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上海证券交易所 发布时间: 2007年07月08日 16:03 作者: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与关联人士招商信诺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下称:招商信诺)于2007年7月5日签订保险产品销售服务框架协议,公司将与招商信诺进行保险产品销售代理业务,公司收取招商信诺的保险销售服务费用按公平磋商及公司一般的收费水平计算,结合交易数额厘定;该协议由2007年1月1日生效并将于2007年12月31日终止。2007年1月至5月期间,公司已向招商信诺收取保险销售服务费用约为人民币2299万元;预计至2007年度公司向招商信诺收取的保险销售服务费用将不超逾人民币7000万元。
公司与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招商基金)于2007年7月5日签订投资基金销售框架协议,公司将与招商基金进行投资基金代理销售服务,公司收取招商基金的销售代理费用按公平计算,结合交易数额厘定;该协议于2007年1月1日生效并将于2007年12月31日终止。公司于2007年1月至5月已向招商基金收取约人民币1.046亿元的销售代理服务费用;预计从招商基金成为公司关联人士之日起至2007年12月31日,公司向招商基金收取的销售代理费用将不超逾约人民币1.954亿元。
上述事项均构成持续关联交易。 风物长宜放眼量
2007年07月0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交银精选基金经理 李立
最近国内股票市场出现回调,投资者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市场心态不稳。各种类型的投资者均在思考两个问题:
“此轮牛市到头了吗?”
“投资如何操作?”
引发市场波动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经济的、政治的、心理的、以及各种各样其它的理由。现在能找到的最恰当原因是:在证券交易印花税上调后,对政府可能采取紧缩措施的担心是导致这次调整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轮始于2005年底的牛市行情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先天优势。这其中包括世界经济增长强劲、股票估值便宜、证券市场制度改革带来的和谐加上改革开放多年来积累的制造业的强大竞争能力。然而,回过头来看后视镜的时候,总会觉得逻辑都是十分清楚的,但要去望远镜里找到清晰的逻辑,总会有些模糊。
对于经济的前瞻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悲观的人担心美国经济下滑带来对中国出口产业的打击,乐观的人则举证其它出口目的地的强劲增长将抵消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对一季度上市公司80%以上的同比税后利润增长,悲观的人觉得不可持续,乐观的人则觉得即使放缓一些也是理想的速度。总之,在股票估值、市场制度等诸多方面均可以发现类似的对立理解。但在我们看来,一个市场值不值得投资的根本问题是还能不能找到利润可以持续增长的可靠公司,即使这样的股票估值目前看起来高一些。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海外投资者理解A股市场时往往借助其较为熟悉的一些区域市场,如韩国或日本市场。但与这种对比很大不同的是这些经济体多为外向型经济,进出口变化对景气影响甚大,而内部需求变化平稳。中国是一个有着巨大经济纵深的国家,小国顺应潮流而崛起,大国崛起则制造潮流。简单的类比往往导致错误的结论。
在走访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区域时,许多中小型企业现在和前些年最大的不同是,企业家开始认识到研究开发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从最初的抄袭和简单模仿起步,中国本土企业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创新之路,即使目前看还是在一个初始的阶段。改革开放多年来沉淀的实物资本、迅速提高的人力资本素质以及市场经济带来的制度活力,为本土企业实现从制造优势向研发优势的转移提供了客观上的可能性。
在出口产业里,由低附加值的纺织服装行业向高附加值的机电设备行业转移已经开始。改革开放多年积累的基础产业和制造业集群在全球范围内有着绝对的竞争优势。在世界经济体系中,要培养起下一个具备如此规模和效率的制造中心尚需时日。人民币汇率和有关部门的政策调整不会让规模庞大的外贸盈余转瞬间消失地一干二净。中国企业的盈利能力将会得到进一步增强。而增长前景乐观的内需市场将为这些企业提供坚实的大后方。
最近网络流行一首歌曲“死了都不卖”。我们在这里要提醒各位投资者注意的是,要确认自己买入和持有的是一个可以持续成长的优质公司,这样才可以从容分享中国经济崛起的奇迹。 國壽<2628.HK>招行<3968.HK>升6%-7.4%,惟建行<0939.HK>僅升0.3%
2007年7月9日 03:42:10 p.m. HKT, AAFN
內地股市受到金融及地產股帶動升1.9%-3.3%。國企金融指數最高見14767,現造14748,急升485點或3.4%。
股份以招行<3968.HK>及國壽<2628.HK>升幅最大,股價受惠A股分別急升6.7%至25.87元及5.3%至44.12元,H股現造$26.2及$30.5,分別升7.4%及6%。
此外,平保<2318.HK>、交銀<3328.HK>、工行<1398.HK>及中行<3988.HK>也升逾2%。不過,上周已大幅跑贏同業的建行<0939.HK>僅升0.3%至$5.87。(sz)
阿斯達克財經新聞組 信用卡在大学校园遭遇尴尬
--------------------------------------------------------------------------------
www.eastmoney.com2007-7-9 9:31:00 张光宇 人民法院报
毕业前办理信用卡大肆透支消费,毕业后只留下打上负值的信用卡账户,人却没了影踪——越来越多这样的“毕业逃债族”正被银行推上法院的被告席。除了反映银行信用卡管理上的问题外,也反映出大学生诚信意识的缺失。
秦某是上海某名牌大学学生。今年年初,他用所办的中国银行长城卡,透支消费人民币达5500余元,经银行多次催讨仍拒不履行还债义务,最后被告上了法庭。日前, 上海市黄浦区法院对此案作出宣判,秦某应归还银行信用卡透支款利息及费用5540.78元(银行放弃追偿部分滞纳金)。
在校读大四的秦某,临近毕业各项花销明显增加,有时还向同学借钱。去年10月,正在为还钱和消费发愁时,得到了银行将在学校食堂内设摊办理信用卡业务的消息,秦某便萌发了利用信用卡透支消费的念头,2006年10月20日,秦某用学生证和身份证的复印件顺利地办理了中国银行股份公司上海市分行长城信用卡一张。拿到这张信用卡后,秦某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潇洒地透支消费了5500余元。
透支消费的钱总是要还的。在接到银行的第一张催款单后,秦某承诺一个月后还清所有欠款,但期限过后,他又向银行信誓旦旦地保证一两天内还清,就这样,银行一次次答应了他延期归还的请求,之后仍无音讯。银行最后一次拨通他的手机时,他说已回到老家江西九江,正忙于找工作,还款的事以后再说。从此后,秦某的手机便处于无人接听的状态。银行无奈,只好向黄浦法院递交了诉状,将秦某告上了法庭。
不久前,黄浦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原告的委托代理人到庭参加诉讼,而被告席上一直空着,秦某经法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应诉,但不影响法院依法做出上述判决。
一位承办法官说:“这些学生多数是名牌大学毕业生,在学校里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却在个人诚信上出现污点,真是可惜!”
一段时间以来,上海市黄浦区法院受理了多起这样的信用卡透支案件,眼下,又到了大学生毕业分配的关键时期。银行方面表示,千万别以为逃债不会有后果,银行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是全国联网的,不管在哪里赖账,逃债毕业生都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校园景观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信用卡在透支
黄彦时
目前正值大学生毕业离校期间,走进大学校园不难发现,多数毕业生在临近毕业时各种花销明显增加。由于要筹备就业、毕业、饯行告别,许多毕业生称自己的小小“财政”透支亏空。一名牌大学新闻系毕业生小陈无奈地说:“因为开销骤增,最后不得不向朋友和家人借钱。”除了向身边的人借钱,他手中的信用卡已透支3000元。“这笔‘巨额’债务不知在毕业前能不能还清?”小陈叹了口气。
与毕业生不惜透支推杯换盏、大摆散伙宴这道“风景”相呼应的是,各家银行为了追求发卡量,在各高校大力推广银行卡发卡业务,可谓不遗余力。他们往往在学校的饭堂、宿舍门口、人流量集中的地方设摊推销。
“原先审核很严,要求出具身份证和学生证原件才能办理,到后来银行只要求学生提供两证的复印件,最近门槛更低了,只要能报出身份证号码就能顺利地办到一张卡。”一位2006届的大学毕业生说。
知情人士透露,为了向学生推销信用卡,有的银行派出自己的员工,有的银行委托中介办理,也有的银行干脆和高校实行利益挂钩,由高校发动学生申办信用卡。和助学贷款不同的是,高校不承担担保义务,所以,一旦发生风险,高校不负任何责任。
在高校校园里,学生身上带几张卡已不稀奇。有一名学生身上竟带着16张信用卡,他每个月都会收到银行寄来的还款账单,今天透支这张信用卡还那家银行的钱,明天透支那家银行的钱还这张信用卡。就这样,他一直在循环使用着这些信用卡维持自己的生活,但欠银行未还的信用贷款总额却越来越多。
相关新闻
黄浦法院为信用卡透支案打造“快车道”
本报记者 张光宇 本报通讯员 刘为念
上海是我国的金融中心,黄浦区地处上海中心城区,辖区内金融机构林立。信用卡案件攀升的背后,折射出金融信用的缺失与金融风险的增长,积极依法保护金融债权成为维护金融大局安全有序的重要渠道。为此,该院积极探索,逐渐形成了一套简便、高效、专业的审理模式,这套模式被形象地称为“五化”模式。
审判组织专业化:即对信用卡案实行专项合议庭审理模式,由分散审理转为集中审理,专项案件专门审理,使得审判专业性大大增强。
诉讼材料规范化:法院统一各类诉讼材料需要填写的内容及格式,对银行提供的各类证据材料,法官也在材料的完整性等方面有意识地加以规范。
送达方式统一化:对经过传统方式无法送达的案件,采取分区划片统一送达的方式,并加强与社区调解组织、居委会的沟通和联系,有效提高了送达率。
庭期安排灵活化:为方便当事人诉讼,针对原告是同一银行的案件灵活安排庭审,尽可能一次性解决当天当事人能够到庭的案件,据了解,一位法官半天最多时能开10个庭。
法律文书格式化:法官集思广益,区别不同银行设计了一系列裁判文书的格式范本,切实降低了工作强度,减少了文书差错率。
“五化”模式的效果显著,有效打造出了一条依法保护金融债权的快速通道。2002年至2007年5月份,黄浦法院共受理各类信用卡案件15442件,审结15031件,结案率达97.34%,2006年创出月人均结案数232件的纪录,且数年来,无一案件超审限、被改判或发回重审。负责审理信用卡案件的黄浦法院民二庭,今年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法院民商审判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校园缘何出现众多“负翁”
黄彦时 董燕静
2005年9月17日,建设银行上海分行与复旦大学联合发行上海市首张大学生信用卡,从此校园中有了“持卡族”。同年年底,各大银行相继推出学生信用卡。至2006年底,使用过银行信用卡的大学生比例已达25.6%。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大学生中,有超过40%的在校学生打算申请信用卡。庞大的校园刷卡族在“喜刷刷”的同时,也被“喜刷刷”困扰着。
银行对大学生发放信用卡,手续比较简单,大都不需存款凭证,不需担保人,只要填写一张申请表并出示身份证和学生证复印件就可办理。以自己的学生身份作抵押,从银行透支不同金额的贷款,大学生们一边大方花钱,一边却负债累累。越来越多这样的“负翁” 出现在高校校园里。
中国人民大学宪法行政法学博士后田凯表示,根据有关规定,在校大学生属于不予发卡的群体。银行作为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瞄准大学生市场这块“大蛋糕”本无可非议,但如果对学生的经济能力、理财能力、信用情况不加审查,甚至不核实身份证件的真假,盲目滥发信用卡,客观上会给大学生“恶意透支”开方便之门,进而引发校园内的诚信危机。而撇开银行发卡时审核不严等客观因素,透过大学生信用卡透支这一社会现象,我们看到的是天之骄子、国之栋梁们理财知识的匮乏、诚信意识的缺失和消费观念的扭曲。
黄浦区是上海各大银行分行办公的集中地,也是各银行信用卡登记中心的注册地,所以,一旦发生了信用卡透支纠纷,银行一般都起诉到黄浦区法院。在黄浦区法院执行庭,有时一天就收到500多起信用卡透支纠纷执行案件,执行法官确信,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当事人是已经离校的大学毕业生。
就在不久前,一家银行起诉一名大学毕业生要求归还信用卡透支款,这名毕业生至今未找到,但他的父母得知自己的孩子惹了官司以后,马上替孩子归还了透支款。银行随后撤诉。
这种情况在本市的大学生中比较多见,而一旦涉及到外地大学生,就没那么容易了。承办法官承认,这类案子判决以后,多数没有下文。“他们拿了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以后就回老家了,或到其他城市工作,要找到他们本人很难。有的外地毕业生在老家人户分离,要找到他或他的家人就更难了。”黄浦区法院一位执行法官说。
到外地执行,法院还要考虑执行成本问题。事实上,外地毕业生信用卡透支金额并不高,一般都在3000元左右。但是,法院如要派执行法官到外地执行,所产生的出差费用,有时超出执行款本身的金额,而被执行人所负担的执行费只有50元。
在法院没办法执行的情况下,法院只能向申请执行人——银行出具执行裁定书,其内容是对该案中止执行。而银行也只能根据法院的裁定书核销这笔账目。
诚信,在利益与道德间徘徊!诚信,在利益的诱惑前丢失!
信用卡透支的,不仅仅是钱。建立规则;普及信用卡的有关知识,锻炼和增强理财意识;加强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和诚信教育,培养大学生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观念和素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道德,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各方说法
法官:不主张对大学生发放信用卡
黄浦区法院承办此类案子的一位法官说:“银行当初将信用卡推广到大学校园,初衷是帮助学生理财,其出发点是好的。但从目前发生的种种情况看,我不主张银行向在读的大学生发放信用卡,也不提倡大学生使用信用卡。”
这位法官的理由是,大学生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主要靠父母的经济支持,动不动透支消费却很可能无力偿还。他们虽已成年,但自我管理能力并不强,在使用信用卡时,一不小心就会陷入信用卡借贷困境。
“我们到学生家里去执行,学生的家长也不主张银行给学生办理信用卡,到头来还得家长帮助孩子还账。” 一位执行法官如此说。
但是,银行并非没意识到这方面的风险,知情人士透露,银行不做亏本生意,他们也做过“成本核算”。比如,推销出100张信用卡,只要其中90张能保持无风险,就能有所赢利。
银行:无论躲到哪里都将受到限制
上海市高院从2004年8月起,每月向上海市社会信用联合征信系统提供有关信息,截至去年12月,市高院已向该系统提供了28852条自然人信息。如果大学生毕业后欠钱不还,上海法院和银行将对这些留在上海的毕业生采取有效措施。
上海市高院提供的信息,受到本市各商业银行的普遍欢迎,但上海市社会信用联合征信系统发生的效用仅限于在本市范围内,目前还未与中国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联网。根据央行征信管理局的规划,两个系统间的整合将是大势所趋。
从2005年开始,银行着手建立征信系统,所有赖账者都将进入失信“黑名单”。一旦出现透支逾期不还的情况,大学生的个人信用档案便会有所记录,将会影响其日后的就业和贷款,而且随着信用体系的日臻完善,他们越来越寸步难行。中国人民银行《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也规定,透支期限一到,银行将通知信用卡持有人偿还欠款,并支付相应的透支款利息,对信用卡透支5000元以上,银行经3个月催收未还的,将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征信处一位工作人员说:“中国人民银行开发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是全国性的,大学毕业生在上海拖欠透支款后,其信用污点将被记录进银行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这样,这名毕业生无论走到哪里,只要当地银行按照流程规范操作的话,他在贷款、申办新卡等方面会受到限制。所以,这些大学生最终还是得不偿失。”
(张光宇 黄彦时)
相关链接
信用卡:信用连连被“卡”
本报记者 张光宇 本报通讯员 黄彦时
大学生信用卡透支,是近两年黄浦法院受理的信用卡透支案件中出现的新情况。
随着银行信用卡等金融电子产品的使用日益普及,刷卡消费、跨行取款、网上转账、现金透支等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涉及信用卡的纠纷和诉讼也呈逐年上升之势。黄浦法院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受理此类案件数尚不足千件,而2006年已达4077件,今年1至6月又受理了2059件,同比上升49.38%,五年来累计15442件。从2003年开始,黄浦法院受理的信用卡纠纷首次超过买卖、加工等传统案件类型,成为数量最多的民商事纠纷。
该院的调研报告发现,由于近年来各大银行都在抢占市场,发行新卡时纷纷增加信用额度,减免担保措施,信用卡所蕴涵的信用风险不断增加。特别是部分银行实行免输密码的签名刷卡,但相应的硬件设施和配套制度却未能及时跟上,使便利的信用制度缺少更有效的风险控制手段保障,隐含的风险增大。而且,信用卡案件往往还与房屋按揭、金融欺诈等其他法律关系纠结在一起,出现复杂化趋势。如持卡人因房屋按揭申办信用卡,由于规定时间内卡内无足额款项,银行房贷部主动划款造成透支,因信用卡透支利息数倍于贷款利息,持卡人不愿支付而引发诉讼等。
另外,因信用缺失而引发的新类型案件不断出现,有持卡人利用信用卡进行“分单交易”来规避信用额度,对单笔大额交易分次刷卡消费,最后无法按时还款引发纠纷,信用风险则因此而叠加。 花旗超市银行模式走向破产
http://www.jrj.com 2007年07月09日 19:13《财经文摘》
【评论】【字体:大 中 小】【页面调色版
】
花旗集团再一次发现自己处于合并和衰落的边缘,这引发了一个问题:超市银行模式是否真的面临完结的命运?
如果不采取强力措施,也就是将一项或更多商业项目剥离出去,或者四项破产同时进行的话,花旗这家最大银行的15亿成本削减战略能否达到还是个问题。
两年前,摩根士丹利的股东强烈要求摩根士丹利将除了核心投资银行业务之外的业务全部转让出去。摩根士丹利不得不替换了公司CEO,最终同意在不影响业绩的情况下出售公司的Discover Financial信用卡业务。剥离主要商业服务的例子也出现在一些其他的公司,比如今年年初,旧金山嘉信理财(Charles Schwab Corp.)将私人银行U.S. Trust卖给了美洲银行。据传,美国运通公司也正考虑将自己的私人银行出售掉。
现在,越来越多的分析人士认为,创造出“竭尽所能为所有人服务”理念的花旗集团现在实际上也遇到了同样的压力。“现在该考虑从超市银行战略转移出来的时候了。现在,人们已无法在超市银行模式再干出什么业绩来。”CreditSights分析师大卫·亨德勒(David Hendler)说。
花旗现在已经在与旅行者集团和花旗公司(Travelers-Citicorp)的合并中将1998年延续下来的保险业务剥离出去,还与Legg Mason(LM)进行了资产互换。但分析师们认为,这些交易还远远不够。花旗的股价在近几年来表现不佳,与同类公司相比已经滞后。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花旗现在面临两种选择:要么是“互换交易”,要么干脆破产。
最近,一份欧洲的报告将花旗和西德商银的合并联系在一起,这是花旗与一家德国金融机构的第二次“配对”。西德商银在花旗的股权有望超过3%。但花旗CEO查尔斯·普林斯引用了今年春天一份当地报纸的话说,他对与这家欧洲大银行的交易没有多大兴趣。
5月份的消息显示,行为激进的股东Edward Lampert去年买进了花旗的一小部分股权,以便应对变化的发生,花旗最大的个人股东——沙特阿拉伯亿万富翁阿苏德王子继续支持公司的管理层,表示自己反对破产。
投资者现在不会再等下去,与现在57美元的股价相比,他们持有的股票有望提高到70美元。
在华尔街,有关花旗部分业务破产的消息已经不是什么秘密。Hendler说,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包括个人银行和个人金融服务在内的花旗在美国的业务,如果以基于价格收益比的多数美国银行界人士认同的价格来看,这些业务价值1015亿美元。Hendler说,以相同的方法计算,花旗的全球个人业务达560亿美元。
此外,花旗投资银行业务可能价值为746亿美元,而资产管理部也可能价值500亿美元,Hendler补充说。
Hendler计算,花旗的零售业务可能成为接管目标,在管理层收购的掩护下,其投资银行和投资管理业务有可能得到保留。Hendler说,花旗在美国的零售银行业务销售规模可能达到1060到1170亿,其购买对象可能包括JP摩根、苏格兰皇家银行、美国银行、富国银行或瓦乔维亚银行。Hendler说,尽管有JP摩根为先例,托管还是必须首先处理掉数十亿美元的存款以确保不被纽约地方反托拉斯法律干预。
Hendler说,由于过于庞大无法管理,同时也无法出售,不拆分为4块,花旗将无法找到接管合作伙伴。通过破产这一途径有利于“创造出合作银行可以操作的接管方式。这样,花旗才能在战略和金融可行性上转向独特的战略。” Hendler分析说。
作者:Liz Moyer
出处:美国《福布斯》 有删节 2007年6月6日
编译:罗岳 沉下来了,顶到前面去! “招商银行”公布2007年中期业绩预增公告
来源: 上海证券交易所 发布时间: 2007年07月09日 21:36 作者: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初步测算,预计2007年中期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100%以上(上年同期净利润为人民币2799064千元),具体财务数据将在公司2007年半年度报告中详细披露。 去年同期为27.99064亿元
今年为>55.98128亿元
按照最新股本:147.0378亿股
每股收益为>0.38元 “工商银行”公布2007年中期业绩预增公告
来源: 上海证券交易所 发布时间: 2007年07月09日 19:43 作者:
经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初步测算,预计2007年上半年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在50%以上(上年同期净利润为人民币25143百万元)。 金融股业绩明显超预期 招行预增100%以上2007-07-10 07:57:41 来源: 上海证券报(上海) 作为中国资产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工商银行今日发布业绩预增公告称,公司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将超过50%,如按去年上半年的净利润251.43亿元粗略估算,工行上半年净利润最少可达377亿元。
http://220.181.29.162/img/TechPic/code=600036,market=0,cycle=4.gif
近期在股市调整中担当中流砥柱作用的银行股,上半年业绩再度延续了去年年报和今年一季度的上佳表现。
作为中国资产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工商银行(行情论坛)今日发布业绩预增公告称,公司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将超过50%,如按去年上半年的净利润251.43亿元粗略估算,工行上半年净利润最少可达377亿元。这一利润增速与去年全年税后利润31.2%的增长数据相比,呈现加速增长之势。
而作为股份制银行的排头兵———招商银行(行情论坛)和民生银行也分别在同日或几天前发布的公告中预计,净利润将同比增长100%和60%以上,均比去年同期的利润增速和盈利规模有大幅提升。依据该两家银行公布的数据粗略计算,民生银行上半年净利润有望超过27.7亿元,而招行则有望达到56亿元左右。
对此增长,业内人士表示符合或超过此前预期。今年以来,由于实施宏观调控,央行已五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两次加息,市场一度担心会对银行业绩有所影响。但从现在看,上述政策措施对银行的影响并不大。
天相投顾首席金融分析师石磊向记者分析,从各家银行发布的公告说明来看,银行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仍在于信贷稳定增长,而去年以来的几次加息以及股市火爆后所引发的存款活期化趋势,正在进一步扩大银行的利差和存贷比。这客观上对各家银行的业绩起到了正面的支撑作用。
与此同时,各家银行积极开展业务转型,加大中间业务开发力度,非利息收入增加也为业绩激增提供了一定动力。
半年业绩猛增22倍 宏源证券(行情论坛)分享“牛市盛宴”
去年每股收益为0.0313元,2007年中期每股收益将达到约0.688元今年以来火爆的股市行情对券商业绩究竟有多大影响呢?如果说以前都只是分析师的一些预测的话,那么宏源证券(000562.SZ)今日的2007年中期业绩预增2200%左右的公告无疑开始揭开这“冰山一角”。
作为目前A股市场上仅有的两家纯正券商股之一,宏源证券今日发布的公告称,公司2007年中期业绩预告修正为大幅度增加,增长幅度约为2200%左右。而关于业绩预告出现重大差异的具体原因,宏源证券表示,主要是由于证券市场交投活跃,公司手续费、证券投资等收入的增加超过年初预期。
宏源证券2006年中期时的净利润为4569.8万元,每股收益为0.0313元,以此计算,宏源证券2007年中期的净利润将达到10.05亿元左右,每股收益将达到约0.688元。宏源证券昨日的收盘价为31.60元,动态市盈率下降为22.97倍。
今年以来,出于对券商业绩的良好预期,券商概念个股成为证券市场最为热门的板块之一,很多上市公司的股价都因为公司参股券商而一飞冲天,参股广发证券的吉林敖东(行情论坛)(000623.SZ)的股价更是一度高达130.19元,目前最高的券商概念股则为昨日报收96.58元的成都建设(600109.SH)。
作为另外一家纯正券商股,中信证券(行情论坛)(600030.SH)目前尚未公布2007年业绩预增公告,其昨日报收54.06元。
宏源证券今日还同时公告称,董事会已通过决议,同意收购北京华煜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下称“华煜期货”)100%股权。公司决定以华煜期货2007年6月30日(基准日)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净资产金额为基础,溢价不超过1760万元,收购华煜期货。
在股权转让完成后,宏源证券还将对华煜期货增资,使其注册资本金达到1亿元,同时华煜期货将向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申请交易结算会员资格。(第一财经日报) 郭信麟: 展開中期業績浪
2007年7月10日 09:30:01 a.m. HKT, AAFN
農銀證券營業部研究副主管郭信麟表示,港股以歷史新高與過千億的成交量再顯強勢,內地股市強勁反彈與週邊股市是助推力,但是更為重要的是中資金融股的業績預期非常出色,招商銀行<3968.HK>成為升幅最大的金融股,公司上半年業績增幅預料在100%以上,而另外一家巨無霸工商行<1398.HK>的業績也在50%以上。當然昨日對指數最大貢獻的是來自中國人壽<2628.HK.,其認購證也是雞犬升天。大唐發電<0991.HK>公佈上半年發電量增長35%,而同期A 股長江電力只有11%,6 月份全國發電量增幅也就在15%左右,大唐發電的業績值得期待。
美股昨晚循例由美國鋁業首先公佈業績,基本符合預期。而美股昨晚持續升勢,黃金價格繼續猛漲,而原油價格先升後跌,而港股ADR 仍然表現強勢。
內地股市方面,指數連續兩日強勁反彈,相信市場可以借中期業績來進行一番炒作,不過CPI 是令人非常憂心的資料,加息看來是勢在必行的事情,加上利息稅等負面因素隨時可以給市場帶來負面影響,仍然維持內地股市是一種橫向走勢格局的看法。
交通銀行<3328.HK>昨日已經呈現技術性突破,相信今天可以繼續向上,交行上市以來企業形象和業務水準都不斷提高,可以說是招商銀行一個較大的潛在對手,股價經過數月徘徊,相信可以借助業績擺脫這種局面。中國鋁業<2600.HK>昨日再呈上升態勢,後市持續看好,除了業績,我們更加應該關注它的購並情況。而大唐發電維持15 元目標價,而另外一個我們前期關注的中國電力<0238.HK>,股價也有突破歷史新高的趨勢。
投資建議:大唐發電維持15 元目標價,短線投資者可以適量參與中資銀行股認購證,不過要記住是認股證投資可能會引致投資本金的全部損失。
阿斯達克財經新聞組 姚亮威: 市場炒落後,招行<3968.HK>不妨換馬中行<3988.HK>
2007年7月10日 10:38:37 a.m. HKT, AAFN
早上10時38分,恆生指數現報22777,跌40點,總成交額255億元,現訪獨立國際分析師姚亮威先生。
阿斯達克﹕招行<3968.HK>受大行唱好及預料中期業績增長,刺激股價急升逾10%。請分析該股未來走勢。
姚﹕招行預料上半年純利逾倍增長,故近日股價在突破25元水平後,大幅上升。不過,相信未來將有所調整。由於該行業務增長不錯,未來仍有上升動力,而股價於25-26元水平有強力支持,短線目標至30元或以上。
阿斯達克﹕今日多隻內地銀行股股價急升,當中,中行<3988.HK>日前再度突破4元水平,今日升逾2%。請分析該股走勢。
姚﹕中行為內地銀行股中較落後的股份,股價最高見4.23元,相信為大市追落後的情況。建議投資者在招行股價到達30元之後,不妨換馬,買入中行追落後。
阿斯達克財經新聞組 谢谢楼主vv vv
中金公司-招商银行:高质量的高增长-070710
中金公司-招商银行:高质量的高增长-070710中金公司-招商银行:高质量的高增长-070710
中金公司-招商银行:高质量的高增长-070710 證券報告 - 高盛確認招行買入評級2007年7月10日 02:43:00 p.m. HKT, XFNA
香港 (XFN-ASIA) - 高盛表示, 招商銀行(3968.HK)預期上半年盈利增長逾倍, 至約55.98億人民幣, 對比該行估計的55.10億, 重新確認招行「買入」評級, 目標價25.59港元。 高盛指出, 招行的貸款組合轉變, 減少貼現票據改為更多正常貸款, 加上股市暢旺令活期存款增加, 相應減低銀行存款成本, 兩項因素令淨息差改善。此外, 財富管理產品銷售強勁令手續費收入高於預期, 而撥備開支及稅率亦可能帶來驚喜。 該行表示, 招行基調強勁, 信用卡業務良好, 並可受惠於加息帶來的淨息差擴闊, 因此確認其「買入」評級。 ec-wkp AFN
新聞由 XFNA 提供 中资金融股又成“香饽饽”
2007年07月11日 05:01
证券时报
--------------------------------------------------------------------------------
招行及工行率先发出上半年业绩盈利预告中资金融股又成“香饽饽”
证券时报记者钟恬
日前,招行(3968.HK)及工行(1398.HK)率先发出上半年盈利预告,净利润分别增长逾一倍及逾50%,引发昨日中资金融股全线造好,港市“六行三保”在炽热气氛带领下股价持续上扬,其中建行(0939.HK)股价连续5天创上市新高,中国人寿(2628.HK)和招行也分别创出历史新高,招行更是连续两天分别急涨8%、7%。
业内人士认为,受惠于招行及工行发出预盈公告,资金因而回流至走势较落后的中资金融股,该类股份可看高一线。
招行工行仍有期待
“招行近日股价在突破25港元水平后,大幅上升。不过,相信未来将有所调整。但由于该行业务增长不错,未来仍有上升动力,短线目标至30港元或以上。”香港分析师姚亮威这样评价招行中期业绩预告的影响。
高盛重新确认招行“买入”评级,指出招行基调强劲,信用卡业务良好,并可受惠于加息带来的净息差扩阔,财富管理产品销售强劲令手续费收入高于预期,而拨备开支及税率亦可能带来惊喜。
招行仍是里昂证券在银行股中的首选,不过该行预期招行的A股会有更多的升幅,因其A股与H股股价相当。而同时在AH股上市的中资金融股中,A股一般较H股有30%至49%的溢价。
对于工行的业绩预告,东泰证券认为,主要是受惠于信贷及资本上升,而中介业务大幅增长也利好净利润,该行今年首季的净利润为187亿人民币,首季业务已反映出行业基本因素的改善。法兴证券衍生工具部则认为,工行上周五冲破了4.55港元阻力位后,又进一步到达短线目标4.75港元,走势强劲,工行应不难重返年初历史高位5.22港元。
中行交行受惠同业预盈
受惠于同业亮丽的业绩预期,中行(3988.HK)、交行(3328.HK)因而被认为是市场炒落后的焦点。
姚亮威表示,中行为内地银行股中较落后的股份,建议投资者在招行股价到达30港元之后,不妨换买中行。
农银证券营业部研究副主管郭信麟认为,交通银行前日已经呈现技术性突破,相信可以继续向上,交行上市以来企业形象和业务水平都不断提高,可以说是招行一个较大的潜在对手,股价经过数月徘徊,相信可以借助业绩摆脱这种局面。荷银私人投资产品部则认为,交行能突破8.66港元的横行通道顶部,方可确认其走势出现转好,否则仍是横行上落的局面,看好的投资者不妨待交行成功冲破该阻力位后追入。
建行强势不改
受惠于发A股的因素及有可能派发特别股息等因素,建行股价受多家外资行唱好,股价连续5天创上市新高,强势不改。将于下月27日公布上半年业绩的建行,被雷曼及美林分别调高目标价至6.51港元及6.85港元。
雷曼估计, 建行中期业绩向好, 预测盈利按年增长45%,主要由于净息差上升31点子, 以及手续费收入提高。雷曼称,调高建行2007-2009年盈利预测13%、21%和26%, 主要是该行手续费收入提升,以及净息差显著扩阔,两者皆与近期资本市场活跃有关,而建行于此拥有领导地位。
美林认为,建行仍属该行大型中资银行股首选,在其报告预测其中期净利润333亿人民币,按年增长近43%,主要受净息差持续扩张至3.05%,以及A股市场活跃服务费收入增长所带动。
国泰君安银行分析师陶汇也指出,建行即将发行A股,由于发行量小,对每股盈利的摊薄程度也较轻微,而发行A股还有助其提升估值水平,因此值得多加留意。
保险股折让更大
中银国际董事总经理兼研究部主管骆志恒则认为,在香港上市的中资金融股中,保险股比银行股对QDII来说更具吸引力。因为保险股相对银行股来说具有更大的折让,而保险股中又以中国人寿的折让较大,也更值得看高一线。
事实上,中国人寿股价自6月15日突破25港元水平后,股价一口气地上升至29港水平,股价横行两周后,前日终再突破29.7港元之通道顶部而上,并创下30.55港元之历史高位。德银投资产品部认为,目前中国人寿之技术层面以偏好为主。 银行板块机会大于风险
2007年07月1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招商银行中报预增,股价再创新高,银行板块继续活跃,一度带动指数盘中走高,在人民币持续升值,增利因素多元化背景下,银行板块的未来应该是机会大于风险。
盈利因素多元化
由于企业利润持续增长和生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张,信贷需求仍然旺盛,不良贷款率整体下降,银行业将在稳定增长中洗牌。2007年1月1日起中长期贷款利率上浮,商业银行的净息差将有所扩大。此外,除了传统的利息收入,银行的盈利驱动因素在未来一两年趋于多元化,比如税收减免。国外很少有银行征收营业税,而我国目前营业税率为5%,在日益开放的环境下,市场预期营业税会逐步下调,从而带来银行利润的提高。据专业人士预计,营业税每下调1个百分点,银行的盈利提高将达到3.8%。另外,内外资所得税合并将在2008年实施,而草案预定的统一税率在25%附近。目前银行业实际综合税率高达35-40%,通过两税合一,员工薪金税前开支,以及调整营业税,银行的实际综合税率可能降到30%以下,对银行业绩的提高最多可以达到10%左右。
战略价值凸显
在经济景气,人民币持续升值预期下,中资银行股在国内外资本市场受到热捧。作为中国资产的典型代表,海外资金追逐人民币资产,分享人民币升值和中国经济增长双重利益时,银行股必然是首选。
另外,在推出股指期货的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作为第一权重板块的银行板块必然成为机构投资者追逐的焦点,不如此,其就有可能出现在未来股指期货推出后的话语权的缺失。
机会大于风险
银行业目前面临的投资风险主要在于,央行如加大紧缩政策力度可能导致银行贷款增速放缓,另外在宏观调控预期下,特别是房地产政策调控可能导致银行不良贷款风险加大,从而影响上市银行的贷款增速放缓。
不过从整体上来看,全年上市银行的业绩增长仍将保持在20%以上,未来两年上市银行的业绩仍将稳步增长。个股方面,含H股银行股如招商银行,其与H股比价溢价水平最低,因此在H股板块中表现亦最稳定,而浦发银行2007年有可能拨备压力减轻,未来获得高利润的可能性较大,其市场前景应该值得期待。
(天信投资 王飞) 招商银行业绩持续快速增长
2007年07月1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选股理由
招商银行(600036)昨日公布了2007年中期业绩预增公告, 预计公司2007年中期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100%以上。2007年上半年与06年上半年同比,公司贷款有所增长,利差有所提高,非利息收入快速增长,预计有效所得税率有所下降。
近年来,公司业绩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公司资产质量以及拨备覆盖率都稳步提高。与此同时,公司在开拓电子网络银行业务、个人资产业务及其他中间业务创新方面较为迅速,在商业银行中处于领先地位。其中,个人业务一直是招行的强势项目,其个人贷款业务突破了千亿元大关,年增长速度为全国同行业平均的2倍。另一方面,公司重点打造的中间业务具有资本消耗少,毛利率高的特点,中间业务的高毛利将支撑招商银行的盈利能力大幅提高,其估值水平也将相应得到提升。
周二,在公布业绩预增公告后,该股放量再创历史新高,特别是股价还低于其港股2%以上,后市值得关注。
(张亚梁)
持仓品种 股票数量
股票市值(元) 资金余额(元)
100000
资产总额(元) 浮动盈亏
100000 0.00%
最新计划:以27元参与集合竞价,全仓买入招商银行(600036)。 银行股再度走强
2007年07月1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万国测评 王荣奎
周二在工商银行与招商银行分别预计中报业绩增长50%和100%的刺激下,银行股再度走强,股指顺势高开高走,短暂跳水之后股指冲高创下3929点的高点,随后开始遇到抛压回落。由于大量的个股深陷中期调整之中,午后股指也震荡下行,银行股仍左右股指的走势,终盘以3853.02点报收。
金融保险板块一直处于领涨地位,券商股与银行股位居涨幅前列,这两个板块中的个股今年中期业绩都出现大幅增长。短期经过持续的上涨,工商银行已率先突破均线的密集压制形成破茧之势,但利好的公布也面临短线浮筹的抛压,使得工商银行有回抽确认突破有效性的可能。3916点位置是上周蓝筹股开始杀跌的位置,预计上方阻力较大。60分钟K线受压力线压制下行,技术指标需要寻求整理支撑,预计3784点是支撑位置。操作上以中线的眼光看待银行股等金融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