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币:
-
- 奖励:
-
- 热心:
-
- 注册时间:
- 2007-5-18
|
|

楼主 |
发表于 2008-7-10 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关于估值、安全边际与长期投资 (2008-07-09 21:19:07)
心,湖边
在风云变幻、跌宕起伏的资本市场,要想做一名成功的长期价值投资者需要四种“力”。
第一是判断力,这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所谓判断力,主要是指对优秀上市公司的判断,即什么样的公司才是优秀的,公司的优势是什么,公司的成长性和稳定性如何,公司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什么。独立自主的做好以上内容的判断很重要,但对大部分投资者可能会有比较大的难度。如果不是很精通企业的经营与管理,看不懂公司年报,可以采取比较懒和省事的办法,就是通过了解大量的公开信息,通过信息的相互验证和时间的检验,或者通过了解同样坚持长期价值投资理念的高手对公司的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选择好自己认可的优质公司,在合适的价位,最起码不是人人赚钱的市场气氛中买入,长期跟踪,坚定持有,只要公司没有变坏,或者没有更好的公司出现,就一直持有下去。
第二是想象力,作为长期价值投资者要有想象力的原因是,持有的优质公司会有较高的成长性,在牛市当中,公司股价会有相当好的表现,如果缺少这种想象力,往往在股价启动不久就会恐高,对股票的未来产生怀疑,就会有强烈的“落袋为安”的想法,如果卖掉了,往往错失优质大白马,令人无比惋惜。要对持有的优质公司充满想象和信任,给它足够大表现空间,“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尽情享受牛市资产升值给自己带来的愉悦。同时,只有完全吃掉股票在牛市里的巨大涨幅,才有足够的空间和实力来承受熊市下跌的考验。
第三是忍耐力。股市不会只涨不跌,当熊市来临时,哀鸿遍野,血流成河,投资者进入了严冬,牛市里的资产升值大幅缩水,惨不忍睹,这时的长期价值投资者就要学做忍者神龟。“咬定青山不放松,管它东南西北风”,多看少动,甚至是不看不动,眼不见,心不烦,只要心里想着,我的公司正常运营着,照常成长着,我的股票会越来越有价值,我不怕它跌,大不了,我有钱接着买。
第四是执着力,就是对长期价值投资理念的坚信程度和坚持程度。长期价值投资最终收获的是企业成长的价值,所以坚持的时间越长,企业价值成长的就越多,投资的收益就会越大。同时,长期投资穿越多个市场的牛熊周期以后,市场的波动就会被自然熨平,市场波动对投资收益的影响就会越来越小,作为投资者就能越来越轻松,而且越来越自信地看待市场,看待投资,并且也形成了自己对长期价值投资的看法和操作模式,这时投资者就成为了一个理性和成熟的投资者,投资成为人生的一部分,收益就是时间积累的财富,投资者就会从市场的波动中摆脱出来,尽情享受自己的财富人生。
Salem
也许还会“跌透”,也许就此打住再也“跌不透”了,究竟会怎样只有上帝才知道。个人认为还是不要去预测大盘的好,只要自己看好的股票具备了比较理想的安全边际,就可以逐步介入了。我总觉得非要等“大机会”风险很高。
博兰拓勤整重核
安全边际是巴菲特的最精髓之一,也是我十分喜欢的理念之一。但是,仍有困惑。说到安全边际这个词时其实就表示你已经对企业的内在价值做出了基本判断,并进而对其即时的市场交易价格即股价与其内在价值做出了比较。如即时市场交易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的程度达到一定值比如8折、6折最好是4折,那么安全边际就大了。一个问题:内在价值是指多长时间里的内在价值?请博主、salem及其他高手赐教。谢谢。
Salem
回博兰拓兄:从DCF估值的算法就可以得知,内在价值指的是从企业现在开始直至其消亡所产生的剩余价值。在这里,对企业的存续期的估计是“永远”。其实任何企业都不可能永远经营下去,但对于很多经营稳定性很高、基本面优秀的企业,只要在人们能看到的几十年内没有消亡的危险,这种估值方式就差不多合理了。
其实从绝对估值角度看企业内在价值,还有一种专业机构也较常用的EVA(经济增加值)估值,其理论依据也很合理,并且与DCF估值能够相互补充、相互印证。或许过几天我会再专门探讨这个话题。
laobal
买股票的确不需要管大盘,只要目标公司具有安全边际就行了,最关键的是安全边际区域的定位,归根结底跟估值有关。
但现在一定不能碰周期性股票和劣质股票,即使市盈率很低。
做多中华
跌不跌透,是不是讲安全边际够不够的意思?
“……只要自己看好的股票具备了比较理想的安全边际,就可以逐步介入了。我总觉得非要等“大机会”风险很高。”——但我有另一种想法,不知道对不对。以前laoba1也写过,大概是讲安全边际大小作为仓位的轻重的参考(不知道有没有误解了博主的原意)。我们不能够在市场低位满仓,这一点也不可惜,也更加不是风险。我们的理念和方法决定了我们就要这么做,有违逻辑的买入,赚了钱也是错的。遵循逻辑的行动,结果亏了钱错过了机会,也是对的。搞技术分析的人也经常说,不以市场的升跌来评价自己的判断。价值投资应该也一样适用吧。
laobal
“赚了钱也是错的”长期而言,不守原则纪律,赚的钱也肯定会亏回去。
“亏了钱错过了机会,也是对的。”长期而言,坚守纪律亏的钱肯定会赚回来。
估值很主观,也未必正确。主观中的“安全边际”是否真正的安全边际呢?因此安全边际要定得高一点,买入要谨慎一点。
Salem
回博兰拓兄:你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也就是资本成本。由于有资本成本的存在,所有未来发生的价值(或收益)都需要进行折现。如果公司股票20年后值100元,我对我的投资所期望的年回报率为10%的话,那么折现到现在公司每股价值:100/(1+10%)^20=14.85元。但公司经营都是有风险的,况且估值本身就不可能很准确,所以就需要一个安全边际,按30%的安全边际计算,14.85x(1-30%)=10.4元。当股价低于10.4元的时候就可以考虑买入了。
博兰拓勤整重核
非常赞同你所说的公司经营风险问题,除了极端传统的一些业务,美国历史上无数曾经是领袖级的公司因为内部或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如金融危机、如创新尤其是熊彼特所说的disruptive innovation--具有破坏性或颠覆性的个性,简单例子,如电报、传真等的被颠覆)而不复辉煌乃至消亡破产。就是极端传统的业务如食品,能长期繁荣成长的也是凤毛麟角。要找出像但斌所说的穿越时光20年、50年乃至100年的皇冠企业,实在是艰难异常。这也是我服膺价值投资但又对超长期持有一直心有余悸的原因之一。
稍微提一下预期。优质公司的美好未来(成长性)被大家预期到后,其股价从某个时间的即时市场交易价格起步(这个起步的即时交易价格“刚好”比较低比如6元的招行、4元的万科、20-30元的茅台与苏宁等)或迅速或不紧不慢地把未来若干年(3年、5年或者10年)的预期内在价值涨足,然后再也涨不下去了(遇到了静态市盈率太高或宏观周期等因素),于是不可避免地停滞或快速下跌或慢慢下跌。由于人性的问题,把未来的预期涨足或者下跌时又往往会“矫枉过正”,这就造成了李驰很欣赏的钟摆规律。预期在宏观经济学里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如菲尔普斯就发现菲利普斯曲线因没有把预期考虑进去而有重大缺陷、并在自己的函数中加入了预期这一要素。
Salem
另关于博兰拓兄提的内在价值问题再谈一点个人的理解:在给一只股票定价的各色人等中,除去一部分纯属盲目的股民,大部分投资的主体--机构、券商、基金等等一般都对股票的内在价值有一个判断的。但判断的原则又有所不同,同一只股票,你喜欢DCF估值,换个人可能喜欢用PE,再换个人可能喜欢EVA,PB,PEG等等。不同的估法、不同的参数选取、不同的安全边际形成了不同的心理价位。这里面有“科学”、“客观”吗?没有,有的只是股价,它是大家的观点在这个大市场中碰撞,再受到投机者和大环境的影响,最终总会形成的一个暂时性的平衡。这就是格老所提出的“投票机”效果。短期内看,由于影响价格的因素太多,所以是无法预见的。
但是,尽管人们的估值意见有再大分歧,总会有一个区间。当未来企业成长后,这个区间的下限是绝大多数投资者都能够认可的。这就好像10年后贵州茅台的股价一定不会低于300块一样。如果你采用合理的估值方式和参数事先预见到了这一点,那么在你看来,当前的价格就是不合理的价格,也就可以考虑投资了。
总之,估值永远是很艺术化的东西,没有“准确”这一说。由于估值方法、参数选择、投资风格的不同,并不是你用DCF估值估出多少钱,其他投资主体也会和你一样认同这个价钱。但也许未来企业发展事实会证明你的估计是合理的。这正是投资机会所在。
laobal忠实粉丝
感觉到老师的计算以每股现金流简化以每股收益代替似乎简单化了,尽管茅台属于资本性支出很少的企业,但每股收益和每股现金流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只是寄望预期公司能够公正,公平的处理财务报表.另外固定资产折旧和长期摊销费用及营运资本支出没有加减.
现在疑问越来越大,自由现金流=经营性现金流-资本支出.那么经营性现金流到底该选经营活动现金
净流量还是现金净流量,其资本支出是否是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若是这样,财务报表上是能够查到的.计算是很简单的,SALEM老师计算的好象合理些,不知老师可否解我心中疑问?
Salem
再代laoba1兄解答一下“laobal忠实粉丝”的疑问,资本支出并不是简单地以现金支出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来计算。现金只是支出的一种方式,如果因为资本支出欠了帐,这部分也要算进去的。应付账款对于改善公司现金流有好处,但这部分现金是将来一定要离开账面的,不能作为“自由现金流”供公司自由分配。
laobal
资本性支出较高的企业应该放弃现金流折现估值法,资本性支出的不可测性,计算结果只能产生误导作用。
新浪网友
自己学习的体会:
1、自由现金流不等于收益,是经营性现金流减去资本支出。其定义是可以从公司拿走而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的现金流(巴菲特关于股份公司教程和股市真规则中的描述)。
2、经营性现金流在报表中可以查到,但是资本性支出不确定,有些年份很大,有些年份很小,需要平滑处理。因此在对资本支出进行长期调整平滑后,可以得出资本支出的基数。
3、从长期来看,累计资本性支出等于累计折旧、滩分等。但是由于体现在不同的年份,会影响折现值。
4、增长率参考前十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或净资产收益率(常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