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goodluck333888

中集的研究报告和分析文章(希望大家多多补充)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20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TO MENG-H兄:哈哈,高寿37岁

那您老高寿呀几何?不会三十多岁就颐养天年了吧?

我现在每天做的事情是上网看各类新闻,资料,看网上的小说,打打桥牌,下下围棋.当然也锻炼身体,每天打几边太极拳,散散步,和10个月大的女儿一起在家里满地爬爬,练练蛤蟆功.
实际上现在除了投资我还有其他收入的,我04年开始和别人一起投资一个公司,我占35%股份,负责经营,2年半为公司赚了300万的利润,基本上每年的红利都分光,拿到的钱包括工资都投入股市了.忽然发现资产已经超过500万了,所以考虑退休了,我把公司扔给了大股东(实际上我没投入过一分钱).如果公司以后赚钱,我还有的红利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0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2000airex兄,羡慕你的生活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3-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6-10-20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韩方河用社保资金完成MBO?市场上流传两种说法
        发布时间: 2006-10-20 21:55         字体:         放大         缩小         还原        
  韩方河所获何罪一说利用华安基金股东大变更的机会,用社保资金完成MBO;一说帮助张荣坤等人的投资分仓锁仓

  10月16日,华安基金重仓的股票突然大面积跳水,尤其是农产品(000061),更是一度盘中跌停。这是继董事长王成明被"双规"后,华安基金最为恐慌的一天,也就在这一天,华安基金接到公安部专案组的通知:总经理韩方河因为涉嫌个人违纪,正在协助调查。

  尽管华安基金强调调查仅涉及韩方河个人,与公司及公司旗下基金无关,但在韩方河被调查之前,上海社保案已经牵扯出太多的资本市场大腕,而且韩在10月 13日被专案组传唤,如果仅因为个人问题,华安基金有14日和16日两个可以公告的时间,为何选择在传闻满天下之后的17日才公告这一重大事项?

  隐形MBO事发

    《证券市场周刊》获悉,韩方河涉嫌个人违纪是在华安基金2004年底的股权变动过程中,利用沸点投资进入华安基金的机会进行MBO,而其MBO的资金,就是社保资金的委托理财款。

  作为国内基金业的元老人物,韩方河自1998年6月华安基金成立就一直担任公司总经理。此前他曾历任上海市物价研究所所长、上海市物价局政策研究处处长、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证券总部副总经理、证券投资信托部总经理等职,同时还是上海市经济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金融证券学科专家委员。

  2004年底,华安基金股东发生一次大变更。但让人奇怪的是,原本持有华安基金30%股权的上国投,先是将20%的股权卖给社保案主角福禧投资旗下的沸点投资,却转身以相同的每股价格从方正证券那里接手了10%的股权。

  上国投卖出去又买进来的举动令人费解。为什么沸点投资不直接从方正证券收购10%,再从上国投收购10%?《证券市场周刊》获悉,之所以让上国投如此大费周章地来回倒腾,是因先前委托上国投持有30%华安基金股权的是一个主体,卖出20%的资金应归原委托人,而后来委托买进10%股权的实际上是韩方河与王成明等人。至于韩方河等是如何以及以何种方式从沸点投资那里借用社保资金的委托理财贷款,则无法详知。

  陷身社保案漩涡

  关于韩方河违纪原因的另一种版本,主角是王成明和张荣坤,韩方河成为配角,而事件的核心则是华安从上海电气手中高位接盘的海欣股份。

  2004年底的那次股权转让之后,上海电气派王成明担任华安董事长,沸点投资则派张荣坤担任董事。张荣坤入股基金公司,挪用公司资金显然不是他们的目标,因为基金公司有严密的资金托管制度,他们觊觎获得收益的最大可能是通过基金公司投资而间接获得。

  据了解,在华安内部,韩方河并无权直接指挥旗下基金购买某只股票,更何况华安接盘海欣股份发生于2000年,而上海电气是2004年底才成为华安股东,而且华安接盘海欣股份之后,从2002年以来除了送股外,所持股份一直没有增持迹象。

  知情人士透露,张荣坤的真实目的是通过相对控制基金,间接帮助这些大规模操控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和机构"分仓"和"锁仓",因为只有在稳定住上市公司股票市值之后,才能以股票进行抵押贷款获得滚动融资,从而保证资金链条不断裂。

  在这个过程中,华安基金扮演着帮张荣坤们"造市"的角色。类似的例证则是上海市企业年金中心的重仓165万股的思源电器,同样也在华安基金重仓股之列,后者持股515.76万股,占流通盘的14.8%。

  "这些可能不仅是巧合,他们利用基金锁筹的目的,就是希望利用该股票去融资,来堵他们的资金窟窿。"一业内人士称,"韩方河可能就陷于其中的股票操纵。 ""现在关于韩方河的问题,作为基金公司的华安有必要要求上国投详细解释股权转让的猫腻,甚至10%的交易背后的交易。"一名机构高管认为,现在关于上市公司、基金公司这一类需要公开信息的公司,投资人有权利知道信托机构背后的真实交易,只有这样,笼罩在华安头上的迷雾才能散开。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0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TO ALGOR兄,

投资一个公司是风险很大,但中集现在已经不能看成一个公司,如果把中集的业务全部拆分,我们可以看成是一个干货箱公司,一个冷藏箱公司,一个特种箱公司,一个道路交通运输公司,一个空港设备公司,虽然干货箱公司遇到了产能的问题,但其他公司都在飞速发展,他们都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公司,我觉得我买的是一个组合,不是一个公司.另外目前中集至少有50%的安全边际.从03年开始我持有过很多公司,中集,茅台,伊利股份,苏宁电器,上港集箱,东阿阿胶等,但市场一步步上来后,我把高估的都跑掉了,只有中集A,B一路持有加买(最近把39B以9.9HKD换入11元左右的39A),因为现在39仍然非常低估,而防眼整个市场,找不到更好的投资机会.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0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谈谈价值投资,请指正!

我觉得对投资股票的个人来说,投资价值 = 卖出价+累计红利 - 买入价
投资价值和股票的内在价值有必然联系,但投资价值 > 股票内在价值,证明如下:
假设投资价值永远 < 股票内在价值,选择持股分红,永不卖出,最终投资价值永远 = 股票内在价值,假设不成立,反证法推出:投资价值 > 股票内在价值
投资价值和股票内在价值的差距体现在股票的流动性、投机性、波动性、市场对股票过高判断等方面。
所以在价值投资的基础上,股票的波动性越大,它的投资价值越高;流动性越大,随时可兑现率越高,它的投资价值也越高(相当于长期储蓄利率和短期储蓄利率的差别)
所以在相同价位下,A股的投资价值比B股高。
另外,在企业遇到可预见的风险时,马上抛售被高估的A股可以减少损失,如果B股还在价格较低的价位上运行的话,将无从选择。
鉴于中国的股市在未来几年内还是一个投机性的市场,当A股价格不高于B股30%的情况下,选择A股。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0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几个问题想和 2000airex兄交流,50%的安全边际是如何估算的,是按照相对估值还是按照绝对估值估算的,另外按照同股同权的思路,为什么要把39B换成A股呢?
另外我觉得中集的四种业务虽然可以看作几个公司,但行业应该可以归类到一种行业,我觉得最好要有不同行业的组合。请2000airex兄指正。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3-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6-10-20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2000airex 于 2006-10-20 22:24 发表
那您老高寿呀几何?不会三十多岁就颐养天年了吧?

我现在每天做的事情是上网看各类新闻,资料,看网上的小说,打打桥牌,下下围棋.当然也锻炼身体,每天打几边太极拳,散散步,和10个月大的女儿一起在家里满地爬爬,练 ...


要是自己没干过商业,估计你也不敢只压一个宝。我比老兄年幼几岁,目前状况相似,只是以前做实业不成功,太多关系要处理,不如投资省事。私下认为如果没有足够的阅历,那么投钱就是自找苦吃,你说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0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假设投资价值永远 < 股票内在价值,选择持股分红,永不卖出,最终投资价值永远 = 股票内在价值,假设不成立,反证法推出:投资价值 > 股票内在价值",JOHN深蓝兄弟,反证法有可能出现 最终投资价值永远=股票内在价值 呀,而不一定是 投资价值》股票内在价值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3-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0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2000airex 于 2006-10-20 22:24 发表
那您老高寿呀几何?不会三十多岁就颐养天年了吧?

我现在每天做的事情是上网看各类新闻,资料,看网上的小说,打打桥牌,下下围棋.当然也锻炼身体,每天打几边太极拳,散散步,和10个月大的女儿一起在家里满地爬爬,练 ...


爽就一个字!

还比我小1岁啊,要是您老是60岁退休的,俺们心理还平衡点,呵呵。

什么时候有机会也能过过有钱人的生活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0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都有自己看法很正常

我的想法就是干货箱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公司应该是周期性的,增长放慢,冷藏箱比较稳定,以后应该会缓慢增长,特种箱子正在飞速增长,今后几年的发展仍然可期,绝对不能和干货箱看做一个公司,现在在增加的产能都是干货箱,半挂车增长也飞快.空港设备虽然占比很小,但是这个公司也是世界第一,你把这个公司分拆上市你就会发现绝对是个惊喜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0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lgor 于 2006-10-20 23:02 发表
"假设投资价值永远 < 股票内在价值,选择持股分红,永不卖出,最终投资价值永远 = 股票内在价值,假设不成立,反证法推出:投资价值 > 股票内在价值",JOHN深蓝兄弟,反证法有可能出现 最终投资价 ...


应该改成大于或等于,再补充一点:在企业平稳发展阶段,分红比例较高的情况下,B股的价值相对高一些;反之也一样。

[ 本帖最后由 john深蓝 于 2006-10-20 23:16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0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波动反而是对公司的价值的损害。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3-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0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在于如何理解价值含义的主体,我觉得价值主体应该是投资者的收益,而不是公司的价值。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0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JOHN深蓝兄,我觉得你按照这种思路想下去,价值主题就是低买高卖(也就是差价),就会沦为投机的范畴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3-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0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TO ALGOR兄,

--> 我有几个问题想和 2000airex兄交流,50%的安全边际是如何估算的,是按照相对估值还是按照绝对估值估算的,另外按照同股同权的思路,为什么要把39B换成A股呢?
另外我觉得中集的四种业务虽然可以看作几个公司,但行业应该可以归类到一种行业,我觉得最好要有不同行业的组合。请2000airex兄指正。

不说复杂的估价,只要简单的把各个业务分拆开来,独立上市,干货箱10倍(因为占据50%份额强).冷藏箱15倍没问题,特种箱30倍没问题,空港设备30倍(估计美国市场禁入结束后,就横扫世界了),半挂车30倍没问题.
忘了木地板,20倍没问题吧
中集有这么多告诉发展的业务,但是整体估价却是按照干货箱来估价,我不用算现金流就知道非常低估.
39B换成39A是出于3个考虑,1.港币对RMB贬值很快(可以对照实际情况,我卖的时候1.025,现在1.014),我期望我的股票在上涨的同时享受货币的升值.RMB大大超越港币只是时间问题.
2.手里股票多了,要考虑抛出方便.B股成交太小,以后如果价值高估要卖有点麻烦
3.10%之内的差价还可以接受,一直以来,39A,B最小的差价是10%以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0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TO MENG-H兄:大师告诉我要以投资的心态经营公司,以经营公司的心态来投资

要是自己没干过商业,估计你也不敢只压一个宝。我比老兄年幼几岁,目前状况相似,只是以前做实业不成功,太多关系要处理,不如投资省事。私下认为如果没有足够的阅历,那么投钱就是自找苦吃,你说呢?

一句话,受益非浅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6-10-20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zxiaolili 于 2006-10-20 22:54 发表
只选价低的,02年到现在,从来没有买过39A,全部是39B.

那成本应该不到2块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0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2000airex兄,对于简单实用的PE分析表示赞成,我也觉得9倍的PE应该是低估中集的内在价值,我其实看好中集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对他的管理团队的能力的认可(通过历史业绩推断),这种企业治理在中国现在尤为可贵,我一直有招商情节。我其实在中集A 15。5元抛掉换成了中集B,主要是同股同权考虑,并且B股的分红不用交所得税。按照中集2005年的分红0.38元,每年的中集B的分红率达到3.88%,远远超过银行利率,因此持有1/3仓位的中集B。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3-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6-10-20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照这个速度,1w贴也用不了几个月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0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拆几部分业务的PE分析,确实很有启发意义。即使是不增长的干货箱业务,也应该有10倍的PE,因为10倍PE就是10%的年收入,这基本同中国现在的GDP增长等同。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3-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10 12:22 , Processed in 0.030589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