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酣睡者

振华重工(600320,900947)长期跟踪帖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4-7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时没想法,因为我对10%的比率没有概念,要研究后才知道.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ABB与振华港机联合开发深海船舶推进解决方案

http://www.chineseport.cn 2009-04-03 18:24:50  
  ABB集团近日与上海振华港机(集团)公司签署协议,联合开发深海船舶推进解决方案,提高深海船舶操控效率。

  根据协议,ABB将与振华港机一起,通过采用ABB Compact Azipod?吊舱式推进技术,为重型船舶和钻井平台等吃水较深的海上船舶联合开发解决方案。这些方案将有效的提高船舶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操控效率,同时具有定位停泊性能卓越、体积紧凑和易于安装等诸多突出特点。新解决方案将为ABB全球领先的 Azipod?推进系统开拓全新的市场空间。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8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振华港机:更名背后有何玄机

振华港机(600320)近日结合年报公布所披露的董事会决议公告,透露了一条重要信息,即拟更名为“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眼下的“振华港机”到今后的“振华重工”,更名背后有何玄机?市场人士认为,这意味着振华港机谋求加速进入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领域。
  海工产值比重越来越大
  4月2日,振华港机表示,海工产品拟在3-5年内达到年产值50亿美元,占该公司总产值的二分之一。2008年,海工产值占振华港机年总产值的25%,今年的目标是达到三分之一。
  依靠港口机械产品起家的振华港机,已发展成为全球集装箱起重机市场上的老大,市场占有率达78%。对此,有机构投资者担心其未来业绩增长是否碰到了“天花板”。然而,振华港机早在三四年前已开始尝试把产业触角伸向海洋重工和大型钢构领域。通过与上海众多科研院校不断合作,振华港机如今已掌握了有关海洋工程与大型钢构关键设备的核心制造能力。
  如在钢构市场上振华港机已经崭露头角,它先后承接了韩国釜山公路桥、仁川二桥钢梁和上海东海大桥局部钢构,年前又一举中标成为美国旧金山新海湾大桥钢结构总承包商。与此同时,该公司显露出可制造包括铺管设备、动力定位、大型锚绞机和大型全回转浮吊等一系列海工装备的强劲实力。从最初为广州打捞局制造4000吨大型全回转浮吊起重船,到为中海油公司承建的目前世界第一重量级的7500吨大型全回转浮吊起重船;前不久,它为上航局建造而运用了平地造船技术的大型抓斗式挖泥船已下水、第一艘载有1700T浮吊的半潜船已启程赴美。据悉,现有三艘吨位分别为1200吨、3000吨和4400吨的铺管船已在建中。
  这一切均表明,振华港机在保持了传统的港机产品龙头地位的同时,已成功地将主营业务范围扩展到了上述两大前景看好的产业领域。事实上,从该公司公布的年报可见,包含了钢构和海工装备在内的新产品收入,在2008年度已占公司全年主营业务收入约11%。
  多方:培育新利润增长点
  对于振华港机即将更名的消息,多数券商研究员给予乐观的评价,认为海上重型装备业务有望成为其利润增长点。
  申银万国研究员胡丽梅认为,由于振华港机产品都属于长订单产品,目前公司在手订单充裕,可以满足2009年度生产,但是毕竟公司下游航运行业与全球经济密切相关,公司去年下半年订单增速已经开始放缓;看好公司在海上重型业务领域的竞争实力,期望在海上重型业务再有突破,开辟新的业务增长空间。预计2009年、2010年公司的每股收益分别是0.64元和0.68元,估值比较合理,鉴于公司在海上重型领域的竞争力,未来在该领域还有突破的可能,维持“增持”的评级。
  瑞银证券研究员黄翔、徐宾、郁威认为,振华港机致力于在海上重型机械市场展开深入扩张,同时维持其在全球港机市场的领先地位。为开创新机遇,公司计划进一步增加34亿元资本投入以扩产。给予“买入”的评级,目标价为11.93元。
  东方证券研究员周凤武、张帆、安倩认为,振华港机海上重型装备业务前景广阔。去年海上重型装备实现收入19亿元,同比增长36%。今年公司将大力拓展市场占有率,目标是在3-5年占到公司产值的50%以上。由于该业务较高的毛利率,对利润的贡献大于传统业务,将为公司未来利润的增长提供空间。预计今年该项业务还将实现30%的增长。海上重机业务和国际大型钢构业务将是公司步入下一个高速增长的引擎,同时船舶制造业振兴规划和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将为公司的发展创造机遇。预计公司2009年、2010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61元、0.67元,给予公司2009年25倍PE的估值水平,合理价为15.17元,目前股价存在低估,维持“增持”的投资评级。
  空方:存在存货跌价风险
  与上述研究员相比,招商证券研究员刘荣对振华港机的前景表示担忧。她指出,振华港机今年存在订单下降和存货跌价的风险。
  刘荣认为,去年公司在一定范围内锁定了钢材价格,因此全年的存货跌价损失仅967万元。但是去年年末公司钢材库存达到65.7亿元,同比增长5倍,理论上上半年存货跌价损失巨大。不过,由于公司的钢材采购与订单锁定,今年也将调整钢材采购策略,预计到下半年钢材库存可以消化,存货跌价损失风险在可控范围之内。公司在年报中提到,去年下半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对港机市场已经初步显现,新订单额增长开始减缓,预计随着时间推移不利趋势将越来越明显。目前公司手持订单40多亿美元,目标是在2009年完成营业收入350亿元,刘荣预计传统产品的订单在2009年出现下降,海上重型需求好于传统产品,未来订单还取决于船舶融资政策的实施。预计公司2009-2011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62元、0.62元、0.73元,下调评级至“中性-A”。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8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Morgan Stanley关于600320的报告

Shanghai Zhenhua Port Machinery Co.  
Quick Comment: In-Line ’08
Result; Mix to Change in ’09

      Impact on our views: ZPMC posted 14.4% top-line and 21.6% bottom-line growth in 2008, in line with our estimate. Even though GP/OP margin fell by 1.8ppt and 4.0ppt, respectively, on mix deterioration and steel price hike, net margin was up by 0.5% on non cash gains from F/X products and fair value change. We maintain our positive view on ZPMC and believe its secular growth story will continue in 2009-10, supported by: 1) rich order backlog of US$7 bn; 2) higher GP margin on product mix and R/M price deflation; and 3) LT synergies realized by the merger with SPMP.  
    What's New: In addition to top- and bottom-line growth, net margin improved 0.5ppt. GP margin fell 1.8ppt to
12.7% on product mix deterioration and R/M price hike. In addition to lower GP margin, OP margin sunk by 4.0ppt to 7.2% on a 100.6% jump in G&A expense for R&D as well as personnel compensation. However, net margin climbed by 0.5ppt, mainly from non-cash gains:
Rmb1.09 bn F/X gains and Rmb732 mn interest swap fair value change (accounting for 4.0% and 2.7% of ‘08 revenue). In 2H08, bottom-line surged 47.8% HoH to Rmb1.52 bn, driven mainly by 58.1% HoH top line growth, while GP/OP margin was off 5.6ppt and 8.7ppt on a deteriorated mix and peaking R/M price. To lock in R/M price risk, the company stored a huge amount of steel inventory (Rmb6.6 bn, +512% YoY), turning operating cash flow to a Rmb4.1 bn deficit vs. a Rmb0.5 bn inflow in 2007. ZPMC declared cash dividend of Rmb0.34 and 3 bonus shares per 10 shares.
     What’s Next: ZPMC 2009 operating target is unchanged: US$5 bn in new contracts, up 22% from US$4.1bn in 2008, top line growth of 20–25% and stable profitability. We expect ZPMC to further penetrate into the offshore business with new contracts to grow from US$500 mn to more than US$2 bn and become a new growth driver.  
          April 3, 200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8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UBS(瑞银)对振华港机的报告

FY08 result broadly in line
  
„  Revenue up 14%, net profit +22% (4% above UBSe) ZPMC reported FY08 revenue of Rmb27.4bn (+14% YoY) with reported net profitof Rmb2.55bn (+22% YoY, 4% above UBSe). OpCF changed from Rmb483m in2007 to negative Rmb4.1bn in 2008, mainly as a result of Rmb6bn inventory buildup. Net gearing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from 72% in 2007 to 109% in 2008.
„  Margin under pressure in 2008, but not severe taking account of hedging Overall gross margin declined by 1.8ppt to 12.7% due to Rmb appreciation, risingoperation costs including raw materials and labor. Major products delivered lowergross margin: container cranes -3.5ppt to 10.4%; bulk machinery -1.5ppt to 7.5% and marine heavy equipment -1.3ppt to 22.1%. Adding back net forex gain, thegross margin would have been flat in 2008.
„  2009 – expansion in marine heavy equipment market The company aims to further expand into the marine heavy equipment market and at the same time maintain leadership in the global port machinery market. In orderto tap into new opportunities, the company plans to further spend Rmb3.4bn oncapital investment to expand capacity.
„  Valuation – Buy; 12-month PT of Rmb11.93 Our DCF-based 12-month price target of Rmb11.93 assumes an 8.0% WACC,10% medium-term growth, 5% terminal growth and 12% ROIC, implying a 13.2xPE, and 2.5x P/BV in 2009.

3 April 200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英文高手到了!以后振华英文部分的资料多帖点哈:)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应对危机需要软实力(感言 特别策划·讲述中国信念)

2009年04月09日08:3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管彤贤 振华港机总裁
  众所周知,当前许多行业“僧多粥少”,市场竞争激烈。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在做大做强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发展硬实力,更要考虑发展软实力,向软实力要效益。
  对于企业来说,软实力包括创新能力、人才、文化、工资、福利、工作环境等。最近,我们成立了一个研究院、八个研究所,就是利用一些企业的“萧条”,来聘用更多高级人才为我所用,向高科技攀登。近年,我们拟每年增加300—400名工程设计人员。因为人才是第一位的,有了人才,就会有创新。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全球实体经济走低,但是振华这两年仍保持较高增长,2008年完成产值280亿元,利润25亿元,2009年已获订单50亿美元,约350亿元,保持每年50亿元的增长。振华的经历证明,公司在市场竞争中敢于与强争锋,依靠的是自主创新;公司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依靠的还是创新。在金融风暴中,公司产值不降反升,依靠的还是创新,创新已成为振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创新的背后,比拼的是企业的软实力。
  振华港机已占领世界港机78%的份额,将来要保持高速的增长,必须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开拓新的海工领域市场。力争在3—5年内可以与海工市场的领先者并驾齐驱,并进一步超越。实现这一目标还是要靠创新。
  创新的源泉和归宿是市场,还要有好的人才战略,其中最重要的是领军人物,这是所有企业成功的奥秘。为激励科研人员,振华拿出1800万元奖励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并着力在企业营造一个好的环境,就是为了让领军人物及科技人员肯学习、耐寂寞、抛荣华、如痴如迷投入创新研发。
  (本报记者  谢卫群采访整理)

[ 本帖最后由 酣睡者 于 2009-4-9 11:38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9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行业老大要革自己的命(摘录)

2009年04月09日         新智囊
铭远咨询集团董事长 陶勇

  行业“老大”的位置正在更替,但领先者所面对的不确定性之大,决策之难,近乎“凶险”,但也许可以称之为“老大的悖论”,这与决策的价值有关

  巴菲特说:“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光着身子。”时下的金融危机让许多公司成了站在水中的裸泳者。未来十二个月,潮水是否还要一退再退,光着身子的公司是不是会越来越多,从已经出笼的各种数字和指标来看,似乎不容乐观。同时,金融危机也在制造另一个现象:行业“老大”的位置,正在更替,一批熟悉的名字成为领导行业的新鲜面孔。

  全球十大银行最近的排名公布,中国三大国有银行坐上了前三位的交椅,这应该是金融危机的直接结果;这与各国政府纷纷入资私人银行、欧美媒体大呼“银行社会主义化”,正好相互映衬。无独有偶,丰田公司终于在全球汽车行业“登顶”,以三十年的持之以恒,成就了“有路就有丰田车”的决心和耐心。然而,新问题又来了,这些行业的新贵将把这两个“劫后余生”的行业引向哪里?它们又将如何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从决策的角度看行业的领先者,既惊心动魄,也耐人寻味。“出头的椽子先烂”说的是规律,“高处不胜寒”道出的就是感悟了。领先者所面对的不确定性之大,决策之难,近乎“凶险”。但细细分析,也许可以称之为“老大的悖论”,多与决策的价值有关。

  许多企业的愿景里面都写进了领先这个词,走进一个行业的前列,已经是很高的追求。可是,行业的“老大”还是有很大的不同——说自己的企业是“No. 1”,是一种骄傲,也透着一种霸气。“做大做强”是时下的常用词之一,大不一定强,但一定要够大,“行业老大”的衡量主要还是看“大”,看规模——在汽车行业往往看销售数量,而银行业主要看市值大小或者资产规模。通用汽车在“强”上似乎已经被“看衰”很久了,但是当丰田的销售数量超过通用,成了真正的“汽车老大”时候,还是世界级新闻。

  “行业老大”的椅子坐上去不容易,掉下来却不难。最好的例子应该是互联网世界。也就十年前吧,AOL和时代华纳的老总都到中国来参加五十年国庆庆典,谈吐之间,就悄然启动了这个世界史上最大的并购。当年互联网上风光无限的是AOL这样的服务提供商,凭几千万用户,就吃下了时代华纳,当年美国FCC批准这项交易的时候,合并金额高达1090亿美元,合并后的公司市值3500亿美元。还没过两年,风水就轮流转到了Yahoo,门户网站在成为华尔街的新宠同时,也引领着互联网搜索的标准。而此时,打开网页只有一条搜索栏的Google简直是个怪物。

  值得一说的是,在互联网这个赢家通吃的行业,新的模式产生不仅创造了新的收入,也彻底改变了行业的原有格局——新来的老大,不仅给自己做了“今天的饭”,抢你的“今天的饭”,还要把你“明天的饭”统统吃光。

  “行业老大”的位置虽说为众人仰慕,但实际上总是岌岌可危。追随者如狼似虎,随时准备把你从宝座上拖下来,坐在“行业老大”的座位上做决策更是“凶险”四伏。老大们面临的几个难题,似乎皆是悖论,都与未来有关,也就都与决策和不确定性有关。

  悖论一:竞争还是发展

  有老大就有跟随者。以老大的优势挤压对手,从对手的市场份额缩小中获得规模的继续扩展,身处老大的位置,应该是自然的选择。假如果真如此简单,老大的日子也太好过了。有个老故事,也许可以有些启发。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在此之前发生的两个会议,却决定了以后几十年的历史:一个是**的“七大”,另一个是国民党的“六大”。当时的局面很微妙。国民党一方,手握内政外交的国家权力,是国际公认的合法政府和抗战领袖;而***一方,在抗战中悄然成长,拥有百万军队和北方的根据地,其地位也为国内各个阶层、党派和国际社会认可。如何与对方打交道,以致如何实现自己的愿景,对于双方都是难题,在各自的组织中也有多有争议。

  ***“七大”的意义和内容,都在中学历史的课本里。其中“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这一愿景的内涵往往被一带而过。在当时的局面下,“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这个愿景,避开了国共冲突的一面,似乎是打开了合作大门;但是,其中的“新民主”的内涵,却软中带硬:合作可以,国民党的独裁万万不行。国民党“六大”形成的共识,简单而又充满老大的“霸气”:消灭***。

  这恰恰为我们呈现了“老大”的悖论。干掉对手,求得明天更大的发展,似乎天经地义。但问题是,这只是老大自己的算盘,老大自己的明天。对比起来,***的愿景有更大的包容,是一个国家的发展,大家的明天,无论是***、还是国民党,无论是民族资本家还是农村的佃农,都可以分享,都可以参与。国民党的霸气、牛气,来自于实力;***的自信来自于未来的道理。孰优孰劣、孰是孰非,历史已有公论。

  互联网的故事,展示的是今天更为残酷的现实。如果行业的老大的竞争目标是今天的对手,那么,过不了几天,不知有谁会从不知道的地方,冲将上来,一砖头把你拍到生死挣扎之中。

  对于“行业老大”的老总来说,核心竞争力没有解决这样一个悖论——以昨天核心、昨天的实力、昨天的霸气、昨天地位,明天还能继续坐在这个位置上吃饭吗?老大就是要盯着前面,看着未来。但是这件事“知易行难”,很不容易做到。老大的特点是霸道,霸道就导致他在价值上盯着别人。别人做了新东西,老大就会想:你怎么搞这个,这事应该是我搞。所以就要冲出去,把人家拍死。盯着别人的脚步、盯着别人的价值看,自己的毛病逐渐就浮出水面。不引领行业价值的发展,自己未来的价值又会在哪里呢?

  悖论二:失败还是创新

  创新,似乎每个组织都会把这个词放到核心价值观里。对于行业老大,要想引领一个行业的发展,制造更大的机会,创造更有吸引力的“蓝海”,创新更是理所当然。但我们实际看到的却往往相反。创新的难题很大,对于老大尤其如此,从雅虎的框架中产生出Google几乎是不可能的,现在谁又知道Google之后又会是哪一个。

  手机行业也上演着三朝更迭的故事。“开国”的老大是模拟时代的摩托罗拉和爱立信,这两家垄断了市场,产品是砖头一样的“大哥大”,大家需要的是通信,也就适应了技术制造的笨重。等到数字时代的GSM出现,这两位老大仍旧是“技术领先”,似乎只要有技术,明天的饭一定跑不了。不幸的是,有个叫诺基亚的芬兰公司出现了,对于它来说,手机在未来不是个通讯工具,是个消费品,是时尚。按这个方向,诺基亚进行设计,组织团队,做市场推广,逐渐地竟然成了第一。期间,先是把爱立信挤出了市场,现在又要把摩托罗拉弄到破产的边缘。然而,当人们接受了这位第二朝“老大”,诺基亚牢固地站在市场中央呼风唤雨的时候,突然发现APPLE握着iPhone走了过来,山寨们也举着杀价的刀子跟了上去,Google随后冲进来,像是都要接着吃诺基亚明天的饭了。而NOKIA也没闲着,跑出去买了网站,手机这个行当的未来的那碗饭究竟是什么,越来越看不清楚了。

  对于行业老大,每一个重大步骤,都可能比别人先走,先踩雷。但老大走与不走,风险都很大。跟随者还可以偷个懒,可以看看前面的怎么走,走在最前面的则要面对迷雾重重,一边走,还要一边想,不知道该怎么走的时候,总要选一个——不选,就会被别人赶上;选了就有可能出错。但是,这也就是老大获得超额回报要付出的代价。老大的位置,其实就是犯错误的位置。

  所以,“行业老大”的创新主要是和自己争,就是难免会犯错误。但是,要感召自己员工、自己的管理层,相对难度就要比跟随者高很多。行业老大做创新更加艰辛,也往往最难成功。是因为这个组织成功了,自己就是第一了,创新都在这里了,竞争力都在这里了,为什么还要更进一步,又如何更进一步呢?这时候,成功成了一把双刃剑,成了阻碍创新的“始作俑者”。“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原有的核心竞争力于是变成了“核心阻力”。在技术、模式、客户迅速演变的今天,企业文化和价值的根本通常来不及调整,爱立信和摩托罗拉花了很长时间都无法把自己变成一个设计和生产消费品的公司,令人遗憾,也发人深省。

  悖论三:机会还是毒药

  “行业老大”不向前走,就死定了;走的话,其实也差不多,但是也许还有点希望。行业老大的市场份额最大,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导致行业巨变的时候,对老大的绝对影响也最大,这就是行业老大的不确定性。但是,问题还不止这些,老大比起跟随者会有更多的机会,因为它拥有更强的资源能力——这有时是好事,更多的时候也许就是毒药。

  当GE成为商学院里提及度最高的词之一后,GE capital也成了许多企业老总关注的对象,特别是制造业的老大,都有学习GE Capital的热情和欲望。金融危机逐渐蔓延之后,这件事就少有人提及了,因为这个占GE收入的1/3,却贡献了利润的2/3的部门,今天几乎把GE拖死,成了GE的致命伤。

  关于多元化失败的讨论多如牛毛,不必赘述。当新的技术、新的需求、新的模式出现的时候,市场就给各位老大们呈现出诱人的机会。看上去往往是就在老大的门槛外边,几乎唾手可得。联想对互联网服务的尝试,国内众多家电厂家对手机的冲击,都是典型的例子。更有些时候,机会是与看上去及其优厚的条件绑在一起的——如果有人送给你一块地、如果有人送给你一个业务,如果有人力邀你在保险公司或者银行入股,你真的会拒绝吗?有时候,看起来很近的东西,其实遥不可及。

  类似的机会,对老大们极为优惠,多元化也往往由此产生。国内有好多企业现在已经不见了,不都是因为经营不善,而是因为已经是“大”了,“强”了,机会也多起来了,注意力就分散了,组织自然就跑偏了。等到发现的时候,业务和投资的损失已经无法挽回,对组织的破坏已经无法补救了。

  做老大对企业的压力之大,做老大的决策对价值挑战之大,应该只有成了老大才有体会。这有点像一个职业球队与一个大学校队打比赛,一出场就要面对输不起的局面,因为赢了是应该的,输了会招致恶评如潮。

  做行业老大,真正的机会和挑战是“革自己的命”,这对企业老总的领导力是巨大的考验。价值取向要正确,价值取舍要适当,还要能够承受失败的风险。韦尔奇的三个运动,每一个都有很持久的影响力,但更发人深省的是:韦尔奇有勇气四、五年就搞一次运动、做一次革命,调整组织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行业老大不断革自己的命,才有可能持续引领行业的价值成长,才有可能在海啸过后,依然保持自己的地位与姿态。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1-12-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0 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适当的时候就积极加仓

我就是这样做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6-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4-10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hanmin 于 2009-4-9 23:03 发表
2009年04月09日         新智囊
铭远咨询集团董事长 陶勇

  行业“老大”的位置正在更替,但领先者所面对的不确定性之大,决策之难,近乎“凶险”,但也许可以称之为“老大的悖论”,这与决策的价值有关
...


这篇文章讲出来了基业长青之道,收藏了,谢谢山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4-11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振华港机“转型汇报”:78%全球占有率

  4月3日,全球最大集装箱起重机生产商——上海振华港口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布了2008年年报:营业收入274亿元,同比上涨14.45%;净利润25.51亿元,同比增长22%。
  但振华港机在这一市场的绝对优势地位,高达78%的市场占有率,也意味着未来上升空间有限。
  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振华港机总裁管彤贤表示:“集装箱起重机市场容量有限,全世界每年不过30亿-40亿美元的投入。而海工(海洋工程)市场则一年有3000亿至4000亿美元的投入,整整100倍,利润率起码高达30%。我们必须要进入海工,为此,振华已经准备了三四年。”
  而这只是中国装备制造业寻求突围的尝试之一。此前不久,《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细则》明确提出,到2011年,“若干家专业化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将初具规模。”
  
  危机下的转型
  
  成立17年,振华港机产品目前已进入全球73个国家和地区,在集装箱起重机领域占据全球78%的市场份额。
  据管彤贤介绍,美国东西两岸码头的新买设备都来自振华,“不管奥巴马总统怎么说要买美国货,他的老厂全关了,只能买中国货。”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个市场已接近饱和。并且,“金融海啸对我们的主产品——集装箱机械、散货装卸机械等,还是有影响的。”
  管彤贤坦承:“危机从虚拟经济开始影响实体经济,循环链条如下:首先是外贸——90%的外贸需越洋,进而必然影响到码头和装卸机械。我们处于这一链条的下游。订单肯定受到影响,但是由于订单周期长达14-16个月,所以,去年我们就已经把今年的订单都接完了。”
  而长江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振华港机2008年净利润的增长,多来自“远期外汇合同”所带来的非经常性损益:根据年报披露,公司2008年实现公允价值变动收益7.32亿元,同比增长472%。若扣除这一“非经常性损益”,则其净利润仅为14.59亿元,同比下降24%。
  装卸机械市场的潜在风险,促使振华港机寻找新的增长点。“我们早就在开发多元化市场,这次危机促使我们提速,要用其它市场补上去了。”管彤贤说。
  振华港机2008年年报显示,原先单一的产品结构已有明显转变:传统业务——“集装箱起重机”的毛利占比,已经从2007年的81%下降至68%,“大型钢结构和海上重型装备”贡献的毛利则从9%上升至22%。
  “任何一个工业企业都有增长20%至50%的可能,关键是要有市场。”管彤贤介绍称,“以钢构为主体”,振华港机目前集中于开发三个市场:“一是大型集装箱装卸机械和散货(煤、矿)装卸机械;二是大型的钢构、钢梁、钢桥;第三块就是海工市场。”
  “港机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我们接下来的主攻方向是海洋工程,扩大海工的生产能力。这是个非常红火的市场。”管彤贤称,产值逐年上涨是公司的抱负之一,2009年振华港机的目标是,确保实现产值350亿人民币(50亿美元),同比增长25%。
  
  3000亿美元诱惑
  
  在未来的4至5年内,海洋工程业务将支撑振华港机的产值增长。
  “集装箱起重机市场份额我们尽管占了78%,但总量还是太小太小。海工市场如能达到1%、2%,或3%,就足够大了。”按照管彤贤的设想,3到5年后,振华港机在海工市场的年产值应达到50亿美元,占振华总产值50%。2008年,这一比例为11%,2009年预计将达到30%。
  “不光是中国,全世界都在关注这个市场,因为这是一个待开发的市场,而且是最适合装备制造业进入的。因为都是硬家伙,不是软件。”管彤贤说。
  此前出炉的“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已明确提出:到2011年,“若干家专业化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将初具规模”。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等也将进军这一市场。
  在管彤贤看来,上海有三大优势,适合发展成为未来的亚洲海工中心。“其一,环境好,留得住人;其二,气候好,比东北、华北地区多三个月的户外作业时间;其三,配套好,世界知名船检、认证机关全在上海有办事机构或总部。若干年后,专业生产厂(如水下机器人、钻井机器等)也会蜂拥而至。”
  并且,全国约5000家造船厂中,仅长三角就有3000家。在产能过剩和金融风暴的双重夹击下,主要出路也就是往海工市场发展。
  不过,海工市场的进入门槛,远高于港口机械。
  除了必须面对美欧日韩等竞争对手,更为重要的是,海洋工程的大项目,大多控于欧美之手。在进军海工的策略上,振华港机将“先进军中东地区,再图世界市场”。
  在他看来,30年来,中东部分国家的采油设备都较为落后,手上有油,却苦于缺少外汇而不能购买采油装备,因而,若有国家信贷支持,这是中国企业最适合进入的市场。
  据记者了解,振华港机目前正在密切跟踪一个伊朗背景的巨额海工项目,其中就包括很多海上石油平台。
  
  “多元化”重工
  
  如今,在全球各著名港口,从美国长滩港、加拿大温哥华港、巴西桑托斯港、澳大利亚阿德莱德港、荷兰阿姆斯特丹港到德国汉堡港,振华港机的商标“ZPMC”随处可见。
  而在宣布进军海洋工程的同时,振华港机也将更名为“振华重工”。“公司改名,是因为振华公司不再只做港口机械,我们要让它名副其实”,但商标不变。
  管彤贤认为,正是因为产品以钢构为主体,振华转向以钢构为主体的其它市场并不难,包括大型钢桥桥梁和海工工程等。2009年振华公司用钢量可达140万吨,为上海3家大船厂用钢量的总和。
  而上海长兴岛5公里的深水岸线,以及5平方公里的腹地,则给振华港机提供了一个世界级的制造基地。“我们有80万平方米的钢构制造车间,有7500名电焊工,是上海也是全世界最强大的电焊队伍。每个月,我们能生产8万吨钢构,今年底可以达10万吨。”
  至于振华日后是否会涉足“挖掘机”等业务,管彤贤表示:“重工有很多领域,是一个很宽的概念,我们不可能一下子都做。而且,一些市场已经接近饱和,强手比我们更早进入。挖掘机市场有三一、徐工、厦工、柳工,就让他们去争吧。”

  信息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振华知已知彼:)

[ 本帖最后由 酣睡者 于 2009-4-11 22:08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4-13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与集装箱多功能卸船机”项目荣获国家重点新产品称号

我公司“抓斗与集装箱多功能卸船机”项目

荣获国家重点新产品称号



         2009年3月28日,在公司年度科技工作会议上,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总工程师钮晓鸣代表上海市科委向我公司颁发了2008年度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获此称号的是我公司2007年度自主研发成功的新产品——抓斗与集装箱多功能卸船机。



    这是我公司荣获的第27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该产品已被列为国家十大重点新产品之一,并获得国家的最高经费100万元资助。



    该产品针对用户要求、码头特点及所卸载物料的特性而专门设计,既能满足散货抓斗作业的卸载要求,又能满足集装箱的装卸要求,是多用途的起重设备。由于该机的多功能性及高效率,已被中小港口视为最好的机型。目前此设备已出口到澳大利亚、阿曼等港口码头,市场前景广阔。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4-13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 青岛港常德传总裁参观我长兴基地

3月17日,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常德传、副总裁田广文等领导一行莅临我公司,并在公司管总裁等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我长兴基地美国新海湾大桥的制作、整机运输船、自动化码头示范区等。同时,就有关码头系统的合作事宜进行了洽谈。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4-13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 3月29日公司召开博士后工作站座谈会

3月29日,公司召开博士后工作站座谈会。林宗棠老部长、中交科技部、市人事局博士后工作站、浦东新区博士后工作站领导、交大导师等莅会,与会者就博士后工作站的建立、方针、任务等阐述了精辟的意见。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4-13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宁波港梅山港区向我公司采购9台桥吊和12台轮胎吊项目在杭州签约

3月18日,宁波港梅山港区向我公司采购9台桥吊和12台轮胎吊项目在杭州签约。我公司经营办副主任张健与宁波港建设开发公司副总经理黄静康代表双方签约,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金坤、我公司总裁管彤贤等领导见证。本次签约合同总价近5000万美元。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4-13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 公司参加第四届中国海洋油气国际峰会

3月19~20日,第四届中国海洋油气国际峰会在京召开,包括国内石油三巨头、巴西国家石油、挪威国家石油、美国康菲能源等业内巨挚参加。公司副总裁戴文凯在会上发表了题为“ZPMC的海工业务”的演讲。此次峰会向业内展示了我司进军海工市场的优势和实力,并进一步推介ZPMC可供货的海工产品。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4-13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ZPMC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成立揭牌

在公司2009年度科技工作会议上,宣布成立了ZPMC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由原装备制造业老前辈林宗棠部长和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郑惠强副主任共同为之揭牌。研究院聘请著名的海工专家、博士生导师、原708所所长胡安康博士担任院长,并聘请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专职或兼职共襄此举。

研究院的成立将会大大加速我公司向海洋工程进军的进程,加速公司已在海工装备制造领域崭露头角,曾生产海工重大装备、位居世界第一的7500t“蓝鲸号”全回转自航浮吊的软实力。

当前海洋油气田开采工程已列入国家重点扶植项目,我公司具有强大的制造实力,成立此院后,实现科研、设计、制造三结合,将为我国海洋工程提供更多、更大、更好的海洋工程装备。

63164023.jpg

(图:装备制造业的老前辈林宗棠部长(右)与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惠强(左)共同为ZPMC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揭牌。)

[ 本帖最后由 酣睡者 于 2009-4-13 20:44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4-13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ZPMC Istanbul

ZPMC Istanbul is engaged as a sales representative for ZPMC, which is non-exclusive and limited in the area for Turkey, Ukraine, Russia, Georgia, Bulgaria, Romania, Syria, Israel, Egypt and Jordan.

Add:49 Ada Cad. Kamelya 1/16 D:1
34758 Atasehir-kadikoy-Istanbul

Tel: +90 216 455 35 59

Fax: +90 216 455 36 08

Email: hakan.aktan@zpmcistanbul.com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3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瑞银证券-090413-振华港机(600320)-转型与复兴之年

瑞银证券-090413-振华港机(600320)-转型与复兴之年.pdf

瑞银证券-090413-振华港机(600320)-转型与复兴之年.pdf

635.08 KB, 下载次数: 4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4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振华港机总裁管彤贤:世界港机霸主觊觎新疆土



振华港机总裁管彤贤:世界港机霸主觊觎新疆土
    整整一年,振华港机一直为聚光灯所包围。
   一年前的4月18日,一封署名为“上海振华港口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万职工”的公开信,在振华港机公司网站首页刊登,表示对CNN主持人卡弗蒂辱华言论的强烈愤慨。公开信以振华港机的产品已布局美国东西海岸各大港口为例,警告“CNN,如果敢再次叫嚣中国产品是‘垃圾’,我们会立即在美国请律师以诽谤罪起诉他们”。振华港机成为当时第一个向CNN发出公开叫板的中国企业。看到这一公开抗议后,无数国人网民为之一振。
   一波未平,振华人又成了反抗索马里海盗的英雄。去年12月17日,“振华四号”轮在途经亚丁湾水域时遭武装海盗袭击,在海盗登上船舶主甲板极为不利的情况下,全体船员沉着应战,经过长达5个小时的对峙最终逼退海盗,保护了船员生命安全和船舶财产。这一壮举,一时间成为当时世界舆论的焦点。
   在过去的一年里,几十年不遇的世界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许多跨国巨头、金融大鳄遭遇严重冲击,许多企业甚至因此被政府托管而破产,国内多数外向型企业也面临严峻挑战。但振华港机却是个例外。尽管产品以出口为主,但2008年振华港机不但没有衰退,反而奇迹般实现了快速增长。根据今年4月9日发布的年报,振华港机2008年度净利润超过25.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
   59岁的创业家管彤贤是在1992年创办振华港机的。那一年,管彤贤年已60差一。他自交通部工厂司悄悄地“下海”了,——从京城来到了上海。
   在这之前的前半生,管彤贤可谓命运坎坷。他也一直不想提及往事。当然,管彤贤把1992年以后的日子,看成自己人生最开心的时光。
   那一年,管彤贤带着从上海港机厂过来的设计、质量管理、生产以及市场等部门的十几个人,就在紧贴着上海港机厂的浦东南路上租用了几间简陋的办公室。就这样,在年届退休之龄,管彤贤开始了艰难创业,同时也开启了振华港机图谋世界港机霸主的征服之路。
   振华港机成立之初,管彤贤就立下一个誓言:世界上凡是有集装箱作业的重要港口,都应该有中国生产的集装箱机械。
   尽管17年后的今天,这一目标早已成为现实,但在当时,很少有人能相信这样的誓言能成真。
   上世纪90年代初,世界上大部分港口机械订单都掌握在日本、韩国、美国和欧洲大企业手中,中国港口用的也几乎都是洋设备,核心、关键技术都被国外制造业巨头把持。国内的生产企业缺乏设计能力,生产水平低下,造出来的产品还不如外国的淘汰货。
   但是,管彤贤偏不信邪。
   1992年底,加拿大温哥华港决定要一台集装箱起重机,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豪气,振华港机依靠价格和售后服务承诺的优势一举中标。
   管彤贤回忆,当时生产集装箱起重机的跨国公司有许多,日本三菱、三井和石川岛,德国的克鲁伯、诺尔,韩国的三星、现代等,这些企业占据了全球95%以上的市场,而振华港机创办才不久,没有显赫的业绩,只有14个人、100万美元资金而且来自一个港口机械主要依靠进口的国家,能在列强中杀出一条血路并不容易。
   振华港机像制作一件工艺品制造了这第一台起重机,凡自己做不好的关键配套零部件,一律采用世界名牌。因此,这个第一单没有为振华港机带来多少利润,但为振华港机赢得了好名声。
   在随后的几年里,其他国家资深的同行们为振华港机的出现头痛不已:他们不可能拥有振华港机低廉劳动力的优势;更要命的是,在集装箱机械这个产品技术和生产方式广为人知的领域,振华港机总能迅速地模仿和复制同行们的产品,并且有所创新。没有采购商能够摆脱价廉又物美的诱惑。1993年,温哥华又从振华港机买走一台设备。1994年,振华港机在美国旗开得胜,迈阿密港一次性订下4台产品。
   从此,在港口机械的各个竞标会上,都可以看到振华港机的身影。从新秀到行业领导者,振华港机并没有用太长时间。1998年,振华港机就超越列强,以世界市场1/4的占有率成为集装箱机械行业领袖。到了今年初,振华港机的集装箱机械市场占有率已达78%。
   创新与用人2008年7月,荷兰鹿特丹港举行了世界上最先进、规模最大的集装箱自动化码头——Euromax的开港仪式。鹿特丹港方邀请了1400多位全球海运和港口业界的贵宾出席。这个年吞吐量达230万标准箱的自动化码头,日常只需要50名员工管理运作。
   人们在现场看到了一处处ZPMC铭牌,才知道如此高程度的自动化其实跟中国人分不开。是的,总价超过2亿欧元的全部76台自动化设备,16台集装箱岸桥、58台轨道吊和2台铁路吊车,全部由振华港机建造。
   17年前,当振华港机刚刚敲开国际市场的大门时,还要凭着劳动力优势打价格战,但今天却不需要了。竞标时,奥地利一家集装箱起重机厂的报价比振华港机低5%-10%,但鹿特丹港方还是选择了振华港机。
   “因为鹿特丹港方更注重的是整体实力。集装箱岸桥兼具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两大特点。随着集装箱船舶越来越大、货主对船期要求越来越紧、船公司对装卸作业时间要求越来越短,对集装箱岸桥的效率要求越来越高,”管彤贤解释,鹿特丹港方认为,振华港机的产品值那个钱。
   振华港机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它目前已代表了世界集装箱机械的最高和最新水平,除了原有的劳动力优势外,振华港机还具备了技术优势。总共29项世界领先的技术,200多项专利,让振华港机占据了全球集装箱起重机研制的制高点。
   不仅仅是创新,管彤贤用人的高妙,也更为人所道。
   在众多企业看中高学历人才的时候,振华港机却一直以“英雄不问出处”,作为用人标准。在人才战略上,想法多、点子多的管总也有一套“振华哲理”。
   重学历但不能唯学历。振华港机的企业队伍有两类人才,一是科班出身的白领,外语、计算机均有基本功;另一类是有热情、想得出、做得到、有动手能力但无正规学历的“行伍出身”人员。在管彤贤看来,那些高达数十米、重达数百吨的港口机械,也只有行伍出身的人能镇得住。
   退休不按年龄划线。在振华港机,只要身体好、有本领、工作需要,不按年龄退休,一律留用。“在企业里做一件比较大的事需要5-10年,如果到了60岁就要退,那让50多岁的人还做不做事?”管彤贤认为,振华港机能少走弯路,和一批经验丰富的老员工把关很有关系。
   把庞大的农民工队伍变成产业工人。振华港机的生产一线,使用了4万名一线工人,绝大部分是农民工。管彤贤多次表示,农民工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朴实肯干,振华要通过培训,把农民工培养成为能工巧匠。目前,振华港机已拥有数千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焊接工人队伍。
   较好的工资与福利待遇和较小的工资差距。管彤贤表示,振华港机拥有4000名白领,他们的人均月收入超过万元。4万名农民工平均每月也可以拿到接近2500元,这样的收入哪怕在上海地区企业中,也是比较高的。值得一提的是,在振华港机,全体员工的收入比较均衡,即使是公司高管,年收入最高也不过35万元,管彤贤个人的年收入甚至没法排在公司前5位。但是,在不追求年收入高的同时,公司通过职工互助组织等形式,在职工患大病,或者购房,或者子女考上大学等需要较大大支出时,给予必要的补助或无息贷款等。
   振华港机的鼓励和激励政策也多种多样,在振华港机,只要有能力,业绩突出,就可以拿高工资。
   目标海上重工港口机械是振华港机的起家产品,也是目前的当家产品。但早在四五年前,管彤贤就已把目光投向了新的领域,世界港机霸主希望能开拓新的疆土。管彤贤对此有这样的表述:“仅仅满足于已拥有的矿藏而沾沾自喜者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振华港机不会自满于现有的港口机械市场占有率。”
   “我们要‘以钢制钢’、围绕钢制品做大文章,在保持港口机械和散货机械的传统业务的同时”,他强调,“这两年来我们一直着力于开拓新的产业领域,已经将目标锁定在大型钢构桥梁与海上重型工程两大市场,其中海上重工将成为我们的主攻方向。”
   事实上,目前振华港机擅长的集装箱机械产业的市场空间约为40亿美元,而振华港机已占了其中的3/4以上市场份额,未来振华港机还要保持这样的份额,但增长空间已有限。而海上重型工程市场规模多达500亿美元,这一市场的想象空间巨大。
   管彤贤表示,振华港机重点瞄准海上重工产品并非心血来潮,而是经过长期的深思熟虑的结果。
   首先是市场前景宽广。随着当前海底石油开采技术渐趋成熟,以海底采油为主的海上重工业务逐渐增多。全球海上重工市场2007年度营业产值已超3000亿美元,而且今后几年还会逐步增加。“由于这一行业的进入门槛偏高,所以海工产品具有较高的毛利率。”管彤贤表示,海上重工的毛利率已远超港口机械。
   其次,自身条件也不错。“公司拥有三大块邻水制造总装基地,其中目前主落脚地上海长兴岛基地拥有5公里长的近水作业场地、100万平方米宽大敞亮的室内车间、大起重量的起重机和长达3.7公里重型承重码头等优越的生产条件。”管彤贤声称,这样的生产条件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除此之外,振华港机还有相当的技术研发储备。
   如今,振华港机已经进入了角色。管彤贤表示,公司已在超大型全回转浮吊等产品方面打响市场,去年和今年先后有4000吨全回转浮吊和7500吨超全回转浮吊各一台完工交货,并由广州打捞局与中海油集团分别成功启用。这无疑为振华港机今后立足海上重工市场树立了活广告。
   振华港机在海上重工市场开拓方面很可能在近期就取得突破性进展,据记者了解,一个与伊朗有关的超级大和同已经进入后期的财务谈判阶段。
   管彤贤认为,振华港机之所以可以在海上重工领域大有作为,也同身处上海良好的大环境分不开。“上海可发展成未来的世界海工中心,”他指称,“其一,环境好,留得住人;其二,气候好,比东北、华北地区多三个月的户外作业时间;其三,配套好,世界知名船检、认证机关全在上海有办事机构或总部。若干年后,专业生产厂(如水下机器人、钻井机器等)也会蜂拥而至。”
   按照管彤贤的设想,振华港机应在3至5年时间里,在海上重工领域占有50亿美元的市场份额,达到振华港机销售额的50%。正因为如此,公司最近已经提请即将召开的年度股东大会审议更名为“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管彤贤同当年一样深信,眼下为跨国巨子们所把持的海上重工大门,终将被未来的振华重工所叩开。
   “经济寒冬中的中国智慧”系列访谈之三2008年以来,世界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作为世界经济体系的一员,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也不可避免地遭遇了经济寒冬……要走出经济寒冬,保增长保就业,仅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作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受益最大的阶层之一,中国企业家毫无疑问也要承担起引领中国经济“过冬”的责任。普通企业家如此,行业领袖更是义不容辞。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1 08:13 , Processed in 0.045867 second(s), 14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