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andar

[大盘交流] 边走边看了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3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央通过养老保险改革方案
2014年12月23日19:28 综合
资料图


  人民日报客户端 董宇
  今天上午, 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代表国务院向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做了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报告中首次明确,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
  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一个统一、五个同步。“一个统一”,即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相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改革退休费计发办法,从制度和机制上化解“双轨制”矛盾。“五个同步”,即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改革,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待遇调整机制与计发办法同步改革,改革在全国范围同步实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3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ndar 于 2014-12-23 21:20 编辑

真心顶一下赞一个现在的Zhong央领导集体!

刚刚把弊端百出的高考改革了!又顺应民意,决定建立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也即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相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就这样好好的搞公允改革,把前两任大量迟迟不改的和大量改歪的都给改正过来,赶紧拨乱反正吧!民生、经济、社会不堪其扰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4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证券保证金流入再现井喷,保证金日均余额首破万亿
2014-12-24 13:44 来源:证券时报网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12月24日讯    投保基金最新数据显示,上周(12月15日至19日),证券市场交易结算资金银证转账增加额为8039亿元,减少额为4441亿元,证券市场保证金净流入3598亿元,连续第七周净流入,且流入金额大幅增长,远超前两周不足千亿的流入水平。

此外,12月证券市场交易结算资金余额日平均数持续超过万亿,最新数据为12085亿元。为有统计以来,首个月份保证金日均余额超万亿。

对此,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在年末资金面较为紧张的情况下,证券市场保证金流入出现井喷,交易结算资金日均余额持续高位。一方面是由于本轮最大规模新股开始密集申购,另一方面与股市活跃度提升有关。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4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andar 发表于 2014-12-22 20:50
日本能重新启动吗?
(Can Japan Reboot?)
肯尼斯·罗格夫2014年12月12日

日本已经在通胀上重新启动,只是工资还没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5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size=13.1428575515747px]

兰新、贵广、南广三高铁开通


[size=13.1428575515747px]
2014年12月25日

[size=13.1428575515747px]



[size=13.1428575515747px]

(北京综合电)中国明天将开通运营兰新高铁、贵广铁路、南广铁路三条高速铁路,其中兰新高铁是世界上一次性建成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售票工作已于昨天开始;贵广铁路是中国西南地区第一条时速250公里的高铁。

据新华社报道,明天将全线开通运营的兰新高铁,全长1776公里,穿越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全线设39个车站,是中国首条在高原、高海拔和荒漠戈壁地区修建的高速铁路,同时也是世界上穿越最长风区、防风工程规模最大的铁路。

其250公里的设计运行时速,使得从兰州出甘肃到达西宁、乌鲁木齐的列车运行时间缩短一半。今年11月16日,兰新高铁乌鲁木齐至哈密段已经开通运营。

中国西南地区第一条时速250公里高铁——贵广铁路也将于明天开通运营,贵阳至广州的运行时间由原来的20小时缩短至4小时。贵广铁路全长856公里,建设标准为客运专线,设计时速250公里,并预留进一步提速条件。

至于全长574公里的南广铁路,西起广西南宁,东至广州,设计时速200公里。该铁路于2008年开工建设,今年4月南宁至梧州段开通运营。

中新社报道说,贵广铁路与南广铁路都是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中西部铁路建设的重点工程。这两条铁路开通运营后,将进一步完善中国中西部和华南的铁路网结构,大大缩短中西部、西南与珠三角地区间的时空距离。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5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andar 发表于 2014-12-25 13:49
兰新、贵广、南广三高铁开通
2014年12月25日

评论: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努力,中国在传统轻重工业领域领先全球者比比皆是,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了。

      然而,近十年来,在一些高科技、高附加值和高端服务领域,也出现了中国企业开始领先全球的现象,高铁是一个,马云搞的B2B、B2C是另一个。

      此外,最令西方惊恐不安的是,在金融领域,零售、投行、信托、保险等业务也正在追赶上来!

      加油!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5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andar 发表于 2014-12-18 11:44
既然11月数据无比糟糕,那就等着本月降准、降息吧!尤为关键的是,小步慢走必须改为大步快跑:

先降低1. ...



央行:

非银同业存款不交存准
分析称相当于降准150基点



2014-12-25 05:51:09 来源:第一财经
  央行:非银同业存款不交存准
  12月23日爆出银监会发48号急文强化银行核查六项重点业务,造成12月24日银行股重大利空;而央行却给银行送来了一份大礼:非银同业存款不交存准。
  据消息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12月24日,央行与24家大型金融机构的会议上称,“非银行金融机构同业存款与同业借款纳入存贷比,但是存款准备金初步定为零,上述机构不包括财务公司。”
  据上述人士透露,央行同时确定了存贷款口径:存款、贷款均包括与非存款类金融机构间的存放;有存款准备金,暂定为零;利率仍保持现同业之间规则,自行商定。以后同业存放仅指存款类金融机构之间的往来。
  “将非银金融机构在银行的同业存款纳入贷存比分母早有预期,但这部分存款不交存款准备金却大超预期,对银行而言是重大利好,极大缓解了短期流动性压力。”一位分析人士透露。
  上述分析人士称,如果非银同业存款部分新增存款要交存准,需要调降150个基点的准备金率来对冲对流动性的影响,即降准三次。
  “非银同业存款不缴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春节前降准的预期,但总体而言对缓解流动性压力有一定的作用,而且对银行是重大利好。”一位银行业分析师对本报记者表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5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月央行降息降准的靴子落地了。

预计下月,降息单发面大,或降息降准双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6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方正集团发布图片微博回应政泉:劝君自重(图)
  • 字号



评论 邮件 [url=]纠错[/url]
2014-12-26 06:07:41 来源:和讯网

  和讯网消息 12月26日凌晨,方正集团发布卡通版本微博回应政泉,每张卡通图片上附上文字说明,主要文字内容包括“劝君自重”、“北大方正总资产状况”、“造谣诽谤你行,守法经营我行”、“恐吓陷害你行,为国为民我行”、“寻衅滋事你行,方正持重我行”、“方方正正做人,实实在在做事”等。

图1

图2

图3


图4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6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andar 发表于 2014-12-26 09:26
方正集团发布图片微博回应政泉:劝君自重(图)
  • 字号

  • 让我想起了我与非艾略特波浪理论之争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6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size=13.1428575515747px]

    可持续发展之年
    (The Year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ize=13.1428575515747px]
    杰弗里·萨克斯
    2014年12月16日

    [size=13.1428575515747px]
    [size=13.1428575515747px]


    2015年是我们这一代人让世界通往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机会。7月到12月间的三次高级别谈判可能重塑全球发展日程,并给全球经济运转的关键变化以重要的推力。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他的《尊严之路》(The Path to Dignity)报告中呼吁我们采取行动,可持续发展之年已经开始。

    2015年7月,全球领导人将齐聚埃塞俄比亚的斯亚贝巴,制定全球金融体系改革。2015年9月,他们将再次齐聚一堂批准指导2030年前国家和全球政策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而在2015年12月,领导人们将在巴黎汇合,实施一项全球协议阻止人为造成的气候变化的危险的增加。

    这些峰会的基本目标是让世界走上可持续发展或可持续包容增长之路。这意味着增长带来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意味着增长让收入分配各部分的人都受益而不是只对富人有好处;这意味着保护而不是破坏自然环境。

    世界经济在实现经济增长方面颇为擅长,但它无法保证繁荣得到平等共享和环境可持续。原因很简单:世界最大公司毫无忌惮——并且相当成功地——追求自己的利润,常常以牺牲经济公平和环境为代价。

    利润最大化不能保证收入的合理分配,也不能保证地球的安全。相反,全球经济把大量人民甩在身后(包括最富裕国家的人民),而拜人为导致的气候变化、污染、水耗竭和无数物种的灭绝所赐,地球本身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

    可持续发展目标基于快速深远的变化的需要。正如约翰·肯尼迪在半个世纪前所言,“更加清晰地定义我们的目标,让目标变得更加易于管理、更加可及,如此,我们可以帮助所有人看到这一目标,从这一目标中汲取希望,并坚持不懈地朝这一目标努力。”从本质上说,这也正是潘基文对联合国成员国们所要说的话:让我们清晰地定义可持续发展目标,从而启发全世界公民、企业、政府、科学家和公民社会朝这些目标努力。

    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主要内容已经达成了一致。联合国大会的一个委员会指定了17个目标领域,包括消除极端贫困、确保全民教育和医疗,抗争人为气候变化等。联合国大会总体支持这些当务之急。关键的剩余步骤是将它们转化为可执行的目标组。2012年,当可持续发展目标首次提出时,联合国成员称它们“应该是行动导向的”、“容易沟通的”、“数量有限的”,许多政府希望围绕17个当务之急领域指定总共10至12个目标。

    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深刻改革全球金融体系,这也是7月的发展金融会议(Conference on Financing for Development)的主旨。我们需要引导资源远离武装冲突、富人纳税漏洞和在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开发方面的浪费开销,投入医疗、教育、低碳能源以及更大力度的反腐和打击资本外逃活动等当务之急上。

    7月的峰会将试图让世界各国政府承诺配置更多资金用于社会需要。该峰会还将研究确保发展援助投向穷人的更好办法,学习抗爱之病、结核病和疟疾全球基金(Global Fund to Fight AIDS, Tuberculosis, and Malaria)等成功计划的经验。一个此类创新应是新的全球教育基金(Global Fund for Education),以确保各地儿童都上得起学,至少上到初中水平。我们还需要更好的办法引导私人资金用于可持续基础设施(如风电和太阳能)。

    这些目标都是可以实现的。事实上,对我们来说,它们是唯一的可以停止将数万亿美元浪费在金融泡沫、无意义战争和环境破坏型能源上的办法。

    7月和9月的成功将给明年12月的巴黎气候变化谈判带来动力。关于人为气候变暖的争论看起来无休无止。自22年前里约地球峰会(Rio Earth Summit)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这方面的真正行动进展少之又少。因此,2014年也许将是有历史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也是灾难性干旱、洪水、高破坏风暴和热浪频发的一年。

    2009年和2010年,世界各国政府同意将全球气温升高幅度限制在前工业时代水平以上2℃内。但若以当前趋势计算,到本世纪末将升高4至6度——如此幅度的升温足以破坏全球粮食生产、极大增加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

    要想让升温幅度限制在2度以下,世界各国政府需要明白一个核心概念:世界能源体系的“深度去碳化”。这意味着一个决定性转变,从排碳能源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转变为风能、太阳能、核能和水电,若要继续使用化石燃料,也要采取碳捕捉和储存技术。肮脏的高碳能源必须让位给清洁的低碳和零碳能源,并且所有能源的使用效率都必须提高。

    若要在明年12月形成成功的气候协议,就必须重申两度的升温上限;必须包含2030年前国家“去碳化”和2050年深度去碳化“路径”(或计划)的承诺;必须出台政府和企业联合进行的改善低碳能源技术运营表现的大规模全球计划;必须提供大量可靠金融援助帮助穷国面对气候挑战。美国、中国、欧盟成员国和其他国家已经表现出有意向这一正确方向前进的信号。

    可持续发展目标可以造就一条通向技术先进、社会公平、环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的道路。明年三大峰会上的协议无法保证可持续发展的成功,但显然能够引导全球经济通向正确方向。这是我们这一代人一辈子只有一次的机会。

    作者Jeffrey Sachs是哥伦比亚大学可持续发展教授、卫生政策与管理教授、地球研究所主任。他也是联合国秘书长千年发展目标特别顾问。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andar 发表于 2014-12-25 14:30
    央行:
    非银同业存款不交存准
    分析称相当于降准150基点

    央行将非银机构的同业存款纳入到存贷比的分母里,无疑显著降低了银行存贷比,即相应显著提升了银行贷款空间。多家机构媒体测算,差异较大,有说相当于两次降准的(每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下同),有说相当于三次降准的,有说相当于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7个百分点,莫衷一是。andar尝试测算下,权作一家之言。尽管存贷比公式经多次调整后已经变得十分复杂,但利用存贷的主要成分近似估算,还是八九不离十的。

    我们已知的2014年第三季度末金融数据如下: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16.4万亿元(RMB,下同,略),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84.7万亿元,非银金融机构同业存款9.8万亿元。此外,9 月末,基础货币余额为 28.5 万亿元,货币乘数为 4.21,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为 2.3%。

    一旦非银金融机构同业存款纳入到存贷比的分母贷款之中,那么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将增加到126.2亿元,存贷比将降为由原来的84.7万亿元/116.4万亿元即72.77%(为叙述简便保留两位小数,下同)一下子降低到84.7万亿元/126.2万亿元即67.12%,存贷比降低5.6506336个百分点。如果银行在未来一年内将因以上调整腾出该百分比的信贷空间全部用足,则一年内贷款将因此可以增加贷款126.2万亿元*5.6506336%即7.1311万亿元,相当于贷款同比增加8.42个百分点。由于货币乘数为4.21,则7.1311万亿贷款总额增加相当于7.1311/4.21即1.6938万亿基础货币增加,折合1.46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的同等效果。

    那么,将非银金融机构存款纳入“存贷比”分子“存款”之中,带来的效果是:

    A,相当于将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46个百分点。或者,
    B,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年率将因此提升8.42个百分点。


    政策评价:属于信贷政策的重大利好调整,其调整的效果,比1984年中国设立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以来多达40次调整中的每次力度都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ndar 于 2014-12-27 14:45 编辑
    andar 发表于 2014-12-25 14:30
    央行:
    非银同业存款不交存准
    分析称相当于降准150基点
    andar 发表于 2014-12-25 14:30
    央行:
    非银同业存款不交存准
    分析称相当于降准150基点

    央行将非银机构的同业存款纳入到存贷比的分母里,无疑显著降低了银行存贷比,即相应显著提升了银行贷款空间。多家机构媒体测算,差异较大,有说相当于两次降准的(每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下同),有说相当于三次降准的,有说相当于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7个百分点,莫衷一是。andar尝试测算下,权作一家之言。尽管存贷比公式经多次调整后已经变得十分复杂,但利用存贷的主要成分近似估算,还是八九不离十的。

    我们已知的2014年第三季度末金融数据如下: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16.4万亿元(RMB,下同,略),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84.7万亿元,非银金融机构同业存款9.8万亿元。此外,9 月末,基础货币余额为 28.5 万亿元,货币乘数为 4.21,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为 2.3%。

    一旦非银金融机构同业存款纳入到存贷比的分母贷款之中,那么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将增加到126.2亿元,存贷比将降为由原来的84.7万亿元/116.4万亿元即72.77%(为叙述简便保留两位小数,下同)一下子降低到84.7万亿元/126.2万亿元即67.12%,存贷比降低5.6506336个百分点。如果银行在未来一年内将因以上调整腾出该百分比的信贷空间全部用足,则一年内贷款将因此可以增加贷款126.2万亿元*5.6506336%即7.1311万亿元,相当于9月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同比增加8.42个百分点。由于货币乘数为4.21,则7.1311万亿贷款总额增加相当于7.1311/4.21即1.6938万亿基础货币增加,相当于9月末基础货币余额增加25%!折合1.46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的同等效果。

    那么,将非银金融机构存款纳入“存贷比”分子“存款”之中,带来的效果是:

    A,相当于将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46个百分点;或者,
    B,基础货币余额年率将因此提升25个百分点;或者,
    C,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年率将因此提升8.42个百分点。


    政策评价:属于难得一见的信贷政策重大利好调整!
    其调整的效果,比1984年中国设立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以来其间多达40次调整中的每次力度都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8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央行将同业存款纳入存款口径 可释放5.5万亿信贷空间
    2014年12月27日 21:31  新浪财经 微博 我有话说([color=#b6cc !important]455人参与) [url=]收藏本文[/url]     


      推荐阅读
      新浪财经讯 27日晚上消息,央行[微博]正式下发文件,将原属于同业存款项下的存款纳入各项存款范围,其中包括存款类金融机构吸收的证券类及交易结算类存款、银行业非存款类存放等。这意味着以余额宝[微博]为代表的货币基金吸收的存款将缴纳存款准备金。
    央行387号文(上)

    央行387号文(下)

      但这并不意味着其收益将下降,因为文件同时规定上述计入存款准备金的存款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暂时为零,这意味着货币基金存款暂时不需要缴纳准备金。


        据海通证研报测算,央行调整存贷款统计口径后,商业银行存贷比平均降幅将在5%。其中,兴业银行(15.05, 0.56, 3.86%)降幅最高,达11%。此举意味着可释放约5.5万亿信贷额度空间,增强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而这也是国务院决定增加存贷比弹性的根本目的。
      民生证券分析认为,同业存款纳入一般性存款,但暂不缴纳存款准备金,央行因新规修改降准对冲的必要性下降,降准预期后延。
      分析进一步指出,货币宽松和强势美元导致汇率贬值,制约了央行货币宽松空间,央行用巧招,将同业存款纳入一般性存款,理论上可提高银行的潜在放贷额度,达到货币放松降低融资成本的效果。
      此前因同业存款的缴准预期制约了银行间市场银行融出资金的意愿,导致资金面紧张,若同业存款不缴准,将有助于资金利率下行。
      不过,分析认为,理论上释放额外信用额度利好银行股,但银行的风控要求和资产质量压力仍将制约银行的信用扩张。跟给你发票额度但你不一定会用完是一个道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8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郭田勇点评非银机构同业存款新政:增加套利机会
    2014年12月26日 12:44  新浪财经 微博 我有话说 [url=]收藏本文[/url]     


      由金融时报社主办的“2014首届金融时报年会暨中国金融机构金牌榜颁奖盛典”于2014年12月26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由金融时报社主办的“2014首届金融时报年会暨中国金融机构金牌榜颁奖盛典”于2014年12月26日在北京召开。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出席并发表演讲。
      有消息称,央行[微博]有意将非银行金融机构同业存款与同业借款纳入存贷比,对此郭田勇表示货币政策是要追求一种更加稳健又灵活的效率。但是,这种政策可能人为增加监管套利机会。
      以下为演讲实录:
      郭田勇:我的题目是从大银行时代,大资管时代,到大资本市场时代的变迁。
      大银行时代这个词大家应当比较熟悉,这是没有什么争议的。我们从1978年改革开放,前30年到二零零几年,这30年,整个中国经济可以说是银行是主导行为的这么一个行业。我们看到比如说,2002年银行体系之外的融资总量是1614亿元,2002年银行新增贷款大概19000亿左右,不到两万亿,就是银行体系之外的融资只占银行新增贷款比例的只有8.7%,这个量是非常下的。比如2003年在银监会成立的时候,中国银监会监管整个中国金融业总资产的95%,那时候银行资产也比较实,表外资产量是非常低的。所以,我们讲前30年的改革,大银行时代,大家应当没有什么疑义,这的确跟中国是储蓄率非常高的国家,跟居民的储蓄偏好,跟我们传统的经历计划经济时代走向转型时代,这种转轨方式是有关的。
      那么,在大银行时代之后,这两年又出了一个新词,叫大资管时代,有人叫大财富管理时代。这几年的确呈现一个新的状况,就是在银行表外,包括银行本身所做的,也包括信托,券商,保险,这些金融机构所做的各类资管产品,应当说是呈现一种爆炸性的增长。我也测算了一个总量,比如说中国现在资管产品总量大概应当能有30到40万亿,到现在来看,这个存量数。经过这几年的发展,银行理财产品大概能维持在十万亿多一点,信托业大概有十二万亿左右的量。再加上券商资管这大概又有十万亿的量,这大概三十多万亿。再加上影子银行,包括互联网金融做的一些非正规的,但是本身也是具有资管色彩的产品,这个量也是非常大。
      现在互联网金融,说P2P,P2P的本质是什么?我看P2P的本质在中国就是一种资管产品。有人说对于这些P2P公司要搞信息平台,不能搞信用中介。但是P2P公司为了做一个项目,一定要进行一些线下的尽职调查,到人家敲敲门,看看贷款人的情况。其实它就是具有资管的业务特征。所以,现在题外话,银监会监管P2P也挺难办的。你要承认它是一个资管产要给P2P平台发牌照,发牌照,它就变成金融机构了,所以不是很想给。包括以前发第三方牌照,发的比较多,这里面有这样的一些问题。但是,不发,或者你怎么看待它,它也是形成这么一个量。所以,现在中国讲大资管时代这个词是有道理的,使整个市场膨胀的非常快。
      为什么会膨胀呢?我们觉得有几个方面的因素:第一、从2004、2005年开始,中国的确出现了价格上涨,特别是房地产价格上涨。很多有钱人,由于房价上涨,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资产其实是在不断缩水的。在北京工作这么多年,如果没有买一套房子,其实是非常亏的事,可能你的财富增长没有房价增长的速度快。所以,对于有钱的人,包括银行中高端客户,它以前只能把钱存到银行获得利息。这种情况下,他提出财富增长的需求变得越来越旺盛。当然,与之相适应,我们看到从2005、2006年开始,各大银行相继成立私人银行部,以及对高端客户进行服务,来给他们提供更高的收益。
      第二、从银行本身来讲,它在发展中也面临资本约束,包括信贷规模约束等问题,有资本约束,又有信贷规模约束,这些项目没有办法放贷款,所以它也要通过表外资产的方式实现企业的这种融资需求。所以,我们说有的时候大家讲资管市场的发展,可能有时候大家也会用一个词,这里面可能会有一些监管套利的因素,这一点我也是承认的。所以说,包括昨天大家看市场上传闻说,央行要把我们非金融机构在银行的存款要转成一般存款,这样能够降低银行的存贷比,增加银行的资金投放。对于这个说法,金融时报的记者问我。我说我对央行的做法是表示认可,货币政策是要追求一种更加稳健又灵活的效率。但是,我只是有一点疑义,我担心会不会出台这种政策后,人为的增加监管套利的机会。
      因为什么呢?如果活跃存款,不用交存款准备金,而且利率又比一般存款利息高,一般存款,虽然央行说要上浮了,但是仍然有上限。这样如果商业银行把一批客户,我让他购买我银行的什么产品,或者买我的一支银行、基金公司发的货币市场基金,买了之后再把钱往银行存,不变成存款了吗?这两类存款的政策不一样,这个我比较担心。所以,如果让我谈我的观点,我是希望中央银行看整体情况,我们一定所有存款应当保持同质。你如果认为我们现在银行的可贷资金的增长能力不足,如果认为有必要,你可以从整体上统一的来讲存款准备金率,这是我刚才针对资管产品这个发展,大家讲有监管套利,我也说这么一句话,我们希望监管套利跟监管应该是有关系的,监管层要注意到不要去人为的制造一些监管套利的机会,这是讲这么一个观点。
      总之,随着居民财富的增长以及居民追求更高收益的动机,以及金融业自身转型的因素的影响,使得近几年整个中国资管市场发展速度非常快,形成了四五十万亿很庞大的一个市场。所以,我们可以将其命名为大资管时代。
      那么,大资管时代走到现在,其实我们又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刚才连首席也讲了央行降息。的确央行目前是试图把整个社会的无风险利率水平要降了,所谓基准利率要往下降。那么,但是现在央行又说一个什么问题?央行试图在降低基准利率,但是由于中国庞大的资管市场中这种庞大的刚性兑付问题的存在,又使得我们很难实质性的把社会的无风险利率水平降下来。我们就存在这种难点。所以,中国整个资管市场,银行给你,理财不用说了,包括信托业,保险资管,甚至包括小P2P公司,还都是给客户承诺基本上做刚性兑付承诺。而做这种承诺以后,又以一种比银行存款明显高得多的收益率来获得资金。刚才陆局也讲了,获得资金成本高,当然你向外出的时候成本很难降下来,这就是我们说的对刚性兑付的承诺关联度是非常大的。
      所以说,从未来的发展来看,我们要把中国的资管做成真正的资管,把中国的财富管理做成真正的财富管理。不能让百姓认为资管,财富管理跟在银行一样,这个是没有什么风险的,这样我们市场可能会走偏。我们真正要让投资者意识到风险,而且适时的时候要把风险进行释放。这是我个人认为中国资本市场如果真正走向征途,我们需要做的事,一个是从无风险利率上。
      另外一个问题,现在社会的融资成本高,我们学过金融学的人大家都知道,整个市场利率水平是由“无风险利率+风险议价”。无风险利率怎么算,当然央行给出的基准利率可以是无风险利率。但是,又有人认为,中国资管产品都是承诺刚性兑付,这块的利率是不是也可以作为一种无风险利率,这个是可以讨论的。我刚才讲的这些大家可以看出,我们恐怕整个无风险利率水平能不能得到实质性的降低,这个是有疑问的。
      另外,风险议价,在风险议价这一块,我们这个水平也是比较高,这个高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就是我们大量的企业,包括大量的中小企业,现在发展中遇到很大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股权性的资本比较缺失。比如企业资产负债率都是非常高,银行资金进入的时候,风险议价水平就比较高,我必须覆盖风险,所以我们就存在这种现实情况。
      所以,现在尽管我们银行业做了大量的创新,我以前老说银行业工作技术含量不太高,有些银行听了后不高兴,我说银行是体力活,不是技术活。因为什么?传统银行放贷款,一看抵质押,二看是否有担保。一旦进入到说这些小微企业领域,我没有抵押,没有担保,我怎么去分析企业,这块我们做的比较少。但是,我们注意到,这两年银行业也在不断进行创新。比如从业务上,我们搞供应链金融,我们搞社区银行,甚至我们也互联网、大数据做分析。我们也都是试图通过不同方向的工具创新来解决传统的由于抵质押的缺失我们很难解决的这些问题。我们都做了大量的创新。但是,紧紧依靠银行业自身这种创新是否能真正的解决这些高风险类的,特别是创新性企业的融资问题呢?我们觉得这里边还是有疑问的。因为从理论上来讲,无论怎么创新,银行信贷资金讲究有借有还,获得利息收入。它真正投入到风险大的环境当中,一定存在收益和风险的不对称。我一贷款,即便收入收回来了,但是,万一出问题,我的本金就没有了,所以这里面与收益风险不对称。而通过资本市场的资金介入,最大的好处通过股权,收益和风险如何真正实现对称。刚才我听徐行长说,要用系统性的思维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什么是系统性思维?恐怕我们通过股权资本的进入,它收益和风险对称,给企业进行前期融资,这种情况下,就会使银行信贷资金的后续进入铺平道路,这样我们就能用多种融资方式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我们可能为未来,包括我们站在这种辞旧迎新的时间窗口上,我们可以展望,我们觉得明年中国我们期待中国资本市场能获得大发展。特别是一方面要把资本市场的改革真正用审批制,审核制和核准制真正转成注册制,这种改革有一石两鸟的作用,就是我们改向注册制。第一、门槛降低,使得大量企业上市成为可能。第二、能够使得我们证券监管工作的监管重点发生变化。因为以前证券监管机构每天都挑哪个企业能上,哪个企业不能上,它有这种权利,把大量精力放在这儿。未来真正的注册制,门槛降低,证券监管机构要干什么?不用审批了,把重点放在企业进行金融经营的透明性,进行信息披露,防止欺诈,打击内部交易,真正的让我们证券监管工作重点放到这儿去,然后把门槛大幅降低,使得一大批创新性的企业,包括中小企业通过股权市场来融资,形成一种大资本市场时代。这样相应的来讲,中国金融的发展是瘸腿走路,我们要从瘸腿的状况形成一种正常人的状况。这样我相信我们中国的银行业,刚才我讲的资本市场,以及我们未来的资本市场能够更加协调的、平衡的发展,这样我想也能够更好的适应我们“新常态”的环境下对金融业所提出的要求。谢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8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郭田勇点评非银机构同业存款新政:增加套利机会
    2014年12月26日 12:44  新浪财经 微博 我有话说 [url=]收藏本文[/url]     


      由金融时报社主办的“2014首届金融时报年会暨中国金融机构金牌榜颁奖盛典”于2014年12月26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由金融时报社主办的“2014首届金融时报年会暨中国金融机构金牌榜颁奖盛典”于2014年12月26日在北京召开。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出席并发表演讲。
      有消息称,央行[微博]有意将非银行金融机构同业存款与同业借款纳入存贷比,对此郭田勇表示货币政策是要追求一种更加稳健又灵活的效率。但是,这种政策可能人为增加监管套利机会。
      以下为演讲实录:
      郭田勇:我的题目是从大银行时代,大资管时代,到大资本市场时代的变迁。
      大银行时代这个词大家应当比较熟悉,这是没有什么争议的。我们从1978年改革开放,前30年到二零零几年,这30年,整个中国经济可以说是银行是主导行为的这么一个行业。我们看到比如说,2002年银行体系之外的融资总量是1614亿元,2002年银行新增贷款大概19000亿左右,不到两万亿,就是银行体系之外的融资只占银行新增贷款比例的只有8.7%,这个量是非常下的。比如2003年在银监会成立的时候,中国银监会监管整个中国金融业总资产的95%,那时候银行资产也比较实,表外资产量是非常低的。所以,我们讲前30年的改革,大银行时代,大家应当没有什么疑义,这的确跟中国是储蓄率非常高的国家,跟居民的储蓄偏好,跟我们传统的经历计划经济时代走向转型时代,这种转轨方式是有关的。
      那么,在大银行时代之后,这两年又出了一个新词,叫大资管时代,有人叫大财富管理时代。这几年的确呈现一个新的状况,就是在银行表外,包括银行本身所做的,也包括信托,券商,保险,这些金融机构所做的各类资管产品,应当说是呈现一种爆炸性的增长。我也测算了一个总量,比如说中国现在资管产品总量大概应当能有30到40万亿,到现在来看,这个存量数。经过这几年的发展,银行理财产品大概能维持在十万亿多一点,信托业大概有十二万亿左右的量。再加上券商资管这大概又有十万亿的量,这大概三十多万亿。再加上影子银行,包括互联网金融做的一些非正规的,但是本身也是具有资管色彩的产品,这个量也是非常大。
      现在互联网金融,说P2P,P2P的本质是什么?我看P2P的本质在中国就是一种资管产品。有人说对于这些P2P公司要搞信息平台,不能搞信用中介。但是P2P公司为了做一个项目,一定要进行一些线下的尽职调查,到人家敲敲门,看看贷款人的情况。其实它就是具有资管的业务特征。所以,现在题外话,银监会监管P2P也挺难办的。你要承认它是一个资管产要给P2P平台发牌照,发牌照,它就变成金融机构了,所以不是很想给。包括以前发第三方牌照,发的比较多,这里面有这样的一些问题。但是,不发,或者你怎么看待它,它也是形成这么一个量。所以,现在中国讲大资管时代这个词是有道理的,使整个市场膨胀的非常快。
      为什么会膨胀呢?我们觉得有几个方面的因素:第一、从2004、2005年开始,中国的确出现了价格上涨,特别是房地产价格上涨。很多有钱人,由于房价上涨,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资产其实是在不断缩水的。在北京工作这么多年,如果没有买一套房子,其实是非常亏的事,可能你的财富增长没有房价增长的速度快。所以,对于有钱的人,包括银行中高端客户,它以前只能把钱存到银行获得利息。这种情况下,他提出财富增长的需求变得越来越旺盛。当然,与之相适应,我们看到从2005、2006年开始,各大银行相继成立私人银行部,以及对高端客户进行服务,来给他们提供更高的收益。
      第二、从银行本身来讲,它在发展中也面临资本约束,包括信贷规模约束等问题,有资本约束,又有信贷规模约束,这些项目没有办法放贷款,所以它也要通过表外资产的方式实现企业的这种融资需求。所以,我们说有的时候大家讲资管市场的发展,可能有时候大家也会用一个词,这里面可能会有一些监管套利的因素,这一点我也是承认的。所以说,包括昨天大家看市场上传闻说,央行要把我们非金融机构在银行的存款要转成一般存款,这样能够降低银行的存贷比,增加银行的资金投放。对于这个说法,金融时报的记者问我。我说我对央行的做法是表示认可,货币政策是要追求一种更加稳健又灵活的效率。但是,我只是有一点疑义,我担心会不会出台这种政策后,人为的增加监管套利的机会。
      因为什么呢?如果活跃存款,不用交存款准备金,而且利率又比一般存款利息高,一般存款,虽然央行说要上浮了,但是仍然有上限。这样如果商业银行把一批客户,我让他购买我银行的什么产品,或者买我的一支银行、基金公司发的货币市场基金,买了之后再把钱往银行存,不变成存款了吗?这两类存款的政策不一样,这个我比较担心。所以,如果让我谈我的观点,我是希望中央银行看整体情况,我们一定所有存款应当保持同质。你如果认为我们现在银行的可贷资金的增长能力不足,如果认为有必要,你可以从整体上统一的来讲存款准备金率,这是我刚才针对资管产品这个发展,大家讲有监管套利,我也说这么一句话,我们希望监管套利跟监管应该是有关系的,监管层要注意到不要去人为的制造一些监管套利的机会,这是讲这么一个观点。
      总之,随着居民财富的增长以及居民追求更高收益的动机,以及金融业自身转型的因素的影响,使得近几年整个中国资管市场发展速度非常快,形成了四五十万亿很庞大的一个市场。所以,我们可以将其命名为大资管时代。
      那么,大资管时代走到现在,其实我们又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刚才连首席也讲了央行降息。的确央行目前是试图把整个社会的无风险利率水平要降了,所谓基准利率要往下降。那么,但是现在央行又说一个什么问题?央行试图在降低基准利率,但是由于中国庞大的资管市场中这种庞大的刚性兑付问题的存在,又使得我们很难实质性的把社会的无风险利率水平降下来。我们就存在这种难点。所以,中国整个资管市场,银行给你,理财不用说了,包括信托业,保险资管,甚至包括小P2P公司,还都是给客户承诺基本上做刚性兑付承诺。而做这种承诺以后,又以一种比银行存款明显高得多的收益率来获得资金。刚才陆局也讲了,获得资金成本高,当然你向外出的时候成本很难降下来,这就是我们说的对刚性兑付的承诺关联度是非常大的。
      所以说,从未来的发展来看,我们要把中国的资管做成真正的资管,把中国的财富管理做成真正的财富管理。不能让百姓认为资管,财富管理跟在银行一样,这个是没有什么风险的,这样我们市场可能会走偏。我们真正要让投资者意识到风险,而且适时的时候要把风险进行释放。这是我个人认为中国资本市场如果真正走向征途,我们需要做的事,一个是从无风险利率上。
      另外一个问题,现在社会的融资成本高,我们学过金融学的人大家都知道,整个市场利率水平是由“无风险利率+风险议价”。无风险利率怎么算,当然央行给出的基准利率可以是无风险利率。但是,又有人认为,中国资管产品都是承诺刚性兑付,这块的利率是不是也可以作为一种无风险利率,这个是可以讨论的。我刚才讲的这些大家可以看出,我们恐怕整个无风险利率水平能不能得到实质性的降低,这个是有疑问的。
      另外,风险议价,在风险议价这一块,我们这个水平也是比较高,这个高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就是我们大量的企业,包括大量的中小企业,现在发展中遇到很大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股权性的资本比较缺失。比如企业资产负债率都是非常高,银行资金进入的时候,风险议价水平就比较高,我必须覆盖风险,所以我们就存在这种现实情况。
      所以,现在尽管我们银行业做了大量的创新,我以前老说银行业工作技术含量不太高,有些银行听了后不高兴,我说银行是体力活,不是技术活。因为什么?传统银行放贷款,一看抵质押,二看是否有担保。一旦进入到说这些小微企业领域,我没有抵押,没有担保,我怎么去分析企业,这块我们做的比较少。但是,我们注意到,这两年银行业也在不断进行创新。比如从业务上,我们搞供应链金融,我们搞社区银行,甚至我们也互联网、大数据做分析。我们也都是试图通过不同方向的工具创新来解决传统的由于抵质押的缺失我们很难解决的这些问题。我们都做了大量的创新。但是,紧紧依靠银行业自身这种创新是否能真正的解决这些高风险类的,特别是创新性企业的融资问题呢?我们觉得这里边还是有疑问的。因为从理论上来讲,无论怎么创新,银行信贷资金讲究有借有还,获得利息收入。它真正投入到风险大的环境当中,一定存在收益和风险的不对称。我一贷款,即便收入收回来了,但是,万一出问题,我的本金就没有了,所以这里面与收益风险不对称。而通过资本市场的资金介入,最大的好处通过股权,收益和风险如何真正实现对称。刚才我听徐行长说,要用系统性的思维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什么是系统性思维?恐怕我们通过股权资本的进入,它收益和风险对称,给企业进行前期融资,这种情况下,就会使银行信贷资金的后续进入铺平道路,这样我们就能用多种融资方式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我们可能为未来,包括我们站在这种辞旧迎新的时间窗口上,我们可以展望,我们觉得明年中国我们期待中国资本市场能获得大发展。特别是一方面要把资本市场的改革真正用审批制,审核制和核准制真正转成注册制,这种改革有一石两鸟的作用,就是我们改向注册制。第一、门槛降低,使得大量企业上市成为可能。第二、能够使得我们证券监管工作的监管重点发生变化。因为以前证券监管机构每天都挑哪个企业能上,哪个企业不能上,它有这种权利,把大量精力放在这儿。未来真正的注册制,门槛降低,证券监管机构要干什么?不用审批了,把重点放在企业进行金融经营的透明性,进行信息披露,防止欺诈,打击内部交易,真正的让我们证券监管工作重点放到这儿去,然后把门槛大幅降低,使得一大批创新性的企业,包括中小企业通过股权市场来融资,形成一种大资本市场时代。这样相应的来讲,中国金融的发展是瘸腿走路,我们要从瘸腿的状况形成一种正常人的状况。这样我相信我们中国的银行业,刚才我讲的资本市场,以及我们未来的资本市场能够更加协调的、平衡的发展,这样我想也能够更好的适应我们“新常态”的环境下对金融业所提出的要求。谢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8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郭先生是行家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9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郭先生不愧行家,见微知著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9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证监会最高法高官公开阐述注册制 两方案曝光
    • 字号



    评论 邮件 [url=]纠错[/url]
    2014-12-29 02:46:00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杜卿卿

      股票发行注册制方案初稿目前正在国务院办公厅征求意见。2015年将要推出的,到底是怎么样的注册制,市场讨论颇多。证监会副主席庄心一、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奚晓明以及多位官员、学者近日在公开场合对注册制改革、《证券法》修改发表了观点。
      “注册制改革是本次《证券法》修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奚晓明称,目前研究意见主要为两种方案,一种是维持由证监会注册审核、由交易所进行上市审核的模式;一种是由交易所审核上市申请、向证监会注册生效的模式。
      路径尚未定
      注册制改革对证监会而言,不仅是市场赋予监管机关的责任,也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证监会提出的改革任务。2014年11月底,按照之前的承诺,证监会已经将注册制改革方案上报国务院审阅。不过注册制的具体路径选择以及细节设计,目前都没有完全确定。
      “如果一家企业要上市,是要找证监会,还是找交易所?”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叶林提出,目前关于注册制方案的讨论,并没有形成确定的逻辑系统。
      据悉,证监会仍在就注册制与全国人大财经委沟通意见,以将学习讨论意见形成法律条文。目前《证券法》已经排在人大审议,按照程序将于2015年推出。
      庄心一在论坛上称,《证券法》修改是注册制正式实施的前提,通过对现行《证券法》关于证券发行核准制的制度调整,明确厘定注册主体、注册要求以及注册程序等安排,特别是要从法律上清楚界定信息披露的要求和不同主体对信息披露的职责边界,严格落实发行人的诚信责任和中介机构的把关责任。
      据奚晓明介绍,目前的研究意见主要为两种方案:一种是维持由证监会注册审核、由交易所进行上市审核的模式;一种是由交易所审核上市申请、向证监会注册生效的模式。
      在他看来,监管部门应主要负责实施公开发行的注册监管,以为社会公众投资者提供法律规定的“底线保障”,防范发行欺诈为己任;交易场所则回归市场本位,负责上市审核,为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提供交易场所,不同质地的股票是否应该上市交易、以什么样的价格进行交易等均交由市场决定。
      细节存争议
      证监会首席律师、法律部主任黄炜称,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不仅要有理念和方向,如何落实为《证券法》条文也是至关重要的。其中,注册对象、注册职责以及注册主体是必须明确的三个问题。
      关于注册对象,目前比较倾向的一种观点认为,注册是对招股说明书的注册,即使通过注册,也不代表注册机关对公司发行行为表示同意或者不同意,对其注册仅表示认可其提供信息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可理解性。
      对此业界还有争议,目前注册制方案也并未确定这一观点。中国证券法研究会副会长董安生认为,招股说明书往往处于动态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最后到证监会备案的招股书与开始到证监会注册的招股书文件不一致的问题。
      注册职责的界定也在讨论中。国际上一个可以参考的经验是,注册机关承担信息完整性(投资者价值所需要的充分和必要信息的监管实践经验的概括抽象为一个法律的规范)、一致性(信息之间的一致、不矛盾)、可理解性(让一般的有普通认知能力的投资者看得懂)。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由拟发行人承担,中介机构承担一定的核查和保证责任。这一问题还有待《证券法》予以明确,以为注册制实施之后的严格执法提供责任界定依据。
      此外,关于注册制之后证监会与交易所如何划分责任的问题,目前还不明确,国际经验为证监会与交易所进行“共担”安排。但是业务交叉、责任共担之后,责任的“可诉”性又成为一个悬而未解的问题。
      “我们在一年多的论证过程中,反复思考,反复论证。”全国人大财经委法案室主任龚繁荣称,在正式审议之前,甚至审议过程中,还会广泛征求意见。他称,在法律上确立股票发行注册制,既要借鉴境外成熟市场的经验,也要立足国情,注册制最后会按照多数人的意见做出取舍。
    (责任编辑:HN054)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5-1-1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恭喜发财,新年吉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2 07:59 , Processed in 0.051396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