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qinjiayu

第一次买进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3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shine2008 at 2005-10-3 15:02
guliu123对天威变压器毛利率较低有什么看法哈?



    洗耳恭听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9-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3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天天发威 at 2005-10-3 14:58


      毛利率高不一定净利率高,

      但是,毛利率不高,净利率能高吗?
   
      毛利率高是净利率高的前提。


在市场趋势方面,毛利率更能反映外部市场的变化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3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先来看几则资料(转贴)

在总额合计为15亿元的"贵广二回"变压器合同中,特变电工分得约8.5亿元,天威保变和西门子分得约7.5亿元


所谓"贵广二回"为:500千伏贵广直流二回输电工程,西起贵州兴仁,东到广东深圳白花洞,输电容量300万千瓦,输电线路1225公里,整个工程动态总投资65亿人民币,其中变压器投资1.4亿欧元,约15亿人民币。

据张西坤介绍,"贵广二回"项目共需变压器34台,沈变将得到其中20台合同,即8.5亿元,其余14台由西门子和天威保变组成的联合体获得。贵广二回项目将于12月25日如期开工,2005年下半年至2006年全年将是变压器设备的交货期;回款方式为3∶3∶1,即公司完成发运后回款60%,在安装调试后再回款30%,其余10%为尾款。

"市场换技术"

在南方电网已完成和正在建设的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出于技术原因,大部分是由西门子和ABB两家国际厂商完成。

不过,针对中国内地的输变电行业,政府正通过"以市场换技术"的方式扶持国内变压器生产企业

目前国内变压器生产企业中,以生产规模及技术能力而言,特变电工天威保变及西安变压器厂(下称西变)在中国内地市场呈三足鼎立之势。其中西变接近于天威保变;而特变电工的技术能力最为全面。在变压器行业两项尖端技术中,特变电工既掌握超高压大容量变压器技术,又拥有直流换流技术。而天威保变掌握前者,西变拥有后者。

在"贵广一回"项目中,换流变压器虽由西门子提供,不过西门子当时获得订单的附属条件之一,就是必须同时向沈变提供所有核心生产技术。

西安变压器厂也因与ABB的合作三峡-常州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而掌握相关核心技术。

针对沈变、天威保变及西门子三家企业中标,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综合处一位工作人员向《证券市场周刊》解释,因"贵广一回"项目中的变压器主要由西门子提供,沈变因长期与西门子保持合作关系使之与西变的竞争中胜出;贵广二回项目针对西门子而言,依然有"必须绑定一家中方企业"的附属条件,因为天威保变与西门子有着多年的合作关系,由此二者组成了竞标联合体,由西门子提供技术,天威保变负责生产。
"公司正准备为在本次中标中做出贡献的工作人员开表彰会。"12月2日,在天威保变,一提起"贵广二回"项目,天威保变副总经理张继承一脸兴奋,"为了这次招标,在半年前即由一位副总牵头组建一个项目组着手准备。这次中标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一方面获得巨额订单,更重要的是,将由此获得超高压直流输电的变压器生产技术,未来这个市场前景广阔。
"《证券市场周刊》从国家电力信息调度中心获悉,根据我国未来20年电力发展规划,南方电网和华东电网都将会建成7条或更多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华中电网将建成10条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每条线路的工程投资约40亿元,按"贵广二回"项目变压器设备所占资金比例,未来20年该市场的需求额约为220亿元。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3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你们把变压器讨论得这么细干嘛啊?

没有了太阳能,天威就只能打对折。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3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2005-03-04联合证券的一篇文章,凭良心说,文章是不错的,作者讲得还是有水平的,其中不少预测现在都实现了。但是机构在3月4号把这个文章发表就是别有用心了
-------------------------------------------------------------------------------------------------------------------------------------
http://bulo.163.com/article/-001J-MZoizo.html

  可再生能源革命势不可挡 联合证券

  一、历史的车轮无法阻挡

  如果我们简单地回顾光伏行业的发展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历史的车轮无人能够阻挡。虽然各国政治家以及各国政府为了各自的利益对环境保护、温室气体排放、能源危机持不同的观点,并在不停地进行吵闹,但90年代后,全球光伏产业仍保持了年均30%左右的高速增长。美国光伏装机容量从全球第一位的滑落以及德国2003年的缓慢增长并没有对全球的市场产生太大的影响。我们认为实际的增长率比政治家的吵闹声更能说明问题。在如今《京都协议》正式生效、石油价格高居50美元以上的大背景下,以某一国家可能的政策变化来分析全球光伏产业的发展难免以点盖面。

  二、德国市场2004年的爆发不是偶然

  我们认为德国市场2004年的爆发不是偶然,是偶然中的必然。德国市场的爆发是因为德国政府是《京都协议》的主要支持国,如果德国政府不推出措施履行《京都协议》的有关义务将使得德国政府乃至整个欧洲在世界政治舞台上颜面尽失。在美国、澳洲政府由于没有签订《京都协议》而在全球落得一片骂名、政治上处于被动的情况下,难道已经签订《京都协议》的欧洲国家会背信弃义不履行相关承诺?德国光伏市场于2004年爆发了,谁敢保证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其它国家的市场不会爆发?我们说这既是一个能源问题、环境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德国市场04年的爆发不是偶然。

  三、日本政府为什么逐步降低对光伏产业的补贴?

  在西方发达国家,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应用主要是以并网发电的形式进行的。政府本着对能源的安全战略以及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责任,推选了一系列的鼓励发展绿色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和方法,大大地推动了市场、技术和产业的发展。目前,扶持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补助政策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时,政府给予一次性补助;另一种方法是采用提高收购电价的方法,便利投资者在一段时间内收回投资。日本政府主要采用了第一种补贴方法,从1994年政府补贴50%,然后补贴额逐年下降,到2004年,政府只补贴10%。在日本政府的扶持下,日本的太阳能光伏市场发展迅速,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光伏市场。日本的太阳能电池的制造能力也因此成为世界之最。几年以前,人们对光伏发电持怀疑的态度,认为光伏发电成本(25-40美分)是火力发电的3-10倍。但是,这一比较意义不大,因为光伏发电不能和普通能源的发电成本相比较。太阳能光伏发电主要是安装在居民和商业楼宇的屋顶同时并网发电直接将电能送入电网。因此,光伏发电成本应和电网电价直接相比。电网电价已经包括了发电成本、传输和配电成本、税收、利润以及其他费用。而日本是全世界电价最高的国家,老百姓每用一度电要支付25美分的电价。目前,光伏发电成本与这一电价相比已经非常接近。

  四、恰恰相反,天威英利的产能实现以后,减弱的是中国对进口的依赖

  按照中国政府对外的承诺,至2010年中国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450兆瓦,而目前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为40兆瓦,按此承诺,今后六年中国至少将安装400兆瓦,平均每年将安装70兆瓦。我们认为,2月28日通过的、即将在06年1月1日实施的《可再生能源法》明确规定了中国政府将以一定的价格收购光伏系统所发出的电能,加上08年绿色奥运以及2010年世博会在中国的召开,中国对光伏发电系统的需求将快速增长,中国市场的启动速度将远远超出大家的预期。而目前,中国企业在多晶硅硅片生产环节基本是空白,中国是太阳能电池用硅片的进口国。天威英利二期70兆瓦硅片产能形成以后实际上是缓解了中国企业对硅片的进口依赖。

  五、提高制造水平比提高实验室的转换效率更为重要

  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光伏电池制造成本的下降和电池性能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实验室研发的突破。诚然,技术创新是很重要的,但是目前看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水平是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 目前,有很多关于实验室提高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的报道,包括大于30%转换效率的太阳能电池研究报道。但是所有这些创新都未能如愿地实行大规模产业化。 正如一位资深的业内科学家所描述:“太阳能电池仍存在着许多未被解决的技术难题,但是目前光伏产业的真正挑战不在实验室,而是在生产车间。我们可以通过改善制造水平来大幅度地提高经济效益。在今后十年内提高制造水平是光伏产业发展的关键。” 从制造的角度来说,制造成本在今后几年会继续按每年5%的速度下降,这主要是由于规模经济效应。根据国外的研究,太阳能电池的生产规模每扩大一倍,成本下降20%。 而降低硅片的厚度所带来的成本下降贡献微薄,目前太阳电池的厚度为240-280微米(天威英利的技术与国外相当),相当于1瓦的电池大概要消耗13克多晶硅,而太阳电池的厚度降低至150-200微米(150基本是极限),生产1瓦电池仍要消耗8-10克左右的多晶硅,成本的下降也就5-8%,而要达到150毫米的厚度在实验室里面可能还需要2-3年的时间。 因此,国外众多专家认为一味追求硅片厚度、转化效率不如将生产环节大量向中国、印度等低成本国家转移。

  六、中国企业竞争优势明显

  根据我们掌握的数据,无锡尚德2004年实现收入8.6亿元,实现利润2.2亿元,销售净利率高达25%。台湾茂迪04年前三季度的销售净利率为21%,预计全年将达到23%。 有意思的是,上述两家企业都是SolarWorld的代工企业,即从SolarWorld处购入硅片,生产电池片、电池组件然后反销给SolarWorld,而它们的销售净利率却明显高于SolarWorld(SolarWorld税前销售净利率为10%,日本SHARP为8-10%,尚德、茂迪免所得税)。 进一步分析SolarWorld的季报,我们会发现SolarWorld各产品中,电池片的销售净利率是最高的可达到15%左右。 即使直接用电池片的销售净利率进行对比,中国、台湾的企业仍明显地比国外企业具有优势。 而天威英利由于有自己的硅片供给能力,电池组件直接面向最终用户销售,因此预计销售净利率将高达20-22%(15%所得税率的影响)。

  七、日本、德国企业2003的亏损并不代表中国企业的亏损

  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无锡尚德2003年实现收入12466万元,实现净利润1198万元,销售净利率为9.6%(与天威英利04年的盈利状况相当,茂迪03年也是盈利的)。 而此时,德国企业、日本企业却大面积亏损,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是由于德国、日本企业的人工成本、土地、电价等远远高于中国,以03年的产量规模它们难以盈利。虽然04年电池组件的售价低于03年、多晶硅的价格高于03年,但由于04年德国、日本企业规模上去了,所以它们盈利了。 我们认为以03年日本、德国企业的亏损来说明光伏行业的风险欠妥,只能说明中国、台湾企业在很小的规模下就能达到盈利(在以往的文章中我们已经明确指出规模是重要的)。

  八、多晶硅价格上涨影响有限(详见行业分析报告《拥硅者为王、产能兑现是金》)。

   九、股价明显偏低 如果参照台湾茂迪以及SolarWorld的P/E,我们认为目前天威保变的股价严重偏低。 台湾分析师对茂迪股份2005 年每股收益预计为23 台币/股,当前市价的动态市盈率为15 倍,04年的市盈率则高达30倍。 从业务构成结构看,通过二期的扩产,天威英利目前正在向光伏产业一体化公司的方向发展,业务构成与德国的Solar World AG 更为接近(Solar World的优势在于自产部分多晶硅,但天威英利具有成本优势)。 而Solar World以05年的业绩推算P/E为25-30倍,以06年的业绩推算P/E为20-25倍。 如果天威保变以05年太阳能30倍、变压器20倍的市盈率推算,合理价位为10-11元(保守估计天威英利贡献0.25元,变压器贡献0.15元)。以06年太阳能20倍、变压器20倍的市盈率推算,合理价位为16-18元(保守估计天威英利贡献0.65元,变压器贡献0.20元)。

  十、扩张速度加快 在与天威英利的沟通过程中,天威英利透露在今年8月二期工程结束后,将于今年10月立即启动三期扩建工程,预计三期工程将于06年5月完工投产(已与GT公司初步达成设备采购意向,以上消息未经上市公司确认)。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3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qinjiayu at 2005-10-3 15:32
呵呵,你们把变压器讨论得这么细干嘛啊?
没有了太阳能,天威就只能打对折。


Originally posted by shine2008 at 2005-10-3 14:55
当然,我们不是考虑太多,而是利用假日搞清楚一些问题,呵呵


:*20*::*20*::*20*::*20*: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3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卡最关心的多晶硅原料问题,这里有一个公司方面的答复:

尊敬的天威保变股东,您好!非常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公司的股东热线0312-3252455,欢迎您随时与我们沟通。现对您提出的问题答复如下, 1、 天威英利2004年下半年才完全投产,产能没有完全发挥,并不是原材料供应不足造成。二期投产后的原材料完全可以保证,目前公司已经与国际上一些硅原材料供应商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并且投资参股四川新光硅业公司等,可以确保二期投产后原材料的供应。 2、 目前硅原料供应紧张,随着硅原料厂商产能的扩张,这一局面将逐步改善,公司目前与一些硅原料供应商达成了战略合作关系,采购到的原材料完全可以满足生产。 3、 二期扩产后的原材料供应没有问题。二期扩产的设备就位调试好以后就可以投入生产,工艺技术是成熟的。 4、 公司进口的主要原材料是多晶硅。新光硅业公司2006年底达产,明年试生产的多晶硅料可以用于天威英利公司生产。公司二期扩产后的原材料可以保证供应,三期扩产计划正在酝酿中。 5、 目前太阳能市场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公司正在积极论证进一步的扩产计划。 6、 随着多晶硅料供应商的扩产完成,多晶硅料的供应紧缺问题将逐步改善。 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2005年8月5日
http://www.zszq.com.cn/right/rightindex.asp?page=4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3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所谓FANS就是这么可爱起来滴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0-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3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做股票就是要学会用明天的眼光看今天

用今天的眼光审视昨天,用昨天的眼光回味今天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3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我就奇怪为什么100万的组件生产能力不能先以代工的形式获取硅片等上游材料生产,一直被放空?
二期主要是解决这个原料问题的。

600550的各条产业链的生产线都能满负荷生产,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就早上来了。

上面的答复我基本也看到过,就是不明白组件生产(100万,比扩建后的尚德似乎也就少一点点)为什么一直就不能找点途径先生产着!?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0-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3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卡布,这就是信息披露不规范的缺点

就让你想不明白,如果你是老总,也许早就解决问题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3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威现价介入可获利丰厚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3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坚决看多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3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威将展开主升浪拉开成为第一高价股的序幕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3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买买买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3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你真热情啊

发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走了你一个,还有后来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3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qinjiayu at 2005-10-3 16:20
发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走了你一个,还有后来人。

呵呵未来三月天威会有惊人的表现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3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不说,我也知道会惊人的

来点新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3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永远的天威  前期震出不少不坚定分子嘿嘿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3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能不能发一张茂笛的日k线参照一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7-18 12:05 , Processed in 0.031863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