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pitdoor

学习中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24 23: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交易方法的适应性是很值得探讨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个性化的交易工具的精髓.
方法适应性的探索离不开长期的多市场多品种的交易实战.在这个基础之上的经历和体验,思考和领悟,概括和提炼,个性方面的消化和融合,就构成了方法论的基本框架.这个框架既然通过了实战的检验就是必须坚持的,是相当长时间内无需改变的东西.也就是用来应付"万变"的那个"不变".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24 23: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市场是有效的——市场是随机的——市场是分形的——市场是行为的——市场是演化的。。。。

市场是什么,市场是供求,供求产生价格行为,价格行为是随机的,价格行为又是突变的,价格行为是趋于均衡的,价格行为又是远离均衡的,均衡是不稳定的,不均衡又是普遍的。。。。

随即过程是不确定的,又是确定性的,趋势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用牛顿力学解释价格行为好累,量子力学却可以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价格行为符合波粒二象性?!

那量子力学和生态结构有什么关系呢。。。。。。。。

树木我经常看见,森林在那里?痛恨自己的浅薄,只能面对这MATRIX胡乱猜想。。。。。

大智慧(行情 消息 资金)的人可以不必管里面的细微结构,盈利就是了,比如soros之反射性,wilder之亚当理论,前者把matrix的内部结构简化,后者抓住了matrix的外在形式。。。。

可我怎么办,还得活着,选择哪条路径,真想重来一次,好好学习掌握了一些工具再来探讨这些问题,可是这个时空又是不可逆的,将就活着吧。

我怎么感觉到了痛苦,不要痛苦,生命是个随机过程吗,无论如何,接受命运吧,即使痛苦,也要快乐地接受。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24 23: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是这样认为的:1、比尔使用混沌理论研究市场是先驱,但他的研究并不彻底,运用混沌理论研究市场,却极力推崇波浪理论,说明比尔的研究缺少辩证法的思维,因此他的书的确难以让读者真正达到稳定赢利的目的;2、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否定混沌理论在研究市场上的有效性,实际上我在读了比尔的书后,也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但是,我抛开比尔的书,单独学习混沌理论的时候,却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空间;3、比尔的书属于”说“那一部分,个人认为,从书中看,比尔博士的实盘能力肯定是有的,也就是说比尔是个有赢利能力的投资专家,只不过他在理论上的突破不彻底。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25 00: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上可得到“缠中说禅技术分析基本原理一”: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类型终要完成。后面一句用更简练的话,就是“走势终完美”。这个原理的重要性在于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很难实用的、静态的“所有级别的走势都能分解成趋势与盘整”,转化成动态的、可以实用的“走势类型终要完成”,这就是论语所说的智慧:“所有级别的走势都能分解成趋势与盘整”是“不患”的,是无位次的,而“走势类型终要完成”的“走势终完美”以“所有级别的走势都能分解成趋势与盘整”的无位次而位次之,而“患”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25 11: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教你炒股票13:不带套的操作不是好操作!(2006-12-04 12:08:28)

不带套的男人是否好男人,这个问题暂且不说,不带套的操作一定不是好操作票,特别对于资金量大的!带套有两种,一种是主动、一种是被动。何谓被动带套?就是介入时根本不知道为何介入,在一种盲目的状态下被套了,然后还有一种很错误的理论,认为亏损多少就要止蚀,按这种方法来操作,最终都不可能大成功的。几乎所有的投资者,都是这种被动带套的,这种人,都是被套所套。

其实,从来不存在真正的止蚀问题,只存在股票是否依然在能搞的范围内的问题,只有这种意义下才存在止蚀:一只股票的走势从能搞变成不能搞。请注意,站在盈亏的,这时并不意味着操作是失败了,可能已经大大赢利了,唯一退出的原因只是股票的走势已经不能搞了。投资市场中一个最坏的毛病就是根据盈亏进出,而盈亏不是先验的,是根据当下的走势当下决定的,是被动的,根据盈亏进出,就是根据被动的因数进出,这不是被动带套是什么?

何谓主动带套?这里有两层意思。其一,介入不可能一下子完成,特别对于大资金来说,如果不采取主动带套的方法,怎么可能买到足够的货?那种号称从来不带套的,肯定从来没操作过大资金。但更重要的是,任何的介入,都有一个主动的防护加入其中,这个防护就是从一旦变为不能搞,就立刻从买入程序中此退出,这个防护的启动是和任何盈亏无关的,只和当下的走势有关。

例如,在上一章所说的买入程序里,对于第一个买点,一旦上涨时依然出现男上位的缠绕,那么一定要退出,为什么?因为第一个买点买入的基础在于男上位最后一个缠绕后出现背驰,而现在又出现男上位的缠绕,意味着前面引导买入程序启动的缠绕并不是最后一个缠绕,也就是程序判断上出现问题,因此必须退出。一般情况下,这种退出一定是赢利的,但这并不能成为不退出的理由。甚至不排除这种情况,就是退出后,缠绕经过以时间换空间的折腾慢慢变成女上位,最后还大幅上涨了(这种情况即使出现,也可以根据第二个买点的原则重新介入,所以真正的机会并不会丢失),但即使这样,也绝对不能因为这种可能的情况有侥幸心理。因为还有更大的可能是缠绕后出现加速下跌。对于走势,可能是无位次的,而实现是有位次的,而任何的操作,只能建立在有位次的基础上,这对于熟悉本ID所解《论语》的人应该能理解。半部《论语》治天下,就别说股市了,要股市上脱胎换骨,多看本ID说的《论语》,那是源泉。

而对于上一章所说的第二个买点,一旦该缠绕中出现跌破前面男上位的最低位,就意味着买入程序出现问题,必须在任何一个反弹中把股票出清,在这种情况下,不排除后面出现上涨,但理由如上,任何操作,没有百分百准确的,一旦出现特殊情况,一定要先退出来,这是在投资生涯中能长期存活的最重要一点。当然,有经验的人,即使退出,也会按部就班,很有秩序,这和打仗是一个道理,一发现战机不对,就要撤,不能硬抗,否则不给灭了才怪了。

投资是一个长期的事业,别抱着赌博的心态企图一次成功,只要有这种心态,最终的结局一定悲惨,这已经被无数事例所验证。为什么要研究符合自己的买卖程序?就是因为这是市场风浪中唯一安全的港湾,港湾有时候也会有台风,但不能因为有时候有台风就不要港湾了。还有一点,就是买入程序的成功率和市场的强度有关,在强的市场里,买入程序的成功率基本都在90%以上,但在弱的市场里,这成功率就要低多了。

任何根据均线等技术系统构成的买卖程序,都只是一个综合判断的一个子判断,并不是说这一招就可以了。至少有一点是任何技术的买卖程序不能解决的,就是相同程序选出来的股票,为什么有些涨得多、有些涨的少,能不能就此而选出最有力度的,这在实际的操作中是很有意义的问题。用一个庸俗的比喻,技术系统是“海选”,而其后需要的是“复赛”、“PK”,这才能选出真正可以介入的股票。关于这个问题,在后面会逐步展开。

ps.适当带点套是可以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25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和朋友交流,谈到了自己最想解决的方面。他告诉我,你如果想完成最后的突破,你应该开放自己,在你向别人展示自己的同时,你需要的东西也就来了。
   对于这一点,应该是我想得到的。因此,在这里就向大家展示。我希望这些东西能对一些朋友有所启发。
  
   交易方法:市场中的交易方法其实只有两类:追涨杀跌、高抛低吸。这两点应该是大多数朋友都认为自己会的。但就在前几天,我和一个朋友聊天,我问他:追涨杀跌、什么是涨?什么是跌呢?高抛低吸:什么是高?什么是低呢?朋友听了初初一愣,待到发现我一本正经的样子,想正式回答我。却有了一段时间的沉默……
  
   涨和跌就是趋势的另一种表示,涨对应的就是上攻趋势;跌对应的就是下跌趋势。
   高和低就是顶和低的另一种表示,高对应的就是顶、低对应的就是底……
  
   朋友回答完,用探寻的眼神望定了我。
  
   那什么是上攻趋势呢?
   那就是顶不断创新高、底不断创新高。
  
   如果后面的底低于前面的顶,这是上攻趋势吗?
   应该是的,
  
   那这是什么呢?我随手在空中比划了一个三角形形态。
   这是三角形。
  
   这个形态对应的未来是什么呢?
   …… ……
  
   对于很多想构造自己交易系统的朋友,如果不能在技术上确定解决这些问题。你的系统就存在问题。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25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找极端,上升趋势的极端所有均线多头排列发散向上
   下降趋势的极端所有均线空头排列发散向下,短期跌幅巨大
  
  我在构筑的我的系统......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25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始计第一

    孙子曰: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
    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25 19: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商务部通报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试验区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行情 消息 资金) 保税区、外高桥(行情 消息 资金)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

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主要任务是要探索我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推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体制改革,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服务全国的发展。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有利于培育我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构建与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平台,拓展经济增长的新空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记者从上海的一位权威人士处获悉,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预计将在今年9月底挂牌。下周,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审议并决定在试验区调整涉及部分法律规定的行政审批和事项。可以确定的是未来外商投资的自由度将更大,这也是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与国际接轨的第一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52 天

发表于 2013-8-25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蛮有意思的,来不及看,谢谢分享!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7-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26 00: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交了巨额的学费,最终得以入门,并构建起一个完整的交易体系。

  别人以为我在赌博,其实不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是在用一套科学的方法,来玩一个概率的游戏。每笔交易我都会计算风险报酬比、胜算率。我只在有大胜算的时候才去冒险,并且只承担有限的风险,而预计的报酬却比承担的风险大很多倍。也就是说,我冒小风险,去赚取大利润。相对来说,这样的交易很划算。我是在投机,不是赌博。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从开始我就着手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统。按我的理解,一个完整的交易系统应该包括操作理念、交易策略、资金管理、买卖技术,最后还需要稳定贯切执行这个系统的心态和纪律。

  我是一个趋势交易者,我推崇的交易理念是顺势而为。顺势而为的意思是跟随趋势,而不预测趋势。我的操作策略就是顺势交易,严格止损。

  买卖之前,我会先评估目前行情的主趋势,只建立顺应目前主趋势的头寸,而把逆市的头寸清除。在多头市场做多,在空头市场做空。妄想抛开大盘做个股,常常会得不偿失。01、02、03年,我都深受其苦,因此而损失大部分的财产,直到有一天我清醒过来,学会在熊市里空仓等待,在没有做空机制的情况下,空仓其实是一项很好的策略。

  我遵循先大盘,后板块,最后强势个股的顺序。从开始我就关注市场上的最强势板块和最强势股票,每次大盘出现行情,都由领头的板块带动,每个板块都有领头羊,那些主导股市强劲走向的龙头股票会是始终支撑这次行情的不倒翁。紧紧把握住龙头,就能把握先机。我的经验告诉我,大额的利润,都应该在领头股上赚取。

  趋势的确立体现在突破,突破点往往就是行情爆发的临界点,突破点是最佳的切入点。但不是所有的突破都会有效,选择突破点需要加入很多的过滤条件,而这正是选股的关键所在。我通常寻找在行情开始时突破,并且有板块活跃行为的类股。强势股票一旦突破,往往会展开连续的拉升行情。在牛市,有别于一般人的高抛低吸,我常常在股票创新高的时候买入,高买,更高卖。

  我不认为那些能找到大牛股的人就是高手,这只是技术层面的东西。在我的概念中,如何处理亏损和赢利的头寸,如何加码和如何获利离场与寻找大牛股同样重要。因为这些内容,会关系到你亏损时亏得少,赢利的时候能赢得多。这部分的内容,在行内叫资金管理和风险管理。良好的资金管理才是稳定获利,避免破产的根本。

  亏损是这个游戏的一部分,出色的交易者都很善于接受小的亏损,可以小亏,但绝对不可以大亏,不让任何一笔的亏损对本金造成致命的伤害。对股票交易而言,成功的三要素,第一是止损、第二也是止损、第三还是止损。

  我使用分步建仓,顺势加码的方式来逐渐累积头寸,只在前面的头寸有利润时才加码,并且每一个头寸单位都要设置停损位,以保证在市场证明我错误的时候迅速离场,把亏损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以内。当行情一路向好时,我会尽量忽略短期的波动,让股价自行向上攀升,并且一路把停损位往上移动,最后当升势逆转的时候,由停损位把我带出场外,获利了结。这样,虽然不是卖在最高点,但却能卖到一个较合理的价钱。

  这几年我学会了放弃机会,机会的出现往往伴随着风险,市场出现的机会要符合自己的分析原则和操作理念,错过没有把握的机会就是回避了风险。交易要耐得住寂寞,懂得静静地守侯,在走势不确定的时候,我会空仓一个月、两个月、甚至半年、一年,耐心等待趋势确立,然后闪电出击。当行情真正发动的时候,我每次都能够及时置身场内。

  把回避风险放在第一位,赢利放在第二位。我追求的是持续稳定的复利,而不是某一、二次的暴利。只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一个良好的交易系统,长期来说,一定能产生稳定的复利。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26 08: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技术和心态,谁更重要?似乎是老生常谈。每种观点都有不少的拥护者,只是不同的观点,适用于不同的对象而已。
搞好交易的两大要素:技术和心态(我将资金管理模型也归于技术的范围,例如海龟的头寸系数N就有很高的技术含量)相互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首先,排除两个极端,“技术决定一切”和“心态决定一切”一样都是错误的。之所以错误是因为这类观点都是从非常狭隘的角度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须知交易是一个系统,在各个方面在各个环节上都需要相互适应,密切配合,谁缺了谁都玩不转。然而“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个人每个阶段努力的重点是有先后有区别的。当技术还未有达到实用阶段之前,掌握一定的技术(不是评论家的分析预测而是操作者的开平仓规则和头寸资金管理模型)绝对有必要!这时谁要是和你空谈什么心态决定一切必定是扯淡。但是当这个问题基本解决之后,操作者的执行力(或曰心态)就上升为获利的主要矛盾,这时对交易方法的调整就该围绕这个中心来进行。而且测试的系统再好也只是纸上谈兵,只有执行能力提高了才能将测试的收益变成实际收益,才能拿到真金白银。在这个阶段,一味强调技术重要的人就很难进步了。因为市场的确定性相对有限,技术到一定阶段之后就很难提高了。市场赐予参与者的“幸福”一共就只有“一马车”,我们不可能要求太多。那种唯技术论者以为靠技术提高进而把交易成功率提高到100%,就不会有心态问题的想法实在是天真幼稚的想法。人不是机器,心态永远会影响行为。如果不从这个怪圈里跳出来,你就永远不会有进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26 12: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心态不好往往就会用主观愿望代替客观效果,在这个问题上我曾经是很严重的,幸运是发现了知道了这个致命问题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26 12: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itdoor 于 2013-8-26 12:49 编辑

原帖由 卡农 于 2009-5-15 20:21 发表
物理学家波耳:
“在原子这方面,语言只能以在诗中的用法来应用。诗人也不太在乎描述的是否就是事实,他关心的是创造出新心像。”


波尔这句话的原文也许是英文,也许不是。但他的英文是这样的:When it comes to atoms, language can be used only as in poetry. The poet, too, is not nearly so concerned with describing facts as with creating images.
It is wrong to think that the task of physics is to find out how Nature is. Physics concerns what we say about Nature. (Niels Bohr, 1885-1962)

我把他译成中文:
“谈及原子,只能用诗的语言加以表达。相对于事实的描述,诗人更刻意于意境的创造。
认为物理学的任务就是揭示自然的真相,这种看法是错误的。物理学所关注的是对自然的表述。(尼尔斯·波尔,1885~1962)”

我相信波尔的原子模型在这儿没几个人能懂。不过波尔的这句话大意还是清楚的,那就是原子的真相到底是什么谁也不知道,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模型或假说)加以表述,尽管这种表述可能不是事实真相的本身,但这些模型和假说恰恰是物理学所要关注的东西。

我们无意欲也无法得到那个绝对的事实真相。我们只不过是用自己的语言对所了解的事实进行表述而已。诗人用诗来表现现实,意境就是诗的真实;波尔用原子结构理论来表述原子的结构和电子的运动,波尔结构就是这种理论的真实;同理,用技术和心态来描述交易过程中若干要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技术和心态”就是某种“交易的真实”。

系统交易的模型远远不可与波尔的原子模型相提并论,但是既然提到了伟大波尔的这句话,我们不妨再引申一下,也许两者的道理是相通的。认识真理,了解真实,并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我们不是为了“真实”而“真实”,我们是为了“现实”而“真实”。作为交易者就要站在交易的立场上来讨论问题,交易的“现实”就是要获利,尽可能长期稳定地获利就是我们的努力目标。这,就是作为“交易者”的“自己”存在的意义。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26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股价涨跌自有其内在的规律,大众的心理行为是推动其运动的内因之一,这就象群山起伏一样古老,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揣摩。
  交易没有什么秘诀,需要我们去克服人性的贪婪与恐惧,并遵循一些简单的规则。
  什么时候都不要凭消息进行操作,机遇不会总是光顾懒惰之人。
  保本的思想比挣钱要重要,要让市场为我们服务。
  经常进行沙盘练习,力量所到之处山峰亦为我们移路。
  不要把股市当成赌场,它是对人们综合能力的考验。
  坦诚以待并遵守严明的纪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26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 · 原创:pitdoor  2004-02-01 09:48 】  
  市场遵循着稀缺配置的规律,但是不同的市场操作方法却不同,不能把其他市场成功的模式完完本本用于股市。
  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请离股市远点。
  某段时期,干某一行业特赚钱,这反映了一个时机的问题。大多数的人只需要这么一个机会即可养家糊口并可企图有一定的成就。不是有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的说法吗,其实都是说同一件事情。
  捡垃圾的如果不动动脑子,最后就会剩下垃圾。脑白金是很臭的一个广告,其背后的实体是不是很臭就不得而知,捡捡这种垃圾会有什么后果呢。
  没有人能对趋势有百分百的把握,其实是一个概率问题,这是交易的核心之所在。看大势者赚大钱,趋势加波动能帮我们一把。
  分析家们为什么要推荐股票,因为他想着高位卖给您。
  赚钱的事情不需要时时正确,只需要犯错误的时候把损失减少到最低。
  天天涨的时候每个人都是天才,阿Q的感觉真妙。
  回落是市场正常的表现,如果有转势的可能要想想做空的好处。
  
工具箱  
【 · 原创:pitdoor  2004-02-03 19:32 】  
  摔碎的瓶子不能复回原状,否则考古界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谜团。这反映了现实世界的非对称性。
  在股市中做多与做空具有某种对称性,就操作的层面上两者却是一致的。不管股市上升还是下跌,如果想赚钱或者至少保住你的本钱,就必须使用同样的技巧。
  制定战略、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了解市场心理学,以及克服心理弱点是交易者习以为常的事情。
  股市是润滑剂,是对国民经济不同理解者的游戏场所。
  墨菲原则表明如果人们常犯一些错误,那么下次他还会趟进这条河。明知故犯的经常性损失行为是交易者的心理倾向,要扭断坏东西的根源。
  股市是一个大迷宫,里面有很多宝物和陷阱,有意想不到的惊喜,但是如果你不想勇敢地去寻找,他会狠狠地把你扫地出门。这不是一个轻松的地方。
  成功可以享受,失败也是可以享受的,要化戾气为浆糊。
  
工具箱  
【 · 原创:pitdoor  2004-02-05 12:39 】  
  人们都有个怪僻,喜欢临门一脚时腿软。这种无意识行为称之为“博傻心理”,就是做过傻事后奇怪自己为什么要做这种傻事。这种行为如果不经过经常性的强化训练是不可避免的,是我们干事情的风险因素。物理学有‘能级跃迁’的说法,经过一段时期的自我修练是可以提高我们的抵抗力的。
  很多人听到股市红红火火,于是兴冲冲杀入其中,一段时间的进帐便忘乎所以,噎死呛死溺死是迟早的事情。这便是交易者的博傻行为,即使是一些有经验的交易者也不例外。不知道节制的赌博行为就是自我毁灭。要克服这种行为最好的方法就是遵法守纪,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可以增强我们的凝聚力向心力,当然可以使我们的资金以一当十。交易不是一拥而上,满打满算是行不通的,一招一式都有其内在规律,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以适时做出明智的决策。
  有句口头禅叫“你找死啊”,想找死最好的方法就是听听股评家或者经纪人的投资意见,那可是唾沫横飞(只差没从电视、网络中飞出),‘一言既出,万股莫挡’。
  
工具箱  
【 · 原创:pitdoor  2004-02-05 20:21 】  
  是否将鸡蛋放在同一篮子里是交易者经常讨论的话题,问题的关键是篮子否够硬,漂亮是没有用的。没有只涨不跌的股票,也没有只跌不涨的股票,要经常看着反向的深渊。
  另一种行为是认为自己是一流高手,因此必须每一笔交易都要大获全胜。但是大多数人通常是不会承认交易没有成功的事实。宋江同志认为没有必要逆天行事,这在股市中是非常正确的。
  看着股票价格不停地下跌而没有任何措施,在理财上是自杀性行为。如果及时卖掉,我们就获得了该股票下跌的空间和时间。即使是股票第二天发生了反向的波动,但是养成无止损的习惯百害而无一利。这是一种错误的策略。
  股票一上涨有没有必要买进?要因时制宜,因为高位通常风险也比较大,但是如果是突破性的则要考虑加仓。通常可以考虑在上涨的次级波动回调企稳买进。
  交易者经常在某段时期感觉很好,如鱼得水非常契意,除了健康的原因,也是与投资者的交易策略与风险偏好相对应的。处于混沌状态的交易者通常以自虐为乐,潜意识想做点什么损害自己(例如谢霆锋或某些新人类的奇怪的行为)。没有人会强迫你天天交易,在交易大厅流连忘返与另外一些输家互舔伤口。
  
工具箱  
【 · 原创:pitdoor  2004-02-06 20:25 】  
  在网上转一阵子后,不小心留下邮箱便有无穷的烦恼,会经常有些人过来招会员,垃圾满天飞,删除删到手痛。有时候邮件说他最近不看好,大盘要跌到800,最近又说要涨到2000,本人一年能番多少倍云云,极致英雄之本色,全因不用纳税。这种事情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交易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不是靠吹牛吹出来的。
  交易是累人的活儿,为此须做出计划。首先要明了目标是什么,是专职还是业余。如果没有坚强的后盾还是业余好点,不然就股市的8020规律就足以使人人财两空。如果有了熊牛都能稳定赚钱的能力,方可考虑由兼职转向专业。专业与业余的区别在于专注程度不同,具体表现为用时的不同,因此需要有时间规划。这些时间的一部分是学习:学习基本知识,学习最大限度利用股市信息,学习如何跟上形势。另一部分是实践,实践如何买入,实践如何止损,实践如何进行资金管理。如此而上,形成交易者情结、习惯乃至于风格。学习股市是一个长期的历程,最后应至于如了解自己最亲近的人的程度。刚开始的看盘了解行情,看新闻都会有一定的作用,便于预测今后的形势,制定战略。要想成功,必须不折不扣地实行时间的规划与管理,不能三心两意。人们喜欢股市交易乃是不喜欢有人手指颐使,实际上在任何历史及社会任何人都不会有完全的自由。这种思想实际上就是人们对约束的某种偏见,省却社会范围之外人却需要生理需求,换句话要如何养活你自己及家人,因此权衡利弊那点委屈却不算什么。因此要把炒股当成一件事情来做。如果转化成指标,那就是问‘你的周月年赚钱能力如何’。这个问题至关重要,显然只有少数人能够在股市中赚取超过其从事其他工作赚得的金钱,这就是成为一个成功专业交易者的难度。把问题放到某个时段就会知道有多难,只有存在明显机会的市场才是养人者要找的,而市场并非任何时段都有这种机会,几乎整个交易时间都需要我们去考虑其可能性有多,难度非同寻常。在此同时,你心中还有把沉重的枷锁(不能输,孩子还盼着奶粉),更加深了事情的难度,可称为交易恐慌症。当然,随着交易能力的发育,这种附加作用力会变得很轻。因此保住资金是交易者的原则之一,在这个基础上方能谈职业与业余的问题。
  有了保住资金的能力,才有可能养家糊口,才有可能成为成功的职业交易者。其次才能考虑使用多少资金进行交易。干事情都有个磨合期,刚开始的失败是必然的,没有人能一蹙而就,要准备一笔风险金于起始的损失。而这不是理所当然的。永远不要想着赔钱,要学会控制与降低风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说明了工如善其事,必先有利器。反映在交易中就是其某种交易能力比其他人要强,当然也有某方面表现得不足。一般说来,即使是成功的交易者也有需要改进其技术的地方。这个解释回答了赚钱能力及其发展的趋势。玩麻将有三分技术七分运气之说,炒股交易的运气就是股市行情。如现在这种行情,赚个20%左右没问题,但是前一阵子的熊市是不是能保本可是要成问题的。因此股市乃是至金融业是个比比谁活得长的地方。牛熊皆能是优秀交易者的标志。
  
工具箱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26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 原创:pitdoor  2004-10-06 22:18  金碧辉煌   浏览/回复:691/1】
  股谚:股市上什么都可以骗人,惟有成交量不会骗人。
  这句话并不是什么时候都正确,如果不加鉴别加以使用那么最终将导致交易者的亏损。
  股票价格之所以上涨是因为供大于需,反之则会下跌。而这种供需关系与实体的联系不大,有时甚至一个朦胧的消息便会使股价产生巨大的波动。因此说股市是国民经济的睛雨表。
  显然在股市中存在着庄的现象,因此导致了股价的非理性波动,因此有人说成交量也会骗人。这一点不错,实际上事实也是如此。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股市中交易也是如此,成交量分析是合理了解股价动能的有效的工具,但是大家都在使用,于是路也就成了非路。这是比较奇妙的股市逻辑,因为这里崇尚少数人是正确的。
  因此,我们不可以轻信‘成交量不会骗人’这样的股谚。当然它还是有其成功的范围的。居于此,我们可以分析一下股价与成交量的互动关系。
  首先,不同的分析期间其作用不同,在分时图和周线中其作用互不相同,这一点要引起注意。其次,连续的放量上涨的良性状态是我们所追求的。第三,量为阶段性顶部必然也是股价的阶段性顶部。这里我们从时间及其变化角度考察了价量互动情况,因此量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26 13: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包不同谈心态

期货中国26:期货中国网最近推出了新书《谁能帮你盈利》,通过系统性分析和实际案例结合,从心理学层面来研究影响投资的点和面,并由此来指导实战,期货投资中的心态非常重要,请问您是如何把握自己对待各种行情时的心态的?

奚川:如果我告诉你,一个医生心态好能治好病人,心态不好就把人治死了,一个建筑设计师心态好设计出来的桥梁就坚固漂亮,心态不好设计出来的桥梁造一半就塌来了,一个飞行员心态好就能做各种高难度动作,心态不好就机毁人亡……你会做何感想?从事任何工作,都应该把自己的心态和专业工作区分开来。我赚钱会很高兴,亏钱也会沮丧,但是这跟我所从事的专业工作有什么关系呢?如果我说我下围棋很容易就能赢李昌镐,老输给他是因为心态不好,你一定会觉得这种说法很可笑。成功者很少谈心态问题,所谓的心态问题往往是人对自身能力的认识不够客观造成的一种错觉。

有家公司曾经问我这样一个问题,一开始行情看涨做了多,后来由于不坚定把多头平了,结果明明看对了行情却踏空,如何解决这个心态问题。

我建议他们呢,每次开会讨论时找个秘书做个会议记要,一般人研判行情时涨跌两方面的因素都会考虑,当他们决定把多头平掉时,你去把会议记要翻出来看,一定是看空的意见或者是觉得多头风险比较大的意见占了上风——也就是说他们明明是看错了。为什么他们会自认为“明明是看对了行情”呢?这就是错觉!人眼都有视觉误差大家都是知道的,人脑的记忆一样有误差,这叫选择性记忆——当初他们多空因素都考虑到了,并且空头意见占上风,但当行情上涨以后,他们只选择性地回忆起了当初看涨的意见,把看空那茬都忘了。其实这是技术问题,而不是心态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用我曾经的老板教我的一招: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用客观的方法解决主观的问题。


期货中国27:有时候不同的人做相同的操作,最后的结果也会不一样,这是不是心态的影响呢?

奚川:我认为投资就是承担风险获取风险收益。所谓风险就是不确定,可能这样可能那样。而风险和收益的评估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事情,不同的人,经历不一样,他风险和收益的评估肯定是不一样的。即使在表面上看起来做同样的投资操作,不同的人眼中风险收益比也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觉得风险小回报高,头寸持有下来了,有的人觉得风险大收益不确定,中途平仓了。这和每个人不同的风险评估有关,而不是心态的问题。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26 13: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8-26 13: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帖由 lq1698 于 2009-5-16 10:42 发表


而宗教恰恰相反,越来越对“热力学”感兴趣,尤其是对那个“熵”。靠着那个“熵增原理”,宗教就走向了狂热...。

...
本不想谈论那些很深奥的科学名词,既然lq大哥把它提出来了,逼得我不得不随便地说两句.大哥可以随随随便便就一家之言,我又何惧!
宗教也对"热力学"感兴趣?真的闻所未闻,我的知识是相当有限的,这可真把我"雷“懵了,使我有限的自信备受打击。
在此我只敢试着发表些看法:
“熵”是个伟大的概念。
“熵增原理”是个伟大的发现。它可以解释很多有趣的现象。
在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等包括我们的交易领域都可以观察到大量的“熵增”现象。
宗教走向狂热这是个“熵增”的现象,这是我唯一可以理解大哥上述的“一家之言”的哪一部分。
不光是宗教走向狂热是熵增现象,对革命的狂热也是熵增现象。难怪列宁同志指出:总会找到一些可利用的白痴。
在科学界对科学、对经典力学的、对机械论的盲目崇拜也是熵增。
在交易界,对技术、对方法、对经典理论的、对华尔街的舶来谬论、对所谓的“系统化交易”、对所谓高手的盲目追捧,都是典型的熵增现象。
然而,非常幸运的是,在这个非平衡的“态”中,还有存在一种“反熵”(负熵)现象。
索罗斯是反熵现象。
巴菲特是反熵现象。
塔勒波也是反熵现象。
我推崇“反熵精神"!!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1 05:25 , Processed in 0.035163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