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币:
-
- 奖励:
-
- 热心:
-
- 注册时间:
- 2007-5-23
|
|
设想一下如果平安没有高保证利率的寿险产品的话,应该值多少钱?
FY:这个我觉得没有必要设想的,毕竟事实已经摆在那里的。如果硬要分析对平安内含价值的影响,你可以看年报中内含价值的分析,截至2007年12月31日平安该部分的有效业务价值仅 - 9,058M,而2006年的时候该部分的有效业务价值为-20,932M。这主要是由于平安借丰厚的投资收益,为这部分多计提了准备金,此外为了增资扩股,还没花了内含价值假设导致的。-90亿并不是很大的数字。
如果几年以后消化了这部分高保证利率的寿险产品的话,那时应该值多少钱?FY
FY:对于寿险业务的估值,我觉得你可以采用三段式或者n段式模型,我曾以如下假设计算过:
如果首5年的一年新业务价值增长率为15%,次5年的一年新业务价值为10%,永续增长为2.5%
投资收益率采用2006年年报中的假设,传统产品4.2%-4.7%,贴现率12.5%,
我假设的理由如下:
由于毛爷爷的“人多力量大”,导致我国寿险的第一个赔付高峰应该会在2018年左右吧。
剔除掉内含价值假设的美化,2007年一年新业务价值的增长率约为17%,当然这里面有可能有多计提准备金的影响。
我国寿险仍处于朝阳阶段,无论从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上来看,都应该有较好的发展潜力。
因此我个人觉得我的假设并不激进,当然大家可以相互讨论一下。
若保持2006年的内含价值假设(相对2007年的假设保守许多),平安寿险净资产30,128,有效业务价值28,619M,扣除偿付能力成本后的一年新业务价值6,003M。按照我的三段式模型计算出来新业务乘数大概是20.5倍。寿险业务价值=(30,128+28,619+6,003*20.5)/7,345.05=24.75元。
当然由于平安一季度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量很多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也不少,由于一季度公允价值的变动可能会导致一季度利润和净资产下滑。估值可能需要下调3块。
至于,非寿险方面的业务,由于很多刚刚起步,很难正确估量。但是非寿险业务净资产(含IPO的388亿)约769亿,若按2倍PB的话,每股约合21块,对应20倍PE吧,数值上,但是考虑到388亿IPO资金应该好没有释放利润,似乎也可接受。
另外平安2007年产险的综合成本率为101%,看了老巴的年报,老巴认为110%之内都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可以从投资收益弥补。您认为呢?
FY:我国的财险起步和发展缓慢,一般来说,车险业务大概占比70%以上,有的公司可能达到80%-90%。由于车险业务利润率较低,极大的制约了财险的盈利能力,而财险业务结构的改善也是任重道远。
至于老巴年报中的110%的综合成本率我觉得过高,虽然偶尔有一年如此也无妨。
综合成本率包含两块:综合赔付率和综合费用率。前者的分母是净已赚保费,后者的分母是自留保费。对于资本金充足的财险公司来说,可能可运用投资资金较高,稍微几个点的投资收益率就可以弥补10%的综合成本率。但是对于成长扩张型的财险公司,可能需要较高的投资收益率才能弥补。
我想不需要用“您”来称呼吧,大家讨论而已,不必要这么客气的,我也只是个菜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