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币:
-
- 奖励:
-
- 热心:
-
- 注册时间:
- 2007-5-18
|
|
作为国内即时通讯的垄断巨头腾讯控股,占据了即时通讯领域的绝对垄断地位。用户包括国内、台湾、香港、澳门及海外华人,其活跃账户高达2.6亿(国内网民数只有1.62亿人),市场占有率高达79.1%,第二位的MSN只有13.4%,。而且腾讯的占有率仍在不断地提高,跨国巨头MSN的市场份额却呈现出萎缩的趋势。可见腾讯的垄断地位多么地强大,用“中国即时通讯的微软”来形容腾讯并不为过。
网络虚拟世界中即时通讯类似于现实中的电话,使用频率高,普及范围广。使用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捆绑性,就象更改电话号码一样,更改QQ号会引起很多的麻烦。同时与移动通讯和电话不同,腾讯公司与其他竞争对手并未实现互联互通,因此如果选择了其他的供应商,就意味者与所有腾讯用户联系不上。试想一下如果联通用户不能给中移动用户打电话,会有什么后果。所以腾讯已经设立了一个很高的转换障碍,使新进入者难以把腾讯用户抢夺过来。对竞争对手而言,腾讯的规模也是一种壁垒,由于腾讯拥有绝大部分的即时通讯使用者,新用户选择服务商时会考虑方便性和可用性,自然优先选择腾讯,这样就形成马太效应,腾讯变得越来越强大,其垄断地位越来越稳固。跨国巨头MSN和雅虎通丝毫不能威胁腾讯,国内其他潜在竞争者更难以撼动其垄断地位。
腾讯垄断的是即时通讯用户,即时通讯并不能产生很高的收入,要获取更高的利润,就必须依托QQ平台,不断拓展新业务,把垄断资源转化为收入和利润。腾讯在稳固垄断地位后,开始向众多的其他业务四处出击,包括互联网增值业务、移动通讯增值服务、广告等领域。凭借庞大的垄断资源优势,腾讯在进军网游、短信、拍卖等新业务中所向披靡,捷报频传。短短的几年腾讯已经从一个单纯的即时通讯服务商发展成为集休闲游戏、资讯门户、搜索等为一体的网络巨头。
腾讯近年来的财务数据如下:
报告期 2003年12月 2004年12月 2005年12月 2006年12月
营业额 734,957 1,143,533 1,426,395 2,800,441
税前盈利 338,209 463,653 437,055 1,116,771
净利润 322,196 441,119 485,362 1,063,800
ROE(%) 19.3 17.39 32.01
经营利润率(%) 40.21 33.96 41.54
毛利率高达70%以上,净利润率高达30%以上(与茅台相当),净利润呈现出稳步攀升的态势,2006年更是大幅上升100%以上,净资产收益率维持在17%以上,2006年高达32.01%,财务状况良好。
虽然腾讯拥有强势的垄断地位,但是作为互联网行业仍然具有比传统行业垄断性企业更高的风险,行业易变性更高。
1.由于腾讯的主要利润来源并非具有垄断性的即时通讯业务,QQ平台只提供了丰富的客户资源,并不直接带来巨大的利润。真正的盈利部分是网游、短信、广告等竞争激烈的领域。腾讯在这些领域虽然拥有庞大的客户资源,占据一定的优势,但还没有达到垄断地位,这些领域的竞争历来是白热化的。腾讯能否在这些领域持续取得领先优势存在不确定性。
2.腾讯在即时通讯领域稳固的垄断地位是由于腾讯拒绝互联互通而形成的,若政府根据反垄断法强制互联互通,腾讯的垄断地位将受到挑战。现阶段其主要竞争对手MSN与雅虎通已经进行互联互通,而且腾讯也曾经被竞争对手以垄断及不正当竞争行为告上法庭。腾讯在各领域取得的成绩是强制捆绑相关软件获得的,若被裁定垄断及不正当竞争,取消捆绑对腾讯发展将带来巨大影响。
3.对竞争对手的过度挤压已经使腾讯成为“公敌”,形象在行业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4.垃圾信息和账户被盗现象严重。
5.未来出现替代QQ的新的商业模式。
6.收入增长率波动性较大。
瑕不掩瑜,腾讯对用户的垄断和粘着度使它区别于其它任何一家互联网企业。随着中国网民数量的高速增长,新生代网民QQ应用率的提高,腾讯的客户资源也将高速成长。同时互联网应用越来越广泛,必然产生越来越多的增值业务,腾讯未来仍然具有广阔的成长空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