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酣睡者

振华重工(600320,900947)长期跟踪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8 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上海汇丰 于 2009-5-6 21:13 发表
是二位让我对振华有所了解 谢谢 但愿近日能加速上扬:*19*:

我是价值投资的崇拜者,但又是门外汉,继续向LZ学习从一而终的坚韧
坚韧是通过透彻的了解产生的


*d:1* 坚韧是通过透彻的了解产生的*d:1*

转一段:
“最近,《潜伏》热播,对余则成来说,忠诚就是他的信仰;对翠平而言,爱就是信仰;左蓝信仰革命,吴站长、谢若林信仰金钱,陆桥山信仰权力,李涯信仰党国,龙二信仰江湖,小地主信仰居家过日子……实际上,宗教、偶像、道德、准则、信条,爱人,(优秀企业和优秀的CEO),都可以成为信仰,(只要你理解、信任并热爱它)。”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1-12-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 天

发表于 2009-5-8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hanmin 于 2009-5-8 01:42 发表


*d:1* 坚韧是通过透彻的了解产生的*d:1*

转一段:
“最近,《潜伏》热播,对余则成来说,忠诚就是他的信仰;对翠平而言,爱就是信仰;左蓝信仰革命,吴站长、谢若林信仰金钱,陆桥山信仰权力,李涯信 ...

原帖由 酣睡者 于 2009-5-7 17:35 发表
上海汇丰,转发给你两段话,希望对你投身价值投资有一点点帮助!

以日计之,则栋梁之利缓而薪之利速;以岁计之,则薪之利一而栋梁之利百。

人生有如负重致远,不可急躁。



谢谢二位:*18*: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3-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0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d:1* *d:1* *d:1*

佩服楼主,600320买卖过N次,没赚到钱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5-12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技术资金密集,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确保装备制造业平稳发展,加快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化水平,推动产业升级,特编制本规划,作为装备制造业综合性应对措施的行动方案。规划期为2009-2011年。

  一、装备制造业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已经形成门类齐全、规模较大、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8号)实施以来,装备制造业发展明显加快,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水平显著提高,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部分产品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跃居世界前列。我国已经成为装备制造业大国,但产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基础制造水平落后、低水平重复建设、自主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困难等问题依然突出。同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外市场装备需求急剧萎缩,我国装备制造业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势头明显趋缓,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下滑,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应该看到,我国目前正处于扩大内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先进装备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金融危机加快了世界产业格局的调整,为我国提供了参与产业再分工的机遇,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抓住机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强技术创新,促进装备制造业持续稳定发展,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贡献。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托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大规模开展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工作;通过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基础配套件和基础工艺水平;通过加快企业兼并重组和产品更新换代,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努力推进装备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二)基本原则。
  坚持装备自主化与重点建设工程相结合。加强政策支持和市场引导,充分利用实施重点建设工程和调整振兴重点产业形成的市场需求,加快推进装备自主化,保障工程需要,带动产业发展。
  坚持自主开发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支持企业自主开发新产品,鼓励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引导企业逐步由依赖引进技术向自主创新转变,大力推进技术产业化。
  坚持发展整机与提高基础配套水平相结合。努力实现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带动基础配套产品发展。提高基础件技术水平,开发特种原材料,扭转基础配套产品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
  坚持发展企业集团与扶持专业化企业相结合。支持装备制造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发展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鼓励主机生产企业由单机制造为主向系统集成为主转变,引导专业化零部件生产企业向“专、精、特”方向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三)规划目标。
  1.产业实现平稳增长。保持装备制造业生产经营稳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逐步上升,为扩大内需、转变发展方式、确保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保障。
  2.市场份额逐步扩大。提高国产装备质量水平,扩大国内市场,国产装备国内市场满足率稳定在70%左右,巩固出口产品竞争优势,稳定出口市场。
  3.重大装备研制取得突破。全面提高重大装备技术水平,满足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重点产业调整振兴需要,百万千瓦级核电设备、新能源发电设备、高速动车组、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等一批重大装备实现自主化。
  4.基础配套水平提高。基础件制造水平得到提高,通用零部件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关键自动化测控部件填补国内空白,特种原材料实现重点突破。
  5.组织结构优化升级。形成若干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工贸一体化大型企业集团,形成一批参与国际分工的“专、精、特”专业化零部件生产企业。
  6.增长方式明显转变。生产组织方式和重要生产工艺得到改进,现代制造服务业得到发展,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和污染物排放显著降低,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大型企业集团的现代制造服务收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20%以上。

  三、产业调整和振兴的主要任务

  (一)依托十大领域重点工程,振兴装备制造业。
  1.高效清洁发电。以辽宁红沿河、福建宁德和福清、广东阳江、浙江方家山和三门、山东海阳以及后续核电站建设工程为依托,推进二代改进型、AP1000核电设备自主化,重点实现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控制棒驱动机构、核级泵阀、应急柴油机等主要设备的国内制造。以东北、西北、华北北部和沿海地区大型风电场工程为依托,推进风电设备自主化,重点实现变频控制系统、风电轴承、碳纤维叶片等产品的国内制造。进一步提高70万千瓦以上水电设备、大型抽水蓄能机组、百万千瓦级超临界/超超临界火电设备、大型燃气机组、垃圾焚烧发电设备等技术装备的性能质量。开发太阳能发电设备。发展大型火电、核电站辅机。
  2.特高压输变电。以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示范工程为依托,以交流变压器、直流换流变压器、电抗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全封闭组合电器等为重点,推进750千伏、1000千伏交流和±800千伏直流输变电设备自主化。
  3.煤矿与金属矿采掘。以平朔东、胜利东二号、白音华、朝阳等十个千万吨级大型露天煤矿,酸刺沟等十个深井煤矿,以及大型金属矿建设为依托,大力发展新型采掘、提升、洗选设备,重点实现电牵引采煤机、液压支架、大型矿用电动轮自卸车、大型露天矿用挖掘机等设备的国内制造。
  4.天然气管道输送和液化储运。以西气东输二线、陕京三线等天然气管道输送工程为依托,发展长距离输送管道燃压机组、大型管线球阀和控制系统等装备;以浙江、江苏、珠海、青岛等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工程为依托,发展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及接收站等设备。
  5.高速铁路。以在建的京沪、京广、京沈、沪昆等约1万公里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以及西部干线铁路、煤运通道建设项目为依托,组织实施铁路交通设备自主化,实现高速动车组、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内燃机车、重载货车、大型养护机械等装备的国内制造。
  6.城市轨道交通。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7个城市近70条线路工程项目为依托,重点实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信号系统、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制动系统、主辅逆变器等机电设备自主化。
  7.农业和农村。以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工程为依托,大力发展大功率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节能环保中型拖拉机等耕作机械,通用型谷物联合收割机、新型半喂入式水稻联合收割机、高效玉米联合收割机、自走式采棉机等收获机械,免耕播种机,节水型喷灌设备等。适应新农村建设、农业现代化的需要,重点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成套设备、灌溉和排涝设备、沼气除料设备、农村安全饮水净化设备等。
  8.基础设施。适应交通、能源、水利、房地产等行业发展需要,以大型隧道全断面掘进机、大型履带吊和全路面起重机、架桥机、沥青混凝土搅拌和再生成套设备等为重点,发展大型、新型施工机械;以空管设备和空管自动化系统、行李和货物高速分拣系统、安检设备与智能化监测系统、航显综合系统及设备、机场信息集成系统及设备等为重点,发展机场专用装备;以大型斗轮堆取料机、翻车机、装卸船机等为重点,发展港口机械。
  9.生态环境和民生。适应环境保护和社会民生需要,大力发展污水污泥处理设备、脱硝脱硫设备、余热余气循环再利用设备、环境在线监测仪器仪表,食品、药品、煤矿瓦斯等安全检测设备,重大事故应急救援设备,数字化医疗设备等。
  10.科技重大专项。加快实施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高速精密复合数控金切机床、重型数控金切机床、数控特种加工机床、大型数控成形冲压设备、重型锻压设备、清洁高效铸造设备、新型焊接设备与自动化生产设备、大型清洁热处理与表面处理设备等八类主机产品,基本掌握高档数控装置、电机及驱动装置、数控机床功能部件、关键部件等的核心技术。
  (二)抓住九大产业重点项目,实施装备自主化。
  1.钢铁产业。以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确定的工程为依托,以冷热连轧宽带钢成套设备、大型板坯连铸机、彩色涂层钢板生产设备、大型制氧机、大型高炉风机、余热回收装置等为重点,推进大型冶金成套设备自主化。
  2.汽车产业。结合实施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重点提高汽车冲压、装焊、涂装、总装四大工艺装备水平,实现发动机、变速器、新能源汽车动力模块等关键零部件制造所需装备的自主化。
  3.石化产业。以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确定的工程为依托,以千万吨级炼油、百万吨级大型乙烯、对苯二甲酸(PTA)、大化肥、大型煤化工和天然气输送液化储运等成套设备,大型离心压缩机组、大型容积式压缩机组、关键泵阀、反应热交换器、挤压造粒机、大型空分设备、低温泵等为重点,推进石化装备自主化。
  4.船舶工业。结合实施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重点提高焊接、涂装工艺装备水平,实现船用柴油机、曲轴、推进器、舱室设备、甲板机械等关键零部件制造所需装备的自主化。
  5.轻工业。结合实施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食品机械、制浆造纸机械、塑料成型机械、制革制鞋机械、光机电一体化缝制机械、包装设备以及食品安全检测设备等为重点,推进轻工机械自主化。
  6.纺织工业。结合实施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粗细联、细络联、高速织造设备,非织造成套设备、专用织造成套设备,高效、连续、短流程染整设备等为重点,推进纺织机械自主化。
  7.有色金属产业。结合实施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高精度轧机、大断面及复杂截面挤压机等为重点,推进有色冶金设备自主化。
  8.电子信息产业。结合实施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集成电路关键设备、平板显示器件生产设备、新型元器件生产设备、表面贴装及无铅工艺整机装联设备、电子专用设备仪器及工模具等为重点,推进电子信息装备自主化。
  9.国防军工。结合国防军工发展需要,以航空、航天、舰船、兵器、核工业等需要的关键技术装备,以及试验、检测设备为重点,推进国防军工装备自主化。发挥军工技术优势,促进军民结合。
  (三)提升四大配套产品制造水平,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1.大型铸锻件。重点发展大型核电设备铸锻件,百万千瓦级超临界/超超临界火电机组铸锻件,70万千瓦以上等级大型混流式水轮机组铸锻件,石化、煤化工重型容器锻件,冷热连轧机铸锻件,大型船用曲轴、螺旋桨轴锻件,大型轴承圈锻件等。
  2.基础部件。重点发展大功率电力电子元件、功能模块,大型、精密轴承,高精度齿轮传动装置,高强度紧固件,高压柱塞泵/电动机、液压阀、液压电子控制器、液力变速箱,气动元件,轴承密封系统、橡塑密封件等。加快发展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及仪器仪表、中高档传感器等。
  3.加工辅具。重点发展大型精密型腔模具、精密冲压模具、高档模具标准件,高效、高性能、精密复杂刀具,高精度、智能化、数字化量仪,高档精密磨料磨具等。
  4.特种原材料。重点发展耐高温、耐高压、耐腐蚀电站用钢(钢管),大型变压器用高磁感取向硅钢,高压、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用绝缘材料,高速列车转向架、轮对用特种钢,飞机用高档铝型材,轴承、齿轮、模具、量具、刃具、高强度紧固件用特种钢,机床滚珠丝杠和直线导轨专用钢材,高耐磨钢,高强度、耐高温、低磨损、长寿命复合密封材料等。
  (四)推进七项重点工作,转变产业发展方式。
  1.加快产业组织结构调整。重点支持装备制造骨干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重组,逐步形成具有工程总承包、系统集成、国际贸易和融资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加大对重点基础配套企业的投入力度,引导民营资本和外资投向基础零部件、加工辅具等领域,发展一批高起点、大规模、专业化企业,健全产业配套体系。
  2.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科研投入力度,集中攻克一批长期困扰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加快建设一批带动性强的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等,提升企业产品开发、制造、试验、检测能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鼓励科研院所走进企业,支持企业培养壮大研发队伍。
  3.提高专业化生产水平。改进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合理配置资源,整合区域内铸造、锻造、热处理、表面处理四大基础工艺能力,建设专业化生产中心。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力度,推广先进制造技术和清洁生产方式,提高材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
  4.加快完善产品标准体系。加快制(修)订装备产品技术标准,提高标准水平,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淘汰落后产品。跟踪国际先进技术发展趋势,注重与国际标准接轨,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促进自主创新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5.利用境外资源和市场。充分吸收借鉴境外先进管理经验,有选择地引进先进技术,为海外专业技术人才回国工作创造良好条件,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兼并重组境外企业和研发机构。稳定和扩大装备产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和成套水平。
  6.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围绕产业转型升级,支持装备制造骨干企业在工程承包、系统集成、设备租赁、提供解决方案、再制造等方面开展增值服务,逐步实现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延伸扩展研发、设计、信息化服务等业务,为其他企业提供社会化服务。
  7.加强企业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引导装备制造企业加快改革步伐,优化产权结构,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管理,全面提高科学决策和生产、经营水平,增强参与国际竞争和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改进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加强产品质量管理,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措施,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引进和培养创新型研发设计人才、开拓型经营管理人才、高级技能人才等专业人才,强化职工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

  四、政策措施

  (一)发挥增值税转型政策的作用。
  充分发挥增值税转型政策对企业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装备更新,调整产品结构,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二)加强投资项目的设备采购管理。
  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要支持自主创新的技术装备。项目申报文件中须附有设备采购清单,项目咨询评估阶段需对设备采购方案进行评估,项目实施阶段要加强对设备招投标的监督和指导,确保自主创新设备采购方案的落实。
  (三)鼓励使用国产首台(套)装备。
  建立使用国产首台(套)装备的风险补偿机制。鼓励保险公司开展国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业务。
  (四)加大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投资力度。
  制定《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项目及产品目录》,支持使用国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支持目录内装备的自主化、节能节材减排改造、企业兼并重组后内部资源整合、区域性四大基础工艺中心建设、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等。
  (五)支持装备产品出口。
  完善出口退税政策,适当提高部分高技术、高附加值装备产品的出口退税率。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出口信贷资金投放,支持国内企业承揽国外重大工程,带动成套设备和施工机械出口。
  (六)调整税收优惠政策。
  鼓励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对生产国家支持发展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确有必要进口的关键部件及原材料,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在对铸件、锻件、模具、数控机床产品增值税实行先征后返的政策到期后,研究制定新的税收扶持政策,调整政策适用范围,引导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
  (七)推进企业兼并重组。
  制定鼓励境内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重组的政策措施,妥善解决富余人员安置、债务核定与处置、财税利益分配等问题;对重组企业发行股票、企业债券、公司债券、中长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以及申请贷款等予以支持;对境内企业并购境外制造企业和研发机构,可给予相关项目贷款贴息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开展境内外并购贷款业务。
  (八)落实节能产品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
  用好节能产品补贴资金,对购买高效节能装备产品的终端用户给予补贴,2009年先行开展对高效电机推广应用的补贴。抓紧落实好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及早兑现到户。
  (九)建立产业信息披露制度。
  适时向社会发布产业政策导向、项目核准、企业重组、产能利用、进出口、生产销售库存等信息,为企业投资决策、银行贷款、土地预审等提供信息指导。
  (十)支持产品检验检测和认证机构建设。
  加强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提高质量检测水平。建设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新型装备产品检验检测和认证机构,完善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体系。

  五、规划实施

  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根据《规划》分工,尽快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规划》顺利实施。要适时开展《规划》的后评价工作,及时提出评价意见。
  各地区要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结合当地实际抓紧制定具体落实方案,确保取得实效。具体工作方案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报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有关部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5-12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Ainwan</i> 于 2009-5-10 00:06 发表 <a href="http://bbs.macd.cn/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638213&ptid=1243058" target="_blank"><img src="http://bbs.macd.cn/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a><br />
<img src="images/smilies/q1.gif" smilieid="75" border="0" alt="" /> <img src="images/smilies/q1.gif" smilieid="75" border="0" alt="" /> <img src="images/smilies/q1.gif" smilieid="75" border="0" alt="" /> <br />
<br />
佩服楼主,600320买卖过N次,没赚到钱啊
<br />

兄弟,慢慢来,别累着哈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3 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振华港机:进军海洋重工市场有板有眼2009年05月12日06:08  来源:




  振华港机在着力攻坚的海洋重工市场领域显露出更加明晰的目标和对策,如今已瞄准三大类海工产品,年内这一板块要占公司总产值的1/3,明后年达到1/2比重。为此,公司拟择机实施必要的再融资。这是振华港机总裁管彤贤在日前举行的2008年度股东大会上所做的明确表述。

  由于金融危机波影响到了全球贸易往来,弱化了船运与港口业务,最终传导到振华港机传统产业即港口机械未来的订单量。振华港机分管市场营销的常务副总刘启中坦陈,前两年最红火的时候平均一周签约1亿美元,而今年一季度才签了三、四亿美元订单。对此,管彤贤称,振华港机已经制定了12项保市场和增产值的有力措施,即在传统产品方面,通过提升港机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产值,力推高附加值的自动化码头系统进入欧美市场,并开发出适用于国内外中小港口需求的轻型岸桥;在新产品方面,要抓住机遇加快进军海洋重工、大型钢桥钢构等新产业,确保公司今年度完成350亿元年产值目标。

  在介绍振华港机海工产品目前进展情况时,管彤贤称,现已明确了市场有需求、公司有实力所做的有三大类海工项目,即铺管船、采油平台和海工紧缺配件。据介绍,该公司铺管船目前已开工8艘,其中3艘年内完工,到明年实现批量化产销;采油平台年内着手开工试产1台,明年进入小批量生产;加速研制目前国际海工设备市场紧缺的配套件,包括动力定位、提升齿条、优化锚绞机和优化全回转浮吊等,尽快实现批量供货。管彤贤还表示,同时要继续开发以钢为主的多元化产品市场,如挖泥船、风电桩基等都已在谋划布局中。

  管彤贤指出,振华港机眼下在争市场争项目上做得有声有色,但是资金投入上显得捉襟见肘。据悉,该公司今后两三年内在长兴基地扩建、南通基地新建等基建方面的固定资产投入将逾151亿元,这笔资金已可以实现“自行造血”解决,但在原材料购备、流动资金铺垫等生产性资金上则需通过银行贷款解决。据管彤贤解释,公司目前负债率已高达70%左右,如果不增加资本金,进一步贷款的话就会碰触负债率75%的红线,需要通过增发等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办法来扩充公司的资本金。

  至于具体募资时间,管彤贤表示,将在一年半载内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作者:杨伟中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谢炎阳)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1-12-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5-14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 4400吨铺管船船体成功下水

世界上技术最先进、效率最高,堪称铺管船的世界之最<br /><br />&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 2009年4月30日,我公司制作4400吨起重铺管船船体在靖江南洋船厂成功下水。<br /> <br />&nbsp; &nbsp; 公司总裁管彤贤在仪式上致辞提到,这艘船是当前世界上技术最先进、质量最好的一艘铺管船。该船总长197米、宽48米、型深20米、额定定员333人。船上起重机能力固定吊为4400吨,回转吊为3000吨。此船配备有7台总功率为30450千瓦的柴油发电机。10点锚泊定位系统,8台推进器组成DP2动力定位系统,同时满足了深水、浅水作业的要求。它具备双节管铺管功能,达到4公里/天。可满足300米水深铺管,小管径下的最大铺管深度可达1200米左右。自航能力为12节/小时。该船将于今年底交付投产。<br />&nbsp; &nbsp; 管总裁为下水仪式剪彩,此次下水仪式圆满成功。<br /><br />图:4400T铺管船船体下水仪式现场

[ 本帖最后由 酣睡者 于 2009-5-14 22:06 编辑 ]
6191301.jpg
6191301.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5-15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微利成就亿万富翁

那一年,美国南部遭受大灾害,当洛杉矶的街头出现募捐站时,第一个捐款的却是一个蓬头垢面、拖着一条残腿的年轻流浪汉。

流浪汉名叫斯加特,他的父母死了,他一直以乞讨为生。

这天,斯加特得到一个英国游客给的100美元,他已经挨饿两天了,但他没有走进餐馆,也没有装入口袋,而是抚摸了下手中稍皱的钞票,然后,一瘸一跛地走向募捐站,将这100美元投入了箱内。斯加特的这一“善举”,感动了现场所有的人,赢来一片掌声和眼泪,也深深感动了一位叫叶迪逊的富翁……

第二天,叶迪逊让人把斯加特找去,开门见山地说:“年轻人,昨天你的行为感动了我,一个残疾人有如此博爱的心,难能可贵。我想帮助你,让你过上受人们尊重的另一种生活。”说着,递出手中一张填好的支票。

斯加特没有接,叶迪逊稍怔了下,说我明白了,你并不想金钱的帮助,是想有自己的事业。见斯加特点点头,叶迪逊露出了笑容,马上问:“你说吧,想经营什么企业或者公司,需要多少钱投资?”

斯加特说出了自己的打算,他并不想经营企业,是想办一个送纯净水的公司。当时在洛杉矶,这是一种新行业,投资少,有一万美元就可以了。可是,利润却微薄,每一桶水只能赚到一颗泡泡糖。

“什么,只有一颗泡泡糖的利润?年轻人,你为什么不选择一个更赚钱的项目呢?”

“叶迪逊先生,我清楚我的能力,办一个送水公司可能更适合我,而且,我也希望能从一颗泡泡糖的利润赚起。”斯加特说到这里,看看叶迪逊,脸有些红了,目光里却充满了一种自信:“世上的任何财富,都是从一点点积累起来的,我相信叶迪逊先生您也是这样,就像大海经过无数年的容纳才有了自己澎湃的涛声。”

“不错,年轻人,你说的对极了!”叶迪逊连连点头,拍拍斯加特的肩,“我想你一定是上帝财产的管理人,你已经让我看到了你的‘财富’,你一定会成功的。”

在富翁叶迪逊的帮助下,斯加特办起送水公司,赚起微不足道的一颗泡泡糖的利润生意。时光很快在人们不经意间流逝过去了,20多年以后,美国富翁榜上出现了斯加特的名字,此时的斯加特不仅经营房地产、餐饮业,还涉足金融……

而且,每年一到圣诞节期间,流浪在洛杉矶的乞丐们,都会收到一位名叫“圣诞天使”的捐款,帮助他们度过一年中最寒冷的冬季。又过了很多年,人们才知道不留名的“圣诞天使”,原来就是斯加特,不幸的是他患了绝症,临终前,他将亿万资产捐给了美国的慈善事业。

斯加特却对自己很吝啬,他死后,人们在他的墓碑上找来找去,除了他的名字外,只刻有一颗不起眼的泡泡糖。  摘自《现代女报》


  -----------斯加特的特质,使他成为了财富的管理者.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9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司名称由"上海振华港口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5月18日公司相关变更手续已办理完毕,换领了新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ZPMC"商标不变。
  2009年5月22日起公司股票简称由"振华港机"、"振华B股"变更为" 振华重工"、 "振华B股";公司股票代码不变,仍为600320 、900947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6-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5-20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振华港机将更名为振华重工
本文来源于《财经网》  2009年05月09日 09:22  共有 0 条点评

  【《财经网》/上海】因经营范围不断扩展,海洋工程业务比重增大,上海振华港口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易所A股代码:600320;B股代码:900947,下称振华港机)将更名为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振华港机总裁管彤贤在5月8日召开的股东大会上表示,海洋工程业务将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2009年产值目标为350亿元,海工产品产值力争达到100亿元以上,占总产值的三分之一,逐年再扩大到二分之一。因此“港口机械”已不足以概括公司的主营业务,而要以“重工”替之。
  管彤贤表示,将持续加大基础建设投入,保证生产持续增长。2009年、2010年的基础建设投入预算分别为33.52亿元和33.62亿元。投入资金将来源于未分配利润、折旧、增发股票及少量银行贷款。管彤贤同时表示,振华港机正在筹办海工设计研究院和若干个内部研究所。
  财务总监王珏表示,由于需要垫付生产资金,在生产规模扩大后,公司的负债率将上升。考虑到目前公司的负债率已达到70%,继续上升将影响公司的金融形象,王珏表示,在2010 年前,公司将择机以适当方式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以增加资本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5-20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外汇套保有盈有亏 振华港机一季度净利降两成
本文来源于《财经网》  2009年04月29日 08:27  共有 0 条点评

  【《财经网》/上海】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的盈亏,成为上海振华港口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易所代码:600320,下称振华港机)2009年一季度净利润下跌两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振华港机4月28日晚间公布了2009年一季报。季报显示,公司当季实现营业总收入65.36亿元,同比增长8.46%,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0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13元,分别同比下降18.03%、22.22%。
  季报称,报告期内公司财务费用达到5.43亿元,同比增长860.76%,主要由于美元远期外汇合约到期交割损失和贷款利息支出增加所致。此外,由于研发费用增加,公司第一季度的管理费用达到3.30亿元,同比增长58.48%。这使振华港机在营收增长情况下出现净利润大幅下降。
  不过,根据季报,报告期内公司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5.92亿元,同比增长338.57%,主要由于部分美元远期外汇合约到期交割或展期出现的损失反映在财务费用中,而欧元远期外汇合约于报告期末公允价值评估收益增加所致。这部分收益亦是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主要来源。
  根据季报,振华港机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为0.07元。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5-20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振华港机拟更名 加速进军海洋重工市场

2009年04月0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杨伟中
公司去年实现净利润为25.51亿元增长22%,拟每10股送3股派0.34元
  ⊙本报记者 杨伟中

  

  振华港机今天结合年报公布所披露的董事会决议公告透露了一条重要信息,即拟更名为“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眼下的“港机”到今后的“重工”,显示这家公司主营业务的内涵正在扩充壮大。市场人士认为,振华港机已经卯足动力,谋求加速进入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领域。

  由于陆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开采量已渐趋收缩,海底油气的开采开始普及,由此带来了海洋重工设备市场的日趋兴旺。更为诱人的是,此类装备产品的行业平均毛利率高达40%左右。据介绍,多年来形成的当今世界4大海工设备制造中心,即美国休斯敦、美国新奥尔良、挪威奥斯陆和新加坡,如今都在向设计等软实力方面转向,而硬件制作大多转移出来。同时,我国也将海洋油气田开采工程已列入了国家重点扶植项目。管彤贤对此称,振华港机一定要抓住这样巨大的发展机遇。

  依靠港口机械产品起家的振华港机,已发展成为全球集装箱起重机市场上的老大,市场占有率达78%。对此,有机构投资者担心其未来业绩增长是否碰到了“天花板”。然而,振华港机早在三四年前已开始尝试把产业触角伸向海洋重工和大型钢构领域。通过与上海众多科研院校不断合作,振华港机如今已掌握了有关海洋工程与大型钢构关键设备的核心制造能力。

  如在钢构市场上振华港机已经崭露头角,它先后承接了韩国釜山公路桥、仁川二桥钢梁和上海东海大桥局部钢构,年前又一举中标成为美国旧金山新海湾大桥钢结构总承包商。与此同时,该公司显露出可制造包括铺管设备、动力定位、大型锚绞机和大型全回转浮吊等一系列海工装备的强劲实力。从最初为广州打捞局制造4000吨大型全回转浮吊起重船,到为中海油公司承建的目前世界第一重量级的7500吨大型全回转浮吊起重船;前不久,它为上航局建造而运用了平地造船技术的大型抓斗式挖泥船已下水、第一艘载有1700T浮吊的半潜船已启程赴美。据悉,现有三艘吨位分别为1200吨、3000吨和4400吨的铺管船已在建中。

  这一切均表明,振华港机在保持了传统的港机产品龙头地位的同时,已成功地将主营业务范围扩展到了上述两大前景看好的产业领域。事实上,从该公司今天公布的年报可见,包含了钢构和海工装备在内的新产品收入,在2008年度已占公司全年主营业务收入约11%。

  振华港机今日公布的年报显示,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274.43亿元、净利润为25.51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4%、22%,基本每股收益0.76元。该公司推出的分配预案为每10股送红股3股并派发现金红利0.34元(含税)。在2008年发行的短期融资券到期归还后,振华港机又拟在可发行融资券最高余额范围内,一次发行不超过41亿元的短期融资券。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5-20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振华港机双主业野心:海上重工业务突显

作者:朱宗文        发布时间:2008-09-18 09:52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08年9月17日,振华港机(600320.SH)发布对外重大合同公告称,“近日,我公司与西班牙ARBOREC DESARROLLOS SOCIEDAD ANONIMA签订一台浅水铺管兼4000T全回转浮式起重多用途船供货合同,总金额约为20亿元人民币。”

    这笔来自海上重工设备的订单对振华港机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与振华港机传统主业港口机械一台动辄几千万乃至上亿元的价格相比,海上工程机械高达几十亿的订单,每笔订单都意义重大。”振华港机证券法律部总经理李敏对本报记者表示。

    一些相关的研究资料显示,与振华港机的传统主业港口机械的全球市场规模不过几十亿美元相比,海上重工业务有500亿美元以上的容量,无疑对振华港机具有相当的吸引力。

    传统主业之惑

    振华港机在全球集装箱起重机领域的地位已难撼动。据英国权威杂志《Word Cargo News》第15次年度调查发现,2007年以来12月全球桥吊的订单数达到了389台,其中振华拿到了304台;2008年交付的桥吊数量达到了310台,其中振华交付了241台,占到市场份额的77%。

    “在手订单量同比增长在20%以上,从我们跟踪的订单来看景气度上无很大变化。”李敏说。尽管如此,振华港机的半年报显示,其集装箱起重机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7.8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只有5.42%,而主营业务利润仅增加0.67个百分点。

    很明显,振华港机的传统主营业务无论市场占有率还是利润增长上都达到了极致,继续上行空间不大。

    “由于港口设备方面无论是市场占有率还是产能方面的上升空间有限,且毛利率低,因此对于整合后的振华港机来说,能否成功转型是影响业绩的关键。”平安证券机械行业分析师王合绪认为。

    而大股东显然也看到了这一问题,正加快对振华的资产注入、消除同业竞争。

    五个月前,停牌数日的振华港机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通过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购买母公司中交股份拥有的上海港机100%股权及江天实业60%股权。按购买资产的初步预估值20亿元测算,本次预计发行1.12亿股,发行价格17.78元/股。

    9月5日,振华港机披露修改后的定向增发方案。修改后的方案,只调高了定向增发股份总数量,而发行价格仍然维持不变。而此前一天,振华港机的收盘价仅为9.97元。也就是说,上市公司大股东要以每股高出二级市场价格78%的溢价完成定向增发。

    上海港机与振华港机业务很类似,港口集装箱起重机制造是其主要业务。上海港机集装箱起重机主要销往国内,而振华主要销往国外,国内业务与上海港机存在竞争。“两家企业合并后振华港机将基本垄断了国内集装箱起重机市场,价格谈判能力进一步增强,协同效应显而易见。”海通证券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叶志刚对本报记者分析。上海港机在长兴岛拥有670米的海岸线、700多亩的作业场地,可缓解振华港机扩展业务的场地瓶颈问题。

    但是振华港机的“野心”还并不只限于此。李敏称,几年前振华港机就开始关注海上重型设备市场,2002年董事会和股东大会上则提出了改变单一发展模式的思路。“原来我们只是认为这个市场会不错,没想到近两年石油会这么热。”李敏称。

    新业务成型

    巨型浮吊是开采海上油气田不可缺少的装备,振华港机近半年来已先后签署了6艘浮吊订单,目前正在洽谈的还有1艘1.1万吨和1艘2.8万吨浮吊。

    去年,振华港机生产了亚洲第一的4000吨全回转浮吊“南海一号”并在起吊宋朝沉船中大显身手,在其试吊过程中,创造了8100吨的吊重记录。“蓝鲸号”的诞生引起了迫切需要海上重型浮吊的世界海工界的极大关注。

    “与集装箱起重机以销定产的销售模式不同,对于海上重型设备我们采取的模式有些不一样,可以先自行设计、制造,再寻求和等待买家。”李敏解释称。

    “开拓新市场,重点为开采油气田所需的海上重型装备市场。抓好五项核心技术:一是平地造船;二是动力定位;三是深水铺管;四是巨型锚绞机;五是全回转浮吊。”总裁管彤贤则在工作报告中指出。

    “总裁管彤贤已明确提出,2008年确保完成产值250亿元,以后每年增长至少50亿元,而增长的部分主要倚重海上重工业务。”李敏表示。

    振华港机提出这样的目标并不是没有依据的。来自一些国外的研究报告显示,2008年—2012年,需要安装和拆除的海上石油平台就数量惊人,仅需要拆除的平台就达近200个。

    “进军海上重工业务的决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符合我们‘以钢为纲’的主旨。实际上海上工程业务与我们传统的业务是相通的,而且在人才和技术上也有优势,比如现在的总工程师符敦鉴就是国内最早全回转75吨浮吊的设计者。”李敏表示。

    “我认为三年之内振华的海上工程业务可以赶超集装箱起重机,再造第二个港机,海上工程的订单都比较大,至少在10亿元之上。订意的快速增长估计会在明年出现。”王合绪表示。

    而叶志刚则认为,振华港机海上重型追踪订单颇多,市场等待契机。振华港机的新业务海上重工目前正处于市场培育期,长期来看,其将稳定在18%-20%左右。周期性相比公司传统的港口集装箱起重机业务来说并不明显,今年下半年海上重工业务收入预计会达5亿-6亿元。

这个新闻有点老了,回顾一下,呵呵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5-20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通日报

振华重工港口机械设备调试


  6日,振华重工南通基地大型港口机械设备调试中。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通生产基地去年完成销售收入13.8亿元,今年力争完成
20亿元。目前,共有5艘全回转海上浮吊正在生产,成为今年保增长的主要项目。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5-20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通振华,摆开阵势大干
发布:2009-5-11 20:44 | 来源: 本站原创  >>发表评论

1.jpg

2.jpg


    “虽然受金融危机影响,港口机械订单锐减,但我们凭着开发多元化的市场,一季度依然保持着25%%的高增长。”“我们来南通虽才三年多,但已布下大干一场的重局。南通正成为上海振华重工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今年我们的销售收入力争突破20亿元,实现产值翻番的目标。”这是南通振华重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李泽总经理6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所传递出的利好信息。
  开发多元市场
  化解金融危机
  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下,一个企业尤其是对海外市场依赖度很高的企业不受到影响和冲击,几乎是不可能的。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港口机械制造商的上海振华重工也同样如此。危机之下,上海振华重工的集装箱机械、散货装卸机等港口机械产销受到了影响,一时间订单锐减。但公司凭借着多元化产品结构和市场,在今年一季度依然保持总量同比增长25%%的业绩。
  李泽介绍说,上海振华重工成立于1992年,是国有控股,A、B股上市公司,公司净资产达5亿美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港口机械及大型钢结构制造商,占据了世界集装箱机械市场78%%以上的份额,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港口机械及大型钢结构制造商。虽然港口机械是振华重工的起家产品,但不是唯一的产品。早在几年前,集团就已着力于开拓新的产业领域和开发多元化市场。这场金融危机的暴发也加快了集团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经过多年的自身积累,以及与众多院校的联手技术攻关,振华重工已掌握了制造海上重工的核心技术,并拥有了如海上工程船的核心装备铺管设备、动力定位、大型锚饺机和超大型全回转浮吊等装备的自主核心技术及制作能力。尤其在大型浮吊产品方面,我们已制造出世界上最大的7500吨全回转浮吊,再次为中国装备工业赢得了响亮的名声。此外,公司还在钢构、桥梁、海上重型工程设备、海上平台等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开发上取得了全面突破。正是产品和市场的多元化格局,使我们摆脱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并在危机中赢得了发展。但归根结底,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给了我们发展的底气。
  连布三大基地
  振华看重南通
  上海振华重工自2006年3月进入南通,组建独立法人的南通振华重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李泽称,南通具备离上海近、临江靠岸等多种优势,成为我们发展的首选之地。同时,我们自身发展的迫切需求也可推动南通的发展。在江苏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南通振华的发展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到目前为止,南通振华已形成了位于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870亩的小南通基地。该基地主要从事港机、钢桥、大型龙门吊、浮吊以及船舶配套件制作;位于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500亩、亚洲规模最大、当今世界设备技术最先进的重型齿轮箱基地。该基地为公司自身及周边港机、船舶配套件的机械加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位于苏通大桥下游的、总投资30亿元、占地2700亩、正在建设之中的大南通基地。该基地建成后可年产岸桥散货设备100台、场桥200台、各类海上工程项目大型钢构约20万吨的大型总装制造。这三大基地包涵了上海振华重工几乎所有的产业门类和机械制品。
  阵势已经拉开
  巨人即将崛起
  李泽称,南通振华不仅已经进入角色,而且已经在上海振华重工集团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根据集团制定的目标,集团在全力拓展港口机械的同时,还将重点打造大型钢构、桥梁、海上重型工程设备,力争在今年继续保持25%%的增长目标,完成350亿产值。而这些增长产值主要将在南通基地完成。去年,南通振华完成销售收入13.8亿元,上交国家和地方总税金近1.2亿元;而今年我们的销售收入将有望突破20亿元。对此,我们充满信心。我们将利用已有优势,继续大举向世界制造业产品市场进军,重点发展集装箱机械、散货装卸机械、海洋重型机械、大型钢构桥梁、起重机配件产业。待大南通基地竣工后,南通振华将作为上海振华重工的主要制造基地,并形成集研发、生产、制造于一体的大型港口机械、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并带动相关配套产业,通过3~5年的努力将发展成为超百亿企业,为南通、江苏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南通制造的美国旧金山海湾大桥巨型构件即将发运;5艘大吨级浮吊船已经开工,其中一艘7500吨级的浮吊船将创下世界新纪录;大型海上铺管装备已经开工制造……这一切均预示着南通振华今年又将迎来丰收年。

[ 本帖最后由 酣睡者 于 2009-5-20 09:13 编辑 ]
1.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5-20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振华公司:多元化战略应对危机
发布时间: 2009-05-09 07:07:07  字体:[ 大 中 小 ]
  昨天,上海振华港口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传出信息,公司更名为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振华加速进入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领域。作为振华的重要生产基地,振华南通基地将担负起振华公司转型升级和多元化战略“排头兵”的重责。

  三年形成三大基地

  “振华公司进军南通,三年迈出了三大步,形成了小南通基地、重型齿轮箱基地和大南通基地三大基地。”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小南通基地总经理李泽说。

  2006年3月,在南通开发区长江边一片芦苇滩上,隆隆的机器声打破了往昔的宁静。振华南通基地从这里起步,通过租用码头,边建设边生产,建起了一座集生产、总装、调试、发运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振华公司将其称为小南通基地。通过收购租用码头和扩建,目前,小南通基地占地870亩,拥有岸线1公里,主要从事港机钢结构生产、总装、调试、发运。

  振华公司的扩张马不停蹄。2007年5月,振华公司开始建设占地面积500亩的重型齿轮箱基地,把公司原在上海浦东的齿轮箱厂全部拆迁搬到南通,2008年6月正式投产。这里拥有世界一流的先进制造设备,是目前亚洲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重型齿轮箱制造厂。

  一个更为庞大的项目正在建设之中。在苏通大桥下游1公里处,振华公司利用长江大堤外侧现有滩涂吹填成陆域2700亩,建设大南通基地。该基地主要用于海上重工、港机、采油平台、大型浮吊等。准备通过2-3年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南通振华重工园区和苏通大桥北桥头堡的一道风景。

  “上海振华自身发展的迫切需求,南通临江靠海靠上海的区位优势,省、市领导的亲切关怀、大力支持造就了振华南通基地的快速发展。”李泽说,在省、市领导的直接推动和南通开发区的帮助下,振华公司解决了土地、岸线等诸多困难,在短时间内获得快速发展。

  2008年,振华南通三大基地实现销售收入13.8亿元,上交税金1.2亿元。今年的目标是,产值争取20-25亿元,上交税金争取达到2亿元,通过3-5年的努力,实现产值达100亿元的目标。

  多元化战略应对危机

  一个有远见的企业,善于未雨绸缪。虽然占有世界港口机械78%%的份额,在市场竞争中占有绝对优势,但志向高远的振华公司没有因此而止步。经过市场分析,他们发现,全球港口机械的市场容量为30亿美元左右,而海上重工业务营业产值已达3000至3500亿美元。这一领域进入门槛高,利润率也高。

  经过前两年的布局,振华公司的市场从单一港口机械市场拓展为港口机械、大型钢结构钢梁钢桥、海工三大市场。金融海啸袭来,公司主产品集装箱机械、散货装卸机产量下降。危机促使振华公司多元化战略提速,很快用其他市场增长填补上去,今年以来,振华公司总量仍保持了25%%的增长。

  振华公司在多元化拓展方面打了几个漂亮的“战役”,南通生产基地功不可没。2007年,振华公司从韩国一家大公司手里拿到韩国仁川钢桥4个钢箱梁的任务,并把这项加工任务交由南通基地来承担。这4个钢箱梁位于主塔之间,最大长度达120米,重量达2600吨,在所有钢箱梁中加工难度最大。在交付安装过程中,由韩国公司加工的钢箱梁两个分段之间的连接花了6天6夜;由于加工精度高,由振华加工的分段,连接只花了6个小时。

  依靠强大的设计能力,振华公司在海工平台上的拓展也很顺利。在海洋工程方面,振华公司主攻浮吊、大型铺管船。去年和今年先后有4000吨全回转浮吊和7500吨超全回转浮吊完工交货,其中4000吨全回转浮吊交付广州打捞局,在成功打捞800年前的宋代沉船“南海1号”中立下汗马功劳。7500吨全回转浮吊由中海油集团成功启用,是世界第一浮吊。今年,小南通基地将开建5艘浮吊,其中一艘达到2000吨,另4艘为1600吨。

  “目前我们正在准备投标崇启大桥项目,我们有承制大截面、大分段钢箱梁的经验和设备,南通基地有能力做好。”李泽充满信心。

  自主创新永无止境

  自主创新是振华公司的灵魂,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战胜对手的重要手段。振华自主创新的业绩在世界同行业中遥遥领先,如双40英尺岸桥,一般岸桥只能吊起一个40英尺或两个20英尺的集装箱,而振华实现了一次吊两个40英尺集装箱,提高生产效率50%%;振华的全自动化码头已经在荷兰鹿特丹投入使用;7500吨的全回转浮吊创下世界纪录。振华的创新,令它的对手——世界知名企业日本三菱、三井、美国帕山口、韩国现代、三星等企业望尘莫及。振华不仅在产品的质量、数量领先于同行,在技术先进性方面也站在本行业的最前列。

  人才,是振华自主创新的不竭源泉。在众多企业看重高学历人才的时候,振华港机却一直以“英雄不问出处”作为用人标准。振华的企业队伍有两类人才,一类是科班出身的白领;另一类是有热情、想得出、做得到、有动手能力,靠自己摸爬滚打脱颖而出的人。在振华总部,有一支庞大的研发、管理团队,光MBA就有近百人;在南通基地,有一支懂技术,善于消化设计意图,精通工艺流程的工程技术人员队伍。

  振华人才培养有其独特之处。振华的管理层出国交流技术,是不需要带翻译的,因为他们都能够熟练地用英语交流。为了做到这一点,振华公司建立了一套英语考核体系,凡通过公司的A-C级英语考试,每月都有800-2000元的英语学习津贴。为了留住一线的骨干工人,振华建立起工人之家,并对优秀者给予质量信得过、技术能手、技术标兵等不同荣誉,每月按标准发放一定的津贴。

  李泽说:“振华用17年的时间,实现了中国港口机械从无到有,成为世界港机制造强国,我们将继续积聚人才,提升软实力,在海洋工程上与日欧美企业一争高低。”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5-20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管彤贤:振华港机(600320)下半年或增发

【2009-05-12】

    日前,振华港机召开股东大会,看着室内济济一堂的股东们,振华港机总裁管彤贤显得很高兴:“今年地方有点小了,实在对不住大家。”
    管彤贤有理由高兴,即使“出口装备制造业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令人震惊”,但振华港机(600320,SH)去年仍旧实现了25.51亿元净利润,较2007年增长了27.23%。
    “明年公司发展得更好了,我们换个更大的地方开会。”管彤贤承诺。
    76岁的领导者
    管彤贤的温和与强硬在股东大会上显露无遗。振华港机的股东大会很热闹,不时有股东从会场外涌入,要求加座。
    “地方有点小,实在对不住大家。”管彤贤笑着“致歉”。面对一拨又一拨上前将他围住的股东,这位振华港机的76岁领导者,笑容和蔼、精力充沛,一一回答投资者提出的各类问题。
    在这位A股上市公司中年龄最大的总裁的执掌下,振华港机去年完成产值280亿元,较2007年增长33%,营业收入274.43亿元,较2007年增长30.6%,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25.51亿元,较2007年增长27.23%,“实现净利润为历史之最”。
    在管彤贤看来,振华港机能交出这样的成绩单殊为不易,“出口装备制造业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令人震惊,”管彤贤说,但即使如此,“我们基本上实现了世界上凡是有集装箱机械的港口,就有振华的产品。”
    管彤贤告诉记者,目前振华港机的产品已经进入了73个国家和地区,大型集装箱机械在世界市场占据了78%的份额。
    长期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并不容易,管彤贤开始积极谋划为公司增加“软实力”,“我们已经成立了海工设计研究院和几个内部研究所,研究所今年会增加到10个,振华要逐步降低当前产品的劳动密集性,提高技术密集比重。”
    为此,管彤贤计划为公司招收人才,“要留得住高级人才,在住房、户籍、待遇等方面将给予特殊照顾,”珍惜人才的同时,管彤贤同时展露了自己强硬的一面,“我们不搞股权激励,不具备主动积极素质的人就不要到振华来。”
    力争增产不增人
    振华港机去年完成的另一件大事是对上海港机厂的定向增发,这在解决公司大股东中交集团内部同业竞争问题的同时,也为振华港机增添了不少富余人员。去年公司职工增加了约6千人,其中除去振华港机为发展“软实力”招收的科技和管理人才,绝大部分都来自原上海港机厂。对这一点,管彤贤看得很清楚,“千方百计实施减人增效,一些业务人员过剩,甚至是冗员,正在逐步调整,鼓励他们改行。不过公司不会裁员。一般来说,过去每增加1亿元产值需增加160人~200人,即每人年产值50万~60万元,这样的平均劳动生产率在装备制造行业并不低。但是如果每年产值增加50亿元,就必须增加8000到10000人,人力成本公司吃不消。既要增加产值,又要减人或不增加人,是公司前进中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下半年或增发
    面对日益严峻的金融危机,管彤贤决定加速向海工市场进军。“2009年的合同已经到手,要研究的是2010年传统产品会下降,但2010年总产值比2009年还要再增长50亿元,怎么办?”
    管彤贤的目标是,要在2~3年内,海工市场占总产值50%以上,绝对值在30亿~40亿美元以上。另一方面,管彤贤希望充分利用好上海、江浙地区的小厂,调动社会力量制作简单容易的钢构件,扩大产能,同时力推自动化码头进入欧美市场。
    管彤贤看准的另一个商机是,“当前二手船价下滑,我们买来进行改造是好机会。”振华港机目前在册26艘6至10万吨级整机运输船,“在经济上船公司已初步实现自负盈亏,进入良性循环,成为公司不可或缺的竞争力。”管彤贤建议将目前的26艘增加到28艘,“也是为了适应生产需要。”
    即使公司扩大生产规模的计划雄心勃勃,管彤贤仍对公司目前达到70%左右的负债率感到担忧,“当生产规模扩大后,首先感到困难的是因垫付生产资金导致的负债率上升,影响银行对企业的观瞻。”管彤贤说。“产品没销售前,必须用贷款支撑生产,如果资本金不增加,那么负债率必然增加,不然就算银行肯贷款,但因为负债率高,也会影响银行对企业的评级。除每年未分配利润回投和折旧金可充实资本金之外,只有增发这条路可以提高资本金,所以我们可能会在今年下半年增发。”管彤贤向记者透露。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2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开始振华开始改名了“振华重工”,希望是新的开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2-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5-23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范福春:新股发行制度完善后重启IPO

www.eastmoney.com   2009-05-23 11:05   李侠   金融时报
字体: 大 中 小  收藏 复制网址 打印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挑战,资本市场将如何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在暂停三个多月后,新股发行空间何时重新启动?上市公司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方面承担怎样的责任?3月6日下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副主席范福春就上述热点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范福春表示,IPO重启工作势在必行。至于何时重启,则与证监会目前正在进行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制度工作密切相关。如果不进一步改革新股发行制度,就可能会造成新的遗留问题。

  2008年,中国证监会出于稳定股票市场、缓解市场资金压力等目的,综合考虑市场各方面的意见,对大盘股的发行采取了更加谨慎的态度。自去年9月份开始,随着市场逐步步入熊市,新股发行工作实际上一直处在暂停状态,至今未能恢复。

  范福春表示,IPO重启工作势在必行。他打了个比方说,融资是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之一,就如同健康的人应该工作一样。但如果一个人不太健康,比如患了感冒、发烧,人就需要休息。所以在前一阶段,IPO确实没有启动。不过人的病好了,肯定就要回去工作,一个健康人整天不工作总休息不行,因此IPO的启动也是势在必行。至于何时重启,则与证监会目前正在进行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制度工作密切相关。如果不进一步改革新股发行制度,就可能会造成新的遗留问题。

  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重点,就是要解决长期以来由新股询价所形成的发行价与交易所上市交易之前集合竞价形成的交易基础价相背离太大的问题。范福春表示:“当这些问题可能解决的时候,我们的新股发行就会开始。能不能给个具体时间?给不了,我们会努力的。”他还透露说,目前证监会发行部正在就新股发行制度改革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不久的将来就会公布征求意见。

  “资本市场配合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主要担子都在上市公司身上,我们有理由也有信心为上市公司实现‘三保’,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范福春说。

  谈及资本市场怎样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范福春表示,实现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三保”目标,上市公司肩负着重大的责任,责无旁贷,应努力做全国企业的中坚力量。

  “资本市场配合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主要担子都在上市公司身上,我们有理由也有信心为上市公司实现‘三保’,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范福春表示,上市公司是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排头兵,率先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基本做到了“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一些大型央企、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在A股上市,A股市场上市公司几乎涵盖了国民经济的主要行业,目前1625家上市的市值约达到GDP的40%,这对于中国企业制度建设来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功。虽然目前有少量的上市公司存在着不法行为,给市场造成了危害,给投资者造成了损失,但这仅仅是一小部分。在实现总理报告中提出的“三保”任务,上市公司重任在肩。

  范福春还对金融危机下的中国上市公司提出了自己的希望:要做到“四不、“三保、两提升”。其中,“四不”主要是指:一是不做假账,上市公司一定要给投资者一个真实的上市公司,在经济情况好和经济情况困难的时候都不允许做假账;二是不说假话,信息披露要做到真实准确及时完整;三是不操纵市场,不要干着主业,另外却挪一部分资金去炒股票,操纵市场牟取非法利益;四是不侵占上市公司的资金。“三保”就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两提升”就是一要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关键要完善公司的权力制衡机制;二是提升公司的竞争能力。

  “赚钱的‘赚’字左边一个贝,右边一个兼,贝是钱,兼就是兼并,要想赚钱就要兼并。现在要利用国际市场金融危机,转危为机,抓住机遇就要走出去。”范福春在谈到上市公司的发展时这样表示,中国企业要在国际市场金融危机中寻求机遇,大胆迈出国门,收购市场上的稀有资源。当然在走出去的时候,也要“扬长避短,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

  范福春表示,“如果说在市场成熟度方面,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市场还有不小的差距,那么,在调查违法违规案件方面,我们已经走在世界的前面。”

  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刑法修正案(七),对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从业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牟取非法收益或转嫁风险的行为确定为刑事犯罪,最高可处以10年有期徒刑。中国证监会对推动刑法修正案(七)做了大量的工作。鉴于目前在查处该类违法犯罪行为时取证较为困难的问题,有提案建议把目前的由控方举证改为辩方举证。范福春表示,中国证监会将会积极与有关方面沟通,取得共识后往前推进一步。

  范福春还介绍了中国证监会在推动证券执法改革一年来所取得的成就,指出证券执法工作在证监会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根据中国国情建立起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证券执法体制,比如把公安部、证券侦查局设在证监会办公就是一个创举。

  他表示,证监会在推动证券执法体制完善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为了实现对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审理的公平和公正,实行了查审分离制度,由证监会稽查局负责调查案件,查实证据,处罚由行政处罚委员会做出。这类似于公安侦查和法院判案的分离。而在稽查内部则实行了全系统集中统一指挥的体制,即统一指挥、科学分工、三位一体、大力协同、快速反应。经过这几年的探索和努力,证监系统的稽查办案效率大大提高了。自2007年成立稽查总队,增加了稽查办案人员,进一步理顺体制之后,目前办案周期已缩短至三至四个月之内。而查处杭萧钢构(600477)案件、汪建中非法咨询案件,都只用了一个来月的时间就查清了案件;而查处中关村(000931)股价操纵案、ST金泰(600385)股价异动案也只用了两三个月时间,这在过去都是不可想象的。

  “现在我们可以有把握的说,这两三年以来特别是去年一年,我们稽查工作发生了质的变化,效率提高了,周期缩短了,面对查处的复杂案件应对自如了。”范福春自豪地表示,“如果说在市场成熟度方面,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市场还有不小的差距,那么,在调查违法违规案件方面,我们已经走在世界的前面。”

  范福春说,B股市场是历史的产物,如何解决B股市场的出路问题,是证监会下一步改革需要认真探索的。

  范福春还就市场关心的其他问题,比如取消红利税问题、B股市场的出路问题、合格投资者制度建设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关于取消红利税问题,范福春表示,这一问题从2004年国务院推出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之后,证监会一直在推动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红利税确实降低了,但并未完全取消。目前证监会正在积极耐心地继续和有关方面进行反映沟通,但目前各方面的意见并不统一,还需广泛达成共识后才能施行。

  至于纯B股公司再融资问题,他说,目前证监会对B股公司继续发行B股会根据相关规定予以受理,发H股的试点经国务院同意已经展开,发行A股的渠道还没有打通。他指出,B股市场是历史的产物,如何解决B股市场的出路问题,是证监会下一步改革需要认真探索的。

  对于相关部门在压缩并购重组审批链条、防止重组内幕交易方面有何措施的问题,范福春表示,证监会目前正准备对一系列与收购兼并相关的管理办法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办法将于不久以后开始向市场公布并征求意见。建立合格投资者制度的尝试也在研究当中,至于它的具体内涵和规则是什么,要等到证监会公开征求意见的时候。

  对于股指期货问题,范福春表示,经过三年多的准备,推出股指期货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做得非常扎实,其推出时机仍需等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5-23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起重12000t全回转自航深水用重型起重船

 在ZPMC成功交付“蓝鲸号”7500吨浮吊之后,在世界海工高端市场,又将诞生一艘ZPMC研发的可吊重12000吨全回转自航,索具可下潜3000米以上重型起重船。

  它的巨大船体可抗风浪涌(320米长,58米宽,转台直径45米),适用于浅海(400米以下)深海(400米~1500米)和超深海(1500米以上)进行各种起重、勘探、打捞作业。

  它可自航。工作时用锚定位,也可用动力定位亦可原地自转,以11~13节速度航行,也可以利用动力定位系统做短时航速达到15~16节或更大。

  它的巨大起重能力(12000吨×120米高)可用于超大型模块吊装,大型导管架正位,退役平台搬迁以及其它海上重型作业。

  它的深海能力可以处理3000米或更深的重型打捞,与水下机器人配合完成前人无法完成的深海作业。

  ZPMC愿意向所有需要它的用户供货,并接受用户提出特殊深海作业和超大件吊装的挑战。

  ZPMC愿意国内外研究深海提取可燃冰和锰结核研究的科研单位合作,使你们的研究成果变成现实生产力(有兴趣共同研发深海作业者可向我们索取详细资料)。

未命名.jpg

振华重工网站上这段话预示着什么呢? 难道有一单巨型浮吊订单基本签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1 05:24 , Processed in 0.039516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