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均线多头

均线多头---我的价值投资策略学习与实践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2-7 02:09 | 显示全部楼层
价值投资的理论依据,很经典噢一个价值投资的公式,很经典噢!!

我认为价值投资有三个要素:
好股(g稳定的年复合成长率),低价(c低市盈率),长期持有(n长年)
R=P(n)/P(0)=PE(n)*e(n) / PE(0)*e(0)=PE(n) / PE(0) * e(n) / e(0)= PE(n) / PE(0) * (1+g) ^ n

R为收益率,
PE为市盈率,
e为每股收益、e(n)为第N年的每股收益,
g 为年复合增长率,n为年份。

用语言表述为在股市或任何市场的收益率等于卖出与买入的市盈率的倍数乘以一加年复合增长率的N次方。

当然每位投资者都希望自己的收益率是越大越好。所以应在
1、低的市盈率或合理的市盈率(PE)内买入(国内市场在价值投资和抄作盛行,低市盈率几乎绝种)

2、每年稳定的复合增长率(g)的企业,注意主要是看将来的企业发展而不是过往历史,当然历史的数据仍然有惯性日。
当然如果时间很短,增长率极大,这是突然的重组或资产注入,收益亦可极大(无穷大),这种情况不是一般机构和我们这样小散可以把握住的

3、长期持有(n为无限大),实际好多好股我们曾经持有,但是心态问题总是握不住,我想强调的是持有比买入更主要,“持股与减肥一样,靠的不是头脑而是坚持”---林奇语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8-2-7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祝此论坛的每一位朋友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大吉大利!祝每一个人的价值投资之路越走越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7-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7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地方能找到各指数的历史市盈率?

在估值的时候,一个关键点是对市盈率的假设。由于市盈率是相对的,而且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不同经济环境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都会有所不同,因此常常导致估值相差很大。但我想各种指数的平均市盈率也许是我们应该参考的一个依据。我在Google上搜了一下,资料比较零散。不知道那位前辈有类似的统计资料,不胜感激:

指数 国家 年度 市盈率 年末市值 经济增长 CPI 利率 (其他因素)...
沪深指数 CN 2006 33.3 16428    10.7     1.5  6.12 ...

祝大家新春快乐,财源滚滚!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14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问一个在证券公司做分析师的朋友:有没有在什么论坛里发现不错的帖子,他说MACD里的一家叫均线多头的家伙的帖子,是唯一值得认真看看的东西,于是就上MACD,找了半天才发现竟猫在这里。还有长达二百多页的跟帖和回帖,害得我用抓图软件抓了六个小时都还没收藏完,唉——要是有谁能制作成电子书就好了。:*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14 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祝各位情人节快乐:*1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6-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2-15 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革命尚须努力

原帖由 shiminwang 于 2008-2-3 10:13 发表
中国人寿是否具有投资价值?
这个问题主要还是看中国人寿的未来增长率,从有限的数据分析来看,公司2004年到2007年净利润大概分别是22亿、40亿、90亿、332亿,三年来增长率平均157%,当然因为公司基数越来越大 ...




看了几个朋友对中国人寿的分析,感觉基本面分析中应该作的定量分析都没有作好,保险公司最重要的估值工具是:市涵率。每个保险公司每年都有对应的内涵价值,而朋友们没有一个提到。


我对此感想到:在自己的能力圈做投资确实是很有必要的,必须要了解你要买进的行业。买进的生意。同时要不断的学习,掌握一些专业知识。


关于人寿的分析,我的水平也不行。建议大家去找香港林森池的分析,看完后也许会有一些收获。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15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搜来看看,好好学习。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6-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15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寿的估值(一)--林森池
中国人寿的估值

林森池

  【编者:转贴这篇刊载在VALUE杂志2007年10号上的文章,可以让我们学习估值寿险企业,但也仅供参考。投资最终还是要取决于自己的思考、研究与判断。但斌】



    自2006年年初以来,中国人寿的股价由低位6.85港元/股不断飙升至2006年年底的26.55港元/股。以2005年每股纯利0.35元人民币计算,市盈率达到76倍,即使以2006年每股纯利大幅上升至0.75元人民币计算,市盈率亦高达35倍。估值长年偏高并未促使笔者沽售,反而趁价位回调增加持股量,坚定信念来自做足以下几项监察程序:一、分析估值偏高的理由,客观环境长期有利于公司发展,而非因市场情绪出现短期不理性亢奋所致;二、运用PEVG为中国人寿估值把脉,确认未出现泡沫价钱,PEVG定义是市价/内涵价值/预期内涵价值增长率;三、将中国人寿自上市以来每半年业绩与平安保险比较,数据显示中国人寿营运成绩超卓,潜力更深厚,否定平安保险作为换马对象,坚定持有中国人寿;四、微观监察人寿保险产品;五、外资保险商的竞争有限;六、增持中国人寿的策略。笔者的监察程序详细分析如下:

  

    一、分析中国人寿股价估值偏高的理由



    1、宏观调控有利于寿险

    加息对保险公司是绝对有利的,可以直接增加定期存款收益。保费收入以人民币为主,不受升值打击,海外股票投资收益高,足以抵消人民币升值。

  

    2、十一五计划大力发展保险业,资产快速上升

    中国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特别注重保险业发展,现时国民面对三座大山,一是教育,现时要自付;第二是医疗;第三是退休后的保障。所以国家政策有利于人寿保险,希望使更多的国民得到保障,社会更加安定。例如开放保险公司的投资领域;容许保险公司持有银行、证券行股权及重点基建项目,亦容许保险公司投资海外股票及债券,以提高投资收益。经济高速增长、人均收入不断上升、股市投机气氛过重、居民储蓄率偏高,加上人寿渗透率偏低,人寿保险正好为苦无出路的资金排洪。“十一五”期间预期整个保险业总资产将于2010年上升至5万亿元人民币,比2005年高出两倍,即预期在未来几年每年均以30%的复息高速增长。大胆假设,2010年时,中国人寿资产可能达到14,000亿元人民币,以投资回报5%计算,每年投资收益可达700亿元人民币,如果投资回报提升至8%,收益将上升至1,100亿元人民币。

  

    3、网络覆盖全国

    中国保险业开放在即,沿海大城市早已被视为外资保险业必争之地,未来竞争剧烈,中国人寿的全国性网络重新被投资界视为强项。2006年上半年中国人寿市场占有率重上50%,表明以农村为主的中西部已成为寿险业的高增长区,明显有利于中国人寿的长远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收入的增加,投保金额必定会持续上升,加上渗透率增加,中国寿险行业正处于不断积累资产的起飞阶段。欧洲及北美洲的寿险市场早已饱和且进入偿付期,无法与中国市场相提并论。因此欧美的保险公司估值较低,宏利市价只是“内涵价值”的两倍,由此类推,以“内涵价值”三倍来衡量中国人寿股价应是恰当的。

  

    4、监管游戏规则有利于保险业

    回顾AIG(AIA友邦保险之母公司)在美国的发展历史,被誉为创富奇迹之一。1969年AIG才上市,调整后1970年年初每股AIG股价为0.47美元,后来如图1所显示,持续上升至2000年12月的103美元,30年间升幅超过200倍。同期美国银行由1.64美元上升至2007年2月的54美元,36年间升幅只有33倍,参阅图2。

    两者表现的差距归因于监管环境不同,银行业处处受到制肘。1916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除了在小镇之外,禁止银行销售保险产品,1933年的Glass-Steagall法案禁止银行从事证券业务,强制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分家,1956年立法禁止银行控股公司经营非银行业务,即不可承包(Underwrite)保单,这一直维持至1996年美国最高法院再度容许银行销售保险产品。换言之,由1956年至1996年的四十年间,保险公司并未受到来自银行的竞争,监管法律有利于AIG在美国发展跨州保险业务。

1999年美国国会立法通过,容许银行、券商及保险公司互售产品,实施金融一体化的混业经营模式。自2000年以来,美国银行股价节节上升, AIG股价反而从高位回落,一直在70美元/股徘徊,两者股价背道而驰,撇除本身业绩因素,相信与游戏规则的改变有关。

    香港银行立法较为宽松,早已容许银行进行混业经营,保险商亦面临较激烈的竞争。

    今天中国内地的证券、保险、银行皆接受独立监管,分别由证监会、保监会及银监会执行。国家政策倾斜特别有利于保险业快速发展,过去两年,中国人寿及平安保险进行了一系列收购、项目投资、入股作为策略性股东等,覆盖地区广阔,几乎无孔不入,投资领域包括地产、银行、证券、百货、基建等。中国银行及工商银行A+H股同步上市,中国人寿两地皆入股。中国人寿及平安保险A股最近在内地上市,未闻有大型银行趁机入股两保险公司,成为策略性股东,原因可能与监管有关。银行未可大量投资保险业,国家政策未允许金融机构混业经营,情况有如美国1956年至1996年的监管模式,对保险业发展大大有利。



    5、寿险业特性、以杠杆追求资产增值

    人寿保险业务纯利主要来自投资回报,表1及表2列出中国人寿及平安保险自2004年以来的投资组合:

   (a)两者策略上有共同之处,过去两年不断增加债券及股票投资,同时减持定息存款。不断提升回报率,中国人寿从原本落后之势急起直追,中国人寿的投资组合总额由2004年12月的3,748亿元人民币升至2006年年底的6,868亿元人民币,共增加了83.2%,同期平安保险的投资组合总额的增幅为84.6%。

   (b)因为发行15亿新股以A股形式在内地上市,2006年中国人寿的股东资金及内涵价值升幅都比平安保险高。撇除这个因素,中国人寿内涵价值的每年升幅约维持在25%,略逊于平安保险。但在投资方面,中国人寿急起直追,投资回报较高,纯利升幅胜过平安——平安保险要为20世纪90年代的固定回报保单作出注销。

   (c)2006年年底,中国人寿股东资金为1,396亿元人民币,同期投资组合资产高达6,868亿元人民币,杠杆比例接近五倍,除了定期存款及现金外,有4,533亿元人民币债券及股票具有升值(或贬值)的可能,况且每年新收保费及存款超过1,800亿元人民币,资产不断增加,资产升值直接推高内涵价值,间接推动股价向上。人寿保险业的资产有别于银行,银行资产以贷款为主,投资比例小,贷款无升值潜力且时常要为坏账销蚀或拨备。人寿保险业利用客户资金,投资有机会升值的资产,将来保单到期,保险公司只是兑付现金加上所承诺的回报,资产升值超过保单承诺回报部分全数归保险公司,所以保险公司的股东资金,增长速度一定会跑赢银行。



表1:中国人寿股东资金、内涵价值升幅、投资收益(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2004年12月
2005年12月
2006年12月

债券
150,234(40.1%)
255,554(51.7%)
357,898(52.2%)

股票
17,271(4.6%)
39,548(8.1%)
95,493(13.9%)

定息存款
175,498(46.9%)
164,869(33.3%)
175,476(25.6%)

资本保证金
4,000(1.0%)
5,353(1.1%)
5,353(0.7%)

买入返售证券
279(0.1%)



贷款予投保人
391(0.1%)
981(0.2%)
2,371(0.3%)

现金
27,217(7.2%)
28,051(5.6%)
50,213(7.3%)

投资组合总数
374,890(100%)
494,356(100%)
686,804(100%)

与上年同期比较
  
+33.3%
+35.9%

投资回报
10,019
16,435
46,581

投资回报率
2.7%
3.3%
6.8%

纯利
7,171
9,306
19,956

与上年同期比较
  
+29.7%
+114.4%

股东资金
66,452
80,211
139,665

与上年同期比较
  
+20.7%
+74.1%

内涵价值
90,073
113,954
181,989

与上年同期比较
  
+26.5%
+59.7%






表2:平安保险股东资金、内涵价值升幅、投资收益(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2004年12月
2005年12月
2006年12月

债券
112,798(52.1%)
159,749(60.1%)
206,881(51.7%)

股票
6077(2.8%)
15,268(5.8%)
44,791(11.2%)

定息存款
80,320(37.1%)
68,959(26.2%)
59,107(14.8%)

贷款予投保人
675(0.3%)
1,526(0.6%)
49,152(12.3%)

其他
3(0.0%)
3(0.0%)
1,600(0.4%)

投资物业
1,504(0.7%)
1,243(0.5%)
1,528(0.4%)

现金
15,254(7.0%)
17,636(6.8%)
36,805(9.2%)

投资组合总数
216,631(100%)
264,384(100%)
399,864(100%)

与上年同期比较
  
+22.0%
+51.2%

投资回报
7,097
10,146
22,574

投资回报率
3.3%
3.8%
5.6%

纯利
3,116
4,226
7,838

与上年同期比较
  
+35.6%
+85.5%

股东资金
28,197
32,996
46,375

与上年同期比较
  
+17.0%
40.5%

内涵价值
37,248
48,363
65,573

与上年同期比较
  
+29.8%
+35.5%








    6、2007年平安保险的内涵价值有机会飙升

    人寿保险公司的“内涵价值”升幅来自三方面:

   (a) 公司的资产净值 ;

   (b)扣除偿付能力成本(Cost of Solvency Margin)后,现有保单业务的价值;

   (c)扣除偿付能力成本后,新保单业务的价值。

    现有及新保单业务的价值,外人无法知晓,须由保险公司内部的精算师根据每一张保单未来的赚钱能力,再以现金流折现法,计算出扣除成本后的价值。身为投资者,只局限于观察公司在保险市场的占有率、收入升幅、续保率等作为分析数据。中国人寿内涵价值升幅比平安保险高,反映资产升值快及保单未来赚钱能力高。

    计算人寿保险公司的资产净值较容易,其升幅主要来自派息后的盈利滚存、资产升值及股本的增加。2007年平安保险亦以每股33.8元人民币发行11.5亿A股在内地上市,筹集资金388亿元人民币,每股资产即时增加5元人民币,水涨船高,同样可以抬高2007年的每股“内涵价值”。

  



   二、运用PEVG为中国人寿估值把脉



    笔者曾强调PEG的局限性,人寿股应该用内涵价值作估值工具,但市涵率(Price/Embedded Value)仍未够全面,内涵价值的按年增长率才能反映公司资产及保单的升值潜力,所以需用PEVG。 PEVG理念与PEG相若,通常人寿保险公司被收购时,议价过程是根据其内涵价值。濒临破产的寿险公司无溢价可言,成功的寿险公司,其历史悠久的商誉、网络及庞大的销售团队是价值不菲的无形资产,所以股权转让价必定高于内涵价值,溢价高出一倍或两倍视乎未来的增长速度。

    表3以宏利人寿为例,比较其股价与内涵价值的关系,市涵率(P/EV)计算方法是用现今市价与上年度已公布的内涵价值相除,再将市涵率的倍数与今年度预期内涵价值的升幅增长率相除,得出的系数便是PEVG。理念基于内涵价值的快速增长可以支撑较高估值,全球资金同样都追逐高速增长的公司。

    众所周知,宏利有百多年历史,是保险业的老大哥,2006年股东资金及资产分别达到1,718亿和12,406亿港元(详细财务报告,可以登录网页www.manulife.com查阅)。宏利扎根北美洲,业务跨越亚洲,北美成熟市场,竞争剧烈,增长主要靠收购,动力理应来自亚洲。但近年宏利每股年均纯利增幅约8%-13%。连同加元升值因素,每股内涵价值升幅仍局限于个位数。2006年业绩较为理想,每股纯利上升23%至16.95港元,以2007年2月16日宏利市价270港元计算,市盈率为16倍。从表面上看,宏利估值相对中国人寿便宜,实际上宏利本身的保险业务已敲响警钟,2006年宏利的美国、日本及亚洲保费收益增长接近零,盈利动力来自财富管理(卖基金)及投资收益。2006年宏利内涵价值上升15%至140.16港元,市价相对内涵价值(Price/Embedded Value)为1.9倍(参阅表3)。



表3:宏利保险估值方法(PEVG)

PRICE/EMBEDDED VALUE/GROWTH


平均收市价

(港元)
内涵价值(港元)
内涵价

值升幅
市价/内涵价值

Price/Embedded Value
市涵率/内涵增长

PEVG

2003年
108.00
103.60
  
  
  

2004年
155.90
111.25
+7.4%
1.50X
1.50/7.40=0.202

2005年
193.18
121.97
+9.6%
1.73X
1.73/9.60=0.180

2006年
251.79
140.16
+14.9%
2.06X
2.06/14.9=0.138

2007年﹡
267.40
154.17E
+13.0%E
1.91X
1.91/13.0=0.147


﹡2007年平均价至4月





    中国人寿历史较短,但胜在增长迅速,2004年股东资金只有664亿元人民币,2006年已上升至1,396亿元人民币,与宏利的1,718亿港元之间的差距已大幅拉近,超越宏利指日可待。单从业务出发,2006年中国人寿保费收入增加23%,相对宏利的3%,表明中国保险市场潜力庞大,客观优势无可置疑。以2006年中国人寿每股内涵价值上升幅度51.3%相对宏利15%的增幅,大家都愿用较高估值买入中国人寿股票。现时宏利市涵率为1.9倍,表4以中国人寿为例子,2007年1至4月平均收市价为23.28港元,是2006年内涵价值6.8港元的3.4倍,但预期2007年内涵价值会有25%升幅,所以PEVG估值仍是宏利便宜,亦证明中国人寿估值仍算合理。回顾2005年及2006年,中国人寿的估值以全年平均市价5.6与12.9港元计算,相对宏利是极度偏低,这又是市场错价(Mispricing)的好例子。



表4:中国人寿估值方法(PEVG)

PRICE/EMBEDDED VALUE/GROWTH


平均收市价(港元)
内涵价值(港元)
内涵价

值升幅
市价/内涵价值

PRICE/EMBEDDED VALUE
市涵率/内涵增长

PEVG

2003年
5.55
  
  
  
  

2004年
4.98
3.36
  
  
  

2005年
5.60
4.25
+26.4%
1.66X
1.66/26.4=0.062

2006年
12.90
6.43
+51.3%
3.03X
3.03/51.3=0.059

2007年﹡
23.28
8.03E
+25.0%E
3.62X
3.62/25.0=0.145


﹡2007年平均价至4月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6-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15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总体来说,模糊的正确也不无不可。:*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6-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15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比较中国人寿及平安保险



   1、比较两者边际利润及成本效益

   表5及表6是比较中国人寿及平安保险的边际利润及成本效益,保险业务支出包括对保户的赔付、红利、利息支付及公司的递延收益等。经营成本包括保单费用摊销、佣金支出、管理费及其他。

   将经营成本与总收入作比较,所得比例可以观察两者在控制成本方面的成效。将保险业务支出与总收入比较,即时可见保单的边际利润,结论如下:

  (a)保单边际利润方面(保费收入相对保险业务支出),中国人寿较优。20世纪90年代遗留的固定高息回报人寿保单连同财险本身的高赔付率,明显拖累了平安保险的边际利润。

  (b)撇除投资收益,两者保单边际利润过去两年几乎同步下滑,反映行内竞争日趋激烈,新推出的保单需具有较高的吸引力,保户所收获的利息回报及红利亦相应提高。

  (c)在成本控制方面(经营成本相对总收入),中国人寿明显较优。为争取更多保单,平安保险不惜提升保险经纪佣金,以2006年下半年成本上升最为明显。

  (d)中国人寿投资收益明显较平安保险优。中国人寿认购超级国企ipo,如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投入资金较多,杠杆效应明显,以其国务院直辖身份,成功地以57亿元人民币买入广东发展银行的20%股权,改组成功后上市,利润数以倍计。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6-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15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增持中国人寿的策略

  

   通过每隔六个月的业绩监察,从宏观及微观分析与竞争对手比拼的数据,令笔者信心倍增。结论清晰,中国人寿是罕有的千里马,可以长期累积,有现金回流,必须增持中国人寿股票。当然希望以低价买入,不过自2005年年末以来中国人寿股价在不断飙升。

   2006年3月,中国人寿股价已升破10港元,4月18日宣布2005年业绩,果然超标,内涵价值上升26%至4.25元人民币,火上加油,股价急升至5月19日的13.05港元,当时笔者就是根据以下分析定下增持策略:

  (1)宏利保险当时市价是内涵价值的两倍;基于未来增长较快,笔者决定以市涵率三倍作为买入中国人寿之上限价,即是以2005年内涵价值的4.25×3=12.75港元,股价回落低过12.75港元,都是买入位。

  (2)策略需要有耐心来实践,等到6月大市大幅调整,6月14日中国人寿股价回落至10.1港元,触发笔者所定下的增持买入盘。通过基础分析,在10.5港元买入,备感心安理得,完全不受股市下跌所影响,更无任何惶恐的感觉。在整个策略实践过程中,绝不依赖技术分析,完全不需要移动平均线,更无需止损或止盈。这是价值投资的精粹,可以助你进入更高领域,最终可以达到“手中有股,心中无股”的境界。

  (3)笔者同时亦制定了更长期的买入策略,若需要从周期性的中石油“落车”,部分资金一定要转车,一定要买中国人寿。2006年8月28日中国人寿公布2006年中期业绩,再度超乎市场的预期,笔者当时盘算,再用2005年的内涵价值已不切实际,因为2006年已过了一大半,应该用预期2006年的内涵价值作基数,如果2006年的内涵价值升上6港元,唯有提升买入定价至18港元(6×3)来买中国人寿。这策略亦在2006年9月实践了,笔者以近9港元沽出中石油,即时以14.5港元买入中国人寿。

  

     

2010年的中国人寿估值



   笔者评估中国人寿,从两个不同角度订下理论上的估值价。既从公司纯利未来增长着手(peg),亦兼顾内涵价值上升潜力。从过去经验看,寿险公司的纯利依赖于投资收益,间接地受股市的影响,升幅比较波动,而内涵价值升幅则比较稳定。

   表9尝试用peg来厘定理论上中国人寿的合理估值价,先设定未来数年至2010年,每年纯利增长平均为30%;另设定peg系数为一倍;理论上全年平均价是用上年度每股纯利乘30倍市盈率。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6-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15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照他的算法2010年的价值是37.8港元,那现价就没有太大吸引力了,不过尽信书不如不信。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6-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15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克莱曼:还有其他一些对伯克夏而言规模非常大的投资,如中石油的股票,很多人对你当初购买以及随后卖出中石油的股票非常感兴趣,对一些观看我们电视节目的并不熟悉这家公司的观众而言,中石油是一只备受争议的股票,因为中石油的母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苏丹政府之间有业务往来,布什政府曾说过,这应当对达尔福尔地区的种族屠杀负有部分的责任。

我在5月份观看了你的年度会议,许多股东对你买入中石油股份的决定非常不高兴,希望你能放弃这些股份。

  

巴菲特:是的。

  

克莱曼:你对此表示反对,进行了股东表决,多数股东同意你的看法,你没有卖出这些股票。那时是在5月份。但从9月份开始你就不断卖出这些股票,你是否已经清空了所有的中石油股票呢?

  

巴菲特:我们已经卖出了中石油,但我们是根据价格来作出判断的。5月份召开年度会议时,按照美国市场的标准,中石油股票价格大约为110美元/股左右,自那以后,中石油的股价已经翻番。

不幸的是,我略微过早地卖出了中石油,但这完全是在价值评估的基础上作出的决定。

当我们买入中石油时,如果拿股价乘以股份,你会发现中石油的市值为350亿美元左右。当我们卖出的时候,市值已经是当初的8倍左右——哦,对不起,是8倍多——按照美国的标准,中石油最初的股价为20美元,而卖出时的股价为160-200美元之间。



克莱曼:相当可观的盈利。

  

巴菲特:是的,最终我们用5亿美元赚了大约35亿美元。我过早地卖出了中石油,我卖出它之后,他们可能想开枪打死我,并说沃伦把房子给卖了。是放下它的时候了。

  

克莱曼:是的,你选择了落袋为安。

  

巴菲特:这是一大笔钱。

  

克莱曼:虚拟的数字。

  

巴菲特:虚拟的数字,太正确了。

  

克莱曼:查理·芒格可能会这么说。

  

巴菲特:芒格会说:“你又成功了。”

  

克莱曼:但你不能一试再试。对于一个从未买过股票的普通人,你的建议是什么?你不可能一直坐在那里等待,同时口中不停地说,哦,该涨了,应该就要涨了。



巴菲特:我们甚至从未考虑过这些,我们想到的是该以什么价格卖出,我们认为这家公司值多少钱?实际上,当我们最初买入的时候,我感到中石油的市值可能最少有1,000亿美元。

  

克莱曼:它是如何引起你注意的?你如何找到像中石油这样的公司呢?

  

巴菲特:我坐在办公室内看到了一份年报,很幸运它是用英文写的,向我描述了一家非常不错的公司,年报中提供了有关原油储量、炼油能力、化工产品以及其他方面的所有信息。我就坐在那里读这份年报并进行思考,认为这家公司值1,000亿美元左右。

现在我并不看价格,首先看的是公司的业务并试着找出这家公司值多少钱,因为如果先看到了价格,我的判断会受到影响。因此我先看公司的基本面,试着评估它的价值,然后才看价格。如果价格低于我所评估的价值,我就会买入。

  

克莱曼:你是如何对它进行评估的呢?

  

巴菲特:这要点技巧。



克莱曼:是的。



巴菲特:但对于购买整个业务而言,这是至关重要的。当我们卖出时,这只股票的价格已经体现了价值,我们认为这是一个相当合理的价格。

现在,原油价格已经从30美元/桶涨到了75美元/桶,如今涨得更高了。但今天或是昨天,我相信中石油是全球第二大市值公司。



克莱曼:位于哪家公司之后呢?



巴菲特:高于通用电气,低于埃克森。

  

克莱曼:你是说埃克森美孚。

  

巴菲特:不及埃克森。

  

克莱曼:你已经清空了中石油的所有股票了吗?



巴菲特:是的。我希望自己还没有清空,但已经清空了。

  

克莱曼:什么时候清空的?

  

巴菲特:我们用了一段时间来卖出所有的中石油股票。



克莱曼:用了一段时间来卖出它?

  

巴菲特:用了几个月吧。是的。如果它大幅下跌的话,我们可能会再买回来。

  

克莱曼:你会出于政治压力买入或者卖出股票么?

  

巴菲特:不会。

  

克莱曼:或者类似的……

  

巴菲特:我的回答是否定的。

  

克莱曼:对达尔福尔地区发生的种族屠杀感到不满的人没有影响你卖出这家公司股票的决定吗?

  

巴菲特:是的。中国政府拥有中石油88%的股份并控制了中国前30家公司中的29家,中国政府与苏丹有联系。如果你购买了这30家上市公司中的任何一家的股票,中国政府将成为你主要的合伙人。问题是,你是否应对他们的行为负责?

  

克莱曼:你下周将前往中国参加在当地举行的一家金属切削公司的落成典礼……

  

巴菲特:是的。

  

克莱曼:是以色列的IMC国际金属切削公司……



巴菲特:鉴于我的能力有限,莉斯,我的意思是说,他们是在利用我们……



克莱曼:你对切割行业肯定很在行。



巴菲特:是的,我已经对它很熟悉了。

  

克莱曼:你正在研究中国其他的公司吗?

  

巴菲特:没有,回答是没有。但我研究公司不分国家,不分行业,我尽可能地读每份年报并试图搞清楚是否有便宜货。

  

克莱曼:你在4年前是如何找到中石油的年度报告的呢?它的名字可能许多人都……

  

巴菲特:其他人看的是《花花公子》,我看的是年报。

  

克莱曼:是否有……(耳语)

  

巴菲特:事实上,我是在一本杂志中的大幅广告中看到它的。当我持有中石油的时候——这正是我所做的——我的工作就是配置资金,我通过找到配置资金的机会来配置资金。

  

克莱曼:你有史以来最棒的投资是什么,购买的股票中哪只最好?

  

巴菲特:我并不关心它是不是最好的,你可能会说我们以7块钱的价格买入了伯克夏。



克莱曼:今天它收盘价为……

  

巴菲特:128,000或者129,000美元,具体我不清楚,大概差不多这个价格。而买入的第一只股票的价格为7.375美元。

如果说我一生之内最棒的投资,它有可能是政府雇员保险公司(GEICO)。这是一家我在20岁的时候买入,之后卖出,然后又在晚些时候整个买下的公司。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16 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我的观点是自己不确定或者不看好的不买,除非别人能够说服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8-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383 天

股市捉妖记股票实战俱乐部菜缘子指标公式及程序化交易

发表于 2008-2-16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手啊

不来不知道啊,真来吓一跳,好地方啊:*1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16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懂的困难在于,我们根本不知道该怎样分析寿险公司?从哪里入手?那些是最根本的而那些又是不重要的呢?从表面看很简单,卖给你保单,收你的钱,拿你的钱去直接投资或者做杠杆融资以获得更多的钱去投资。
1.寿险对保人的回馈是有限的,无风险的或低风险的
2.寿险的收益来自固定存款、投资收益
3.利率提高使存款收益提高,也有投保人退保的风险
4.投资收益难以评估,尤其是牛市中大比例高杠杆的投资,风险很大。与它的投资风格和水平相关。
没有量化分析的能力,也看不到它明年后年直至几年后的发展,至于用模型估值,感觉就是算命,不懂也没兴趣
林森池的分析很细腻,不过觉得他对投资风险看的很小,还在理解学习中,希望看到朋友们更好的分析。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2-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16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证券每日通,红K线,三支花(http://www.hongzhoukan.com/Daily/),每天同步免费实时提供,如果想看的话请加我腾讯号642188753...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6-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16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均线多头 于 2008-1-28 23:25 发表



如果你0.4买的1元的东西,1元这个资产明年贬值了,又值0.4了,你就又没有安全边际了.---动态的看资产赢利能力更重要,长期投资就是要让我们看的远,而不是静态的看待低估和安全边际.

:*19*:
受教啊
其实哈萨维原来就是个所谓烟头公司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6-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18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的价值投资,其实也是稳健的投资,不会产生暴利。期望短短几年产生暴利的价值投资,本身就是一种悖论,好企业的稳定增长速度,也就百分之三五十。
好企业好管理层,安全边际,时间,才是价值投资的朋友。

当前中国真正的暴利机会在重组当中,象ST,象借壳,象整体上市,很多买中这些股票的人,不是遍撒网,就是有内幕。其他碰中的,只能算是瞎猫碰到死老鼠罢了。

有时,我们容易被各种策略所干扰,今天买题材股,明天白马股,不能从一而终,这也就是很多人赚了又赔终究没有战胜市场的原因,其实是没有了解核心,战胜不了人性的弱点。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18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孔之见。
有时知易行难。我也做不到。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3 05:06 , Processed in 0.031798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