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pitdoor

学习中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28 09: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找一个可以理解的理由。蒙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28 09: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蒙对了加仓,蒙错了止损。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28 10: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能赚钱跟能稳定赚钱,还有质的差别
有稳定赚钱的能力,跟正在连续多年稳定赚钱,也是质的差别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28 10: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连续多年稳定赚钱也只是当下的时间点之前做到的事情,按照趋势延续的可能性大于趋势转折的可能性这条经验,以后稳定赚钱的可能性很大,但并不排除会遇到黑天鹅。较长时期赚钱最后却不能善终的交易者大有人在。即使是成功的交易者,也要戒慎啊。大《易》有云: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无咎。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28 10: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质上说我们搞投机的都是商人,是交易商,商人追求的是什么是利润,是去除经营活动中所有类型的成本的结果,其中止损动作应该是最大的经营成本了,利润就是靠两种不同结果的出局来实现的,就是靠止损获利法则来实现的,止损设置不当或不利时出局不当势必产生过大经营成本从而产生亏损或不利于产生利润,同理获利时出局把握不当得不到应有的报偿也同样会出现获利抵不住亏损或利润不理想的结果其利润也无从谈起。总起来来说利润在于尽可能的降低成本和提高获利的二维原理来实现。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28 10: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方面老范讲入市时机的把握最不重要相对于资金管理和离市策略,另一方面又很是强调追求大R的重要性而大r的追求不是属于入市部分吗?矛盾,矛盾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28 10: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
入市实际上非常重要,决定了一笔交易的起点。投飞镖之说很难服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28 10: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Van Sharp 是一个失败的交易者,然后才转行搞“培训”。
他把自己半调子的失败经验写在书里,忽悠得信徒们良莠不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28 11: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帖由 刘润 于 2008-4-3 18:09 发表
一方面老范讲入市时机的把握最不重要相对于资金管理和离市策略,另一方面又很是强调追求大R的重要性而大r的追求不是属于入市部分吗?矛盾,矛盾 。
“R“ 是对交易系统(或方法)的某种概率性评估,追求大R的前提是建立完整的交易系统,这包括入市部分但不限于入市,还有更重要的资金管理和离市策略。有了交易系统若干次的运作(测试或实战)才会有R的评估。

有些人不搞交易系统,不搞大量的测试,就压根谈不上去做 R 的评估,这样去讨论 R 也就无意义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28 11: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矛盾。老范书中在交易系统“设计阶段”就开始评估R乘数了。还“发明”了入市的第二种途径——大R乘数入市方法,不过没有下文。
开来lq没有仔细读书,没发现自相矛盾的地方。把自己的理解当成老范的观点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28 11: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几天闲来倒是看了一些质疑的贴子,实在看不出大“R” 本身有什么矛盾的地方,也未见有人能够提出什么有力的证据说明“通”书有什么误导人的地方。因此也就不值得为此去花费什么力气。

举例来说,“在交易系统“设计阶段”就开始评估R乘数”这是很正常的。所谓“设计”就是对以前实践的总结和提高。这不能说明“R”的先验性,而恰恰说明了人们对交易的认识同样也必须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大R类型的交易系统和其他类型的系统一样要求设计者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和测试能力作为基础,如果没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反复的测试,就很难在大R系统的设计上有什么建树,更谈不上将之用于实战了。

必须指出的是:“通”书面对的既不是不是象牙塔中的“学者”,也不是初涉交易的“新兵”,而是身经百战的“市场弄潮儿”,那些不打算花功夫在这方面苦学苦练,而总感兴趣于找圣杯走捷径的人,被人用大R “忽悠”一下也是难免的,因为你没有大R的交易系统,也没有大R系统的交易经验,不知道“大R交易”是怎么一回事,也就只好从书本到书本,人云亦云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28 11: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下lq1698老兄。经典书藉的学习过程其实也是每个交易者结合交易实战不断领悟深化的过程。可以用几句诗来形容一下这一过程。
  
  新手或缺乏实际交易的人读经典,往往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等有一定交易经验后再读时,则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能稳定盈利后回头再读,是“众里寻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越是经典的书就越需要反复看,像<<作手>><<亚当理论>><<通>>都是系统交易者的必读经典,结合交易把经典读薄,才会更快地找到通往金融王国的自由之路。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28 11: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范能写成那样也不容易了,有用的就收下。

我的看法,资金管理最容易,寻找优势最困难,老范的书,讨论的是最容易的那部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28 11: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范的书写得明明白白(倒是第一版的翻译比较费解),只怕是有人在“歪批三国”,自娱自乐。倘若如此也就罢了,现在流行“恶搞”,吾等一笑置之。但若非如此,则有矫正视听之必要。相信你我看“通”书都已过三五遍,而且还读过原文。静默借庄先生既然对老范的“通”书如此有不同见解,不妨一条一条详细列出来,逐条批判如何?
至于“在交易系统“设计阶段”就开始评估R乘数”――你以为大谬,而我认为从交易实践和认识的循环过程来看,既必须亦必然,决无不妥(见本人上一回帖)。权当就是回复你的第一条质疑,如何?

至于“把自己的理解当作老犯书中的观点”则不符合实际。本人的理解是根据“通”书的理念和观点而来,如果不巧理解对了,当是书写得好才是。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28 11: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很遗憾,原以为你这个人只是有些眼高手低,花拳绣腿的小毛病。
却发觉你无实事求是之心却有哗众取宠之意,动不动贬低不同意见者,无端指责人家看老范的书学的都是“装神弄鬼的本事”,只会“信口开河,满嘴跑火车”,而你们能靠大R“增值7位数”,你高,看来是俺们赶不上趟!该向你说对不住了,打扰了你的一场春梦。
  对这个行业来说,非常讲究个人修养,人品如果有问题,一切都是虚幻,这是一处致命伤,因为你缺少一颗诚实面对自己的心。我不是lq1698的马甲,但我想他可能会与我有相似的感觉。
  zhtax1说的,人人都认为自己站在真理那一面,所以上帝的归上帝,撒旦的归撒旦。俺今天做了一回撒旦,谁又可以做上帝呢,来拯救我的灵魂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28 11: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方面老范讲入市时机的把握最不重要相对于资金管理和离市策略,另一方面又很是强调追求大R的重要性而大r的追求不是属于入市部分吗?矛盾,矛盾 。
.............
你自己不都回答了吗,是相对不重要。
通常一次成功的交易,是系统的一次完整运转,一个系统周期。而入市只是系统中的一项,由于它是交易的开始,起步阶段,系统的流程的先后顺序把它的位置提高了,无形无条件的提高。而不好的入市,可以在资金管理的模块中予以化解或冲谈。离市策略则从根本上截断了不好的入市所带来的风险扩大。单纯对入市的精确追求是解决不了将要发生的致命问题的
本身对一个系统中的要素排序,就忽视了系统的完整性。饭这样讲,或许是要把读者从精确入市的盲区中拉出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28 11: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xfsee兄解释不错我也是这样理解的,但入市真是不重要吗?好的入市可以有效的避开陷阱或高危走势,起码能大幅降低遇到小概率的事件的概率,同时可大幅提高操作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期货交易一个糟糕的入市回应的你的可能就是一个跌涨停版,甚至关门大狗连续的跌涨停板,你离市止损来的及吗,入市不讲究精确太随机最起码会错过很多最佳的交易机会,另外老范吧止损硬是从入市中分离出来成为离市部分,这就造成投资者思维的混乱因为通常来说我们把入市和止损都算在入市设置部分对于一个非新手来说入市和止损是同时设置的吧。其实从大家默认的概念中入市就包括者止损的设置了,也许老范认不精确的入市获利也没有大问题这点似乎不错,但是对于一个追切卓越回报的投资者来说好像是不仅仅满足于获利吧,所有说对于一个追求卓越回报的投资着入市的设置应该至少吧入市和离市看的同等重要。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28 11: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海龟交易系统的入市点怎么样?我想老手大概都不会认为追涨是好的入市点吧?但丹尼斯就是用带有这样入市点的交易系统赚了数十亿美元。在资金管理的前提下,也许入市点确实不是那么重要。

难道丹尼斯95%的利润来自5%的交易不是追求大R的系统?

有矛盾吗?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28 11: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入市点确实不是那么重要”的,可要拿出事实说话。

我为了等一个好的机会,宁愿等上几个月,半年也再所不惜。

理论只能作为指导。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28 11: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要明白什么是R ,

其次交易的目的是寻求正期望值,而它是交易过程R倍数的线性组合,自然就应当寻求大R交易了。

很多方法为什么不行?通常是离市场太近,把大R交易给废了,因此不断去寻找大的成功率,你知道这仅占交易的一半,对另一半他是舍不得,最后变成-大R交易。  

当然入市的最主要目的是赚钱,不是追求什么正确性等等,当然有大的正确性自然是多多益善的,前提是要赚到钱,但实际上大多数交易看起来正确却是亏钱的 。基本的原则就变成止住亏损(要小-R),让利润奔跑(大R),这些要通过设置等步骤来完成。

当然这是学术派的杰作,信不信由你了

举个例子,KDJ金叉买进,死叉卖出。正R值在于明显的趋执阶段,其机会时间15%左右,负R值在于盘整阶段,其机会时间占85%,出现几率约为正的2倍。这里虽然有大R,但是相比之下-R及交易的成本更大,因此对于交易是极其不利的。通常结果是数学期望是负值。此时目的自然是要避免在盘整阶段交易,当然最好的方法是突破,这是一种哲学构思 。所以道氏理论看起来在交易中应用是比较契合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1 02:34 , Processed in 0.029902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