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e]原帖由 滚石玩家 于 2008-12-25 22:08 发表
对于你的问题,我是这么想的:
1/分情况讨论,先假设没有经济下滑的正常情况:一般来说,像中国这样的大陆国家,可以参照美国的模式.事实上,我们很多都是学习美国的模式.一个国家或者是一个地区的某一个行业内在发展成熟的时候,有2-4家全国性的大型企业和若干家地区性企业比较合适.像我国石油石化业的改革,留下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我国的电信业的改革,最后也留下了中电信,中移动,中联通.电力有点特殊,有五大电力集团.我国从南到北,这么大的一个市场,有2家全国性的渠道企业,再加上若干地区性渠道企业以及厂商自建渠道,这个市场容量是完全可以支撑的.况且我国还有至少10年的人口红利和几乎可以肯定的城镇化进程,消费是未来拉动经济发展的趋势,家电是消费中相当重要的一块.但是如果只有一家渠道商将面临着的境地反而变差了,发展反而会收到很大的制约.2个巨头其实是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的,国家的思路是要竞争,不要垄断,同时希望看到的是有序竞争,而不是恶意竞争,是提高服务质量,有利于民生,和整个国家,社会发展,资源配置.把黄光裕个人和国美上市公司分开就已经说明了国家处理这个事情的基本态度了,不想造成太大的社会震动和影响,保持稳定和谐是一向的基调.
2/短期来看,经济危机肯定对整体的市场发展和具体的企业营业额的快速增长有不可忽视的制约作用,但是长期看来,经济危机必将过去,也许1-2年,也许更长的时间,这个也不是我们能考虑到的问题,说实话,未来的事情,即使是那些经济学家,所谓的砖家门,说准的概览也是很低的.在经济危机过去以后,行业剩下的龙头企业的价值,必将被重估.龙头企业,行业大哥肯定是能从危机中获得利益最多的.同时市场份额的提高,和优质店面资源的占有,巨大的渠道网络形成,一旦经济复苏必将爆发出强大的力量.
3/原先的高增长时期,也对应着高估值,现在的估值不能说是低估了,但是也没有多少高估的成分.只是由于整体市场的估值水平偏低造成的.有所不同的是,就算是利润微弱下降,保持,或者是缓慢上升,对应的市盈率趋势是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降低,所以说时间是优秀企业的朋友.即使以后不能高速增长了,但是同时现在的市盈率不是下降了么,要是人人都确定这个企业是高速增长的,市盈率肯定不会低,肯定不能符合买入的安全边际原则.巴菲特在持有10年沃尔玛赚了100倍以后就把他卖出去了,但是再也没有找到买回来的机会,到现在,沃尔玛仍然一直持续成长,巴菲特也后悔不已.
4/我的理解,股市是矮子里面挑高个的过程,任何一个时间,不能存在永远完美的企业,也不存在教科书式的企业,不能戴放大镜看美女.同时相对市盈率的高地取决于市场对于确定性的态度,也就是市场先生是否能保持相对的安全感.要找出的是长期看来,能保持持续稳定盈利增长的企业.但是这个过程实际上是相对于其他企业更加多的安全感,也就是更高的市盈率.在经济危机中,苏宁也许并不完美,比如说确定性比茅台差的多,但是不是每个企业都有茅台的报表和护城河.就算是检查整个基金重仓股,要想找到在经济危机条件下,在整个国家经济严重下滑下能比苏宁更有确定性度过难关的不算很多.所以苏宁可以关注和持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