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goodluck333888

中集的研究报告和分析文章(希望大家多多补充)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20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0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集传言四起股价狂泻 价值回归之路才刚刚起步

2005-06-20 13:00更新 来源:全景网
曾经的两市第一绩优股如今却丝毫不见了牛股风范,上周五中集集团股价一度跌停,如果从4月22日除权日算起,中集的累计跌幅超过40%!近期坊间不断传出中集的负面消息,有报道称?公司涉嫌炒作自家股票;也有报道认为世界航运萎缩将使公司业绩大幅滑坡。上周五,南方某报更是报出了“中集裁员减产”的猛料!  

虽然中集董秘在第一时间出面辟谣,但这显然不能成为股价恶劣表演的合理解释。

研究报告引发操作分歧

据记者手头掌握的资料,某上海本地大券商给中集集团的操作评级,6月初降低为观望;而北京某背景深厚的超级券商的研究报告中却始终推荐买入中集。受到这两大证券公司认识分歧的影响,市场面也出现巨大操作分歧。

资深市场人士熊意军直言,尽管从基本面、业绩水平来看,中集可称得上无懈可击,但股票投资归根结底还是看的市场表现,机构集体出货中集是不争的事实。

散户充当接盘敢死队

在机构大面积出逃的时候,有哪拨资金在大胆接盘呢?

私募人士王先生给出的答案让人吃惊,“散户勇敢地充当了救火队员,一方面机构杀跌出局,另一方面散户胡乱抄底,筹码从机构手中转移到散户手里,股价不跌才怪!”

当然,在运作中集集团的大资金中,也出现了游资的身影。6·8井喷之前就有敢死队主力开始做抄底吸筹,然后将股价迅速拉起做差价,之后高位兑现收益。当然,敢死队并非散户的救市主!

“散户跟风套牢的位置都在复权后120日线上方,而6·8快速反弹刚触及复权后的120日线就告回落,游资炒作分寸捏拿得异常准确。”

如果王先生的推测果真属实,这幕精心策划的股市大戏的确让人不寒而栗。

回归刚刚起步?

曾经的超级绩优股未来又将走向何方呢?记者求教多位券商研究员,得到的回答大多模棱两可。甚至有位研究员直说,“这股无法预测,说错了!谁负责?”

但也有一位研究员透露了自己的想法,他认为中集的中报人均持股数将大幅降低,甚至可能仅达到3000-4000股/户的水平,筹码分散,股价下跌是铁定的规律。

上复权后,中集股价仍然高达132元。那么中集的价值回归之路是否才刚刚开始呢?只有靠时间来做检验了。(北京现代商报)


文章来源:全景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9-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0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1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

证券之星6月21日消息:据证券时报报道,中集集团上周五受到市场关于公司因产量下降而裁员的传闻影响,A、B股盘中双双一度跌停,至此,中集集团在一个月的持续调整行情中,市值损失接近40%。投资者对本来就存在争议的中集集团产生了更大的分歧。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近期集装箱产量下降?集装箱需求是短期的波动还是趋势性的下降?中集集团未来的业绩能否继续维持较高的增长水平?公司到底应该归类于周期性企业还是成长性企业?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会同华夏证券资深研究员郑贤玲博士走进中集集团,试图就上述问题求得答案。

  公司裁员:季节调整还是大势所趋?

  记者:有市场人士认为,今年上半年航运指数呈现下降趋势。这是否影响集装箱需求?中集集团裁员的传闻与此有关吗?

  于玉群(中集集团董秘):我想,你所指的航运指数下降应该是干散货运价,集装箱运价并没有出现这样的波动。影响散货船运价指数的主要动力是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大宗原材料需求变动,而影响集装箱运价指数的主要动力则来自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消费增长。受集装箱航运持续景气的影响,集装箱需求自去年二季度以来持续强劲。通常年份,集装箱需求旺季持续时间一般在8到10个月,自去年4月份到现在已经持续有14个月旺季,目前出现购箱上的季节性波动,相应地集装箱生产的安排也会进行调整。集装箱工厂的工人一直都是按照生产进行安排的,旺季时会增加工人,淡季时也会减少工人。但这并不是通常意义的裁员,只是工作时间和季节工安排的调整。

  放缓生产:产品需求是否进入下降周期?

  记者:由于2005年至2007年是全球新船下水的高峰,但预计世界贸易增长幅度将低于船舶运力增长幅度,2006年全球运力可能出现过剩。集装箱需求会否因此而出现下降?

  于玉群:运力过剩是船舶运力供给与贸易之间的供求关系,而集装箱需求是集装箱保有量和集装箱货运量之间的供求关系,是两个不同的供求关系。虽然船舶供应较多,但集装箱生产周期短,船东主要根据当时的贸易需求来决定购买集装箱,在船舶运力出现过剩时,由于贸易总量的增长,对集装箱的需求总量仍将保持上涨。至于目前中集集团集装箱生产节奏放缓是季节性原因还是周期性原因,我们分析,目前集装箱需求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纺织品贸易摩擦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箱东对贸易预期下降;二是需求淡季被延后;三是目前市场预期钢材价格下降。不过,我认为影响集装箱需求的最重要因素是集装箱货运量。从各方面因素分析,集装箱货运量仍将持续增长。

  郑贤玲:我们预测第三季度集装箱实际用箱量不会出现大的波动,预计影响箱东提货的因素———空箱回流和提前购箱量大约影响需求2—3个月。近期集装箱产量调整不是趋势,而是公司应对空箱回流和市场预期的短期策略,不形成周期下滑的趋势。

  成本变动:毛利率会否大幅变动?

  记者:2004年以来的集装箱价格上涨主要是成本推动,中集集团产品毛利率大幅上涨;目前钢材价格回落,且产能上升,集装箱价格将迅速回落,会不会导致产品毛利率大幅下降?

  于玉群:集装箱价格主要受市场供求关系和原材料成本影响。我们对全球集装箱贸易并不悲观,且到目前为止,集装箱钢板的价格变动不大,箱价也没有多少变化。中集集团的毛利率高于同行是公司综合竞争优势的体现。实际上,这些年我们通过技术创新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是公司盈利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2004年集团公司大小创新项目达到160多项,直接经济效益超过3000万美元。

  郑贤玲:从供求关系来看,产能不等于产量。集装箱行业属于竞争性行业,产能一直是大过实际的产量。近期有公司宣布进入集装箱制造行业,应该不会根本改变产能和产量的关系。实际上,到目前为止,集装箱制造行业仍然是一个市场集中度非常高的产业,中集集团和胜狮货柜两家公司基本上拥有整个行业80%左右的产能,使得行业格局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能保持相对平衡。

  增长预期:中集是周期性还是成长性企业?

  记者:航运业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但回顾中集集团上市10多年的表现,公司业绩和航运周期相关度非常小,公司上市以来保持了持续上涨的趋势。您认为中集集团是周期性还是成长性企业?

  于玉群:我们认为,集装箱行业是一个蓬勃发展的行业,但不得不承认,任何一个行业都会经历一些波动。公司在行业变化和发展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战略,现阶段把公司盈利能力管理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公司非常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就是在全球制造基地转移的过程中发挥公司的传统优势,打造世界级的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企业。我相信未来的中集仍然会是一个高成长性企业。

  记者:近期,中集集团股价持续下跌。请问您对公司股价在二级市场的表现有没有信心?

  于玉群:近期公司股价下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这里能告诉投资者的是,中集的基本面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恶化因素出现,对于市场给出怎样的估值水平,则是个相对复杂的问题,不过我们相信公司的价值最终会被市场认同。

  记者 孟宪威 刘雯亮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1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1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投资的空洞层次就是自己投资的指导思想。投资的指导思想很多,但我觉得两条足够。一是成功是失败之母,二是投资可以修身养性。成功是失败之母。这是投资的人必须记住的。因为人每一次投资成功,都可能是下一次投资失败的根源。成功还可能让人骄傲,这个世界上,自知知明的人很少。为什么那些当官的总是认为自己比别人强?是真的他们的本事大?当然不是。是有一些人为了得到利益,拼命拍他们马匹,久而久之,他们习惯成自然,认为自己真的高人一等了。当然,拍马匹(好听点叫沟通技巧)是当官的重要方式之一。做投资也是这样,当你第一次做股票赚钱时,你如果不净化自己,会牛气哄哄的,认为自己是专家(投资领域没有专家)。这一来会让你忘记投资的风险,二来会让你信心过大,接下来的不说你也猜到了。有的人从刚开始信心十足,到最后发誓再也不买卖股票了,就是这种转变的结果。为了让自己的投资寿命长一点,还是记住成功是失败之母吧。毕竟人性是有缺陷的,我们只能正视自己的缺点,才能不断进步。
投资可以修身养性。好象和投资是很功利的东西相矛盾。其实,自然界里有吃有毒动物的动物,因为那些动物有免疫力。人也一样,投资虽然是很功利的东西,只要我们处理的好是可以用来修身养性的。
投资可以养三性,它们是自信、悟性和耐性。先说自信,投资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判断,不能人云亦云。投资的自信来自于投资者自己,来自于投资者自己的不断犯错和改错。悟性来自于投资者不断的思考和总结,投资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东西。耐性就是投资者要沉的住气,别人的投资品种升了,你的没有升,怎么办?等。如果你换成别人的投资品种,你的升了,你刚换的跌了,你冤不冤?被市场作弄,其实是自己没有耐性。当然,投资者的自信不是盲目的自信,更不是一种过度自信,过度自信总有一天自己会毁掉自己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1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1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论坛那怎么了???刚此我看见大国手发的贴,名为你删我100次,我就发101次。刷新后又被删了。可能是屁老挂在嘴上,熏着网关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1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混蛋一直在造谣,放屁臭别人其实就是他放的,大国手就是个庄托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2-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1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wangjian1352000 at 2005-6-21 14:16
那个混蛋一直在造谣,放屁臭别人其实就是他放的,大国手就是个庄托

察言观色,完全同意你的说法!!!!!!!!!!!!!!!!!!!!!!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1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人要言行一致,看空股票可以,但是抱有仇视心理就是有问题.......毕竟赚钱啦为什么要如此反复强调,利空放大无数倍?????????毕竟利空应该是对很多行业而言,不仅仅是对39............

[ Last edited by queenie000039 on 2005-6-21 at 14:29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1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国手对中集的态度已经转变到了有它没我,有我没它的地步了。
摘:        
!!!!!!!!!!!!!!!!11                 2005-06-21 14:20:11
       
        网友:大国手2004 就 中集集团发表评论  IP:221.228.23.*
你搞送股游戏,骗得了弱智,骗不了猎手!投资者必让你腰斩!

最后还不忘踩踩别人,抬抬自己。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1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QQ,你认为大国手所说的中集旺季不旺是因为丢了大客户所致,这可信吗?

B股跌势凶猛,令人担忧。按理B股应该是更稳才对。难道基本面有更糟糕的情况吗?

[ Last edited by xmzlh on 2005-6-21 at 14:34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2-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1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zhang817 at 2005-6-21 14:29
大国手对中集的态度已经转变到了有它没我,有我没它的地步了。
摘:        
!!!!!!!!!!!!!!!!11                 2005-06-21 14:20:11
       
        网友:大国手2004 就 [url=www.macd.cn/result.php?sn=中集集团][color= ...

严重同意此观点,眼中刺........恨不得赶尽杀绝!!!!!!!!!!!!!!!!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1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xmzlh at 2005-6-21 14:32
QQ,你认为大国手所说的中集旺季不旺是因为丢了大客户所致,这可信吗?

哈.....抱谨慎态度是好的,但是要客观,你觉得他现在的态度还能客观嘛?泄私愤倒是真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1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消息说大客户正在从B股市场撤退,准备进A股市场抄做,是否属实不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1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客户不要中集自然也不会要胜狮,可看看39B和0716谁跌的多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2-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1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问中集—关于中集集团市场分岐的问答

再问中集—关于中集集团市场分岐的问答
《证券时报》本报记者 孟宪威 刘雯亮
  中集集团上周五受到市场关于公司因产量下降而裁员的传闻影响,A、B股盘中双双一度跌停,至此,中集集团在一个月的持续调整行情中,市值损失接近40%。投资者对本来就存在争议的中集集团产生了更大的分歧。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近期集装箱产量下降?集装箱需求是短期的波动还是趋势性的下降?中集集团未来的业绩能否继续维持较高的增长水平?公司到底应该归类于周期性企业还是成长性企业?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会同华夏证券资深研究员郑贤玲博士走进中集集团,试图就上述问题求得答案。
  公司裁员:季节调整还是大势所趋?
  记者:有市场人士认为,今年上半年航运指数呈现下降趋势。这是否影响集装箱需求?中集集团裁员的传闻与此有关吗?
  于玉群(中集集团董秘):我想,你所指的航运指数下降应该是干散货运价,集装箱运价并没有出现这样的波动。影响散货船运价指数的主要动力是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大宗原材料需求变动,而影响集装箱运价指数的主要动力则来自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消费增长。受集装箱航运持续景气的影响,集装箱需求自去年二季度以来持续强劲。通常年份,集装箱需求旺季持续时间一般在8到10个月,自去年4月份到现在已经持续有14个月旺季,目前出现购箱上的季节性波动,相应地集装箱生产的安排也会进行调整。集装箱工厂的工人一直都是按照生产进行安排的,旺季时会增加工人,淡季时也会减少工人。但这并不是通常意义的裁员,只是工作时间和季节工安排的调整。
  放缓生产:产品需求是否进入下降周期?
  记者:由于2005年至2007年是全球新船下水的高峰,但预计世界贸易增长幅度将低于船舶运力增长幅度,2006年全球运力可能出现过剩。集装箱需求会否因此而出现下降?
  于玉群:运力过剩是船舶运力供给与贸易之间的供求关系,而集装箱需求是集装箱保有量和集装箱货运量之间的供求关系,是两个不同的供求关系。虽然船舶供应较多,但集装箱生产周期短,船东主要根据当时的贸易需求来决定购买集装箱,在船舶运力出现过剩时,由于贸易总量的增长,对集装箱的需求总量仍将保持上涨。至于目前中集集团集装箱生产节奏放缓是季节性原因还是周期性原因,我们分析,目前集装箱需求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纺织品贸易摩擦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箱东对贸易预期下降;二是需求淡季被延后;三是目前市场预期钢材价格下降。不过,我认为影响集装箱需求的最重要因素是集装箱货运量。从各方面因素分析,集装箱货运量仍将持续增长。
  郑贤玲:我们预测第三季度集装箱实际用箱量不会出现大的波动,预计影响箱东提货的因素———空箱回流和提前购箱量大约影响需求2—3个月。近期集装箱产量调整不是趋势,而是公司应对空箱回流和市场预期的短期策略,不形成周期下滑的趋势。
  成本变动:毛利率会否大幅变动?
  记者:2004年以来的集装箱价格上涨主要是成本推动,中集集团产品毛利率大幅上涨;目前钢材价格回落,且产能上升,集装箱价格将迅速回落,会不会导致产品毛利率大幅下降?
  于玉群:集装箱价格主要受市场供求关系和原材料成本影响。我们对全球集装箱贸易并不悲观,且到目前为止,集装箱钢板的价格变动不大,箱价也没有多少变化。中集集团的毛利率高于同行是公司综合竞争优势的体现。实际上,这些年我们通过技术创新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是公司盈利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2004年集团公司大小创新项目达到160多项,直接经济效益超过3000万美元。
  郑贤玲:从供求关系来看,产能不等于产量。集装箱行业属于竞争性行业,产能一直是大过实际的产量。近期有公司宣布进入集装箱制造行业,应该不会根本改变产能和产量的关系。实际上,到目前为止,集装箱制造行业仍然是一个市场集中度非常高的产业,中集集团和胜狮货柜(资讯 行情 论坛)两家公司基本上拥有整个行业80%左右的产能,使得行业格局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能保持相对平衡。
  增长预期:中集是周期性还是成长性企业?
  记者:航运业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但回顾中集集团上市10多年的表现,公司业绩和航运周期相关度非常小,公司上市以来保持了持续上涨的趋势。您认为中集集团是周期性还是成长性企业?
  于玉群:我们认为,集装箱行业是一个蓬勃发展的行业,但不得不承认,任何一个行业都会经历一些波动。公司在行业变化和发展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战略,现阶段把公司盈利能力管理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公司非常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就是在全球制造基地转移的过程中发挥公司的传统优势,打造世界级的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企业。我相信未来的中集仍然会是一个高成长性企业。
  记者:近期,中集集团股价持续下跌。请问您对公司股价在二级市场的表现有没有信心?
  于玉群:近期公司股价下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这里能告诉投资者的是,中集的基本面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恶化因素出现,对于市场给出怎样的估值水平,则是个相对复杂的问题,不过我们相信公司的价值最终会被市场认同。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5-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1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哈...........转自新浪论坛,有趣呀...

我是1997年下岗的,当年拿着买断工龄的三万六千元和家中所有积蓄,凑够十万元。原本 希望在股市中挣份生活费,但到2004年底只剩下四万多,家中丈夫不停埋怨。我泪流满面,痛苦不堪。今 年初,在一股友推荐下,也根据自己多年的观察,在31。52元买进了1000股中集集团。除权后又在14。26元 买了1000股。全部就买这只股票,看着中报预盈的好消息,以为可以弥补点亏损了,谁知后来股价一路下滑, 看着四万多的市值变成三万多,想着原来的十万,死的念头都有。据说是因为人民币升值会对中集集团有巨大影响 ,好象说若升值超过百分之二十,中集集团的业绩就会跌到垃圾股的队伍中。我想问一下是不是这样,若是真的, 请千……



是呀空军司令部司令国手认为中集不如ST\PT股,你们以为如何?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1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

人民币升值的产业百家图 企业将付出何种代价
如果实行更为灵活的汇率机制,允许人民币在更大范围内浮动,中国经济各行业将如何相应而动
  如果人民币升值,将对我国哪些重点行业造成影响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和各行各业可能带来的影响是错综复杂,也难以准确 估计的。经济学家们关于人民币该不该升值的争论很大程度上来自对人民币升值影响的不同估计,因为这种影响实质上就是我们每一个企业和个人将要为此付出的代价和可能得到的好处。

  6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2005国际货币会议中央行长论坛”上表示,中国的汇率改革必须对本国国民负责,因此首先要详细研究人民币升值对国内行业产生的影响。

  虽然没有人能够准确地描述这种影响,但是只有尽可能周全地考虑到种种的影响,才能够在应对人民币升值压力时进退有序、心中有数。而具体到特定的行业,则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1 纺织业:形势严峻

  在这一波的人民币升值浪潮中,纺织行业从一开始就处在风口浪尖上。如果人民币升值,纺织业形势严峻

  据初步估算,人民币每升值1%,纺织行业出口产品的营业利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棉纺织行业约下降12%,毛纺织行业下降8%,服装行业下降约13%,出口依存度较高的服装行业受到的损失较大。

  对于大公司来说,如果本身的利润率高的话,可能导致的利润率下降的幅度会小一些,同时如果公司产品在国际市场具有一定的占有率,则提价的话语权会高一些,这样带来的负面影响会略小。但是如果人民币的升值幅度过大或者出口持续的升值,则利润率的下滑不可避免,再加上议价能力的趋弱,则升值所导致的边际负面效应会扩大。

  华东政法学院商学院名誉院长、博导汪康懋教授告诉记者,假如人民币升值3%的话,纺织行业出口可能会下降30%,很多依靠低附加值产品、低价竞争的中小企业将难逃倒闭的厄运,同时将带来数以几十万计的失业者。我国纺织企业的员工多为中低收入者,如果失业,将引发出其他社会问题。

  2 地产业:走在热钱与泡沫的钢丝上

  房地产业是另一个敏感行业。人民币升值将使调整中的房地产业面对大量热钱恶炒的巨大压力

  种种迹象表明,国际游资早已栖身国内房地产业,其中有的就是赌人民币升值才进入内地房地产业的。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导杨帆告诉记者,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货币面临升值压力或者货币持续升值时,在升值前如把外币换成本币,一旦本币升值,投资者将本币兑换成外币就能够获得与升值幅度相应的收益。这促使投资者追逐该国及地区资产,而最有吸引力的是股票和房地产,因为投资者不但能获得升值收益,而且能获得股票和房地产本身增值的收益,可以说是赚两头的钱。由于目前我国的股票市场持续低迷,所以大量国际游资涌进房地产市场。

  汪康懋教授向记者透露,就他所掌握的情况,目前上海房地产市场大约有50%的外来资金炒作,一些背景不清的俄罗斯资金市中心区域的高档房一买就是20套。这些完全以炒作、套利为目的的外来资金直接危害了我国经济的健康运行。

  假如我国进行汇率调整,目前来看方案不外乎一步到位式升值和渐进式升值两种。如果是一步到位式,游资对房地产市场的危害相对较小———这种情况下,国家可以通过种种手段对游资进出进行限制,因此也更具可取性。但是,由于无法预测升值幅度,如果这种调整方案导致货币高估,那么对整体经济运行带来的危害更大。从国际经验来看,不少金融危机都是因为货币高估导致的。如果采取渐进式升值方案,游资带来的压力就相对较大:每次汇率的小幅调整,都会给市场带来更大的升值预期,更多热钱会通过各种渠道不断流入市场,从而造成房地产市场更多的泡沫。

  房地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3 银行业:坏账增加与热钱抽逃的风险同在

  对我国金融业来说,汇率变动最大的风险来自人民币升值之后可能出现的贬值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副教授章伟国认为,房地产业风险加大的同时也意味着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加大。因为在房地产市场中,不论是买方还是卖方,60%以上的资金都是向银行借贷的。据估计,目前个人房贷规模约为1.4万亿,主要为房地产抵押的各项抵押贷款约占信贷规模的70%。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人民币升值,热钱完全有可能在高位将手中的房产抛出,这时房地产价格在高位运行的风险将被击破,整个房地产价格下跌不可避免,大量与房地产有关的贷款可能转化为呆账与不良资产。

  汪康懋教授进一步指出,由房地产风险所引发的银行业危机,将给我国金融系统的安全性带来威胁,进而阻碍国有银行改革进程,使我国银行业的改革放慢脚步,这是一个连锁反应。

  而撇开房地产因素不谈,如果人民币升值,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会给银行业带来影响。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国际金融系孙立坚副教授分析,人民币升值之初金融业受到的影响不会很大,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银行核心资本缩水,二是外贸企业坏账可能增加。像中行和建行这两家银行的核心资本中包括45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人民币升值对其打击会比较大。如果人民币很快升值,这两家银行的稳健性指标就会降低。现在这两家银行正在积极寻找海外战略投资者,人民币升值将直接影响它们向海外投资者的要价,进而影响上市进度和银行业的整体改革。当然除了建行和中行以外,其他银行核心资产中外汇资产的比重并不是很大,因此这个问题对整个中国银行业来说并不十分明显。

  还有前面提到过的从事一般贸易的外贸企业在人民币升值中受到的影响较大。当人民币随着美元一起贬值时,国内廉价的劳动力能够以更低廉的价格出口,并在国际商品市场上获得优势。但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60%,这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需要依靠外需拉动。如果人民币升值,外贸企业的竞争力下降,创利能力下降,这些企业的还贷能力自然就减弱,从而可能导致银行坏账增加。

  正如同专家在分析房地产业风险时指出的一样,一旦人民币升值,大量“热钱”达到目标后将会抽逃资金,到时我国货币又将面临贬值的风险,那时对金融业的打击将很大。

  2004年有200多亿元没有外贸背景的国外资金流入国内,来自央行的最新统计也表明,6个月来个人结汇意愿明显增强。在人民币升值战役中,这些源源不断涌入的海外“热钱”才是对我国经济最具破坏性的因素。当海外“热钱”抽出国内时,原先虚假“繁荣”的资产将很快缩水,后果一是令大量投资者破产,导致银行面临巨大坏账风险;二是银行抵押资产缩水,令银行收益面临损失。

  因此,有关专家建议,一方面外贸企业要转变生存策略,提高产品附加值,不再仅以“低价”优势吸引海外市场;另一方面,银行需要开发更多的用于汇率避险的金融衍生产品,如外汇远期业务,通过这些业务锁定企业外汇浮动风险。同时,为了避免汇率调整后的坏账急剧增加,国内银行应该高度警惕那些以人民币计价、出现非理性“泡沫”的资产行业,包括以这些资产作为抵押物的贷款。

  而另外一个重要对策就是加速发展直接融资渠道。孙立坚认为,从近些年各国金融危机的教训中可以看出,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在金融危机中受到的伤害要远远大于以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直接融资能够分散“热钱”抽走时的市场风险,而不至于冲击银行体系。

  4 能源业:中长期影响巨大

  有分析指出,如果人民币升值幅度在5%~10%内,对电力和煤炭行业大部分企业不会有显著影响,但石油行业部分子行业会受到明显影响。关键是人民币升值对能源行业的中长期影响巨大

  能源行业是影响我国国计民生的基础行业,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必需慎重对待。

  我国部分电力企业利用外债主要是美元和日元,且多属于长期借款。根据我国现行财务会计制度,汇率变动产生的外币折算差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在偿还期之前只影响其财务报表,并不影响其实际现金流。若人民币步入升值通道,遭受巨额汇兑损失的电力行业业绩将有较大改观。

  在电力设备投资方面,火电机组30万千瓦以下发电机组都产自国内,燃料也主要是国内采购,人民币升值对这部分火电企业降低成本作用有限。

  而对于需进口燃油的企业来说,人民币升值同样也意味着成本降低。以深南电(000037)为例,该公司每年进口重油60万吨,轻油6万吨,若人民币上涨5%,该公司成本将减少6000多万元。

  因此,专家建议,电力企业应抓住人民币升值机遇,调整融资结构,在可能的情况下,推迟新机组的采购与基建,从而降低采购成本。

  人民币升值对煤炭企业影响较小,因为目前国内煤炭出口量占整个煤炭产量的比重很小,只有约4.5%,所以汇率变动对整个行业的利润水平影响不大;同时国内主要煤炭上市公司基本没有外币负债,因此也不存在汇率对财务成本的影响。

  不过国际煤炭价格将可能更具竞争力,国内沿海地区将有可能率先面临价格冲击,部分煤炭用户有可能选择进口煤炭作为燃料。专家分析指出,升值幅度在10%以内的话,将不会对我国煤炭市场价格体系产生根本影响。

  因此煤炭企业应密切跟踪和研究煤炭供需形势,适时调整内外销比重;在可能出现的煤炭价拐点前,扩大产能要慎重。

  与煤炭行业不同的是,国内油品市场价还没有自主定价能力,进口依赖度较大,市场价格随国际油价的变动而变动,受美元影响较大,人民币升值将直接导致国内石化类公司的原油售价下跌,原油采掘企业的高利润将受到挤压。

  对于炼油行业而言,因其原料原油的定价是国际化的,但其产品成品油的定价由政府控制,人民币升值会降低炼油行业的国际原油进口成本,因此对抬高行业利润有帮助。由于成品油价格的定价是区间机制,售价与国际定价相关联,若成品油价格下降幅度小于原油的下降幅度,对炼油行业就会产生实质利好。对于石化行业而言,我国主要进口合成橡胶和合成树脂,出口主要集中在基础化工原料,若人民币升值,资源类化工产品的利润空间将会受到压榨,惟一能够免受影响的是靠非关税壁垒保护的产品,如配额方式约束的进口尿素等。对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等中游产品来说,目前进口大于出口,人民币升值,进口产品价格的走低将加剧国内市场竞争,对国内产品的价格会产生压制作用。

  海外学者看人民币升值影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罗戈夫认为,对产品价格产生的影响很小。他说,如果西方政治家认为所有与发展和金融有关的问题都将随中国汇率的浮动而解决的话,那么他们最好能够深思。

  罗戈夫在一篇专题文章中说,价格昂贵的电脑液晶显示屏标有“中国制造”的字样,但确切地说应该是“中国总装”。在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典型产品中,仅有20%有高附加值。由于人民币的币值没有影响到其余80%商品的成本,汇率的变化对产品价格产生的影响是很小的。

  “欧元之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认为,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至少将产生6大影响。首先将影响中国出口,给中国出口带来极大的危害;同时,将使中国通货紧缩面临更大压力;导致中国对外资吸引力下降,减少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降低中国企业的利润率,增大就业压力;财政赤字和银行坏账可能因人民币汇率升值而增加,进而影响中国货币政策稳定。

  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提醒,消费者不应满足于“货币幻觉”。

  “货币幻觉”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于1928年提出来的,它是指人们只是对货币的名义价值作出反应,而忽视其实际购买力变化的一种心理错觉。他告诉人们,理财的时候不应该只把眼睛盯在哪种商品价格降了或是升了,花的钱多了还是少了,而应把大脑用在研究“钱”的购买力、“钱”的潜在价值还有哪些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精打细算,花多少钱办多少事。否则,在“货币幻觉”的影响下,“如意算盘”打到最后却发现自己其实“吃亏”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4 05:22 , Processed in 0.04513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