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vyvy
发表于 2015-1-19 21:07
启示录上说,虚空,还是虚空,
佛家也是说见诸相非想即见如来,
哎~~今天不知道为什么发此感慨,看见什么都是空的
liu1972
发表于 2015-1-20 15:17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3_img/2015_03/65113_340901_378082.jpg
govyvy
发表于 2015-1-20 16:44
liu1972 发表于 2015-1-20 15: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现在不空了,哈哈哈哈哈~~~
govyvy
发表于 2015-1-21 18:58
朱夏莲: 中国影子银行崩溃将致全球风险 影响远超金融危机
中国影子银行崩溃将致全球风险 影响远超金融危机
英国《电讯报》
在过去八年来,一直警告中国债务泡沫行将崩溃。随着最近几周中国工商银行销售的“诚至金开1号”信托产品濒临违约,朱夏莲的警告显示了它特别的份量。
史无前例的信贷扩张 远超西方金融危机
英国《电讯报》1日报导说,出生和成长于美国的朱夏莲毕业于耶鲁大学。她宣告中国已经开启了一个史无前例的信贷扩张,远远超过六年前震撼西方市场的金融危机。
在中国,即使是最大的银行都不喜欢公开资料。虽然在这么一个环境下,朱夏莲自
从2009年就开始警告中国借贷快速扩张,新增信贷15万亿美元,推动了史无前例的
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造热潮。
去年惠誉成为三大评级机构当中,14年来第一个下调中国主权债务评级的机构,它主要就是依据朱夏莲的分析。
五年前就警告影子银行问题
《电讯报》指出,如果说朱夏莲的多年的警告不同寻常,但还是远远低估了她在中国银行系统研究方面的重要性。朱夏莲在五年前就解释了中国影子银行行业的建立,它今天的贷款等同于中国整个主流金融系统的数量。
朱夏莲已加入受人尊敬的独立研究公司“自主研究”( Autonomous),担任亚洲区
研究主管。她对《电讯报》表示,她仍然坚定的认为,中国银行的崩溃不是机会很小,而是必然的。
她说:“银行业在五年内已经贷出14万亿到15万亿美元。中国不发生大规模问题是不可能的。”
在这些问题的背后,是一大堆莫名其妙的“信托”、“理财产品”和外汇借贷,它们允许债务扩张,即使当局试图箝制大银行的主流借贷。
随着最近几周中国工商银行试图撇清对其销售的“诚至金开1号”信托产品的违约责任,朱夏莲的警告具有别的份量。这个产品濒临违约促使外界担忧这可能成为中国的“贝尔斯登时刻”。这家具有85年历史的华尔街投资银行贝尔斯登(Bear Stearns)在2008年的美国次级按揭风暴中严重亏损,濒临破产而被收购。
官方银行系统和影子银行是孪生兄弟
在这次事件中,中国工商银行信托产品得以避免违约,但是朱夏莲仍然清楚表示,官方银行系统和孪生兄弟影子银行之间的联系仍然是一个威胁。
“在许多这样的影子产品当中,银行常常在幕后卷入。”朱夏莲说。“这是为什么我总是驳斥中国经济学家和学者们常常推动的一个说法,即影子银行领域和正式银行领域是分开的,因此如果影子银行分崩离析,也没有关系。”
“我就是不同意这个说法,因为在正式银行领域和影子银行领域之间有这么多的内部联系。中国工商银行的这个产品就是一个好的例子。”
泡沫破裂之后的经济是最大担忧
朱夏莲表示,绝对有理由担忧,中国已经形成一个真正的房地产泡沫。
这个泡沫的破裂可能留下一个非常不同的中国。而危机后的经济是朱夏莲最大的担忧。朱夏莲担忧中国可能难以适应一个增长放缓的步伐。
“没有一个发达市场和一个非常强大的社会安全网络。如果我们陷入一个金融系统有严重问题的情况,较大的可能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GDP增长比现在放缓许多。”
中国银行可能触发全球衰退
《电讯报》报导说,除了造成中国经济衰退,影子银行不断增长的问题还可能蔓延到国际,造成一个更广泛的金融危机。
朱夏莲说快速的外汇借贷扩张意味着中国金融系统的一个危机正在变成国际银行一个更大的风险。
她说:“与其他新兴市场相比,中国金融局势迄今稳定的一个原因是,它对外国资金的依赖非常非常少。” “随着这个情况改变,外国投资者态度的波动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也随之增加。”
她表示,在西方金融危机之后,影子银行帮助驱动中国信贷扩张。但是,越来越大的担忧是,中国人的外国借款增长,特别是美元借款,在制造一个比2008年金融危机更大的风险积累。
由国际清算银行十月份发布的数字显示,截至2013年3月,中国的外汇贷款以及中国公司的跨境借款,已经达到8,800亿美元,比2009年上升2,700亿美元。
分析师说,这个数字现在可能超过1万亿美元,并将继续增长。随着美元升值,中国金融系统出现危险弱点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
“无疑,外汇借款在增加,并且在去年下半年开始快速增长,并且它只会继续。目前来说,跟金融系统庞大的规模相比它只是一小部份,但是来自海外的资金数量在不断增加。”
“你看看国际清算银行和香港银行涉入中国业务的数量……你将看到一些外国机构涉入中国业务的规模很大。”
瑞银高级独立经济学家乔治?麦格纳斯(George Magnus)说,中国银行系统类似于80年代金融崩溃之前的日本。
govyvy
发表于 2015-1-23 15:05
三重顶了,很危险,
govyvy
发表于 2015-1-25 16:56
本帖最后由 govyvy 于 2015-1-26 10:58 编辑
欧洲版QE来了这可能间接的推动人民币升值。
但是欧元泛滥,会导致欧元国家的通货膨胀,非欧元国家的参加欧元的积极性降低。
对中国来说好处是进口资源和能源还有技术进口的相对廉价。坏处是,出口成本的增加。
现在说还为时尚早,看看再说吧
govyvy
发表于 2015-1-25 19:23
本帖最后由 govyvy 于 2015-1-25 19:30 编辑
小鸡哔哔~哈哈哈哈~~
http://player.video.qiyi.com/cf8563fd9ba5798146b67efcec25a51d/0/0/w_19rs9vo455.swf-albumId=2771356309-tvId=2771356309-isPurchase=0-cnId=5
govyvy
发表于 2015-1-26 18:42
外媒:中国人很快会“挤破头”争做农民?————媒体人的节操哪去了
凤凰财经综合 BWCHINESE中文网报道,说了几十年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现在有了更为准确的说法:让一部分蓝领和农民也富起来。而现在相应的政策和制度早已开始,很快大家便会挤破头争做农民。 蓝领和农民,在中国其实是一群人(没有财产收入的赤贫阶层),他们富起来的社会才是“橄榄型富裕”。为此,制度破冰已经开始:一方面是农村土地新政,让农民也有财产性收入;另一方面是提高基础教育及职业教育水平。
这一切还告诉我们,做农民要趁早了!一位知名经济学家在一次新年论坛的主题讲话中似乎隐含的表达了这层喻意。
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一份研究,中国的工业发展使中国富裕的中产阶层逐步且强劲的增长,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在中国,今后15年之内,中产以上的家庭将达到3.2亿个。
据最新的调查发现,拉面师月薪1.2万元;公交司机月薪8000元;搬运工月薪8000元;拌凉菜师傅月薪6000元;更不用提耳熟能详的月嫂、速递员动辄过万的收入……现在北京很多行业的蓝领劳动者工资,早已超出普通白领的工资。新蓝领时代已经到来。
蓝领中产阶级的成长告诉我们在一个既重公平又重效率的社会里面,这个事情本身表明了公平得到了重视,也表明效率得到了重视。还告诉公平跟效率是可以同时实现的,二者之间并不存在此涨彼消。
资深传媒人张郁晖表示,对于中国大多数企业来说,需求量最高的往往是拥有一技之长的蓝领,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结束,中国劳工成本的上涨,特别是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白领不再是应届毕业生的唯一出路,蓝领将是未来应届生的重要就业渠道。他分析,从招聘方看,不少蓝领岗位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需要具有一定知识、善于在学习中积累经验的人才在这些关键技术岗位上工作。
早在2011年厉以宁就表示,广大劳动者的工资标准将逐步提高,中国劳动力成本廉价的时代已经结束。
厉以宁表示,中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熟练劳动力供给的不足,越来越影响劳动力的技术水平亟待提高,劳动力整体要升级。这也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这个问题也引起了全国的关注。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分析,中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已经出现了社会垂直流动渠道的堵塞问题,和20世纪80年代,甚至90年代相比,社会垂直流动通道狭窄,职业走向世袭化。
近年来,厉以宁一直致力于研究二元劳工市场的理论。他介绍说,我国的劳工市场形成了上等劳工市场和次等劳工市场。上等劳工市场的工作被认为是好职业,工资高,福利多,有较多的学习培训机会和逐步提拔的可能;而次等劳工市场的工作就被认为是坏职业,工资低,福利少,基本没有学习培训、向上提升的机会,一辈子从事简单劳动。
二元劳动市场的理论,在西方发达国家大约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西方发达国家对经济情况的判断被认为是现实,但是现实是不公平的,因为体现最为公平的应该是最为垂直流动渠道的通畅,一个有志进取的人实现自己的愿望。二元劳动市场就成为一个障碍。
二元劳动市场形成以后,一般说来,工作者很少有机会从坏职业转到好职业,这两种职业之间跨市场的流动机会很少。于是,上等劳动市场的工作有较大可能升为中产阶级,而下等劳动市场的工作往往是终身的,他没有机会升到,或者很少有机会升入中产阶级。换句话说白领可以成为中产阶级,蓝领很难做到。
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的经济学界日益注意到劳动市场的二元化问题,提出了一下措施:
第一个措施,加强职业技术的培训。这让那些有进取心的、简单劳动的工作者能够受到训练,多种形式的培训可能成为技工、熟练技工,或者走出了二元市场中做下等劳动、工作一辈子这样的问题。
第二、要改善次等劳动市场的生产条件,不再单纯凭体力在艰苦环境中工作。让体力劳动的人有机会改善生活,来改善工作强度,使得坏职业逐步减少,一部分坏职业想变为好职业,或者较好的职业。
第三、增加社会上好职业的岗位。让坏职业的工作岗位尽可能减少,在一些发达国家,这个已经成为当前所从事的现实问题。
这里所说的好职业和坏职业,是在西方国家劳动市场形成以后所产生的情况。这代表社会的偏见。什么工作对社会都是有利的,有益的,不能把这种职业看成坏职业。 它的坏是现在条件不够,比如说工作条件差,清洁条件差等等。改变这种条件实际上就不应该存在好职业跟坏职业的问题。因为其他条件是可以改的,工资水平是可以变的,可以调整的,可以适应的,福利是可以随着事业的进步而增加的。至于说,没有受训的技术,没有再学习的机会,这是可以创造的。还有一辈子从事简单劳动,这不符合将来发展的情况。
第四、要鼓励技工、熟练技工创业。要有能力开设自己办的小微企业,在制造零配件方面为大企业配套生产方面做出自己的特长、贡献,这样小微企业也有可能逐步的发展起来,逐渐使他的主人、他的工作者成为蓝领中产阶级。
若干年以后,只要个人努力,有信用,有担当,未必不能成为大中企业的企业主。常言说的好,小富靠勤奋,中富靠机遇,大富靠智慧。所以,从小微企业做起,只要你勤奋,只要你抓住机会,只要你有机会,总可以成长起来。
社会流动渠道的通畅,这是一项重大的改革措施,是符合机会均等的原则的,一切职位都要通过一定的资格审查,有序进行,开展有竞争的上岗机制。凡是够条件的, 又在技术考试中合格的就能被录取、升职,这样既对求职者和供职者公平了,还能够努力工作,因为职业是世袭化了,在这种条件下,实际上就不存在了。
而在最近几年中国也出台了大量的政策,努力打破二元劳工市场的界限。
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主要是职业技术的教育,包括中专类型,大专类型,大学类型,研究生类型。应该看出有各种性质的学校,有各种性质的培训班等等。
厉以宁认为,职业技术教育,系统的教师,他的实验室的员工,研究人员都应该有一定的职称,可以通过各种训练和工作经验的积累来提升自己的职称。应该有一支庞大的师资队伍、研究队伍、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不但自身可以继续的发展,而且可以培养出更多的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的人。
这样的人包括农民在内,农民在中国今后作为家庭农场主要接受系统的教育,这些系统的教育包括农业的技术教育、畜牧业、养殖业的技术教育,这样他就有可能使自己的土地、耕地变成创业的基础。
去年年初,黑龙江省甘南县人民政府委托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管理甘南县职教中心签约仪式举行。破除传统行政管理观念,打破公私体制界限,将公办职业学校交给民办高校委托管理,体现了当地政府开放的办学姿态,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随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会议确定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5项任务措施。
4月,178所高校发布《驻马店共识》,提出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教育部公布了首批14个专业类的95个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6月,第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接见与会全体代表并讲话。会前,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11月,中央财政下达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40亿元,用于改善中职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
去年年末,教育部公布《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
农村土地新政
梳理农村改革试验区改革项目,不难看出,在新一轮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区的规划中,农地改革成为试验区的重头大戏。
此前在2012年公布的24个农村改革试验区承担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垦地合作发展模式改革试验等改革任务,而新一轮农村改革试验区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议题提到了新的高度。
首先,建设用地外延扩张、粗放利用,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其次,城镇土地开发强度偏高、布局不合理,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再次,当前普遍存在的城镇建设中大规模低成本征地的方式难以为继,过度依赖土地财政还存在经济金融风险。此外,城乡分隔的二元土地管理模式阻碍了城乡发展一体化,固化了城乡利益格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专家乔润令则进一步指出,从各地的城镇化实践来看,许多地方政府大包大揽、过度介入,导致地方政府承担“无限责任”,并最终出现“被套牢”的风险。
乔润令认为,政府过度介入对新型城镇化存在一定危害。不仅使得地方政府可能被城镇化“绑架”之外,也可能使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成本居高不下。他呼吁政府将更多的选择权交给农民,把更多的操作领域交给市场。下一步,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最关键是政府逐步放松管制,逐步把该市场配置的资源交还给市场。
董祚继还透露,与当前城镇化相关的土地改革系列方案“已经从国土部出手”。这些改革的总体框架包括宅基地改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等。“最后方案如何,值得期待”。
土地新政让农民也有了财产性收入。
在科技进步,知识不断更新的环境中,如果今天还有人在区分某种工作是白领做,某种工作是蓝领做。那么,若干年以后不会有人再以这种旧眼光看你了,说这个是蓝领的,那个是白领的。
当人们都在计算机旁工作的时候,你能够区别谁是白领,谁是蓝领吗?可能连工作的自己都分不清楚。到了那个时候,区分哪种工作是白领还是蓝领,已经没有意义,社会上也不再分蓝领工作和白领工作,这是一种过时陈旧的观念。也许不久之后大家可能都被吸纳到中产阶级这个大范畴之中,没有必要,甚至也不可能再区分什么是蓝领中产阶级,还是白领中产阶级。
厉以宁表示,中产阶级不仅是一个按收入水平划分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按文化素质确定的概念,不能够认为只要有钱就一定有文化素养,就会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蓝领中产阶级将越来越成为文化方面有修养的人,有道德修养的人。他们和白领的中产阶级一样,都将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govyvy
发表于 2015-1-26 18:44
伊朗央行“再弃美元”:外贸结算改用人民币
俄罗斯卫星网1月25日援引伊朗半官方的塔斯尼姆通讯社(Tasnim)报道称,中国开通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4.57亿元)的信贷线,用于伊朗四个石化项目。报道还称,伊朗央行同日宣布在与外国进行交易时停止使用美元结算,使用包括人民币、欧元、卢布等货币签订外贸合同。
塔斯尼姆通讯社引述伊朗国家石化公司(NPC)副总经理佩万迪(Mohammad Hassan Peyvandi)的话说,这些贷款用于建设和改造马吉德苏莱曼、撒巴兰、布舍尔和洛尔代甘四家企业。
报道称,近年来,中国正在加紧向伊朗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投资。2010年初中国对伊朗油气领域的投资额为350亿美元(人民币2180.02亿元),截至2014年底增加到500多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114.32亿元)。
报道指出,中国是伊朗的大型贸易伙伴,尽管后者受到经济制裁。据伊朗工矿和贸易部部长称,截至2014年年底,两国之间的贸易额为520亿美元,同比增长35%。伊朗对华出口额为280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2%。
报道还称,伊朗中央银行25日宣布将在与外国进行交易时停止使用美元结算。“从现在起,在签订外贸合同时将使用其他货币,包括人民币、欧元、土耳其里拉、俄罗斯卢布和韩元”, 央行副行长卡姆亚卜说。
卡姆亚卜还表示,伊朗目前正在考虑与一些国家签署关于使用其他币种的双边货币协议的可能性。他说,这些有助于促进经贸活动的协议计划在近期内签署。
伊朗前副议长穆罕默德·哈桑强调,伊朗完全有能力不依赖美元开展业务,现在的油价波动也并没有对伊朗国内经济造成威胁。
伊朗总统哈桑·鲁哈尼晚些时候也表示,相对于主要石油输出国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而言,我国国内经济受油价波动影响较少。ZF也从石油和原油出口收益中取出三分之一的费用作为国家"防石油依赖"预算。
耳其经济部长尼哈特·扎伊贝克奇上个月曾表示, 安卡拉和德黑兰决定用本国货币进行交易。
伊朗目前是世界第三大石油储量的国家,也是OPEC第二大石油输出国。这不是伊朗第一次“去美元化”,早在2008年4月,伊朗石油部官员说,伊朗已经在对外石油交易中完全停止使用美元结算。
因西方在核问题上制裁伊朗,美国能源信息部(EIA)最新数据显示,伊朗的原油出口由2011年的250万桶/日降至目前的约100万桶/日。
最近几个月来,国际原油价格大跌近60%,接近六年来低位。
伊朗是遭到最严重冲击的石油输出国家之一,因为伊朗的预算是建立在油价每桶100美元的计算基础上。
伊朗在新一年的财政预算中,将销售的油价下调到每桶72美元,不过,油价目前已经跌到50美元以下,再度升高伊朗未来将面临赤字的可能性。
liu1972
发表于 2015-1-27 21:33
http://ww4.sinaimg.cn/bmiddle/a02cee3bjw1eooansxeghj20e70m0gn7.jpg
9981664
发表于 2015-1-27 21:48
:WX::WX::WX:
9981664
发表于 2015-1-27 21:49
{:7_278:}{:7_278:}{:7_278:}
9981664
发表于 2015-1-27 21:49
{:7_326:}{:7_326:}{:7_326:}
9981664
发表于 2015-1-27 21:49
;TOUXIAO;TOUXIAO;TOUXIAO
govyvy
发表于 2015-1-29 10:46
:#DAXIAO:#DAXIAO
govyvy
发表于 2015-1-29 16:21
今天遇上个“半仙”说自己预测的多么的准。
然后被我骂了个狗血淋头,股市是来挣钱的,不是用来预测的,连这点他都不明白,彻底没救了。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govyvy
发表于 2015-1-29 17:13
转:欧版QE 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欧版央行QE昨晚登场,市场场期待已久的靴子正式落地,QE的细节是怎样的?规模有多大?是否能激活欧元区经济?对全球市场将有何影响?这里有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一,关于欧版QE
欧央行放大招 万亿欧元QE登场
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周四宣布扩大资产购买规模。购买时间将从2015年3月开始,每月购买600亿欧元,持续到2016年9月。若欧元区通胀回升到接近2%则将停止购债。欧洲央行同时强调,如果有需要将会持续购债,直到通胀改善。
欧央行每月购债600亿欧元规模,高于媒体报道的500亿欧元。这意味着欧央行购债总规模有望达到1.14万亿欧元。
欧央行QE细节太凌乱?你只需抓住这六大要点
1,从2015年3月起,每月将购买600亿欧元债券,包括成员国国债和机构债券。
2,资产购买将持续到2016年9月,但实际上是“开放的”。
3,QE的风险主要由欧元区各国央行承担,但欧洲机构债券部分是风险共担的。
4,尽管欧央行没有降息,但对TLtrO的定价做出调整,下调10个基点。
5,资产购买对象主要是投资级别债券,但也包括其他债券,例如,参加欧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调控计划的国家。
6,QE计划下,每只债券的购买不得超过该债券发行规模的25%;对于同一发行者,购买量不得超过该发行者债务总规模的33%。
“全球货币大战”正式吹响号角
随着欧央行宣布QE,全球央行的货币大战正式吹响了号角。事实上,这场不宣之战早已大张旗鼓地展开:仅在过去两周内,已经分别有丹麦、加拿大、瑞士、埃及、土耳其、秘鲁、和印度多家央行纷纷降息。
然而,这场货币大战注定是一场谁都会输的战争。
二,市场及其他国家的反应
欧元暴跌百点创12年新低 黄金突破1300美元
消息公布后,欧元“百点巨震”后跌破1.15,为2003年以来首次;黄金突破1300美元,美元指数刷新十一年新高,美元/加元跳涨50个点。
全球股市巨震、欧洲债市大涨
欧央行购债规模大幅超越此前的市场预期,或意味着全球市场的流动性将更为充裕,消息公布后美股、欧股大幅波动,欧洲债市走高,收益全体率下行。
标普收盘创年内最高 黄金创五个月新高
从收盘情况来看,周四标普四连涨收盘创年内最高,德股创历史新高。美债收益率大涨,欧元区多国国债收益率大跌。黄金五个多月来首次收1300美元上方。美国EIA原油库存多于预期,油价大跌。欧元创11年新低。
丹麦央行火线降息 反击欧央行QE
欧版QE出台后,丹麦央行为了维护丹麦克朗与欧元的挂钩,旋即降息。丹麦央行宣布将存款利率从-0.2%降至-0.35%,维持贷款利率在0.05%不变。这是丹麦央行本周第二次降息。
“德国派”依然反对 默克尔警示QE风险
尽管欧洲央行行长宣称QE计划获得管委会“绝大多数”支持,彭博援引欧元区央行官员称,这项购债计划仍然遭到了管委会两位德国成员带头的反对。欧洲央行管委、德国央行行长魏德曼,以及执委会成员、德国央行副行长Sabine Lautenschlaege对上述购债计划表示反对。而其他几位管委会成员,包括荷兰央行行长Klaas Knot,奥地利央行行长Ewald Nowotny,以及爱沙尼亚央行行长Ardo Hansson也对目前开启这项全面购债计划表达了保留意见。
当天,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冬季达沃斯论坛上也对这一最新刺激措施的潜在风险提出了警示。
三,各方点评
欧洲央行为什么要QE?
欧元区通胀率自2009年以来首次跌至负值。CPI低于零使得欧元区陷入了技术性通缩的境地,这迫使欧洲央行提前采取行动以避免经济的进一步下滑。在一系列“类宽松”措施无效之后,全面QE成为了唯一选择。
金融大佬如何解读欧央行QE?
法兴认为欧洲央行的QE可能只有美国版QE效果的五分之一不到。让欧元区通胀在中期内达到接近2%的目标水平,欧洲央行需要的潜在QE规模是2-3万亿欧元,而不仅仅是1万亿欧元。
汇丰提到,考虑到欧洲央行QE规模巨大,以及可能会采取开放式QE形式,在通胀目标符合欧洲央行使命之前,欧元都将面临持续抛售的压力。
Close Brothers Asset Management认为,欧元区问题的还没有完。经济结构问题依然存在,希腊大选还是未知数,我有预计希腊最终可能违约,脱离货币联盟。这将会冲击整个欧元区。
QE能拯救欧元区吗?
这可能是市场对于QE最终命运的最大疑问。欧洲智库Open Europe认为QE对经济的利好十分有限,同时还会带来很高的法律和政治成本。
此外,欧洲复杂的政治因素也决定了货币政策本身的局限性。
但是无论如何,这都是央行最后的手段。
QE对中国的影响
民生证券宏观研究团队认为,欧央行压低欧元汇率将导致全球竞争性贬值愈演愈烈。人民币在汇率弹性不足的情况下,实际有效汇率过于坚挺将损及出口,不利于国内经济的复苏。“别人的货币,却是我们的问题。”
govyvy
发表于 2015-1-31 21:31
媒体:人民币“四天三跌停” 央妈只能帮到这了
虽然央行有意呵护人民币稳定,但无奈心有余但市场不买账,在本周的四个交易日,人民币即期汇率盘中三度直奔2%的跌停板而去,市场对人民币贬值情绪的浓重,可见一斑。 1月29日开盘,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以6.2531开盘,随即在一分钟内贬值至6.2542,相较6.1335的中间价,贬值了1.97%,再度逼近2% 的跌停线。不过,在开盘跌至逼近跌停板后,收复部分失地,并最终收于6.2469,较前一交易日小幅升值了11个基点。
即期汇率再度接近跌停,并非央行坐视不理,1月29日,央行小幅调低中间价或旨在抑制贬值幅度,但维稳的效果并不明显。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6.1335,较前一日交易日贬值53个基点,一改前两日中间价逆向升值的态势。
中间价可简单理解为人民币“官方汇率”,往往被市场视作央行的“意志”,其是体现人民币购买力的核心指标,央行每天早间会公布这一数据;即期汇率则更多反映市场的预期。
可见的是,即使央行小幅调低中间价,即期汇率还是跌停,市场上的贬值情绪并未发生变化。
“央行也挺无奈的,今天调低中间价,估计也是看到前两天调高后都逼近跌停吧,但是,大家还是观望不敢轻易出手,可惜,市场还是不 买账 。”一位股份制银行外汇交易员表示。
不过,尽管即期汇率本周以来持续跌停,市场上弥漫着贬值氛围,但外汇市场的亲身参与者却相当“淡定”。
“关键还是看中间价,即期汇率就算每天跌停,也才跌2%,第二天央行调高中间价,一下子就回来了。”上述外汇交易员称。
虽然央行至今未展露出过多出手干预的迹象,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央行“意外”加入宽松阵营,中国央行是否加入,以及以何种方式入局,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新加坡成为最新加入宽松阵营的重要经济体。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28日在非常规日程的会议上意外宣布降低新加坡元汇率政策的斜率,以降低新元兑一篮子货币有效汇率升值的速度。受此影响,新元对美元汇率急速走低,跌幅一度达到1.3%,创下2011年11月以来的最大跌幅。
市场同时预计,澳大利亚央行也可能提早在下个月的货币政策例会上宣布降息。
govyvy
发表于 2015-2-1 15:13
未来三年,中国大变,不看死的很惨!拿着 银行保险股的人要当心啊
未来三年,中国大变,不看死的很惨!拿着
银行保险股的人要当心啊
一、这世界变化太快了
1、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未来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们设想一下,晚上带着家人去吃饭,拿出手机点击附件餐厅,看完餐厅介绍,对比之后,挑一家评价好的、好吃又实惠的餐厅,在手机上领取一张会员卡,定好座位,等时间到了,点击导航,直接去吃饭,不用排队。
吃饭的时候,哪个好吃的就拍个照,放到微博或朋友圈,晒一晒,与朋友共享,因为以后朋友来这里吃饭的时候,凭着你的分享,朋友可以优惠,商家还要给你返利,既能吃到好东西,分享又能赚钱,真的很惬意。
吃完饭,去商场购物,看到哪个产品喜欢的,拿起来扫一下二维码,用手机比比价,放入网络购物车,逛完商场,在手机上点击送货时间和送货地址,直接付款,不用拎东西,也不用排队,然后去看电影,因为电影票在吃饭的时候已经用手机买好了。。。
这就是我们未来的生活,你觉得能实现吗?我想很快!
2、巨人纷纷倒下:
世界上曾经有一家世界500强的企业,名叫“柯达”,在1991年的时候,他的技术领先世界同行10年,但是2012年1月破产了,被做数码的干掉了。
当“索尼”还沉浸在数码领先的喜悦中时,突然发现,原来全世界卖照相机卖的最好的不是他,而是做手机的“诺基亚”,因为每部手机都是一部照相机,近几年“索尼”业绩大幅亏损,于今年倒闭。
然后呢?
然后原来做电脑的“苹果”出来了,把手机世界老大的“诺基亚”给干掉了,而且没有还手之力,2013年9月,“诺基亚”被微软收购了。
3、盘点已经发生的变化:
第一、当摩托罗拉还沉醉在V8088的时候, 不知道诺基亚已迎头赶上。
第二、当诺基亚还注重低端机市场时,乔布斯的苹果已经潜入。
第三、当苹果成为街机的时候,三星已经傲视天下。
第四、当中国移动沾沾自喜为中国最大的通讯商时,浑然不觉微信客户已突破4个亿。
第五、当中国银行业赚的盆满钵满高歌猛进时,阿里巴巴已经推出网络虚拟信用卡。
第六、当很多人还在想租个门面房开个小生意时,光棍节一天中国互联网上创造天价成交额。
不要说停止学习,就是慢一点都有可能被淘汰出局。
二、整合已经开始
1、360出台,直接把杀毒变成免费的,淘汰了金山毒霸;
2、淘宝电子商务2012年一万亿的销量,逼得“苏宁、国美”这些传统零售巨头不得不转型,逼得“李宁服装”关掉了全国
1800多家专卖店,连天上发了卫星的“沃尔玛”都难以招架。如果马云“菜鸟”行动成功的话,24小时内,全国到货的梦想实现,那么这些零售巨头的命运又将会是如何?
3、马云“余额宝”的出台,18天狂收57个亿资金存款,开始强夺银行的饭碗。
三马(马云、马化腾、马明哲)的网上保险公司的启动,预计未来五年将会有200万保险人员失业,其他保险公司将何去何从?
腾讯微信的出台,6个亿的用户还在增加,直接打劫了中国移动、电信和联通的饭碗。
所以,如果有一天你隔壁开火锅店的张三,卖手机卖得比你好的时候,你不用觉得惊讶,因为,这是一个跨界的时代,每一个行业都在整合,都在交叉,都在相互渗透,如果原来你一直获利的产品或行业,在另外一个人手里,突然变成一种免费的增值服务,你又如何竞争?如何生存?
所以,未来的竞争,不再是产品的竞争、不再是渠道的竞争,而是资源整合的竞争,是终端消费者的竞争,谁能够持有资源,持有消费者用户,不管他消费什么产品、消费什么服务,你都能够盈利的时候,你才能够保证你的利益,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三、机会已经来了
30年前说下海能赚钱的人,被认为是骗子。
20年前说炒股能赚钱的人,被认为是骗子。
15年前说保险能帮到大家的,被认为是骗子。
10年前马云说互联网能改变人们的生活,被认为是骗子。
那些说别人是骗子的人,生活一成不変,生活质量一天比一天差!而那些当年所谓的“骗子”却成了时代的标志!
“每一次新的机遇的到来,都会造就一批富翁!”
当别人不明白的时候,他明白他在做什么;
当别人不理解的时候,他理解他在做什么;
当别人明白了,他富有了;
当别人理解了,他成功了。
任何一次机遇的到来,都必将经历四个阶段:
“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来不及”。
任何一次财富的缔造必将经历一个过程:
“先知先觉经营者;
后知后觉跟随者;
不知不觉消费者
! ”
反省一下,你有错过吗?
人生比努力更重要的是选择!
与时俱进是财富的源泉哦!
四、现在开始加油吧
1.
刘邦在40岁的时候连兵马都没有,最后建立起大汉王朝!
2.刘备在52岁的时候,仰头问苍天:我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成功啊?最后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
3.乔布斯在42岁的时候回苹果接任CEO,公司负债10亿美金,最后让苹果用十四年成为全球最伟大市值最高的公司!
4.成吉思汗在40岁的时候被安达背叛,兵败如山倒,逃到小溪边,最后带领千军万马踏遍欧亚非!
5.肯德基叔叔60多岁创建了全球最大快餐连锁商业帝国!
6.姜子牙近80岁才离渭水而出山,后封侯拜相成就武王霸业!
只要你不抛弃你的梦想,你的梦想永远不会抛弃你!
只要你相信你将有捍动世界的能力! 无论有多苦有多累! 这是成功之路上需必经的磨练! 没有理由! 没有借口!
永远从自身上找问题!相信就是力量,奋斗一定成功!
govyvy
发表于 2015-2-3 19:10
央行加上秃鹰,世界货币战争正式开打
一场没有硝烟味的世界大战已经悄然开打,使用的武器虽不立即致人死命,但最终之破坏性可能不亚于核子武器或生化武器的浩劫。这场战争的本质是货币战争,各国货币竞贬。战争的结局可以确定的是全球各国的所得与财富将大幅重分配,包括跨国间与各国境内的所得与财富都将重分配,进而造成更大的贫富差异。战争的范围,目前已经成为战区的地方,北至北欧的丹麦,南至东南亚的新加坡,西至欧元区各国与瑞士,东至东北亚的日本,还包括周围的各国,连南韩与台湾也被捲入这场货币战争。战争所使用的武器包括印钞票、调控汇率与利率等;参与战争的主角除了各国央行之外,更包括纵横全球金融市场的秃鹰:避险基金(对沖基金)。各国央行操控的当然是自己国家的货币,秃鹰们则寻找机会狙击实施联系汇率国家的货币。
许多人都认为,欧洲央行在上月22日宣布欧版QE计画,是这场货币战争的第一枪。事实上早在上月15日,瑞士央行就宣布终止3年来固守的瑞士法郎兑欧元的汇率底线,同时宣布降息至负0.75%;瑞郎兑欧元汇价闻讯狂升30%,瑞士股市也应声重挫6.66%。丹麦央行于29日宣布调降利率至负0.5%,是十天内第三度降息,藉以捍卫丹麦克朗钉住欧元的固定汇率。由于欧版QE是3月1日以后才正式启动,相关各国例如瑞士和丹麦的行动,事实上是尚未受到欧版QE冲击就先发制人,甚至在欧洲央行宣布计画之前就开打,因而被讥为「看到影子就开枪」。
与其说瑞士和丹麦看到影子就开枪,倒不如说这两国央行基于其本身的汇率政策,提早采行不同的策略操作。在瑞士方面,瑞士法郎兑欧元的汇率底线持续被央行维持在1.20瑞郎兑1欧元,由于欧元区经济长期低迷,欧元持续贬值,这个汇率底线显然已经不切实际,未来欧版QE启动,欧元贬值趋势更为确定,瑞士法郎已成为避险基金套利对作之标的,热钱大量流入,捍卫汇率底线的成本过高,因而放手让它一次升足,但升值将付出未来出口衰退的代价,难怪当天瑞士股市应声重挫6.66%。
至于丹麦则仍持续与秃鹰对抗,丹麦央行总裁罗德曾说,他的工作是锁定7.4丹麦克朗兑1欧元,官定的丹麦克朗汇率波动区间为目标价位上下2.25%,但在实务面只允许上下1%的波动。为因应热钱大量流入,丹麦央行在1月22日之前的一个月里,已经卖出780亿丹麦克朗(119亿美元)来阻升克朗,并且在29日第三度降息,利率甚至低至负0.5%,力求降低克朗的吸引力、阻挡外国资金加速流入,藉以捍卫丹麦克朗钉住欧元的固定汇率。
在亚洲方面,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在28日出乎意料宣布新宽松货币政策,星元兑美元汇价应声大跌1.32%至1.3569星元,创2010年来新低。新加坡此举是基于通缩恶化及成长疲软,去年11月已开始陷入通缩困境,11月消费者物价比上年同期下跌0.3%,12月又跌0.2%,主因是房市疲软及油价下跌。过去三个月里,星元对美元共贬值近6%,是11种亚洲主要货币中贬幅第三大的货币,但星元对马元、欧元及日圆皆升值。因此,MAS促贬星元,一般认为到三月底时可能贬到1.4星元兑1美元。
新加坡是今年开年以来全球第九个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的国家,其他国家还包含日本、加拿大、丹麦及印度等,预料马来西亚和泰国也因国内外需求疲软而须采取货币宽松政策。在汇率方面,南韩央行一再表示韩元对日圆升值过快,澳洲央行也表示未来政策将偏向贬值,加上新加坡阻升星元甚至促贬,亚洲的汇率战也已经悄然开打。至于新台币汇率近一年来对美元贬值约3.76%,只算是防御性的变动。
除了各国央行基于总体经济考量,主动或被动加入这场货币大战之外,推波助澜的是金融市场的秃鹰:避险基金。看到连瑞士央行都弃守对欧元的汇率底线,许多避险基金已经虎视眈眈准备狙击其他汇率与美元或欧元固定连结的小国,目前的策略是放空沙乌地阿拉伯与阿拉伯联合大公国的货币,并做多丹麦克朗对欧元汇率。举例而言,古根汉伙伴投资公司(管理2,200亿美元资产)全球投资长麦勒表示,准备放空阿联货币迪拉姆,尽管成功的机率仅10%左右,但亏损有限;如果奏效,估计能获利逾15亿美元,潜在的亏损风险仅3千万美元。
欧版QE于3月1日正式启动前,各国央行与秃鹰们已经采取行动或积极布局,未来欧版QE正式实施,全球的货币战可能白热化展开。中国商务部上月29日警告,「欧版QE可能加剧各国竞贬货币的现象,进一步提高资金跨国界流动的不确定性。」看来这场无烟硝味的世界大战,得胜的国家以邻为壑,所得和财富提升,也提高国际间财富分配的不均度;秃鹰(避险基金)则帮富人混水摸鱼,成功后势将提升各国境内的贫富差距,不公不义情况的恶化,显然无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