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rbf

[000609] 绵世股份:无限风光在险峰 三年股价一万元 | 08-10 三年每股收益 15 47 87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利好可能会吸引短线资金介入

一种可能是震荡洗盘。
另一种可能是迅速封停,不给短线资金机会。
希望是第二种。

不过第一种也好,现在我半仓。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该公司高管全部是投行人士,从事的正是投资公司的事业.公司人员不多,财务报表里可以看到,管理费用就是一年上千万,人均50万-100万薪水,也就10-20个投资人才在公司,跟巴非特的公司类似.
      公司在5月卖地后,就投资7600万到风电公司,说明卖资金进帐是非常快的.另外也说明公司在寻找高回报的项目. 1个20M瓦的项目,需要至少1.5亿资金买风电设备,还有其他开支.公司却只投资了7600万还占了51的股权,让中国风电来运做,通过贷款放大资金,目标500M瓦的风电项目.风电项目有国家补贴,投资是一次性的,通过发电还贷款,抵押新贷款,再投资.10年收回成本.10年后,基本上收入就等于利润,真正的利润奶牛.而且还有上市的可能,获得股权投资回报.
      公司偷偷地购买了泛亚太(国际)资产管理公司,40%的股权,1000万元.在中报以及商务部网站都有线索并已经被批准.该资产管理公司,就是收购不良资产加以运做,产生利润.其中蕴涵暴利.只要加大投资,收购大量不良资产,借助目前股市的大好形势,很可能获得10倍以上利润. 所以,该公司高管的投资意识是很强的,先前因为缺钱,卖一快只能赚8千万利润,所以限制了公司的运做能力.如今,公司光卖9/14的地,就是4.5亿净利润,明年还有9亿多.公司的可运做资金一下多了10-20倍,公司管理层将大展手脚!
       相对于公司今年的5亿利润,明年积累的15亿利润,公司只要获得年20%的回报,就能得到2元的业绩增长. 20%的年回报对公司不是难事,事实上公司对天府新城2亿元的投资在3年后就获得15亿以上的利润,已经是7倍到10倍的总回报,相当于3年里年回报90%.事实上公司对天府新城2亿元的投资在5年后获得总计35亿以上利润,5年超过17倍的回报,相当与5年里年回报76%.
        对中新绵世的3500万投资,也将在3年里获得10倍回报,相当于100%的年回报.
        资产管理公司1000万,40%的投资,虽然不大,但是未来可能继续增加投入,大量收购不良资产.当初国际投行1-2元买的工行等公司的股权,现在都是有几倍到10倍的利润.所以不良资产运做好了,可是利润奶牛,照样是10倍的利润.公司进一步注资该公司或者提供担保贷款,是可以期待的.
        公司今年4.5亿利润怎么投资,明年10亿以上利润怎么投资,2009-2011的卖地20亿-40亿的利润怎么投资? 相信绝对不会是低收益的投资,而且公司很可能进入获利丰厚的产业以及股权上市投资. 比如资产管理公司的上市等.
关于目前的东方新城2期土地储备,以及东方新城3期土地储备,东方新城的定位:
        东方新城在成都东三环,内侧和外侧各有土地.目前2期是外侧.成都房价很特别,三环的房子居然比二环的房子贵.该区域有高速公路,火车站等包围,交通方便.由万科等先期开发了大房产,积聚了人气,成为高尚社区.目前房价已经到了7000/平米.所以蓝光公司以1270万/亩买地,相当于3800/平米的成本,相对房价7000/平米以及未来的涨价趋势,还是合算的.
        东方新城2期有647亩土地出让,目前还有300亩左右,但是已经没有超过100亩的大地块了.但是未来价格也不会小于800万/亩,甚至还会比1270万/亩更高. 2008年剩下的300亩土地将全部出售.
        东方新城三期目前没有出台,不过根据规划,将是东三环外侧700亩净地,内侧500亩净地.总计1200亩,将在2009到2011年出售,年出售400亩. 未来分成比列也许能维持目前的样子大概占总成交价的40%,也许会降低为总成交价的20%,降低一倍. 2009-2011年的土地价格只会增高,所以未来每年的利润不会比2007,2008差劲.
        中新绵世的土地净地可能在1200亩左右,由于地价比东方新城低,分成比例是总成交价的20%,000609只有该公司35%的股份,所以利润将会是小头. 但是000609在获得卖地现金后,收购该公司所有股权,利润将增加3倍.值得一题的是,任何在该公司的投资,都将获得10倍的现金回报. 卖地公司的回报就是这么高,10倍.
        公司可能继续寻找新的卖地公司股权,前期没动静,是公司缺乏足够现金,只有近1亿的闲钱是不够的.现在开始公司将开始有10数亿的闲钱,那么未来的操作是可以期待的.
        公司全名是北京绵世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所以,不应当将公司当作卖地公司看待,事实上公司其实只是投资购买的卖地公司天府新城公司100%的股权而已.

[ 本帖最后由 bbbensu 于 2008-1-2 19:06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预计2008.1.2绵世涨幅 x
深证A指涨幅y>=1.7

(10-1.42)+(6.16+0.45)+(x-y)=8.58+6.61+x-1.7<=20

x<=6.51

69.5*(1+0.0651)=74

看来不用担心明日短期或长期特别停牌了

[ 本帖最后由 rbf 于 2008-1-2 14:40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6-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绵世股份涉足化工产业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林喆

  绵世股份(000609)公告,公司已经与合作方签署两项框架性协议:一是控股广州京灏投资有限公司,以此为平台完成对广州黄埔化工有限公司的投资;二是与广州珠江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初步计划共同设立一家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涂料生产。

  2007年12月28日,绵世股份与广州京灏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拟收购京灏投资公司现有各股东所持有的该公司60%的股权。并与该公司的其他股东一起,以京灏投资公司的名义完成对广州黄埔化工有限公司的投资。

  根据协议,京灏公司现有股东按照各自目前持有的股份数量同比例转让60%的股权;绵世股份在完成对广州京灏投资有限公司的有关资产、法律等尽职调查后,与京灏公司共同确认受让的京灏公司60%股权的对价金额,并由有关各方在另行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中进行约定。

  京灏投资公司与广州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于2007年10月16日签署合同,合资经营广州黄埔化工有限公司,现正办理工商注册工作。广州黄埔化工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共计8528.89万元,其中京灏投资以现金方式出资占49%的股权;广州化工集团以广州黄埔化工厂的现有资产,经合格评估机构评估和国有资产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核准程序后确认的净资产出资,占51%的股权。

  据了解,广州黄埔化工有限公司的前身为黄埔化工厂,是一家能根据中、美、英、德、日等国家及欧洲药典标准生产医药级合成樟脑等产品的厂家。其中冰片年生产能力为400吨,近年来开发的合成右旋龙脑和合成左旋樟脑为高科技产品。

  2007年12月28日,绵世股份中标广州珠江化工集团的招商引资项目。双方共同组建一家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经营涂料项目,珠化集团占总股本51%,绵世股份占总股本49%。预设合作年限为30年。

  根据协议,珠化集团以其属下的广州制漆厂和广州红云涂料厂的现有固定资产及流动资产,经合格的评估机构评估和国有资产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核准程序后确定的净资产总额出资,绵世股份以现金出资。合资初期利用原有广州制漆厂和广州红云涂料厂的生产场地继续发展和壮大涂料的生产和销售。同时着手按项目整合易地发展的思路,组织涂料产品的易地发展,涂料产品易地发展后,原有生产场地进行第三产业开发使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 天

发表于 2008-1-2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我以前没有怎么没有发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批件)

商合批〔2007〕263号




商务部关于同意北京绵世投资集团股份
有限公司收购香港泛亚太资产管理
(国际)有限公司部分股权的批复

北京市商务局:

  《北京市商务局关于北京绵世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收购香港泛亚太资产管理(国际)有限公司部分股权的请示》(京商经字〔2007〕81号)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北京绵世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现汇1067.5万港元收购HANBO LIMITED在“泛亚太资产管理(国际)有限公司”中持有的350万股股票。收购后,北京绵世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泛亚太资产管理(国际)有限公司中所占的股份为40.53%。

  二、泛亚太资产管理(国际)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为:从事资产管理等业务。

  三、接此批文后,请通知主办单位到你局领取《中国企业境外投资批准证书》,并于1年内办理有关手续。

  四、请要求主办单位自领取批准证书起60天内,到外汇管理部门办理有关登记手续。

  五、请境外企业主要负责人持批准证书(复印件)向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经济部)报到登记。境外企业要对安全、质量、知识产权、社会责任等方面给予高度重视。

  六、请督促境外企业将有关注册文件、注册地址、联系电话、传真等资料报我部和国务院港澳办备案并加入香港中国企业协会,同时按照《境外投资联合年检暂行办法》的规定,参加境外投资的年检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二○○七年四月六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3-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涨声响起来,好梦做起来,能否追涨,请高手指点迷津。谢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3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实行土地储备制度城市房价全部爆涨

房地产门户-搜房网 2008年01月03日10:16 中新网

在《土地储备管理办法》出台过程中,是否应该强化甚至保留这一制度,一度是首要议题。最终结果,却是国土资源部认定,这一制度(土地储备管理制度)是我国第二轮土地改革中的重要环节,应该坚持并予以强化

12月3日,由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制定的《土地储备管理办法》正式出台,这是中国第一部有关土地储备的全国性法规,也是国家首次对市、县政府储备土地的主体、范围、程序、管理进行规范。

不过,种种迹象表明,此次出台的《土地储备管理办法》虽然给了“土地储备制度”一个更高级别的“名分”,体现了中央强化这一在各地“流行”十余年,但也饱受争议的土地改革成果的决心。但是,鉴于各地在实际操作中的“既成事实”,土地储备制度的前景仍存变数。

借鉴“南通模式”

2006年4月中旬,北京、山东、江苏南通、浙江、杭州、武汉、厦门、陕西等八家省、市土地管理部门曾分别接到国土资源部的通知,要求他们协助国土部开展《土地储备管理办法》的研究制定工作。这八个地方的土地储备工作被国土资源部认为是“各有千秋”。

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江苏南通作为一个市被点到,而其它七个地方或为省会城市、直辖市,或为省级土地储备机构。

事实上,江苏南通也是中国土地储备实践中多有创新的地区之一。其做法主旨脱胎于“杭州模式”。

同样也是政府主导:即政府规定,凡属于收储范围以内的土地都必须进入土地储备体系、由政府垄断收购和储备,经土地储备投资中心开发后再提供给市场,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收购土地、也不能向市场供应土地。

但与其他地方不同,南通的土地储备机构还接受市政府委托履行国有土地资产代表职责。对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入股)部分进行管理、收取企业改革中以租赁方式处置的土地使用权租金和其他用地者按规定向政府缴纳的租金。这在全国是惟一的。

此外,南通对于土地储备资金的使用也有很详细的规定,早在2000年出台的《南通市市区土地资产投资储备资金财务管理办法(试行)》中明确要求,土地储备收购方案须经市国土规划局审核同意并报市财政局备案,其中土地收购价高于土地评估价的,须经市国土规划局、财政局审核同意。

同时还要求在土地储备收购中,实际收购费用低于批准的协议收购价的,按节约金额的10%增加市土地资产储备投资中心业务费,高于批准的协议收购价的按超支金额的10%减拨市土地资产储备投资中心业务经费。

在新出台的《土地储备管理办法》中,规定土地储备实行计划管理,土地储备机构举借的贷款规模应与年度土地储备计划、土地储备资金项目预算相衔接,并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不得超计划、超规模贷款。业内人士指出,这一条款借鉴了南通市的规定。

从规范到“强势”

一位业内人士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此次出台的《土地储备管理办法》,解决了四个核心问题:首先,土地储备制度是否应该肯定、坚持,如何给机构定性?答案是确定的——当然要坚持,该机构被明确定性为事业单位。

其次,出台这个办法仅仅是规范一下土地储备制度的准则还是增强其调控职能?回答是要强调其调控职能。

另两个问题是,征收土地的范围应如何确定,所有经营收购行为是否应统一管理,“进一个笼子”?

对于这后两个问题,业界争议很大。即使在《办法》出台后也是如此。

出台的新规已经明确了征收土地范围:即第十条:下列土地可以纳入土地储备范围:(一)依法收回的国有土地;(二)收购的土地;(三)行使优先购买权取得的土地;(四)已办理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批准手续的土地;(五)其他依法取得的土地。

其中的第四款规定被认为是本次新规的一大亮点,即这实际上排除了土地储备机构“直接征用农民集体土地”的做法

但在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研究员邹晓云看来却仍存疑虑。邹晓云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所谓“已办理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批准手续的土地”,是试图有所限制,但是在“转用”的过程中,往往其收购步骤已经于先期完成,所以这个规定的可执行性值得观察。这样一个可能的结果是,农转非的征用不再通过土地储备中心,而是直接进行。

然而,透过《办法》可以看到的是,政府仍在力求通过土地储备,增强对土地的宏观调控强度。

不在规范内的上海模式

土地储备制度最早主要是为了解决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国有土地资产的处置问题而生,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土地调控手段,其主要功能是变“多头供地”为“独家供地”,由政府来根据土地市场供需变化来增加或减少土地供应。

1996年8月,我国第一家土地处储备机构上海市土地发展中心在上海诞生,开全国之先河。

在上海,上海地产集团成立后,市一级土地储备中心的实际功能被委托给上海地产集团来运作。上海地产集团,根据收购储备计划和政府要求实施土地储备,自收自支,自行与被收购单位谈判。形成事实上的市土地储备中心与上海地产集团的“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这被称作“上海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国土资源部一位官员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提醒说,新规(《土地储备管理办法》)出台只针对先前就是事业单位的地方土地储备机构,上海这样由企业出面实际运作的土地储备机构不在新规的规范范围之内,“应由地方自行规范。”

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副司长冷宏志在接受《经济半小时》采访时也提到:“(土地储备机构)有的是公司性质的,尤其这种公司性质的,它既有这种储备土地的这种职能,同时也搞经营,这个也不够规范。”显然,国土资源部已经认识到了其中的问题。

也就是说,《土地储备管理办法》的出台,并没有一步到位将土地储备模式“三分天下”的局面来个“大一统”,而是给部分地方的做法留下了自我调整的空间。

推高房价的“重要环节”

不过,耐人寻味的是,无论是上海还是杭州,虽然选择路径不同,中国土地市场近年来引发的种种争议问题,在这两座城市的城市化进程中都有集中体现。

从地价与房价的关系来看,地价是房价的成本,房价并不决定于地价,而由房地产市场本身的供求关系决定。

中国实行土地储备制度之后,新增土地供应的数量和速度都集中于各地土地储备中心这样一个垄断供应方之下,使得房屋的供应数量,相当程度上决定于土地供应的方式、方法和节奏。从而,土地供应就成为影响房价的一个关键性要素。

2006年,北京市原计划安排的土地供应总量为6500公顷,其中新增建设用地为3900公顷,存量建设用地为2600公顷。但是截至当年年底,实际供应土地却仅为计划供应量的56%。

以土地开发周期通常为两年考虑,2006年土地供应的严重不足,将会导致2008年房源供应的紧缩。再一次被打破的供需关系所带来的,很可能就是又一轮的房价飙升。北京市进入2007年以来所出现的房价爆涨,虽然也有开发商囤地的原因,但土地储备中心土地供应不足,也难辞其咎。

作为土地储备制度的鼻祖之一,杭州市于1997年率先在全国实行土地储备制度。1999年以前,杭州市的房价一直稳定在2000元左右。

可是,自从1999年杭州市土地储备中心实行第一次土地招标拍卖以后,杭州的房价非但是只涨不跌,且涨升迅速:1999年每平方米均价3000多元,2000年达到4000元左右,2002年以后的平米均价已经稳稳站在4000元以上。2006年,杭州6城区(不含萧山、余杭)的商品房价格平均为7759.2元/平方米。时至今日,杭州市仍然是地方省会城市中房价最高的城市之一。

土地储备制度本应通过吞吐土地,实现平抑一地地价不当波动的作用。现状却是调控效果不明显,却催生出“土地财政”这一现象。一些地方政府依靠出让土地“圈地生财”,回报不菲。

另一方面,各地土地储备中心利用土地做抵押,从银行贷出大量开发资金,构成巨大信贷风险。

资料显示,截至2003年年底,全国的土地储备机构累计收购土地230多万亩,用于收购土地的总费用近2000亿元。目前,各地土地储备中心70%以上的资金依赖于银行贷款。

因此,据专家介绍,在《土地储备管理办法》出台过程中,是否应该强化甚至保留这一制度,一度是首要议题。最终结果,却是国土资源部认定,这一制度(土地储备管理制度)是我国第二轮土地改革中的重要环节,应该坚持并予以强化。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6-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3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牛贴配牛股,顶你牛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6-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3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缩量整理
69.70补了10手
等涨
呵呵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3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综合各项因素 最近始自12月4日强势上涨各股中 绵世股份最优

大家自己用软件看看吧 另外最近泛资产资源增值涨价的股票普遍表现不错 但无疑龙头还是绵世股份

再就是隐性资产显性化 可能是2008年最安全 最重要 股价表现最充分的投资主题

尤其可喜的是 这一次绵世股份是阶梯式和迭创新高式的上涨 意味着下跌空间的完全封死 最安全

当然市场上最具有号召力的题材 年报大幅预增和高送配 绵世股份二者皆有 最优的选择 最安全的投资

基金拿着安心 游资炒着放心 散户玩着开心 hehe....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6-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4 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未来5周绵世股份股价预测:强势上行以5日均线为强支撑 一般以一周5-6个交易日为一周期完成20%左右的涨幅 春节休市前即预增公告前后股价会运行在100-120 或 120-140的价格区域 对应2007年市盈率30倍 2008年市盈率10倍

[ 本帖最后由 rbf 于 2008-1-4 00:30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6-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4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18*:
过个丰盛的年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4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涂料类上市公司为何转型

涂料类上市公司为何转型 2001-11-30 12:46:44 近期双虎涂料(600885)、灯塔油漆(000695)经过资产置换后退出涂料行业, 分别进入新材料和电池产业,红太阳(000525)较早就将重点转向农药产业,而西北化工(000791)则在生物医药、染料等行业有重大投资。是什么原因促使这些涂料业 上市公司转型呢? 2000年中国涂料销售量已达到240万吨,比1999年增长27.5%。据预测,从2001 年到2005年,市场需求年均增长速度可以达到6.6%,远远高于全球平均增长3.7%的 水平。可以看出,我国仍是亚洲最大的油漆和涂料市场,涂料业仍是发展较快的行业 之一,所以涂料市场需求不畅并不是这些公司转型的原因。 从公司本身的竞争能力来看。涂料业上市公司基本是原大型国有企业经过改制上 市或者经过资产置换后进入上市公司的,80年代及90年代初都是各地(天津涂料厂、 西北油漆厂、北京油漆厂)的利税大户。然而90年代初以来,随着外资(包括合 资)、民营企业大量进入,涂料业市场竞争加剧。由于外资企业大都在资本、技术、 产品质量性能方面强于国内企业,因此高档涂料市场逐渐被外企挤占;而民营企业虽 然规模较小,但机制灵活,因此在许多大企业不愿从事的领域积极进行研发和生产, 很快就占据了许多细分市场;而众多国有企业则由于机制欠灵活,管理方面也没有优 势,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又落后于市场需求,因此市场份额逐渐下降,从而造成大多 公司经营状况不佳,企业效益下滑。这也是部分涂料业上市公司近年出现亏损的主要 原因。 从今后看,加入WTO后涂料业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从关税方面看,到2005年三分 之二的化工中间体和制成品的关税有可能降低到5.5%~6.5%(部分制成品延迟到 2008年),化工原材料税率降到2%;到2008年化工产品平均关税将从现行实施税率 10.57%降到7%,这将增加国外涂料产品进入我国市场,国内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另外,考虑到涂料产品不宜长途运输供应的特点,国际跨国化工集团将加快在中国投 资建厂,这将加剧国内涂料行业各方面的竞争。 因此,加入WTO后,国际跨国集团凭借在资金、技术、人才、机制、品牌、信 息、营销方面的优势,将会兼并大量的国内企业,很多企业可能会在竞争中被淘汰。 在如此严峻的挑战下,部分前期亏损的上市公司提前运作,主动应战,选择产业转 型,这是考虑长期经营战略的结果,对一些企业来说,是有利于其长远发展的,如果 不进行有关产业转移,今后可能会陷入被动。

---------------------------------------------
上市公司重组--资产注入与股权注入差异研究

--------------------------------------------------------------------------------
资产重组  加入时间:2006-11-15 12:01:59  comlawyer  点击:500


    上市公司近期披露的重组方案中,特别是超过上市公司总资产70%的重大重组方案中,不难发现,注入上市公司的大多以资产(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土地使用权等)为主,而非股权。如中国航天机电集团拟将帐面净值2400万元的资产注入PT北旅;西宁特钢大股东以价值1.8亿的土地使用权注入上市公司;入主双虎涂料的山东力诺集团将2.852亿元资产注入上市公司;而ST黎明大股东注入上市公司近5亿元资产,绝大多数也采取了非股权转让的方式。资产注入与股权注入究竟有何不同,股权转让方式为何不受宠?  
    仅就重组过程中发生的成本看,资产注入的成本要远高于股权注入。资产注入的过程中,要涉及一系列税项如增值税、营业税、契税等等。据了解,一项总额为3亿元的资产注入,一般应缴税金要达到千万元以上。同时,如果存在与所注入资产相关的负债、担保,还要经债权人同意。而为了达到三分开的要求,与资产所匹配的公司所有人员,都要与新的资产所有者重新签订用工合同、聘任合同以及办理一系列手续。而如果公司采取股权注入的方式,其所负担的税务成本大部分为印花税,如果该股权不存在抵押、质押等法律障碍,则股权注入所履行的程序相对简单。由以上分析不难看出,资产注入的税务成本与繁琐程度都要大大超过股权注入。但既然如此,企业为何仍然不惜气力,热衷于资产注入方式呢?  
    资产注入的方式有助于保障注入资产的质量及盈利能力。资产原来所在公司所涉及的负债、呆帐,以及一些潜在的可能对上市公司造成不良影响的事项,如果不存在法律障碍,在保障该资产独立营运的前提下,都可以屏蔽在上市公司之外。从而使注入上市公司的资产质地更加优良。此前双虎涂料进行的资产置换中,入主双虎涂料的山东力诺集团将旗下濮阳力诺玻璃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濮阳力诺)的2.852亿元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其中净资产2.714亿元,负债仅为1387万元(上述数据为帐面价值,评估基准日为2001年6月30日)。而在披露的濮阳力诺在同一天的资产负债表中其总资产为2.852亿元,负债总计为2.398亿元。由此可见,绝大多数负债没有被注入双虎涂料,注入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也因此得到了进一步保障。反之,利用股权注入的方式则不能达到上述剥离负债效果。两相比较,前者自然对上市公司更有利。  
    其次,在重大资产重组中,资产注入与股权注入在信息披露的要求方面有较大不同。按照《上交所股票上市规则》的要求,收购资产所应披露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其资产帐面值、评估值,资产运营情况等。如果收购所有者权益,则应当介绍公司的基本情况和最近一期经审计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如果该所有者权益占上市公司总资产的50%以上,且占被收购企业所有者权益的50%以上,则要披露该企业近三年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及现金流量表。当然,该股权置入上市公司后,被收购公司还要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从上述要求中可见,选择资产注入方式,可以简化信息披露,甚至规避一些企业不愿公之于众的事项。  
    再者,《公司法》要求公司对外投资不得超过公司净资产的50%,这也使很多重大资产重组活动会以资产注入的方式进行。  
    不难看出,在上市公司重组过程中,在资产注入方式与股权转让方式都可以选择的情况下。对于重组方而言,虽然资产注入方式的当期成本较高,但却有助于保障注入上市公司的资产的质量与盈利能力,而且上市公司与资产原属公司可能存在的诉讼、担保等潜在风险也可以由此剥离。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深陷困境的上市公司,重组方希望利用置换总资产的70%以上,恢复上市公司的融资能力。所以,是否有助于保障企业脱胎换骨,重新焕发活力,才是重组方所考虑的关键问题。因此,重组方热衷于资产注入,就不难理解了。   
-------------------------------------------------
业内分析正视我国涂料行业并购现象
--------------------------------------------------------------------------------

2005年以来我国涂料行业的并购热潮渐成趋势。并购现象开始在非上市公司特别是民营企业升温,标志着我国民营涂料企业的实力不断增强,我国开始由涂料强国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这些并购行为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思索呢?专家日前提醒业界正视我国涂料行业并购现象,引导和利用它为壮大我国涂料行业发挥积极作用。
近年我国涂料业的并购案主要包括:一是阿克苏·诺贝尔成功收购广 州涂易得公司的涂料业务;二是美涂士携手生产防腐涂料的扬州金陵特种涂料厂,并成功收购了生产绝缘漆的浙江荣泰科技企业有限公司和生产防火涂料的北京三旗涂料;三是湘江涂料厂收购郑州双塔油漆厂,完成国内涂料业最大的企业并购;四是浙江民营涂料企业南方涂料工业有限公司顺利入主有着40多年历史的南京木器厂。
专家表示要对并购要有清醒的认识,这是大势所趋,不必谈之色变。目前我国涂料产量全球排名第2,排名第1的美国年产600万吨、有670家企业,排名第3的日本年产200万吨、有167家企业;而我国年产量500多万吨,却有8000多家企业,行业集中度非常低。中国涂料市场的整合乃是大势所趋,涂料企业对随时有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并购行为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何去何从要未雨绸缪。
适时与强势企业联手不失为可行之策。专家说,与外资企业相比国内涂料企业在资金、技术、品牌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一部分目前很难突破3个亿发展瓶颈的中型涂料企业,或者有一技之长的特色涂料企业,不妨考虑和国内强势企业或外资企业合作,借助对方优势壮大自己。除了在硬件设备上保持一定优势外,关键要有渠道、选择区域重点发展,争取成为占有量可观的特色强势品牌。如果始终抱着宁为鸡头、勿为牛尾的想法,市场占有率可能会越来越小。
并购过程中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已的企业,以求优势互补。有能力通过并购等手段做大做强的国内涂料企业,在实施并购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选择适合的合作对象,务求在某个或某些方面优势互补。如果双方产品、渠道等雷同,单单是扩大产能,可能不是“1+1>1”,还会因管理跟不上、渠道冲突而导致彼此业绩滑坡。特别是收购上市公司或企业上市当慎行,由于前期红太和力诺工业都已转型,目前从事涂料主营业务的仅有丰华股份、灯塔油漆、西北化工与渝三峡4家上市公司,但因包袱过重或管理不善主营业务惨淡,涂料行业在并购过程中如果关注上市公司一定要慎重,不要为贪图知名度的提升或圈得一点发展资金而背上沉重包袱,如果企业自己有能力上市到不妨考虑。
在并购过程中切忌贪大求全,必须警惕多元化的陷阱。进行多元化的前提是在一个行业中已经做得极大并且极为成功,否则结局可能并不理想。据中国树脂&tracelog=pd_info_promo" target="_blank">环氧树脂行业协会专家介绍,以地坪涂料特别是环氧树脂地坪涂料独树一帜的秀珀,近年染指常规装修漆反而削弱了自己的优势;涂料行业第1家设立博士后工作站的鸿昌涂料,近年来把大部分精力转向了牛仔服装的生产,目前在涂料行业几乎没了声音。中国涂料行业要做大做强就应当走一元化之路。阿克苏·诺贝尔公司日前宣布出售油墨和粘合剂用树脂业务资产,华润涂料也于2005年10月将旗下的广东先达合成树脂有限公司出售给了荷兰dsm公司,都是为了集中精力做好涂料产品。国际和国内最大的2个涂料企业,都开始走一元化之路,不能不引起一些热衷于并购盲目贪大求全的涂料企业反思。


-------------------------------------------------

中国涂料行业与上市公司分析

--------------------------------------------------------------------------------

2003年03月10日 10:18 长城证券
   
  1. 世界涂料行业概况(准确捕捉股票上涨的第一天!进入…)  

  1.1. 世界涂料市场增长趋缓  

  世界涂料行业已经走过了高速发展时期,进入成熟期。并且发达国家市场已趋饱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由于巨大的市场潜力成为大公司竞争的焦点。据美国Freedonia集团预测,至2005年世界涂料需求年均增长率将为3.7%,将达到2800万吨,其中亚太市场增长最快。亚太地区虽然印度、韩国和中国台湾也有较快增长,但中国大陆将以更快速度增长,年均增速将达6.6%。东欧涂料市场年均增长率约为8%,西欧、北美和日本的涂料市场年均增长率为2%-3%。但是,北美和西欧仍将继续占全球涂料需求量的一半以上。  

  1.2. 环保概念和产品创新主导市场潮流  

  在市场日趋饱和的情况下,环境保护形成世界潮流,涂料新产品、新功能的研究和开发成为国际涂料生产企业吸引客户和开拓市场的“法宝”。罗姆哈斯公司Morton粉末涂料分部与Cyctics公司组建了研发联合体,开发低粘度粉末涂料配方,生产薄层热塑性涂料。美国豪斯实验室对民用建筑使用效果的测试结果表明,这种涂料在夏天能使建筑物的空调能耗至少减少64%。这种涂料已由航天领域推广到民用建筑和工业设施,在化工液体储罐、罐车隔热和各种设备的表面防腐等方面具有市场潜力。澳大利亚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雷蒙·布鲁克发明了“安舒特”高科技新型涂料,用户实际应用表明,这种新型涂料集保温、防水、防毒、防腐蚀为一体,具有卓越的抗太阳辐射隔热性能和超强的防水防腐特性,不仅能大大降低经营费用,满足环保要求,而且使用寿命在8年以上。这种涂料已在澳大利亚、美国、法国、德国、科威特、南非、印度等十几个国家广泛使用。我国新疆塔里木油田塔中作业区生活营房和站内外输泵房房体外部喷涂这种涂料后,夏天室内温度比使用前降低9-12℃。  

  1.3. 国际涂料巨头纷纷进行战略购并,开拓新兴市场  

  随着消费者和国际社会对环境保护的关心,国际涂料行业的产品研发投入不断增加,而世界涂料市场的日趋饱和导致竞争更加激烈。这些种种原因导致国际涂料企业,包括一些巨头,为达到全球合理化经营目的,不断进行全球范围内的收购兼并与合作合资形成市场一体化的规模效应,并通过一定程度的垄断来提高竞争力。此外,这种收购、兼并、整合已成为一种趋势,并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蔓延。  据统计,美国最大的10家涂料公司的年产量占美国涂料总量的70%以上。世界10家最大的涂料公司的年产量占世界涂料总量的1/3,市场占有率则达到60%。目前,由荷兰阿克苏公司和瑞典诺贝尔公司合并而成的阿克苏-诺贝尔公司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涂料生产商,年销售额达56亿欧元,并且正在通过购并重组来进一步拓展其在美国和亚洲的涂料业务。美国宣威公司以8.3亿美元收购赫顿公司后,又相继收购了智利和巴西两家涂料公司。  

  2. 中国涂料行业概况  

  2.1. 中国涂料市场商机无限:奥运、世博、西部开发  

  目前我国涂料产量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但人均年消费量却大大低于工业发达国家。其中,美国人均年消费量22千克,德国人均消费27千克,日本人均消费17千克,世界平均水平为4千克,而我国仅2千克,市场发展空间十分巨大。根据专业人士的预计,受奥运工程、上海世博会及西部大开发等的带动,今后几年我国涂料的消费市场将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2003年我国涂料产量预计可达220万吨,增长率达10%左右。市场总的发展态势是:总量供大于求,中低档产品过剩,部分高档产品供应不足,需求呈多层次、多元化发展态势,专用漆比重进一步增加。  

  今后几年,北京与奥运相关的建设将带动建筑业的持续升温,与之相关的高品质环保涂料行业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到2008年,北京市的星级饭店数量将由现在的568家增加到800家。仅四星与五星级的饭店就将增加33家。加上奥运工程的启动和危房改造的力度加大,每年新开工面积成倍增长。这对涂料企业而言,无疑是个大喜讯,据专家估计,北京奥运会的涂料商机将是280亿元左右。而经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直接投资将超过30亿美元,所带动的扩大投资是直接投资的5至10倍,基础建设、展馆、广告宣传等等各方面的建设和投资将为涂料企业提供巨大商机。  

  同时,随着西部大开发以及农村建设的深入进行,以城市为重点的民用需求向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扩张延伸,城镇住房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并日益向个性化、人文化、多样化方向发展,已从一般物质要求向精神乃至情感方向延伸,竞争形态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如全方位的质量保证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全过程的质量跟踪服务、以客户为主体的现代营销方式、以双赢理念构筑各种利益的共同体等。有资料显示,2002年全国涂料产量有望突破200万吨,同比增长10%以上,18类涂料中,产量最大的品种是醇酸树脂漆,其次是酚醛树脂漆,高档合成树脂涂料比例达到70%左右,节能低污染涂料比例约占26%。   

  2.2. 中国涂料市场成为国际巨头们的必争之地  

  中国涂料市场的巨大的需求和增长潜力引人注目,国外涂料产品大量进入中国的同时,国际涂料大公司纷纷以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独资办厂、合资办厂、产品直接进入等不同形式进入中国市场,使独资、合资的涂料企业总数达到300家以上,而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据统计,截至2002年年底,世界十大涂料公司如日本的立邦、关西和普罗明特,英国的ICI,美国的宣威、威廉姆斯和杜邦,荷兰的阿克苏诺贝尔,德国的巴斯夫和汉高,全部在中国设立了总代理或建成了生产厂。据调查,国际涂料企业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45%左右,其中,ICI和立邦的产品销售额现占中国涂料市场的30%。在中高档产品领域,两家公司几乎控制了一半的市场。  

  阿克苏诺贝尔是全球最大的油漆生产商和供应商,在全球涂料领域拥有包括来威漆等几十个知名品牌。作为世界最大的涂料公司,阿克苏诺贝尔进入中国市场并不算晚,但是相比起英国的ICI和日本的立邦,却明显有落后的感觉。为加快在中国的投资,阿克苏—诺贝尔公司将在苏州中国涂料中心建设涂层树脂装置,计划2004年投产。同时,在2003年1月成立阿克苏诺贝尔涂料(天津)有限公司,该项目一期投资1千万美元,为美克家具配套生产家具漆和为摩托罗拉配套生产特种塑料漆,二期生产金属漆,全部投资将达2千万美元。  

  立邦进入中国市场比较早。在营销上,立邦公司一直采用“亲近消费者”的路线。虽然立邦的工厂已遍及亚洲、欧洲以及美洲十几个国家及地区,但其最主要的市场还是亚太市场。据报道,2001年立邦在中国的销售额已经超过了15亿人民币。立邦在中国已经建立了一个庞大的销售体系。立邦准备在广州开发区投资3亿元人民币建立邦在中国最先进的生产厂,预计今年将投入使用,年产量至少达到10万吨规模,同时,投资41亿日元使廊坊和苏州公司的生产能力各扩建为16万吨,上海公司的生产能力扩建为14万吨。  

  在国内的涂料市场上,ICI这三个字母几乎成了一类涂料的代名词,由此可见其在中国涂料市场的地位。去年6月,ICI集团的主席查尔斯·史密斯在上海访问时透露:ICI在中国的投资总额已经达1.1亿美元。中国区执行总裁穆拉利透露ICI将把研发中心就设在广州。ICI还会在适当时机考虑在广州和上海的两家公司增资。   

  另外,瑞士的科莱恩、汽巴精化、伊士曼化学等也早已进入中国市场,并且通过与扬子石化、齐鲁石化等本地大型化工企业合资的手段实现本地化生产和销售,成为中国市场的主要涂料供应商。  

  2.3. 中国本地涂料企业陷入困境

  国内建筑涂料市场需求庞大前景光明已毋庸置疑,但我国涂料企业的发展状况却不容乐观,国内优质涂料市场却几乎不见国产涂料的踪影。首先,国内涂料企业营销策略失当。比之于欧美涂料市场,国内涂料市场还很不成熟,国外的注重产品的质量和指标,而国内消费者注重品牌。所以,立邦、ICI等这些外资企业非常重视广告和品牌的宣传,而国内涂料企业却往往采取喝涂料、涂鱼缸、到繁华闹市区给模特涂油漆等一些可能会“适得其反”引起消费者反感的方式。其次,产品质量与国外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差距。有的产品虽也能达到国际同等水平,但品种、颜色等比较单一,也致使产品的发展状况不尽如人意。第三,国内涂料企业小而散、技术落后、产品研发能力较差。中国涂料企业现有近8000家,但没有一家企业能够进入世界涂料50强,能达到年产5000吨以上的大型企业也不足3%。第四,国外同行介入,洋品牌争夺国内市常中国加入WTO后,巨大的市场需求,促使国外同行业加大投资力度,力图以技术性能和规模化经营战略进入中国涂料市常例如:“立邦”公司以其雄厚的资本、先进的技术及强大的品牌优势,并配以猛烈的广告攻势,仅仅两年多的时间就占据了中国近一半的市场份额。第五,洋品牌在中国投资建厂,实施“本土化”的战略手段。他们对中国进行掠夺式的人才战略也将会导致中国本土领域内人才的流失,使中国更加处于不利地位。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洋涂料”登陆中国往往擎出“绿色环保”这个王牌概念。目前,我国已禁止有害的建筑材料在市场上销售。国外涂料企业把它看作是抢占甚至重新瓜分中国涂料市场的“黄金时段”,纷纷加大投资力度。有关资料还表明,国外的环保涂料平均使用率已经达到80%,而在我国却不足25%,而这25%的使用份额绝大多数还为外资涂料企业的产品占据。  

  今后几年内,我国涂料产业格局可能发生巨变。在资本、技术、产品质量性能等方面占有绝对优势的外资企业将抢占大中城市领域内的高档市场,而规模较小、集中度低的内资中小企业只能占领广大农村等欠发达地区的细分市场。而目前中国市场呈现高质量产品不足、低质量产品供应过剩的现状将对内资企业的发展极为不利。当前的中国涂料市场中,外资品牌企业的商机不断,而内资企业可能因中低档产品供应过剩、竞争过于激烈而使发展“雪上加霜”。在外资的冲击下,国内涂料企业有可能成为外商产品的加工企业,而兼并、重组、收购将可能成为下一步涂料市场的“重头戏”。  

  3. 中国涂料企业发展战略建议  

  中国加入WTO后、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西部大开发以及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给国内涂料行业一次良好的发展契机。首先,我国涂料工业经过20年的发展,在产品技术和工艺装备方面已领先于一些发展中国家,而且我国又比西方发达国家具备价格优势。其次,国内涂料企业比国外的企业更了解自己的建筑特点以及国内的消费需求,只要进一步加大技术投入和产品研发,就能够凭借较低的成本优势和对市场的了解重新在国内市场占据主流地位。第三,国外企业在抢滩中国市场的同时,也会带来他们先进的管理经验与高超的工艺技术,其生产、销售、科研方面都值得国内涂料企业学习与借鉴。第四,国内涂料企业还可通过与国外企业合资、合作以及与国内大企业合并、协作等方式,扩大自己的企业规模,在调整产品结构的同时,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总之,国内涂料企业必须从提高产品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入手,加速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实施名牌战略、集团战略,走专业化、规模化大生产之路,逐渐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才有可能立于未来的中国涂料市场。  

  4. 中国涂料行业上市公司分析  

  自1998年以来,我国涂料企业陷入极其低迷的状态。而相关上市公司市场表现可谓陷入“低谷中的低谷”。由于前期红太阳(000525)和力诺工业(600885)都已经实现转型,分别进入农药行业和化工新材料行业。目前真正从事涂料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仅有丰华股份(600615)、灯塔油漆(000695)、渝钛白(000515)、西北化工(000791)与渝三峡A(000565)五家上市公司。这五家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平均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228.29万元;平均净利润亏损1009.41万元。其中,渝钛白中报显示补贴收入已经达到542万元。  

  到现在为止,只有灯塔油漆公布了2002年的年报,并且因为每股亏损0.33元,连续两年亏损被ST,预计其他公司今年业绩也不会有大的改善。  

  表1  涂料类上市公司2002年前3季度经营情况  
  公司 代码 主营业务收入 净利润  
 丰华股份 600615 9619.45  -904.03   
 灯塔油漆 000695 12898.79  -5636.22   
 渝钛白  000515 17293.20  1288.20   
 西北化工 000791 5858.00  -449.00   
 渝三峡A 000565 20472.00  654.00   
 平 均     13228.29  -1009.41   

  数据来源:大智慧  

  虽然涂料类上市公司整体业绩仍然非常差,但是,经过几年来的残酷的市场竞争,国内一些规模较小的涂料企业被淘汰出局,而一些大型企业,比如上市公司红太阳(000525)和力诺工业(600885)都已转型至菊酯类农药行业与化工新材料行业,国内的涂料类上市公司的生存环境有所改善。从渝三峡A(000565)与渝钛白(000515)的经营业绩增长情况看出涂料类上市公司有企稳的迹象,并且丰华股份(600615)与西北化工(000791)两个公司,尽管仍然亏损,但主营业务利润也出现了较大比例的增长。更为重要的是,部分上市公司在产品的结构调整引人注目。如渝三峡A(000565)涂料产品的毛利率由2001年中期的17%上升至2002年中期的26%,其中其18类涂料产品中有5大类产品毛利率达30%以上;丰华股份(600615)由于加大了汽车漆的生产与销售,产品毛利率高大34%,远高于装饰漆15%的平均毛利率水平。

  总之,再经过几年来的调整,随着国内市场环境和竞争环境的改善,国内涂料行业相关上市公司有望在未来的两年内通过资产重组和引进外资逐步恢复过来,并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和正确的市场营销策略,培养出国内知名的涂料品牌,重新夺回失去的市场份额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6-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4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 油漆涂料 上市公司

绵世股份(000609)<--> 参股49%珠江化工 搬迁后2010年形成产能11万吨 权益产能5.39万吨
渝三峡A(000565)<-->搬迁后2009年形成涂料产能6万吨 2008年甘氨酸1期产能5万吨 草甘膦 除草剂  
西北化工(000791)<-->搬迁后2009年形成涂料产能10万吨
渝钛白(000515)<-->攀渝钛业 钛白粉
中核钛白(002145)<-->钛白粉

双虎涂料(600885)-->力诺太阳
灯塔油漆(000695)-->滨海能源
红太阳(000525)-->农药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6-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4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大家多多点击回复以下地址 股东们定有厚报 :)

http://bar.sina.com.cn/thread.php?tid=2149443997&bid=12520

【荐股大赛】绵世股份(000609):三年股价一万元
顶楼 [看好理由]:中国的高盛,小而强的投资集团,土地一级开发龙头,私人股权投资PE和风险投资创业投资VC先锋。由于2007.9.14成都天府新城的卖地分成收入计入报表,2007年预计实现每股收益4元以上,深市业绩第一;成都天府新城剩余土地300亩预计在2008年结算形成净利润折合每股收益8元以上,中新绵世郫县项目2008年2008年结算形成净利润折合每股收益2元以上,两项合计2009年业绩10元以上。公司还参股香港泛亚太资产管理(国际)有限公司、广州黄埔化工有限公司、广州珠江化工集团等,预计该三家主要公司将为公司在2009年和2010年带来每股收益最保守至少0.3和0.6元。另外在成都天府新城二期之后的项目确定开发和分成比例后,有望在2009年实现每股收益48元,2010年每股收益88元。

[目标价位]:10000元

对比,2006年每股盈利0.25元,2007-2010连续四年净利润较上一年增长分别为1680%,310%,369%和183%,最近4年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平均为>636%。

2006年底该股股价为8元,2008年初现价70,仅上涨8.8倍,对比于同期一些业绩高成长股20-30倍的涨幅,该股股价至今仍未反映其真实价值,仍存在极大的上涨空间。

取50倍平均市盈率乘以每股盈利,得出:
3个月内目标价210元,距离现价上涨空间为3倍(相当于2008年16倍PE)
6个月内目标价650元,距离现价上涨空间为9倍(相当于2009年13倍PE)
12个月内目标价2400元,距离现价上涨空间为34倍(相当于2010年27倍PE)
24个月内目标价4400元,距离现价上涨空间为63倍(相当于2011年27倍PE)
36个月内目标价10000元,距离现价上涨空间为143倍(相当于2012年31倍PE)

[到达目标价时间]:3年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6-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 天

发表于 2008-1-4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真敢想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3-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5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支持

刚刚在74元入了,希望楼主说的真的.....大家有时间进来这里说一下,另外请问楼主下个星期应该怎么操作...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5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不敢T+0 错过好多次机会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5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000609的成交分布数据的统计分析:

以20万元为门限,
每笔成交额大于20万元的定义为大单成交;
每笔成交额小于20万元的定义为小单成交;


第一阶段:盘整蓄势期
20070509-20070912 = 90天

最高:= 25.85
最低:= 15.08
振幅:= 52.63%
均价:= 21.21
换手:= 530.11%

大单成交累计净买入为:+11385手
小单成交累计净买入为:-20507手

也就是说,在90个交易日的盘整蓄势期间,
主力大户累计净买入约0.24亿元;
同期散户累计净卖出约0.43亿元;



第二阶段:大幅拉升期
20070913-20071016 = 18天

最高:= 58.71
最低:= 23.43
振幅:= 85.90%
均价:= 35.37
换手:= 111.25%

大单成交累计净买入为:+95222手
小单成交累计净买入为:+23260手


也就是说,在18个交易日的大幅拉升期间,
主力大户累计净买入约3.37亿元;
同期散户累计净买入约0.82亿元;



第三阶段:大幅回落期
20071017-20071203 = 33天

最高:= 64.96
最低:= 39.00
振幅:= 49.94%
均价:= 52
换手:= 120.7%

大单成交累计净买入为:-34794手
小单成交累计净买入为:-11011手


也就是说,在33个交易日的大幅回落期间,
主力大户累计净卖出约1.81亿元;
同期散户累计净卖出约0.57亿元;



第四阶段:再次拉升期
20071204-20080104 = 17天

最高:= 76.54
最低:= 38.11
振幅:= 67.04%
均价:= 59.14
换手:= 72.25%

大单成交累计净买入为:+34795手
小单成交累计净买入为:+10780手


也就是说,在17个交易日的再次拉升期间,
主力大户累计净买入约2.06亿元;
同期散户累计净买入约0.64亿元;


609.png

[ 本帖最后由 太白山人 于 2008-1-5 17:25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6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白人统计能说明什么?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7-7 00:26 , Processed in 0.049772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