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官方黄金储备一览表(2003/10)
世界官方黄金储备一览表(2003/10)序号国家(地区)组织数量(吨)黄金占外汇储备%序号国家(地区)组织数量(吨)黄金占外汇储备%1美国8135.456.951摩洛哥22.02.32德国3439.543.452尼日利亚21.43.2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3217.053乌克兰15.82.94法国3024.854.154萨尔瓦多14.69.05意大利2451.845.955塞浦路斯14.56.06瑞士1722.831.156韩国14.00.17荷兰842.548.657巴西13.80.38欧洲央行766.9 58捷克13.60.69日本765.21.659荷属安地列斯13.127.410中国内地600.31.960约旦12.82.911西班牙523.416.761柬浦寨12.415.912葡萄牙517.245.062阿联酋12.31.013中国台湾省422.12.863哥伦比亚10.21.114俄罗斯388.26.864加拿大6.20.215印度357.74.965加纳8.711.316委内瑞拉346.225.466拉托维亚7.76.517奥地利317.528.567埃塞俄比亚7.68.318英国313.28.668斯洛文尼亚7.61.119黎巴嫩286.823.169缅甸7.213.020菲律宾271.919.670中非经济货币共同体7.14.521比利时257.821.771危地马拉6.83.122国际清算银行193.7 72突尼斯6.83.123瑞典185.410.273马其顿6.28.824阿尔及利亚173.66.574墨西哥5.90.125利比亚143.87.975立陶宛5.82.426沙特阿拉伯143.07.176爱尔兰5.51.727新加坡127.51.777尼泊尔4.84.628南非123.818.178巴林4.72.829土耳其116.14.479蒙古3.712.730希腊107.222.380孟加拉3.51.631罗马尼亚105.314.181匈牙利3.10.332波兰102.93.782阿鲁巴3.110.733印度尼西亚96.53.283吉尔吉斯2.68.934澳大利亚79.73.484卢森堡2.410.835科威特79.09.585阿尔巴尼亚2.22.636泰国77.82.386中国香港2.10.037埃及75.66.187冰岛2.04.738丹麦66.62.188巴布亚新几内亚2.06.239巴基斯坦65.16.989斯里兰卡1.91.140哈萨克斯坦52.814.190毛里求斯1.91.641芬兰49.05.591特利尼达和多巴哥1.91.142保加利亚39.97.992也门1.60.443挪威36.81.993亚美尼亚1.43.644西非经济货币联盟36.56.494巴拉圭1.11.645马来西亚36.41.295喀麦隆0.91.546斯洛伐克35.13.896洪都拉斯0.70.547秘鲁34.74.097卡塔尔0.60.248玻利维亚28.333.698苏里南0.65.749厄瓜多尔26.328.499多米尼加0.61.450叙利亚25.9 100马拉维0.43.91998年世界前20名产金国
1998年世界前20名产金国(吨)(括号内为1997年产量)1998
1997
国家
产量1997
产量1998
1
(1)
南非
493
474
2
(2)
美国
359
364
3
(3)
澳大利亚
313
313
4
(4)
加拿大
168
164
5
(5)
中国
153
161
6
(7)
印度尼西亚
102
139
7
(6)
俄罗斯
138
127
8
(9)
秘鲁
75
89
9
(8)
乌兹别克
83
81
10
(11)
加纳
56
73
11
(13)
巴布亚新几内亚
49
63
12
(10)
巴西
59
55
13
(12)
智利
53
47
14
(14)
菲律宾
34
35
15
(15)
津巴布韦
26
27
16
(16)
墨西哥
26
26
17
(20)
马里
17
22
18
(19)
吉尔吉斯坦
17
22
19
(17)
哥伦比亚
22
22
20
(47)
阿根廷
3
22
-
-
其它
235
229
-
-
合共
2,480
2,555
资料来源:黄金矿业服务有限公司
中国黄金大事记
中国黄金大事记1950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 制定下发《金银管理办法》(草案),冻结民间金银买卖,明确规定国内的金银买卖统一由中国人民银行经营管理。
1983年6月15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金银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对金银实行统一管理、统购统配的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机关、部队、团体、学校,国营企业、事业单位,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一切金银的收入和支出,都纳入国家金银收支计划”;“境内机构所持的金银,除经中国人民银行许可留用的原材料、设备、器皿、纪念品外,必须全部交售给中国人民银行,不得自行处理、占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切单位和个人不得计价使用金银,禁止私相买卖和借贷抵押金银”
。
1999年12月10日,中国首次向社会公开发售1.5吨“千禧金条”。
1999年12月28日,白银取消统购统销放开交易,上海华通有色金属现货中心批发市场成为中国唯一的白银现货交易市场。白银上市交易品种为白银1#、白银2#、白银3#和粗银。白银的放开被视为黄金市场开放的“预演”。
2000年8月,上海老凤祥型材礼品公司获得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批准,开始经营旧金饰品收兑业务,成为国内首家试点黄金自由兑换业务的商业企业。
2000年10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发表有关黄金市场开放的研究报告。同年,中国政府将建立黄金交易市场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2001至2005年)纲要。
2001年1月,上海公开发行“新世纪平安吉祥金牌”,中国金币总公司作出承诺,在政策许可的条件下,适当时候予以回购,购买者可在指定的商家或商业银行网点自主买卖或选择变现。
2001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宣布取消黄金“统购统配”的计划管理体制,在上海组建黄金交易所。
2001年6月11日,央行正式启动黄金价格周报价制度,根据国际市场价格变动对国内金价进行调整。
2001年11月28日,上海黄金交易所模拟运行。
2002年10月17日,上海黄金交易所实际交易试运行中,中金黄金股份公司与北京菜市口百货公司以每克83.5元的价格成交了3千克2号金。
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正式开业,中国黄金市场走向全面开放
黄金的珍贵及历史
黄金的珍贵及历史首先,黄金是一种资产。黄金的稀有性使黄金十分珍贵,而黄金的稳定性使黄金便于保存,所以黄金不仅成为人类的物质财富,而且成为人类储藏财富的重要手段,故黄金得到了人类的格外青睐。
黄金史学家格林就指出: “古埃及和古罗马的文明是由黄金培植起来的。”掠取占有更多的黄金是古埃及、古罗马统治者黩武的动力。
公元前 2000年至公元前1849年,古埃及统治者先后对努比亚(尼罗河上游一个小国,有丰富的黄金资源)进行了四次掠夺性战争,占领了努比亚全部金矿。公元前1525年至公元前1465年埃及第十八王朝法王又先后发动了两次战争,从巴勒斯坦和叙利亚掠夺了大量金银。大量金银流入埃及,使埃及财富大增,使他们有能力兴建大型水利工程,发展农业,兴建豪华宫殿和陵园,为人类留下了巨大的阿蒙神庙遗迹和金字塔。仅图坦哈蒙陵墓中的金棺就重达110公斤。
公元前 47年古埃及被罗马帝国占领,罗马大帝恺撒凯旋罗马时,展示了从埃及掠夺的2822个金冠,每个金冠重8公斤,共计22.58吨;还展示了白银1815吨。抬着的金银重达65000塔兰特,约1950吨。金银的积累使罗马帝国的国力大增,使他们有能力建起一批宏伟的建筑。这些建筑现在虽大多已是残垣断壁,但至今仍在文学、史学、法学、哲学诸方面给人类以深刻的影响。
黄金也是近代工业文明的物质基础。
十六世纪新航线的开辟与新大陆的发现,对欧洲经济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美洲、非洲的黄金及白银流入欧洲,使欧洲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增加。在 16世纪葡萄牙从非洲掠夺黄金达276吨;西班牙从美洲掠夺的金银更多,16世纪末西班牙控制了世界黄金开采量的83%。金银的大量流入,造成了欧洲物价的上涨,出现了第一次价格革命,对欧洲封建主义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7世纪葡萄牙为了对抗西班牙,而与英国结盟,并向英国的工业品开放了市场。此时在葡萄牙控制下的巴西黄金开发高潮兴起,巴西黄金完全有可能转化为资本,而使葡萄牙完成工业革命,但由于统治者的封建专制,葡萄牙成了黄金漏斗,大部分黄金流向了英国。仅流入英国国库的黄金就有600吨,再加上其他国家的流入,使英国迅速地积累了巨额的货币资本,率先于1717年施行了金本位制,为英国的金融体制提供了可靠的经济担保。所以此时发生的第二次价格革命,不仅没有影响英国的金融业,反而为英国商品的出口创造了条件,英国产品出口量占了全世界总量的1/4。工业革命终于在英国发生了。
当代黄金所扮演的角色虽已有所改变,但是各国仍然储备了约 3.1万吨的黄金财富,以备不测之需;还有2万多吨黄金是私人拥有的投资财富。所以有人认为现在人类数千年生产的约14万吨黄金中有4成左右作为金融资产,存在于金融领域,6成左右是一般性商品,主要的功能是用于消费。
其次,黄金是一种货币。黄金作为货币的历史十分悠久,出土的古罗马亚历山大金币距今已有 2300多年,波斯金币已有2500多年历史。现存中国最早的金币是春秋战国时楚国铸造的“郢爱”,距今也己有2300多年的历史。但是这些金币只是在一定范围内、区域内流通使用的辅币。黄金成为一种世界公认的国际性货币是在十九世纪出现的“金本位”时期。“金本位制”即黄金可以作为国内支付手段,用于流通结算;可以作为外贸结算的国际硬通货。虽然早在1717年英国首先施行了金本位制,但直到1816年才正式在制度上给予确定。之后德国、瑞典、挪威、荷兰、美国、法国、俄国、日本等国先后宣布施行金本位制。金本位制是黄金货币属性表现的高峰。世界各国实行金本位制长者二百余年,短者数十年,而中国一直没有施行过金本位制。之后由于世界大战的爆发,各国纷纷进行黄金管制,金本位制难以维持。二次大战结束前夕,在美国主导下,召开了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了相关决议,决定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但美元与黄金挂钩,美国承诺担负起以35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的国际义务。但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相继发生了数次黄金抢购风潮,美国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先是放弃了黄金固定官价,后又宣布不再承担兑换黄金义务,因此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瓦解,于是开始了黄金非货币化改革。这一改革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到1978年修改后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获得批准,可以说制度层面上的黄金非货币化进程已经完成。
马克思说过: “货币天然不是金银,金银天然是货币。”正如在金本位制之前,黄金就发挥着货币职能一样,在制度层面上的黄金非货币化并不等于黄金已完全失去了货币职能:
——外贸结算不再使用黄金,但最后平衡收支时,黄金仍是一种贸易双方可以接受的结算方式。
——黄金非货币化并未规定各国庞大的黄金储备的去向,就连高举黄金非货币化大旗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仅规定处理掉1/6黄金储备,而保留了大部分黄金储备,显然为自己留了一根货币黄金的尾巴。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诞生的欧元货币体系,明确黄金占该体系货币储备的15%。这是黄金货币化的回归。
——黄金仍是可以被国际接受的继美元、欧元、英磅、日元之后的第五大国际结算货币。大经济学家凯恩斯揭示了货币黄金的秘密,他指出:“黄金在我们的制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作为最后的卫兵和紧急需要时的储备金,还没有任何其他的东西可以取代它。”现在黄金可视为一种准货币。
第三,黄金也是一种商品。做黄金饰品(包括首饰、佛像装饰、建筑装饰等)和黄金器具,是黄金最基本的用途。如果说有什么变化的话,那就是金饰日益从宫廷、庙宇走向了民间,由达官贵人们的特权变成了大众消费。现在每年世界黄金供应量的 80%以上是由首饰业所吸纳的。
由于黄金价格昂贵和资源的相对稀少,限制了黄金在工业上的使用,工业用金占世界总需求量的比例不足 10%。但是有专家认为,今后首饰用金将会趋向平稳,工业用金的增长将是带动黄金供需结构变化的重要力量,所以黄金的商品用途还需从多方面去开拓。
当前黄金商品用途主要是首饰业、电子工业、牙医、金章及其他工业用金。应该承认,目前黄金的商品用途仍是十分狭小的,这也是黄金长期作为货币金属而受到国家严格控制的结果。今后随着国际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金融黄金的商品属性的回归趋势加强,黄金商品需求的拓展对黄金业的发展将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黄金在自然界中是以游离状态存在而不能人工合成的天然产物。按其来源的不同和提炼后含量的不同分为生金和熟金等。
生金亦称天然金、荒金、原金,是熟金的对象,是从矿山或河底冲积层开采的没有经过熔化提炼的黄金。生金分为矿金和沙金两种。
矿金,也称合质金,产于矿山、金矿,大都是随地下涌出的热泉通过岩石的缝细而沉淀积成,常与石英夹在岩石的缝隙中。矿金大多与其他金属伴生,其中除黄金外还有银、铂、锌等其他金属,在其他金属未提出之前称为合质金。矿金产于不同的矿山而所含的其他金属成分不同,因此,成色高低不一,一般在 50%-90%之间。
沙金,是产于河流底层或低洼地带,与石沙混杂在一起,经过淘洗出来的黄金。沙金起源于矿山,是由于金矿石露出地面,经过长期风吹雨打,岩石经风化而崩裂,金便脱离矿脉伴随泥沙顺水而下,自然沉淀在石沙中,在河流底层或砂石下面沉积为含金层,从而形成沙金。沙金的特点是:颗粒大小不一,大的像蚕豆,小的似细沙,形状各异。颜色因成色高低而不同,九成以上为赤黄色,八成为淡黄色,七成为青黄色。
熟金是生金经过冶炼、提纯后的黄金,一般纯度较高,密度较细,有的可以直接用于工业生产。常见的有金条、金块、金锭和各种不同的饰品、器皿、金币以及工业用的金丝、金片、金板等。由于用途不同,所需成色不一,或因没有提纯设备,而只熔化未提纯,或提的纯度不够,形成成色高低不一的黄金。
人们习惯上根据成色的高低把熟金分为纯金、赤金、色金 3种。
黄金经过提纯后达到相当高的纯度的金称为纯金,一般指达到99.6%以上成色的黄金。
赤金和纯金的意思相接近,但因时间和地方的不同,赤金的标准有所不同,国际市场出售的黄金,成色达 99.6%的称为赤金。而境内的赤金一般在99.2%-99.6%之间。
色金,也称 “次金”、“潮金”,是指成色较低的金。这些黄金由于其他金属含量不同,成色高的达99%,低的只有30%。
按含其他金属的不同划分,熟金又可分为清色金、混色金、 k金等。清色金指黄金中只掺有白银成分,不论成色高低统称清色金。清色金较多,常见于金条、金锭、金块及各种器皿和金饰品。
混色金是指黄金内除含有白银外,还含有铜、锌、铅、铁等其他金属。根据所含金属种类和数量不同,可分为小混金、大混金、青铜大混金、含铅大混金等。
k金是指银、铜按一定的比例,按照足金为 24k的公式配制成的黄金。一般来说,k金含银比例越多,色泽越青;含铜比例大,则色泽为紫红。我国的k金在解放初期是按每k4.15%的标准计算,1982年以后,已与国际标准统一起来,以每k为4.1666%作为标准。
[ 本帖最后由 hefeiddd 于 2007-12-30 20:10 编辑 ]
国际上主要的黄金市场
国际上主要的黄金市场1、伦敦黄金市场
伦敦黄金市场历史悠久。其发展历史可追溯到300多年前。1804年,伦敦取代荷兰阿姆斯特丹成为世界黄金交易的中心,1919年伦敦金市正式成立,每天进行上午和下午的两次黄金定价。由五大金行定出当日的黄金市场价格,该价格一直影响纽约和香港的交易。市场黄金的供应者主要是南非。1982年以前,伦敦黄金市场主要经营黄金现货交易。l982年4月,伦敦期货黄金市场开业。目前,伦敦仍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市场。
伦敦黄金市场的特点之一是交易制度比较特别,因为伦敦没有实际的交易场所,其交易是通过无形方式——各大金商的销售联络网完成的。交易所会员由具有权威性的五大金商及一些公认为有资格向五大金商购买黄金的公司或商店所组成,然后再由各个加工制造商、中小商店和公司等连锁组成。交易时由金商根据各自的买盘和卖盘,报出买价和卖价。
伦敦金市交易的特点之二是灵活性强。黄金的纯度、重量等都可以选择,若客户要求在较远的地区交售,金商也会报出运费及保费等,也可按客户要求报出期货价格。最通行的买卖伦敦金的方式是客户可无须交收现金,即可买入黄金现货,到期只需按约定利率支付即可,但此时客户不能获取实物黄金。这种黄金买卖方式,只是在会计账上进行数字游戏,直到客户进行了相反的操作平仓为止。
伦敦黄金市场交收的标准金成色为99.5%,重量为400盎司。
伦敦黄金市场特殊的交易体系也有若干不足。
首先,由于各个金商报的价格都是实价,有时市场黄金价格比较混乱,连金商也不知道哪个价位的金价是合理的,只好停止报价,伦敦金的买卖便会停止;
其二,伦敦市场的客户绝对保密,因此缺乏有效的黄金交易头寸的统计。
2、苏黎世黄金市场
苏黎世黄金市场,在二战后趁伦敦黄金市场两次停业发展而起,苏黎世市场的金价和伦敦市场的金价一样受到国际市场的重视。
苏黎世黄金市场没有正式组织结构,而是由瑞士三大银行:瑞士银行、瑞士信贷银行和瑞士联合银行负责清算结账,三大银行不仅为客户代行交易,而且黄金交易也是这三家银行本身的主要业务。苏黎世黄金总库(Zurich Gold Pool)建立在瑞士三大银行非正式协商的基础上,不受政府管辖,作为交易商的联合体与清算系统混合体在市场上起中介作用。
由于瑞士特殊的银行体系和辅助性的黄金交易服务体系,为黄金买卖提供了一个既自由又保密的环境,加上瑞士与南非也有优惠协议,获得了80%的南非金,以及前苏联的黄金也聚集于此,使得瑞士不仅是世界上新增黄金的最大中转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黄金的存储中心。苏黎世黄金市场在国际黄金市场的地位仅次于伦敦。
苏黎世黄金市场无金价定盘制度,在每个交易日的任一特定时间,根据供需状况议定当日交易金价,这一价格为苏黎世黄金官价。全日金价在此基础上波动而无涨停板限制。标准金为400盎司的99.5%纯金。
3、美国黄金市场
纽约和芝加哥黄金市场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主要原因是1977年后,美元贬值,美国人(主要是以法人团体为主)为了套期保值和投资增值获利,使得黄金期货迅速发展起来。
目前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IMM)不仅是美国黄金期货交易的中心,也是世界最大的黄金期货交易中心。两大交易所对黄金现货市场的金价影响很大。
以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为例,该交易所本身并不参加期货的买卖,仅仅为交易者提供一个场所和设施,并制定一些法规,保证交易双方在公平和合理的前提下交易。该所对进行现货和期货交易的黄金的重量、成色、形状、价格波动的上下限、交易日期、交易时间等都有极为详尽和复杂的描述。
而且,因为美国财政部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在纽约拍卖黄金,纽约黄金市场已成为世界上交易量最大和最活跃的期金市场,美国黄金市场以做黄金期货交易为主,其所签订的期货合约可长达23个月,黄金市场每宗交易量为100盎司,交易标的为99.5%的纯金,报价是美元。
4、香港黄金市场
香港黄金市场已有90多年的历史,其形成以香港金银贸易场的成立为标志。1974年,香港政府撤消了对黄金进出口的管制,此后香港金市发展极快。由于香港黄金市场在时差上刚好填补了纽约、芝加哥市场收市和伦敦开市前的空挡,可以连贯亚、欧、美时间形成完整的世界黄金市场。其优越的地理条件引起了欧洲金商的注意,伦敦五大金商、瑞士三大银行等纷纷进港设立分公司。他们将在伦敦交收的黄金买卖活动带到香港,逐渐形成了一个无形的当地“伦敦黄金市场”,促使香港成为世界主要的黄金市场之一。
目前香港有三个黄金市场:
其一是以华资金商占优势,有固定买卖场所,黄金以港元/两定价,交收标准金成色为99%,主要交易的黄金规格为5个司马两为一条的99标准金条,目前仍然采用公开叫价、手势成交的传统现货交易方式,没有电脑网络反映实时行情的金银业贸易场;
其二是由外资金商组成在伦敦交收的黄金市场,同伦敦金市密切联系,没有固定交易场所,一般称之为“本地伦敦金市场”;
其三是黄金期货市场,是一个正规的市场。其性质与美国的纽约和芝加哥的商品期货交易所的黄金期货性质是一样的。交投方式正规,制度也比较健全,可弥补金银贸易场的不足。
5、东京黄金市场
东京黄金市场于1982年成立,是日本政府正式批准的唯一黄金期货市场。会员绝大多数为日本的公司。黄金市场以每克日元叫价,交收标准金成色为99.99%,重量为1公斤,每宗交易合约为1000克。
6、新加坡黄金所
新加坡黄金所成立于1978年11月,目前时常经营黄金现货和2、4、6、8、10个月的5种期货合约,标准金为100盎司的99.99%纯金,设有停板限制。
谈古论“金”
谈古论“金”黄金凭借其独特的属性,集商品和货币功能于一身,几千年来一直在金融市场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史为鉴,我们也许可以从历史上几次大的黄金行情起落中发掘一些对今天有用的信息。
1971年8月传出法国等西欧国家要以美元大量兑换黄金的消息后,美国于8月15日不得不宣布停止以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美国总统尼克松同意把美元贬值7.89%,10大工业国组织同意美元贬值,把黄金的新官价由原来的每盎司35美元改变为每盎司38美元。1973年3月因美元贬值,再次引发了欧洲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风潮,西欧和日本外汇市场不得不关闭17天。经过磋商最后达成协议,西方国家实行浮动汇率,至此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完全崩溃。1973年5月美元继续贬值,黄金价格上涨至42.22美元。
随后由于国际投机“大鳄”借机炒做、美国严重的通货膨胀、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以及伊朗绑架美国大使馆人员造成中东危机等复杂因素,使国际黄金价格由200多美元开始,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飚升至1980年初的历史最高价850美元每盎司。然而在此之后,金价很快便一落千丈,1985年甚至跌至284美元每盎司的低位,黄金市场此番的剧烈波动让投资者着实过了一把“金融过山车”的瘾。
进入九十年代,美国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美元汇率坚挺,夯实了美元成为国际硬通货的坚实基础。各国央行一直在抛售黄金,取而代之以大量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外汇储备。黄金市场投资气氛惨淡、市场需求下降,造成金价狂跌。1999年8月,因市场担心各国央行减持黄金储备,而且黄金生产商在期货市场抛售黄金,金价跌至每盎司251.70美元,据说当时黄金的平均生产成本是260美元每盎司,许多黄金生产国为此受到沉重打击。南非有40%的金矿濒临歇业,8万名矿工面临失业。1999年10月欧洲15家央行达成《华盛顿协议》,限制出售黄金,金价回升至每盎司338美元,黄金市场人气开始转暖。
2003年美英联军攻击伊拉克,随着战争的深入和联军在伊拉克的不断遭袭,中东地区空气紧张。在这种情况下,黄金因其保值功能,再次成为投资者的避风港。另外,市场对《华盛顿协议》限制期延长的乐观预期也成为金价上涨的一大动力。2003年2月5日金价曾因伊拉克局势的不稳定而上涨至每盎司388.90美元。从年初350美元左右水平起步,连克360、370美元大关,在380美元处多、空双方经过激烈交锋,黄金多头终于取得了彻底胜利,金价突破了380美元关口,从此斩关夺隘,势如破竹,390、400美元关口尽被多方占领,到年底更是推进到了410美元附近。
2005年12月以来,金价已经踩上每盎司500美元,金价一路的暴涨在12月12日一度达到24年来的高点540.90美元每盎司,相比年初的438美元每盎司,整体涨幅达到23.51%.2006年1月17日再创新高至564美元每盎司。那么,国际金价接下来如何走?
一看美元的未来通货膨胀压力。2004年6月至今,美联储已连续13次升息,虽有传闻美联储可能会停止加息的步伐,但对原材料、原油价格持续上涨所导致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预期,依然使美联储不敢掉以轻心。即使不加息,通货膨胀的压力犹存,因此黄金作为抵御通货膨胀的最好工具,依然会被市场看好。
二是各国中央银行一直在增加黄金储备。由于美国外债和赤字的“双高”,各国央行纷纷用黄金储备来代替原有的美元储备,使资产保值增值,客观上扩大了黄金的需求。
三从黄金供应看,2000年到2004年主要的三大产金国的产量减少了20%,而2005年全球最大黄金出产国南非的黄金产量下降14%,是75年来的最低位。供需的不平衡进一步推升金价上行。
第四也是最主要的,基金、国际游资投机黄金市场。而任何一种投机都有建仓、拉升、出货的过程。目前黄金行情还处于拉升期,慢“牛”抬升、大涨小回成为行情主旋律,即便国际“炒家”要出货,恐怕还要假以时日。
综上所述,从长线来看,黄金市场的牛市行情2006年新年伊始仍未结束。
投资黄金还有三大风险
投资黄金还有三大风险在国际黄金价格创下24年新高并剧烈波动的情况下,个人投资者如何面对当前持续升温的黄金投资热?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市场上的黄金投资品种曰趋多样:有金条、金币等实物黄金,黄金账户、黄金存折、黄金管理账户等纸黄金,甚至还有黄金期货、黄金期权等等。不过,面对这样一个迅速发展并成为热点的理财市场,投资者更应该擦亮眼睛,当心黄金投资陷阱。
陷阱一:以小博大对黄金投资者而言,“以小博大”显然是极具诱惑的投资方式。
黄金相对于其他投资品种不同,由于其投资单位相对较高,投资底盘也因此相对过大。
针对这个独特的情况,一些机构纷纷抓住了这个机会,推出“以小博大”的交易方式。所谓“以小博大”就是一种保证金交易的方式。付大概占总金额5%—10%左右的保证金,就可以进行全额的黄金交易。
此种交易方式见于2005年年初出现的高塞尔“黄金道”业务,甚至一度出现于其合作银行“首付一成贷款炒金”业务。
“个人炒金银行贷款9成1万元能炒10万元”也因此广泛流传于炒金市场。虽然“贷款炒金”业务使投资功能放大了10倍,但同时风险也放大了10倍,风险和收益总是正相关的。比如,投资者花1.16万买1000克金条,金条如每克上涨5元,他的毛收益达5000元,收益率超过40%,但金价如每克下跌5元,则会亏5000元,损失也大。
“黄金道”业务就更显得热闹。据称,该业务的推出是借鉴港方股东20年的国际黄金市场投资经验,结合国内黄金市场实际情况,推出的金条延迟交收交易。它以伦敦金市的现货价格为基础,实行实时人民币报价。个人投资者可以自早上9:00至次曰凌晨1:30通过网络下单。投资者在短期内根据金价的波动,通过买卖来赚钱,短期收益相当可观。
业内专家指出,这一模式下,投资者只需支付10%的担保金,就可以博取短期内100%的收益,从而降低投资者的炒金成本。但收益总是与风险成正比,“如果每克黄金单价一天下跌了2角,那么投资者的每盎司黄金也就损失了大概62元。”
陷阱二:外盘投资据了解,在高赛尔之前,国内黄金市场实际上产生了多种杠杆为10倍的保证金交易品种,但国内投资者的参与热情较少,交割、流动性差等方面的问题,国内保证金交易品种很难推广。
一些境外投资机构因此瞄准了国内巨大的潜在市场以及投资者认知度较低的空隙,大力吸引资金进行外盘投资。上海以及江浙等地区纷纷兴起了这样的境外投资机构。
这些境外机构通常有两种合法身份:一种是利用国内公民身份在中国内地设立黄金制品公司或者咨询公司,通常在上海黄金交易所拥有固定会员交易号,成为二级代理单位,以招纳国内投资者;另一种身份则是拥有香港或者新加坡等海外市场交易席位,方便直接在外盘市场平盘了结。
国内投资者只要在其规定的分支机构进行开户,然后汇入交易的现金,就可以获得用户名和密码;之后,投资者只要在规定下载的交易系统内发送交易指令,即可完成交易。投资不进行实物交割,直接在外盘市场平盘。 另外一种外盘黄金投资的模式是以个人名义通过相关地下渠道或者关系比较好的国际期货经纪公司在海外开户投资。投资也不进行实物交割,同样在外盘市场直接平盘获利了结,或者与在上海黄金交易所进行的黄金现货交易进行价格对冲。
本报从上海黄金交易所交易部了解到,目前国内只有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四家获准参与国际黄金市场。也有少数几个企业刚刚获准可以做境外投资,但不能做代理。目前很多代理外盘黄金投资的公司,其实是打了擦边球。
陷阱三:回购风险实物黄金的价值在于财富储藏和资本保值。进行实物黄金投资似乎更让人觉得“手里有货,心里不慌”。而如果进行实物黄金投资,还需要根据金价的波动,通过黄金买卖来实现盈利。
目前国内投资黄金,大多都还是作为一种财产储藏手段,相对而言淡化了风险。而黄金作为人们理财的重要投资渠道,其风险防范也不能忽视。
2004年岁末北京某黄金制品公司黄金价格一度高攀到208元/克,令市场瞠目结舌。之后一些黄金制品公司的兴起风起云涌。纷纷制作各种类型的实物黄金投资品种,并有种种回购承诺。
“投资者对于黄金投资有一种盲目的跟风势态”,上海民安金业高级市场分析师奚建华颇为忧心地指出,“虽然黄金一直处于上升态势,而且黄金内在独有的避险保值功能让实物黄金收藏有了双重含义,但我们应该看到作为黄金投资中回购的风险。”
他分析,目前黄金价格仍处于上涨通道,黄金市场开放时间也不是很长,人们似乎对黄金一直喜爱有加。但应该想到,某一天黄金价格大跌,超过了长久以来收藏实物黄金的投资者心理价位底线,那势必有一场关于黄金回购的大潮,那么黄金制品公司的“承诺”则难以承担巨额的回购兑付资金。
实物黄金的品种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很多,如果没有一个固定、方便的回购渠道,在急需用钱的时候也可能在变现时受到折价的损失。
业内专家提醒投资者,投资实物黄金时,在一般情况下,应购买知名度信誉度较高的精炼公司制造的金条,以后在出售时会省去不少费用和手续,甚至是回购变现的信誉也要考虑。一些非正规企业做出的种种回购承诺最好避而远之。
上海黄金交易所指出,“目前由于旧的黄金监管政策已经废除,新的法律法规尚未出台,整个市场还处于一个监管缺位状态,存在相当大的投资风险。”
1973—1980年石油危机期间汇率经验
1973—1980年石油危机期间汇率经验是浮动汇率正确还是固定汇率正确?为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将在些案例中考察一下1973年以来浮动汇率的情况。但像在其他的经济研究中一样,为避免将来的失望,我们事先声明:该资料并不能导出一个确定的结论。虽然许多浮动汇率制批评家的预言被以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所证实,我们仍不能认为固定汇率制就能够经受住自1973年以来这一系列全球性经济风暴的考验。1973—1975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及其影响1973年3月,当工业化国家的汇率都被允许浮动时,一个代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有成员国的官方组织正在准备制定计划以恢复世界货币秩序。这个组织建立于1972年的秋天,名为“二十国委员会”,它的使命是设计一个摆脱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不对称性的新固定汇率制度。1974年7月,该委员会发布了其最后的“改革纲要”,但此时世界石油市场发生了激变,使回归固定汇率的这次早期努力化为了泡影。能源价格和1974—1975年的衰退。1973年10月,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爆发了战争。为了抗议美国和荷兰对以色列的支持,包括绝大多数石油生产大国的国际卡特尔石油输出国组织,即欧佩克OPEC中的阿拉伯成员国强制该组织通过了一个对美国和荷兰的石油禁运决议。由于害怕石油输出方面更大的混乱,购买者努力增加预防性石油存货,从而抬高了石油的市场价格。因为石油市场这种情况变化的刺激,OPEC成员国开始提高给他们的主要顾客—大石油公司的价格。到1974年3月,石油价格涨到原来的4倍。石油价格的大规模上涨导致了消费者支付的能源价格上涨和使用能源的企业营运成本提高,还带动了非能源的石油新产品价格的上涨。要理解这些价格上涨造成的影响,可以把这种价格上涨看成是OPEC的石油生产国对石油进口商征收重税的结果。这次石油危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等同于对消费者和企业同时征税,各国的消费和投资都出现紧缩,世界经济步入衰退。石油进口国的经常项目赤字增加加剧的通货膨胀。理论上:在经济繁荣时通货膨胀会上升,在经济萧条时通货膨胀会降低。但是,在1974年世界经济严重衰退时,大多数国家的通货膨胀却加剧了。表1说明了七个最主要的工业国家在那一年中通货膨胀怎样急剧上升。尽管失业增加,但其中好几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几乎还是翻了一倍。 表1: 主要工业国通货膨胀率(1973—1980年)(%/年)国家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美国 6.2 10.9 9.1 5.7 6.5 7.6 11.3 13.5英国 9.2 16.0 24.2 16.5 15.8 8.3 13.4 18.0加拿大 7.6 10.9 10.8 7.5 8.0 8.9 9.2 10.2法国 7.3 13.7 11.8 9.6 9.4 9.1 10.8 13.6联邦德国 6.9 7.0 6.0 4.5 3.7 2.7 4.1 5.5意大利 10.8 19.1 17.0 16.8 17.0 12.1 14.8 21.2日本 11.7 24.5 8.1 9.3 8.1 3.8 3.6 8.0 这是为什么?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石油危机本身。石油价格的上涨直接提高了石油产品的价格和使用能源的产业的成本,所以导致了整个价格水平的上涨。并且,从60年代末开始的世界范围内的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增强,在决定工资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在失业增加的情况下继续继续推动通货膨胀的上升。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不仅使新工资合同确定的工资水平越来越高,还通过投机者们大量收购囤积价格看涨的商品,使商品的价格进一步提高。最后,不幸的是能源危机还不是当时危害世界经济的惟一的供给波动。从1972年起,凑巧出现了另一些反向供给波动,造成农产品价格上涨,进而推动了总体的通货膨胀。滞胀。为了描述1974—1975年这种特殊的宏观经济形势,经济学家们创造了一个新的并从此普遍使用的名词:“滞胀”。即生产停滞与高通货膨胀的组合。滞胀是以下两个因素作用的结果:1.商品价格上涨直接推动了通货膨胀并同时导致了世界总需求和总供给萎缩。2.在经济衰退、失业上升时对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仍然促使工资和其他价格上涨。 甚至在石油危机之前,向浮动汇率制的转变就已经允许各工业化国家采用更紧缩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遏制加速的通货膨胀。降低货币增长速度的努力在德国最有成效。德国联邦银行运用新创造的货币控制手段调节货币供给,使其年货币增长率从1972年的14。7%降到1973年的2。6%。美国货币增长率的降低也颇为显著。但这些最初的紧缩性政策加剧了1974—1975年的衰退。 恢复内部和外部平衡。石油危机冲击了大多数石油进口国,使它们偏离内部和外部平衡的程度比1973年浮动汇率制刚开始实施时更为严重。各国政府已经处于不能放弃汇率灵活性给它们带来的支出—转换的好处和再用货币政策去维护固定汇率制的境地。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内,由于各国的通货膨胀率之间差异如此巨大,又都经受着生产成本永久性变动的冲击,所以固定汇率制已经不再能被大家接受了。而那些使固定汇率制崩溃的投机性攻击又会很快破坏任何恢复固定汇率制的企图。各国又是怎样运用政策工具来恢复内部和外部平衡的呢?当1974—1975年初,经济衰退日益严重时,大多数国家都转为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1974—1975年间,当7个最大的工业国的中央银行着手解决不断上升的失业率时,货币供给开始增长。在这些政策的作用下,1975年下半年,大多数工业化国家的生产大幅度回升。与此同时,通货膨胀也在下降(见表1)。但遗憾的是,在产出回升时工业化国家的失业率依然居高不下。作为一个整体,1974年工业化国家的经常项目呈现出赤字,但随着支出下降,1975年又变为盈余,1976年则收支大体平衡。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各成员国,在收入大大增加后并没有立即出现相应的开支增加,所以此间他们的经常项目总体看起来是有盈余的。但这部分盈余正好等于进口石油的发展中国家经常项目的总体赤字。由于这些不产石油的发展中国家并不像工业化国家那样大幅度削减开支,所以1975年发展中国家总体GNP没有像许多发达国家那样出现负增长。发展中国家通过借入OPEC成员国储存在工业国金融中心的各种基金来弥补它们一部分进口石油造成的赤字。许多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认为,对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国际调整成功是浮动汇率制。由于不用再费力去维持一个固定汇率,各国政府就选择了最有利实现本国目标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美国和德国甚至放松了它们在1974年前实行的对资本流动的严格控制。这样,发展中国家能更方便地通过在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筹资来维持它们的开支和经济增长,从而缓和了发展中国家的调整问题。反过来,发展中国家对工业化国家出口商品相对较强的需求也有利于减轻1974—1975年衰退带来的危害。1979—1980年第二次石油危机1979年伊朗国王被赶下台,该国的石油出口受到了破坏,从而引起了第二轮石油价格的上涨。石油价格从1978年的大约13美元/桶上升到1980年的32美元/桶。像1973—1974年那次石油危机一样,石油进口国的经济出现滞胀。表1说明了在1978—1980年间所有工业化国家的通货膨胀都大大加剧。产出的增长普遍放慢,失业率普遍上升。但这些变化不像第一次石油危机时那样一致,也不那么剧烈。进口石油的发展中国家也同发达国家一样面临着更高的通货膨胀和放慢的经济增长。在1975年时,工业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者们运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付了第一次石油危机。但在第二次石油危机中,它们的对策却大为不同了。在1979—1980年,大多数主要工业国的货币增长实际上受到了限制,因为这些国家想消除石油价格上涨带来的通货膨胀。各国中央银行在费尽心机压低了70年代初的高通货膨胀之后,现在又在为这时的通货膨胀上升而大为焦虑。因为一旦这次的通货膨胀上升加入通货膨胀的预期和工资决定形成的过程中,就很难再使它降下来。但是,抑制通货膨胀的措施使就业和产出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到1981年,失业出现了只上不下的棘轮效应(见表2),同时紧缩性宏观经济政策阻碍了经济的复苏。事实上,各国还没来得及从石油危机中解脱出来,世界经济就于1981年又陷入了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大的一次衰退之中。表2: 主要工业国失业率(1978—1996年)(占劳动力的百分比)年份
美国
英国
加拿大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日本
1978 6.1 5.7 8.4 4.7 3.0 5.3 2.21979 5.8 4.7 7.5 5.3 2.7 5.8 2.11980 7.2 6.2 7.5 5.8 2.6 5.6 2.01981 7.6 9.7 7.6 7.0 4.0 6.2 2.21982 9.7 11.1 11.0 7.7 5.7 6.8 2.41983 9.6 11.1 11.9 8.1 6.9 7.7 2.71984 7.5 11.1 11.3 9.7 7.1 8.1 2.71985 7.2 11.5 10.5 10.1 7.2 8.4 2.6 1986 7.0 11.5 9.6 10.2 6.5 9.2 2.8 1987 6.2 10.6 8.8 10.4 6.3 9.9 2.81988 5.5 8.7 7.8 9.8 6.2 10.0 2.31989 5.3 7.3 7.5 9.3 5.6 10.0 2.31990 5.6 7.1 8.1 9.0 4.8 9.1 2.11991 6.8 8.8 10.4 9.5 4.2 8.8 2.11992 7.5 10.1 11.3 10.4 4.5 9.0 2.21993 6.9 10.5 11.2 11.7 7.9 10.3 2.5 1994 6.1 9.6 10.4 12.3 8.4 11.4 2.91995 5.6 8.8 9.5 11.7 8.2 11.9 3.11996 5.4 8.2 9.7 12.4 8.9 12.0 3.4
黄金需求及消耗
世界金市世界四大主要黄金市场 , 连成24小时世界金市运作(1) 香港金市
(2) 苏黎世金市
(3) 伦敦金市
(4) 纽约金市 香港金市
香港金市被视为世界四大金市之一 , 每日的报价 被其他交易中心紧密留意 , 作为参考 , 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香港拥有:
-自由外汇政策
-完善的财务及通讯服务
-再加上中国人热爱黄金的传统
香港的时间区域刚好在世界最大的两个金市 - 纽约及伦敦之间 , 比伦敦快八小时 , 比纽约快十三小时。
纽约下午十时 | 香港上午十时 | 伦敦凌晨三时
由于世界主要的金市都在香港时间凌晨二时三十分至下午三时收市 , 若任何重要的新闻消息在这段时间发放 , 国际投资者可利用香港金市作投资 , 以免错失机会。
交易市场
金银业贸易场 (贸易场) 於1918年成立 , 采用公开喊价形式进行买卖。贸易场主要作黄金现货交易 , 并以港元结算。
本地伦敦金市场作为香港的第二个现货市场 , 是用美元结算的。
议价在每天上午十时三十分及下午三时由以下五家金商於伦敦商会定出:
德意志银行 - 金多利
米特栏银行
罗富 父子
美国利宝银行
标准渣打银行 - 慕加达
由于有足够的信贷工具可延迟结算 , 这使其运作与黄金期货交易相类似。
而经香港到纽约商品交易所买卖 , 其性质与本地伦敦金市场接近 , 但以交易纽约金市的期货黄金为主。 黄金投资可通过银行、金商或金融机构向贸易场及本地伦敦金市场作黄金现货投资 , 或向纽约商品交易所作黄金期货投资。
贸易场 (现货交易 ) 本地伦敦金 (现货交易)纽约商品交易所 (期货交易)交易单位100两100安士100 安士黄金纯度99个百分比99.5个百分比99.5个百分比交易类别现货交易现货交易2, 4, 6, 8, 10 & 12结算港元$美元$美元$交易日星期一至六星期一至五星期一至五最少低价格波动港元$1.00美元$0.10美元$ 0.10最高价格变动价值NilNil75美元/安士
首饰用金(包括再生金)消耗量 1998 - 2000 199819992000 1印度6226176002美国3794004093欧盟4143953744中国2282041845沙特阿拉伯1861671696埃及1351381287土耳其142921268意大利108101929印尼481108810英国65687411台湾66666012韩国35525613巴基斯坦53605414法国56565415西班牙61535116墨西哥32425117泰国21425118俄罗斯44404719伊朗42414520日本454343亚洲主要黄金市场特点国家市场情况国际认许的熔铸及鉴定机构(国际认许金条 ) 本地伦敦金买卖金条进口中国限制限制Refinery of China香港自由自由无印度限制限制无印尼自由自由无日本自由自由shifuku Metal Industry Co. Ltd.- - -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oration- - - Mitsui Mining & Smelting Co. Ltd.- - - Nippon Mining Co. Ltd.- - - Sumitomo Metal Mining Co. Ltd.- - - Tanaka Kikinzoku Kogyo K.K- - - Tokuriki Honten & Co. Ltd.- - - Central Bank, Democratic People's北韩限制限制Republic of Korea南韩限制自由无马来西亚自由自由无缅甸限制自由无菲律宾限制限制Central Bank of the Philippines新加坡自由自由Degussa (Private) Limited台湾限制自由无泰国限制自由无越南限制自由无
2000年世界前20名产金国 (吨) (括号内为1999年产量)20001999国家产量1999产量2000 1(1)南非4504282(2)美国3423553(3)澳大利亚3002964(4)中国1561625(5)加拿大1581566(6)俄罗斯1381557(7)印尼1521398(8)秘鲁1281339(9)乌兹别克868610(10)巴布亚新几内亚657611(11)加纳787112(12)巴西545313(13)智利485014(14)菲律宾333515(15)马里253016(16)墨西哥232717(17)阿根廷352618(18)吉尔吉斯坦202219(19)津巴布韦302120(20)哥伦比亚2121
全球黄金要求年 份 19992000 2001金价 ($)278.6297.1 271.1印度
838.6 855.2 855.2巴基斯坦121.8122.4119.4大中华 343.4 329.3 298.3- 中国205.0207.5 213.2- 台湾 109.798.564.2- 香港28.7 23.320.9日本121.8 98.0 109.3南韩 118.5 120.5 124.5东南亚265.5 267.3285.2- 泰国48.0 67.569.3- 新加坡 11.0 12.112.2- 马来西亚 17.521.122.7- 印尼 136.0106.6108.0- 越南53.0 60.0 73.0沙地阿拉伯199.4221.0228.0波斯湾地区144.7 157.6 165.2- 阿拉伯联合犹长国79.794.5101.3- 科威特31.6 29.2 30.2- 巴林10.19.59.6- 阿曼16.116.716.8- 卡达7.2 7.7 7.3埃及124.8119.7 120.0土耳其139.0207.0 120.0美洲586.3536.7 549.5- 美国459.7396.4409.5- 巴西57.060.054.0- 墨西哥69.680.386.0欧洲278.3253.2260.6- 意大利94.777.979.7- 法国61.6 56.554.8- 德国51.544.942.2- 英国64.564.969.2金币 求6.09.0 14.7世界黄金协会(总数)3282.33287.9 3235.1
黄金重量换算换算:重量乘以金衡盎司转克 31.1035000克转金衡盎司0.0321507常衡盎司转克 28.3495000克转常衡盎司 0.0352740金衡盎司转喱 480.0000000喱转金衡盎司 0.0020833金衡盎司转常衡盎司 1.0971400常衡盎司转金衡盎司 0.9114580公斤转常衡盎司 35.2740000公斤转金衡盎司32.1507000金衡盎司转拖拉2.6667000拖拉转金衡盎司0.3750000公斤转拖拉 85.7550000金衡盎司转两 0.8300000两转金衡盎司1.2033700公斤转两 26.7172000 例喻: 10 金衡盎司 = 311.035克
----- 纯金含量 -----
黄金成色最少为千分之九百九十五, 而称为「千足纯金」的金条, 其标示纯度则为9999.9。 以下为伦敦金市协会认可的其他重量的金条成色, 这些金条通常以现货本地伦敦金价加上按不同市场当时的状况而变动的溢价进行买卖。 以金衡盎司计算的纯金含量毛重995.0成色条999.0成色条999.9成色条1 公斤31.99032.11932.1481/2 公斤15.995 16.05916.074100 克 3.199 3.212 3.21550 克1.600 1.607 1.60810 克 0.321 0.3220.3225 克 0.161 0.161 0.16110 拖拉 3.731 3.746 3.755 两 5.987 6.011 6.017资料来源 : 伦敦金市协会
----- 镀金量度 -----
大部份镀金产品是用作K金的代替品, 而厚度则以百万分之一寸为单位。以下为量度对换表。 http://www.jrkz.com/newsweb/school/hjcdhl.files/hjcdhl1.gif1 百万分之一寸 = 0.0254 微米(一百万分之一米)1 千分之一寸 = 25.4 微米(一百万分之一米)1 百万分之一米 = 39.37 百万分之一寸 1 千分之一米 = 39.37 千分之一寸
----- 黄金纯度 -----
黄金的纯度一般由以下三种方法表示:百分比(以100为单位)http://www.jrkz.com/newsweb/school/hjcdhl.files/hjcdhl2.gif成色(以1000为单位)http://www.jrkz.com/newsweb/school/hjcdhl.files/hjcdhl2.gifK 金(以24为单位)100 %http://www.jrkz.com/newsweb/school/hjcdhl.files/hjcdhl2.gif999 Finehttp://www.jrkz.com/newsweb/school/hjcdhl.files/hjcdhl2.gif24 Karats91.7 %http://www.jrkz.com/newsweb/school/hjcdhl.files/hjcdhl2.gif917 Finehttp://www.jrkz.com/newsweb/school/hjcdhl.files/hjcdhl2.gif22 Karats75.0 %http://www.jrkz.com/newsweb/school/hjcdhl.files/hjcdhl2.gif750 Finehttp://www.jrkz.com/newsweb/school/hjcdhl.files/hjcdhl2.gif18 Karats58.5 %http://www.jrkz.com/newsweb/school/hjcdhl.files/hjcdhl2.gif583 Finehttp://www.jrkz.com/newsweb/school/hjcdhl.files/hjcdhl2.gif14 Karats41.6 %http://www.jrkz.com/newsweb/school/hjcdhl.files/hjcdhl2.gif416 Finehttp://www.jrkz.com/newsweb/school/hjcdhl.files/hjcdhl2.gif10 Karats
张卫星:石油与黄金的轮番暴涨说明什么问题
作者:张卫星 10月12日,世界黄金现货价格上涨到了480.25美元/盎司,创出了近18年来的新高。我们同时注意到,黄金与黑金的价格比在历史上从1∶6演变到1∶16然后再次轮回到1∶6,这本身可能就预示着世界金融已经处于动荡的前夜。笔者认为这次石油与黄金的轮番暴涨本质上在考验世界货币体系的牢固性,也许是黄金与石油的投机者们找到了世界货币体系中存在的某个漏洞。黄金与石油正向联动
西方现代文明社会的主要宗教是基督教,而基督教崇拜上帝(GOD)。在世界金融与经济领域中,也存在一种类上帝的金融与经济崇拜,那就是世界金融与经济对GOLD(黄金)、OIL(石油又被称为黑金)、DOLLER(美元又被称为美金)的追崇。黄金、黑金与美金这三个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缩写,恰好就是基督教崇拜的上帝(GOD)这个英文词汇。
在过去世界金融经济活动中,黄金、黑金与美金的三角关系一直是世界金融与经济界最敏感的核心话题,这“金三角”之间的复杂关系,奥妙无穷、威力巨大、影响巨大、几乎无人可以准确描述和预测,这也是引发无数经济学人研究探索的原因。想洞悉“金三角”里的全部奥秘,恐怕还非人力所能及,在此我们仅仅初探“黄金与黑金”之间的关系。
黄金是五千年人类历史所公认的通货,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黑金石油是自西方工业革命后,充当现代工业社会运行血液的重要战略物资。它们都是来源于自然界的储藏,目前都无法人工合成生产。
按原始的易货贸易观点看,这两类自然货物之间应该有一定的内在比价关系。对于这种理论认识的假设,如果我们将美元排除在外,单看黄金和石油的比兑关系,如上面的两个图表,30年世界黄金价格走势图和30年世界石油价格走势图,可以比较清楚地发现黄金与石油按易货贸易的比兑关系是存在一定的正向联动相关性。在重要的价格点我们看到黄金在涨的时候石油也在涨,可能两个的涨幅不一样,黄金在下跌的时候石油也在下跌,但是跌幅也不一样。
在黄金、黑金、美金这三者的关系里,黄金价格主要是用美金来计价,石油也同样是。上世纪70年代初,二战后搭建的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黄金价格与石油价格双双脱离了与美金的固定兑换比例,出现了价格大幅飙升的走势。但在两者对美金的价格涨幅中却并未遵循以上的规律。在1971年到1980年期间,黄金的最高涨幅达到24倍;石油在同期的涨幅为6倍多。
有意思的是对于这种世界性的金融动荡,从美金、黄金与石油的不同角度来解读出现了不同的偏向性版本。从货币体系看,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出现的货币危机,造成了七八十年代世界经济大动荡;从黄金的角度讲,是纸币体系失控性膨胀后,释放出被压迫许久的黄金,黄金价格的飙升是在摆脱美元牢笼束缚后,重新获得交易自由后的自然伸张;从石油的角度讲,是石油短缺、价格飙升,直接影响了其他各个行业的发展,所以又被冠以石油危机的名号。
除去一些突发性事件外,在黄金与石油的价格长期走势的低位区,比如,1999年到2001年期间,石油与黄金都处于30多年历史价格低位区,两者在时间上高度吻合。黄金和石油之间无法推演出一种确切的数字比例关系,但谁也不能漠视它们之间冥冥暗契。
黄金与石油出现历史轮回
如果我们的视角看得更远一些,从二战以后到70年代,那时黄金、黑金、美金之间的三角关系非常稳定,官方规定的黄金兑换价格为35美元/盎司,石油是5~7美元/桶,黄金与石油的兑换关系大约为1盎司黄金兑换6桶石油。它们三者之间的兑换关系是非常稳定的兑换关系,是一种铁三角关系。
自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金融与石油危机爆发后,铁三角关系演变成了活三角关系,如同三国演义一样,三者之间既有联系又互相制约,在相互波动中存在相对的稳定。在过去二十多年里,黄金与石油按美金计价的价格波动相对平稳,黄金平均价格为300美元/盎司,石油的平均价格为16~20美元/桶。此时,黄金与黑金的兑换关系又演变为1盎司黄金兑换约16桶石油这样一个平均水准。
投资分析中,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假设“历史总是以某种形式在轮回重演”。在黄金与石油的兑换关系上,我们似乎看到了这种历史轮回。30多年前,1盎司黄金兑换约6~7桶原油,在经过了一次大冲击后,黄金与石油稳定在了1盎司黄金兑换16桶石油的水平上,而现在随着石油价格的暴涨,再次出现黄金与黑金的比例关系变化。按目前的石油价格65美元/桶和国际黄金现货价格均价440美元/盎司计算,这个比例大约维持在1盎司黄金兑换6~7桶石油的水平,我们又看到了久违了三十多年前的那个比兑数字。
张卫星谈黄金牛市还能持续多久
沙龙实录: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黄金大牛市创了25年来的历史新高之后突然出现了大幅度的跳水,前天单日跌幅创13年以来的纪录,而且对于相关的A股市场的黄金板块跌停,大家现在很关心的是黄金的牛市是不是有结束的迹象,还是只形成一个短期头部,大家很关心。今天我们荣幸的请到了张卫星先生谈一下黄金的大牛市。
张卫星:大家好,很高兴能够来到和讯谈黄金投资。刚才主持人讲到了近期黄金最大的跌幅创了13年以来的纪录,单日跌幅20美金,市场上很多人说黄金的牛市结束了,对市场各方面的影响很大,当时我们也看到了中国的几支黄金概念股出现了类似的迹象。我个人的观点不太一致,我个人认为这个大的跌幅恰恰表明黄金牛市的持续。虽然可能是中短期的一个顶部,但中长期趋势没有改变,反而得到验证。
大家做投资都知道熊市的可怕不是急跌而是阴跌,而牛市里面的调整往往是急跌,从大的趋势来讲还是在牛市里面我个人有一个研究,我有一份黄金投资研究报告中的观点认为,未来黄金可能还有200%以上的涨幅,而这个涨幅还是比较保守的测算,如果您对张卫星黄金投资分析报告感兴趣,可以发EMAIL到zwx001@sina。com联系。
这么巨大的单日跌幅也恰恰证明了一点,黄金的波动开始加大。前几年我在研究黄金市场的时候每天的涨跌幅是两三个美金,在一些特殊行情的刺激下黄金单日的涨跌幅是10个美金。10个美金类似于涨跌幅2%左右,最近一天跌20个美金出来之后涨跌幅4%,这说明它的趋势更活跃了。
这个跌幅首先不要认为熊市来了,在最近的上涨整个过程中涨幅是比较大的,最近的这一波也是从最低410美金涨到570美金,跌20多美金也没有什么,还证明它在牛市。以后我们可能会看到未来单日涨幅是在20至30以上,涨跌幅会更大,而且会不断的突破,这反而表明了它走向活跃。
主持人:您在《黄金投资分析报告》中谈到未来的黄金价格在现有的基础上涨1至2倍,那么你的依据是什么呢?是否是热钱炒作的原因?
张卫星:我首先反对投资评论中用“热钱”的概念,热钱炒作往往只能解释一个短期的现象,而不能解释长期的趋势。比如石油,在过去大家都认为是热钱炒作,但你会发现一些问题没有办法得到合理解决。比如陈久霖38至40美元开始做空石油,到50崩盘了,国内的说法是陈久霖被海外机构围剿,是热钱投机,这个说法中国人很喜欢,中国人很喜欢用人和人的关系来做各种解释。所以“阴谋论”在中国很盛行,我们被打败了并不是因为我们自身的原因失败了,而是因为敌人太狡猾了把我们害了。但实际上作为我的研究发现这样是不对的。假如陈九龄因为海外基金围剿它把它的钱吞掉,那么,世界石油价格到了56美元的时候就应该下跌,因为陈已被迫平仓了,但实际上,世界石油价格仍然上涨,直到近70美元,其实陈久霖的5亿美元在国际市场上很小。你怎么解决这个现象,难道世界上的大亨为了吞5亿要把世界石油拉高,以后的拉高再套牢自己?
主持人:但有一种说法是它炒作黄金是为了避险。
张卫星:但我认为“阴谋论”是不成立的,我们分析黄金市场、石油市场、期铜市场的时候认为,是我们自己的投资决策犯了错误,受到了市场的惩罚。如果我们的国家,我们的金融企业总是用阴谋论解释自己的失败和错误的话,我们永远没有进步,我们只能在一个一个阴谋论当中失败。
把这个话题引回来,商品市场的牛市走了几轮了,对于黄金我在2001年开始关注,在2003年我研究股权分置的同时也一直在关注黄金,收集各方面的资料,我对其积累和分析更多的是通过基本面的分析来印证。刚才主持人问我用什么方法来论证,一句话很难说清楚,所以我写了一份黄金投资分析报告里面有很多的理由。
主持人:您主要概括一下。
张卫星:其中一个理由是基本面研究的是供求因素。供求因素在未来很多年是解决不了的,现在是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其次黄金的金融属性和货币属性开始迅速回归,这个是它的一个因素,黄金是全部商品资产里面唯一一个同时具有商品属性、货币属性、金融属性的东西,这是其他不具备的。而它的特征在沉寂了20多年之后要迅速回归。
此外还有货币体系的问题。有我个人的一些解读方式,比如我写股权分置的时候写了很多的类比文章,我通过类比的方式来看待这个问题。黄金是一个很有灵物的东西,你站在一个高度来看的话是人类社会结构的一部分,在这一点上它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另外一个和政治有很大的关联。我发现它和历史上的节点有很大的关系。从现象来讲,股票市场、金融市场的一些重大转折点以及政治社会事件都有吻合性。而黄金市场也很明显,如果你看一下历史的转折点,它对一些重大事件的预测性很强。比如它的低点和“911”很近,大概在2001年的270多美元的时候。包括它过去的一些高点和社会问题都有关系。我最近看了一个学者的研究说,把国际政治和黄金联系起来就会发现其神奇性。我在黄金报告里面用了1万多字来分别论述它的特征。
在2003年的时候我就开始和周围的朋友推荐黄金,但是遭到了很多冷遇,学者认为黄金是不会涨的,不只一个经济学家说黄金价格不会再涨了。包括媒体也是,我那个时候写一些黄金的文章,但是没有人愿意刊登。这些因素我都感觉到它也可以证明黄金在这个大牛市里面。
如果市场的机会只是20%至30%,我们不会有太多的热情推荐和研究这个东西,从我的研究来看我感觉到黄金的机会和趋势是很大的。所以在我的报告当中200%是一个保守的估计,我认为应当是可以达到的。
主持人:对于你的大胆预测,有一个问题是有人曾经说过石油会涨到100美元一桶,而真到那一会儿人们就不会用石油了,找替代品,而黄金到一两千人们还会找替代的东西吗?
张卫星:我认为主持人对于黄金的理解还是有一些偏差。在中国国内对它的理解很明显,经常用商品的属性来研究它,黄金在工业上的属性不是主要的。其次价格的问题,在投资市场上市场总是疯狂,大众在市场上总是犯错的。所以在这一点上你要研究黄金市场要把货币属性、金融属性、商品属性放在一起来研究。它的货币属性已经不明显了,而金融属性还是存在的。对于它的这个牛市的理解我认为要淡化它的商品属性,更多的是要看它的金融属性和货币属性,这些都是要掌握的东西。
主持人:这个“金融属性”指的是哪一方面?
张卫星:我觉得有好几方面,比如首先它可以做货币,这是一个大结算的概念,如果你付不起美金,你可以付黄金,由此可见黄金的金融属性依然存在。其次作为财富的储备来看,把美元、欧元放在银行里面,黄金也可以放在银行里面,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是如此。
主持人:是否因为它有金融属性,所以是不是不论涨到什么时候人们都会把它拿到手中?
张卫星:我可以很明显的看到主持人的思维很理性,我想在这里谈一个问题牛顿说过,他可以计算出最复杂的行星轨道,但是算不出金融市场人的疯狂心理。这一点也是我经常看国际和国内市场走势的结论。
主持人:到底它是以基本面的供求关系来支持,还是靠人的疯狂?
张卫星:基本面的供求关系也可以解释。实际上,我在研究分析的时候发现任何一个复杂的事情从不同的角度都可以获得答案。比如对石油牛市的解释,石油快用完了所以很昂贵,可以解释价格牛市。其次中国需求因素也可以解释。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因素都可以解释。你会发现多种解释是吻合的,这样的话预测的准确性就很高了。我在研究黄金的时候很注意这个问题,有人过去看牛市,我通过技术指标发现了一个牛市,我通过基本面发现一个牛市,我也可以通过政策面发现一个牛市,这都可以解释的。每一个单一的方面去解释都可以解释,但有欠缺,而多样的去解释的话准确性很高。
历史上的“519”我就发现技术指标、波浪理论,各种各样的基本面因素以及各种周期都配合上了,我当时就预测可能会有“519”,结果事后发现一切都一模一样。所以黄金、石油、铜都很类似。黄金我在几年前就开始找不同的印证,找它必须跌的理由,必须涨的理由,最后我发现很多的因素在促进黄金走大牛市这个事情,这个事情从不同的角度都可以来解释。03、04年我一看这个图就说这是大牛市的起点,我觉得这只是刚刚开始,未来会很好。它的有一些理论是有侧重点的,比如说基本面的分析,说到底它更多的是为了解决供求关系,这个有很多方法可以解释,而这个只能解释中期而不是短期。另外一个就是周期,技术指标往往是中短期的,我一致认为黄金的浪很标准,如果你掌握了一定的数据的话会发现这个浪很神奇,比如“黄金分割”的准确性很让人惊讶。
主持人:那么从2001年到现在是第几浪?
张卫星:第三浪,25年前的850是第一浪。
主持人:这个可比股票的周期长很多。
张卫星:所以你数据必须要掌握全,我研究这个光收集数据就收集了好几年。中国的股票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把人弄的很短视,而很多东西你要放开眼光。所以我们撰写了这个黄金投资报告,我个人觉得这个报告是对黄金投资真正很感兴趣的投资者有用,而一般的大众就算了。
主持人:正像您所说的,我们中国人对于黄金的了解还是很浅,无论是期铜也好,黄金也好中国人并没有在这一轮中获得利益,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张卫星:现在社会经济,第一产业农业,主要是满足温饱,第二产业是工业,三产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等。如果从社会经济的生物链角度来讲,金融最高的这一块市场是食物链的最高端,基本上被欧美把持着。中国因为刚刚开始发展经济,使得我们在这上面根本没有竞争力,包括石油、铜的问题。
先说石油,过去石油在十几美元的时候我们出口石油创汇,当时大量的出口,而且我们还是很大的出口国。在60美元的时候我们开始买进,这个是战略问题我们要检讨的。十几美元再也不会回来了,因为有很多因素的显现。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是否就不参与,比如陈九龄这个事情拿着国家的钱瞎玩儿,结果输了。如果我们不去参与更差,陈九龄只是在上面做空,把方向做反了,输掉了钱,他输了5亿美元。而我们在13、15美元的时候丧失了很多的机会,现在涨到60多了,现在全中国人都在为这个买单。比如5年前我开车加油的时候是2。3元一升,现在是4。6元一升,过两天汽油价格还要涨,这就是我们在为石油大牛市买单。
比如那个时候我们一人买一点石油期货,现在就不会有很大的损失。这说明如果我们不参与国际市场也有很大的损失,而这个损失无法统计。包括铜也是如此,中国是用铜的大单位,铜的需求量在中国很惊人,中国的工业、汽车、电子工业、设备都需要大量的铜,国储局做空也把方向做反了,这并不是人家基金把你耍了,如果我们还是“阴谋论”的观点我们永远不会成长。我们培养了很多的国营大机构,相当于用动物园养了很多老虎,这个大老虎很肥胖,而在国际市场上被狼吃了,面对这样的问题多少年都解决不了。
现在铜出了问题,石油出了问题,将来外汇市场我感觉我们还要出大问题。欧元、美元、日元、人民币这些方面肯定要出问题,因为我们没有经过训练,我们没有经过市场去淘汰选择。有时候我在想陈九龄应当赶快把他弄成人才,用他的经历去培训人,让更多的人知道他是怎么输的,增长各方面的经验与知识。如果像现在这样,对外说中了外国人的陷井,对真情继续遮盖,将来这样的事情还会出现同样的结果。
主持人:按照您的逻辑我们成立所谓的黄金投资基金,而且国家也在准备开境外期货的试点,老百姓也允许炒黄金了,这个是否符合你所说的开始进入黄金市场了?
张卫星:因为金融市场是很多的,国际上的商品交易品种很多,不光是黄金、铜。学者往往都想保护弱者,但弱者是要经受市场锻炼的。我们看到我们的民营企业用很多很强,因为它们都是从市场经济条件下干出来的,反而国营的企业走的并不好。所以金融市场将来不要怕失败,你越怕失败,将来吃亏更大,这一点还不如用社会的力量。
毛泽东思想可能更好“发扬人民群众的力量,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就和市场经济一样,民众的力量很强大,它们创造的力量比国营企业还要强。金融市场也是如此,要更多的放开,虽然一开始比较混乱。我认为像国营企业比如中石油的一个失败损失更大。比如国储局就是如此,经过国际市场的普遍竞争和淘汰才会有成。所以我认为黄金这一块要尽快的放开。
为什么我鼓励黄金要尽可能的放开呢?在中国所有的市场,比如中国的股票市场,中国的期货市场,中国的铜、石油还有中国的黄金市场。拿这些市场和国际市场来比较你会发现很奇妙,在与国际价格差距方面黄金是最小的,没有哪一个市场像黄金市场和国际接轨这么近,而管理是最封闭的。这几个市场里面价格最不接轨的就是股市。中国为什么会存在股权分置,就是因为中国的股价高。在这个市场里面股票价格和国际接轨的程度是最差的,里面受到了很多的关注,对市场的投资者造成了很大流通股的损失,但是它的交易方式,比如说股票市场的交易方式,参与的普及程度又是和世界最接轨的。就这一点为什么很多股民参与石油参与不上,参与铜参与不上。黄金虽然有很多的管制,有各种各样的难处,但是它的价格和国际市场的接轨是最好的,这是其他市场比不上的。
从远来讲,黄金市场是最有前途成为第一个和国际市场完全接轨的市场。其次黄金市场有一个特点,它是金融市场和日常生活稍微有一点远离,它不会因为其涨跌而生活。所以对于黄金基金我建议我们国家赶快建立黄金基金,增加黄金储备。为此很多的经济学家批评过我,但现在黄金涨了30%这就是问题。
主持人:您刚才说股市、期市和黄金市场的问题。股市是参与门槛最低的,参与人最多的,而期市其次,到黄金是跟国际最接轨的,也是个人投资者参与最少的。我这个逻辑也许不太合理,有没有可能国内把黄金投资完全打开之后,个人的门槛降低了,有没有可能国内黄金价格和国际脱轨了。
张卫星:你这个担心实际不存在。所谓中国的黄金价格和国际黄金价格基本上是持平的,中国的需求会影响价格,将来会出现中国的黄金价格比国际价格高,高一点是正常的,但价格基本上差距很小。大幅度的差距不存在,如果有价差的话套利很厉害。因为黄金的单位价格很昂贵,比如一个普通的手提箱就是上千万的黄金,从欧洲乘坐飞机一下过来了,马上可以套利,所以黄金市场是24小时交易的,它的套利性就在这里。我们不要把中国影响价格估计的太高,除非你管制。
主持人:您说的拿一个手提箱从美国到英国了,但是如果拿到中国给谁呢?
张卫星:中国的股票和美国的股票是不一样的,即使在电子的方式看起来很像,但是在财务制度上、计算的方式以及整个社会结构差距很大,不具备可比性。但中国的金子和美国以及欧洲的金子是一样的。为什么我要研究它呢?因为中国的股市是很复杂的,而黄金是单纯的。中国的股市要研究财务,造假等等,这适合于年轻人,而中老年不行。所以30岁以后的人更适合黄金,首先你不要考虑黄金是假的,只要黄金的数量对,你就可以研究其他的东西。
主持人:您的意思是强调黄金的投资风险比较小,但是我们从报道上看到有人通过代理的方式炒境外黄金,结果赔了300万。
张卫星:我觉得这是期货的交易方式。比如我所知道的一个朋友去年告诉我,国储局要做铜,铜已经从1万多涨到了3万多,而我通过图形分析来看,而且我很看重商品的牛市。所以我就告诉他们要慎重一点,结果最后这些跟随国储局的朋友在期货上输了一个多亿。其实这一点并不是黄金的事情,而是期货市场本身的风险所以我们不要把它揪在一起,如果你方向做对了你就暴富了,这是任何期货保证金交易的问题。这是交易方式的问题,不是黄金的问题。
主持人:如果按照你这样一般一路看多就不会亏损吗?
张卫星:我觉得这个是仓位管理风险的问题,具体操作的问题。
主持人:你一直强调要培养中国的黄金投资人群,而他们更看重稳健,是否建议他们参与黄金期货。
张卫星:比如日本有黄金银行,我可以通过存折的方式来管理黄金。其次有黄金基金,信托等等很多种,都是实物的,而中国刚刚开始,什么都没有。我希望中国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家,因为这个市场的工具和模式都要开发出来了,都在启动的阶段,市场肯定是有需求的。而这方面的人才很少,因为黄金是一个很需要资金的问题,比如你要建立一个黄金的基金,除了国家政策之外,眼光、实力很关键。我在这里呼吁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家,如果你们要在黄金的金融领域发展的话我可以提供一些建议,可以发EMAIL到zwx001@sina。com与我联系,事实上现在的一些企业家已经对这方面感兴趣了,如果相应的东西都出来了渠道就好做了。现在的问题黄金时常是什么都欠缺。
比如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我在跟他们做一些工作,将要推出适合老百姓投资的金条,这样的话投资者就可以在市场上买卖了,而且企业也可以投资。中国目前没有比较好的在民间可以交易的金条,这样的话就阻碍了很多企业的投资。比如在国外,企业有1000万美元资产,有300万是现金,剩下的是300万是股票,再剩下的就是各类投资品包括黄金,这就是资产配比组合,而中国的哪一家企业有黄金投资呢?没有,都是零,没有相应的品种。所以这些都要按一些国际的规则去做。
主持人:如果是这样的话您是否可以比较一下黄金市场和股票市场的机会。因为您对两个市场都比较了解,而且股票市场也有人谈大牛市的机会。
张卫星:刚才我们的话题里面也谈到了股市的问题,我个人对股市的观点也比较鲜明,对于中国股市我曾经说过,中国的股市不解决股权分置就不会有真正的股市。去年2005年很多人说解决了股权分置是否就应当有牛市了,而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简单逻辑。中国去年解决了股权分置,虽然存在很多的遗憾,但毕竟股权分置的大问题解决了,这样的话就有牛市的基础了,但牛市是否就开始了,并不一定。关键是你怎么定义牛市的启动。
我个人的判断是这样的,类比看96年的牛市以及更早牛市,现在很多特点都不具备。现在更像是做一个中期大的底部,这个底部构造完成了中国的牛市会很大。比如中国股市过去是一个病人,这个病人得了一个病是股权分置,经过多年的研究我们把“股权分置”这个肿瘤割去了,那是否说明这个人就马上好了呢?不是,因为这个病人还有伤口愈合期,还有恢复期,你不能指望一个人刚刚做完手术就去扛麻袋。所以我觉得中国股市现在才是刚刚结束手术期。这一段说行情很好,是因为中国快一点没有扩容了,还有送股票,10送3相当于送了两千个亿,这是股权分置改革给股民带来的眼前利益,带来的对股价的支持。我认为大的问题已经解决了,股权分置虽然有遗憾,但毕竟大的问题解决了,后面考验的时间更一些。
很多的行情只要你有足够的经验可以发现,牛市的初期涨幅很小,真正大的牛股在第二波和第三波涨幅是惊人的。就这一点来比较股市即使做底,波动是比较小的。而黄金未来更多的是处于牛市阶段,我通过研究对它很有信心。
其次给大家说一些数据,我曾经做过一个数据的对比,过去的四年(01至04年)中国股市的开盘和收盘三年都是跌,有一年是一个“星”。而黄金连续四年都是小阳线,这个趋势我是很看好的。2006年股市和黄金争奇斗艳,而觉得黄金更璀璨一些。
主持人:那么黄金的股票和黄金本身来比较一下,去年黄金市场到现在增了30%多,而我们的黄金股票翻了一倍。那么黄金和黄金股票你认为最终哪一个跑的快?
张卫星:很多投资者都很关心这个问题。首先一点,比如过去的房地产很好,是否房地产股就很好?不一定。在过去上海的房地产市场在涨之前,可是我们在更早的时候发现上海的一些更早的股票比如陆家嘴,这里面有一个周期相位的问题。像中国的这个事情很明显,过去的三五年里面黄金都在走小牛市,而中国的股票是一直在下跌的,我们去年在基金公司的一些朋友说要投资黄金。黄金了30%多之后很多人买黄金股票。这就是中国的特点,“不能承受热情之重”,这个东西成为热点之后,迅速会在国内形成一个潮流,这其中投机性更浓厚一些。
而从另外一个侧面可以看出先知先觉的基金更看好,所以我建议大家反过来更多的关注黄金本身,相对于黄金股票黄金在这个时候更有价值。
主持人:中国的外汇储备里面黄金的储备很少只有1。5%左右,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呢?你号召“藏金于民”,而现在国家的外汇储备中黄金的份额很少。
张卫星:我觉得中国很多学界对市场的理解,对真正市场的认识是有脱节的。我曾经研究过我们国家黄金的教课书,我发现黄金教课书和布雷顿森林体系当中有很多是错的。所以我不愿意重复一下论述“股权分置”是中国的特色,有时间你们可以看一下中国金融在论述黄金在布雷顿森林中的错误。这导致从金融学院毕业出来的学生本身就掌握了错误的东西,而这一些人则掌握着国内的金融市场。以后会怎么样我也不好说,是否可以学一下日本和印度,通过民间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从2003年我开始推荐黄金,周围知名的经济学家和媒体记者都知道我在推荐,但是很多人都没有投资,可以想一下老百姓更少。实际上在中国对黄金有兴趣和了解的很少,即使你想“藏金于民”也没有人去藏,同时也没有这样的机会。比如一个股权分置我们就讲了五六年,到最后还有很多人不认为有,何况这一件事情。我后来为了想解决这个问题,比如我刚才给你说的黄金,我和很多同仁最后写了一个黄金投资分析报告。这个报告我个人观点的色彩比较浓厚一些,有自己的研究成果,有些观点比较激进一些,如果对我们这个报告有兴趣的人可以发Email来来了解黄金投资的机会所在。
主持人:您说到“藏金于民”,在解放之前整个中国的金融秩序很混乱,当时的老百姓状态很活跃,那个时候黄金不论从本身的价格,本身的物理属性也好,只有一少部分人可以收益。那么您觉得现在哪一类真的可以把黄金作为自己投资的一部分?
张卫星:应当说这个东西是有门槛的,有人提出要降低黄金投资门槛,10块钱就可以买黄金。我觉得这是不对的,黄金投资最早的时候是皇帝,贵族才可以拥有的,老百姓是看不到的。包括在中国明清的时候白银已经是通货了,而很多老百姓还接触不到。对于黄金是要高端一些,因为这是它的属性。很多时候我们不承认阶级,实际上中国就是阶级社会。
主持人:我的问题是很微观的,之所以我们今天做这个沙龙,是因为很多网民对黄金投资是有兴趣的,但是很多人并不清楚自己的个人状况是否真的适合投资黄金?
张卫星:前一段我看了外国一个老先生的书,这个老先生投资很成功,他作为一个个人投资专家是非常成功。他是匈牙利人,他说任何一项投资是要有三个要素:思想、金钱、耐心。正好可以回答你的问题,所谓思想就是你要有足够的意识和想法,你是否可以投资黄金,首先就看你是否有意识和判断以及你对整个事情的判断,如果你有了不论多少钱你都可以做这个事情,如果你没有这个意识就是说破天他也不可能有。
其次“金钱”,做任何投资都要有金钱,只不过比例不同。最后就是“耐心”。我个人经历了很多之后发现这些很重要。你可能有思想但是你没有金钱也是白搭,你可能有了金钱但你没有思想同样无法看到投资机会,可能前两者都有了但没有耐心也不行,投资依然可能失败,所以三者缺一不可。我个人觉得还要投资者自己做决策。但我可以给大家帮助的是给大家提供思想,提供关于黄金投资这个事情我的分析和预测,至于你的金钱和耐心那是你个人投资的问题。
主持人:假设过了这一关,我是要投资。现在在国内您所了解的投资品种和工具是否可以简单介绍一下?
张卫星:其实工具也比较多,我一直不认为投资工具是一个主要的问题,我认为思想意识是最主要的,你到底要干什么这是很重要的。其实黄金的投资工具很多,比如实物黄金的投资方式,实物黄金的投资银行和产品都不少。纸黄金的股票很多银行业有。甚至一些激进投资者通过朋友在海外做保证金的业务。只要你有这个意识虽然实现起来不像股票那么简单,但并不是解决不了的问题。
而我们现在的宣传是没有解决投资者的思想问题,光是生拉硬拽是没有用的。
主持人:您所说的黄金投资意识,怎么样才具备黄金的投资意识?
张卫星:因为他做这个事情首先要了解,接下来有试着玩儿的,有做机构投资的,还是因人而异你的耐心到什么地步,思想到什么地步,金钱到什么地步。所以这个事情还是要靠自己去悟。最近黄金市场涨起来之后我接触了很多人,都是处于好奇心去关注的,而过了这一阵之后就没有再关注了。
主持人:现在的问题是你要让这些看客明白,当看客自己会损失什么?
张卫星:经过市场之后我发现大多数人必然是看客,不要想着去改变他。我只是想唤起少数先知先觉者,如果这些人愿意做这个事情,我愿意跟他们分享我的成果。但是对于大众的唤醒在一开始是不可能做到的。
主持人:我替先知先觉者问您一个问题。您刚才提到的思想和意识的问题,那每一个人的想法不同,您是否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说一下在黄金投资中应当注意一些什么共性?尤其是控制风险。
张卫星:从中期来说实物黄金的风险很低,衍生品的风险主要是比例和方向。风险最大的首先是方向判断,这个方向是它的长期趋势是什么样的,你不要逆市而作,比如一个黄金从原来的400多一口气到500多,以前是没有这样的事情的,以前的涨都比较温和。还有一个就是仓位,仓位这个东西就要靠一些经验了,期货里面也说了,你不损失不可能掌握什么经验的。、
目前这并不是关键问题,在中国更多的是要让投资者明白为什么要投资黄金?比如我预测黄金可以达到两三倍的增,但你不理解还是没有用。其实投资到风险市场中就是风险控制。
主持人:老百姓投资黄金首先要买回来。我的一个朋友买了金条就问我,我把金条买了之后放在银行里面传宗接代。还是等黄金价涨了之后卖掉,获得更高的利润。我觉得这个人是比较有思想的,他说,国内的黄金价格是和国际接轨的,国际的价格是以美元标价的。
张卫星:这个问题和股票一样,巴菲特投资一只股票可能投很时间,他也可以投一只股票很短时间。
主持人:我认为股票好的话一年到底他会给我股息,而黄金到年底他不会给我一些黄金。
张卫星:我觉得你还是没有把黄金的属性问题搞清楚。股票是有分红的方式,这也是为什么世界股票市场走了20年的大牛市,而黄金是另外一个属性,它的这种属性和股票的属性不一样。股票的属性我们可以这么简单的解释,股票的属性任何一年,任何一天我们都可以用投资价值来评价它。但黄金的属性回归不是每天都有的,它是机会性的,如果你以每天和每年的形式分析它就错了。
主持人:有人说黄金从去年的400多到现在500多,前一段是保值性,后面这一段是金融性,您对此怎么看?
张卫星:我觉得个人有不同的判断,个人的解释角度不一样,比如美元前一段货币保值,这是因为其金融属性。而黄金在去年底和今年是摆脱了美元的牛市,其独立的牛市出来了。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不要去追求某一个解释是唯一正确的,很多人说你给我找一个黄金牛市唯一的理由是什么?我没有办法找,很多的因素都在促使。
主持人:现在黄金走到现在主要的因素是其价值的体现,还是炒作的体现?
张卫星:在金融投资行为里面两者是没有分别的。
主持人:在股票里面有一个什么价位以上是过度炒作,什么价位以下是价值回归,您总得有一个标准吧,现在是在价值回归阶段还是价值发现阶段?
张卫星:应当还是在低谷。
主持人:我再问您一个问题,现在我们虽然创了25年以来的历史新高,但是是以现在的美元做标价,美元较25年之前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是否可以理解现在的美元没有以前的美元价值高。
张卫星:这个解释是其中之一的,但不能完全解释我的预测。你说美元贬值了,但是我可以告诉你黄金这么多年也增加了很多。你所说的这些东西我都可以找到辩驳的理由。
主持人:国家很头疼外汇储备的份额问题,假如中国的外汇储备是以黄金为主,那么担心就不存在了?
张卫星:你的假设是不存在的,因为买不到那么多金子。千万不要替政府做决策,因为你的争论和想法是永远不会被实施。
主持人:最后你把自己对黄金的看法做一个小结。
张卫星:首先经过一段时间对黄金投资的研究,我个人的研究结果认为黄金还有两倍以上的涨幅。黄金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差别是非常明显的,在与国际接轨上和国际市场溢价等方面,对于投资者和炒作者参与黄金投资是有益的,如果想学习国际规则参与黄金市场这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从更普遍的角度看,对于投资者来讲更多的人是看客,我们说完了之后热闹一把。而对于真正愿意投资黄金的投资者可以多关注这个市场,研究一下这个市场。对于黄金市场我个人感觉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前景出现。
周小川说,黄金的问题由黄金市场来解决。但我们国家的市场自发性还比较差,所以还需要一些力量来做一些大的动作。而对于机构投资者我想在这里做一些寄语,我们国家缺乏更多的人才来操作黄金市场,
未来黄金市场和股票市场中短期来讲,黄金市场可能更好一些,股票因为它处于大底部构造的阶段,处于恢复期,有机会,如果从股指的角度来讲,不会有太大的机会。可能单一个股票会好,但是指数不会太好。黄金市场是新兴的,这种扫盲的传播效应在未来有好几年。
主持人:非常感谢张卫星老师在百忙当中跟大家谈黄金的趋势和投资理念的东西,希望可以给网友一些启发,我们也希望继续跟张老师合作,传播黄金的投资理念!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
张卫星:谢谢!
王立新:国际黄金投资市场概览
王立新:国际黄金投资市场概览主持人:感谢侯主任的演讲,下面开始我们的主题报告,下面请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总经理王立新给大家做报告,报告的题目是国际黄金投资市场概览,为何要投资黄金。下面我说一下,读者手里都有一个调查问卷表,希望大家在听报告的时候填一下。下面有请王立新。
王立新:各位来宾,大家好,首先非常高兴,世界黄金协会有这个机会和我们对黄金感兴趣的投资人做一个交流,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一下,我是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的总经理,当然,我们代表我们世界黄金协会远东区的郑梁行(音)先生,前几天我做了一下介绍,我借用一下他讲话的内容,我们一个星期前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北京黄金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也做了第二期中国黄金投资与交易高级管理人才的培训班,这是我们远东区的总经理郑先生的一个介绍,题目跟我们黄金大览有关系。非常高兴能给大家做一个介绍。
世界黄金协会是国际性推广黄金的机构,我们不是做经营的,我们是做推广的机构,我们并不经营任何黄金的制品。另外,世界黄金协会也不预测黄金的金价,我们可以个预测黄金金价的走势和黄金金价和其它市场的关系,如果大家问在580美金做一个什么样的评价,我就不做任何的评论了。
我今天给大家讲的分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要认识到黄金投资,黄金作为一种既是商品又是货币金融属性的产品,它有一定风险回报的关系,第二,给大家国际黄金基本面的分析,我们分析金价最重要的原因是看它作为一种产品的供需面,第三,国际上包括中国现在黄金作为投资,哪些产品可以利用?
首先,风险与回报,任何投资产品都有风险和回报两方面做分析的,我们看到黄金所起的作用,黄金的表现,我们在这里先给大家做一个图,美国标准普尔工业指数和黄金波幅的曲线图,说明什么问题,红色是普尔22天波动图,我们分析1968到2004年40多年的期间,我们可以看到黄金和标准普尔指数的金价和标准普尔指数有一个特别的现象。标准普尔的总指数除以黄金的金价达到百分之百的时候,这时候表示黄金的金价突飞猛进,特别高,这是在1978年正好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是黄金真正的官方货币职能取消和美元正式脱钩,这时候的美元金价大家窜升到800美金。1988年两伊战争爆发的时候,这两个期间都可以看到这两个指数有特殊的关系,就是百分之百的指数关系,表现的是黄金波动幅度比一些股票的指数波动幅度小,长期黄金波动幅度比较小,这说明黄金本身比较稳定,它的风险没有股票那么高。作为投资,你们也认识到风险和回报是相应的,回报高代表风险就高。长期来讲是适合长期投资的产品。
但是,在某一个特殊时期,比如说1968年,你预测到美金和黄金脱钩以后,它将出现什么问题,之前买了黄金,你在期间收入就会暴涨,肯定收入很大,但是可能在某一个突发事件之后,因为黄金金价不反映它真正的价值,所以它之后很大幅度暴跌,这时候你抓到哪个点,这是风险和回报相应的解释。
这是黄金和一般投资产品的关系,一般来说是比较低。这说明什么意思。我们看到灰色的线是一般的股票、债券的指数,黄金在这之间是黄的杠,这是一些特殊的贵金属商品,蓝色是货币,棕色是股票,实际上黄金落在所有主要的投资产品中间的位置,我们分析它的特性,它更接近与货币与股票,就是大型的股票,不是小型的股票。而不接近于那些商品。我们一般说商品,铜、铅、锌,这些金属商品,有很多人说黄金也是贵金属,也是商品,但是更多倾向于金融产品。
下面这张图是在过去05年一月份到现在一年半的时间金价的走势图,这个图破了一般投资人的观点,我们一般认为金价由于是美元标价的,所以跟美元走势相反,美元走强,黄金走弱。过去十多年是这么回事。但是我要强调黄金是以美元标价,但不是以美元定价的,这是基本的区别。黄金的定价并不以美元做决定,而是以美元做标价,而且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大家可以看到,黄色的线是以美元计算的金价走势,黄色是以欧元计算的金价走势,在过去一年半中,美元贬值了30%,一般来说美元贬值了30%以美元计算的金价肯定往上走,相对欧元升值30%,以欧元定位的金价应该往下走,但并非如此。它的价格性在过去一年半表现非常特殊,以别的货币计价的金价也是走强。这是新的现象。
黄金和别的投资产品关联度低。这是什么意思?就是不和其它主要资产走势相同方向走。就是说如果经济好的时候股票市场爆升,黄金不是这样。而一般金融资产走势都是完全一样的,都是同涨同落的,但是黄金并不是同落的,跟它关联度低,就是黄金作为特殊的金融资产有很强的保值性,它的保值性在这里显现得很清楚。这是黄金跟中国几个主要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的走势图。正像关联度非常低,没有超过1%,说明也是在任何国际市场来讲也是这个现象,以当地国家货币计价的黄金走势与当地的金融资产关联度不高。
下面谈一下黄金投资的特殊点,黄金投资供需特点。黄金从地下挖出来之后不消失,产出来的黄金基本上几千年到现在积攒下来的黄金不太消失。所有的全球库存大概在15万吨左右,这15万吨黄金什么概念?如果把15万吨黄金做成一个金矿相当于放在艾菲尔铁塔下面只占三分之一。黄金的库存量主要是由黄颜色首饰拥有的量是50%,另外百分之十二,是官方银行专用的储备,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工业用途,你们的电脑、手提电话,我们每个人都有手提电话,这里很多电路板都用黄金。还有牙龈,就是补牙的焊料是非常大的。全球的需求量70%是由首饰来拥有的,消耗了当年产量的70%,剩下是其它的。81年到05年20年间整个需求量稳定上升,但是过去两年,由于金价的高企,需求量受到一定的影响。供应量是浅色的,供应量在88年开始有一定的回落。主要没有发现大型金矿,只是靠现有金矿促成的。全球珠宝首饰量从1998年开始有一个非常高的提升,到了2003年有所下降,但是2003年之后又有所反弹,这个反弹是全球金价开始回升的,一般来讲金价回升首饰量会减少,但是后来看反而不突出。这反映中国老百姓买涨不买落的心态非常明显。黄金里面还有实务黄金投资需求,不包括专业投资者做期货做套期保值纯粹金融买卖,在过去十几年中也有大规模的提升。这里面需求量含我们所谓的零售投资的需求量,含金条,深棕色的就是金条,投资性的金币、金条,中间浅色,最上面这块是官方的金币,比如说我们的熊猫金币,还有国外很多的投资金币,主要是国家发行的金币。
另外,在交易所交易的黄金也是一个新型的投资工具。如果从地区来看,在过去几年之中,由于亚洲地区和中东地区人民收入水平增长比较快,他们对黄金的需求量有一个爆发性的增长,在过去几年,主要黄金需求量的增长都来自于发展中国家。高的黄颜色是印度,印度人口比中国少一点,但是黄金需求是中国的三倍到四倍。其次是美国,中国大概占全球黄金需求量的第三位,在第三、第四位徘徊,然后是土耳其,在全世界有黄金市场需求和生产大国,两个并行的唯一的两个国家就是中国和美国,既是黄金生产大国,美国黄金生产量占到全球第三位,中国是第四位。需求美国是第二位,中国是第三位。
从供需面怎么分析,我们看矿产金,当年从地下挖出来的金子是2300吨,黄金生产出来不消耗,不磨灭,现有的金价平衡靠什么一个是中央银行储备金这几年都是平均的,主要是发达国家央行有一个授金(音)的协议,他们规定每一年的授金(音)不超过500吨,欧洲黄金储备量占到他们总储备量50%以上。欧洲更高。世界银行在平衡外汇储备的时候有一个计划,逐步相对减少他们一部分黄金储备量但并不是说它把他的官方储备给取消了,而是减少它的比例。这是一个。
另外一个,刚才讲了旧金回收,这是黄金可以变现,什么叫变现,这个就表现得很清楚,全球每年700多吨黄金都拿来变现,这点可以说明很清楚。中国有很大的自产的矿产金,我们估计我们的需求量在220--230吨,05年数字还没有公布,大概在250吨左右。主要是首饰用金,黄金投资产品不足10%,我所谓指的黄金作为投资产品不含老百姓从金店买的金条,这些我们都划作首饰,我们所说的黄金投资产品指官方出的金币,可能还有银行出的一些投资性的黄金零售产品,但是不含纪念性的金币,甚至奥运金条我们都划为装饰类或者首饰类,不是真正的投资产品。这个平衡靠一个缺口,就是靠国外进口来补充。
可以看出全球的供需缺口,这是实际的吨位。每一年黄金矿产的产金是有限的,而且越来越难产,南非已经采到地下4公里深了,很难开采,成本也比较高,预计未来黄金矿产金不会增长很大,而且会相应减少,这是全球供需基本面的分析。
最后,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黄金零售投资产品,零售工具,或者黄金整体来讲作为投资产品在国外怎么定义,或者是什么样类别的投资产品。
首先,看规模,它有15万吨黄金,库存量在20000万亿美金左右。其实,你看全球金融投资产品市场,这个黄金市场蛮小的。但是黄金市场有一个特别的情况。黄金不是任何人或者任何国家,任何机构发行的金融资产,黄金具有非常强的独立性,就是在于它不是任何人发行的,虽然说这个市场很小,但是长期来讲它的价格是很透明的,而且不容易操纵。股票、债券市场基本靠一个发行单位或者由几大做市商就把这个市场控制住,但是黄金从全球的盘子来看是很难做到的。
每年营业额超过2.5万亿美金,是不是短期内,等一下我会介绍,最近黄金金价这么高,波动这么频繁我会介绍。24000多吨黄金是由私人投资者拥有的黄金,主要是以金条和黄金首饰。很多老百姓买黄金首饰也是出于投资保值的想法。如果中国人每一个人多买一克黄金,全球要出1200吨的黄金那是不可能的。你可以想象金价会涨到什么程度。通过股票交易所交易的黄金,我下面会介绍这是最新的投资产品。
我们主要讲现货黄金投资产品,主要表现在金条或者我们所谓的在金融机构开设的帐户金,上面黄颜色是印度,红颜色是美国,还有欧洲,欧洲黄金投资市场不是很好,因为他们最近经济不是很好,而且一战、二战以后私人囤了很多黄金,15000多吨个人投资拥有量一部分,很大一部分不是亚洲拥有的,最近几年亚洲人开始增加,真正富裕的国家是欧洲的国家,经过很长时间的战乱,他们拥有黄金的数量是很多的,随着最近黄金的涨价他们也在纷纷抛,所以黄金的供应量也增大了。
现货投资需求论到最大的几个国家,分析起来很特别,一个是印度,一个是日本,一个是美国,还有一个是土耳其,还有一个是越南,这是全球做零售黄金投资的几个市场,印度我们知道很大,还有两个最大的发达国家,一个是日本,一个美国,实务黄金需求量很大,一般来说做投资产品不发达,黄金就买不到了,但是日本和美国不是。越南在非官方来讲黄金就等同于第三种货币。第一种货币是越南盾,第二种货币是美金,第三种货币就是黄金。除了越南盾之外,他们会标多少克。还有一种投资工具,刚才说了现货投资就是金币、金条,还有帐户黄金,我们国内开展的帐户金的买卖,这个帐户金在国外分的很细,分指定帐户和非指定帐户。在国内没有这么多的区别。给你开了户,你就拥有这个黄金。在国外,如果银行倒闭了,你有优先收取黄金资产。如果100个人它统一给你管理,每个人拥有一公斤,不是指名指姓在一块儿,而是拥有次席的拥有权。还有矿山黄金投资股票也是交易产品,最后是交易所交易的黄金产品。
细看,金币、金条一年的投资需求量在全球是50亿美金,大小不一样,在中国很多商业银行开展了黄金金币、金条。我希望在这里澄清一点,国外一般认定的投资金条是什么概念。一般来说投资金条从规格来讲纯度是一定的,最低也不会低于99%或者98%,一般来讲我们叫生水或者加价(音)是最低的,越接近于黄金的原料价钱越好,这不是一个概念。我们国内很多出的金币、金条严格意义上可以作为投资产品,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黄金投资产品,有一些银行业有开始出来,但不是真正出来。老百姓操作比较容易,不需要把金条拿回家,当也要相信银行的公信力。
所谓上市公司的股票国外有三种,一种是大型的黄金矿山的股票。这类的黄金矿山股票波幅不是很大,就像你买大型公司的股票一样波幅不是很大,除非发现新的大型矿难。还有发现了一个新的矿,也未必,这个黄金矿山有很大的赌博性,但是确实发现了很大的矿脉,你手上的股票就很值钱了。国内有山东黄金、中金集团,这是在两家在国内上海交易所交易的矿业公司,还有紫金林宝(音),是在香港上市的矿业公司。还有一种交易方式是期权、期货,是通过商业交易所来买卖的,对个人来讲这是比较前沿的产品,而且风险比较大。我们国家现在还没有开放,可能有一些单位会开出保证金的投资产品,可能你用30%或者最低10%的资金量买100%的货。这是杠杆作用以小利获大利的做法,但是也要冒很高的风险。保证金制度可能会让你回报很高,但也可能让你倾家荡产。所以你适合用哪类的黄金投资产品就用哪类的。保证金黄金投资产品是高回报高风险的。
还有一个交易方式是黄金基金,把黄金直接和现货的黄金挂钩,把十分之一盎司通过美国股票交易所、澳大利亚股票交易所、伦敦股票交易所上市,等同于买黄金现货一样,买任何产品都会以相应等同量的实物黄金做抵押,由世界黄金协会主推的产品,所有买来的黄金都存在汇丰银行库里,等同于买了一个实物在那里。西方发达国家都是通过股票市场做交易,或者期货市场做交易,通过证券公司做交易,那么开展新的途径,实际上就给业余或者专业投资者一个很大的空间来买卖黄金投资产品。交易所交易的黄金实际上从2003年中开始运作,真正开始是在2005年中在伦敦上市,2006年一月份才在纽约上市,在一年时间就上市交易了450吨。
这是全世界澳大利亚、英国、南非、美国的证券交易所所交易的黄金情况。世界上黄金投资就分这么几大类,你可以看到风险和黄金、金价的关联度,现货的金条是最基本的投资产品也是最容易懂的,也最容易入门的,而且金价很低,相对来讲就赌一个金价。另外一个黄金帐户也是比较容易的。第三个投资在中间的,就是主要大型黄金矿山股票,你买它就要看它的资信了。还有黄金期货,这个黄金期货跟金价有关,都不是绝对关联。小型黄金投资者小型矿山投资者在美国和加拿大主要是两种形式。国内有一些开始做黄金期货,正式还没有开展业务。
这是我给大家介绍的整个全球黄金投资基本面的分析,还有到底有什么样的黄金产品供大家选择,刚才我讲了我们不分析金价的情况。我提一点,因为这个问题很多人会问到,金价是由基本面决定的。最近黄金金价这么巨幅的波动是有史以来很少见的,是不是有基金的操纵,我们说是有基金的因素,国际游资,养老金基金、退休基金、对冲基金量非常大。我们世界黄金协会总裁三月份来到世界黄金协会,它来自加州退休金基金,一个加州公务员退休基金是全球最大量的基金,它拥有的量,我老开玩笑它拿着1000亿投资额,当然不全投在黄金市场,但是大型投资基金放在黄金市场会引起一些小的波动。另外,最近,一个星期之内金价涨了这么多,也是很突然的情况,尤其在美联储还升息的情况下,金价还涨这么快,是不是有国际仅仅进来的情况,我们说不会影响黄金基本面的走势,但是会有一定的波动。这些基金的流动量,我可以坦白来讲没有人知道,除非你真正做基金的人,做内线的人,一般没有人知道。也很少是联手起来做的,因为都是对立的。黄金每年3000多吨的需求量和供应量来讲不是很容易操作的,而且黄金市场是全球流动的,不要有太多的担心。
很多人开玩笑说你不是可以搭着投资基金的车,看中眼了,顺眼了,不做这是你的损失,我建议投资者不要这么做。这是上海2002年黄金交易所成立的开始,很多的投资者,商业银行也好,各种金融机构也好也开始进入了黄金投资市场,中行最先进入现货黄金市场,接着是由建行、交行也进入了。但是商业银行还没有真正开展自营黄金投资产品,但是帐户金已经开始了。代销的产品也是发行公司拥有的,不是银行拥有的。
可以说实物黄金投资产品,我们很多人说你刚才讲的需求量,每年有很多的黄金往回流,但是从2003年开始,三年开始我们旧金回收量是蛮大的,但是这个回流量是有限的。三年大概有2000吨左右,这是量是非常大的,在消费者手中多少金子会往回流,我们认为量不会很大。我们真正的消费者对于黄金投资所起的作用和表现的方面还缺乏足够的了解,我们从解放以后到现在黄金投资方面没有开放,这对黄金投资产品也是非常大欠缺,我们希望通过北京青年报的平台,通过他们的报纸,通过投资版给消费者多介绍,黄金作为投资和保值的产品作用在哪里,而且比较公正的作用。我们黄金协会特别想说的是,我们不希望老说炒金,炒金就像把黄金当做炒房或者什么。作为黄金投资产品短期内可以炒它,但是黄金产品适合于长期持有,就是作为最终的资产,当其它投资产品不管用的时候,至少有一种资产是非常稳定的,其中就是其中之一,和传统性,一般我们认识到的金融资产都不一样。
除了独立性、关联度低的特点,黄金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的流动性很好,或者它的变现性很好。我这里介绍有两个概念,我们所说变现性很好,就是我到哪里、24小时就可以很快变现,就是可以变成现金。第二个概念,就是它打折少,就是当一个产品价值是100块钱,当你变现,最简单你是当铺变现的时候,打折率最低的产品当然是最好。我问过当铺的人,所有当东西的产品,黄金是贬值率最低的产品,不超过10%,任何其它产品,开一辆150万大本,停到当铺,50万现金拿走,车留下。但是黄金是90%。还有我们一般说房产可以保值,但是变现性好不好有很多的说法,当你最需要现金的时候,房子肯定是脱不了手的。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王立新总经理,我们有一个读者和互动的环节,因为王立新先生一会儿要离席,我们有一些读者会提问,我们为了鼓励读者,我们给读者提供非常有价值的书,一本是黄金投资价值报告还有是世界黄金报告2005,希望提问的读者请举手。
现场观众提问:我是国内关注国际黄金市场价格比较早的人员之一。我希望王总给在座各位介绍一下,1968年到1978年,国际市场黄金曾经有过从35美元/盎司到850美元/盎司的经历,我想会刺激国内民众对黄金的认识,以及国际投资基金的投资几年和投资理念,第二个问题,刚才王总说了一个,中国12亿人,如果每人多买一克黄金的需求将是1200吨,类似的观念,我在对中国的朋友一年前就反复强调这一点,我现在再冒昧说一举,如果中国人2006年如果只买一克黄金,那么全球黄金价格将达到1000美元以上。
王立新:1968年对我来讲太早了,黄金作用金融资产很多年被中央银行控制,不允许老百姓随便拥有买卖,甚至作为全球最大的金融发达国家美国,通过各种商业机构买金条(金币已经很早就可以买卖)是1978年之后的事,黄金作为国家货币、储币的一种是不可以随便买卖的,1978年之前,当时是金本位制,这是人为的定价,美国给定了一个价钱,35美元/盎司,没有什么特殊的理由,是金融家定了这个价格。当时,美国这么强大,就国际来讲就得靠美国,美国拿什么向其它国家承诺,我这个纸票不是水边印的,我随便印美元你们国家就相当于拿着纸走了。我发行多少美元,我黄金就有多少库存,所以定了一个价钱--35美元。美联储到现在积累了8900吨黄金,到现在为止一盎司没有卖过。当金融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1978年全球金融流动和美国经济不是很好的时候,无法承受货币和黄金一对一兑换。但是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来讲,它创造了特别提款权。有一些经济学家用纸币来代替这种实物性的资产。因为作为一种政府的机构单位最好是发行纸币,纸币是他可以控制的。黄金不是任何机构、任何国家、任何个人发行的金融资产。你分析其它的金融资产,随便举一个例子,国债是国家发行的,任何债券都是事有头,债有主,终于找到一个主了,黄金谁是主?大自然是主。因为这个金融资产最不听我的话,所以我不能这样。当时取消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没有办法的时候,就放弃了美元和黄金一对一的挂钩,过去市场是扭曲的,因为不可以有,但是突然可以有了,所以突然黄金需求突然有一个爆升。这也不自然,是几十年积累下来的。
有人说黄金最高家800多美元/盎司,那是在特殊的时期,特殊的因素,特殊的原因造成的一个特殊的价格,我们分析价格,为什么我们都拿一个跨度做平均价格,我为什么拿图表分析五年价格,这是避免短期因素、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分析。黄金是长期持有的,黄金购买力价值,我们说它的价值不是以一美元计价的,这怎么解释?一盎司的黄金价值可以买什么东西,在一百年前一盎司黄金价值可以买一套很好的西服,现在21世纪的今天一盎司黄金的价值也正好可以买一套很好的西服,这就是价值购买力不变的理论。但是一百年前一盎司黄金只相当于几个美金,现在相当于500美金,但是500美金可以买一套很好的西服了。
对于您第二个问题,我认为不是一个很科学的举例,希望如此,但不会实现的,不可能同时中国人民都买一克黄金,这种情况是很少会发生的,如果说需求量一下1200吨,当然我希望看到这一点,但是突然看到1200吨的需求量,全世界哪里找?当然,这只是一个笑话,说明中国的黄金需求量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中国老百姓现在收入逐渐提高,另外,金融资产也不够丰富,金融资产表现也是差强人意,新的金融资产有特殊的作用,可以吸引消费者把一部分资金投入到这个领域,可以大大增加黄金储备,也可以分散投资风险。我个人是这样认为的。
问:你好,我是王军,来自振化投资有限公司,我想请问总在2006年美国和中国的黄金矿山状况,因为从投资产品的数量和矿山新发现数量都比较大。
王立新:我不是研究矿业的,所以不是太准确。他们估计今年黄金矿业的生产量和供应量会比2005年稍微增长一点点,并不来源于美国和中国,增长会来源于巴西这类国家。虽然这些国家有增长。这一点侯会长比我更有发言权,他来自中国黄金协会。据我了解,中国出现大规模找矿的情况不大。南非黄金的供应量原来只占到全球的四分之一,从两年前开始开始下降,从400多吨的产量降到最近不到300吨。南非作为全世界黄金矿的供应国、产金国,但是这几年本国黄金产量在下降,成本越来越高,产量越来越少。大的矿业公司增长量是来自于去其它国家,比如说去澳大利亚、秘鲁、巴西、印尼,甚至他们也积极在中国勘探,这些地区找矿,来保持增长度,所以传统的黄金供应国的产量在减少,至于说澳大利亚发现一个大矿,都是在说,但是有没有很大的产量上来,一个矿的产量其实也是有限的。最大的矿的一年矿产量大概在20吨左右。我们中国单铁矿也就是这个量。不是某一天刨出一个矿,就有很大的量,这是不可能的。
问:我是东方投资公司期货分析员,我发现黄金在70年代和80年代都冲到历史高点,我发现糖也在同样的情况下个到了很高的位置,也在70年代和80年代,基本的数理分析,您认为黄金和原油有什么基本的关系?刚才您说黄金的价值是非常稳定的,我们现在衡量商品价格,用美国来衡量是非常合适的,而且申万也说美元价值没有处于很高的点位,但是用黄金来衡量的话,会处于很高的价值,但是用白糖来衡量,是处于历史非常低的位置,是不是我们在历史上处于非常低的地位,就可以在白糖上有一个前景非常广阔的投资空间?
王立新:我还重申一点,我不是研究期货的。前段我看了一个分析文章,说黄金和石油的关联度,说在历史上,黄金和石油有一定的关联度,我认为这个理论不成立,在严格的投资分析人来讲这个观点不成立,不是说黄金涨了石油一定涨,黄金跌了石油一定跌。因为黄金和石油有一个重大不一样的地方。虽然你可以说它的战略物资,但是石油是消耗品,是不可再生的,黄金虽然也是不可再生的,但黄金不是消耗。出于特殊的地缘政治,导致短期内的暴跌、暴涨可能国际游资,特别是近几年有关系。刚才我已经讲了一个这个图,美元定价的黄金,跟美元是相反走势,我有一段也很相信这一点,美元只要一跌了,我就买黄金了,因为黄金肯定涨,但是过去一年未必,没有完全按照这个说法走,在美元跌的时候黄金涨,当美元涨的时候,黄金还涨,这个原因还没有人研究出来。你刚才分析购买价值,说油的价值和白糖,我没有研究过白糖,我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关联。
问:黄金价值上涨我有一个新的看法,是不是和中国政府、印度政府宣布增持黄金储备有关系,我知道我们国家的黄金储备比较低,美元的外汇储备相对比较高。
王立新:谢谢。没安排。应该这么说,没有直接的关系,虽然有人炒这个概念,很多国际上在炒,看中国政府是不是要增加官方黄金储备。中国的黄金储备占整个全中国外汇储备的比例相对国际上是非常低的,虽然美元突飞猛进上升,我们黄金储备保持在600吨,三年没有涨,整个比例是比较低的,但是这个低也无法解释,国际上没有公共的标准,比如说美国黄金储备占总外汇储备的60%多,欧洲很多国家,像法国、德国黄金储备占40%,但是日本非常低,欧洲央行在建立欧元体系的时候定了一个标准就是15%的最低限,欧洲央行的外汇储备制度,黄金占到外汇储备15%,不能低于这个数。黄金走势是不是和黄金储备有必然的关系我认为没有。这是市场上在炒这个概念。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王立新非常通俗和深入的讲解。下面我们有五分钟的休息时间,大家可以休息一下。等一下会有非常精彩的报告,有关于黄金投资实务和黄金2006年投资价值的展望。欢迎大家关注!
特尔克:黄金,每盎司8,000美元!
特尔克:黄金,每盎司8,000美元!--------------------------------------------------------------------------------
来源:巴伦周刊 作者:Sandra Ward 发布日期:06-07 02:13
【摘要】 投资者越来越想把美元换成这种货币仍能购买的各种商品,现货市场的火爆很大程度上就是投资者弃美元而去的结果。现在,人们都在寻找美元的替代品,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正遭受严峻考验。
特尔克不但准确预测到自2002年9月启动的黄金牛市,而且他在把握黄金市场的脉络及其背后的驱动因素方面一直是料事如神。长期以来,特尔克一直是黄金和其它贵金属市场的权威,也是Goldmoney.com公司的创始人,这家公司为以黄金为货币进行跨境交易提供了在线平台。他还与人合写了《美元的即将崩溃》一书(The Coming Collapse of the Dollar),2004年由Doubleday公司出版。从书名可以看出,特尔克认为黄金价格的进一步攀升空间很大。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他的想法。
记者:你对黄金价格一路上涨的预测非常准确。
特尔克:整体上是准确的。美元身上的一些问题,促成了黄金价格的上升。因此,准确地说,不是黄金在涨价,而是美元在贬值。今天一盎司黄金能购买的原油数量与50年前差不多,但美元的情况就完全不同。
记者:“恐惧指数”(fear index)是你使用的黄金市场风向标之一,它以M3货币供应量为基础,但现在美国政府已不再公布M3数字了。
特尔克:很可惜,确实如此。美国政府说不再公布M3数字是为了节省时间,并能节省100万美元的数据编纂费用。我对此感到非常吃惊,因为M3是货币供应量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能揭示出美元的流通总量。我猜政府是想隐瞒货币流通环节中的通货膨胀水平,因为不再公布M3数字时,正值美国M3年增长率远远超过8%,且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所以我想这是政府用来控制通胀心理预期的手段之一。不过,这是个弄巧成拙的严重错误,因为这反而增加人们对美元走势的担忧,从而造成黄金价格的上涨。
记者:你是不是认为一场美元危机本该已经降临在我们的头上?
特尔克:是的,也可以说,我们已经遇到了美元危机。这几年来美元的购买力持续下降便是明证,只不过还没达到引发恐慌的水平。不过,我仍然认为迟早会发生这种情况。
记者:我们来谈谈美元面临的压力吧。
特尔克:美元的压力还有所增加。最近我在国外出差时,感觉和以前相比,人们对美元的前景更加担心了。
记者:是谁在担心呢?
特尔克:是那些老练的投资者─即富有的个人和一些基金经理。有两个具体事件与此相关。一是中海石油(Chinese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未获准购买加州联合石油公司(Unocal),当时投资者以为这只是个特例;然而,当Dubai Ports的交易同样受阻时,人们的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为大家看到,美国政府不允许海外的美元持有者将货币转换为美国的有形资产。由此出现一种趋势,投资者越来越想把美元换成这种货币仍能购买的各种商品,现货市场的火爆很大程度上就是投资者弃美元而去的结果。现在,人们都在寻找美元的替代品,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正遭受严峻考验。俄罗斯财政部长在最近的七大工业国(G-7)会议上提出了这个问题,这是个重要的转折点。美国要支持日益加重的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就必须大量发行美元,而此时市场对美元的需求量却在萎缩。
记者:你是怎么衡量市场对美元的需求量的?
特尔克:实际上这是无法衡量的。我们所说的M3指的是美元的供应量,但我们并不真正关心美元的需求量。人们对黄金和美元都有一定的需求量,而我的“恐惧指数”衡量的是两者之间的相对需求变化。“恐惧指数”上升时,表明对美元的需求量在下降。从各种消息渠道可以得知,各国央行都在分散外汇储备、减持美元,个人和机构投资者也是如此。因此我们知道美元的需求量在下降,美国的货币体系可谓千疮百孔。
记者:千疮百孔到什么程度?
特尔克:美元的发行没有任何节制可言。金本位最大的贡献就是迫使各国在发行本国货币时有所节制,假如过多发行本国货币,那黄金会从一国流入另一国,消除和减少经济繁荣和萧条之交替周期的恶劣影响。我们现在所见的美国与中国以及美国与其它国家的巨额贸易逆差在金本位制度下是不可能产生的。不幸的是,我发现美国政府正把资本管制作为处理巨额贸易逆差和国际资本流动失衡的方法。其实,我们需要的是限制美元的流通总量,将美元大发行建立在比较有节制的基础上,而现在政府的下一步动作却可能是资本管制。
记者:美国政府有实行资本管制的迹象吗?
特尔克:是的。Dubai和加州联合石油的交易被拒就是典型的例子。保护主义和资本管制之间有著千丝万缕的关系。
记者:你有新的黄金价格预期值吗?
特尔克:金价还会比现在高很多,我几年前提到的每盎司8,000美元的价格可能是个不错的预期值。
记者:有些研究报告说,每盎司2000美元是个合理的价格水平。
特尔克:我不排除这是个近期的价格标杆。推动金价上涨有两大因素:一是全球对实体黄金有很强的需求,当金价超过每盎司500美元的时候,人们因预期会发生货币危机而开始买进黄金;二是现在市场上有大量的黄金结转交易,这种对实体黄金的需求会令空头面临巨大问题。在这些因素的推动下,黄金价格很可能会在未来的6到12个月内攀升到每盎司2000美元的高点。
记者:目前是否有迹象表明这种情况可能发生?
特尔克:各国的央行将大量储备黄金借出,供各个银行和其它机构做黄金结转交易。也就是说,你以非常低的利息借到黄金,并以现货价格卖出,然后将资金投资到更高收益率的美元或其它货币交易上,只要黄金价格不上涨,你就能赚到不错的息差。然而,在金价上涨的市场环境下,你将遭受损失,因为你最终要买回实体黄金还给央行,但黄金价格的上涨幅度可能会超过你的资金收益率。这类借入黄金的银行和其它机构都是黄金的看空者,而空头在白银市场的状况可能比黄金市场更遭,因为最近白银价格的上涨幅度比黄金更为迅速。
记者:这种情况会持续下去吗?
特尔克:很多投资者离开黄金市场,寄希望于市场价格有所回落,这和大牛市启动阶段经常出现的情况一样。2005年12月金价超过每盎司500美元时,我说过金价再也不会低于500美元;而现在,我们不得不考虑另一个可能性,金价再也不会低于600美元。
黄金的价格过于便宜,价值被严重低估。我们来比较一下:20世纪70年代,金价超过每盎司50美元后,就没再低于这个水平。1971年8月尼克松总统关闭黄金交易窗口,此后两年金价从40美元跳升至120美元。如果将通货膨胀因素考虑在内,今天的500美元相当于1971年的42美元,因此将120美元乘以11倍后就能得到调整通胀后的金额,也就是每盎司1300美元以上。
记者:收益率曲线和黄金价格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特尔克:影响黄金价格最重要的利率因素是实际利率,即经通货膨胀调整后的利率,计算方式是将联邦基金利率减去CPI(消费价格指数)。即使在利率上升时,如减去CPI,实际利率仍可能接近零,或是负值。经济学家约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有个很有意思的网站,叫Shadowstats.com。他将近30年来的CPI还原,不考虑期间发生的所有调整因素,得出的结论是:如果今天CPI的计算方式和70年代的一样,则现在的通胀率约为8%。依不同的通胀率计算方式,实际利率在零附近,甚至可能是负数。这说明目前的通货膨胀相当严重,只有当实际利率达到4%或5%时,持有黄金的优势才会失去。当年前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保罗•沃尔克(Paul Volcker)在短期内将实际利率调高到6%、7%和8%,才让市场相信美国政府下决心要拯救美元,是时候将资金从有形资产中撤出,转而投入金融资产。
记者:政府是不是有点进退两难?
特尔克:美国政府试图在不破坏美元价值的情况下缓解联邦财政赤字,并试图在不破坏经济运行的情况下提高利率。我认为这是无法做到的,美元将继续丧失其购买力。
记者:你是否推荐购买黄金类股?
特尔克:黄金类股现在的价位相对较低,过去几个月来,虽然金价一路上涨,但黄金类股只是慢慢跟进,没有起到带头作用,这与一般情况相左。如果我的理论正确,金价最终涨到四位数,则黄金公司的收益将大幅增加。因此,目前黄金类股仍比较便宜。
记者:会不会有人说你的观点带有利己主义色彩,因为你的公司GoldMoney.com倡导用黄金作为交易货币?
特尔克:我对市场走向的观点完全独立于我的公司,我创建这家公司是因为预期到会有更多的人倾向于用黄金作为交易货币,这既是个投资机会,也是个商业机会。
记者:对黄金投资者来说,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两任主席伯南克(Bernanke)和格林斯潘(Greenspan)有很大区别吗?
特尔克:是的。伯南克和格林斯潘很不一样。格林斯潘显然很懂黄金,他经常在Fed会议上谈论金本位的“自动性”,如果你回顾一下格林斯潘的言论,就会经常看到这个字眼,而伯南克对黄金及其市场的理解可能不如格林斯潘。格林斯潘来自商界,而伯南克则从学术界进入Fed,这使两人的观点和经验水平都存在差异。
记者:伯南克的哪些言行让你觉得他不太懂黄金?
特尔克:他就任Fed主席之前的著述和言论都让我有这种印象。他上任后相当谨慎。他上任才四个月左右,但似乎比较关注20世纪30年代的通货紧缩问题,这是很值得警觉的事情。现在我们不需要更多的美元供应量,而需要更大的美元需求量,而提高需求量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让人们在长时间内对美元及其购买力产生信心。
记者:比如什么措施?
特尔克:比如像沃尔克那样,快速地、而不是有节制地提高利率。
记者:这样会不会产生很多不利影响?
特尔克:有得必有失。我们必须认识到,美国人早已无法以过去几十年来的标准生活了。做出调整一定会产生痛苦,但如果我们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结果导致美元的购买力遭到破坏,那么痛苦会更加剧烈。
记者:这话怎么说?
特尔克:沃尔克提高利率后,我们经历了严重的经济衰退,但调整最终带来了经济增长期,使我们在经济活动中能继续创造新的价值。如果在货币需求衰退的市场环境下发行过多美元,则可能导致几年前阿根廷出现的通货紧缩,或是魏玛时期德国出现的通货膨胀。在阿根廷,比索的供应量缩小了三分之一,但购买力却缩水50%;在德国,马可的需求量出现下降,央行试图通过让更多马克进入流通领域来抵消负面影响。两种情况都造成很坏的结果,最终导致严重的经济动荡。
问题在于,美元是全球的储备货币。如果大家都逃离美元,那会怎样?这就是我那本《美元的即将崩溃》所要论述的观点。逃离美元的趋势会越来越明显,目前美元的购买力只有50年前的5%。
记者:石油对美元疲软产生了什么影响?
特尔克:石油与美元的关系很有意思,因为有两股驱动力相互作用。石油生产国好像越来越不愿意收美元,因为美元在不断贬值。
记者:这个说法有根据吗?
特尔克:俄罗斯人正在质疑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而委内瑞拉总统乌戈•查韦斯(Hugo Chavez)抨击美国时,靶子就是政府的美元发行能力。查尔斯•戴高乐(Charles de Gaulle)曾说过:“赤字不需要眼泪。”显然这是查韦斯无法接受的观点。
记者:那另一股驱动力呢?
特尔克:第二股驱动力是麦特•西蒙(Matt Simmon)的论点,即原油资源面临枯竭。如果可精炼的原油就要枯竭,那价格上涨是理所当然的。因此,一方面美元日益疲软,另一方面高质量的原油供应量也在不断下降。
记者:这意味著......?
特尔克:......不久后原油价格就会高达每桶100美元。
记者:那黄金价格呢?
特尔克:从历史数据来看,原油和黄金的价格关系密切。一般来说,2.2克黄金可以买一桶原油,而现在3.4克黄金才能买一桶原油。不是原油价格过高,就是黄金价格太低;而我认为原油价格是合理的,是黄金价格过低。因此,如果原油的美元价格继续走高,金价也会更高。
记者: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是否适合作为投资黄金的途径之一?
特尔克:ETF是人们关注黄金后产生的创新产品,但我不推荐投资者购买ETF。如果你想在黄金价格上做投机交易,则有ETF和期货两种选择。不过,这与拥有实体黄金是完全不同的。在ETF交易中,你和黄金之间隔著许多第三方,而且也没人去验证供交易的黄金是否真的存在。ETF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唯一批准的无须验资的零售基金产品,是投机黄金现货价格的很好途径,正如期货是投机黄金期货价格的很好途径一样,不过两者都不代表投资者一定拥有实体黄金。
记者:谢谢你接受采访,詹姆斯。
洛克菲勒家族:以石油创造历史
洛克菲勒家族:以石油创造历史约翰·D·洛克菲勒(1839~1937)
如果约翰·D·洛克菲勒(1839~1937)还在世,他的身价折合成今天的美元约有2000亿—根据2003年的《福布斯》亿万富翁排行榜,当时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身价为407亿美元。漫步纽约街头,你随处可以体味洛克菲勒家族过往的辉煌:摩根大通银行、洛克菲勒中心、洛克菲勒基金会、现代艺术博物馆、在生命科学领域位居世界前列的洛克菲勒大学。甚至青霉素能够普及成为一种通用药品,也同洛克菲勒及其家族大有渊源。老洛克菲勒的遗产依然支配着世界石油产业,他本人也堪称今天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西方石油工业的人格化象征。
185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第一口油井—德雷克油井获得了商业性成功,标志着现代石油工业的开始—当时石油最重要的用途是提炼煤油,供照明之用。1870年,洛克菲勒创办了美孚石油公司(Standard Oil Co.)。很快,他就凭借毫不手软地挤压、吞并对手建立起了自己的帝国。到他38岁时,洛克菲勒已经控制了美国炼油业的90%,并大幅度降低了石油产品的价格:在洛克菲勒时期,汽油价格从每加仑88美分下降到5美分。
1911年5月15日,美国最高法院判决,依据1890年的《谢尔曼反托拉斯法》,美孚石油公司是一个垄断机构,应予拆散。根据这一判决,美孚石油帝国被拆分为约37家地区性石油公司。然而尽管有最高法院的判决、尽管媒体此前早已将洛克菲勒定性为“邪恶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垄断资本家,投资者依然热衷地追捧这些“婴儿美孚”的股票,使得拆分后的众多公司的股票市值合起来远远超过原来美孚公司的市值,洛克菲勒家族的财产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比从前更多了。
洛克菲勒创建的石油帝国及其继承公司—埃克森(Exxon)、美孚(Mobil)、雪佛龙(Chevron),连同起家于德州的德士古(Texaco)、海湾(Gulf),英国石油公司(BP)和英荷皇家壳牌石油公司(Royal Dutch/Shell)并称“石油7姐妹”,成为世界上最大的7家跨国石油公司。1999年埃克森同美孚合并,2001年雪佛龙同德士古合并,此前海湾在1980、1990年代将其资产售予雪佛龙和英国石油公司。今天,埃克森-美孚,雪佛龙、英国石油、壳牌和法国的Total是世界最大的5个石油公司。
当约翰·D·洛克菲勒在1910年发现自己名下的财富已经达到近10亿美元时,他开始考虑如何运用这笔财富。由于他对购买法国庄园或苏格兰城堡没有兴趣,又不屑于购买艺术品、游艇或中世纪韵味的西服以及所有富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东西,他就把自己收入中的很大部分投资于煤矿、铁路、保险公司、银行和各种类型的生产企业,其中最出名的是铁矿生意。
对于中国人来说,“富不过3代”似乎是铁一样的定律,然而洛克菲勒家族从发迹至今已经绵延6代,仍未现颓废和没落的迹象。这与他们的财富观念和从小对子女的教育息息相关。他们的家族崇尚节俭并热衷创造财富。这两点从洛克菲勒家族的中兴之主劳伦斯·洛克菲勒的一生中体现得尤其充分。
2004年7月11日,坐拥亿万家财、在美国叱咤风云的劳伦斯·洛克菲勒在睡梦中与世长辞,享年94岁。这位洛克菲勒家族的第3代传人,尽管含着金钥匙出生,却绝不是一位纨绔子弟,他在有生之年不仅开了风险投资的先河,还为美国的环保及慈善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老约翰·D·洛克菲勒惟一的儿子和继承人是小约翰·D·洛克菲勒。小约翰·D·洛克菲勒共有6个子女,姐姐芭布斯最大,其他都是男孩,从大到小分别是约翰、纳尔逊、劳伦斯、温斯罗普和大卫。劳伦斯·洛克菲勒1910年5月26日生于纽约。童年时期,劳伦斯与年长他两岁的纳尔逊关系最亲密,他们曾一同饲养兔子然后卖给科学实验室换取零用钱。这样的事情听起来似乎很难和富可敌国的洛克菲勒家族联系起来,但事实的确如此。洛克菲勒家族的子孙之所以能获得日后非凡的成就,和他们自小受到的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为了避免孩子被家族的光环宠坏,不管是老约翰洛克菲勒还是小约翰洛克菲勒,在教子方面相当花心思,并有一套祖传教育计划。父亲鼓励劳伦斯等孩子做家务挣钱:逮到走廊上的苍蝇,每100只奖一角钱;捉住阁楼上的耗子每只5分,背柴禾、劈柴禾也有价钱。劳伦斯和哥哥纳尔逊,分别在7岁和9岁时取得了擦全家皮鞋的特许权,每双皮鞋2分,长筒靴每双1角。
劳伦斯的中学时代是在林肯中学度过的,这所中学以其“实践出真知”的教学理论而闻名,劳伦斯在摄影、旅游以及探险等方面的兴趣得到了鼓励及发展。劳伦斯和他的几个哥哥姐姐,尽管出生在美国最富有的家庭,但一直都保持着勤俭的美德,这得益于他们的家庭环境。小约翰洛克菲勒一直像父亲那样,定期翻阅孩子的账本,检查他们的支出。作为浸礼会教友,洛克菲勒家族抵制跳舞和酗酒,因此在他们的家里看不见富人豪宅里常有的舞厅和酒吧。虔诚的宗教信仰,令洛克菲勒家族在优越的生活中依然保持节约。
老约翰洛克菲勒曾说,赚钱的能力是上帝赐给洛克菲勒家族的一份礼物。劳伦斯从祖父那里继承了赚钱的天赋,他的名下拥有15亿美元的资产,在《福布斯》全球587位亿万富翁中排名第377位。1937年,劳伦斯继承了祖父买下的纽约证券交易所,从华尔街踏上创业之路,开了美国风险投资的先河。出人意料的是,他并没有购入更多的蓝筹股,而是开始投资并协助新成立的企业创业。他的第一次尝试非常偶然。当时,他和新婚妻子预备定制几件家具。当他看到芬兰设计师阿尔瓦阿尔托设计的曲木家具照片时,预感到这些家具会成为现代家居的理想选择,于是订下订单购买了一批,在纽约开了一家专卖店。尽管许多人曾对生意前景表示怀疑,但结果家具十分抢手,直到1940年货源因芬兰冬季战争受到影响,生意才被迫中断。劳伦斯的第二桩买卖则更有影响力。他结识了一战飞行员埃迪·瑞肯贝克,认为瑞肯贝克关于商业空运即将兴起的看法很有见地。于是,1938年,他资助瑞肯贝克成立了东方航空,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而东方航空也成为战后盈利最多的航空公司。此外,他在1939年投资的麦道航空公司也成为军用航空器的主要供货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冻结生意,进入海军服役,军阶至少校。战争结束后,他重返商场,继续寻找新创立的企业进行投资。1959年《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文章特别指出劳伦斯在“风险资本”这一新领域所作的贡献,从而确立了他“风险投资之父”的地位。劳伦斯联合洛克菲勒家族其他成员以及包括现代艺术馆在内的一些机构成立了专事风险投资的凡洛克风险投资公司。截至1996年,他们共投资221家处于起步阶段的公司,这些公司在得到投资后都取得了良好的业绩。
数十年的从商经验,令他相信保持头脑灵活、与时俱进的重要性,因此他很乐于接受新事物,引入新概念,推动创业投资基金,发展高科技和其他新兴行业,包括投资苹果电脑和全美最大的芯片公司英特尔集团。
从J·D·洛克菲勒成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个10亿富翁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洛克菲勒家族,仍在续写着辉煌的历史,他们没有整天躲在房间里计划如何守住自己的财富,不让金钱落入别人口袋,而是积极的参与文化、卫生与慈善事业,怀着富有的负罪感将大量的资金用来建立各种基金,投资大学,医院,让整个社会分享他们的财富。在今天的美国,要完全躲避这个家族的影响几乎是不可能的,毫不夸张地说,洛克菲勒家族在过去150年的发展史就是整个美国历史的一个精确的缩影,并且已经成为美国国家精神的杰出代表。
国内期铜最大赢家揭密
国内期铜最大赢家揭密来自西部的M公司从3000美元至8000美元一路做多,对决国储和最大铜生产商赢利数亿计2006年5月28日上午10时,当身着深色西装的H先生出现在上海浦东国际会议中心,一些期货界人士纷纷站起身来。握手应和之间,圈内人都很清楚,H先生受到瞩目,并不是因为他今天戴了条醒目的金色领带——一年间,全球铜价从3000美元飞涨至8000美元,而H先生率领的M--迈科期货公司,一路做多,成为国内铜期货市场的最大赢家。这是“第三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的会场,人们清楚地记得,一年前就在这里,空方的声音占据了绝对主流,但市场的现实不仅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看法,而且在多空两方阵营间,产生了数十亿计的资金输赢。
“小母牛”和“胡空铜”
一年之后,市场令胡凯西为自己的“叛变”暗自庆幸,他成为空方阵营中第一位承认错误的分析师,而及时纠错是期货行业最重要的原则之一。被称为“小母牛”的金属分析师斯特恩柏(Ingrid Sternby)这次没有来,但就在一年前的“第二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上,这位巴克莱资本旗下的女分析师一开口,就引得满场哗然。“现货铜的目标价位将在每吨4000美元触顶。” 30岁的斯特恩柏在2005年5月27日下午说,当日的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三月期铜收报每吨3087美元。“在3000美元的历史高价区,发出这种预测,我们感觉是胡闹,简直像天方夜谭!”上海中期交易三部总经理胡凯西说,截至当时,LME历史上铜价超过3000美元/吨的行情不过五次,最高价是1989年1月的3304美元。随后,主持会议的上海期货交易所副总经理彭俊衡在点评斯特恩柏的演讲时笑言,“今天来了一位看多者”。因为那时的国内分析师几乎对铜价一致看空。在那个下午,以“预测准确率”著称、在2005年全球19位分析师中排名第二的斯特恩柏受到冷落。
“当时我正好坐在她旁边,她发言后,例行的提问时间都没人问!”胡凯西回忆说,。当时他没有上台发言,却受到与邻座斯特恩柏截然不同的对待。同行纷纷过来与他攀谈、握手、索要名片,“我都不明白为什么一下子成为中心,那么受欢迎!”彼时,胡凯西正是做空期铜的主力军。之前,他曾发表过数篇论证期铜牛熊转折的文章,其中2005年4月26日发表的《供求关系理性调节 铜市走向价值回归》备受关注,随即市场人士开始称胡凯西为“胡空铜”。那一时期,许多国际投行也同样不认同巴克莱资本的预言。当日会上,麦戈理银行金属分析师Jim· Lennon强调,目前投资锌、镍的收益将比铜要高,言外之意,投资铜的风险已经过大。而6月份之后,高盛分析师也对铜价作出预测,认为2005年年底前LME3月期铜将跌至2500美元/吨。那次会议后不久,期铜空方人士发现,他们的意见领袖“胡空铜”悄然转变了阵营。2005年6月27日,胡凯西在上交所杂志公开发表《创造超级牛市,还是回归历史周期?》一文,称“铜市正处于历史的十字路口。‘中国因素’,‘美元贬值’两大矛盾正把铜价带向不可预见的高度。”之后,胡基调转换,逐渐唱多铜市,一系列牛市观点相继出炉。“我的空派同盟都骂我,说我是‘大叛徒’,跑得太快!”胡凯西回忆说。当时,对铜价前景捉摸不定的胡凯西到苏南对电缆企业进行调研时,发现铜制造业非常兴旺,为铜价提供着有力支撑。同时,刚刚出炉的“中国十一五电缆规划”又使铜消费获得了较大发展空间。此外,罗杰斯(量子基金创始人,索罗斯的合作者)的书———《热门商品投资》也动摇了他的空铜信心。“一个新的牛市正在到来,这个新牛市属于商品——原材料、自然资源、硬性资产和实物。”胡凯西与众多痴迷此书的读者一起被卷入“正在到来”的商品期货热潮。“我受到很大震动,之前信奉的铜价3000美元到顶的完美箱体理论被彻底打破。”胡凯西说,他开始相信罗杰斯说的话——“商品市场已从1999年谷底反转,开始了一个可能将持续18年的大牛市”,也开始关注他先前的对手——巴克莱女分析师斯特恩柏的观点。
一年之后,市场令胡凯西为自己的“叛变”暗自庆幸,他成为空方阵营中第一位承认错误的分析师,而及时纠错是期货行业最重要的原则之一。统计显示,本轮牛市行情从启动初期伦铜价格1800美元/吨,到2006年5月11日最高价8800美元/吨,累计上扬300%多。同时,铜价上涨速度几近“疯狂”:国际铜价从4000美元涨至5000美元用了大约四个月时间,从5000美元涨至6000美元为一个月的时间,从6000美元涨至7000美元用了半个月,而7000美元至8000美元的涨速仅有10天。目前,这场横跨05、06年度的商品牛市目前仍在进行中。而就在一年前巴克莱资本上海放言铜价上冲4000美元的预言时,在遥远的中国西部,一个同样看多铜市的机构已暗暗发力,并在此后的大涨行情顺势获利。
黑马“M”
“M期货这波行情做得很有气势。”盛先生认为,这一波行情中,无论是人民币升值还是国储抛铜,M从未改变多头信心,反将其视为最好的获利时机。 2006年春节过后,沪铜价格一路上扬,成交量却日益惨淡。市道冷清,一家先前为期货界所不闻的公司悄然现身上交所沪铜持仓龙虎榜榜首,且一路做多,跟随铜价上行突破8000美元。“当铜价涨到4000美元以上时,国际国内分析师都晕了,看不懂。我们公司的客户也很少做铜了。”上海中期的胡凯西说,随着铜价进入高位,波动幅度日渐加大,震幅最大的一天达到7000元。上海期货交易所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沪铜成交金额及成交量同比皆出现萎缩。前四个月沪铜成交量为349.1536万手,同比下降了65.37%;成交金额为8708.5406万元,同比下降了43.735%。此时,来自西部的M期货公司异军突起,最高时持仓量近万手,即便近日回调阶段,持仓量仍保持在5、6千手。被市场人士视为“黑马”。“刚接触M期货时,发现他们看多牛市的思路坚决而清晰,我和我的客户就决定跟着M做。”5月20日,M期货的客户操盘手小洪向记者讲述他加入M期货的经历。继2004年铜价三次暴跌后,2005年5月伦铜进入第四次下跌区间,其时,铜价在3100美元至3300美元附近盘桓。“当时铜价进入历史高位,很多人都看空,我也是。在3200附近时,我做了一波,抛空。结果,一开盘就跌,正好在我的预测之内。奇怪的是,每次跌到下午收盘时又涨起来了。”小洪说。连续三天,总是先跌后涨。小洪有些琢磨不透,仔细一查,发现M期货买盘较多。于是直接去找M公司的总裁———浸淫期货业20年的H先生。“他跟我讲,十年前你用的铜是两三万元一吨,十年后为什么还能用两三万的铜?十年前你的房子多少钱?十年前你拿多少工资?为什么就不允许铜价上涨呢?他讲得也有道理,中国用铜量已经从十年前的一两百万吨,到现在的四百万吨,自然带动价格上涨。”被H先生说服后,小洪开始跟着M公司做多期铜。“到5月份时,很多人还在看空,我们就已经决定做多了。” 小洪说。
“这波行情中,M期货的获利水平,应该说在国内期货历史上开天辟地头一个。”自1992年跻身期货业,亲历数次大涨行情的伦敦金属分析师协会个人会员盛先生表示,行情初期,国内也有其他公司做多,但是像西安M那样“坚决地一路跟上来的,不多。”另一位操盘手朱志刚告诉记者,M期货从铜牛行情启动之初的2940美元一直跟到最高峰时8800美元,获益数亿元以上。“其中有7成收益来自铜价6000美元到8000美元阶段,也就是4月中旬到5月中旬这段时间。”这位操盘手说,M期货去年5月从3千万资金起步,中间铜价天天涨停板的时候,一波也没落下。上海期货交易所公布的持仓报告显示,2005年5、6月份,M期货开始现身上交所每日持仓前20名多头行列,当时多在第10名、11名等位置出现;7月,M期货渐渐迈入多头前5名;8月,M稳居多头榜前三甲之位。2005年9月初,当国际铜价在每吨3500~3600美元之间震荡,沪铜主力合约期价维持在34000元左右时,M期货席位上资金的多仓量开始增加,9月9日至12日多仓从1000手增至4000手左右。9月20日该席位上多单再度增仓,9月23日,多单增至7398手。统计显示,M期货增仓的同时,沪铜12月合约价格每吨上涨了1500元。进入2006年,M期货已成为业内多头标杆。持仓龙虎榜上多单第一的位置已牢牢为M期货所把持。截至5月24日收盘,M期货仍持有多单6566手。当日上海期铜市场全天处于涨停状态,成交清淡。各主要合约收盘价格全线大幅上涨,涨幅在2650-2840元间,其中主力0608合约收报73850元/吨。“M期货这波行情做得很有气势。”盛先生认为,这一波行情中,无论是人民币升值还是国储抛铜,M从未改变多头信心,反将其视为最好的获利时机。
“获益已经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期,我们没办法再去猜测了。现在谈预期没有什么意义。”H先生说,从去年5月到现在,M期货客户的平均盈利至少200%到300%。H先生,现为M金属集团首席执行官。不惑之年,他成为2006年期铜牛市中站在收益率最前端的幸运之子。13年前,H先生创办了M集团公司;2003年,M集团收购一家国有期货经纪公司,改组成立M期货,开始涉足国内期货经纪业务。5月22日,谈起M期货铜牛行情中的“一枝独秀”,H先生坦言,“也算不上得意,不过,对于我们这些做期货的人来说,确实一生中也许很难遇到一次。”这次行情令他惊讶之处在于,“速度太快!”以往一天上涨100美元的行情,现在500美元1个晚上就可以拉上来。H先生自言是对数字敏感的人,然而高速上涨带来的高收益也超出了他的预料。“获益已经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期,我们没办法再去猜测了。现在谈预期没有什么意义。”H先生说,从去年5月到现在,M期货客户的平均盈利至少200%到300%。“他们操盘的人讲究盘感,而我对价格决策比较敏感。” H先生说,严格的现货贸易背景使M期货对价格发现功能具备便利条件。“去年,我们获益最丰厚的倒不在期货,而是现货。一年铜贸易量近15万吨,每吨平均盈利200美元,是个什么数字?”H先生说,铜价飞涨使多数国内贸易商垮台,而M集团因提前一个月确定铜价而占尽先机。去年6月,当市场全面看空铜市,认为“铜价进入历史高位”,“战略性空头”宣言弥漫时,H先生感觉到市场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他提出,铜价3000不是历史高价,仅是起步价。事后,M公司对期铜从3000美元一路牢牢抓至8000美元。
在国储抛铜事件中
“我们只希望能保证市场一个合理的价位。有人说我们没有跟国储一起抛铜就是不爱国,我不赞成这种观点。”2005年6月的多空分歧仅是序幕,而之后的国储抛铜事件将中国铜市定价矛盾暴露出来。2005年11月15日晚12时,国储首次储备铜拍卖前夜,M集团开始商议对策。“当时我们决定参加第一拍,接下这批货。因为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拍卖过铜,这是具有历史意义和纪念意义的。”H先生回忆,他当时告诉同事,第一回合,无论什么价格,尽量拿下。业内人士透露,当国储第一次宣布卖铜的时候,很多贸易商、制造商并没想参与拍卖。“因为当时国储卖的铜都是老铜,质量不好。”但对于在期货市场持有大量多头仓位,同时又是中国最大的现货铜贸易商之一的M集团来讲,国储抛铜并非像其所述“稳定国内铜价”那样简单。“众所周知,国储抛铜并非出于稳定市场价格的公心,而是要打压国内铜价带动伦铜下跌,他们希望借此挽救在伦敦市场抛空被套的账上亏损。”一位业内人士说。对于M集团而言,国储抛铜导致沪铜价跌,将直接威胁M期货客户多头头寸的安全。另外,能否接下国储的铜,还间接影响到M集团在华东市场的声望。
而在国储抛售的2万吨铜中,有7千吨铜在华东地区。1万4千吨在华北、湖南等其它地区。华东地区尤其是上海地区,一直以来是中国铜市的标准地和集散地。所有中国的铜价都要看上海,上海铜价要看华东。华东地区价格是个标杆,谁拿下华东,谁将对中国的现铜价格拥有发言权。2005年11月16日上午8点30分,国储成立以来的首次储备铜拍卖开始。起拍价定为37800元/吨。 当日,M集团以3万8千多元的价格竞拍到约千余吨铜。“拍下后第二天我们就在市场上以3万9千3、3万9千4的价格卖掉了。”H先生认为,第一次拍铜的启示在于,铜价在3万8、3万9这个区间是合理的,市场是可以接受的。当时有媒体评论称,“国储首次竞价销售2万吨储备铜颇为顺利,成交价格低于市场预期,受此影响国内铜现货市场价格大幅度下跌,而随之LME三月期铜也出现下跌走势,最高跌100点。”当天下午,国储发布公告称,将于11月23日再度拍卖2万吨储备铜。“这种做法背后的潜台词就是,第一次没拍到的人,大家不要买他的铜,我们后面还会继续放铜,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打压铜价。”一位曾参与竞拍的现货商告诉记者。11月23日,国储第二次拍铜。其“稳定铜价”的用意在开拍前一天顺利实现,11月22日伦铜全天下跌119美元,收盘至4101美元;在伦铜大跌的带动下,沪铜跌势更为凶猛,11月23日盘中触及跌停35540元/吨人民币,后又收盘于35610元/吨。 期货价格大跌的消息传来,在第二次拍卖中拿到铜的人,担心手中的货贬值,蜂拥而至期货市场卖铜。卖盘增多更导致了跌停继续发生。12月2日,国储第三次拍铜,那位参与期铜拍卖的现货商回忆,同第一、二次拍卖不同的是,第三次拍卖的成交价格已经显得较高了,很多质量并不好的铜都被拍卖者拍到38500元/吨。在这些疯狂的竞拍及成交价不断升高的带动下,国际期货市场的多头主力也再次发力,冲上高位。 第三次国储铜拍卖结束后,伦铜一路上扬,在12月2日当天伦铜价格竟达到了历史新高4445美元/吨。12月7日,国储第四次拍铜,由于底价开得较高,达到39000元/吨,导致两万吨铜近85%流拍。总成交量仅3700吨左右。当日,伦敦金融交易所(LME)三月期铜在基金买盘推动下升至新高,终盘收报每吨4452美元,大幅上涨78美元。受隔夜伦铜影响,沪铜市场开始发力。12月8日,沪铜高开高走,全线上涨。其中主力合约0602以39240元报收,上涨740元,盘中创下39350元历史新高;现货合约0512收至39760元,上涨620元。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是铜资源严重紧缺大国,每年至少要进口一百多万吨铜。正常情况下,应该是上海铜价高于伦敦铜价。而在国储抛铜时期,进口铜每吨亏损达四五千元,“实际上是这种不合理的市场差价给有远见的进口商提供了发财的机会。”“我们只希望能保证市场一个合理的价位。有人说我们没有跟国储一起抛铜就是不爱国,我认为从商业角度看,必须理智。”H先生说。上海一位金属分析师指出,国储抛铜在抑制铜价过快增长的同时,也孕育了2006年上半年铜价的“疯狂”上涨。“如果说金属市场被人为扭曲的话,最终还必须扭曲回来。值得思考的是,一国的物资储备机构,是否应该参与期货这种过度投机的市场?”
对决现货商
“我们注意到,保值盘在不断卖现货的同时,并没有平仓,他们的空单量并没有减下来,说明保值盘抱有投机的想法。当正常的套保因过度成为投机时,自然会遭遇多头逼仓。”在国际金属市场,此次行情被认为是期货业百年历史上,国际基金第一次逼仓现货生产商。2006年初的上海铜市,当现货商开始每年一度常规的期市套期保值时,因超量套保引发的多方逼仓行情渐至高潮。金属市场人士注意到,在上交所持仓排名榜上,与多单第一M期货遥相并列的空单第一名,多数时候是J期货。尤其是三月初以来,沪铜J期货席位上一直持有大量空头头寸。3月初,多方M期货持仓量为5000手左右,空方J期货保持在4000手附近。3月21日,沪铜价格至4.6万-4.7万人民币时,J期货持仓量突增3295手,总持仓量达8124手。“这时,多空矛盾完全白热化,空方开始大幅抛出空单,问题已经出现,我想,坏了,他哪里有那么多货交啊!”H先生说,在期货市场,不能按时交货都算是投机。3月24日,J期货空单量增仓552手,至10209手,M期货则增仓2259手,至6938手。之后一周,空方有4个交易日保持在万手以上,两个交易日为9600手以上;多方则在5个交易日增仓千余手。那个交易周,多空双方一直在对峙。统计显示,4月底,沪铜连续几个涨停板后,多方开始逐渐减仓。5月26日上交所持仓排行榜显示,空仓首位的金瑞期货席位期铜合约中,仅0606合约空单一项,累计盈亏-5.98亿,浮动盈亏-2.16亿。 该合约建仓过程表显示,3月21日,J期货在该合约的空单量为3054手,至3月30日,0606空仓量增加到5105手,之后,该合约小幅减仓,至4月底,空仓量保持在4300手附近。“我们注意到,保值盘在不断卖现货的同时,并没有平仓,他们的空单量并没有减下来,说明保值盘抱有投机的想法。当正常的套保因过度成为投机时,自然会遭遇多头逼仓。”上海市一位操盘手表示,4、5月间,铜价从6000美元冲到8000美元,并不是多头买上去的,而是空头补上去的。在期货市场,做空的人,到期一定要买回合约对冲头寸,当空头买回头寸时,价格就推上去了。公开资料显示,J期货由中国最大的一家铜生产商控股,一直以来,在国内铜期货交易中,J期货以独特优势,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持仓量常列上海期货交易所第一名。按行业规则,金属生产厂家一般会以卖空方式锁定利润,为现货交易套期保值,但国内亦曾发生因厂家超额套保造成巨亏的事件。
国际黄金体系对比研究
国际黄金体系对比研究http://www.chinagoldcoin.net/BIG5/shidian/images/page_line3.gif 中国黄金体制正处于由计划管理体制向市场管理体制改革过渡的历史时期,需要研究对比国际主要的黄金管理体系,从中找出优点和不足。通过比较研究,规划中国的黄金体系是本文的主旨。黄金体系涉及到货币银行学问题、金融市场和金融投资问题、商品的生产交易问题及中央银行管理体制问题,通过黄金体系的研究希
望把这些经济金融要素作出总结归纳,为设计中国的黄金体系提供参考,为民众的黄金投资提供参考。
http://www.chinagoldcoin.net/BIG5/shidian/2003-12-16/index.jpg 冷战结束,国际多极的世界格局逐渐形成。而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企业属地化的经济新秩序框架初步建立。自1976年世界第三个国际货币体系—一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开始运行,黄金逐渐脱离货币专属性,建立起融货币、金融、特殊商品等多重属性的新体系,并得到了充分发展。各国各地区结合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创立了各种黄金体系。
一、黄金体系
黄金是一种拥有货币属性、金融属性的物理化学特性突出的特殊贵金属商品。世界上的黄金由货币性黄金、金融性黄金和商品性黄金组成。这为不同黄金通过交易相互融通关联奠定了基础,也为建立灵活的市场机制体系,通过价格发现机制奠定全新的黄金运行体系奠定了基础和留下了多种形式创新的空间。
黄金体系是黄金从产品到运行管理、体制法规、机构组织等各种要素配置行为的一种运行体系。主要包含的内容有:
1、黄金的产品:分商品黄金产品、金融黄金产品、投资黄金产品。
2、黄金生产供应体系:分黄金供应生产管理及管理体系和再生金生产与管理体系。
3、黄金的消费需求体系:分首饰生产需求、工业消耗需求、医疗需求、贵重礼品及文化产品制造、装饰用材需求。
4、黄金的投资与交易体系:分交易所、坐市商、投资者。
5、黄金的货币体系:官方货币准备制黄金体系。
6、黄金的监管、法律法规、监管部门及行业服务组织体系、行业中介机构。
上述黄金体系组成要素的不同组合在不同的地缘经济体制下就组成了不同的黄金体系。
二、黄金体系的类型
1、黄金体系类型的划分标准:
(1)地缘政治经济体因素,体现在不同政治经济集团、不同国家和地区上。
(2)政治经济制度因素,如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差别,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差别。
(3)经济体制差异因素。
(4)黄金市场的发展程度。
(5)构成黄金体系各要素的发育程度。
(6)黄金体系要素组成特征。
2、当前世界上主要的黄金体系类型:
黄金体系类型:
1)国际黄金管理体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管理的黄金体系
2)计划体制下的黄金体系一一俄罗斯模式
3)市场体制下的黄金体系:a、英国模式 b、苏黎士模式 c、美国模式 d、亚洲模式
4)转型期经济体制下的黄金体系——中国模式
3、本文研究的主要黄金体系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管理的黄金体系——IMF模式。
(2)传统的原苏联、中国等计划经济体系下管理的黄金体系——苏联模式
(3)英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管理的黄金体系——伦敦黄金体系
(4)欧洲苏黎世市场经济体制下管理的黄金体系——苏黎世黄金体系
(5)美国市场经济体系下管理的黄金体系——美国黄金体系
(6)新兴市场体系下的黄金体系——香港黄金体系
(7)中国改革经济转型体制下的黄金体系——中国黄金体系
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管理的黄金体系
1、管理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管理法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76年通过的牙买加协议及随后配套的有关黄金管理的系列法规。
3、相关的组织:世界黄金协会、国际黄金交易协会、世界银行。
4、管理特性:依据国际法规则,按出资国通过的协议规定实施管理。
5、IMF保存的黄金储备规模为3200吨左右纯金。
6、管理的模式:根据IMF的有关规定和出资国会议授权,通过世界主要的黄金交易所进行调剂交易,所得收益纳入专项基金。
四、计划经济体制下管理的黄金体系
1、管理机构:
(1)黄金生产由工业部门的专业黄金管理局主管。
(2)首饰生产部门由专业的轻工业部门管理。
(3)流通领导归中央银行的货币储备部门管理。
2、管理法规:按照国家制定的专项法律法规实施管理。
3、管理模式:
(1)黄金实施严格的官方管理,严禁私人经营和市场交易。
(2)从生产、供给到产品加工、销售,实施严格的许可证管理,黄金开采需要专项许可证,工业部门生产销售需要银行特别许可证。
(3)除满足工业部门使用外,国家储备黄金作为战略物资在国库中冻结,只有在央行受国家委托,可开展国际经营、结算、支付。
(4)央行在国内实施统购统配,统一精炼、统一储运。
(5)工业、首饰部门实行计划指标配给制管理。
4、管理黄金的性质:
(1)典型的国家储备中重要的货币黄金性质。
(2)配给制工业生产用部分商品黄金。
5、作为国家战略物资,配置有几万人的专门部队从事专项黄金业务。
五、英国币场经济体制下管理的黄金体系——伦敦黄金体系
1、管理部门:英国的金融服务局
2、相关的行业组织:伦敦黄金市场协会(LBMA)和苏格兰银行
3、管理规定:
(1)英国的金融服务局关于金银管理规定和金融服务法、证券法 规中有关金银规定。
(2)伦敦黄金市场协会(LBMA)章程及有关法规。
(3)伦敦黄金市场交易规则。
4、管理特征:
(1)典型的以伦敦黄金交易市场为核心,以苏格兰中央银行为储备的市场交易机制管理体系。
(2)拥有货币黄金、金融黄金、商品黄金完整运行体系的黄金体系。
(3)是世界各地官方黄金交易的主要市场。
5、管理黄金属性与规模:
(l)伦敦交易所是世界上最大的全球性交易所,是商品黄金、金融性黄金、货币黄金三种属性黄金和实物相互交融的市场,是交易系统的黄金属性。
(2)英格兰中央银行约有黄金储备715吨,2001年一2002年3月15日通过17次拍卖活动销售约400吨黄金,其储备减少至315吨。这属于货币黄金被英格兰银行计入国家储备中。
6、管理模式:
(1)国家设立的金融服务局,按照国家管理金银的法规,负责黄金事务的管理和监管其下伦敦黄金市场的经营管理,英格兰中央银行负责国家储备黄金的管理。
(2)国家储备的货币黄金通过伦敦黄金交易所进行买进、卖出调剂。由英格兰银行代表国家负责运作。
(3)伦敦黄金市场协会通过出资协议、交易规则、协会章程、交割规则、结算规则等法规负责交易所的运作与管理,提供交易的保障、并负责监管。
(4)伦敦黄金交易所是现货与远期期权交易所,是现货交易所。
(5)伦敦黄金交易所交易是通过各大金商的销售联络完成的,交易所会员由具有权威性的五大金商及一些有资格向五大金商购买黄金的公司或商店组成。交易由金商根据各自的买盘和卖盘报出买价和卖价。交易所交易灵活、黄金的纯度、重量、交割的地点都可由客户选择。另外,客户无须交收现金即可买入黄金现货。到期按固定利率支付即可,但此时客户不能获取实物黄金,条件价格好时可相反操作进行平仓。
(6)黄金的定价由定价会议的5个会员(洛希尔银行、德意志银行、枫叶银行、汇丰银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在洛希尔银行办公楼内每大两次进行.时间分别是10:30分和15:00。其定价的方式通过交易的割差最终确定,并为当时全球主要参考价格。
(7)交易所交易的金银都是符合标准的产品,并都是带有LBMA授权精炼戳记和编号的产品。
(8)LBMA由会员推选出来的委员会运营,并有专家小组委员会处理会员资格、实物和清算、财政和公关事宜。其会员由下列企事业单位构成;银行、贸易公司、冶炼厂、中间商、鉴定机构、运输公司、保管公司。
会员分坐市商会员和普通会员。在LBMA内交易是隐蔽的,且会员之间交易免增值税。
(9)作为投资工具的黄金,主要产品是纸黄金,主要由银行代理经营,也可买卖实金,英国不限制私人投资黄金。
(10)商品类黄金如首饰、工业、医疗产品等通讨交易所和经纪代理商实现原料保障。英国有一套完整的网上订购、运输、保险、结算服务体系,多由商业银行代理。其产品通过销售网络销售进入市场。
六、苏黎世黄金体系
1、管理机构:瑞士的黄金体系主管单位是公私合股的瑞士中央银行部门,瑞士国民银行(SWB)。
2、相关自律组织:由瑞士银行、瑞士信贷银行和瑞士联合银行协议设立的苏黎世黄金总库(Zwich Gold Pool)。
3、管理法规:
(1)瑞士中央银行、瑞士国民银行金银储备管理的法规。
(2)苏黎世黄金总库组织与瑞士国民银行制定瑞士苏黎世黄金交易市场的管理规则、章程及配套法规。
4、管理特征:
(1)瑞士黄金管理体系基于瑞士特殊的私人银行体系和辅助性黄金服务体系,为黄金经营提供一个自由保密的环境。而且由于瑞士一直处于世界各种政治经济集团的边缘,是各大集团的交汇融通周转地,本地的黄金制成加工业属世界一流。瑞士的黄金管理体系是货币黄金、金融投资交易黄金及商品黄金并重的黄金管理体系。
(2)瑞士的黄金交易是整个黄金管理体系的中枢,而苏黎世的黄金交易市场以三大银行为骨干,以私营民间黄金投资交易为骨干,且和私人银行业务结合运行。
(3)瑞士黄金交易系统具有最大的包容性,是私人投资黄金及理财的主要场所,也是东西方黄金交融的场所。南非、前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大部分黄金通过苏黎世黄金市场和西方交易。
5、管理黄金的规模和属性。
(1)货币性黄金由瑞士中央银行、瑞士国民银行管理,其保有规模约2000吨。在2001年一2002年间,随着1999年9月欧洲央行黄金协议的开始实施,瑞士分别出售了2001年221吨,2002年285吨储备黄金。
(2)苏黎世黄金交易所是3种属性黄金交易的场地,且是黄金金融投资,特别是世界私人黄金投资最大的市场。每年瑞士进口的黄金约1200吨一1400吨,同时每年约有1000吨一1200吨黄金出口。其黄金的主要来源:南非和俄罗斯等。
(3)瑞士的黄金制造业和工业需求量每年在150吨左右波动,是实际商品消耗金的规模。
6、苏黎世黄金体系的管理模式
(1)瑞士的黄金体系是一种开放式自由交易的市场运行体系。政府部门由瑞士国民银行(SNS)为代表行使央行管理职能,主要负责储备货币黄金的管理与运作,协助商业银行和钟表首饰业协会,管理黄金交易所和黄金产品制造业。
(2)瑞士国民银行管理储备货币黄金并负责经营管理,根据瑞士政府授权从事官方黄金的处理。
(3)苏黎世的黄金交易所主要由瑞士三大商业私入银行,即瑞士银行、瑞士联合银行、瑞士信贷银行为主导,通过苏黎世黄金总库制定自律规则管理。其交易单位为99.5%金,交割日期为现货当日,期货合约为到期日后的几个交易日,交割地点为苏黎世的黄金库或其他指定保管库,交易价格无涨跌停板限制。交易时间当地时间周一至周五的9:30-12:00和14:00—16:00,报价时间3:30-11:00和13:00-15:00。苏黎世黄金市场是现货无形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币市场和私人投资市场。
(4)与其他黄金交易所不同,苏黎世黄金市场黄金交易一概三家商业银行代理、结算。他们不但代理客户交易,而且开展自营直接参与黄金交易,并提供优良安全的保险柜和黄金账户。投资者将所购买的黄金存入此账户后,账户所有人可提取金条或金币。投资者付款后,银行给顾客开据“黄金购买证明单”,注明黄金的数量、价格、成色、费用及价款,且免缴捐税。苏黎世黄金市场没有金价定盘制度。
(5)瑞士三大银行也是全球从事黄金业务的综合银行,具有从事贵金属交易系统配套设施和条件,以瑞士联合银行为例(UBS):
UBS1996年合并时曾是世界上最大的银行。它在稀贵金属方面有6个方面的业务:稀贵金属储备;交易结算,医疗器械(牙、心脏起搏器等),钟表(瑞士85%金表壳)、珠宝,电器元件,稀贵金属提纯。
它能为客户提供一条龙服务。有自己的年处理500吨金的大型冶炼精炼厂,有Au、Ag、Pt、Pd合计约3000吨的大型金库供储备周转用,有装甲车和密封非装甲车提供运输,有销售、结算、加工(表壳、珠宝、医疗器械、电子元件),有高水平的回收提纯和雄厚的资产实力保证一条龙服务。
UBS实施会员制交易管理,会员按相应的章程和规则从事交易。
(6)对于黄金加工制造业,其管理由行业协会和商会自律管理,直接和黄金交易所挂钩。黄金交易方面按会员制由三大商业银行代理、结算。钟表、首饰、电子元件等按照商品规律经营管理。
(7)对于私人投资者,商业银行提供账户、代理实金、纸黄金及黄金衍生品的业务。客户可根据自己的要求下达指令从事黄金投资,银行接受电话理财。
七、美国的黄金体系
1、管理机构:法律与行政共管体制使美国的黄金体系管理独具特色。其主管机构有:
(1)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及所属联邦储备银行。
(2)财政部。
(3)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
(4)美国黄金协会。
2、管理法规:
(l)美联储关于金银管理的法规及财政部和美联储关于黄金储备的规定。
(2)《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法》。
(3)期货交易规则,商品交易所条例等完善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
3、管理特征:
(l)美联储协商、财政部联合管理货币储备黄金。
(2)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根据美国国会立法和期货交易所、期货协会3个机构共同管理黄金市场。
(3)其管理模式形成先立法管理,即利用制定、修改、颁布有关的法律法规对黄金储备和黄金交易市场进行管理。然后配套行政管理,即依靠有关政府授权部门、职能机构或地方政府等进行管理。实际实施中则以市场原则为依据,以行业自律管理为主,实施市场化管理。
4、行业自律组织:美国期货业协会、美国黄金协会、美国珠宝首饰商会。
5、管理的黄金规模和属性:
(1)美联储和财政部管理美国货币储备黄金规模为8137吨,占美国外汇总储备的56.5%,占全球货币储备黄金总数(约3万吨)的27%(2001年数据),且美国的货币储备黄金多年来一直处于冻结状态,即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
(2)美国的黄金交易有现货和期货交易,且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期货交易市场,主要集中在纽约、芝加哥、底特律、布法罗、旧金山五大交易所中,其中以纽约和芝加哥最有影响。交易规模在1980年纽约交易所达到了8亿盎司约为25000吨,芝加哥市场约为8000吨,而美国的实金交易量低于亚洲和欧洲。
美国的黄金交易所也是按市场规律.是三种属性黄金交易的场地.且是美国黄金体系的核心。特别是全球期货交易的中心,这是它有别于其他黄金体系的典型特征。
(3)美国的黄金制造业主要用于首饰、电子工业、牙科和金币,2001年数据分别是:K金首饰158吨、牙科14吨、工业用金8.3吨、其他231.7吨。这种商品金通过金制造业生产产品后进入市场,在相关商品部门协会自律管理下,按商品运行规律运转,其通过交易所进行交易。
(4)美国是黄金生产大国,年产黄金2000年355吨、2001年335吨,并通过交易所交易。
6、美国黄金体系的管理模式
(1)美国自1974年放开官方黄金管制后,黄金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无论是黄金矿山生产、黄金投资。黄金交易所及黄金制造业都是一种开放式自由运行的市场体系。美联储代表政府部门行使央行管理职能,主要负责储备货币黄金的管理与经营、国际合作和国际清算与支付。具体决定协商美国财政部共同决策。
(2)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根据美国国会立法和期货协会、期货交易所及黄金协会共同管理美国的黄金交易所。
(3)美国的矿山黄金生产企业依照工业矿业企业为生产管理运行,其产品通过交易所进入流通体制。
(4)美国的黄金制造业由协会自律组织负责管理,生产制造各种工业、文化及首饰产品,并由交易所保证原料的供应。
(5)美国的黄金生产、黄金制造业和黄金交易所组成了完善的产、供、销商品黄金体系,而产与需差额约335吨一231.7吨一103.3吨(2001年数据),每年产量超过需求的部分可供应市场。
(6)美国的黄金投资品种有金条金币实金产品和纸黄金、黄金衍生品。黄金投资是美国民众投资的重要工具和品种.但以平仓为主。其中零售金条金币的著名公司有蒙长塔金属公司、麦丽尔·蒙塔古·拜吉公司。
由于美国金融体制特征,美国黄金投资除商业银行外,还有大量专业公司和投资公司经营。而金融机构投资黄金市场获利是这一体系总特色。
(7)美国的黄金交易附着在各大商品交易所内,以期货为主现货结合,其交易的规则和特征由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来保障。纽约交易所运行规则为:
交易单位:100金盎司的995金
交割日期:现货当日及逢单月接受不超过2个月的期货合约,逢双月可接受17个月以上的期货合约。
交割地点:纽约交易所指定的保管所
价格设定:每次报价上下不超过10美元/金盎司,当月期货合约无价格限制。
交易时间:当地时间周一至周五的9:25-14:30
报价时间:14:25-19:30(伦敦时间)。
八、新兴币场体制下的黄金体系——香港黄金体系
1、管理机构:香港金管司、香港证监会
2、管理法规:
(l)香港金管司关于金银管理条例及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经纪公司法规关于黄金的有关条款。
(2)证监会关于期货交易所管理的法规。
3、相关组织:
(l)香港金银贸易场
(2)香港黄金期货交易所
(3)香港伦敦黄金交易所
(4)香港黄金交易员协会
(5)期货协会
4、管理特征:
(l)香港金管局负责管理货币储备黄金。
(2)证监会负责管理黄金期货交易所。
(3)金管司协助管理香港金银贸易场和香港伦敦黄金交易所。
(4)工商局和首饰商会管理金首饰制造业。
(5)香港是世界五大黄金交易市场之一,同时拥有实金交易场、无形市场和期货市场的惟—一个地区。
(6)香港黄金体系是一个充分市场化、各种属性黄金交易共存的体制,并且主要体现黄金投资和商品黄金交易特征。
5、管理的黄金规模和属性
(l)香港金管局负责管理香港货市黄金储备。
(2)实金交易由香港金银贸易商经营。
无形黄金交易、纸黄金投资由香港伦敦黄金交易所经营。黄金衍生品由香港黄金期货交易所来经营。
上述交易规模是亚太地区最大的交易规模,且交易中大部分为投资型金融黄金的交易。
(3)商品性黄金香港主要是需求消费市场。1992年规模达99.1吨,到2001年降低为46.1吨。
6、香港黄金体系的管理模式
(l)香港金管司负责货币储备黄金的管理,协助黄金交易所管理。
(2)香港证监会负责香港黄金期货交易所的管理。
1980年香港期货交易所开始经营黄金期货业务,买卖以分开喊价方式进行,多方合约以100金盎司为单位,保证金为每份合约1500n美元。以每金盎司美元定价,每份合约的价格变动为10美元或其倍数。若每金盎司价格变动超过上一个交易日收市结算价40美元,买卖暂停30对分钟以补交额外保证金。交易不设任何变动限制。完成每份合约时.卖方交付100金盎司标准金。期交易所按管理规程实施管理,并参照纽约市场规则运行。
(3)1974年,黄金恢复在香港市场自由买卖后,伦敦黄金交易所与苏黎世黄金交易所几大金商在香港设立了分支机构,建立了香港伦敦金市场。它是一个现货市场,黄金在伦敦交收,并在成交后两个交易日在纽约以美元结算。
香港伦敦黄金市场客户可利用特别的信贷安排而迟延结算,方法涉及借贷黄金或美元。基本保证金及价格变动保证金等。这个市场进一步发展形成了香港独具特色的香港伦敦金迟延结算市场。全球的黄金交易商、制造商及生产商均参加这个市场交易。
(4)香港金银贸易场有几十年历史,有固定买卖场地。黄金以港元/两定价,交收标准金成色99%,主要交易黄金规格为5个司马两为一条的99标准金条。目前采用公开叫价、手势成交的方式。贸易场采用会员制管理,有192名会员、31名交易场认可的金条熔铸商。
贸易场是一个完全不受政府干预或监管,70多年来一直运行良好,成为亚洲地区深受交易商、金饰商、长线投资人士及投机人士认可的交易场所。
(5)香港实金市场:主要产品为金条、金币、金元宝、金像、金佛。一般香港金条的溢价为1%,是销售金条的基本规则,溢价可确定。金价可随市波动开展实景交易、在香港的银行、金店担资银行处买卖,并相应形成了实金、黄金存折、黄金券三个投资产品。
(6)金饰市场:香港是世界第三大金饰出口商,仅次于意大利和瑞士。香港首饰店超过1800家,制造商1000家,由各种首饰协会自律管理。
九、转型体制下的黄金体系——当前中国黄金体系
1、管理机构:中国人民银行金银货币局
2、自律组织:中国黄金协会、中国金石协会、上海黄金交易所
3、管理法规:中国人民银行黄金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中国黄金体制改革法规、文件 (王仲会)
黄金研究-李言渊
黄金研究-李言渊纸黄金09-05 14:56
研究黄金问题不可避免的要谈到美圆以及通涨问题,70年代的通货膨胀成功的推高了黄金
价格,但是建立在实际利率不断走低的基础上的.另外美圆贬值也是黄金走强的因素。但不是主要因。
http://images.blogcn.com/2006/8/26/1/leson1234,2006082614756.gif
(实际利率与黄金对比)
黄金与原油
下图可以看出,1971年开始,原油价格和黄金一直保持着较强的关联性。而自2000年开始,这种连动减弱了。看来原油价格推高黄金的说法并不成立。
http://images.blogcn.com/2006/8/26/1/leson1234,200608261485.gif
(原油价格与黄金对比)
黄金与美元
市场上有种说法,黄金和美圆汇率有关,美圆贬值将引发黄金上涨。但我们比较美圆指数的几次下跌和黄金同期的上涨。
1,1971年---1980年美圆指数自120---85,黄金自35--850。
2,1985年---1987年美圆指数自165---85,黄金自300--450。
3,2002年---2005年美圆指数自120---85,黄金自250--450。
http://images.blogcn.com/2006/8/26/1/leson1234,2006082614813.gif
(美圆指数走势)
http://images.blogcn.com/2006/8/26/1/leson1234,2006082614744.gif
(黄金走势)
研究发现,美圆指数幅度下跌最大的1985年,黄金的上涨幅度是最低的,而美圆指数下跌幅度类似的1971年-1980年,2002年-2005年,黄金的上涨幅度却相差巨大。看来,美圆汇率并不是影响黄金价格最主要的因素。
黄金与欧元金/日圆金的走势
由于黄金以美圆为计量单位,使我们在考察其价格变化上有着某种失真。这里我们引入了欧元金以及日圆金的概念,来考察黄金对应全球货币的走势。
http://images.blogcn.com/2006/8/26/1/leson1234,2006082614824.gif
(美圆金和欧元金走势对比)
http://images.blogcn.com/2006/8/26/1/leson1234,2006082614850.gif
(美圆金和日圆金走势对比)
对照以上两张图表可以发现,自2002年4月美圆开始贬值以来,欧元金脱离了和美圆金连动的局面,长期在350---300之间横盘。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一时期的黄金上涨归结于美圆贬值的效应,也就是说,黄金做为通货膨胀的指标还没有发挥它独立的作用。换句话说,目前断言黄金的牛市趋势已经形成理由还不充分。所以我们应当密切关注欧元金的走势。但日圆金的走势却紧跟美圆金对这一现象,可以初步理解为次要货币的不稳定性所致。
黄金与长期利率
目前看来,影响黄金价格最重要的因素似乎只有来自于长期利率,而目前长期利率市场出现了一些异常的征兆,那就是不断提高的短期利率似乎对长期利率没有任何影响,目前对于这种现象的解释都还不能让人信服。格林斯潘将其称为长期利率之谜。从技术面的角度看,面对20年的下跌,这似乎是掉头的征兆。一旦趋势确立,将指引黄金价格摆脱目前的困局。美国80年代后的债务经济取代了战后的出口导向型经济.通涨的失控会阻碍美国的净资本流入.因此,美联储对通涨的控制力度将对黄金中长期走势形成压制.
http://images.blogcn.com/2006/8/26/1/leson1234,2006082614832.gif
(联邦基金利率与黄金走势对比)
给人生钱的职业
给人生钱的职业??操盘手者,代客投资也。不管受雇于证券公司或效力于投资公司,任务只有一个,无非是想方设法让那些想投资又不会投资的客户的钱生钱。游戏的规则是,双方事先约定好损失限度和收益的分成比例。
??投资的品种不拘一格,期货也好、股票也罢,总之哪里行市好就往哪里跑。定期沟通不可少,赚了钱他们当然要报喜;如果赔了钱他们会有些难为情,但是可以放心的是,这样就不会收佣金了。让客户一直投钱的一定不是好操盘手,只有定期通知客户来取钱的才信得过。
??心态平和如李昌镐、精力充沛似机器人者,堪当此重任。
江文是一家投资公司的操盘手,目前主要关注期货交易,每天固定工作时间4小时,所要做的就是下达买入和卖出的指令,一天几十个交易回合、几百万资金玩弄于股掌之间。
??半小时赔了两万?他的表情始终如一
??期货交易从早晨9时开始,电脑显示今天6月天胶的开盘价格是每手12210元。刚才还和记者边聊边干活的江文,精力一下集中起来。手指在电脑上飞快地敲击,转眼功夫已经抛出了第一笔50手的卖单。在接下来的半小时里他几乎没说话,双眼一直紧盯屏幕双手不停地在键盘上飞舞。价格曲线上上下下,他的表情却始终如一。
??“这五六个回合加在一起赔了4万多,不过刚才这笔做对了,一下又赚回2万多。”这是开盘后他说的第一句话,江文指着电脑屏幕上的天胶价格曲线对记者说,“这笔我判断价格会跌,可刚放一张空单价格就又拉起来,超过止损控制线我只好马上平仓,随即下一张多单,结果它又下来了。这一段振荡走势几个回合都作反了”,他摇摇头。
??“可是我怎么没见你大叫呢?”面对记者的疑惑,他大笑,继而说:“职业操盘手要是为了这点涨跌还一惊一乍的,也就不要再做了。成熟的操盘手不会把盈亏写在脸上的。”
??“两三万元也不少了,是普通人一年的收入呢!”记者反驳道。
??“这就是我们的不同,你把两三万当钱看,所以赚了会发昏,赔了会心疼。而职业操盘手脑子里根本不能有钱的概念,钱对我们来说就是数字,我们只谋求数字的增长。”
??“一支烟的工夫 ?能让一年辛苦化为乌有”
??江文的手机响了,于是他平了仓出去回电话。“按照公司的规定,在这种行情下作短线交易时哪怕是离开一会儿也要平仓,决不能在看不到价格的时候还继续持仓。即使有损失也要这样做,不能因为心疼这点钱就冒着会有更大损失的风险。”他对记者解释道,“因为期货比股票的盈亏变化快得多。”说着他敲了几下键盘,卖出了10手大豆,几秒钟后他就又平仓买了回来。账户显示,就这一卖一买的工夫就有750元进账了,“作这10手只是为你演示一下期货市场的盈亏变化有多么快。”江文对记者说,可就说这句话的工夫价格又跌了,“你看,如果刚才不买,我们就可以挣到一千多了。”
??这时电脑停止了刷新,时间正好是10时15分。期货交易允许在早盘10时15分到10时30分之间有短暂的休息,让交易员方便一下、抽支烟、打个电话。“在正常交易时可能就是一支烟的工夫让一年的辛苦都化为乌有。”“这一点也不夸张!”看到记者将信将疑的表情,他补充道,“2001年初我就在一个期货经纪公司碰到过。当时有一个操盘手对大豆价格看跌,并且持50手空单。没想到国家转基因政策基本面发生变化,大豆价格猛涨。别人劝他赶快平仓止损,他不听,以为震荡一阵还会下跌的,还和别人说:‘我先出去抽支烟,说不定一会儿就跌下来了。’结果,也就半支烟的工夫,就有人跑出去叫他:‘哥们儿,快回去看看吧,大豆涨停板了。’第二天,大豆又涨停板,他的保证金被击穿了,账户里所有的钱都在这瞬间蒸发了,他当时就傻了。”
??期货交易只需要缴纳成交金额的5%—10%作为保证金,因此一万块钱就能被放大成十万元到二十万元用。同时只要损失超过保证金,不管还有没有翻盘的希望,期货经纪公司为了规避风险就会对账户强行平仓,于是所有的钱就都赔尽了。从这个意义上讲,期货是不允许套牢的。
??“高风险要求操盘手工作时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哪敢有一秒钟的走神!”江文对记者诉着苦,“晚上睡不安稳也是常有的事,根据现在的行情,公司规定现在只能做日内短线交易,可有时明明看准了长线趋势却不能做,也会懊悔不已;要是做长线投资持仓过夜时,也会老惦记着第二天开盘的价格。特别是赢利还没有兑现时,我躺在床上就算,一天涨5%,10天得翻多少跟头啊!越想越兴奋就更睡不着了。”
??“所以你的头发都掉光了?”记者半开玩笑的问。
??“我这是遗传。”江文摸着头发稀少的脑袋不好意思地说。
??把风险控制在??2万—4万之间
??中午休盘的两个小时是操盘手们难得的放松时间,江文一般会和几个操盘手一起去吃饭,然后打打牌放松一下,“反正不会再想和工作有关的事了。”可是今天不行,刚才他接的那个电话是一位客户崔女士打来的。崔女士想投资期货可是对此一窍不通,需要委托一位操盘手,江文正在争取这个客户。“优秀的操盘手一定要有开发客户的能力。”江文对记者说。
??吃中饭的时候,崔女士兴冲冲地来了,江文一口一个崔大姐的叫着,好像是老熟人了。“现在没什么投资能挣到钱,朋友们都劝我投资期货,我想先投二三十万试试吧。”期货交易的最低保证金是10万,崔大姐开出的这个数字并不是什么大手笔,可她特别精心,从自己的风险、收益,到投资公司的运行机制每一个细节都打听得清清楚楚。
??“我想了解一下,您除了这二三十万还有其它资金吗?”江文先给崔大姐泼了一盆冷水。
??“有,我还有不少保险投资。”崔大姐的回答让江文松了口气。
??“这就好,我们的原则是客户有100万资金,建议拿出20万左右做期货,再根据客户不同的投资要求,把亏损风险控制在10%-20%之间,就是2万-4万,这样的亏损对于100万来说就不算什么了,客户也就很容易承受了。”江文并不希望客户给他们过多的压力。
??争取客户??不用“包赚”做诱惑
??崔大姐已经咨询了很多家投资公司,听了江文的一番介绍有点疑惑:“你们公司和别家不一样,怎么不保证投资收益呢?有一家公司让我把钱交给他们,许诺每年给我8%的收益呢!”
??“8%还多?要是为了8%你就不用冒着高风险投资期货了,期货市场的投资回报率大约在20%-200%之间。当然也意味着相当的大风险。”江文先压了压崔大姐的士气,语气又缓和了下来,“崔姐,我们公司不许诺客户收益对您有利啊,您只有最大损失限度,却没有收益封顶限度。另外我们也不愿意一签协议就背上8%的债,操盘手在这种‘只能赚不能赔’的心态下操盘很难保持理性。”“您的钱只能存放在您自己的账户里,您把钱交给他们就不怕他们卷着保证金跑了?”从“崔女士”到“崔大姐”,再到“崔姐”,从江文的称呼中可以猜出这位客户离他的距离越来越近了。
??“那要是我试着自己做呢?”
??“那就是没学过开车的人直接上路——注定要死,只不过是半小时、四十分钟和一小时的差别。”江文打了个生动的比喻。
??为了这位客户整个下午江文都没有交易,“这要损失多少?”记者问道。
??“这不算损失,交易可能赔钱,培养一位客户却一定有利于公司业务。”
??一天体验结束的时候,记者开玩笑地说:“等见了报大家还不得排着队找你操盘啊。”“我并不喜欢宣传自己。”记者听了一愣,这年月还有这样的人吗?“别人会根据文章中的一些细节判断出我的资金实力,甚至其它账户信息,进而在市场故意和我反方向操作,结果就是我赔他赚。”没想到他会如此谨慎,离开时他一再叮嘱记者千万别透露客户的账户信息。
??他感受??梦想一个接一个地破灭
??大概是受港台电视剧的影响,想像中的操盘手年轻富有,他们朝九晚三,挣着高薪,工作起来激情澎湃,下班后三五成群地开车去泡吧。但是当我在腾达大厦326工作室见到江文时,眼前却是一个30多岁、穿着平常、有点谢顶的男人。于是我的第一个梦想破灭了。
??继而我发现他也不像我想的那样激情澎湃,相反在半小时里净亏了两万元,他却一点表现也没有,哪怕只是皱一下眉或是搔一下头。记得很多年以前看过一部叫做《股疯》的电影,电影里描写散户大厅里的老奶奶看到自己买的股票一个劲的跌,急得都背过气去了;就是大户室里的人们也会不时发出狂喜或者懊恼的叫声。
??尽管他承认了最多时一个月就挣了70多万,可“不敢大把消费,如果客户的保证金被亏掉了,随时要拿出自己的钱填上。”至于朝九晚三,“我可不敢奢望”,江文耸耸肩说。的确开市前要提前一小时到工作室看伦敦、芝加哥的交易价格,下午闭市后还要再看看东京的交易价格和外电的财经报道,为第二天的交易做准备。用他自己的话说,“夜里12时以前就没睡过觉。”大学时还是校十项全能冠军的江文,现在双休日除了自己开讲座,就是去听别人的讲座,已经没有时间锻炼了。甚至没时间谈恋爱,33岁的他至今未成家。“不过现在的女朋友挺理解我的,”江文幸福地说。
??梦想相继破灭,于是操盘手在我眼中就成了一项很乏味的职业。江文却不这样认为:“如果你生来就对价格感兴趣,那就一点也不觉得枯燥。”
第四次石油危机
石油还是让我们先来看看前三次石油价格暴涨对于发达国家所造成的影响吧。
第一次石油危机是1973年中东战争,欧佩克(OPEC)国家为制裁西方,联手削减石油出口量,石油价格从每桶3美元上涨到每桶12美元。
第二次石油危机是1979年,霍梅尼上台,伊朗为报复美国支持伊朗旧国王,宣布石油禁运,油价从每桶15美元上涨至35美元,引起全球经济衰退。
第三次石油危机是1990年海湾战争爆发,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在3个月时间内从每桶14美元上涨到40美元。由于战争很快结束,这次油价暴涨对全球经济的冲击要小得多。
可以看出,过去这三次油价暴涨都和战争有关,主要是OPEC国家联手控制产量,限产造成短期石油供应短缺,引起油价暴涨。而实际的石油储量及开采能力都是供大于求的。但是这一次的油价上涨原因却有本质的不同。虽然最近一直有观点认为,此次油价暴涨存在着很大的投机因素,但是石油供求基本面因素发生了根本改变却是不争的事实,而且也绝对不容忽视。
石油在经过上百年的开发后,从1970年至今的35年里,全球基本没有再发现大的油田储量。目前的高产量地区80%都是1972年以前发现的。现有的主产油田大部分或者已经处于开采高峰期,或者已经进入开采衰退期,如中国的大庆油田和英国的北海油田。由于北海油田的老化,英国今年第一次从石油输出国转为石油输入国。数据显示,全球石油的消费每年都在递增,尤其是近几年随着中国和印度两个大国经济出现高速发展,石油消费有加大的迹象。预计2004年石油每年新增日消费量为200万桶。而据委内瑞拉石油部长Ramir称,欧佩克目前的原油日产量已高于该集团的官方配额达200万桶,欧佩克的大多数成员国原油产能已经达到极限,在短期内提高原油供应量已无多少调控空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部副董事鲁滨孙也认为,由于产油国原油存量下降,加之中国内地等对石油需求激增,在供求不平衡下,预料油价将继续高企。如果伊拉克和俄罗斯能够稳定政局,那么石油的供应能力可能还可加大一点,但即使如此,相比日益庞大的石油需求增量,也是无济于事的。这就是为什么目前一有任何风吹草动,哪怕是一次飓风,一次工人罢工,石油价格就会出现暴涨的原因所在。这也就是说,全球石油第一次出现了真正的供需矛盾,而这一矛盾不是短期内就可以调和的,因此可能会是长期的、持久的。这也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和地球能源储量有限的根本性矛盾。
也许有人会说,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我们可以寻找石油的替代品,从而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所以,油价上涨并不是那么可怕。果真如此吗?石油需求从1972年的平均每天5300万桶到2002年的7730蛲?年复合增长为1.26%。而石油供给从1972年的平均每天5400万桶到2002年的每天7660万桶,年复合增长为1.17%。在过去的20年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石油价格怎样波动,石油总的需求量总是在增长。即使是1973年石油从每桶3美元涨到12美元的时候,全球耗油量也只从1973年的5730万桶/日,轻微减少到1974年的5640万桶/日、1975年的5620万桶/日,1976年又大幅回升至5950万桶/日。在原油价格上涨幅度如此巨大的时候,原油消耗量并没有减少,这说明原油的消耗是刚性的,不容易取得替代品。其结论就是,当原油大幅上涨的时候,由于原油消费的无弹性,原油使用国将无条件接受原油输出国的财富转移,或者说财富剥削。1979年的数据也可以得出类似的结论。
由此,我们认为,由于石油是不可再生以及不易替代的,所以,即使油价大幅上升,石油的消费也很难取代。这就意味着油价上涨将会引起全球财富的重新分配,财富将会从石油消费国无条件地转移至石油生产国。根据预测,中国2004年全年将进口原油达到1.2万吨,折合约8.8亿桶。2003年全年实现油价31美元,假设2005年全球油价在50美元/桶以上,则中国将为此多付出外汇19×8.8=167.2亿美元,即1382亿人民币。这就相当于石油组织对中国的征税。这也是油价上涨对中国经济造成的最直接和看得见的损失。
那么,看不见的潜在的影响又是什么呢?1973年石油危机后,美国标准普尔指数从1972年的117.44点跌至1974年的69.72点,跌幅达40%;日经225指数也从1972年的5236点下跌到1974年的3764点,下跌了29%。这种情况会在今天的中国重演吗?
中国经过26年的高速增长,开始全面进入重工业时代。今天的中国有点类似于1973年的日本。日本战后出现20多年的繁荣期,到1973年,日本经济开始进入重工业化。重工业使投资规模急剧增大。大型企业之间的合并催生了三菱重工、新日本制铁等超级企业。1973年的油价暴涨引起日本通胀恐慌。1974年日本批发物价上升了31.4%,消费物价上涨了24.3%。为了抑止高物价,日本政府采取了紧缩信用的金融政策,导致企业出现大量过剩生产,工业产值急剧下降。1974年日本工业产值下降20%,130万人失去工作,出现了经济滞胀。
今天中国的投资规模也急剧膨胀。而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压力也很大。7月份CPI同比上涨了5.30%,而反映工业半成品的工业指数上涨却达17.3%,上半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也有9.8%。这些数据说明,原材料上升过快,而企业无法有效将价格上涨转移到成品,企业毛利率在压缩,企业赢利趋于恶化。
根据人行对5000家企业的调查显示,7月份企业库存增长22%。这是因为油价上涨,带动原材料价格出现上涨预期,企业本能地开始囤积原材料。库存加大,使得企业存货占流动资产的比重已接近30%。在流通领域,这种情况更加明显。这说明企业的流动性开始出现问题。
最近由于石化价格急升,南方某市有两家化工企业已经停产。企业老板抱怨化工产品涨幅过大,企业订的原材料如果不生产直接卖出去还可以赚钱,而一旦生产出来,由于终端价格没有上去,企业还会亏损,对企业来说,只有停产。由于石油已成为现在工业社会的"百业之母",如果类似的情况在各行业普遍出现的话,那么油价上涨所影响的就不仅仅是水、陆、空运输,燃油发电等个别直接相关行业,还将对整个中国企业的赢利预期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由于股市投资的就是企业的赢利预期,因此,可以预计中国股市的整体估值将会出现调整。我们已经看到的是,近日,随着油价飙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不久前公布的明年全球经济4.3%的增长预期,下调到了4%。在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我们似乎没有理由轻视或者忽略油价上涨对中国经济乃至中国股市的冲击。当然从长期看,随着中国生产力效率的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增强,我们在完成产业转型后,经济仍会走好,股市仍然会走出一波大牛市,这一点,我们坚信。但是从中短期来看,对于正在到来的第四次石油危机,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尤其是对于投资人来说。
事實,證據和邏輯推理--一篇有關黃金供應和需求,黃金衍生產品和黃金借貸的介紹
事實,證據和邏輯推理一篇有關黃金供應和需求,黃金衍生產品和黃金借貸的介紹
作者︰Frank A. J. Veneroso
作者介紹︰Veneroso先生目前是Veneroso Associates的主管,曾擔任對沖基金Omega Advisors的合夥人,負責全球投資政策的規劃工作。Veneroso先生通過自己的公司,為世界範圍的機構和政府擔任投資和經濟顧問,提供投資戰略諮詢服務,包括貨幣和銀行、金融不穩定性和危機、私有化、證券市場的發展和全球化等方面。他的客戶包括世界銀行、國際金融公司(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和美洲國家組織(Organization of American States)。他曾為巴林、巴西、智利厄瓜多爾、韓國、墨西哥、祕魯、葡萄牙、泰國、委內瑞拉和阿聯酋等國的政府提供諮詢服務。Veneroso畢業於哈佛大學,曾發表過許多有關國際金融的文章。
我們要討論的是黃金作為商品的情況。通過將有關商品供應和需求的大量信息集結起來,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大家耳熟能詳的來源於Goldfields Mineral Services的數據少報了黃金的需求和供應量。
http://www.gatachinese.org/images/GATA01.jpg 我們要討論的是黃金作為商品的情況。通過將有關商品供應和需求的大量信息集結起來,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大家耳熟能詳的來源於Goldfields Mineral Services的數據少報了黃金的需求和供應量。
http://www.gatachinese.org/images/GATA02.jpg這是一份公認的數據表,我們從中可以看到︰10年前黃金的需求大約為3000噸,而最近的需求大約為4000噸。http://www.gatachinese.org/images/GATA03.jpg這張圖顯示了來源於中央銀行銷售和借貸的黃金供應比例。這種供應打壓了金價──如果沒有它,金價將會更高。http://www.gatachinese.org/images/GATA04.jpg這是我們Veneroso Associates公司所做的不同的供應/需求表(保守)。需求一直走高,供應也持續增加,而增加的供應幾乎全來自於中央銀行的銷售和借貸。金價因此被壓低了,而且程度遠遠超過公認的統計數據。http://www.gatachinese.org/images/GATA05.jpg這張圖是根據我們公司的保守數據製做的,顯示了中央銀行銷售和借貸的黃金供應比例。http://www.gatachinese.org/images/GATA06.jpghttp://www.gatachinese.org/images/GATA07.jpg這兩張需求/供應圖表中的數據更加大膽。http://www.gatachinese.org/images/GATA08.jpg這是公認數據和Veneroso Associates公司的統計數據的對照圖。http://www.gatachinese.org/images/GATA09.jpg黃金借貸開始於15年前,年複一年越來越多的黃金被中央銀行借出了。因此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宣稱各國中央銀行有33,000噸黃金儲備時,事實卻並非如此。公認的數據顯示這33,000噸黃金中有3000到5000噸被出借了。http://www.gatachinese.org/images/GATA10.jpg按照Veneroso Associates公司的估計,中央銀行借出的黃金在10,000到16,000噸之間。http://www.gatachinese.org/images/GATA11.jpg根據英格蘭銀行所做的調查,1995年黃金出借和掉期量為3700噸。而當時的公認數據為2200噸。http://www.gatachinese.org/images/GATA12.jpg英格蘭銀行的調查只涉及14家儲有金條的銀行。如果將全部37家銀行都計算進去,黃金借出量可能高達9000到10,000噸。即使出於保守起見,黃金借出量也應該有6000噸,遠遠超過公認的2200噸。http://www.gatachinese.org/images/GATA13.jpg世界黃金協會(World Gold Council)曾對黃金需求做過一次調查,它估計這次調查結果可覆蓋80%的需求總量。我們在此基礎上進行換算後發現,該數據在1990年代中期超過公認數據600噸,而2000年更是超過1000噸。http://www.gatachinese.org/images/GATA14.jpg我們發現了四點重要證據,都可以得出同一個結論︰Goldfields Mineral ServicesGold Fields對全球黃金需求和供應的公認數據大大低估了實際情況。http://www.gatachinese.org/images/GATA15.jpg商業銀行向國際清算銀行所遞交的報告數據證實了Veneroso Associates的估算。從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可以推算出,37家儲有金條的銀行的黃金衍生產品總量應該超過40,000噸。這說明有10,000到16,000噸的黃金被從中央銀行借出。http://www.gatachinese.org/images/GATA16.jpg從Eugene Sherman 所做的200年統計數據可以看出,直到1996年,在金價保持真實水平的情況下,需求的增長一直比收入的增長快得多。如果再看看Goldfields所統計的1996年以來的數據,我們會發現,盡管金價下跌很多,並且全球收入每年增長3%,但對黃金的需求僅增長了10%。而根據200年的統計數據來推算,黃金的需求應該增長40%到45%才對。http://www.gatachinese.org/images/GATA17.jpg我們對官方披露的有關統計數據進行推算,發現中央銀行的黃金儲備減少量,至少與我們的保守估計相符。http://www.gatachinese.org/images/GATA18.jpg我們通過各種途徑對儲有金條的銀行進行的調查也得出同一結論︰有10,000到15,000噸的黃金被出借了。http://www.gatachinese.org/images/GATA19.jpghttp://www.gatachinese.org/images/GATA20.jpg如果假定黃金需求沒有增長,並且供應沒有下降,採用我較保守的數據計算,要使中央銀行的黃金儲備耗盡需要10年時間。而如果需求有所增長,且供應有所下降,這個耗盡過程需要7年時間。http://www.gatachinese.org/images/GATA21.jpghttp://www.gatachinese.org/images/GATA22.jpg如果我們採用較大膽的數據進行計算,即中央銀行的實際儲備更少,而且黃金流出速度更快,那麼不到7年儲備就會被耗盡了。因此無論黃金市場發生什麼事情,也無論是什麼因素打壓了金價,如果我們的數據是正確的,這種狀況就不可能持續太久,因為我們知道並非每家中央銀行都願意將黃金儲備全部借貸或銷售出去。實際上,如果我們的分析是正確的,官方機構也很清楚即將發生什麼事情。如果它們比較理智,它們就會知道,當壓制金價的大量黃金流逐漸減少並最終枯竭時,金價將出現怎樣的變化──價格將大幅上漲。因此一些理智的中央銀行不會將黃金儲備出售或出借到最後一盎司。相反,它們會去購買黃金。無論黃金市場如何變化,如果我們的數據是正確的,那麼幾年之內,無論官方機構採取什麼措施,金價都會上揚。這篇同GATA的主張有關的枯燥的統計分析報告暗示了什麼?在我們看來,道理很簡單。有許多證據表明有關供應和需求的公認數據是錯誤的,因為來自於各國中央銀行的供應超出了公認的預期數量。我們認為,中央銀行不肯承認這個事實而只是不停確認公認的數據,盡管大量證據表明事實真相正好相反,這一點就為GATA的主張提供了相當大的支持,GATA認為,黃金在官方市場的大量流動是有組織有預謀的,目的是為了壓制金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