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goodluck333888

中集的研究报告和分析文章(希望大家多多补充)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19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招商的预测从来都是最大胆,预测2007、2008业绩为1.65,1.94元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0 05:49 | 显示全部楼层
综述:受海外市场与购并事件带动 美股劲升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0日 05:11 新浪财经
  【MarketWatch纽约3月19日讯】受亚洲与欧洲股市强劲上涨以及包括荷兰银行集团ABN Amro与英国Barclays在内多起企业购并事件激励,美股周一大幅上涨,道指攀升了100点以上。近期受到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牵连的金融类股的重新走强更令投资者信心大为增强。

  德意志银行美国证券集团主管欧文-菲茨帕特里克(Owen Fitzpatrick)表示,“购并事件受到了市场的欢迎。股市今天普涨,金融股也在积极参与,这一点尤其令人欣慰,因为次级贷款市场的危机一度使金融股陷入低迷。”

  因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危机持续加剧,美股在上周有所下跌。投资者担心这一危机将涉及其它金融领域以及房产市场将对美国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周一海外市场的上涨以及购并消息鼓舞了投资者,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周一上涨了115.76点,报收12226.17点,涨幅为0.96%。

  道指30种成份股中共有28只股票上涨。Caterpillar Inc.、微软与AT&T Inc.领涨。

  道指金融股美国运通与JP摩根也对股市提供了支持。

  迪斯尼(DIS)上涨了1.4%。该公司在上周五表示,对其旗下Pixar部门的调查发现其股票期权日期存在回溯问题,但当前与该部门相关人士并没有人有目的地参与这一过失。

  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了15.11点,报收1402.06点,涨幅为1.09%。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了21.75点,报收2394.41点,涨幅为0.92%。

  股市在近期屡受次级贷款市场危机打击后今日的普涨令投资者倍受鼓舞。菲茨帕特里克表示,“在次级贷款问题明朗之前,我认为股市不会有太大的涨幅。投资者还日益担心美国经济将会走向衰退,市场将继续保持宽幅振荡态势。”

  纽约证交所成交量为27.79亿股,纳斯达克市场成交量为16.36亿股。纽约证交所上涨股以23比8领先于下跌股,纳斯达克市场上涨股以19比11领先于下跌股。

  石油服务、金属矿业与航空股涨幅靠前。金融板块,如银行与券商股也稳定攀升。

  多媒体网络股是周一少有的下跌板块之一。北电网络(NT)下跌了3.3%。该公司在上周五表示,预期营收与将2006年保持持平或略有下降,反映出将部分业务出售给阿尔卡特-朗讯(ALU)所带来的影响。

  海外银行业购并

  Avalon Partners首席市场分析师彼得-卡迪罗(Peter Cardillo)表示,“由于海外传来购并消息,今天市场应该会有领头羊。”

  周一有多项购并消息传出,其中有关欧洲银行业的购并传言尤其引人注目。

  荷兰银行集团ABN Amro (ABN)上涨了14.1%。据英国报纸报道,该集团将宣布与英国的Barclays (BSC)进行购并的消息。

  Barclays称将在伦敦交易所周二开盘前在声明中澄清其立场 。

  Barclays有可能将卷入与其它欧洲银行的收购战之中。荷兰的ING集团、法国的PNP Paribas、BBVA (BBV)以及Banco Santander (STD)均流露出对收购ABN Amro并其部分资产的兴趣。

  美联储会议临近

  美国股市上周五以下跌结束当天与上周交易。二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的提高降低了美联储降息的可能性。但由于受到众多利好消息刺激,周一市场人气已大为改观。

  卡迪罗表示,“但本周的高潮应该是美联储在本周稍晚时候做出的有关利率的决定。我并不预期利率会有所改变,但我确实认为美联储的声明会保持连续性。”

  美联储将于周三决定是否调整利率。

  此外,投资者对中国在周末做出的降息决定做出了积极反应。卡迪罗认为这是中国为减轻通货膨胀压力而做出的前瞻性决定。

  菲茨帕特里克表示,因出现经济成长减缓迹象以及次级贷款市场崩溃,“投资者期望美联储会在今年降息”。

  投资者将关注美联储在声明中措词的变化,美联储可能会在声明中不仅对通货膨胀,也对上述问题表示出担忧。

  全美住房建设商协会周一表示,二月份住房市场指数从一月份的经向下修正的39点下降至36点,这是该指数自去年九月份以来首次下降。

  该协会首席经济学家David Seiders表示,“建设商对于抵押贷款标准提高对住房销量的影响仍无法预测,一些房产商已经感受到次级贷款市场危机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但住房建设商股在周一仍出现上涨。Toll Brothers上涨了1.4%,KB Home上涨了0.4%,Lennar Corp.上涨了0.7%。

  周二将公司二月份住房开工数字与许可数字。

  其它市场

  股市的上涨给国债市场带来压力,十年期国债价格下跌了6/32点,至100 13/32点,收益率为4.57%。

  美元对日元汇率走高,投资者在等待美联储本周货币政策会议的结果。欧元对美元汇率下跌了0.1%,美元对日元汇率上涨了0.6%。

  中国加息使投资者担心能源需要将会下降,原油期货有所下跌。四月份交割的原油合约下跌了52美分,报收每桶56.59美元。

  黄金期货上涨了40美分,报收每盎司654.30美元。受此带动,Freeport McMoRan Copper & Gold、Harmony Gold与Kinross Gold Corp.均有可观的涨幅。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7-3-20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留平头 于 2007-3-19 21:32 发表
招商的预测从来都是最大胆,预测2007、2008业绩为1.65,1.94元

招商吹起来应该是第一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0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0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头不想跟那什么打架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0-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0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来不打架,喜欢看热闹,喜欢调事端:*22*::*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0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集集团新增洛阳宇通、芜湖瑞江两个成员企业

2007年2月和3月,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分别与洛阳宇通汽车有限公司、安徽芜湖瑞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在河南洛阳、安徽芜湖正式签订合资协议,目前有关注册手续基本办理完毕,中集集团又新增两家成员企业:洛阳宇通和芜湖瑞江。
  洛阳宇通和芜湖瑞江均为各自区域市场内的佼佼者,具有良好的经营管理团队和丰富的市场经验。两家新企业的加盟,将有助于中集车辆的罐式专用车、栏板半挂车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进一步完善中集车辆的产品系列以及生产和服务网络,巩固和提升中集车辆在专用车行业的领先地位。中集集团也将使两家企业分享市场、技术、品牌、资金、人员等方面的集团化优势,进一步提升洛阳宇通和芜湖瑞江的竞争力。

  2002年以来,中集集团的道路运输车辆产业从无到有,在短短四年间迅速形成经营规模,基地布局和营销网络不断完善,产业规模和行业地位也稳步提升。截至目前,中集车辆已在中国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北地区和美国拥有15个生产基地,8个4S店,形成了中美互动、分布合理、互为支持的产业格局和以国内中心城市为主的营销服务体系。中集集团的道路运输车辆产品涵盖国内外主要车型,可为客户提供八大系列、500多个品种的专用车产品。2006年,中集集团累计销售各类专用车8.8万台,实现销售收入70.91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66.56%和66.90%。2004年和2006年,中集集团的道路运输车辆产业分别取得了产销总量上的中国第一和世界第一。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0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振国他妈的比财政部长还牛!!!,
金人庆早已在公众媒体明言:五年过渡期将同步执行,即第一年增加2个百分点.这样,中集08年按现在实际税率比增也就7.5+2=9.5,你小子一下子按25算.再说还有税收调整,中集适应15%,调整后7.5%,08年调整后为8.5%(可能还会再低),税收调整制度是不变更的,林大师不会连这个也不懂吧?如此荒唐到底安的什么心,是水平问题还是利益驱动?
   关于过渡期安排问题详见------金人庆接受香港凤凰卫视专栏采访(可查阅其网站浏览)

[ 本帖最后由 土塬 于 2007-3-20 23:04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1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信证券-中集集团 半挂车成为公司主要增长点

中信证券-中集集团 半挂车成为公司主要增长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1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集车辆研发成功混凝土泵车
2007年03月2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姜瑞
  

  日前,中集集团子公司中集车辆集团研发试制成功首台38M混凝土泵车。该产品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已申请专利6项,产品各项性能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居于领先地位,为业界所瞩目。

  中集车辆从2004年开始进入建设机械专用车领域,陆续开发了多款混凝土搅拌车产品,并逐步得到了市场的认同。为了完善产品结构、为专业客户提供更多的产品及服务,2006年,中集车辆依托强大的品牌、资金和研发实力,开始混凝土泵车及混凝土泵的研发及样车试制,并于近期通过样车性能实验并宣告取得成功。

  混凝土泵车是专用车行业内高端技术产品。该产品的成功开发,意味着中集车辆的研发、制造能力又上新台阶。2006年,中集车辆放眼于全球的混凝土泵车先进理念及制造技术并加以消化吸收,与国内同类产品相比,在产品结构、型式上具有多项技术创新。在短短一年内,中集车辆自主研发、掌握了混凝土泵车核心部件———布料臂架的设计、制造技术,成为国内行业中仅有的数家专业厂之一。据悉,已有客户“相中”此款混凝土泵车,并有意购买。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7-3-21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瑞士银行开战中集


http://www.jrj.com  2007年03月20日 18:25  《商务周刊》  

【评论】【字体:大 中 小】  【页面调色版           



  瑞士银行集团旗下的资产管理公司与具有央企背景的世界最大集装箱企业中集集团之间,一场债权纠纷不断升级。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这起债权纠葛的背后似乎隐藏着“类央企”对地方国有资产的侵吞

  □记者 吴金勇

  3月5日,江苏省拍卖总行举行的扬州通运集装箱有限公司破产财产拍卖,在充满争议和质疑中落锤。“从始至终,只一个10号竞买者举牌,并以底价成交。”一位出席拍卖现场的律师对《商务周刊》说。

  据他介绍,拍卖原定于当天下午三点开始,然而时间被一推再推。原因是通运公司的最大债权人瑞华投资控股公司对此次破产拍卖有异议。瑞华是一家在毛里求斯注册的资产管理公司,隶属于世界著名金融公司瑞士银行集团。

  与最大债权人的国际财团背景不同,提出破产申请的小债权人老人涂料(深圳)有限公司,则与世界最大的集装箱制造企业中集集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006年,老人涂料因通运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向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通运公司破产。据称,老人涂料对通运公司的债权是从海虹老人有限公司受让而来,而海虹老人则是中集集团的集装箱涂料供应商。中集集团2004年、2005年的年报显示,中集集团现董事王志贤同时是海虹老人公司的董事。

  中集集团的公司总部设在深圳,公司性质为中外合资的股份公司,其股东的实际控制人是大有来头的中央企业。中集集团公开资料显示,公司主要股东中远集装箱工业公司和招商局国际(中集)控股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分别为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和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集集团董事长和法人代表李建红同时也是中远集团副总裁、党组成员,副董事长赵沪湘同时任招商局集团董事。自1996年以来,中集集团的集装箱产销量一直保持世界第一,目前国际市场份额超过40%,其中冷藏集装箱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超过50%。

  根据记者所获资料,2004年7月至今,中集集团及其子公司一直以托管和租赁方式,实际控制着通运公司。二者即是如此关系,与中集集团存在关联的老人涂料公司为何又要申请通运公司破产拍卖呢?而作为最大债权人的瑞银集团子公司,何以又要横加阻拦?

  瑞士银行涉入“混水”

  事情源于扬州通运集装箱有限公司近年的资产变动。该公司成立于1989年,原是一家国有企业,效益一直较好。2001年,为吸引外资,扬州通运组建为中外合资企业,总投资2230万美元,注册资本1115万美元,当地国企通运集团为第一大股东,持有其45%的股份。

  由于通运当时厂区在扬州市区,因环保压力,2003年搬迁到离扬州港不远的施桥镇。新建厂房和生产线的巨大投资令其流动资金出现问题,当地政府决定引入战略投资者重组通运。这时,中集集团以重组者的身份与当地政府达成协议,计划并购通运及其控股子公司扬州通利冷藏箱有限公司。

  此后中集集团主张,由于通运“已经资不抵债”,账面上没有净资产,因此应先托管经营,等通运债务妥善处置,经营状况好转,有了净资产后再收购。而有相关人士称,中集集团采取托管经营而非股权收购,重要的原因是:通运有3亿多元债务,如果收购,庞大的债务将是沉重负担,而托管经营不仅可甩开债务,而且仍能使用通运的产能。

  中集集团作为世界级企业,又有央企背景,因此当地政府希望中集集团能够在扬州投资,加之此前中集在扬州收购有一家特种车公司,运作良好,政府于是同意了托管。

  2004年7月,中集集团子公司深圳南方中集公司出面托管了通运公司45%的股权。而在此前的6月25日,作为通运公司最大债权人的中国银行扬州分行,也与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南京办事处签订《债权转让协议》,扬州中行将其持有的通运公司债权全部转让给信达南京办。

  2005年,信达将包括通运和通利债权在内的扬州当地100多家公司的8亿多元不良资产打包公开招标出售。

  据知情人向本刊透露,当时参加竞标的除瑞银外,还有多家国内和外资机构,包括JP摩根、雷曼兄弟等大投行。这些机构在扬州尽职调查中,了解到通运、通利的资产状况尚可,因此对信达的这个资产包估值较高,有的甚至将资产包的价值评估到本金的40%。

  但这位知情人说,听说中集集团参与其中后,JP摩根、雷曼兄弟便大幅调低了评估价。“他们认为,清偿这笔债务肯定要和中集费些周折,毕竟中集托管了通运股权,股权、债权、资产关系变得复杂。”他说,这也直接导致了第一次招标流标。在第二次竞标中,瑞士银行中标,2005年6月30日,信达南京办与瑞华投资控股公司签订《贷款买卖协议》。

  据资产包资料显示,截至2005年3月20日,通运公司对瑞华负有债务本息人民币4亿多元。而据参与竞标的另一家企业估计,瑞华购买这个4亿元的资产包大约花费了1.2亿—1.5亿元。

  瑞银为何没有估计到中集集团的托管给债权人带来的风险呢?据瑞华投资控股在中国的投资服务商介绍,瑞华从信达资产管理公司购买资产包时,认为通运资产及营利状况还不错,清偿难度不大,虽然资产被中集控制,但毕竟只是托管关系。从法律上讲,对于通运公司资产的转移或变更,都要经过瑞华同意。

  “这项债权人权利是当初通运公司与中行的贷款合同中明确规定的。债权转移给瑞华后,这项权利也同时转移给瑞华。”瑞华服务商的负责人说。

  然而2006年6月瑞华核查资产时,了解到瑞华购买资产包之前的2005年4月,通运公司资产已被中集集团控制的扬州润扬物流装备有限公司租赁了。而瑞华一直未收到任何正式文件。

  “租赁关系对于债权人瑞华来说就太危险了,这意味着通运公司将资产的使用权奉送给了中集。没有资产,没有营运能力,通运更没有能力偿还债务了。”服务商的一位律师说,“中集集团公然违法转移资产的行为,是瑞华公司很难预见到的。”

  亿万资产

  “一个年收入近10亿元,利润几千万元的企业,就这样被掏空了。”原通运公司的一位员工不停向记者描述通运是一个效益如何好的公司。据本刊得到的一份通运公司被租赁前两个月的损益表显示:2005年1月和2月,通运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均达到了9000多万元,月均主营利润为160万元。

  这些优质的地方国有资产又是如何悄然转移的呢?这涉及一家由中集集团设立并控制的外资公司——扬州润扬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根据本刊得到的一份江苏省扬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登记申请书显示:扬州润扬注册资本500万美元,中集控股(BVI)有限公司持有其100%股权。值得注意的是,法人代表秦钢签署的申请设立公司日期,为2005年4月18日。

  早在该年该月的1日,尚未设立的扬州润扬公司已然与通运公司签订了《租赁合同》,根据该协议的约定,通运公司将其主要经营性资产以每年约54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租赁给扬州润扬。一位投行人士认为:“一个能创造年利润近几千万元的资产,居然以年500多万元租金租走。这太不正常了。”

  通运债权方一位人士对记者介绍了这次“不正常”的租赁交易发生的经过:“中集集团托管通运45%股权后,通运发生人事地震,一位原高管因经济问题被法律制裁,中集借机更换了通运的经营管理层,委派多名董事进入董事会,其中通运公司的董事秦钢为扬州润扬的法定代表人;通运公司的董事长樊能琪、董事秦钢、丁利武均为中集控股(BVI)的董事。另一位中集控股(BVI)公司董事樊能琪任通运公司董事长——这实际已经完成了对公司经营的完全控制。”

  大换血为租赁合同的通过扫清了道路。4月8日,由中集控股(BVI)两位董事分别掌握的通运公司同尚未正式成立的扬州润扬,签订资产租赁和人员借用等协议。

  11天后,通运公司在负有巨额到期债务尚未清偿的情况下,将其五间办公用房也无偿提供给扬州润扬作为办公用房使用。

  就这样,一家每年创造至少8个亿的销售收入和5000万元人民币利润的地方国资企业,被整体移到央企控制的外资公司名下。通运公司2006年3月的损益表显示,租赁后的通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理所当然地变为零,主营业务利润也变为了负数。而同期承租人润扬的损益表显示,该公司月主营收入近亿元。

  大部分的资产转移后,中集的脚步并没有停止。据瑞华投资控股公司的一份起诉书显示,2005年12月31日,通运公司、扬州润扬及建行扬州分行签订三方协议,约定通运公司为解决生产经营,向扬州润扬借款2000万元。2006年1月,通运公司将价值2900万元的房产等资产抵押给扬州润扬,抵押权期限至2008年7月止。瑞华公司认为,事实上该房产位于抵押给瑞华控股的土地之上。

  但是,根据上述扬州润扬与通运公司签订的《租赁协议》,自2005年4月开始,扬州润扬租赁通运公司全部经营性资产进行生产,通运公司从而不再具备独立生产能力。另根据江苏省发改委关于核准扬州润扬租赁债务人通运公司资产的通知中,明确规定租赁期间内通运公司不得进行生产。因此,通运公司似乎没有理由再以生产经营为目的进行委托贷款。瑞华公司认为,该笔委托贷款是扬州润扬抢先控制优质资产的刻意而为。而通过委托贷款实施的房产抵押,又实际上损害了债权人瑞华的合法权益。

  2006年3月10日,通运公司与扬州润扬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扬州润扬以10万美元的价格,取得了通运公司以408万美元出资持有的扬州通利冷藏集装箱有限公司51%的股权。截至目前,扬州通利仍在正常经营。

  作为国内冷藏箱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扬州通利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通运公司原所持有的51%股权本应属极具价值的优良资产。一位接匠瑞华的人士在扬州润扬的操纵下,这一优良资产以低于市场公允价格的转让股权行为,无疑再一次严重贬损了通运公司的偿债能力。

  从瑞华公司的角度来看,由于中集集团、润扬公司与通运公司之间的关联关系,使得三者能够顺利地通过上述主营资产租赁、股权转让协议、无偿使用不动产等一系列“不正当关联交易”,避免承担任何义务,独占所有利益,并有步骤地将通运公司推向破产。

  “如果破产成功,中集集团的一系列‘侵吞’行为也就无迹可寻了。”一位知情人评价说,正是在这一逻辑下,2006年10月初,与中集集团有着某种关联的通运公司小债权人老人涂料公司,向扬州中院提出破产申请。当月18日,法院做出通运公司破产的民事裁定。

  越陷越深的窘局

  从2006年6月,听说中集集团及其控股公司租赁了通运公司资产后,瑞华投资控股公司就一直处于忙碌之中。

  据了解,事情发生后,瑞华投资控股公司马上通过律师和其他中介机构找到扬州机电资产经营公司。扬州机电是扬州国资局下属企业,通运的资产正是由扬州机电负责监管的。一位知情人描述到:“扬州机电积极地从政府的角度来寻求补偿等解决的办法,但它左右不了中集,所以效果不很明显。因为实际控制人是中集。”

  此后,瑞华又开始与通运、润扬及中集集团联系,但瑞华发出的商业函件均“石沉大海”。

  无奈之下,瑞华再次找到扬州机电。然而就在双方商谈期间,2006年12月5日,瑞华公司收到扬州中级人民法院一份宣告通运公司破产的民事裁定书,以及一份要求瑞华申报债权的通知书,并确定2007年5月25日9时,在扬州中院召开第一次债权人会议。

  收到法院裁定书后,瑞华公司于2006年12月13日,向通运公司清算组申报了债权,并提交了相关证据材料。但第二天,瑞华就破产裁定向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申诉,请求撤销扬州市中院的裁定。据一位接近瑞华的人透露,瑞华公司认为,一方面,破产申请人与通运公司可能存在恶意串通、欺骗法院的情况:另一方面,通运公司存在大量转移资产、恶意逃债的事实,法院应慎重查实。

  然而,就是申诉案仍在受理程序中时,2007年2月26日,瑞华公司又收到通运公司清算组通知,拟于2007年3月5日公开拍卖通运公司破产宣告日全部实物资产及土地使用权。由于其中包括瑞华公司主张但尚未得到清算组确认的抵押财产,因此通知还要求瑞华公司于2007年3月1日前解除上述拍卖标的上设立的抵押权。

  接到清算组通知的瑞华感到事态进一步恶化,3月1日向通运公司清算组提交了一份《关于立即停止侵犯我公司担保权益的紧急复函》。函中的主要观点为:1.未经瑞华公司同意,清算组无权处理通运公司已抵押给瑞华公司的财产;2.清算组处理破产财产,未经债权人会议表决,程序违法;3.瑞华公司已经就破产裁定向江苏省高院提出申诉,申诉正在受理中,此时暂缓破产程序;4.清算组无权要求瑞华公司解除抵押,法院也无权强制解除抵押。

  同一天,瑞华公司将《紧急复函》抄送至扬州中级法院和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

  3月5日,瑞华公司代理律师来到江苏省拍卖总行现场,以上述理由为依据与拍卖机构交涉,使得原定于下午三点开始的拍卖会因此未能准时开始。4点20分,拍卖机构出示了扬州市中院的一份民事裁定书和协助执行通知书。裁定书明确显示解除通运公司破产财产中所涉及的抵押关系;而协助执行通知书则要求拍卖机构立即将通运公司实物资产及土地使用权整体拍卖。

  至此,双方交涉胜负已分。拍卖继续进行,最后10号竞买者以1.31亿元的价格中标。

  据一位接近瑞华公司并出席拍卖现场的人称,对于扬州中院为“保护各债权人合法权益”而做出的解除抵押权裁定,瑞华公司已经表示不服,并将请求撤销拍卖对通运破产财产的处理。

  扬州中级法院的裁定书和通知,也使得中集是否真的存在“侵吞”地方国有资产和逃废债的事实变得扑朔迷离。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1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心月天狐 于 2007-3-21 10:47 发表
瑞士银行开战中集


http://www.jrj.com  2007年03月20日 18:25  《商务周刊》  

【评论】【字体:大 中 小】  【页面调色版           



  瑞士银行集团旗下的资产管理公司与具有央企背 ...


看来事态对瑞银相当不利,只能怪它当初功课没做足,花个把亿想买一个年创利几千万的"不良资产包",天下哪有这等好事?把别人的智商看得过低了吧.

[ 本帖最后由 土塬 于 2007-3-21 12:36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1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如果从股票交易的角度来看的话,中集以及此类的股票都不适合短线,短线(稍长一点,比如从05年998点开始)已经涨10倍以及以上的股票已经不少了

索罗斯说过大概这样的话,就是股票价格对公司基本面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熊市的时候,有些公司会把业绩“做”的很差,而反之亦然

而不仅仅是基本面决定股票价格

很显然,这个是事实

但是基本面决定价格可能是最好把握的,而价格影响基本面的机会显然是非常难以把握的,尤其对中小散户,其中含盖所有对基本面信息不灵通的机构和个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1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土塬 于 2007-3-21 12:22 发表


看来事态对瑞银相当不利,只能怪它当初功课没做足,花个把亿想买一个年创利几千万的"不良资产包",天下哪有这等好事?把别人的智商看得过低了吧.

:*19*::*19*::*1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1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3月5日,瑞华公司代理律师来到江苏省拍卖总行现场,以上述理由为依据与拍卖机构交涉,使得原定于下午三点开始的拍卖会因此未能准时开始。4点20分,拍卖机构出示了扬州市中院的一份民事裁定书和协助执行通知书。裁定书明确显示解除通运公司破产财产中所涉及的抵押关系;而协助执行通知书则要求拍卖机构立即将通运公司实物资产及土地使用权整体拍卖。

++++++++++++++++++++++++++++++
这么看,不拍卖倒是违法了。哈哈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7-3-21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商务周刊文章写的够烂,不看也罢。相比之下,《财经》就好的多,起码不会出现什么:

  “一个年收入近10亿元,利润几千万元的企业,就这样被掏空了。”原通运公司的一位员工不停向记者描述通运是一个效益如何好的公司。据本刊得到的一份通运公司被租赁前两个月的损益表显示:2005年1月和2月,通运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均达到了9000多万元,月均主营利润为160万元。

  这些优质的地方国有资产又是如何悄然转移的呢?这涉及一家由中集集团设立并控制的外资公司——扬州润扬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作为国内冷藏箱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扬州通利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之类的词语。你说一年几千万的利润,怎么会不还债、还不起债呢?又怎么会被打进不良资产包呢?公司那么好,为什么公司自己人、当地人没人以3折的价格把这个包买下来呢?这不是白捡钱的事吗?扬州可不是没钱的穷地方,肥水就这么流了外人田?估计也就是欺负外国人老实,好不容易给卖了,银行当时贷款的时候,批贷的人指不定吃了多少呢。估计跟“一位原高管因经济问题被法律制裁”有关。“国内冷藏箱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市场份额有5%?我怎么都没听说过这家公司,看来得好好补补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1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eng-h 于 2007-3-21 16:01 发表
商务周刊文章写的够烂,不看也罢。相比之下,《财经》就好的多,起码不会出现什么:

  “一个年收入近10亿元,利润几千万元的企业,就这样被掏空了。”原通运公司的一位员工不停向记者描述通运是一个效益如何 ...

:)不知道是不是这家通运集装箱有限公司?
张受勇董晓君违法违纪  

--------------------------------------------------------------------------------

徐茂生       2005 07 21 09 : 59    扬州日报  


本报讯20日,市纪委对通运集装箱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张受勇、原总经理董晓君等人违法违纪问题的查处情况进行了通报。张受勇被开除党籍,并被移送司法机关进一步侦查。董晓君被开除党籍,并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

通报指出,经查,近几年来,张受勇、董晓君等人以权谋私、违法乱纪、大肆侵吞国有资产,导致通运公司内部管理失控,财务失真,经济效益下滑,企业严重亏损。在张、董二人的影响下,一些握有实权的管理人员也乘机巧取豪夺,捞取好处,有的在原材料的采购使用上拿“回扣”,有的在货款的支付上索贿金,有的在废旧材料的处理上捞黑钱。该公司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中,6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4人被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 本帖最后由 zcywyy 于 2007-3-21 16:55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1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1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帮牛人,都让你们弄透了,还有啥好说得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7-3-21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cywyy 于 2007-3-21 16:53 发表

:)不知道是不是这家通运集装箱有限公司?
张受勇董晓君违法违纪  

--------------------------------------------------------------------------------

徐茂生       2005 07 21 09 : 59    扬州日报   ...

“反腐倡廉十件大事”评选结果昨揭晓
日期:2006-01-19        浏览次数:次            
     昨日下午,市纪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由市纪委和本报联合举办的“扬州市反腐倡廉最有影响的十件大事”评选结果,市委制定的《构建惩防体系实施纲要》出台等十件大事入选。新闻发布会上还抽出100名投票者给予奖励。
    这次由群众投票评选出来的十件大事包括:市委制定出台《构建惩防体系实施纲要》,我市出台《廉政文化建设纲要》,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追究到位,市纪委七次全会强调反腐倡廉要加大预防力度,我市政务公开工作获中纪委肯定,查处原通运负责人张受勇和董晓君违法违纪案件,270名党员因参与赌博被查处,部门一把手走进行风热线,开通治理教育乱收费举报直通车,贪官罚没物品展示拍卖。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4 14:13 , Processed in 0.071726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