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goodluck333888

中集的研究报告和分析文章(希望大家多多补充)

 关闭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5-12-9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呆福大傻 于 2005-12-9 18:50 发表
中海李克遴因为04年的箱价高了就要自已建厂造箱,他就不算算成本,如果铁价高,他会去建造铁厂吗?
--------民族败类!

所谓:在商言商。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无所谓提高的民族感情的层次。箱价高了,就有人跟进;低了,就会退出。很正常。干箱附加值低,产量大,门槛低,价格波动大,而国内的环保控制弱,贷款利息低,地方政府招商意愿强,很容易就会有竞争。老麦是很有脑子的人,他思考的广度和深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跟上的。停产干箱,中集还有特箱、托盘、罐箱、冷箱、车辆,其他对手有收入吗?所谓开工是找死,停工是等死。一两条泥鳅是翻不了江的。你怎么开的厂,你就会怎么关。这帮人真奇怪,怎么从来不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5-12-9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呆福大傻 于 2005-12-9 18:50 发表
中海李克遴因为04年的箱价高了就要自已建厂造箱,他就不算算成本,如果铁价高,他会去建造铁厂吗?
--------民族败类!

不要把生意和感情放在一起,那会影响你的判断力。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9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贴一个旧报道。
国务院部署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工作,这对集装箱行业和中集公司是一个相当正面的好消息。
“落实已经实施的行业规划和产业政策”;
“严格控制产能过剩行业的新增产能”;
“支持优势企业做大做强”;
“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力度”;
“调整投资结构、扩大消费需求等措施,尽可能多地利用和消化一些已经形成的生产能力”;
“加快推进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导致盲目投资、产能过度扩张的深层次问题”。
对那些“过剩”的企业,可谓是针针见血、拳拳到肉!
事实上,中集股价的走势已经提前反映并仍将继续反映对这一重大利好的预期。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明年农业和农村工作 部署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工作

新华网社北京12月2日电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1月2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明年农业和农村工作,部署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工作。
┅┅
会议听取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汇报。会议认为,近几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宏观调控的决策和部署,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势头得到遏制,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必须看到,钢铁、水泥、有色等部分行业过度投资导致产能过剩的问题日渐突出,其不良后果已经显现,产品价格下跌,库存上升,企业利润增幅下降,亏损增加。目前一些地方和企业在这些行业仍继续上新的项目,生产能力供大于求的状况将更加严重。这个问题如果不抓紧解决,会进一步加剧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会议强调,推动产能过剩行业的结构调整,是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因势利导,区别对待,合理利用,控制增能,扶优汰劣,优化结构”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积极稳妥地解决存在的问题。一是严格执行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认真落实已经实施的行业规划和产业政策,并加强检查,尚未制定行业规划和产业政策的要抓紧制定。二是严格控制产能过剩行业的新增产能。根据新的情况,制定严格的技术、能耗、质量、环保、规模、安全等标准,提高市场准入门槛。继续清理整顿在建和拟建项目,严格控制新上项目。三是支持优势企业做大做强。按照市场原则,推动企业并购、重组、联合,发展规模经营,提高产业集中度。四是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依法关闭那些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五是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力度。着力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改善品种,提高质量,降低消耗,加强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六是通过调整投资结构、扩大消费需求等措施,尽可能多地利用和消化一些已经形成的生产能力。七是加快推进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导致盲目投资、产能过度扩张的深层次问题。
会议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全局观念,加强组织领导,密切协调配合,采取有力措施,积极而有序地推进这项工作,尽量减少损失,避免社会震动。(完)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2-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9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浦东铁路今发出首趟集装箱专列

( 2005-12-09 08:06:34) 稿件来源:

新华网上海频道12月9日消息:  今天下午,上海市民盼望已久的浦东铁路将从芦潮港站发出首趟集装箱专列。这标志着浦东铁路一期工程正式建成开通。

浦东铁路是上海洋山深水港工程的配套建设工程。浦东铁路一期工程全长42.87公里,从阮巷至海港新城平安镇,沿线共设阮巷、漕泾、海湾、平安四个站,并连接芦潮港站,工程总投资19.51亿元,将芦潮港与华东铁路网相连,为洋山深水港建立了一条集装箱海铁联运的通道。

文汇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9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借屁德.林奇的话说两句:股市中赚钱,关键是不要被吓跑.

从长期看,那些给你带来最高回报的股票,也正是一路上导致磕磕绊绊最多的股票.
股市中赚钱,关键是不要被吓跑.
唉,万科权证卖了,准备买万科股票,可稍不留神,今天就涨了这么多,痛心啦!!!!!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9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queenie000039 于 2005-12-9 15:41 发表
其实集装箱停产的原因是因为低水平重复建设而导致一连串的后果,其中中海及马士基是其中的罪魁祸首,麦总作为中国集装箱工业协会理事长,作为在集装箱行业拼搏20多年的企业家,他一早已经预测此类现象的发生,他一 ...

这样说话也太一相情愿了吧?

- 既然重复建设是低水平的,那么原来非“重复”的建设自然也不是什么高“水平”的了,它又凭什么维持高额利润呢?人家跟进这种“低水平建设”,进行重复建设,希望简单又容易地从中分一杯羹,又有什么错的呢?跟进者加入,使行业利润降低,有什么不正常的?

- 麦伯良既然已经看到“低水平重复建设”会拖垮整个行业,当初又不肯降低价格以降低利润率,以阻止竞争者加入,而仅想靠苦口婆心地劝导,使新进者退却,这是什么逻辑呢?

- 本轮集装箱行业的新进者们,有一个普遍的特点:下游的巨头企业往上游企业扩张。他们这样做,进可以分享行业利润,退可以降低行业产品价格以降低自己在下游的企业的成本。这是大型企业欲凭借自身势力,对价值链实现控制的一种战略,这有什么可抨击的?

虽然说了这么多,但作为中集B股流通股东,我对中集的能力基本还是很认可的。现在,这种基本的认可还存在,但我还是隐隐地有些担忧,麦总是否犯了一个很多曾经辉煌的企业犯过的一种重大错误:维持高价,就是培植竞争者。

[ 本帖最后由 morgann 于 2005-12-9 20:39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6-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5-12-9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smine200888 于 2005-12-9 20:07 发表
从长期看,那些给你带来最高回报的股票,也正是一路上导致磕磕绊绊最多的股票.
股市中赚钱,关键是不要被吓跑.
唉,万科权证卖了,准备买万科股票,可稍不留神,今天就涨了这么多,痛心啦!!!!!

不考虑转债吗?价钱差不多,可多了几年保险。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9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organn 于 2005-12-9 20:36 发表

这样说话也太一相情愿了吧?

- 既然重复建设是低水平的,那么原来非“重复”的建设自然也不是什么高“水平”的了,它又凭什么维持高额利润呢?人家跟进这种“低水平建设”,进行重复建设,希望简单又容易地从 ...

:*9*::*9*::*9*:说的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9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eng-h 于 2005-12-9 20:51 发表

不考虑转债吗?价钱差不多,可多了几年保险。

有道理。本人入市还不到三月,很多东西不懂,多谢指教!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5-12-9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organn 于 2005-12-9 20:36 发表

这样说话也太一相情愿了吧?

- 既然重复建设是低水平的,那么原来非“重复”的建设自然也不是什么高“水平”的了,它又凭什么维持高额利润呢?人家跟进这种“低水平建设”,进行重复建设,希望简单又容易地从 ...

作物流优秀,作制造业未必也优秀。很多事情离得太近看不清楚,也许过个一年半载也就明白了。维持高利润,可能是因为车辆、研发很需要现金,时间不等人。中集的生产率最高,资金成本、高管成本低,中层以上人员流失少,地域布局良好,有其他收入。和他竞争就像和血库比流血,和军火库拼弹药一样。没人拖得起。一开始热情都很高,过一两年就不好说了。箱价就应该像中美关系一样,好也好不到、坏也坏不了哪去。新箱厂设备如果按5年摊销,就这箱价,不得赔3年?有几个新厂能赔3年不关门?如果买箱比自己造还便宜、还好、还省事,那谁还自己造呀?当然,李克麟也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中海和中集肯定还会有竞争。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5-12-9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smine200888 于 2005-12-9 21:12 发表

有道理。本人入市还不到三月,很多东西不懂,多谢指教!

请仔细看招债说明书,里面有很多有意思的条款。无所谓指教,都是股东,不用客气。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9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华网]集装箱业:警惕重蹈“低水平重复建设”覆辙     新华网北京10月25日电(记者 常晓华)

    我国连续12年保持世界集装箱产销大国的地位,但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业内掀起新一轮投资热潮,集装箱制造业特别是标准干货集装箱制造业生产能力急剧扩张,与相对稳定的需求量增长之间矛盾凸现,未来产业的发展形势严峻。

    新投资迅猛增长

    由于集装箱航运市场的快速发展,2003年底至2005年上半年,集装箱制造业持续了20个月有史以来最旺盛的市场需求。到了2004年中期,航运市场的突发性繁荣使得集装箱产品订单蜂拥而至,集装箱价格持续上升。同时集装箱制造产业的两家主要制造商--中集集团、胜狮集团在近几年取得了良好的投资回报,导致投资者对集装箱制造盈利能力过分乐观,以国际主要船公司为首的投资者纷纷在中国大陆投资集装箱工厂。

    集装箱制造产业主要有干货集装箱、冷藏集装箱及罐式集装箱等其他各类特种集装箱的制造。其中,我国生产的标准干货集装箱占世界产量的95%以上。干货集装箱相比后两种集装箱而言,技术含量较低,重复建设现象更为严重。

    据中国集装箱工业协会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整个产业的最高生产能力已经达到450万TEU(集装箱的计量单位,20英尺标准箱),而2005年市场需求量只有220万TEU,供求比例高达2:1,但业内公认比较合理的比例是当年最高生产能力为当年需求量的1.3倍。

    中国集装箱工业协会预测,2005年新设或规划建设标准干货集装箱工厂到2007年全部达产后最高生产能力将达到580万TEU,但从现在到2010年集装箱全球新箱需求量不会出现大规模的增长,未来供求关系将进一步恶化。

     产业回报率下降 

    集装箱产销量近十年来一直保持世界第一、目前国际市场份额超过50%的中集集团副总裁李胤辉介绍,重复建设使集装箱制造业资本回报率下降、企业经营管理压力增大。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标准干货集装箱制造产业已经面临集装箱订单量急速下滑,产品价格和原材料价格双双下降的局面,前两年产业繁荣境况业已不复存在。产业资本回报率将在未来呈下降趋势,产能利用率预计也将从2004年的76%下降到2007年的48%。

    中国集装箱工业协会理事长麦伯良,作为在集装箱行业拼搏20多年的企业家,回顾起上世纪90年代中期行业重复建设带来的苦果,至今仍痛心疾首:1993年中国取代韩国成为世界集装箱制造中心地位。但在1995年至1999年期间,由于标准干货集装箱制造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开工率不足64%,价格一跌再跌,行业亏损面达到70%,1997年损失高达4亿美元。而后产业出现了大规模的停产、并购等整合行动,一批盲目上马的项目被迫退出市场,制造企业由高峰时期的近50家调整到2004年前的不到30家。他一再强调,悲剧不要重演,这些历史教训投资者一定要记取。

     行业强调自律 

    麦伯良介绍,集装箱产业是典型的资源消耗型产业。以标准干货集装箱制造产业为例,不仅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钢材、木地板和油漆等原材料和电力供应,每年约需消耗钢材400万吨,木材100万立方米,电力600万千瓦时,而且对土地资源的消耗也很大,一间生产能力为15万TEU的干货集装箱工厂需要占地20万平方米以上。因此,这个行业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比其他产业更甚。“目前中国已独占世界市场,拿了12年的世界第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集中精力提升产业的层次,在节能、环保、职业安全,特别是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含量和产品质量,提升中国在国际集装箱行业的话语权,共同推动行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和谐社会做出努力。如果我们再把有限的资源消耗在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价格竞争上,我们这个全球第一也是没有竞争力的,既是对自身行业的不负责任,也是对社会不负责任。”     中国集装箱工业协会秘书长史艳秋也呼吁企业应看清市场形势,保持冷静的投资头脑,慎重考虑投资行为,避免投资风险,防止行业出现新一轮的投资热。(完)

[ 本帖最后由 queenie000039 于 2005-12-9 21:40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9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仔细考虑,中集的确有失误:应该维持毛利率不变,通过成本领先确保优势。此外,中集有登机桥公司,没有选择进入集装箱起重机的生产是个失误:相对来说,该领域振华港机有了技术优势,但中集完全可以在振华没有做大之前进入该行业--集装箱的互补品,壁垒高。所以,现在看,老麦至少犯了两个不该犯的战略错误。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9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战略错误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2-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9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eng-h 于 2005-12-9 21:24 发表

作物流优秀,作制造业未必也优秀。很多事情离得太近看不清楚,也许过个一年半载也就明白了。维持高利润,可能是因为车辆、研发很需要现金,时间不等人。中集的生产率最高,资金成本、高管成本低,中层以上人员流 ...

非常同意你的看法。
-        如果买箱比自己造还便宜、还好、还省事,那谁还自己造呀?有道理。但扫帚不到,灰尘不走。如果没有中海的强行加入干货箱的竞争者队伍,中集等会降价吗?
-        同意中集最大的优势就是经营效率最高。
-        中集不是长虹:长虹领导人挖空心思要搞MBO,他的思想在政治上就是有问题的,中集领导人对自我有清醒的认识,在经营上没有太多私心杂念,兢兢业业。二者完全不可比。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6-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9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亲眼所见

刚从上海回来,这几天天天走上海的外环
集装箱挂车一辆接一辆从没有间断过
其场景根本无法想象
其中至少有20%有中集的标志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9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getit 于 2005-12-9 21:40 发表
仔细考虑,中集的确有失误:应该维持毛利率不变,通过成本领先确保优势。此外,中集有登机桥公司,没有选择进入集装箱起重机的生产是个失误:相对来说,该领域振华港机有了技术优势,但中集完全可以在振华没有做大 ...

不要神化中集,中集犯的错误多着呢:

- 请经济学家萧某人做独立董事,后来其人形象总算是差吧?
- 跟潮流学习什么《送信》《执行力》的书,后来人家说这是伪书。作为这么大的企业,发动全公司读“伪书”,这总算是个耻辱吧?(我相信,对于中集当时情况,进行这种学习,是有其合理性与现实成效的)。

话说回来,要中集不犯错误,那时不可能的。关于人类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集中于一点,就是:人类从来就是从错误中学习的。全部的人类历史,就是不断犯错误的历史。有时,虽然为了避免了一个错误,却会不可避免地陷入另外一个错误的陷阱。

[ 本帖最后由 morgann 于 2005-12-10 00:09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6-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10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queenie000039 于 2005-12-9 21:39 发表
新华网]集装箱业:警惕重蹈“低水平重复建设”覆辙     新华网北京10月25日电(记者 常晓华)

    我国连续12年保持世界集装箱产销大国的地位,但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业内掀起新一轮投资热潮 ...

QQ还是很可爱的。
“如果我们再把有限的资源消耗在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价格竞争上,我们这个全球第一也是没有竞争力的,既是对自身行业的不负责任,也是对社会不负责任。”
对社会负责任,不一定是对自己企业负责任。中海等不进入,当然是对中集胜狮等负责任,进而也是对行业、对社会“负责”了,但这样做,很可能是对他们自己的“不负责任”。作为当事人,你当怎样选择?

一个行业的效率(外界以一定资源可以从其中交换到的产品量),短期来讲,是与行业垄断程度有关系的(高垄断,高价格),长期来说,却是与技术投入、生产效率、组织效率等有关系的。长期有利的,不一定短期有利。

麦总裁不反思正是自己公司的定价政策吸引了新加入者,反而批评人家“对社会不负责任”,这不是匪夷所思吗?人家为什么要对你(在这里,其实是“你”代表了“社会”)“负责”,而不对自己负责呢?中集的这种霸道,并不是第一次了。

[ 本帖最后由 morgann 于 2005-12-10 00:03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6-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5-12-10 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organn 于 2005-12-10 00:00 发表

QQ还是很可爱的。
“如果我们再把有限的资源消耗在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价格竞争上,我们这个全球第一也是没有竞争力的,既是对自身行业的不负责任,也是对社会不负责任。”
对社会负责任,不一定是对自己企业负 ...

只是自己定好规矩,希望别人参与。可新出来两个集装箱业的李书福,把以前的规矩打破了。那就得从新竞争,看实力说话了。平衡记分卡里,对社会负责也是要加分的。箱价时高时低,过个5、6年,估计大家伙看现在,也就一笑了之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5-12-10 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organn 于 2005-12-9 23:42 发表

不要神化中集,中集犯的错误多着呢:

- 请经济学家萧某人做独立董事,后来其人形象总算是差吧?
- 跟潮流学习什么《送信》《执行力》的书,后来人家说这是伪书。作为这么大的企业,发动全公司读“伪书”,这 ...

同意。
不犯错误,实际上就是什么都没干。我们要允许失误。
重要的是经常自我批判、自我再教育;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同样的错误决不能犯第二遍。这就是学习历史的唯一目的。
不过看伪书倒是第一次听说,要是说的有理,看看也无所谓。《复活的军团》不会也是伪书吧?不像呀?对我挺有启发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24 15:53 , Processed in 0.038118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