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币:
-
- 奖励:
-
- 热心:
-
- 注册时间:
- 2005-9-14
|
|
000423
2007-08-08 东阿阿胶(000423)新品有望成新增长点 ■上海证券报
◎新品有望成新增长
公司是我国最大的阿胶生产企业,目前通过加大对营销体系的整合,围绕市场需求加紧布局,阿胶系列保健品有望成为其推动业绩增长的重要领域。(方正证券华欣)
◇2007-08-08 东阿阿胶主营毛利69.42% ■上海证券报
东阿阿胶今日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400.41万元,同比增长33.81%;营业利润12425.92万元,同比增长34.80%;实现净利润8214.66万元,同比增长35.87%。实现每股收益0.16元。
半年报显示,阿胶及阿胶系列产品营业收入为43114.03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73.83%,营业成本13185.7万元,产品毛利率69.42%。而公司的医药商业行业的收入为15089.12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22.3 %,营业成本14662.09万元,产品毛利率仅为2.83% 。
2007-07-06 东阿阿胶进入华润销售网络 ■中国证券报
东阿阿胶(000423)将分享其实际控制人华润集团的零售网络资源。据介绍,东阿阿胶已有8种、20个规格的产品相继进入华润集团设在天津的家世界、华润万家和设在北京的华润超级市场。
“下个月,东阿阿胶还将进入华润集团设在南京的苏果超市,苏果超市是江苏省最大的连锁超市”,公司分管保健品营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在今年三月华润集团白洋淀经理人年会上,公司高层就东阿阿胶产品进入华润商超与华润相关领导进行了接洽,商定华润集团遍布华东、华南、华北、西北、东北等区域的近三千家零售店铺资源今后都将与东阿阿胶分享。在市场推广上,东阿阿胶与商业企业的合作也在不断提升,今年公司已与九洲通、江西汇仁、合肥大药房等9家全国较大的医药连锁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康书伟)
转帖招商证券张明芳的中报分析:
-------------------------------------------------------------
东阿阿胶07年中报分析(000423)/33.44元——提价增量保持业绩快速增长,保健新品上市在即
张明芳
非周期性消费品·中药
估值中枢:32元
强烈推荐A(维持)
公司2007年中期业绩符合我们的预期,提价利润和销量增长综合驱动业绩快速增长。07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5.84亿元、营业利润1.24亿元、净利润8214万元,分别同比增长33.8%、34.8%和35.9%,实现EPS0.16元。其中,阿胶及系列产品实现销售收入4.3亿元,同比增长58.7%,其毛利率同比上升10.4个百分点。公司加大医院市场销售,以及对经销商授信导致现金流状况有所下降,短期内应收帐款同比上涨115%,但仍在可控范围内,我们预计年底回款期到来时,将大大改观。公司充实营销队伍建设和加大市场投入,营业费用率上升了3.98个百分点。
未来重点关注自主定价的阿胶保健新品上市后的显著利润贡献,华润高度重视和支持阿胶保健品充分利用其零售网络。由于具备品牌优势、确切疗效和消费习惯这三大作为品牌消费品的特质,所以我们看好2000多年历史阿胶从“药品”向“保健品”延伸的巨大市场潜力。公司“礼品阿胶”和“速溶阿胶粉”两种自主定价保健新品上市在即,由于其定价和毛利率较高,预计未来利润贡献显著。
我们预计新一轮阿胶提价可能在今年第四季度或明年初开始实施,但,预计提价幅度不会超过15%,未来两年内,复方阿胶浆应不会再提价。我们预计,07年和08年,公司对复方阿胶浆继续坚持县乡市场深度分销和开发医院市场的经营策略。我们看好这两块市场的销售增长。
维持业绩预测、50倍估值中枢和“强烈推荐”的投资评级。我们预计2006—2010五年间净利润将复合增长35%,2007—2010净利润将分别同比增长39%、56%、46%和43%,分别实现EPS0.41元、0.64元、0.93元和1.33元。按照08年EPS给予50倍PE(PEG0.93)测算1年内的目标价为32元,公司认购权证上市还会有一次抢权,公司短期估值基本合理,但长期投资价值空间较大,维持“强烈推荐—A”评级。
关于认购权证上市进度
根据我们的跟踪了解,公司认股权证仍在修定募集资金投向,申报世界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阿胶古方生产线”项目、收购整合阿胶产业等将赫然列入其中,我们预计,认股权证最快将于9月份上报证监会。
按照08年EPS给予50倍PE中枢(相当于PEG0.93)测算的1年内的目标价为32元(含权证,除权前),公司认购权证上市还会有一次抢权,公司短期估值基本合理,但长期投资价值空间巨大,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五、风险分析:
公司股票的长期投资价值已经获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同,但,短期业绩可能低于市场预期增速:
1、 营业费用投入增加;
2、 管理层股权激励机制尚未出台;
3、 公司业绩有季节性特征,第三季度是相对淡季,导致三季报业绩增长率低于市场过高预期。
表5、财务预测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