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goodluck333888

中集的研究报告和分析文章(希望大家多多补充)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8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中海人 于 2006-3-8 15:05 发表


红头发的小流氓,谢谢你了。8.63又买了不少!




你这个小屁孩子,马上就被骂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8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中海人 于 2006-3-8 15:05 发表


红头发的小流氓,谢谢你了。8.63又买了不少!




你这个小屁孩子,马上就被骂,  牛不是吹的 8。63??? 发来交割单给他们看看  无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6-3-8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公民从被动到主动

——
 
 

企业公民之——被动

  之前我在论坛上总是宣扬诚信,现在总是说万科要做一个好的企业公民。

  万科发展20多年,做房地产18年,从一个企业来说,万科是成功的,优秀的。但是,相比国际上的企业,我越来越觉得万科应该更多地承担社会责任,去做一个好的企业公民。从暗合企业公民到主动追求企业公民,万科有一个转变过程。

  在这里我想举几个例子。

  第一个是在90年代中期的时候,万科如何在城市开发当中对环境进行保护。我记得在沈阳的时候做一个演示项目,在两棵非常粗的大树上写下了这个项目,我说这两棵大树一定要保护下来。结果这个项目建好了,我再去的时候,发现两棵树已经没有了,我问树怎么变成树根了呢?那个老总说没法规划。在商业上经营的效果不划算,这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

  接着万科又开发了另外一个项目,这个项目是上世纪90年代建的煤厂,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已经废弃了,万科把它开发成了一个住宅区。煤厂旁边的树有300多棵,我说这次你们不能以经济效益为名义砍我的树,我说一定要在设计之前把这300多棵树的坐标贴上去。正因为它原来是一个煤厂,所以有非常大的运煤机,我说树要保护好,运煤机也要保护好。让这里住的人知道这里曾经是一个储煤厂,这里曾经为沈阳城市冬天的取暖做过贡献。

  结果这个小区建成了,树木一棵都没少。但可惜的是运煤机不见了,他们说这个放在那里多难看啊,已经把它当成破烂卖了。在这两个例子之后,我们在开发方面就不仅仅要对原来自然环境进行保护,也要有人文的景观、人文情脉的保护。

  后来开发天津的水晶城项目,那里过去是一个玻璃厂,新厂已经搬到了郊区。这个厂我们买来后把它变成了住宅。这个项目很有意思,不仅仅把玻璃厂的老古树保留了下来,也把原来的铁路运输线保留了一段。

  这个小区入住的时候,我们把原来玻璃厂的厂长请去参观,参观后,这个厂长要求一个人再单独呆一会儿……

企业公民之——主动

  我想说,是万科的一些行为、想法,暗合了作为企业公民的要求,但是显然仅仅是停留在暗合这一水平是不够的。

  万科怎么变暗合为主动呢?比如按照一个企业的要求,我们万科开发的住宅,开发商品房是考虑城市中高收入人群的住宅问题。我们知道现在随着城市的发展,贫富悬殊越来越明显,虽然一方面大量的商品房出现了,但也带来了很多需要住宅,但又买不起、租不起的阶层。

  2005年以前,万科对这样的阶层是不考虑的。但是从企业公民的角度来讲我们有了新的思维,作为在房地产行业当中有影响力的企业商,对于这种租不起房,买不起房的消费者,如果从企业公民的角度来讲,那是失职的。

  所以在2005年,万科就主动提出来要为中低收入、低收入的人群住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尽管本身的钱有限,但是,万科已经开始关注弱势群体。我们要参与解决中低收入这些人群住宅的行动当中去。

  当然我们这样做解决的范围是很小的,我们只是希望这样能引起社会的关注,来共同解决这样的问题,来关心弱势群体。这是2005年万科转型当中,作为企业公民责任很重要的一点。当然,作为一个上市公司,作为一个对股东负责的公司,我们也是在保护股东利益的前提下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企业公民的责任。

企业公民之——升华

  我也是从被动加入非赢利组织到主动进行公益活动的。

  2004年,首创集团的刘晓光打电话给我,说发动100个企业家,每人出资100万元,成立阿拉善沙漠整治的公益组织。当时我没有在意这事,看着刘晓光的面子,就答应了。随后,发现他们对这个组织的程序制定得非常严格,对出资人的权利非常保护。尤其是在成立时, 80多位企业家讨论组织章程时,让我感触很大。

  当时参加这个组织的有本土企业家,比如我和刘晓光;有海归派,比如张朝阳;还有海峡派,台湾企业家。在平时,我们内地企业家和台湾企业家、海归企业家交流并不多,这次,因为阿拉善整治,走到一块。这让我感觉,这次参加公益活动并不是仅仅治疗沙漠,也是治疗自己心灵的荒漠。

  作为我本人来说,和万科一样,2005年也是一个转变年。我在这里想谈谈个人的一些体会。按照我的登山计划,2005年4月份到北极点。4月份我从北京机场出发时,一位老科学家的话引起我的深思和观念的一些转变。

  这位老科学家是长期从事大熊猫保护的,他在机场给我送行时,带了一面旗帜和一封信,信上大意就是对我们的行动表示佩服。他认为我们这样的敢于冒着风险去做一些常人不可想象的事情,这种精神和环境保护的精神是一致的。所以他希望我把他的这面旗帜带到北极点去。

  我在感动之余也很惭愧,觉得我的行为的精神层面和他的期望不大一样,他期望的是一种社会公益活动的精神层面,而我的层面仅仅停留在一个个性张扬,充其量是个人英雄主义表现的层面,是一个作为企业家的公众任务,与社会公益活动是两回事。

  但是我也感觉到了老教授的这种赞许也是一种期望,期望王石作为一个著名的企业家,又是一位著名的探险家,吸引媒体的眼球,能不能把你的能力和公益活动结合起来。我想这是他把那面旗帜带到北极点的含义。

  做公益活动不仅仅需要你拿出公益心、拿出钱,还需要很多的精力和时间。从跟厂商协商,到各个方面的协调,再到筹集资金后怎么给出去,其实挺繁琐,但是这样做的结果,也让我感觉到很开心、很意外。

  开心的是感觉到自己比原来高大了一点,感觉自己比珠峰的高度又高了一节。意外的是没有想到你做的公益活动得到社会非常积极和广泛的响应。在公益的旗帜下一些竞争性的企业可以走到一起,从排他性做到开放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6-3-8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吴敬琏称没结盟利益集团 争论应更切实

——《第一财经日报》
 
  “这两年推进改革有很多阻力,一方面是利益方面的阻力,原来的垄断企业不愿意了,企业要形成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也会侵犯一些人的利益。”

  昨天上午9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作为主持人,准时出现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32组小组讨论的现场。在此之前的三场,他一直在保持沉默,而这次他有话要说。

  他所在的小组都是经济界的人士,包括建行董事长郭树清、招商局集团董事长秦晓、平安保险董事长马明哲,以及和吴敬琏共事多年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清泰。

  在陈清泰做了关于国企改革的发言之后,吴敬琏接过了话题。他说,如何使我们的企业做强,最根本的还是要推进改革。这是在今年2月11日“中国经济50人年会”发表题为《反思过去25年的改革,明确21世纪前进的方向》的发言之后,吴敬琏又一次重申自己的观点。

  与以往不同的是,他还谈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谈到了在这次争论中,各方应该采取的态度。

  “对于改革中出现的反思,我们首先要弄清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而不是去问持有这些态度的人的动机,如果凡事都问动机,就复杂了。”吴敬琏对《第一财经日报》说。

  “独立董事”事件

  发言的时候,吴敬琏显得很激动,声音也有些颤抖。让吴敬琏受到伤害的是,国内某杂志2004年13期刊发的《经济学家你为谁代言》的封面文章,文章中披露包括吴敬琏在内的几位知名经济学家担任中石油、中国联通等公司的独立董事,文章由此得出结论,经济学家与资本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这种关系也考验了经济学家的公信力。

  吴敬琏表示,当时文章发表之后,他曾与该杂志的总编辑会面,对方承认刊登这种报道不太合适。但令吴敬琏没有想到的是,去年,该杂志又一次刊发该文并配发新的评论。

  “这个杂志还数落了我们这些人,说我们这些人当独立董事就是为了和财团结盟。我请你指出,这四个公司都是国有股公司,请你指出我和哪个利益集团结盟。”吴敬琏声音颤抖地说。

  这已经不是吴敬琏第一次陷入争论风波中了。从2000年开始,中国股市危机争论、中国工业化之路选择争论、中国改革反思争论都和这位年过花甲的学者有着联系。而这似乎是其第一次因为个人问题而动怒。

  在昨日的发言中,吴敬琏之所以谈起这件事情,是想说明最近的改革争论面临的困惑。

  始于2004年的国企改革是否应当从竞争性领域退出的争论,从去年开始在中国经济学界已经变成了对医疗、教育等改革的争辩,甚至有人提出市场化要不要进行下去。有媒体报道称,到去年岁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剑阁在清华大学的一次学术会议上评价说,经济学界正在面临20多年来最大的学术分歧。

  在吴敬琏看来,出现坚持改革和反对改革的分歧并不仅仅基于利益的不同,也有理念上的原因。

  “比如,国企改革首先必须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因此国务院要求建立独立董事制度。但舆论却认为,谁要干了这个事就错了。”吴敬琏对此觉得不能理解。

  争论应更切实

  在昨天的小组讨论上,吴敬琏表示,一些关键领域的改革,如大型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制、国家垄断的基本经济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等由于障碍重重而进展缓慢;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转所必需的法治环境迟迟未能建立;政府必须提供的教育、基本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不但没有加强,相反有削弱的趋势;由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等引发的社会问题解决的进展也不大。

  “这两年推进这方面的改革有很多的阻力,一方面是利益方面的阻力,打破垄断,原来的垄断企业当然不愿意了,而企业要形成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也会侵犯一些人的利益。”吴敬琏说。

  这已经不是吴敬琏第一次就这个争论表态。在今年2月11日“中国经济50人年会”上,吴敬琏对中国改革的观点也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当时他表示, 2004~2005年的改革大争论集中于中国应当采取什么样的经济增长方式和中国过去改革的成败得失这两大主题上。第一个主题的争论基本达到了共识,但第二个问题却没有看到建设性的成果。吴敬琏认为,有些人利用这种不满,力图把人们引向反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上去。

  吴敬琏表示,改革开放以来,像这样的争论已经有过两次。前两次争论的经验表明,只要这种争论能够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能够按照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来进行,真理总是愈辩愈明。

  不过当时他也表示,学术界的讨论应该更加切实,而不是随意作出过分笼统的判断。对于各领域制度调整的具体措施和经济学家的学术道德问题,应该分开来做更具体的讨论,而不应该混为一谈。(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6-3-8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被迫变革之前就进行变革
      脑障——听起来似乎有些搞笑的意思,它原来是一个近乎猜想的医学名词,用以解释阻止血液中物质进入大脑的某种机能。密歇根大学商学院的斯图尔特·布莱克教授把这个词用进他的管理学著作之后,它一下子时髦了起来。
      70%的变革在阻力面前败下阵来。就像飞行会遇到空气阻力一样,变革也会遇到阻力——布莱克教授归纳为三种脑障:视而不见,知而不行,行而不达。“视而不见”的脑障使人们看不见变革的需求。“知而不行”的脑障使人们不愿意放弃错误的事情去做正确的事情。“行而不达”的脑障使人们在做正确事情时得不到预期效果。
    布莱克教授把变革分成三个阶段:1、高水平地做错误的事情;2、低水平地做正确的事情;3、高水平地做正确的事情。所谓错误的事情,并非一开始就错误,只是由于环境改变,原本正确的事情变得不正确了。这时,人们需要停下来,转而做正确的事情。但开始这么做时绩效会很差,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效率才能达到期望的水平。
      韦尔奇成为GE董事长的1981年,GE保持着250亿美元的年销售额和15亿美元的利润,市值为全美第10,作为企业界的典范,GE一直是大学商学院教材中的经典案例。但美国的制造业利润在日益下降,而GE却依靠电机和电子制造业获得总利润的80%——他们在高水平地做错误的事,作一个前后对比会让我们看得更清楚:此时,GE经营着350个事业部,只有3-4个在市场居于领先地位;当韦尔奇离职时,GE只有12个在各自市场上独占鳌头的事业部,如果单独排名,其中9个事业部能入选《财富》500强。
      当“丰田模式之父”大野耐一带领企业步入变革的第二阶段,他做好了剖腹谢罪的准备。这是一个漫长的痛苦过程。按照他的设计,生产线应当在发现次品时立刻叫停,为这个改变他花了10年的时间。李健熙把三星从一个生产低价产品的企业变成世界数码巨人,也同样用去10年的时间。摸着石头过河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人们总得弯下身子,才能摸到河里的石头。
      我们阅读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案例时,别忘记提醒自己,它们都已经来到了所谓的第三个阶段,而且正是因为它们已经来到第三阶段,才会被商学院收入案例中,让人们咬着笔头嘲笑当初的“错误”和“低水平”。但当其时,无论是“错误”和“低水平”,都并非清晰可见,可以指认出来,而是隐藏在脑障的后面。
      宁高宁在王石新著《道路与梦想》序言中写到:“如果说王石和万科在中国企业史上会留下什么影响,我想更多不是因为万科的专业化地产,因为万科的品牌,而是因为万科把自己搞成了一家多元化企业,又把自己变回一家专业化公司,而且这个阶段不但是平稳的,同时是在公司正常甚至高速发展中进行。”
      现实商业世界的一切变化都发生在高速——甚至是缺乏逻辑的过程之中。研究案例是有益的,但现实不像案例那样,在每个地方标注着一二三四ABCD。人们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方,是否需要一场变革。当所有人都能确认自己的组织是在“高水平地做错误的事情”,恐怕已是冰冻三尺,无力回天。成功的变革往往都是超前的,在手脚僵硬之前就活动开手脚。宁先生提及的这两次变革,无不是超前于市场、赶在形势变化之前进行,被前瞻的眼光和变革的精神所驱动,而非等到确认“高水平地做错误的事”那一天才被迫选择改变。惟其如此,这两次变革都保持平稳,并在高速发展中完成。
      韦尔奇说:“在被迫变革之前就进行变革。”他把变革视为企业进步的根本动力,视为信条。因为,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9 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中集人 于 2006-3-8 13:01 发表
继续买中集吧   多便宜呀。。。。。快抢  这么多利好支持  (过去那么辉煌,我再去给你们找找几年前的新闻 。。。。。。。。。。。  世界第一 王者风范!





朋友,我觉得你这样的心态很恶劣,,

39目前是受到宏观影响的调整期,
其股价的回踩很正常,毕竟大盘跌有几只股票能逆势涨呢,

但39还是目前中国大陆难得的好公司,
业绩的下滑不是公司基本面的问题,

做人要积德!!!!!!!!!!!!!!!!!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9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的这些和中集有何关系,,只是想增加关注率,好出货吗????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9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证券报 金百灵投资:中集集团的20日均线已与30日均线形成死叉;提示后市如出现反弹,应择机派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9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中集人 于 2006-3-9 13:38 发表
 上海证券报 金百灵投资:中集集团的20日均线已与30日均线形成死叉;提示后市如出现反弹,应择机派发。



红头发小流氓,你懂反向操作吗?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2-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10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今天中海人比中集人要高兴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6-3-11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理想主义者——王石、马云、乔致庸
   一代晋商乔致庸的故事让很少看电视剧的我,天天追着屁股跑,他本应做一个乱世中平凡的商人,却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怀揣着一颗造福天下为已任的胸怀,从而换来坎坷不平的一生。纵观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商界,虽然企业家谈不上所做的事业能造福天下,但从王石和马云所走的路线及长远的目标来看,似乎与乔致庸有某些相似之处,王石说的,万科虽然对企业公民这个名字很陌生,但是我们对一个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和本身的一些约束,自觉是和企业公民的要求结合,而不是我们非常明白企业公民要求我们怎么做,只不过是我们的行为和企业公民的要求是吻合的,当然仅仅停留在吻合的要求显然是不够的,我们很在乎受尊重,很在乎能够被评选上最佳的企业公民,我们应该从高度上主动的要求自己,给自己定一个新的高度。
   马云说阿里巴巴要活一百零二年,有人不屑一顾,或视之为痴人说梦,而我却欣赏他的智慧、勇气、激情和作为企业家长远的目光。
  《无间道》中,当刘德华和他的上司手中接过那杆高球杆,球杆挥出的同时,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飘向无边的海洋,“年轻人,眼光放远一些”。
是的,眼光放更长远一些。

首席牛--2006-3-11


“到乔致庸的生平就有了比较准确的记录。”武殿学说,“他出生于1818年,去世于1907年,活了89岁。在整个乔家前几代人中,乔致庸是最长寿的一个。” 历经两代人经营,到乔致庸出生时,乔家家境已经比较富裕。乔致庸青年时代已经考中了秀才,《乔家大院》的作者兼编剧朱秀海说,他的生活本来应该与商道无关的。“当时乔家有三门。一门人丁不旺,二门已经出了5个举人,家里竖了5个石旗杆,生意则是乔致庸所在的三门主要在做,但三门却没出过一个举人。乔致庸的大哥有个愿望,就是希望乔致庸能给三门挣个举人,竖个旗杆。如果将来能再中个进士,这辈子的任务就提前完成了。”
1907年,89岁的乔致庸去世。从一介儒生到晋商翘楚,一生历经嘉靖、道光、咸丰、同治、光绪5个朝代,乔致庸的人生浓缩着山西商人的传奇。
乔致庸其人

    山西祁县县志办主任、晋商研究专家武殿学说,乔家的第一代乔贵发大约是乾隆年间人。乾隆初年,乔贵发为做生意走西口,在包头一个当铺当店员。十余年后乔贵发和秦姓同乡开了一个小字号广盛公。后来生意不景气,广盛公面临破产。但广盛公的许多生意伙伴认为广盛公东家为人处世不错,不忍看他们破产,相约三年后再来收欠账。三年后,乔贵发不但还清欠款,生意还重新复兴,把广盛公改名为复盛公。这已经是嘉庆年间的事了。这个故事似乎已经奠定了乔家经商重诚信的基础。而将家族生意乃至票号生意发扬光大的,正是乔贵发的孙子,电视剧《乔家大院》的主人公乔致庸。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12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股改,这回来真的了

中集集团:关于股权分置改革的提示性公告
2006-03-13 07:14     

--------------------------------------------------------------------------------



股票代码:000039、200039 股票简称:中集集团、中集B 公告编号:[CIMC]2006-003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股权分置改革的提示性公告

    本公司及其董事保证公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
遗漏。
    根据《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4〗3 号)、《
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证监发〖
2005〗86 号)、《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业务操作指引》,以及国资委《关于上市公司股权
分置改革中国有股股权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的规定,本公司已就股权分置改革
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征求了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意见。经与深圳证券交易所商定,现就有关事
项公告如下:
    1.公司A 股股票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开始停牌,并进入股权分置改革程序。
    2.公司将依据股权分置改革进展情况,披露股权分置改革相关文件。

    特此公告。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二零零六年三月十三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13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上午我和公司有关领导探讨了一下股改的问题,他们趋向仅搞点权证,最多加一点现金,送股是绝对做不到的.2006年这几月定单依然下滑大约每月4万多TEU,关于上海公司的清算进展会在18日的年报有所说明.中集对价相对会很差,这样会造成流通股东的反对,但最后公司也会强行稍微修改一下通过的.股改停牌时间会比较长,请大家谨慎操作.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13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头发小流氓又出来造谣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2-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13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kylxx 于 2006-2-18 15:42 发表



21亿-----29亿都属于20多个亿的范围.
取中间数再加上吴发沛对外谈话一向谨慎的风格系数,28--29个亿应该差不太多.
“中集过去一两年的经营业绩很好,从6亿多增长到前年的20多个亿,去年盈利也是20多个亿, ...

查了中集2005年的半年报,中集持有招商银行和原水股份的法人股。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13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以为你是谁呀

还和公司领导讨论了一下,给人家洗厕所估计人家都还考虑要不要
除了神经病,实在想不出为什么那么无聊
整天在这里嚷嚷招摇唱空中集


原帖由 中集人 于 2006-3-13 17:38 发表
今天上午我和公司有关领导探讨了一下股改的问题,他们趋向仅搞点权证,最多加一点现金,送股是绝对做不到的.2006年这几月定单依然下滑大约每月4万多TEU,关于上海公司的清算进展会在18日的年报有所说明.中集对价相对会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14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集开始股改了,我也上来晒晒

中集的股改比较复杂,大股东又是上市公司。所以沟通起来比较繁琐!重要的是股改绝不会有某些人士说的创新方案!但肯定能通过!从这点角度上讲,就是创新方案!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3-14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方案不知会否象上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14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oodluck333888 于 2006-3-14 11:07 发表
方案不知会否象上柴?


应该没有那么麻烦!初步方案现在不好透露!如果是你,广州美女,你希望的是什么方案?:D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3-14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ldfats 于 2006-3-14 11:24 发表
应该没有那么麻烦!初步方案现在不好透露!如果是你,广州美女,你希望的是什么方案?:D

哈哈!什么方案对我都不紧要,主要要看看广大000039股东的意见,看看大家是否满意,是否同意。

[ 本帖最后由 goodluck333888 于 2006-3-14 11:32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21 12:16 , Processed in 0.029844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