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均线多头

均线多头---我的价值投资策略学习与实践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27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A股已经没有长期投资价值,还不如借船出海,以QDII投资市盈率在5倍一下的国外股市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27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loth98 于 2007-9-26 11:02 发表

:*10*:  因为现在市场已经有一些至少5倍空间的类似公司)。

toobad老兄,给个提示,5倍的很感兴趣,谢谢



000498现价有潜在空间5倍以上的可能性,.可能性低不低与50%的概率,大家自己找资料研究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27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opfuner 于 2007-9-27 13:02 发表
目前A股已经没有长期投资价值,还不如借船出海,以QDII投资市盈率在5倍一下的国外股市



同意,从战略上可以考虑转移.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7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放上三个月再说

均线多头的观点我的理解和实践计划是,三"不"主义,不看盘,不做波段,不预测走势.哪怕在以后均线兄不再跟踪这个股,我也将坚持.三个月以后,股改方案出来,什么都会明了.然后再决定下一步的持股计划.我看好它,就守它.尽管它是人家的小妾.这是我,一个历尽股市苍凉的小散,在亏损累累后,发现了价值投资的理念,并化为实践的首单,成本23.98,是高了,但我将忘了它.希望以后多看到均线兄及各位老表,阿哥阿妹,靓仔靓女的好贴.是为宣言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7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介绍大家看看,股票真规则一书.
积累!!!!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7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均线兄最近的研究方向是ST股了,是喜还是忧?:mad: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7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前段时间一朋友提起过000498,那时价格在3元左右,说如果能到3元以下放心进,因为其大股东是丹东市国资委,看中的是其壳资源,吼吼,谁知现在涨成这样了.:*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4-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7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发现得迟了点

华菱集团再行撤退之策:让出南方建材控股权
http://www.soufun.com 房地产门户-搜房网 2006年05月18日17:09 21世纪经济报道      [提要]钢铁业重组大潮涌动之时,华菱集团再行撤退之策。继去年以27.9亿元将旗下上市公司华菱管线(000932.SZ)36.67%的股权(股改后,相应降为29.49%%)卖予钢铁巨头米塔尔之后,华菱集团又将旗
钢铁业重组大潮涌动之时,华菱集团再行撤退之策。

继去年以27.9亿元将旗下上市公司华菱管线(000932.SZ)36.67%的股权(股改后,相应降为29.49%%)卖予钢铁巨头米塔尔之后,华菱集团又将旗下另一家上市公司南方建材(000906.SZ)控股权拱手让给浙江物产国际贸易公司。

5月16日,南方建材发布公告称,其前三大股东将减持公司股份,并转让给浙江物产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下称物产国贸)。由此,后者将拥有其1.2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0.5%,成为第一大股东。

对于中国排名第八的钢铁企业华菱集团来说,曾一度想将华菱管线、南方建材打造成其左膀右臂:前者以钢铁生产为主,后者以钢铁销售为主。不过,在种种时势之下,华菱集团董事长李效伟却选择了急速减持甚至放弃控股权。

“实现资本裂变,铸造百年财团。”近年来,李效伟曾在多处场合放言,要打造一间控股型现代企业,以实现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完美结合。目前,华菱集团不仅参股了金瑞科技、湘财证券、光大银行等,更把触角伸向了网络——湖南红网。

两大股东措手

近几年来,南方建材一直处于多事之秋。对于华菱集团来说,可谓充满希望而至,失望而归。

2002年6月6日,南方建材控股股东南方集团(湖南物资产业集团子公司)与华菱集团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将其持有的公司法人股8740万股(占比36.8%)转让给华菱集团。此后,华菱集团正式成为南方建材第一大股东。

重组后,南方建材前三大股东分别为:华菱集团(36.8%)、同力投资(25.05%)、金球置业(10.15%)。其中,同力投资持有金球置业94%的股权,二者合计持有南方建材35.2%的股权。由于同力投资属于湖南物资产业集团,因此湖南物产一直保持着南方建材第二大股东地位,与华菱集团的持股比例仅仅相差1.6%.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在南方建材新任董事会中,第一大股东华菱集团不仅没有派出董事长,而且在人数对比上也不占优势。这个失衡的权力布局使得华菱集团入主南方建材将近四年,第一大股东地位,一直空有其名并无其实,以致南方建材股东大会数次都在两大股东琴瑟失和的冷战中尴尬收场。

种种原因,导致2002年至2005年间南方建材屡次报亏,其每股收益分别为0.10元、0.077元、0.04元、0.017元,一路走来凄风苦雨。

“华菱集团入主后,南方建材与其发生了部分关联交易业务,比如销售华菱相关钢铁产品等,但总体来看,华菱集团对于公司的改革不大。其中最主要的一笔股权收购就是买下华菱环保公司,这个公司应该说前景可观,收益稳定。”长沙某证券分析师告诉记者。

2002年10月,南方建材出资4514.33万元收购华菱集团下属公司涟源钢铁集团持有的娄底市华菱环保公司48%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但在2005年4月14日,南方建材却将所持有的华菱环保48%股权“完璧归赵”转让给涟钢集团,转让价为4762.89万元。

“华菱环保转让后,至少对公司现金流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而且,它每年对公司净利润的贡献也很大。”南方建材一内部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

南方建材为何要将公司“最优质、最挣钱的资产”买椟还珠,“退给”华菱集团呢?有人猜测是华菱集团意图在离开前夜将优质资产带走。

“华菱环保转让,那是南方建材管理层的意见,他们不想过分依赖华菱集团。”对此传言,华菱集团派驻南方建材董事汪俊一针见血。

物产国贸的算盘

2005年初,华菱集团决意将南方建材这只“不下蛋的鸡”卖掉,先后与大汉控股集团等多方接触,并最终选择了物产国贸。

5月11日,南方建材前三大非流通股股东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湖南同力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同力投资”)、湖南同力金球置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金球置业”)与物产国贸签署协议,分别将其持有的南方建材25.8%、14.55%和10.15%股份转让给物产国贸。此次收购价格均以南方建材截至2005年末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价格为基础,为每股1.73元。

该转让完成后,上述三股东仍分别持有南方建材11%、10.50%和10.15%的股份,而物产国贸则升任第一大股东。物产国贸还同时宣布,将以每股2.91元的价格向全体流通股股东进行全面要约收购,并将在6月30日前提出股权分置改革动议,尽快制定切实可行的股改方案。

湖南省政府上市办公司处处长何华梁就此坦言,南方建材多年来未能发挥最佳效益,引进战略合作者有利于整合各方资源实现快速发展。

在华菱掌门人李效伟看来,年销售100亿元的浙江物产背后是年销售500亿元的浙江物产集团,这个“中国目前流通领域龙头企业,不仅实力雄厚,而且有现代物流先进经营机制、理念和方法,这可以迅速做大做强南方建材”。

另外,于华菱集团与浙江物产而言,“华菱有资源优势,浙江物产有物流优势,双方处在一个产业链的上下游,典型的优势互补。”

“整个收购谈判过程有惊无险,我们属于‘强强联合’。”5月17日,物产国贸董秘、投资策划部经理朱国洋对本报记者说,这是物产国贸及其控股方浙江物产集团首次涉足国内A股市场,未来将依托上市公司组建以钢铁、汽车贸易为主的跨地域物流大鳄。

“买壳上市不是目的。”朱国洋说,公司收购南方建材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凭借南方建材的渠道优势,迅速打开中部市场。

物产国贸在业界声名显赫。其成立于1999年,注册资金3亿元,由浙江物产集团控股88%,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及其他自然人持股12%.近年来,物产国贸保持着年均30%以上的增幅,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126亿元,进出口总额达到7.96亿美元,成为仅次于“中国五矿”的全国第二大钢材进出口企业。

不过,物产国贸的业务网络主要分布于长三角、珠三角以及渤海湾一带,这对其进一步拓展较为不利。而随着持续多年的高速度发展,其内部各类要素的“瓶颈”制约也较为突出。去年10月,浙江物产集团董事长胡江潮就曾不无忧虑地表示,“以企业现有的经营业态、增长方式以及要素供给、配置能力,我们的发展恐怕就要到顶了!”

胡江潮说,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传统流通业微利化、弱利化的趋势已日益明显,单纯依靠买进卖出赚取差价的经营方式难以为继。因此,该集团决定借鉴沃尔玛的产销一体模式和三井物产的综合商社模式,上控资源,下建网络,加快发展现代物流、房地产和金融服务等,实现产业与资本的协同效应,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正是在此战略引导下,物产国贸完成了对南方建材的收购。该集团公告称,“通过这次战略投资,将能实现浙江物产与华菱集团的工贸结合供应链合作,并以此为立足点,抓住中部崛起的有利时机,大力拓展中西部的广阔市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8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均线多头FANS:你的这个 转帖说明 了什么?为什么说迟了点?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8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06年物产国贸接任大股东后股改路演

请问张国强:公司未来业务的定位如何?南方建材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将定位为:以贸易为基础,以实业为依托;钢铁贸易与汽车贸易协调发展;内外贸一体化;立足湖南市场,辐射中西部地区。把南方建材打造成为湖南地区领先、中南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钢铁、汽车流通企业。
大股东浙江物产国际非常看好公司的发展,已明确表示不会放弃控股地位,未来会根据其自身的经济实力进行增持,或者用未来的现金分红来增持。
南方建材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将定位为:以贸易为基础,以实业为依托;钢铁贸易与汽车贸易协调发展;内外贸一体化;立足湖南市场,辐射中西部地区。把南方建材打造成为湖南地区领先、中南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钢铁、汽车流通企业。
南方建材将着力打造三大平台:
1、金融平台:充分发挥资本市场融资功能,通过多种方式融资突破资金瓶颈。
2、中西部市场平台:整合现有资源,大力开拓湖南本地市场,积极进行贸易转型,实现经营业绩的大幅提升。
立足湖南,辐射湖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等省市,突破区域市场瓶颈,实现产业规模扩张。
3、供应链服务平台:着力打造完整供应链,依托周边大型钢厂,大力开展铁合金、铁矿石等炉料业务,同时开展船板、建筑用钢等产成品配供配送业务。
如果各方配套支持到位,市场环境不出现转折性变化,计划通过2-3年的优化调整、经营创新,使南方建材钢材销售量大幅提高,市场从长沙地区向省内外扩张,成为中西部地区钢铁分销的领先企业;汽车销售量不断增长,并提高汽车售后服务市场的占有率;销售额、利润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针对南方建材的重组问题,浙江物产国际将本着“稳健、有序、优化、发展”的原则,在保证南方建材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上,适时合理地在资产结构、人员组织结构、运营机制等方面实施调整与改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逐步优化资产结构,增加资产利用效率,理顺债权债务关系,优化融资环境;
2、完善组织和人员结构,贯彻绩效理念,优化激励约束机制;
3、引入科学、高效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机制,实施体制创新和运营模式升级。
浙江物产国际和南方建材当前的主营业务都是钢铁贸易业务和汽车贸易业务,但由于各自的采购和销售地域差异、客户定位的差异以及客观存在的可细分市场,双方目前不存在同业竞争问题。
1、钢铁贸易业务:
南方建材的钢材、板材主要采购自湘钢、武钢、涟钢、萍钢、柳钢、新钢等几家公司,即湖南、湖北、江西、广西等省份,销售区域则主要集中在湖南省内特别是长沙市内以及长沙周遍地区。而浙江物产国际长期以来主要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的沿海省份经营,在中部地区并未有实质的业务开展。由于双方目前在采购渠道和销售地域上都互不相同,因此双方目前在钢铁贸易业务上基本不存在同业竞争问题。
2、汽车贸易业务:
南方建材目前的安大、一汽、五菱、瑞风等4S店业务区域均集中于长沙地区,没有在湖南省外或长沙市外开展业务,且主要销售本田、现代、瑞风等汽车品牌。浙江物产国际的汽车销售业务(4S店和进口业务)主要集中在浙江省内,没有在浙江省外开展业务,且主要销售马自达、东风标致、通用等国产汽车以及沃尔沃、陆虎、捷豹、标致、劳斯莱斯等一系列进口汽车品牌。基于双方的销售地域不同,客户不同,销售的汽车品牌不同(货物来源不同),而且在客户的消费层次上也有一定差异,因此双方在汽车贸易业务上不存在同业竞争问题。
您好,虽然股改后分类表决机制不再存在,但公司所有股东将拥有更加一致的利益基础,公司新老股东将会齐心协力,进一步把公司做大作强。至于再融资,目前公司尚没有计划。谢谢

股权分置改革获得成功之后,流通股东与非流通股东拥有相对一致的价值评判标准,公司全体股东均能分享到公司股价上涨而带来的巨大利益,因此必然促进公司所有股东更加关注公司的治理结构,从而形成更有效的外部监督和约束机制。另外,在未来实现全流通后,创新的金融品种和新型的资本运作手段的出现,也将为上市公司的整合与购并奠定良好的基础。谢谢您的提问
与其他企业相比,公司具有以下优势:
(1)大股东优势:公司最终控股股东为浙江省物产集团公司,该集团是国家重点培育的20家大型流通企业之一,名列“2006中国企业500强”第60位,“2006 浙江省百强企业”第2位。强大的股东背景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2)行业优势:公司在钢材和汽车行业的品牌形象、服务质量以及销售规模等均在湖南省居于领先地位。在金属材料销售方面,南方建材已成为湖南省钢材流通行业的龙头企业和中南地区较具影响力的钢铁销售企业之一,年销售各种钢材30余万吨,是涟钢、湘钢、新钢、萍钢、柳钢等大中型钢厂的重点经销商、直销商或总代理;在汽车销售方面,公司经营广州本田、东风日产、一汽大众、北京现代、瑞风汽车等品牌4s店,年销售各类汽车达7000余辆;在汽车服务方面,公司拥有99.87%股权的控股子公司湖南三维企业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省内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品牌知名度最高的出租车公司。谢谢您的提问
谢谢您的提问.南方建材所处的钢铁、汽车流通行业均是市场容量巨大、发展前景看好的行业领域;南方建材所处的区域是国家“中部崛起”政策覆盖的重点区域之一,依托国家政策支持,中部地区将取得更快的发展速度,在钢材、汽车等产品的供求方面将呈现明显增长;南方建材的各大股东对钢铁生产流通、汽车贸易等行业均有深刻了解和把握,各自均有明确的发展规划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并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南方建材的后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南方建材通过资产结构、人员组织结构、经营机制等方面的优化调整,在股东、管理层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将不断拓展资源、市场网络,进一步提高自身集成服务能力,实现上下游一体化与供应链整合,成为湖南地区领先、中南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钢铁、汽车流通企业。谢谢您.
南方建材是我们浙江物产国际为主体收购的,虽然南方建材只有我们业务量的五分之一,但是关于增发的问题,这要根据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并由董事会、股东大会决定,经证券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方可实施。
我们目前尚没有明确的再融资时间表,也没有确定具体的融资方式。但可以肯定,再融资将以提高公司竞争力、促进公司可持续增长为目标,并会充分考虑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谢谢您的关心,我公司控股南方建材后,将会利用南方建材在中部地区现有的资源和网络,发挥我们经营和管理的优势,来提高南方建材的运营质量.我们不会转卖给别人的.希望您多支持!
谢谢您对我们浙江物产国际的肯定,我公司的主要业务除了浙江省外,更多的业务还是在沿海地区和海外市场,而湖南是中部地区的核心区块,同时也是我公司未来发展的战略支点,浙江和湖南尽管地理区域不同,但是管理的基本模式是相同的.相信我们最终入注南方建材后,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肯定在业绩上会有一个根本的改变,以优异的业绩回报广大股东.谢谢您的支持!
您好,在本次股改中,我们没有作业绩和重组承诺,但是,也请您相信公司业绩的最大化,既是您的要求,也是我们自身的要求,否则我们作为收购方投入巨大资金进行收购,就失去了投资价值。随着股改工作和股权过户工作的最后完成,随着我们对公司情况基本了解和掌握我们将尽快提出公司的经营目标和发展规划,届时也请您多多关心和支持。谢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8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结合我目前所掌握的一些资料,感觉物贸收购南建是一个长久的打算,思路很清晰,旨在打造钢铁\汽车贸易为主的区域流通霸主,是浙江物贸在中部区域的一次扩张,立足中部,开拓西部.因此,期望物业集团注入其它优质资产(如金属\机电\金融)等是不现实的,脱离了国贸收购南建的初衷.借壳物产整体上市,更是毫无根据的幻想.物产国贸剥离纺织\地产后对南建定向增发,这几乎是此股最有可能的最切题的朦胧题材.  
如果物贸借壳, 南建可以值30-50元.这个估值是以物贸作价南建的五倍而算的,南建的价值在6-10元之间.不一定合理,但差不多. 物产国贸会定向增发南建,吗?感觉暂时不会有这种可能. 这一点的论证待再找些资料后再行估测.从张国强的谈话中,感觉他们对微利行业会实行稳定扩张.不会把步子迈得太快.
剩下来的可作投资理由的,是股改十送三的题材,对于现价来说,空间有限.
这是个人的看法,请均线兄及各位同好指正.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8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均线多头FANS 于 2007-9-28 22:18 发表
结合我目前所掌握的一些资料,感觉物贸收购南建是一个长久的打算,思路很清晰,旨在打造钢铁\汽车贸易为主的区域流通霸主,是浙江物贸在中部区域的一次扩张,立足中部,开拓西部.因此,期望物业集团注入其它优质资产(如 ...



分析的很有深度,顶一个先.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9 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间最能说明一切,000792即是一例。要做就做最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9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北制药欲将集团药业整体上市
2007年09月2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唐学良 吴光军
  

  日前,东北制药临时股东会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公司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的议案》。

  根据本次增发方案,东北制药拟定向增发9400万股A股股份,募集资金主要投向制剂生产区建设项目和主导产品深加工项目,预计项目总投资约96891.12万元。其中,制剂生产区建设项目总投资49149.94万元,主要配合东北制药整体搬迁规划建设,其下属制剂生产厂将整体迁往该开发区,总部也将移入该生产基地;主导产品深加工建设项目总投资47741.18万元,主要是VC深加工产品和磷霉素产品的建设。两项目达产后,预计年均税后利润将分别达到18565.21万元和9990.34万元。

  “此次定向增发是与东北制药的搬迁改造和集团公司制药主业整体上市同步进行的,因此说这次定向增发的实施,对于东北制药来说意义尤其重大。”公司董事长刘震在与股东交流时如此表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4-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9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以上大家的资料提供, 深入的分析,讨论. 我的基础太差,还有很多的弄不懂的东西, 还得再反复看看.  多谢大家! 非常的感谢!


祝大家节日快乐! 万事如意!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9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有点意思:)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9-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9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均线多头FANS 于 2007-9-28 22:18 发表
结合我目前所掌握的一些资料,感觉物贸收购南建是一个长久的打算,思路很清晰,旨在打造钢铁\汽车贸易为主的区域流通霸主,是浙江物贸在中部区域的一次扩张,立足中部,开拓西部.因此,期望物业集团注入其它优质资产(如 ...

谈点自己的看法:
收购000906,绝不仅仅是看中南建材的网络和资源,呵呵,如果仅仅是网络资源不如收购一家没有上市的公司更好,南建材还在亏损,没必要接这个烂摊子。所以物贸收购南建材后,定向增发注入资产应该是100%确定的,这是物贸的目的。
最终是什么样的资产会注入也可以分析下关于同业竞争的问题。

一、同业竞争问题

(一)同业竞争的基本含义及各国对于限制同业竞争的立法

所谓同业竞争是指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包括绝对控股股东与相对控股股东)所从事的业务同该上市公司业务构成或可能构成的直接或间接的竞争关系。从竞争的一般意义来讲,企业之间存在竞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原因,但由于上市公司与其控股股东之间存在特殊的关系,如果两者之间构成直接或间接的竞争关系,不仅不利于整个社会竞争的有序进行,而且还有可能出现控股股东利用控制与从属关系进行各种内部活动和安排,从而不仅损害国家的利益(如通过惯常的内部转移定价使国家税收减少等)而且还可能做出有损于上市公司利益的决定,并进而侵害其他股东,特别是境外股东权益。

鉴于上述原因,各国在法律上一般都限制同业竞争,要求控股股东避免出现与上市公司之间同业竞争关系。例如,日本商法第二编第74条规定:“(1)股东非有其他股东的承诺,不得为自己或第三者进行属于公司营业部类的交易或成为以同种营业为目的的其他公司的无限责任股东或董事;(2)股东违反前项规定进行为自己的交易时,可依其他股东过半数的决议,将其视为为公司所作的交易。”[1]德国股份公司法第88条规定:“未经监事会许可,董事会成员既不允许经商,也不允许在公司业务部门中为本人或他人的利益从事商业活动;未经许可,不得担任其他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成员或业务领导人或无限责任股东。”[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第六十一条规定:“董事、经理不得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同类的营业或者从事损害本公司利益的活动。从事上述营业或者活动的,所得收入应当归公司所有。”

当然,在少数情况下,股东可以在取得豁免的前提下与其所投资的上市公司存在同业竞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调解和制约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同业竞争关系,解决的办法主要有:在公司中设立足够数目的独立董事,以保证董事会通过的经营决策不致受控股股东的操纵。此外,在所进行的业务交易中,如属金额巨大、须经股东大会批准者,在交易中有重大利益的股东不得参加表决投票[2]。
(二)同业竞争问题的解决方式

实践表明,解决同业竞争问题的最好方式就是在企业重组过程中,对上市公司的业务进行合理重组并选择合适的控股股东。

1.
通过业务重组避免同业竞争

简单地说,同业竞争就是相同业务之间的竞争,只不过是此相同业务必须是特定当事人之间的业务而已,因此,避免同业竞争的目的可以通过调整特定当事人之间的业务达到。具体地说,首先必须确定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业务范围,然后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本身的和下属的与上市公司生产经营业务性质相同的经营机构的资产全部投入到上市公司中,如果不能全部投入,则由控股股东将该部分与上市公司的业务具有相同性质的资产转让给其他企业(通常是与上市公司没有关联关系的企业),以使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不再存在任何竞争关系。

2.
通过选择合适的控股股东以避免同业竞争

企业在重组过程中对于股权的设定有不同的情况,虽然国有资产在本质上讲所有权属于国家,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公司的过程中,控股股东必然是国家,但是国有股的实际持有人从持股单位的性质上可以分为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两类。国家股股权的持有单位的级别一般较高,可以是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也可以是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部门和机构等。法人股的股权则由向上市公司出资的国有企业直接拥有。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作为控股股东的国有企业本身规模不大,下属的企业少,控股股东及其所属企业与上市公司之间构成同业竞争的机率也就相对较少,调整起来就比较容易。所以,通过选择不同的企业重组方案,确定不同的持股单位,可以达到避免同业竞争的目的。

3.
由控股股东做出避免或尽量避免同业竞争承诺

有些业务之间是否存在同业竞争,其判断标准并不是绝对的,而且即使在业务重组过程中已经采取了尽量避免同业竞争的方案,但随着控股股东今后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出现同业竞争的可能性依然很大。甚至在控股股东保留部分业务和资产的情况下,同业竞争的现象仍很难避免。实践中,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使上市公司在同业竞争问题上符合有关法律的规定并顺利上市,通常采取由控股股东出具承诺函的方式实现此目的。控股股东的承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在上市公司成立后,将优先推动该上市公司业务的发展。(2)将其与上市公司存在竞争的业务限制在一定的规模之内。(3)在可能与上市公司存在竞争的业务领域中出现新的发展机会时,给予上市公司优先发展权。

二、关联交易问题

(一)关联交易的含义与特征

简单地说,关联交易是指在上市公司与关联人士之间发生的交易,关联交易与普通交易之间的重大区别在于前者是发生在具有特定关联关系的当事人之间的交易。由此可进而看出关联交易的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它是在上市公司与关联人士之间发生的交易行为;二是上市公司与关联人士之间所进行的是交易行为,而不是管理或其他行为。关联交易与同业竞争之间的区别在于同业竞争主体之间为利益相反的关系,而关联交易主体之间不是必然为利益相反的关系,很多情况下是利益共同的关系。同时,同业竞争与关联交易相比,往往延续的时间较长,影响难以客观评价。法律对关联交易进行限制的目的在于从外部对关联企业基于内部关系产生的具有消极作用的内部活动与安排进行管制,以保护从属公司及其债权人以及子公司少数股东的利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关联人士既包括同上市公司之间存在关联关系的企业,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关联企业”,也包括与上市公司存在关联关系,从事商业活动的自然人。

关联企业的概念在本质上体现的是一企业与另一企业之间的关系,并不意味着企业的形态独立。从各国法律规定的情况看,目前只有德国的股份公司法对关联企业有明确的规定,一些国家在证券法中对此有所规定。我国公司法对关联企业、关联交易等问题都没有明确规定,我国财政部于1997年5月22日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虽是我国首次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作出明确规定的文件,但对于“关联企业”的概念也没有作出规定。我国学者一般认为,关联企业特指一个股份公司通过20%以上股权关系或重大债权关系所能控制或者对其经营决策施加重大影响的任何企业,包括股份公司的大股东、子公司、并列子公司和联营公司等。

从我国目前国有企业改组为上市公司的情况看,关联人士主要是关联企业。虽然法律并不限制自然人作为股份公司的发起人或股东,但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作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主要是国家股或国有法人股。我国进行国有资产重组并在境内外上市后,国家股或国有法人股的股东控制着该上市公司,这样一来则该上市公司必然会与上述控股股东所属的其他经营实体或业务之间存在关联交易。因此,国有企业改组为上市公司之后的关联人士主要是国家股或国有法人股的持股者。但对上市公司国有股持股单位的不同选择将导致不同的关联企业,一般情况下,持股单位级别越高,与上市公司之间构成关联关系的企业就越多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9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元通机电的资产如果不注入000906,是不是意味着有同业竞争问题??如果这样,是不是物贸集团关于汽车贸易,金属贸易的资产都会注入000906,望均线老兄解答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9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一篇文章,从资产注入的角度看人寿的成长性.

平安是整体上市就好比农村娶媳妇,进门有几人一清二楚,人寿上市好比皇帝嫁女,带来了多少宝贝得慢慢数,陪房的宫女有多少,能给自己生多少只有时间老人清楚,买平安等于娶了个壮实的村姑,哈哈哈..........
从估值角度看中国人寿! 2007-7-7 16:28:37     



作者:东方博客 中国股市新任司令   中国股市新任司令 的个人首页 【大 中 小】

中国人寿,从上市以来我就一直关注它,虽然没有大涨,但震荡蓄势是很有必要的,同时也证明上市当天介入的机构是长庄,每一只黑马在没有起来前是那么不起眼,那么弱势,但从6.5日股市大跌之后人寿就表现出它非凡的魅力,新一代中国股市龙头在蠢蠢欲动.

今天要分析的是从估值角度来看人寿,那我们就从人寿的发行开始.

人寿在A股发行的时间创了一个新的纪录,竟然以97.8倍的PE来发行,上市后股价又番了一倍,最高到了49.5元,那可是200多倍的PE,是人寿真值那么钱,还是主力疯狂炒作呢?

很多朋友还有一个最大的疑问,说在香港只有几元的价上市,我查了一下资料,在香港上市当天的价是4.55,收在4.525,然后回调到最低3.8元,而现在却用18.88的高价来在国内发行,是何道理?

可是我要提醒的是很多人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人寿当时的经营状况.

人寿在香港是2003.12.18日,也就是说在2003年底了,当时人寿的发行估计是依2003的业绩为参考,只有十来天就到30日了嘛,那2003年人寿的业绩是多少呢?

请大家看下表:



◇重要指标 最新期变动:季报◇
─────┬───────────────────────────────
主要指标 │ 每股收 每股净资 每股资本 每股未分 每股经营 净资产收 主营收入
(摊薄计算)│ 益(元) 产(元) 公积金元 配利润元 现金流元  益率% 增长率(%)
─────┼───────────────────────────────
2007-03-31│ 0.310  4.520  2.4600  0.9401  3.5587   7.29    -
2006-12-31│ 0.340  3.500  1.9056  0.5012  3.7582   9.70    -
2005-12-31│ 0.200  2.350  1.0294  0.2570     -   8.67    -
2004-12-31│ 0.110  2.150  1.0294  0.0946     -   5.08    -
2003-12-31│ 0.040  2.040  1.0294  0.0079     -   1.77    -


2003年人寿每股收益是0.04元,它上市当天的收盘价是4.525,用PE来算的话就是113倍,还要注意,它是以港币发行的,当时的港币比人民币要高一点点.

也就是说2003年人寿在香港是以113倍的价上市的,它最低价是3.8元,PE是95倍,我想对于香港这么成熟的市场都能接受这么高的定价,肯定也表明了他们对人寿的看好,而人寿现在的股价接近快30元了,虽然发行这么高,但是他们是赚得流油了.

所以从PE估值的角度来看人寿在国内以97.8倍PE发行,国内投资者并没有吃亏,只能怪政府那时候没有让人寿在国内上市.呵呵.

其次,从人寿的发展来看,请大家继续看表:

◇重要指标 最新期变动:季报◇
─────┬───────────────────────────────
主要指标 │ 每股收 每股净资 每股资本 每股未分 每股经营 净资产收 主营收入
(摊薄计算)│ 益(元) 产(元) 公积金元 配利润元 现金流元  益率% 增长率(%)
─────┼───────────────────────────────
2007-03-31│ 0.310  4.520  2.4600  0.9401  3.5587   7.29    -
2006-12-31│ 0.340  3.500  1.9056  0.5012  3.7582   9.70    -
2005-12-31│ 0.200  2.350  1.0294  0.2570     -   8.67    -
2004-12-31│ 0.110  2.150  1.0294  0.0946     -   5.08    -
2003-12-31│ 0.040  2.040  1.0294  0.0079     -   1.77    -

大家看我标了红色的部份,它每股收益从2003年的0.04元,到2006年的0.34,三年之间,增长了8倍,这是什么概念?这是什么速度?

我问一下各位,茅台好不好?当然好.那我来作一下比较:(因为它有股本扩张,所以我用净利润来作比较)
                                 茅台净利润                                   中国人寿净利润

2003年                         5.8亿                                             9.6亿

2004年                         8.2亿                                            29.19亿

2005年                         11亿                                             54.56亿

2006年                         15亿                                              93亿

以净利润比较,从2003年到2006年茅台增长了2.58倍,而同期中国人寿净利润增长了10倍

这种速度,可以说在世界上都少有的,这就是为什么人寿第一天上市居然成交金额达到了123亿.

人寿的发展可以说是直线上升的,而它的股价涨速还赶不上它的净利润增长.

现在人寿的投资规模已经过了10000亿,这是一个天量级别的超级机构,而股指期货,对于人寿来说,必是一场盛宴.在期货上,谁有资金谁就是老大.

我初略估算一下,人寿的投资收益在慢慢提高,当这10000亿的净利润率达10%的时候,每年的净利润就是1000亿,当然这其中还有新的保费收入,还有一些别的收入,斩且不算,就这1000亿,比2006年93亿,又增长了10倍,而这种收益是可以预见的,

以目前的人寿的增长速度来推测,从2003年算起,净利润是: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Q1)  2007 2009  2010  2011  
净利润(亿元)  9.6  29.19 54.56  96   88  280  420  630  945

2007-2011后我按50%的增长在估计的,那么也就是在2011年人寿比2006的净利润又要增长10倍.

我认为以人寿那么大的上万亿的资产规模是可以做到945个亿的净利润的.虽然它的净利润绝对数较大,但是它的投资基数更大.

如果未来真是十年牛市的话,中国人寿必是大牛股之一,因为股市的上涨也会提升人寿的投资收益.

那么人寿的股价到底会是多少?

我想,会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如果以2011年的945亿的净利润计算,它的每股收益是3.35元左右,如果以现在发行的100倍PE来计算,股价要到335元,如果以中国人寿上市后的最低价31.5来计算,那在2007-2011年的5年中,中国人寿净利润增长10倍,股价也涨了10倍.

我突然觉得上面的数据有一些是有点意思的,人寿到2011年净利润增长10倍,以100PE来算,股价要到335元左右,而335/31.5=10.63,刚好也在10倍.呵呵为什么机构不打压到30元以下呢?难道真是巧合吗?

中国的金融开放将会更加深入,而人寿也会是中国金融板块的龙头,人寿5年能涨10倍,别的股票会吗?

如果在股指期货上,人寿能有所斩获的话,估计收益更大.

那现在41.88的人寿贵吗?

我觉得烂便宜.

希望自已能有定力持有5年中国人寿.如果我投10万到中国人寿,5年后是100万,而深圳现在的房价已经到了1.5万了,5年后会炒到15万吗?那是绝不可能的.

补充一点:

中国人寿的总股本已有282亿,估计大幅送股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它的股价不会像某一些股票涨高了,就10送多少,降低股价,由于人寿的盘子大,所以股价会一直往上涨,如果未来出现几百元或者上千元的股,估计它会是一只.

[ 本帖最后由 XMSL 于 2007-9-29 11:25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1-11-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9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属材料板块是浙江物产集团核心业务板块之一,目前经营品种主要包括钢材、铁矿砂、铁合金、废钢、电解铜、电解铝等, 并与首钢、鞍钢、武钢、马钢、唐钢、菱钢、攀钢、沙钢、邯钢、太钢、建龙等六十余家大中型国内钢厂以及斯坦科、奥钢联、蒂森克虏伯等众多国外钢厂建立了长期稳固的战略合作关系。市场范围和业务网络覆盖全国主要经济区域、重点城市及欧盟、东南亚、中东、拉美、独联体等国家和地区,年销售规模超过320亿元,钢材实物量超过650万吨,在浙江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25%以上。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浙江物产集团金属材料板块将通过产业链对接、供应链服务、价值链优化,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集成服务;并按照内外贸一体化、贸工一体化的经营方式,不断创新经营业态,大力发展上下游资源供应链服务、配供配送、钢材连锁分销、项目招投标、大宗电子交易等新业态,实现金属材料经营量与质的同步扩张,成为国际金属材料贸易领域重要的贸易和服务商之一,中国金属材料流通行业的领先者。

  浙江物产集团金属材料板块的核心企业有浙江物产金属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物产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和浙江物产元通机电(集团)有限公司。
呵呵,这些业务和906都是重叠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15 08:45 , Processed in 0.220834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