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pitdoor

学习中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9-24 06: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在A股实现持续稳定的盈利从理论上看是不难的。

首选必须找到持续稳定盈利的模式。模式可能有很多种,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最确定性的盈利模式。我认为最具备确定性的就是长线的上升趋势,缩量持续刷新历史新高的长线上升趋势个股是最佳的标的,确定这些个股的股票池后分仓多次买进持有即可,平时对股票池进行维护,将上升趋势逆转的个股随时果断沽清剔除。
必须在大盘处于上行趋势的时候才持仓,其余时间宁愿等待,避免损失本金。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必须严格执行。
而我认为最难的在于严格执行。贪婪和恐惧是人的本性,人人期待一日暴富,但重仓个股必然影响理智的判断而不可能严格执行既定的策略方案,即使是暴富也必然将面临最终的暴亏。因此宁愿持续稳定的增长而必须避免暴富。
必须在以健康的心理对待自己关注或者是刚刚卖出的股票紧接着的暴涨,这种情况是一定会经常发生而且绝对无可避免的。要清醒知道只有按照既定策略应该能实现的确定性的收益才是自己该赚的,其它的暴涨压根就与自己无关,当然也不是自己应该和能赚的钱。
时刻提醒自己,风险是第一要考虑的,市场机会是无穷的,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将本金在最确定性的时刻投入交易。
必须有效控制风险,再具备确定性的个股也不可重仓,钱是永远有机会赚也肯定是赚不完的,前提条件是当确定的机会到来的时候自己还活着同时还有本金投入交易。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9-24 07: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股市高手盘后默默做事
中国新闻网 09-23 16:42
挫败的教训,让孙了解成功并没有快捷方式,而是需要更多的谦卑和耐性。于是,2006年他把手上仅存的100万元,加上硬着头皮向母亲借的20万元,赴英国攻读财务金融硕士。“我还年轻,我要用仅剩的资源,先将之前自己杂七杂八学的投资招数‘自废武功’,用最正统的学院知识,从头再学一次!”

存折簿里的存款100万元,要累积成1500万元,需要花多久的时间!大部分平凡呆薪族可能要花一辈子的时间,三十六岁的孙,因为每天持续不断地在收盘后做投资功课,

却只花了四年半就办到了。

孙还在读幼儿园时,就得跟着妈妈到菜市场卖童装,为了生计,他不仅从小就懂得市井智慧,更早早启蒙了求胜的决心。三十年后,他已经拥有1500万元的投资资金。

三十一岁财富归零 存款只剩三位数

没有富爸爸的孙,靠服志愿役用三年存到人生第一个150万,但退伍后当起营业员,一度热中于期货与选择权的操作,结果不只把两年的薪水和奖金全部赔光,还把当兵存的第一桶金赔到只剩下100万元。

挫败的教训,让孙庆龙了解成功并没有快捷方式,而是需要更多的谦卑和耐性。于是,2006年他把手上仅存的100万元,加上硬着头皮向母亲借的20万元,赴英国攻读财务金融硕士。“我还年轻,我要用仅剩的资源,先将之前自己杂七杂八学的投资招数‘自废武功’,用最正统的学院知识,从头再学一次!”

07年回到台湾,孙银行存款剩下三位数,还有刷卡积欠的数万元债务待缴。但三十一岁的他虽一无所有,却练得一身投资本领,对未来毫无畏惧。

扫描跌停板 挑出重挫五成的股票

07年至09年,孙庆龙在某家投资理财杂志当研究员,虽然资金有限,但总是在收盘后默默做该做的投资功课,终于又存下了100万元。“每天收盘后,我第一件功课,就是上雅虎奇摩股市,把当天跌停板的公司扫描过一遍,然后再接着从中找出有没有在过去一年重挫超过50%的股票。”孙庆龙说。

观察近三个月涨停股 找出潜力明星

08年金融海啸的“总经麻烦”,让孙尝到了人生第一次财富激增六倍的快富经验。他选了二十几只股票,搭配融资,缔造出600%的获利,为未来的操作打下良好基础。除此之外,孙还会把当天收盘后涨停板,且过去三个月涨势最强的股票调出来,因为这当中也潜藏着许多赚钱机会!

正统的财务与投资学的训练,让孙了解股价会上涨不外乎两个原因:第一、公司获利提升。第二、市场认同度提升,给予较高的本益比。从这个观点出发,观察涨停板,而且近三个月大涨的股票,就有机会找到因为本益比提升,而具有股价上涨想象空间的股票。

突破十年线 努力上进的坏学生可以期待

每天收盘后,孙也有一项常做的功课:寻找有没有刚刚突破十年均线,或即将突破十年均线的股票。他的作法是,把开户券商提供的免费看盘软件,个股的所有均线全部取消掉,就单单留下十年线这一条线。如果某只股票处于十年线以下已经好几年的时间,最近出现缓升走势,而且突破了十年线,就会引起他高度关注。

“我把十年线视为一条‘转机线’,打个比喻说,就好像有一名成绩原本很差的学生,以前考试一直都不及格,但最近,这名坏学生竟频频考六十分以上,及格了!”“一名努力上进的坏学生,要变成好学生、甚至模范生,是可以高度期待的!”

观察股价是否突破十年线只是第一步,孙接着还会分析,这档原本长期在十年线以下的股票,到底是什么原因,能重新站上十年线。“如果是获利逐季改善、月营收屡见成长的基本面所驱动,而且,过去一至二年有扩厂或扩充产能的话,那更是上上之选!”他解释。

寻找均线纠结处 搭主力顺风车

寻找均线纠结后的K线突破股,也是孙收盘后常花不少时间做的投资功课。孙特别喜爱长天期均线──月线、季线、半年线与年线这四条线纠结的股票。 “长天期均线纠结,往往代表股价已整理过一段时间,不稳定的筹码被洗得差不多了,让大家持股成本趋于一致,看法也趋于一致,这时候,主力要拉抬就省力得多!”“在均线纠结时,出现长红棒突破讯号,最好还能同时出量,有点像在搭主力顺风车。”

“每位成功投资者都需要有一具自己专用的雷达,这个雷达是花再多钱也买不到的,而是靠日积月累做投资功课累积的经验与智慧打造而成的。”孙说道。当你拥有这样的雷达时,即使你本钱不多,就像孙庆龙一开始只有一百万元作投资,相信,离千万元富翁身价的目标已经不远矣。

(摘编自台湾《今周刊》 文:谢富旭)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9-24 20: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2013-09-2414:24只看该作者(-1)】

看空是因为真的觉得自贸要跌。
但是忽略了市场情绪的非理性持续周期。
比如我最近几年一直看空中国的楼市,但是我也没有卖房子,我只是没有买房子而已。因为一个非理性市场的持续时间很难判断,我只知道现在买房子是绝对不合适的,但是卖房子也还没到时间,因为趋势虽然在末端,但新趋势并未确立。
自贸也一样,现在卖出做空不必,但做多的动作应该停止。
这一点,丁一熊的帖子里说的最透彻,推荐。

转一个今天在雷神贴里的跟帖,主要说明看空与做空的区别。
我近期看空自贸、手游,o(∩_∩)o,得罪的人是不是比雷神更多一些?
没事,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9-24 20: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中国,资金永远不是问题,印钞机又没坏,何况坏了随时可以生产出来。而且即使不印钞,现在中国也不缺钱。

场内资金一时的紧张主要是有时候基金的赎回压力,或者是中国人的节日消费效应,或者诸如此类的效应引发的短期行为。
场外资金,永远都很充沛,它们是否会成为场内资金呢?最关键的一点是,它们需要看到场内的安全性是不是足够强,或者说场内的赚钱效应是否足够大,并且光大是没有用的,还要足够持久。那么现在场内的赚钱效应如何,这个就要你来判断了。你可以据此推断场外资金是否愿意试水,什么情况下愿意大仓位参与场内交易。
新股发行从来都是市场自己吓自己的心理作用。实际上,无论是新股停发还是增发,都不会改变市场的牛熊性质。我们的管理层总是对场内参与者过度保护,或者接着保护的旗帜做一点实际上损害场内交易者的事情。如果当初不发行4万亿,不停止新股发行,市场可能跌得惨惨惨惨惨惨惨,但是市场也早就跌到位了。所谓的保护,只是把死刑的刑具从砍头的鬼头刀换成了一把钝锯子慢慢锯杀而已。
如果新股发行开闸,市场应声大跌,并且一跌不再起,说明当下其实只是一波反弹。
如果新股发行开闸,市场顺势跌一下洗盘,后面又起来了,那么大牛市的判断基本确立。
先期的判断依然是判断,实践是检验判断的标准,我们要一边走一边看,既怀着对未来的乐观主义精神,又怀着对市场敬畏的心。
我说这么多虚头八脑的话,其实有以下几点意思:
1、要根据市场当下的情况去判断市场,但必须要有及时修正的心态,执拗的人很难炒股赚钱,参见元卫南、海鸥的奋斗史。
2、我对当下及未来的市场持乐观态度。
3、新股发行一旦开闸,出于谨慎原则,先离场观望,同时做好回来追涨的心理准备。如果留在场内,有望获得更多的收益,但不要嫉妒留在场内的人,因为人家承担了更多的风险,那些收益是对勇敢者的奖励。

原帖由xsllj在2013-09-2416:38发表
楼主对季末的资金紧张和新股发行传言怎么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9-25 08: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让我们考虑一下这两种雪球的相对大小。白黑雪球相对于彼此的大小是多大呢?假设白雪球就像高尔夫球一般大小,而黑雪球就像6英尺直径的巨石。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即使是白雪球整天都在向你扔过来,一个黑雪球扔过来就可能把你的墙给摧毁。反过来,如果白雪球是6英尺的巨石,那么每天一个白雪球就足够帮你建立起墙来防止高尔夫球大小的黑雪球对你的连续轰击。这两种雪球的相对大小就与我们模型中的因素(2)一样,就是利润和亏损的相对大小。我希望通过这个打雪仗的想像,你能够理解因素(2)的重要性。
因素(3),交易成本,就好象假设每个雪球都对墙有轻微的破坏作用,而不管它是白的还是黑的。既然每个白雪球都对墙有轻微的破坏作用,那么我们希望这种破坏作用要比对墙的加固作用小。类似地,每个黑雪球一击上去就对墙有轻微的破坏.这只是加重了黑雪球对墙的正常破坏效果。很明显,这种一般的破坏性力量的大小对雪仗的最后结果有一个总体的影响。
假定一次只有一个雪球攻向墙。那么当100个雪球击到你的墙上后,墙的情况就依赖于击到其上的白黑雪球的相对含量。在我们的模型中,可以用墙的最终情形测度雪仗的效力。如果墙是在增长的,就意味着击到墙上的白雪球的总含量要超过黑雪球的总含量。增长的墙就好比是增加的利润。如果它变得更大,你就会觉得更安全。如果墙是在缩小,那么就意味着击到墙上的黑雪球比白雪球合是更多。最后,你的墙就会失去它的保护功能,你就再也不能参加这个游戏了。
击到墙上的自黑雪球的相对含量本质上说来就是与期望收益等值的雪仗。如果黑雪球来得相对较多,那么墙就会变小。如果白雪球来得相对较多,并且雪球的破坏因素并不很大的话,那么这堵墙就会增大。白黑雪球的相对大小既依赖于白黑雪球所占的百分比,也依赖于两者的相对大小。然而,底线是冲击到墙上的白黑雪球的净额。
在投资和交易的真实环境中,期望收益会告诉你在大量的单个单位交易后,你能预期的净利润或亏损是多少。如果亏损交易的总额超过盈利交易的总额,那么就是一个净亏沓,说明你的期望收益是负的。而如果盈利交易总额超过亏损?
交易的总额,那么你就是一个净赢者,并且你有一个正的期望收益。注意,在期望收益模型中.可以有99次亏损交易,每次费你1美元因此,你会减少99美元。然而.如果你有一次500美元盈利的交易,尽管实际上只有一次交易是赢的而99%的交易都是输的,但净收入是401美元,就是500美元减去99美元。让我们也假定每次交易的成本是1 美元,那么100次就是100美元。把这个成本因素考虑到前面的例子中,你的净利润就只有3O1美元了。你有没有开始明白为什么期望收益是由前三个因素组成的了?正如对墙的影响效果是黑白雪球的净含量的结果,对资本的影响效果就是净利润减去净亏损之后的结果。
现在把我们的雪过比喻继续深入一小步。因素(4)基本上就是雪球扔过来的频率。假定100个黑白雪球的累积效果是给墙增加了10立方英寸的大小。显然,如果雪球是每分钟扔一个的话.冲击力就要比每小时扔一个的大60倍。因此,雪球扔过来的速率对墙的状态有很大的影响。‘
交易的频率对资本的变化速率也有类似的作用。如果100次交易后你的净收入是500美元.那么进行这100次交易所费的时间就会决定你账户的增长速度。如果进行100次交易要花一年的时间,那么你的账户每年只能增加500美元。而如果你每天进行100次交易,假定每个月有20个交易日,那么你的账户每个月就能增加10000美元,相当于每年增加120000美元。你想以哪种方法进行交易?是每年挣500美元的那种呢,还是每年挣120000美元的那种?答案是很显然的,但方法是非常相似的,两者可能有相同的期望收益。惟一的区别是交易的频率不问。
根据我们对打雪仗这个比喻的讨论,你认为这六个因素中哪个最重要?为什么?你结论的依据是什么?我希望这时候你已经明白了因素(1)~(4)有多么重要。这些都是期望收益的根本,它们决定了交易系统的效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9-26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itdoor 于 2013-9-26 14:31 编辑

为下跌找个理由:WX:技术性回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9-26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itdoor 于 2013-9-26 14:36 编辑

判断中线向好,那么当前是一个介入点位:WX:一个底背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9-26 19: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超短线来说,应该有一个反抽的过程。看其力度,从尾盘看杀跌得很厉害。
短线看,10日线拐头,做法看空。不宜重仓。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 天

发表于 2013-9-26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9-27 21: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着涨停板的陌生,感到热点比小偷还难以跟踪。

看着没买的股涨停,忿忿地说,我差一点就买到。

有两点,我想必须明确。
那一切,是跟我们的心态无关。
还有一点,是我们明明相互依存,却要佯装世外高人。

没买到的涨停,没买到的大涨,一飞冲天而被错失卖出的牛股,这一切,跟运气有关,与心态无关。

曾经因为盘中不坚决而错失了西部牧业(行情 消息 资金) 2个板,错失了上海物贸(行情 消息 资金) 8月初的波,错失了上海钢联(行情 消息 资金) 的8月初的波。曾经因为坚决,而盲目追高,站在高岗,这一切,跟运气有关,与心态无关。

我错过的涨停,加起来都可以翻几倍了,这一切,跟运气有关,与心态无关。获得华贸物流(行情 消息 资金) 的6连板的时候,内人问我,这次是不是运气好啊。我坚定的说,这是我应得的,可知我在这个连板之前错失了多少连板,而同时被我收入囊中的板,也根本不在少数。

这一切,跟运气有关,与心态无关。

举2个例子。
某人买了XXX股,被套了3年,终于有一天,某题材引爆该股,一波10连板让其脱困,直至赚钱。某君高兴的人,幸亏我心态好,否则,也拿不住这番盈利。
某君又买了XXX股,翻了1倍后,坚决出局,后来,此股连翻3倍,此君懊恼道:都怪我心态不好。

因为从来也没有百分百的选择,至多只能接近9成乃至于越来越接近百分之百而已。概率和运气交织在一起,基本上,如果把心态和概率和运气放在一起的时候,其结果往往难以预料。

更多的时候,在我们错失的了连板票后,告诫自己,短线从来不是靠一两次的运气好而长赢。在我们踏空一只牛股后,认真回顾,分析踏空的原因,究竟是心态,还是我们从来都不具备将其拿住的能力。

我完全倾向于后者。
如果说我完全具备擒拿某个股的能力,即便是这一次的错失,来得十分不应该,那么,这类事件发生的情况,也会变得有限。而分析技术的基础,扫清操作的盲区,才是我们通向胜利的康庄大道。

对热点极度重视后,盈利变得幅度更大,因为热点的分析,对涨停板的股票变得不再陌生。
于是,我把热点的分析,纳入每天的工作表中,在我自己为自己提供一份热点参考后,操作的盲区变得更小,对票的定性定量,乃至于标准化归纳,都为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浮盈扩大后,常常人心变得浮躁,以为自己是脱离于论坛的牛者,而错鄂常常在这个之间,警戒于君。
在本人的工作表中,参考牧童的博客是一项重要内容,如果不是他的分类,相信很多的票,我归纳不出属于哪类。每晚看着吧里的某些无厘头的嚎叫帖,举杯狂笑,也就是这样的夜晚,常常对于所有的热点都了然于胸,而超脱论坛的夜晚,隔3天后,便对一切变得陌生。看似无厘头的帖子,却对我们的认知有着积极的推进。无奈叹道:为什么明明是相互依存,却又佯装世外高人。

这一切,与心态无关,与技术有关。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9-27 22: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市场经常会出现一字板涨停股,大多数都是长久停牌之后因有利好复牌或者补涨要求而形成的,小部分是因为突发利好。ST一字板也不容忽视
这些个一字板股千万不可小视,好多牛股就是从这些票中走出来的。
因为一字板股万众瞩目,容易引起市场人士的共鸣。
容易持续走好,所以值得跟踪关注。
最强的一字板股是开板当日再拉涨停。
次之的是调整一日再上冲。
最次的是连续调整两日再上涨。
如果开板后连续调整两日,第三日仍未能上者,估计短线会持续调整,离场观望为宜。
为何要以两日为限,为何会连续调整两日(所谓事不过三),这是因为:
第一日开板后会主力常会顺势洗盘,
第二日:部分短线客头日追涨失败后,铁定次日会止损而出,次日早盘抛压较重。
如果短线进出趋于平稳后第三日仍未能如愿上行,那说明主力不强,出局观望。
可以根据一字板的放量情况来判断什么时候开板,视开板时均线K线形态换手情况来判定是否介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9-27 22: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参与股票交易的目的是什么?可能很多人乍一看这问题就有点嗤之以鼻的感觉,按照美国一项关于股票交易的首要目的的调查,排在第一位的并非是财富增值,有的人为了融入社交圈子,有的为了发泄欲望,还有的为了打发时间,大家心里可能又在反驳说自己做交易的目的就是为了盈利,那我问你,要是为了盈利才做股票,为什么你买个菜,买个手机家电都货比三家,反复查看功能差异和性价比,动辄几十万的股票买卖,几分钟就敢决定下单了?不懂分析,只能蒙一下不能作为借口,基本的认真态度和分析方法都缺乏,何来目的明确。交易起码要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总结分析,否则遑论什么靠股票赚钱了。


市场内真的是一赚二平七亏?这个结论对长期的投资结果的衡量是有效的,负和博弈的方式注定了多数人在亏钱,券商佣金,各种赋税,大小非套现,通道费,管理费等各种负担都是散户们在承担着,没有任何优势的散户,群体博弈的结果必然是多数人亏钱。但不能因为自己亏钱就妄自菲薄,大多数人跟你一样,都亏着钱,只是嘴硬罢了,剩下的选择就是如果不想继续学,就该趁早退出。之外我就不吐槽A股整体环境如何如何了,大家心里有杆称。

正常合理的收益率是多少?我一度被这个问题困扰过,而想明白这个节点后,水平上升了一大截,入行初始被所谓的口活高手们的高收益率所误导,动辄涨停板,买入即涨的羡煞旁人啊,久而久之导致心态失衡,操作变形,交易持续盈利就更别想了,我们按照投资回报的正常逻辑来说,稳定的年化收益率超过借贷比例,这水平就可以职业化了,而按照成功的案例来说,社区有位投资颇为成功的群友入行二十年的年复合收益率是25%左右,二十余年仅有一个年份没实现正收益,目前的身家以九位数计,又以我个人的实际经验来说,能够每年实现正收益,就很满意,而恰恰是当你能够达到牛熊不倒的时候,实际的收益率会远远超过当初的预期,我就是通过执行严格风控后,操作水平才有了质的飞跃。做交易切忌这山望着那山高,不要被所谓的荐股高手所迷惑,实际的操作效果和这个差的很远,盲目崇拜这种超能力的存在,会让你自己很急躁,总是懊恼自己的股怎么不大涨,人家又推荐了涨停股,轻易的否定了自己,就冲动之下换股了,最终芝麻西瓜都没捡到。其实和个人能力相匹配的收益率水平就是最好,切勿盲目追求高收益率。而想致力于专职交易的朋友也注意了,收益率稳定远比暴利要重要,别被短时间内的胜利冲昏头脑而冲动职业化。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9-27 22: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是赚钱的,卖出就没有错?这句话还常常听到市场老兵在说,对错只能用来衡量操作行为,而非交易结果,有逻辑的操作都对,无逻辑的操作都是错,跟结果完全无关,这句话就解决了很多人经常纠结的买卖点问题,买卖点是有规则约束的操作行为,符合你的规则就该买就买该卖则卖,不符合就不该发生,跟盈亏结果完全无关,操作行为和交易结果并不是简单线性关系,中间的变量还有很多,还是约束好操作行为,让结果自然而然的产生吧。


止损止盈到底难不难?我看到过很多投资者早早把盈利的股卖掉止盈出掉,美其名曰,卖出后到手的才叫利润,反过来又常常舍不得割掉出现小幅亏损的股,一直捂着等回本,甚至逆市加仓摊低账面成本,错上加错,而往往很不幸的就是止盈的股大涨了,亏损的股,幅度加剧直至深套,极端的案例就是满仓亏损股,每只动辄几十个点的浮亏,我的看法是,必须有止损,而止损止盈的操作一定是按规则进行的,有了止损就等于有了保险丝的熔断机制,如果你总是止损那就是你别的部分出错,选股,买点,大势研判等都可能出问题,止损的存在本身没错,你要是总是止损后股票大涨,那就是约束止损的规则错了,反之止盈的道理也一样。要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千万别被人性弱点打败后弄反。


希望此文有触发社区的朋友对交易重新思考,交易是门很严肃的生意,要不就踏踏实实去学,不要盲从,要不就趁早退出,实在是割舍不掉的话,那就小赌怡情的玩一玩就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9-27 22: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头排列和所谓的金叉还有趋势线是万金油的方法?总听到看到交易者把金叉买入,突破趋势线买入等约定条件放在操作中,一个中短期的操作策略,必须是市场环境相匹配,市场有时候并无趋势可言,长期处于无序波动中,而单单去年那种多杀多的周线连阴的行情就能杀掉很多死板硬套的技术派,这也是很多人的盈利不稳定的原因之一,某一类股票只在特定的市场里受追捧,因势利导的运用适宜的交易策略才能立于不败。


所谓的跟资金做短线的手法有何误区?资金毫无疑问是股价上涨的直接原因,就是买卖关系的倾斜直接引发股价波动,买的资金多则上涨,卖的资金更踊跃则下跌,可问题是市面上没有能精确量化资金的指标和软件,这就变成操作上的一个死结,想跟却不知道如何跟资金,还有一个问题,跟资金该跟哪一类,市场内包纳了散户,中户大户,公募私募,QFII等N类玩家,散户是属于最多,也是总资金最大的一个群体,可往往他们属于被市场猎杀的内型,首先市场一赚二平七亏原则就注定了多数人亏钱的宿命,那我们就肯定不能跟大量散户的资金扎堆在一起,所以才有利好见光死,散户热门股死等有特色的词汇,其次我们操作层面无法界定资金属于哪一类投资者,这就没法实现跟随,把这两个操作范围量化问题解决后,跟随资金的做法才会有效,我自己的做法不是量化资金,转为直接量化方向。


写这篇文章的本意还是在于我发现技术水平的高低不会导致交易结果的天差地别,反倒是对市场和个人的认识不全面,导致很多人该赚的反而亏钱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9-27 22: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废话多的股民不赚钱,马后炮牛票多的人总踏空?这句话我以前就用来警示自己,曾有过一段带盘活跃,交流活跃,频繁参加比赛的时期,那大半年基本上水平停滞,而且行情很不错可最终收益率为负,当时每天从早忙到晚都很活跃,非常亢奋,过后想一想,盘中的时间根本不够用,要是做短线,盯盘,复盘,高换手的买卖操作就占了大部分的时间,哪有空指点江山,盘中能够活跃发言,要不就是荐股和买卖点随感觉说的,要不就有超能力,否则不科学啊,要是做中线,标的股就少,那就不可能每天都有好股可推荐,这也矛盾了。我现在带一个助手,自己交易日都是白天五小时盯盘,晚上三小时复盘,哪天稍微聊天多打打字就感觉很累,精力有限,需要专心做的事情太多,每天躺下就觉得真是累人。



技术真的无用?大家多多少少都懂一点技术,有些甚至技术水平很高,可是交易结果不如意之后,都喊出了技术分析无用论,不少人甚至喊出高抛低吸就是屁话,要想盈利,不是低吸高抛是如何?技术不到家先别说什么无用不无用的,技术理论和技术的实际操作应用是两个概念,学会并运用自如的在市场渔利了,才有资格判定它效用。我自己用的就是纯技术系统,操作的标的都不太关心它的行业,盈利能力和经营情况,一直以单核心系统在做交易。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9-27 22: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技术指标的不同,甚至技术路线的不同并不会让大家的盈亏差异这么大,更多的是理念和方向的错误,见过太多的技术分析不错的人,实盘操作一塌糊涂,好比兵器和门派的不同并不能直接判定武功水平高低。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9-27 22: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选股,我在市场内看到的最平常的两类操作风格,一类是追击强势股,以搏概念,博消息为路径的短线客,他们比较追求快速盈利,一刻也不愿意等,捕捉机会很积极和灵敏,多以新手和造诣极高的短线客为主。另外一类就是抄底弱势股,以寻求低价格,低位置作为安全感的投资者,他们则是防守型交易,对市场抱有一定的敬畏感,多以具备一定市场经验的投资者为主。其实回过头来看,这就是交易的两个极端,进攻攫取利润和防守保护本金,我之所以把这两种风格挑出来说,就是我就是从这两类投资者身上获得灵感的。

我在长期的复盘观察过程中,发现股票反弹的前后顺序依次为短线概念股,中线庄股,板块跟风股和补涨股,这四类股票利润幅度,持续性,上涨节奏都各有不同,我分析自己属于无消息渠道,无资金实力,压力承受度一般,要求利润高,可以实时交易的条件,最终选择第二类个股作为我的主要操作对象,其它三类偶尔套利操作。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9-27 22: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我不提倡准确预测指数短期内的波动,不过每晚复盘,评估当前交投环境很有必要,我也分享一些个人心得,好的大盘就是强势股保持强势弱势股转跌企稳,差的大盘就相反,那相应来说,就是寻找强势股和弱势股,强势板块和弱势板块,跟踪其持续性,这两类股,都是交投最活跃的资金在里面活动,它们是最敏锐的,你盯着它们,就找到了风向,我每天必备的工作就是统计当天的这两类股,看第二天的竞价情况,要是更长一点周期的,就是看自己平常跟踪的三级股票池是否正常,因为我做强势股,而资金最活跃,对行情最敏锐的强势股又反过来帮我测试大盘环境,从这个角度来说,我既重视个股,又透过现象看本质,重视了大盘。

我个人从不看财经名博的分析,新闻也只多数只是看看标题,内容浏览一下,不能让别人的脑袋来决定我的操作,特别是一些个人情绪化和臆想出来的分析结果,百害无一利,长此以往,也会陷入现实和预期不一样的矛盾中,失去判断能力。居中性质客观的分析,倒可以看一看,弥补信息量和经验的不足。

大家若是在风险控制和收益扩张的矛盾里没找到答案,那相互结合就是不错的路径,攻守相结合,通过个股来评估大盘交投环境,又通过大盘节奏来更好把握个股买卖点和分配仓位。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9-27 22: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赞同利润只是副产品的理念,我买入一只股只是把操作落实,不会设想它如何走,如何大涨,那些是操作得当的自然结果,有时候得失心太重容易心态失衡。
[第53楼] 引用 @Ta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9-27 22: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部分标的我会稍微看下触发因素属于哪个范围,比如这波小盘股行情,我知道有填权触发,而***作的乐视网 我知道有个超级电视发布的利好,但多数时候我并不会管它有什么触发因素的,按照股价方向做就够了。
我一般是左侧建仓,有时候也会右侧再加一次仓,其实分的不太严格,这个跟我系统有关系。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0 17:15 , Processed in 0.031327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