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cg2014
发表于 2014-1-16 21:01
如果超过买点5%就不要追,要考虑止损10%
wlcg2014
发表于 2014-1-16 23:47
流动性趋紧的情况下,当企业背负着沉重的债务负担,不得不借新债偿旧债的时候,投资者需担心的是长期盈利能力风险。有报道说,近年来中国企业的债务规模迅速扩张,约为65万亿元,占GDP之比达125%,企业的这个债务水平是成熟经济体的两倍。另外,中国的工业企业盈利能力只有5%~6%,仅为全球平均利润水平的一半,意味着中国企业的债务负担是全球平均水平的3~4倍。更令人忧虑的是,上市公司投资回报率已经连续4个季度低于贷款利率,意味着借贷带来的是更多的亏损。那些房地产(行情 专区)以及和基建相关的重资产行业往往是负债最严重的行业。企业债务的危险在积聚,债券到期规模在2013年处于高位,债务集中在未来3年迎来到期高峰,还本付息压力巨大。
wlcg2014
发表于 2014-1-16 23:49
虽然管理层开足马力出台了多项新政整治市场,但A股表现仍然“熊冠全球”:与2012年12月31日沪指收盘点位2269相比,2013年12月20日沪指收于2084,指数显然缺乏亮点。但过程却跌宕起伏,沪指最高上冲至2444点,最低下探1849点。值得注意的是,欧美股市在2013年呈现出全线上涨,涨幅最大的是日本股市,年内涨幅达到52.69%。
wlcg2014
发表于 2014-1-16 23:50
交银施罗德认为,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很难把握周期性机会及趋势的时代,未来的确定性更多来自中微观。投资者的选股逻辑也相应的产生根本性变化,自下而上选择成长股或将成为未来重要的投资思路。从批判的角度讲,中国经济当下面临的问题很多,但好的公司和企业会一直存在,而这或许就是未来的投资机遇所在。
wlcg2014
发表于 2014-1-16 23:51
而对于近期善变的市场环境,银华基金经理金斌认为,“中国过去那种依靠高投资的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经济增速下一个台阶已经是必然。经济转型是不以某人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转型就意味着阵痛和机遇。传统产业中大部分投资品企业身上的光环会逐渐褪去;优秀的消费品企业会越来越显现出他们的价值。未来的投资策略就是少投资那些发展模式不可持续的企业,多投资发展模式可持续的企业。”
值得关注的是,2013年,市场投资风格开始呈现多元化特征。价值投资、趋势投资、成长投资、量化投资、对冲投资等各种投资理念和策略在A股市场都能占据一席之地,过往价值投资一言堂的局面已不复存在。
wlcg2014
发表于 2014-1-17 18:13
1.节前冲击60季线:2000点一线多空来回拉锯了数周,在强制性护盘下最终空头无力打破,后面只需要一根中阳线收复2070颈线之后可以宣告2270以来调整的结束将转入多头周期。有人讲,不破2000只是中石油强行护盘,担心后面要是护不住怎么办?这一点,其实我本周三博文《不必纠结2000的破与不破》中说的很清楚了,2000点一线就是一个底部区间,即便下周还会考验跌破一下也没事,除非跌破周线大型头肩底的左肩位置1949点,否则我们不会修正2000点一线就是中期底部的观点。从时间角度看,离春节不远了,这波春节红包行情肯定是有的。我们认为节前多头的最主要目标在于收复60季线,本季60季线位于2168点。60季线是一个长期趋势线,这个位置的得失对于判断市场中期趋势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之前我们讲过从季线形态,结构和对应技术指标看,目前的季线综合形态和05年第三季度之后是有较高的相似性的。不过,开年以来的走势还是比预期中弱很多,IPO的抽血和制度的畸形是关键因素,05年下半年没有这些负面因素故而走的流畅很多。
wlcg2014
发表于 2014-1-17 18:15
后面的走势要注意两点,一个是主板和创业板的跷跷板效应是否延续。我们看到本周四主板反弹时,创业板出现明显的调整走势,创业板会不会做出个大双头,创业板见阶段顶部和主板见阶段底部是否同时出现?如果这种跷跷板效应继续出现,则上述推断将成立。同时还将说明这次反弹仍然是存量资金主导的市场行为。换而言之,没有重大利好政策出台,后面的空间仍然将是有限的,反转只是空谈。二是要注意主板市场能否冒出一个龙头板块,这个很关键。反弹要延续,一定要有龙头板块,周四启动时,多头先锋是保险群体,但保险板块数量太少,且个股绝对价格不低,更多是机构之间的博弈。要启动主板反弹,还是需要一个有足够容量和号召力的板块。多关注下资源和券商,一个严重超跌,一个是市场的风向标。
最后再提醒各位一句:不要倒在黎明之前,尽管这个时候可能最为煎熬
wlcg2014
发表于 2014-1-17 19:10
1月17日前市,沪市601398工商银行个股盘面,出现了3.39元价位上挂有670.7万手买单,合约出动资金22.7亿元RMB。这是一个难得股市奇观,我觉得更是市场和管理层的尴尬。倒不如给点好政策,比自己赤膊上阵巨资护盘,效果要好得多。
wlcg2014
发表于 2014-1-17 19:32
眼下的A股市场,最缺的是流动性。最不缺的,就是新股发行和上市。
wlcg2014
发表于 2014-1-17 19:34
春节前的行情,应该不会再差了。中国股市连续数年熊冠全球。我们都已经熬过来了。现在没必要再度悲观。还是再挺挺吧,后面的股市会好的,我有信心。
wlcg2014
发表于 2014-1-17 19:34
新股重启,密集发行,并有一套复杂的制度限制。游戏规则变了,市场一点乱。但乱是暂时的,回稳向好仍是趋势。眼下时至年关,流动性更趋吃紧。中石油,中石化还在尽职尽责,拼着老命维护上证2000点不破,倒是游资好象已经看破红尘,你发你的新股,我炒我的小盘成长。创业板万丛绿中一点红,创指数历史新高,或只是不经意的事情。
wlcg2014
发表于 2014-1-17 19:35
:@
wlcg2014
发表于 2014-1-17 19:35
新股重启,密集发行,并有一套复杂的制度限制。游戏规则变了,市场一点乱。但乱是暂时的,回稳向好仍是趋势。眼下时至年关,流动性更趋吃紧。中石油,中石化还在尽职尽责,拼着老命维护上证2000点不破,倒是游资好象已经看破红尘,你发你的新股,我炒我的小盘成长。创业板万丛绿中一点红,创指数历史新高,或只是不经意的事情。
tianzongmijue
发表于 2014-1-17 20:24
帮顶:WX:
wlcg2014
发表于 2014-1-18 11:30
IPO重启,是在中国股市在2000点一线垂死挣扎之时,更是在暂停新股发行一年之后,应该讲不是破釜沉舟,也是背水一战,如此冒险,为的又是什么?
为的当然是融资,为的当然是兑现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为的当然是直接融资比例的提升,化解的当然是企业的股权危机,化解的更是产业升级的资金矛盾,化解的当然是未来发展的动力匮乏,这是管理层必须高举的大旗,也是中国股市讲政治的表现。
但是,知行合一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有时候,知更容易点,行很难;有时候,即便是在知这个层面上,概念也不是那么清晰、简单、直接,而是掺杂了更多的私念、杂质、欲望、诉求。所以,你跟他讲融资,他跟你讲“三高”;你跟他讲“三高”,他跟你讲老股减持;你跟他讲老股减持,他跟你讲市场化改革;既然是市场化,那么发行定价就是愿赌服输的事,证监会的干预岂不是越俎代庖?中国人讨论问题往往扯,你跟他讲法律,他跟你讲道德;你跟他讲道德,他跟你讲政治;你跟他讲政治,他跟你讲文化;你跟他讲文化,他跟你讲江湖;你跟他讲江湖,他跟你耍流氓。
wlcg2014
发表于 2014-1-18 18:37
,上周35亿元巨资申购7只沪市ETF。上交所网站数据显示,在上周初的3天内上证50ETF、上证180ETF、华夏沪深300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和国泰上证180金融ETF均出现净申购,其中沪市五大蓝筹ETF出现了约27.8亿元的净申购,而上一次类似的密集净申购要追溯到2013年6月下旬,当时蓝筹股因资金面紧张而出现连续大跌,汇金公司果断出手大举增持了蓝筹ETF共计超过100亿元,随后市场在三季度走出一波明显行情。
wlcg2014
发表于 2014-1-18 18:37
在上周五,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2月QFII新开45个A股账户,创下2013年单月最高纪录!QFII已经连续24个月新开A股账户,其A股账户数合计达612个!业内将其解读为“参与A股热情突涨”!我们对比发现,在大盘下跌之际,以QFII与保险资金为首的资金释出了入场信号,类似于2012年11月的市场环境。
小田哥
发表于 2014-1-18 18:44
顶一个
小田哥
发表于 2014-1-18 19:08
顶楼主
wlcg2014
发表于 2014-1-18 19:10
前辈说,当死多头都喊空的时候,你不要怕,进场。