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币:
-
- 奖励:
-
- 热心:
-
- 注册时间:
- 2004-6-15
|
|

楼主 |
发表于 2009-10-23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万元起跑 于 2009-10-13 01:42 发表 
以前那个3百多页贴子看得明白些
因为我一开始就是看林奇的书
还有费舍的
不过以前还是新手,操作和心态上完全学不了
这个心理的
比较难懂
有个疑问是:既然楼主认同巴菲特的理念,为何又要研究这个心理了 ...
这里讲的心理不紧紧是群体--他们的心理,还包括个体自我的心理,而自我在决策的过程中由于认知,不但自身会决策错误,同时人与人传染会加大这种错误。而这个市场上任何一个错误都可能会造成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举个个体的例子,人性本恶,趋利避害,注定了人喜欢追涨杀跌,尤其中国人,所以短期股价涨会过头,跌会过头,人们对股价的态度就是落井下石,所以杀跌,对待上涨的股票喜欢锦上添花,所以追涨。最常见的例子是高位买进被套后,不止损,低位买进后不补仓。
举个群体的例子,群体中的个体是没有独立性的,一家三口,老子选股,妈妈找资料,儿子操作。三个组成了投资决策委员会,
结果买进的股票你事后看,基本上都是热门股,三个人在投资领域里只会变成乌何之众,每个家庭成员都会以利润为中心进行决策,而不会有风险观念,当组合上涨中,群体会放大这种快乐,当下跌时,群体会放大这种悲观,个体决策最后演变成了群体决策,最后群体的无知灼见毁灭了这个组合。
记住人性,忘记其它--巴菲特,
我个人认为在投资之道中,对人性要有深刻的认识,既要战胜自我,又要战胜他我混合而成的集体决策,变成人性的专家,用人性的角度去研究你的决策过程,群体的决策过程,市场的各种现象,你才能真正做到与众不同。
投资理论只是你的武器,最终的效果取决与使用武器的人,而不同的人使用的效果只所以不同,就是因为修身不同,赵丹阳是巴非特理论的实践者,但斌也是巴非特理论的实践者,林圆也是巴非特理论的实践者,他们选的股不同。买卖的时间不同,结果也不一样,但宾的最大问题是标签主义,机械主义,甚至有点唯心主义,缺乏科学发展观。林元的最大问题是被群体氛围弄晕,造神运动最后造成了亢龙有悔的境地,李嘉成说,他的成功,他看中的是“知止”止是对人性欲望的控制。李嘉成,巴非特在某种程度上是人性专家。
投资之道--最后回归到人性之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