲的时候,我曾经建议给客户一个银行股,当时是28块钱,当时他们问我会涨到多少钱,我说你们放长期投资,我说以现在的价格,它从现在的价格涨到10倍的价格都有可能,从28块涨到280块钱都有可能。当时有一个人笑的不行了,觉得我很会有意思。这个人是开水果店的,专门从外国进口水果的卖。我现在去买这个股票, 28块,只要涨一倍,涨到56块,他说我整个水果店就送给你了。大概是一两年以后,当时我推荐给他这只股票是28块,结果两年以后涨到了800,我预测的是280,最高的时候涨到了1000,后来又涨到了1200块。结果答应把这个水果店卖给我的那个张先生根本就不见了,所以很多人在骗我。如果大家永远是个正常人的话,我劝你不要进入股市,尤其是男生。在股票市场中最麻烦的事情是什么呢?假设28块钱买进一个股票,然后这个股票回档到33块钱,你就会座立难安。如果不卖的话明天跌倒28块怎么办?所以股票市场总是有回档的,一回档了就造成你心神不宁。回到33块的时候100%的人会卖掉。
刚才看到了张先生的例子,他当时28块钱买的提早30块钱就卖掉了。所以我在这边诚恳的向大家呼吁,我们投资股票讲一个名角语言。我还讲了另外一个名言,在股票市场中投资听太太的话准没错。尤其是美国的女生,在美国有很多女性的投资朋友,我注意到她们对股票的第六感非常非常强的,通过几次测试我都发现她们很厉害。女生在股票投资中占很大的便宜,为什么她们有这么强的第六感?我认为她们从小到大从油盐柴米,到日用品,到名牌店去血拼的过程中慢慢的培养出了很灵敏的第六感,这个第六感真的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所以,从今以后你们的老婆去血拼,你要鼓励她多买一点。尽量去花钱,你会培养出很强的第六感,但是她在股票中可以赚回来。但是有的男生和我说,我家隔壁的张大妈,李大婶照样在赔钱,很多人问我这个问题。为什么股票市场中明明是为女生设计的,但是她们还是没有赚钱呢?因为受男生的污染。
股票投资真的是很邪门,我今天一再的建议大家,你们正常的一举一动在股市中都会造成你赔钱。我常常在演讲的时候和大家讲,你们手上的股票有套牢吗?很多人问我会怎么办?太多问题了,我没有办法一一回答。我们办公室有7台传真机都烧掉了,影印纸都用光了,大家都被套牢了。有一位老先生套牢了700只股票。整个股市中才1100只股票,怎么被套牢了700只。我就问他你有没有买过赚钱的股票?他说当然有。我问他这些股票在哪里,但是早就卖掉了。所以投资股票并不难,但是要反人性操作。从今以后我们把会赚钱的股票留下来,把不会赚钱的股票卖出去。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如果想通了这个问题我们今天的演讲正式开始。
第一,投资股票买股票一点都不重要,卖股票才是真的真本领。很多人和我讨论买什么股票,我告诉你买股票一点都不重要,要会卖股票才是真正的专家。今天胡老师来就告诉大家怎么样赚股票。买股票太容易了,你们说怎么买股票呢?胡老师认为买股票最稳定的方法就是射飞镖,把有股价的报纸帖在墙上。我教大家,闭着眼睛不要看,点一下,点到哪只就买那一只,OK。胡老师在股票中阅人无数,99%的股民选股票投资都选错了,所以既然选股票不是你的真本领,就相信胡老师的话射飞镖。你用什么方法选都不重要,但是真正重要的是懂得怎么卖股票。99%的人都只会买,不会卖。怎么卖呢?很简单。
假设我选了一只股票,假设这个股票是20块,我们买进股票以后马上先设个割肉点,向下设10%的割肉点。假设这个股票赔到了18块,你马上卖掉。因为炒股票第一点先建议大家做到“大赚小赔”,一定要先把风险控制好。向上不设,就让这只股票上天空去飞翔吧。每涨上一个阶段你又要向下设10%的割肉点。假设这边是20块买进的,涨到30块千万不准卖出,向下设10%的割肉点,27块。假设这个数字不出现永远不准你们卖出股票。如果它涨到了40点也不准卖,向下设10%,36块,一直这样设下去,这个游戏一直不能终止。我可以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例子,在美国的股市和台湾的股市都是一样。我们投资股票就要做到大赚小赔偿,千万不要做到小赚大赔。在股市中赔钱是最窝囊的,所以一定要答应胡老师,从今以后就用这个方法。向下先设10%,设一个割肉点保护自己。很多人听我的演讲觉得整个人就开窍了。出去你连个目标没有在这个股市中何去何从呢?为什么总是想设10%的割肉点?这是我们经过长期统计的,当你买进股票了以后跌幅超过10%就舍不得卖的了,这个10%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这个割肉点为什么设到10%?很多时候很多股票和我们是没有缘分的,有的时候有些股票是和你有缘分的,怎么买怎么赚,有些股票怎么买都不挣钱。那就是你和它的缘分不够。要和没有缘分的股票说再见!20块钱买了以后,这个游戏还没有开始完,先给你停掉了,这就表示没有缘分。很多人问胡老师,这样玩还是不好玩儿,我喜欢买来卖去。你不是说买股票增加生活的情趣吗?我们20块钱买一只股票,永远设在18块钱割肉,向上设26块(30%),向下设10%,向上设30%,要不就是涨到26块,要不就是跌到18块,如果哪个数字先来我就先卖掉,如果永远不来你就不要卖了,永远等着,这样你就会高枕无忧了。很多人在大牛市来的时候涨到21块钱了就问我该不该卖了?总是问我这个问题,我也是人,我也不能回答你。人在股市中是最不值钱的。所以,这样卖是很简单的。
我们现在投资股票,我教大家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让你们知道怎么去卖股票,怎么买股票是不重要的,可以用射飞镖的方法,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下面我们讲一个射飞镖的故事,很有趣。美国旧金山举行了一个股票投资大赛,美国有一派是技术分析派,有一类是基本分析派的,他们相信公司的市盈率,相信公司每股的市盈率,看会计方面的基本面。当时比赛那天,宣布大家在旧金山大会上集合,一共来了两三百人。他们选定一只股票,约定三年后看看谁的股票涨的最快。结果大会为了增加大家的兴趣,找了一只黑猩猩来表演,黑猩猩点了哪只股票就买哪只。他们两方各选了一只股票,黑猩猩也选了一只股票,三个月之后结果是什么样的?黑猩猩获得了第一。
所以我要向大家强调,投资股票卖比买要重要。人,千万不要为自己划地,认为我绝对不可能赚钱,绝对不可能在股市中变成大师。
所以,同样的方法,将来你们这一生都会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碰到。不只是股票投资,做任何事情千万要记得“先立于不败之地”。什么叫“立于不败之地”?先小赔,顶多赔到10%。可是当机会来了以后,当你的事业很顺畅的时候不要把自己割肉掉,不要自我满足,觉得20块钱涨到30块钱我已经很满足了。千万不可以。我还是老话一句,如果这样的话千万不要进入股市。否则我们会很失望的。
胡立阳:现在赶快切入重点。华尔街称我为“股市神童”这是有原因的。因为我发明了下面的投资方式。美国的投资人非常调皮,通过长期的检验,到现在我称之为 “农夫播种术”的法则都成为了非常完美的测试方式。刚才有一些投资者问了几个问题,包括买几只股票的问题,我现在教大家这个“农夫播种术”的理论,大家听了之后就明白了。我以前很少在公开场合中教大家投资的法则,这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整个法则对整个投资的观点又做了大的改变。
我们买股票并不重要,我一再强调你买哪只股票我并不介意。你喜欢水泥板块,喜欢旅游的板块,喜欢航空公司的板块,喜欢高科技、电子板块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用胡老师这个方法去操作股票,可以大大增加你的胜券。
我们买了一只股票以后,非常容易。假设一个股票还是20块,往下设3%,我可以告诉你这3%是最好的,19.4,只要这个股票不跌破19.4就留着。假如第二天跌到了3%,就卖掉。每隔3%就加码一手。一手就是20.6毛,涨到20.6毛的时候就再加一手。只要涨超过3%就加一手。每一天以收盘价格为准,第二天只要涨破第一天收盘价3%以上就加一手。跌下来,从收盘价跌下来3%就减一手。半年以后你会发现你会赚很多很多大钱。我告诉大家整个原理在哪里?一个好股票的趋势图一定是这样的,一定是大涨小回。所以你会出现什么状况呢?这个股票你一定是一路加的。
一个股票一开始的时候买 200手,股价涨了3倍,你手中持股会变成七八百手,这个游戏永远这样玩下去,不可思议。当时我发明这个“农夫播种术”的时候,当时在华尔街很多人提出各种各样的批评。有人说我的股票每天加来减去,结果证券公司的手续费一堆,我的股票还没有赚钱。因为股票永远是20、21、20、21…的情况,这样的股票倒的不停,这样还赚什么钱?我跟你讲,你碰到这样的情况你就认了,这个股票就是和你没有缘分。很多人说我们不要买一只股票,买十只股票来玩儿这个方法。有时候有的股票第一天就割肉掉了,割掉10%,有的时候碰到不好的股票这个游戏就不能玩儿了,如果你碰到了一只好的股票就可以一直玩儿下去。
我曾经在一个演讲会中,有一位中年的太太和我讲到胡老师你曾经推荐给我们一个板块的股票,很好。这个股票已经从20块涨到60块了,我说你买了多少,她卖了10手。她就是听我的话做长期投资,半年了股票已经涨到了3倍还没有卖掉。她还剩10手,一手都没有卖,当时全场听我演讲的一两千人都欢呼雷动,拍手鼓掌,因为没有几个人可以做到20块涨到60块但是手中还没有10手没有卖。因为她没有把这个获利发扬光大。你的股价涨了3倍,手中的一手会变成58手,神奇的不得了。有的时候我们碰到好的股票就是乱搞一通,最后手里还是一手。你用我的方法很有顺序的做下去你会发现你只要找对了一只好股票就不得了。
在一个大牛市里面每12只股票里面就有一只会像这样成倍的增长。我的很多同学一次玩儿50只股票,经常有40-50只涨了3倍、4倍,他们手里的钱每天会赚的发抖。大家不要发抖,不要害怕。如果我开始是一手永远加加减是一手,你不能说今天股市好了我变成了5手这样就变得头重脚轻了。假设一开始玩10手,到最后变成了170手,他赚了很多很多钱,怕这个股票会崩盘。当时华尔街有分析家批评我说10手变成170手到后来统统没有了。我们研究出来了一个方式,当有一天一个股票涨到你发抖的时候,你买进的时候加一手,卖出的时候减2、3手。我很怕听到人家说我玩儿了一半手抖了,我可以告诉你要不就不进入股市,要进入股市就要有很强的企图心。我常常说女性是股票投资的朋友,她们很适合投资于股票,但是她们有一个缺点,她们企图心不够旺盛。所以到最后赚大钱的还是男生。虽然整体比例上女性股民成绩比男性股民好,可是排名第一位的还是男生。
为什么?因为男生有胆量。所以有的时候我们要在股市中赚钱,两者缺一不可,一个是胆,一个是识。胆和识加在一起才能真正在股市中做到发扬光大,大获全胜。有人问胡老师是不是每天以收盘价为准?一定是。好多股票可能是高开低走,这些很多名字都是我发明的。当时我在台湾发明了好多的名词,包括期货中的好多名词都是我从华尔街带过来的。我讲了好多的名言,包括不要和股票谈恋爱等等。不管怎么样强调一点股票会开高走低。所以每天都是以收盘价为准,要很有耐心的做下去。
我曾经看过的记录是从1手开始,一年的时间变成了97手,发扬到了97倍。这个股价从20块涨到7、80块。你的手中持股是97手了。所以我就说那位最后手里还剩10手的女士不是我的好学生。因为她没有把这个方法发扬光大。所以很多人说他一次玩50只股票,用电脑操作。只要是你自己能付得起就可以了。如果是没有电脑的人可以操作8 只、10只的股票。很多股票是牛皮不动,你多买几只,只有有一只动了就可以赚大钱。
我怎么发明这个原理的呢?有一天早上我在美国,看到一个农夫跪在地上夹那些不会发芽的种子,我发现他一直在做这个工作。我问他在干什么?他说这个是有点类似于荷兰的郁金香,他说这个种子是从欧洲买过来的,很多的种子却不能发芽,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把这些不会发芽的种子拿出来丢掉,免得吸收养分浪费。剩下的未发芽的他也一直让它发扬光大,慢慢的三个月以后长成了郁金香。原来“农夫播种”就是这么回事。我们碰到一个股票,跌的话就说明年一定会涨回来,打死都不会卖。涨的股票,已经涨了3成了,我就不能再玩儿了,要把它拔掉了。这种情况是不是和“农夫播种”的情况相同。
所以我们这里面强调第一个会赚钱的股票不能丢掉。第二,你不但不能丢掉,手中的股票还要让它越来越多,让它发扬光大。只要你们10只股票选择一只像这样的情况,我知道沪深股市有好多的股票涨到了8倍、10倍,你只要碰到一只股票用我的“农夫播种术”做下去的话什么股票再跌,不要听任何理由,你都会做做的很好。
提问:如果是暴跌怎么办?
胡立阳:假设一手变成17 手,一个股票碰到一次大回档整个钱就飞掉了。我告诉你因为一个好股票图形一定是大涨小回的。一只好股票绝对是寻着这根线走的,最烂的股票就是一直盘跌。刚才这位同学问我碰到一个大回档,回档一两个月会怎么样?你运气不好进场就碰到了这个区域,就像很多人和我说的。我今天强调是要把握住一个大牛市行情,你一定要让你的获利发扬光大,不要信心全无。最好的方法,你再怎么做最坏的就是割肉掉3%。其他的股票都是在你赚钱的范围之内,通常最倒霉的心里就是一直割肉下去。这个股票是和你没缘分的。通常你这样玩儿都是在赚钱的范围之内。随便你怎么弄,再怎么弄也是按照这个顺序下去的。
选股票的方法有很多,我今天讲这个“农夫播种术”是针对那些不想对股票研究太多的人,又不懂得这个板块那个板块,就是规规矩矩的用自我操作的方法。这个东西就是不要去判断的,我们自我判断都是错的。因为胡老师对你们没有信心,我觉得你们的潘石90%都是错误的,所以我就不要你们判断。我告诉大家割肉到3% 的时候就卖掉,我告诉你谁能够发明一套机械式的原理很合乎人性的,又能做到的,谁就在股市中吃香喝辣的。
提问:刚才您讲的是涨到3%,那我就只能加一手吗?
胡立阳:只能加一手。总之不能头重脚轻。很多人发现一个状况,一开始涨的时候觉得这个股票涨的太多了,就先入为主,自己划地自限。同样的道理,不要认为不可能,当你选择了一个好股票,第一绝对不能随便卖掉第二不但不卖,还要一直不断的价码,让获利不断的发扬光大。
我们为什么叫你加一手,因为一开始我们不确定这只股票是不是一定好,所以我们多买几只股票,看看哪一只股票会发扬,会涨得像郁金香那么漂亮,所以你一开始就重押在一只股票上,最后赔到你这个游戏就玩不下去了。大家可以好好去想,可以举一反三。
提问:胡老师,刚才讲到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面,主要是为了分散风险。我想请教一下,您觉得这个鸡蛋放在几个篮子里面比较好?或者是凭你的经验,您建议个人投资者管理几只股票比较科学一些?
胡立阳:这个问题非常好。这个是我下面要讲的主题。我们先把“农夫播种术”搞懂。把它搞懂以后你们从今以后就会知道做股票就是要做到大赚小赔。当初上证指数1000点的时候我没有进场,到今天4000多点的时候我还可以进场吗?用我的“农夫播种术”可以追赶上买在你前面的人。很多人说胡老师,有一个股票现在是50块,有人叫我买。因为已经从10块涨到了50块钱,涨了5倍。你用我的“农夫播种术”三两下就可以追赶上他。
提问:我想问一个很具体的操作“农夫播种术”的方法,假设昨天比前天涨了3%,我今天是开盘的时候买,还是收盘的时候买?
胡立阳:通常的时候是开盘就买进。我们看的是整体长期的趋势。我们这个方式是长期操作的,不要在乎一次两次的价格。你看到涨到3%,第二天就用开盘价买。很多人问我每天盯着电脑看,在收盘前的10分钟就下手为强了,否则就会夜长梦多。你每天就加一手所以不用担心。不要计较这一手的价钱。不过你这么有时间,在收盘前10分钟你有算过这个股票会到3%了可以加一手,没有问题。
提问:老师,我想问一下关于“农夫播种术”理念的问题,我们采取这种操作前提是不是就承认了我并不知道这个股票能涨到多少?
胡立阳:对。
提问:如果我并不知道会涨多少,我怎么知道我买的是10块还是100块?如果我什么都不知道的话,下次还是10块怎么办?
胡立阳:这个问题很好。现在胡老师教你们的办法尽量是小错小赔,赚了就要大赚。我怎么知道这个股票会从10块涨到100块,我刚开始演讲的时候举了台湾的例子,好多股票从20块涨到1000块。我看到了这种例子。还有股票从1000块跌到了3块,到现在还是3块钱。我希望100块涨到1000,你多买几只,也许运气不好都是割肉割肉,但是是小赔。只有有一只股票100块涨到300块,那整个都弥补回来了
提问:请问老师,我用什么保证我肯定能抓一只能涨的?比如我的资金就是这么多。
提问:胡老师,您好,我想请问一下,股价在高的时候出现了比较大的回档,超过了10%我需不需要止损全部抛掉呢?
胡立阳:一样的道理,还是一手。真正的一个好的股票绝对是大涨小回。不信大家打开电脑看一下。比如说贵州茅台,到最近的东方航空,浦发银行,最近回档了还在创新高,他们的图形绝对是大涨小回,一路涨的不停。好多股票从10块涨到50块都是这个模式,大涨小回的。你碰到这个股票的时候千万不要10块买,12 块就卖掉。
提问:这样不断的补手,资金是有限的,那怎么办?
胡立阳:我建议大家一开始的资金不要投入太多,因为你要保证你今后能够加码,尤其是你资金不够的时候。当你有一天加码碰到资金不够的时候我恭喜你,这个时候你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一开始多留一点没关系,加码加到资金不够了,这种情况下我绝对不会叫你去借钱买股票。我平常不会恭喜人家借钱买股票,但是这个时候我会。
提问:请问一下,您这个“农夫播种术”法选10只股票也好,20只股票也好,能不能这样?你开始介绍了有一种基本分析派和技术分析派。如果我把技术分析和投飞镖分析结合起来怎么样?
胡立阳:这个“农夫播种术”一步都不能走错,必须是收盘的价。有人问我好不容易选择了一只股票,但是一天就被割肉掉了,他好心痛。虽然这个是好股票也不要买,我让你卖掉重新再买。我跟大家说解决套牢最好的办法就是“卖掉它”。卖掉一个套牢的股票最好的办法就是解套,永远都不要再担忧。
我这个股票150块钱买的,现在只剩10块钱了我怎么卖掉?假设一只股票从150块钱戏剧化的跌到了10块钱,一个人玩股票玩掉麻木了,还会问我什么时候被解套?我们这样做人在股市中会快乐吗?不会快乐。我要你把它卖掉,叫人家在赔钱的时候卖股票是最难的。因为他老是往好的地方想。我们的人要出一头地要有 “八大法则”,第八大法则就是不要正面思考,但是我也不要你负面思考,我要你逆向思考。别人看好,你看坏;别人看坏,你看好。尤其是在股市中你永远正面思考,被套牢的人永远会想明天就会解套,结果越陷越深。
陈太太她150块钱买的现在跌到了10块钱,每天又吃不下饭,喝不下东西,那就卖掉。卖掉以后马上再买回来,因为重新以后你的成本价就是10块。如果她永远不买,就永远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所以,卖掉再马上反买回来,千万不要和我讲成本价是150块钱,明天涨10块钱你会非常高兴。这样用我的“农夫播种术” 继续玩儿下去,重新开始 “农夫播种术”又在撒种子了。在股海里面很多人越陷越深,就是因为他先入为主了,总是自己认为这只股票好或是不好。
提问:首先再次感谢我们尊敬的胡老师!其次感谢知钱俱乐部!我认为我的一生中做的最正确的事情就是成为了胡老师高级班的弟子,首先自我介绍一下,在 5.30和6.25个股几乎拦腰情况下,我自己的资金增长了75%以上,再次感谢胡老师!再次代表胡老师问大家一个问题,这种“农夫播种术”,假设一次买 10只股票,中间可能淘汰了7只最后只剩下3只了,用不再用补充为10只呢?还是说玩儿这3只就够了?
胡立阳:通常一个人玩几只就头眩目昏了,但是有的人买股票就喜欢不动。有些股票是温温的,所以我建议大家多买几只。有的人一次操作60只、50只也会玩儿的很漂亮。很多人因为我的 “农夫播种术”改变了他的命运。包括在美国有好多的投资朋友用我这种方法以后就不再用其他的方法了。
提问:问胡老师一个问题,如果用100万去用“农夫播种术”,您建议第一手应该是多大的量?
胡立阳:我会说20万,四分之一或者是五分之一。
提问:您的单位是1手吗?
胡立阳:不一定,可以是10手可以是100手。我曾经建议过一个人,他一开始的单子是10万手,最后加到几百万手。主要还是根据个人的财力决定。你用了“农夫播种术”,你的整个股票市场投资的观念都会得到改变的。
胡立阳:接着讲,有一次胡老师到英国度假,我回到英国去拜访我的一个同学,他们家是养羊的,我说为什么你们家的养羊比不上人家的羊,人家的羊养的那么多,你们家的羊养的那么少?第二天他的父亲和我说,“立阳,很多人问我这个问题我愿意再和你讲一下,养羊养多了就不好了,重要的是要养的精,而不是多。”每一次比赛他们家的羊都会获得第一名。还有好多的人找他的羊去配种,他的羊配种钱比别人高10倍、20倍。有一天,他问我你看这只羊有什么奇怪的?我没看出来什么,他说因为它在流血,天呢,连这个都能看出来。他的羊当然养的好,胡老师整个的人生被他的一句话改变了,我回到华尔街之后就反省为什么从股票14块涨到28块就卖光了,因为我的股票养的太多了,我养了300只股票。所以你要想变成“华尔街大师”,第一个你千万不要想在这里面做生意,赚大钱。所以之后我只买了20只股票,哪一只股票生病了我都会知道。
奇怪了,我养了这些股票大约3个月以后,有一天发生了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我发现有一只股票在和我讲话,我以为是看到鬼了。结果胡老师看到的不是鬼,我看到这只股票在和我讲话,他讲的是发文和拉丁文混合的语言,他说胡老师,赶快来买我,我明天要涨。我都不相信他跟我讲的话。结果第二天一看是涨停板,我吓坏了。因为我最怕碰到半夜三经股票和我讲话。所以我常常说一句名言:股票会说话,只是你必须听得懂,99%的人听不懂拉丁文,那就没办法了。
今天我没时间交你们股票讲了什么话,你们听不懂股票讲话没关系,但是股票它有肢体语言。你每天看着股票它会说胡老师我明天跌了,赶快把我卖掉。怎么样听懂股票讲的话,你要和它产生感情。最棒的投资专家,最棒的大师,包括相信巴菲特在内他同样相信我讲的话,他可以把一只死的股票玩成活的。这样你就是最高级的投资专家了。所以胡老师把股票养活了,只要看到它的肢体语言就知道怎么养了。我养这20只股票我对他们了如指掌。
举个例子,什么叫股票会说话。我建议大家不要养超过10只股票,养多了就会乱成一团了。胡老师是专业人士,我可以养2只。我养了一只股票每天就是20、 21、20、21…这样的循环下去,我真的想换一只羊,千万不要换掉,因为你已经和它产生了感情。我每天 20、21这样的下去,结果有一天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有一天他涨到了22。从来都没有看到过。一般人你们没有养它的时候,你觉得只涨1块钱有什么了不起,小儿科嘛。从21块钱涨到22块钱有什么了不起。但是你养的它有感情了,这就是告诉你我明天要大涨了赶快来买我。这对于我来说可是天大的事。胡老师一养了羊以后就发现整个的情况不一样了。
你们听过没有成交量下的先行指标。你养了10只股票,每天成交500手,490手,480手…有一天突然到了1500手,你平常哪会注意啊,如果你没养它你绝对不会注意的。一般人只看到它涨了1毛。但是胡老师知道这个股票会大涨,所以胡老师会建议大家买进。再反过来说,有一只股票每天成交都是20、21、 20、21…突然有一天变成了19块钱,我知道了这只股票感冒了,你千万不要碰它,你去碰感冒的股票干什么?我说我的天呢,这个股票3个月以来都是20、 21今天跌到了19块,它生病了,它是重病还是小病?我该割肉掉了嘛,我为什么不舍弃它呢?你它生病了你去养它干什么。如果你们没有听胡老师的这个故事你们今天买,明天卖,这样会对这只股票一点感情都没有。听过了胡老师的讲话,你们开始要变得不正常。当你养了一只羊之后你就知道它和炒股有没有关系了。我前后在华尔街被两次称之为 “华尔街神童”,第一次是这个“农夫播种术”,第二次是我发明了“地心引力”的理论。
胡老师最近在吉隆坡演讲,整版的报道了我,说胡老师的“养羊”理论轰动了吉隆坡。请问大家有问题吗?
提问:我想请问一下“养羊”理论就是我们要对一些羊谈恋爱,注意它的一举一动,但是我们的机械投资方法就是不要和股票谈恋爱。
胡立阳:如果它感冒了就不要它了。我们“养羊”理论不需要你每天买来卖去,先养一旦时间你才知道什么股票该买,什么股票不该卖。重要的是你要了解你的股票。
胡老师有一次演讲,因为讲到“农夫播种术”很激动,我手一拍下去,我以为我是弄到口香糖了,手拿不下来了。可是不是口香糖,那是一根钉子,到今天手里还有大洞,我的手拔不起来了。我的手开始怎么拔就拔不起来了,我还在讲,后来有人和我说胡老师你的脸上都是血了,那一刹那我想到了耶稣。(鼓掌)
提问:如果我沉下心来养十只羊,除了股价、量之外,但是研究这个企业的报表很复杂,关于它的传闻也很多,您能告诉我我要看什么吗?
胡立阳:问的很好。很多人说我要研究公司的成长发展。胡老师以前在美国是学会计系的,也是主攻投资学的。我常常这么讲,你在股票中不要相信那些尔虞我诈。你用我的方法进行机械式操作,我管你什么三七二十一就会成功的。几乎我所有的大学教授的客户,加上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客户都是全军覆没的,做股票做的一塌糊涂。只有用“农夫播种术”,只有用“养羊”理论都会成功的。
我在交大家一招,前一阵子沪深股市大跌。振生打电话找到我问我怎么办,我说不要担心,这是正常现象。这都是胡老师几十年的经营一次告诉你们了。从今以后,只要看到股票下跌马上到这两个公式,第一,当股市从高档下跌,只要不跌破20%,你们就好好睡觉吧。不要去担心,去看电影吧,出去玩吧,因为胡老师告诉你了股票下跌到20%以内都是属于合理安全的回档位置。不要超过20%,到80块钱以上都不要担心。
可是如果指数跌幅超过20%,在下面十个交易日之内不能收复70%,股票就要陷入中期整理。大家一起回忆往事,5月30号那天上证指数4335点,后来跌到了多少点?3404点。你知道跌幅是多少吗?跌幅是21%。是不是吻合了胡老师讲的条件,超过了20%。下面十个交易日之内又没有收复75%(收复 750点)。加上750点指数是4100点,所以这个时候大盘应该进入中期整理了。所以他们常常说我是“华尔街神童”。大盘是无可避免的会陷入中期整理。下面的问题是胡老师,请问什么是中期整理?有短期整理,中期整理两个名词,第三个长期整理就是熊市了。中期整理要整理多久?一个月到两个月之间,平均一个半月。
当有一天指数下跌超过25%,这个时候怎么办?我告诉你,已经敲了警钟了。先从绿灯变成黄灯了,下面三个月的指数月线图连续三个月收黑,就是“峰火连三月”。股票市场就会正式进入熊市。党支书从高档回跌,下跌幅度超过25%,连续三个月月线都收黑,就标志着几乎进入了熊市。我希望这一天不会来临。我看短期之内不会,不过我们投资股票总是要有一些防身术。胡老师现在的工作就是告诉大家一些正确的投资观念,赚钱的时候我们发扬光大,胡老师一直讲“农夫播种术”,赔钱的时候我们把损失降到最低。我太喜欢研究股票了,有一阵子我发现我的左膝盖非常的痛,一到股票大涨大跌的时候我的左膝盖就会痛。当时我到台湾最好的医院去看,我从美国华尔街专程去看我的左膝盖,经过了三天的检验报告出来之后一切正常。为什么会痛?因为我在美国天寒地冻的时候爬在地上研究月线图。
提问:胡老师,您好!就像530这种情况,已经跌到了20%,在这个时候是不是要平仓?把自己所有的股票都卖掉?因为一般到这种时候都稳不住?
胡立阳:投资股票的方式有千百种,原则上讲我今天教你的很多东西都是在大前提下的。股市大盘出了这么大问题的时候当然需要暂时休息一下,股票不是天天非买不可。你发现了中期回档天天在那儿耗着也没什么意义。在股市中被套牢的人,或者是在游泳中淹死的人都是很会游泳的人。
华尔街投资家与您交流投资感悟
华尔街投资家与您交流投资感悟(转贴)和讯网:和讯的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观看本次“汇市风云”,本次“汇市风云”邀请美国汇盛公司总裁爱德华先生,爱德华先生在本期节目将与大家交流他的投资感悟与对汇市未来的展望。爱德华先生你好!
EdwardChung:你好!
和讯网:我先为大家介绍一下爱德华先生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爱德华先生是韩国人,98年从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就投身于金融投资领域,曾就职于美林投资银行证券部门以及美国纽约花旗银行总部。在花旗银行就职期间他作为外汇部门总监,所掌管的外汇部门每日交易额高达几十亿美金。后在华尔街成立了自己的美国汇盛公司,以其十多年来的外汇从业经验及成绩,成为华尔街外汇行业中的佼佼者。
今天我们的话题主要集中在爱德华先生这十多年来的投资经验和他的切身感悟。希望爱德华先生的经验能对广大网友提供一些帮助!爱德华先生,我有一个问题,我想广大网友也非常感兴趣。您能大概谈谈您在花旗的工作经历吗?
EdwardChung:我从98年开始在美国花旗银行从事外汇工作,一开始我作为调查分析师主要充分调查研究方面的工作,调查分析一些市场运行情况和政府公布的数据。99年我负责监督整个花旗银行外汇部门,比如说整个市场仓位等等。
和讯网:能透露一下投行在这方面的投资规模吗?
EdwardChung: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为高层次私人投资者管理外汇资金。另外负责经纪公司的一些项目。同时花旗银行也有自己的管理团队来管理外汇市场上的资金。
和讯网:一是为外部资金进行理财运作,另一部分是为花旗自有资金进行运作?
EdwardChung:是的。
和讯网:投行这么大规模的资金,投资风格是怎样的?对外汇市场的影响是怎样的?
EdwardChung:一些大的投行有自己不同的团队管理资金,美国团队彼此的交易风格和交易策略是不一样的,公司也鼓励他们的团队采用不同的交易方法和策略,因为这也是资金多元化运作的方式。总体来讲,不鼓励超短线交易,因为超短线交易不稳定,同时超短线交易量大的话,会给客户增加成本。长期来看,70%的交易方式是简单的买和卖,另外一种方式是对冲和套利,大约占比30%。
和讯网:更注重长期的投资?
EdwardChung:对,不鼓励短线或者超短线交易。超短线交易会让客户提高(投资)成本。
和讯网:爱德华先生,您在资金运作过程中,资金回报率保持怎样的水平?为了维持这个回报率,您所做的努力是怎样的呢?
EdwardChung:自花旗银行之后,我创建了自己的对冲基金公司,从2003年到现在,我的目标是每年18%的回报。这十年当中平均的回报率是16%—18%左右。要达到这个回报,无论是我还是公司里的操盘手,所要做到的就是严格的自律。因为市场是不断变化的,但市场的纪律是不变的,作为对操盘手来说,必须要有着严格的自律。
和讯网:爱德华先生,您掌管的资金规模为多大?您是如何配置这些收益呢?
EdwardChung:我在资产配置上,和花旗银行的资产配置方式比较相似,我会把资产分到不同的篮子里,再把它交给不同的资产管理团队,交给不同的操盘手管理。操盘手有自己的交易风格和自己的交易策略,这样也是做到了多元化管理资产的效果,风险管理效率可以提高。
和讯网:在制作这个节目的前期,我们对和讯的网友的问题进行了搜集,现在也同样希望网友们能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爱德华先生,您对刚入行的,经验不是很充足的网友有什么样的建议?
EdwardChung:对一些新入行的交易者来说,最重要的是照着书本上的去做,不要自己异想天开,我想发明一个交易策略,或者道听途说经验不是很丰富的人说的心得。一般来说,书上写的内容都是很多年的行业专家总结出来的经验,所以,要照着书本上去做,不要想什么新的花样出来。
在纽约,我们在给新的操盘手培训时,做了一个调查,书本上说什么就真正去照着做的操盘手,都有交易规律可循,这样我们能及时发现交易中的问题,能提高他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操盘手不按书本上去做,今天出一个花样,明天又改另一个花样,这样没有规律可言,也找不出他们交易中的问题,他的能力没有办法提高。
和讯网:日积月累的经验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作为初学者应该参照已有的经验来做,这是入门的最主要捷径?
EdwardChung:对。
和讯网:我自己也在做外汇,觉得止损很重要,确实很重要,也知道这些规律,但在实际交易过程中做不到严格执行,您认为这种“明知而不能为”是什么样的问题?
EdwardChung:其实这是一个心理问题,在做交易计划,进场之前是比较理智的,心情也是比较平静的,当你进场之后,你的决定就不会跟着趋势和市场新闻来走,而是跟着你心里的主观意愿来走,比如说应该如何赚钱。很多人进场之后改动了自己的计划,把止损进行改动,还会犯各种各样不应该犯的错误。所以,进场之后就不要轻易改动计划。
和讯网:进场之后应该遵守我们的计划,严格执行它。
EdwardChung:对。这也是严格自律的一方面。
和讯网:我想长期积累下来,也会形成很好的习惯。
EdwardChung:对。
和讯网:这次“汇市风云”节目采用网上直播的形式,我们的网友对汇市有任何问题,可以在网友评论里进行提问,我们会及时向爱德华先生提出。
爱德华先生,您做外汇时,有着什么样的交易偏好?或者您认为交易中有什么规律可循?能否与广大网友交流一下?
EdwardChung:在交易过程中,我自己没有什么特别喜欢或者特别厌恶的货币。比较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这些货币的特点比较相近,不像股票根据行业不同或者公司不同,一只股票的特点和另一只股票相差很大,但货币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我比较喜欢的交易策略是“市场中性套利”,就是买和卖关系比较相近的货币或者货币对,从中寻找价格的差异,进行套利。
和讯网:能否和我们详细介绍一下“市场中性套利”策略是怎样的?
EdwardChung:举一个“三角形交易套利”的例子,同时买和卖欧元、美元,卖出欧元、日元,买入美元、日元,同时买卖欧元,同时买卖美元,又同时买卖日元这三种货币。理论上来讲,亏损和收益都应该是零,但由于外汇市场有些货币对移动的速度不一样,所以在某个时间段,篮子里的利润会是正数,也可能会是负数。这样的一个方法有效地避免了市场上的系统风险。
和讯网:这种交易在操作的过程中会有风险吗?
EdwardChung:理论上来讲,同时买卖这么三种货币对,理论上来讲是没有风险的,但实际操作当中这种风险是存在的。虽然我们把市场上风险完全对冲掉了,但在实际操作当中需要有足够的资金去承受市场的波动。所以,还是会有交易速度上不同的风险。
和讯网:请问爱德华先生您有没有被深套过?当时是什么样的感觉?您是如何处理自己的心情的?
EdwardChung:我当然也有这方面的经验,我相信每一个操盘手都有被深套住的经验。在美国高盛公司有一个操盘手说,“如果不爆仓的话,你根本就不能成为一个好的、成功的操盘手”。在我当初做操盘的时候,也有爆仓的经验,但在2001年之后就再也没有这方面的经历。在我培训新操盘手时,有的操盘手也曾被深套。我的经验是,当你遇到这样的情况时,马上出来(出场),然后回头看你犯的错误,做错了什么,应该做什么,然后重新进场交易。而不要在你没有出场之前就修改你所犯的错误,因为这时候你的心情是不平静的,也不冷静的,无法修改你的错误,只有出场之后看整个事情,才知道下一步应该怎么做。
和讯网:下面有网友提问,您认为一名成功的交易员是天生的,还是经过磨炼成长起来的?
EdwardChung:在一定程度上,人的性格起到一定的作用。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进行严格的自律。从大方面来讲,外汇市场交易需要计算市场概率,需要通过学习和经验成长为成功的操盘手。有一次我去面试一个想要做操盘手的人,我问他,你为什么相信自己能成为一个好的操盘手?他说,我对这个市场的感觉很好,我天生就有这种感觉。我告诉他,如果你真感觉好的话,可以当算命先生,不要来操盘。
和讯网:有网友问,华尔街操盘手除了采用“中性套利”策略之外,还有什么样的例子告诉我们?谢谢!
EdwardChung:其实现在最最常用的,也是最基本的交易策略就是买、卖,对冲也非常常用。我在花旗银行负责外汇工作,其中70%的资金都是通过简单的买卖进行操作,我相信50%以上在华尔街的资金也用这种交易策略进行交易。
和讯网:刚才说了这个问题之后,立即有网友对人的性格和交易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问题。有网友问,什么样性格的人不适合做操盘手?
EdwardChung:首先我要强调和澄清的是,性格是很重要,但性格不是决定性因素,它不能决定你在这个市场中会不会成功。据我的经验,在操盘过程中,“情绪是魔鬼”,头脑冷静,心情平静的人,不容易冲动的人可能会对你操盘有帮助。一冲动、头脑发热、容易情绪化是不好的因素。如果有这样的情况,请试着改一下。
和讯网:有的人对金钱的欲望是很强烈的。既然做高风险行业,性格中就有那么一点冲动的因素。您在实践中有没有方法或者成功的经验对这种交易过程中的性格进行改造?
EdwardChung:非常简单,当你做出交易计划,进场之后,不要根据你心情的变化而改动。
EdwardChung:其实有些人进场之后,把止损移来移去或者改变自己的交易计划,原因很简单,这就是心理的问题,当你赔钱的时候,持仓头寸在负数时就不想出来,会把止损降低,希望市场会往你希望的那个方向走,但当你看见你赢钱的时候又会找一些理由出来。这是一个心理,我们想把现在所有的抓住,所以投资是正数的话就会赶快出来,是负数的话就会想它可能会往反方向走。这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但如果你这样想的时候,其实是在犯一个很大的错误。
和讯网:市场往往是变幻莫测的,风险向你不希望的方向走的时候,人们往往很难受,难以接受,就很容易改变止损位。
EdwardChung:市场没有变,是你的心理在变。市场变化就几分钟,但市场的经济基础面没有变,是你的心理在变。
和讯网:也就是说,市场永远是对的。
EdwardChung:对。
和讯网:请问爱德华先生,您对锁仓操作有什么样的建议?
EdwardChung:有很多对冲方法,不知道这位网友问的是哪种对冲?如果大家想的是同时买卖货币对的话,我不建议大家这么做,因为这失去了交易的意义,同时还要提高你的成本,需要付出利差和利息,做效率很低的。
和讯网:这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
EdwardChung:那就赶快出场。
和讯网:请问爱德华先生,作为在华尔街闯荡多年的投资家,您在后期为什么会成立自己的汇盛公司?您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EdwardChung:我创建的汇盛公司是外汇经纪公司,回顾看一下整个外汇发展过程,过去十年中,外汇资金量每两年就会翻一番,同时外汇市场的做市商、清算行也会有着翻番的发展,数量和金额也飞速猛进。清算行、做市商的卖方发展很快,但买方的经纪商、咨询商就不像股票市场发展得那么快,有着广阔的空间有待发展。所以我看中了买方市场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我希望在这方面有所发展,而且我非常喜欢中国市场,在我考虑在欧洲或者亚洲设立代表处的时候,我选择了亚洲,而且又在亚洲国家中选择了中国,因为中国的金融市场现在发展得非常快。
和讯网:马上要到年末,新的一年又要开始,新一轮的行情也即将开始,请问爱德华先生对明年的汇市行情有着怎样的判断?
EdwardChung:今年的外汇市场有方向,而且波动比较大,08年是盘整和调整的一年,美元在08年会升不少,大家都知道美元现在的价格过低,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美国公司的市值相比以前便宜了30%,所以很多欧洲公司计划收购美国公司,这样就会造成的资金入流美国,势必造成美元的升值。明年起码上半年,随着大量资金不断流入美国,我们会看到美元会打一个翻身仗。
和讯网:这期沙龙时间也快到了,网友也提了不少问题,我们看一下在线的网友提的问题。
网友Cateful:您的资金只投资于外汇市场,还是既投资外汇市场,也投资债券、股票、期货市场?
EdwardChung:从我们公司的角度来讲,我们把焦点和注意力都集中在外汇市场上,所以从资金管理上我们是百分之百投向外汇市场。但我们也有结构化金融产品的保本、保值产品,保值产品中70%的资金用来投资债券,比如说西方债券和国债。
网友:您对现在全球市场次级债危机所造成的全球经济问题怎么看的?
EdwardChung:次级债问题归根到底是由于当时比较低的利率,1999年股市大跌之后,大家都把股市里的钱拿出来,之后有很多投资者转向房地产市场,2004—2005年美国政府不断降低利率,使得贷款变得非常容易,很多人就贷了很多款买房子。但这里面存在一个问题,房地产的价格越来越高,而人们个人收入的增长远远赶不上房价的增长。
不管股票还是房地产市场或其它市场,有一个健康成长的公式,就是我们的个人收入+经济通货膨胀=房地产市场价格成长的速度,这样才是健康的。看近两年美国的数据,个人收入加上通货膨胀如果只增长这么一点,房地产市场增长这么一大块,就会有很多的泡沫在里面。不光是美国有这样的情况,现在中国市场也有这样的情况。我们现在的解决方案只有不断降低利率,如果利率很高的话,很多人根本还不起债,会使次级债危机越来越糟糕。
降低利率另一个解决方案是大家的收入要增加。这也正是美国政府在做的,自9月18号以来,美国政府每个月都公布降息,降了25个基点的利率,并且工资也在提高,我们预期明年会有很多资金流向美国,促进美国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美国的通货膨胀一直是比较稳定的,美联储降息方面也没有很大的压力,因为通货膨胀是很稳定的。这也是国外投资者对明年的美国经济充满信心的原因,而且08年因为资金的流入也会使美元继续升值。
网友大家一起买基金:爱德华先生,您如何看待中国现在的外汇交易市场?在未来的五年内,这个市场会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有多少人会加入外汇市场的行列?
EdwardChung:从整个外汇市场发展来看,正如我前面所说的,每两年外汇市场参与人数就会翻一番,我相信中国市场的发展速度会更快,因为美国这些发达国家经过很多年的发展,处于成熟和饱和状态,而中国作为新的投资领域非常吸引人。我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外汇,外汇市场会发展得越来越快。
网友热带鲤鱼:能不能请爱德华先生自己介绍一下自己的公司?
EdwardChung:在每个金融市场都有两方,做市商(买方)和投资者(买方)。我们的操盘手和公司的业务是专注于买方的,精力是花在买方身上的。所以,04年,我成立了汇盛这个外汇经纪公司。既然我们站在买方的立场,我们的关注力在买方,我们提供的服务是风险管理、交易指令、交易策略的咨询服务,而且我们会给操盘手提供不断的培训和学习的机会。现在的市场主要是由卖方来控制的,就像二十世纪初的股票市场一样,看现在的美国股票市场,是完全的买方市场。我相信,外汇市场在今后的发展过程当中,也会像股票市场一样,侧重点会由卖方转移到买方。所以,我们公司为个人的外汇投资者提供这样的服务,就是风险管理和交易策略咨询培训。从产品来讲,主要有三种,一种是自己的账户,第二种是资产管理账户,第三种是保值产品。
和讯网:经过爱德华先生的介绍之后,Cateful先生已经对汇盛公司感兴趣了,他在问汇盛公司有没有在招人?
EdwardChung:当然,作为我们公司来讲,我们在不断寻找外汇市场上的人才,相信有才的人越多,我们的发展潜力也会越大。但需要指出的是,我们雇佣的过程非常有竞争性,选拔过程也非常严格。因为我们的操盘手亏损的话,不仅是他个人有亏损,也对我们的客户和公司不利,所以,我们的要求比较严格,有一套严格的考核制度,在正式成为我们的员工之前,都要进行严格的考核。
网友pop4586:外汇市场上,趋势并不非常重要,最多只能作为背景因素,重要的是行情的震荡给投资者的机会。
EdwardChung:其实这个问题换句话说就是技术面重要或者基础面重要。
网友pop4586:我认为外汇市场与商品市场有很大区别,可能振荡是主旋律。
EdwardChung:趋势和振荡同样重要,不能比较它们的重要性,因为比较趋势和振荡,就像比较橘子和苹果,是两个完全不同性质的东西。看这两个不同的东西,根据的理论也是不同的,所以我认为是相同重要的,而不是只关注振荡或者趋势。
网友Dimo:爱德华先生反复强调要执行严格的交易策略。市场在不断变化,假如市场发生大的变化时,难道还不改变策略而要坚持自己的策略进行下去吗?
EdwardChung:大的投行当中有很多新的操盘手都会问这样的问题。如果你不能分析到市场在今后会发生什么事情的话,那么你不是一个称职的操盘手。当然,也有一些大家无法预料的情况,比如说恐怖袭击或者“9•11”,但发生的几率非常小。你在做你的交易计划和交易策略的时候,就应该预期到如果大选或者重要经济数据的公布,你没有预期到就不是称职的操盘手。
和讯网:还是要坚持自己的纪律?
EdwardChung:对。
和讯网:谢谢!本期的“汇市风云”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和讯网友,也谢谢爱德华先生!
EdwardChung:非常感谢!再见!(完)
巴菲特的门徒——对冲基金经理莫尼斯·帕波莱
莫尼斯·帕波莱,42岁,出生于印度,1997年卖掉了自己创建的软件公司,同期对价值投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99年他写信给巴菲特要求为他工作,声称可以不拿报酬,但遭到巴菲特的拒绝。这让人想起巴菲特求职于他的老师格雷厄姆而不得的情景。帕波莱遂于同年创建了自己的对冲基金——加州尔湾,规模为1亿美元。经过近8年的运作,基金规模已达到6亿美元。帕波莱的投资理念和巴菲特现在的理念有一些相近,即买进已经壮大了的但还不是太大的中型公司,这些公司过去必须有过骄人的成绩。由于基金的规模相对较小,可以买入一些小市值的股票,而这些股票在遭受到暂时的负面消息的影响时,很容易在投资者反应过度的情况下非理性定价。
帕波莱信奉自下而上的价值投资理念和集中持仓原则,不花时间在宏观经济方面的问题上,也不考虑利用市场波动所提供的机会。对于此类问题,他礼貌地答道:也许应该问问学者。
帕波莱自认为而且现在也被人称作是巴菲特的门徒,由于现在基金网站不再对公众开放,无法阅读其给投资人的报告。但据看过报告的人介绍,其写作风格类似于巴菲特的合伙公司时期的风格。
帕波莱对巴菲特充满了感激之情,为了对巴菲特的慈善事业表示支持,为获得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机会并对巴菲特当面表示感谢,帕波莱曾先后四次出价数十万美元在eBay上竞拍,前三次都未能如愿。但有志者事竟成,今年(2007年)帕波莱终于以65万美元拍得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机会。
帕波莱现在已经写过三本书,其中第三本书《The Dhandho Investor》目前已登上了亚马逊(Amazon.com)的最畅销书排行榜。
帕波莱处事冷静,自信耐心,他知道自己的能力极限,在他擅长的领域中,他将继续证明为什么他是最好的。
投资理念
帕波莱的投资理念没有多少属于自己的原-创(至少从目前已知的情况来看是如此),他自称是伟大投资人(巴菲特)的盲目模仿者,运用旧时代的方法在这个新的、不一样的现代进行投资。但同时帕波莱也认为其实什么都未曾改变,1美元还是1美元。如果能用50美分买下它,你终将赚钱。
尽管帕波莱没有什么独创的理论,但他运用巧妙,这真让人们钦佩。他的成功从一个侧面证实了巴菲特所说的,如果他现在管理100万的基金,每年能增长50%。
但不管怎样,还是介绍一下,帕波莱眼中的投资是怎么一回事。
如何分析公司
在变化缓慢的行业中寻找业务简单的公司。当那些机会自己跳到你面前时,试着研究这家公司。不需要知道有关这个企业和行业的所有事,只须找出这个企业的长处和短处即可。
帕波莱以汽车座椅制造商Lear为例,投资人不必假装理解Lear的日常运作,而是要分析年报并发现Lear是行业领袖,它在汽车制造业的自然兴衰周期中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
买入持有 vs 频繁交易
帕波莱认为今日之巴菲特和早期巴菲特的不同之处在于,早期的巴菲特可以相当频繁地交易证券,为什么?他的资产规模允许他这么做。当你只管理100万或1亿基金时,很容易在仓位间跳进跳出,那时巴菲特的主意比现金多。现在的情况正好相反——巴菲特的现金比主意多,一个100万的投资对伯克夏的组合影响太小以至于变得对他毫无意义。
当投资人持有的股票被严重高估时是否该卖掉并等待价格回落到一个合理的位置?尽管这时公司的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这个问题困扰着投资人。
当公司被高估时,你是否应该卖掉?帕波莱认为这取决于你的目的,如果你想长期投资,并且满足于获得适当超越市场的回报(如15%对比S&P的11%),你可以买入并持有。如果你想长期地大大超越市场,你需要一些标价50美分的1美元,当它们涨到90美分、1美元时就卖掉,然后接着发现更多的50美分的1美元。
两种战略在伯仲之间,问题的关键是为了获得高回报,你打算工作得多辛苦?你工作得越努力,潜在的回报就越高。
公司价值=现金流折现?
帕波莱同意公司的价值是在公司的存续期内所能产生的全部现金的折现,有时价值体现在未来股东的盈利上,有时价值是体现在资产上的。这取决于不同的情况。
帕波莱以Tesoro公司为例,这家公司的股票在5年中从7美元到0.8美元再到46美元。帕波莱以4.5美元买入,却以3美元卖掉了。一年后,这家公司以4倍于他买入的价格在交易。
Tesoro在5美元时是傻瓜资产,看看2001年的财务报表,谁 -都会发现Tesoro资产分拆来看大约值16美元/每股,而那时的价格连它的一半都不到。当然,Tesoro没有分拆——至少当时没有。通过这次教训,帕波莱意识到公司价值至少是它的资产价值或者是资产可能产生的现金的折现。
市场噪声
帕波莱认为,绝大多数的盈利预测和大多数关于市场的新闻都是垃圾,由于传统的投资方法太浪费你的时间和金钱,亟需改变这种投资观念。
如果以50美分买入1美元的资产,不管是基于真实资产还是未来现金抑或是兼而有之,你已在游戏中处于领先地位。不论分析师说什么或是利率升跌,你早已为之留好了安全空间,因此你是安全的。
什么将危及你的投资?只可能是公司的价值下降,也许你会发现最终你用50美分买入了50美分的企业。噪声无法做到这一点,只有微观的事件才能影响你的公司。
关于黄金、商品和复杂企业
帕波莱认为投资人应该像火星人那样思考,俯瞰地球,通过观察人类的投资,火星人能明白多少?他能很清楚强生在做什么,对可口可乐也能明白。但一个火星人对黄金投资或Google等快速变化中的复杂企业能明白多少?
火星人能明白我们把黄金从地里挖出来,弄干净,再埋回地里吗?当然,其中一些黄金被用在黄金饰品和其他用途上了,但其中的大多数,我们并没有用它们做什么。价值在哪里?
面对大多数企业,在我们分解公司并试图理解它之前,我们跟火星人一样无知。我不能理解黑石,就是说我不能理解一家公司的核心战略是寻找利润,而其本身却不拥有核心企业。
收益与波动
帕波莱认为投资人无法控制市场,我们只能控制我们自己,让市场做它的事。在2002年某一时刻,基金在3个月内损失了40%。如果你在基金下跌前的高峰阶段加入,你将获得年均25%的复合增长。而如果你在低谷时买入基金,你将获得年均40%的复合增长。
波动并不意味着风险。波动创造机会。
基金组合分析
根据2007年8月公布的SEC报告,基金现在持仓情况如表1:
帕波莱投资组合的组织原-则:
●没有一个行业或板块在组合占有过高的比重。
●公司业务间没有很强的关联性,避免连锁反应。
●一个行业中只选一家最好的和最了解的公司。
●用伯克夏的股票代替现金。伯克夏的股票更安全,收益也高。
帕波莱的投资组合1999-2007年的年复利增长了29%,同期道指增长了4%多一点,在4,000多只基金中排名第三(第一名ING Russia Fund为38.4%,第二名BlackRock Global Resources Fund为29.5%)。
帕波莱经-常阅读的报刊
1、巴伦(Barron's)
2、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
3、福布斯(Forbes)
4、财富(Fortune)
5、纽约时代周刊(The Sunday New York Times)
6、杰出投资者文摘(Outstanding Investor Digest)
7、印度硅谷(Silicon India)
8、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
9、价值在线(Value Line)
10、组合报告(Portfolio Reports)
帕波莱推荐书单有关投资和资本分配的书1. Aimr Performance Presentation Standard 1997 by Aimr(Author)
Aimr 成果描述标准1997
(Aimr即Association for Investment Management and Research,投资管理和研究协会)
2、 Distressed Securities : Analyzing and Evaluating Market Potential and Investment Risk by Edward I. Altman
问题证券:分析和评估市场潜力和投资风险
爱德华·阿尔特曼
3、 Investing in Junk Bonds: Inside the High Yield Debt Market by Edward I. Altman, Scott A. Nammacher
垃圾债券投资:高收益债券市场的内幕 爱德华·阿尔特曼
4、 Valuegrowth Investing by Glen Arnold
价值成长投资格兰·阿诺德
5、 High Yield Bonds: Market Structure, Portfolio Management, and Credit Risk Modeling by Theodore M. Barnhill, William F. Maxwell, Mark R. Shenkman
高收益债券:市场结构,组合管理和信用风险模块化
Theodore M. Barnhill, 威廉·姆马克斯韦尔,马克·森库曼
6、 Baruch: My Own Story by Bernard Baruch
巴鲁克:我自己的故事 伯纳德·巴鲁克
7、 Wealthy and Wise: Secrets About Money by Neuberger Berman, Heidi L. Steiger
财富和智慧:关于金钱的秘密 纽伯格·伯曼,海蒂·斯泰格
8、 Analysis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by Leopold A. Bernstein, John J. Wild
财务术语分析 Leopold A. Bernstein, John J. Wild
9、 Against the Gods: The Remarkable Story of Risk by Peter L. Bernstein
与天为敌:风险探索传奇 彼得·伯恩斯坦
10、 Corporate Bankruptcy : Economic and Legal Perspectives by Jagdeep S. Bhandari(Editor), Lawrence A. Weiss(Editor), Barry E. Adler(Editor)
公司破产:经济和法律的视角
Jagdeep S. Bhandari,劳伦斯·韦思,巴里·阿德勒
11、 Common Sense on Mutual Funds by John C. Bogle
共同基金常识 约翰·伯格
(Wonderful Book. I highly recommend all of John Bogle's writings to any investor. John's views are strongly grounded with both theory and extensive empirical data.)
(
帕波莱评:精彩的书。推荐所有伯格写的书。伯格的观点总是有理论和大量的经验数据支撑)
12、 John Bogle on Investing by John C. Bogle
伯格投资 约翰·伯格
13、 Bankruptcy Investing : How to Profit from Distressed Companies by Ben Branch, Hugh Ray
危机投资:如何在问题公司中赚钱 本·布朗齐,胡奇·瑞
14、 Investment Titans: Investment Insights from the Minds that Move Wall Street by Jonathan Burton
投资巨人:推动华尔街的投资理念
乔纳森·波顿
15、 Buffettology by Mary Buffett and David Clark
巴菲特传记
玛莉·巴菲特,戴维·克拉克
(Buffett does not endorse this book. It misses out on the extensive Special Situations/Workouts that Buffett continues to invest in. It's a good book to get started on Buffett's investment approach, but not one to use as the ultimate guide).
(
帕波莱评:巴菲特并不认可这本书。该书遗漏大量的巴菲特投资。但它可以作为巴菲特投资方法的启蒙书,不能作为手册。)
16、 A Money Mind at Ninety by Philip Carret
90岁老人的金钱观
菲利普·卡雷特
17、 The Art of Speculation by Philip Carret
投机的艺术 菲利普·卡雷特
18、 Investing with the Hedge Fund Giants: Profits Whether Markets Rise or Fall by Beverly Chandler
跟随对冲基金明星投资:在市场涨跌中都赚钱
贝弗莉·科特勒
19、 The House of Morgan: An American Banking Dynasty and the Rise of Modern Finance by Ron Chernow
摩根财团:美国银行业的王朝和现代金融的兴起
罗尼·切诺
20、 The Richest Man in Babylon by George S. Clason
巴比伦富翁的秘密
乔治·克拉森
21、 Valuation: Measuring and Managing the Value of Companies by Tom Copeland, Tim Koller, and Jack Murrin
估值:测量和管理企业的价值
汤姆·库伯兰德, 迪姆·柯勒和杰克·穆林
22、 Security Analysis by Sidney Cottle
证券分析 西德尼·考特勒
23、 The Essays of Warren Buffett: Lessons for Corporate America by Professor Lawrence Cunningham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股份公司教程 劳伦斯·卡宁汉
(The only book on Buffett endorsed by him. It's a good book to pick up after having read the last 20 years of letters to shareholders. He did a terrific job.)
(帕波莱评:只有这本书是巴菲特认可的。如果读过巴菲特过去20年写给股东的信,那么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作者作了一项大量的工作。)
24、 How to Think Like Benjamin Graham and Invest Like Warren Buffett by Professor Lawrence Cunningham
向格雷厄姆学思考,向巴菲特学投资 劳伦斯·卡宁汉
25、 Conversations from the Warren Buffet Symposium; Cardozo Law Review, Vol. 19; Numbers 1-2; Sept.-Nov. 1997. Edited by Lawrence A. Cunningham
沃伦·巴菲特酒会上交谈
劳伦斯·卡宁汉
26、Outsmarting the Smart Money: Understand How Markets Really Work and Win the Wealth Game by Lawrence A. Cunningham
战胜聪明的钱:理解市场是如何运转的并赢得财富游戏的胜利
劳伦斯·卡宁汉
27、 Triumph of the Optimists: 101 Years of Global Investment Returns by Elroy Dimson, Paul Marsh, Mike Staunton
乐观者的胜利:101年全球投资回报
埃尔罗伊·蒂蒙森,波尔·玛什
28、 Finance Just in Time: Understanding the Key to Business and Investment Before It's Too Late by Hugo Dixon
及时融资:理解企业的关键,及时投资
胡戈·迪克松
29、 Point and Figure Charting by Thomas J. Dorsey
点和图表
托马斯·道奇
(I'm not a chartist and this book didn't help me get excited about charting.)
(帕波莱评:我不是一个图形派,这本书也没有引起我对图形的兴奋。)
30、 Contrarian Investment Strategies : The Next Generation : Beat the Market by Going Against the Crowd by David N. Dreman
反向投资策略:升级版:与大众逆行来战胜市场
戴维·德莱曼
31、 Contrarian investment strategy : the psychology of stock market success by David Dreman
反向投资策略:股票市场成功的心理
戴维·德莱曼
32、 Tomorrow's Gold: Asia's Age of Discovery by Marc Faber
明天的金子:探险者的亚洲时代
马克·法伯
33、 Why Smart Executives Fail: And What You Can Learn from Their Mistakes by Sydney Finkelstein
聪明的执行官为什么失败:你能从中学到什么
西德尼·芬库斯坦因
34、 Common Stocks and Uncommon Profits by Philip Fisher
普通股,不普通的利润 菲利普·费雪
35、 Developing an Investment Philosophy by Philip Fisher
投资哲学的拓展 菲利普·费雪
36、 Conservative Investors Sleep Well by Philip A. Fisher
保守的投资人夜夜安枕 菲利普·费雪
37、 The Way to Wealth by Benjamin Franklin
通向财富之路 本杰明·富兰克林
38、 Bulls Make Money, Bears Make Money, Pigs Get Slaughtered: Wall Street Truisms that Stand the Test of Time by Anthony M. Gallea
牛赚钱,熊赚钱,只有猪被宰了
安东尼·盖里
39、 Fundamentals of Investing by Lawrence J. Gitman and Michael D. Joehnk
投资基础
劳伦斯·吉特曼,迈克尔·乔恩科
40、 The Secret Code of the Superior Investor: How to Be a Long-Term Winner in a Short-Term World by James K. Glassman
超级投资者的密码:如何在变化的世界里成为长期赢家
詹姆斯·哥拉斯曼
41、 Benjamin Graham: The Memoirs of the Dean of Wall Street by Benjamin Graham
本杰明·格雷厄姆:华尔街教父的自传 本杰明·格雷厄姆
42、 The Intelligent Investor: A Book of Practical Counsel by Benjamin Graham
聪明的投资人 本杰明·格雷厄姆
(Wonderful Book. There is a lot of terrific data in this book. Needs to be read slowly and carefully - and then re-read. Strongly recommended).
(帕波莱评:精彩的书。有大量的数据。需要慢慢地,仔细地读,然后再重读。强烈推荐)
43、 The Interpret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by Benjamin Graham (1937 Edition)
财务术语解释(1937版) 本杰明·格雷厄姆
44、 Security Analysis by Benjamin Graham and David Dodd (1934 Edition)
证券分析(1934版) 本杰明·格雷厄姆;
戴维·多得
(Make sure you read the 1934 edition. It is a terrific work and should be digested slowly).
(帕波莱评:确定你读的是1934年版。它是本厚书,得慢慢挖掘)
45、 Security Analysis: The Classic 1940 Edition by Benjamin Graham, David Dodd
证券分析:1940经典版
本杰明·格雷厄姆;
戴维·多德
46、 Storage and Stability by Benjamin Graham
储备与稳定 本杰明·格雷厄姆
47、 World Commodities and World Currency by Benjamin Graham (1944 Edition)
世界商品和世界货币(1944版)
本杰明·格雷厄姆
48、 The Rediscovered Benjamin Graham : Selected Writings of the Wall Street Legend by Benjamin Graham, Janet Lowe (Compiler)
本杰明·格雷厄姆再认识:华尔街传奇文摘
本杰明·格雷厄姆,珍妮特·洛尔(编译)
49、 China's Stockmarket: A Guide to Its Progress, Players and Prospects (The Economist Series) by Stephen Green
中国股票市场指南:它的历程,玩家和前景 斯泰芬·格林
50、 You Can Be a Stock Market Genius (Even if you're not too smart!) by Joel Greenblatt
你也能成为选股天才 乔·格林布赖特
51、 Value Investing: From Graham to Buffett and Beyond by Bruce C.N. Greenwald
价值投资:从格雷厄姆到巴菲特再到超越 布鲁斯·格林伍德
52、 The Essential Buffett by Robert G. Hagstrom
巴菲特的精华 罗伯特·哈格斯特朗
(I recommend all of Hagstrom's books on Buffet. One should read them in sequence - "The Warren Buffett Way" followed by "The Warren Buffett Portfolio" followed by "Latticework" and finally "The Essential Buffett)".
(帕波莱评:推荐所有哈格斯特朗写的书。按这样的顺序:《巴菲特投资之路》,《巴菲特投资组合》,再到《投资的格栅理论》,最后是《巴菲特的精华》)
53、 Latticework by Robert G. Hagstrom
从牛顿、达尔文到巴菲特:投资的格栅理论 罗伯特·哈格斯特朗
54、 The Warren Buffett Portfolio by Robert G. Hagstrom
巴菲特投资组合 罗伯特·哈格斯特朗
55、 The Warren Buffett Way by Robert G. Hagstrom, Jr.
巴菲特投资之路 罗伯特·哈格斯特朗
56、 The Detective and The Investor: Uncovering Investment Techniques from the Legendary Sleuths by Robert G. Hagstrom
侦探和投资人 罗伯特·哈格斯特朗
57、 Beast on Wall Street by Robert A. Haugen
华尔街野兽
罗伯特·哈根
58、 The Inefficient Stock Market by Robert A. Haugen
非有效市场 罗伯特·哈根
59、 The New Finance by Robert A. Haugen
新财务 罗伯特·哈根
60、 Business Masterminds: Warren Buffett by Robert Heller
企业主人思维 罗伯特·海勒
61、 Introduction to Financial Accounting (7th Edition) by Charles T. Horngren, Gary L. Sundem, John A. Elliott
财务会计介绍(第7版)查理·豪恩格恩,盖伊·桑德,约翰·埃里奥特
62、 Trendwatching: Don't be Fooled by the Next Investment Fad, Mania, or Bubble by Ron Insana
趋势观察:避免被下一个流行概念,疯狂或泡沫愚弄
罗尼·以萨那
63、Soros: The Life and Times of a Messianic Billionaire by Michael T. Kaufman
索罗斯:以救世主自居的亿万富翁的生活
迈克尔·库夫曼
64、Value Investing With the Masters: Revealing Interviews With 20 Market-Beating Managers Who Have Stood the Test of Time by Kirk Kazanjian
与大师一起投资:20位经过时间考验的战胜市场的经理的面谈 科克·卡赞晋
65、Annals of Investing: Steve Forbes vs. Warren Buffett by Robert V. Keeley
投资记录:福布斯和巴菲特 罗伯特·凯利
66、 Of Permanent Value: The Story of Warren Buffett by Andrew Kilpatrick (1994 Edition)
永恒的价值:沃伦·巴菲特的故事(1994) 安迪·基尔派翠克
67、 The Warren Buffett: The Good Guy of Wall Street by Andrew Kilpatrick
沃伦·巴菲特:华尔街的好人 安迪·基尔派翠克
68、Of Permanent Value: The Story of Warren Buffett by Andrew Kilpatrick (1998 Edition)
安迪·基尔帕特里克所著的《永恒的价值:巴菲特的故事》(1998版)
69、 Rich Dad, Poor Dad by Robert T. Kiyosaki
穷爸爸,富爸爸 罗伯特·清崎
(This is a quick read and a good read as an eye-opener. I don't agree to with some of his stuff, but have no argument with what he calls an asset and a liability).
(帕波莱评:对新手来说是比本好书,容易阅读。我不同意他的一些观点,但同意作者关于资产与负债的定义。)
70、 Retire Young, Retire Rich by Robert T. Kiyosaki, Sharon L. Lechter(Contributor)
年轻富裕退休 罗伯特·清崎, 莎拉·莱琪特
71、Margin of Safety : Risk-Averse Value Investing Strategies for the Thoughtful Investor by Seth A. Klarman
安全边际:思想型投资者的反风险价值投资策略 塞斯·科拉曼
72、The Wealth and Poverty of Nations by David S. Landes
国家的贫穷与富裕 戴维·兰德斯
(Good book with some great insights)
(帕波莱评:有着深刻见解的好书)
73、Bulls, Bears and Brains: Investing with the Best and Brightest of the Financial Internet by Adam Leitzes, Joshua Solan
牛,熊和脑袋:与最好的、最敏捷的财务网站一起投资
亚当·烈特泽斯,乔舒亚·苏兰
74、Moneyball: The Art of Winning an Unfair Game by Michael Lewis
魔球:赢得不公平游戏的艺术
迈克尔·刘易斯
75、Benjamin Graham on Value Investing: Lessons from the Dean of Wall Street by Janet Lowe
本杰明·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来自华尔街教父的课程
珍妮特·洛尔
76、The Man Who Beats the S&P: Investing with Bill Miller by Janet Lowe
击败标普的人:与比尔·米勒一起投资 珍妮特·洛尔
77、Damn Right! Behind the Scenes With Berkshire Hathaway Billionare Charlie Munger by Janet Lowe
查理·芒格传 珍妮特·洛尔
(Great book. Highly Recommended)
(帕波莱评:好书,积极推荐)
78、Value Investing Made Easy by Janet Lowe
价值投资让事情变得容易
珍妮特·洛尔
79、Warren Buffett Speaks - Wit and Wisdom of the World's Greatest Investor by Janet Lowe
沃伦·巴菲特讲话:世界上最伟大投资人的智慧和风趣
珍妮特·洛尔
80、When Genius Failed: The Rise and Fall of 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 by Roger Lowenstein
赌金者: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升腾和陨落
罗格·洛文斯坦
81、The Making of an American Capitalist by Roger Lowenstein
巴菲特:一个美国资本家的崛起 罗格·洛文斯坦
82、Beating the Street by Peter Lynch
战胜华尔街 彼得·林奇
(I strongly recommend all of Peter Lynch's book esp. this one and One up on Wall Street.)
(帕波莱评:强烈推荐林奇的书。这本和《华尔街崛起》)
83、One up on Wall Street by Peter Lynch
华尔街崛起 彼得·林奇
84、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 by Burton Malkiel
华尔街随机漫步 波顿·麦基尔
85、An Essay on the Principle of Population by Thomas Malthus
人口理论随笔 托马斯·马尔萨斯
86、The Warren Buffett CEO: Secrets from the Berkshire Hathaway Managers by Robert P. Miles
沃伦·巴菲特的CEO :来自伯克夏·哈撒韦经理层的秘密
罗伯特·迈勒斯
87、Standard and Poor's Stock and Bond Guide 2002 by Alan J. Miller(Introduction)
标普股票和债券指南2002
88、Standard & Poor's MidCap 400 Guide 2002 by Standard, Poor's(Editor), Alan J. Miller(Introduction)
标普400中等市值股票指南2002
89、Standard & Poor's 500 Guide 2002 by Standard, Poor's (Editor), Alan J. Miller (Introduction)
标普500指南2002
90、Beyond Wall Street: The Art of Investing by S.L. Mintz
超越华尔街:投资艺术 S·L·迈特
91、John Neff on Investing by John Neff with S.L. Mintz
约翰·内夫谈投资 约翰·内夫 ,S·L·迈特
92、A Higher Standard of Leadership: Lessons from the life of Gandhi by Keshavan Nair
更高标准的领导力 凯夏文·纳尔
93、Investing in Hedge Funds by Joseph G. Nicholas
投资对冲基金 乔瑟夫·尼古拉斯
94、The Education of a Speculator by Victor Niederhoffer
投机者教育 维克多·尼德霍夫
95、Practical Speculation by Victor Niederhoffer, Laurel Kenner
实用投机 维克多·尼德霍夫
96、Standard & Poor's SmallCap 600 Guide 2002 by James M. Nevler(Introduction)
标普600小市值股票指南2002
97、The Real Warren Buffett: Managing Capital, Leading People by James O'Loughlin
真实的沃伦·巴菲特:管理资本,领导大众 詹姆斯·奥洛克林
98、A Mathematician Plays the Stock Market by John Allen Paulos
股票市场中的数学家 约翰·亚伦·保罗斯
99、The New Investment Superstars by Lois Peltz
超级明星的新投资 洛伊丝·佩尔特滋
100、Forbes Greatest Investing Stories by Richard Phalon
福布斯最伟大的投资故事 理查德·费农
101、Financial Times Mastering Investment: Your Single-Source Guide to Becoming a Master of Investment by James Pickford
财务时代主人化投资:唯一的资源成为投资的主人 詹姆斯·皮科夫德
102、Pratt's Guide to Venture Capital Sources 1999 (23rd Edition) by Stanley E. Pratt (Editor)
普拉特指明风险资本源头1999 斯坦利·普拉特(编辑)
103、Markets Measure : An Illustrated History of America Told Through the 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 by John A. Prestbo(Editor)
市场测量:道指讲述美国的历史 约翰·A·普瑞斯特堡
104、Expectations Investing: Reading Stock Prices for Better Returns by Alfred Rappaport, Michael J. Mauboussin
期望投资:读懂股票价格,求得更好回报 阿尔弗雷德·拉巴波特,迈克尔·毛波辛
105、The Work of Nations: Preparing Ourselves for 21St-Century Capitalism by Robert B. Reich, Jonathan B. Segal (Editor)
国家工作:准备好迎接21世纪资本主义 罗伯特·莱奇, 乔纳森·塞格
106、Thoughts of Chairman Buffett: Thirty Years of Unconventional Wisdom from the Sage of Omaha compiled by Siimon Reynolds
巴菲特的思想:来自奥马哈传奇的30年不依惯例的智慧 西门·雷诺兹
107、Adventure Capitalist: The Ultimate Road Trip by Jim Rogers
探险资本主义的终极旅程 吉姆·罗杰斯
108、Investment Biker: On the Road With Jim Rogers by Jim Rogers
骑摩托的投资者:与吉姆·罗杰斯一起走世界 吉姆·罗杰斯
109、Selling Your Story to Wall Street by Michael A. Rosenbaum
把你的故事卖给华尔街 迈克尔·罗森伯姆
110、Do Business with People You Can Trust: Balancing Profits and Principles by L.J. Rittenhouse
和你信任的人做生意 L·J·
瑞德豪斯
111. Lessons from the Legends of Wall Street : How Warren Buffett, Benjamin Graham, Phil Fisher, T. Rowe Price, and John Templeton Can Help You Grow Rich by Nikki Ross, CFP
华尔街梦之队 尼基·罗斯
112、The Davis Dynasty: 50 Years of Successful Investing on Wall Street by John Rothchild
戴维斯王朝:50年华尔街成功投资 约翰·罗斯切德
113、In an Uncertain World: Tough Choices from Wall Street to Washington by Robert E. Rubin, Jacob Weisberg
在不确定的世界里 罗伯特·鲁宾
114、Market Wizards : Interviews With Top Traders by Jack D. Schwager
金融奇才
杰克··茨威格
115、The New Market Wizards : Conversations With America's Top Traders by Jack D. Schwager
新金融奇才 杰克·茨威格
116、Where Are The Customers' Yachts? by Fred Schwed, Jr.
客户的游艇在那里 小弗雷德·施韦特
117、Invest Like the Best by James O'Shaughnessey
像冠军那样投资 詹姆斯·P·奥肖内西
118、What Works on Wall Street by James O'Shaughnessey
华尔街股市投资经典 詹姆斯·P·奥肖内西
(Strongly Recommended. Great data.)
(帕波莱评:强烈推荐。数据极好。)
119、Irrational Exuberance by Robert J. Shiller
非理性繁荣 罗伯特·席勒
120、Buffet Step-By-Step: An Investor's Workbook - Learn to Analyze and Apply the Techniques of the Master Investor by Richard Simmons
巴菲特步骤:投资人的工作册 瑞查德·西门斯
121、Soros: The Life, Times and Trading Secrets of the World's Greatest Investor by Robert Slater
索罗斯:世界上最伟大的投资人的生活,时代和交易 罗伯特·斯莱特
(I don't believe Soros is the World's greatest investor. He's good, but Buffett is in a different league and has a much simpler and more effective model.)
(帕波莱评:索罗斯不错,但不是最好的投资人。巴菲特是另一类的,有更简单更有效的模式。)
122、The Art of Profitability by Adrian Slywotzky, et al
收益的艺术 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
123、The Money Game by Adam Smith
金钱游戏 亚当·斯密斯
124、The Wealth of Nations by Adam Smith
国家财富 亚当·斯密斯
125、Supermoney by Adam Smith
超级金钱 亚当·斯密斯
126、Investing in Greater China by Irene So
在伟大的中国投资 艾琳·苏
127、Standard & Poor's Stock & Bond Guide, 2003 Edition by Standard & Poor's
标普股票和债券指南2003
128、Standard & Poor's 500 Guide: 2003 Edition by Standard & Poor's
标普500指南2002
129、Standard & Poor's Smallcap 600 Guide: 2003 Edition by Standard & Poor's
标普600小市值股票指南2003
130、Standard & Poor's Midcap 400 Guide: 2003 Edition by Standard & Poor's
标普400中等市值股票指南2003
131、Essential Stock Picking Strategies: What Works on Wall Street by Daniel A. Strachman
选股基本策略:什么在华尔街行得通 丹尼尔·史卓克曼
132. Getting Started in Hedge Funds by Daniel A. Strachman
起动对冲基金 丹尼尔·史卓克曼
133、Pioneering Portfolio Management: An Unconventional Approach to Institutional Investment by David F. Swensen
先锋组合管理 戴维·斯文森
134、Fooled by Randomness: The Hidden Role of Chance in the Markets and in Life by Nassim Nicholas Taleb
成事在天 纳西姆 尼古拉斯 塔勒布
135、Investment Gurus by Peter J. Tanous
投资专家
彼得·J·塔洛斯
136、The Company You Keep by Patrick Terrion
收藏公司 帕特里柯·特伦
137、My Vast Fortune : The Money Adventures of a Quixotic Capitalist by Andrew Tobias
我的巨额财富 安德鲁·托比斯
138. The Midas Touch by John Train
富翁接触
约翰·特雷恩
139、The Money Masters by John Train
金钱主人 约翰·特雷恩
140、How to Pick Stocks Like Warren Buffet: Profiting from the Bargain Hunting Strategies of the World's Greatest Value Investor by Timothy P. Vick
巴菲特怎样选择成长股
蒂默西·维克
141、Wall Street on Sale by Timothy P. Vick
华尔街待售
蒂默西·维克
142、Searching for Alpha: The Quest for Exceptional Investment Performance by Ben Warwick
搜寻绝对收益 本·沃维克
143、The Aggressive Conservative Investor by Martin L. Whitman
积极的保守投资人 马丁·L. 惠特曼
144、Value Investing : A Balanced Approach by Martin J. Whitman
价值投资:一种平衡方式
马丁·L. 惠特曼
145、The Theory of Investment Value by John Burr Williams
价值投资理论 约翰·波尔·威廉姆斯
146、Maestro: Greenspan's FED and the American Boom by Bob Woodward
大师:格林斯潘和美国繁荣 鲍勃·伍德沃德
147、Berkshire Hathaway Inc. Letters to Shareholders 1977-1995. Two Bound books.
(Free to shareholderse of BRK.A or BRK.B with proof of shareholding; non-shareholders can send a check for $15 to Berkshire Hathaway, Inc. 3555 Farnam Street, Suite 1440, Omaha, NE 68131.)
巴菲特给股东的信1977-1995
炒股就炒龙头股
炒股就炒龙头股2007年12月21日08:28 来源: 中国证券报 作者: 殷贵周
我已经炒了十几年的股票了。刚刚开始炒股的时候,市场才一百来只股票,个股的涨跌基本上和大盘是同步的,那时选股不是件难事。每当我手中有几只股票的时候,我总喜欢将手中已经赚钱的股票先卖出,将那些赚钱不多或者还处于套牢状态中的股票留着。结果我发现,那些能赚钱的股票往往还能继续上涨,而那些不赚钱的股票总是涨不动。原来,我
卖出的都是强势好股票,而留在手中的却是弱势股。连续吃过几次亏以后,我知道自己的这种投资思维已经落后,必须要转变过来。要放弃弱势股,买进强势股。
买什么样的强势股好呢?几经比较,我决定买强势股中的最强势个股———龙头股。说起龙头股,炒股的人人都知道其重要性,也大多认可买龙头股的投资方向,但说到捕捉龙头股的具体方法,很多股民并没有什么切实有效的方法,我也是结合自己的投资经历,谈谈心得体会。
在刚开始买龙头股的时候,我也绕过几个“弯子”,甚至因为追涨龙头股而出现被套牢在顶部的尴尬境地,这都是由于没有正确掌握买龙头股的方法所致。龙头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某一行业中处于优势地位的公司,另一种是具有符合当前市场热点概念的公司。在投资策略方面,捕捉龙头股最适宜采用追涨的方法,在追涨龙头股时要注意选择市场整体趋势向好的背景下。在大势向好时,追涨的成功概率较大。而在大势疲弱的情况下,即使个股短线形成突破,也会受到大盘的拖累,使得涨幅有限。
买龙头股需要果断,不仅需要在追涨买入时果断,在卖出时更要果断。因为追涨的股票是进入快速拉升期的强势龙头股,个股股价往往表现出快速上涨行情,如果操作过于犹豫的话,轻则错失机会,重则可能买在相对高位。买龙头股最重要的是:研判其是否具有持续涨升的动力,这是获利的基础。这种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政策环境背景,把握住新政策的导向,就能抓住后期二级市场的新机会。历史上的两次大行情都是在政策推动下产生的,而板块和个股的战机也蕴涵在新政策之中。比如,我在今年上半年买进的滨海能源,之所以能获利三倍,正是由于大力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的政策作用。二是从资金流向分析,主流资金的投向决定了股市炒作的方向,也是决定热点能否持续的关键。资金流入量越大,热点的持续性就越长,龙头股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三是从上市公司基本状况分析,运用基本分析法,分辨出行业龙头股;运用价值分析法,分析股票的内在投资价值。
有很多投资者以为龙头股都是一飞冲天的直线上涨走势,其实这种看法并不正确。我通过长期观察,发现龙头股的走势也是有很多类型的,针对不同的走势需要采用不同的投资策略才能取得最佳的投资效果。归纳起来,龙头股的上涨形式主要有四种,分别是:台阶式上涨、直线式拉升、通道型上涨、振荡式上涨。
台阶式上涨的龙头股在启动时期比较温和,没有其它龙头股那种放巨量拉长阳线的强烈信号,因此,在行情启动阶段及时发现和捕捉有一定难度。但是由于台阶式上涨的龙头股行情持续时间较长,走势有明显的规律性,因此投资者在这种龙头股的上涨过程中识别和跟进比较容易。台阶式上涨的龙头股在行情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有两个阶段构成:一是阶段性整理;二是阶段性攀升。对于这种龙头股操作,最关键的是把握其阶段性整理的机会,最佳跟进时机就是其搭建平台之时,根据其K线走势上的横盘特征及其技术上调整到位的特征来选择买进时机。对于直线式上涨的龙头股,在操作上强调快速跟进,而快速跟进的最佳时机就是行情的启动阶段。从盘面来观察,这种龙头股通常在上升行情开始时就会有极强烈的买进信号。例如:放巨量拉长阳线。对于通道型上涨的龙头股,在操作策略上尽量不要采用短线波段操作,以免在过小的利润空间中频繁操作,导致交易成本的上升,而利润却会下降,甚至容易出现亏损。投资者应以中长线的持股为主。对于振荡式上涨的龙头股,在操作上要强调波段操作,而每次介入的最佳时机是其调整到位的地方。通常这种龙头股出现的调整,其降幅等于前一段升幅的1/3到1/2,投资者可利用龙头股的调整来做波段操作,把握得好其中的短差利润,往往可以取得相当可观的利润。
如何发觉庄家介入的“黑马”
如何发觉庄家介入的“黑马”2007年12月21日04:19 来源: 上海证券报 作者:两只鱼
从技术方面看,有几个明显的信号:
第一、股价长期下跌,股价止跌回升,上升时成交量放大,回档时成交萎缩,日K线图上阳线多于阴线。阳线对应的成交量明显放大,用一条斜线把成交量峰值相连,明显呈上升状。这表明庄家处于收集阶段,每日成交明细表中可以看见抛单金额较小,买单大手笔较多,这表明是散户在抛售,庄家在入市吸纳,收集筹码。
第二、股价形成圆弧底,成交量越来越小。见下跌缺乏动力,庄家会悄悄收集,成交量开始逐步放大,股价因庄家介入底部有所抬高。成交量仍呈现斜线放大的特征,每日成交明细表上清楚地留下了庄家的痕迹。
第三、此时往往会有利空出现,股价大幅低开,引发中小散户抛售,庄家大举介入,股价反而上扬,成交量放大,股价该跌时反而大幅上扬,惟有庄家才敢逆势而为,此时可确认有庄家介入。
第四、股价呈长方形上下震荡,上扬时成交量放大,下跌时成交量萎缩,经过数日洗筹后,庄家耐心洗筹,吓退跟风者,然后再进一步放量上攻。
由于散户没有庄家的“通天”本领,不知道公司何时重组,跟谁重组,业绩如何扭亏为盈,拉高股价后又如何送股。散户发现大黑马,刚骑上,庄家就给你来了一个“下马威”,大幅洗筹,上下震荡,不愁你不从“马背”上摔下来。当散户纷纷落马之际,庄家挥舞“资金的马鞭”,骑着黑马绝尘而去。
当庄家发觉仍有少量高手仍牢牢跟风时,就会采取不理不睬的战术,股价死一般地沉寂,牛皮盘整几天、十几天甚至数月,对散户进行“耐心”大考验。当又一批散户失去耐心纷纷落马时,这匹黑马再度扬蹄急奔,这时黑马的身份往往已远高于一些优质“白马股”,谁不愿坐等庄家抬轿?所以,散户只能通过细心观察,发现有庄家介入“黑马”的迹象之后,耐心捂股,跟庄家死缠烂打。
外汇交易策略80条
外汇交易策略80条请仔细研究大腕们使用的80条外汇交易策略,并记住你只需要四样工具:柱图,均线背离,枢轴点和趋势线分析。不需要更多,简简单单。不要受人误导而相信别的。这个世界到处是“怀疑的托马斯”,他们指手划脚却从未赚到过一文钱,他们卖铲子但自己不用。
策略1:
刚入门时,努力从每个交易时段捕捉20点,然后停住,关掉它,做更多研究。当你真正擅长了再求更多。在你变成外汇行业的大师前,设定20点目标并坚持。我强调行业一词,它不是游戏,关系到你辛苦挣来的钱。
策略2:
花主要时间在15分钟图上。
策略3:
在开始某个交易时段前,先看1小时图,得出时段过渡时的趋势,以及新时段开始时可能会怎么走。
策略4:
只有你绝对需要知道15分钟图后面发生什么时,才看5分钟图,尤其当K线拉长或刚穿越枢轴点,换句话说,是否5分钟图上发生逆转而15分钟图上尚未反映出来?
策略5:
不要停留在5分钟图上,因为它有太多杂音,会把你折磨至死。
策略6:
15分钟图上的均线法则:即便均线在1小时图上是上行,如果在15分钟图上是下行,这就暗示逆转正要到来,但尚未发生。同时你不想错失15分钟图上反映的正在发生的事情。
策略7:
如果均线在15分钟图上下行,但价格却欲上行,价格迟早会下行,比如被枢轴点弹回,或被另外三种工具(柱图,均线背离或趋势线分析)捕捉到的节点所逆转。均线上行而价格欲下行的情况同理。
策略8:
只使用均线的背离,而不用均线做买卖信号,它是延迟指标,对外汇来讲太慢。
策略9:
15分钟图上的均线背离比1小时图上更重要。背离是指均线与价格波动方向相反。
策略10:
始终用20-30点止损保护资金。精神止损也可,但必须有严格的纪律。做10次你可能错3次,三次的损失应该保持在20-30点以内,你的获利应该远大于小的损失。不要害怕损失,专业棒球手也会10次失手6次,狮子追杀成功率仅20%,职业扑克选手失败率50%,你的机会比他们要好,人生没有100%确定的事情。
策略11:
当你贴近枢轴点或某个重要形态(如双顶或趋势线突破)下单时,把止损放在让你行动的事件另一边,但不要太近,因为价格往往突破后反抽。如果你使用20-30点止损,但33点能安全渡过反抽,那就用33点。规则是20-30点,但要符合情理。
策略12:
止损的目的是保险,不适用于获利,当然你可以用移动止损法来保护赢利。
策略13:
交易外汇仅需四种工具:柱图,均线背离,枢轴点和趋势线分析。做技术派,避开基本面,消息已融入价格,你不须每分每秒去看消息。读柱图包括找出双顶(底)甚至三顶(底)。
策略14:
困难的部分到了:我说过对下个交易时段高与低的预测可以是M1/M3或M2/M4,但交易是灰色而不是黒白的,实际的高和低可以是M1,M2,M3和M4的任意组合,可以是M1/M4,M2/M3或任何其它五个枢轴点的组合。M1/M3和M2/M4仅仅是参考,而不是水泥浇注的。价格是第一指标,它决定着高与低将会是什么。另外你应该将此预测与另外三种工具结合使用。换句话说,如果价格从上一时段进入当前时段时是下行,从M3开始继续下行,那么M3很可能就是新时段的高,即便系统可能指示M4是高。所以枢轴点要与另外三种工具结合使用。我见过实例,价格下行,新时段开盘直接穿越M3,同时形成双顶,这里有三个指示价格肯定要下行。我相信此时均线也一定是下行的,这又多一条线索说明新时段的高已经出现。
策略15:
开始时从四个主要对(EUR/USD, USD/JPY, GBP/USD, USD/CHF)中选一对,研究它的韵律并成为专家。我建议欧元。当你做的很好时再交易其它三对。在学习阶段你可能手忙脚乱,只做一个,不要在四对中跳来跳去。
策略16:
做交易记录,包括好的坏的交易,分析哪里对了哪里错了,并发誓不再重复错误。养成好习惯,做专业交易员,这不是可以拖着枪乱放的地方。
策略17:
重要一点:如果价格开盘就在新时段预测幅度的顶端(R2或更高),换言之,处在卖区(高于中央枢轴点的区域),且有其它指标指示价格过高(如特定K线,均线背离或趋势线突破),那么价格有可能已经是新时段的高了。同理,如果价格开盘于新时段预测幅度的底部(S2或更低),或者说处于买区(中央枢轴点以下区域),且有其它指标建议价格过低,则价格可能就是新时段的低了。
策略18:
如果没什么可做就不要做,不要冲动或仅仅是想做而做,那会带来很多麻烦。仅当四种工具有非常明确信号时才做。
策略19:
选择交易商要选这一行中点差最低的。
策略20:
有时在周末休息后,周日开盘时出现剧幅波动。通常情况下我使用周五的高低开盘收盘(OHLC)数据,但如果周日出现15分钟图上剧幅波动,我会使用周日的OHLC来更好地确定下一时段的支撑和阻力位。当然这只适用于将周日两小时与周一分开的交易商。
策略21:
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他的枢轴点与我的不同,答案是你可能使用不同的交易商,24小时交易时段在不同时间断开,结果当然不同,但没关系,因为你的枢轴点计算是反映你用交易商过去24小时的市场,其结果也预测下一时段的支撑和阻力位。如果你的交易商下午5点断开,你使用不同时间断开的OHLC数据,则出现不同步。
策略22:
提醒前股票交易者(我说前,因为确实不知道为什么你尝过外汇后还想回到股票):不要过度交易外汇,这不是刮头皮的市场,外汇趋势很好,下迭中不要买过早,上升中不要卖过早,看到趋势线突破后再做行动。
策略23:
除非全心投入你不会在外汇交易上成功,这不是玩的地方,如果你不打算认真对待,去做别的吧。
策略24:
把你的情绪放在后裤兜,这是事业,应该以事业来对待,你有任何坏习惯,外汇市场会很快给你纠正。
策略25:
重要一点:如果根据你目前一切所学,本时段的大势是跌,则想“下”,反弹就卖,不要试图去买,否则会折磨至死。同样,如果根据你目前一切所学,本时段的大势是长,则想“上”,逢低就买,不要试图去卖。前股票交易者想双向都得而牺牲。或许当你真正擅长了可以一试,但目前,只想一个方向,免去悲伤。
策略26:
另外重要一点:欧元大势开始于纽约时间凌晨2点以后,正是伦顿时段,外汇最忙时间。一个时段又一时段,欧元总会在这第一个12小时里平均走76点。不管你信与不信,欧元一旦决定了这12小时的大势,就一直走到该幅度(76点)的另一端。要抓住趋势,骑上它。当然它不会走直线,即使飞机起落也有途中颠簸,欧元亦如此,一旦选择了方向,它会盘旋直到幅度的另一端。途中会骗笨钱出局,他们从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结论是:如果欧元想在12小时里下跌,它会向下走完76点,要往“下”想;如果欧元想在12小时里长,它会向上走完76点,要往“上”看。这12小时里欧元要么长要么跌,不会两者都有,我讲的是主趋势。当然途中会有反弹或回调,取决于长势还是跌势,但如前述,跌势中卖反弹,长势中买回调,这就够了。
策略27:
想想看,你得到上面策略26,你会爱上它,它将考验你的神经。如果你想买入这12小时的大势,何不当它开始时就骑上它!这需要铁的神经,因为欧元会不时背着你走,但不足以吃掉你开始设的止损。从风险回报率的角度,你冒险20点获利76点,不错的比率。我想说的是何不下单,设上止损,去清理游泳池,让欧元区折走完它的幅度!很多人被骗出的原因是他们下单后紧盯着价格,稍有波折就反应过度。放下不要去管它,最坏就是被止损出局是吧,往往是你不会,如果你捉到了主趋势,机会非常有利于你每手多赚760美元。如果途中不停交易,你可能被打的很惨最后赔钱。让欧元领着你,而不是相反。
策略28:
不时的,我会鼓励你从日间图后退几步,远距离来看它,有时你可能离的太近,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从日线图上标出趋势线并找出背离,你会看出很多下一步的走法,这正是你想知道的是吧。不仅趋势线突破和均线背离有大文章,日线在哪里收也会暗示下一步将会向哪走,研究柱图你会知道我的意思。
我觉得不时停下来从更高层次思考是明智的,从上向下看事物是健康的。有时我们会迷失在日间价格的碎步里而看不到眼前展开的大画面。
策略29:
重复一下,你只需看几样东西,然后耐心等待入点的出现。不要觉得是时间了就扣动扳机,要等明确信号。只需四个指标:柱图,均线背离,枢轴点(突破/测试/遇阻)和趋势线突破,这些足以让你在外汇交易业成功,不再需要铃铛和穗子,可能与你以前学到的不同。最难做的是抹掉以往所学,摇摇头让它们走开。
策略30:
虽然我说只要四条线索,实际上还有第五个就是价格。价格是天底下第一指标,它告诉你想去哪,让它指路。好比打牌,在它自己亮出来前必须耐心等待。这叫跟着头羊走。
策略31:
最近有人问我关于买卖多手的问题,你可以在入点就满仓,也可以一次一手,随着价格穿越每个枢轴点加仓,直到幅度的终点。如果你确信已顺势并有好的资金管理技术,沿路加仓没有错。或者两者并用,开始就全仓,随着价格穿越枢轴点买/卖更多,直到终点。不要出局过早,记住外汇趋势性好(尤其主趋势),价格知道想朝哪走,让它带你去那。用五个指标来做出你的决定。
策略32:
在枢轴点之间交易要小心,这是无人区也是危险区,好的交易是在枢轴点附近做的。
策略33:
花时间在15分钟图上画出枢轴点,这应该是你重点关注的,就如飞机上雷达,没有参考点很难交易(起飞)。不需要画出全部,也不一定能放的下,但至少画出价格附近的枢轴点。你也可以在1小时和5分钟图上画出,但不能花太多时间在上面,或许是浪费时间,但并非有害。你还应画趋势线。趋势线在枢轴点突破是转向的有力证据。再画上均线背离,图上看到的越多,交易会越好。交易时段也要划线分开。
策略34:
5分钟图好比航船上的微调板,虽不起眼,但对纠正航向很有作用。交易亦如此,不时看看5分钟图会洞察15分钟图下面有什么异动,这很重要,尤其是接近趋势尾端,价格试图结束趋势或朝反方向偷袭你却没有注意。当然如前所说,不要停留在前股票交易者喜欢的5分钟地盘上,那些人本质是刮头皮的,但在外汇市场会被刮光,正如我的一名新客户巨痛后才发现的。他现在下完单(设好止损),就去机场接机,或清理游泳池,然后回来看看不执迷于每个小波动而赚了多少钱。我不是说完全不管,但我说的是太近就是太近。一旦捉住了趋势(通过五项指标),让价格自己走,耐心等待让你行动的下一个事件。当然下一步行动也要是通过前面五项指标得出的。如果没有看到什么特别,什么也不要动,坐在你的手上,做什么也不要按进入键。
策略35:
最近有人问我需要多少信号才扣动扳机。我前面说过,你只需要从柱图,均线背离,枢轴点,趋势线和价格来找方向,但要多少信号才交易?当然一个就足以定音,但两个或更多一起说同样事情则更有说服力。比如,欧元最近是跌势,从上个交易时段结束到进入新时段仍在跌,在新时段开始,价格在枢轴点附近形成双顶。好了这里有三个信号告诉你怎么做,当然是做空。我们有跌势,双顶还有上顶枢轴点,很多证据说要下行,你应该明白的。这好有一比,早晨开车去上班你不必等所有灯变绿才启动,那样你就别上班了,绿灯越多越好,但一个绿灯就足可上路了。
策略36:
一些心理学:对于新手,交易做多了自尊心会上升。你不会永远正确,你会犯错,这对新手和老手都是正常的。不要被失败击倒,对自己说下一次,你必须向前走。如果使用好的资金管理,如20-30点止损,你会活下来看到下次交易,这就是保存力量。不要怀疑你的指标(记住,柱图,均线背离,枢轴点,趋势线和价格),你不应该跟飞机上的仪表争论,否则就会撞机。所以要对指标不存怀疑,当它告诉你行动时要行动,它告诉你买就买,要有勇气这么做。一个要点是:不要听任何其他人的,做自己的顾问,闭上耳朵交易,这是你和你的钱,你没有人可问。要避开负面思维的人,不要跟人讲外汇,除非他跟你一样对外汇死认真。否则他会把你拉下来。要谦虚,把吹牛权留到以后。如果你变得自负,外汇会把你拉下来。最后是专注于成功,当心你的思维,思维会铸就行动和结果。如果你专注于最后的结果成功,你将会到达那里。如果你总是害怕,会影响你的心理。当你失败和摔倒时,把自己拉起来,拍掉土,继续前进。不要被错误吓倒,你将会做的更好,尤其当你保留所有交易记录,下死功夫研究它们。要做专业人士,做有准备之人。
策略37:
最近有客户问我,他发现价格穿越枢轴点上行好大阵,账面上多了很多钱,在R2处停住,然后继续上长,应该怎么办?回答是:R2通常是阻力位,当价格穿越R2上行而不再跌破R2时,R2变成了支撑位,这是一个买入信号,记住价格是王,它想怎么走就怎么走,你必须跟着它,即使它已经给反方向的添了许多眼泪,或已经超越它的日均幅度,如果愿意它仍会继续走。记住:外汇趋势性强,不要买过早,也不要卖过早,等待它已做出决定的强烈证据。在此例中,价格在R2停住,但并没跌破它,没有任何要逆转的迹象,一旦决定继续上行,你所有要做的就是跟上,不要成为R2高位缺氧的牺牲品,相信你的指标,按他们告诉的做。不要本能地认为价格太高了,如果愿意它可以走更高,在本例中是高的多。
策略38:
练习的越多,我的运气越好。(Wayne Gretzky—加拿大冰球名将)
策略39:
通常你不应在枢轴点之间买卖,这是无人区,等待价格在支撑或阻力位做出决定,并结合其它指标,价格方向,柱图,均线背离,在枢轴点的反应,趋势线突破。
策略40:
不要将均线用于背离以外的东西。最近均线在15分钟图上上行,让不疑的交易者相信价格上行,但价格在主枢轴点处调头向下去寻找幅度的另一端S1。在均线上你看不到这些,因为它是延后指标。总之,均线只能用于背离,不能用于其它目的。
策略41:
你只应在枢轴点附近进出,而不是之间,如前述。当价格在枢轴点上波动,看一看5分钟图,幕后有什么发生,因为在价格与枢轴点交涉之前你应该一直只关注15分钟图。现在你应该关注价格在袖口干什么。在上面(40)的例子中,价格上穿主枢轴点欺骗了不疑的交易者,然后下跌,在15分钟图上留下长上影线。当然只看15分钟图还看不到,但5分钟图上已经价格逆转,准备下行。
策略42:
均线与价格没有背离,只说明均线确认价格趋势不变。但也不要被捉弄,见40中例。
策略43:
阻力位(M3,R1,M4,R2)是卖区,卖者会多于买者,价格被下压。同样,支撑位(S2,M1,S1,M2)是买区,买者会多于卖者,将价格推高。这些预期是根据前一交易时段买/卖关系的解释,相信仔细研究枢轴点后你会同意这种看法,价格在接近和围绕枢轴点处会犹疑,停住,并决定下一步走向。这就是为什么你不应在枢轴点之间交易,此时价格在进行中。
策略44:
不要因为有人说太危险而被吓出外汇市场,实际上与其它市场比它是风险最小的。外汇市场不像股票和期货一样被操纵,它是一个真正完美的24小时市场,你的止损单很少不能执行,因为外汇市场有高流通性,每日交易额达15亿美元,它是世界上最流通的市场,你得到好的成交价,和快的成交速度。
策略45:
5月23日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价格超出了平均幅度,从枢轴点开始两小时长135点,跃于R2之上。欧元在双顶处逆转,跌破R2,回到日平均幅度,在本例中稍高于平均幅度。当然你可能已经注意到,双顶同时又是双轨(如果正巧你看的是柱图而非烛图),两种形态同时产生是很强的信号,表示已经到了头。所以在看价格形态的同时,注意同时发生的组合形态。
策略46:
5月23日应该是M2/M4,因为头天收盘在高位,但实际幅度却是枢轴/R2。女士先生们,交易是灰色的,枢轴点不是石头做的。但通常它们会很接近。
那天,枢轴点R2组合使欧元超过日均幅度,但仍在枢轴点定义的逻辑范围之内。中央枢轴点成了买点(支撑),当价格有力地上冲后,它成为当日寻幅使命的起点。同样,R2是卖点(阻力),是卖压的可能目标,所以欧元在此结束了它当日的寻幅使命。
重要一点是,欧元所获完整幅度都在枢轴点逻辑和规律的指标以内,这是理解该事件的要点。我的意思是中央枢轴点下面的四个枢轴点都是可能买点,上面的四个枢轴点(包括R2)都是可能卖点。获得,或如5月23日超过完全幅度,都是常理,不一定严格遵守M1/M3或M2/M4的买卖组合。
我相信你已经看到枢轴点的力量,你只应在它附近而不是中间无人区买卖。这里唯一要警告的是如那天,价格在R2之上形成双顶和双轨的形态组合,这一逆转现象,尤其两种形态同时发生,是不容忽视的。
但这里的要点是价格在上穿R2后形成的双顶/轨,该区应该属于竭尽区,考虑到最后的阻力位被破的事实。然后你寻找有力证据,看价格会继续上行还是如本例逆转向下。
要仔细研究柱图,相信你已注意到价格在某一交易时段的表现与上一时段的相似性。事实上由于外汇趋势性好,每天都看起来相似,除了实际幅度,高低点不同而已(即九个可能枢轴高低点的循环重复)。
价格总会决定要使用哪一套枢轴点,所以要跟上价格,正因如此我称它为第五个指标,或许是五个中最重要指标。到此,另外四个指标你应该有了很多的了解。
请坚持每天研究柱图,它们提供了每天发生的重要线索,如果你明白图中的东西,你必将持续赢利。
策略47:
不要过贪。最近听一个客户说他从一个交易时段只获150点,很多都落在桌上。天那,像他从股市来的人,一天获利这些应该很感激了。要点是,如果你从新手开始每天只求20点,超出的都是奖励,时间长了财富一定到来。
但不要忘记老话“落袋为安”,如果你见到赢利想拿到手,那就拿了高兴吧。你会活着见到另一天,获更多的利。不要总想抓大,这里不会一夜暴富,这里需要保存力量,持续赢利。当你有好的理由平仓时就去做。
策略48:
外汇交易需要遵循一套纪律。大量金融行为学研究表明,比起获利$1的喜悦,交易者损失$1承受两倍的痛苦,因此他们冒更多的风险来避损而不是赢利,结果高买低卖,与传统智慧相背。遵循我的交易策略,你将避免像5月28日的汇市大跌中被剃短发。
策略49:
有人问我为什么等到纽约凌晨3点才行动,失去这以前的可能机会。答案是:这个时间是伦敦交易开始,也是汇市最忙的时间,你会注意到欧元通常此时开始它的主趋势,去寻找它的日均幅度76点,这些点通常会在第一个12小时里发生。自己核查一下,这几乎每天如此,年年如此。
策略50:
“上升三角型”:价格高点似有水平线,而低点越来越高,这通常是牛的形态。取三角型的高,从高点上量得到新的目标价,例子可见03年5月26日。
策略51:
结合枢轴点与其它信号如背离,多重顶,趋势线突破,三角型等,你会很好地知道价格下步走向。通常你应该只在枢轴点附近进出,但有时枢轴之间距离很大,你应该找其它证据预测未来的方向。
正如我一直所说,交易是灰色的,这里没有黒与白,交易更多的是艺术而非科学。当价格遭遇枢轴点时,你会看到该点对价格有很大影响,所以当价格与下一个枢轴点发生作用时要警觉,它可能对下步有显着影响。
策略52:
如果你想抓到伦敦时段的主趋势,却担心入点搞不准,那就等下一个枢轴点。下一个入点就在价格穿越的下个枢轴点附近。或者等它回头重试枢轴点时进入,这样就没有了入点过早的危险了。有时价格会欺骗,在一个方向走一会,又逆转方向,最后才选定方向。我喜欢的格言是“拖延者羸”,你失去的是趋势最初大约30点,但更有把握获取余下的46点,因为主趋势要走完它的日均幅度76点。
策略53:
我想提醒你中央枢轴点以上的枢轴点有卖的偏向,中央枢轴点以下的枢轴点有买的偏向,这些偏向保持有效,直到价格将它的偏向由卖变买,或买变卖,即阻力变支撑或支撑变阻力。
2003年6月6日,你会观察到价格在M3的偏向有效,但中央枢轴点下面的枢轴点却由买或支撑变成了卖或阻力,当然,价格决定一切。
另一个要点是,当主趋势展开后(几乎每天发生,在开始的12小时里)你应该沿着偏向去想。那天早期交易的偏向是做空,意味着你应该忘记如何拼写“做多”。刮头皮的人想双向都获利,但在外汇市场行不通,除非你想被修短发。我这么说因为外汇趋势性好,不要怀疑趋势,除非有确定的逆转信号。换言之,不要卖过早,也不要买过早。
策略54:
把交易日志继续下去。如果你总是按同样方法交易,你将总是得到同样的结果。
策略55:
没有什么说你必须经常交易或每天交易。在其它市场,大多专业交易员每周只做三到四次非常好的交易,但汇市上却不然,这里的时间段是每天。不过,如果没看到极好的交易就不要交易,关掉它去打球。
放慢速度,遵守限速,这不是赛车。无论如何,你控制市场而非被市场控制。不要强迫自己做不舒服的事,等那些完美的机会再行动。同样在不顺的日子,什么也别做或去别的。掌控你的交易,而不是被控。
策略56:
经常有人问我均线的参数,我用的是初始设定,一样好用,无论如何,均线只用它的背离。
策略57:
我前面说过你应该在枢轴点及附近交易。唯一例外是如果你在柱图上看到趋势线突破,或长上影线,发出明确的逆转信号。如果价格在枢轴之间,而你不知道该怎么做,就什么也不做。汇市或其它市场一样,耐心是最难的。
策略58:
欧元的主趋势从伦敦时段开始显露,在此之前,价格会引诱你朝另一方向想,而事实上它却准备好向相反方向走。在伦敦时段展开前你很容易被骗,应该耐心等待,从上一时段寻找线索,价格最终会怎么走。你有否看到头肩顶,三角型?有否看到价格在某方向走了很长一段时间?有否看到均线背离(1小时和15分钟图上)?有否任何通道,价格试图朝哪边突破?做富尔摩斯,一点侦探工作会在你起跳前帮助很多,如童子军所说“准备好”。把情绪放在后裤兜,以后再用。把交易视作砖石工程,用同样的原则和方式。这不是在赌博,这是严肃的事业,干系到你辛苦挣的钱,要不惜一切保护它。
策略59:
有人问我为什么不贴出我的即时交易,为什么我从事交易时不可以给我打电话。回答很简单,授人与鱼养其一日,授人与渔,养其一生。而且在安静的交易时间被打扰是非常有压力,也是非常费时的,相信你能理解。我的客户遍及30多个国家,谁来了都要接待将会是噩梦。我们正准备开一个聊天室,眼下还不知何时开张,到时我会及时通知。
我教人捕鱼,而非给人与鱼。记得我第一次学习交易时,做每一步都有我的老师坐在身边,但有一天他搬走了,去了一个偏僻的小岛躲避城市生活。这对他很好,但我却很恐惧,自己如何能生存?女士先生们,当我被迫自己做的时候我真正学会了交易,那时我真是汗珠满额。
这是你和市场的事情,以及掌控你的心理。任何人都可学会用我的方式交易外汇,但做好做坏取决于你内心不停怀疑的小声音,而且恐惧和贪婪时时咬住你。你必须掌握的是你的心理,你必须有纪律和耐心,你必须按我教你的真实信号行动,否则你不如去当地赌场碰运气。
外汇不是赌博,它是一项事业,会有失有得,你所不停努力的是当价格与你相背时要控制它,你是负责人,你可以通过聪明的交易与好的资金管理来取得上风。你不会每次都赢,但使用我的系统,你会十中赢七,秘诀在于把损失控制到最小,让赢利飞奔。
回到没有教练坐在旁边单独行动的话题,我的一位朋友告诉我他如何学会飞行。教练在飞行仓陪他练过几次后,他们降落回机场,教练转过来对他说“该你自己了,我走了”。说到紧张和压力,朋友自己起飞又降落回来,但脸色仓白,双腿打颤。从此后他就独立飞行,已成为他热心做的事情。这就是没有人手把手而自己独立去做,我们称之为“拔高信心”。如果你能成功地自己飞行或交易,世界上没有什么事你不能做的同样好。事实上,能够在航空母舰上降落的飞行员可成为最好的交易员,这是另外的故事了。
我可以告诉你,我的朋友在那次单独飞行中比以前有教练陪着的所有飞行学到的更多。交易也如此,你能做到,一定要相信。努力成为大师,分析,阅读,研究,思考。对交易有激情。不要把它当成快速致富的途径,因为热爱才去做,就像不管如何你都要做,尽管它可以赚钱。这其中一定有乐趣,只工作不玩耍,你知道会如何。
不要误解我,有问题我会解答你,我希望你成功,与家人共渡幸福时光。当你来信告诉我它改变了你的生活,你现在用我的方式交易外汇快乐赚钱,没有什么比这更让我愉快了。
策略60:
当你觉得已经捕捉到主趋势,就不要再紧盯在柱图上。一旦趋势展开,找一个枢轴点进入,读柱图是为了捕捉主趋势方向的转变。
策略61:
跌势中的双顶意义不大,但双底却不同,跌势中的长下影线或双底表示短期逆转。一旦主趋势展开是在空方,假装不知道做多怎么写,紧跟主趋势。以上所说的是伦敦时段的开始,也是主趋势显露之时。
策略62:
开始做可能会有恐惧,从容易做起,等你熟悉的坚实信号出现再交易。这意味着你可能等待一二个时段,没关系,不急。我发现有些人急于证明什么,有人觉得必须每天刮头皮,我无法理解。不管怎样你有操纵权,慢慢来,放松,享受它,迟早你会见到你认识的坚实信号,好了冲吧。有怀疑时,什么也别做,没怀疑那就做,扣动扳机。
策略63:
不幸的是,你不会每次都得到扣扳机所需的所有信号。交易是科学更是艺术,你不可能100%确信。如果等所有鸭子排好队,要等很长时间。我喜欢的比喻是:你坐在车库里想去上班,你在等路上所有灯变绿才开车。想一想,你永远上不了班。交易也一样,有时必须做有知识的猜测,然后出发。你不会永远正确,但这不是正不正确的事,这是做决定并坚持,必要时就转向的问题。接受被止损出局的事实,当作是上帝把你踢向更高一层,离成功更近一步。
策略64:
这一条感谢汤姆:当到达某一时段的枢轴点时(M1,S1,S2,主枢轴点等)只有两个选择,多或空。基本规则是:在S1,S2,M1,M3区的枢轴点下做多(买),在R1,R2,M2,M4区枢轴点上做空(卖)。很明显,多和空的问题不是如此简单,还需要根据其它指标如均线背离,柱图,趋势和形态等。汤姆呀,路很长呢。
策略65:
前面说过,你应该在枢轴点附近买或卖。但如果价格在枢轴点之间徘徊,并形成双顶,相信价格将会下行。所以有时你会在碰到枢轴点之前就行动。当然等价格到了再做反应也不为过。
策略66:
这一条感谢哈里:他指出我有时提到“价格投影”,问这是什么意思。简单说它是价格逆转形态,中间柱比两边的柱有更高的高,中间柱就是一个逆转柱,引发转向,价格逆转向下。价格逆转向上的情况同理,中间柱比两边的柱有更低的低,中间柱就是逆转柱。
策略67:
任何事情成功的关键在于重复,包括外汇交易。交易训练的越多,真钱做的越多,就做的越好。你必须坚持,一遍又一遍,贵在坚持,如果始终做不放弃,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好。不要被市场吓退,赔钱时只当作经验,接受教训,从错误中学习。坚持写笔记,如果不写,它就不存在。
策略68:
我的印象是有些人没有给趋势线足够的关注。趋势线是有力的,价格突破趋势线会转向,不管其它指标如何说。所以要画趋势线,让它当向导。记住:在长势中(如03年6月25日),只要趋势线不破,低了就买。在跌势中,反弹就卖。长势中绝不试图做空,跌势中绝不试图做多,就这么简单。
策略69:
这一条感谢斯图:我一直说均线只用于背离,但斯图是对的,我偶然(如03年6月25)也用它来确认趋势。如果价格趋势一直向下,走了好长一段时间,那么当价格逆势而行时,非常可能只是回调或暂时的反向运动。我通常会紧跟主趋势,跌势中卖反弹,长势中买回落。
策略70:
有读者问我6月27日星期五发生了什么,15分钟柱图那么多巨幅柱。那是难做的一天,即使对于老练的专业人士。有很多跷跷板,很多止损被执行,交易形态被季末换仓主导。这是旁观的一天。下次遇到季末要有准备,在日历上标出来,下个,下下个。交易既要擅长它,也要有组织有准备。
策略71:
马拉松运动员在途中只想一件事:越过终点线。他们从不回头看。交易也一样,你应该集中于长期生存。当然有时会跌倒,但只须爬起来,继续向前。胜利者不放弃,放弃者不胜利。
策略72:
小心像7月4日周末这样的节日,交易清淡,很难产生有意义的枢轴点,最好去打球,忘掉它。没有人说你必须每天交易,要有自己的生活。
策略73:
如果你找入点有麻烦,我建议你等出现锤子或拉长顶,然后扣动扳机。你可能等很长时间,但至少可确定找到了好的入点,这种烛图是价格转向的可靠先行者。看看任何柱图,你能找出多少这种蜡烛,你会惊奇有这么多。
策略74:
我刚刚出席过一个年轻交易者的聚会,他们在外汇市场只有两个半月,他们在进步,我以他们为荣。我想把他们的观察传给你们,会有所帮助。他们已学会短期交易,正学着使用更长时段,从1小时图上寻找线索。他们相信1小时图上的信号比15分钟上的更强有力,他们说你应该等信号在1小时图上得到确认再行动,当然除非你在15分钟图上看到铁的证据。女士先生们,交易是灰色的,这些想法对他们有效,但并不是说你不可以一试。如果你试了并且有效,请让我知道,我将与其它同党分享。
策略75:
感谢比尔,他指出03年8月22日图上3:01和5:01-6:01期间的锤子没起作用。我的回答是:这些蜡烛需要与其它指标结合使用来决定价格的转向。比如上例,下跌趋势线并没有破,因此锤子所含的作用被削灭了。总之,图型所含的转向信号应该伴随有其它信号,包括枢轴点。换言之,当你看到锤子时价格在枢轴点发生了什么?枢轴点是否支持蜡烛所说?谢谢比尔。
策略76:
最近有人问我哪里找到外汇的交易量。有名的网站都没有,也没必要,因为外汇是流通的市场,交易量是多余的,你只需要技术分析来做外汇交易。
策略77:
有些新闻要关心。我过去一直喊多欧元和瑞朗,果不其然,2003年9月5日美国很坏的就业新闻使二者大长。在外汇市场,新闻不是燥音。
策略78:
有“说话”的牛与熊,还有“真正”的牛与熊。真正的牛熊反映在交易量和未冲单上,当然这些数据在外汇交易中不存在,但期货市场中有,因为期货是主要用来投机的工具,这些数据提供了感性线索。
汇市的转折点往往伴随着极端的未冲单数量,表示有极端的投机。这里的关键是看出未冲单和交易量的极端水平,指示趋势的可能转向。
未冲单数量日间很少有用,但通过未冲单和量来预知趋势的变化,或知道某一货币对的极端投机,对使用任何时间段的交易者都是有价值的信息。通过研究某一货币对的期货,可提高你检测该对货币的偏向并预测其未来走向的机会。
如03年9月2日,商业交易人极端做多欧元和瑞朗的期货,而货币却被极端做空。当你看到这两阵营的极端分歧,你知道价格可能将跟随商业交易人走。
欧元和瑞朗代表了很好的中线做多机会,很好的买并留住的机会。果然,03年9月5日美国出了很坏的就业数据,两者大长,有谁猜到了?
策略79:
我觉得有个错误概念,即你必须只用15分钟图交易。你还可以用1小时和日柱图交易,只是周期延长了。比如,当我喊多欧元和瑞朗时,你可以从日柱图上下单并留住,同样也可以等1小时图上出现合理入点再进入。
策略80:
对于新手,最好避开周一,长周末结束后或季末,这些日子有大量的换仓。
周梅森访问录
主持人:欢迎各位网友来到搜狐嘉宾聊天室,今天的嘉宾是著名作家周梅森,《大众证券》主编胡安强,资深市场人士张卫星、流通股东代表就股改问题进行讨论。主持人:G博汇买票,“广发门事件”爆发,均未得到监管部门查处,监管部门是表示默许吗?监管层是否该对股改中的买票行为表态?
周梅森:这个问题应该请尚福林先生回答,但是我认为我们的尚福林先生及我们的监管层自股改以来对股改投票从设计到执行当中的都是软弱无力,已经大大伤害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心,影响了股改投票的公正性、公开性和公平结果。
事态非常严重,人们非常伤心。
胡安强:这是肯定的,我们在做上市公司股改过程中,经常会接到这样那样的信息,我们通过媒体或者是专门的函件向相关部门做了报告,但是很遗憾,没有任何人对这个事件发表态度。这也就导致了后面买票事件越来越普遍,所以我们在这个过程中,管理部门应该旗帜鲜明地表明一个态度,而且应该采取一个措施。
张卫星:对于这件事情,我个人是这样的看法,参与中国股市这么多年以来,对于一些市场中的丑恶现象和违规现象,中国软弱无力,不作为,中国在这方面的监管能力疲弱现象不是一次两次,有更深层次暴露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定位,按名词解释来讲,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会,是对市场违规现象的监督或者管理就是查处的职能,但是在中国证券市场以及十几年的历史上违法违规事件层出不穷,但是中国的执法能力对于违法的事情的执法却非常地缓慢,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案件可能三年四年以后才有中国? 那个时候人也跑了,广大投资者的都损失掉了,动作非常缓慢,这是暴露官僚主义对于市场经济的不适应,监管职能是非常差的。监管能力非常弱而管制能够很强,对于市场行为的管制却又非常强,这种现象暴露了中国的定位不清,职位到底是什么职位,目前为止,中国证券市场已经建立了15年了,到现在为止还是含糊不清的,这是普通投资者经常感触的一件事情,该管的事情管不好,不该管的事情到处乱插手。比如说一些品种的创新,比如说其他发行的工作,纯市场行为的东西,应该由市场经济解决的问题,但是我们看到行政力量经常干涉市场运行。但是在市场真正需要中国进行执法的地方,比如说管制、比如说违法违规的现象的查处,维护市场秩序的地方看不到中国的身影。这个问题是到目前为止,十几年来所有的市场都是这样,中国定位不清,中国自己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事情,该管的事情管不好,不该管的事情到处插手,把它管乱,这个到目前为止,我们看的比较清楚了。
张卫星:我们站在这个背景下看博汇买票和广发门爆发的时候,我们看的非常清楚,这个事情对市场经济次序的破坏,显然是一些违规违法的行为,这些行为的纠正肯定需要中国的迅速的处理和迅速的表态,要拿出办法来,但是我们会看到非常地缓慢,非常地没有反映,沉默,这种沉默就是体现在职能上面,在该管的事情没有能力去管,或者不知道怎么去管,这个事情就可以看得很清楚,而对于一些本身不应该插手的,比如其他的一些东西,我们在股改中看到,完全应该市场化的地方,不去用市场的规则去办,用行政的地方不用,这是整个市场错位的表现。前段时间看到市场有一种说法,中国证券市场整个全部颠倒了,比如说投资者,像周先生这样的投资者和我这样的投资者,应该去投资,我们更关心市场的制度建设,这应该是中国或者管理层来管的,但是管理层不管这个事情,反而是投资者在管,现在对中国证券市场来讲,对这个市场制度的建设和根本性的东西最关心的是中国广大的投资者,每个投资者都关心这个问题,本来应该是政府管的,但是政府管不了,因为政府管不好,管不了,所以投资者更关心这个问题,而监管问题本来管的,现在谁在管,违法违规的事情现在都是媒体在管,用公众舆论在监督,但是权利部门又不管,所有的角色都在错位,这个错位如果调整不过来,我们继续在混乱的市场里,一个假的市场里继续挣扎下去,所有的人都会受到损失。
股民代表:刚才说到监管无效的问题,我认为监管无效的,他们穿一条裤子的玩艺,左手管着右手,能叫监督吗,那是鼓掌和欢呼,还是制度的问题。
主持人:有观点认为:送股是否能造成股价大跌的直接原因?送股的结果会造成国有法人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两败俱伤?您们怎么看?
周梅森:我认为事情恰恰相反,送股不是造成股价大跌,恰恰因为送股送少了,市场没有清算,补偿力度非常不够,因此才造成了人民持股信心丧失,造成了股市面临崩溃的局面。所以说正确的选择应该是进一步加大制度性补偿的力度,也就是说加大送股的力度,把人们的还给人们。要有一个重新的认识,这样的话才有可能代表国有法人股和流通股的顺利,这个市场因为有了公正性,有了起码的公平,才有可能进一步发展壮大,在此我突然想起一个人,我查了一下资料,非常荒唐,好像是宝钢的股东,又有摩根权利,又掌控着深发展的外好像是一个总裁,我不太清楚,从网上看到的资料是这样的情况,我非常怀疑此人关于不能送股,种种的言论,这么一个人物,他明明白白的是一个强大海外资本利益集团的代表和代言人,他讲出这么一出话,我非常怀疑这个人的用心。如果说这些报刊披露的背景材料是真实的话,我想他可能就属于深发展,不在此次股改中。他应该直截了当的讲我深发展不会参加这次,反对股改,不送股,我希望他不要打着国家的旗号来强奸民意。
张卫星:在这点问题上,我是非常赞同周先生的看法,的确造成现在市场股价下跌的根本原因是送股送的太少,根本不是送股造成股价下跌的原因。现在市场上有些人颠倒黑白,就是搅浑水,包括国内有经济学者在这个问题上立场不坚定,含糊不清,认为送股把股价送大跌了,在这个地方上,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反对这个看法,因为是不合逻辑的,如果送股造成股价下跌的直接原因,这是不合逻辑的,因为股票增加了股份,已经还给你东西了,投资价值反而降低了,不是这样的。我觉得周先生的看法和我的看法是一致的,核心的反映是送股送的太少,返还的不够,这是最核心的问题。 可以假设一下,如果把中国股市所有的法人股和国家股都送给股民的话,都送给流通股,可以负责任地讲,中国股市可以上到五千点,不是现在的一千点,如果把所有的非流通股注销掉,所有的国家股都送给股民的话,一定是这个结果。但是因为你送的太少了,从股民剥夺非常多的财富,返还太少,造成非流通股没有上市的时候,非流通股有大量的获利,所以流通股的股值上不去的。这一点相信中国几千万的股民眼睛是雪亮的,看得很清楚,但是确确实实存在深发展独立董事善先生这样混乱的人在里面,有本事把所有的法人股送出来,我看深发展所有的股价跌不跌,如果把注销掉,当成全流通,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大家会做简单的逻辑判断和逻辑推理,我认为这个市场里有一些搅浑水的人,我希望国内有些学者说内心话,把这些事情看清楚,到底是送股造成股价跌的原因,还是返还给股民不够造成股价下跌,这是两个性质的问题,因为送的少才下跌的,把脏水泼到股民身上。如何计算股价合理,这个问题是股民关心的,这是市场最关心的。
主持人:没有统一的标准,如何计算对价才合理?
张卫星:股改到现在为止,流通股东并没有得到很多的收益,流通股东看不清未来的发展方向,迷雾很大,本来市场参与还是看不清整个市场的状况,这个原因股改定价不标准的不确定性有关的,在股改之前并没有准确的理论来指导整个的股改的进程,这是我们股改理论缺失以后造成必然的后遗症,因为关于股改推动深发展的文件实际上是含糊不清的,有很多争议,是没有标准的,上面没有标准,导致下面的问题就是胡搞,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整个乱成一团粥,这次股改非常像1958年大跃进,为了股改而股改。当年的大跃进超英赶美的现象,首先钢产量不够,所以村村户户都冒烟,都大练钢铁,练出黑炉渣,报给国家的数字是我们的钢产量是突飞猛进,这次的股改很相似,没有标准,没有专家的指导,大家为追求一个股改的全部通过或者是股改的完成,每家公司可以自己随便搞,没有专家指导,没有培训的人员,整个没有专家的指导,和只要数量不要质量有什么区别,和1958年有什么区别,看不出本质的区别,在这种情况下,不管结果什么,哪怕是炼出一堆废炉渣也好,都算成股改成功。这个现象我认为是比较惨痛的,这个结局肯定是代价是由流通股东来承担?,小股东是这个市场里最弱的群体而且是利益受损失的群体,在这点上,对价的标准问题缺失是造成整个股改流通股东利益受损的最主要的原因。到底如何对价算合理,在这里也不讲我的就是合理的,或者周老师讲的就是合理的,但是没有一个机制来选择这个问题,比如有没有一个专家委员会,如果我们成立整个的股改专家委员会,确立几条规则,大家伙按照这个执行,也是专家的意见,这样也行。但是我们什么都没有,没有任何的指导,保荐人是股改专家,中国是股改专家吗?我们实际上是在一片混乱的局面里在胡搞,大家已经看的很清楚,有的是国资系统老的同志写的文章,大部分的意见我不赞成,很反对这个意见,对股改的混乱的局面批驳我认为是正确的,造成很多理论问题没有争论起来就开始干,我们不知道炼钢怎么去炼,什么标准,铁里面含炭量多少是钢材,什么都没有,一烧就是炼钢了,和58年大跃进没有任何本质区别。再有本质的问题,股改没有统一的标准,造成计价计算混乱的情况失去了公平、公正、公开,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连计算的标准都拿不出来怎么谈公平和公正,失去了公平和公正,必然有不公开的事情,也就是博汇买票事件,广发门实践等等。如果改革重大的市场,中国证券市场赖以生存的法则就是三公原则,在股改过程中失去了三公原则,这个股改必然会走入泥潭之中了。
胡安强:谈两方面的意见,第一点标准应该以流通股东和非流通股东的历史成本来计算,我觉得里也有懂行的,比如说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提出这个观点。一个公司现在的资产要看流通股东和非流通股东的贡献,根据这个贡献来决定,而不是现在大家搞的十送三,这是我讲的第一点。第二点,我觉得标准出现比较大的偏差主要的原因是在于股改过程中,如果有保荐人,保荐人是干什么用,我们现在调查来看,保荐人都是帮助上市公司股改,玩文字游戏,或者说的严重一点,希望保荐人来监督保障股改,证券公司保荐人希望从股改当中得到好处,捞笔钱,怎么保证他的客观公正。我接触到很多保荐人,也有一些朋友甚至关系挺好的朋友都是做保荐人,讲白了,就是上市公司叫怎么弄就怎么弄,甚至想方设法帮你。这就是我的观点。
周梅森:我觉得他们两位把这个问题讲的很透彻了,必须按所有股东包括非流通股东和流通股东的历史成本进行重新计算,这也是我在三封公开信中的观点。
股民代表:关于市场上的杂音、声音补充一点,针对管理层和高层包括一些专家学者所发出的声音,比如副主席说的,还有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说中国股市70%的公司不具备投资价值,支付对价送的越多跌的越多等等这些言论,你们这些人都是这么大的领导,你们对人民来说就算“金口玉言”你们说的话我们实在很难理解,我们感觉到互相矛盾比较厉害,到底谁是谁非,到底该听谁的,你们究竟想表达什么,想说明什么,想把我们带向何方,把中国的股市带向何方,说的时候说的明白一点,最好不要随便乱发言。对搜狐财经、张老师 、周老师等许多的媒体和仁人志士替我们的流通股东呐喊抗争表示感谢。
股权分置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主要的必须加以解决的矛盾。市场参与各方已经达成高度一致,所以要进行改革,必须得改,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就要拿出开弓没有回头箭的精神去改,也就是三个不变中的两个不变,改革的方向不能变,改革的信心不能变,我们全体流通股东坚决拥护,强烈支持。这里就不多谈了。但是需要一种科学的办法来解决。
下面;我就主要谈谈政策制定和制度安排的缺陷,尤其是分类表决。现在的股改政策和制度安排,其核心就是,针对千家公司,情况各不相同,采用了“统一组织、分散决策、分类表决”成熟一家解决一家。理论上讲,说的过去,貌似公平,但是理论和实践是有距离的,辨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性,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中完善理论。
这样的政策制定和制度安排,主观愿望是好的,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证明;分类表决是不太起作用的,不符合客观现实的,所以说是急需完善或改变的,也是不能用开弓没有回头箭来比喻的,为什么呢?理由如下:对于以国资委为代表的非流通股东和保荐人来讲,他们有组织、有系统、有纪律、还有高科技网络对接系统,组织起来很容易很方便也很快捷,所以说统一组织对他们来讲是有意义地、是起作用地、也是能够组织起来地。但是;事实上他们变成了狼和狈,在利用制度安排的漏洞和缺陷,对我们流通股东进行了再一次的欺诈和掠夺。也别嫌我说的难听,是他们的行为决定了我的看法,大家看看 投票门 事件的相关报道就很明白了。竟然有直接撰改投票结果的,胆大妄为,简直坏透了。而对于流通股东来讲就很不现实了,因为7000万流通股东散户投资者,散布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也没有个组织,比如象投资者保护协会什么的,没有。也就是说他们是一盘散沙,是可怜的没娘的孩子!散,也就是他们的最大特征了,要不然怎么会叫做散户呢?这种天然的属性决定了博弈双方的力量极不对称。而这种散的特征在制度安排上没有很好的予以考虑和保护,正好被大股东分片包围,各个击破,实在不行,就用更损的招数,不惜违法直接撰改投票结果。你说这游戏怎么玩?
所以说这两种极不均衡的力量来决斗和博弈是不现实的,也是博弈不起来的,就象是让鸡蛋和石头的博弈,也象是美国和伊拉克的战争,三下五除二解决问题,流通股东很快就成为萨达姆了,非常需要通过对制度的安排和完善来加以保护。再比方;现在在农村实行的民主选举制,就是选村长,看上去也很公平,可事实上一包烟一张票,一袋面两张票等等贿选现象极其的普遍,说明什么呢?也不是说民主选举和分类表决制度是不好的制度,而说明一项好的制度的实施,必须要和它所适用的环境和所对应的对象等等各方面的条件相适应,这样才能够使一项好的制度发挥其效用,达到理想的效果。也就是主观要符合客观。分类表决民主选举和权证产品,也许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很管用,很成熟,是很好的制度和产品,可人家搞了多少年?完善了多少年? 但是目前好象还不太适合我们的国情实际,在这里我要顺便批评一下,一些个别的被国人称之为海带或海归的人,和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也包括政策制定者们,请你们尊重自己祖国,尊重自己的国情,不要死搬硬套,教条主义,要明白你们是中国人,是在中国,办中国的事情,请你们的主观尊重和符合客观,按照你们的逻辑,是不是要求我们的股民都是专家?是不是还想要求我们必须会讲英语抛弃母语呢?反正是和人家接轨嘛!接就什么都接吧!干脆把中国的名字也变了,起个英文名算了,行吗?简直荒唐的可笑。最近,科达机电的那天遭到了否决,但是就象保荐人所说的,他们在集中的时间和集中的地点集中的投出了将近70%的反对票,也就说明那是资本于资本的对话,是庄股的表现,集中持股的结果,而中国股市有多少庄股呢?不可能1000多只都变成庄股吧?所以说它的否决对于大多数是散户持股的的股改也没什么意义。也不能说明制度安排分类表决的科学性和适用性,而唯一能够说明的是对价水平太低,们也不愿意被强奸,被掠夺。但他们只是中国股市为数不多的有能力阻击成功的个例。还有我们的大作家周梅森老师,非常不幸地也和我们大多数股民一样上了“贼船”,在这里我向你表示坚决的声援和强烈的支持,但就是这么高级的知识分子,这么有涵养的人,都让这不公平的股改给折腾的,愤怒了,呐喊了,不满了,还不能说明你制度有问题吗?归根结底还是需要改变和完善制度来彻底解决的。鉴于以上理由,充分说明制度安排是不完善的、有问题的、分类表决是不完全起作用地,,所以说关键是要通过一项科学的制度和办法来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来保证股改的顺利进行、和圆满成功。但是,痛心的是,到目前为止还看不到纠正的迹象,说实在的通过见证这一段时间的股改,我们不仅要恨贪官,还需要恨庸官,好在,总书记及时地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真是该好好加强了。赶快加强吧!希望能够在股改中体现出来。其实在股市中赢利和亏损很正常我们流通股东都很明白,但是我们不能接受由于监管不利、人为操纵和缺陷制度带来的不公平和损失。紧急呼吁;管理层尽快完善制度、弥补漏洞,公平诚意的解决问题,恢复投资者信心,尽快使股市走上正轨。 最后我还想表达点意见,就是针对管理层和高层包括一些专家学者,所发出的声音;比如副主席的“火锅论”、李青原同志的“不以股价论成败”、还有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的“中国股市70%的公司不具备投资价值”以及单伟键“支付对价越多跌的越多”等等。你们都是那么大的领导,你们的指示对人民来讲就算是“金口玉言”,可你们说的话我们实在很难理解,我怎么感觉互相矛盾的比较厉害?到底熟是熟非?到底该听谁的,你们究竟想表达什么?想说明什么?想把我们带向何方?想把中国股市带向何方?希望你们表态的时候说明白点,把思想和认识统一点,有点太不和谐了吧?最好不要随便发言。如果再有人乱发言,咱们不是有哪个扰乱金融秩序罪吗?要它干吗?试着套一套看有没有合适的,先还股改一个清净的环境,好不好?领导们。希望我们的股民朋友们、难兄难弟们,坚强些,顶住了,别爬下,请记住这段历史,一定要相信任何丑恶现象的生命力都是有限的。
主持人:谁为人民资产流失负责,你认为应该由谁负责,历史原罪怎么清算?
周梅森:我认为我们从中国证券市场建立开始那一天,这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年代,在制度的设计上,就没有为我们的投资者考虑,为融资者想的太多了,结果造成了制度性严重的根本性缺陷,说穿了,它的本质就是对全民进行掠夺性的证券,我认为到现在为止,还不是一个完整的体制。因为这种制度的缺欠,一直延续到今天,包括目前的我们的股改制度的设计,从大的设计,我觉得我们的管理层延续到了现在,对待那些市场制度性产生的造成的问题,应该给予一定的补偿,这个补偿是制度性的补偿,现在补偿的力度很不够,第二点,刚才那位嘉宾说的市场噪音太多,还有现在和国资委的一些所谓的代表人民的高官的刺耳杂音,使我们的管理层连补偿两个字都不敢提,我觉得这个理论上是非常混乱,我希望我们的管理层能够理直气壮代表七千万股民,代表有15年的中国证券市场,代表2亿家庭,理直气壮的把制度性补偿这个话题提出来。如果他们做到这一点,就会得到人们的理解,这次股改大有希望。
张卫星:我非常赞同周先生的资产流失和谁为此负责的问题的看法,我记得上两个星期跟周先生在通电话的时候,周先生一句话使得我非常认同,他说我炒了十几年股以后,才发现股票市场不是市场,它根本不具备市场的特征,它以国企改革脱困为目标设立起来的,在整个市场运行过程中,行政干涉,政策干涉,把它工具化,然后把它变成一个为国企脱困的工具建立的,怎么是市场呢?这个问题非常赞成,这么多年一直写文章也想反映这个问题,我们参与所谓中国股票市场根本不具备一个市场的基本要素,是一个假市场,是一个伪市场,由于我们新闻管制的问题,并没有很尖锐写出来,我们用了一个词叫股权分置,背后的意思是参与了流通股的市场是一个半拉子市场,根本不是股票市场。它是有着股票市场的一部分外形,但是整个的内核缺失非常严重,就是这么一个金融工具,为达到执政目的的金融工具,造成几千万的投资者进到所谓的市场里投资,结果投资不成,本金全失,大部分的投资者的本金都失掉了,这个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是这样的。谁为股民的利益损失来负责,我认为是制度。谁建立了这个制度,谁建立了这个市场,政策是最主要的,又是谁通过这个政策和制度。看的非常清楚,有几类从畸形的市场中获益者,国家税务局获得印花税两千多亿,保荐机构也就是现在的券商,在做股改的保荐机构从中获得交易手续费2千多个亿,最大获益者国有大股东和非流通股大股东,通过股权分置圈钱,有9千亿,合起来一万三四,这些钱是股民的钱。摆开看很清楚,谁从畸形市场上获得利益,谁又在畸形市场损失利益,这个大的帐目一算的很清楚。所以要求通过股改给股民返还,但是很遗憾,返还的很少,记得一次有一个股民在现场会议上,说了这么一句话,说张卫星我觉得你挺不容易的,这么多年为这件事情呼吁。送股了,我连过去想都不敢想,我认为不可能送股,现在网上有批过,国家不可能拿出东西送给股民的,但是真正还真送了。我个人的感觉说我当年的想法是所谓的利益被吞进去了,要整体的吐回来,这句话用在周先生刚才的话就是人民的还给人民,谁是谁的,该还给谁的就还给谁的,但是很遗憾,后来我说他们吃进一块肉,吐出骨头来,就是现在10送3的标准,所以认为市场很麻烦,而且现在的问题是都强调一个历史原罪的问题怎么清算,到目前为止,我看了一下股改的方案,可能就一家,就是物华实业进行了历史原罪的清算,这个方案虽然于历史原罪的清算,而其他的已经搞完的几百家,没有一家敢做历史清算,这点上要负大责任,在这个问题上该管的事情没有规定怎么清算,而且含糊,我很反对对价,对价是股改开始以来很突兀的一个名词,这是为什么,用对价就是遮掩了历史对历史原罪的清算,我们从股权分置从99年开始,到现在整整是6年的时间,可以看看,我们谈的一是补偿,后来是A股含权,这理论上讲的很清楚,都是有依据的,在股改开始的那一天开始的时候突然冒出一个新的名词就是对价,实际上就是遮掩真相,从历史清算,每个市场参与者都可以? 小学知识,都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的清算,这是公开、公正、公平都能看清楚,但是利益获得者不愿意公开、公平、公正。历史的清算,历史的补偿,或者制度的补偿就会被现在的历史获得者抛弃掉,我们引入新的概念叫A股含权,A股相当于非流通股含权,到底含多少权可以计算。因为依照A股含权什么时候含权,一说清楚从某一天算清楚,A股到底含多少权,这些理论的基础都可以计算清楚,但是在股改那一天,突然冒出来一个没有经过任何论证的新的名词叫对价,从某种意义上对价和A股含权和补偿相似,也是获得流通权给予一定的补偿,恰恰无标准的,因为没有任何依据可以算清楚对价,所有问题出来了,老百姓参与股改,流通股的股民都很疑惑,到底怎么算对价,大家用什么标准,到底怎么算合理,全是问号,我恰恰要告诉你,就是因为对价这个词是没有标准的。就因为没有对价标准的词的引入造成了现在的混乱,为什么要混乱,是要遮掩住对历史的清算。
主持人:您认为价值投资在中国A股市场还有出路吗,为什么我们的长线投资越投越亏。你会继续留在股市吗?
周梅森:如果说我们能够好好清算这个市场的历史原罪,使这个市场成为+投资者和融资者共同的市场,如果我们能够补上市场秩序上的许多漏洞,能够还这个市场法治,还这个市场三公,中国的A股市场很有投资价值,我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经济成就肯定,在我的很多小说作品中都进行了很多描述,我充分肯定。中国股市一个健康的是完全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力量,但是非常遗憾,到目前为止,包括这次股改的制度设计,所谓的对价方案,一片混乱和喧嚣,使我们的股民不但没有看到希望,反而再次陷入绝望,所以这个市场充斥远离股市,远离毒品,成为2005年最流行的市场格言,请问这样的市场还有出路吗?这次股改和中国股市还有希望吗,我深感焦虑。我真替他着急。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所以在我的公开信中讲的很清楚,因为这个市场的天生的掠夺性,因为这个市场种种的制度性的缺陷,因为这个市场无法无天,所以通行世界的所有投资里,在我们这个市场都不行,到目前仍然处于这个状态。长线投资者像我们这样相信价值投资,相信长线投资的投资者,只能越投越亏,我这里举一个例子, 我有一个朋友在1994年和我一起入市以后买进一只股票叫金杯投资,他讲的话当时给我的印象非常深,他讲中国的工业汽车刚刚起步,市场13亿人口的大市场,充满前景,长线投资投它10年,必有非常丰厚的回报,但事实怎么样?事实是非常可怕,那只股票在1994年的时候,我的印象是在10块左右,现在看看金杯汽车是什么价位?好像是2块钱。再谈谈这11年以来金杯汽车给我们长线投资者什么回报,在我三封公开信里,说亏损额超过80%,这还不算资本本身被占用的机会效率,仅仅是成本的损失高达80%,如果全部加上几乎亏掉95%。中国汽车工业在1994年还没有起步的,现在轿车进入千家万户的,我们的金杯汽车还牛鼻哄哄在股市上似乎很风光,但是我们中国广大投资者得到什么回报,这也证明了市场只能进行投机操作,比如在牛市来的时候,把牛市吹上天空,但是鸡毛就是鸡毛,总要落地,这就是中国市场,非常可怕,非常让我们长期投资者伤心的地方。你说我会不会继续留在股市,我会继续留在股市,我想做一个历史的见证人,或者见证他的崛起或者见证他的灭亡。
主持人:股改中有什么具体措施能加大普通流通投资者在方案决定上的话语权,怎样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周梅森:我认为股改应该进一步完善股改的制度安排,不能让我们的保荐机构成为大股东的利益共同体,我希望或者我建议保荐机构继续严守中立,在做方案之前,必须充分听取中小流通股东的意见,不能在做方案的时候,把中小流通股东的声音、要求、愿望排斥在外。在做对价方案的时候,就把中小流通股东考虑进去。第二个建议,在投票的时候,要给中小流通股东在阳光下投票的权利,现在我们的中小流通股东是蒙着眼睛和大股东博弈,为什么讲蒙着眼睛呢?因为我们的大股东和上市的公司,他们可以通过和证交所联网,时时刻刻监视,为他们内部交易,黑幕交易,买票、违规制造条件。而我们的中小流通股东只能在最后看到结果,现在我们的网络系统这么发达,我想这是举手之劳的事情,我想证券监管部门应该能够做到。让我们中小流通股东也能时时看到投票的情况,这样的博弈才会真正博弈起来。我有九条建议,包括不能对外开放外资,这是从市场本身的同期性,可能会反弹,B股对国内市场开放较低,还有为了保护这个市场,必须以国家意识,拿出强大的支持进入这个市场,我不想拖市,不能让海外资本花中国股市的国债钱。希望广大股民不要用脚投票,而要用手投票,要努力。你被咬伤了,用脚投票意味着逃跑,我认倒霉了,希望七千万广大中小流通股东不要认倒霉,现在六部委和管理层既然让我们去和大股东博弈,我们就应该勇敢地积极的和大股东驳议,对所有侵权方案、掠夺方案投出你神圣的一票。告诉他们,我反对!要清楚地,响亮地说出反对意见。
主持人:对于金丰投资股票您还坚持投反对票吗?公司下周一投票表决,你会去现场吗?
周梅森:仍坚持反对意见,下周一的投票,我已经连续三次在大众证券报上公布,委托大众证券报记者所有相关法律手续办完,而且我们的法律委托不可撤销的法律委托。
主持人:为什么大众证券会代理周先生的金丰投资的投票权?
胡安强:我们是一家市场化的媒体,我们的都是自己掏钱买大众证券的中小股东,我们的报纸主要是自费买报纸的中小投资者。
我们深切了解到他们的无助,他们的苦难,我们发自内心有一种感动,希望跟他们说一声话,呼吁一声,尽我们做新闻工作者的微弱之力。去年9月针对宝钢事件,组织了征集宝钢非法股票反对票投票权的活动,当时得到了全国上万名投资者的支持,这个活动被中小股东称为明星工程,对公司法立法专家称为中国证券法里程碑的一部分。
这次金丰投资股改,我们代理周梅森主席的投票权,是我们坚持为中小投资者服务的一个实际行动,在全面股改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大多数中小投资者都处于一种无助无奈的局面,周老师虽然是江苏省的作协主席,但是他也是普通的中小股东,他的很多主张权益,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也是整个社会的,是广大流通股东的,所以我们觉得代理周主席的投票权,实质上是把周主席的观点进行放大,向全社会表明中小投资者的声音不能被忽视。
主持人:我们利用最后一点时间,来回答网友的问题。
网友:在股改过程中,中小投资者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胡安强:中小投资者在投票过程中, 在具体工作中,小股东有四家公司的股票,多的有一万多股,小的有1200股,每家公司的投票都是坚持上市公司流通,换来的结果是上市公司充分尊重他的意见,四家公司有三家公司尊重承诺,股改对价没有也会尊重他的意见,在全面股改过程中,中小投资者一定要珍惜这个机会,如果自己的机会错过,就永远没有了。还有一点要特别注意,在投票过程中,如果遇到不被尊重或者说可以讲大众跟贴,有良知的媒体进行反映,我们会积极维护中小投资者的权益。
流通股代表:小股东坚持投票暂时只能这样,归根到底是通过制度的完善和改变来解决问题的,我主动跟人家沟通,打电话过去了,但是人家不理我,你说怎么沟通。
胡安强:不理,你找我,我们帮股民沟通。
网友:周梅森已经被提名今年的央视年度人物,已经入了50人名单了,是很大的荣誉,也是网友对您的肯定,但是很担心你被一点小利收买了,会不会有这种可能?
周梅森:股民担心完全可以理解,因为在今天的社会,良知被收买,一个个所谓有良知的经济学家纷纷成为各利益集团的代言人,股民的担心完全可以理解,因此正是基于这种担心,我在发表公开信的时候,就明确提出了,由大众证券报也发表了,属于广大流通股的利益,少于我一分也不行,属于我个人的利益,多一分也不要,到目前为止我完全做到,至于未来,请你们转告全国中小流通股东,我绝不会出卖自己的良知和人格,绝不会受谋求任何属于中小流通股东之外的任何利益。至于评为央视人物的问题,我也是刚知道,我非常感谢全? 通股东,感谢大众证券报、搜狐以及一切有良知的人,是你们把我送进了2005年年度人物,深深感谢大家,因此我深知自己责任重大。我希望这三公开信,我最大的希望不是别的,而是希望管理层和国家、国资部门能够听到我的呼声,能够进行制度更新。
主持人:如果管理层继续置之不理的话,周先生下面还打算继续写下去吗?
周梅森:对,还还继续呼吁,不管有用没用,有人说我是堂吉柯德,说我和风车作战。一个周梅森是堂吉柯德,七千万个周梅森是滔天巨浪,我也希望媒体,市场培育者拿出良知来,拿出一个时代的道德感,为七千万股民,为2亿股民家庭服务。还人民一个公道,给历史一个清白。你不能再不清不楚搞市场经济,我觉得与市场接轨还有相当漫长的路要走,这个制度不是法治完善型,有效性的资本市场,不要唱高调了,不要再欺骗我们的股民。
流通股民代表:刚才周老师提的问题,对现在分类表决制度和目前推出的权证产品发表意见,也许在美国西方发达国家分类表决制度和权证产品是很好的产品,但是目前好像不太适合我们的国情,在这里我顺便批评一些给国人称之为海带或者海归的人和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包括政策制定者,请你们尊重自己的祖国,尊重自己的国情,不要死搬硬套,教条主义,要明白,你们是中国人,在中国办中国的事情,请你们的主观要尊重和符合我们的客观,按照你们的逻辑,是不是要求我们的股民都专家,是不是还想要求我们必须会讲英语呢?干脆把中国的名字也变了,起个英文名就算了,就行了,简直可笑。还有科达机电那个事我想发表一下意见,科达机电就像保荐人说的,在集中的时间,集中的地点,集中地投出了70%的反对票,这也就说明那是资本与资本的对话,是中国的表现,是其中持股的结果,中国股市有多少是中股,不可能一天都变成庄股,所以那个否决,对大多数散户持股的股改没有意义,也不能说制度安排,分类表决起作用,唯一能说明就是对价水平太低,他们不愿意掠夺。他们只是中国股市为数不多的阻击成功的个案。关键是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周梅森:我仍然坚持我的观点,在第三篇公开信中说的一些观点,我提醒大家注意,前苏联巨变之后,他们的国有资产是如何一夜之间变成政治寡头和经济寡头手上,因此我呼吁对这种国有资产,整个社会要对国有资产的要睁大眼睛,这个话题比较敏感。我在思索,我正在研究这个问题。
主持人:由于时间的原因,访谈到这里就结束。感谢各们嘉宾、网友的参与。
一位业余股票炒家的沉浮人生
一位业余股票炒家的沉浮人生前言
芭蕾舞明星戴华适,一边跳舞,一边做股票,发了大财。美国《时代》杂志动用报纸全版的位置,特别报导这位股市怪杰投资成功的奇异经历,令人叹为观止。 下面是戴华适现身说法的精彩故事。
起缘
1952年11月,加拿大的多伦多夜总会邀我去演出,负责人史密斯先生准备给我六千股白瑞龙矿业公司的股票做为酬金。我答应了,但是后来因有别的事,未能成行,我觉得非常愧疚,于是就以每股五角的时价汇去三千美元,把那六千股股票买下。真没想到,两个月后有一天,我看到报纸上股票栏时竟把我吓了,我那五角一股的白瑞龙,已是1.9元一股。于是我立刻就把它们全部卖出,赚了八千美元。由此美妙因缘,引起我对买股票的兴趣。 多伦多的跳蚤
刚开始,我什么都不懂,一碰到熟人就向他们请教有关股票市场的情形。“你认为买什么股票好啊?”奇怪的是,每个人给我的回答都不一样。
夜总会的领班跟我说哪家公司股票好,我就立刻买进,连公司名字正确的读法,我都不知道。至于他们的营业项目,公司地址,更遑论之矣!由于我第一次“做”股票就是在多伦多,我下意识地认为多伦多是我的“财星高照”之地。我决心再到那儿去碰碰运气。在那儿,股友给我介绍了一位经纪人,在他大力推荐之下,我买下一千股东马公司,每股2.9元。买了以后总是牵肠挂肚,分秒想它。可是它一直跌,从2.9元跌到2.7元,再是2.6元。几个礼拜以后,它已跌到2.4元,于是我焦急地、迫不及待地卖掉了它,当然是赔钱了。 虽然如此,对于买股票,我仍旧迷得很,我继续向人讨教。如果有人说某种股票好,我就买,不过我始终没赚到钱。即使赚一点点,很快也就赔光了。其中有某些股票(曾使我赚过钱的),颇受我的偏爱,象心爱的玩物,日夜欣赏,视如已出,并向友人夸述,即使对牛弹琴,我也毫不气馁。
这儿多的是马路消息,一下子这边发现铀矿,一下子那边石油罢工,我专靠这些谣传买进卖出,象跳蚤般的在股市蹦蹦跳跳,自得其乐。搞了七个月后,有一天我想算一算赚了多少,结果呢?不得了,单那些偏爱的股票,加起来就赔了三千。 *老烟灰煤气油公司:每股1.9角买进,每股1角卖出,蚀掉一半本钱
*凯伦得矿业:每股1.2角买进,每股0.8角卖出,亏损三分之一(连佣金、税捐)
*魁北克炼铁:每股2.2角买进,每股1.4角卖出,蚀本近二分之一
七个月赔三千,第一票赚的只剩五千元。象这样下去,会很快血本无归的,我凭什么再“做”股票呢?!这个挫折,真使我头痛。是否继续“做”下去呢?当然是:继续。既然决定继续做,我不能不有所改变,不能光靠夜总会顾客、领班……马路消息。我开始订阅加拿大各种各样有关经济金融的期刊和股票杂志。我想:这些刊物、杂志都是股市专家权威之作,值得信赖,据之买卖,必可成功。还有加拿大有一种财经金融服务社,专门供应股市“内幕情报”、“外围消息”,他们把股市的投机活动说得天花乱坠,取求自如。我也订阅了,并日奉为圭臬,一看再看。怪怪!他们所介绍的股票,总是一买进,立刻下跌,或是很少上涨。真是不可思议。这种情形在我经过数年体验后,终于领悟:那些财经金融服务社劝告散户买进时,往往是大户老早吸饱了正要乘机吐出的当口!赶上这个“节骨眼”,当然“必赔无疑”。
1953年底,我从加拿大回到纽约,数一数我带去的连本带利的一万一千元,到底剩下多少钱时,发现只剩下五千八百元而已。我该怎样办?我又面临了是否继续“做”下去的抉择!
在纽约寻求道路
在纽约,报纸不报导加拿大的股票,但有另外一些股票的动态报导,却更叫我着迷。于是我开始拜读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的财经专栏,漂亮名词如“买空卖空”、“卖空买空”,不禁叫人心痒。我决定卖掉所有我的加拿大股票,投入纽约市场。纽约和加拿大不同,我应该换个方式更小心谨慎去面对股市,凭灵感式的买,简直就是赌博,那是绝对不能再干了。
五千八百元,显然资金不足,我把舞蹈赚来的钱,再抽出一部分,凑上一万元,存入经纪人公司,准备好好再启发另一阶段的投资新生命。我打电话给经纪人罗恺先生,愿意依照他的指示行事。他介绍给我的股票,买进之后如上涨了一点点,我就觉得他的消息准确,对他信心倍增。1954年上半年就有三次成功。
*200股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每股买进20元,卖出22.873元,获利163.42元
*200股北美航空公司:每股买进24.25元,卖出26.875元,获利405.63元
*100股爱伯利:每股买进53.5元,卖出59元,获利464.33元
连续三次,只几个礼拜,就给我带来了1333.38元的利益,使我感觉我的买卖做得不错。这种感情加上我对华尔街的向往,使我有一种得意忘形的莫名其妙之快乐。我觉得自己已不再是在加拿大时的吴下阿蒙,现在俨然脱胎换骨,简直就是华尔街股场上的行家。交易顺利地进行,赚、赚、赚,我愈来愈有信心。这里的一切只要我一接触,就建股成金。五月底,我的一万美元,很快地就增加到一万四千六百元。 渐渐我变得自满,自认为成功是靠我自己的判断,失败是上了经纪的当。我满怀自信地进出频繁。有些日子,一天给我的经纪人打二十几次的电话。假如有一天我连一笔交易都没做,就觉得若有所失,满不自在,但是请看1954年7月月我的四笔交易记录: *派拉蒙电影公司:
买进100股,每股16.785元,,
又买进100股,每股17.5元,
卖出200股,每股17.875,获利41.18元。
*纽约中央公司:100股,每股买进21.5元,卖出22.5元,获利37.95元
*通用光学公司:100股,每股买进24.75元,卖出21.75元,亏损59.41元
*美国航空公司:100股,每股买进14.75元,卖出15元,亏损17.83元
四笔交易,辛苦了半天,只赚1.89元,而付给经纪人的佣金共是236.65元,这给我很大警示,也给我很大教训。
我不能不努力改善这个缺陷,我努力读一些有关股市的书籍,如“投资初步”、“如何在股票市场赚钱”等,肚子里增加不少新名词,也增加不少有关股市的新知识。而且每当我在报上看到有人在报端刊出股市消息刊物试阅广告时,我就马上寄信去要求试阅,我甚至惊奇各种刊物这时常常出现意见不一。同一种股票,甲家介绍你买进,乙家却劝你卖出。此外,我也发现,他们推荐股票时,大都含糊其词。
有一次,一家一年对外只发行五、六则新闻的服务社忽然印了厚厚一大本有关爱默生无线电公司的消息报导,包括公司的财务报表、制造销售情况、税前利益、税后纯益、价益比、本利之比详细分析,他们说爱默生公司时价每股12元,应该可以涨到30-35元,赶上RCA才合理。
自然地我听他们的话,买了爱默生股票,进价每股12.5元,这当然是难得的低价位了吧!不幸,我买进后,随即一路下跌,真叫我不知所措。还好我很快卖完了它,记得到了1955年底,爱默生股票每股只剩5.75元。
接着,我来告诉你们华尔街谣言的趣事。
一天,一则很有力的谣言传入市场,说汗蜜儿公司接了一笔制造原子火车的订单,华尔街轰动起来,汗蜜儿每股自12元跳到二十几元。当我听到这项惊人消息时,赶紧以24.5元买它200股,全部付出1954.5元。买进后我保有它整整两个星期,每天抱着它,期盼它的上升,可是却慢慢下,一直看它跌到19元,不得不忍痛杀出,结果还是赔了1160.38元。总算是壮士断腕,否则情况更糟,后来这家股票跌到12.25元。
又有一回,我的经纪人告诉我:“精银公司年底就会涨到40元”。当时每股只有8元。他说:“精银公司买进了很多具有成长性的小公司,马上变成业界巨擘,消息绝对可靠。”华尔街的经纪人,还会错吗?我当下立即抢进,以每股7.875元买进1000股总共8023.1元。我满怀希望它立刻飞涨,涨到40元吧!但是,事与愿违,它先是上下盘旋,接着慢性下滑,当它滑到7元关卡,我想一定又是错了,勇敢果决,认赔急抛,以7.125元的价格卖出,收回6967.45元。经纪人的一句话,使我在短短几天内,净赔1055.65元。算是好的,精银公司最后的归宿不是40元,却是4元。
经过这两次的失败,我的心凉了半截,以前我总以为能在华尔街做生意,真了不起,颇以为傲,至此我有点被浇泠水的感觉。
还好,新希望又来了。一天,华尔街日报有一栏专门报道有名气公司的董监事、高级经理人员买卖股票的报告。真象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从这里我们可以对公司内幕人员之进出了若指掌,只要钉牢他们,跟进跟出,不就得了吗?!但竟然不妙!原来,等我发现公司大户买卖大曝光时,再去下手,已经慢一拍。而且公司大股东有时也会吃亏,买进太晚、卖出太早也是常有的事,他们对自已的公司虽然比一般人了解,但对股市动态之掌握却未必就高人一等。
当我经过了许多次的成功和失败的锻炼后,我也领悟了一些道理,只要读者仔细回味一下上面我所详述的,你也会发现:
第一:不要轻信那些股票服务社,他们不可能没有错,不管在多伦多或纽约华尔街。
第二:经纪人的话,同样会错。
第三:不要听信谣言,什么内幕消息,什么马路社消息,纵然它被人说得有声有色,神龙活现。
第四:培养自己参与股市的素养,正确投资,较诸赌博方式可靠得多。
第五:宁可长期握牢一种成长股,不要买买卖卖,进出太频繁。
关于第五点,我特别举出一个经验与您共享:有一只维吉尼亚铁路公司的股票,1951年8月,我以每股29.75元的价格买进100股,共付3004.88元,因为我每天忙于电话买卖,涉及股票几十种,买进后竟然忘了它。它却也象个乖孩子似的,独自蹲在屋角,静静地自个玩耍,好让我安心去照顾其他成群的小孩。11个月后,我推开股票价格一看,简直不敢认它,它已经涨到每股43.5元了。这个被遗忘的、安静的、付股息的股票慢慢地在涨。我卖了它,收入4308.56元,没有费一丝一毫的心,甚至连想也没有想,它竟给我赚了1303.68元。
但是,是什么因素,促使维吉尼亚股直线上涨,而别的股票却没有这种气势呢?也就是说如何寻找成长股呢?我请教我的经纪人,我决心再深入研究我的基本方法。我不停地读书、研究、分析。
一连数月,股票交易时间过后,我总是花几个小时去研读几百家公司的业务报告。我详细读它们的资产债表、损益表,作财务分析,估算本益比。有时我发现有的公司我认为营业状况、财务结构良好,但市价并不怎样。为了突破这个迷惑,我再下功夫多读高级的权威刊物,看看他们怎样地分析。他们把股票分级,最好的是A,有投资价值的是B,稍差的是C,最差的是D,(各级又细分二等如AAA,AA,A,BBB,BB,B),我把这些分级研究得很仔细,我认为他们具有科学依据,从此我偏向在这种基本分析方面下功夫,并以之为进的准绳,我再也不听信马路消息,受谣言迷惑了。
在加拿大那一阶段象赌博般的梦境总算过去了,我终于悟出了正确的道路,似乎成功大道就在眼前。
--------------------------------------------------------------------------------
讨论园地
【作者:道升时间:2006-01-03 14:46:29】
股票箱
根据基本分析,我从众多股票中找出:
(1)获利最强的产业类别。
(2)最强类别中,获利最强的公司。
我觉得这样是最合乎科学的买卖股票技巧,据之以买卖,必能大赚一票。 我看上了一只股票,穷时拉扶您钢铁公司。1955年6月时价每股41.5元,价益比5.4,最近五年股息分别是2.91、4.77、3.88。1995年股利估计7.75。我认为它的一切都是完美的,这是一只更好的白瑞龙,它一定会使我发财。我真怕给别人先下手,我恨不得即刻买下一大票。 许多年前我在赌城拉斯维加跳舞,曾在那儿置产,于是我利用它向银行抵押贷款,而且我跟纽约的拉丁夜总会订有长期合同,我请求他们给我预支薪水。就在1955年9月23日,我买进穷时拉扶您1000股,每股52.25元,当时的保证金是七成,因此总价52652.2元,我只交付现金36856.61元。为了筹这笔钱,我几乎倾其所有。但是,你知道我要说什么,9月26日,穷时拉扶您开始下跌,我虽然看着它跌,却拒绝面对现实。
我麻痹了,只是不知如何是好。我潜心研究发掘的新白瑞龙至少涨到75元一股才对呀!跌价是没有理由的。我必须握牢它,于是我持有它。当日子一天天溜过,我一边发抖,一边给经纪人打电话,我不敢看报纸股票行情表了。到了十月十日,它跌到每股44元,我惊慌、恐怖,我的神经受不了,再跌下去我会发疯,于是我卖了它,净赔906.18元。 这一下,我整个垮了。我觉得这一切就象一只大狗熊,满以为取物如探囊,没想到,它却向我反扑,一下把我撕成粉碎。科学有什么用?研究有什么用?基本分析有什么用?猛然的重击实在难以宣言,一切的一切,证明全部都不可靠而且无用!赌博、情报、消息、研究、科学分析,全是白费,我失望极了,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此情此景,我就象一个被判刑的人,关在牢里,什么时候才能被救脱身呢?不过我还是热切地仰望哪一只救命的股票能够把我从牢里拯救出来。每天,我还是花几个小时研究股票行情,寻找我的救星。 终于,我的眼睛被一只德克萨斯的股票吸引住了。它每天不停地上涨,可是我对它一无所知,不知道它的产品是什么,也没听过半句有关它的谣言。我以孤注一掷的勇气买进一千股,价格在37到37.5之间,金额37586.26元。它的价格继续往上爬,我的心跳跟着它的股价跳动,当它涨到40元时,我很想卖掉它,结果没卖,这是自从我“做”股票以来,第一次拒绝很快赚上一票。因为我亏掉九千元,实在太多了,不多捞回一些是不行的。过了五个星期,每股涨到43.25元,我决定不再贪婪了,卖了,收入42840.43元,赚回赔掉九千元的一半多一点。不过这对我的意义太大了,象是把我从失败的抑郁牢狱解救出来一样,也象刚从一场大病中复原,心灵的创伤多少有点抚慰。经过这次磨练归来,我内心在想,难道买卖股票的秘决就是:看着要涨的股票,就买它。 我希望能够再发掘另一只德克萨斯,使我再捞一票。有一天,我又被一家叫双钱的木0工厂吸引住,它很象德克萨斯。1955年12月,双钱由每股15元涨到23元,经过五个星期,成交量又呈现递增现象,价格再度上涨,我毫不犹豫地以每股26.625元,买进500股。买进后,它的价格继续上升,成交量也逐日扩大,我一直握着不放。当它涨到33元时,我卖了,获利2866.62元。我真是高兴极了,高兴的是:我好像掌握了买卖股票的秘决。我事实上不明了以上两只股票的内情,我纯粹以它们在市场上的表现,价格变化,成交量变化买进跟踪。 我想:有那么大的成交量,而且不断的上涨,必定是一些清楚公司内情的人促成的。我跟进,不就等于我也知道公司内情的一样吗?
我继续研究、思考,我想假如一只股票刚刚要向上发动时我就发掘出来,能够在那个节骨眼上下手,这是再理想不过了。于是我再用心找出两、三百张的K线图,细心研究,终于让我悟出了一个道理:一支股票价格的变动并非偶然,绝不是漫无道理的。长期日积月累它的一个一定的趋势,而且这个趋势一旦形成,必会继续发展,而在这个趋势中,股价总是在一个格局中上下波动,这个格局我把它称为“股票箱”。以后我就按照这个理论以进行交易。
我对具有合乎我的“股票箱”理论的特别感兴趣,而我选定的股票若上升到较高的箱子去,我就开始注意它。它可能在箱子里上下起伏,当然箱子的大小,我们需要去判断,有的股票箱上下幅度不超过10%,有的较大,上下约有15-20%,要紧的乃是在于准确地估计箱子的上下限,假若股价跌破箱子的下限,我就立即抛出(逢低即抛原则),因为这种情形显然表明它的动态已不正常。当股价在箱子里活动,比如说从55元跌到50元,我认为也是正常的现象,你想想看,当一个舞蹈家准备向空中跳跃时,他不是都先蹲下来吗?这就对了。你再仔细深一层想想,当股票从50元,泻到45元,这一动作,另有一个微妙的作用,可以洗掉许许多多信心不足的胆小鬼,结果反使这种股票上升的更快、猛。
下面是三次成功的实例,读者可以体会一下:
第一次:我买了200股爱雷根钢铁公司,当我看它行将入45-50箱子里,以45.757买进,三周之后卖出51元。
第二次:当我发现垂萨工业好象要进入84-92元箱子,我以84元买进300股,可是后来不出我的预计,在86.5元时,我把它抛了。
第三次:我买了300股科柏炼钢,当它正要进入40-45元箱子时买进,每股40.75元以45.125元卖出。
三次买卖,赚2442.36元,这三次成功的买卖给我莫大的信心与鼓舞。
四大最高指导原则
经过三年股海浮沉,我发现我由于胆小,常常犯一个毛病:把一种上涨的股票太快的卖掉。比如当我以每股25元买进后,当它涨至30元时,我总是怕它再跌回头,而急忙获利了结。我虽然明明知道它会再涨,不该卖,但我还是照卖不误。针对这个毛病,我想出一个对策:握牢一个上涨的股票决不轻易出手,但把“停损”价,逐步向上提高,跌到“停损”价,立刻抛弃(逢低即抛原则)。
如此只要我能发掘到适当的股票,在适当的时机进出我便能尽可能的多赚,尽可能的少赔,于是我把下列四大原则,列为投资最高指导原则:
1、价格趋势的掌握。
2、成交量变化的讯息。
3、股票箱理论的应用。
4、逢低即抛原则。
世上股票所谓好与坏,只有上涨和下跌--要在股市赚钱,只有握牢上涨的股票,勇敢地抛弃下跌的股票。
环球表演
当我开始尝试上述新的买卖原则时,我也开始周游世界,履行两年长期的表演合约。我与经纪人商定以电报密切保持联络。
电话形式如“B32、L57、U89、A120”,当中诸多趣事,如邮电检查人员,以为我是间谍,日本人当我是个疯子……等等,在此不多赘述。
试啼新声
当华尔街大半的股票在盘跌的时候,我继续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1957年9月在西贡,从《八朗》周刊上,我偶然间注意到一只未曾注意的股票,“劳瑞拉特”。在一片下跌声中,劳瑞却不管低迷的市况,我行我素地向上爬升,从17元开始逐步上升,终于爬进了24-27元的股票箱,周成交量由年初的一万股剧增至十三万股,可谓价量齐升,配合很好。再从它的基本分析来看,它所产制的过滤嘴香烟大受欢迎,我尤其觉得满意。
到了1957年11月,当它开始趋向我所估量的27-32箱子时,我已到了曼谷,立即拍发电报给经纪人:“买200股劳瑞拉特,每股不超过27.5元,如跌26元抛”。11月26日,星期二,劳瑞忽然下跌,恰恰跌到“停损”价位26元,我的经纪人于是把它卖了。可是据说刚卖掉没几秒钟,它又涨上来了,当天收盘价是26.75元。我看它上涨趋势十分稳定,决定再度追回。以28.75元买回200股,仍以26元“停止损失”。果然,劳瑞到了12月,已涨过30元了,而进入31-35的箱子里。
到了次年(1958年)元月底,一次假跌破后,终于发动暴涨行情。此时纽约的股票交易所宣布保证金从70%降至50%,一千元就可以买二千元的股票。我正欲从曼谷飞往东京,起飞前我给经纪人拍了一封电报,再买进400股劳瑞。进价皆在35-36.5元间。我环绕世界旅行跳舞,劳瑞则漫步上升,它从一个箱子,很快的跳到另一个箱子,越跳越高,就像一座美丽的金字塔,真是美妙动人,不禁令人为之欢欣鼓舞,击掌叫好。最令我得意的是我的箱子理论毕竟找到了知音。1958年2月,劳瑞已达44.375元。
但两天后,我在东京收到电报,却把我吓了一跳。一天之间,它一下子跌到36.75元,当天收盘价是37.75元。我刹那间慌了,立刻拍电报通知经纪人“停损”价36元。可是它没有跌到36元,根据我的看法,它的威力确是不弱,我以38.626元再抢进400股。买进后,它又一路上升,好不高兴,有的股票杂志社说劳瑞会在44元左右反转向下,但是,只要美国旅客跟我谈论股票,我一定介绍劳瑞。一家美国最大轮船公司的董事长同我一起吃午饭,谈起他手中握有的股票,价值共计三百万。
新泽西标准汽油公司:二百五十万
劳瑞拉特:五十万元。
“你看怎样?”他说。我马上给他建议:卖掉标准汽油,补进劳瑞拉特。一年以后,在纽约的一个宴度上,我们再次相见。这时劳瑞的价位高挂80元以上。
“最近有何高见?”他问我。
“高见?”我说,“我在曼谷一句话叫你赚进三百万元,够意思吧!”
“够意思。”他说,“可惜,我没有听你的话去做。”
而我的劳瑞是在1958年5月的第二个礼拜全部出清,共一千股(读者也许还记得,进价分别是28.75元二百股,35元二百股,36.5元二百股,38.5元四百股),每股售价平均是57.375元,一共收回56880.45元,计赚21052.95元。
现在我再来叙说另一只股票叫饭桶俱乐部的。
1958年元月,饭桶刚刚配完股,但买盘日增,股价与日俱增。我决定对这只股票作一次基本分析,结果发现它的业务独占性且扩张性强。信用卡制度是他们的发现,而且推行顺利成功,公司业绩直线上升。我决定买进500股,单价24.35元,“停损”价定为21.625元。在我买进它几天,它就开始往上涨了。依照我的理论,立刻再买500股,每股26.125元,这两笔交易,我均以50%保证金交割。
随后,它的情形十分良好,最初进入28-30的箱子,接着进入32-36的箱子,尔后出现一个52600股的成交量是新增资股票空前未有过的。虽然价格日升,我却没有忘记随时提高“停损”价,准备“逢低则抛”。到了三月底,饭桶升入了36.5-40之箱子,颇有站稳继续上升的势态,但是突然间,我收到的电报开始变化了,一直在高档盘旋的它有下挫的征兆。为了避免崩盘,我决定以36.375元作为停损卖价。
到了四月底,股价已穿箱底而下,我的股票自动卖出,收回35848.85元,获利10328.5元。一个半月后,我获得一些消息,由于美国快捷公司决定跟饭桶俱乐部打对台争生意,才使饭桶股停滞不前。知道内情的人事先把股吐出来,我虽然身在远东,无法获知,但因为我的买卖技巧原则,事实上我早就先跳出是非圈,跟预知也没有两样。
我再来讲一下更有意思的布露斯股。
平常它的周成交量低于五千股,但1958年4月第二周,一下子增到1.9万股,接着一路上升,4万、5万、后来到了7.6万,价格方面也一路窜升。 我开始有点预感,总觉象是黑暗的戏院里台幕即将揭开。我从东京飞往加尔各答,一路均不停地研究思索布露斯。它比其它股票有一个较阔、自由的幅度,因此我无法用一个一定的格局把它“箱”起来。当我飞在印度洋上空的时候,我决定破例一次,不论基本分析,如果它一越过50元,即刻大量买进。1958年5月下旬,我电告纽约经纪人给我买500股布露斯,每股50.75元,“逢低抛售价48元。”
过后几天,布露斯表现奇佳,我决定再以50%保证金付款方法继续买进2000股,分别是51.125元、51.75元、52.75元、53.625元各500股,我手中股数变成了2500股,总价130687.55元。布露斯棒极了,一股脑儿猛涨,不久,就涨过了60元,稍一停顿,就又突然上升。到了6月13日,它涨到77元,涨势实在惊人,好象纽约交易所发生什么异常之事似的。我几次想打电话到纽约问纪纪人,结果都忍下来,害怕听到不实的谣言,做出卖股票的傻事。 过了几天,终于按捺不住,给纽约经纪人拨了个电话,他说:“布露斯被交易所停止买卖了”,听完他的话,我差点失手把电话掉在地上,太吓人,太恐怖了,布露斯被停止交易,我的全部资金六万元不都全部泡汤了吗?我费了很大的劲,才使自己镇定下来,集中精神去听他的电话。过了好久我才弄懂他的话,不是我要破产了,而是说我现在可以去“现货市场”以一百元一股的高价,出售我的股票。这又使我迷糊了,一百元一股,简直是不可思议嘛!当他在电话里告诉我全部内情时,我不觉颤抖害怕。 他说华尔街有一撮人,根据他们的研判,布股值不了30元。因此当股票价涨到45-45元之间时,他们就纷纷抛空,期待暴跌到30元以下再补。但是他们错了,因为有一个因素,他们不知道,那是有一位名叫爱德华的企业经营者,计划从布露斯家族的手里,夺取布露斯公司的经营权,在市场大肆搜购布露斯股票,希望掌握到超过50%的公司股权。 就是这个原因,致使布股象冲天炮一样向上暴涨,而成交量大得怕人,空头们由于料想不到,于是不得不想尽办法,竭尽所能,到处收购布股。最后,被逼得走头无路,有行无市,无法买到股票交账。交易所这时眼看这疯狂的抢购破坏了正常交易,于是宣布暂停交易,然而,对那些空头们并没有任何帮助,他们仍须交帐。因此,他们只得不惜任何代价,向现货市场买进。这种情形使我听得目瞪口呆,最后经纪人问我,现价是100元,是否愿意脱手?我考虑了好久,我就:“不,我没有理由卖掉正在上涨的股票。 几个礼拜后,我接到来自美国各地的长途电话,都是一些股票经纪人打来的,说他们愿意出更高的价格收买我的股票,我也就逐次一次一、两百股地抛出,平均价格是每股171元。我一次共赚得295305.45元。
--------------------------------------------------------------------------------
【作者:道升时间:2006-01-03 14:47:02】
再赚五十万美元
在九个月的投资活动中,买卖劳瑞拉特、饭桶俱乐部、布露斯,一共获利三十二万五千万,有的人也许得意忘形,更大胆投机,但我却得更应小心谨慎,不能胡乱买卖。
之后一两个月,我极其保守地买了钼矿公司和海威洛公司各500股,但情况均不理想,马上“逢低即抛”各损失483.27与804.01元。
这时,因为没有什么股票好买,人总是这样“眷恋于昔日风光”,劳瑞拉特给我很深的感情,虽然这一种心态绝对要不得,但是历经炼狱的我,也避免不了这种毛病,于是禁不住买了它,卖了它,来回三次赔了6,472.53元。至此我才死心,股票这玩艺儿,委实不能以感情来衡量。
1958年7月,市况脱离低迷状态,大为好转。当时我在加尔各答,纽约方面来电环球生产公司看好。我因为上述小亏,特别戒惧,不过我想小买一点,手中握有些许股票,也许比较关心市场,免得变得隔阂。于是拍电:“买环球300股,每股不超过35.25元,停损价32.5元。”
之后,我经常在印度各地飞来飞去,电报也跟着在印度各地飞来飞去。1958年8月下旬,我正在喀什米尔的首府斯利那加,偶然发现它已发动迹象,于是赶紧打个电报:“买1200股环球股,每股36.5元,停损费33元。”等我回到新德里帝国大饭店,收电:“购进环球1200股,36.5元,当日收盘36.57元,目前在35.375-37.875元之间波动。”
接着几天内,环球继续上涨。当我到了巴基斯坦的最大城市卡拉奇后,我又以每股40元,买进1500股。之后不久环球生产更名为环球控制公司,每股配1股(1股变2股)但股价继续上扬,现在我手中持有环球股票,买进三千股,配三千股共六千股了。在买卖环球的同时,我也注意到另外一只名叫热狗化学公司的股票。1958年2月,尚在东京时,它刚配完股也是1股配1股成交十分活络,后来却在38-47的箱子里整理长达数月之久。但是它给我的感觉却是风雨般的宁静。到了8月,当它涨过45元,它的样子简直就是弯腰屈臂要向上跳跃的架势。于是我发电:“买200股热狗,47.25元。”结果挂到了,价款9535.26元。到了8月底,热狗真的要动了,我立即电告纽约:“买1300股热狗,49.5元”。纽约方面9月2日才买到,每股单价49.875元,共付65408.72元,它一下涨过50元,进入52-56箱子活动。一周后,我接获一项通知,热狗公司决定发行一种股东认购新股的凭证。
这种凭证,每股算一单位,每12单位可以特价42元认购一股热狗,而且若把凭证存入“特别购买财户”,经纪人允许以股票现值之55%贷款给你免付经纪人佣金。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我决定动用我所有资金我投入市场。但是我手头的现金只有六万二千元,我就动一下脑筋,我盘算一下,如果这时我把最初买进的一千五百股热狗卖出换取凭证,我就可以买回一倍的热狗。于是我照此行事,这1500股,平均售价53.5元,共收现金5万7千元,接着我就以此款第二次买进3万6千个凭证。之后,故技重施一次,又买进3千股热狗,总计前后购进六千股共付35万零8百20元。到了12月的下旬,它已涨到接近100元大关,我的经纪人大概受不了它的大涨,拍电给我:“戴华适,你的热狗股,到现在为止已赚25万元了。”
收到这份电报,我正在巴黎乔治五世大饭店,25万加上以前的布露斯等,已赚得五十几万元了,太美妙了!“卖了它吧!卖了吧!”这么多钱了,还不卖!最后,我还是决定不卖!,如果你有做股票的经验,你该知道:卖不卖之间,真不容易下成功的决定啊!但最终的证明,还是我对了。1959年元月我回到纽约,热狗每股100元,环球控股每股45元,下飞机后第一个约会便是见经纪人,经纪人告诉我,帐面上已赚了50万美元(环球和热狗我都还没卖)。
自满、短线、危机
50万带给我的自信,无法以文字形容。我似乎已经到了凭感觉就可以闻出股票要涨要跌的味道,我自己想既然练得这身功夫,何不到股票市场去,每天看准它,专作短线交易呢?于是我在一家经纪人公司中,设了一个办公房间。
当我第一天到办公间去的时候,好惊奇喔!公司里的气氛好紧张好热闹,所有的人很象蒙地卡罗赌场的赌客,有的神经兮兮,有的得意洋洋叽叽喳喳,好不喧哗,行情揭示板不停地变动,电报机不停发出电报,简直没有一秒钟的宁静。
第一天,我是丝毫不受这种紧张的气氛影响,我觉得我自己没有象那些人一样表现得不安、浮躁。
但是没多久,“如入芝兰之室,久尔不闻其香,如入寒所之处,久尔不闻其臭”。渐渐地,我也加入了他们的阵营,打听消息,瞎扯闲聊,看一些马路社市场通讯,变得喜欢高谈阔论:“你的看法怎样?”“哪种股票好?”“嗳,可惜,今天没有买到最低价,没有卖到最高价。”……
六年来我所学到的一切,经验累积使我成功的买卖原则瞬间全部飞到九霄云外,我的第六感,我对股市超然的透视、专门嗅觉、独立性,完全消失了。在这个环境中,在行情板的面前,只有抓不住的起起落落,和我激荡的情绪。我常常在买进几个小时内,就把它卖出去,我常常抢到最高价,卖得最低价。刚刚下跌,舍不得卖,真的忍到极点了,认为一点希望也没有了卖了它,它却轻易地跳上去,在不到几个星期当中,我赔了差不多十几万块。
请你看看:
2500股海威格,进70,出63.6,赔18258.66
1000股罗马电缆,进37,出31,赔6650.52
1000股通用,进47.75,出44.75,赔3774.47
4000股美国金融,进32.875,出31625,赔7487.13
共有14笔交易,损失96588.16元。
比较安慰的是环球和热狗由于我忙得神魂颠倒,忘了它们,没有被我卖掉。
过去,无论是在香港、加尔各答、东京、巴黎,我都是每战必胜,而今就在华尔街旁边,为什么我反而每战必输呢?原来,当我在海外的时候,我很冷静,不受谣言干扰,也完全不渗杂感情,完全以客观透视的理性估量股票动静,但在纽约到处是干扰,到处是谣言,到处是似是而非,互相矛盾的情报。我必须立刻离开此地,走得越远越好。我决定搭机飞往巴黎,交待几位经纪人,无论如何,不要打电话告诉任何消息,任何预测,只要给我行情电报就好。渐渐地,昨日之我譬如昨天死,今日之我犹如今日生,过去的就象梦一般,我又渐渐地恢复了自我,重生信心,我决定再走向市场。然而我发誓,我决不再任何一家经纪人办公室,绝对禁止经纪人随便打电话给我。我只要每天的股票行情电报,此外什么都不要。
二百五十万美元到手
有此体会,1959年2月,我勇敢地再回纽约,我和我的6位经纪人约定:每天股市收盘后,给我行情电报,其他一概不罗索。买卖原则,完全象我在海外的时候一样。我也特别交待秘书小姐,白天谈论行情消息的电话一律不接,晚上我上夜总会表演去了,这样做完全是为了摒弃无谓的干扰,保持绝对的清醒理智。华尔街虽在咫尺,我必须把它置诸天涯,否则我会再度陷入困境。 每天下午六点我会收到经纪人拍给我的行情电报,我自己也会买一份晚报,撕下交易所股市行情表,而将其余的扔掉,我不读任何财经新闻,也不谈任何财经理论,不管它们是如何权威,因为它们可能给我误导。下午7点,我开始研究,并作决定。当生活重新建立起我的信心时,我前面所说的环球和热狗这两档股票,一直不停地上涨,环球已到60元,热狗越过110元。 我不但没有卖掉它们,我又作了些新的买卖如下:
股票名称 股数 单位进价 单位出价 赚 赔
通用 1000 56 69.5 12705.01
深古 1000 19.5 23.5 3472.17
美国照相 500 71.5 79.5 3590.17
加联石油 1000 46 50 3249.00
欧得 500 212 127 2543.58
可兰达 500 71.25 77 2466.43
候威尔 500 93 99.25 2695.31
深古 1000 23 22 -1544.24
洛克制药 500 65 63.75 -1024.33
汛仕 1000 63.5 62 -2295.54
瑞帝 500 131 120.75 -1087.71
总计 24770.31
这些买卖是赚的多,赔的少。
环球股到了三月下旬一口气冲天炮似的飞上102元,但是飞登这个峰顶之后,一幅回升无望的模样,我不再奢求。通知经纪人“逢低即抛”停损价设在前一天收盘价下低两档的位置。结果第二天早晨顺利卖出,单价在86.25与89.75之间,这个价格虽然比它的最高低十二、三元,但我已经心满意足了,全部售价524669.97元,获利409356.48元。环球卖了,我希望能另外找出一档活跃的高价股,以便把这笔大的资金的投入,后来我选中德州仪器,买进明细如下:
94.375元,进2000股
97.875元,进1500股
101.875元,进2000股
总共5500股,541996.80元.
买了德州以后我再把精力转注于热狗,由于我感觉热狗的确不错,而且那种特别认购凭证,带给投资人的便利确是非同小可,如果把它轻易抛弃,实在太傻了。所以我把它的“停损”价定得很低,这种现象对我来说是绝无仅有的。正因为如此,才使我避免了两次几乎冤枉误卖了它。比较恐怖的一次是第二次。四月初,当公司宣布一股配发二股,权值太大而吓坏了一般人,大家猛抛,情况变得很糟。然而由于未碰及我的停损价,所以未被卖出,还好,股票再度上升,而且一股脑儿往上推,到五月上旬又上扬到72元了。投资大众持有的意愿相当强烈。 你看看,五月份第一周它的成交量是五十四万九千四百股,当周股价上扬13.25元,成交总值四千万美元。影响所及,纽约股票交易所,决定废止投资人“逢低抛出”之买卖方式,结果投资人采取了观望态度,对我来说还得了,他们把我最重要的买卖工具封杀了,我还能做什么呢?!因此,我卖掉了我“心爱”的热狗,平均每股68元。当初,六千股共花了350820元,现在一股配二股变三股共一万八千股,于是我共得121285152元,净赚862031.52元。
当然我后来还是继续更用心的去经营我的股票交易。我在五月下旬,又以一百余万元,投入两档强势股票:增飞也即得照相机和你智,另有以前买进的德州。因为股数多,金额大,有时候它们一天之间为我赚了近十万元。7月我到蒙特卡罗的夜总会表演后,又得飞欧洲,起飞之前,到经纪人处看看我的帐目,发现如果卖掉所有股票,可以赚以二百二十五万美元!(五十的代的二百二十五万美元!)卖吗?老行家了,现在要回答这个问题变得十分容易:我没有理由卖掉一种正在上涨的股票。我只须跟着涨势走,当趋势好时,就多获利一些;趋势不佳时,“逢低即抛”,象惊贼一样,拔腿就跑。于是我把第一种股票重新修订最停损价交给经纪人,当我在欧洲路上,假如它跌了,立刻卖出,而我的两百万元丝毫不会受损。我回到下榻的大饭店,很习惯地又买了一份晚报,把华尔街的股市行情表撕下,其余扔掉,拿了我下午六点的电报,走向电梯。
朋友,再见!祝你好运!
"第一妖股"揭秘:常年走势怪异 曾创全天零成交
"第一妖股"揭秘:常年走势怪异 曾创全天零成交(ZT)2006年01月02日 09:47
2005年的最后一天,国内A股大盘收于1161点,是一个缓慢向上爬升的镜头。无论如何,对于广大股民来说,这个定格等于长夜之后的微光。
进入了2006年,深沪市场上1300多只股票该涨的涨,该跌的跌,在这涨涨跌跌之中,股民无论赚了赔了,依然还是该买入的买入,该出货的出货。
然而,大千A股世界,偏就有不愿意遵循游戏规则的股票,不涨、不跌、乏人买、少人卖、走势呆滞、半死不活。
那就是金宇车城,被称为2005年第一“妖股”。
去年12月6日,在当天四个小时的交易时间里,金宇车城创下了中国股市15年来的最新纪录:全天零成交
-“第一妖股”常年走势怪异
翻开金宇车城的日K线图,该股的最低价格为7.28元,2000年1月从9元附近启动,最高一度摸至28.69元。此后其股价回落至21元,经过除权稳定在11元附近。
从2002年的7月,金宇车城开始了漫长的“一字”形走势,尽管期间股市经历了4年的熊市,但金宇车城的股价就像泰山顶上的青松,我自岿然不动。
日复一日,金宇车城维持着怪异走势,日换手率平均不足0.1%,成交量极度萎缩少得可怜,经常连续好几天换手率为0,成交量有时几手,有时仅为1手。有人说金宇车城的走势像国债,也有人说像基金,甚至有人将走势图戏称为“心电图”。
到了2005年的12月6日,金宇车城的庄家可能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一不小心创造了中国A股市场开市15年以来的一项纪录:全天零成交。
在开盘集合竞价和随后长达4个小时的连续竞价过程中,金宇车城无一笔交易达成。当日成交明细表显示,在买卖盘上,最高委买价为11.09元,最低委卖价却高至11.98元,买卖方之间的股价分歧达0.89元。
在金宇车城的K线图上,这一天是个空白。
知情者透露,金宇车城95%的流通股都在庄家手里,剩下的股票基本被一个大户所掌握,构成了奇妙的“二人世界”
-大户“罢工”让庄家白等一天
市场人士似乎没有人否认这是一只“妖股”。资料显示,1999年底,金宇车城的流通股股东尚有11524个。到了2005年第三季度季报发布,流通股东还剩下3904个。人均持股数量超过1.24万股。该公司流通股数总共才4875万股,筹码已经高度集中。
而从金宇车城的走势来看,亦很容易被认为是一只“庄股”。什么是“庄股”?业内人士介绍,特征之一:长期拉锯、波幅很小。第二个特征是:虽遇利空打击股价并未大跌;三,委买、委卖价格差距大,飘忽不定等等。按约定俗成的说法,筹码集中、股东人数少、人均持股量大的就算庄股。通常,控筹至少要达到30%,超级强庄甚至可以拿到90%以上。
按上述特征判断,金宇车城不仅是典型的庄股,并且被公认为市场内最“牛”的庄股。有知情人士透露,金宇车城的庄,对流通股的控盘量已经超过95%,那飘在外面的数万股,还被攥在一个大户手中。也就是说,金宇车城的流通股股东基本只是一个“二人”世界。
据分析,这个大户可能是高位套牢,“所以坚决不出,经常捣乱。你不挂买卖盘吧,他就往下砸1手,让你图形巨难看;你挂了买卖盘吧,他就高抛低吸做你差价。虽然每回玩不了几手,但还是挺烦人”。而在12月6日这天,捣乱分子可能没有上班,让庄家白等了一天,结果创下了全天无成交的纪录。
金宇车城背后的庄家被形容为:国营机构,当年名震江湖,如今步态如秋,几乎无法全身而退
-“坐庄”一不小心成了最大股东
一家媒体这样描述金宇车城背后的庄:国营机构,当年名震江湖,如今步态如秋。为什么十大流通股股东中没有呢?因为干这事的不是自营业务,而是委托理财。该机构也不缺钱,刚有一国字号大佬输过血,因此不会爆仓,也不太可能被查处。
一位同样是在国字号机构任职,同样操过盘、做过庄的人士对记者说,要说美亚股份(金宇车城前身。美亚股份自2004年6月9日变更为金宇车城)的庄,可真是说来话长。
对于短短14年的中国股市来说,美亚股份是一只太老的庄股,尽管后来换了一次“庄”,这个新换的“庄”还得算是老庄。美亚在上市之前就被控盘,1998年上市,大约1999年旧庄换新庄。新的主力进入之后,每天都在对倒,股价走势也很活跃。1999年底到2000年初的这个阶段,美亚股份曾经过一轮大幅拉升,最高到过28.69元;2001年转增除权后,股价一路下跌,在这个过程中,庄家依然在坚持不懈地护盘,造成筹码越来越集中。直到2002年的7月,几乎所有的筹码都被庄家拿到手里了。再想买,市场上没了,想卖吧,这么高的价没人会买。于是,美亚股份开始进入漫长的呆滞走势。
美亚股份之所以屡屡被庄看上,原因在于自身条件“不错”,小盘含权、具有重组概念。2001年之前,市场炒“重组”之风甚盛。美亚的庄家也很想利用一下这个概念,走一走重组的路,奈何重组效应并不是太好。庄家吃来吃去,最终把自己搁在了里面。
毫无疑问,把金宇车城的走势做得如此不死不活,庄家“做人”实在很失败
-“第一妖股”庄家如何收场
没有人否认金宇车城是一只典型庄股,也没有人否认把金宇车城做成这样半死不活,实在是一个很失败的庄。
金宇车城庄家为何不在2000年成功炒作后全身而退?有分析说庄家可能有不得已的苦衷。一个可能是,他们把手中的流通股抵押给银行做贷款,这样即使遭遇大势调整,也毫无办法,反而为维持股价要不断买入。因为,一旦二级市场股价下跌,庄家放在银行的抵押物价值就会降低,银行有可能收回贷款,造成资金链断裂。
另有分析人士认为,原因很简单:庄家高估了市场对于股票价值的认可;高估了自身实力;对市场整体趋势没掌握好,忽略了股市从炒作概念到价值理性回归的必然过程。该人士表示,除了是一只庄股,金宇车城还是一只价值被严重高估的股票。按照目前的流通盘、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等等财务基本面综合分析,金宇车城的合理定价应该在3.6元左右。但自2002年以来这只著名的庄股始终在11元左右盘旋,价格价值严重悖离。
目前看来,金宇车城面临的风险,除了资金问题,可能更大的是流动性风险
-金宇车城庄家三条出路
2006年,已经苦撑了3年之久的金宇车城将往何处去?据分析,目前看来,金宇车城面临的风险,除了资金问题,可能更大的是流动性风险。要解决股票流通性问题,从理论上讲,金宇车城的庄有三条路可走。
其一,假设有足够的资金实力。资金扛得住,扛到金宇车城上市公司自身把业绩做上去,公司基本面与目前的股价相匹配了,具有了投资价值,自然就有人接盘。
其二,股价跳水,当股价砸到与目前业绩相匹配,自然也会有资金介入。不过,据估算金宇车城庄家的建仓成本是其合理价位的数倍,有人认为原始建仓成本可能在8元以上,再加上这么多年的护盘资金成本,这样一算,砸盘不光是赔钱行为,简直是赔死人的买卖。
最后一个办法,就是借助股权分置改革。大股东施行高比例送配,10送20。在目前上市公司股改平均10股送2股到3股的大致水平下,10送20看上去是个吓人的比例,因此,这个办法的前提是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利益一致。如若不是,高比例送配当然又是一笔赔死人的买卖。
重重黑幕惊现狼市 股市还有救吗?
与《狼市-中国股市还有救吗》一书作者羊慧明的对话著名学者、作家羊慧明先生今年初以一本《中国房市警告》震动了中国楼市。接着他又笔指中国股市,妙称中国股市为“狼市?。他撰写的《狼市 》一书新近已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羊先生多次考察采访美国、日本的政券市场和美国政券与交易委员会SEC,他既是中国内地股市的股民,也是华尔街股市的投资人,对两个市场的反差有切身的感受。加上他多年做记者的敏锐洞察力,在《狼市》一书中对中国股市作了入木三分的剖析,其“狼市?的提炼更让人拍案称奇。
本报记者日前采访了羊慧明先生。以下是记者与羊先生的对话———
“狼市”的创意由来
记者:你把书取名为“狼市?,是以狼来比喻股市里的贪婪。但你不觉得这样带有谩骂的口气吗?因为“狼?是恶的代表呀。
羊慧明:股市可以叫“熊市?、“牛市?,为什么不可以叫“狼市??难道你不知道在我们国度,狼早已从坏蛋变身为被崇拜的图腾偶像了吗?你去书店逛逛就知道了,歌颂狼,对狼顶礼膜拜的书满目皆是,从《狼图腾》,到《狼道》、《狼魂》、《狼性》、《狼群哲学》……从狼书的洛阳纸贵可以看出一个社会的人文追求。那些狼书开篇就是“以狼为师?,并且在封面上公开宣示:“所有强者身上都具有赤裸的狼性?,“所有卓越团队都是以狼为师的铁血战队?,“生存的本质永远是赤裸血腥的战斗?,还大赞狼们贪婪的“必须食肉的胃口?,狼道是“绝对竞争的血酬定律?。狼书还喊出“向狼群致敬!?“向比人类拥有‘更高智慧’的狼群学习?。就差没喊出“狼爷万岁万万岁?了。以上述狼论度之,称A股市场为“狼市?,还算抬举了它哩!
记者(笑):你很尖刻但也有幽默。 羊慧明:说起中国股市,我没法幽默。你想想,那些类似法西斯哲学的狼道被捧上祭坛,崇尚狼性竞争的血酬定律,这社会还能和谐吗?推崇狼性、狼道的股市,会发生什么情景呢?不错,当今中国A股市场,就是狼性、狼道的试验田,拥有掌控资源和垄断信息优势的强势者是“狼?,而既无内幕消息又无话语权更无操控权的散户股民,只能是任“狼?撕咬吞噬的“羊?。按照狼论的血酬定律,这是天经地义的,应该为“狼?的胜利举杯,而那些被“狼?吃的“羔羊?,只是活该———谁让你辈生性为羊?这就是狼性狼道的价值观和生存哲学。惟因如此,我才要说,中国内地股市,既不是牛市,也不是熊市,而是狼市。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称谓。
是“中国特色?的市场。
“抑狼护羊”与“助狼食羊”
记者:是否可以这样认为,金融证券市场的角逐本身就是很残酷的,弱肉强食是市场的原则。从这个意义上讲,狼道是不是市场生存哲学的灵魂?
羊慧明:不光股市,商品市场的竞争也是残酷的。但是,即便是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弱肉强食的“血酬定律?也不会被公开推崇乃至颂扬。尤其是股市,它是现代商业文明的一种高级交易形式,其灵魂是公平、公开、公正。所有成熟市场经济体,强调和捍卫的都是 公平自由竞争,保护市场弱势群体。他们繁荣市场的真谛是“抑狼护羊?,维系市场生态;而我们一些人却要“助狼食羊?、“颂狼贬羊?。从崇拜“厚黑学?到推崇“狼道?,又是一大跨越。“厚黑学?还讲点委婉、伪善哲学,“狼道?连一切假面具都不要了,更赤裸更直接更贪婪更狠。中国内地股市今天的现状,就是被“狼道?蹂躏的结果。一位上市公司的高管私下向笔者坦言:上市公司去争取上市的过程,就是目睹和见识腐败贪婪领略“狼道?的过程。早年股市圈内就有“裸体上市?的说法,意思是一个上市公司在争取上市的过程中,要被无数审批环节的关键人物盘剥敲诈,几乎被扒光了才“裸体上市?。一些上市公司在争取上市过程中已被“狼?咬得遍体鳞伤,上市圈到钱后也学会了“狼道?,并且互相攀比着“狼?,越来越“狼?,开始还只是做假账“圈钱?炒高股价牟利,到后来“狼?到掏空上市公司,甚至干脆把股民的数以亿计的血汗钱卷走。从深圳原野,到亿安科技、银广夏、红光、托普、啤酒花、中川国际……多少不法上市公司耍弄欺诈坑害股民于反手之间。就是那些赢利的上市公司,有的又瞒报业绩,利益向内部人和高管倾斜,股市上恶庄黑嘴联手,内线交易猖獗。中国股市,早已是群“狼?乱市,“狼?多羊少,市场生态失衡。
可以这么说,中国的股民,早已被“狼?群咬怕了。一朝被“狼?咬,十年恨股市,哪里还敢有信心。从某种意义上讲,股市等现代金融市场,是靠信心来支撑的。股市本身是“神经质?的,是由万千股民的心态合力决定走势的。市场信心的崩塌,比市场本身的崩盘还可怕。信心崩塌了,一切救市措施都是苍白无力的。为啥出再多的利好,“施刀令牌?几乎用光了,就是救不了市?原因有千条万条,最根本的一条,是我们未能改变“狼市?生态,未能恢复广大股民被“狼?咬怕的信心。如果连那些机构投资者也把握不了一些“蓝筹?公司瞬间变成垃圾的做假欺诈,也会被惊出市场。吴敬链先生几年前说中国内地股市是一个“赌场?,其实,我们内地股市连一个赌场的规矩都没有。赌场的几率无论对下大注的还是下小注的,基本上是均等的,而中国股市却是掌控资源和信息的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掠夺。腐败已经不满足于瓜分公有资产———有油水的早已瓜分得差不多了,所以现在转而向民间掠夺,股市已经变成这样一个掠夺场。
记者:腐败也非中国股市独有,华尔街股市不是也出过安然(ENON)和世界网(W o r ld com)虚报业绩的丑闻吗? 羊慧明:这在程度上和性质上完全没有可比性。美国三大股票市场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和美国证券交易所总共约8000家上市公司,加上OTC市场,超过1万家上市公司,这几年就出了安然和世界网两家严重违犯证券交易法的事件,人家出问题的概率才多少?几年才万分之几。而我们股市里上市公司弄虚作假坑害股民,高管大股东内掏外挖愈演愈烈,大面积传染,问题公司起码占30%以上,仅2005年初1个月之内,就有12名上市公司高管被拘传,卷款外逃人间蒸发的也不绝于耳。
其性质也远比华尔街的安然和世界网恶劣得多。安然和世界网提供虚假财务数据和信息,远没有中国A股市场的红光、银广夏、啤酒花、亿安科技、托普软件、蓝田股份等等那么肆无忌惮。而且,安然、世界网的问题很快就被发现,高管被绳之以法。而内地A股那么多内掏外挖的上市公司高管,为非作歹几年乃至人间“蒸发?了还没有被查处。比如托普的宋如华,连个说法都没有!安然公司虽然破产了,但仍然有人负责,投资人提起群体诉讼,控告摩根大通公司和花旗银行负有连带欺诈责任,结果,以摩根大通赔偿22亿美元,花旗银行赔偿20亿美元了结诉讼。在华尔街股市,上市公司不敢不尊重股东———哪怕是一个很小的股东。哪怕我只持有公司100股股票,市值不过100余美元,公司也会定期给我寄来公司的财务报告,经常还有电邮沟通,逢年过节还会收到公司寄来的贺卡。在中国A股市场,除了圈钱,谁还理睬你小股东?
股权分置不是“筐”,什么烂污都可往里装
记者:不少学者、专家认为,中国A股市场许多痼疾的根源,在于股权分置,流通股东的权益得不到保证。
羊慧明:股权分置不是“筐?,股市的什么烂污都往里面装。我们不认为全流通能解决中国股市的症结问题。把股市的一切问题、腐败都推到股权分置这个“筐?里去,是逃避责任、谴责,转移矛盾的最好托词。即便股权分置问题解决了,如果没有市场外部环境来保障“三公原则?的贯彻,信息不透明,舆论不能监督腐败,市场违规违法行为得不到抑制,股市仍然难以振兴。
治“狼市”,得抑“狼道”
记者:那么,你认为怎么才能治理好中国A股市场呢? 羊慧明:治“狼市?,得抑“狼道?,需要内外结合。首先要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强化股东监督制约机制。在外部,需要完善市场的透明机制和监督制约机制。从更大的层面上讲,中国股市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市场问题,经济问题,而是牵涉到权力制约舆论透明、民主法制、社会监督等一系列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不了中国股市,目前这样一种社会环境,你请香港的史美仑来又有什么用?你就是把张美仑王美仑甚或SEC的大佬请来,他们也没法干活,没准几天就会被轰走。他们压根儿适应不了这种权力横行无忌的环境。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全面认识市场经济,认识股市,认识现代市场模式所需要的社会环境与土壤,并且去营造和培育能使之正常、健康成长的气候与土壤。
否则,我们只是播下种子,却没有使之生长的气候和土壤,好的种子也会烂掉。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货真价实的民主法制就不是可有可无的了,而是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今天的股市、房市所出现的严重问题,已经从根本上说明市场经济改革很难孤军深入:市场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是靠信息来调节的,而舆论不透明使信息不对称和失真,就可能误导市场,形成垄断市场信息的利益群体掠夺市场弱势群体。甚至促使有形之手乱下“药?调出事与愿违的效果来。舆论不透明和社会民主监督的缺失,会使市场内重重黑幕。内线交易内外掏挖无所顾忌有恃无恐,就根本不能抑制市场的腐败;同时,缺乏舆论透明和社会民主监督,监管机构也可能变成敲竹杠的机构,官商勾结侵犯股民利益的掏挖行为就会愈演愈烈。一句话,没有外部社会环境的变化,就不能抑制乱市的“狼?,不能扫除弥漫市场的“狼道?。所以我说,治理“狼?市,功夫在市外。
成熟市场经济体如何管股市?
记者:早就有人说,治乱市当用严刑峻法,增加违规违法者的成本。 羊慧明:且不说严刑峻法,有法可依都还做不到。成熟的金融市场的一个成功的经验是,股市必须是一座“玻璃房子?,非常透明,里面什么都看得见,一切交易都要在光天化日之下进行。所以证券法叫“蓝天法?。即便在有股市的阿拉伯国家,他们的舆论也是比较透明的。公众的监督和代表公众意见的舆论(英文pub lish op in ion,意即公众意见)监督,是最有力量的最终监督,如果最终监督弱化,再庞大的监督机构也制约不了非市场的力量,因为监督机构本身失去最终监督也会腐败。
记者:那么,成熟的市场经济体是如何管理股市的呢?
羊慧明:我们去采访过美国证券与交易委员会SEC。如前所述,这个机构被称为“世界上最严厉的金融警察?。SEC的一位副主席告诉我,SEC的5名委员由总统提名,参议院表决产生。他们这个部门独立执法,总统也干预不了。我就问他,你们有这么大的权力,总统也干预
不了。那么谁能够制约你们?怎么能保证你们自身能够公正执法不出现舞弊?他说,SEC同样受到几方面的制约:一是国会的监督,如果我们有人舞弊,就会遭到国会的弹劾,卷铺盖走人,还要受法律制裁;二是媒体的监督,如果我们接受私人公司的邀请去参加一次宴会,媒体也会猛烈抨击我们被收买;三是公司的监督,如果我们偏袒了某个公司,别的公司就会觉得不公平,就会向国会投诉我们;四是公众的监督。从某种意义上说,法律的执行最终是靠公众来维护的。SEC有一套专门的电脑系统,用于跟踪监控政府官员、上市公司高管和大股东及证券行业从业人员的交易活动。市场一有异动,马上就能查到是不是有内部人员在从事内幕交易。纽约女强人家政大王斯图尔特,仅仅因为在公司公布消息前一天抛出了2万多股股票,多卖了区区几万美元,SEC就逮住她不放,媒体群起报道,最后她不得不认罪,服刑六个月。
从美国到中国的香港,对股市的监管都是很严厉的,但人家不叫严刑峻法,是依法办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香港的珠宝大王谢瑞麟父子,仅因为给业务关系户回扣,就被香港警方拘查。还有内地创维老板黄宏生,他的问题如果不是犯在香港,在内地什么事也不会有。托普的宋如华搞垮了公司卷款逃到美国,证监会连个说法都没有。中国内地股市,真是个“狼?的天堂。 美国法律维护公平自由竞争的基点,是保护弱小,保护弱势经济群体。他们的法律条文本身和司法理念,都是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的。比如,他们有“反歧视法?,你不能歧视穷人。审判制度也是维护穷人的。他们有陪审团制度,人家的陪审团不像我们刚试行的陪审员是指定的,只是“意思意思?,他们的陪审团是掌握判决权的,陪审团成员的产生也是在当地年满十八岁以上的公民中按身份证号码(社安号)机选,选到的不去履行义务职责还要被罚款250美元至上千美元不等。机选的方式决定了,陪审团的成员一定是平民、穷人多,因为一个城市总是平民、穷人基数大,被机选中的人数也多些。陪审团中的平民、穷人多半会竭力维护穷人、平民的利益。在他们那儿,凡员工告老板,穷人告富人的,多半会赢,而且老板方一旦败诉就意味着巨额判赔,动辄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亿美元。违法成本很高风险大,公司也就非常注意遵守法规。弱势者的权益能得到真正的尊重和维护。
目前中国内地股市还不具备走牛的内外环境
记者:那么,你对中国股市还抱有希望吗?有人说过要推倒重来,也有人说中国股市处在历史大底,大牛市为期不远了。
羊慧明:当然抱有希望。中国股市不可能推倒重来。说推倒重来的话的人,是很不负责任的。市场的力量是无坚不摧的。人为因素可以扭曲于一时,但它终究会荡涤那些非市场的污泥浊水,市场会用报复来逼着市场的主导者去顺应它的规律。没有哪个政府负得起让股市垮掉的责任。要救市,你只有去顺应市场规律的要求,铲除那些非市场和反市场的扭曲力量。可以这么说,股市越往下跌,就越安全,反转的希望与空间也越大。关键是管理层把“脉?要准,投“药?要对症。
我不认为内地股市已具备走牛的条件。A股的市盈率目前与周边股市差不多,但今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出现大幅下滑,亏损面增大(这是不应该的,统计显示年销售500万以上的规模企业一季度利润增长17.2%,而从中选出的佼佼者又有直接融资财物成本低的上市公司反而业绩下滑,要么是非上市企业业绩有水分,要么是上市公司瞒报利润利益向内部人和高管倾斜亦或吃里扒外严重),加上市场腐败与乱市的狼性问题没解决,投资人难有信心,市场还会反复。我们的股市还在婴儿期,并且是一个病入膏肓的婴儿,可它的股价已是壮年的价格。许多股票,即便不是“地雷?,也是“鸡肋?,这样的市场,不可能长期走牛。
记者:炒股是炒未来,中国股市是新兴股市,上市公司高成长,因此有人认为股价高一些属正常。
羊慧明:中国股市诞生十几年了,选上市公司就像选美一样,可这1000多家“优秀?“榜样?公司有几家是高成长的?也就海尔、中集、五粮液等区区几家,倒是烂掉的和垮掉的一大群,光ST、PT的就有一百多家,几占上市公司的10%,问题没暴露的公司更多。像那个科龙电器,前三季度报的业绩还赢利一亿多,全年业绩却爆出巨亏。昨天还是“金蛋?,一夜之间变“炸弹?,这样的市场谁能按正常思维把握?不吓出市场才怪
敛财害人 于心何安(揭示只铁骗局1)
聚贤堂主试析《短线英雄》的误区(1)——关于3日线
作者:聚贤堂主
原文:(第5页13行)
如果我们所分析研判的目标个股的3日均线处于方向朝上的状态,且3日均量线也同时朝上,据此就可以认定该目标个股目前处于短线攻击态势之中。该目标个股具备了一定的短线获利的操作价值。
论点:
3日线与3日均量线同时朝上就可以认定目标个股处于短线攻击态势之中吗?
论证:
首先我们假设今天收盘价为A,昨天的收盘价为B,前天收盘价为C,前3天收盘价为D。来看看三日均线的公式:(A+B+C)/3=3日均线价位,同样昨天的3日均线公式为(B+C+D)/3=昨天3日均线价位。从这两个公式中我们可以一眼看出,B与C在今天与昨天3日线运算过程中是不变量,3日线变化就是看A与前D的变化,3日线是向上,向下还是走平?只要将A与D的收盘价做一个比较就一目了然了。如果A>D,哪怕只有一分钱,那么3日线就是向上无疑。如果A
由此可见,只要今天的股价大于前3天收盘价哪怕一分钱,3日线就是朝上的。而今天的成交量只要大于前3天成交量哪怕大出一手,3日均量线也就同时朝上。其实这样的股票比比皆是,每一天都能选出数百支。因此,该书作者认为3日线与3日均量线方向同时朝上就处于短线攻击态势并具备了短线操作价值的结论过于武断,一般读者乍看起来觉得颇有道理,其实不切实际。
以4月30日为例,我们用科学的统计方式来验证书中所说的处于短线攻击态势且具备一定的短线获利操作价值的股票到底有多少。选股公式如下:
CLOSE>REF(CLOSE,3)&&
VOL>REF(VOL,3);
(公式注释:收盘价>3日前的收盘价并且成交量>3日前的成交量)
结果在深沪两市1198支股票中查出符合要求的个股有909支之多,选中率为75.9%,如此说来股市里岂不是遍地是黄金?
为了证实这个论点客观上存在的错误,我们再用这个选股公式进行有条件的成功率多头测试,条件如下:
目标周期:20个交易日
涨幅:大于等于10%
买入时机:三日线与三日均量线同时朝上时。
测试时间范围:2000年
测试目标个股:沪市A股
我们来看看计算机给出的最后统计数据:
测试股票数:641
共发出指示:36610 成功指示:12931 失败指示:23676 未完成指示:3
平均成功率:35.32%, 成功率达到50%的股票有:9.7%
利润1总平均:10.08% 利润1最大值:41.61% 利润1最小值:1.16%
利润2总平均:4.04% 利润2最大值:27.62% 利润2最小值:-10.26%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看似有效的选股方法成功率低得令人触目惊心,35.32%的平均成功率甚至连赌徒押注都不如。因此《短线英雄》一书中认为只要三日线与三日均量线同时朝上,据此就可以认定目标个股处于短线上攻态势并具有一定短线获利价值的说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攻击的角度——试析《短线英雄》的误区(2)
作者:聚贤堂主
原文:(第10页7行)
在这里我们以常规图形画面中的3日均线与水平线的角度来衡量行情行进的速度和行情展开力度的大小。45度角为标准行进速度代表的是常态行情。大于45度角的行情为强势行情,小于45度角的行情为弱势行情。大盘或个股的3日均线朝上运动的角度大于45度则行情力度强;若3日均线的运行角度小于45度角,则个股或大盘的行情力度弱。如果股价行进的速度大于60度就是超级强势行情,专业短线高手孜孜以求。
论点:
1、肉眼观察角度有没有科学依据?
2、三日线角度大于60度能否单独作为短线狙击目标的依据。
论证1:
我们知道肉眼观察事物是一种主观的判断行为,准确度大打折扣,可以肯定地说,大到航天飞机的机翼,小到机械手表的齿轮,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比如日常生活中在墙上贴图,看似水平,却经不起工具的检测。没有进行科学客观的衡量,想当然凭感觉的目测,是鲁莽和幼稚的表现。
遗憾的是该书没有指出用什么方法客观判断角度大小乃至其度数,这给我们留下了一个问号,是让读者手持量角器逐个衡量还是用肉眼分辨?显然后者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而前者难免事倍功半。更何况常规图形画面将随显示屏的屏幕区域、看盘软件、K线图放大与收缩等诸多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论证2:
为了论证三日线角度大于60度的个股是否可以做为专业短线高手的狙击目标,我们必须先制作一个衡量三日线与水平线角度的客观科学的测量工具。理论与方法如下:
1、我们知道,当个股连续三天涨停的时候,三日均线的角度就扩张到了极限。
2、由于每一天的k线坐标不同,意味着今天与明天的K线不可能贯穿于同一条直线上。因此日线画面上,再强的个股三日线与水平线的角度绝不可能出现90度的情况。
3、以600231凌钢股份为例,当其连续三天涨停时,在常规画面中我们用量角器测量其角度是85度。
4、最后,我们得出这样的数据:连续三天涨停的涨幅是33.1%对应的角度是85度。依此类推,涨幅超小角度也越小。得出如下指标公式:
(CLOSE-REF(CLOSE,3))/REF(CLOSE,3)/0.331*85;
公式注释:(收盘价-3日前的收盘价)/3日前的收盘价/0.331*85
读者可以将此公式粘贴入创作平台的公式编辑器中,轻松查阅所有个股及大盘三日线与水平线的角度。
如上所述,我们找到了一个可以科学客观准确衡量三日线与水平线角度的测量指标,现在让我们利用这个公式对论点2进行成功率多头测试:
选股公式如下:
(CLOSE-REF(CLOSE,3))/REF(CLOSE,3)/0.331*85>60
公试注释:三日线与水平线的角度>60度
目标周期:20个交易日
涨幅:大于等于10%
买入时机:三日线与水平线这间产角度大于60度时。
测试时间范围:2000年
测试目标个股:沪市A股
我们来看看计算机给出的最后统计数据:
测试股票数:641
共发出指示:344 成功指示:196 失败指示:148 未完成指示:0
平均成功率:56.98%, 成功率达到50%的股票有:13.7%
利润1总平均:14.22% 利润1最大值:91.63% 利润1最小值:0.00%
利润2总平均:0.75% 利润2最大值:86.92% 利润2最小值:-65.22%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狙击行进的速度大于60度的个股成功率不过56.98%,孜孜以求的专业短线高手,看来并不能赚到大钱!因此该论点只是一个理论,而绝不能等同于实战技法。读者应慎用!
英雄博傻又犯戒——试析《短线英雄》的误区(3)
作者:聚贤堂主
《短线英雄》第7页这样写道:“如果我们所分析的目标个股的3日均线处于横向平走的状态,据此就可以认定该目标个股目前处于短线盘整态势之中,该目标个股不具备短线获利的实战操作价值”。而在第9页有一段类似的文字:“如果我们所分析研判的目标个股的3日线处于朝下的状态,据此就可以认定该目标个股目前处于短线下跌态势之中。该目标个股绝对不会攻击上涨,也就不具备任何短线操作价值。
从上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在表达和传播着一个非常清晰的思路——只要个股的3日均线走平或朝下就没有短线机会,特别是三日线朝下时,就“绝对”不会攻击上涨。
作者斩钉截铁的论断,引起我的注意,我想,按照该书作者的操盘个性,一定会誓死不渝地恪守自已的纪律,绝不会介入三日线走平或朝下的,不具备任何短线操作价值的股票,如果介入了也一定会遵守戒律,不再参与非高速行进中的个股,立即止损或平仓出局。然而笔者意外地发现,该书作者在书的下半部分的实战图谱中屡屡犯戒——
翻开162和163页的上海梅林的战例日记,可以看出作者于1999年11月18日就已介入(原文:D、小单坚决进场参与也算是替家底部锁仓吧。),此后三天股价回调,按照非高速行进的股票不介入的戒律,减仓止损正当时。(此时三日线已朝下,按作者自已的分析方法这种股票已没有投资价值,绝对不会攻击上涨)。但作者偏偏不遵守自已定下的清规戒律,不但没有减仓止损,在调整了十天后又发出加仓指令。(原文:D、加仓到预定计划的2/3并持股待涨。)事实我们发现,该书作者买入手法并不高明,买入的理由也不充份,甚至有博傻之嫌。正是犯了大部分写书的通病——在事后调整写作策略,以显示临盘实战的威力。此外,我们发现上海梅林99年12月21日同样出现三日线朝下的迹象(参看170页)。
再看亿安科技与综艺股份的实战日记更是多处犯戒,读者可以翻阅185、202、222、256页查证,而在看图精要226到227页对青山纸业与东方电子介入点更是悍然不顾地大胆违背自已在此书前部所述的3日线与30日线同时向下不具备任何级别周期的投资价值的说法。前后自相矛盾,令读者无所从。
此地无银——试析《短线英雄》的误区(4)
作者:聚贤堂主
《短线英雄》124页几乎一棒打死了所有著书立说的投资人——(原文——市面上有许多投资类书籍所列举的事例,无一例外的全部选用了已经过去的事情,所用的都是历史的图表。在历史上图表上指点江山,慷慨激昂,以证明自已方法的成功灵验。实际上是利用了图形坐标的变形和人类肉眼的盲区误导了投资者。真不知道些人是否真正参与了残酷的实战?)
从字里行间我们看到该书作者极其蔑视那些使用历史图片的著书人,仿佛使用历史图谱的人都是误人子弟没有真才实学的江湖骗子,随后又在125、126页举出两张“事后诸葛马后炮”的图片让读者分辨《短线英雄》的图谱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参与残酷实战才得来的珍贵资料。
高明人一眼可以发现无论是其中激战ST渤化还是亿安、梅林、综艺的战例日记,我们都没能在书中找到比较充份的买入理由,从买入的手段与时机看,不但并不高明,甚至还有博傻的成份,每张图谱下简单的推理也不过是是是而非的论断,而在盘口什么时间什么点位进行狙击却只字不提。真不知有几人看完这样的图谱能够学以致用?而225、226页采用青山纸业与东方电子图谱恰恰正是历史图片,这使我疑窦顿开——也许不参与实战,照样可以在盘中截图,以备后用。
其实,历史图谱也好,实战图表也罢,关键是看此间的分析有无独到的见解以及见解的实用性。若抛开实质性的东西大谈图片的真假,其实偏离了授人以渔的正道,难免标榜“此地无银三百银”之嫌。
欺世盗名——试析《短线英雄》误区5
作者:聚贤堂主
在《短线英雄》71页的“短线出击捕捉黑马科学方法汇总”中该书作者提出三套成功率极高的战术,分别是常规短线技法、特别短线技法和超级短线杀着。据其自述,经科学客观统计,常规战法成功率是78.51%(83页);特别短线技法成功率为83.33%(84页);而短线英雄杀着成功率85.56%(85页)。
现在让我们论证一下如上所说的战法究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高级战术还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疑点1、书中成功率一说完全属于自弹自唱的自我神化,没有给出任何的条件选股公式。
疑点2、
常规战法的限定条件:(原文)
1、三日线朝上。
2、股价涨幅大于3%。
3、盘中量比放大到1倍以上。
4、股价运行在日线、周线循环低位。
5、成交量大于5日均量1.5倍以上。
特别短线技法:
1、低开、下跌幅度大于2%。
2、成交量要求巨大。
3、股价必须在周线图形的上升通道则为最佳选择。
4、如果日K线也处于上升通道则为最佳选择。
5、对盘中出现送礼包情况只要求量有温和放大即可。
6、对于低开长阳必须要求成交量有巨幅纵、横向放大。
7、买进方法可于发现后马上跟进也可比红包价略高挂单。
超级短线杀着:
1、盘中谁最先涨停就瞄准谁。
2、成交量为近期首次明显放大。
3、股价运动处于日线和周线循环低位。
4、股价封停前成交量巨大、封停后成交量萎缩。
5、实战时要敢于在涨停板排队,盘中若开停就是机会。
我们知道要对以上三个所谓战法与杀着进行科学的成功率测试,必须先编写条件选股公式,然后利用历史数据进行检测。而常规技法第2条与特别技法第2条:盘中量比放大到1倍以上、实时量比必须大于2。这两个条件中的“盘中量比”与“实时量比”指的其实是动态量比函数DYNAINFO(37),而动态量比在历史数据中在收盘后的当天就早已不复存在,更何况追溯到1990年。那么试问,书中的成功率如何得来的呢?
再看超级短线杀着第1条:盘中谁最先涨停就瞄准谁。试问该书作者这一限定条件又如何在在创作平台上以公式描述出来?又如何在历史数据中找到谁先涨停呢?而第5条敢于在涨停板排队一说,更是离谱,不能在封涨前的盘口捕获当日黑马的信息,在封停后排队等候开停的机会,这其实是低级短线炒手的具体表现。
综上所述,我们联想到该书宣传的成功率达到90%以上的魔鬼不败软件,看来也不过是自吹自擂的“惊世之作”,只好欺骗那些对技术分析一知半解,对指标编写懵懵懂懂却急于在股市一夜暴富的人们。
笑侃《短线英雄》的自我神化
作者:聚贤堂主
可以说该书作者的自我神化意识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他先是在作者简介中自诩被称魔鬼只铁,以标榜其出神入化的高超技艺犹如变魔术一般惊心动魄,自称参与过无可稽考的香港恒指保卫战,(也许在东南亚金融风暴中买了一手股指期货,也算参加了保卫工作)。担任多家集团大资金的首席投资顾问(也许是500万不到的集团)。令足不出户,孤陋寡闻的小散户们耳目一新,为之一振。
当然,要是让别人来捧场要比自已鼓吹自已更容易令人深信不疑,于是一位教授紧接着登台亮相并在代序中这样写道:“在1999年初,只铁先生参与了几十亿元大规模的集团大资金群庄战役的策划,亲率多位助手在上海指挥了网络股的试盘、建仓、拉高、洗盘及出局全过程,并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大有519行情系其一手策划之意。令人肃然起敬。(几十亿的大资金小散户想都不敢想,真想看看高人的风采)于是继续往下读。
这位教授继续写道:历经十年艰辛征战,1999年7月1日后,只铁先生悄然引退不再为游资集团亲自进庄操盘而致力各大机构培训顶尖操盘手以备抗击WTO后国外机构进场的挑战。说得深明大义,令读者不禁发出一声赞叹,真是股中只铁,人中豪杰啊!
教授把台搭好了,就轮到主角亲自粉墨登场了,他在自序中先从如何令一位亏得一塌糊涂的浦东老人“起死回生”谈到《南征北战》的作者海岛见到他如何的象孙悟空见到如来佛主一样。这深深触动了读者的心,把一个个迷信高手的中小投资者一网打尽,甚至感动的热泪盈眶。读到此,才体会到股市里果然是强中更有强中手,这本《短线英雄》是看定了。
光打动人心显然是不够的,得拿出点实在的,于是抓住中小投资者的心理,从如何当一名短线的顶级高手说到黑马如何捕捉;从魔鬼不败软件如何高超谈到市场上的许多书无一例外地使用历史图片误人子弟;从只铁戒律侃到如何在99年成功运作亿安、梅林、综艺、渤化。最后得出的论证——(95页)“我”可以毫不谦虚地敢于自称顶尖高手。而书中顶尖高手的标准是战十次赢十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而且买卖点与股价实际产生高低点的差距不会超过0.5%。这一番看下来,把那些心浮气噪又梦想一夜暴富的小散户看得个个热血沸腾,心潮澎湃,甚至可以当即跪地拜师,把帐户里所有的资金全掏出来交给恩师操作。就象我小时候看江湖卖药的爷,句句说在我的心坎上,我不掏钱都不行,但总是在事后后悔不及,那些买膏药的钱要是现在拿去买杯冰淇淋该有多爽!
笔者无意贬低《短线英雄》一书,只是从客观角度分析其战术的实用性,显然该书抓住了中小投资者薄弱点,以操作纪律与战例作为卖点,对市场的定位无疑就是中小投资者。但如果你据此操作失败了,一定有人告诉你的小钱不能与大资金实战操作相提并论,当你有苦无处诉的时候,请一定再翻翻这本被神化了的畅销书,然后告诉我你有何新的体会?
我是小小鸟
小散自从在去年遭到钢管老板黑过后,经高人指点引进一副药方-----十全金鳗大补丸,谁料世风日下走私猖獗,好货竟然无人问津,为了以示精品,小散唯有好货贱卖却也无人理睬,摆摊数日不见路人低头一看,正心灰意冷之际,忽见一大队人从远处峰涌而至,小散顿觉生意来临,刚想起身招呼就见一牌子上写着“ST批判大会”,生怕赔了夫人又折兵,想将之抛弃又不舍,只好一慌之下将大补丸一吞而入,大会成员见无利可获又奈我不何,只好撤队回营,自此小散染上了买手软卖腿软的毛病。小散妈见小散一劂不振,日渐消瘦,不思饮食,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正巧遇一友人做米业生意,就推荐小散参股一试,小散见老妈如此费心,不答应也不好,只好勉强应充,谁知工业油大米一事又不知从何而起炒得沸沸扬扬,小散心想:这正是创业的大好时机,只要我今晚请上一村人前来吃饭,吃不死就大有可为了。至此后,小散正式脱离了ST党派做起了正行生意,成了一个金饽饽。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米可是一天一个价,买的人也不计其数,可笑歪了小散的嘴。一日,天色已晚,小散正笑眯眯地点着票子,冲进一妇人嚷着要买米,见此妇人煞是眼熟,不知何处见过,便上前一问“大妈,我们可是见过吗?”“哦,是你是你”老板娘眼睛时不时地放出可以让小散浑身起鸡皮疙瘩的光芒说道:“你不就是上次在对街买钢管的小同志嘛,上次还在我那喝了一杯网络泡沫奶茶,我是鸿基老板娘,你不记得了?现在到处都说你的米好吃,眼看我那店也快没米了,我可是赶了三十多公里路来买的,你就把你余货都给我吧,好不”,这时间过得也真是快,想起当时老板娘虽不算漂亮但也风韵犹存,柳眉细腰,而今却是水牛腰,穿着红裤子的腿甚似那汇仁牌火腿肠,让人见了没胃口,但有生意不可不做,就也黑了一次心肠高价将大米卖了给她,拎着手中沉甸甸的钱总算是找回了人生的乐趣,但小散必竟不是那些心狠手辣之人,也不能让老板娘亏得太多,打算明日清早也去光顾光顾她的店子,看看近况如何也好。
清晨的小鸟还在吱吱地叫着,小散就已经上路了,来到鸿基的门店她们还没开门,小散暗暗骂到“哼,真是懒婆娘,太阳都照屁屁了还不开门,难怪没生意做,待会进门得给她们一点压力才行”,还在偷笑时门哐的一声开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副写着“凭力上青云,敢为天下先”的金字对联,小散真想趴上去咬上一口看是否9999.99的真金,不过为了保持小生形象这动作就暂免了吧。找了一个好位坐下刚想开口,就见一扎着两条小辫,穿着花边白衬衫格子裙的女生手捧菜单走来,小散这才真正知道什么叫“浓妆艳抹总相宜”,看着那水汪汪的大眼睛口水是直往肚里流啊,“看什么,色狼,吃什么快点说,别浪费老娘时间”小女生没好脸色地说道。小散吃此言语不禁一惊,叹气说道:“你知道吗?你不能这样对顾客说话的,你们这么晚才开门,态度还这么不好会没生意的,你……”话音未落,小女生把裙子一掀,右脚一抬踩到桌面上,拿了根牙签叨在嘴里咬了一咬再吐向小散说“喂,你是来吃饭的还是来念经的,你是不是欠扁啊,没钱就走啊,我这可不会施舍别人吃免费餐啊。”“那先来一杯泡沫红茶”吧,小散将钱一放,二郎腿一跷,眼睛一斜说道。只见小女生看了看天花板再猛地盯着小散说“你到底是不是来捣乱的,什么泡沫啊?我这没这货,你要喝到别处去喝去。”“那来一个狗不理包子吧”小散说道。小女生眯了眯眼,咬牙切齿地说“你这个神经病,你想干什么,你居然说我这狗都不理,我看你是吃的太饱啦,要不要找人待候一下你老人家。”“这以前的老板娘呢?为何不见她出来”小散借机转了个话题,委屈地问道。“哦,你说她啊,她是老娘的老娘,怎么,你找她有事,她昨天买了高价的米被我炒了,要给我知道谁那么宰她我非把那个给先宰了。”小散冷汗直冒,心里觉得真对不起老板娘啊。“小姐”小散脸皮颤颤地挤出个笑脸,说“我能问个问题吗?现在看你们的生意也不会很好,为何还要如此傲慢,不怕会倒闭吗?”“哼”小女生冷笑了一下,说“先生你可真是乡巴佬一个,最近没看新闻吧,十五大也没关心过吧,知道这回十五大主要说什么吗?”小散嘟着小嘴摇了摇头,小女生腿一跷坐上了桌面,继续说道“我告诉你听吧,“十五”计划再次显示出了我国政府坚定不移地推进“科技兴国”战略的决心和魄力。“十五”计划纲要中明确指出,我国在高技术研究方面将重点攻克高速宽带网、高性能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大型应用软件、国家空间信息应用与服务等信息技术,生物芯片、遗传改良动植物、基因工程药物及疫苗等生物技术,特种功能材料、纳米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等新材料技术,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机器人制造、飞机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和航空航天技术。这无疑意味着相关高科技上市公司面临着巨大的商机。你知道我们现在是做什么的吗?高科技。”这高科技三个字可是提高了八度,生怕别人不知道她改了行似的。小散笑了一笑说“这做高科技的大有人在啊,新开的公司还多着呢,你凭什么就可以这样做?你们去年还差点亏损了呢。”“你懂什么,我们去年亏损是因为投入太多行业,一直还无法运行,钱收不回来,所以才会这么差。而今不同往日啦,我们开创了市场上以工会持股注入新成立的东鸿信公司的创新手法,并通过受让福建东南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60%的股权,一举进入了有线宽频网络高科技信息产业,参与福建省宽频主干网的建设,独家开发、经营”小女生说得口水直喷,眼闪电光(这都是鸿基的家传绝技),小散是飘飘然魂上九宵,只见小女生樱桃小嘴还不停地说道“我们现在在网络开通仪式上还与北京诺基亚中信技术有限公司签定了有线电视机顶盒技术开发合作项目,同时与华侨大学、福建三中和中国银行分别签定了光线线路的出租合同,已经有望进入收获期了。”等小散回过神来小女生已经坐在旁边吃起了甜品,蜜蜜地问道“你听清楚了吗?你看,我们这外面已经搭起了跳高平台,别人可是要撑起竹杆才能跳这么高,你想想看,要站在我们这个平台上再撑一根竹杆能跳多高,那个好啊可是你想都想不到的,怎么样,要不要你也买两根龙骨搭搭,以后建成了分你一点红利。”小手放在小散的手背上转圈圈,现在的小散可不是当初的小散了,就凭她这么一硬一软的我才不受这套呢,我站了起来直了直身,笑了笑准备开溜,小女生一把扯住小散的衣服,说道“你给我老实点坐下,进了这你就别想这么容易出去,不入股也可以,交信息费吧,老娘刚才说了这么多信息给你,好歹也得交一点,不多,10.1元/句,我大概说了有5000句吧,给钱。”小散低头想了一想,也罢,既然昨天害了老板娘今天就算补偿她一点吧,更何况此女生貌似天仙却心如毒蝎,若想干一番事业也未必不成,看她这老店也算是还有些希望,入股就入股吧,便掏出身上所有的家当递了过去,顺便说道“分了红可真的得给我一份啊,可别像那钢管店一样耍黑,否则的话,我可就……,哼哼哼”。扭头出了店门,这心里还真的希望她能发扬光大,我可不想跟钱作对。
呜………….,小散跨上了心爱的嘉陵嘴里唱到“我是一只小小小鸟,想要飞却怎么也飞不高,我寻寻觅觅一个会涨的股票,这样的要求算不算太高”远离了深怀希望的鸿基老店。
股岛迷途
小散每天都习惯的在自家门口的树荫下溜一溜,就因为总有“古有守株待兔,今有守树待金”此一念头消散不去,就这样,一溜就是十几年的光阴,眼看着小树都已经茁壮成长,小散的心里真有一股说不出的酸味。一天,小散正站在树阴下望天打卦,身后忽然“啪”一声,一本书落在了地上,小散好奇地捡起一看,“哇噻”小散笑得满脸都是牙的说“皇天不负有心人啊,《股岛传奇---教你走一条捡金之路》,终于让我盼到你了”仰天长笑了三声。自此树荫下再也没有了小散的身影。而小散呢,捧着“金”书在床上一躺就是三天,那个认真劲可是小散自懂事至今还从没有过的。细细啄磨一番后,小散迈进了一个大型书城请出了《股市投资技巧》、《笑傲股市》和《股民必读》三位书师,将仅有的10万元换来了一本存折和两张帐户卡,背上了行囊踏上了前往股岛的征程,心里暗暗偷笑道:“从此小散要改头换面了,名字也可改叫大户了。”
耗了一夜精神与“金”臣相密谋了一晚,得出了三条结论:一、要耳听八方,不管小道大道,正道斜道,尽听无误;二、要遇刀山上刀山,越陡越好,捡金为上策;贪字排第一,若遇强敌下挫,则大胆斩仓,正所谓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三、不要注重理论分析,要学会用感觉炒股。听得三位军师头冒金星,连忙相劝,虽说小散买断了三位军师的终生所有权,但三位却还只有靠边站的份,份量比起“金”臣相那可是天壤之别。
第二天天一亮,小散就起来好好地梳洗了一番,西装笔挺地来到了营业部门口守候,大门一开,小散兔子般地窜了进去,选了一个中心点占据了下来。9:30分,结满金果子的树唰唰地呈现在小散的眼前,他笑了,笑得是那么的天真。小散身边的中散、大散越来越多,小散往人群里挤了挤,想起了“金”臣相的第一条“真理”,眼神虽停留在大屏幕上,而耳神却神游四方去了。突听得旁边一个中年女散道:“我有一个亲戚在##营业部做大户,他说600852可以立该买进,马上就要开始大涨了”小散一听,窃喜,立马缩身跑到柜台前填写了买入委托书,12.68元全仓买进了600852,当天收盘价12.95元,小散尝到了一丝甜甜的味道。之后的几天,852果然不逊于它股,耗了一个多月窜到了16元左右,这一路的金色果子捡得小散眉开眼笑,就快连自己叫什么都不记得了,这第一桶金让小散心里对那位女散感激的泣不成声,简直称她为再世恩人都一点不过分。话说小散虽赚了一点本钱,可骨子里还是那平民的本性,见阴线一拉,立马被吓了出来,谁知暴风雨后是天晴,852又窜到了17.50元,这可把小散给恼坏了,脑子里又想起了“金”臣相的第二条“真理”,顿悔自己贪念不够。细细检讨了一回,小散又迈进了营业部寻找“女神”的踪影,只见她坐在老亏面前唾液四溅,说得眉飞色舞,小散就如蜻蜒点水般穿过了拥挤的人群站到了女散的身后。0695,小散振了一振,露出了一脸奸笑,20.30元满仓。守灯塔的前一段日子对小散来说是愉快的,也是短暂的;可后些日子,对他来说是难以忍受的痛苦,真是白天不懂夜的黑啊!当他正在想着如何从小散摇身变成超级大户时,当他想着还能再捡几桶金时,残酷的现实呈现在了小散的面前,第一桶金就在小散的眼皮底下渐渐地消失,至理名言又浮现在眼前,要大胆斩仓,不惜代价,壮士断臂又如何?“委托号000045,卖出委托已成交,成交价格16元”字幕在不断地来回滚动,小散的血在不断地流淌着,心里就怎么也想不开,为什么女神也会欺骗他,这股岛究竟是怎么回事,绕来绕去还是绕了回来,这山咋就这么难爬啊。回去倒床一睡,把“金”臣相拎了出来,又仔细研究了番,原来原因就在于虽然做到了耳听八方、陪了孩子,但却没有感觉,嗯,这回肯定能上到最高峰了,小散的信心又恢复了过来,脸上又泛起了红晕(醉得不轻)。
一个新的年头,对小散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恩人仍是恩人,消息还是照听,但心里还多了一份对股票感觉。此年头广告大放“科学就是生命”“科技就是动力”……小散的眼里、心里、脑里、梦里就全是科技,唯一的感觉就是科技是神圣的,拥有它就拥用全世界。女神的信号再次发出----600183生益科技,小散眯了眯眼“生益科技,会做生意的科技,不错,会做生意就一定会赚钱,好股,要买,一定要买”这决心下得不错,唯一可惜的就是没守得住,守了二月不见起色,“金”臣相也没提到这一点,这可难坏了小散,想起第一桶金的事不由打了一冷颤,还是保金为上,出了算了。结果……
小散的三次失误令他沮丧万分,“金”臣相站在面前无言以对,小散回头看了看床头,三位军师还整齐地站在那待命,只可惜小散就从未征求过他们的意见。“现在该是时候了”小散说道。坐在岸边,静看三位军师分解,这才恍然大悟,“金”臣相所说的什么“真理”,原来都是骗人的把戏。耳听八方,现在股岛上的股民鱼目混杂,消息自然会满天飞,这其中有真有假,在听消息之余当然还要先了解其股股质如何,指标分析过一番后才可介入,如自身基础不好、理论不通,最好还是先学习好理论,令自己先充实起来,千万不可盲目听信谣言,见不得别人赚钱,恨不得全世界的钱都是自己的;更不可当钱不是钱的斩,这年头的股山不好上,如股山根基是坚实的,我们又何须一死呢,一桶金从山腰丢了难道我们也要跟着跳崖不成?这流得还不是自己的血吗?枯树总会有发芽的一天,这风水轮流转,你又能跟得几回呢?
迪克小散之不归路
“俺总是心太软、心太软,独自一个人流泪到天亮,割肉总是简单,亏钱太惨,你这强盗还要捅我两刀” 事到如今,小散不得不向事实低头了,这不怪谁只怪自己心太软,而今只好唱着歌儿流浪街头卖唱为生,可又谁知天不从人愿,遇完股霸又遇路霸,无奈之下只好改走歪路不偷不行了,啊哦~~~~~~!此夜月黑风高,处处笙歌燕舞,月儿高挂,此时不下手何时下手,宁愿偷错千万穷家不愿放过一个富家是小散从偷的宗旨。对着地图好不容易摸进了一个花园式住宅区,一看,哗!灯火辉煌,现在的生活条件可能是太好了,都半夜十二点了怎么还没人睡,往别的小区恐怕摸到就得天亮了,反正来了也就算了,随手摘了一大叶罩在头上蹲在花从中静待人们睡去。时间一点一滴地从身边溜走,腿上传来一阵阵的酸痛不由得小散抬起戴着由石头打磨而成的仿猫眼戒指看着镶着“玻璃仿钻”24K铜表反射出来的光芒才知道原来已经驻点两钟头了,望着眼前一片光明,恨不得立马投明弃暗,咦,正在此时楼中有一间房灯火忽暗,渐渐成了光明中的一个黑点,下手的时候到了,只见小散一个跳跃式跨步跳出花从直奔珠窝而去,现在可以告诉大家身形较小的好处就是可以轻而易举地一蹦一跃就到了窗口,正准备掏出小刀破窗而入时,忽听窗内传出一个声音:“他要敢进来就来一个套一个,不能心慈手软。”“难道他们会预测不成”小散心里暗暗嘀咕,只听见另一把女声传出:“你放心吧,凭我这三寸不烂之舌再加上我这清纯美丽的外表,你还怕他们不进这只###股票嘛,正巧最近上头不是出了少许利好吗,我明天就说这只股票可以跟进,你明天先来个拉高行情,看着套着一大批人了再顺势打压,到时……”“噢,这不是俺也跟进了的股票吗?哼,你也算骗我够久了,你晚不偷你还能偷谁,套我让你好看。”小散随着屋里传出的阵阵奸笑脸上也泛起了一丝笑容。屋内小声说大声笑了好一阵子总算是平静下来,抬头望天西边是月东边是日,再不下手就不行了,今天不能白来。铿铿几声玻璃就被轻而易举的拿下来,纵身一跳刚好落在软绵绵的席梦思上,蹲点了一个晚上睡在床上还真有点想睡了,不过值得暗喜是好在床上无人安睡,否则就是壮志未成身先死了,睡在床上伸了一个懒腰,正准备起身行窃之时才发现床边一男一女笑眯眯地望着我,那女的果然一副清纯模样,可惜一说话就只见那两只尖尖的虎牙一动一动,狮吼的声音也随着这种景象传入我耳中:“你现在知道我们是怎么样套人了吧,偷我们要你好看,快,把戒指和手表摘下来,身上值钱的也赶快拿出来,否则的话别想再在这个世界上出现。”小散一惊,一跃跪倒在床边,哭着说:“求求你们放过我吧,我已经满仓你们刚才说的那只股票了,见这两天行情有些反转我又把家当典当了不少来补仓,现在就剩一个老婆没卖了,你们要吗?卖给你们吧。”“少废话,没钱戴这么大一个戒指,还带镶钻手表,唬谁啊。”“哎呀冤枉啊,你也知道这世道你要说被套牢了没钱吃饭会被人笑掉大牙的,打肿脸也要充胖子啊,你们放过我吧。”“老大,你看看,现在的小股民就这副德性,放他走算了。”见我老泪纵横一副可怜模样倒还骗了那小女子些许同情心:“反正我们的目的不是这一个没钱的小散户,而是多多有钱的大散户,更何况他已经被我们套牢了。”“不行”只见那老头儿凶巴巴地说道:“我们的计划已经成功了一半了,要放他出去风声一漏那岂不是全盘报消了嘛。”随后从身后拔出三尺钢刀眼露凶光地望着小散。小散哪见过这种场面啊,更何况第一回就撞上这种事,一受惊吓一屁股坐在地上,声音一颤一抖地说:“不会的,我会告诉他们你们现在正在建仓,还没开始拉升力劝他们跟进,那你们岂不是获利多多了嘛。”“屁话”小散本想讨好他们一下谁知还遭一句骂“谁要你去宣传了,我们什么庄托啊、股评家啊都一应俱全了,你说得有他们的影响力大嘛,你只不过是一个被宰的对像,知道吗,受死吧。”小散心想软的不行只好来硬的了,从腰中抽出准备用来偷窃的小刀恶狠狠地看着这两根庄稼,小眼一张一眯可惜怎么也酝酿不出凶恶的样子,就这样疆持了三十秒小散忽然跪倒在地含情默默地对着那老头儿说:“你要宰我就用我这把吧,杀鸡不用宰牛刀,我平时割肉都是用这把我会习惯点,至于你那把钢刀还是留给他人用吧,我已经没有退路了,让我被宰得痛快点吧。”
当小散再醒来之时已在股海里一漂一浮不知取向了。
月薪8亿美元的操盘手
月薪8亿美元的操盘手“尊敬的客户,您好,您想做什么?……好。我平均一票挣20%。5个票 翻倍。行情好的的话,几个钟头 就翻2倍!挣了55 分成。从未亏过。亏了10倍 包赔!我在这里就喜欢做您这种人的生意。,我只做2种客户。有钱没地方花的,比如 地产大亨。各国王储,第二是没什么钱但是运气特好的。
后者 比如 连续10次的500万奖金获得者。你知道吗?看到你之前,我兜了两圈,终于被我看到你了!从庄园里出来的,肯定有钱做投资~~~,您印堂发红,最近财运正旺,不说别的,一个礼拜,你投1个亿就是2个亿。”
哦?你很能挣钱嘛!”我附和了一下。
“做基金经理,也要用科学的方法。”他说。
我一愣,顿时很有些兴趣“什么科学的方法?”
“要懂得预测技术。预测你懂吗,就是 算命啊。不过不是给 人算命,是给这个星球上72个主要金融市场,几亿股民 以及 这个星球上大部分国家 和银行算命。
我做过精确的计算。我说给你听啊。我每个月,16个交易日,每天的复合收益在20% 呢……”
“怎么算出来的”我追问。
“你算啊,为了客户有良好的回报,这些机构,我都是他们的座上宾。摩根斯坦利、美林,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ING(荷兰国际集团) UBS瑞士银行集团,富兰克林基金公司等。我的业绩比全球十大基金经理人全部加在一起都要好。: 沃伦.巴菲特、 彼得.林奇、 约翰.坦普尔顿、 格雷姆.多德、 乔治.索罗斯、 约翰.内夫、 约翰.博格尔、 麦克尔.普里斯、 朱利安.罗伯森、 马克.默比乌斯。 正因为 认识这么多高手,平均每天外汇抓40-200个点。衍生产品抓50%。20年前 持有的微软股票现在还在手里。每天我的客户要平均 得到 不下1万美元的分红。 如果你在我这里入股了10%,每季度得到的回报 可以买的下整个法国。为了使自己上档次区别于一般的操盘手,每天24小时里,我除了 关注美元指数,日经、恒生,道琼斯,纳斯达克,标准普尔,法兰克福…… …… 我总能买在前一天的最低价,卖在 第二天的最高价。。当天的最低价做多,最高价做空。因为资金太大。导致 就算在最低价挂买单,也不能全部成交。所以有时候1天仅仅 15% 而已。”,我有些惊讶。我在 资本市场活跃了20年,第一次听到有这么牛B的操盘手呢。以前的操盘手都和我说,一年利润50%,。没想到眼前这个操盘手,竟然是每天成交量6万亿美元的市场的 霸王。
“业绩是不能按天算的,只能按小时算。你看,我每个小时都在数钱 。我可以看到一个小时,一天,一个月的详细记录。我做过数据分析,每次下单和平仓之间的空闲时间平均为10小时。如果是个牛市,这个收益还要缩短。大概5个小时就可以,1亿美元,从看行情,到下单,只需要短短的60秒钟。也就是每10秒我要敲击键盘5次,看3个交易币种,或者2个期货品种。2个股票。左手输入 数字,右手用触摸屏买进,卖出。,每10分钟一个周期。别听我大哥巴菲特说买在最低价,卖在最高价是几乎不可能的。他做趋势,2005年不照样在 美元上亏了不少么。而我 2005年外汇收益 5000点。因为我能准确的预测 行情。所以连他都惧我三分。如果说看对明天、下周的行情是高手。那么看准 5分钟 直到 10年后的行情就是高手中的高高手了正因为我做的很好。所以应验了那个牛B的克里斯托尔定律:
遭遇失败是件麻烦的事,但获得成功时,真正的祸患就开始了。看看我--做单的时候,我的手机没完没了的响。电话也响。光给我接电话的 就200 多个人。不但我自己盯盘,还有2个楼层的人在盯。 ”
“千万不能 随便的下个多单之后,就傻乎乎 等上涨。。而是通过选择最合适的价格才能买入。有时候 日线,1分钟线,5分钟线 和 30分钟线 与 周线,月线都是背离的,均线和BOLL 背离是最让人头疼的事情。别看什么支撑、阻力这样的垃圾。其实最有用的 就是 均线。 在这样的情况下 要想买在最低价,只有熟读 《100%精确预测未来的行情》这本书。下单的价位,仓位,持有的时间,这些都很重要。有时候最头疼的,莫过于 挣了20%。而放走另外一个25% 的利润。”
我非常惊讶,这听上去很有意思。“有人说做操盘手是靠运气吃饭的职业。我以为不是。你要站在上帝的位置上,从庄家、散户、机构,基金、长期投资者,短期投资者,突发情况等角度去思考。”这句话听上去很专业,有点象很多投资大师说的“ The professional does know, however, how to trade. ”
“给你举个例子,交易所门口,一个向天上看的,一个皱着眉头向地上看的,你接哪一个做你的客户。”我想了想,说不知道。
“你要接那个眼睛向天看的人作客户,一般情况,他喜欢追涨杀跌,一看到 K线向上突破,他肯定满仓下个多单。但庄家还不等他挣出手续费,就5分钟线上来个跳空,让他卖也不是,不卖也不是。 然后再横盘几个小时。他看的眼睛都绿了。只有乖乖的赔个手续费出来。等他这样的人刚一平仓,我们就一下拉上去几十点。等他追悔莫及的时候再次下多单,我们已经平仓开始着手做空了。1次。2次 直到10次。 慢慢的就亏差不多了。
而那个 眼睛向地上看的。就是谨慎型。喜欢研究形态。看到 圆弧顶。就做空 ,看到 KDJ叉了。就买进。 这种人,脑子特别死,喜欢按照书上的 来做票。所以我们主力,就给他做好多假像。而且这种人 一般都是小仓位,我们主力不容易 从这类人身上挣到钱。根据伟大的福克兰定律: 没有必要作出决定时就有必要不作决定。 很多人都在问,我满仓美元买点什么好?我说我靠你阿,难道你什么都不买,美元会烂在你手里吗?自己买了亏了找保险公司要赔偿么!
我不由得开始佩服。
不过,短期内, 行情也常常 逆指标而为。我们不会用月线的成本 赔钱去做一个 逆向指标。在1分钟线和30分钟线里,你们常看到这种背离。这就是我们 的杀手锏,明明趋势你是买对了,但短期你还是赔钱。人们坚持不住就会被震仓洗出来。
我记得最有意思的 几次交易,不是作错了。而是银行系统出现错误,导致交易无法进行。 但我 运气很好。在挣20个点的利润上挂了自动止赢。
所以,20年来,我一次都没亏损过。就算出现系统错误,我也可以 找保险公司和银行理赔。
“很多投资者都抱怨,这个行业不好做啊,做多又跳空啊,运气太差等等。都从别人身上找原因。我说,如果你还在市场身上找原因,你永远不能提高。
考克兰定律:
存在的报纸一张也用不着,真到要处理时又哪张都不能扔。
就是说:这个钟头你发现本来是最低价,而且绝对未来3天绝对不会跌破这个价位了。但你就是不敢买。该止损的时候,却舍不得割。这是所有投资者的大忌, 挣的没做,偏偏做了亏的,还套了很久。
另外,任何市场只要存在,都不会崩盘的。除了像 糖精期货。(因为可能致癌)一个长线投资者,最喜欢的行情,莫过于崩盘价格的市场。比如几美分/磅的糖市。10几美元/桶的油市。
从自己身上找找看,问题出在哪里。”这话听起来好熟,好像是“如果你不能改变市场,就改变你下单的方向”的翻版。
有一次,在苏黎世一个退休的批发商叫我,说投100万美元做期货。后来又有一次,还是还是一个批发商要拿100万美元作期货。。我就问了,怎么你们写批发商就这么喜欢期货呢,不做外汇么?人家说,我卖了一辈子食品了。现在老了。不能看着一箱箱的食品送到各个零售店了,所以看着这些成交量的线,也是表示人们在消费它阿。我恍然大悟。
“所以我说,作好自己的本行,永不退休!”我听十几个总裁讲过这句话,第一次听操盘手这么说。 “要用科学的预测手段来对待这些市场。天天等输入个涨幅排名,看哪个顺眼就买哪个,怎么能赚到钱?每天就赚5个点,怎么买得起法国?这就是在浪费机会成本啊!要用最好的技术武装自己的头脑。学习知识可以把一投资者变成一个赢利的投资者,一个赢利的投资者继续赢利下去可以买下法国。再继续赢利下去,根据复利计算,可以买下整个星球了。”
“在这个市场里,不算大机构和基金公司做的,一般一个操盘手年收益50-100%,做的好的大概300%左右。顶级的小姐大概每年能1000%。几万个大型财团、基金、投资公司,大概只有1-2个小姐,10万里挑一,每年能翻1万倍以上。我就是这1-2个人中间的一个。而且很稳定,基本不会大的波动。”
太强了!到此为止,我越来越佩服这个操盘手了。
“我常常说我是一个快乐的快乐的操盘手,尽管很累。有人说,你是因为赚的钱多,所以快乐。我对他们说,你们正好错了。是因为市场行情按照我预测的那样走,所以我快乐。”
“要懂得体味做单带给你的快感。一天15个小时都在看行情,很多操盘手抱怨,我工作的时间比大多数人都长,可照样挣不了太多的银子。其实千万不要这样,用心体会一下市场的无情与美丽,用对待爱情的态度对待市场,这样,市场就是你的情妇。努力耕耘的结晶,就是利润。钱多了真是一件好事情,可以解决这个星球10亿人的贫困问题,可以解决污染问题,甚至可以阻止战争的爆发。再看看手里的财富,日积月累的变的连银行都放不下的时候,就更美了!每一笔交易,都有他的盈利的原因的,我做的事业,是从富翁的手里把钱转到穷人手里(因为穷人是没钱做投资的)。比尔盖茨做不到的事情,我做到了。”
“如果说30年前,我做的长线投资,够我买下新加坡了。10年前 我还是个月薪只有100万美元的普通操盘手。现在以我的技术来做,我就是这个市场的神。别看我月薪只有区区800万。其实我的公司 收购了瑞银和花旗。我的资产总值其实是5万亿美元。哈哈哈哈。”
到了机场,我给他留了一张名片,说:“你有没有兴趣这个星期五,到我办公室,给国会讲一讲你怎么做 的?你就 当在下单。你讲多少分。耽误挣的钱,我2倍付清。给我你的电话。”
我迫不及待的记录下他这堂生动的投资课程。
触目惊心的绝密
触目惊心的绝密(刚刚到手的材料请观赏)《金周刊》:那些持有较多股票的人就会成为清洗对象。
被访者:庄家在拉升前必须要做到自己的持仓成本要低于市场平均持仓成本,所以洗盘和震仓尤为重要。
《金周刊》:除了筹码分布的情况,庄家还需要关注什么呢?
被访者:你要控制个股的盘面,同时必须密切关注大盘的走势。大盘的走势有时需要分秒不落地时刻关注。
《金周刊》:只有利用好大势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被访者:对。当大盘趋势明朗时,最重要的是个股的目标价位和对盘面的控制。在任何时候,需要解套盘和获利盘有一个固有的比率,我们需要看盘时并不着重于散户的举动,构成威胁的是较大资金的中长线投资者,他尝到甜头后,还会吸引更多的跟风,一定的跟风是我们需要的,但绝不希望他们在底位跟风,必须控制大资金长时间的连续性动作,必须让长线投资者和短线投资者在相对高位形成换手,提高市场平均成本,我们的底仓才会在以后的高点获利。跟风盘的一举一动,直接关系到成败。
《金周刊》:你们是不是在前一天就要计划好第二日的走势?
被访者:事实上,坐庄需要一个非常详细的计划。早在坐庄之前就应该把完整的计划做好,包括计划达到多高的价位,在什么位置需要整理洗盘,有可能出现什么情况,应如何应对,回调的幅度有多大,在每一个关键位置重要的技术指标会达到多少等等。在拉升阶段,可能每天收市后都要开会研究。
《金周刊》:看来坐庄不光风光,也是很累的。
被访者:坐庄非常辛苦,尤其是坐大庄。只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坐快庄,只需要几个操盘手就够了,也不需要定计划,因为盘面也不好控制,完全靠随机应变,相机行事,前提是资金实力非常雄厚。
《金周刊》:我们经常听到“洗盘”这个词,什么时候需要洗盘,有没有洗不出去的筹码。
被访者:查觉到较大资金进来,或在低位有大量的跟风盘时是要洗盘的,但庄家受资金和时间的限制,也有无法完成洗盘的情况。例如正当要开始大幅拉升时,突然发现有大资金进场,此时庄家也会感到为难。有时会调查资金的来历,并主动找对方联系希望达成默契。
《金周刊》:遇到难以达成默契的时候怎么办?
被访者:如果外来资金进场仅仅是为了分一杯羹,一般庄家也会容忍它。就怕它是进来捣乱的,它不服从你的安排,而且干扰你的操作。对于这样的角色,庄家对付你可能会不择手段。
《金周刊》:不择手段?!能举个例子吗?
被访者:在市场上很多较量就是在为生存而战,有些故事还是不说为好。
《金周刊》:除此以外,是不是还有通过各种关系得到消息进场的资金,即所谓的“老鼠仓”。
被访者:“老鼠仓”总有的,资金太大也会看出来,除非它分仓分得非常好。
《金周刊》:你们怎么对付老鼠仓?
被访者:一定要沟通,在沟通过程中也要有减仓行为,我们在坐庄过程中心里很清楚哪些筹码是自己人的,谁透露了消息,我们最清楚,超过了我们能容忍的限度一定要给对方暗示。如果对方太贪,我们是一定要住他的。
《金周刊》:做一只股票,通常需要分成多少个账户操作?
被访者:如果做短线,有十几个账户就成了,主要是为了避免被迫举牌。现在监管严格了需要几千个账号。
《金周刊》:听说坐庄用的身份证大多是去农村收购的。账户太多,你们如何下单?
被访者:下单并不麻烦,因为不光是通过人工下单,更多的是通过电脑下单平均分配到各个账户,那些账户都是一带五十,一带一百。
《金周刊》:吸货需要多长的时间?
被访者:这主要看手法,有时需要半年以上,那就需要慢慢买进,不允许放量,也不能有太大的波动,总之,不能引起市场注意。
《金周刊》:采用这种手法吸货的资金是不是比较干净一些(指主要是自有资金)。
被访者:没有完全干净的资金,他可以使用很长的时间吸货只说明他可以忍受较高的利息。
《金周刊》:要坐庄至少得需要控制多少筹码?
被访者:一般至少应占流通市值的80%,以4000万股,6元左右的盘子为例,需要动用2至3个亿的资金控制2800万~3000万左右的筹码,最快需要两个星期,在一定时段内,吸筹时间越长,成本越低,反之亦然。控盘太多,股性就差了。剩下的流通筹码要用于洗盘,同时也受大盘走势、操作手法的影响。
《金周刊》:这些筹码都是你们买进吗?
被访者:别误会,我指的是可控制的流通市值,在一定阶段我们需要部分资金进来参与锁仓,也就是买进后,在我发出指令前暂不卖出,这些锁仓的人,一般也是一些比较近的朋友。
《金周刊》:坐庄要想最终能获利了结,至少要达到多大的涨幅?
被访者:通常最少要达到启动价位的一倍。否则很难全身而退。
《金周刊》:在吸货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另一家机构也在吃货怎么办?
被访者:你是说对手盘,一般连续的大单子就是你的对手盘。
《金周刊》:怎样对付对手盘呢?
被访者:看到有对手盘同你抢筹码时,多数情况下会连续抛出几笔,观察对手是否敢接单,并据此判断对手的实力。
《金周刊》:这时会不会串通上市公司发利空,籍此吓走对手盘?
被访者:不会的,对方只要稍有水平,并不会在意消息面的影响。对付对手盘主要靠盘面语言,比如用大的买单或卖单告知对方自己的意图,或者用特殊数字含义的挂单比如1414(要死要死)等,而一般投资者是绝不会这样挂单的。
《金周刊》:如果发现对方实力很强怎么办?
被访者:一定要跑掉,慢慢跑,最后向下砸盘套住他。
《金周刊》:吸货到一定程度开始拉升时,手中应有多少资金?
被访者:当手中的筹码成本在计划之内时,如果手中还留有2/3的资金一般就可以拉升了,当然资金充裕一些,更显得得心应手,要防止资金链的断裂,否则会有灭顶之灾。
《金周刊》:庄家在拉升时,是不是不愿意别人跟进?
被访者:不一定,庄家最希望的是在拉升中不断有人买进、有人卖出,始终保持盘面活跃。 但是好的操盘手,拉升期不会增加任何仓位,是边拉边出,拉升的时间很短,一般是其他时间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否则其操盘技巧就难以恭维了。拉高需要两三个星期,但出货需要半年,关键是要全身而退。
《金周刊》:股民都知道庄家在完成筹码的收集和股价拉升后,就会准备出货了。但是我们也常常看到有的股票好象刚开始拉升,可你一旦跟进,它会很快调头向下,待你明白他是在出货时,往往为时已晚。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被访者:庄家做盘的精髓就在于出人意料,庄家通过各种盘面语言向股民灌输一种思维定式,当大多数股民形成这种操作习惯时,就是庄家反其道行之的时候。也就是说,当大家都认为该涨时,下跌也就为时不远了。庄家要实现顺利出货就必须通过盘面语言达到调动散户的目的。
《金周刊》:你们先要使市场形成一致性,然后再利用这种一致性。
被访者:你们玩的是借市场之力,以求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金周刊》:股评家们总说,抛开大盘炒个股,而你好象特别看中大势。
被访者:时势造英雄,能看准大势的人是最优秀的投资者,所谓抛开大势看个股是因为他看不懂大势。有时高手只需要20%的筹码就可以控制股价走势,玩儿的是空城计,尤其在大盘股里,最高超的是利用别人的资金往上打,我们起的是煽风点火的作用,要利用大势。孙子曰: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说的就是兵不厌诈的道理,明明已经拉不高了可以用技巧掌握时机,瞬间推高股价,吸引跟风,市场的力量是强大的,有时跟风的力量足以使股价上涨10%,甚至更多。股票在上升过程中,可能某一关键价位不好拉,这时候需要吸引跟风,需要技巧,所谓技巧就是更好地利用市场的力量。
《金周刊》:人们常说,市场中的有些K线异动是庄家在行贿,你们通过盘口送过礼吗?
被访者:我们不需要送礼,这有悖职业道德,何况那本身也是一种违规行为,股价异动是为了引起市场的注意,只有在需要时才划线,是为了影响市场的心理,达到引导市场买或卖的目的。
《金周刊》:在这个市场上,你们最担心什么?
被访者:谈不上担心,因为市场是有其结构的,只要看清市场的结构,胜算就会比较大,当然,资金方面是不能出问题的。
《金周刊》:市场中哪一类机构最难对付?
被访者:最头疼的是基金,这些基金经理人的投资水平不能说是很高,但是很多投资理念都懂,我们必须狠狠地骗他们,制裁他们,让他们知难而退。
《金周刊》:怎么骗?
被访者:利用他们的知识骗他们,现在的基金经理人很少有人明白股票的真正含义,他们在大讲特讲投资理念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考虑到市场的高风险性,市场中现有的很多理念是把对手想得太好了,技术好的人不会吃大亏,但投资理念太重的人,很容易吃大亏,因为市场唯一不变的是不确定性,做股票光懂经济学的常识是不够的。
市道低迷操盘手在做什么
《金周刊》:能展望一下市场的近期走势吗?
被访者:我们在2001年6月份就已经跑光了,6月份我一直提醒我们的客户出局,我们是研究市场结构的,我们会知道,市场如果未来怎样一定会出现哪些特征,能量没了,市场本身就有暗示作用,因为市场有其自身规律,那个时间段确实容易出现问题,后来的走势大家都看到了,大部分人损失很惨重。人们经常犯的错误是总在试图用自己的主观臆断去判断市场,以这次下跌为例,更多的人在关注国家的经济形势如何,如果再下跌券商就会破产等等,很少有人认识到市场中自然的力量,2002年是酝酿变化的一年,有望出现转机,2003年则有可能出现大行情,再以后恐怕依然不乐观。
《金周刊》:市场不好,你们这些操盘的人在干什么?
被访者:教教学生。
《金周刊》:一位学生你收多少钱?教多长时间?
被访者:三个月,4.8万元,我每天带学生看盘。
《金周刊》:价格不菲呀!生源从哪里来?
被访者:大多都是知根知底的朋友介绍来的,像我们一般不会抛头露面,不认识的人谁会相信你有真本事。
《金周刊》:有一句话叫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你会真心教他们吗?
被访者:我想这是一种信誉吧,我们是为交易而生存的,但生存的基础是信誉。
在记者采访时,被访者身旁始终坐着两位学生等着上课。看来股市的确魅力无穷,再大的风险也挡不住后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