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均线多头

均线多头---我的价值投资策略学习与实践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5 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ichwood 于 2008-7-12 23:55 发表

:*19*:
   感谢多头兄的投资心得也与兄探讨一下。
  首先什么是投资能力呢。也就是我们学习知识,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圈代表范围,更代表了投资能力+机遇与运气的波动。严重低于企业清算价值的投资使巴 ...



和你继续讨论一下:
1:金风这个公司,他过去的成长是来自于他出生在一个幸运的市场里,这个市场在高油价的年代里,继续保持着高速的成长。未来5年大约能保持45%,这是行业的发展速度,他取得了超越行业的速度为100%,连续7年,未来5年还行吗?我不能肯定未来5年行,但从过去的历史看,有保持行业速度45%的可能,概率是多大呢?我无法给出一个概率。
2:股票投资,评估风险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但评估收益也是不能少的。由于金风目前市赢率较高,股价中已经包含了未来成长的预期,没有太多超预期的可能,所以从投资的角度而言,很难获得超额收益。结果就是好公司但没有好的价格,可能我如果等不道一个超便宜的机会,我就会把它剔除我的股票池。
3:再说10倍股
有些股票是有必然10倍这个天性的,比如能维持每年20-30%净资产增长速度的百年老店,通常他们都拥有老巴说的“特许权”这个特许权你可以叫它“10年10倍特许权”或者是“30年100倍特许权”
周期股和重组股也是有10倍天性的,因为没有人爱,就有了严重低估的可能,一旦反转,超出市场人士的预期,就可能形成10倍。
“天性是必然王国,而不是偶然王国”老巴平均选股的水平是7倍,不能全归功于运气
3:投资的理解
股票投资的目的就是寻找“明星股”而不是寻找涨的股票,朋友把很多经历都浪费到了涨的股票,而不是涨了再涨的股票。对自己的投资标底没有10倍,100倍的要求。所以经常是抓住了普通的投资机会,而没有抓住重大的投资机会。所以投资成绩不是很好。
4:小概率的失败事件,可能叫我们万劫不复,这点无可非议。但不可能因为股票市场有风险,就不去投资。我们要尽可能的控制风险,用运“能力圈”“知识圈”“安全边际”“好公司”但还有非常注意的克服人性中的“贪等。所谓你发现好公司。也必须能自律。控制好自己,才能真正的实现公司+自己=你的命运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5 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mbrose 于 2008-7-13 10:41 发表
richwood兄说到:还有一点值得思考,林奇虽然最出名的是成长股,但其赚钱最多的不是成长股。这个问题值得深思。一个企业能使销售收入,利益涨十倍是预测不出来了。这个可能兄不信,但基业长青这本书,我看过后, ...



”成长股赚钱不多“是因为市场的追捧,估值经常过高,而无法获得超额收益。比如现在的矛台,公司虽好,估值太高,
2006。2007年的连续8次涨价,超出了市场预期,如果没有这个超预期。矛台是不会涨这么高的,估计所有的分析圆都不会想到矛台会连续一年内8次涨价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5 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明朝 于 2008-7-14 00:11 发表


鼓掌…………



1:周期股。我新的投资规则里已经变成了规避大部分的周期股,只做我真正懂的行业的周期股。
2:价格判断的摇摆,通过制定严格的投资表格来摆脱信息,情绪的摇摆,在自律上下工夫。希望规则来控制自己的策略,和买卖。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5 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上海汇丰 于 2008-7-13 15:32 发表
十倍股一定是好企业吗
长寿的企业一定是,定性应该相对容易些

估值的问题很复杂
我想不是咱们能讨论明白的

咱们只追求模糊的正确就足够了
毕竟大部分投资者都是不合格或不成功的:*29*:

诸位老师讨 ...



泡末也能涨10倍,比如过去的网络股,今天的有色股。(比如云铜)没有任何业绩支撑,只需要一个市场预期,他们统称“好股票”但不是“好公司”,好股票破灭了,价格就在也会回来了

好公司凭借时间,业绩能提高10倍,比如你说的”长寿型企业。最终价格会以10倍体现他的价值。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5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3:投资的理解
股票投资的目的就是寻找“明星股”而不是寻找涨的股票,朋友把很多经历都浪费到了涨的股票,而不是涨了再涨的股票。对自己的投资标底没有10倍,100倍的要求。所以经常是抓住了普通的投资机会,而没有抓住重大的投资机会。所以投资成绩不是很好。


大处着眼,但还要小处着手.
我们的方向应该是首先不赔,而后赚,高级阶段甚至顶级才是10倍,100倍之说.
芒格很明确指出巴菲特是S级,大众甚至是机构投资者都无法参与.也有人问坦普顿你和巴菲特用的方法是不是一样.但坦普顿说不一样,巴菲特对于企业特质的洞察力无人能及.何况身边有那么一位博学多才的芒格.

所以说,明星股是要买,但你最好买个三流明星(要岁数小,潜力大),最后成功的话,你收益巨大.就是你要买个低预期"成长"股.买个大众明星很可能过气,赔个惨.

我自认没有能看清企业的能力,这方面只能赌.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5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且我认为巴菲特也看不清,所以才会有75%格雷厄姆,15%费雪之说.
     巴菲特是深知概率奥妙的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 天

发表于 2008-7-15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均线多头 于 2008-7-15 01:06 发表



1:这个公司的我认为得实地调研一下,观察他的营业额,定位问题,这个行业竞争很激烈,想脱颖而出未必容易。
如果你发现他的每个店真的是人头传动,在考虑深入研究都来的及
2:研究员的研究报告通常容易 ...

:*1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3-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5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ichwood 于 2008-7-15 09:26 发表
3:投资的理解
股票投资的目的就是寻找“明星股”而不是寻找涨的股票,朋友把很多经历都浪费到了涨的股票,而不是涨了再涨的股票。对自己的投资标底没有10倍,100倍的要求。所以经常是抓住了普通的投资机会,而 ...



很喜欢和你交流,我一直看法和你一样,老巴也不敢认为它每次都能看对,比如航空股,所以他坚持85%的安全边际+15%的费雪的策略,我等凡夫俗子也不敢说慧眼识珠的功夫超过大师,所以也要坚持安全边际
那还有15%的超级成长是不是也是我们应该坚持的策略呢?老巴的15%,坚持的结果就是平均7倍
林奇的成长坚持的结果就是10倍.我们为什么不能坚持去寻找10倍股,我们应该牢记,如果为了50%去买股票,还不如不买,因为任何市场波动都会带来50%的收益,这个钱来自于于市场的波动,而不是来自于1企业价值的成长,而企业的价值成长,一定是100%,200%.....的增长,而不是一个50%的增长,我们首先要保证挣企业的钱,然后才是挣市场的钱.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5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ichwood 于 2008-7-15 09:26 发表
3:投资的理解
股票投资的目的就是寻找“明星股”而不是寻找涨的股票,朋友把很多经历都浪费到了涨的股票,而不是涨了再涨的股票。对自己的投资标底没有10倍,100倍的要求。所以经常是抓住了普通的投资机会,而 ...



我说的买明星股含义是"未来的明星股",不是"今天的明星股"需要我们的是价值发现能力,或者是价值分享能力,"如果我们不能分享一个企业过去5-10年的成功,那么我们分享未来的5-10年也可以"----巴非特

所以做价值投资我认为需要两种能力才行,一是有价值发现能力,二是有价值分享能力.价值发现需要知识经验积累,价值分享需要有耐心和良好的价值观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5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ichwood 于 2008-7-15 09:26 发表
3:投资的理解
股票投资的目的就是寻找“明星股”而不是寻找涨的股票,朋友把很多经历都浪费到了涨的股票,而不是涨了再涨的股票。对自己的投资标底没有10倍,100倍的要求。所以经常是抓住了普通的投资机会,而 ...


"明星股容易蹦盘"所以戴唯斯再次深化其投资哲学为中庸之道:"低预期的低成长股"

兄弟你也想这样做吗?

我认为高估时,你只要有勇于卖出明星股的能力,不被圈入巨大的羊群中去,不要进行所谓的趋势投资,不要做看空不做空的事情.就可以做"未来明星股".

这里的困难再于投资者永远不愿意做空矛台,就象老巴永远也不愿意做空"可乐".做空矛台是需要勇气的,因为它拥有长线投资者最喜欢的'长期竞争力"有护城河.但高估是可以卖出的,因为高估的持续性是很难维持的.

我想我也曾经迷恋于护城河,但现在也更清醒的认识到"高估太多,是必须考虑卖出的,哪怕他拥有完美的基本面"因为我要考虑资金效率.

[ 本帖最后由 均线多头 于 2008-7-15 22:46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5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交流..
  价值发现能力与价值分享能力的提出很有新意.但发现目标,分析目标,得到良好回报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系统的动作.很难分成二个独立的部分.
          经过仔细考虑,认真研究发现了好东西,结果没买入或者拿住,无法分享智慧果实.实际去参与了,但没有仔细研究认真思考,可能买入的是一个毒果子.
     其实核心点还是企业价值的衡量上,这方面巴菲特说的宁可要超级公司的一部分股权,也不要差公司的全部股权.优秀的企业可能越来越优秀,差企业很难变为出色的企业.
     (我想均线多头兄说的,价值分享应该是巴菲特的这层意思,即与已经非常好的企业(又有好价格)一共分享成长)
   另一个点是企业价值的创造被发现,比尔米乐投戴尔电脑就是一个经典的案例.当时华尔街普遍给电脑公司5-15倍的市盈率区间,他5倍左右买入,当达到15倍时,发现戴尔创新了新的营利模式(销售模式)极容易在竞争中胜于,理应享受更高的估值(这个应该就是均线多头兄所说的价值发现的意思)
   这只是我思想中的理解.
   看似简单的二句话,不同人理解非常不同.(在安全边际前提下,潜在的成长能力越强,其实离十倍股就越近,我知所以变的越来越保守,不谈十倍股,是我知道,如果在严格的估值标准和市场恐慌下买入,我将享受到芒格所说的好上加好效益,即不断公司营利增长迅速成长良好,市场风险情绪也将变化,从而给予公司更高水准的估值.十倍不求自得,求是求不来的.
       多头兄也谈到了价值观,我的价值观也正是如此,相信十倍绝对需要运气,一倍可以努力得到,长久坚持下来,甚至超过十倍,又何必执著于十倍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5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低预期的成长股
   这句话真是一句相当有含意的话,是我买股现在的核心思想.
    另外我最看重对自己心态的锻炼,金融历史的了解.那些投资前辈的所言所行.动中乱中更显英雄本色.
         从另一个角度(不谈标的)      
           投资最核心的是什么,其实我感觉是概率.把握极大胜算,又不被黑天鹅杀死的人,一定是这个市场中的强者.
            我要从新排列对我影响最大的投资大师们.
           原第一位,巴菲特,要变成现在的顺序.
          第一. 芒格,教人思考,教人做人.多元科学习,投资强者和生活强者.
          第二.格雷厄姆,市场先生实在是太深入了.
          第三.巴菲特,其字字珠机,实在是学习典范.
          第四.林奇,提高兴趣,改变投资风格,对于我受益颇大.
          第五.米乐,莫布森.让我更好的了解芒格教给我们的东西.更好的理解企业价值.
     当然,随着我看书的增加,人还在增多,但影响力,可能在也超不过以上几位了.特别是前四位的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5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ichwood 于 2008-7-15 18:28 发表
谢谢交流..
  价值发现能力与价值分享能力的提出很有新意.但发现目标,分析目标,得到良好回报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系统的动作.很难分成二个独立的部分.
          经过仔细考虑,认真研究发现了好东西,结果没买入或 ...



投资需要思考机会成本的问题,安全边际没有点出这个问题,超级成长股在投资上的理解就是机会成本.
价值发现还是价值分享,是建立在一个长期的机会成本上的理解,通常的观点是5-10年,我想中国市场5-10年太长,我们先考虑三年,三年的企业成长,三 年的价值分享,我们就按优秀企业30%的成长,3年就是1倍,如果我们投资实业3年一倍.这是可以理解的,股票投资应该是实业投资+情绪投资.所以如果你利用了市场,3年肯定不只一倍.林圆说过,三年一倍,其实我理解就是纯赚企业的钱.如果加上情绪的钱.我理解准确的应该是3年3倍,市赢率按10做到30.

所以,你说你买一倍的股票.是多长时间一倍呢?你的一倍的利润来自于市场波动还是来自于企业的业绩成长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5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前几天的《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统计了一组数据:以4月29日作为基点,从2003年4月至2008年4月,有29只

涨幅超过10倍的股票;从2002年至2007年,有5只涨幅超过10倍股票;从1996年至2001年,有11只涨幅超过10

倍股票。

通过进一步研究分析发现,这些10倍大牛股,不但出现在始于1996年的那轮牛市中,也大规模出现在始于2003

年至今的“超级振荡市”中。研究表明,在一轮牛市中,10倍股能超越大盘走势;而在振荡市甚至熊市时,这

些10倍股也表现出良好的抗跌性。

深入细致地分析这些大牛股,我们能够掌握其三大共同特性:

第一:业绩持续出色。29只股票5年来的平均净利润增长了29.57倍,其他财务指标也表现良好。统计显示,

2003年至2007年,本轮10倍股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稳定增长,且每年均高出全部A股上市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

率一倍左右。资产负债率则相对较低。
    
第二:业绩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这29家公司的股本迅速扩张。统计表明,5年期间,其平均流通股份扩张

了12.29倍,远远超出同期内地股市的整体流通市值增长幅度2.23倍,中、小盘股的股本扩张,有利于提高其

估值水平,但也需要与业绩保持适度平衡。能把握好这种平衡,也是这些公司出类拔萃的缘故。

第三:受益于国家产业政策以及经济增长周期。尤其是具有垄断技术或资源优势,处于朝阳行业,享受积极的

财政货币政策鼓励扶植的品种。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7 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ichwood 于 2008-7-15 09:26 发表
3:投资的理解
股票投资的目的就是寻找“明星股”而不是寻找涨的股票,朋友把很多经历都浪费到了涨的股票,而不是涨了再涨的股票。对自己的投资标底没有10倍,100倍的要求。所以经常是抓住了普通的投资机会,而 ...



长线投资者投资目标多少倍合理?
1:我们知道,长线投资者通过投资实业股权,获取公司的股东权益,长期来看,和公司的ROE的增长差不多,无论是美国,英国,长期来看,股市的长期回报率10%左右,和上市公司平均的水平长期维持10%左右相当
2:其中优秀的公司常年可以维持20%-30%的ROE,我们通过长期的持有来分享这个20%到30%的增长。而优势公司维持超过一般公司水平的理由通常都是拥有商业特许权或者是护城河。
3”长期持有以3-5年的标准来看,3年半左右,实体经济获得的ROE增长1倍,股价理论上也应该涨一倍,这里有个前提,就是三年前的市赢率和三年后的市赢率一样,比如我们认为合理的中轴是20倍,如果你是牛市60倍买的,三年后是20倍,3年的持有只能为你添平三年前的高估。
4:如果我们以最低标准选出来的企业,3-5年ROE增长1倍,这是一个价值判断,如果再加上你利用市场情绪,熊市买入(我们按10倍),牛市卖出,(我们按30倍)结果就是P=EPS*PE.结果就是3倍
5:如果你不利用市场情绪,应该是3年1倍,如果利用市场情绪,最少应该是3倍。如果你碰到能维持20-30的企业按照这个速度成长上10年,加上市场情绪,最起码是10年10倍。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7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回家太晚了,看到这个贴子了没时间回.今天补上.
       均线多头兄说的很对,但那只是理论.首先我们都能确定的ROE,或者成长性稳定增长的企业,这种企业理应给予较高的估值.20%给于20倍,甚至更高是完全有可能的.我能确定的是,越是大家认可确定性强的企业.它的估值就越高,但越不被大家认可的,有可能是人们低估企业(而你看的清企业),另一个是企业出现新的变化(其实还是你看的清,而别人看不清.)但一个是已经好,另一个是开始变好.
    我想这就是简单道理下的复杂现实.炒股就是不容易.
    周期性公司熊市可能买到的是一个几百倍,或者没有利润的企业.牛市大赚(或行业转景气)
    优质企业则是,人们情绪不好,或者企业遇到困难,但你分析这种困难是暂时的.
    不管哪种,都需要很多东西.炒股数量专家不如哲学家.严谨的分析过程,比数字更有意义.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7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ichwood 于 2008-7-17 09:50 发表
昨天回家太晚了,看到这个贴子了没时间回.今天补上.
       均线多头兄说的很对,但那只是理论.首先我们都能确定的ROE,或者成长性稳定增长的企业,这种企业理应给予较高的估值.20%给于20倍,甚至更高是完全有可能的 ...



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因,每股收益是果,如果价值评估是基于企业经营活动的评估,那么定性分析就决定了企业的未来,而定性分析的过程更多的是体现哲学观的问题.我们到底是通过业务活动来推测业绩呢>还是通过每股收益来推测股价的未来呢?显而易见的是我们通过企业的未来来推测股价的未来,而不是每股收益推测企业的未来.就象芒格说:我们投资中经常考虑 的是为什么人类五千年的历史.有些民族却消失了.有些民族还在?这个问题,强掉了定性分析是主要的评估模式.而他和老巴也经常批评华尔街的定量分析模型没有用.

我们买下的是团队和业务,具体的经营业绩每季度是多少,真的很难估计.但是经营团队的生命力和业务的生命力却可以通过知识,经验来判断.所以我们的饿定位是商业分析师,而不是股票分析师或市场分析师.

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容易偏离轨道,对股票分析乐此不疲,对市场分析乐此不疲,真正做的商业分析很少.就商业分析而言,我们所做的基本常识和判断,就是排除大部分竞争性行业的股票.而聚焦于少数拥有护城河的企业身上.

股票投资成功,除了找对股票还不行,还要靠自身的自律,严格执行自己的投资理念,在正确的道路上坚持,说的容易,其实做起来真的很难.

[ 本帖最后由 均线多头 于 2008-7-17 18:10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7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1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8-7-18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大师们说的都很热闹,可是我这个小虾米还是认为没有以案例分析来的实在;透彻,vv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8-7-20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几天经常研究均兄前面的帖子

有只股票以前帖子里也有人提到 受益奥运的乳品双寡头之一的伊利股份目前由于巨大的期权费用分摊 净利润不佳,
寡头竞争的格局压缩利润等原因财务报表中的利润一栏弱猛牛,但公司质地很好,属于好公司。关于估值,蒙牛乳业(HK2319)目前收盘价格24.900港元  在香港是37.50倍市盈率,而香港作为成熟市场还给它如此高的估值。通过对比,我发现伊利股份的投资价值更为突出。

望均兄指点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6-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0 23:51 , Processed in 0.034815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