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币:
-
- 奖励:
-
- 热心:
-
- 注册时间:
- 2005-1-10
|
|

楼主 |
发表于 2007-8-11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招商银行(600036)07年中报节选:董事会报告
第五节 董事会报告
5.1总体经营情况
2007 年上半年,公司各项业务进展良好,利润保持快速增长,盈利能力继续提升,资产质量不断提高,同时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业务结构、收入结构、客户结构更加合理,经营状况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具体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润快速增长。2007 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 61.20 亿元,同比增加 33.43 亿元,增幅120.4%;净利息收入实现 146.96 亿元,同比增加 52.68 亿元,增幅 55.9%,非利息净收入实现27.92亿元,同比增加13.10亿元,增幅88.4%。利润大幅增长,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一是业务规模增长、资产结构调整及利差扩大,二是非利息净收入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三是费用管理成效显著,费用投入转化为收入的能力不断提高;四是资产质量持续保持优良,五是计税工资同比增加以及低税率地区利润占比提高使实际所得税率有所降低。
二、各项业务协调快速发展。截至 2007年 6月 30日,资产总额为 11,087.76亿元,比年初增长 1,746.74 亿元,增幅 18.7%;客户贷款总额为 6,295.53 亿元,比年初增长 638.51 亿元,增幅11.3%;存户款项总额为 8,445.71 亿元,比年初增长 708.14 亿元,增幅 9.2%。其中,企业客户存款余额5,272.79亿元,比年初增长654.81亿元,增幅14.2%;零售客户存款余额3,172.92亿元,比年初增长53.33亿元,增幅1.7%。
三、业务收入结构不断优化。2007年上半年,非利息净收入占比 16.0%,比上年末提高 1.7个百分点,其中手续费净收入占比 15.2%,比上年末提高 5.2 个百分点;零售贷款占客户贷款比例21.8%,比年初提高3.8个百分点;中小企业贷款占企业贷款比例为41.4%,比年初提高2.2个百分点。
四、资产质量持续优良。截至 2007 年 6 月 30 日,不良贷款余额 104.21 亿元,比年初下降15.85亿元;不良贷款率 1.66%,比年初下降 0.46个百分点;不良资产清收工作成效显著,上半年共收回不良贷款17.99亿元
五、品牌形象进一步提升。2007 年上半年,本公司获得及连续获得了“中国最佳银行”、“中国最佳零售银行”、“中国本土最佳现金管理银行”、“中国最受尊敬企业”、“最具发展潜力企业奖”、“2006CCTV 年度最佳雇主”、“2007 年中国最佳呼叫中心”、“2006 年十大我最喜爱之香港上市企业”、2006年度中国上市公司价值百强榜首位等荣誉三十余项。
5.2业务运作
5.2.1零售银行业务部分
本公司为零售客户提供多种零售银行产品和服务,包括零售贷款、存款、借记卡、信用卡、理财服务、投资服务、代理销售保险产品和基金产品及外汇买卖与外汇兑换服务,其中“一卡通”、“一网通”、“信用卡”、“金葵花理财”、“个人网上银行”等产品和服务得到广泛认同。截至2007年6月30日,本公司的零售贷款总额人民币1,373.44亿元,占客户贷款总额的21.82%,比年初提高3.79个百分点;零售客户存款总额人民币3,172.92亿元,占存户款项的37.57%,比年初下降2.75个百分点;零售银行营业收入占营业收入总额的35.28%,比上年同期提高9.3个百分点。
零售贷款 本公司向零售银行客户提供各类贷款产品。2007年上半年,面对以住房按揭贷款为主的零售贷款竞争的加剧及房地产宏观调控力度加大的严峻形势,本公司加大了零售贷款产品创新和营销力度,积极发展信用卡业务,零售贷款的整体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截至2007年6月30日,零售贷款总额比年初增加34.67%,其中住房按揭贷款总额比年初增长30.80%,信用卡应收账款总额比年初增长39.45%。
零售客户存款 本公司的零售客户存款产品主要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通知存款。零售客户存款是本公司最重要的低成本资金来源。2007年上半年,本公司虽然加大了代发工资等业务营销力度,但是面对资本市场持续高温对零售客户存款大量分流的严峻形势,截至2007年6月30日,零售客户存款占存户款项总额的比例仍然出现小幅下降。但与国内同业相比,本公司的这一比例仍处于较高水平。本公司零售客户存款中活期存款比例比年初提高了5.64个百分点,达到54.51%。
零售非利息收入业务 本公司近年来一直致力于非利息收入业务的拓展,目前非利息收入业务已进入良性发展轨道。2007年上半年中POS消费交易量550亿元,同比增加185亿元,同比增长50.83%;代理证券交易额7,832.62亿元,同比增加6,163.12亿元,同比增长369.16%,代理基金1,298.26亿元,同比增加793.83亿元,同比增长157.37%,代理销售保险28.12亿元,同比增加15.43亿元,同比增长121.59%。
银行卡业务 截至2007年6月30日,一卡通累计发卡4,170.41万张,上半年新增发卡285.51万张。一卡通存款总额人民币2,513.65亿元,占零售客户存款总额的82.44%,卡均存款为人民币6,027元。信用卡累计发卡1,451万张,上半年新增发卡416万张,累计流通卡数997万张,累计流通户数597万户,本年累计实现信用卡交易额人民币539亿元,循环信用余额达人民币54亿元。客户规模的持续扩大带来了业务规模和营业收入的迅速增长。截至2007年6月30日,信用卡本年累计交易量达到人民币539亿,比去年同期增长99.79%;实现信用卡应收帐款余额142亿元,同比增长127.04%,其中循环信用余额人民币54亿元,同比增长125.26%。
客户 截至2007年6月30日,本公司的零售客户存款账户总数为2,441万户,零售客户存款总额人民币3,172.92亿元。其中金葵花客户(指在本公司资产大于50万的客户)数量17.59万户,金葵花客户存款总额人民币为1,259.88亿元,占本公司零售客户存款总额的39.71%。
营销 本公司长期致力于产品和服务品牌的建设,一卡通、一网通、信用卡等品牌已经具有较高的知名度。2007年,本公司除继续打造上述品牌外,还积极宣传推广“金葵花”理财、“伙伴一生”金融计划和个人信贷等品牌。本公司相信,品牌建设有助于客户的拓展和客户忠诚度的提高。 目前,本公司主要通过分支机构营销零售银行产品,同时,为适应形势变化,在分支机构建立了多层次的营销系统。截至2007年6月30日,本公司已在各分支机构建立了17个财富管理中心,187个理财中心、292个金葵花贵宾室。
5.2.2公司银行业务
本公司向公司、金融机构和政府机构客户提供广泛的公司银行产品和服务。截至2007年6月30日,本公司的企业贷款总额为人民币4,194.77亿元,占客户贷款总额的66.63%,比年初提高3.01个百分点;票据贴现总额为人民币727.32亿元,占客户贷款总额的11.55%,比年初降低6.8个百分点;公司客户存款总额为人民币5,272.79亿元,占存户款项总额的62.43%,比年初提高2.75个百分点。
企业贷款 本公司的企业贷款业务包括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和其它贷款,其它贷款主要包括贸易融资、保理等。2007 年,本公司积极配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继续实施行业聚焦和专业化经营战略,加大对交通、能源电力、城市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等优质行业的支持力度,并控制向钢铁、水泥、房地产等国家重点调控行业的贷款投放,企业贷款的行业结构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2007 年,根据经营战略调整原则,本公司重点发展中小企业客户。为促进中小企业业务发展,本公司在强化考核的基础上,实施区域化的中小企业发展策略,重点针对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的杭州、南京、上海、苏州、宁波、佛山、东莞、深圳等 8 家分行进行大力推动,同时,进一步推进产品创新、流程再造以及专业化营销团队的建立,为中小企业业务发展提供更有效产品支持和机制保障。 通过以上措施,本公司中小企业业务呈现较大增长。中小企业一般贷款客户数达到 6962 户,比年初增加1242户;中小企业客户数占比为76.86%,比上年提高1.64个百分点;中小企业一般贷款总额达到人民币1,737亿元,比上年增长23%。
票据贴现 票据贴现业务作为本公司资产负债管理和资金运用的重要手段和渠道之一,长期在客户贷款总额中保持较高占比。2007 年上半年,为适应国家宏观调控的要求,本公司通过加快票据周转等措施,压缩票据贴现余额。截至2007年6月30日,票据贴现总额为人民币727.32亿元。
公司客户存款 本公司坚持发展效益存款,凭借良好的客户合作关系,以及网上企业银行和现金管理等功能日趋强大的电子银行服务,有效地加深了客户的结算往来,客户活期存款在公司客户存款中继续保持较高的占比。 截至2007年6月30日,公司客户存款总额为人民币5,272.79亿元,比年初增长14.18%。其中活期存款占比为58.18%,比定期存款占比高16.36个百分点。
公司非利息收入业务 2007 年上半年,本公司加大公司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开拓力度,大力发展现金管理、资金交易、资产托管、企业年金、财务顾问和投资银行等业务,努力提高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在公司银行业务收入中的比重。 在网上企业银行和现金管理方面,截至2007年6月30日,网上企业银行用户达4,8862户,比年初新增7,595户,2007年上半年累计交易笔数517万笔,交易金额4.30万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 41%和 157%;本公司流动性现金管理(包括名义资金管理、集团支付、集团协议转账、人民币现金池、外币现金池、资金余额管理和财资管理平台)服务客户达 3144 户,其中全国性集团客户351户,分别比年初增加640户和65户。 在国际结算方面,2007 年上半年本公司完成国际结算量 437 亿美元,同比增长 29%,结售汇交易量279亿美元,同比增长30%。 在对公理财业务方面,2007 年上半年本公司先后推出了 59 期不同期限、不同投资对象、不同运作方式的公司理财产品,累计实现产品销售104亿元。 在短期融资券承销方面,2007年上半年本公司主承销13家企业短期融资券,主承销金额165亿元。 在资产托管业务管理方面,2007 年上半年本公司托管资产总额人民币 869 亿元,比年初增长113%。其中证券投资基金 328 亿元,较年初增长 57%;托管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计划 250 亿元, 较年初增长 111%,托管信托资金资产 249 亿,较年初增长 503%,企业年金托管资产 26 亿,较年初增长11%。 在企业年金业务方面,2007 年上半年本公司正式签约企业年金客户 1000 家,比年初新增 902户;签约客户的个人账户汇总数逾 50 万户,比年初增长 67%。业务增量和存量均居国内银行业前列。
客户基础 本公司经过20年的发展,形成了总量近22万户的公司类存款客户和逾9000户的公司类贷款客户群体,其中既有中国国内的行业龙头企业和大型企业集团,也包括大量的中国政府机构、金融机构以及多家在中国经营的财富 500 强跨国企业。近年来,本公司通过加强对目标行业的市场规划和重点开发,形成了更为合理、均衡的行业布局,同时,通过加强对中小企业业务的开拓,提升中小企业业务的比重,形成大、中、小客户合理分布的客户结构。
5.2.3资金业务
经营环境 回顾上半年,由于贸易收支的不平衡和利率水平的不平衡,全球流动性严重过剩,主要经济体央行持续不断地加息,全球债券市场陷入低迷。在国内,由于流动性严重过剩,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了各种紧缩措施,加大公开市场回笼力度,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同时资本市场的变化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冲击和对市场利率的影响明显增大。综合因素作用下,国内债券市场利率持续走高,资金市场利率宽幅波动。
经营策略
1、人民币业务方面,准确把握市场走势和政策趋势,加大资金运用力度,有效规避人民币加息风险。 首先是立足于贷款调控环境和资产负债结构的趋势性变化,多方面开辟资金运用渠道。包括:(1)加大债券投资力度,上半年人民币债券投资新增 338 亿元;(2)积极有效地发展买入返售资产业务,上半年各项买入返售资产增加 643 亿元,其中买入返售票据增加 309 亿元,新增占比近 50%,有效抵补了信贷调控对收益增长的不利影响;(3)稳妥开展信用类融资业务,上半年信用拆放融资增加 93 亿元,顺应了国内信用市场发展的趋势,同时也在货币利率大幅波动中获取了较高的收益。 其次是有效管理债券组合,加大结构调整,规避加息风险。包括:(1)严格控制债券组合久期。新增投资以 3 年以内的固定利率债券和浮动利率债券为主,放缓了中长期固定利率债券的投资进度,同时积极进行存量债券的置换,可供出售投资账户和持有至到期债券账户组合久期均保持在 1.5 左右;(2)适度增加高品质短期信用类债券投资和利率衍生交易,抵补久期下降对收益增长的负面影响。本公司及时把握了上半年国内利率衍生市场的发展机遇。
2、外币业务方面,根据收益率曲线的形态变化,采取相对灵活的策略,动态调整投资结构和投资重点,有效控制了组合风险;同时充分利用美国降息预期左右摇摆而造成的市场波动,采取比较主动的交易策略,成功地进行了波段操作,取得了较好收益。
经营成果 2007 年上半年,本公司本外币债券组合折合年收益率达到 3.21%,比去年同期提高 0.17 个百分点。主要影响因素:本公司持有大量存量的浮动利率债券,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多次上调基准利率,该部分债券票息经过重定价调整,对组合收益的贡献度明显上升;上半年新增投资中高票息的短期信用类债券增加以及利率衍生交易的开展对组合收益产生额外的贡献;本公司严格控制债券组合久期在规避风险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收益增长,但随着利率调整的逐步到位,本公司也试图适度增加高票息的中长期固定利率债券,预计将提升全年的投资收益水平。 2007 年上半年,本公司买入返售类资产和信用拆放等融资业务折合年收益率 2.87%,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虽然上半年市场利率水平高于去年同期,但进一步提升资金的边际收益率较为困难;此外,资金市场波动加大,对流动性安全形成一定威胁,本公司由此缩短了该类业务的平均期限,也对收益增长有所影响。
业务拓展 随着直接融资的快速发展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中国银行业的盈利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本公司因势而变,从两个方面积极推动调整进程。一是夯实传统业务基础,保持市场影响力。2007 年上半年,本公司承销各类人民币债券 839 亿元,银行间市场交易量逾 1.8 万亿元;债券结算代理业务继续保持良好势头,交易金额 478 亿元人民币;二是优化业务结构,创新盈利模式。最具特色的是积极打造本外币合一、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一体化的财富管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效果。上半年,本公司依托领先的产品设计和强大的销售渠道,累计销*理财产品 118 只,销售金额 203 亿元;累计销售外币理财产品 97 只,销售金额 13.6 亿美元。本公司还依靠先进的电子化交易平台,实现了外汇交易类业务新的跨越。同时,本公司正在精心设计和着力打造QDII产品,以开拓新的盈利增长点,保持市场竞争力。
5.3 风险管理
作为商业银行,本公司面临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及操作风险。由于本公司对这些风险有较为充分的认识,一直致力于发展和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在全行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审慎的风险管理文化,不断优化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完善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运用先进的风险计量及管理工具,争取在保持良好资产质量的情况下实现增长,提高经风险调整后的回报。报告期内未出现对公司经营产生重要影响的风险情况。
(一)信用风险管理 本公司致力于建设职能独立、风险制衡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由传统的粗放式信用风险管理模式,逐步转向以资本约束为核心的现代信用风险管理。 2007 年上半年,本公司通过改进信用风险管理流程,完善管理制度,提升量化管理技术等多个方面,进一步推动信用风险改革的进程。细化信贷政策体系,制定以行业、客户、区域、品种等多维结合为内涵,以行业组合限额管理为手段,与经济资本管理相接合的信贷投向政策;完善信贷作业制度,通过《信贷政策手册》、《信贷管理手册》、《信贷操作手册》和《信贷制度手册》构建四位一体的制度体系,为信贷业务流程管理提供详细指引;实施授信审批授权体系改革,按分行信贷管理水平、借款人信用等级、授信担保条件三个纬度制定新的授权制度,同时推进双人签批制度,提高授信审批效率;施行高频率、广覆盖的专项检查,为进一步提升贷款质量,优化信贷结构,提供坚实保障;稳步推进信用风险量化管理技术应用,与穆迪公司合作开发的公司客户信用评级系统,目前已积累了三年的数据基础,可得到按客户类型、区域、行业等多 第21页 个纬度的客户违约概率风险分布数据,结合即将上线的债项评级系统所提供的贷款损失数据,可为贷款定价提供依据。
(二)流动性风险管理 流动性风险是指因不能及时以合理的价格将资产变现以为本公司的到期负债提供资金的风险。 针对今年上半年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特点与发展趋势,本公司一方面通过推行内部资金定价转移机制(FTP)及合理确定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对本公司流动性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确保本公司各项业务协调发展;另一方面,积极稳妥地开展资金运作,在保证流动性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整体资金收益水平。 2007 年 6 月末本公司实时偿还的流动性缺口为-6,262.40 亿元,主要是由于本公司人民币活期存款(含通知存款)较多,约占客户存款的 60%以上。综合考虑活期存款的沉淀特性后,本公司实时偿还的流动性风险实际上比较小。
(三)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利率水平的波动使银行财务状况遭受不利影响的风险。本公司面临的利率风险主要来源于资产负债的重定价风险和基差风险。 2007 年起,本公司通过对每笔业务按期限匹配法确定其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的运作机制,剥离分行市场风险,实现本公司对市场风险的集中、专业化管理。与此同时,积极应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尤其是利率政策的频繁变动,进一步加强利率风险识别和管理。通过适时调整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政策,持续推进产品定价机制建设,促进本公司资产负债结构调整;通过开展利率调期业务,尝试进行表外对冲。
(四)汇率风险管理 汇率风险是指汇率的变动对银行以外币计价的资产和负债所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本公司面临的汇率风险主要来自于本公司持有的非人民币资本金、贷款、存款、证券、以及其它金融衍生工具。 针对人民币对美圆汇率的持续升值,为降低非人民币资本金带来的汇率风险,本公司对 2006年 H 股上市筹集的外币资本金及时进行结汇处理。为管理业务经营活动中的汇率风险,本公司尽量使每个币种的借贷相互匹配,并及时进行背对背交割,合理控制汇率风险敞口。另外,本公司还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在外汇市场进行对冲交易,并对其风险敞口和止损位进行限额管理。
(五)操作风险管理 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本公司将操作风险管理视为本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部分,通过强化内部控制、提升员工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实施严格的问责制以降低和控制操作风险。 2007年上半年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在总行高级管理层、总行部门和分支行三个层级建立和完善操作风险管理架构;实施内控评审会制度,建立了对新产品和新业务进行风险评估的机制,加大对新产品、新业务和高风险业务的专项稽核力度;实行逐级报告制度;建立完备的应急和连续营业方案,包括应急机制、核心业务系统的容灾方案、数据灾备中心等;内审部门检查、评价和报告全行操作风险状况;2007年上半年本公司稽核部门组织实施了对21家新建支行的专项稽核。
5.4内部控制说明
公司已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了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等机构为主体的组织架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同时,以防范风险和审慎经营为宗旨,在信贷风险管理、财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分行业务运作管理、反洗钱管理、授权管理、内部审计和监督保卫等方面,建立了系统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基本覆盖了公司各项业务过程和操作环节,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2007 年上半年,本公司内控工作继续以防范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为中心,通过制定和修订规章制度,实施专项检查,提高全员的风险意识,加强内控管理。
5.5经营环境
经营中出现的问题与困难及解决方案
上半年,宏观经济运行由偏快转向过热的趋势依然存在,直接融资快速发展,资产价格继续上涨,市场利率波动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有所加大,对流动性管理、市场风险识别和管理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中外资银行在产品、人才、客户、管理等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 针对上述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公司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面对宏观调控政策出台的不确定性,公司一方面加大了政策研判力度,提早应对,降低了政策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扎实推进经营战略调整和管理国际化,落实宏观调控要求,在加强贷款总量控制的同时,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加大收入结构、客户结构和业务结构的调整力度,圆满完成了上半年各项工作任务。
(2)加强风险管理。加快更新并细化信贷政策,启动授信审批授权管理改革,加快信用评级系统的开发应用,进一步完善信贷管理信息系统,加强贷后管理,加大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力度。在市场风险方面,剥离分行市场风险,实现对市场风险的集中管理,梳理市场风险管理架构和流程,完善产品定价机制建设。同时,深入推进内控制度建设,增强员工合规守法意识,规范职业行为,细化操作流程,有效控制了操作风险。
(3)加大产品创新和市场开拓力度。在现金管理、个人资产、银关通、信用卡、第三方存管和网上银行等方面,不断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开展特色产品营销,促进零售银行、批发银行、同业银行快速发展。加强IT治理,强化激励机制。成立信息委,提高业务发展和IT开发的匹配性,提高系统开发的有效性和规范性,推动新系统上线。加大人才培养和储备力度,强化员工激励机制。
经营环境、宏观政策法规变化及影响
(一)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2007年 1月、2月、4月、5月和 6月,中国人民银行连续 5次上调人民币存款法定准备金率,由年初的9%提高到11.5%。 政策影响:连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在公司负债来源稳定、资产配置稳健和主动负债渠道通畅的情况下,总体不会对流动性产生重大影响。 采取措施:合理配置资产负债结构,进一步加强流动性管理,加大收入结构调整力度,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
(二)提高存贷款利率 2007年 3月 18日、5月 19日和 7月 21日,中国人民银行三次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贷款利率由6.12%调高到6.84%,上调0.72个百分点,一年期存款利率由2.52%调高到3.33%,上调0.81个百分点。 政策影响:虽然一年期存贷款利差有所缩小,但由于公司存款以活期为主,活期存款基准利率仅提高 0.09 个百分点,加权平均的存贷款利差有所扩大。此外,存款利率提高有利于公司存款的增长,贷款利率提高抑制企业资金需求。 采取措施: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宏观调控,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保持贷款平稳投放,进一步加大贷款结构调整力度,重视和加强对个人贷款、中小企业贷款市场的拓展。密切关注行业产能过剩风险,防范信用风险蔓延。进一步加强存贷款利率管理,防范利率风险。
(三)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调减 2007年7月20日,国务院决定自今年8月15日起将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的适用税率由现行的20%调减为5%。 第23页 政策影响:利息税调减本身不会对银行盈利产生影响,但由于存款人收益的增加,可能会带来储蓄存款的增长。 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资产负债管理,促进业务平稳发展。
5.6 前景及展望
下半年,公司的经营管理既面临宏观经济平稳快速增长、金融市场稳步发展的有利条件,也面临宏观调控政策出台的不确定性继续增加、金融市场风险加大、同业竞争日趋激烈等外部挑战,公司将继续贯彻“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强力创新、防范风险”的工作指导思想,加快突破瓶颈,推进经营战略调整和管理国际化。
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企业效益增速加快,居民收入和消费平稳增长,为本公司利润、资产质量和业务规模的平稳增长创造了良好环境。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本公司的产品创新,将促进本公司非利息净收入的快速增长,加快收入结构和业务结构的调整。
本公司的发展还面临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影响。宏观调控的逐步深入将使公司面临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对公司的信贷规模增长、信贷资产管理产生影响。利率、汇率的市场化进程加快,对公司的市场风险管理能力和定价能力带来一定压力。
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本公司将在积极把握经济增长带来的发展机遇的同时,切实防范经济金融运行环境中的相关风险,着力突破风险管理、内部分配、IT 治理、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瓶颈制约,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保持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一是顺应宏观调控要求,加大信贷资产结构调整力度,有效防范信用风险;二是继续以优质服务和创新产品巩固和扩大零售高端客户,提升包括储蓄、保险、证券、理财产品等在内的管理零售客户资产总量;三是加大战略投入,加快网点建设步伐,满足高端客户增长的需要,提高网点销售能力;四是大力拓展信用卡业务,继续巩固市场领先地位;五是调整批发业务结构,积极稳妥发展中小企业业务;六是加大中间业务创新和营销力度,努力调整收入结构;七是全面加强内部控制,提高内控管理水平;八是进一步完善IT治理,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九是适应人才竞争要求,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和配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